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安全问题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安全问题提高教师的责任心。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明确维持纪律与课堂管理的要求。在教学之初,教师就要向学生明确宣布要求学生做的和不允许做的行为要求,为了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体育教师要防患于未然,尤其是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一定要狠抓常规的执行,特别是上危险性比较大的课程(如铅球、标枪、跨栏)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安全,要有耐心指导学生。体育教师绝对不能进行放羊式教学,擅自离开教学岗位。上课前要确保体育场地,器材,安全完好,关心天气的变化,如出现特殊情况应用时作出调整。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对学生负责,时刻以学生的人身安全着想,避免体育课安全事故的发生。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师必须忠于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爱岗尽责,乐于奉献,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这是教师职业道德之一。在实际教学中,只有教师自身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才能帮助和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使学生更健康成长。加强体育课组织管理。课前考虑细致周到(认真备课),将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的安全。因而作为体育教师应该有较强责任心,认真备好每一节课,除备教材外,还须备学生、器材,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有何种安全措施,均须做到胸有成竹。教师灌输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学会宽容,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教师还应用创新性思维考虑问题,如设立体育教学班级小组长,并不断培养学生小组长的组织能力,使学生小组长成为体育教师的得力助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准备活动和保护方法。如练习跳远项目时,要先做好踝、膝、腰、肩等部位的准备活动。如练习排球扣球技术时,应注意弹跳的高度,身体的施展程度和落地支撑脚的要领。注重提高教学业务能力。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优良的实践本领。青少年学生在学习动作要领主要是通过模仿教师的动作,如果教师在示范动作中做出错误动作,学生也会跟你一样,学会你错误动作,不仅成绩提不高,而且易造成损伤。总之,教师过硬的业务能力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强烈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是减少课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措施之一。处理好体育课上的异常情况。体育课要时刻把安全教育放在第一位,并把安全教育写在教案里,要安排专门时间给学生讲解体育课的安全教育理论,时时刻刻想到学生的安全。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异常的情形。如有的孩子因在家生气或心情不好就发脾气、情绪表现极不稳定,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既要合理的批评,同时也要善于引导,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和鼓励;再如在体育课中有些孩子由于对身体的认识不足或缺乏言语表达等因素,有时身体不适他也不知告诉老师,如果教师不留心往往就容易错发生事故。所以在体育课的课前、课中、课后,教师都应留心观察他们是否有身体不适的异常表现,以便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掌握必备的急救常识。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熟知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另外必须要细致了解他们的病史状况,以便合理安排这类同学的体育教学内容,防止因体育教学安排不当而导致病症出现,引发事故。另外教师还必须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处理方法,如运动中暑、抽筋、脱臼、急性损伤等情况的应急处理。这样遇到问题能在第一时间里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急救处理或治疗,把损伤降到最低程度。
第二篇:化工行业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化工行业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化工生产处理的物质往往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性强和有毒害物质多等特点,且生产装置趋向大型化,一旦发生事故,波及面很大,对国民经济及所在地区的人民安全,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和灾害。故化工安全的意义十分重大,是化工生产管理中的重要部分。
化工安全技术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①预防职业性危害的技术。
例如防尘、防毒、采暖通风、采光照明、震动和噪声等的控制和治理,高温、高频、放射性等危害的防护,以及对工人作业环境的各种卫生监测技术。
②预防发生各类事故的技术。
例如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防火、防爆,化学危险物品的安全贮存和运输,压力容器和设备的安全使用、维护、检修,人身保护,事故的数理统计分析,以及安全系统工程等。
③制订和不断完善各种化工安全技术的标准、规程和规范。
危险品的分类和贮存用途较广的化学危险品约有2000种,按主要特性划分10大类,即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自燃物品、遇水燃烧物品、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氧化剂、剧毒品和毒害品、腐蚀物品以及放射性同位素。除腐蚀物品和放射性物品各有其特殊要求外,其他一般化学危险品的贮存也都有其要求(表1化学危险品分类贮存原则)。
防火、防爆技术是化工安全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
做好预防工作,首先应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引起燃烧和爆炸的因素。火灾和爆炸的基本概念对于处理易燃、易爆物质十分重要的概念是爆炸极限、燃烧危险度和爆炸危险度。
爆炸极限
当可燃气体、可燃蒸气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遇到明火或其他点火源时,就会发生爆炸。此浓度范围,就是某物质的爆炸极限。可燃气体、可燃蒸气或粉尘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混合物的最低浓度(通常用体积百分比表示)称作爆炸下限,最高浓度称爆炸上限。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粉尘的爆炸极限是防止爆炸的原始数值,是防爆技术中的重要数据。
爆炸极限不是一个固定值,随温度、压力、惰性气体、容器情况等各种因素而变更。其中爆炸性混合物的原始温度越高,则爆炸极限越大,即爆炸下限降低而爆炸上限增高。
爆炸性混合物的原始压力对爆炸极限有很大影响:
压力降低,则爆炸极限缩小;待压力降至某值时,其下限与上限重合,此时的压力称为爆炸临界压力;若压力在爆炸临界压力以下,系统便不会爆炸。混合物中惰性气体的含量增加、爆炸极限缩小;惰性气体的浓度提高到一定值,可使混合物不爆炸。充装容器的管子直径越小,爆炸极限范围越小。当管径(或火焰通道)小到一定程度时,其火焰即不能通过。其他如火花的能量、受热表面的面积、火源与混合物的接触时间以及光的照射等,对爆炸极限均有影响。
