第一篇:幼儿的智力发展
1、根据布卢姆的智力发展的速度的规律:5岁是智力发展的速度递减规律.1岁4岁8岁13岁17岁
20%50%80%92%100%
2、谈谈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对规律的认识及启示,对教育有什么启示?智力开发的方法和内容怎样才是最好的教育?
从布卢姆的智力发展的速度的规律表中,可以看出,幼儿1岁到8岁,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素质教育的有利时期。所以,我有以下的看法:
现代教育必须注重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尤其注意在幼儿期进行素质教育,对于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会有事半功倍的效率。
在进行智力开发研究时,尤其注意要研究幼儿、小学生的智力,进行全面的、多方位的教育,使每个个体的智力都能得到好的发展,既而在德体劳等方面都能很好的发展。
基础教育必须日益关心所有的儿童与少年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将是寻找能够使每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平的学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受到全面的、适合他的学习方式或方法的指导。教育的功能不再是为了选拔,而是为了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能在一个复杂社会中有效地生活的那些特性。教育的方法和内容都要全面的、因材施教的、针对性的、灵活多变的,以适合于现代社会的需要。
首先,目标教学的理论依据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
我们知道,目标教学的理论依据是B.S.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掌握学习策略”、“形成性评价”三方面理论。这是布氏学派教育理论中最有价值最生动的部分,这些理论所代表的全新观念,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教育目标观。
对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主要部分。布卢姆参加了前两个分册的编制,第三分册是美国另外两位教育家完成的。认知领域包括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6个层次,14个亚类。情感领域的目标有接受、反应、价值的评价、组织、由价值或价值的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5个层级13个亚类,动作技能领域有知觉、定势、指导下的反应、机制、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作7个层级10个亚类。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认知领域是智力活动因素,情感领域是非智力活动因素。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而形成人的个性特征。布氏学派重视研究动作技能对学 1
生发展的作用,是因为他们认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动作技能。事实也的确如此,从人的发展看,除需要有一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动作技能外,还需要学习和工作的动作技能。人的动作,特别是技能技巧性的动作,大多是后天习得的,是教育或模仿的结果,要在学校中奠定基础,然后在社会、学校、家庭生活中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忽视动作技能发展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只会动口不会动手的人。布氏学派三个领域目标反映了教育培养的三个方面,反映了人的发展的三个组成部分。三者合一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与我们强调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是一致的。
2.教育观。
长期以来,全球性的基础教育将选拔功能当成唯一功能,使整个教育成为升学服务的应试教育。布卢姆严厉地批判了以往学校教育淘汰、筛选儿童的性质,指责那种只为少数可能达到最高层次教育的学生准备阶梯的教育是最大的浪费。他说:“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使个体获得发展。根据这种见解,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发展能使学生在一个复杂社会中有效地生活的那些特性。其基本假设是:通过教育手段能够发展英才;学校的主要资料应当用于增进每个人的工作能力,而不是用于预测或选拔英才”。他还说:“教育必须日益关心所有儿童与青年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将是寻找能够使每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平的学习条件”。很明显,布卢姆认为教育的功能不是为了选拔,而是为了发展学生个性。
3.评价观。
过去由于教育的竞争性和选拔性,在人们的观念中,考试的结果与教师的评判只是一种划分等级的制度。它用分数将学生区分为好、中、差几等。这种分等,给学生的心理、情感带来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于成功的学生可能是积极与良性的,而对于失败的学生肯定是消极与不利的。由此,布卢姆认为,这种以分等为目的的评价对于改进教学的作用甚微,难以保证所有学生达到教育的终极目标。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要求教育功能的转变,布卢姆指出教育评价不能只是用来分等,更主要是用它来改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4.学生观。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结果都是正态分布曲线,即两头小中间大。教师认为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是天经地义、不能改变的,随着年级的增高出现两极分化也是不可避免的。布卢姆在经过大面积实验后认为,学生学习中许多个别差异是人为的,偶然的,而不是个体所固有的,学生成绩差异日益增大,主要是教师对学生学习上的困难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的结果。他说:“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能够领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也能够学会——只要向他们提供适当的前期和当时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可以全力学会教学给他们的所有东西,他们没有学会,是因为没有正式的程序保证教师的讲解适应学生的需要。”布卢姆崭新的学生观使教师教有希望,学生学有信心,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布卢姆上述理论观点适应了我们今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
育转轨的需要,对我们实现《教育发展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掌握布氏的理论对教师具有促进作用。
实施目标教学需要教师掌握布氏的理论。这理论是外国的、先进的。但由于理论本身是以教育实践为基础创立起来的,揭示了普通教育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因此也适合我国国情,容易接受,易于掌握。在接受了布氏理论,开始目标教学后还需继续不断地学习,深入地研究。长此以往,可以帮助教师养成学习教育理论的习惯,钻研教法、钻研教材的热情。这对教师本身转变观念、提高素质是大有裨益的。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目标教学的依据是深刻的、先进的,但并不晦涩难懂,目标教学的操作过程是有序的、合理的,但并不难掌握。它继承发扬传统教学的精华,革除传统教学的弊端,它突出教育的发展功能,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它更符合现代教育规律,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现代化、科学化。因此,它走向常规也是应该的、可行的、必要的。目标教学走向常规不是简单的更换名词术语,也不是照猫画虎的机械摹仿,它以教师转变观念为前提,以掌握操作方法为基础,要求从心领神会到灵活运用。
.在实施达标的教学环节中要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力度。
学生参与教学即实施“掌握学习”策略是目标教学的核心。参与可以激发兴趣,制造气氛,提高效率,培养能力。不注意学生参与的表现是:老师留给学生说、读、写的时间不足,自己繁琐分析有余;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不足,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有余。一句话就是老师相信学生不足,学生被包办有余。这样做无形中消弱了目标教学的优势。为了顺畅流利地达到预定的目标,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参与上动脑筋想办法,如设计巧妙的提问、组织讨论、竞赛、游戏、分角色朗读、即兴表演、口头作文等等,使教学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使学生在从容自信中达到预期目标。
3.要充分利用形成性评价的双向调节功能。
形成性评价是目标教学的显著特征。在现代教育中,人们已认识到:没有评价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同样,没有评价的目标教学是不完全的目标教学。特别是布卢姆创立的形成性评价因其是相对于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一种独立评价形式,是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种评价,因而既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又是促进目标达成的动力。在实际操作中,有的老师一是不习惯将课时形成性评价当成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是有时间就随机出几个问题问问学生,时间不够就免掉了。有的在反馈后缺少平行性检测,这实际上是对目标教学的偷工减料行为,要加以纠正。二是有的检测题与教学目标的对应度不高,实际是没有用教学目标规定评价。三是不注意评价的双向调节功能,只注意依据评价的结果要求学生改善学习,而忽视用评价获取的信息改进教学,使评价应有的功能得不到发挥。
