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历年试题-dayin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历年试题
2002年试卷
一、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职业道德的含义(P14)及其作用。(P18-19)
2.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P66-93)
3.教师集体中开展有益竞争的必要性及其道德要求。(P132-135)
4.教师服务社会中的道德要求。(P185-193)
5.教育劳动的创造性特点。(P31-32)
二、论述题(共3题,第1题为必做题,第2、3题选做1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请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做好高校或中专校师生关系的道德调节。(P104-110)
2.试述高校教师学术研究中存在的学风不正、学术腐败现象的成因及其对策。(P170)
3.试述师德修养的必要性(P198-199)及其方法。(P201-212)
2003年试卷
一、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道德特殊本质的主要表现有哪些?(P8-9)
2.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是什么?(P16-17)
3.教师应如何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P104-105)
4.教师集体中竞争关系的道德要求是什么?(P133-135)
5.道德修养中他律与自律的关系如何?(P206-207)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试论教师职业道德中教育公正原则确立的依据和基本要求。(P73-75)
2.试论教师科学研究中的道德要求。(P165-179)
2004年试卷
一、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如何理解“道德的本性是一种必要的恶”?(已删)
2.职业的道德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14)
作为一种社会分工,一种生产关系和社会组织形式,职业本身就包含着一定道德的基础和根据,其道德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每种职业都意味着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即职责;
(2)每种职业都意味着享有一定的社会权力,即职权;
(3)每种职业都体现和处理着一定的利益关系;
(4)每种职业都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3.为什么要把“教育公正原则”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之一?(P73-74)
4.师德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242-243)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你认为高校教师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可能存在哪些道德偏向?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P185-193)存在问题:
(1)一切向钱看,唯利是图,不顾社会效益,只顾经济效益,甚至违法乱纪;
(2)处理不好工作主次,忽视育人这一首要任务;
(3)在服务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处理不好学术无禁区与传播有规范的关系;
(4)其他。如无所作为,理论联系实际,无法实现产学研结合。
解决办法:
(1)自觉遵守道德原则;
(2)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3)正确处理岗位主次关系;
(4)确立自觉的守法意识
(5)应具有人格示范的要求
2.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如何?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如何实现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结合?(P206-208)
三、案例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上海交通大学前不久作出决定: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对学风不正或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问题,应及时察觉,认真处理。如果研究生学术道德出现问题,导师将是第一责任人。有人为上
海交大的这一规定叫好,认为“学生不正,导师有责”,“身为导师,就要告诫、训导自己的学生做学问的前提要行得端、坐得正”。也有人认为,导师不应该替研究生承担一切思想道德上的过失责任,不应该成为研究生的“道德保姆”。
[要求]请你从教师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基本原则这一角度谈谈你对上海交大这一规定的看法。
(1)我赞同上海交大的这一规定。
(2)教师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教书育人原则。
教师不但要教书,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也要育人,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水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上海交大的规定强调导师是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的第一责任人,不仅是对教师育人方面的要求,也是对教师学术视野与学术水平的明确要求,一个导师如果学风不正,学术腐败,己身不正,何以正人?一个导师如果学术水平不高,学术事业狭窄,学生学术水平低、研究上弄虚作假,学术道德问题的第一责任人的要求也注定要落空。
2.据报道,日前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为南极航空航天大学师生作学术报告。有同学提问:“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不知道。”“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不知道。”“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不知道。”三问三不知!这让在场的所以同学意外,但不久就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在有的人看来,面对学生的提问,丁肇中教授可以用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术语糊弄过去,可以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搪塞过去,甚至还可以委婉地学生说:“这些问题对于你们来说太深奥,一两句话解释不清楚。”但这位诺贝尔奖得主却选择了最老实,最坦城的回答方式。
[要求]请你从教师科学研究中的道德要求这个角度,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丁肇中教授“三问三不知”的感受。
(1)丁肇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坦言不知道,不但无损于他的科学形象,更凸现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令人肃然起敬。
(2)我们广大教师在科学研究中就是要提倡这种“实事求是,治学严谨”的学术道德。
可以按照书上的答:(概念、意义、要求P167-174)
也可以自我发挥:治学之要,在于实事求是,严肃认真,来不得半点虚假。对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不要充当先知先觉,认为自己对什么问题都有发言权。对自己知之不多或仅知大概的东西,要清醒地认识到答案的不确定性。对自己哪怕是非常明了的东西,也要留有学术质疑的余地。总之,学问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学识渊博,越要虚怀若谷。即使在专业领域内,那种自诩或表现为无所不知的“专家”,其学识和人品都是值得怀疑的。
(3)联系实际(可以穿插在论述中)
2005年试卷
一、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怎样理解“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P8-9)
2.为什么说“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P15)
3.教师应如何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P104-105)
4.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如何?(P206-207)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有哪些?试阐述之。(P242-243)
2.当前在高校一定程度存在的学风不正、学术腐败有哪些表现?(P169-170)你认为应该如何消除这些问题?(改革学术管理体制、建立学术规范、健全监督和惩罚机制、完善相关立法、提高科研人员的学术道德修养等)
三、案例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一位班主任在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时表示,教育全部的奥秘在于教师应该懂得爱学生,教育深刻的影响力就在于教师以身作则的人格。他的同事是这样评说的:看看被这位班主任写满眉批、评语的学生作业本,就不难理解他的学生为什么会有一丝不苟的学习品格;看看这位班主任在植树劳动中手上磨出的血泡,就不难理解他的学生为什么会有时下不多见的吃苦精神。心理学研究表明:服从往往基于两种权威,即德能权威和权势惧怕的权威,前者必定以身作则,后者往往不能体行践德。(材料来源:杨启亮《现代教师素质研究系列》)
[要求]请从教师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基本原则这一角度,谈谈你对这位班主任的教育经验的看法。
(1)案例中班主任的教育经验体现了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身教的力量。
(2)为人师表是教师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之一。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榜样,成为学生效法的楷模。
(3)为人师表是教师完成教书育人任务、尤其是育人任务的重要手段。为人师表是确立教师威信的基本条件。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倾向,较高的威信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成功的必要保证。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就能树立起“德能权威”,使学生从内心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服从教师的管理,学习教师的言行。
(4)联系实际论述: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认真贯彻为人师表的原则,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坚持身教重于言教;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坚持以身立教,德识统一。(P71-73)
2.2005年10月24日,国家环保总局责令北京某著名高校环境影响评价室进行限期整改,因为该评价室编制的三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存在选用标准、引用资料错误,项目选址周边污染源及规划情况调查不全,建设项目情况或环境现状描述失实,未对清洁能源使用进行可靠性分析等。此前,国家环保总局还点名批评了北京另一著名高校所属的环境评价机构,该机构具有国家环保总局认可的甲级环评资质,完全有能力承担圆明园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但该机构惧怕承担责任,不愿意牵头做这项工作,延误了圆明园工厂环境影响评价的时间。
[要求]请从教师社会服务的职业道德要求这个角度,分析这两家环评机构的错误教训。
(1)社会服务是高校除“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以外的第三大职能。高校教师在社会服务中应当遵循“诚信”、“公平竞争”、“效率”、“奉献”等道德原则,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岗位主次关系,确立自觉的守法道德,主动维护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发挥人格示范的效应。
(2)案例中北京某著名高校环境影响评价室在评价时违背了“诚信”原则,对“项目选址周边污染源及规划情况调查不全”,对“建设项目情况或环境现状描述失实”,采用的标准错误、进行的分析不可靠,评价的结论不可信,降低了自身的信用度,亟待整改。
(3)高校教师从事社会服务的过程是履行义务和享有权利相统一的过程。案例中北京另一著名高校所属的环境评价机构未能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具有国家环保总局认可的甲级环评资质,却推诿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延误了圆明园工厂环境影响评价的时间,将一己之利凌驾于社会整体利益之上,失去了高校服务社会的本真意义。
(4)高校在社会服务中本应当主动承担起“维护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宣传环保理念、模范遵守环保要求的使命,案例中的两所环境评价机构作为专业的环保研究机构,本应起到推进环保的示范作用,实际上却对环境保护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5)从案例中,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在高校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认真遵守一系列道德要求。(P185-193)
2006年试卷
一、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在我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有哪些?(P15)
2.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真实的集体”的思想?(P120-121)
3.高校教师科学研究中的具体道德要求是什么?(P165)
