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字化校园创建阶段性工作汇报
数字化校园创建阶段性工作汇报
山阳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2007年顺利通过江苏省实验小学的验收。近年来,学校办学条件日新月异,教育设施不断完善,办学品位逐步提升。“数字化”在学校管理、教学等各方面的作用与意义日益彰显,今年三月份至今,学校多方筹集资金,先后投入近20万元,创设基础环境,校本培训教师,现作简要汇报。
一、明确思想,健全网络。
积极参加市电教站组织的“全国数字化校园研讨交流会”、和“市创建数字化校园”相关工作会议,深刻理解数字化校园创建的意义。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信息中心。明确信息中心任务分配,率先培训各部门管理员。加大动员力度,增强教师参与意识。召开全校教职员工大会进行动员和部署,使每个教职员工都能了解数字化校园创建的意义及各自的职责,认真完成创建工作任务,并以教研组为单位加强督促检查。各部门、各成员既有明确分工又相互合作。学校主要领导带头参加每次信息技术的学习,积极更新观念,积极掌握基本技能。为促进信息化教学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学校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先后制定了《网络中心管理员职责》、《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电脑室管理制度》、《电子备课室管理制度》、《学生上机操作守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做到制度健全,职责明确,管理规范,检查到位,考核挂钩,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未发生一起网络安全事故。
二、充实装备设施,加强校园硬件建设。
学校常规教学设备齐全,有适应教育教学需要的校园广播网,悦耳的音乐铃声传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所有教室已经网络布点,部分教室配备了电脑、电视机、多媒体设备。学校建成了校园网,并宽带接入教育城域网,信息点覆盖学校所有场所,百兆带宽到桌面,有网络管理中心和电子备课室。按照农村中心小学的标准,新配备了2台服务器,3套移动多媒体系统,根据学校现状,调整了电脑的分布,一个48台电脑的学生电脑室,一个4台电脑的教师电子备课室,确保正常教学和日常办公的需要。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学校定期购买正版杀毒软件,一机多装,分时升级,节约资金。
配备配齐了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多媒体制作设备,专人负责保管、使用,文件分类及时地保存在服务器中,方便老师随时使用。
三、强化初步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
1、建好学校门户网站,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2006年,学校就初步建立了网站,主要展示学校和师生风采。目前,学校网站正在全面改版,网站中各栏目齐全并逐步完善。网站有专人负责,定期更新网站内容,及时报道学校信息。
2、运作个人主页,凸显个人魅力。
鼓励各年级组和教师通过网络来展示和宣传自己,目前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个人网页班级网页和优秀学生的个人网页,正在建设之中。
3、提倡电子备课,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电子备课极大减轻了教师书写的工作量,释放出更多的时间用于课前的资料的收集整合,学校规定“语、数、英、思品、科学、音、体、美”所有学科均可以网上查阅资料备课,加快校园网资源建设,使用网络组织教学、测试、拓展,日益丰富的资源库为教师备课、上课提供便捷的通道。形象生动的课堂给学生学习带来了活力,丰富有趣的知识开阔了师生的眼界。
四、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1、保证观念先行。学校通过教师集中学习的时间宣传信息技术教育的优越性和必要性,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参加专业技术培训,要求外出培训的老师必须回校传达给其他老师,做到上课有笔记、培训有效果,起到以骨干带动的效果。让教师们亲身感受到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对教学所带来的冲击,引导教师在教育理念上的更新。
2、分阶段、分层次对教师进行不同目标的培训。前期省“信息技术考核”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加强对本校教师的信息技术理论、计算机基本技能操作、网页制作及课件制作的培训工作。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落实培训人员、培训时间、讲课教师,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并注重培训的实效和培训效果的反馈。
3、鼓励自学、学用结合。若想熟练操作,就必须经常不断的学习和运用。学校积极为教师们创造条件,使老师们充分感受到计算机的优越性,提倡教师们自己尝试打印各种文档资料,上交的论文、教案都要求用打印稿、电子稿上传;鼓励教师利用计算机来处理日常事务,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
目前,我校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已初见成效,领导重视,全员投入,多元培训,管理到位,下一步我们将着力于软件建设和提升应用效益。
山阳镇中心小学
2009.8.16
第二篇:创建“数字化校园”工作汇报
创建“数字化校园”工作汇报
