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中小学师资培训的现状
浅析中小学师资培训的现状
教师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加强在职教师培训,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和执教能力,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是建设教育强校、教育强省的迫切需要,更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每个教育者的共识。全国各地对教师的培训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我所在的县是西南边陲瑞丽市,对中小学师资培训工作也是十分重视的,尤其是近十年在师资培训方面政府、教育局采取了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由此,师资执教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跟师资培训是分不开的。
一、注重学历优先与教师评聘、岗位调动挂钩,给教师学习的动力。
我们市的教师队伍大部分是当地少数民族,他们中多数人学历低,理论水平不高,有一部份甚至是小学学历经过多次培训出来的教师。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决定教改的成效。教育局把学历优先与教师评聘、岗位调动挂钩后你,就我校(瑞丽市姐岗小学)来说,99年有38个教师,初高中学历占27.4%,中专学历占68.1%,大专学历占0.8%;2009年110个教师,中专学历占30.3%,大专学历占58.7%,本科学历占11%。这种把教师的评聘、学习奖励及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既是一种管理手段,更主要的是一种激励措施。其着眼点在于理论与实践上解决教师接受和参加培训,给教师自主学习的动力,从而提高了教师的文化素养。
二、注重建立团队学习及组织学习,强调终身学习,全员培训,共同进步。
随着教育形势的改变,要求全体教师打破常规,转变思路,着眼全局。建立团队学习机制,使其制度化、规范化。我县市以《云南省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综合素质培训实施方案》的培训为契机,先后学习培训了《课程的反思和重建》、《心里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四门课程,教育局要求全员培训,成立专家小组指导学习;建立学习模式:以读书笔记、小组讨论、章节反思、反思、分析专题、讨论案例、写小结和总结;建立评审制度:每科学完学校初评,教研室终评;最后教育局给优秀学员进行表彰,给学习合格的记学分作为职称晋升的依据。这样的全员培训,能让教师围绕当前教育教学的发展,取到集思广益,群智反偿的作用,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注重坚持校本互动培训,创立以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主反思,互动、共享为核心的培训模式。
市教研室对各校校本培训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以校为本、开展自我教研、发表自己的见解、解决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把自己最好的展现出来给各校相互学习,
第二篇: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研究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研究
山东省薛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277000 李彬
[摘要] 加大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工作重视力度,努力构建科学有效的培训模式,促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的发展。坚持系统思考、整体改革的思想,尝试着把行政管理、教学研究、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等有机地融入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工作中,初步构建起了管理、培训、教研、科研、教改“一体化”的新课程师资培训模式,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信息技术师资 培训模式研究 [引言] 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两个重点”、“六个工程”再加“六项保证措施”的构想,重点之一就是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增强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水平,信息技术教师是关键。然而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非常匮乏,很多教师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农村中小学地区重硬件配备,轻软件建设和师资培训,计算机硬件的利用率和使用率不高,不重视师资培训,计算机教育质量和效益不高;培训机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及培训网络不健全。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的信息技术的师资不足和教师不太了解中小学学科教学情况,也是制约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运用的因素;培训内容不适应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需求。极大地制约了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加强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势在必行。
通过三年的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我们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的有效路子,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一)加强管理是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模式的根本保证。在政策上要给予倾斜,制定一系列培训计划、方案、决定。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措施,从师资培训的内容设置、形式采用、评价办法和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使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工作走上了科学规范的运行轨道。
针对性培训。根据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设计培训专题。组织薛城教师进修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深入农村学校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对教师自学研修过程中的读书笔记、反思札记、案例分析和论文写作等环节都严格管理,提高了教师自学研修的实效。选派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班,采取城乡联合、强强联合、强弱联合等形式开展校本培训,通过抓联合培训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了信息技术师资培训的均衡发展。