燃烧危险度
从预防火灾的角度将易燃固体和易燃液体进行分级。易燃固体一般以其燃点作为燃烧危险度的分级依据。易燃液体则按其闪点(液体的蒸气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分为四级(表2液体燃烧危险度分级标准),第一、二级称为易燃液体,第三、四级称为可燃液体。
爆炸危险度
易燃气体、易燃蒸气和粉尘的爆炸浓度用下式来计算:爆炸危险度的数值(表3典型易燃气体的爆炸危险度)越大,则表示其危险性越大,反之则其危险性较小。
火灾危险性分类对于化工生产过程的火灾危险性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在生产或贮存中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以便从开始设计时即作为重点考虑。
中国将化工生产和贮存的火灾危险性分别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甲类---使用或产生闪点<28℃的易燃液体;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在压力容器内超过自燃点的物质。
乙类---使用、贮存或生产中产生闪点为28~60℃的易燃、可燃液体;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助燃气体和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生产、使用中排出浮游状态的可燃纤维或粉尘,并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贮存物质中在常温下与空气接触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燃的危险物品。
丙类---使用、贮存或生产中产生闪点≥60℃的可燃液体;可燃固体。
丁类---对非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温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他用的各种生产;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和贮存。
戊类---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非燃烧物质的生产。
甲类的危险性为最大,应重点采取措施。
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取决于可燃物的种类、性质及用量,生产装置区域及厂房空间的大小,生产装置的技术状况和先进程度,通风换气条件和设备,以及装置是否可能泄漏和操作是否可能出差错,等等。
通常采取的基本措施有:
严格控制点火能源。
主要是指明火(加热用火、维修用火等)、高热物及高温表面、电火花、静电火花、冲击和摩擦、绝热压缩、自然发热、化学反应热、光线和射线等。
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在安全限度以内操作,最好采用自动调节和控制。提高自动控制与安全保险装置的能力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此外,限制火灾或爆炸后果的蔓延,在开始设计布局时就要考虑,既能预防事故灾害的扩大,又要便于运行管理。例如,预防爆炸的破坏作用,厂房或装置应有防爆泄压设施,也可采用隔离或露天安装,以及远距离操纵等。
中国对石油化工厂的防火间距做出了规定
例如,化工厂与居住区、邻近工厂、交通线路等的防火间距规定:在工厂总平面布局上,工艺生产装置,全厂性重要辅助生产设施,以及机修、仪表与电器修理、汽车库、中心试验室等有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易燃与可燃液体贮罐等,都有防火间距规定;工艺生产装置内设备、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规定;以及化工厂建设场所及其他防火间距等共16项规定。
职业性危害的预防,主要是预防尘(矽)肺、职业中毒、灼伤、噪声、辐射等职业伤害。
中国对车间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最高允许浓度作了规定。预防灼伤、噪声、辐射主要是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以及设置可靠的预防或防护设施。
防止造成危险性较大的物质形成燃烧爆炸的条件。
首先应尽量改进工艺,以危险性较小的物质取代之。若不可能则采取适当措施,如采取惰性介质保护,密闭或加强通风以降低物质的浓度或在负压下操作,等等。
第三篇: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安全问题(共)
天宝盛世花园项目
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安全问题
建设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因为人是最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人死不能复生。即使不是死亡事故,受了伤,精神和肉体也是最痛苦的。所以,每个人都要爱惜生命,注意安全。
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坚持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安全方针。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河南省建设工程安全监理导则》和有关安全方面的强制性条文。
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其中,除了要有质量保证体系外,更要突出安全保证体系;施工中,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必须立即整改,决不能麻痹大意、麻木不仁;“安全无小事”,要处处提高警惕,时刻注意安全。
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必不可少,按照规定,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必须要有专项施工方案,有的方案必须经专家论证。哪些工程属于危险性较大工程?哪些必须要经专家论证呢?
一、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下列七项工程属于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一)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二)土方开挖工程;
(三)模板工程;
(四)起重吊装工程;
(五)脚手架工程;
(六)拆除、爆破工程;
(七)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应在施工前向现场监理机构报审;施工组织设计应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工)签字批准并加盖单位公章。
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内容应包括: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人员、职责及安全管理目标;有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应有: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施工技术交底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消防安全责任制、大中型施工机械安装拆卸验收维护保养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自检制度等;须经监理复核安全许可验收手续的大中型施工机械和安全设施一览表;需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一览表(包括需经专家论证、审查的项目);对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及地下管道、电缆、线网等保护措施;现场施工用电方案及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应附有说明:如施工区、仓库区、办公区、生活区等临时设施标准、位置、间距;现场道路和出入口;场地排水和防洪;施工用电线路埋地或架空;市区内施工的围挡封闭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四、哪些危险性较大的工程施工方案须经专家论证?