三、教学模式由单维构建到整体构建
每种具体的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也就是讲,有什么样的教学理论,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理论的一个突出弊端是:“从教的方面研究教学过程的规律与方法比较多,而从学的方面研究学习过程的规律与方法则比较少。”由于传统教学理论只重视研究教师的教,而忽视对学生的学进行研究,因此,有人认为传统教学论实际上是一种教论。与传统教学理论相对应,传统教学模式也往往是从教师教的角度来构建教学目标、策略体系、教学程序及师生活动的。这样,从一定意义上讲,传统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一种“教的模式”。而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流派在对传统教学理论加以否定的过程中,却矫枉过正,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学生中心论”,它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重学生、轻教师;重学、轻教的思想也使在此基础上构建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成了一种“学的模式”。不论是“教的模式”还是“学的模式”,实际上都是对教学模式的一种单维构建。现代教学理论则认为,教学永远是教与学相结合和统一的双边活动过程,它不仅仅是一个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它的实质更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提高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这是由教师的职责、任务及学生身心发展的未成熟性等所决定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主体性、积极性和能动性的发展,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当前教学模式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是从教与学双方的整体联系上来构建教学模式。这是当代教学模式与进步主义教育流派的教学模式的根本区别。
四、教学程序由刻板到灵活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具有典型意义而又相对比较稳定的教学结构。它是人们可遵循、可仿效的标准样式和标准的结构。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比较严格的操作程序,这是教学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一般来讲,每一种具体的教学模式对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再做什么等都有比较严格而明确的规定。倘若教学模式没有一定的稳定性,教学模式就无从固定下来,更无从被学习、掌握和运用。但现在的问题就出在一些人在具体实施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对其稳定性产生了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理解,他们把教学模式的稳定性无限放大,把其相对的稳定性绝对化,从而拘泥于固定的操作程序、方法和细节。这种现象在古代和近代社会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如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模式与之后发展出的五段教学模式在过去就一直被作为一种经典模式,认为它的教学程序和阶段是不可置换和逆转的,更有甚者,把它作为唯一的模式,不允许产生其他的模式或变式。这种把教学模式刻板化,认为教学模式是一成不变的观点是有片面性的。而现代教学模式在保持其相对稳定性的同时,也注意教学模式向灵活性的方向发展。“比如国内与布鲁纳的发现教—综合──引探式等等,这些教学模式的程式与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模式有相似性,是一种变式。由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课型等的不同,同一种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教学中,其操作程序应该是有差异的。这是现代教学模式发展的一个共同特点。”因此,在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和运用的过程中,我们就应该一方面要遵循模式;另一方面又要超越模式。
五、学生由被动到主动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以知识的传授和接受为基本形式的教学结构。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强调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巩固性和直观性等,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比较迅速地掌握人类长期以来积累的大量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有利于系统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和学习。从知识授受的角度来讲,它是一种比较经济、高效的教学模式。但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突出的缺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它不利于学生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展;另外,这种教学模式渊源于传统的教师中心论,在实际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这也使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导致注入式和满堂灌等现象。现代教学理论则十分关注学生的主体生活和主体性的发展,强调尊重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现代教学理论主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扬教学民主,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主体性是现代教学理论的一个核心特征,也是现代教学理论发展的一个总的趋势。如此,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而构建的教学模式的价值目标和取向必然是追求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作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主旋律的素质教育,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促使学生得到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一种主体性的教育。以素质教育为基础所构建的教学模式必然要高度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弘扬和发展。又如在当前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中十分活跃的主体性教学模式,其追求的直接目标就是通过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因为,学生主体性的张扬和创造性的培养两者之间有着逻辑性极强的因果联系。
六、学生学习的方式由接受到探究
学生学习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接受式和发现式,并且这两种学习方式各有优势和不足。但在传统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接受式的学习在学生的学习中占了主导性的地位,发现和探究的成分极少。相应地,这时的教学模式也主要是一种接受式的教学模式;或者说,这时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传授和接受知识服务的。随着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这种教学思想和模式的局限性越来越大。在当前,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它也必然要求重新构建学校的教学模式,要更加突出自主、探究、研究、实践和合作的特点,从而使学生学习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的过程。如在我国这次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第二篇: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的有效手段
浅议游戏对幼儿智力的促进作用
浙江省常山县五里中心幼儿园 朱为梅
游戏是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有效手段。游戏中有动作、有情节,有玩具和游戏材料,符合幼儿认知的特点,唤起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激发着幼儿积极的感知、观察、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着幼儿智力的发展。游戏能够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游戏使幼儿直接接触各种物体(玩具)或材料,通过自己的肌肉运动感觉和认知活动,了解物体的性质、特征、用途等,认识物体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以及动作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因果关系,并形成相应的初步概念。例如,在《风》的游戏中,幼儿可以通过观察树叶、红旗等的变化来感受风的方向、大小等,还可以制造风,用吹气、扇子等来实践,从中得出“空气的流动形成风”这样一个概念。在玩积木时,通过积木的搭建、拆除、变换形状来感受积木中各图形的特征,如柱子是圆柱体,小皮球是球体,小烟囱是圆锥体等,并从他们的运行轨迹可以发现,球体可以向任何方向运动,圆柱体可沿一直线方向运动,而圆锥体只能围绕一点而运动。幼儿正是在游戏中通过对游戏材料的操作,发展着感觉器官的感受性和感知能力,同时获得两类知识或经验。皮亚杰称之为物理知识(经验)和数理逻辑知识(经验)。前者主要反映事物本身的性质(如物体的形状、大小、质量、密度、色彩等),后者主要反映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如数概念就属于这一类,世界上不存在数字“5”这种东西,它表现的是事物间的一种关系)。可见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的这些知识和感觉经验,可以支持和帮助幼儿解决问题。特别是幼儿能够发现自己的动作与物 1 体的变化之间的规律,他可对同一物体做不同的动作,对不同物体做同一动作,尝试进行动作——物体、手段——目的之间的多种联结,探索解决问题的最佳可能性。这是游戏经验有助于幼儿的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原因。