江都市樊川镇永安小学创建于1942年,原名永安抗日小学,她坐落于盐邵河畔。1986年,在市教育局、地方党委政府、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支持下,学校易地重建,是一所环境优美,底蕴丰厚的学校。现学校占地20多亩,兴建两幢教学楼、一幢综合楼、一幢办公楼。学校现有14个教学班,50名在职教师,465名在校学生。学校配备了计算机网络教室、龙芯机房、视频中心、多媒体教室(兼影视中心)、图书室、阅读中心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按江苏省实验小学标准配齐了各类专用教室,加上学校近年来对网络设施的不断完善,各项硬件条件接近现代化教育办学水平。如今,学校已创建成江苏省实验小学、扬州市合格中心小学、扬州市素质先进学校、扬州市绿色学校、江都市特色学校、江都市合格家长学校等。学校坚持以“规范办学、制度管理、和谐共处、持续发展”为办学方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重要抓手,以构建书香校园为教育特色,致力推进精致管理,着力丰富办学内涵,全力提升办学品位,努力争创人民满意学校。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广泛应用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十分迅猛,引起了教育的深刻变革,给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校园数字化环境的建设过程中,我校通过实践和理论研讨,从领导层到全体教师逐步实现了观念的转变和思想的更新。
学校十分注重对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投入,对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培训提高,高度重视扬州市“数字化校园” 创建工作。我们认为,建设数字化校园,培养具有良好信息素养,主动适应数字化教育需求的教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路径。“科教兴国”,教育是基础。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如何更有效地开发和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这几年来,我校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工作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大胆实践。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营造校园数字化的育人氛围1
近年来,学校在数字化校园创建过程中,首先强化对教师观念的更新和思想认识的提升,经过实践学习和理论研讨,对校园数字化环境的建设,从理念上取得了共识:
1.转变传统的教学观。教学应该由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变为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主体性、个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这是创建校园数字化环境的首要前提,是每一个教师必须遵循的,否则将走进叉路,走向失败。
2.信息技术是解决信息时代教育问题的基本工具。信息技术将会从根本上提高教育生产力的水平。这是创建校园数字化环境的必备因素,离开信息技术就谈不上数字化的校园环境。
3.信息技术由原来作为教师讲解的辅助工具转变为帮助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感知对象。这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验和应用,其必将能快速推进校园数字化环境的建设。
二、装备硬件,侧重软件,发展校园数字化的运行能力
(一)硬件建设
建设一流的数字化校园,首先就要有一流的现代化设备作保障。我校在创建成江苏省农村实验小学的基础上并借江都市创建区域教育现代化之契机,不断完善各项信息设备,努力建设班班通工程,完善校园电视台和校园广播电视网。
1.校园网络中心
学校的网络中心由2台服务器、5台交换机、1台路由器、6个无线路由和1个网管工作站组成,内连校内局域网,外接国际互联网和教育城域网。共有计算机网络终端90多个,各教室、行政办公室、专用教室、计算机房、教师办公室都设有终端。现在学校班班有一套完整的多媒体播放系统,每个办公室都有计算机,有学生用计算机40台,龙芯计算机20台,教室和专用教室计算机19台,教师用计算机11台,生机比为8:1,专任教师39名,师机比近1:1。
2.校园广播系统
学校新建的有线广播系统,采用了智能控制器,具有独立的分区广播功能,各区域可以独立进行分区广播。控制室分为:广播室,拥有独立的智能定时控制,可以分时间段播放各类音频信号,例如集体晨会、学生广播台、眼保健操、英语听力测试等。
3.有线电视网和校园电视台
有线电视网络是我校的又一大型网络,它的有效电视终端点分布整个学校。学校电视台可以播放自制节目、教育教学光盘,召开家长会,实时转播各类大型会议现场和电视会议。
4.学生计算机房和多媒体教室
现在我校有学生计算机网络教室一个,上课时一人一机。有龙芯计算机教室1个和课件制作室一个,另配有3套移动多媒体播放设备。
5.其它硬件设施
学校现有数码摄像机1台,液晶投影3台,数码照相机1台,激光打印机4台,扫描仪1台,光盘刻录机1个,视频采集、编辑系统1套。
(二)软件建设
数字化校园的前提是要有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我校于2005年开始建设基于ASP数据库构架的学校网站,2011年9月学校网站重新改版。现有校园网络平台已基本做到了每个处室、各教研组都有自己的信息发布、成果展示板块,每个学科都有教学资源库,基于校园网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也初具雏形。
1.学校网站建设
学校网站是我们展示永安小学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我们数字化校园的基础,是我们学校所有软件运行的平台。学校学网站内容丰富,架构合理,设有学校概况、部门动态、教学科研、德育专栏、学生天地、专题平台等栏目,由学校信息中心专人负责技术维护,各职能科室负责具体内容的更新工作。
2.班级网站、部门网页和专题网站建设
我校14个教学班,班班都建有师生共同维护的班级网站,为各班展示班级的特色,宣传班级的事迹、锻炼学生的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阵地。各个职能科室都拥有各自的部门网页,以便于教师了解各部门的工作动态。学校现在建有“读书节”“快乐数学”“英语沙龙”“体育在线”“科学殿堂”“课题管理”六个专题网站,为相关的教科研专题提供发布研究信息、展示成果的空间。
3.教师博客、学生博客的建设