根据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的规定,下列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专家组人数不得少于5人,并要提出书面论证报告。
1、深基坑工程
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极其复杂的工程。
2、地下暗挖工程
地下暗挖及遇有溶洞、暗河、瓦斯、岩爆、涌泥、断层等地质复杂的隧道工程。
3、高大模板工程
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4、30m及以上高空作业的工程。
5、脚手架工程:高度超过24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包括整体提升与分片式提升;悬挑脚手架;门型脚手架;挂脚手架;吊篮脚手架;卸料平台。
6、拆除爆破工程:采用人工、机械或爆破拆除的工程。
五、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要点
1、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安全管理目标、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管理措施、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教育制度、安全管理机构及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班前安全生产活动制度等。
2、现场安全警示标志:现场出入口、起重机械、高处作业、吊装作业、脚手架出入口、电梯井口、孔洞口、基坑边沿、每个临时用电设施、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危险部位,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3、须持证上岗人员:塔吊司机、卷扬机操作人员、施工电梯司机、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爆破作业人员、电工、焊工。
4、施工单位不得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六、脚手架
1、须有脚手架施工方案,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项目监理机构审查同意。搭前进行交底,搭后组织验收。
2、钢管脚手架应用同一管径、扣件连接,严禁钢木混用、铁丝绑扎。立杆应有垫木或底座基础,并有排水系统。
3、脚手板应满铺,板厚在5㎝以上,探头板应捆牢。
4、脚手架工作层外侧应有18㎝高的挡脚板,要绑1m高的防护栏杆,下设安全网,架体外侧应挂设防护立网。
5、架体出入口和紧邻架体的通道,应在其上设置防护棚。
6、卸料平台不准与脚手架连接,并应有限定荷载标牌。
7、钢管脚手架四角应设置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装置。
七、模板及支撑体系
1、模板工程应有施工方案,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并报项目监理机构审查同意。
2、对大跨度、大高度、大荷载模板及支撑体系施工方应附有支撑系统验算计算书。
3、模板及支撑系统施工完毕,应组织分项工程验收。
八、施工用电
1、施工用电现场布置应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用电平面布置规定进行。
2、严禁使用老化、破皮、漏电的电线和电缆。
3、施工照明应有专用回路,灯具金属外壳接零,室内灯高大于2.5m,室外灯高大于3m,行灯使用安全电压。
4、配电箱内有标记,下引出线整齐,有门、有锁、有防雨措施。
5、动力开关箱应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九、“三宝”、“四口”、“五临边”的防护
1、“三宝”就是: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1)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2)2m以上高处作业时必须系安全带。
(3)在建工程外侧应采用合格的安全网封闭;卸料平台两侧栏杆自上而下加挂立网;每两层楼面四周挂平网;操作层下≤10m有平网;洞口边长>1.5m四周应有防护栏杆,洞口下挂平网;电梯井内每隔两层且≤10m一道平网。
2、“四口”就是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和坑道井口;这“四口”应有防护栏杆和踢脚板。
3、“五临边”就是阳台、洞口、通道、楼梯、楼层、屋面等临边必须有防护栏杆(上栏杆1~1.5m,下栏杆0.5~0.6m)。
4、通道及出入口上部应有防护棚。
十、塔吊
1、塔吊安装与拆卸必须使用具有安(拆)资质、安全许可证的单位和专业安装人员。
2、塔吊验收须经有法定检测资质机构检验合格,并在建设主管部门办理备案后,方可使用。
3、塔吊安装与拆卸应有方案,并经安装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
4、塔吊司机,指挥应持证上岗。
十一、施工机械
1、钢筋机械(剪切机、成型机、冷拉、调直机、对焊机)
必须有安装、验收手续;传动部分要有防护罩;搭设防护棚;冷拉、对焊作业区应设有防护;设有专用开关电箱及接地、漏电保护;挂有安全操作规程牌。
2、电焊机
设备检验完好;一次线长度不得超过5m;焊把线接头不超过三处;线路绝缘良好,不得有破皮、漏电现象;焊机应配有防雨罩;设有专用开关箱;外壳有可靠接地、防漏措施。
十二、人的不安全行为怎样影响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人命关天”,尤其在施工现场,稍不注意就容易发生事故。究其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占了很大的比例,关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侥幸心理 怕麻烦、图省事或想抢时间而违章作业,总认为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甚至把侥幸当作“经验”,“以前就这么干的,没关系”,或者是“说时重要,做时次要,忙时忘掉”,从思想上重视不够,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
素质不良
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心不强,无视安全法规,以权代法、以言代法。强调施工忙、任务重,无暇抓安全,片面追求“高进度、高利润”,认为生产就是一切,盲目蛮干,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甚至敢拍着胸脯做赌注,“没关系,出了事我负责”
等,对人的生命和健康安全不以为然。判断有误
判断是行为的指令,正确的判断来源于以往的施工经验和教训,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科学思维。现实中,有的人虽然理论上懂得,但是缺乏实际的现场经验,不能及时作出正确的判断。也有的人过分自信,好自我表现、充当内行,认为自己有经验,思想上麻痹大意、懒惰、草率、和鲁莽,往往会判断错误。
墨守成规
主观上没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习惯于旧的传统安全管理经验和操作模式(即事后防范);也不愿意接受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理念和知识(即预防为主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现场“安全”或“不安全”完全凭传统经验直接处理施工生产中的安全问题。
自我肯定
有这种心理的人,自尊心很强,有冲天干劲但缺乏科学的操作行为,对违章行为受到批评很反感,往往竭力辩解,认为自己“为了生产,本意是好的,是高尚的,不是故意的”等。
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通常表现为:气大于理或法,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甚至赌气做事,“你让我这样做,我非要那样做,看你能把我怎么样”,也有的表面接受,内心却不服气,“明知这样做不安全,也非要这样做”,给安全生产埋下祸根。
弄虚作假
弄虚作假多发生在“技术资料”方面。如:分项交底和安全教育不落实,编造资料,应付检查;对安全隐患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蒙混过关;现场监管不严,为个人蝇头小利丧失原则,做表面文章;安全技术措施或方案与现场实际脱节,失去了强制性和技术指导性的作用。
综合上述分析,造成事故的行为,必定是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是人的思想表现,在施工生产中,各类人员都有可能出现人为失误。所以说,“现场安全,耽误不得,失误不起”,“安全管理,贵在落实,重在整改,来不得半点虚假”。
