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情况和体会

时间:2019-05-13 06:08: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央党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情况和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央党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情况和体会》。

第一篇:中央党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情况和体会

中央党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情况和体会

中央党校教务部副主任 赵理文

教学方法是教学的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学目的的实现。近年来,中央党校在坚持和完善教学新布局,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建构 “分类别、分层次”教学体系过程中,根据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要求,与班次调整、教学内容改革相配套,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并取得初步成效。

一、中央党校近年来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做法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中央党校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和党校教学特点,探索并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党校特色的教学方法,如: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两为主、一加强”的教学方法、“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教学方法、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体验式的教学方法,等等。这些方法的采取,有力地保证了教学意图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近年来,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和教学需要,我们在继续采用这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研究式教学。早在1941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就指出:“在教学方法中,应坚决采取启发的、研究的、实验的方式,以发展学生在学习中的自动性与创造性,而坚决废止注入的、强迫的、空洞的方式。”2000年6月5日《中共中央关于面向二十一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又指出:“各级党校要形成浓厚的学习和研究空气,切实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根据中央精神,2000年12月6日在第三次全国党校教学工作会议上,中央党校明确提出要提倡研究式教学方法,突出和加强教学的研究性,把研究式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课堂讲授、自学、小组讨论、双向交流、学员论坛、社会调查、战略问题研讨等各个教学环节。从2002年春季学期开始,中央党校开始在教学中推行研究式教学。我们认为,研究式教学是以一定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为基础,以提高学员理论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采用师生共同研究的方式进行的互动式教学活动。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且是一种符合领导干部学习特点的新教学模式。从内涵上讲,研究式教学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研究式的“教”。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满堂灌”,也不能仅仅传授知识或简单回答问题,而应该对当前国内外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以及学员关心和提出的问题,从理论高度作出有一定深度和新意的阐发与解答,达到让学员“掌握理论”和“提高能力”的双重目的。二是研究式的“学”。既包括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联系实际认真读书,边读书边思考边研究问题,也包括学员在学了某方面的理论之后,集中研究一两个实际问题;还可以是学员一入学就根据需要和兴趣选定研究题目,结合理论学习进行研究,适当时(一般是毕业时)形成研究成果。三是根据研究式教学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组织管理。比如,采取新的教学组织方式、新的教学评估方法和新的办学方式等。<-p->

2004年春季学期新一轮教学改革启动后,我们又根据“分类别、分层次”的要求,探索研究式教学在不同班次和不同教学内容方面的不同实现形式。

1、课堂研讨式教学。课堂教学是党校教学的主要方式。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采用的是讲授式,而且往往是“满堂灌”。这种教学方式的基本模式是单向的“我讲你听”,学员处于变动接受的地位,缺乏教与学的互动和交流。如果说在几十年前

学员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的背景下这种教学方式还比较适用的话,那么在现在学员文化素质普遍较高的情况下再简单地采用这种方式,就落后于时代要求和学员实际了,必须把单向传授转变为双向互动。在这方面,中央党校的许多教师都进行了积极探索,有的采用“1.5+0.5”(即教师讲授1.5小时,课堂讨论0.5小时)的方式、有的采用“1+1(即教师讲授1小时、课堂讨论1小时)”或“2+0.5”(即教师讲授2小时,课堂讨论0.5小时)的方式,也有的教师采用了“0+2”的方式,即提前将讲稿发给学员阅读,并提出问题让学员思考,然后教师用2小时在课堂上与学员一起讨论。总的看,这种教学方式的长处是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单向性,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学员的主体性,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不足之处是学员课堂参与程度较低,互动不够,比较适合于知识性和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

2、课题研究式教学。200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根据新的教改方案开始举办进修班A班。这个班的举办,为研究式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更好的平台。因为研究式教学有两个重要条件,一是学员关心的问题相近,二是每个班的人数不能太多。大家知道,中央党校目前的班次多数都比较大,一般都是上百人在一个教室一起上课,不利于课堂讨论的开展。而进修班A班不但学员人数少(一般40—50人),而且按干部的工作领域分研究方向,大家关注的问题相同、知识背景相近,比较适合于研究式教学。相对于培训类班次和其他班次而言,进修班A班的最大特点是以课题研究为中心,围绕课题研究组织教学,教师的“教”与学员的“学”、课堂讲授与课题研究密切结合在一起。这个班的课程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当前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本研究方向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和针对不同研究课题开设的“专题辅导”课(包括相关理论讲授、背景资料介绍和邀请有关部门的同志座谈等),它们都是根据课题研究需要开设并为课题研究服务的。另一方面,学员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课题研究又是“教”的延伸和“学”的运用,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过程本身就是研究过程,研究过程也就是教学过程。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员不仅深化了对理论的认识,而且提高了分析研究重大问题的能力。对学员课题研究中形成的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成果,我们还通过多种途径上报中央领导同志和送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供他们在决策中参考。概括地讲,课题研究式教学实现了“四个有机结合”,即教学与研究的有机结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员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的有机结合、课题研究与成果利用的有机结合,是研究式教学的有效实现形式。<-p->

