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时间:2019-05-13 06:27: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第一篇:浅谈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浅谈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皮亚杰指出:“有关教育与教学的问题,没有一个问题不总是与师资培养问题有联系的,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合格的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改革也势必要在实践中失败。”由此可见,幼儿园教师是教育行为的实施者,教师的专业水平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低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的专业化是提高教育素质,改善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为此,我园长期以来坚持认真分析教师现有发展水平,那么,我园是如何结合本园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呢。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我们运用了以下几种途径:

1、同步培训,带动全园教师共同提高。

2、以典型记录引路,促进教师共同提高。

3、从集体培训到分层培训,促进每位教师个体成长。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同步培训,带动全园教师共同提高。

同步培训是培训活动中常见的一种培训方式,但是培训的方式确是千奇百怪,我园在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中尝试运用了以下两种有效方法:

首先,开展系列的专题培训活动,我们主要以墙饰环境、区域玩教具制作、语言教育、体育活动等涉及环境创设和五大领域为主要培训内容,尝试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培训方式,主要突出了三个不同:一是培训形式的不同,由过去的灌输式变为互动式,二是获得理论途径的不同,由过去请专家讲授或从书本学习变为引领教师在亲身参与中体验与感悟,并凝聚教师们的智慧,通过讨论自己得出结论,再在教师们已获得了经验和实际体验的基础上做出适当的概括与提升。三是对工作指导与启示不同,由过去是在领导的讲解下参照别人的工作结果理解理论,不联系教师自身工作经历,变为指导教师将所学的理念和策略用于教学实践的过程,使教师获得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机会和能力。如:我们以“语言教育活动的开展”为培训内容,带领教师研究小班幼儿语言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同时以

分析具体的教案为切入点,引领教师学习制定语言目标和设计活动内容。在对语言教育活动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后,马上鼓励教师亲身实践进行观摩教学,使教师们亲眼看到了新理念的实践形态,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研究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这种崭新的方式引导教师们在自身的学习体验中感悟到《纲要》所倡导的新理念、新策略。

其次,引领教师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学习不仅是教师吸纳新的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更是教师专业成长不竭的动力。“教师的读书是最好的教研”,针对本园现实中普遍存在的教师缺乏自觉学习意识与习惯,实践中我们探索了三种读书方式。一是任务式读书:每学期根据具体情况,指定教师在本学期必须学习的相关内容,如有关新理念、新课程的精神,幼教科研的基础知识等,让教师有目的的读书。同时我们又将教师的学习分成三个阶段。先是“写感触”,要求教师写学习笔记,将个人在学习中最有感触或最受启发的句、段摘录下来,并写出自己的看法。接下来“找差距”,将所学的内容密切联系自身教育实践,查找差距,拟定措施。最后是“试一试”,鼓励教师将所学的或所感悟到的,大胆地到实践中去尝试,并做好相应的实践反思。二是交流式学习:成立读书沙龙,通过“好书共享”、“好书讲座”和“好文章随时看”等形式定期开展读书活动。三是广博式学习:我们根据教师的需求,定期购买各个方面的书籍,开通网络,为教师查阅获取信息提供方便。

二、以典型记录引路,促进教师共同提高。

观察是教师的基本能力,教师在观察幼儿的过程中了解幼儿的行为举止、言谈话语,同时进行记录和分析。观察记录是教师教育实践真实过程的回顾,是教育经验的提升,是教师最易接受和理解的,特别是好的观察记录更是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我们选择和确立的观察记录力求做到确实能解决教师们的困惑,记录的准确分析也能引起教师们深入地思考,帮助教师举一反三,能引发教师们的实践尝试。如:针对幼儿不爱来园的系列观察记录,老师们深入研究,在与幼儿耐心沟通和与家长的实际探讨中,了解到幼儿由于从小和奶奶一起长大,对奶奶的依赖性非常强,而且由于很少和小朋友接触,因此不会与人交流沟通,不善言谈。针对这个问题,老师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当班教师对老师们提出的建议进行适当的采纳,最后孩子在每天快乐的交往游戏中找到了快乐,并愿

意每天来到幼儿园。老师们在相互研讨中,既了解了幼儿社会性教育活动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策略,又掌握了观察记录撰写的方法,使老师们在积极地研讨中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从集体培训到分层培训,促进每位教师个体成长。

作为一所新建园,由于我园新教师较多。开学初,我园制定了集体培训计划,针对新教师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指导培训。对于刚毕业的新教师,我园坚持新人新岗的培训制度。重点培养制定各类计划的能力;指导各类游戏的能力以及独立组织幼儿一日生活能力。采用的方法为:①上岗前培训:主要学习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及带配班一日工作细则,熟悉一日工作内容,学习“规程”、“纲要”,初步理解其精神,更好的在工作中贯彻与执行;②给具体指导,要求新教师提前一周交教育活动计划,主管领导对其计划要重点批阅与讲评;并定期下班观摩、指导;提高其制定计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的能力;③每学期展示一次教育教学活动,引导教师自报观摩时间,然后进行观摩展示---自评---互评,逐渐提高了教师选择和设计教育活动能力;④结合实际,还定期开展“一日生活环节组织”的实地观摩与研讨活动,“读书交流”展示活动,教育技能(包括插积、折纸、叠被子等)竞赛与练兵活动,使教师真正掌握专业技能,较快胜任自身工作。