十三、事故实例 1、2011年3月16日,重庆市某工地25m高的脚手架突然发生垮塌。消防官兵在医疗救护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成功救出6名被困的建筑工人。
这天下午,在建筑工地上,几名抹灰工人正在作业。15时15分,一阵狂风袭来,突然“轰”的一声,大楼左侧的脚手架发生垮塌,几十吨重的钢管和木脚手板,刹那间“倾泻”而下,正在脚手架上面工作的抹灰工从近20m的高空坠落下来,顷刻间被埋在废墟中。该建筑物为8层住宅楼,长60m,高25m,该立面脚手架面积为1500㎡,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第6.4.2条的规定:连墙件布置最大间距(竖向)不大于3倍步距,最大水平间距不大于不大于3倍纵距,每根连墙件覆盖面积,对双排脚手架不大于40㎡,对双排悬挑脚手架不大于27㎡,对单排脚手架不大于40㎡。
该建筑公司使用的连墙件是合格的,在该栋楼施工中,抹灰工在外墙抹灰时,为了方便,将连墙件拆除了,施工员也未进行检查,按照规范要求,每根连墙件覆盖面积不大于40㎡,该栋楼最少要有38个连墙件,而该栋楼的连墙件被拆除到没有几个了,致使脚手架突遇狂风而倒塌。
2、事故发生北方某市的一个工地上,11月下旬的一天,小庆的工头吩咐,叫他从四楼往下背垃圾,并叫他当天必须把所有垃圾运完,如果完成后,就会多发工钱。小庆兴冲冲地背运了几次,觉得很累,心想:这么多的垃圾,这样背下去,今天恐怕是背不完了,那也就多拿不到工钱了。稍微休息后,他想:我何不用抛物的方法往下运呢?这样,又省时又省劲,何乐而不不为呢。
因此,他就装了三个均是半袋的碎石块、水泥灰、水泥添加剂、快粘粉、填缝剂及杂土等垃圾。运到一个窗口处,准备把这些垃圾连同塑料编织袋一起扔下去。
后来他又想,如果连袋子一起扔下去,袋子也会坏掉,就这么几个编织袋,折腾两次就全烂了,到时袋子不够用也是问题。于是他决定从窗口处把垃圾从袋子中倒下去,而不扔掉编织袋,这样就解决了编织袋数量少的问题。时间不等人,当即小庆就干起来了。他从窗口往下看了一下,见没有行人和车辆,回身把一袋垃圾从窗口向下倒了下去。此时,就听下边“哎 哟!”“哎哟!”有人痛苦地叫了两声。小庆知道出事了,赶紧向楼下跑去。
原来,垃圾正好砸中了在墙边安装掉了自行车链子的一位女士。此时她已失去知觉,头部还有血流出。工头得知这一情况后,立马叫车把受伤的女士送到了大型综合医院进行治疗。但由于落入眼中的水泥灰等垃圾没有在现场及时处理,虽然医院做了治疗,但该女士还是失明了,再加上被石灰块砸中,该女士还是留下了脑震荡后遗症。就这样,好端端的一个人和她的家庭被不负责任的倾倒垃圾给毁了,小庆也失去了工作。
4、该事故发生在某市府东路、一座在建的高层建筑工地上。那天,工地的塔吊在在吊运钢筋、模板。老张和小王给塔吊系挂钢筋。当把四捆钢筋钢丝绳系挂好、挂在吊钩上并用对讲机告诉塔吊司机起吊时,只听高处“嗡”的一声响,钢筋就摇摇晃晃地离开地面了。待钢筋离开地面约1.5m时,突然,刮来一阵大风,一块黑色塑料布覆盖在小王的脸上。
当他正要取下那块塑料布时,两根钢筋穿透塑料布,又插入他的眼里。他双手抓住钢筋并不停的叫喊着。这时,在钢筋另一端的老张,被这一场面惊呆了。
在不远处,运料和备料的多位同事看到此情景,急忙跑过来,先用对讲机告诉塔吊司机把吊起的钢筋,慢慢往下放。当一捆钢筋徐徐地下落,伤者双脚着地时,就停止往下放了。众人齐上抓住钢筋和护住小王。又取来切割机和断线钳,把钢筋切断。这样才将伤者解救下来。
在去往医院的途中,小王就停止了呼吸。
这起事故,给我们的教训是痛心的,值得大家注意和汲取。为此,特提出以下几点。
1、同一规格的钢筋捆扎时,端头应排齐,不要这头长那头短。
2、大风或恶劣天气,塔吊应停止运作。
3、起吊物件时,施工人员必须立即撤离到安全地带,防止物件摆动或下落伤人。
4、起吊前若发现吊物上有塑料布或纸或其他异物,必须先清理掉。
5、对施工人员应经常进行安全操作教育。
6、要让工人懂得和掌握应急事故的处理方法。
第四篇:如何注意体育课上的安全问题
如何注意体育课上的安全问题
学校体育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但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由于器械、动作、身体状况、教学组织、场地、天气等各种因素,往往导致伤害事故(尤其是运动性损伤)的发生。这不仅给身体带来损伤,更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工作,而且对周围的学生和广大群众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这不但不利于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而且又加重了学校体育教师的心理负担。如何正确处理学校体育与安全问题,减少学校体育教育中伤害事故的发生,成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一.体育课中安全事故的现状
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份的体育,由于自身的特点(运动、器械)或其它各种因素,伤害事故(尤其是运动性损伤)偶有发生,成为了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这既违背了学校体育教育的初衷,一定程度上给学校带来不良影响;同时,也加重了体育教师的心理负担。
从表面上看,各个学校的体育课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实际上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真正属于体育课内容的项目不但不多,而是减少了。现在的体育课完全是出于安全方面的因素。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女生做做慢跑,玩玩游戏,打打羽毛球,乒乓球,玩玩软排球,呼拉圈和跳绳等。男生体育课玩玩篮球和足球等,算是比较大型的体育课了。
初中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看好自己班上的学生不能打架,特别是男生。处于逆反心理和性意识的萌芽阶段的初中学生,在体育课中由于身体的异常接触而导致打架现象出现的例子多不胜举。
总之,出于安全原因,体育课渐渐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
这样的体育课虽能有效减低体育课安全事故的发生,但从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的社会需要性出发,明显是不科学,不合理,甚至是不合格的。这样的体育课不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品质和意志,学生的身体素质会普遍下降,最终会造成更多的体育安全事故现象的出现。
二.体育课中的安全问题主要的类型 1.动性损伤
运动性损伤即为体育教学中,由于场地,器械、动作、身体状况、教学组织,教学内容等各种因素,导致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中损伤事故的发生。2.春期躁动性损伤
青春期躁动性损伤青春期是指个体的性机能从还没有成熟到成熟的阶段,在生物学上是指人体由不成熟发育到成熟的转化时期,也就是一个人由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时期。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男性从儿童的身体、外貌、行为模式、自我意识、交往与情绪特点、人生观等,都脱离了儿童的特征而逐渐成熟起来,更为接近成人。这些迅速的变化,会使少年产生困扰、自卑、不安、焦虑等心理卫生问题,甚至产生不良行为。在体育教学中,由于科目的特殊原因致使学生出现异常过于激烈的身体接触,引发学生青春期躁动的不稳定的心理因素,导致学生不理性,违规性的斗殴现象的产生,而使学生人身安全受损伤。3.可抗力性损伤
不可抗力性损伤指在体育教学中,因自然灾害(雷击,冰雹,风暴,沙尘,地震)的不可预料性,不可抵抗性而使学生生命安全受损伤。
三.体育教学中产生安全事故的原因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健康,但如果出现安全问题就与教学目的背道而驰了。所以我们必须了解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虽然现阶段体育教学中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般是以下四方面: 1.学生因素
(1)缺乏科学合理的准备活动
据国内外调查统计资料表明,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正确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首要原因,科学合理的准备活动,能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呼吸、心血管系统的活动,提高肌肉的弹性和力量,加大关节活动幅度,使人能更好地进入运动工作状态。但有一部分学生在准备活动上“偷工减料”,最后在运动中出现肌肉僵硬,身体协调性差等现象,从而导致运动损伤。(2)技术动作的掌握缺乏科学性