科学的管理。通过培训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学习、实践、反思和研究中提高了教育专业化水平,提高了教学创新能力、教研科研能力、多媒体运用能力和网络学习能力。建立考核评估标准体系,组建评委会,从态度、能力和效果等方面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科学评价,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师资培训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分层培训是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模式的有效途径。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中,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分层施教、分类指导、分别要求,科学设计师资培训的课程内容,构筑师资培训的基本框架。在自学研修上,设计“规定性”、“限定性”、“自定性”三类课程,通过团队学习和自我研修两手抓,提高了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素质,增强了培训实效。给教师提供自学教材,让教师自主选择发展目标,帮助教师制订学习计划,指导教师自主选择研修内容,通过自评、互评、导评、审评等对教师进行发展性评价,充分调动了每一位教师自学研修的积极性。
(三)强化教研是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模式的重要措施。加强教学研究,可以架起课程理念和教育理论转化为教学行为的桥梁,促进先进教学经验的提炼和传播,有效地提高教师改革教学实践的能力。为此,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中通过采取反思教学、案例评析、教学诊断和互动研讨等教研形式,促进了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反思教学。我们积极开展反思教学,在建立组织上采取互动反思模式,将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按年级划分成若干小组,明确分工,制定行为规则和活动规划。坚持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的原则,采取多种评价方式,考评每一个小组和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培训效果,从而引导教师提高了反思教学实践的能力。
案例评析。精选典型案例,组织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门学习,由薛城区教师进修学校专家进行剖析。结合教学实际提出问题供教师讨论,最后做出深刻点评;通过案例解读、课件演示、角色转换、情景模拟等方法,激发信息技术教师参与案例学习讨论的热情;让优秀教师“现身说法”,追述和反思自己的典型教学事件,在讲述中进行自我剖析和自我角色定位,由专家点评,共同解决了教学中的疑难与困惑。
教学诊断。培训中,薛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深入农村中小学学校开展公开课、探索课、研究课、尝试课等观摩活动,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临床诊断,指导教师完善教学行为,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组织薛城区教师进修学校科研人员积极参与教学诊断与评议,和学校领导、业务骨干一起分析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帮助教师总结和提炼新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互动研讨。按照“集体听课、分组讨论、会议交流、专家分析、总结评估”的形式组织互动研讨活动,提高了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通过开展实战性研讨、对话式主题研究和定向性质疑辩论,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通过组织教师对课例进行深层次剖析,研讨课例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技术运用,既挖掘了个体潜能,又整合了群体智慧,使信息技术教师明确了现阶段新课程教学的重点和应注意的突出问题。
(四)深化科研是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模式的科学支撑。教育科研既是推动农村中小学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促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成长的有效手段。首先对校本科研正确定位,根据农村中小学实际情况确定科学可行的培训目标,促使教师自己制定教育教学和科研目标,通过目标实现增强了教师的个人成就感。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形式,通过邀请魏书生等教育专家讲座和互动研讨等,对教师的研究和学习进行了个别指导;通过学科带头人的辅导报告、示范课以及教研组的学术论文报告会、教研例会等,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教师互换、走出去、请进来等校际间的交流,实现了教师教学经验的共享。
组织教师开展行动研究。在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中,指导教师按照“明确问题、制定计划、付诸行动、批判反思”的基本步骤开展行动研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教师的反思能力、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引导教师撰写专业日志、反思札记和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课程档案袋等形式,反思教学实践,找出问题,及时改进;教师定期总结教学工作,撰写经验体会,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矫治措施,提升了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研究水平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能力。
(五)改革评价是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模式的重大举措。改革评价是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的关键环节。改革教学工作评价办法,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教学档案袋评定,促使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提高了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科学开发教师教学档案袋。我们设计的档案袋评定包括教师备课、说课、授课、听评课、执讲优质课和教学业绩等方面的内容;大力落实教师教学档案袋评定工作。结合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让广大教师在教学档案记录中既能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又能激发了教师个体好学上进的愿望;搞好教师教学档案袋信息的采集和评议。进修学校对农村中小学学校建立的教师教学档案袋及其评定工作负责检查、验收,调动了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积极性。
