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书给我们反思的力量5篇

时间:2019-05-13 06:24: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读书给我们反思的力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读书给我们反思的力量》。

第一篇:让读书给我们反思的力量

让读书给我们反思的力量

高凤霞沧州市第13中学

关键词:教学反思教学事件教学问题

中国教育界提倡反思教学已经多少年了,有多少教师真正具有反思力?教师到底该如何反思?华老师的文章——《记我的一次反思教学经历》(见《人民教育》2004年第22期),至少显示出教学反思的两个秘密:第一,反思的起点是回顾“事件”,反思的目的是“寻找另外的办法”;第二,无论回顾“事件”,还是“寻找另外的办法”,反思总是以“学习”为前提。

一、如何“反思”。

1、回顾教学“事件”。

从华老师的文章看来,教师的反思总是意味着教师知道自己的教学中发生了某些教学“事件”。察觉出自己的教学中发生了哪些教学“事件”,这是所有反思的起点。若没有教学“事件”,也就没有了反思的凭据和价值。好端端的日子,教师有什么反思的必要?并非教师的每节课都会发生“事件”,这是一个事实。由此看来,教师并不需要以“吾日三省吾身”的古训去折腾自己。但是,当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确实发生了些“事件”或问题时,教师的反思就成为一种需要。困难在于,当教师在教学中发生了事件或出现了问题时,并非所有的教师都能够发现和感受到它们的存在。很多

教师之所以反思无力,实际上是因为缺乏教学事件意识。为了解决这个困难,国外有些学校想提出一个办法:用录像机将整个课堂教学录制下来,以便下课之后主讲的老师或者其他教师回头“观看”教学过程。有人称之为“微格教学”。其实也只是使某些看起来比较微小的教学“事件”暂时定格和停留。“小事件”被定格和停留之后,人们往往能够从中看出”大问题“。

2、寻找“更好的办法”。

反思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事件或教学问题,用华老师的一句话说,就是为了不断询问自己:“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反思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提醒自己的过程:除了自己原来的教学方式之外,还没更好的办法吗?反思的结果总是:并不是“非如此不可”,而是“别样也行”,甚至别样“更行”。表面上看,华老师的寻找过程显示为“再实践”与“感悟”,实际上,这种“再实践”与“感悟”更多地源自一种“学习”的积累与体验。教师“学习”的状态,将形成教师发现事件和寻找办法的眼光。

二、如何“学习”。

“教师学习”是“教师反思”的基本前提。教师学什么?至少,从华老师的这篇文章来看,《论语》、《中庸》、等经典名著,《今日说法》等电视节目,皆为阅读的形态;“捧读专著是学,请教师同仁是学,观天赏花看电视也是学”。

1、读“书”。

对有些教师来说,他们不是不愿意读书,而是没有时间。对另一些教师来说,他们也不是不愿意读书,而是没有适合阅读的书或者文章。于是,有人建议教师阅读“经典”。教师真的适合阅读经典吗?

杜威的《教育中的兴趣与努力》(教师在网上可以搜索到相关的文章,以下同),罗素的《我为何而生》,算不算是经典性教育散文?厄尔曼的《青春》、培根的《论读书》,能算是经典性教育散文吗?韩愈的《师说》、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是否应该作为经典教育散文向教师推荐?鲁迅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能否算经典散文?龙应台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张晓风的《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是否也应该去读一读?最近十几年来曾在中国教育界被广泛阅读和争议的《夏令营中的较量》、《做教师的22条军规》,算不算经典教育散文?张文质的《保卫童年》,肖川的《什么是良好的教育》、高钢的《遭遇美国教育》,是不是也可以一读?这样至少老师们不至于在阅读了大量粗制滥造的教育论文之后,竟以为教育学不过是喋喋不休地重复一些正确的废话。

2、读“图”。

经久不衰的学习方式当然是读书,但时代的变化使读书年代逐步转化为读图年代。于是,读图成为教师新的学习

方式。学校可以邀请校内骨干教师或校外专家给教师开设系列讲座,比如:《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读书建议》,等等。讲座虽然向来被认为是“听”(“听讲座”)的活动,但实际是上是一种观看的形式。正如听课的真实形态是“观课”。“听报告”虽然是“老式”的培训方式,但可以在“报告”中穿插切合实际生活的“案例”和“故事”,尽可能地让这些“报告”的方式接近教师的实践知识和实践经验。

3、读“人”。

读书和读图虽然重要,但总有一些人既不怎么读“书”,也不怎么读“图”,却能像那些读书、读图的人那样充满智慧,甚至更加智慧。这是怎么回事?很简单,这些人依然在“学习”,只是学习的方式不同于读“书”和读“图”,他们在读“人”。阅读人,观察人,这是在读书和读图之外的第三种学习方式。对中小学教师业说,读“人”实际上是观察周围的同事,从周围的人群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同伴和人生范例。但教师读的对象除了周围的人群之外,最好经由“传记”的阅读而理解孔子、老子、杜威、罗素、鲁迅、胡适、陶行知等人的智慧和人格魅力。这是读“人”的另一种视界。小学老师很忙,有些老师负担很重、很累。教师若不读书,不学习,教师本人可以列举出一大堆的理由。就我自己的观察来看,这些理由都是事实。教师学习或教师阅读是艰

难的。凡进入了中小学的人,都不难体会到其中的艰难。可是,惟其艰难,才显高贵。只有那些真正保持了“阅读”或“学习”习惯的人,才有可能真正进入“反思”或“研究”的状态。也只有那些真正提升了自己的反思力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有专业智慧和人格魅力的优秀教师。无论是“反思”,还是“学习”,教师最好在反思或学习之后,有所记录:可以多写一些“反思日记”或“学习日记”。前者可以称为“做后感”,如华教师的《记我的一次反思教学经历》;后者可以称为“读后感”。对教师来说,“反思日记”或者“学习日记”,很可能比教师模仿专业研究者的风格撰写的“教育论文”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杨润勇王颖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范式与方法》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第一版

