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办学思想研讨会的感想与体会
办学思想研讨会的感想与体会
付素斌
这几天参加办学特色思想研讨会,听了封局长、曲所长、刘茗教授以及盛世长安小学孙校长的讲话,让我学到了许多的知识和新理念,认识到创建一所有特色的学校需要全体师生不懈的努力,下面就我们西冶小学实际情况说说我今后的打算:一所学校办的好与坏,关键是这个学校是不是具有与其他学校不相同的特色,也就是说特色是一所学校的灵魂。特色学校的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校发挥优势、开拓创新的有效载体。是学校是否可以持续发展的关键。以后,结合我校实际,我校将确定“关注师生的发展,优化育人环境、提高育人质量,提升办学品位”为我校特色学校创建的重点,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抓好校园文化建设
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力求突出“净化、美化、绿化”等特点。我校将把其作为创建特色校的工作重点来落实、实施。
1、表面文化建设,做好校园环境的布置。如 :校园、教室、走廊、办公室、会议室及运动场等环境的布置和文化氛围的营造,制作各种文化宣传标语,警示标牌的完善,各类管理制度状况上墙,规范校风、校训等都将形成个性化的建设体系。
(2)、加强教师行为的文化建设,重点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抓好教职工行为的文化教育,更新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抓好教师素养的提高。树立“以德育人、用心育人”的思想理念,以提高育人质量,提升办学品位。
(3)、深入广泛地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调节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和发展孩子们的个性及特长,以便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此,我校将根据本校的实际,开设了绘画、书法、朗读、科技制作、表演等兴趣活动小组,并安排指定教师不定时地对其进行辅导,学校指定专人抓此项工作。我们将对兴趣小组的成果进行展示。为学生搭建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创造机会。
(二)、教师方面:关注师生的生命与发展,积极主动为师生营造一个和谐、愉悦、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急教师之所急,想教师之所想,用爱心去关怀每一位教师,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的第二个家,让教师在学校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无一点后顾之忧。在这个基础上选拔培育自己的名师队伍。即刘茗教授说的培育自己学校“永久牌”的名优教师
(三)学生方面重点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1、认真贯彻落实《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一日常规歌》,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2、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专题。
利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围绕每月的教育主题开展教育专题活动。通过校园广播、板报、绘画展览、主题班队会、主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开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活动。
3、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德育的核心辐射作用,把德育融合到各学科之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美、意境美、人物美、语言美,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是教学过程也因德育的渗透而变得更具有趣味性。同时每位教师更要加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做到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从而以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净化学生的心灵,树立学生的荣辱观及道德观。
4、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橱窗,大力宣传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如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书里有关学生美德方面的知识。
5、建立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建立家长学校,定时召开家长会,班主任要经常家访,与家长取得联系,齐抓共管,促使孩子们健康成长。
(四)、办好一所学校,教育科研是动力,我校今后将以校为本,搭建校本教研、科研兴校的平台。
1、进一步转变和创新教育管理观念。
本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坚持以情感激励为手段,重视人、凝聚人、感染人、激励人,切实关心每一位个体的发展和需要,把以“教师发展为本”作为落实“以学生为本”的前提条件。从多元、多层面评价教师和学生,使师生们都能感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体验到生命的价值,运用激励的手段保护和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师生共同成长。
2、关注课堂,体现自主,要保证一个“质”字。
(1)、重视六课能力的训练。把“备课、上课、听课、说课、议课、评课”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师能力基础提高的切入点,作为教学管理的投入点。
(2)、改变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向课堂要质量,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每位教师要潜心探索和研究“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用动态、发展的眼观看待课堂教学和每一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体验,是教育的过程称为是生交往、互动合作、共同发展的过程。同时构建“师生平等、民主和谐、情感交融的新型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营造学习氛围,建设学习化校园。