(六)深化教改是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模式的重要目的。积极探索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鼓励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观摩比赛活动。坚持系统思考的思想推进教学改革,加强课程与教学整合,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通过教学改革实施新课程方案,促使教师依据课程计划选择教学策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科学有效的课堂运行机制,积极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运行机制,真正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从而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积极开展观摩比赛活动,引导教师探究教学规律,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技能。
江泽民同志指出:“广大农村人口能否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小康和现代化的大问题。”农村中小学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存在着许多不足,改进这些不足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加强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才能提高信息技术教师业务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在教学上不断创新,才会为农村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的一代新人。
第三篇:“中小学师资培训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一、培训指导思想
国家的振兴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关于我国建设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方针和《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有关规定特制定学校师资培训计划。二、培训总体目标
1、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形成良好的师德风貌。
2、提高教师的教改意识和教科研能力。
3、进一步提高普通话、三笔字、简笔画、微机使用、教具制作、教育组织管理等教学基本功。
三、培训的主要内容、预期目标
1、加强师德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
(1)定期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及教育思想,进一步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以正确的思想理论引导,以法律为依据,规范教育学生的行为。(2)经常性开展“敬业、爱生、奉献”教育活动,提出“转化一名后进生同培养一名尖子生同等光荣”的口号,真正体现学校的一切工作是为每一个孩子负责的宗旨。(3)加强青年教师与党员教师结对子的活动,对青年教师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目标:(1)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和师德修养,全校无违反师德的现象或行为。(2)专业思想的巩固率达到100%。(3)“敬业、爱生、奉献”在学校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2、开展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1)学历培训: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学历培训,学校从待遇、时间上给予优惠和保证。目标:到XX年,40岁以下的教师人人达到大专学历,其中30%青年教师达到本科学历(校领导班子成员达到100%)。(2)全员培训:集中式培训:采用集中办班的方式,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培训。a、每学期两次请教育专家来给全体教师进行专题讲座。b、每学期不定期举行一次教育观点的辩论会。c、对40岁以下教师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培训。教研式培训:采用培训于教研活动之中的培训方式。a、每月教研组举行一次以说课为主要形式的集体备课活动。b、针对学校的举行的学科研讨会,每学期每人写论文(总结一篇)。c、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上一节示范课(研究课)。d、学校每年至少提供每位教师一次外出听课的机会。(3)带教式培训,学校试行青年教师三段培训法:教龄一年以内的教师,每学期上三节入门课,由挂钩的老教师帮助分析教材、选定教法、编写教案。教龄三年以内的教师,每学期上三节汇报课,青年教师独立钻研、独立备课、独立上课。每学期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基本功比赛。(4)练功式培训,强调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强化基本功训练。要求教师在撰写教案时写好钢笔字,在板书时写好粉笔字。在课堂教学中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总结教科研时要能写一篇好文章。在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时结合课文能辅以简笔画或采取电教手段。目标:(1)能形成新的教育思想,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2)结合教师所任学科,有个人研究的专题。(3)主动、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并能阐述自己的观点。(4)男55岁,女50岁以下的教师普通话达到二级水平。(5)全校70%的教师会简单地操作电脑,其中要求50%的青年教师能用电脑进行辅助教学。(6)全校力争30%的青年教师成为区(或市)的学科带头人。3、强化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理论研究水平。
(1)定期组织全校教师学习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及各地教改经验,以拓宽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认识。(2)建立健全教学科研考评制度,适时适量地给教师压担子、下任务、定专题。学校将组织由骨干教师参加的科研小组,分为省级课题和管局级课题二个小组,开展教科研活动。目标:(1)具有课题选择及设计能力。(2)具有过程操作和调控能力。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3)具有数据获取及处理能力。(4)具有论文撰写和发表能力。(5)力争每学年有10篇研究文章在省级、管局级交流或发表;有四分一的教师的论文在管局、局交流和发表。四、培训的具体措施