第二篇:教学反思论文-让读书给我们反思的力量

让读书给我们反思的力量

——由华老师的反思教学说开去

广东广州刘良华

中国教育界提倡反思教学已经多少年了,有多少教师真正具有反思力?教师到底该如何反思?华老师的文章——《记我的一次反思教学经历》(见《人民教育》2004年第22期),至少显示出教学反思的两个秘密:第一,反思的起点是回顾“事件”,反思的目的是“寻找另外的办法”;第二,无论回顾“事件”,还是“寻找另外的办法”,反思总是以“学习”为前提。

一、如何“反思”。

为什么反思教学的口号四处流行,却一直难以在学校实践落地生根?我们相信反思教学是有意义的,但意义怎样才能诞生?关键在于懂得如何进行反思。

1、回顾教学“事件”。

从华老师的文章看来,教师的反思总是意味着教师知道自己的教学中发生了某些教学“事件”。察觉出自己的教学中发生了哪些教学“事件”,这是所有反思的起点。若没有教学“事件”,也就没有了反思的凭据和价值。好端端的日子,教师有什么反思的必要?并非教师的每节课都会发生“事件”,这是一个事实。由此看来,教师并不需要以“吾日三省吾身”的古训去折腾自己。但是,当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确实发生了些“事件”或问题时,教师的反思就成为一种需要。困难在于,当教师在教学中发生了事件或出现了问题时,并非所有的教师都能够发现和感受到它们的存在。很多教师之所以反思无力,实际上是因为缺乏教学事件意识。为了解决这个困难,国外有些学校想提出一个办法:用录像机将整个课堂教学录制下来,以便下课之后主讲的老师或者其他教师回头“观看”教学过程。有人称之为“微格教学”。其实也只是使某些看起来比较微小的教学“事件”暂时定格和停留。“小事件”被定格和停留之后,人们往往能够从中看出”大问题“。

除了“微格教学”之外,教师尚可以“用钢笔录像”或者“用键盘录像”:教师用钢笔(或键盘)回忆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教学事件。这些教学事件将成为教师反思的起点和对象。当然,教师也可以在自己的头脑中“放电影”:让教学过程的事件一幕一幕地在头脑中回放。也许,这就是反思教学的秘密。有些所谓的教学反思之所以反思无力,多数是因为没有针对真实的教学事件。没有真实的教学事件,教师的教学反思就只能说一些大话、空话、假话。大话、空话、假话说得多了,最后觉得无趣,无话可说,于是,不了了之。凡是标榜反思教学,却又不针对真实的教学“事件”,最后总难免无法兑现,不了了之。这样看来,所谓反思,完整的说法应该是“反思事件”或者“事件反思”。评判一个教师是否具有“反思意识”,实际是看这个教师是否具有“教学事件意识”。至于有了“教学事件意识”之后,如何解释、解决这些事件,这是下一步的事情。

2、寻找“更好的办法”。

反思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事件或教学问题,用华老师的一句话说,就是为了不断询问自己:“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反思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提醒自己的过程:除了自己原来的教学方式之外,还没更好的办法吗?反思的结果总是:并不是“非如此不可”,而是“别样也行”,甚至别样“更行”。表面上看,华老师的寻找过程显示为“再实践”与“感悟”,实际上,这种“再实践”与“感悟”更多地源自一种“学习”的积累与体验。教师“学习”的状态,将形成教师发现事件和寻找办法的眼光。

二、如何“学习”。

“教师学习”是“教师反思”的基本前提。教师学什么?至少,从华老师的这篇文章来看,《论语》、《中庸》、等经典名著,《今日说法》等电视节目,皆为阅读的形态;“捧读专著是学,请教师同仁是学,观天赏花看电视也是学”。

1、读“书”。

对有些教师来说,他们不是不愿意读书,而是没有时间。对另一些教师来说,他们也不是不愿意读书,而是没有适合阅读的书或者文章。于是,有人建议教师阅读“经典”。教师真的适合阅读经典吗?

也许阅读经典是有意义的,但哪些经典适合教师阅读?柏拉图的《理想国》,还是孔了的《论语》,或者老子的《道德经》?是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还是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要么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等教育报告?也许都不适合。至少,对大部中小学教师来说,这些所谓有经典,并不具有可读性。经典确实值得阅读,但什么才是经典?如何读?这就成问题。就我们所调查的情形来看,与其建议教师读“经典名著”,不如进一步建议教师读“经典文章”;与其建议教师读经典文章,不如再进一步,建议教师读“经典教育散文”和“经典教育故事”。读哪些经典教育散文呢?

杜威的《教育中的兴趣与努力》(教师在网上可以搜索到相关的文章,以下同),罗素的《我为何而生》,算不算是经典性教育散文?厄尔曼的《青春》、培根的《论读书》,能算是经典性教育散文吗?韩愈的《师说》、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是否应该作为经典教育散文向教师推荐?鲁迅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能否算经典散文?龙应台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张晓风的《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是否也应该去读一读?最近十几年来曾在中国教育界被广泛阅读和争议的《夏令营中的较量》、《做教师的22条军规》,算不算经典教育散文?张文质的《保卫童年》,肖川的《什么是良好的教育》、高钢的《遭遇美国教育》,是不是也可以一读?这样至少老师们不至于在阅读了大量粗制滥造的教育论文之后,竟以为教育学不过是喋喋不休地重复一些正确的废话。

至于“经典教育事故”,网上流传的《动物学校》、林兆华等人改编的话剧《赵氏孤儿》,算是经典教育故事吗?孔庆东的《遥远的高三·八》算经典教育故事吗?崔永元的《不过如此》如何?爱泼斯坦的《我曾是智障者》可以成为经典教育故事吗?胡适的《口述自传》呢?还有《特迪的礼物》、《最不后悔的活法》?

