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主干课程教学大纲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目录
一、《语言学纲要》课程教学大纲………………………………………1
二、《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7
三、《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18
四、《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28
五、《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36
六、《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83
七、《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94
八、《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120
九、《写作》课程教学大纲………………………………………………125
十、《中学语文教育法》课程教学大纲…………………………………136
十一、《逻辑》课程教学大纲………………………………………………145
十二、《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程教学大纲………………………………151
十三、《文字学》课程教学大纲……………………………………………155
十四、《现代汉语语义研究》课程教学大纲………………………………158
十五、《阅读学》课程教学大纲……………………………………………162
十六、《修辞学》课程教学大纲……………………………………………168
十七、《说课训练》课程教学大纲…………………………………………177
十八、《西方文论》课程教学大纲…………………………………………179
十九、《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大纲…………………………………188
二十、《美学》课程教学大纲………………………………………………193 二
十一、《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大纲………………………………………196
第二篇:!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大纲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大纲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大纲
2010年03月07日 文章浏览次数:2372
资源来源:HD
为落实 “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保证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教学大纲。
一、社会调查
(一)社会调查的目的
社会调查是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集中实践环节之一,占3学分。它旨在加强学生对国情、民情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教育实践的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观察社会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时间安排
社会调查原则上应在修完汉语言文学专业80%的主干专业课程之后进行。我们要求本所属各电大在第五学期进行,安排3周-4周时间。
(三)社会调查的形式
可由学校或班级统一组织,也可由学生自愿结成小组或单人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学生要将所闻、所见、所感,随时记录下来,形成原始资料。
(四)社会调查的组织实施
各电大要高度重视社会调查的组织工作,应由学校、教学部门负责人和专业班班主任组成工作小组,负责管理学生的社会调查工作。召开动员大会,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开展社会调查的目的、意义,明确社会调查的内容、程序。帮助学生制订社会调查方案,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社会调查工作。定期检查,加强指导,确保社会调查工作的规范、有效。
(五)社会调查的内容和范围
社会调查的内容和范围,不做统一要求。但所调查的问题,原则上应该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意义。调查完毕,学生应将调查结果形成调查报告。
(六)调查报告的撰写
1.调查报告必须在真实有效地进行社会调查之后撰写。调查报告的内容,应与调查的问题相一致。2.撰写的调查报告,应该体现该类文体的属性特点,不能写成学术论文、读后感、札记、文学作品等,特别注意不要写成工作计划或工作总结。
3.行文格式要正确。调查报告的正文,一般应当包含下述内容:问题的提出,调查的对象,调查的方法,调查的时间,调查对象现状描述,对存在问题(或成绩、经验、做法等)的评析及成因探究,调查结论及整改建议等。
4.调查报告的正文要手写或打印到统一印制的“社会实践考核表”上。调查报告正文的篇幅不得少于1500字。
5.调查报告的成绩评定采用两级制,即合格与不合格两级。
(七)社会调查书面考核材料经审核合格后给予相应的学分。没有参加社会调查、未交书面考核材料者或成绩不合格者,不计学分。
(八)参加社会调查的学生应当填写社会实践考核表,写明有关参加社会调查时的基本情况,由社会调查活动的组织单位或接受单位签署意见。
(九)社会调查书面考核材料由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十)社会调查成绩初评不合格者,允许补做一次。
(十一)社会调查的实施细则由各地电大根据本大纲制定并组织实施。
二、毕业论文
(一)基本要求