3、案例式教学。案例教学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新的教学方法之一,其特点是借助案例创设一种情景(或者说模拟一种现实),让学员通过参与(可以是扮演其中的角色,也可以是作为“局外人”对案例进行分析评价)获得一种认识或提高某方面能力,是一种“在干中学”的教学方式。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也是研究式教学的具体形式之一。2000年以前,中央党校有些教研部已经做过案例教学的尝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后,根据党中央关于“围绕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的要求,中央党校进一步加强了对案例教学探索的力度,在全校范围内提倡、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开展案例教学。为了推进案例教学的开展,还于2005年5月23—30日举办了一期案例教学研讨班,请校内外有关专家介绍案例教学的情况、经验和体会。近年来,中央党校主要在领导科学、经济学、行政法学和党建、党史等学科的教学中进行了案例教学尝试,形式也灵活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讨论式案例教学。即教师事先将案例材料发给学员阅读,提出让学员思考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员

就所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启发大家思考,引导学员得出一定认识或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答案(往往是多种而不是一种),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中央党校的案例教学多是采用这种形式。(2)辩论式案例教学。这种案例教学方法与前一种方法不同的是,在课堂讨论中将学员分为正方与反方,各自陈述和论证己方的观点,相互辩论,通过辩论,启发学员的思考,让学员从中得出自己的认识,提高相应能力。(3)讲授式案例教学。即在课堂教学中,先由教师讲授某一理论观点或剖析某一案例,然后组织学员就教师提供的案例(事先已发给学员阅读)进行课堂讨论。通过讨论,强化所讲理论,提高他们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体验式案例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是把体验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结合起来,先组织学员进行实际体验或现场观摩,然后组织学员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得出一定认识或提高某种能力。<-p->

4、菜单式教学。从教学目标上讲,党校教育必须满足两种基本需求,一种是组织需求,一种是个性需求。所谓组织需求,就是党和国家对领导干部的素质要求,或者说岗位职责对领导干部的素质要求(不同类别和不同层次干部需要的素质是不一样的)。满足这种需求是党校教育的基本职责。但由于干部学员的知识储备、经验积累、岗位特点、兴趣爱好等千差万别,他们的个人需求多种多样。这些个性化需求也应该得到尽可能的满足,这也是党校教育的重要职责。问题是如何把这两种需求结合起来,通过什么途径使这两种需求都得到相应满足。中央党校目前的做法主要是,通过各个班次的必修课来满足党和国家对这个层次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满足他们履行岗位职责的基本需要;通过选修课来满足学员多样化的个性需求。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学员素质的不断提高,学员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突出,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趋势,中央党校进一步加大了选修课的力度。目前的选修课主要有“选听讲座”、“电视选修课”和“网上选修课”三种形式,课量达到100多讲。从内容上看,既有经济方面的,也有政治方面和思想文化方面的;既有学术性的,也有知识性的;既有理论方面的,也有实践方面的,大大丰富了党校教学的内容,增加了学员的学习空间。学员除了学习本班次规定的必修课程之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学校提供的100多讲选修课中选择若干课程学习。此外,中央党校从本学期开始,还在校园网上增设了“校外课程选播”栏目,从凤凰卫视等媒体上选择了100多讲课程,供学员在党校学习中参考。本学期,中央党校还将菜单式教学引入有关班次的课堂,进行面对面的教学。主要做法是:将进修二班B班和新疆地厅级民族干部培训班的“西方经济学与管理学专题研究”、“政治学法学专题研究”、“社会学专题研究”、“战略学专题研究”、“中共党史专题研究”、“国际政治与经济专题研究”等6门专题研究课程改为菜单式课程,供学员自由选学。下一步,我们还打算在一年制中青班和省部级干部进修班B班系列进行这种面对面的菜单式教学。与前一种菜单式教学不同的是,这种菜单式教学带有一定强制性和限制性,学员必须从中选择一定数量的课程,但又不能多选(因为教室和时间有限)。为了保证菜单式教学的讲课质量,我们建立了菜单式课程的准入机制和淘汰机制。已经列为菜单式教学的课程,如果学员选修的人数达不到一定数量(一般为20人),就不进入课堂;如果一门课程的教学评估效果有2/3达不到9分以上,应对授课人员或课程进行调整,如果该课程第二学期仍有2/3达不到9分以上,就取消其菜单式课程的资格。为了保证菜单式教学的正常开展,我们对学员实行了考勤和考核制度,学员只要选择了某门课程,就必须参加该课程的学习、考勤和考核。总的看,菜单式教学的效果是好的,学员是基本满意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p->