结合学校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我们利用扬州教育博客平台在学校网站专题平台设置了教师博客,方便老师们交流教育教学心得,总结教学成果,现在共有教师博客37个。少先队大队部在计算机教师的协作下,指导学生开设了30个学生的个人博客,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反响强烈。
4.学校资源库的建设
几年来,我们通过自制、收集、购置、接受赠送、上级配置等形式,拥有近40G以上容量的教学网络资源。
校园网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工作平台,我们要求每位老师定期将个人收集整理的好课件、好教案、好文章、好的经验交流材料、重要信息(含文字、照片、音视频)上传至学校FTP校本资源库,以实现资源的及时备份和共享。
5.网上办公系统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为依托,支持学校教学和管理信息流,实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学校现有“资产监管”“图书管理”“装备管理”“资源管理”“学籍管理”等多个网上管理平台,为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加强培训,优化队伍,提升校园数字化的运行水平
在校园数字化环境的建设中,极为关键的是抓好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骨干教师队伍,他们是数字化校园的主要建设者与运行者。
1.建立推进现代化教育技术发展的队伍。
学校建立了由郑兴安校长牵头、分管校长徐宜真具体负责的信息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各部门领导和信息技术老师,统一协调学科各项工作,由信息老师统一提供技术支持,每学期对全校教职工开展相关培训,提高整体的信息素养。学校的网络管理员均参加了扬州市、江都市的培训,实现持证上岗。学校有多名教师多次在扬州市、江都市课件制作竞赛、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中获奖。
学校成立了一支“青年教师数字化先行队”,成员为学校40岁以下观念教师,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数字化教学手段,积极开展网络课堂教学。这支队伍成为了促进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骨干力量。通过这支队伍,带动了全校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热情,有力地推动了校园数字化环境的建设。
2.全面提高全体教师应用校园数字化技术的能力
如果全校教师在技能上对信息技术应用都能得到提高,无疑可以最大限度的使用校园数字化环境的资源,并为校园数字化环境建设提供更大支持,因此加强全体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是学校的自培,每年学校举办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班,重点进行了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收发电子邮件、上网查寻资料、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内容的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所有适龄教师都通过了市教育局组织的计算机考核。
其次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市级以上专题信息技术培训。全体教师先后通过了“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龙新机房使用维护”、“电子白板使用”等培训,经考核全部合格。
再次是广大教师的自培,学校鼓励部分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类网络远程培训学习,并通过了相应组织单位的考核。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随着我校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大大提高。全校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热情不断高涨,据统计,近两年,全校教师开设各级公开课30余节,均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不但在数量上有所提高,质量上也有了飞跃,有传统的多媒体课,更有网络教学课等等。数字化的课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广大教师最大限度的使用着校园数字化环境的资源,成为了校园环境数字化的传播者。
四、面向学生,注重实践,增强校园数字化的运用实效
学生在我校建设校园数字化环境过程中,不但是最大的应用者,更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就信息技术的教学来说,我们对学生开展了由面到线至点的教学和管理;就信息技术的应用来讲,学生自主的再从点到线至面自主发展,自主应用。
(一)面线点三维集合,组织同学学习信息技术
1.在面上,推动全体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全校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能力。
首先,信息技术教学已初步成为我校一门系统的工具学科。通过课程设置,从三年级起,每周设置1节信息技术课,同时利用我校课程改革中自主选修课、兴趣活动课,对部分有兴趣学生进行有特色化教育。
其次,信息技术教学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增加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在课余时间,学校机房增加了中午、晚放学的开放时间,让学生充分利用校园数字化环境的资源。
2.在线上,紧抓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