1、加强宣传舆论工作,学校要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广泛地向教师宣传师资培训的重要性,使“搞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的观念深入人心。
2、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师资培训领导小组,各年级组密切配合,统筹协调全校的师资培训工作,并做到职责分明、责任到人。
3、制定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师资培训的规章制度,并纳入学校的目标考核,并把考核成绩归入教师个人的业务档案,作为评先进、晋升和调资评职的依据。
4、对师资培训全部达标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重奖,以调动教师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积极性。
第四篇:农村中小学师资现状分析与对策(最终版)
关于农村师资力量现状的调查报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教育也在飞速发展。但在农村,中小学师资状况不容乐观,存在教师缺编严重、整体素质偏低、师资队伍不稳定等问题,成为制约农村基础教育的瓶颈。
1.教师编制不足
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教师不够现象,教师跨年级、多学科代课兼职现象十分严重,部分学校的计算机、英语等因缺少专业教师至今无法正常开设。
2.整体素质不高
3.教师数量太少,教师负担及其压力较重。农村中小学师资现状的对策 师资队伍结构
要培养新人才,必须拥有一支既具备有过硬的专业素质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坚持进行中青年教师培养与培训
为了狠抓教学质量,本专业建立了一系列培养和提高中青年教师业务素质的制度和管理文件。如加大现有人才培养力度,鼓励青年教师外出进修;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聘请校内外一些德高望重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传经授道;在青年教师中实施导师制,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传帮带,加快了青
年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成长;经常组织青年教师观摩我校各级教学名师和教学效果优秀奖获得者的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这些措施得力,效果显著,促进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使他们很好地胜任了教师岗位。
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高等教育必须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应对严峻的挑战,农村教育同样需要建设一支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的,对教学与教学改革工作充满敬业精神的,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加大校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力度。
继续抓好师资队伍的梯队和团队建设。着力抓好博士点、重点学科、师资队伍的梯队和团队建设,鼓励和支持学科带头人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把学科带头人培养接班人作为其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师资队伍建设思路与措施 1.人才的选拔、培养、引进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明确要求像重视培养学科带头人一样,重视适应高质量教学要求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
选拔、培养、引进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三种重要途径,根据发展的需要,制订了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坚持“点面结合”的方针,“点”
上抓骨干教师的选拔和引进,落实措施,为他们创造发展的条件;“面”上抓普遍素质的提高,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采用各种方式提高现有教师的教学水平及学术修养。
2.完善保持教学骨干队伍相对稳定的机制
首先,积极在专业中推进学校以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推行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管理人员职员制,推行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约管理的人事管理制度。以绩效为主要考核指标,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
其次,在人才吸引措施方面,尽最大可能及时解决聘任人才的学习、教学工作、科研及生活上的困难,充分发挥聘任人才教学、科研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多出成果,营造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
第三,严格执行教师教学工作制度,坚定不移的贯彻“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定推荐和教学评优时,对于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优先推荐,如果不承担足够的本科教学工作,或出现教风懈怠、有背师德的表现,将不予推荐。这样做既有鼓励,又有约束,形成了重视本科教学的制度规范。
第四,奖惩。对学术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实行教学、科研奖惩制,能者上,庸者下;其效绩与职称、职务评定挂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
3.建立开放式的队伍建设,实现教师资源共享
通过教师资源共享,采用固定编制和流动编制相结合、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办法,形成人才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机制,可以实现开放
式的教师队伍建设。
4.积极利用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
教师也同样需要终身教育,提高教学的质量,深化教学改革都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现行的职称晋升和岗位聘任制度也因其对学历、教学和科研水平的要求促使年轻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和科研水平。专业将创造、提供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机会,进一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稳定教师队伍。
另外新课改的设计理念、实施策略、课程内容等都将农村教育置于改革的边缘位置。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农村教育的诸多方面,如经费、师资、资源、观念、评价体系等都出现了不适应的现象,这将会使农村教育进一步边缘化。为了使农村教育在改革中获得发展,必须建立以中央和省级政府为主的农村教育投入体制;改变农村教师培训方式;加大对农村的支教力度;合理配笠教师,加强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