或者,还有其他?

2、读“图”。

经久不衰的学习方式当然是读书,但时代的变化使读书年代逐步转化为读图年代。于是,读图成为教师新的学习方式。学校可以邀请校内骨干教师或校外专家给教师开设系列讲座,比如:《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读书建议》,等等。讲座虽然向来被认为是“听”(“听讲座”)的活动,但实际是上是一种观看的形式。正如听课的真实形态是“观课”。“听报告”虽然是“老式”的培训方式,但可以在“报告”中穿插切合实际生活的“案例”和“故事”,尽可能地让这些“报告”的方式接近教师的实践知识和实践经验。

除了让教师听“专业报告”外,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观看相关的“专业录像”或“教育电影”,比如:《文理交融、多元并举》(秦伯益主讲)、《赏识你的孩子》(周弘主讲)、《春风化雨》(电影)、《音乐之声》(电影)、《你是人才吗》(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对话韩寒》(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等等。

3、读“人”。

读书和读图虽然重要,但总有一些人既不怎么读“书”,也不怎么读“图”,却能像那些读书、读图的人那样充满智慧,甚至更加智慧。这是怎么回事?很简单,这些人依然在“学习”,只是学习的方式不同于读“书”和读“图”,他们在读“人”。阅读人,观察人,这是在读书和读图之外的第三种学习方式。对中小学教师业说,读“人”实际上是观察周围的同事,从周围的人群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同伴和人生范例。但教师读的对象除了周围的人群之外,最好经由“传记”的阅读而理解孔子、老子、杜威、罗素、鲁迅、胡适、陶行知等人的智慧和人格魅力。这是读“人”的另一种视界。

小学老师很忙,有些老师负担很重、很累。教师若不读书,不学习,教师本人可以列举出一大堆的理由。就我自己的观察来看,这些理由都是事实。教师学习或教师阅读是艰难的。凡进入了中小学的人,都不难体会到其中的艰难。可是,惟其艰难,才显高贵。只有那些真正保持了“阅读”或“学习”习惯的人,才有可能真正进入“反思”或“研究”的状态。也只有那些真正提升了自己的反思力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有专业智慧和人格魅力的优秀教师。无论是“反思”,还是“学习”,教师最好在反思或学习之后,有所记录:可以多写一些“反思日记”或“学习日记”。前者可以称为“做后感”,如华教师的《记我的一次反思教学经历》;后者可以称为“读后感”。对教师来说,“反思日记”或者“学习日记”,很可能比教师模仿专业研究者的风格撰写的“教育论文”更有意义。

(作者单位系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教师之思:作一株会思考的芦苇

教学笔记三则

反思,除了对一节课或一个问题的深入思考、学习、实践、再思考这样的形式以外,还可以是更加“随意”的思想花絮。只要有潜在的反思意识和反思习惯,在教育教学发生的场所,能够成为反思对象的事件就俯首可拾。这些看起来很微小的思想火花,却往往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触及教育教学中的要害问题。《做一株会思考的芦苇》就是一位年轻教师的思想留痕。

当然,反思并不总是正确的、有益的。在一段时间内还可能是对自我的错误否定。这就需要以更加理性和科学的态度来认识它,对待它,也可以称之为对反思的反思。孙启民老师的《说反思》一文即给了我们这样的提醒。

无论是如何进行反思教学,还是如何对自己的日常教学事件进行思考,抑或是如何看待反思本身,我们最终目的还是希望唤起教师的反思意识,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让每个普通教师的个人理想找到现实的基点和实现的阶梯,让教育生活不再枯燥乏味。此次话题暂告一段落,并不意味着反思作为一个热点的冷却,而是在期待更多的教师有凝聚成文字的思想火花陆续闪现。

一定得增产吗?

今天上课讲到这样一道应用题:我县去年小麦产量为40万吨,今年比去年减产一成。今年我县的小麦产量大约多少吨?这道题的解题过程倒也没有什么问题,孩子们也都能做出来。可是做完题以后,一个小家伙的提问倒引发了我思考。

“老师,这道题出借了。”

“错了?哪儿错了?”

“我觉得应该是‘今年比去年增产一成’!去年应该少一些。”

“今年的产量应该比去年更多些呀,怎么可能比去年还少呢?”

……

当时我耐心地向发解释了这个问题。可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想法呢?也许翻开我们的数学课本就能找到答案:说到工农业产量,总是今年比去年增产;说到用煤量,总是今年比去年节约。可是实际情况是这样吗?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工农业生产中产量有所下降难道就不可能吗?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用煤量有所增加又有什么不可能呢„„看看我们的教材,这样加工的、美化过的例子还少吗?让数学走进生活,教材就该少一些人为加工的痕迹,让孩子们真正接触到“洋溢着生活气息”的数学。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学到真正有用的数学知识。

“找回自己”

今天举行一年级“走进新课程”展示活动。

新教材比较重视学生的个性,其中就有这样一道题:用圆圈、多边形等各种熟悉的图形拼一个漂亮的图案。在讲这道题的要求时,老师还降低了一些难度,只要学生拼出自己喜欢的就行了。可学生们拿到这道题,竟不知如何是好,究竟什么样的算好,什么样的算漂亮,全没了主意。后来,我在任教的班级就此话题做了一项调查:全班58名学生,36%没有自己喜欢的图形;42%拼了,但仅仅为了交作业,因为他们没有自己喜欢的理由;大约22%的学生拼了,并写下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也有学生用多边形拼出了机器人,然后颇有见地地说:“因为我想当一名科学家,造出世界上最先进的智能机器人,所以我就拼出了一个我理想中的机器人。”这样的精彩回答,似乎能给我们一些安慰,但更大的百分比在向我们说明,更多的孩子失去了自己,不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应该找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学会探索,拥用个性。绝不能把一群活泼可爱、各具特色的孩子培养成了一模一样的乖孩子。

“一根黄瓜长约3厘米”

这是三年级的一次数学单元测验,其中有这样一道填空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黄瓜长约3()。在阅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同学填写的单位是“厘米”,而且不在少数。当时我们都不假思索地将这道题判为了“错”。一根黄瓜怎么可能只有3厘米长呢?