体育运动中,学生在学习动作时,有一部分学生往往会因为认识不到位或在学习新动作时自己的思维还停留在以前的经验上,因而在运动中也常因没有掌握动作要领,违背了人体结构、功能的特征和运动时的力学原理,而导致运动损伤的出现。(3)身体素质差
由于受现行的升学制度影响,繁重的学习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并占去了学生的大量课余时间,而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仅靠在校每周2至3节体育与健康课和1节保健活动课来锻炼身体,是根本无法满足学生身体快速增长的需要的,正是由于身体素质的低下,在运动中遇到强度较大或难度较大的练习时就容易出现运动损伤的现象。
(4)自我个性的影响
个性是人精神面貌的总的体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在体育运动中,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兴趣和性格,兴趣和性格既是提高练习质量的保证,也是发生运动损伤的根源。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练习得很认真,而有的学生却无精打采;有的学生活泼开朗,而有的学生孤僻懒散。前者是兴趣不同所致,不感兴趣则心理活动水平下降,身体运动技能未能激活,大脑处于抑制状态;后者由于性格上的差异,那些孤僻内向的学生,往往反应较慢,运动能力较弱,且在不能完成练习任务时,易产生逆反心理。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活动,不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可能会造成身体的损伤和出现斗殴现象。2.教师因素
(1)教学观念的陈旧
大多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由于受传统的军事体育影响,片面地过于强调服从命令,强调行动的一体化。这样的教学观念,长期以往只能将师生关系“演变”成了对立、统治、失衡的关系。教学变成了缺乏实效的机械操演,不但使原有的体育教学本色丧失殆尽,而且极易造成运动损伤的出现。(2)教学基本功的落后
业务无能,势必误人子弟,这对神圣的教师职业来说,也是不道德的。一些教学基本功落后的教师在现实的教学中,存在示范不到位、讲解不透彻的现象。最终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对动作技术、技能错误的概念。最终学生常因没有掌握动作要领,而造成运动损伤。(3)教学艺术和技巧缺乏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恰当的组织教学来提高学生在整堂课中练习的情绪,使学生积极参与学练。但是我们有些教师只注重动作技术、技能传播,忽视观察学生的本位思维,不能根据教学内容、进度、场地器材的情况恰当地进行示范,讲解,更不能活跃学生情绪,使整堂课处于紧张状态,学生渐渐失去积极的心理状态,最终懒散地应付练习,因而导致出现运动损伤。(4)教学无针对性
由于生理和社会的影响,男女生之间存在着心理和行为上的差异,相同年龄或性别之间表现出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性别以及运动能力上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如果盲目地无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则会使学生对体育运动失去稳定的积极性。特别是那些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完成难度较大的或强度大的动作时,就容易出现损伤。(5)部分体育教师责任心不强
在体育课教学进行过程中,有时学生会出现一些违反纪律的现象。如果体育教师的责任心不强,不及时制止,往往会出现事故。再如,教学的场地不平整,风沙大,或下雨,场地器材布局不合理等,有的体育教师依然盲目进行体育课,在那样的环境下进行体育课,严重威胁着学生的人身安全。有的体育教师更是进行放羊式教学,擅自离开教学岗位,根本没有在乎学生的人身安全。所以如果教师的责任心不强,是很容易导致体育课安全事故意的出现。(6)体育医学监督不健全和保护措施不落实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对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情况了解不够,未遵循循序渐进和个别对待的原则,并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缺少适当或必要的保护。3.学校因素
(1)课务安排与学生运动时间存在矛盾
少年时期的学生的神经特点是易兴奋但不持久。因此,不论是哪种活动,练习时间都不应过长。然而,有个别学校存在着把一个班的体育课和活动课安排在同一个下午的现象,学生刚上完体育课,就到了体育活动的时间。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有的学生出现了低血糖的现象,从而导致事故的出现。(2)场地、器材因素
由于体育场地、器材造成学生运动损伤是很常见的,比如学校的足球场,如果场地不平整,活动中就很容易引起踝关节扭伤。又如学校的篮球架,如果不稳固,学生进行活动时倒塌下来容易砸伤学生。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以下二方面:①学校采购器材和建筑场地时存在问题,由于各方面的因素,让一些假冒伪劣产品和劣质工程流入学校;②学校或体育教师没有按器材、场地使用说明、使用率、使用时间等情况对场地、器材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存在安全隐患,从而导致学生在使用过程中造成运动损伤。
四.体育课突发安全事故的科学预防措施
目前学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科学预防措施,已经成为社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热点课题。当前学校和教师都应以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正确的去对待安全事故,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可以从学校、教师、学生等方面加强预防。1.学校方面
(1)课务安排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学生上体育课,从事“三基”的学习,主要是运动神经中枢兴奋,学生学习文化课,主要是言语中枢兴奋,但任何一个中枢过度兴奋都会转为抑制,二者既独立,又有联系,单纯地追求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都不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因而安排体育课程表时,应该了解人体生理学知识和青少年生理活动规律及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规律,并与体育教师密切配合,科学安排好体育课程表。(2)加强各项安全制度的落实
制度能使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系统化,为了学校体育工作安全的更好落实,学校在每一个学年或每一个学期,都应制定安全防范的工作的制度,层层落实,让每一位教师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真正清楚学校“安全重于泰山”的内涵。
(3)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体育安全讲座和检查
预防体育课安全事故,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加强体育场地、器材等设施设备的检查,这是十分必要的一种手段,它是确保体育课安全的不可缺少的一条途径。另外学校应定期举行各种体育安全知识讲座,让学生不仅从事体育锻炼,而且学会科学锻炼,学会保护自己,让学生提高安全意识。
(4)对大型体育活动必须制定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学校举办大型体育活动,这是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作为学校或体育教师事先应该充分考虑活动中会出现的各种损伤事故,并制定相应科学、合理的治疗应急方案。2.教师方面
(1)提高教师的责任心
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明确维持纪律与课堂管理的要求。在教学之初,教师就要向学生明确宣布要求学生做的和不允许做的行为要求,为了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体育教师要防患于未然,尤其是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一定要狠抓常规的执行,特别是上危险性比较大的课程(如实心球、中长跑等)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安全,要有耐心指导学生。体育教师绝对不能进行放羊式教学,擅自离开教学岗位。上课前要确保体育场地,器材,安全完好,关心天气的变化,如出现特殊情况应用时作出调整。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对学生负责,时刻以学生的人身安全着想,避免体育课安全事故的发生。