4.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哪些?(P242-243)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理解教育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P30-31)把握这一特点对广大教师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有什么意义?(P104-105)
2.什么是他律?什么是自律?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试阐述之。(P206-208)
三、案例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材料]孟二冬,中共党员,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教研室骨干教师。2004年3月,他主动要求参加北京大学对口支援新疆石河子大学教学的工作。他备课一丝不苟,全身心投入教学。抵疆后第二周他就出现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但他仍坚持为学生上课,直至倒在讲台上。2006年4月22日,年仅49岁的孟二冬因病去世。在他最后的日子里仍惦记着他的学生,眷恋着他未竟的事业。得知孟二冬的事迹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称赞他:“为人师表,品德高尚。”(资料来源:http://edu.people.com.cn等)
[要求]请根据孟二冬教授的事迹,结合实际,谈谈教师遵循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之一的为人师表原则的意义及具体要求。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榜样,成为学生效法的楷模。孟二冬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和对学生的爱,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为人师表是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是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要求,是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P70)为人师表原则的具体要求:
(1)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孟二冬:主动要求支教、备课一丝不苟、带病上课、最后的日子仍惦记学生。联系实际: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做起,努力学习、积极探索,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坚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略)
(3)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略)
(4)坚持以身立教,德识统一。(略)
2.于某是黑龙江某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教研室副主任,该校某专业脱产专升本班的“自然辩证法”授课教师。在2001年年末“自然辩证法”课考试前,学生商议每人交50元送给于某,以便其在评卷时给予关照。后由学生王某出面,向9个班共计300名学生收取15000元送给于某,并将交钱学生的名单一并交给于某,于某表示
可以关照。评卷时,于某利用职务之便,要求评卷教师为学生提高分数,使所有送钱学生的成绩均获“通过”。2002年,于某采取同样手段2002级学生“好处费”5100元,并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材料来源:新华社哈尔滨2003年11月25日电讯)
[要求]请从教师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基本原则这一角度,分析于某行为的危害性,并谈谈这一事件对我们的借鉴意义。
1.教师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育公正、依法从教、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等。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教师道德实践活动的行为准则,对教师的道德行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指导意义。
2.于某的行为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要求,具有很强的危害性:
(1)违背了教书育人原则。既没有认真完成知识教学的任务,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水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2)违背了教育公正原则。在是非面前没有坚持原则,给予送钱学生额外的“照顾”,在教学评价时没能做到一视同仁,未能坚持公正原则。于某的行为不仅损害了自己的形象,还会使学生受到不正常的人际关系的伤害,对教育公正和社会公正失去信心。
(3)违背了为人师表原则。(略)
(4)违背了依法从教原则。利用所拥有的考试评分权,从学生处谋取利益,违反了《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对于教师的要求,也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3.借鉴意义:
(1)就教师本身而言,一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对自己严格要求,在是非面前坚持原则,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为人师表;二要依法从教,用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行为。
(2)就教学工作而言,一要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正确行使教学工作中的权力,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教学工作的质量;二要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教好书的同时育好人。
(3)就师生关系而言,一要坚持教育公正原则,对待学生公平公正,一视同仁,不搞庸俗的师生关系;二是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2007年试卷
一、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道德”的含义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把握?(P3-4)
2.如何理解教育劳动方式的创造性?(P31-32)
3.什么是教师集体中的“发展性团结协作关系”?(P130-131)
4.高校教师服务社会过程中的道德要求主要有哪些?(P187-193)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论建设和弘扬现代大学精神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P55-62)
2.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如何?(P100-101)处理高校师生关系的师德要求是什么?(P104-110)
三、案例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材料]在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石湖沟村头高岗上,有一所特殊的爱心学校,只有一个老师和一个学生。老师叫王立军,今年57岁,学生叫李竟竟(化名),今年8岁。1997年11月1日出生的竟竟是名艾滋病毒携带者。2003年竟竟到了上学的年龄,但没有老师肯接收他,其他学生家长也坚决不让竟竟和他们的孩子一起上学。面对这样的情形,县防疫站和乡里的同志最终决定,单独为竟竟开设一所学校。2004年11月20日,辽宁省第一个为艾滋病儿童开办的学校——爱心小学正式成立。(资料来源:《蓝盾》2007年第10期)
[要求]请从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这一角度分析这则案例。
1.教师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育公正、依法从教、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等。本案例体现了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2.尊重人权是教育人道主义的重要内涵之一。教育尊重人权一要保障受教育者的教育权利,二要尊重和保护一般的人权。
3.案例中为艾滋病儿童开办特殊的爱心学校的行为保障了艾滋病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体现了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2.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时间简史》一书的作者霍金近年指出,近30年来他一直认为黑洞会吞下陷入其中的所有物质。如今,他认为黑洞不会吞没信息,黑洞只是看起来形成了,但接下来它会打开并释放出那些有关其吞没的物质的信息。这样霍金就推翻了自己过去一直坚持的观点。有评论者说:“尽管大多数物理学家并不承认霍金的旧观点,对他的新观点是否能解决黑洞信息丢失之谜仍持保守态度,但霍金在科学探索中勇于修正自己的观点,是值得尊敬的。”这位评论者进一步指出:“科学探索离不开实事求是,而做到实事求是更是一个很高的境界”。(材料来源:《人民日报》2004年8月16日)
[要求]请结合案例从高校教师科学研究中的道德要求这一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1.高校教师科学研究中的道德要求有哪些。
2.霍金的做法体现了什么样的科研道德要求(实事求是,治学严谨),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
3.联系案例和科研工作实际谈谈怎样做到实事求是,治学严谨。
第二篇: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考题
一、名词解释
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个人品质的总和。
2、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和一系列职业道德规范。
3、自律规范:
4、教师良心:即教师职业良心,是指教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对社会、学校、职业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的道德自我评价能力。
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原则: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应遵循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是对教师行为和品质的根本要求,也是教师道德的社会本质最直接和集中的反映。
6、热爱学生:(基本要求)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平等开放地爱每个学生;保持对学生稳定而持久的爱;对学生认真负责、严格要求。
7、人生观:又称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自己生命的存在、活动和过程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8、人生目的:一个思维正常的人,每天都在从事着一系列有目的性的活动,而在这些日常的具体目的活动的背后,又往往存在着一个和一定人生观相联系的支配一生的总的根本性的目的,这种对具体行为目的起指导和支配作用的总的目的,就是人生目的。
9、人生意义:是主体对自己生命的存在及其活动所产生的积极、肯定、愉悦的体验和感受。
10、人生价值:是作为客体的人的生命存在和活动满足作为主体的人(他人、团体、社会等)的需要的事实和客体对自己需要满足状况的评价。
11、人生理想:是在现实基础上形成的对未来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以及经这一追求和奋斗而实现的超越于既定现实的更为美好的状态或境界。
12、人生态度:是在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人生较为稳定的反应、评价和行为选择倾向。
13、职业理想:是指个人所希望从事的职业和在这一职业活动中希望达到的水平和成就。
14、教育价值:是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的价值。
15、道德修养:是指一个人通过在学习、实践中的自我锻炼、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从而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不断实现自我改造以完善自身的过程及其结果,它突出地表现为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所进行的反省活动以及通过这种反省活动所形成的道德情操、所达到的道德境界。
16、教育合力:建立和谐的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关系,有利于通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相互结合,形成较强的教育合力
17、教师人格:指教师在其角色互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教师专业心理倾向、价值倾向、行为方式和个体品质等人格特质,是教师行为中所应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的外在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18、教师公正:主要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理各种关系要符合公认的道德准则,即在教育活动中对待不同利益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公平和正义。
二、简答题:
1、教师职业有那些特点?
答:教师职业的特点是指教师这一职业角色与其他职业从业人员的区别指所在。特点:崇高性、奉献性、示范性、主导性。
2、怎样理解教师职业劳动的复杂性?
答:教师职业劳动是一种传播文化知识,教育一代新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或说是一种教书育人的实践活动。与其他职业劳动相比较具有六方面突出特征:目的的双重性;对象的多样性;手段的示范性;过程的往复性;内容的丰富性;效果的迟效性。
3、什么是道德?道德作为行为规范和个人品质各有什么特点?