本学期我们还着手开展模拟式教学和深化体验式教学的有关准备工作。

二、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1、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一定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对实现教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1934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曾经以“过河”与“桥或船”为例说明方法的重要性:“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教学也是一样,要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借助适当的教学方法。但方法是可变的,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和教学内容的变化,党校的教学方法也应该不断变化和发展。与以往相比,目前党校的教学发生了如下重要变化。首先是教学任务的变化。当前,我国的改革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这对党校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校教育要适应这一要求,除了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把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其次是教学目标的变化。从历史上看,党校教学是比较重视能力培养的,并将其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对领导干部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党校教学必须把能力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必须适应教学目标的这种新变化引进和采取有利于能力培养的新方法。再次是教学内容的变化。党中央2000年6月为党校教育确定的“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教学新布局,规定了党校教学的基本内容。这些基本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其具体内容是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而变化的。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校学员不但要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要学习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备的相关知识,这就需要根据变化了的实际不断扩展学习内容。学习内容的丰富化和多样化,客观上要求教学方法不断改革和创新。最后是教学对象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干部队伍的“四化”,党校学员的素质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有了很大变化。改革开放前,党校学员不但年龄大,文化程度也比较低。现在的党校学员,年纪轻、观念新、学历高、思想活跃。他们不但实践经验丰富,而且有一定理论水平。以中央党校为例,2006年春季学期进修班和培训班共招收学员1008名,其中有博士学位的104名,占10.32%,有硕士学位的212名,占21.03%,研究生班学历的166名,占16.47%,大学学历的434名,占43.06,大学学历以下的92名,占9.13%。也就是说,现在中央党校的学员中近91%的人是大学以上学历。面对这样的学员,再主要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显然不符合他们的实际,必须采用研究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所以,曾庆红同志在中央党校2006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要求“中央党校要围绕提高学员的素质、本领和能力,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布局”。<-p->

2、教学方法改革必须立足于党校的教学定位,具有党校特色。党校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也不同于一般的干部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的对象是尚未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其基本职能是进行学历教育,传授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党校教育的对象是干部,其基本职能是根据工作岗位需要对学员进行

培训轮训,提升他们的岗位素质和工作能力。但党校教育又不同于一般的干部教育,其主要对象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基本职能是对学员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特定的教学定位,决定了党校教育除了运用一般的教学方法外,还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比如,党校教育的主课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即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再比如,党校的学员是成人、是领导干部,教学方法必须适合成人特点,易为领导干部接受。我们之所以大力倡导和推进研究式教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干部学理论的特点,能够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体作用比较好地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相长和学学相长。当然,教育也有共同的规律,不同类别的教育也会使用相同的教学方法,但是,同样的教学方法在不同类别的教育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能照抄照搬。比如,案例教学是现代教育培训的重要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培训和公共管理培训之中,党校也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法,但作为特殊的教育培训机构,党校的案例教学与其他培训机构的案例教学相比又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应当根据干部教育的实际,探索具有党校特色的案例教学形式。

3、教学方法改革必须着眼于党校的课程需要和教学内容。从内容与形式的角度看,教学方法属于教学的形式方面,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而言具有从属的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为方法而方法,而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确定教学的方法。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必须着眼于和服务于课程需要和教学内容。目前党校系统正在进行的新一轮教学改革,目标是建构分类别分层次的教学体系。不但班次设置和教学内容要分类别分层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采用也要分类别分层次。我们应当根据不同班次、不同课程、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择和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当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同一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同一教学方法也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但有些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的要求是一定的,在表达同一教学内容的多种教学方法中,有的能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比如,基本理论的学习和研究,采用研究式的教学方法效果会更好些,也不能简单地否定讲授式教学;管理能力的训练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效果更明显。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加以确定。<-p->

4、教学方法改革必须鼓励探索,不断总结。俗话说“教无定法”。受不同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教学的具体方法是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没有适应于所有教育培训机构和所有教学内容的“普适方法”。即使同一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也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加以灵活应用。既不能固守某种自认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也不能在推广新的教学方法时“一哄而起”、“一刀切”,更不能否定党校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近年来,中央党校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基本态度是:鼓励探索,支持创新;大力提倡,坚持自愿;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一边实践,一边总结。比如在案例教学方面,我们的做法就是积极提倡,但不强求。愿意探索的,大力支持,尽可能为之创造必要条件,包括资料提供、经费支持、教室安排等,并在教学评估方面实行特殊政策;不愿意探索的,或者认为条件尚不成熟想以后再搞的,也不硬行摊派。此外,在案例教学的形式方面,我们也不以国外或国内的某种做法为标准强求教师,而是鼓励大家结合党校教学的特点大胆探索。在这些探索中,即使有的可能已与典型的案例教学相去甚远,我们也允许试验,只要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哪怕是借鉴案例教学的某种因素也是可以的,至于叫什么方法还在其次。在所有制改革方面可以有混合所有制,在教学方法上为什么

