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教师要努力改变课堂现状
历史教师要努力改变课堂现状
历史组苏宪梅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目前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亟
待解决的问题显现出来,尤其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彻
底转变。一提到学习,许多学生就会想到“读书”,“练习”,“做习题”和“考试”
等等,学生学习方式存在单
一、被动的问题,学生缺少自主检索,合作学习,独
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教学以教师讲课为主,而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和
实践获取知识,得到发展,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多是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如观察,制作,实
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
意见的机会,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的情况,忽视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和单一被动的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
育在课堂推进的一个严重障碍,所以,必须彻底改变这种状况。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要创造性的探索新的教学途径,积极应用推进洋思经验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和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学生拥有浓厚兴趣的基础上,创设与现实
生活联系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
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进而改变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中死气沉沉的局面,还历史教学生动、活泼、增趣、益智的本来面目。
第二篇:课堂改变教育,教师改变课堂
————商都二中“Y+Z”高效课堂实施心得体会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感谢教育局和学校的各位领导给我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让我把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当然,谈经验交流有点言过其词。我只是把我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帮助回顾我们的经历,由最初的不理解、不得已,到逐步适应,主动探索、不断反思、不断进步,既收获了成功与快乐,也遇到了许多问题与困惑,在这里,就我们组在课改中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我们的改进建议,希望对老师们的工作有所帮助,不对的地方也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一、进步与成效
1、学生学习氛围的转变
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具体形式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组织教学,以问题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始终,展示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为此,我们先将学生从性格差异、学习能力、语言表达、习惯素养、知识积累、表现欲望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并对学生各自的职责和任务进行了培训,新型合作学习小组建立后,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大改变,自己能做的自己做,自己做不来的就在组内热烈地讨论争先恐后的写学案,生怕自己写不完。所以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使学生渐渐习惯了先自学而不是在坐等老师的讲解,彻底打破了满堂灌的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如7班的王忠宇,何静,以前上课总是沉默寡言,现在却能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里面,发表自己的见解胆子更大了。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课上学生的笑容多了,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浓了,为小组出谋献策的学生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这些都是可喜的变化。
2、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
在该模式实施之后,从理论到实践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树立了“生进师退”的教学观,完成了教师角色的大转型,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说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完成了向编剧、导演的转型,学生实实在在地动起来了,成了课堂的主人,课上呈现出了“教师搭台学生唱”的局面,学生自信心增强,展示欲望强烈,学生通过参与合作、交流和展示,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我记得5月初,学校通知八年级生物要提前结业,于是我就忙着赶进度好腾出时间复习,在12班自己满堂灌讲了一节课,确实没少讲内容,等第二节课我又开始讲的时候,付宏伟站起来就说:“老师,你这样讲课我们记不住,我们还是要自己做学案,自己总结。”其他同学也跟着附和,从此我就知道这种满堂灌的模式不能再用了。
3、小组合作学习氛围越来越浓