“老师,黄瓜长约3厘米为什么错了呢?”试卷刚发下去就有好几个小家伙围着我问。“你们见过黄瓜吗?”我觉得挺奇怪,就试探着问了一句。

小家伙一听都急了:“我们经常吃黄瓜呀!”

“那它有多长呢?”

“我们家拌的黄瓜大约长3厘米呀!”一个小家伙一边说还一边用手比划着。

原来他们见到的是餐桌上的黄瓜片儿。我没有贸然地去否定他们,而是说:“这样,老师明天带一根黄瓜给大家看一看好吗?”

第二天,我带去了一根黄瓜,学生的困惑也就迎刃而解了。

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曾说过一句话:“儿童回答教师提问的精确性,主要取决于儿童经验的逻辑性,而不在于事物本身的逻辑。”学生说黄瓜长约3厘米,刚开始我们都以为是学生没有能建立起“1厘米”、“1分米”的正确表象。其实不然。学生填厘米是基于他们“特有”的生活经验,他们见得最多的便是餐桌上的黄瓜片儿啦。当时我也没有作过多的解释,而是第二天带了一根黄瓜,让学生真真切切地观察,从而丰富了他们的经验。新生学生的经验既包括那些正确的经验,也应该包括那些片面的、甚至错误的经验。

F再论:说反思

孙启民

当言及反思的时候,我们一般把它默认为积极、正面的。然而,反思并不总是或都是积极、正面的。正如使用迁移这个概念,我们日常往往正面着眼看待它,而我们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一定要区分正迁和负迁移。事实上,人总是要反思的,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他在教育教学中要经常反思,特别是在或长或短的适应阶段,常常会本能地、自发的反思可能使教师从正面中不断地成熟、成长。但也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即经过反思产生自以为正确而实际上并非正确的想法和行为,这样经过反思形成的想法、行为同样是可以内化的,会成为教师个人的一种教育观念。

让我们来看一个实例。一位年轻教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很热爱教师工作,很富有热情,与学生关系尤为融洽。期末考试时,这位老师所任教的两个班级考试分数靠后。还处在“试

用期”的年轻教师面对末位当然寝食难安了,很自然地回过头来审视自己短暂的为师经历,希望从中找出原因,改进工作。经过回顾、反思,再受到有经验的教师的“启发”,原因找到了:没有严格要求学生。如此反思之后,行动也就跟进了:老师的微笑收敛了,对学生严肃了,说一不二了„„这样反思、行动后,学生的考试分数果然提高了。然而,教师在有了这一“得”的同时,“失”的又是什么呢?是为师教师的一颗童心,是年轻教师得以更方便地与学生融洽交流、平等沟通的天然优势。这样消极的负面反思为该教师的发展无形中设置了障碍,使其今后在成长的路途上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所以,反思应该是理性的,应该寻找正确理论的引导,而不应该是情绪化的盲目的和片面的。反思一般不是对过去的一味肯定或否定,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师在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的时候,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地、理智地、审慎地、全面地、辩证地看问题,以保证自己所进行的反思是起促进作用的。教师进行这样的反思的基本前提是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密切关注教育发展动态。这种“学习”和“关注”为反思的方向性、深刻性、必要性、及时性提供了条件。把学习理论和自身实践反思结合起来,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方法。当在教育理论学习中对自身教育实践进行反思中自觉寻求一定的教育理论支撑时,所学习的理论方得以内化为教师个人的思想,教师也可能以自己的实践反思充实着、丰富着、论证着或修正着某种理论。这个时候,所进行的反思才是有意义的,有深度的,是具有案例性的,是很接近我们现在提倡的教育叙事研究的。

反思可以是教师个体的行为,也可以是教师集体的行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瞻前顾后”,对自己的行为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有什么依据”、“今后如何做得更好”,等等,这是教师个体的反思。其个体反思的表现形式大概有这么几种:一是在头脑中叙事,把所经历的教育教学事件有重点、有选择、有加工地再现出来,不妨在一天工作结束之后闭上眼睛在那儿自言自语;二是经常写写随笔、教后记之类,及时把教育教学中的得意之处、困惑之处、预料外之处等记录下来,或加以议论,或抒发感情;三是在读理论书籍、听专家讲座、观摩名教师课堂教学后,反观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从而对自身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明确努力的方向。

教师集体的反思可能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某一位老师把自己对某个教育教学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公开在同事面前,大家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一起讲座交流。这种情形可能是自发的,随机的。后者更值得提倡,这样做意味着反思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一种良好的习惯,相互之间的反思性交流成为一处需要,可视为“学习型组织”的一个明显特征。另一种情形是经过教师集体讲座形成某种方案。待方案实施后,大家对实施情况进行诊断,通过一番审视和反思进而得出某种结论或提出某些改进意见。此种情形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常常可以见到。例如,一所学校一个年级的数学老师在一起讲座什么是“合作学习”,然后形成教学方案,由一位老师执教,结束后老师们对这节课进行深度剖析。这种集体的反思本质上是一种校本的教研或培训。既有教师个体的反思,又有集体的反思,这样进行的反思往往是深刻的,是具有理论色彩的,是可以共享的,其反思的成果是可以作为有益的经验来传递的。教师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是不可能没有反思的,不过我们注意到,有的教师在反思的路途上不曾停息,活到老、学到老、反思到老,在反思中与时俱进;也有的教师到一定阶段就很少反思了,似乎处在一种适应的、满意的状态。教师在工作中始终和反思相伴,就会不断地在教育教学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地更新、充实教育观念,不断地丰富其实践性智慧,这样使得所从事的工作成为一种时时具有新鲜感的、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一位中年教师回顾自己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和实践的经历很耐人寻味。开始从教时,他和大家一样,把教学目标写在备课本上,通常是列举学习什么精神、掌握什么知识、培养什么能力之类。几年后,他觉得这样日复一日地写教学目标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这样的教学目标是不明确的,想知道目标是不是落实了非常困难。于是,他就努力使教学目标具体、明