答: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个人品质的总和。道德通过一系列行为规范为人们指出善与恶的区分标准,而且是以一种根本的,即内化的良心的形式促使人们去恶扬善。并把真、善、美的各种追求包括在自己的规范之中。道德的这种规范性,使它成为人们行为的不可替代的指南。
4、怎样理解和评价道德的稳定性特征?
答:道德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历史变动性。同时,它又有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的稳定性和相对的独立性,变化的速度较慢。这一方面是因为与政治法律等思想和规范相比较,道德思想和规范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并非是最直接的,因此不会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改变而立即改变。另一方面是因为道德本身存在的广泛性和影响的内化性,也决定了它不可能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完全同步。另外,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包括其政治、法律制度的变革往往也需要一个过程,在没有完成这个过程之前,道德自身也不会完全改变。还有封建残余仍然存在,需要很长时间才可能消除。
5、道德的社会和个体功能有哪些?应如何理解道德的这两类功能?
6、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 答: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循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与个人品质的总和。特点:道德意识的高尚性;道德行为的榜样性;道德影响的广泛性、深远性。
7、为什么说教师职业特别需要讲道德?
8、何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两者的关系是什么? 答: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应遵循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是对教师行为和品质的根本要求,也是教师道德的社会本质最直接和集中的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是道德原则在特定伦理关系和活动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是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适应特定伦理关系和领域教育教学需要的具体道德要求。二者关系:教师职业道德就主要方面而言,是以基本原则和系列规范构成的道德规范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基本原则具有主导地位,它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根本要求,也是指导和评价教师职业行为的总的标准。道德规范在道德体系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因为道德主要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规范,来表达他的基本原则,具体地规定、评价和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9、你是怎样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
答: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乐教敬业。乐教敬业就是要求教师一方面要热爱自己的职业,要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教育活动中,另一方面又要尊重自己的职业,以认真的态度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发扬乐观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为培育社会主义新人贡献自己的一切。乐教敬业是教师职业理想信念的集中体现。乐教敬业更集中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和教育活动的特殊规律,也直接反映了社会主义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最能符合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客观依据。
(一)反应出教师劳动的特点,最大特点是一切唯人。
(二)体现出教师职业活动的特点:主要内容是教书育人;
(三)符合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总原则;
(四)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10、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有哪些?(处理关系)答:
(一)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本,尊重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依法治教,廉洁从教)
(二)促进教师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关心集体,顾全大局)
(三)促进教师与家长之间关系和谐建构;
(四)保障教师与社会其他方面和谐共进
11、人生目的的类型有哪些?这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答:
(一)从目的的意向性(强度)上看有的人一生的目标很明确,并且下决心朝着既定的目标走,而有的人却没有很明确的目的,顺其自然,得过且过,可以把这两种目的的人生称之为追求人生和自然人生。
(二)从目的的指向上看,有的人生目的侧重与确定的结果,而有的人则看重人生的过程,对结果并不在意。可以把这两种目的的人生分为奋斗型人生和心思性人生。
(三)从目的的开阔性和层次性上看,有的人人生目标是围绕个人的,而有的人人生目标是指向群体和社会。可一把这两种人生称之为自我取向人生和社会取向人生。
(四)从目的的内容上看,有的人人生追求的目标侧重于物质生活方面,有的侧重于精神生活方面的可以把这两种人生称之为俗欲人生和雅趣人生。
12、教师的职业目的有哪些类型? 答:谋生(俗欲人生)、兴趣和个性(欣赏型人生)、地位和声望(雅趣人生)、使命(社会人生)
13、对学生的爱和家长对孩子的爱有何不同?
答: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建立在对社会、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理智的、博大的师爱;家长对子女的爱则基于血缘关系,是专一的、感情化的相对狭隘的爱,在有些家长那里,不仅将子女视为掌上明珠,容易出现教之不足、爱之有余的现象。
14、简述教师良心的作用?
答:教师良心对教师职业行为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一下方面:
(一)教师良心能促进教师自觉地履行职责,提高其教书育人的自觉性,保障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师良心可以提升教师的自我价值;教师良心能够对学生发挥显著的榜样效应。
15、教师公正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教师公正是“以人为本”教育原则的内在要求,也是当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和目标,它有着特定的现代蕴涵和特殊的教育价值。首先,在最直接的意义上,教师公正有助于教师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教师公正可以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公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和良好的公正品质;最后,教师公正还可以为实现社会公正做出重要贡献。
三、论述:
1、你认为目前大学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这些问题怎样解决?
2、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你的职业理想是什么? 答:职业理想是指个人所希望从事的职业和在这一职业活动中希望达到的水平和成就。对教师来说,职业已经确定,职业理想就主要表现为在教师这一职业中所希望达到的成就。比如:作为高校教师,希望在今年内学历达到什么程度,几年晋升什么职称等等,这是外在的形式方面的标准,还有内在的自己所希望的一些要求或标准,如在教学上要达到什么境界(学生爱听自己的课,能受到学生的欢迎等);在与学生的关系上达到什么程度,(如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受到学生的普遍尊敬等等);在研究室同行中要达到什么位置,在本专业、学科上所要达到的地位等等。
3、人生态度有哪些类型?你认为教师应该确立什么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
(一)人生态度是在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人生较为稳定的反应、评价和行为选择倾向。
(二)从不同的角度用三分法可以把人生态度分为三种典型类型。如从行为的动力倾向上分为积极型、消极型和逍遥型。从生活信心和情感表现上分为乐观型、悲观型和达观型。从动机倾向上分为社会型、自私型和公私兼顾或合理利己型。
(三)教师应确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首先,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为实现人生目的和人生理想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主观条件;其次,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可以充分发挥人的潜力,激发人奋发向上、创造最佳的人生价值;教师在职业活动中也需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和精神状态。
4、你是怎样理解教师乐教敬业的人生价值和幸福生活的? 答:乐教敬业就是要求教师一方面要热爱自己的职业,要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教育活动中,另一方面又要尊重自己的职业,以认真的态度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发扬乐观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为培育社会主义新人贡献自己的一切。
5、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目标有哪些层次?联系个人实际加以理解。
6、你对参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的培训有什么感受?联系个人实际谈谈。
第三篇: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
(解题要求与解题范例及思考题)
主讲教师:陈爱华
解题要求
1.解答简述题要求:论点清晰、观点准确、具有层次、有一定的连贯性。2.解答论述题要求:论点清晰、观点准确、具有层次、上下文具有连贯性,既有历史叙述,又有当代视角,还能通过比较相应的学科特点,深化理论阐述。3.解答案例分析题要求: 运用有关原理或者原则对于相关案例进行分析,运用的原理、原则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观点准确。
4.答题原则:观点准确、清晰性、层次性、综合性、连贯性与论证性。
解题范例
1.什么是道德?如何理解道德的本质(道德的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
解1:道德
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 2.道德以善恶为评价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人们的行为;
3.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 4.道德是调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的一般本质
1.由道德社会的经济结构决定道德体系的性质;
2.社会经济关系表现出的利益直接决定道德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3.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必然引起道德关系的变化发展。道德的特殊本质
1.特殊的调解方式:非制度化的规范;非权力规范;内化的规范。2.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解2:就道德而言,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2)道德以善恶为评价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人们的行为;
(3)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4)道德是调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就道德的本质而言,它包括其一般本质与特殊本质。道德的一般本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道德社会的经济结构决定道德体系的性质;其次,社会经济关系表现出的利益直接决定道德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再者,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必然引起道德关系的变化发展。
道德不仅有其一般本质,还有其特殊本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道德是特殊的调解方式:其中包括非制度化的规范;非权力规范;内化的规范等;第二,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即,道德是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把握世界的。
2.试述道德的基本功能 解1 :
1.道德的特点:特殊的规范性;广泛的渗透性;独特的多层次性;更高的稳定性;强大的自律性。
2.道德的基本功能:德的调节功能;道德的论证功能;道德的教育功能;道德的导向功能。解2 :道德的功能是由道德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就道德的特点而言,它具有:特殊的规范性、广泛的渗透性、独特的多层次性、更高的稳定性和强大的自律性等。再就道德的基本功能而言,它具有调节功能、论证功能、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等。
思 考 题
第1章
导论
1.什么是道德?如何理解道德的本质(道德的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P.7)* 2.试述道德的基本功能。(P.11)* 3.试述职业道德的原则与主要规范。(P.15)* 4.何谓职业与职业道德?