不能有“复合式”教学方法呢?我个人认为,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方面,也要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即只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教学内容的表达、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什么样的方法都可以试验、都可以采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教学方法上放任自流,无所作为。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我们共产党人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善于总结经验,才能不断前进。在探索一段时间后,就应该比较和研究不同教学方法或同一教学方法的不同具体形式的长短、优劣,寻找能更好地实现党校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及其具体形式,并在一定范围内加以提倡和推广。也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党校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丰富和完善,才能不断提高党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2006年11月)

第二篇:2008~2009学教学方法改革经验总结

2008~2009学教学方法改革经验总结

我国职业教育倡导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培养学生技能和职业岗位应用能力为主,具体体现为培养“基础理论知识必需与够用、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的专门人才。要达到此目的,职业学校就要建立高素质技能型教学体系,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途径,促进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更新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作为一门需要特殊的行业知识与要求的专业,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下面对我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一些做法作一阐述。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观,在采用“能力本位”观的基础上,朝“多元整合型”方向发展,形成一种“多元整合”。具体改革的目标是:

1.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2.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3.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实现“双证书”制度。4.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

5.研究课程设置的方法,由企业、院校联合调整、选定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走“订单式”培养之路。

二、课程体系改革的要点

专业课程结构进行模块化、理实一体化,把教学改革与教学方式改革结合起来,转变传统的相对封闭的知识教育和比较狭窄的专业教育思想,变“对口观念”为“适应观念”,变专业对口教育为增强适应性教育。1.以“能力本位”观为主导 课程体系以“能力本位”观为主导,广泛吸收多种课程观的长处,结合社会、企业、职业、学生等因素的动态影响,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为取向。“能力本位”观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

(1)以企业(行业)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配置课程和界定课程的依据,摆脱“学科本位”的课程思想,按能力需求精简课程内容。

(2)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轴心,淡化公共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重新整合课程。

(3)建立新的质量评价体系,改革考试、考核方法。课程体系以岗位需要为考试、考核内容,包括综合素质和行业岗位需求的知识和能力。评价体系由若干模块组成,例如,在技能考核上,结合国家化学检验工中级工技能鉴定的教学要求,确定专业的技能考核内容,要求学生毕业时获得“双证”,即毕业证书和化学检验工中级工证书。在改革考试、考核方法上,新课程体系改变传统的答卷考试、考核方法,采取理论考试与操作考试、答辩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对基础课程,重点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对专业课程,重点考核学生职业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建立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依据企业(行业)生产的实际和特点,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中心,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相互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5)建立专业课程的能力培养模式,以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证书制度为依据,根据产业需求、就业市场信息和岗位技能要求确定专业课程的具体实施内容。专业课程体系由企业(行业)、专业管理和学校联合调整、选定。

(6)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中心,建立实验课课程体系。以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为基础,部分课程到企业去完成,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相结合,部分课程到实验、实训基地完成,学习环境模拟工作环境,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走产学合作的道路。

2.实现课程结构的理实一体化和模块化

旧课程结构不仅因门类多而加剧教学学时的膨胀而挤占实践教学的时间,还会造成不必要的“过度学习”的浪费,打断了学科的联系,难以形成解决问题所 2 需要的综合能力,造成“学而无用”。将相关学科适当综合化,既发挥学科课程的特长,又克服了原有单科分段的弊端,可构建人才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培养更多应用型和创造型人才,以适应课程个性化的要求。

(1)压缩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精简专业课,加强和拓宽专业基础课,开设本专业前沿的讲座,使学生有较宽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能力。

(2)课程设置采用两种结构:一是模块化,二是理实一体化。

(3)课程设置要紧扣专业培养目标,满足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一方面,课程要满足行业岗位必备的能力,另一方面,课程要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

(4)采取“学习—工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重视实践课程体系,走产学研合作之路,保征实验课教学和理论学时之比至少为l:l。(5)课程设置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学生具备创造、创新能力。3.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有机结台起来,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真正转变以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教学。教学内容由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和学习态度构成,对于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决定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方向。

(1)在知识领域,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课教学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

(2)在职业技能的培养方面,提高创造性技能的比重,弄清专业覆盖的岗位应具备的能力,以突出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对学生进行更多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改变以往按教师的思路完成的传统模式,选择创造性思维的设计课程,让学生在生产和教学实践中获得理论和社会实践知识。

(3)熟悉行业的从业者应具备的工作和学习态度,转变教与学的观念。教师应创造学习环境,遵循职业学校的特殊教学规律,让学生在职业训练中学习,在学习中进行职业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举例(1)实施实践教学法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是一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专业课的教学主要采用实践教 3 学法,增加实践课的学时,增加综合实训的内容,并对实践内容进行考核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考核体系,其内容安排大多数与工厂实际相连,让学生感到学习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一教学方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很多学生都说实践教学法使他们在校的学习生活非常充实,而且感到学习有用也很有趣,效果非常好。