幼儿在游戏中与他人所结成的集体,也是幼儿获得日常生活的、文化的、政治的等各种社会知识的源泉,以及游戏本身内部反映和体验与人交往的规则、技能运用等(皮亚杰称之为社会性知识或经验)。这也是幼儿智力发展所必需的知识前提和经验基础。
无论是游戏中的物体操作,还是角色扮演,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在游戏中把自己对生活的印象和感受充分表达出来,并且时常重复,使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得以加深和巩固。游戏起到对知识的加深理解和巩固记忆的作用。特别是在游戏中由于扮演角色的需要,幼儿必须自觉地、积极地、有目的地去注意和记忆某些游戏的规则,或追忆事件的情节,记着动作、台词等,这就在知识和经验的掌握和巩固中,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有意记忆和有意注意。
总之,游戏使幼儿增进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获取物理知识、数理逻辑知识、社会性知识,并在外部动作操作和内部理解、巩固的心理活动中,发展感知觉能力和注意力、记忆力等智力因素。
二、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幼儿在游戏中,发展着自己的口头语言。幼儿在与同伴在游戏中进行交流,如协商游戏规则、设计游戏人物、分配游戏角色等,以及完成游戏内容、背景的安排。如角色游戏中建议他人:“你当售货员,我当顾客。”在孩子共同进行一个游戏时,稍大一些的孩子会事先讲出自己的游戏计划,年龄小的也会表达自己的愿望。在游戏(特别是角色扮演游戏)进行中,孩子们以假装的身份更可以充分显示自 2 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不必担心自己讲得对不对,需不需要矫正。如在模仿中,一个5岁小女孩可以装出老奶奶的声音、语调和动作。她可以认为这是老奶奶在说话,而不是她在说。
通过书面语来建构儿童的智力同样也显示在游戏中。如在超级市场游戏中,将文字引入游戏,如用“生活用品区”、“食品区”、“文体用品区”、“服装区”等,可以让孩子们对文字的意义有初步的理解,而像拼音游戏、数数游戏等则直接锻炼幼儿对书面文字的理解力。
幼儿通过生动、具体的语言运用,调节自己的游戏行为,也以具体的感知和动作,变换自己的语言,从而发展了语言,并以语言为中介建构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与理解,发展幼儿的智力。
三、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假装”是游戏的标志,游戏的虚拟性和象征性给幼儿提供了想象、创造的发展空间。幼儿在游戏中不仅以物代物,还可以一物代多物或多物代一物;不仅能以物代人,还可以以人代物;不仅能自己假装成他人,还可以“串演”多个变换角色或多人共同扮演一个角色。这些都有利于幼儿想象力的发展,特别是促进了创造性想象的发展。如幼儿在游戏中,毛巾可以当帽子,也可以当衣服;床可以当医院,还可以当游乐场;同伴可以是奶奶,也可以是妹妹,还可以当小兔子、小燕子,甚至是一棵树、一座山。棍子可以当马骑;椅子也可以当马骑;他可以当司机,也可以当警察等等。这些游戏中的想象从物到人、从动作到背景都极富创造性,甚至成人想象不到的他们也能想象到。幼儿的创造性想象是幼儿创造性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心理学家科琳·亨特(Corinne Hutt)关于游戏与创造性的研究中,发现创造性探究者(好游戏者)在以后的创造性测验中的行分较高,是与游戏经 3 验促进幼儿想象能力发展的作用有关系的。幼儿游戏中的创造性想象力的发展,也为幼儿思维的创造性以及流畅性、灵活性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四、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幼儿在游戏的进程中需要不断的思考,不断地解决其中的问题和困难,思维一直处于紧张活跃状态。如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幼儿会首先确定主题和内容。他们相互商量是玩“医院”、“超市”还是“理发店”。确定了主题和内容,接着分配角色,选择用什么物体来代替什么用具;没有现成的,还要想办法去寻找或制作。在玩“超市”时还要考虑货物的价格、物品怎样摆设、怎样归类,怎样才能整齐美观,让人一目了然,怎样才能吸引顾客,让顾客购物量增加等。在动脑筋的智力游戏(如计算游戏、猜谜语、下棋等),由于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这些游戏明显有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任何一种游戏活动的进行都蕴含着锻炼和发展儿童思维能力的条件,游戏的经验也孕含着思维活动的内部操作经验,并能够迁移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去,从而有助于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学家西尔瓦(Sylva)等人就游戏对幼儿解决问题的作用进行的研究,证实了游戏经验有助于幼儿的创造性能力的发展,有助于集中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等结果,都较为微观地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游戏与幼儿思维能力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
五、游戏为幼儿智力活动提供了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 游戏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独特价值,不仅表现在它促进构成智力的各种心理要素的发展,更表现为它为幼儿的智力活动的进行和智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轻松、愉悦的良好氛围。在游戏中,幼儿能控制所处的环境,表现自己的能力和实现愿望,从成功和创造中获得愉快。4 幼儿在游戏中由于能积极主动的活动而带来了极大快乐。因为小脑是运动控制中心,司管身体平衡,调节肌肉运动,小脑又与情绪控制中心相联系,所以在幼儿活动的同时,也带来了愉悦情绪。在游戏中没有强制的目标,因而减轻为达到目标而产生的紧张,耗费精力小,也使幼儿感到轻松、愉快。在轻松、愉悦的心理背景之下,幼儿的觉醒水平适当或处于最佳的平衡状态,最大程度地发挥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游戏降低了幼儿对于成功的期望或对失败的担忧的压力,能够使幼儿不害怕失败,承受挫折的能力更强,更有毅力和坚持性。这是游戏有助于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心理原因。游戏经验使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能大胆尝试,克服困难,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并不急于达成目标。
幼儿智力的发展需要游戏来促进,而游戏对幼儿身体、社会性、情绪情感方面也同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游戏之于幼儿发展的特殊价值,使游戏成为幼儿不可被剥夺的正当权利。游戏是童年幸福与快乐的砝码,也是幼儿成长的阶梯。
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
第三篇:幼儿智力游戏
幼儿智力游戏大全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幼儿智力游戏大全》的内容,具体内容:智力游戏就是指包括了 IQ 题(脑筋急转弯)、推理题、破案题等众多与智力有关的游戏类题目总称。
智力游戏中有一部分来自于传统的智力测验内容,只是娱乐的成分有所增加。大多数情况指指那些通过一定...智力游戏就是指包括了 IQ 题(脑筋急转弯)、推理题、破案题等众多与智力有关的游戏类题目总称。
智力游戏中有一部分来自于传统的智力测验内容,只是娱乐的成分有所增加。大多数情况指指那些通过一定的逻辑或是数学,物理,化学,甚至是自己设定的原理来完成一定任务的小游戏。一般会比较有意思,需要适当的思考,适合年轻人玩。以下是网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测试智力的:
游戏 1:熊猫挖笋--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及思维能力玩法:有两人一起玩,游戏时,两人各将自己的熊猫放在自己一方熊猫家中,然后轮流掷六面体,谁掷出与自己熊猫衣服颜色相同的一面,谁就拿起自己的熊猫沿小路向圆圈处走一步,若掷出对方的颜色则不走动棋子,走完圆圈就可以挖竹笋,放入自己家,下次再掷自己颜色,再挖下一个竹笋,挖完所有竹笋,计算谁挖的多为胜。
游戏 2:抽牌凑数--培养幼儿分析、概括及速算反应能力,理解加法互换,加减互逆的关系游戏准备:每人三张同样大的纸片,用小纽扣在纸片上分别画 1~3 个小圆点,并写上相应数字。
游戏方法:幼儿自由结合,每两人一组游戏。以《石头、剪刀、布》决胜负,胜者先抽牌,另一名幼儿凑数,进行三以内的组成、加减运算练习。算得对又快的幼儿得红花一朵,游戏结束,红花多的为胜。
指导建议:
1、牌面朝下,每次只能抽一张,抽多抽少都视为违规。
2、游戏之前先学会《石头,剪刀,布》
游戏 3:接龙卡片--识别长短、高矮、数字,学习排序游戏准备:1、长8 厘米,宽 4 厘米的白卡纸若干。
2、幼儿 2~4 人一组,每人取 5~6 张接龙卡。
游戏方法:
1、数字接龙:根据卡片两端的数字接龙。
2、长短接龙:根据从长到短接龙。
3、高矮接龙:根据从高到矮接龙。
4、数字多 1 接龙:
按着卡片上的数字顺序接龙。
5、数物接龙:
根据物品的数量与数字接龙。
指导建议:教师应在一旁指导,出现错误及时纠正。
游戏 4:送迷路的小动物回家--培养幼儿判断、推理、思维能力游戏准备:1、动物卡片 4 张,迷路图 4 幅,铅笔若干。2、幼儿分成 4 组。
游戏方法:
1、教师对幼儿说:“小兔、小鸡、小鸭、小熊迷路了,不知道该走哪条路回家,小朋友,请你们送它们回家吧。”2、幼儿分成 4 组,分别连接四幅迷路图。
3、先连完者为优胜。
指导建议:铅笔连线中途不能断开,不能与图中线路交叉。
游戏 5:小羊请客--能将实物卡按数量的多少进行排序,并初步进行匹配相应点卡游戏准备:小羊图片一张;不同数量动物的卡片(1 只猫,两只狗等);不同数量食物的卡片(一条鱼、两根骨头等)游戏方法:
1、今天小羊请客,教师分别出示小动物图片,请幼儿观察请了什么小动物,有几个?