1.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教学环节之一,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专业教学计划,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步骤,旨在系统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素养,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占5学分。
2.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个重要的门类,是反映学术成果、传递学术信息的工具,应当具备学术文体的一般特征。调查报告、工作总结及文学作品等各类非学术文体的文章不能作为毕业论文提出。
3.毕业论文应由学生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必须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学生在专科学习阶段所作毕业论文不得直接或变相用作本科学习阶段的毕业论文。
4.毕业论文的选题应以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而不应脱离汉语文学专业范围。
5、撰写毕业论文既是一项科研活动,同时也是学习过程的一个步骤。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不仅是为了传播学术信息,推进学科的发展,更重要的目的还在于梳理、总结学习成果,反映学生对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及其他专门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选题脱离专业范围,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此外,选题还应鼓励创新,避免选择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常识性问题。
6.毕业论文应当做到观点新颖、明确,材料翔实、有力,结构完整、谨严,语言通顺,格式规范。
7.毕业论文不得少于5000字。
8.毕业论文项目构成参见“样文”
9.《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等文件规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其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或其他毕业实践环节)的成绩,表明确已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的,授予学士学位。”电大的本科毕业生合乎有关条件的,可以提出学士学位授予申请。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大纲
(二)指导教师的资格与职责 1. 指导教师的资格
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应由具有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的教师或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指导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专业修养和较强的写作能力和工作责任心。
2. 指导教师的职责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学生确定论文题目,开列参考文献目录,提示研究方法,帮助学生制定写作计划,审阅论文提纲和初稿,提出修改意见,解答疑难问题,评审论文,提出评分意见,指导学生作好答辩的准备工作等等。
指导教师应当及时向毕业论文工作组织管理部门汇报并协助处理论文指导过程中发现的违规违纪现象。
每位指导教师每届指导的学生人数不得超过10人;对每名学生的指导时间不得低于10学时。
(三)毕业论文的答辩
1. 毕业论文的答辩,是审查论文的真实性并考察论文作者对课题的把握程度及综合 研究水平的重要方式,也是锻炼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文科类的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均应参加毕业论文答辩;专科毕业生是否参加答辩由省级电大决定,报中央电大备案。
2.毕业论文的答辩过程主要由答辩人介绍研究概况、答辩组提出问题、答辩人回答问题及答辩组评议并评定成绩几项程序构成。
3.各试点电大应设立答辩委员会负责学生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答辩委员会下设若干答辩组。答辩组根据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设立,由3人以上单数的电大专职教师和外聘专家组成。指导教师在其本人指导的学生答辩时不得担任答辩组成员,但可以列席参加。答辩组应在认真审阅论文的基础上对论文作出初步评价,并在论文的研究范围内,提出相关质疑问题,要求学生进行答辩。答辩组成员的资格不得低于指导教师。答辩组设答辩主持人一名,答辩主持人应当具有本专业副高(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持有中央电大颁发的答辩主持人资格证书。答辩主持人资格证书经中央电大和合作高校统一培训、考核取得。答辩主持人主持毕业论文的答辩及评定工作,并对评定意见和成绩签字负责。
专科答辩人员的要求可适当降低。
5.完成答辩的毕业论文交由试点电大教务处集中存档、保管
(四)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
1. 评定内容
(1)论文质量
1)学术性: 2)独创性: 3)逻辑性: 4)规范性:
(2)答辩情况
态度是否端正、认真;对问题的回答是否准确、到位;语言表述是否清楚、流畅。
2. 评定标准
毕业论文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五等,取得合格以上成绩者给予
毕业论文的学分。
评定标准如下:
(1)优秀(85分以上):观点明确、新颖,材料翔实、充分,结构完整、谨严,论证
深入、有力,语言流畅,格式规范。从总体上看,文章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和理论性,表明作者确已很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作者在答辩中有较为出色的表现。