(2)加强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

加强本专业课程课件与精品课程的建设,本专业现已有七门课程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利用课件进行多媒体技术教学。本课程大部分教师都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改变了原来黑板加粉笔的教学状况,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使课堂教学能够给学生更多的信息,把教学时间主要集中于对重点问题的分析,不再是以照本宣科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明显地改变了课程教学的状况。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找一些疑难问题,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提升了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料的能力。(3)考试改革举措

考试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相结合。即平时作业、考勤、发言等成绩占40%,期末卷面成绩占60%。部分课程为平时作业、考勤、发言等成绩占60%,期末卷面成绩占40%。大大调动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开卷与闭卷相结合。部分课程采用期末考试开卷部分和闭卷部分的分值各占60%和40%,其中闭卷部分主要考查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能力,开卷部分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增加实践考核的内容。部分课程实行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由于平时也要进行实践考核,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强,实验及平时的实验模块内容的练习更加认真,受到了较好的效果。有些课程实行了实践考核占100%,比如《工业分析》这门课的基础理论已在其他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中学习,其主要任务是这些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学生能够自学,只要适当加以辅导就行,所以这门课只安排了8学时的理论课,其主要精力放在实际应用,内容安排注意实用性,明显增强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普遍感到得心应手。

四是把学生的平时操行纳入考核的范围。对平时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给予 4 加分;对品行不端者,酌情减分;对严重违纪受到行政处分的学生,其最终成绩评定为不合格,要求其重修。

第三篇:教学方法改革总结

合肥市腾飞职业技术学校 教学方法改革总结

合肥腾飞职业技术学校市经合肥教育局批准成立的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以计算机类专业为主体的职业学校,目前学校开设六大专业。以动漫专业和数字出版专业为龙头,广告美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为主体。强化就业技能为突破的多元化、宽门类的特色专业体系。经过几年的发展,我校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在82 %以上,在全市中职职业技能大赛中多次荣获嘉奖。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将提升办学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在教学改革方面力度较大,专业建设在创特色上下功夫。从本地区和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重组教学内容体系和课程设置体系,与企业深入交流合作,走出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新路子。通过社会人才需求调查和预测,认真研究未来若干年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从而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基地以及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并不断地进行总结,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积极探索能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中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教育模式。

教育模式的改变同时也推进了教学方法的变革,因为教学方法是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手段,教学方法改革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当然,职业学校在教学改革方面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学生生源文化质量及道德素质问题;教师观念及师资培训问题;教材问题;实训设备问题;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学改革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也存在学生实训设备及耗材损耗量大而造成的教学投入成本多;教学场地及设备不足导致无法全面普及学分制等问题。另外,由于职业教育的特点,实训课比例较大,课堂突发事件较多,所以小班型授课或打乱班级授课仍存在一定的操作难度。如何克服上述问题,因势利导取得教学效果的最佳“性价比”是教学方法改革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我校经过几年的探索,结合先进教学法,在部分专业采用了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校合作教学模式,取得一定的成效。

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1、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师资培训及教学方法改革平台

(1)课堂教学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通过德育工作先期稳定学生,保障课堂纪律,采用教学部门与德育部门配合任课教师严抓课堂纪律,保障课堂秩序,克服生源质量低,自制力弱,缺乏耐性不善于学习的问题,从课堂纪律方面为教师开展教学创造好的环境。

(2)根据学校专业建设需求和教师专业教学特长建立完整的教师长期培训规划,为每一位教师创建中长期培养规划档案。教师培训按照教育主管部门培训、校企联合培训、教师自我培训的三种模式全面开展。学校成立教学督导部门,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考核跟踪,保障培训质量,信息类学科技术发展是非常迅猛的,对教师进行有规划的不间断的培训就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从而保证了学生就业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

(3)制定奖励制度促动教师主动、开创性的工作。不仅要建立教师常态听课评课的制度,更主要的是开展各类说课活动,不仅要说授课内容,更要说学生,说措施原因。开展阶段性的教师比武,为其搭建施展舞台,创造改革创新环境。学生对授课教师进行打分,对表现优秀的给予奖励。用压力与奖励机制的双重作用来促进教师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下真功夫。开展教师之间教法心得交流,每学期在期末进行教法总结和培训,全面提升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2、依托企业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培训教师并由企业技师教授“点睛”课