其次,根据教师的工作经验,对三年以内的青年教师重点是培养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能力、观察了解幼儿的能力,总结反思的能力、撰写论文的能力。我们主要采取了① 结合教师自身特长,帮助其结拜师傅,促其成长;②带领教师开展“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活动区创设与材料投放”的观摩与研究,教学活动的说课、观摩与评价,体育、智力游戏的创编等; ③坚持实施“三个一”的业务培训要求,即每周必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周必写一篇观察记录,每月必看一节骨干教师的教学,通过“加压”促其迅速成长。

从目前集体培训和分层培训效果来看,适宜的教师培训更有利地促进了教师的成长,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发挥了教师的主体性,使每个教师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真正使教师的发展落到了实处。

总之,通过多种形式专业技能的培训,我园教师们业务素质在各自的基础上均有了一定的提高,不仅教育教学活动在区里获得了一等奖,在区新入职教师教案评优中全部教师获奖,同时分获一、二、三等奖。但我们深知:我园教师队伍

还非常年轻,教师间业务技能差距较大,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更适宜教师发展的多种培训方式,促进教师队伍的迅速成长,使他们以牢固的幼教专业技能迎接教育的新挑战。

第二篇:浅谈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浅谈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乍浦中心幼儿园 柴筱燕

[摘要]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是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根本保证,更是幼儿园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实践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研训理念,构建“教、学、训”三位一体的研训网络,通过理论学习、分类培训、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有效途径,为教师提供广阔的学习、实践、展示空间,加快了教师的成长历程,有力地促进了幼儿园的内涵发展,我们主要的工作实践:

一、理论学习拓宽视野

二、分类培训 各得其所

1、新教师的“入格”培养

2、青年教师的“升格”培养

3、骨干教师的“风格”培养

三、个人反思 改善行为

1、集体备课——智慧碰撞的摇篮

2、“一课多教”——凸显个性的阵地

3、课后反思型说课——专业化成长的有效平台

四、同伴互助 共同成长

五、专家引领 登高望远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成长;途径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主要是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地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的实现,不仅需要教师自身主动的学习和努力,而且也需要良好外部环境的支持,这是教师专业化成长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近年来,我园坚持以人为本的研训理念,构建“教、学、训”三位一体的研训网络,根据教师不同的学历、资历和驾驭教学的能力,通过理论学习、分类培训、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途径,为教师提供广阔的学习、实践、展示的空间,引领她们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把握教育的走向,不断走向成功,加快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历程,有力地促进了幼儿园的内涵发展,我们的主要工作实践:

一、理论学习拓展视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会读书,会思考,才会有行动、有收获。因为不论是古代孔子的“因材施教”教育思想,还是现代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都是特有的生动情景、深邃思想和崇高精神的结合,如果教师通过学习、反思,把这种“结合”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技能,就能拓展视野、提升教育境界。因此,我们积极倡导“让读书成为习惯,生活因读书而精彩;让学习成为工作,生命因学习而成功”,鼓励青年教师坚持以理论学习为先导,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从教育专著、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世界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同时,我们以实施嘉兴市级课题《园本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为契机,努力建设严谨高雅、务实进取的教师文化,营造书香校园,构建“教、学、训”三位一体的园本研训网络,采取各种方式(互荐好文章、青年教师读书会、业务学习、专题讲座等)学习相关的理论:课程改革理念、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现代心理学等等,教师不断从现代教育思想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为教科研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为了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体现学以致用,我们让教师通过专题交流、课后反思型说课评课、撰写案例、成果展示等平台,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表达出来。在实践、研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们深深地感悟到:“一朝受教,终身受用”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职前教育、学历进修固然重要,但理论学习、更新理念已刻不容缓,只有与书为伴、与书对话、与书同行,才能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形成复合的知识结构,才能在富有时代精神和科学性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发展教科研能力,并在实践中凝聚成新的教育智慧和创造能力,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二、分类培训 各得其所

在加强园本研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正视教师间存在的个体差异,牢固树立“相信每个人的潜能,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发挥每个人的优势”的理念,鼓励教师制订既切合实际,又适度超前的个人成长计划,增强自我发展意识,明确自我发展方向,从教师的能力水平和实际需求出发,确立“入格”“升格”和“风格”三个培养层次,实行分层要求,分类培训。

1、新教师的“入格”培养。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使她们缩短“磨合期”,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是引导新教师做好角色转化,对她们进行教师职业道德、班级工作、家长工作和组织能力等方面的培训;二是加强教学能力的培养,在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并面对面地进行跟踪指导;三是实行师徒结对的“青蓝工程”,让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结对,互相听课、交流学习心得、师徒共同上好一节汇报课等,使她们尽快在教坛上闪亮登场。

2、青年教师的“升格”培养。青年教师是幼儿园的未来,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对于提升整个幼儿园的办园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做法是:一是给青年教师树立榜样,邀请名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讲学,以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教学生涯,勉励青年教师不断进取;二是根据青年教师的特点,成立青年教师读书会,开辟“教研沙龙”,通过观摩、研讨、竞赛、考核、评比等形式,给青年教师搭建展才的平台,让她们体验成功的乐趣,实现自我价值;三是创设条件,优化培训环节,对事业心强、有培养潜力的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鼓励她们向各类名师、学科带头人迈进,让她们承担园级以上的公开课、交流活动、教学比武等,展露自己的才华。