自我校“Y+Z”教学模式实施以来,给学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学生开始尝试体验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索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就感,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学生的学习情感由“厌学”转为“乐学”,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倡导的学习形式和策略,正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学科的课堂中。首先,小 组合作的兴趣来源于问题的设置,问题的引导,在经历了大半年的尝试、调研、改进之后,现在老师们设置的问题越来越巧妙、越来越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越来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段宏伟教学中设置的问题: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种子为什么会发芽?鸟为什么可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而人即使在身体绑上翅膀也不能像鸟儿一样在空中自由飞翔?等等,这些问题的设置,学生都是急切想知道答案,但个人的思维是有限的,通过小组合作,丰富多彩的答案尽在眼前,学生们的思维在整节课中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其次,自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以来,学生勇于思考的习惯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死记硬背的现象少了,机械训练的现象也少了,学习的氛围更浓了,如学习《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课时,仅靠书本知识只能使学生了解我国的生态状况,达不到应有的情感意识和价值观,但冀文兵老师结合本地生活实际,设置了如下问题:本地有哪些生态系统?本地有哪些人类活动导致生态破坏的事例?给本地带来什么样的危害?本地正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环境?各小组在课堂上经过讨论交流,一个个问题被学生们生动有趣地破解了,而且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甚至下课了,同学们还在不停的追问,这节课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4、展示环节使得课堂异彩纷呈 “课堂因展示而精彩”课堂展示是整个课堂的主旋律,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头戏”,课堂展示也是一个难点,组织不好就会出现“失控”的局面,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在经过大半年的尝试、反思、完善之后,我所带的班级的学生,特别是7、8班的学生,绝大部分都能踊跃地发言,他们在展示时,站姿正确、声音洪亮、态度大方、思路清晰,并且能注意到知识点的联系,别看这些学生,站在那里就像小老师一样,特别可爱,精彩的展示总能博的学生的阵阵掌声。我记得有一次,就是去年的十二月份我校展示“Y+Z”教学模式,我讲了一节课《尝试对植物进行分类》,有一个问题是种子植物分为几类?当时是郭淑奇抽到了这个题目,她展示的时候讲到:种子植物(就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植物)分为两类,一类是裸子植物,一类是被子植物,分类的依据是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并且举例说明:我们吃桃子,种子是包在果肉里的,就是被子植物,像松树种子是裸露在外面,直接可以看到它的种子。我认为郭淑奇讲的已经很好了,但有一个学生叫邬敏,他对郭淑奇提了一个问题:“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哪一类更高等?”郭答:“被子植物高等”,邬又问“为什么?”当时有十几个听课老师,我以为郭会被问住的,真替她捏了把汗,谁知她不慌不忙的说“一是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保护着,可保护它的种子,避免了蚊虫的叮咬,所以比裸子植物高等”,二是(这时她稍微停顿了一下,并简单的和她的同伴交流了一下),接着说到:“被子植物的果实可以帮助被子植物扩大它扩大生活范围,有的果实有毛和翅,可以随风飘扬,使种子得到传播,扩大了它的生活范围,如蒲公英、杨树等,有的果实又香又艳,可以诱使动物来吃,消化了果实,种子随粪便排出,从而使种子得到传播,扩大了它的生活范围,如枸杞、野生杏等,有的果实表面有刺,可以粘到动物的皮毛上,使种子得到传播,扩大了它 的生活范围,如鬼针草等,”郭淑奇一口气说完这些话,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相信这些掌声,都是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我记得当时我也被她的讲解深深打动了。
二、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1、学生层次不同,各班、各小组之间差异性较大,参与度不均衡。通过观察,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并能发挥出更多的自主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由于班级层次不同,差异性较大,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有的班级整体氛围较好,但也有一两个小组,当别的小组热烈讨论时,他们呀悄无声,缺少交流。有的班级是一两个组比较活跃,其他组都比较沉闷,也有的班级整体讨论非常热烈,但愿意主动站起来发言的学生总是那几个。二是优等生参与自主发言和展示的次数明显多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合作学习时,不少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无所事事,或做与小组活动无关的事情,学习好的学生自然成了各组名副其实的代言人,而学困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只是其陪衬。
2、部分学生仍沉浸在旧的教学模式,寄希望于老师的讲解
这种情况是比较普遍的,如我在布置任务后,让学生自主学习,自行组织答案时,我在各组间巡视时,经常看到一些学生在书本上勾画,但有的学生连这一点也做不到,更不要说在学案上组织语言写答案了,这些学生多半是等老师公布标准答案,再抄写在学案上,殊不知这样他就放弃了锻炼自己的机会。
3、学案的设置和学生不同层次的的需求的矛盾
学案的设置和学生不同层次的的需求呈现出了“不够吃”“吃不了”的现象,也就是说好学生早已完成了,坐着等比较差的学生完成学案,两类学生的并存严重影响了课堂效率的提升和学生能力的提高。德国著名诗人海涅说:“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而我们面对的不只是一个世界、几个世界,而是几十个、甚至是几百个世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人海中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班级的学生都存在着知识和能力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我们现在不同的班级使用的是同样的学案,势必会出现成绩好的同学“吃不饱”,成绩差的同学“吃不了”所以设计出一种让优等生得到提高,中等生得到优化,学困生得到一定的转化的导学案是我们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