农村教育;新课改;边缘化;对策研究
农村教育(本文主要指农村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对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及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而且关系到国家整体发展与社会长治久安。意在提升教育整体素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在促进我国教育整体提高的同时,却有意无意地将农村教育的发展置于边缘性的地位。这种现状若不能得到及时的改变,农村教育将在新课改中被进一步边缘化。
一农村教育处在新课改的边缘
“边缘 ”是与“中心”相对的一个概念,说某事物处在“边缘”,表明该事物处于发展水平低下和不被重视的状况,而发展水平与重视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又是互为因果的。如果说在一个落后封闭的时代农村教育边缘性还可以接受的话,那么在今天这个较为开放的小康社会中,农村教育边缘性仍不能得到改善便不可理解了。有学者说“新课改背后存在着严重的先天不足”川。笔者对此持赞同态度,且认为严重的不足之一是教育政策与教育主流话语“城市取向”十分严重。
新课程设计理念的城市化倾向
此次课程改革是在社会信息化和科技化时代背景下进行的。正因为如此,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大批创新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仔细审视新课改的相关内容不难发现,此次课改过于强调与国际接轨而忽视了与国内实际的链接。在政治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强调培养国际人才很重要,它有利于增强我们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然而此次课改忽略了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培养国际人才必须立足于本民族、本国实际,否则国际人才的培养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农村教育的发展问题,没有农村教育的发展,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必然成为空谈。创新素质的培养是以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为基础的。此次课程改革的诸多理念,如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信息技术及其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课改中的专家引领等,对于广大农村基层学校而言,多少有点像空中楼阁。
新课改的实施忽略农村教育现实
此次课程改革为了避免盲目性,采取“先实验后推广”的办法。此办法对保证改革的大面积的推进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为后续的推广工作提供榜样示范、经验支持与思想准备。实验工作组织进展状况对整个课程改革也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到目前为止,真正在乡村的课改实验学校寥寥无几,这与农村人口、区域面积及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形成极大的反差。很难想象在这种结构不良的实验区中总结的改革经验,能在广大农村学校推广。3 反映农村实际的教学内容偏少
教材是课改的重要载体,是广大教师把握课改精神的重要凭据之一。而教材的编写主要集中在教育较发达的几个省市,教材编写专家也来自大学及中心城市的中学特级教师,他们对农村教育现实了解甚少。这些致使教材的内容不能很好地反映农村社会实际与农村教育现实,有时甚至将农村素材改编成了城市素材。虽然新课改倡导教材多样化,但在多样化的教材中,没有一套是为农村教育编写的。“目前,大多数新教材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情况反映不够,城市化倾向明显,严重影响新课程在这些地区的实施。”[2]另外,新课改中规定的“社区服务”、“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等内容离农村社会发展实际较远,“广泛利用社会资源”为新课改服务也不现实。还有许多现象可以表明农村教育处在课改的边缘,因篇幅所限不再枚举。
二、新课改使农村教育边缘化问题更加突出
新课改是 一项系统的社会工作,它的顺利推进需要做好包括课程决策、课程管理、教材编写、选点实验、师资培训、技术装备、资金支持等各项工作。在课改前,许多农村基层学校连最基本的“双基”教学都很难保证,而新课改则要求前述所列各项工作有突破性进展。对广大的农村学校而言,课程改革若组织不善,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将是“雪上加霜”,终会使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教育边缘化现象将日趋严重。1 教育经费短缺
教育经费短缺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2 师资队伍不稳、质量不高
农村教师队伍不稳、质量不高的原因是:一方面,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宁愿外出打工而不愿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导致教师队伍老化。另一方面,农村教师大量流失,一是沿着乡村、县城、城市的方向流动;二是沿着西部、中部、东部的方向流动;新课改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教师来实践新理念、新思想,这与农村教师队伍现状形成强烈反差。“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还很不适应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仅缺乏创新精神,而且知识更新的速度跟不上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课改资源匾乏
课改顺利进行需要的资源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课程资源,二是支持性资源。前者经开发改造可以利用,如图书资料、乡土教材等;后者是指对课程改革起促进作用的资源,如课程专家、资金、设备等。这两
类资源对农村学校而言都是相当缺乏的。这种缺乏表现为两方面:一是真缺乏,农村没有相应的资源;二是假缺乏,当地存在相应的资源,但教育工作者缺乏相应的开发意识,未能将潜在的资源变为现实的资源
教育观念严重滞后
农村教育观念严重滞后一直是困扰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教育基本上还是应试教育。分数、排名、升学率依旧是农村教育的关键词,学生的全面发展问题在农村教育中还无心顾及。陶行知在80年前说的农村教育“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的现状至今未能得到改变。这种教育观念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农村教育的恶性循环:农村教育培养的人才越多,离开农村的人才就越多,农村就越落后。“研究表明,农村孩子上学的动力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升学、就业(进城、回乡)、谋生(首选是效益高的产业)。” 5 教育评价体系单一