5.试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P.22)* 6.职业道德有何特点与作用?
第 2 章
教育劳动和教师职业道德
1.试述教育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P.30)* 2.如何理解教育劳动方式的创造性?(P.31)* 3.试述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P.39)* 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与特点*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
1.教师职业道德产生于教育劳动实践 2.教师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比其他职业道德更高更全面 2.教师职业道德影响比其他职业道德更深远 3.教师职业道德调节方式更具有自觉性
第 3 章
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1.试述大学精神的内涵。(P.48)* 2.现代大学精神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何在?*(P.55)
第4章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1.试述教书育人原则的确立依据和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P.66)* 2.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确立依据和贯彻这一原则有何基本要求?(P.70)* 3.试述教育公正原则的确立依据和贯彻教育公正原则的基本要求。(P.73)* 4.道德与法律的关系?(P.76)* 5.试述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确立依据和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P.84)* 第5章
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1.师生关系的关系体系、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是什么?(P.100)* 2.正确处理高校师生关系师德要求是什么?(P.104)* 第6章
高校教师集体中的道德问题
1.试述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道德调节。(P.117)* 2.如何理解教师集体道德实现的内在根据与外在条件?(P.135)*
第7章
高校教学工作中的道德问题
1.试述教学工作中有哪些具体道德要求。(P.146)* 2.教学工作有何道德意义?
3.为什么说对待教学的态度体现教师的道德水平?
第8章 高校科学研究中的道德问题
1.科学研究有何道德意义?(P.158)*
2.试述科学研究中有哪些具体道德要求。(P.165)** 3.当前学术腐败的表现有哪些?*** 第9章 高校教师社会服务中的道德
1.试述教师社会服务中的道德要求。(P.185)* 2.社会服务有何道德意义?
第10章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1.试述师德修养的意义及其过程?(P.195)* 2.试述师德修养的要求。(P.203)* 3.试述自律与他律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第11章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评价
1.试述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P.216)* 2.试述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和最高标准。(P.244)* 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有何依据?(P.231)*
第 12 章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1.试述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P.242)* 2.试述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P.252)* 3
第四篇:《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复习要点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复习要点总结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道德的一般分析
▲ 道德的含义:是关于利害人群的应该如何的规范。马克思伦理学认为:道德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1)道德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 2)道德以善恶为评价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人们的行为; 3)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4)道德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 道德的一般本质,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受着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1)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会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结构,就相应地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
2)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3)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必然会引起道德关系的变化发展。
4)我们对道德一般本质的理解又必须是辨证的,也就是说,我们在承认道德总是一定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产物的同时,也要承认道德又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具有自身的存在规则和发展规律。道德的这种独立性突出地表现为它既可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可以起消极的阴滞或促退作用。▲ 道德的特殊本质
道德的特殊本质是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的、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其主要表现在:
第一,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道德是一种由原则、规范、意识、信念和行为习惯构成的特殊的调解规范体系,具有特殊的规范性。
1)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2)道德是一种非权力规范。3)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第二,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1)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特殊的调解规范体系,而且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
2)道德是促使人类结成相互满足的价值关系,推动人们改善这种关系,调节人与人的交往、协作,完善人的人格。同时,道德又不仅仅是价值,更是实现价值的行为,是有目的的行为。
3)道德是人们从“实践—精神”上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其目的是按照“善”的规律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
第三,道德是一种必要的“恶”。两害相争取其轻。牺牲一部分利益换来更大的利益;牺牲小我,成全大我。
▲ 道德的特点。1)道德的规范性。2)广泛的渗透性。3)独特的多层次性。4)更高的稳定性。5)更大的自律性。
▲ 道德的基本功能。1)道德的调节功能。2)道德的论证功能。3)道德的教育功能。4)道德的导向功能。
第二节 教师职业与教师职业道德
▲ 职业。职业就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负有特定社会责任、具有专门业务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 职业道德 , 就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形成和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品质。
▲ 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为什么说“为人民服务”是最高标准)(为什么?经常考)
在我国,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1)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的人际关系;
2)为人民服务,体现了一种新的劳动态度,是履行职责的精神动力; 3)为人民服务,体现了衡量职业行为善恶是非的最高标准。▲ 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又叫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规范体系。我国目前已形成什么样的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道德的规范体系?)——简答或论述题(主要内容)(经常考)
所谓职业道德规范,是在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指导下形成的,调整人们职业活动中的利益关系、判断职业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1)要爱岗敬业,勤于职守;2)要尽职尽责,奉献社会;3)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4)要文明竞争,友好协作;5)要勤奋学习,熟练业务。
第二章 教育劳动和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节 教育劳动的特点
▲ 教育劳动的目的和任务的特殊性
1)教育劳动的目的是培养人;2)教育劳动产品具有社会性。▲ 教育劳动对象的特殊性
1)劳动对象的复杂性。2)劳动对象的向师性
①教师是学生获求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 ②教师的道德品行和知识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③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被学生竭力模仿;④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这种“向师性”具有不同的特征;
⑤教师的榜样作用对于学生的成长,是任何教科书、任何奖罚制度都不可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⑥教育对象的这种向师性,要求教师必须从育人高度注意身体劳动的示范性。
3)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
①教育劳动是以人为对象的创造性劳动,但这一对象与其他劳动实践过程中的对象不同,他是一个有意识、有思想、有主动性的人;
②广大青少年既是作为教师的劳动对象(即客体)而出现,又是作为教育劳动的主体而出现的;
③教师对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过程,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是作为主体的一方,接受不接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操有某种“主动权”;
④教师劳动对象的主体性,还反映在劳动过程中的反作用特点; 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作为主体以其知识、思想品质作用于学生,那么学生作为客体,也随时以其思想、情感、见解、态度等,影响乃至改变着教师和教师的劳动。▲ 教育劳动方式的创造性
1)教育必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 2)教育教学的内容必须具有创造性。3)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教育教学内容再创造; 4)教育教学的方法必须不断创新。
▲ 教育劳动人际关系的特殊性:1)关系众多,组成复杂。2)网络教育与新型师生关系。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与特点
1)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比其他职业道德更高更全面。2)教师职业道德影响比其他职业道德更深远。3)教师职业道德调节方式更具有自觉性。
第三章 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节 大学精神的一般分析
▲ 什么是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在大学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凝练而成的、为大学人所普遍认可并共同追求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一般有,学术自由的精神、独立自治的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开拓创新教师、理性批判的精神等。
▲ 大学精神的内涵(须作稍加阐述)
概念——大学精神(见上)
1)学术自由的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它根源于思想自由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自由。它具体包括教师“教的自由”和学生“学的自由”两个方面。
2)独立自治的精神:是指大学作为一个法人团体不受国家、教会及任何其他势力的控制和干预,有权自由、自主地决策和处理学校内部的所有事务。高等教育体现了国家意志。
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在科学研究中凝练和提示出来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及其成果的升华。其核心就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4)开拓创新的精神:教育的本质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大学的开拓创新的精神,一是指向科学研究;二是指向人才的培养;三是指向社会发展。
5)理性批判的精神:大学是一个充满理性和批判精神的场所。大学的批判精神实质上所体现的是大学不断追求超越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它期望引导社会的发展,期望自己永远是社会精神的源泉。
第二节 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 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具有什么意义? 概念阐述:大学精神、职业道德(见上部分)意义:1)树立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职业责任观; 2)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学术自由观;3)树立服务与引领相统一的社会责任观 4)具有崇高的学术追求与独立的学者人格。