确、有操作性。比如,写明让学生记住哪一个概念,能够用某个公式解哪一类应用题,正确回答哪几个问题,等等。而且,经过教学的检验,这样做的确见效。此时,这位教师又学习了关于“掌握学习”的有关文章、著作,为自己的实践找寻理论依据。后来,随着对目标教学思考的深入和实践的丰富,他又有了新困惑和想法:教学目标一定得是可检测、可测量的吗?一定就得是立竿见影的吗?教学目标怎么渐渐地异化为“考试目标”了呢?这样,这位老师又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探索、尝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了,他认真学习、思考、实践,对教学目标有了新的认识,对如何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标有了新的探索。该教师对教学目标的长时间的反思历程告诉我们,反思是一个不断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为反思所以不断地产生问题,由于有问题所以不断地去反思,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教师的专业成长也许就是这样实现的。那些反思到一定程度停步的教师,明显的特征是感到没有问题了。因为教材熟悉了,能威慑住学生了,会“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了,至少是使学生得到还过得去的分数的技巧娴熟了,如此还能有什么问题呢?然而,正像人们现在说的,学生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对于教师来讲,同样,没有问题者是最大的问题!使反思更顺利更有效更科学更理性,一个为实践所证明了的有效途径是把反思和教育科研联系起来。众所周知,行动研究是学校从事教育科研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开展教育的行动研究就是要立足于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存在的具体问题,以改进所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为指向,求得特定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素质的提高。进行教育行动研究,首先要通过调查、讨论、梳理等,明确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适宜从哪个问题着手研究,然后通过有关理论以及研究方法的学习,制订出某种方案去实施,在实施中常常要“左顾右盼”,研究者(本校教师)要经常聚在一起研讨、交流,对方案的实施进行及时的诊断、评价,对方案加以修订,提出下一步怎么做得更好。行动研究的过程可以看作是“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的过程。在教育科研框架下的反思是深层次的,是具有理论根基的。就某一个教师来讲,同样应该把对自己教育教学的反思纳入行动研究的轨道,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自己所面对的问题,才能使自己更快的进步。

第三篇:让榜样的力量指引我们前行

让榜样的力量指引我们前行

观看《榜样3》心得体会 在观看由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榜样3》专题节目后,我深深地被触动了,平凡故事讲述深刻道理,先进典型模范事迹诠释党的崇高理想。《榜样3》专题节目包含着强大的正能量,既展现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着坚守,又彰显了共产党人信仰坚定、心系群众、勇于担当、创新奉献的精神风貌。榜样就是旗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越是伟大的时代,就越是呼唤榜样,越是需要楷模。

入党是一种人生信仰的选择,信仰成为激发千万颗红心向党的强大引力波。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基本政治要求,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政治品格。正是有了一种信仰的力量,让做党的人、听党的话、跟党走成为一种自觉的追求,一面鲜红的党旗激励和召唤着无数人与党生死相随。90岁高龄的宋书声一辈子在马信马、在马言马、在马研马、在马传马、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国测一大队一代代测绘队员走大漠高原、登世界峰极,在献青春、洒热血中爱国报国,勇攀一个个高峰,始终不渝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奋斗一辈子,始终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为人民服务是扎扎实实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做百姓有呼必应的党员。乡村医生贺星龙不计个人得失、十八年年来默默守护着乡亲们健康平安,把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当作一生坚持的宗旨和信念,为我们树立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新时代的学习榜样,就要像他们那样无论在什么岗位、在什么时候、从事什么工作,应始终牢记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和人民工作做到党和人民需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自觉为党分忧、为国解难,主动为民帮困、为民解忧。我们要立足本职,以习近平新时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党的宗旨意识与工作实际结合,让为民不空洞,让服务接地气,全心全意做好群众大小事。

抓铁有痕,拓石留印。奋斗担当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坚实底色。每一项成就离不开日以继夜的奋斗,每一次进步源于大胆实干的担当,新时代就是奋斗担当者的时代。奋斗担当是敢啃硬骨头,不怕艰难困苦,做勇于进取的党员。杰出科学家赵忠贤毅然把个人志趣与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扎根实验几十年,在高温超导研究上实现从进军到领军的华丽转身;被誉为北斗女神的王淑芳,在世界科技竞争中敢为人先,把自己的青春和才华献给国家的北斗卫星导航事业中;村支书李元敏 “临危受命”,她大刀阔斧的搞改革带领村民团结奋斗,让盖买村从“后进村”变成了“治村强村”示范村。正是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自觉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才让他们在担当中为国争光、为民造福。我们要像他们那样无论在什么岗位,在什么时候,从事什么工作,始终牢记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和人民工作,做到党和人民需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自觉为党分忧、为国解难,主动为民帮困、为民解忧。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榜样3》展示的先进事迹,诠释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激荡了初心的力量,照亮了使命的方向召唤着人们向优秀共产党员学习。山再高登上去,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总能到达。我们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建功新时代、展示新作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四篇:让读书滋养我们的心灵

让读书滋养我们的心灵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冰心曾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读一本好书将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滋润我们的心灵。

当我们遭遇不幸时,书里说“不幸对弱者是万丈深渊,对强者则是宝贵的财富”;当我们被别人误解时,书中有圣人劝诫我们“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当我们虚度时光的时候,书教育我们“时不我待,不能任岁月蹉跎”。

古人读书很刻苦。孙敬悬梁,苏秦刺股,匡衡凿壁借光;车胤囊萤,孙康映雪,孔子韦编三绝,他们都是刻苦读书的典范;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从书中读出兴味来,这也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一个成功的人,必定是一个爱读书、读好书的人。而作为一名阅历尚浅的中学生,如果我们不多读好书,我们哪来的课外知识?我们怎样去滋润心灵,了解世界呢?