三、改进意见
1、加强对高效课堂教学的研讨,努力提高教师高效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我校开展课堂教学改革,采用“Y+Z”模式进行教学的时间还不长,在教学中还有许多不适应,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我校的高校课堂还处在边探索边完善的阶段,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按照“Y+Z”教学的环节和要求开展教学活动,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为下一阶段完善“Y+Z”教学模式作准备,因此在备课组、在教研活动中,都要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校也要积极组织骨干教师进行高效课堂的研究、反思,总结经验,推动高校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
2、建设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改革能否顺利推进,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小组建设时应好、中、差学生搭配,并选出认真负责的小组长,明确小组长的职责,这一点我深有体会,7班有一个小组,组长叫燕杰,他对组内的检查,督促力度很好,有一次他们组的一位学生叫王磊,这孩子学习成绩一直比较差,所以学案完成的也不好,有一次,我检查时,查到王磊没做学案,要王磊受罚,这时燕杰就站起来说:“老师,我也应该受罚,因为我检查力度不够,所以导致王磊没做”这时王磊觉得很不好意思,说:“组长,老师我以后一定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了”从此我就特别注意这个小组,他们组每个学生的学案就没出现过没完成的情况,而且上课时组内讨论的也是非常热烈,因为他们要努力完成学案。所以选一个得力的小组长很重要。
3、加强对导学案的编写。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指南针、方向盘,因此备课时要特别重视导学案的编写,我认为导学案的设计:一是必须落实到集体备课,体现教师的集体智慧,杜绝只有分工没有合作的现象。二是问题的设计必须体现诱导、指导、层层深入,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层次设计,能够使学生有兴趣地去思考、交流、合作和探究。
总之,课改任重而道远,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我坚信“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所以只要我们投入其中,从自身做起、从每节课做起、从每个环节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积极探索、深入研究,终会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
第三篇:班主任要努力改变自我
班主任要努力改变自我濮阳市南乐县福堪镇六合中心小学教师:张胜伟
联系:***457411ZSW819246544@126.COM
班级、班集体,人们生于斯,长于斯,变化于斯。在当班主任这些年中我改变了很多,我也必须改变,谈下为何改怎样改吧!
1.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
我们是不是经常抱怨?抱怨学校环境不理想?抱怨学生生源太差劲?抱怨学生家长个个是不称职的家长?„„其实,反过来想想,是不是这样更有道理?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只有先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同样,我们不能要求学生都是我们想要的那样,那就只有我们自己去努力,去想办法,让优秀的孩子更优秀,让不够优秀的孩子朝着优秀的方向不断努力前行!所以,做好班级管理,先改变自己的心态和方法最重要。记得我在刘庄小学的时候,也曾埋怨教室脏,学生脏。因为多少年以来,教室的玻璃从来没擦过,窗框、墙壁都黑乎乎的了。当我带着新一年级的孩子“入住”教室时,首先让孩子们观察教室,说说自己的发现和感觉,然后顺势引导学生要给自己创造一个洁净的学习环境!孩子们虽然只有7、8岁,但因为是农村的孩子,也在家干过一点活了。所以十几个孩子跟我一起,端来几个脸盆,拿了几条毛巾,买来一袋洗衣粉,开始大扫除!我们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把窗台,窗框,墙壁,门子、地板等打扫得干干净净„„孩子们可开心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让他们小小年纪懂得了 靠自己的劳动能为自己创造整洁舒适的环境!也真有效呢,从个人卫生到作业的整洁,那帮孩子做的还都不错!还有我现在所在的高新区实验学校,2006年,谢书记来时,从硬件设施到软件设施„„不争论,不等待,不气馁,只有四五年的时间而已,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多互助,少互斗,多学习,少批判
魏书生老师给大家签字写过这样一句话:“深信每位学生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指的是学生学习生活上的互助,其实这更成为今天我们的教育教学上的一个重要模式,那就是小组合作!其实,细细想来,人世间好多事都是这种互肋关系,帮助别人的同时,你已经得到了帮助。可是,真正做起来,却感觉很棘手。要做到”坚持每位学生都是自己的助手,自己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不容易。班主任常常觉得那些班干部、好学生能帮自己做工作,而那些淘气的学生,就不是助手甚至是是作的阻碍了。这样思考问题,就真的容易把助手逼到对手的位置上。
我们做班主任的必须坚信,学生不管多么难教育,他毕竟是青少年,他的内心深处一定是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世界必然是假恶丑与真善美并存的世界。当教师挑动学生内心深处真善美与假恶丑开始斗争、抗争的时候,教师就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找到了自己的助手,凭着这些助手的力量,去管住学生内心深处的假恶丑。不管学生多气人,多淘气,当他站在你面前时.你都要坚信,他的内心深处便潜在着你的助手。你要穿透学生那使人生气的表情,看到他那广阔的内心。
教育学生的时候、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面,让学生怎样,不让学生怎样,而要力争站在学生心里,站在学生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你真是他的助手。一旦和学生建立了这种互助关系,就会进入左右逢源的教育境界。
多学习,就是用学习吸收的观点看待别人,看待学问,看待事物,会使人变得强大,乐观,胸怀开阔。我喜欢这样想:”不管你有多少缺点,不管别人对你的评价如何,反正我要学习你那条长处,就把它拿来变成我的。“
一位班主任有什么样的观念,常常影响到学生。倘班主任喜欢批判指责,一班学生纷纷效仿,大家互相批判指责起来,一个班级就会分崩离析。倘互相批判不要说一个班级,文革中一个个家庭夫妻反目,兄弟为仇的例子不是多得很吗?班级乱了,何谈管理.何谈学习?