(1)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以学科教学标准为准绳,学生的最终归宿是企业,企业的用人标准就是学科教学标准的最重要的参照,因此,学校的学科专业教学标准都是在有一定行业背景的企业参与下制定,教材由企业推荐或在企业指导下编写,学生学习的内容与企业正在做的项目很贴近,学生能“看到”企业的实际设计生产,兴趣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就上来了,学生在任务及项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驱动下,就能够积极主动的高效的汲取专业技能,在同样的时间里获得了更多的专业技能知识。(2)企业是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大课堂,是保证学生就业与企业零距离的关键所在,教师进入其它学校或培训机构学习与进企业实际接触生产是截然不同的,每学期有计划的派教师进入企业学习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3)校企合作已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由于涉及报酬、企业正常生产等原因,企业真正进入课堂在一段时间内还难以普及,我们为借助企业力量,采用企业技师分阶段有计划的进校进行讲座,我们将设定的讲座完全融入到本学科学期教学计划当中,按照“课”的模式进行,讲的是学科在企业中最需要的,最关键的知识,我们努力使讲座在学科学期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在教学模式及教学过程实施中推陈出新(1)各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不是孤立存在的,理论教学方法也应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学科和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们要求教师根据课程设计灵活运用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自学指导法、问答法、实验实习法、参观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个别科目也融入了任务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思想品德课我们采用校外各种参观、各种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结合书本理论进行结合授课,更重视学生的礼仪与交流,改变德育课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授课方式;语文课多鼓励学生朗读、演讲、写作;数学课我们将其教学内容依据专业课内容进行划分,如立体几何中融入了3D建模设计,平面几何中融入了CAD辅助设计,课后作业用计算机相关软件设计的方式完成,学生即学习了数学知识,同时又对平面及三维设计软件有了了解,更有的老师根据课堂内容设计了小论文,由学生完成,题目新颖,避开了学生对传统文化课恐惧,效果极佳。

(2)实训教学力推任务驱动和项目开发相结合的复合教学法

专业实训课教学与企业零距离是我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为实现教学目标,实训教学更注重实效性,以适应职业教育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因此,我们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普遍运用的是新的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即将任务驱动和项目开发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法,它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书本知识教育,它摆脱书本、课堂的制约,学生自由分组、合作,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实施某个项目,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师生关系发生根本的变化,教师是指导者、协调者,整个教学活动学生都处于积极参与状态。在将课程分类成模块后,在企业的配合下将每个模块开发成一个项目,再将项目划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任务,在平时教学中完成各个任务,最后整合成一个完整项目,好的项目也运用反推法完成,效果显著。学生通过整体项目学习后,不仅激发了学习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创新意识,而且还实现了理论实践的有机结合,营造浓厚的岗位氛围,效果显著,如我校动漫专业整合上海帝景数码有限公司动画片制作,以项目实战为主的教学模式实施项目教学,学生已经独立完成了三维动画机器猫的动画片制作。

(3)实施量身定做的“分层次教学”,“分层次评价” 我们要求任课教师根据专业教学标准内容和要求,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将课程目标具体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设计课程学习目标时,任课教师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所设计的学习目标必须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通过设计的学习目标能初步预计到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结果,即能预测出学生从这些问题中能够巩固旧知识点,或从中获得新知识。我们也提出了教学评价分层,即评价各个层次的学生是否达到了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应该在一个教学内容结束后,即完成一个任务(作品)后进行。采取两种形式: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就是在课后教师分别组织不同层次学生对学习情况进行剖析,找出成败的原因;教师评价就是教师通过提问、查看笔记、作业练习和检验测试等,了解不同层次学生达标的情况。同时教师也要根据评价结果,在必要时调整相应层次学习目标的内容,并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指导措施,实际操作效果良好。

(4)改变以笔试或几个技能点为主的传统考核方法为综合项目设计考核,促进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够准确反应学生的能力。我校计算机实训考核以综合性项目设计为主要的考核方法。考核的项目包括分析、设计、制作、调试与相关辅助说明文档写作”,相当于项目的开发全过程。既锻炼学生的技术水平与多方面能力,又起到融会贯通所学知识的作用。综合项目设计考核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方式,学生不需要死记硬背,注重知识应用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考试不再是单纯的考试,它也是综合应用的学习过程,促进了学生的能力培养。通过考试结果不仅较准确的反应了学生的能力,也反馈教师的教学效果与不足,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目的。

(5)保障教学互动的多边性、学习过程的合作性 我们强调教学活动是一种多边活动,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也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方法获取信息、实现资源共享,特别是在Internet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相关学科知识都在爆炸式增加,以多边互动为出发点来设计教学方法是现代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新趋势。在教学方法改革实践中,我们采用学生分组,同学科教师也进行分组,交叉教学,突出多边互动,这对于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系统中的人力资源、网络资源减轻师生的负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增强专业教学效果,起到很好的效果。现代企业比较看重团队精神,新教学方法中我们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放到很重要的位置。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的过程,通过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

(6)充分运用技能比武教学手段推动教学改革 化专业学科案例、任务及项目教学,将学生成果进行竞赛展示,将各学科技能竞赛深入到常态教学中,课堂上以练习项目为主进行竞赛,通过竞赛提高学生参与度与兴趣,从而提高授深课效率;课外以检验成果为主旨进行同学科挑战赛,树立典型,展出优秀作品,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技能标准,通过比武竞赛拓展办学特色,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办学品位。通过组织“专业大比武”,提高全校教师对课堂教学创新的认识,进一步把握新课程教学理念,建立新的教学观、师生观和质量观;通过技能大比武打造新型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水平、课堂教学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通过学生比武竞赛,发现和培植一批好学苗,以点带面,加快全校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真正实现以赛带学、以赛带培、以赛带训,引导学生创新式学习,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伴随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改革也必将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永恒话题,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改革决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教学的其他环节构成了相辅相成的整体,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所以教学方法改革也同样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方法改革不单是方法论自身的问题,而是需要牵动教育教学的整体。