第四章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 教书育人原则
1.确立依据: 1)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2)教书育人是遵循教学规律的要求;
3)教书育人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的需求 2.贯彻该原则的要求
1)坚持对学生的全面培养;2)按教育规律教书育人 3)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 为人师表原则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用自己言行做出榜样,成为学生效法的楷模。1.确立依据
1)为人师表是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 2)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要求; 3)为人师表是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2.贯彻该原则的要求
1)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是为人师表的基础)2)坚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3)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4)坚持以身立教,德识统一。▲ 教育公正原则
1.确立依据
1)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总体原则的要求; 2)教育公正是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保证; 3)教育公正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要求。2.贯彻该原则的要求
1)爱无差别,一视同仁; 2)实事求是,赏罚分明 3)长善救失,因材施教;4)面向全体学生,点面结合。▲ 依法教育原则
▲ 教育人道主义原则----该题可能考案例分析——黑龙江教师收钱事件(用教育公正、为人师表原则分析)
第五章 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第一节 师生关系的概念和特点
▲ 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
1)高校师生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2)高校师生关系在层次上具有差异性。其主要差异在于他们各自所拥有的知识、能力、阅历、地位、身心等方面;
3)高校师生关系在情感、角色期待上具有互动性; 4)高校师生关系在评价标准上具有冲突性。
第二节 高校师生关系矛盾冲突的原因
1)对专业或课程不同的理解与要求;2)教育教学方式运用不当; 3)缺少必要的沟通;4)“代沟”和“心理差距”的存在; 5)不能公平地对待学生;6)来自学生方面的不当行为。
第三节 协调高校师生关系的师德要求
1.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
教师是担任教育责任,具有主导性的一方主体,而学生是教师教育活动的承受主体。学生的学习活动,尤其是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实际上不仅仅限于课堂上、校园里,他同时主动地或被动地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学习的主动权完完全全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的教育活动起了重要的外因作用,但决定学生能否学好的,是他自身的内因。没有内因的响应,就达不到教育活动的目的。
1)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2)在确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同时,更应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
3)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2.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
1)自尊心是大学生的一种心理需求,渴望受尊重是每一个人的一种正常的普遍心理需求;
2)尊重学生是教师有效实现教育教学的需求; 3)友好、平等、信任、自制是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
4)对学生的尊重,不仅表现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还表现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上。
3.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
1)对教育对象予以充分的关注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前提; 2)关心学生不仅是教育的需求,也是培养师生感情的需要; 3)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一种客观需要;
4)途径:首先,教师要扩大与学生的交往范围,积极参与他们的各项活动,在交往中增进师生的相互了解,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其次,教师应遵循师德规范的要求深入了解学生,公正、无私、少成见,放下架子去接近学生,把握学生的内心思想活动,以适当的方法去教育指导学生。
4.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
原则:1)严而有理;2)严而有度;3)严而有方;4)严而有恒。
第六章 高校教师集体中的道德问题 第一节 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分析 第二节 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道德调节:
关心集体、尊重同事、团结协作、有益竟争 ▲ 教师所关心的集体是一种真实的集体的解释
在真实集体里,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价值本质、价值地位、价值意义上是统一的,不存在内在的分裂和价值序列上的优劣之分。
从个人与集体的价值关系来看,两者在总体上是一种相互统一、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共生共长的关系:一方面,个人的价值创造、利益增长和需要的满足依赖于集体价值和利益的增长;另一方面,集体的总体价值和利益 2 的增长又必须依赖于个人的价值创造和利益增长。
个人与集体之间在价值取向上的统一协调和生存发展上的共存共生,并把实现社会整体的共同进步与每个个人的自由发展的真正统一,作为它的最高目标和要求。
▲ 尊重同事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
1)尊重所有同事。2)看到他人的长处,宽容他人的不足,尊重他人的个性,倾听他人的意见,注意向他人学习,积极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团结协作--主要是以优化现有教育人际关系,促进发展为目标和出发点,表现为教师之间为了促进发展、优化关系,主动沟通,有问题时,愿意、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有意见当面提,寻求和实现了充分的人际交流,不断达到新的理解,形成良心的竞争氛围,促发新的发展契机。
教师之间的关系表面上似乎不是很和谐,教师之间会围绕某个问题发生激烈的争论,但这种教师人际关系具有激励价值,有利于教师业务能力的发挥和个性的健康发展。这种教师集体中的团结协作氛围一旦形成,就会使教师逐渐养成并习惯于真实的、真诚的、互相激励的教师人际关系。▲ 有益竞争
1.在教师集体中开展竞争的必要性
1)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2)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3)是促使教师个体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
2.以道德的手段在教师集体中开展有益竞争(如何对待有益竞争)1)教师要有竞争的精神。2)竞争手段必须符合道德。3)应妥善处理好教师集体中竞争和协作的关系。
第七章 高校教学工作中的道德问题
1.确立科学的教学理念。2.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3.提高教育专业能力。4.注重全面教学改革。5.进行合理的教学评价。
第八章 高校科学研究中的道德问题 第一节 科学研究的道德意义
1.有助于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健康方向。2.有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3.有助于大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养成。4.有助于高校教师取得科学研究的成功5.有助于大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
第二节 科学研究中具体道德要求(论述)
1.追求真理,勇于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核心)
1)打破科研的神秘感;2)克服自卑感;3)防止自满情绪;4)反对迷信权威;5)正确看待失败。
2.实事求是,治学严谨
1)选择研究的课题要有科学价值;2)资料收集要客观、准确、全面; 3)在研究过程中,要消除主观上的偏向,尊重事实,不要先入为主; 4)反对学术腐败:抄袭剽窃、伪造或是拼凑包装、浮夸吹嘘—制造“学术泡沫”、大搞不正之风。
3.配合协作,优势互补
4.学术民主,提携后辈
学术腐败:是人们对各种不道德不诚实的学术行为的概括。
当前,学术腐败主要表现为:①抄袭剽窃,就是将他人成果占为已有。②伪造或是拼凑包装。③浮夸吹嘘,制造“学术泡沫” ④大搞不正之风。
学术腐败产生原因:①从大的社会环境来说,整个社会在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出现的价值观、利益观和道德观偏差对学术界的影响。②从学术界自身而言,建立和完善既适应社会发展又符合学术规律的学术管理系统滞后。③从学术和学术人员来说,极少数人学术道德低下,学术功底薄弱,心态浮躁。④从监督和惩罚机制来看,监督和惩罚机制的缺位也是我国学术腐败未能得到遏制的一个重要因素。
清除学术腐败现象:①促进党风、社会风气的根本转变。②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学术发展规律的学术评价机制。③提高科研人员的道德水平,加强学术功底,拒绝名利诱惑。④建立完善的学术监督和惩罚机制。
第九章 高校教师社会服务中的道德问题
第一节 社会服务及其道德意义
1.服务社会是高校的重要职责。
2.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校服务社会有强大的需求。
3.为了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必须通过“产、学、研”结合。4.有助于激发高校教师自身的职业潜能。
5.有助于高校从社会获取办学资源,促进高校发展。
第二节 社会服务中的道德要求
▲ 高校教师社会服务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
1.诚实守信、公平竞争、讲究效率、勇于奉献 2.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3.正确处理岗位主次的关系 4.确立自觉的守法道德
5.要主动维护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 6.应具有人格示范的要求
[补]高校教师在服务社会是正确处理好以下关系: 1.正确处理好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的关系;
2.正确处理好无私奉献和如何索取的关系:提倡无私奉献,坚持按劳取酬,反对不劳而获,防止违法犯罪。
3.正确处理好职业范围内工作的主次关系:以培养人才为根本,学术研究为基础,在这二者的前提下,努力服务社会。
4.正确处理好“学术无禁区”和“传播有规范”的关系; 5.正确处理好学术独立与功利性期望的关系。
第十章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第一节 修养与师德修养
“修养”主要是指个人在理论、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道德修养:指人们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对自身道德素质的自我改造、自我完善,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和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及其行为实践。
道德修养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时代发展的需要;完善自我的需要;市场经济、高科技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需要。▲ 师德修养的过程
1.提高师德认识: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是教师对职业道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进行师德修养的起点和前提。(知行关系分析)
2.陶冶师德情感:人的行为不仅受思想的支配,也受情感的驱使。陶冶高尚的师德情感,是师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3.磨炼师德意志:磨炼坚强的师德意志,是师德修养的必然环节。道德意志在道德素质的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师德意志是人们在实践师德要求过程中战胜困难和克服障碍的毅力。它是在形成一定的师德认识和师德情感的基础上,调节教师的道德行为的重要精神力量。
4.坚定师德信念:确立坚定的师德信念,是师德修养的核心问题。师德信念是教师对职业理想、职业人格、职业原则、职业规范的坚定不移的信仰,是深刻的师德认识、炽热的师德情感和顽强的师德意志的统一,是把师德认识转变为师德行为的种间媒介和内驱力,并使师德行为表现出明确性和一贯性。
5.培养师德行为和习惯:在明确的师德意识指导下,依靠师德信念,自觉地选择师德行为,养成师德习惯是师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师德行为和习惯同道德品质密切相连,它们是道德品质的外部状态。
总之,师德修养的过程就是从师德认识到养成良好师德行为习惯的五个环节的有机统一的道德实践活动的过程:提高师德认识是进行师德修养的前提和基础,陶冶师德情感和磨炼师德意志是把师德认识转化为师德行为习惯的中介,确立师德信念是师德修养的关键,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和习惯是师德修养的结果。
第二节 师德修养的方法和要求
▲ 新时期师德修养的要求(★★)——常考,好出题
1.学习与实践结合
1)大学老师要提高师德水平,必须加强理论学习: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学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知识;学习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吸收社会生活中一切有用的养料;向具有高尚师德的优秀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2)大学教师要提高师德水平,还必须注意深入实践:积极投身教育实践;积极投身社会生活实践;开展有教育意义的道德实践活动。
2.他律与自律的结合(★)——看书(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如何做到他律与自律的结合?)