我校利用课余时间为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定期开设各种系列辅导课程,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如网页制作班、电脑绘画班等。在校园网上建立了各班的网页,做到班班有网页,学生个人网页达30个;电脑绘画班的学生,制作出了一大批令人满意的绘画作品,有数名学生参加省电脑绘画竞赛并获奖。
3.在点上,重点培养有特长的学生。
经过信息技术系列课程的培训,个别学生极为突出,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达到了相当的水准。这些学生,以自学为主,信息技术教师适当加以辅导,指导他们参加各级各类竞赛。
(二)多学科主动探究,引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
随着学生们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从普及到深入,逐步渗透到了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现在无论是预习还是复习,亦或是课外学习,电脑、网络已经成为学生重要的工具。
更新思想、转变观念;抓好软硬件建设;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以上四方面形成了我校建设校园数字化环境主要框架,在今后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我们将争取再新建一个计算机教室、一个多媒体报告厅,进一步提高生机比和师机比,实现数字校园和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的有机整合。以电脑网络为基础,以教学支持网站、信息资源库、数字图书馆为信息源,以数字化为模式,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构建数字化校园,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三篇:数字化校园建设情况工作汇报
数字化校园建设情况工作汇报
稳步创新 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很荣幸有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情况,期待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的指正。
一、学校概况
河南省开封市金明中小学是一所九年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对外开放型公立学校,坚持“创建人文环境,构建和谐学校”的办学宗旨,坚持“以生为本,以师为本,以校为本”的办学理念,努力开辟创新性理念、开拓创新性德育、开展创新性教学、开发创新性文化,建设成为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实验学校、外语实验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荣获省市级德育、教学、教科研、体卫艺、督导评估、电化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各项先进称号,金明师生在各级各类竞赛和评比中屡创佳绩。
我校现有中学教学班36个、小学教学班62个,学生6000人。我校十分注重教育信息化工作,建有电教控制室1个、学生微机室4个、大型多媒体教室2个,现有校园服务器2台,20M光纤接入互联网,建有“金明网站”(及网络资源论坛,各办公室均配有电脑,教职工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有线及无线网络基本覆盖全校。
我校现有教职工302人,专任信息技术教师4人,电教人员2人,全体教职工都能应用电脑进行日常办公,95%以上能利用和制作PPT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学校坚持每学期对教师进行3-4次计算机>培训,每学期一次开展有关电脑知识及网络应用的教学基本功大赛,效果良好。
二、保障机制
1、健全组织。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校长李智慧任组长,中小学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政教主任、电教负责人为成员。校级领导负责全面规划和软硬件建设及考核督查工作,处室主任负责教学实践计划的制订和检查落实工作,电教人员负责专业指导和技术保障,各部门通力合作,使学校数字化建设有计划地深入开展。
2、制订计划。我校制订有教育信息化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等相关制度,加强计划的管理和实施、检查和落实,结合学校实际认真研究并制定有关信息技术应用的考核办法、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评估和管理力度。
3、加大投入。近年来,我校克服经费短缺、资金紧张等各种困难,多方筹措资金300多万元,为每间办公室配备了台式电脑,为每位教师配备了办公用笔记本电脑,更新了4间学生机房,增添了6部数码摄像机和15部数码照相机,并对全校的网络进行了升级改造,购买服务器2台,更换了数部交换机,各教学楼间用光纤连接,达到主干千兆、桌面百兆。各教室、办公室通过有线和无线连接,网络基本覆盖全校。学校还通过多种渠道购买大量教育教学软件并自制课件和课堂实录近500G,供广大教师使用,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4、强化培训。建成了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教师是否爱用并会用就成了关键。因此,我校加强师资培训,致力于建设一支适应信息化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每学期组织信息技术应用培训3-4次,从操作系统到课件制作,从发电子邮件到撰写博客,从网络资源浏览到课堂应用,从QQ聊天到上传下载,从听音乐看电影到玩游戏,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利于教师提高兴趣、易学乐学。而今,老师们会在网络环境下办公、学习、信息查询,会开展基于网络的教学、科研和交流,促进了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改变,收到了良好效果。此外,学校每学期还组织近100人次到全国各地参观学习,暑假期间组织几十名师生到英国、韩国等国家进行考察和学术交流。