第四篇:教学方法改革典型材料

教学方法改革典型材料

汽车工程系

教学方法改革典型材料

为了摆脱一本书、二节课、三支粉笔的周而复始的枯燥而呆板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了打破专业课、实验、实习这种理论与实践明显脱节的传统教学模式,也为了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汽车维修的先进技术,具备较高的实践技能。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教学实践基础上,我专业组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主干课程如《汽车电器》、《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等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改革的思路和具体做法做一下介绍。

一、改革指导思想

以汽车维修行业人才需求为基本依据,瞄准汽车后市场相关企业各岗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和灵活的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尽短的时间内掌握现代汽车维修新技术,以实现让学生毕业后就能够适应岗位,胜任岗位,更好的服务岗位。

二、改革基本原则

1、以全面素质为基础,强化能力。

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要把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成为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2、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主导就业。

将满足企业的工作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全力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探索和建立根据企业用人“定单”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机制。密切关注企业需求变化,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模式。同时要邀请相关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职业院校的教育与培训活动,教学文件的制订,课程内容调整设置。

3、以企业新技术为内容,确定教学课程。

密切关注汽车制造和维修企业的最新技术发展,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克服专业教学存在的内容陈旧、更新缓慢、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完整、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弊端,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4、以学生为主体,灵活组织教学。

要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和兴趣,为他们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学习资源,力求在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和创新的空间,构建开放式的课程体系,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三、改革的具体措施

1、强化实践教学的环节

自2005年起,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主干课程如《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自动变速器》全部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集中教学,同时从修理厂聘请一位技术骨干做实践指导教师,将维修生产中用到的一些拆卸、检修、装配、调整等基本技能与课程教学结合,尽量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完全实现“拆卸之中找故障,装配之中学原理”。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这门课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后续学习课程的重要基础。该课共分9个部分,每一个部分为一个独立的章节,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以《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第三部分配气系统为例具体介绍授课过程。

(一)、首先让学生观看有关配气系统的教学片,让学生对配气系统有一个全面的、粗略的了解。

(二)、自行设置一个化油器回火现象,让学生观看,并且告知学生回火现象是由配气相位调整不当引起的,要处理此故障必须正确调整配气正时。这种由故障现象出发,带着问题学习新的理论,最后用所学到的理论处理故障能够更好的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学习时有明确的目的性、指导性。对故障处理的渴望能够让学生学习更加主动、更加勤奋。

(三)、讲解配气系统每一个部件,每一个零件后,都马上让学生亲自拆解,亲自组装,在拆解组装中,学生对刚学过的理论就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领悟。

(四)、讲解完该系统后,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运用学到的知识处理化油器回火。这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检验,也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问题能力的一种锻炼。

2、实行集中化教学

(一)、时间的集中

每一门重点专业课都集中在连续的几周内授课,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实践、反复练习、强化训练、增强记忆。

(二)、教学内容的集中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技巧,每门主干课程的内容都采用集中式教学,即一段时间内完成一门主干课程的内容。这样学生可以集中精力学好汽车的每一个部分。

3、构建一种闭环控制的教学模式

每个系统理论实践讲解完毕后,让学生书写一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报告书》该报告书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理论部分 第二部分,实践部分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

第四部分,教学反馈。其中的第四部分教学反馈可以及时让老师知道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的程度,教学效果的优劣,学生对教学的评价。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修改自己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的学习品位、认知能力。始终做到“教学统一,和谐相长”。

4、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改革的和弦音,教学改革正常运行的润滑剂。“爱其师,乐其业,终善其业”,揭示出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转化为学生学习的源动力,成为学生学海行舟的助推器。课上,微笑教学;课下,善待学生。与学生既有师生关系,又有朋友关系,从学习、生活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人格上尊重学生,不挖苦、讥讽、嘲笑学生。

5、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方便学生更好的掌握汽车维修技能,汽车实训中心每天课余时间及星期天对学生开放,并有实践教师专职辅导。一些有问题的学生可以随时到汽车实训中心解决自己的遗留问题和疑难问题。

6、考试方式变革

为了加强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使学生重视平时的实践技能锻炼,所以在考试方式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摈弃了传统教学仅考笔试而没有实践考试、平时较差考试突击的缺陷,全面实行了“理论实践一齐考、更加重视平时学习”的考试模式。具体方法是:

(一)、平时教学每一个单元完成后,学生都要写一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报告书。该报告书分四部分,即理论部分、实践部分、案例分析、教学反馈。教师在批阅报告书时,要结合平时学习态度、考勤、学习效果给出成绩,该成绩占最后成绩的30%。