我总引导学生多学习,少批判,大家互学长处,长处越来越多,大家关系越来越融洽,班级就好管理了。每当我班那些学习很吃力的同学在课堂上回答对问题时,当宣读他们的试卷从不及格到了及格时,我班全体同学都不约而同送上自己的掌声!很多时候,我都被这群活泼灵动真诚可爱的孩子感动着,我也时常在想,即使某些孩子的学习成绩永远赶不上来,但是,在他们心里我已种下了自信自强,与人为善的美好种子,我相信,他们的人生有这样的奠基,就不会是失败的人生!
3.提高笑对人生的能力
一位班主任积极乐观,笑对人生,容易使学生受到感染,容易使学生姓格开朗、乐观。我常想.生活像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反过来,你板着阶级斗争面孔对待生活,那就天天都有值得生气的事情。你若对着镜子哭,它当然也对着你哭。”有那么多困难整天缠着你,笑得起来吗?“"那就要看笑的水平高不高啦?”我想,笑是一种胸怀,也是-种能力,一项技术。应钻研这门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笑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笑的能力,这样,教学效率就能高。当然,笑还有其它好处,诸如:笑能使心理轻松、思维敏捷、强身祛病、延年益寿、增进团结、吓跑困难等等,就不细说了。
第四篇:班主任要努力改变自我
班主任要努力改变自我魏书生说:“多改变自我,少埋怨环境。”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因为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种种困难和矛盾,也正因为有困难和矛盾,才体现了我们工作的意义和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我们的教育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如随着生存条件的日益改善,孩子们从小缺少艰辛劳动的体验;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深化,教师被拉下了神圣的殿堂;随着计划生育的持续深入;独生子女个性增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的眼界不断日益开阔„„这些因素的变化,使学生越来越不好教育,于是我们便开始抱怨,但抱怨于事无补,我们只能努力改变自我,去应对环境对我们的挑战。
如何改变自我呢?首先要改变我们根深蒂固的师道尊严的观念,抱着为学生服务,教育学生的目的区开展工作。这样,我们就不会因学生不用心学习或做不到“色愈恭,礼愈至”,而抱怨世风日下或大发雷霆了,就能心平气静地思考应对的策略去解决眼前的困难和矛盾了。其次是要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我们的思想品德修养不仅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着学生,而且可以赢得学生对老师的爱戴。俗话说:“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如果我们有了比天空更广阔的胸怀,就能理解工作中的困难和矛盾,就能理解和宽容学生,就不再抱怨环境,学生也会因为我们的高尚而爱戴我们。这样,教育教学工作就能顺利地开展。再次是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这样,学生才能尊重我们,才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总之,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
第五篇:课堂改变教育,教师改变课堂1
课堂改变教育 教师改变课堂
————商都二中“Y+Z”高效课堂实施心得体会
赵丽霞
“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垄断教育业已达数千年之久,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确实让一部分学生学到了一定的文化知识,但却在培养少数优秀学生的同时,使更多的学生产生了求学过程中的依赖情绪,学习效率较低。要想改变这种学习状况,唯有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在学校提出课改后,我们以极大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积极投入到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讨活动中。回顾过去,由最初的不理解、不得已,到逐步适应,主动探索、不断反思、不断进步,既收获了成功与快乐,也遇到了许多问题与困惑,在这里,就我在课改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进步与成效
1、学生学习氛围的转变
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具体形式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组织教学,以问题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始终,展示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为此,我们先将学生从性格差异、学习能力、语言表达、习惯素养、知识积累、表现欲望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并对学生各自的职责和任务进行了培训,新型合作学习小组建立后,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大改变,自己能做的自己做,自己做不来的就在组内地讨论,争先恐后的写学案,生怕自己写不完。所以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使学生渐渐习惯了先自学而不是在坐等老师的讲解,彻底打破了满堂灌的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如7班的王忠宇,何静,以前上课总是沉默寡言,现在却能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里面,发表自己的见解,胆子更大了。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课上学生的笑容多了,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浓了,为小组出谋献策的学生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这些都是可喜的变化。