三、主要工作
我校电教工作注重为数字化教学、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科研、数字化服务搭建平台、提供保障。
1、建立FTP服务。
局域网建成后,我校电教人员利用WindowsServer2003的FTP服务功能,建立了FTP站点服务器,放宽权限,使局域网中的任何一台电脑都可以匿名登录。在服务目录中建以各部门名称的文件夹,用户可以上传文件到相应的文件夹中也可下载文件和删除文件,实现了资源共享,方便了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
2、创建“金明教学资源”论坛。
随着学校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发展,FTP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学校实际工作的需要,我校电教人员不断创新发展,利用自身技术优势,逐步学习开发了“金明教学资源”论坛。
(1)实现无纸化办公。每当登录该论坛,首先就可以看到学校有关部门发布的通知、公告等,这是由超级管理员将需要发布通知的部门负责人设置成管理员,赋予适当的权限,他们有权发布或删除通知。为了避免通知过多造成浏览麻烦,管理员可以对每条通知设置显示时间,到期会自动删除。
(2)逐步建立各种资源库。论坛分别以“金明中学教学资源”和“金明小学教学资源”建立目录,又在此基础上建立子目录,如课件资料、教案资料、试题资料等;打开子目录,又分别按照年级和学科建立子板块,点击子版块就可以发表课件、文章。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定期对上传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逐渐形成了具有个性特色的课件库、试题库和教案集。
(3)实现数字化教学。学校每间教室都通网络,教师在课堂上只需登录论坛,随时调用论坛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无需准备优盘、光盘等。
(4)实现数字化学习。论坛开设“专家推荐资料”栏目,将学校领导、教科室等部门收集整理好的资料上传到该栏目,便于教师浏览学习。
(5)实现数字化管理。论坛设有“党政工团少先队资料”和“德育活动视频”等栏目,由相关部门上传资料,供广大师生学习。人事管理、学籍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教务管理等,我校都有专门的软件,由专人负责使用。有些需要公开的资料也上传到该论坛中,方便查阅。
该论坛是由我校电教人员创建的,可以比较灵活地对设定的栏目进行更改和删减,能满足学校教学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服务数字化的需要。我们计划,再运行一两年,达到成熟后,将购买空间或架设、租赁专门服务器,脱离局域网的限制,使教师、学生、家长何时何地都能访问该论坛,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
3、充分利用学校网站资源,为教学服务。由于“金明教学资源”论坛受局域网的局限,我们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充分开发学校网站的资源,在网站上开设“金明资源”栏目,下设“教学录像”、“活动视频”和“课件下载”子栏目,将教学需要的视频、德育活动录像,利用“优酷”网站建立链接,从而实现了上互联网就能学习,方便师生和家长的浏览。例如,每年中招化学、物理实验的操作规范试题,电教室录制编辑好上传到网站,学生在家就能反复观看,熟记操作过程,在考试中很少丢分。
4、开发校园数字监控系统的功能,实现班级管理和校园管理数字化。我校是高考标准化考场学校,>投资50多万元,为每间教室安装了摄像头。为充分发挥监控系统的作用,电教人员采用一根跳线,将监控系统同局域网连接,通过更改计算机IP地址的方法去访问硬盘录像机,从而实现了局域网中的电脑都能实时观看各班监控录像,便于领导及时听课、>班主任及时了解班级课堂情况,为解决突发事件和矛盾纠纷提供可靠依据。
5、鼓励教师撰写教育教学博客。如果在百度上搜索“金明小学博客”,你就能找到我校小学部的博客群。近年来,金明小学各处室、各年级、各学科都建有自己的博客,教师将教学体会、反思、随笔等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中,将优选的教育教学文章也转载进博客进行资料积累。据不完全统计,小学18个博客中有文章近3000篇,其中60%都是原创。每学期,学校都要对优秀的博客制作单位和个人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目前正在组织有关人员对优秀文章进行搜集整理,准备出版。教师撰写教学博客,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师的成长。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的精神,进一步加大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力度,让信息化建设服务师生、服务教学,推动学校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和创新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建人民满意的学校。
谢谢大家!《>数字化校园建设情况工作汇报》
第四篇:创建数字化校园汇报材料
创建数字化校园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我叫XXX,来自XXXX小学。下面我就从五个方面,就我校“数字化校园”的创建工作向大家作一简短汇报,有不妥之处,恳请提出宝贵意见,给予批评指正。
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
我校在自去年申报创建“数字化校园”以来,首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同时还成立了信息中心,专门负责“数字化校园”的创建工作,制定了创建“数字化校园”实施方案。校长室总体规划,负责软硬件的添置,逐步尝试运用网络来进行学校管理,并把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也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之中。目前我校校园新闻、各类活动安排、方案等都能通过网络及校园电视台等多种方式传达,逐步实现校园管理向无纸化办公的过渡。