(二)、期末考试

期末要进行理论和实践考试,其中理论考试命题范围是学生平时所学的一些理论基础知识和具体应用,占最后成绩的40%;实践考试命题范围是学生平时进行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养成,占最后成绩的30%。

7、教具的开发和研制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或独自研究教具的开发和制作。比如发动机试验台的开发、空调试验台的开发、点火线路板的制作等。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能够增加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也能够为学校节约一定的资金。

四、近期要实现的目标

我系成立了“汽车发动机实训室”、“汽车底盘实训室”、“电控发动机实训室”、“汽车电器实训室”、“汽车实训基地”等。在这些具有高职教学特征的教学场所,教师在完成某一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时,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边做边学,达到教、学、做合一,手、口和脑并用,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也得到了相应提高,形成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经过几年摸索,要逐步形成“以创新教育为核心,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双证书”为框架,以教学设备和师资队伍建设为两翼,以教育教学管理为纽带,以课程开发为突破口”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

五、改革预期效果分析

1、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对理论掌握的程度,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的揉合在一起,升华理论、加强实践,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2、可以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扩大生源。加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和修理厂更加接近,缩短了学生的工厂适应期,更加深受用人企业的欢迎,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教学改革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是学校工作的主基调。我们会高举职业教育的大旗,继续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

第五篇:浅谈语文教学方法改革

浅谈语文教学方法改革

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多角度、多系统地激励、开拓学生思维,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判断和迁移能力,可以突破定向、单向思维式,使学生思维的角度灵活多变,思维的效度深刻巩固,为现代化思维方式的发展创造极好条件,可以突破学生机械接受的思维。它一反传统知识传授的注入式、平面式,而改为启发式、主体式,思维完全置于开放有序的系列之中。

采用多种教学法教师应做到:

一、善于保护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保护学生显露出来的创造意识,做到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驱使学生认真观察周围世界,注意学生的新鲜直接感受,即灵感爆发式的领悟和理解,积极肯定学生不拘一格的创新见解,让他们燃烧起创造思维的熊熊烈焰。

二、善于生疑激趣,组织争辨。在组织争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有分歧问题的争辨,要引而不发。引,是为了打开思路;不发,是不过早地下结论。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有利于思维的深化周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对带有推测性问题的争辨,应引导学生抓住实质。

3、对反常性问题的争辨,要引导求“常”。

4、对疑窦较深的问题,要适当暗示。暗示的目的是启发学生去进行创造性思维。暗示的方法有多种:①“边缘”暗示。即围绕疑难问题,教师提出一些有关的“边缘”问题作设问启发,逐步导入并接近问题的核心。②“原型”触发。即拎出一般人头脑里常有的原始想法,再把它推到眼下新问题、新现象的特定场合下加以审视,就容易发现思原型维的缺漏的荒缪。③设疑暗示。即教师有意识地设疑问难,打开通的真理的闸门。

三、善于抓住时机,点拨指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应善于抓“愤”、“悱”之时,巧妙点拨,使学生思路豁然开朗,顿开茅塞。常见的点拨有:

1、直观性点拨。即教师提供与学生思考的问题在某点上有近似或间接联系的直观演示,促使学生思维畅通。

2、情境性点拨。即教师利用一切条件,为学生创造出一种有新感的境界,让学生张开智慧的双翅,去探求解决问题。

3、联想式点拨。即从学生已知的问题,引导他们向纵深发展,连续考虑,由此及彼,探本求源。就象牛顿因苹果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弗来明从葡萄菌突然死亡而发明青霉素那样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4、迁移式点拨。这是启发学生从已知问题去思考与之相关的新问题的一种方式,却所谓“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经常引导学生求同或求异。

5、诵读式点拨。即在朗读中对学生指导,以此增强记忆,培养思维能力。

下载中央党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情况和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央党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情况和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磁学教学方法改革

    物理学本科《电磁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巫山之云 1、 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高等学历的培养目标有明确的定位:“第十六条 高等学历教育分为专......

    识字教学方法及其改革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研究和改革的重点课题之一。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中国内地对小学识字教学规律的探索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从来......

    改革体会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心得体会 刘阳 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

    改革体会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心得体会 我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此交流学习体会。我认为,纲要的制定是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

    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工作汇报材料

    一、所做的工作 1、3月22日重新成立了以一把手娄凤才校长为组长的课堂教学 改革领导小组及实验小组,增加了一线教师在小组中的比例,明确了责任,提高了标准、细化了流程,做到分工......

    财务会计教学方法改革分析

    财务会计教学方法改革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水平的逐渐提高,社会上对于财务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大,近些年来,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经济形式和经济活动也发生了许多......

    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南宋时期的理学大师朱熹说过:“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由此可见,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效益关系密不可分。由于教学方法改......

    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方法改革范文

    《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方法改革 胡玄 《商务英语口语》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作为口语课,其理论性相对较弱,所以在课程的具体开展过程中,应当以学生练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