1、强化教师的学习意识,更新学习观念,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使终身学习成为广大教师的广大教师的共识。
2、启动校园读书行动,创建书香校园。
(1)、开放校园图书阅览室,鼓励师生读书,读好书,逐步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使浓厚的读书氛围充盈着校园里的每个角落。各班要完善班级图书角,黑板报、读书展示园地建设。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办手抄报等多种读书的形式的读书教育活动,打造“书香人雅”文明向上的良好班风。为了打造书香校园,我校将加强图书室和广播站阵地建设,采取多种形式扩展和丰富图书资源,设立经典古诗文诵读课,开展读书班级评比、征文、手抄报、演讲、诗文朗诵比赛等活动,努力营造书香浓郁、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六)、实施、推进阳光体育行动。
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学生强身健体的意识,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二是完善可见制度,上好“两操”。保证教师学生在学校的体育活动不少于一个小时。
总之,通过这几天的培训,我学到许多自己不懂的知识,在今后的学校管理和建设中,我会将这些理论知识与我校实际相结合,同广大师生一起为西冶小学的美好明天奋力拼搏。
第二篇:办学思想与理念
阳明山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启迪智慧、增强自信、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办学宗旨: 慎密、严谨、务实、创新
办学目标: 学校整体工作力争达到“六化”:
育人目标:
校风:
校训:
教风:
班风:
学风:
学校管理规范化、校园环境文明化、教育教学科研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师资队伍科学化、办学质量全面化 做集体的主人:学会关心做学习的主人:学会主动做生活的主人:学会劳动读好书走好路 做好人 勤奋健美 文明活泼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授之以渔 持之以恒 自立自强自爱自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勤学苦练,一丝不苟。学会自律学会负责 学会思考学会创造 学会处理学会交往
第三篇:学习《著名校长办学思想》体会
学习《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心得体会
我认真研读了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朱永新同志主编的《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通过学习原文、细致研究名家的办学思想,治校方法,我发现他们虽然各有各的不同校情,但科研兴教的现代办学理念、以人为本的治校策略、严而不死的教育管理、办出自己学校的特色等方面的办学思想是一致的。从书中,我的思想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洗礼,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震颤。这是一本十分难得的好书,值得校长们一读。
在学校发展的诸要素中,关键所在是作为学校灵魂的校长,唯有优秀的校长,才能为教师的健康成长提供宽阔的舞台,才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高万祥校长追求“让全体师生在校园里过得更好、活得更好、发展得更好”的境界;看到了刘京海校长“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成功”而常常忘了到幼儿园接自己的孩子;看到了李金初校长怎样大胆改革、精心选择,使学校很快发展成为“不是重点的重点”;看到韦力校长在41年的治校生涯中如何精心“编织人才的摇篮”,听到他那“体现我生命价值的岗位是教育,是校长工作。人若有来生,来生我还干这一行”的肺腑之言;看到冯恩洪校长如何把教育作为一项事业、一门科学和一种艺术而孜孜不倦地“探索明天的教育”;看到丁浩生校长对校长是“家”不是“官”,是“家”不是“匠”,是“家”不是“神”,是“家”不是“商”的精辟论述;也看到了邱济隆校长站在教育思想的高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大手笔。在这本书中,每一位校长都有一串动人的故事;每一篇文章都闪烁着校长们教育新思想的光芒;每一段文字都给我们留下深深的思考和启迪。
“校长是教师的教师,他应该是一所学校中最有学问的人,他更应该是一位道德高尚并富于人格挽救魅力的人。一位优秀校长的人格应该是高山仰止无法估量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会日益清晰地化作一座永远值得怀念的人格丰碑,化作永远滋润校园的美好的精神营养。”这是张家港市第一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高万祥写在卷首的一段话,他是这样说的,更是去样追求的,多么这憾人心魄啊!“教育思想是办学的灵魂,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管理水平是办学的关键。”这是北京市四中邱济隆校长在三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及学校管理工作的实践中,形成的办学指导思想,简朴的语言道出了当今学校教育工作的真谛,尤其是办好一所学校的秘诀。细细品味其中所蕴含的哲理,令我辈要为之孜孜以求一生一世,学习、探索一辈子。“因这有自觉,校长就成为有心人,全心全意投入,重视积累实践的感受和经验,借助教育理论、管理理论的学习。以先进理论为指导武器,观察实际,总结实践经验,向同行学习,一步一步把自己武装起来,充实、丰富起来,从自发走向自觉,动态地使自己的素质修养适应办学要求,这恐怕是校长成长走向成功之路。”这是天津一中校长韦力积41年创业实践得出的一条结论,字字掷地有声,句句撞击心扉。
通过细读每篇文章,一方面我被这些行家里手的创业精神所折服,尤其是那种直面困难,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大家风范;另一方面,从他们的成功实践中受到了现代学校管理的启蒙教育,同时也看到了我们今后应该不懈努力的方向。本文来源七七范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四篇:办学思想
论高校办学思想
财务处 李丽