(2)良好(75分—84分):观点明确,材料翔实、充分,结构完整,论证有力,语言流畅,格式规范。从总体上看,文章具有一定的新意,表明作者确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作者在答辩中有较好的表现。
(3)中等(65分—74分):观点明确,材料翔实,结构完整,论证有力,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从总体上看,文章没有明显的漏洞或缺欠,表明作者已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和素养,并且能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作者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答辩。
(4)合格(60分—64分):观点明确,材料较为翔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作者在答辩中能够比较正确在回答问题。
(5)不合格(60分以下):
有下述情形之一者便为不合格:观点不明确或明显错谬;内容空泛或材料虚假;结构不完整,缺少层次感和逻辑性;语言不够通顺,病句或错别字较多;格式不够规范,不合乎文体特征;字数少于6000字;有剽窃、抄袭及其他弄虚作假行为者。
3. 成绩评定的步骤与办法
指导教师和答辩组成员分别给出论文初评成绩,答辩组根据初评成绩和答辩情况给出论文综合成绩。
毕业论文成绩应在答辩结束时当场公布,论文综合成绩和评语一同记入学生成绩册中。成绩评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第三篇: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招生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招生
一、专业简介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经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批准开设的开放教育专业。该专业既开设了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和骨干课,又充分照顾电大学生的就业需要,开设了具有社会广泛应用前景的选修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全由北京大学著名学者编著,中央电大结合电大学生实际精心编写了辅导教材。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兼职教师队伍全部具有中高级职称,中青年教师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许多教师还师从我国著名学者。该专业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和各企事业单位文字工作者、办公室管理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和获取相应学历、学位的理想途径。诚挚欢迎各位有识之士报读。
二、学生事迹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深圳广播电视大学2002开设的专业。办学至今,已有众多毕业生、在校生活跃在深圳市各条战线上。06届毕业生秦锦屏在多家刊物上发表诗文,著有诗文集《落在睫毛上的雪》等作品,其所编著的《挂牌》、《父老乡亲》、《开会》的作品多次获得中国戏剧界的最高奖项“中国戏剧奖”金奖,其2006年7月在《北京文学》上发表的中篇小说《人人都说我和哥哥有》作为打工者文学在07年的深圳市文博会上展出。2007级学生程鲲也已在《散文》等多家杂志上发表文章。
三、课程设置
必修课程:语言学概论、汉语专题(1)(2)、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2)、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2)、文论专题等选修课程:秘书资格证书(1)(2)、艺术欣赏、专题写作、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四、获取学位的条件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武汉大学合作开办的专业。学生所修课程全部合格,通过学位英语考试,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语言学概论、古代文论三课程70分以上,即可获取武汉大学学士学位。
五、名师介绍
陶涛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书法家,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师从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珈璐等著名学者。
王朝贵教授:语言学家,新时期后1978年北京大学招收的首届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朱德熙先生。
第四篇: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学生姓名 ***
所在院(系)文学院 专业 汉语言文学
论文题目:一曲启蒙主义者的生命悲歌——魏连殳形象及其文化价值探析
课题研究意义:通过对《孤独者》中主人公魏连殳形象及其文化价值的分析,探究时代、性格、周围环境等对人物命运的影响,并从中揭示特殊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的变化规律。