(2)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教师必须忠于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爱岗尽责,乐于奉献,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这是教师职业道德之一。在实际教学中,只有教师自身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才能帮助和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使学生更健康成长。
(3)加强体育课组织管理
课前考虑细致周到(认真备课),将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的安全。因而作为体育教师应该有较强责任心,认真备好每一节课,除备教材外,还须备学生、器材,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有几种安全措施,均须做到胸有成竹。教师灌输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学会宽容,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A.备学生。体育教师通过有意识的观察、翻阅学生登记表和健康卡,以及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家长交谈等,全面了解任课班级的学生人数、体质健康状况、体育基础、对体育课的态度、学习风气、组织纪律以及学生干部、体育骨干和特殊学生的特点等。了解学生对待体育课的意见与要求,尤其要了解不同班级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另外,在课前还要及时了解出勤人数、请假情况等。
B.备场地器材。场地器材的准备是上好体育课的物质保证。体育教师要充分了解本校场地的现状、器材的安全程度,切实掌握本次课同时上课的班级,以及可供本班教学使用的场地器材,以便对场地器材进行统筹规划,做到充分利用、合理布置、方便教学,保证安全、美观卫生。能确保体育课的顺利进行,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和伤害事故。
C.备教材教法。体育教师在系统钻研大纲教材,制定学年,学期,单元计划的基础上,深入钻研本次课的具体教材与教法。首先要分析本次课在学期和单元教学中的前后内在联系,以及教法运用的合理性。明确本次课的具体目标,其次要钻研本次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再次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和场地器材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确定课的教学步骤与组织方法。
教师还应用创新性思维考虑问题,如设立体育教学班级小组长,并不断培养学生小组长的组织能力,使学生小组长成为体育教师的得力助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准备活动和保护方法。如练习跳远项目时,要先做好踝、膝、腰、肩等部位的准备活动。如练习排球扣球技术时,应注意弹跳的高度,身体的施展程度和落地支撑脚的要领。
培养骨干和体育运动安全监督员。为了确保每次课的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有计划地培养和使用体育骨干,使他们能成为教师组织教学得力助手和体育安全监督员。课前体育教师要向骨干说明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内容、要求、组织教法和注意的安全事项,和每个监督员要监督的内容、学生人数及确切名单等事项,使他们了解本次课中所要担负的职责。必要时,体育教师可以让他们先体会动作,学习和掌握保护与帮助方法,并明确他们在课中担任的角色与职责,以保证他们更好地发挥教师助手的作用。另外,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上课的准备,包括思想上的准备、知识上的准备、服装上的准备等。
(4)注重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优良的实践本领。青少年学生在学习动作要领主要是通过模仿教师的动作,如果教师在示范动作中做出错误动作,学生也会跟你一样,学会你错误动作,不仅成绩提不高,而且易造成损伤。总之,教师过硬的业务能力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强烈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是减少课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措施之一。
(5)处理好体育课上的异常情况
体育课要时刻把安全教育放在第一位,并把安全教育写在教案里,要安排专门时间给学生讲解体育课的安全教育理论,时时刻刻想到学生的安全。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异常的情形。如有的孩子因在家生气或心情不好就发脾气、情绪表现极不稳定,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既要合理的批评,同时也要善于引导,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和鼓励;再如在体育课中有些孩子由于对身体的认识不足或缺乏言语表达等因素,有时身体不适他也不知告诉老师,如果教师不留心往往就容易错发生事故。所以在体育课的课前、课中、课后,教师都应留心观察他们是否有身体不适的异常表现,以便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6)掌握必备的急救常识
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熟知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另外必须要细致了解他们的病史状况,以便合理安排这类同学的体育教学内容,防止因体育教学安排不当而导致病症出现,引发事故。另外教师还必须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处理方法,如运动中暑、抽筋、脱臼、急性损伤等情况的应急处理。这样遇到问题能在第一时间里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急救处理或治疗,把损伤降到最低程度。
(7)提高对季节、气候的应变能力
对季节、气候的变化,有些是预先可知的,有些事先是不可知的。因而在制定一学年的教学计划应考虑到季节的特点。譬如天冷的季节应安排发展耐久力,对抗性强些的内容,温暖的季节要多安排技术性强、发展速度的练习等内容。如果在施教过程中天气发生变化,不能按原定内容教学,就应作适当调整。3.学生方面
(1)增强安全意识
增强安全意识,要做到警钟长鸣。要认识到在体育运动中思想上时刻引起重视,保持清晰的安全意识,不做有危险的事,更不能在上课时调皮、相互推撞,因为自己有时根本不知掌握的力度和分寸,再加上自己本身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就差,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2)要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
体育锻炼时,学生不但要学好科学锻炼身体方法,而且要提高在运动中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在练习中遇到意外事故时做自我保护,同学之间也应学会在练习中对其他同学做保护与帮助。
(3)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学生应养成每天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身体素质提高了,就能避免因素质差而引起运动损伤现象的发生。
(4)认真做好准备和放松活动
注意课前准备活动和课后的放松练习。课前不应忽视准备活动,准备活动不充分,特别是低温季节,很容易在运动中拉伤韧带、肌肉或扭伤关节。课后的放松练习也不应忽视,有些学生以为上完课了,放松练习也就不在乎了。然而,长此下去,疲劳长期积累,特别是局部负荷后没能及时放松、消除疲劳、尽快恢复该部位机能,积劳成疾,就容易形成劳损,这也是运动损伤现象之一。而且比急性损伤更难以痊愈,所以不要轻视课后的放松练习。
五.结论
1.体育课中安全问题的主要类型有运动性损伤、青春期躁动性损伤、不可抗力性损伤。