所谓办学思想是指在一定社会文化的影响下校长对办学方向、指导思想、办学原则、办学目标和办学途径等的系统认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办学思想的关键就是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两大问题。
首先,我们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导思想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战略主题也指出:“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我们学校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致力于培养基础实、技术精、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个培养目标和我校办学定位——特色鲜明、社会声誉良好的应用技术大学,相一致。我们学校致力于培养“三重一高”应用型人才。“三重一高”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本科层次教育,既有着普通本科教育的共性,又有别于普通本科的自身特点,它更加注重的是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后劲足、上手快”,即基础知识比高职高专学生深厚、实践能力比传统本科生强,是本科应用型人才最本质的特征。
其次,如何培养人?著名的原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先生认为:“大楼是有形资产,大师是人力资源,两者之外,我还要加上文化内涵,即大爱。现在的高等学校,不仅要有大楼、大师,更要有大爱。”我认为:大楼是物质资源,大师即引领文化,大爱即弘扬精神。因此解决如何培养人首先要注重学校精神的塑造。所谓精神是指人类思想具体而又抽象的一种思维活动,它支配着人体本能,引领着实际行动。很多时候,事情最后的直观结果实则都是精神活动遗留下来的产物。精神作为一种动力源,它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作为一种规范力量,又具体可感。伟人毛泽东曾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精神是人所不可或缺的,更是学校不可或缺的。
学校的精神统领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办学策略。著名的“黄埔精神”,即为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爱民、不怕牺牲,表现为爱国爱民的使命感、国家统一的整体观、自强不息的奋斗观、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延安“抗大精神”,即为崇高理想英勇奋斗的精神,这是毛泽东构建的延安精神的主线与灵魂;美国“西点精神”概述为“没有任何借口”的行为准则以及执行准则、理想准则、合作准则、道德准则、竞争准则等等。浙江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杨卫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具备大楼、大师、大学精神三大要素。如果说,大楼、大师构成了大学硬实力的基本因素,那么,大学精神就是构成大学软实力的核心内涵。大学不仅是一种有形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无形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因而,真正意义上的名校,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精神”。
那么,什么是“湖工精神”?我们学校的精神就是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睿智圆融、追求卓越。学校精神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一种特殊的“气场”——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睿智圆融、追求卓越,在这种气场中,全校师生便在言谈举止中自然地呈现出这种精神的气韵;它就像一面旗帜能把全体教工凝聚一体,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主席说:“清华园里奋发向上的政治空气,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艰苦朴素的优良校风,深深陶冶了我们,指引我们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正因为所受到的清华精神的熏陶,使得我们在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能够始终不忘国家,不忘我们对国家、民族应尽的责任。”那我们的“湖工精神”也会指引全校师生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睿智圆融,追求卓越!
我校办学思想解决了培养人才目标和如何培养人才的两个关键问题。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管理以服务为本、发展以质量为本。践行“勤学、务实、圆融、卓越”校训,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相信我校一定会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三重一高”的人才,成为特色鲜明、社会声誉好的应用技术大学。
第五篇:办学思想
六合中心小学办学思想
办学思想:创建规范加特色的学校,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办学目标:创建南乐县农村一流学校。
办学特色:
1、构建书香校园,开展国学教育。
2、开展传统体育项目和游戏活动。
校风:勤学、健康、尚德、向上
教风:求真、务实、躬行、超越
学风: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快乐
校训:读懂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
办学思路:
1、坚守三条红线,提高政治敏感性
(1)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工作纪律、财经纪律;
(2)安全大于一切,没有安全,也就没有一切;
(3)不乱收学生一分钱。
2、坚持一个中心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3、倡导两个追求
(1)大胆追求教学上的名;
(2)大胆追求育人中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