2、请幼儿说说小羊应该准备一些什么吃的来招待小动物?
3、请幼儿根据小羊请的小动物数量分别在餐盘里放上相对应的、同等数量的食物如:一只小猫一条鱼,两只小狗两根肉骨头。
第四篇:浅谈幼儿情绪智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情绪智力的培养
摘要: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人们更加重视幼儿情绪智力的培养。概述有关情绪智力的几种主要的理论,幼儿情绪的发展特点,影响幼儿情绪智力发展的几个因素以及探讨了培养幼儿情绪智力的几个方面,对于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幼儿 情绪智力 培养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否的反映。它产生于认识和活动的过程中, 并影响着认识和活动的进行。情绪和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世界的特殊反映形式, 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活动都有着重要影响。
随着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只强调人脑的认识功能不足以揭示人类千变万化的心理世界,智力水平的高低也与个体未来的成功并不存在着必然的关系, 情绪、情感的重要性在八十年代以后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心理学家们提出了情感智商和情商的概念, 认为情感智商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取得职业成功、生活成功, 情商比智商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爱情、婚姻、学习、工作、人际关系以及整个事业 , 甚至有人提出了成就的测量方程式:20%的IQ(智商)+ 80%的EQ。
一、情绪智力的概念、内涵及理论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概念的最佳界定,当推沙洛维(Peter Salovey)教授和梅耶(D.Mayer)教授的研究。最初他们认为 情绪智力是社会智力的一部分, 包括审视自我和他人情绪和情绪的能力;辨别情绪并运用情绪信息引导思维和行为的能力。1997 年,他们又对这一概念进行了修正—“ 精确的知觉、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接近或产生促进思维的情绪的能力;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 ”。可见, 情绪和智力都是多元化的, 那种把情绪和智力绝对分离开的做法是不符合实际的。情绪智力强调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状态的识别和理解,以及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 其具体过程包括四个部分—认知和控制自己及他人的情绪, 动机、兴趣和自我激励相结合的心理动力, 坚强而受理性调节的意志, 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一)、国外有关情绪智力的理论
国外关于情绪智力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1、情绪智力能力模型的理论研究
Salovey 和Mayer(1990)正式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情绪智力是一种加工情绪信息的能力,包括准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的能力恰当表达情绪的能力和适应性调控情绪的能力。其情绪智力结构模型包含3 个因素: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调节情绪的能力、运用情绪的能力。这三个因素又可以细分为十个变量:自己言语、自己非言语、他人非言语知觉、他人移情、调节自己情绪、调节他人情绪、计划灵活性、创造性思维、改变注意方向、形成动机。1997 年两位学者对情绪智力的定义进行了修改:情绪智力觉知、表达和评估情绪、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调控情绪以促进情绪和智力发展、情绪促进思维这四种能力的综合。情绪智力结构模型有4 个因素:反思性情绪调控,即疏导情绪、调控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促使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情绪理解,即分析情绪、判断它们大概的 发展趋向,并理解其结果的能力;用情绪促进思维,即调动和转换情绪,并通过情绪促进思维的能力;认知和表达情绪,即感知和识别面部表情、图案设计及故事所传达情绪的能力。为了区分情绪智力与人格的概念,Salovey和Mayer(2000)提出情绪智力是认识情绪意义及其关系,利用知识推理、解决问题,并且使用情绪促进认知活动的一种能力。该情绪智力结构模型包含4个因素,即感知表达情绪,情绪促进思维,理解情绪,管理情绪。又可分为11个变量,即感知自己情绪、感知他人情绪、表达情绪、情绪引导注意、情绪引导思维、情绪影响问题解决、理解情绪意义、理解复杂情绪、认识情绪转换、管理自己情绪、管理他人情绪。
2、情绪智力混合模型的理论研究
1995 年Goleman 提出情绪智力包括认识自己情绪的能力;管理自己情绪、激励自己情绪、识别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Goleman(2001)又提出了情绪胜任力(Emotional Competence)的概念,并指出情绪胜任力是在情绪智力基础上,导致工作中杰出绩效的习得的能力,它能够帮助学习与工作相关的实际技能,并把情绪智力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领导情绪胜任力模型将领导情绪胜任力分为两种:个人胜任力和社会胜任力。其中个人胜任力指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具体包括情绪自我意识、评价和调节、成就动机、积极主动、自信、透明、适应、乐观等方面;而社会胜任力指的是社会意识能力和关系管理能力,具体涵盖了移情、组织意识、服务导向、激励、影响力、管理冲突、促进变革、团队合作等方面。Bar-On(1997)指出:情绪智力是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的非认知性潜能、能力和技巧的综合,它影响个体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是决定个体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2000 年Bar-On进一步提出,情绪智力是一系列情绪的、社会的知识与能力,它影响个体如何有效应地对环境要求。该情绪智力理论模型主要包括5 个元因素:自省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压力管理、适应性、一般情绪状态。15 个子因素是:自我认同、自我意识、坚持性、独立性、自我实现、移情、社会责任、人际关系、压力容忍、冲动控制、现实测验、弹性、问题解决、乐观、高兴。以Cooper为代表的学者们将情绪智力定义为:感觉、理解情绪,并有效的运用情绪的力量帮助人们激发能量、增强信任、进行创造和实施影响。其理论框架主要包括5 个部分:当前环境、情绪意识、情绪胜任力、情绪价值、态度和结果。还可以划分为生活压力、生活满意、自我情绪意识、情绪表达、他人情绪意识、目的性、创造性,灵活性、人际交往、建设性的不满、前景展望、同情心、直觉、信任范围、个人权利、综合自我等各个成分。情绪智力两大模型的研究重点不同,对于学术领域和实践领域的贡献也不同。能力模型对情绪智力的概念界定比较清晰,对情绪智力模型的构思比较严谨,在学术界得到普遍的认可。混合模型则把所有有助于解释绩效的因素,不管是否与情绪有关,都纳入到其情绪智力的概念和理论之中。然而,学术领域普遍认为该流派对情绪智力概念的界定过于宽泛,关于情绪智力理论模型的构造不够严谨,研究的内容过于庞杂,该模型故而受到了学术界的批判。
(二)国内的相关理论研究