他律:客观外界对道德主体的道德规范和要求。自律:道德规范和要求的内在化,并付诸行动。
他律和自律是大学教师师德修养过程中的两人不同的阶段,但是二者又有相互关联的作用,这种关系表现在他律是自律的前提和基础,自律是他律的发展和升华。任何跨越他律直接向自律的彼岸的修养是不现实的,不客观的,但是任何修养只停留在他律阶段,不向自律阶段发展,是低级的庸俗的修养。
1)正确认识师德修养他律与自律关系的意义:第一,他律是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外在动力;第二,自律是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内在动力;第三,师德修养重在自律。
2)大学教师在师德修养过程中,要重视他律阶段的积淀和发展:第一,主动接受各种师德教育,在丰富多彩的师德活动中,提高大学教师师德修养认识,陶冶师德情感,培养师德意识,规范师德行为;第二,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自觉依靠各种制度、纪律等外在压力来规范自己,约束自己;第三,积极主动参与营造教书育人的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3)大学教师加强师德修养要努力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第一,要做到自觉内省;第二,经常反省;第三,努力做到慎独。
4)在他律和自律的结合中,大学教师的师德修养还要突出师德实践环节。一方面是要求教师既要言教,又要身教;另一方面是要求教师在师德实践中成为具有高等教育责任感和教育良心的教育者,这种责任感和良心必然驱使教师在加强师德修养过程中坚持他律和自律的结合,自觉地从他律向自律转变。
3.品质修炼与仪表修饰的结合
第十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内涵
▲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是人们凭借社会舆论、教育传统和内心信念等力量,采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判断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道德行为和品质的道德价值的活动。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
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活动中有诸多规律性的规定,最能代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特点,并统率着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全过程的是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质的分析的原则。
▲ 评价的目的性的要义:
一方面是人们在开展评价活动之前,在大脑中预先观念地存在着活动过程结束时所应取得的结果;另一方面,“一切有目的的行为都可以看作需要负反馈行为”,即评价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鉴定,更在于后期的反馈和改进。再者,目的性代表了整体系统的结构模式,评价的主体客体,评价的内容、标准和方法,均受到目的性的制约。▲ 主体与评价的主体性原则
在评价活动中,主体从自身的需要出发,选择一定的利益作为标准,从而把一定主体需要相关联的价值事实作为反映对象,并把反映到主体前意识中的价值信息纳入到主体评价结构中的一定层次之内,用相应的规范整合之,就形成了主体赋予客体的肯定意义和否定意义。
第三节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
▲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善恶。(补充扩展)▲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
人的目的是教育的目的,就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终目的。因而,教育伦理中的“至善”—人(包括类)的全面和自由地发展,成为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
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把握:第一个层次是指看作为评价对象的道德行为和品质是否符合人的心智全面的发展和谐地发展的要求;第二个层次是以教育活动中的道德行为和品质是否有利于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为标准;第三个层次是要求教育活动中的道德行为和品质能够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和全面发展。
总之,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是善恶标准。善恶标准是一个标准系统,教育中一般道德意义上的善恶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至善,是其最高标准;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结合教师教育活动中具体的道德行为和品质制定的标准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具体标准。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具体标准的制定问题的探讨更富有现实意义。
第十二章 职业道德教育与教师的道德成长
▲ 职业道德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对教师施加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的一种活动。
▲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注意与前面的区别)
师德教育的原则是教育者在进行师德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教育者在师德教育过程中处理一些带有普遍性和基本矛盾关系的准则。
1)引导性原则:这一原则主要是从师德教育的他律性特点出发,师德规范于教师个体而言,毕竟是一种外在的客观要求,需要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懂得这些规范之所以重要的道理
2)内化性原则:这一原则主要与道德的自律性相联系,师德的道理虽是可教的,但师德本身却主要靠教师主体去修养。
3)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在师德培养过程中,教育者既要重视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又要引导受教育者运用理论知识去观察分析问题,指导自己的行为,以便把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统一起来。
4)差异性原则:教师的不同个性、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师德教育。5)连贯性原则:这一原则反映了师德修养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规律。
第五篇:艺术概论历年试题
2009年1月自考艺术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0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不属于雕塑特点的是()A.空间性 B.实体性
D.单纯性 C.表达形式最自由
2.对于灵感,下列哪种说法是错的?()A.具有偶然性 C.具有抒情性 B.有条件的 D.属于无意识
3.“写山则情满于山,画水则意溢于水”指的是绘画中的()A.品位 B.风格 C.格调 D.意境
4.风格一词源于希腊文,它的原来的含义是()A.柱子 B.学校 C.美学 D.系列
5.现实中,人与具体社会关系的美称为()A.艺术美 B.现实美
C.社会美 D.自然美
6.完形与弥散属于艺术接受过程的______阶段。()A.初级 B.想象 C.高级 D.完成
7.孔子在闻《韶》乐后,“三月不知肉味”,感叹“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在艺术的接受论中指的是()A.偏见 B.还原 C.体会 D.理解
8.以“美育代宗教”是______提出的。()A.蔡元培 B.毛泽东
C.马克思 D.周恩来
9.巴尔扎克的小说、托尔斯泰的小说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曹雪芹的《红楼梦》都属于具有______创作方法的文学作品。()A.现实主义 B.古典主义 C.表现主义 D.浪漫主义
10.按照艺术形态的创造方式为标准,艺术可以分为造型艺术和()A.表演艺术 B.空间艺术 C.听觉艺术 D.视觉艺术
11.美术具有许多特性,在许多特性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它的造型性和()A.静止性 B.视觉性
C.空间性 D.永固性
12.园林与______的关系最为密切。()A.书法 B.雕塑 C.建筑 D.绘画
13.把“艺术”看作一种生产方式或生产形态,是______的独特发现和一贯见解。()A.唯心主义 B.旧唯物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毛泽东思想
14.下列不属于舞蹈按美学特征来划分的是()A.民间舞蹈 B.现代舞 C.独舞 D.芭蕾舞
15.下列不属于形象思维逻辑的是()A.基形意象 B.完形意象 C.易形意象 D.纯粹意象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1.审美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2.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着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条件。()3.艺术批评在艺术家的创作与大众接受之间起沟通、调节和引导作用。()4.艺术构思就是艺术家将不系统的零散的生活素材进行艺术思维,通过艺术思维构想成独特而又理想的艺术意象活动,其实质是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5.意象物化是指艺术家运用艺术语言,将构思成熟的艺术意象表现为专供审美和鉴赏的艺术形象即艺术作品,其实质是一种生产表现活动。()6.艺术思潮偏重于从社会历史方面来把握某种艺术思想和审美主张,而艺术流派则偏重于从艺术史的角度由艺术主张和风格特色的基本认同而产生的。()7.艺术流派、思潮是特定时期的艺术现象,而创作方法则是艺术家创作中总结出来的基本原则,具有普适性,是广泛的艺术现象。()8.一门艺术从其它艺术中,吸取某种实质性的成分,或者在象形手法方面得到启示和借鉴,从而形成相互间的关联。()9.在艺术发生的诸多理论中,游戏说最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家所重视和接受,原始人的音乐、舞蹈来源于劳动的节奏,因而劳动是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力。()10.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着思想与感情的产生,为艺术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哲学思想的矛盾决定着艺术创作方法的矛盾。()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艺术与政治的关系。2.艺术与社会生活。
3.介绍三种艺术门类划分的标准。4.哲学对艺术发展的影响。5.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和革新的关系。2.艺术审美教育的意义。
2009年4月自学考试艺术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04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1.艺术与哲学等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不同,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它的具体可感的______。2.______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终极原因。