3、骨干教师的“风格”培养。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化,必须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和具有风格特色的教师,由此来带动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我们的做法是:一是以科研为先导,要求她们牢固树立科研兴园的意识,结合自己的教学特长和幼儿园的总课题,确立自己的子课题,并在智力投资、经费援助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为骨干教师的研究工作创造条件;二是安排更多的外出听课、学习、教科研培训机会,让她们及时把握教改动态,掌握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实施课题的能力,并发挥她们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上教学展示课、组织教研活动、举办教科研知识讲座等形式,让其他老师共同分享她的学习成果,带动她们一起成长。

三、个人反思 改善行为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窄的经验,只有经过反思,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对后继教学行为产生影响”,为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可见反思在教师专业化成长中是何等重要。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用两种方式进行个人反思:一是课后反思,当教师完成了一次教学活动后,总 会有各种各样的体会和想法,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沮丧,但更多的是对教学过程及其不足之处的反思与惋惜,如果教师能经常性地进行反思,就能促使自己从经验型老师向科研型老师发展。二是教育随笔,在与幼儿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只要你善于观察,用心聆听,积极回应,总会发现一些关键事件,有人曾把它分为成功型事件、挫折型事件、启发型事件和感人型事件,这时,老师不妨将它记录下来,在茶香、书香、墨香的温馨之夜,细细品位其中的点点滴滴,从中你会有所启示,有所收获。

四、同伴互助 共同成长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一种集体的、协作性很强的精神劳动。苏霍姆林斯基说:“全体教师团结一致,是教育工作成功的保证”,此话是很有见地的,尤其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我们更应摈弃那种“孤军作战”“孤陋寡闻”的陈旧思想,克服过去教师成长过程中低层次反复的“自然成熟”倾向,实现资源共享、强势互补,我园结合研训重点经常开展“集体备课”、“互听常态课”、“互荐好文章”、“一课多教”“课后反思型说课”等活动,提高同伴互助的频率,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课改向纵深方向发展。

1、集体备课——智慧碰撞的摇篮

自实施新课改以来,我园积极倡导集体备课,每周二为各个年级组的集体备课时间,在年级组长的引领下,组员对前一个主题活动的内容进行回顾,反思自己的成功之举、失败之处、探索之路、智慧之光、幼儿之见,组长作好详尽的记录,对适合本园幼儿、富有乡土气息和有生成价值的活动,作重点的探讨,把它列入下一个主题的活动内容,正是这种看似平常却给人深省的集体研讨活动,能使教师经常梳理自己的活动,调整自己的教学心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促使自己从经验型向科研型方向发展,最终孕育出“智慧的果实”。

2、“一课多教”——凸显个性的阵地

教学活动中的合作主要是通过一课多研、一课多教、一课多谈等方式进行的。比如在教龄五年内青年教师的教学比武活动中,我们主要采用“一课多教”的方式。具体做法是让参赛教师根据“服装”这个主题内容,在把握幼儿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依据班级情况和自身的优势,设计和实施风格迥异、各有特色的教育活动。如丹丹老师针对班里的幼儿对美术活动感兴趣,想象力丰富,绘画能力强这一优势,在简要地介绍服装的演变史后,就让幼儿欣赏各种款式的服装,激发幼儿鉴赏美、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然后让幼儿以小小设计师的身份,大胆设计、装饰各种纸制服装,最后安排幼儿去“超 市”购买自制的服装,从而培养幼儿评价美术作品的能力。在这个艺术活动中,幼儿非常有成就感,不仅了解了服装的演变史,而且能大胆地发现美、创造美、鉴赏美。胡老师则以班里的幼儿喜欢区域活动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幼儿园附近的社区资源——服装厂,活动前带领幼儿参观服装厂,了解服装的制作流程,并发动幼儿搜集各种零碎布料、装饰材料、仿真小工具,按照服装的制作流程布置相应的五个区域:设计区、裁剪区、缝纫区、熨烫区、包装区。活动中,幼儿非常投入,俨然是服装厂的工人,忙着设计、裁剪、缝制、熨烫、包装服装,在这个区域活动中,幼儿不仅了解服装的制作流程,而且发展了动手、动脑和互助合作的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知道乍浦是服装之乡,增进了爱家乡的情感„„以上两位教师的活动之所以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师心中有幼儿,只有根据幼儿的实际需求开展活动,才能落实新纲要和新课改的精神,凸现“以幼儿的发展为本”核心理念,体现新课程回归幼儿生活、关注学习过程、强化内容整合等特点和要求。