有的同学,爱看一些漫画,或者网络小说,却将文学名著拒之于千里之外。你可知道只看漫画会削弱我们的阅读能力,让我们成为只会读图,不会读文的新时代文盲;而良莠不齐的网络小说会让我们沉迷于肤浅无聊的故事情节,削弱我们的理解能力,甚至于让人在思想上误入歧途。同学们,读名著吧,它可以充实我们的大脑,滋养我们的心灵。

孤独时,读一些小说吧,你可以通过老舍的小说叹惋祥子的三起三落;你也可以透过欧亨利的笔触看到麦琪、苏贝这些小人物,从他们身上了解一个作家对健康人性与健康社会的强烈向往与追求;你还可以在凡尔纳的海底世界中感受探险的奇趣。在伤心时,读些散文或诗集吧,毕淑敏会告诉你《风不能把阳光打败》,让你明白《我很重要》;在席慕蓉的诗歌中闻闻《七里香》,看看《时光九篇》中流过《无怨的青春》,明白什么是《幸福》。在失败时,读一些名人传记吧,在罗曼罗兰笔下,认识一个“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在乔布斯的人生经历中明白什么叫成功背后的艰辛。在愉快时,读一些期刊杂志吧,《意林》、《格言》、《读者》,只需要几分钟,就能让你喝一碗心灵鸡汤,在喜悦中领悟某种道理„„无论何时,书总是这样,倾听我们的内心世界,扫尽心中的一切杂念。

我知道,有同学会一脸无辜地说:不是我不愿意读书,是我没时间啊!古有欧阳修的“读书三上法”,所谓“三上”就是指马上,枕上,厕上;董遇的“读书三余法”,所谓“三余”,是指“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鲁迅也曾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课间没有事做的时候,饭后的悠闲时光,自习做完作业后,晚上就寝之前,周末回家完成作业后,这些不都是读书的好机会吗?就算学习再忙,也一定要抽出时间去阅读,去充实我们空虚的灵魂。

书是最美的精神食粮,书是你最忠实的朋友,让书香充盈我们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读书滋养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读书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去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吧!

第五篇:让读书丰盈我们的世界

如何让阅读丰盈我们的精神世界

读书,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汉代文学家刘向曾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以此劝勉不同年龄段的人,要不断地读书学习,补充自己的知识营养。我们作为教研人员,应该在理论与实践中架设一座桥梁,在专家与教师之间开辟一条广阔的通道,这样,我们就更应保持自己的专业优势,保持自己的思想锋芒,要与经典为友,以大师为师,做一名永远的真正的读者。

一、认识读书的重要性。

1、杰出人士的启示。

自有人类文明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千方百计地将他们所创造、积累的知识,通过各种形式保存下来,传承给后人。

纵观古今中外,凡是大有作为的、叱诧风云的历史人物,大都是博览群书的人。一代枭雄曹操,好读不倦。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大诗人,他的诗作《观沧海》、《龟虽寿》等,大气磅礴,文采飞扬,千古称颂。这与他勤奋读书、知识渊博是分不开的。毛主席尤其欣赏他的文采风骚。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据说他嗜书如命,学习非常用功。在后周时,一次,随周世宗柴荣出征淮南,私载重货好几车。有人怀疑他贪污金银财宝,向皇帝告发。世宗派人检查,发现车里装有数千卷书。赵匡胤之所以有勇有谋,知兵善断,在军队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是与他勤奋好学分不开的。毛泽东一生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即使在紧张的战争年代,也是手不

释卷。他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革命导师列宁一生读过许多书。据统计,仅在《列宁全集》中,他引用自己读过的书就有16000多种;美国总统林肯,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家,断断续续上过不到一年的学,他的学问主要靠刻苦自修。他读的书,大都是借来的。有时为借到书,用无偿打工作交换。正是这种孜孜以求、好学不倦的精神,最终让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伟人的经历,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就必须不断地勤奋读书,书是成就大业的能量库!

2、当前的国际形式。

每年的4月23日,是“国际阅读日”。这一天,是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两位伟大作家去世的日子,又恰恰是莎士比亚的生日,由西班牙提议,这一天被定为“国际阅读日”。在这个全世界都关注阅读的日子里,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数字:据第四次全国阅读调查显示,中国人的读书率已经降到了自1999年以来的最低值,平均每人每年只读4。5本书。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的古老民族逐渐泯灭了读书的热情,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忧虑的事情。因此,读书,在中国迫在眉睫。

3、时代的需求。

如今,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

时代发展一日千里,现在全世界每年有80多万种不同的书籍问世,观念决定了人未来的发展。我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知识更新要加快,观念转变要紧跟时代步伐,这就更加需要读书。

信息时代,只有具备了比别人学得更多更快更好的能力,才能保持不变的竞争优势。一份研究资料显示:在知识更迭日益加快的今天,一个本科生走出校门两年内,一个硕士研究生毕业三年内,一个博士生毕业四年内,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将全部老化。按照知识折旧定律:如果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知识就会折旧80%。其实,就一个人一生所学的知识来说,在校求学阶段所获得的知识充其量不过是他一生所需的10%,而另外90%以上的知识都必须在以后的自学中不断获取。