3.在艺术发生的诸多理论中,______为研究艺术的发生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受到了众多美学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家的重视。
4.书法根据字体的不同,分为篆、隶、______、______、______五个基本类型。5.电影与电视主要是依靠______来表现的。
6.______,这是文学界讨论散文特点时得出的一个共识。7.______也称曲调,是音乐的最有表现力的因素。
8.戏剧表演的______,是戏曲艺术最为突出的一个特征。9.雕塑的基本技术包括______和______两种方式。
10.音乐按照使用工具的不同,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11.一般地说,艺术创作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重要阶段。12.在中外艺术史上贯穿艺术史始终的两大主流是______和______。13.绘画作品《格尔尼卡》的作者是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4.英国艺术理论家贡布里希曾指出:“东西方两种传统在各自的道路上,无疑都创造了我们不能不为之永怀谢意的价值。”这句话说明了()A.艺术的继承性 B.艺术的革新性 C.艺术的世界性 D.艺术的民族性
15.古希腊悲剧《俄狄普斯》属于()A.英雄悲剧 B.性格悲剧 C.命运悲剧 D.社会悲剧
16.被欧洲人称为“石头的史书”的是()A.雕刻 B.建筑 C.摄影 D.美术
17.充分发挥各种乐器的功能和表现力的大型乐曲,称为()A.独奏 B.交响乐 C.协奏曲 D.重奏
18.摄影作品在影调的面积配置上,如果黑色或深灰色的面积很大,就形成()A.硬调 B.高调 C.低调 D.中调
19.电视剧是迄今为止最年轻的艺术,它首先是在1931年由______广播公司播映的。()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20.人们往(武汉自考)往把按照人应当有的样子来描写的方法称为()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自然主义 D.古典主义
21.应用最广的文学体裁是()A.小说 B.散文 C.诗歌 D.戏剧
22.“意境”作为一个美学概念,最早出现在______时期的文学创作与批评中。()A.魏晋南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23.原始艺术中诗、歌、舞的“三位一体”,反映了各门类艺术之间的()A.吸收与借鉴 B.配合 C.结合 D.继承
24.下列特征中不属于艺术的审美特征的是()A.情感性 B.形象性 C.典型性 D.创造性
25.中国古代画论中的“象形”指的是美术的()A.静止性 B.视觉性 C.空间性 D.造型性
26.话剧《玩偶之家》的作者是()A.易卜生 B.契诃夫 C.曹禺 D.老舍
27.诗集《北海集》的作者是()A.莎士比亚 B.彼特拉克 C.海涅 D.雨果
28.《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作者是()A.雨果 B.果戈理 C.海明威 D.歌德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29.艺术灵感 30.风格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31.简述影视艺术的主要特征。
32.简述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3.试述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34.什么是艺术批评?试述艺术批评的特征与作用。
2009年7月自考艺术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04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艺术的真实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反映_________的真实或再现的真实;一是反映_________的真实或表现的真实。2.现实美可以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3._________是最具有实体感的造型艺术类型。
4.书法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方面技巧的运用,创造特有的形式美。5.诗歌是最早的文学样式,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位一体”的原始艺术形式中分化出来的。
6.古罗马时代建筑师维特鲁威曾提出建筑的_________、坚固、美观三个原则。7._________的格局,形成了中国园林的传统。
8.艺术起源的游戏说是由十八世纪德国思想家_________和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_________提出的。
9.艺术创作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重要阶段。
10.在古今中外的艺术史上贯穿始终的两大创作方法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1.下列特征中不属于艺术的审美特征的是()A.情感性
B.形象性
C.典型性
D.创造性
12.音乐中的平衡、音与音之间的连接、和声的进行等属于艺术的()A.合目的性 B.合规律性
C.形象性
D.形式美
13.被柏拉图誉为“用手势说话的艺术”指的是()A.绘画 B.雕塑
C.音乐
D.舞蹈
14.摄影作品在影调的面积配置上,如果黑色或浅灰色面积很大,就形成()A.硬调
15.电视剧是迄今为止最年轻的艺术,它首先是在1931年由_________广播公司播映的。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英国 B.高调
C.低调
D.中调
16.被认为“时代、地域和人的最忠实的记录”的是()A.绘画 B.建筑
C.雕刻
D.摄影
17.印度十七世纪修建的泰姬陵属于_________的典型格局。()A.欧洲园林 C.东方园林
B.阿拉伯园林 D.中国园林
18.下列主张艺术起源的劳动说的是()A.泰勒 B.雷纳克
C.普列汉诺夫
D.席勒
19.黑格尔说:“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当然是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所共赏的。”这反映艺术的()A.民族性 B.世界性 C.继承性 D.典型性
20.“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反映了艺术思维中的()A.抽象思维 C.集体无意识
B.形象思维 D.灵感思维
21.人们往往把按照人本来的样子来描写的方法称为()A.浪漫主义 C.自然主义
B.现实主义 D.古典主义
22.下列属于艺术作品内容的是()A.结构 B.语言
C.主题
D.旋律
23.列宁在《欧仁·鲍狄埃》一文中写道:“一个有觉悟的工人,不管他来到哪个国家,不管命运把他抛到哪里,不管他怎样感到自己是异邦人,言语不通,举目无亲,远离祖国——他都可以凭《国际歌》的熟悉的曲调,给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这反映了艺术欣赏中的()A.共鸣
B.回味
C.体验
D.还原
24.最早明确提出“寓教于乐”的美学家是()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
D.郑律成
25.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礼》属于()A.悲剧
B.喜剧
C.悲喜剧
D.正剧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26.艺术直觉 27.艺术思潮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8.简述艺术的审美特征。29.简述美术的主要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0.什么是艺术批评?试述艺术批评的特征与作用。31.试述艺术审美教育的特点及意义。
2010年4月自学考试艺术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04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1.典型化作为创造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就必然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2.艺术起源于_________,是二十世纪以来西方艺术发生学说中影响最大的一种理论。3.书法根据书体的不同,可分为篆、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基本类型。4.音乐按照使用工具的不同,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类。5._________是摄影艺术独特的本质特征。6.注重_________是诗歌最具有本质意义的特点。
7.通常认为戏剧有四个要素,即_________、导演、_________和舞台美术。8.戏曲中的“歌舞”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9.一般地说,艺术创作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重要阶段。10.《西厢记》的作者是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唐代张彦远在他的《历代名画记》中指出艺术可以“穷神变,测幽微”,这反映了艺术的()A.审美功能 C.教育功能
B.认识功能 D.组织功能
12.下列特征中不属于艺术的审美特征的是()A.情感性 C.典型性
13.下列主张艺术起源于劳动的是()A.普列汉诺夫 C.柏拉图
14.电视剧是迄今为止最年轻的艺术,它首先是在1931年由______广播公司播映的。
()A.美国 C.德国
B.英国 D.法国 B.康德 D.席勒 B.形象性 D.创造性
15.下列不属于艺术作品的形式的是()A.结构 C.素材
B.艺术语言 D.曲式
16.下列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创作的作品是()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茶馆》
17.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属于()A.英雄悲剧 C.命运悲剧
D.《牡丹亭》
B.性格悲剧 D.社会悲剧
18.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人类所创造的最古老的艺术是()A.音乐 C.影视艺术
B.文学 D.造型艺术
19.被认为涉及“从小匙到大城市”的是()A.绘画 C.现代工业设计
B.雕塑 D.园林
20.被柏拉图誉为“用手势说话的艺术”指的是()A.绘画 C.音乐
B.雕塑 D.舞蹈
21.“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指的是()A.舞蹈 C.影视
B.音乐 D.戏剧
22.黑格尔说:“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当然是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所共赏的。”这反映了艺术的()A.世界性 C.继承性
B.民族性 D.典型性
23.被认为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是()A.诗歌 C.小说
24.戏剧《第十二夜》的作者是()A.海明威 C.莎士比亚
25.《神曲》的作者是()A.彼特拉克 C.莎士比亚
B.但丁 D.高乃依 B.雨果 D.巴尔扎克 B.散文 D.戏剧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26.共鸣 27.艺术流派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8.简述艺术发展中革新的主要表现。29.简述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0.什么是艺术批评,试述艺术批评的特征与作用。31.试述艺术审美教育的特点与意义。