二、完善设施,硬件保障
我校在原有校园广播网络的基础上,去年又投资近10万,组建了校园电视台,节目名称叫《每周播报》,包括校园动态、校园访谈、校园观察、魅力榆林等栏目,坚持每周播出一期。接收终端遍布各个办公室和教室。现已接入百兆光纤,每个办公和教学场所均有网络终端模块,只要有教学需要,均可实现高速上网。
学校现有微机室2个,共97台计算机,可以满足学生信息技术课的开设要求。共36个教室及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阶梯教室、会议室等6个多媒体教室,全部配有“三机一幕”,即计算机、投影机、实物展示台、幕布等多媒体演示设备,让多媒体教学真正进入教室,走进学生;在多媒体制作方面,现有专业非编系统1套、5台数码相机、3台摄像机、2台刻录机、1台扫描仪。去年学校又加大投资,给每位老师配备台式电脑一台,36个教室和2个微机室的计算机也做了重新更换,同时有37台笔记本电脑供老师临时借用。硬件的不断投入为学校的发展,教育的创新搭建了一个更广、更新的技术平台,也为学校信息化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师资,积极参与 数字化校园的构建需要全校教师的共同支撑,为确保数字化校园工作的正常运转,充分发挥数字化校园的积极作用,我校本着投入、培训、运用同步推进的原则,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训。在时间上,采取固定时间集中培训和分散机动培训相结合;在内容上,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要,培训相应内容。如介绍Office系列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简单应用,收发电子邮件、利用网络进行文件资料的传送等;通过校园网站、QQ群共享、建立FTP服务器等一系列的举措,建立并完善“网上办公区”,实现协同办公与管理,营造浓厚的数字校园文化氛围;
进一步完善资源库的建设,享用数字化资源,发挥数字化校园的积极作用。学校现建有500 G的动态资源库,包括2万多册图书的电子图书馆、课件资源库、课堂实录、每周播报等。(自去年起,我校积极响应市教育局的大家访政策,在学校开展“百名教师访千家,千名家长进课堂”的活动,规定45周岁以下教师,每学期至少讲1节公开课,必须邀请家长参与听课,安排专人进行全程摄像,所以学校每学期的公开课也是我们动态资源中的课件资源库、课堂实录的内容的主要来源。)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每位老师每天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目前,学校的日常工作安排,有关会议通知、文件,包括教育教学资料等内容,都及时上传到校园网站及QQ群共享,老师们只要打开学校网站,就可以随时浏览和下载,极大地提高了老师的工作效率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基本实现了教学条件的现代化。
四、搭建平台,服务教学
1、构建网站,提供平台
通过建立FTP服务器,让老师们利用局域网访问动态资源库,进行“网上备课”,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电子备课,提高效率
学校鼓励所有的学科每学期至少一半课程使用电子备课,并设计了对应学科的电子备课模板。电子备课极大减轻了教师书写的工作量,释放出更多的时间用于课前资料的收集和整合。
五、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在创建数字化校园的过程中,建立与数字化校园建设相适应的、开放的、动态的管理制度,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长效保障。
目前我校就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制订了一系列的制度,包括《榆林实验小学网络管理人员管理制度》《教师办公室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教室多媒体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等。正在完善的制度有《榆林实验小学数字化校园工作长效保障机制》及《数字化校园工作激励制度》。尤其是后者,制度中明确规定了中青年教师必须使网络其进行无纸化办公,鼓励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有效上课,在各班教室悬挂《多媒体设备使用登记册》,期末根据使用的次数及效果进行量化考核。通过这些制度的建设,促进了我校数字化校园网络能安全、快速、高效、健康的运行,努力打造绿色数字校园。
我们坚信: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我们会继续努力,抓住机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创新适宜于每位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把我校的教育信息化推向一个更高、更新的发展阶段。
我的汇报至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五篇:创建数字化校园实施方案
创建“数字化校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南京市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和《南京市“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工作目标,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为创造数字化校园环境,实现汤泉小学的跨越式发展,以引领教师发展、培养骨干、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质量为宗旨,添置、整合各种信息化硬件设施,全面提高师生信息技能和素养,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创建汤泉小学数字化校园打好坚实基础。我校现制定创建“数字化校园”实施方案。
二、组织领导 组 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副校长)组 员:
三、学校基本设施
我校目前已具备数字校园建设的各项硬件的条件。