二、注意读书的选择性

1、读健康向上的书

什么是好书?什么是健康向上的书?一位台湾作家说过:“一本读了使人觉得心灵充实的书,是好书;一本读了使人行为堕落的书,是坏书;一本读了使人同情,使人产生爱心的书,是好书;一本读了使人残暴、使人狠毒的书,是坏书.”我们都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一书,这本书一问世,保尔的形象,就感染了许多人,成了无数青年争相学习、效仿的偶像。1940年10月22日,奥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馆开馆,那天,他收到了一封很特别的信,信上写“寄给把我变成人的人。”写信人原是一个小偷,一次偷了一只皮箱,里面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无意间翻了第一页,就此不由自主地读完了它,思想深受触动,于是立志改变自己,成为了一名有用的人。他在信的末尾写道:“是这位作家把我引上诚实生活的道路。”美国作家比彻.斯陀夫人的一部《汤姆叔叔的小屋》,揭露了美国南部种植园奴

隶制的残暴和黑奴的痛苦。小说一发表,震撼了整个美国社会,引发了一场南北战争,促使奴隶制被废除。美国总统林肯戏称作者为“用一本书发动了一场战争的小妇人。”由此可见,一本书对一个人甚至对一个社会有多么大的影响力!

大家都读过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小说女主人公为了参加婚礼,向人借了一条项链,结果项链丢了,她得赔人家。项链很贵。为了挣钱,她去给人洗衣服,什么活都干。生活环境变了,接触的人也变了,人的性情也变了。过去很文雅的一个人,变得可以站在大街上两手叉着腰大声骂人。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这是因为环境改变了一个人。读书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长期读健康向上的书,读好书,就能使人眼睛纯明,心灵澄清,丰富知识;读坏书,就能使人目光短浅,行为恶劣。一本书,可能会影响你的一生。因此,我们读书必须要有选择,选择那些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有激励作用的书,读健康向上的书!

2、读修身养性的书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怎样修身?读书,就是一个好渠道。有人说,以书为镜,可以修身立德。读好书,如与圣贤交谈,法国大作家雨果说:“种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逐渐熔化。”我国历史悠久,学派众多,讲修身养性的名典数不胜数,儒家讲博爱,墨家讲兼爱,道家讲无为,法家讲霸道,兵家讲策略,虽各家言论不同,各有千秋,但闪耀的都是人性的精华,是流传千古的经世哲学。比如交朋友,《论语》提到: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教导我们要和正直的人,诚

实的人,和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这样才能有助于发展。如果与逢迎谄媚的人,与当面恭维、背后毁誉的人,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就会受到伤害。这些对我们处世都是至理名言。我们要认真学习,发扬光大。

3、读知识含量高的书

世界上的书质量不同,良莠不齐。我们应当挑选知识含量大、思想深邃的书来读。读什么样的书知识含量高?主要是要多读经典著作,多读大师的著作。经典著作都是每个时代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大师的著作充满了智慧。我们经常接触经典,就能吸收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

日本的许多大公司在训练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时,规定他们必须熟读三本中国古典名著,即《孙子兵法》、《三国演义》、《西游记》。他们认为,读《孙子兵法》是吸收理论上的观点,读《三国演义》可以得到实践上的例证,再加上《西游记》海阔天空的幻想和创造性,在企业经营中就能如鱼得水,如虎添翼。我们教师,在读书的过程中不仅要读与工作有关的教育教学类书籍,更应该阅读一些知识性、思想性都很高的书籍,应与经典著作为伴。

4、读自己感兴趣的书

人生有涯,知识无涯,书海无涯。一个人一生不可能读尽天下之书,尤其是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光我国的古籍就已浩如烟海了,一个人穷其一生也读不了百分之一二。读书没有尽头,知识没有尽头。因此,我们读书要有选择,要根据自己的精力、需要和兴趣来选择所

要读的书,要读自己最需要的书,读自己最感兴趣的书。

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曾下决心,将图书馆的书全部读完。于是,他就从第一个书架的第一本书读起,依次读下去。以爱迪生的毅力而言,他完全可能成年累月地一直读下去。后来,管理员告诉他:“读书要有目标,没有目标,收获就不大,因为时间有限呀!” 爱迪生这才迷途知返,从此专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最终成为闻名于世的发明大王。如果他当年不迷途知返,真的成年累月地要读完一个图书馆的书,那他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成就,很可能就是一个有脚的书橱。拣自己最需要的书、最感兴趣的书去读,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读书的效率。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杜甫、欧阳修都是卓有成就的文学大师。然而杜甫就不喜欢陶渊明的诗,欧阳修也不喜欢杜甫的诗。陶渊明的诗甘美自然,杜甫的诗苦深凝重,风格迥异。如果让杜甫读陶渊明的诗,让欧阳修写杜甫体裁的诗,就会强人所难,就会功倍事半。读书,如同吃饭一样,只有读自己感兴趣的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探究读书的规律性

1、读书要持之以恒

毛泽东同志非常欣赏这样一幅对联:“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这种读书学习持之以恒的态度,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读书要做到持之以恒,关键是要善于利用零散时间、闲暇时间。胡适说过,要考察一个国家的文明,只消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

如何对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如何对待女人;第三,看他们如何利用闲暇时间。有人说鲁迅是天才,他回答说:“我哪里有什么天才?只不过我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读书写作了”。吴晗在《学习集》中说:“掌握所有空闲的时间加以妥善利用,一天即使学习一小时,一年就积累365小时,积零为整,时间就被征服了。”只有坚持不断地读书学习,我们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才能达到新的境界。晚清著名学者王国维曾借用三句宋词来概括治学的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三句话告诉我们,读书学习只有甘于寂寞,不怕孤独,日积月累,持之以恒,才能到达“灯火阑珊”的境界。

2、读书要学以致用

我们读书的目的,最重要的是致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只有有效地运用到生活和实践中去,才会发挥其效用。否则,一文不值。