2010年7月自学考试艺术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04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1.艺术是______,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2.艺术的真实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反映______的真实或再现的真实;一是反映______的真实或表现的真实。
3.席勒认为艺术发生的真正原因是以外观为目的的______。4.雕塑的基本技术包括______和______两种方式。
5.书法通过______、______和______三方面技巧的运用,创造特有的形式美。6.音乐艺术中器乐分为______、铜管乐和______三大类。7.美国舞蹈家______是现代舞的创始人。
8.______和______是摄影艺术独特的本质特征。
9.从世界范围来看,园林的主要流派有三个,即______、______和______。10.艺术审美教育的特点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11.小说《边城》的作者是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2.倪瓒说:“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写胸中逸气耳”,这说明了()A.艺术的再现性 B.艺术的表现性
C.艺术的真实性 D.艺术的典型性 13.艺术的民族性最重要,最基本的内涵在于是否表达了()A.民族个性 B.民族生活
C.民族语言 D.民族精神 14.把艺术作品的风格划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八种类型的文艺理论家是()A.刘勰 B.张彦远
C.谢赫 D.司徒空 15.昆曲《牡丹亭》的主要创作方法是()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古典主义 D.现代主义
16.齐白石先生说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反映了艺术的()A.合规律性 B.合目的性
C.情感性 D.创造性
17.音乐中的平衡、音与音之间的连接、和声的进行等属于艺术的()A.创造性 B.形式美
C.合目的性 D.合规律性 18.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属于()A.英雄悲剧 B.性格悲剧
C.命运悲剧 D.社会悲剧 19.下列属于实用艺术的是()A.绘画 B.雕塑
C.建筑 D.摄影 20.原始艺术中诗、歌、舞“三位一体”,反映了各门艺术之间的()A.吸收与借鉴 B.配合C.结合 D.分化
21.“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反映了艺术思维中的(A.抽象思维 B.形象思维
C.集体无意识 D.灵感思维 22.被称为“最高的语言,最纯粹的语言”的是()A.诗歌 B.散文
C.小说 D.戏剧 23.下列不属于中国戏剧特点的是()A.歌舞化 B.程式化
C.象征性 D.逼真性 24.俄国作家果戈里的《钦差大臣》属于()A.喜剧 B.悲剧
C.悲喜剧 D.正剧 25.《堂·吉诃德》的作者是()A.巴尔扎克 B.莎士比亚
C.塞万提斯 D.但丁 26.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者是()A.吴道子 B.张择端
C.郑板桥 D.赵孟頫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27.形象思维 28.艺术批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9.简述美术的主要特点。30.简述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1.试述艺术与经济的关系。32.试举例说明艺术欣赏的过程。)
2011年7月自学考试艺术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04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把____________看作是一种生产方式或生产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的独特发现和一贯见解。2.没有形象,就没有艺术,失掉____________这一基本特征的作品,也不能称为文艺作品。3.美术是造型艺术最重要的部分,在感知上属于视觉,在存在方式上要占有一定空间,因此具有____________、视觉性和____________。
4.从世界范围来看,园林主要流派有三个:____________、阿拉伯园林和____________。5.在艺术发生的诸多理论中,____________为研究艺术的发生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受到了众多美学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家的重视。
6.____________就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共同的根本的特性。每一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自己的、只属于它、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本质上的特点和特殊性。
7.艺术生产和艺术产品要求不能有相同的模式,即不能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8.典型化作为创造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就必然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9.意蕴、意境与风格,以及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等,都是艺术作品的重要属性。10.艺术的教育功能,是指艺术作品能够对人们起到思想教育和____________的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1.喜剧起源于()A.古埃及 C.中国
B.古希腊 D.两河流域
12.20世纪以来西方艺术发生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学说是()A.巫术说 C.劳动说
13.“不尚虚构”是______的特点。()A.美术 C.音乐
B.散文 D.舞蹈 B.游戏说 D.无意识说
14.“凡事有常必有变。常,承也;变,革也。”可以用来说明艺术中的______现象。()A.继承 C.发展
B.革新 D.无常 15.“扬州画派”的产生说明艺术与______的关系。()A.政治 B.劳动 C.经济
D.灵感
16.以下不属于电视剧类型的有()A.连续剧 B.短剧 C.小品
D.情感剧 17.“准艺术”发生的标志是()A.人体装饰的出现 B.帛画的出现 C.舞蹈的出现
D.音乐的出现 18.“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说明了作者是从艺术的______功能来认识艺术。(A.表现 B.认识 C.传播
D.教育
19.下列不属于艺术家的艺术思维活动能力的是()A.独到的感受力 B.想象力 C.记忆力
D.表现力
20.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象征主义都属于具有______创作方法的艺术作品。(A.现实主义 B.现代主义 C.表现主义
D.浪漫主义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1.情感 22.音乐 23.艺术直觉 24.形象思维 25.艺术流派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简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艺术生产”的异化情况主要表现。27.简述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28.简述哲学如何影响艺术的发展。29.简述宗教如何推动艺术的发展。30.简述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五、论述题(本大题15分)31.试述为什么说经济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终极原因?))
2011年4月自学考试艺术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04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1.____________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2.在作品中,____________就是高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
3.音乐的两个最为重要的特点,一个是____________,即音响。另一个是____________,即情感。
4.情感不仅在艺术创作中,而且在____________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5.戏剧行动也称戏剧动作,因此也把____________看成是戏剧特点之一。
6.电影的主要类型按传统的说法是“四大片种”,即故事片、美术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是原始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
8.艺术作品的形式基本上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形式因素构成的。9.艺术作品的内容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因素构成。
10.在艺术特征方面,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______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A.社会性 C.群众性
B.形象性 D.真实性
12.音乐中表现的情感是______、直接的。()A.具体的 C.感性的
13.戏剧情节内容的特点是()A.冲突 C.危机
B.矛盾 D.高潮 B.抽象的 D.理性的
14.艺术起源于______,是二十世纪以来西方艺术发生学中影响最大的一种理论。()A.巫术 C.游戏
B.劳动 D.自然
15.艺术家以奔放的主观激情,按照理想的面貌表现生活的创作方法是______创作方法。()A.古典主义 C.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D.自然主义
16.俗与雅是衡量艺术作品______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
A.风格
C.品味
17.黑格尔说,艺术史的起点是()A.绘画 C.建筑
B.文学 D.舞蹈 B.意境 D.格调
18.艺术语言有两种最基本的功能,一是塑造艺术形象、传达艺术内容;二是______的功能。()A.审美 C.传承
B.教育 D.创新
19.在艺术接受活动中,______是一种最主要的艺术接收方式。()A.艺术批评 C.艺术研究
B.艺术欣赏 D.艺术创作
20.按体裁划分,舞蹈可以分为独舞、双人舞、群舞和()A.芭蕾舞 C.古典舞
B.民间舞 D.舞剧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1.现实美 22.诗歌
23.艺术发展的他律性 24.艺术心理定势 25.风格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简述马克思提出的四种掌握世界的方式。27.简述音乐的主要特征。
28.简述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主要表现在几方面? 29.简述艺术家的修养。30.简述艺术美的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15分)31.试论艺术流派、艺术思潮与创作方法的关系及研究它们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