1.信息技术教学设备。学校现有2个信息技术教室分别兴建于2006年和2011年,目前设备完好率达97%以上,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保障。
2.网络硬件设备。校园已接入Internet网络(带宽20M),并已保证信息点公布到每个教室、办公室。另外架设了2台无线路由,为无线网络办公提供便利。专用服务器2台,分别用于外网和内网服务。从基础上保证了数字化校园的运行。另外
3.多媒体教室。学校拥有多媒体专用教室两个,拥有全套的多媒体设备,24个普通教室中12个教室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另有便携式教学多媒体设备一套。
4.校园网和数字化校园平台。学校有设备报修平台、文档管理平台、教师绩效管理平台、学生评教平台、新生登记平台、学籍管理平台、学生学情登记分析平台、信息技术课登记评价平台,心理咨询平台等,符合数字化校园要求的平台,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的信息化。
5.教师办公电脑配备。多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教师信息化硬件建设,目前为止我校为班主任每人配备了1台办公电脑。每个普通教师(非班主任)办公室配备了2-3台办公电脑。
四、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我们以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重点,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以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为关键。全面实施数字化校园工程,努力实现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推进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发展。
1、在现有信息化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网站改版和校园网建设,加强对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和专业信息化人员技能水平的培训,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应用系统及资源的建设与使用,将学校打造成一个教师、学生、家庭及社会都可参与的无边界的“数字化校园”。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2、加强教师培训。一方面努力培养和充实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广泛开展面向全体教师和各类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市区校已有资源加强教师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3、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努力实现有关设备及课程等资源的融通与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要本着实事求是、经济、适用、高效相统一的原则,精心设计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加强校本资源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开发课程资源的研究,有效利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资源,努力形成学校的课程教学资源体系。
4、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手段,并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题组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在教学进程中研究,在研究基础上提高。通过积累和实践,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转变教师的观念,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5、积极推进教育管理的信息化。结合市级《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管理平台架构与应用的研究》课题,进一步建设完善数字化校园管理应用平台,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后勤服务的等方面的数字化管理,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提升学校办学层次。
五、实施步骤
(一)、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
1、硬件网络架构
(负责部门:信息处 实施时间:2012年7月)
数字化校园建设从硬件建设上可分为三块:校园网、服务器和电脑设备、数字输出设备。(1)、校园网具备三层交换功能,并通过100M光纤宽带接入教育城域网或因特网,内部100M交换至桌面,全面规划和布置校园信息点;
(2)、校内配置3台以上的服务器,采用虚拟化平台 VMware vSphere,实现企业级应用程序虚拟化。通过服务器整合减少开销,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通过缩减物理基础架构和提高服务器/管理员比率,降低成本;提高硬件和应用程序的可用性;实现了灵活性;提高桌面的可管理性和安全性。架设服务器集群用于校内网站系统、校内资源库和管理及教学平台等服务;
(3)、力争教师每人一台台式机或笔记本;(4)、力争实现每个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
(5)、改造网络机房,升级部分配置较低的电脑,利用硬软件实现安全高效信息技术教学;(6)、新建校园电视台、录播室;(7)、完善视频监控系统和报警系统。
2、软件系统配备:
(负责部门:信息处 实施时间:2012年9-2013年6月)(1)、外网网站平台
报导学校动态及宣传公告资讯等,并为师生提供展示风采的舞台。 划分成对外与对内两个逻辑区域 栏目分类合理,实现动态更新 为每位教师分配一个登陆帐号 对所有发布信息实现专人审核(2)、内网管理平台