2.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和学校因素,其中学生因素包括缺乏科学合理的准备活动,技术动作掌握缺乏科学性,身体素质差,自我个性的影响;教师因素包括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基本功的落后,教学艺术和技巧缺乏,教学无针对性,部分体育教师责任心不强,体育医学监督不健全和保护措施不落实;学校因素包括课务安排与学生运动时间存在矛盾,场地、器材因素。3.体育课突发安全事故的科学预防措施可以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入手。其中,学校方面有课务安排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各项制度的落实,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体育安全讲座和检查,对大型体育活动必须制定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教师方面,提高教师的责任心,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体育课组织管理,注重提高教学业务能力,处理好体育课上的异常情况,掌握必备的急救常识,提高对季节、气候的应变能力;学生方面,增强安全意识,要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认真做好准备和放松活动。
第五篇: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应注意哪几方面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应注意哪几方面
简联镜
摘要: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摆正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因为学校体育在实现“素质教育”,在提高国民体质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为了进一步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及其机能的正常发展,小学体育教师应了解儿童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以实现体育教学的科学化。要成功做好学校体育教育就要知道哪些方面是要注意的。
关键词:小学生 体育教育 注意方面
正文:
1应该根据独生子女与体育教学的相应结合目前,我国小学生中独生子女已占绝对多数。因此研究独生子女的身心特点是很有必要的,并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结构和组织方式等方面适时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不仅是一项关系到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学校体育发展战略的宏观研究,同时也是学校体育如何适应社会需要,怎样扩大教育功能,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紧迫课题。现在的独生儿女的身体体质明显的在下降,一方面是家长对孩子的各种宠爱,不忍心看孩子在体育运动中受苦,还有就是给孩子吃最好的,玩最好的,什么东西都千依百顺,令孩子在正常的年龄有着不正常的体重,儿童少年超重的重要原因是在吃得多,运动的少。别一方面就是独生儿女性格太孤僻,不喜欢大的群体活动,少年儿童应该更喜欢在大的群体活动才对,现在反而不是,是有违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他们在上体育课的时候不容易与同学更好的合作。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对团体的胜利的渴望非常缺少,从而相互埋怨,产生矛盾,甚至分帮结派。所以在上课的气氛就下降,对体育课的兴趣就减弱。一些运动项目的技术不明不白的,所以对项目不起兴趣,达不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得不到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要解决“独生子女不可独处”,要让独生子女从“独处”的环境中解放出来。体育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调整体育教学内
容,提高集体项目的比重。在体育教学中适应采用分组练习,分组练习就是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全体学生的练习。以小组为主体进行体育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顽强进取的精神,还可以更好的让学生互相去学习互相了解。分组练习是一种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是以各个小组在达到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这有利于培养独生子女集体主义的观念。小组练习将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相互作用视为教学活动中赖以进行的动力源泉。小组练习不仅讲合作,而且还要竞争。学生之间是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关系,有利于培养独生子女全力以赴,与同伴和睦相处的能力。分组练习能够 增加独生子女之间的接触,使得优、差生在帮助和被帮助的过程中,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有利于改变独生子女不合群和胆小的不良性格。
2教学方法要简单化、趣味化和游戏化
2.1简单化
简单化教学就是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体育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儿童是以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活动中,应尽量采用直观、简单的教学手段。例如在田径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从一些简单动作,直观的让学生好容易就明白知道怎么去做的动作。田径是以走、跑、跳跃、投掷等运动技能组成的实用性强的身体锻炼的手段。少年儿童根本不适宜去学习好专业的专项锻炼,老师加强对运动动作的标准性,还有规范性,学生在长时间里不能很好的学习那些动作要领的话。在老师的批评下对运动项目的兴趣就会减弱,甚至讨厌上体育课,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要尽可能把运动技术的简单化,让学生在学习动作要领的时候一学就懂,那样会加强了学生对那些项目的兴趣。甚至在课堂上,老师说去动作要领之后,让学生根据老师说的要领去做动作,做对的了,加以鼓励肯定,做不好看老师示范动作,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动作,那样学生去自己在课堂的表现非常的满意,感觉自己在上课的时候学得东西了,加深去体育课的兴趣。
2.2 趣味化
为什么现在的少年儿童不太喜欢上体育课了。一,上体育课太累,搞得一身的臭汗,回到家里被家长骂。
二、就是上体育课的 时候 老师缺乏趣味,没有令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感到新鲜,感到有趣味。去每天做的那些同一动作感到烦躁。
小学生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手段要多样化,趣味化,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较长时间练习某一个动作而感到枯燥,教师可采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说到这里,我想举个例子,在发展学生的灵敏性的时候,在基础的练习上加上一些游戏,结合跑的爆发性与灵敏性共同发展,第一节课内容是在短距离的跑后,马上慢下来的捉摸物体的折返跑。第二节的内容就变成贴膏药游戏,那样两堂课学习的技能一样,但是练习的方法就不一样,还更加了游戏的趣味性。此外,还应做到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准确的动作示范,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兴趣化,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
2.3 游戏化