在农村教育中,看教育好坏的唯一标准是考试的分数,论分排序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中,也存在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中。在这种评价体系中,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就没有生存之地了。
三、农村教育摆脱课改中被边缘化的对策
农村教育目前境况难以应对新课改,但不能因噎废食而对课改采取抵制态度,那将会使农村教育永无振兴之日。应该说课改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契机,是农村教育奋进的战场。现在需要尽快全方位改善农村教
育现状,以增强农村学校在新课改中的行动能力。1 建立以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教育投入体制 为了确保农村课改的顺利推进与深人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必须加大中央财政与省级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投人力度。国家应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农村课改,并健全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评估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发展农村教育中的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制。为此,必须建立起以中央和省级政府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投人体制,因为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发展首先是国家的责任。另外,还应减少经费流动的中间层次,以防经费在流动中被层层截留。2 改变农村教师培训方式
目前的农村教师培训,教师受训越多,其本人的经济和教学负担越重。具体来说,一是教师参加培训的所有费用最后要落到教师个人头上,使得原本待遇较低的农村教师生活更加难以维持,从而导致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降低。二是教师参加培训所落下的课程最终还是由教师本人想方设法补上,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从而导致教师被动应付新课改。
为了解决农村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改变农村教师的培训方式。第一,要认真落实校本培训,以提高培训的效果,降低培训成本,解决工学矛盾。第二,要明确教师参加培训的成本分担责任。国家应拿出一定的资金培训农村教师,只有这样,农村教师的培训效果才有可能得到提高。第三,要加快网络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尽快实现校校通工程。这样可以节约培训费用,可以使教师利用更多的
域外资源为教学服务。第四,要指导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增强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与能力。农村存在着大量城市所不具备的课程资源,如优美的自然环境,纯朴的民风,具有极大教育意义的乡村故事及民间人物等。但客观条件的限制使许多农村教师缺乏相应的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与能力,造成课程资源的浪费。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让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提高其主动开发当地课程资源的意识与能力。
加大对农村的执教力度
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第一,农村与城市的学校互派教师到对方的学校工作1-2年,帮助农村教师拓展视野,提高教学技能与艺术水平。第二,可以在高考录取时挑选一部分优秀贫困学生,国家给予重点资助,为农村定向培养高素质的教师。第三,大力推行“大学生支教行动计划”(湖北省今年就已启动该计划,有五百多名学生积极响应),通过提高待遇鼓励大学毕业生去农村从教。
合理配置教师
目前农村学校由于生多师少,一是实行包班教学,二是实行超大班教学。教师疲于奔命,无力去研究如何进行教改,农村学校的教研活动基本上是空白。为此农村学校要合理配置教师,对于学生数较少的学校,应按班级数配置教师;对于学生数较多的学校,应按学生数配置教师。同时还应看到学龄儿童减少给农村学校课程改革带来的契机,可以借此机会进行小班教学,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
加强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切实实现管理者为教育、为教师、为教学、为学生服务的理念,不以权威来压服被管理者,使被管理者服从管理者的个人意志。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于教育管理者在教育中的“无作为”和“乱作为”的现象要实行责任追究。为农村教育摆脱课改中被边缘化,做出多方面的努力。
第五篇:师资培训
师资培训
建设高质量的高校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面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形势,高校师资培训必须创新管理模式,努力提高培训质量,提升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
高校师资培训是教师不断获得新知识的源泉,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潜能,实现教师自身价值,提高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途径,对教师进行有效培训是学校自身生存和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
建设高质量的高校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面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日新月异的新形势,高校师资培训必须创新管理模式,从培训方向、培训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实现转换,努力提高培训质量,提升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发展时期,地方高校师资呈快速增长态势。为提高教学质量,青年教师在岗培训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地方高校原有教师在岗培训方式的弊端及其原因,提出了地方高校教师为适应大众化教育发展要求的在岗培训新途径。
要研究的:
1.学校针有关师资培训的文件、措施
2.培训经费来源
3.针对不同培训对象,培训内容、模式
4.培训考核(保障培训效果)
5.培训计划均等问题
地方高校师资培训体系的构建::
地方高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中处于劣势,因此必须以培训自身师资为主要着力点,构建适应自身特色和发展状况的师资培训体系,为整体优化师资队伍提供保证。
]青年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新生力量, 建设好青年教师队伍是高校实现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为此, 要建立良好的选用机制与培养机制, 营造和谐、开放的成才环境,并加强师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