近些年来,随着西方“情绪智力”理论的发展,对于情绪智力的研究也引起了我国心理学界和社会学界的重视,我国学者也积极尝试着定义情绪智力这一术语,并构建情绪智力的理论模型。卢家楣(2005)则认为:“情绪智力是人成功完成情感活动所需要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是以情感为操作对象的一种能力”。学者张瑞良则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给出情绪智力的定义:“所谓情绪智力,是指人具有一种善于调适五觉感受、平衡六欲取值、控制七情抒发及保持八方和合的理 智和能力”。关于情绪智力的结构,有学者指出情绪智力包括情绪自觉和情绪他觉两个方面(董海滨,1997)。还有学者提出了大学生的情绪智力结构,认为情绪智力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影响其成功与否的非认知性心理能力,包括情绪觉知能力、情绪评价能力、情绪适应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和情绪表现能力等五种因素,这五种因素具体又分为18 种次因素(徐小燕、张进辅,2004)。许远理(2004)在情绪智力能力模型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情绪智力三维结构组合理论”。将情绪智力定义为:加工情绪信息和处理情绪性问题的能力。具体又可以从三个维度对“情绪智力”予以界定。第一是对象维度,包括三个部分:面向自己、面向他人、面向环境。第二是情绪智力的操作维度,可以划分为感知与体验、表达与评价、控制与调节。第三是情绪智力的内容维度。可分为积极的情绪、情感和消极的情绪、情感两个部分。根据“对象”、“操作”和“内容”三个维度成分的划分,可以构成3×3×2种情绪能力,即将情绪智力划分为18种信息加工的能力。
二、幼儿的情绪发展特点
幼儿的情绪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特点
情绪理解是指对所面临的情绪线索和情境信息进行解释的能力, 为情绪交流和社会关系提供了基础, 是个体发展和社会适应的良好反映指标。已有研究表明小学生识别和标定情绪的能力与他们的社会适应和学业成就密切相关。
1、对简单情绪的理解
学龄期儿童已能够认识到与自我评价有关的一些情绪体验, 如高兴、骄傲、自豪、悲伤、难过、内疚等。到小学高年级时儿童已不需要教师通过他们的成绩来激发他们的自豪情绪, 也不再为一些偶然的过失而自责, 已充分拓宽了对简单情绪的理解。
2、对混合情绪的理解
混合情绪理解是指儿童认识到同一情景可能会引发同一个体两种不同或矛盾的情绪反应。比如9岁的儿童已能理解在全班同学面前讲演这一个事件所激起的既高兴又害怕的复杂的混合情绪体验。然而Harter(2001)在研究中发现7岁儿童只能识别同一性质的情绪, 例如同为积极情绪, 或者同为消极情绪;只有到了11岁, 儿童才能理解存在一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情绪同时发生在同一个体的现象。目前关于儿童能理解混合情绪的年龄没有一致的结论, 这与不同研究者对混合情绪的界定和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有关。尽管如此, 大多数研究者都承认只有当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到较高的阶段, 才具有理解混合情绪的能力。
3、对情绪原因的理解
学龄期儿童已能认识到情绪的因果关系, 知道特定的情绪总是由原因引起的,而同样的原因会使背景、经验和个性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情绪。目前在研究情绪归因时多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比如Cassidy等人(1992)让儿童谈论自己、父母和同伴的情绪, 结果表明, 5~ 6岁的儿童已经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体验给出合理的解释。Fabes等人(1991)研究表明, 儿童对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更能够稳定识别, 这可能因为消极情绪的强度更大, 更频繁且更容易突出情绪唤起的资源。目前也有研究探讨特定领域的情绪归因, 比如徐琴美、鞠晓辉(2004)研究发现: 7~ 11岁小学生在成功和失败的学习情景下的情绪归因存在年龄差异: 随着年龄的增长, 在成功学习情景中的积极情绪归因倾向于指向他人, 在失败学习情景中消极的情绪归因倾向于指向自己。这个结果与中国文化背景一致, 说 明随着儿童的社会化, 儿童逐渐内化了社会的一些行为准则。
4、对情绪社会调节作用的理解
罗峥、郭德俊、方平(2002)考察了小学二、四、六年级学生对情绪社会调节作用理解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 小学生认为愤怒、悲伤和恐惧情绪标志着表达者不同的人际地位,会诱发接受者不同的情绪和后继行为: 愤怒情绪标志着表达者的支配地位, 会诱发出接受者的恐惧情绪和道歉认错行为;悲伤和恐惧标志着表达者的非支配地位, 会诱发出接受者的悲伤情绪和目标恢复行为, 恐惧情绪有时还会诱发接受者的高兴情绪。在对愤怒、悲伤和恐惧情绪反映表达者的社会目标的理解上, 没有差异, 都反映了表达者期待接受者采取目标恢复的社会行为。然而, 这只是小学生的一种推断, 实际情况下情绪会怎样, 还需进一步进行考察。
(二)情绪表达能力的发展特点
人们表现出的情绪不一定是实际体验到的情绪,同样, 人们体验到的情绪也不总是表现出的情绪。Ekman和Friesen用“情绪表达规则(affective or emotional display rules)”来解释这种现象。目前国内外研究发现学龄期儿童的情绪表达在年龄、性别、情绪类型、人际背景、文化等因素等方面存在差异。
1、年龄差异
侯瑞鹤、俞国良(2006) 发现, 小学儿童的情绪表达规则在一到三年级发展最快, 三年级以后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稳定下来。徐琴美、鞠晓辉(2005)在研究中也发现儿童在失败学习情景的情感表达的意愿受年龄影响: 在失败的学习情景下, 11岁儿童比9岁儿童更愿意表达他们消极情绪, 这是因为年长儿童社会和认知能力发展得更好, 认为相对独立的情景不会对观众人物造成直接的影响, 情绪表达能给他们带来好处。可见, 儿童应用情绪表达规则的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的发展以及社会技能的提高而发展的。
2、性别及不同情绪类型下的差异
有研究发现,女孩比男孩更擅长调节情绪, 这种差异在他们年龄较小时尤其明显。然而情绪表现的性别差异, 依赖于特定的情绪类型。Zeman等人(1996)的研究发现, 男孩倾向掩饰痛苦的情绪, 女孩更可能掩饰愤怒, 且女孩更擅长自我疏泄情绪, 或直接表现某些情绪以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而男孩则较少寻求情感支持和帮助。这可能与社会对男女角色的期望不同以及情绪社会化过程的差异有关。文化对于男孩生气、愤怒等带有攻击性的情绪表现比较宽容, 父母倾向对女孩谈论情绪话题(从而女孩表现出较高的情绪能力)。另外女孩和男孩表达情绪的方式也不同, 男孩在生气和伤心的情景下多采用攻击, 而女孩较多通过哭来表达情绪。
3、人际背景差异
Saarni(1988)研究发现年长儿童(10~ 13岁), 尤其是女孩, 更愿意对同伴而不是父母表达他们的情绪, 而年幼儿童愿意对父母而不是同伴表达情绪, 尤其是消极情绪。Zeman和Garber(1996)研究也证明, 儿童报告给父母比对同伴要表达出更多的消极情感, 因为父母可以帮助自己, 而从同伴那里会得到更多的消极后果。Underwood, Coie和Herbsman(1992)还发现儿童在老师面前比在同学面前更能控制他们的生气情绪, 因为老师在儿童眼里是权威的象征,在权威面前表现出自己不满的真实感受相对于父母和同伴来说负面影响要大得多, 因此他们会极力掩饰生气的情绪。这些研究都表明儿童的消极情绪的表达除了受儿童的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外, 还受谁在场的影响。
4、不同文化背景下情绪表达的差异
情绪表达规则受文化影响非常大。同一刺激情景,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情绪表达可能完全不同。比如对于表扬, 中国文化接受的情绪表达规则一般是掩饰内心的高兴;而西方则是直接表达自己的高兴。国内侯瑞鹤、俞国良(2006)在实验中发现如果直接表现真实情绪体验不符合社会期望, 儿童在积极情境下较多使用平静化策略, 而在消极情境下较多使用掩饰策略来表达情绪。西方儿童则较开放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感受。
5、城乡差异