3、课后反思型说课——专业化成长的有效平台

随着课程的不断变革,课程教学的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课程已由过去的“教材”“文本”转变成由教师、幼儿、文本、环境四个要素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一个有机“生态系统”。因此,教学活动所面临的情景更加复杂,而课后反思型说课就给执教老师提供了一个在特定教学情境下重新分析、把握教育因素的时机。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优化反思与评价过程本身,还可以不断优化各种活动设计方法、策略。具体做法是,当执教的老师完成教学活动后,让她以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为指导,面对听课者,用口头语言和相关的辅助材料(照片、录像片段、多媒体课件、幼儿作品等)阐述刚刚结束的教学活动,与听课者一起就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环节的安排、师幼互动的情况、教学效果与质量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反思,并将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体会、想法、疑问与听课者交流,共同研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改进教学活动与提高教师素质的目的。通过执教老师的反思型说课和听课者的参与型评课,教师们学会了在民主、平等、宽松的氛围中倾听不同的声音,在对话中敢于暴露自己的思想,不断地对自己及他人发表的意见进行质疑、批判与超越,以真诚的态度、开放的心态接纳他人,在富有启发性、建设性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五、专家引领 登高望远

特级教师陈颖曾说:“仅仅拥有知识的人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而拥有智慧的人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知识奠定教师课堂教学的 底气,而智慧却给教师带来灵气,一个有底气和灵气的教师在教学上才会大气,才会表现出教育机智。对于青年教师来说,通过理论学习、分层培训、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可以使自己渐渐进入教育的真境界,但如果缺乏专家的引领,则很难提升其教育理念。

为了让专家引领教师成长,我园多次邀请平湖市和嘉兴市教科所的专家,亲临我园指导教科研工作,包括论文的撰写、课题的实施和开题论证等。组织骨干教师观摩特级教师朱静怡的教学活动,邀请朱老师现场点评宋军君老师的美术活动。组织教师聆听上海教科院郭靖扬、苏州大学朱永新和浙师大王春燕教授的专题报告,专家们把前沿的信息、独到的见解、鲜明的观点和最有实效的做法呈现在教师们面前,引领教师快速成长。同时,我们还多次组织教师去上海、杭州、湖州、安吉等地观摩取经、丰厚精神,更好地走出经典,融进课改的潮流之中。因为有了专家的引领,教师不断走出思想上的认识误区,提升了理念,拓展了视野,使她们在不断地智慧交流中获得专业发展。

六、成效:

几年来我们通过理论学习、分类培训、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途径,从根本上增强了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成长,在贯彻落实新纲要、推动新课改的进程中已取得初步的成效,1篇案例获省三等奖;23篇案例、论文和课题在嘉兴市获奖;32篇案例、论文和课题在平湖市获奖;11篇文章嘉兴市交流,8篇文章平湖市交流,3篇专业性文章发表在嘉兴市级的刊物上。有1人获平湖市名师、2人获平湖市教坛新秀、1人教坛中坚,5人获“双高课”奖,在平湖市幼儿教师七项基本功比赛中,我园在15所幼儿园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最令人欣慰的不仅仅是这些成绩的获得,而是这些成绩背后所折射出的教师们身上那种脚踏实地、永不服输、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们的教育观、幼儿观有了切实的转变,教育行为有了很大的改善,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一支“善于学习、勤于反思、乐于合作、敢于创新”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之中。我们将以此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创设合作型的互动环境,建立激励性的评价体系,为教师的主动发展和专业化成长提供有利的条件,使幼儿园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地方,从而促进师幼在新纲要背景下健康、和谐、快乐地成长。

主要参考文献:

[1] 吴荔红.试析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核心因素.学前教育研究.2005(4)

[2] 曹建芬.青年教师如何登上发展快船.校长引领与教师专业化成长.开明出版社.2005(6)

[3] 张云鹰.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三”.校长引领与教师专业成长.开明出版社.2005(6)

第三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及方法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及方法

重庆市忠县忠州镇第二小学校404300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课程改革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直接影响课改的成败。教师专业化成长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有关教育与教学的问题,没有一个问题不总是与师资培养问题有联系的。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合格的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改革也势必要在实践中失败。”因此,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成为学校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实施的关键所在。如何消除教师存在的职业倦怠,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下面我想就我校近年来,在实践层面上落实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具体途径及方法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敬业精神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在动力。

古语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也就是说只有敬业乐业,对教育事业有强烈的爱心和责任心,才能尽职尽责,全力以赴,倾情奉献。敬业精神是教师在实践中随着职业信念的不断提升,职业情感的不断增强以及自身行为的不断规范和完善,对人生价值的不断思考和体验中产生的。研究表明,敬业精神的形成需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一是教师对职业角色的认识。通过实践了解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并逐渐了解它的特点,了解所履行这一职责而要遵守的规范和所具备的自身条件。二是对职业角色的认同和适应。有了认识了解的过程及实践经验,亲身体验到这种职业的社会价值,并用来衡量调节自己的职业行为;三是形成职业角色的个体需要,通过自身创造的价值而坚定职业信念,增强职业情感,树立起远大的职业理想,并为实现这一理想去努力进取,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这就形成了教师特有的职业荣誉感、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这时的教师信念、情感、体验都已达到新的境界,并且形成一种进取态势:因了解体验而敬业,因敬业乐业而努力进取,因努力而领略更深刻、更崇高的人生价值,从而使敬业精神又上升新的高度,教师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专业成长,因此说敬业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一种内在的、自发的需求和行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撑和动力。