有一个笑话:伯乐善于相千里马。为让儿子继承父业,让儿子熟读马经,甚至画了画样。后来,为了检验儿子学习成果,伯乐叫儿子自己去找千里马。儿子到外面跑了整整一年,才带回了一只蛤膜。他高兴地对伯乐说:“好不容易才找到这只‘隆额突目、脊骨曲缩,能叫善跳’的家伙,看来一定是一匹难得的千里马!”伯乐一见大笑道:“我的儿啊!这只蛤模叫倒会叫,跳也能跳,只是骑起来有点麻烦呀!”在古今中外历史上, 有很多这样奉行教条而失败的例子。大家都知道“纸上谈兵”的故事,赵括死搬兵书,结果长平一战大败,40万赵

国降军全部被秦国名将白起坑杀,使赵国元气大伤,从此衰落;《三国演义》里的马谡,自称“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但在街亭之战中,只背得“凭高视下,势如破竹”、“置之死地而后生”几句教条,而不听王平的再三相劝以及诸葛亮的告诫,将军营安扎在一个前无屏蔽、后无退路的山头之上,最后落得一个斩首示众的下场。这样的教训,我们要时刻记取!

3、读书要认真思考

博览群书固然可贵,但不动脑筋思考,就如吃饭只贪图腹欲,而不知其中滋味一样。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认真思考,是读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古人说:“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

因此说,读书必须要反复研读、认真思考,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为自己的东西。我国著名教育大师叶圣陶先生在分析成名的作家们成名的原因是说:“他们有个不二法门,就是熟读名文,读着读着,自己顿悟。”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经常做笔记,是促进思考、促进消化的有效方法。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要读书,就必须要认真思索和消化,并且要动笔,作读书笔记。写课堂笔记和读书心得,是毛泽东多年养成的读书方法和习惯,他在读过的书上写眉批。他读过的《伦理学原理》一书,仅十多万字,而他用毛笔小楷在书的上下空白处以及字行之间写上的眉批和提纲,密密麻麻多达一万二千字。凡是书中比较精辟重要的内容,总是用浓圈密点,甚至圈上加圈,点上加点。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读书的认真刻苦和独立思考精神。

四、名人读书方法介绍 鲁迅的读书方法

大文豪鲁迅非常讲究读书方法。鲁迅在博览群籍的基础上,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读书方法。现向学生读者介绍数种:

(一)是泛览。他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多翻。鲁迅先生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他认为这种方法可以防止受某些坏书的欺骗,还有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

(二)是硬看。对较难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

(三)是专精。他提倡以“泛览”为基础,然后选择自己喜爱的一门或几门,深入地研究下去。否则,读书虽多,终究还是一事无成。

(四)是活读。鲁迅主张读书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并重视实践。他说:“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他还主张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五)是参读。鲁迅读书不但读选本,还参读作者传记、专集,以便了解其所处的时 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六)是设问。就是拿到一本书,先大体了解一下书的内容,然后合上书,可一边散步,一边给自己提一些问题,自问自答:书上写

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要是自己,这个题目又该怎么写?鲁迅认为带着这些问题去细读全书,效果会更好些。

(七)是跳读。读书遇到难点,当然应该经过钻研弄懂它。但是遇到一时无法弄懂的问题怎么办?鲁迅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无论看到多久都不会懂。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

(八)是背书。鲁迅的背书方法与众不同,他制作了一张小巧精美的书签,上面写着“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10个工工整整的小楷字。他把书签夹到书里,每读一遍就盖住书签上的一个字,读了几遍后,就默诵一会儿,等把书签上的10个字盖完,也就把全书背出来了。

(九)是剪报。鲁迅十分重视运用“剪报”这一方法来积累资料。他的剪报册贴得很整齐,分类也很严格,每页上都有他简要的亲笔批注。鲁迅曾利用这些剪报写了不少犀利的杂文。鲁迅曾说过:“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十)是重读。这是指读过的书,隔些日子再重读书中标记的重点,花的时间不多,却有新的收获。

书,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改造思想的工具,是瞭望世界的窗口,是塑造灵魂的大师。希望大家要热爱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不断用知识修建自己通向成功的码头!

读书会使我们变得睿智、深邃,会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滋养底气和灵气,“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

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 教师应该就是读书人,一个优秀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读书、知识渊博、视野广阔的读书人。热爱读书吧!

下载让读书给我们反思的力量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读书给我们反思的力量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读书陪伴我们的生活

    国旗下讲话(第二十一周) 让读书陪伴我们的生活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让读书陪伴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读书,读书太重要了,那么,同学......

    让读书伴随我们成长──读

    让读书伴随我们成长──读《窃读记》有感童年时代的窃读使她长大后变成了一名作家,窃读的时候很惧怕,可是得到知识时很快乐,她就是女作家林海音。她小时侯,家境贫寒,没有多少钱买......

    让读书变为我们一种生活方式

    让读书变为我们一种生活方式 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清代金缨在《格言联璧-学问》中说:“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静下心来多读书,读好书,当成为我们永恒的人品追求。......

    让读书成为我们的好习惯

    让读书成为我们的好习惯 ——在第19个世界读书日推介会上的讲话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今天是2014年4月23日,谁能告诉我,这是个什么日子? 第19届“世界读书日”。今......

    读书的力量

    我爱读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知识的源泉;书,是一盏指路的明灯;书,是一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我从小就爱读书,有小说、童话、诗歌、寓言……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读书的......

    读书的力量范文

    读书的力量 书籍是人类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同时又是人类的老师。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宋真宗在《励学篇》中写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足以显......

    读书给了我力量

    读书给了我力量高尔基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此话不假,假如我们没有了书本,那么好比鸟儿失去了双翅,鱼儿失去了腮;假如世界失去了书本,那么世界不会像现在这样绚丽多彩。......

    读书的力量

    《读书的力量》 阅读将使我们与伟大的人物为伍,生活于对崇高思想的渴望中,在每一次困惑中都会被高贵和真理的火光所照亮!(著名哲学家伯特兰•罗素)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