提供校内各项基于WEB的管理平台,使用自行开发的管理平台等软件。
办公自动化管理:收发公文管理、发布通知公告,包括每周工作安排、学期计划总结、各种临时性活动安排、外出登记和校内文件传输等(权限分配:校内每位教师和各处室负责人);
教务管理:教学基本信息和课程表管理,包括课程、学科、年级开设等。(权限分配:教务处);
教师绩效管理:对教师常规工作及临时布置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记录、分析统计; 学籍管理:利用南京市学生管理平台对学生入学分班、转入转出、休学等进行管理(权限分配:教务处 学籍管理员);
学生学情分析管理:成绩输入、分析(权限分配:教务处及各任课教师) 学生成长管理:输入及查询(权限分配:班主任 学生、家长、任课教师); 财务管理系统;
图书、实验和校产网上管理系统。(3)、内网教学平台
提供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具,方便师生以较少的时间投入获取最大的工作和学习效益。电子备课转向网络化,形成全校共享的课程资源;(4)、学校教学资源库 利用校内服务器或其它网络存储设备分类存放和管理各类教学资源,如课件、教案、教学素材、案例实录、数字图书等,实现信息资源在校内共享,最大程度地提高校内资源的利用率。
(5)、邮件系统建立电子邮件系统,为每位教师分配或在因特网上申请一个电子信箱,方便教师同校内外的交流。
(6)、建立面向Internet的网盘系统,为每位教师分配一个网络磁盘空间,便于个人资料的存储。
(7)、病毒防治与数据安全保障
学校设立专人负责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信息处)
在所有服务器和终端安装有效的防病毒软件并定期升级病毒代码和防、杀毒引擎;软件系统要及时安装升级补丁;
安装网络过滤系统,防止黄色和非法网络信息的入侵;
保存记录学校6 0天以上学校所有终端上网日志和服务器管理、使用日志; 定期对服务器数据库作策略异地(异机)备份,保存最近一周的数据库。
(二)、建立并充实数字化资源库
(负责部门:教务处、信息处 实施时间:2013年7月-2014年1月)数字化资源建设是数字化校园的重要元素,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外部资源: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科研外部资源。如,教育网站提供的资源库、中小学教育信息网等,通过购买或下载,丰富校园网上的资源。也可以组织发动全校教师将自己平时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收集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上传到资源库中,丰富资源库中的教育教学资源。
2、内部资源:以学校原有资源库为主体,将教学光盘、磁带、图片等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放到校园网上,并将教师自己平时上课开发的课件也搜集整理到校园网上,以不断充实数字资源库。
有了充足的数字化资源,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就有了源源不断的“活水”,就有了更多的手段和更广阔的空间,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三)、加强信息培训,完善管理机制(负责部门:教务处、信息处)
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强新课程与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的培训,使教师从制作演示型课件的阶段转向以改变传统教和学方式为重点的课程整合阶段,探索基于多媒体环境以及网络资源环境下学与教的问题研究,同时加强对师生网络化的人文教育,最终全方位营造学校教育的数字化环境,把基于网络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新方式全面引入各学科教学,建成数字化学校。
(四)、重视教育教学及教科研管理的应用(负责部门:教务处、德育处、信息处)
1、推行电子化备课。指导教师利用相关教育资源和素材进行电子备课,并有每节课的电子教案、二次备课记录及教后记。
2、教师在现代教育理念的科学指导下,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利用网络环境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习的能力明显提高。
3、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研活动,并积极开展校内外网上研讨交流。4建设内容丰富、构架合理、服务教育教学、展示师生风采的学校网站。有专人负责维护更新。注重学生专题网站的建设。
6、积极实施《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管理平台的架构与应用》课题的研究,7、注重成果的积累。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竞赛,制定相应的奖励方案,调动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8、创建领导小组对各部门进行考核,考核的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有奖有罚,提高积极性。
创建数字化校园,既是上级部门对我们的要求,是我们每一个师生心中的向往。是提高学校教学与管理质量的有效方式。
对上级部门的几点建议:
1.上级部门多给予指导,以此来加深我们对“数字化校园”的理解,在我们创建数字化校园的过程中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
2.对照“十二五”版的小学基装标准,我校在硬件设备上还有所欠缺。
1、教师办公用电脑的添置;
2、校园电视台、录播系统的建设;
3、服务器及千兆交换机的添置。
4、学校2006年启用的机房的升级或更新。
3.恳请上级部门对学校信息技术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出指导性的意见。以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字化校园”建设中。
小学
2012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