在我的教学的期间,我一般都是采用游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一周里两节室外体育课,第一节课的内容就是本周的教学内容,譬如是练习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的,第一节课就教单脚跳,双脚的立定跳远,让学生脑海里有跳跃的定义,还有种类,对跳跃产生兴趣。第二节课就会做游戏来说明跳跃的用处,“开小火车的游戏”既能发展跳跃的能力,又可以更加学生上课的趣味,更加上课的积极性,达到提高跳跃能力的效果,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团结性,增强组织能力。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游戏教材,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小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体育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教材之一。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因此,要采用变换游戏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学,使每一个游戏都能吸引住学生。通过游戏,提高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是小学生体育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3教师在课堂上的情绪对体育课的影响
3.1 对课堂气氛的影响
课堂气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无论是体育课还是其他的课堂都是很重要的,课堂气氛好对加强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好处。在体育教学中课堂的气氛的调节,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 老师上课的情绪的,如果老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调节好,会激发学生的竞争性,使学生在短时间里兴奋点达到高涨。试想体育老师精神焕发,情绪稳定,信心百倍,严中
带松地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有宏亮的标准的口令调动队伍,也会给学生的精神带来为一一震。教师在课堂应该多注意采用风趣的、生动的、具有艺术性的言语,使课堂显得活泼,有娇气的体育课。这样还可以达到调节课堂气氛又可达到消除疲劳和兴奋转移的作用。在课堂的尾端情绪表现得好满意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多用反问的方法去了解学生在课堂掌握知识,技术、技能的情况。
3.2 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在教学课堂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学生在平时紧张的学习后,表现出好多机械的反映,譬如,表情呆滞、目无寸光,感觉就是死气沉沉的样子。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师生间的协调关系,多了解学生在课堂上需要怎么样的锻炼,加强情感交流,告解体育运动可以帮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舒缓压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为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爱护他们的自尊心,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在体育课中由于学生个体的种种差异,使得各种情况均有可能发生,此时教师能否自我调节,控制情绪,对促进师生关系有重要的作用。对那些身体素质差,掌握动作慢的学生应以鼓励为主,耐心指导,帮助其树立信心。并在适当的场合中指出他的错误,这样学生也易于接受,既融洽了师生关系,又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动作的要领。如果此时教师由于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脾气粗暴,在同学面前大声吓叱他的笨拙,就有可能出现学生自信心的丧失,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甚至产生了对立的情绪,这样不仅达不到效果,反而降低了自己的威信。
3.3情绪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教师在良好的情绪下,认真写好教案,备好课,还要吧良好的情绪带到课堂上,在课堂教学中,讲解简明扼要,有条有理,言语生动,示范的时候,做出准确、优美、协调的动作,学生就会很快了解领会动作要领。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容易达到教学效果。如果教师情绪不好,在整个教学过 程 老师表现不足,会使学生在完成动作时候出现身体的伤害,那样的话,学生对老师的不信任,甚至对运动的产生恐惧,从而学生对体育的求知欲望就得到减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特点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差异去决定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指标,身体素质包含,人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五个方面。是衡量小学生体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在小学生时期学生处于一个长期的发育时期,每个学生的发育情况不一样,定的运动负荷如果是太低,发育早的,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容易达到指标,从而减弱了这些学生的积极性,随便应付就可以了事,如果定的运动负荷强度大,技术含量高,那些素质差的学生,好难完成任务,长时间下去那些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就会减弱,甚至讨厌上体育课,所以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来定上课的运动负荷。譬如,在力量练习教学中,采用分组练习,力量大的学生完成数量或者重量大的指标。力量较差点学生可以完成较低的指标,从而达到发展力量的效果。在速度素质、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的教学中,可以同一个指标,指标定在中等就合适。小学生的耐力是最为薄弱的,小学生的生理发展是,运动间隔短,运动量小,体能恢复快,在教学当中应该制定好的耐力练习的方案。总而言之要根据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特点定教学内容。
结束语:既然学校体育教育是学生增强体质,促进其身体及其机能的正常发展。对心理,生理都有着积极的影响,那么我们应该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好让小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我教学期间的总结出上面几点。
参考文献:
[1] 毛红英,李梅娟.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研究.皖西学院学报,2005;
(5):5~7
[2] 俞林.对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1):59~60
[3] 袁丕业,杜秀云.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研究.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
(4):45~46
[4] 林子.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改革.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1):65~66
[5] 孙桂荣,刘嘉津.高校21世纪体育教学管理探究.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0;(1)48~51
[6]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分析.东北师大出版社,2005.3
[7] 中国学校体育网.http://
[8] 张春宝,冯建梅.对体育课程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成因解析.中国学校体育网
[9] 沈砚田.大学体育,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8).[10] 林诗娟.论终身体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