2、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
在该模式实施之后,从理论到实践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树立了“生进师退”的教学观,完成了教师角色的大转型,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说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完成了向编剧、导演的转型,学生实实在在地动起来了,成了课堂的主人,课上呈现出了“教师搭台学生唱”的局面,学生自信心增强,展示欲望强烈,学生通过参与合作、交流和展示,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我记得5月初,学校通知八年级生物要提前结业,于是我就忙着赶进度好腾出时间复习,在12班自己满堂灌讲了一节课,确实没少讲内容,等第二节课我又开始讲的时候,付宏伟站起来就说:“老师,你这样讲课我们记不住,我们还是要自己做学案,自己总结。”其他同学也跟着附和,从此我就知道这种满堂灌的模式不能再用了。
3、小组合作学习氛围越来越浓
自我校“Y+Z”教学模式实施以来,给学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学生开始尝试体验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索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就感,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 转向“主动”,学生的学习情感由“厌学”转为“乐学”,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倡导的学习形式和策略,正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学科的课堂中。首先,小组合作的兴趣来源于问题的设置,问题的引导,在经历了两年的尝试、调研、改进之后,现在老师们设置的问题越来越巧妙、越来越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越来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组段宏伟教学中设置的问题: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种子为什么会发芽?鸟为什么可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而人即使在身体绑上翅膀也不能像鸟儿一样在空中自由飞翔?等等,这些问题的设置,学生都是急切想知道答案,但个人的思维是有限的,通过小组合作,丰富多彩的答案尽在眼前,学生们的思维在整节课中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其次,自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以来,学生勇于思考的习惯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死记硬背的现象少了,机械训练的现象也少了,学习的氛围更浓了,如学习《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课时,仅靠书本知识只能使学生了解我国的生态状况,达不到应有的情感意识和价值观,但我组冀文兵老师结合本地生活实际,设置了如下问题:本地有哪些生态系统?本地有哪些人类活动导致生态破坏的事例?给本地带来什么样的危害?本地正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环境?各小组在课堂上经过讨论交流,一个个问题被学生们生动有趣地破解了,而且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甚至下课了,同学们还在不停的追问,这节课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4、展示环节使得课堂异彩纷呈 “课堂因展示而精彩”课堂展示是整个课堂的主旋律,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头戏”,课堂展示也是一个难点,组织不好就会出现“失控”的局面,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在经过两年多的尝试、反思、完善之后,我所带的班级的学生,特别是7、8班的学生,绝大部分都能踊跃地发言,他们在展示时,站姿正确、声音洪亮、态度大方、思路清晰,并且能注意到知识点的联系,别看这些学生,站在那里就像老师一样,特别可爱,精彩的展示总能博得学生的阵阵掌声。我记得有一次,就是去年的十二月份我校展示“Y+Z”教学模式,我讲了一节课《尝试对植物进行分类》,有一个问题是种子植物分为几类?当时是郭淑奇抽到了这个题目,她展示的时候讲到:种子植物(就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植物)分为两类,一类是裸子植物,一类是被子植物,分类的依据是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并且举例说明:我们吃桃子,种子是包在果肉里的,就是被子植物,像松树种子是裸露在外面,直接可以看到它的种子。我认为郭淑奇讲的已经很好了,但有一个学生叫邬敏,他对郭淑奇提了一个问题:“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哪一类更高等?”郭答:“被子植物高等”,邬又问“为什么?”当时有十几个听课老师,我以为郭会被问住的,真替她捏了把汗,谁知她不慌不忙的说“一是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保护着,可保护它的种子,避免了蚊虫的叮咬,所以比裸子植物高等”,二是(这时她稍微停顿了一下,并简单的和她的同伴交流了一下),接着说到:“被子植物的果实可以帮助被子植物扩大它的生活范围,有的果实有毛和翅,可以随风飘扬,使种子得到传播,扩大了它的生活范围,如蒲公英、杨树等,有的果实又香又艳,可以诱使动物来吃,消化了果实,种子随粪 便排出,从而使种子得到传播,扩大了它的生活范围,如枸杞、野生杏等,有的果实表面有刺,可以粘到动物的皮毛上,使种子得到传播,扩大了它的生活范围,如鬼针草等,”郭淑奇一口气说完这些话,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相信这些掌声,都是同学们发自内心的,当时我也被她的讲解深深打动了。