在城乡差异的研究上徐琴美等人的调查发现, 城市儿童比农村儿童具有更高的表情调节知识, 使用更多亲社会表现规则。这可能是因为普遍来说城市父母更强调儿童应该怎样, 不应该怎样等亲社会表现规则, 城市儿童强化了这种强调, 而在农村家庭中父母对这方面的强调可能不多。(三)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特点
情绪调节的发展是儿童期社会情绪发展的核心成分。我国学者黄敏儿、郭德俊认为情绪调节过程是在一些策略和机制作用下, 情绪被管理和调整的过程。它既包含意识的、努力的、控制的调节, 也包括无意识、无须努力的、自动的调节, 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从意识到无意识的连续体。儿童情绪调节的方式随其运动能力的发展而发展, 情绪调节能力随其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而发展, 情绪调节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外部调节转到内部自我调节的过程。
1、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特点 Denham(1998)认为, 儿童的情绪调节策略可分为支持性的、参与性的和独立运用的调节策略。Walden研究发现, 在压力或模糊情境中, 婴儿会利用母亲的表情线索帮助调节自己的行为。2岁时, 幼儿逐渐开始依靠自己的内部情绪资源管理情绪行为。在学步期和学龄前期, 主要依靠照料者提供的支持性的情绪调节。到了学龄期, 儿童开始使用解决问题、寻求支持、远离、内化、寻求外在原因、情绪伪装等应对策略。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 儿童能更多地利用认知策略、以建设性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Fabes和Parkinson等(1994,1999)的研究也证实: 与年幼儿童相比较, 年长的儿童更趋向于用有利于达到目标而不破坏人际关系的方式, 应付人与人之间的情绪冲突。
2、情绪调节策略意识的发展特点
对儿童情绪调节策略意识的研究多是采用自我报告法进行的。有研究表明, 学龄期儿童已知道不少直接或间接的调节消极情绪的办法。比如4~ 11岁的儿童在沮丧时大多数都会提到游戏的策略, 或者是做些有趣的事使自己感觉好过些。留守儿童在暴露出思念父母的伤感情绪时会以“爸妈外出打工是为了挣钱供我上学, 将来还要我出国留学呢!”这样认知重建的方式来调节消极情绪。Altshuler和Ruble的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 学龄前儿童更多地把社会支持和寻求成人帮助作为情绪调节的解决办法, 而学龄期的儿童则更多地提出直接的问题解决和认知策略。
3、儿童情绪调节的个体差异及影响因素
第一,气质及生理因素。Eisenberg(1992)等人假设要预测儿童所采用的情绪调节策略, 必须评估两个重要的气质,一是维度情绪强度参数上稳定的个体差异, 二是调节过程中稳定的个体差异。有研究者发现, 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理变化之间有着某种对应关系, 例如在一个啼哭的婴儿面前, 学龄前儿童的心率变化与其安慰行为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第二, 父母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发展 的影响。父母或看护人对儿童情绪行为的反应, 以及父母之间或看护人之间的情绪相互作用, 对儿童的情绪及情绪调节有重要影响。有研究表明, 儿童的情绪调节及同伴交往能力, 与其父母的情绪调节能力密切相关, 那些在同伴中情绪表现较积极的儿童, 其父母的情绪表现也较积极。第三, 早期社会化对情绪调节发展的性别差异的影响。Malstesta 和Haviland(1982)在研究中发现, 母亲常对女婴表达的愤怒作出严厉反应, 而对男婴则较少作出同样反应。男孩和女孩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获得关于社交中可以接受的情绪表达方式, 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女孩善于掩饰愤怒情绪, 而男孩善于掩饰痛苦情绪。
三、影响情绪智力发展的因素及培养策略
通过上述幼儿情绪智力的发展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幼儿的情绪智力:
(一)教师积极教育方式对幼儿的情绪影响
幼儿不会对自己的情绪好坏有什么认识。作为教师, 应激发幼儿积极的情绪情感的产生, 充分发挥教师情感渗透于教学的作用中。首先, 教师每天要情绪饱满, 教师之间关系和谐融洽, 同时要与幼儿建立感情,让幼儿感到幼儿园象家一样温馨, 感到教师的爱和关注, 这样幼儿也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无拘无束地生活在幼儿园环境中。其次, 教师要教育幼儿认识各种情绪及其特征与后果, 特别是要使幼儿对一些过激情绪有初步的认识和看法。在认识情绪的基础上再教给幼儿一些情绪表达的方式方法,例如: 言语表达方式, 自我发泄方式, 运动方式等。最后, 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一定条件, 让幼儿在自我实践体验中培养情绪调控能力。幼儿对情绪的认识和情绪的表达往往不一致, 体现为情绪表达发展的滞后性。因此, 让幼儿在自我实验体验中实现情绪调控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为幼儿设计一些情境, 让幼儿体验喜、怒、哀、乐, 培养幼儿一定的情绪调控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1、设定合理的规范
在幼儿一日生活中, 教师应与幼儿共同设定一些规范, 逐步培养幼儿明辨是非的能力, 进而在活动中用这种能力对自己的情绪表达方式做出价值评判只有当幼儿能够对自己的情绪做出价值评判时, 才具有实现情绪调控的可能性。而对幼儿的各种需要, 教师要客观分析, 满足其合理要求,拒绝不合理要求。如: 幼儿看到香甜可口的草莓, 恨不得不吃饭就要吃草莓, 这样就违反了餐后吃水果的规定,这就需要教师教育幼儿适度节制各种欲望, 抵制各种诱惑, 让幼儿时常既有需要得到满足的体验, 又有需要得不到满足的体验, 慢慢地就能正确对待需要和满足关系, 逐步学会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加以适当的控制。
2、为幼儿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和条件
游戏是幼儿社会性得到发展的最好形式。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自然流露自己的情绪情感, 得到情绪情感真实体验。如果幼儿长时间独处, 失去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会产生孤独感, 导致幼儿情绪压抑。积极与同伴交往不仅可以愉悦幼儿的身心, 也为幼儿提供实践情绪调控的机会。幼儿在游戏中, 可以从同伴身上学习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尽管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会发生一些冲突, 但这正能使幼儿学会如何与别人协调, 如何抑制自己不合理的愿望, 如何解决问题、处理好同伴关系等等, 有利于训练并逐步形成幼儿的情绪控制机制。游戏本身就是幼儿松驰紧张情绪、宣泄消极情绪的有效方式。在游戏中幼儿会借助于动作、语言、角色扮演来体验积极情绪, 发泄消极情绪, 在内心产生一种满足和快乐感受, 从而促进幼儿良好情绪的发展。此外, 幼儿园可以开辟心情屋, 让幼儿把自己心情写 出来、画出来;也可以开设发泄室, 让幼儿面对发泄物, 把自己心中的积愤宣泄出来;还可以创设一块封闭安静地带, 让幼儿把心情用悄悄话给说出来等等。
3、教给幼儿一些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征表现出注意力容易发生转移, 当幼儿产生过激情绪时, 教师应讲究一些策略, 根据不同的幼儿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克服其消极情绪。有时幼儿为一样玩具得不到满足而哭闹时, 可以运用冷处理方式;有时两名幼儿发生冲突时, 可以运用语言讲述方法;有时幼儿在争抢玩具时, 可以运用转移幼儿注意力的方法等等。但同时教师应帮助幼儿学习主动自觉地控制情绪, 告诉他们, 当他们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时, 就到发泄室去, 也可以到心情屋去, 让自己的心情逐渐稳定下来, 尽量不发生攻击性行为, 使幼儿保持良好心态。