有鉴于此,我校通过抓学习,让全体教师明确职业道德的要求,使全体教师按照胡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作风”和增强“三种意识”的根本要求,积极投身“修身立德·促进和谐”的主题教育中,大力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尚精神;通过开展违规补课专项评议活动,严格执行“从教六条规定”和“五条禁令”使全体教师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抛弃功利性的色彩,否则,就不配当一名教

师,而要被社会所淘汰;通过开展比班级管理、比教育水平、比教学质量、比奉献精神的“四比”活动,提高教师的管理意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抓先进典型的评比,激发了全体教师的进取精神和奋发向的情怀。一年来,我校教师群体争先创优,涌现出我校第二届“十佳教师” 方芳、王朝军、刘明琼、吕春花、余绍梅、吴尚英、陈俊伊、周光琼、苟建华、秦李香等,袁丽萍老师被评为重庆市十佳春蕾园丁,秦李香成了重庆市优秀少先队大队辅导员,陈玉华在教师节被县教育党工委、县教委表彰为优秀教师、吴尚英被评为县“十佳班主任”。与此同时,我校十分注重教师群体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交流,尽可能在干群之间增进理解和认同、增进团结和友谊,让我校全体教职工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二小是我家,我们都爱她。让所有教职工觉得自己作为一个二小教师的光荣和使命的重大,从而更加积极进醛

二、知识更新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物质需求。

一所学校的学风是教师带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阅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前提。处在当今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时代,知识的积淀与更新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资源。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呼唤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而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则来自于知识与经验的更新与提升。让教师重视教育理论学习,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指导与相互促进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关键所在。让教师置身于不断的学习与反思,不断的实践与提升之中,真正体验丰富的知识结构是对自己当前工作的有力支持和帮助,对自己职业生涯和专业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为此,我校今年举办了《让书香溢满校园让心灵徜徉书海》为主旨的首届读书节,在我校掀起了一股校园读书热潮,让读书成为每位教师和全体学生的习惯,从而引导教师主动学习。要求全体教师必须做到“五个一”:即每位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有一份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每位教师每月阅读一期教育教学刊物;每位教师每学期阅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每位教师有一本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不做教书匠,要做教育家”读书心得交流会。

在引导教师进行知识更新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原则和方法。首先,让教师要明确随着传统教育的变革,自己的角色也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向教育实践的研究者、创新者转变,顺应这种转变,教师必须强化学习意识,规划自己的成长远景,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不断的反思与创新,构建起自己稳固的知识结构保障。

教师的知识准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需要检索和收集教育实践所涉及的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前沿信息,以确保知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二是需要了解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及研究趋势,通过学习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理论,主动更新教育观念和方法,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来设计和指导自己的工作;三是需要不断的关注自己的教学对象和教学资源;因为学生的学习欲望与探索兴趣、教育实践的情景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完善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这三个方面组成了一个稳固的支架,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大资源。

其次,教师要从自己专业化发展的内在需求出发,为自己构建多元化的学习摸式。如参加高层次的专业培训,参加成人教育学习,请教专家指导等,这都是不断更新知识,提升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中国有句古谚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科技高速发展,知识急剧增长与更新的时代,只有最大限度地扩展学习内容,积淀理论精华,知识才会有深度,有广度,才能满足自身专业化成长的需要。

三、两组建设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是有效保障

教师在成长中必须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学科教研组和学科教研组下设立的备课组是学校实施教学管理,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是发挥教师集体力量,开展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组织形式。加强教研组建设,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一群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为此,我校在“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的办学理念指导下,确立突出“校园文化、教学质量、教育科研、体艺工作”四个特色,形成“文化、质量、科研、形象”四大品牌的发展战略,着力加强“两组”(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提出了“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纵深防御,梯次配置,集团作战,方阵推进”的战略战术,让“同伴互助”、“捆绑发展”、“信息共享”、“集团作战,方阵推进”真正落到了实处。

㈠科学合理地设置教研组和学科备课组。教研组和备课组的设置应以有利于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的开展为原则,要以能够充分发扬团队精神,开展传、帮、带工作,形成真诚合作、共享成果,共同提高的工作氛围为目标进行配置。为此,我们在组建两组时,充分考虑了每个组内各位教师的年龄结构上老中青搭配、兴趣爱好上相得益彰,业务能力上各有所长,使每一个组都能行成一个和谐而又充

满活力的集体。

㈡准确选拔和着力培养好组长。教研组长是教研组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学校组织教学管理的重要力量,也是学校领导联系教师的重要纽带。让思想品德好、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有一定组织和协调能力、能团结群众的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组长。实行聘任制和任期制,定期更新和调整。明确和落实教研组长的工作职责和相应待遇,积极吸收教研组组长参与学校有关教学工作的研究、决定和管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校建立了教研组组长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和部署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的具体工作。

㈢明确工作职责,加强考核评比,让两组在教师专业化成长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充分发挥作用。