二、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1、学生层次不同,各班、各小组之间差异性较大,参与度不均衡。通过观察,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并能发挥出更多的自主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由于班级层次不同,差异性较大,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有的班级整体氛围较好,但也有一两个小组,当别的小组热烈讨论时,他们鸦雀无声,缺少交流。有的班级是一两个组比较活跃,其他组都比较沉闷,也有的班级整体讨论非常热烈,但愿意主动站起来发言的学生总是那几个。二是优等生参与自主发言和展示的次数明显多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合作学习时,不少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无所事事,或做与小组活动无关的事情,学习好的学生自然成了各组名副其实的代言人,而学困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只是其陪衬。
2、部分学生仍沉浸在旧的教学模式,寄希望于老师的讲解
这种情况是比较普遍的,如我在布置任务后,让学生自主学习,自行组织答案时,我在各组间巡视时,经常看到一些学生在书本上勾画,但有的学生连这一点也做不到,更不要说在学案上组织语言写答案了,这些学生多半是等老师公布标准答案,再抄写在学案上,殊不知这样他就放弃了锻炼自己的机会。
3、学案的设置和学生不同层次的的需求的矛盾
学案的设置和学生不同层次的的需求呈现出了“不够吃”“吃不了”的矛盾现象,也就是说好学生早已完成了,坐着等比较差的学生完成学案,两类学生的并存严重影响了课堂效率的提升和学生能力的提高。德国著名诗人海涅说:“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而我们面对的不只是一个世界、几个世界,而是几十个、甚至是几百个世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人海中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班级的学生都存在着知识和能力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我们现在不同的班级使用的是同样的学案,势必会出现成绩好的同学“吃不饱”,成绩差的同学“吃不了”所以能否设计出一种让优等生得到提高,中等生得到优化,学困生得到一定的转化的导学案是我们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
三、改进意见
1、加强对高效课堂教学的研讨,努力提高教师高效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我校开展课堂教学改革,采用“Y+Z”模式进行教学的时间还不长,在教学中还有许多不适应,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我校高校课堂还处在边探索边完善的阶段,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按照“Y+Z”教学的环节和要求开展教学活动,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为下一阶段完善“Y+Z”教学模式作准备,因此在备课组、在教研活动中,都要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校也要积极组织骨干教师进行高效课堂的研究、反思,总结经验,推动高校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
2、学习小组加强建设。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改革能否顺利推进,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小组建设时应好、中、差学生搭配,并选出认真负责的小组长,明确小组长的职责,这一点我深有体会,7班有一个小组,组长叫燕杰,他对组内的检查,督促力度很好,有一次他们组的一位学生叫王磊,这孩子学习成绩一直比较差,所以学案完成的也不好,有一次,我检查时,查到王磊没做学案,要王磊受罚,这时燕杰就站起来说:“老师,我也应该受罚,因为我检查力度不够,所以导致王磊没做”这时王磊觉得很不好意思,说:“组长,老师我以后一定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了”从此我就特别注意这个小组,他们组每个学生的学案就没出现过没完成的情况,而且上课时组内讨论的也是非常热烈,因为他们要努力完成学案。所以选一个得力的小组长很重要。
3、进行捆绑式评价。“捆绑”的目的是把小组内的每个人捆绑在一起,每个组员为了一个共同目标紧紧团结在一起,在评价机制的激励下进行着和其他小组的竞争。首先在小组内“结对子”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好的帮扶差的,然后组内成员一个人优秀不算优秀,全组优秀才算优秀,让好学生带动差生学习,达到全组优秀。
3、加强对导学案的编写。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指南针、方向盘,因此备课时要特别重视导学案的编写,我认为导学案的设计:一是必须落实到集体备课,体现教师的集体智慧,杜绝只有分工没有合作的现象。二是问题的设计必须体现诱导、指导、层层深入,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层次设计,能够使学生有兴趣地去思考、交流、合作和探究。
课改任重而道远,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我坚信“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所以只要我们投入其中,从自身做起、从每节课做起、从每个环节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积极探索、深入研究,终会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