(二)家庭教育对幼儿情绪的影响
家庭是以骨肉亲情为纽带形式的特殊社会组成形式, 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特殊的情感关系, 家庭是孩子情感习得的启蒙学校, 是人类情感最美好最丰富的资源所在地。一般来说, 幼儿在家庭中, 尤其在父母面前更容易表达其情绪和情感, 不论愉悦还是忧伤, 高兴还是忧闷, 他们都会随时随地, 毫无顾虑地表现出来。幼儿在家庭中的情绪是不受抑制的, 是自由奔放的, 幼儿情绪表达不会招致任何惩罚, 原因在于特殊家庭情感氛围。孩子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免不了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 而且往往会把积压的情绪带回家向父母宣泄,从而使他们的情绪得到某种微妙的平衡。我们常可以看到幼儿因一些琐碎小事在家哭闹, 恐怕就是这方面原因。因此, 我们应充分发挥家庭在幼儿良好情绪培养中形成的特殊作用。
首先, 要处理好父母之间的关系。父母是家庭情感氛围的重要主体和创造者, 如果父母能互敬互爱、和睦相处, 善于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尽可能表现得愉快、喜悦、客观向上, 那么孩子也会形成积极情绪, 成为一个快乐、友好的人。幼儿生活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 得到了关心爱护, 获得爱和尊重的体验, 从而心情愉快,产生主动向上的积极情感, 对孩子学会理解和处理情绪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父母之间经常争吵, 家庭关系紧张, 幼儿极易产生焦虑不安、自卑、恐惧等不良情绪。久而久之会影响到幼小心灵, 产生不良的心理现象。
其次, 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幼儿接触到的第一个人际关系, 亲子关系不和谐可能会给幼儿学习情绪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 甚至会导致幼儿长大成人后情绪控制能力低下, 给他人及社会带来危害。在大多数家庭生活中, 亲子关系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父母永远处于主导地位。现实生活中, 亲子关系的不和谐主要表现两方面: 一是溺爱。父母对子女过分迁就, 孩子易形成以“我”为中心的优越感和自私、骄横、任性等不良性格特征。二是粗暴之爱。父母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 要求孩子一律服从家长的意愿。这种家庭带来的是情绪表现压抑, 久而久之, 幼儿良好的情绪受到潜在的阻碍。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正常的父母之爱应该是一种理解、尊重、理智之爱, 幼儿是自己情绪情感的主人, 家长要理解和尊重孩子自己的情感需要和情感体验, 父母和子女之间需要情感交流, 沟通和应答, 而不是家长以强制的手段去监控、阻碍孩子的情绪表达。当幼儿闹情绪时, 父母惟有首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表达其情绪的需要, 才能抚慰孩子的情绪。在家庭中, 父母先要克服自身情绪的不良表达方式, 如:暴躁、武断、独裁以及威胁和惩罚, 以理智的方式博取孩子的信任, 认清孩子情绪背后的真正动机。值得注意的是, 在家庭生活中, 幼儿情绪的发泄可能较为频繁, 父母难以忍受, 于是造成情绪冲突, 结果可能是父母情绪占了上风, 而孩子情绪没有发泄出来, 抑郁纠结, 逐渐积累, 等待下次更猛烈的爆发。这样下去是危险的, 幼儿情绪不仅得不到宣泄, 反而越积越多, 情绪发展有可能走向消极方面。因此, 应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对其影响和作用, 建立起理解、宽容、和谐的家庭氛围, 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积极情绪。
(三)创设良好的物质及精神环境
幼儿教育受社会、家庭、幼儿园三方面的影响。
首先, 应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尽量避免幼儿接触暴力、武力、色情等方面的影响。一些为成人制造的影视节目孩子看了以后, 使其经常模仿武打、侠客等行为, 互相打闹, 情绪浮躁。有些幼儿看见小动物、昆虫,一点同情心都没有, 说一些“ 搞死它”“ 整死它”的言语。这样发展下去, 容易形成不健康心理, 给社会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
其次, 在幼儿园里, 教师之间、师幼之间的感情融洽也会促进幼儿良好情绪的健康发展。教师之间应友好相处, 每天带班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丰富幼儿一日活动内容, 使幼儿生活得快乐, 满足, 幼儿情绪就会得到正常发展。
第三, 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在家庭, 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为幼儿稳定情绪提供物质上的可能性。它包括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 宽敞明亮的活动室, 整洁干净的卧室, 合适的图书资料及玩具等。幼儿的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感染性的特点, 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可使幼儿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显然, 空间的局促狭窄可能导致幼儿潜在的心理压抑。如果幼儿在其他因素影响下情绪出现波动甚至失去控制时, 室内的杂乱无章有可能会加剧幼儿情绪的不稳定。总之, 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时期, 幼儿园规程明确要求: “ 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 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我们应该把握好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 重视情感投资, 使幼儿体验到爱和关注, 同时经历愉悦的情感体验, 进而在积极的情绪情感的支配下, 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造。
注释
赵长秋, 赵建国.对情绪智商的理论回应.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0,(2): 33-38.方成智等.心理与情商教育.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7.23-29. 2]徐琴美, 鞠晓辉.7~ 11岁小学生对学习成功和失败的情绪反应与情绪归因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 12(3): 239-243.罗峥, 郭德俊, 方平.小学生对情绪社会调节作用的理解[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2,(3): 34-39.侯瑞鹤, 俞国良.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与策略的使用[J].心理科学, 2006, 29(1): 18-21. 徐琴美, 何杰, 蒋国香.小学生情绪表现规则的发展特点及与同伴接受性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杂志,2005, 13(2): 177-179. 黄敏儿, 郭德俊.情绪调节的实质[J].心理科学, 2000, 23(1): 109-110.陆芳, 陈国鹏.儿童情绪调节的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2003, 26(5): 928-929.乔建中, 饶虹.国外儿童情绪调节研究的现状[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0,(2): 49-52.