健全教研组工作制度。我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研组、备课组工作制度,如:业务学习制度、教师相互听课制度、公开课活动制度、教研活动制度、教研组长例会制度、备课组活动制度、教研组工作考核评价制度等。着力落实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统筹安排校本教研的内容和活动形式,由教研组独立开展的教研活动,每两周不得少于两小时,可以每周进行,也可隔周集中开展。保证教研组工作和备课组活动真正落实到位。与此同是时学校给予教研组工作必要的资金投入,保证购买图书资料、外出参观学习,以及有关教研活动、竞赛活动的开支。每个教研组由学校统一配订两份以上学科专业报纸或杂志,并配备必需的工具书、参考资料、信息技术设备等,供教研组保管和使用。制度、时间、经费的落实,为我校的两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近年来,我校每周星期二下午放学后为教研组业务学习时间。各组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以及本校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计划,认真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和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升课程意识,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教学规律,并应用课程与教学理论分析总结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经验,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专业知识和科研成果,帮助教师不断更新和充实本学科专业知识,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科学和人文知识,拓宽知识视野,丰富文化底蕴。通过学习,明确了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备课、上课、布置批改作业、检测评价、课外辅导等各环节的具体要求,严格落实教学“六认真”。学校切实加强教学过程的常规管理,由各年级分管领导每周进行检查、管理和指导,及时树立先进典型,推广成功经验。提高了全体教师执行新课程标准的自觉性和能力。

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课程标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效益的高低

是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高低成正比的。为此,我们狠抓了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的落实。要求每位教师每单元的教学必须在备课组通过集体备课后方能实施。这种备课制度的主要优点是:发挥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把它分为主备、自备、讨论、施教、反思五个环节。主备:指的是把一周的课分给备课组中每个教师分别备,然后把自己备好的教案分发给其它老师。自备:每位老师根据主备的教案,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再进行优化处理。讨论:利用备课组活动时间进行集体讨论,并对教案的主要内容达成一致。施教:根据讨论的结果形成自己的上课思路实施教学。反思:教后对学生掌握的情况及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寻找补救措施。五个环节中,其中自备是关键。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每节课都有主讲教师,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设计出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案,并在备课组活动中通过个人说课,集体研讨,共同修改后定稿,这就首先保证了主讲教师必须就教材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及练习设计等一一落实到位;交流研讨突出集体的智慧,这样可以节省大量时间,集中精力坐下来研讨,把个人教案优点整合,以最佳方式保证学生对知识有效完整学习,从而使课堂质量得到保证,课堂效益大大提高。我校实施一年以来,可以说真正实现了“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纵深防御,梯次配置,集团作战,方阵推进”的战略战术,不但使一个班,而且是整个年级,整个学校的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都得到了狠大的提高。

在两组引带培养下,教师的专业成长除了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外,教育科研能力也得到了狠好的培养和锻炼。近几年,四百余名教师获市级以上教育科研成果奖,发表论文935篇。教师参加讲课赛,39人次获市级一、二等奖,85人次获县级一、二等奖。市级骨干教师5人,县级骨干教师11人。这些成绩说明我校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和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当然,还有很多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和方法,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第四篇:走进校本——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走进校本——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镇江市宝塔路小学

吴宏亮

以课堂为主阵地推进素质教育,作为主力军的教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质量,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建设高质量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保证。

据了解,目前教师渴望培训,但是由于教师工作负担重,工作时间长,培训、学习、工作、生活的矛盾尤为突出,我认为在诸多培训渠道中校本培训是能处理好教师工作和学习、培训矛盾的,针对性强、实效性强、易操作的一种有效方式。要实施有效的校本培训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根据素质教育要求和教师队伍状况确定培训内容。

校本培训的内容应根据素质教育要求和教师队伍状况确定。素质教育尤其是目前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大体上可以概括为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和灵魂,现代教育思想及教育理念是教师素质的关键,精湛的业务能力是教师素质的根本,良好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教师素质的基础和保障。当前,校本培训一是要突出师德教育,强调教师的理想、信念,奉献精神和爱岗敬业;二是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及教育理念,并用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行为;三是继续强化教师基本职业技能(包括“三字、一画、一话”、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沟通与合作交流等)的培训;四是强化教育科研、教育反思的教育培训。

二、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实施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的形式应当丰富多样,主要形式有:

1、师徒结对式

传统的“师徒结对式”培训方式已经被大量事实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这种方式主要是采用个别指导的方式进行,接受指导的教师主要是新上岗的年轻教师,以培养爱生敬业的师德、熟悉教材教法、掌握基本教育教学技能,尽快适应教育教学为目标;同时对教育教学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也可以采用结队方式,以转变他们的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指导教师主要以校内骨干教师为主,有条件的可以与校外专家名师共建,学校应明确双方职责,制订相应的考评和激励机制,保证此项工作有效实施,避免流于形式。这种方式既使接受指导的教师有较明显的提高,同时对导教师的成长也起到了较大的推进作用。

2、专题研讨式

此方式是针对当前学校教研活动随意性大的现状提出的。教研活动必须本着有利于教师提高,有利于改进教学宗旨,有明确的目标追求和功能定位;教研内容要从宏观着眼,从微观着手,切实解决教育教学操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可以一次甚至几次解决一个问题。让所有参与的教师围绕专题有目的,有准备地参与活动,在相互切磋中发生思维碰撞,逐步提高认识,指导并改进教学。如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我们就可以针对进行具体的环节进行研究。可以将这个大的专题分解成:分组的原则研究、组内分工、组长的功能、合作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建构等小的专题,每次或者几次活动重点研究一个方面,逐步让教师掌握小组合作学习在具体教学中的操作。这种专题研讨,任务单