第五篇:适合幼儿智力小游戏
适合幼儿的智力小游戏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孩子学习的最佳途径,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发展智力。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适合幼儿的智力小游戏,欢迎查阅!
适合幼儿的智力游戏 1:熊猫挖笋
——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及思维能力
玩法:有两人一起玩,游戏时,两人各将自己的熊猫放在自己一方熊猫家中,然后轮流掷六面体,谁掷出与自己熊猫衣服颜色相同的一面,谁就拿起自己的熊猫沿小路向圆圈处走一步,若掷出对方的颜色则不走动棋子,走完圆圈就可以挖竹笋,放入自己家,下次再掷自己颜色,再挖下一个竹笋,挖完所有竹笋,计算谁挖的多为胜。
适合幼儿的智力游戏 2:抽牌凑数
——培养幼儿分析、概括及速算反应能力,理解加法互换,加减互逆的关系
游戏准备:每人三张同样大的纸片,用小纽扣在纸片上分别画 1~3 个小圆点,并写上相应数字。
游戏方法:幼儿自由结合,每两人一组游戏。以《石头、剪刀、布》决胜负,胜者先抽牌,另一名幼儿凑数,进行三以内的组成、加减运算练习。算得对又快的幼儿得红花一朵,游戏结束,红花多的为胜。
适合幼儿的智力游戏 3:接龙卡片
——识别长短、高矮、数字,学习排序
游戏准备:
1、长 8 厘米,宽 4 厘米的白卡纸若干。
2、幼儿 2~4 人一组,每人取 5~6 张接龙卡。
游戏方法:
1、数字接龙:根据卡片两端的数字接龙。
2、长短接龙:根据从长到短接龙。
3、高矮接龙:根据从高到矮接龙。
4、数字多 1 接龙:按着卡片上的数字顺序接龙。
5、数物接龙:根据物品的数量与数字接龙。
适合幼儿的智力游戏 4:送迷路的小动物回家
——培养幼儿判断、推理、思维能力
游戏准备:
1、动物卡片 4 张,迷路图 4 幅,铅笔若干。2、幼儿分成 4 组。
游戏方法:
2、教师对幼儿说:“小兔、小鸡、小鸭、小熊迷路了,不知道该走哪条路回家,小朋友,请你们送它们回家吧。”
3、幼儿分成 4 组,分别连接四幅迷路图。
4、先连完者为优胜。
适合幼儿的智力游戏 5:小羊请客
——能将实物卡按数量的多少进行排序,并初步进行匹配相应点卡
游戏准备:小羊图片一
张;不同数量动物的卡片(1 只猫,两只狗等);不同数量食物的卡片(一条鱼、两根骨头等)
游戏方法:
1、今天小羊请客,教师分别出示小动物图片,请幼儿观察请了什么小动物,有几个?
2、请幼儿说说小羊应该准备一些什么吃的来招待小动物?
3、请幼儿根据小羊请的小动物数量分别在餐盘里放上相对应的、同等数量的食物如:一只小猫一条鱼,两只小狗两根肉骨头。
适合幼儿的智力游戏 6:有趣的生活用品
——培养幼儿观察力、注意力
游戏准备:生活用品的拼图和完整图片。
游戏方法:
1、出示生活用品,请幼儿说说都有些什么生活用品。
2、出示生活用品拼图,请幼儿拼出这些生活用品。
指导建议:
1、游戏前幼儿积累相关的生活用品认知经验。
2、游戏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如两人一组看谁拼得快。
适合幼儿的智力游戏 7:鞠躬和立正
——发展注意力和反应力
游戏方法:全体幼儿自由站立在场地上,面向中心,幼儿遵照教师的口令做动作。教师站在场地中心,发出口令“鞠躬”或“立正”,幼儿的动作与口令相符。未根据口令做动作或动作做错的幼儿立即退出游戏。坚持到最
后者为胜,在下一轮游戏中代替教师喊口令。
适合幼儿的智力游戏 8:小侦探
——发展注意力、观察力与记忆力。
方法:全体幼儿自由地站立在场地上或坐在椅子上,选出一名幼儿扮演侦探,观察大家的服饰后,暂时离开集体。然后让一名幼儿脱下外衣随意的给另一位幼儿穿,再请侦探回来,继续观察大家的服饰后,说出谁的外衣不见了,谁穿的不是自己的外衣。
适合幼儿的智力游戏 9:泡泡糖
——提高幼儿对身体各部位的认知。
玩法:请一位幼儿做小主持人,请若干幼儿游戏(人数是奇数)。主持人喊“泡泡糖”大家回应“粘什么”,主持人说出身体的某个部位,幼儿就两两互相接触主持人说的部位。比如,主持人说头顶,幼儿就要两人一组把头顶相接触。而没有找到同伴的人被淘汰出局。当幼儿人数剩下偶数时,主持人要充当 1 人在其中,使队伍始终保持奇数人数。最后剩下的两人胜出。
适合幼儿的智力游戏 10:拍电报
——训练灵敏性、注意力、记忆力、巩固儿童对数的概念
游戏准备:幼儿分成 2 组-3 组,每组 2-10 人。
玩法:教师小声地将电报数字号码告诉每组的第一个幼儿,不能让其他的幼儿知道,然后听信号拍电报。第一个小朋友将右手在第二个小朋友左手心按老师说的数目点几下(例如电报数字是 5 就用手指轻轻点 5 下),依次往下进行。由最后一个小朋友报出电报的号码,看看哪组的电报拍的快、拍的准确。看过“ 适合幼儿的智力小游戏 ”的还看了:
1.锻炼大脑的小游戏推荐
2.高智商游戏
3.幼儿园常见的游戏
4.开发儿童智力的六款小游戏
5.经典又考验智力的小游戏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分享到微信好友或朋友圈来源:网友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