一、目标集中、准备充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有利于教育教学问题解决和教师素质提高。

3、课题研究式

课题研究是锤炼教师的大熔炉,几乎所有名师在谈及自己成长经历时都谈到课题研究对自己成长的巨大影响。苏霍姆林斯基在《给青年校长的一封信》中指出:“如果你想让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乐趣,使每天上课不致成为一种枯燥而单调的义务和程序。那您就要引导每一个教师都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路。”通过参与课题研究,能够让教师学习新理论、接受新信息、探索新模式、实践新方法、创造新成果,提升教师精神追求,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课题研究式培训是克服教师职业倦怠、促进教师进一步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它最适合促进骨干教师的提升和发展。学校必须坚定“以人为本,科研兴校”的指导思想,坚信教师的实践和创造能力;引导教师不断研究、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敢于创新,同时建立学校教育科研的运行和管理机制,对教师研究的成果作出积极的评价。

4、“成长档案”式

“教师成长档案”是最近兴起的一种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教师成长档案是收集教师专业学习成就和进步材料,真实反映教师专业成长历程的凭证,是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研究、实践反思、积累进步的个性化的鲜活的历史见证,是全方位记录和展示教师在师德、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继续教育等方面的真实情况的材料汇集。“教师成长档案”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有两方面的促进作用:第一,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能够激发教师的内在潜能。在教师成长档案中,汇集的是体现教师自己成长轨迹的资料,它提供了教师进步的信息,展示了教师的成就。教师在回顾自己的工作历程、展示成就和体验成功的同时,就会产生自信心,就会对今后的工作有更高、更明确的定位,从而激发内在的潜能,进而促进自己教学特色的形成。第二,能够提高教师自我反思的能力。教师经常整理和分析自己的成长档案,能促使自己不断思考自己的进步过程和方法。教师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将有利于教师在预料自己教学行为后果的基础上作出明智决策和及时调整,有利于克服困扰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5、教师梯队式

目前特级教师、各级骨干教师、星级教师的评比每年都能涌现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新人。究其原因是因为评比的其条件明确、评比的办法公正,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很好方式,因而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奋发热情。

学校内部也可以评选骨干教师,或实行教师星级制,这样有利于形成人才梯队,营造积极争先的竞争氛围,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传统的教师职称有着许多弊端,已经成为一种福利性质的评比,导致许多优秀青年教师受职称限制造成付出和回报不平衡的状况,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采用星级评比能打破这一壁垒,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能够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名师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通过评比可以形成校内教师梯队,为传帮代奠定基础。这一做法应该大胆尝试。

6、个别自学式

学校明确规定学习任务,由教师个体实施,每个教师根据自身实际确立自我成才目标,自我定位,自我导向,自我修养,自我提高。促进教师自学,学校要积极为教师个别自学提供条件,使教师有资料可学、有时间可学、有地点可学、有好心情可学。学校要把激发教师内在学习积极性作为根本,建立相应的评价制度。

总之,不断探索校本培训的新模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推动学校出名师、创品牌的必由之路,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开放、可持续发展原则,用改革、发展、创新的办法来不断推动教师素质的提高,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第五篇:如何加强教师专业化成长

如何加强教师专业化成长

漩涡镇堰坪小学 何官辉

学校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而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专业化水平。只有教师具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崇高的职业道德、丰富的文化底蕴、厚实的专业知识、出色的专业能力,才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高品位的优质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更完整地成长;才能赢得教师职业的尊严,才能有事业的成就感、精神的充实感,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本学期我校重抓校本研修,1名教师参加了市级赛教,2名教师参加了县级赛教,4名教师参加了镇级赛教,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然而任然有部分教师还存在着专业化意识不强,专业化知识不厚实,专业化能力不高,专业化研究不足等等问题。因此,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打造一支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值得学校管理者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夯实有效途径(学习、反思和研究),提升专业成长

教师要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就需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来充实、反思、总结和提升自己。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每学期开学初,学校根据每位教师不同的需求购买了教育专著供教师阅读交流。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制度。先后组织了20余人次去市、县及漩涡中心小学学习,回校后向大家交流经验谈感受,吸收了先进的教科研经验,全面提升了教师素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古训充分说明了学习、思考、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把学到的知识,思考之后通过实践,加以运用,又来指导我们的实际操作。在校本教研中,我们通过师徒结对活动,“五个一”活动,即“写一篇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的感受;写一篇最得意的课堂教学的教后反思;上一堂代表自己研究水平的汇报课;制作一个优秀课件;写一份工作总结”,让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历练。通过随堂听课、公开课、展示课,说课评课集体备课等活动逐步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以后我们将重点引导教师做小课题研究,使教师养成每时每刻都能用研究的眼光看待教育教学生活的习惯,尝试做一个“研究型”、“智慧型”的教师。总之,我们本着“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为教师创造发展的空间”的办学理念,努力为教师搭建各种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唤醒职业情感,享受专业幸福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待遇不断提高。大多数教师最需要的不是金钱、名利、学生好的成绩、家长的尊敬、社会的推崇„„,而是一种快乐!是一种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成就自我的快乐。因此,为了帮助所有教师生成这样的愿景,从而能享受到职业幸福感,我们重点做好以下两点:

1.“一靠二帮三鼓励”:一靠。充分依靠信任教师。学校根据他们重精神需求的特点,即希望受到尊重、信任、理解等心理需求,给以他们适当的满足。“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要求校领导要爱护人、关怀人、尊重人,这样才会人心归之,教师自然就有了积极性。二帮。积极帮助解决生活上的困难。除了抓好教学工作,还要懂人心、知民意、体察民情。特别是在教师身心健康、青年教师婚姻、中年教师孩子教育、老年教师生活、家庭困难方面要给教职工以关心,创造条件给以满足。自上而下形成一个“能者上、庸者下”的知仁善任的局面。大家心目中不知不觉形成了“有绩便有位,无绩便是过”的思想意识。这些正气恰恰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关键因素。三鼓励。教师的心理需求重精神享受胜过物质享受,要为他们选择奋斗目标,鼓励其工作有所成就,满足自我需要。对各教师提出了“只有无能的管理者,没有无用的人才”这一管理要求,形成“班级无差生,学校无差师”,让教师为我所有,各显其能,搭建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宽松平台。比如,郭丹丹、徐俊俊教师课堂教学非常出色,我们就极力打造其教学能力,让他成为课堂教学的行家里手;赖晓燕、吴泽芳老师班级管理能力特别棒,那就帮助他提炼先进的管理经验,成为班级管理的典范;赖晓燕教师有较高的写作水平,让他担任语文教研组长,引导教师深入研究,提炼研究经验和成果;吴大顺、尹小青、王倩、邝吉军教师有专长,那就让他们负责学校的课外兴趣小组。李文文老师的后勤管理,吴涛老师的蛋奶管理认真细致,总是在幕后默默的为师生付出。总之,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感觉到学校离不开自己,自己是学校不可或缺的人才,时刻充满成就感。除此以外,我们要求校领导对教师都应做到“六多六少”。即多些平等、少点架子;多些微笑、少点脸色;多些关爱、少点淡漠;多些合作、少点说教;多些倾听、少点厌烦;多些赞赏、少点责备。从而营造一个学校关心教师、教师支持领导、教师之间互相欣赏的融洽和谐氛围。

2、引导教师幸福快乐的工作。引导教师明确既然选择了教师为终身职业,那么就应该放弃不必要的攀比之心和功利之心,能够善于从自己的职业优势中寻找人生的乐趣。试想,如果把工作看做是一种快乐时,生活将会变得多么幸福!实际工作岗位更是展示自己智慧才能的舞台,劳动得越多,展示的机会也越多,赢得的尊重和表扬也会越多,获得的快乐和满足也会越多。引导教师把有所作为当作人生的最高境界。我们经常借“三八”节、“儿童节”、“教师节”“开学典礼”等庆祝活动的时候引导教师学会发现快乐,品味幸福。通过野炊、郊游、象棋、乒乓球赛等活动来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缓解工作压力,陶冶情操。记得在今年漩涡镇道德讲堂活动中,我校赖晓燕老师代表发言:将月光的朦胧、泉水的叮咚、交响乐的优雅、赛场上的呐喊„„融入我们的生命!慢慢享受着教育的幸福与快乐!教师代表讲完后,博得了老师们的阵阵掌声,通过老师们的眼神我发现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三.专业规划,制度引领 我们制定了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规划,各教师对自身专业现状进行分析,制定阶段目标及具体的提高方法措施,力争达到一年入门、两年合格、三年教学有特色的教师成长规划。中青年教师建立师徒关系帮扶,充分发挥中老年教师的帮传带作用,为青年教师内涵式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学校不断完善了《教育教学成绩奖惩办法》、《校本教研教改工作制度》、《校本培训和学习制度》、《教师绩效考评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校本研修组织形式,使教师的专业成长规范化、制度化,责任层层落实环环紧扣严密细致。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我们还在探索,还在奋斗,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项长久工程,因此,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也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

下载浅谈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思索中前进 古蔺县柏坪小学罗 琪 背景简说: 我们的教育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这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我们都只能被动的接受,只能顺应时代潮流来思考我们的教育。时代需要什......

    教师专业化成长论文

    提升教师素质力争教学创新 ——浅谈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李坤 提升教师素质力争教学创新 ——浅谈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有自身的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

    教师专业化成长总结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工作总结 21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新课程在我校已进入全面实验的阶段,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与新课改同行,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必须更......

    教师专业化成长总结

    教师专业化成长总结王玲21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新课程在我市已进入全面实验的阶段,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与新课改同行,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必须更新观......

    教师专业化成长总结(范文模版)

    一、教师专业化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有关概念(一)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

    教师专业化成长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化成长心得体会 当今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和社会迅猛发展,教师职业也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变。其中非常重要的两点就是:从传承走向创新和......

    教师专业化成长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化成长心得体会 2010年8月17日上午,我乡全体教师聆听了曾丽红老师关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报告,报内容非常详实,非常贴近我们教师实际,为我们教师的成长指明了方向。曾......

    教师专业化成长总结

    教师专业化成长总结 赵村中心小学 张 莉 21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新课程在我市已进入全面实验的阶段,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与新课改同行,适应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