文献综述:《孤独者》作于1925年,自它诞生之日起,学界就对它作了很多研究,概括一下,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小说的复调性。持这种观点的有北大的钱理群教授,他在《与鲁迅相遇》中作了专门讲解。另外还有西南师范大学的李铮,她在《欲将沉醉化悲凉》一文中写道:小说不只出现“我”1个叙述者,具体来说,《孤独者》中出现的叙述者有:“我”、魏连殳、房东老太太。这种结构清晰地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个孤独的世界,孤独的灵魂。二,主题上,以“复仇”悲剧最为突出。钱理群先生在《心灵的探寻》一书中有过表述:面对着不被人民理解的命运,历来的中国文人(从屈原始)只是自怨自艾,痛苦不已,惟有鲁迅彻底摆脱了对人民的盲目崇拜。于是有了鲁迅式的愤
怒与复仇!钱理群教授的这句话用在魏连殳身上也合适。三,人物关系复杂化。持这种观点的是延边大学的于淑娟,她在《封闭的空间 孤独的灵魂》中从人物关系的角度出发,进而剖析个体最终以自戕式的复仇来摆脱这一空间的孤独命运。四,人物形象。关于这点,学者们在对魏连殳这一形象进行分析研究时,多将他与鲁迅笔下的孤独者谱系中的人物进行对比,尤其喜欢与《在酒楼上》的吕纬甫进行对比,因为他们都被归于失落的孤独者,两人所不同的是,同样在失掉理想与奋斗的勇气后,吕纬甫选择了在现实生活里做一些空虚、无聊的事情,而魏连殳则进行了反戈、复仇。我这篇论文也是对其进行人物形象的论述,与前人不同的是在分析其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又对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做了一番探析,从而找出了造成魏连殳悲剧的根本原因,并以魏连殳为参照物,对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的一般变化规律作了一番分析。
主要内容:鲁迅先生笔下的魏连殳是一个具有启蒙主义思想的觉醒者形象,他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积极寻找一条光明之路。然而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魏连殳的寻路历程注定要以失败而告终。他整个的寻路历程我们分为三个阶段:一,积极的寻路者。在这个过程中,他始终以一个知识分子和反封建的民主战士的形象出现。他有尖锐的洞察力,能够观察出当时中国现实的黑暗,并发出一些毫无顾忌的议论。在对封建制度的反抗上,他与顽固的封建势力做决绝的斗争,是一个独
战多数的英雄形象。二,潦倒的失路者。社会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每个人分属一定的群体,群体中的个人有共同的集体意识,当一个人与大多数人态度不一致的时候,他必然会感受到极大的压力,这种从众的压力甚至足以使之改变自己的观点,迎合多数。尽管此时的魏连殳还没有抛弃他的进化论思想和启蒙主义观点,但他却以社会偏离者的身份遭到了排挤与惩罚。他的生活陷入极其困顿之中。三,绝望的毁路者。鲁迅先生常说“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魏连殳在遭到一系列的打击之后,终于看清眼前的现实,他开始“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他成了一个复仇主义者,但从某种程度来讲,魏连殳只不过又成了强大的封建制度下的一个自觉的牺牲品而已。
魏连殳形象的文化价值表现在三个方面:一,自我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自我剖析,予人光明。据胡风回忆,鲁迅当年在谈到《孤独者》这篇小说时,曾直言不讳地对他说:“那是写我自己的”,的确,从魏连殳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的影子。二,对启蒙主义知识分子命运的观照。魏连殳可看作为当时社会转型时期里出现的一个思想已经觉醒但个性却过于软弱的小知识分子的代表,这类知识分子出现在当时的社会里是不可避免的。三,对国民性的批判。这篇小说似乎只是简单地描述了一个启蒙主义知识分子的悲剧性的一生,文中没有如之前鲁迅先生的一些文章那样去明显地批判国民性,但是我们对魏连殳的命运进行再思考,不难发现他的沦落与他周围的环境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总之,魏连殳这一形象正是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鲁迅先生通过这一形象为我们再现了那个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存处境,揭示了启蒙主义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是我们了解当时社会、当时人情的有力依据。
研究方法:分析法、对比法、归纳法。
进度计划:
1、选题(第7学期第8周)
2、填写毕业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第7学期第9周至第12周)
3、撰写毕业论文第一稿,并提交指导教师提出修改意见。(第7学期第13周至第8学期第4周)
4、指导教师对提交的论文第一稿提出修改意见,指导学生修改毕业论文第一稿,并要求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第二稿。(第8学期第5-7周)
5、指导教师对提交的论文第二稿提出修改意见,指导学生修改毕业论文第二稿,并要求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第三稿。(第8学期第8-11周)
开题人(签名):***
第五篇: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忠与义
姓名:朱世建 学号: 201107011007 专业:汉语言文学本科工作单位:诸城市昌城镇小学
内容摘要 :关羽,演绎了千年不变的精魂,演绎了荡气回肠的凝重。其性格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勇武、忠义。是我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相当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其浓厚的悲剧色彩给后人留下深深的敬重和惋惜,令后人在深深崇敬的同时无不为其悲剧结局而深深叹息。他勇武超群、人品出众、义薄云天。他高傲自负,缺乏战略眼光,导致孙曹联合使自己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是蜀汉政权的巨大损失。关羽这一有着明显性格缺点的失败英雄,作者在悲剧的结局中使他的人格进一步升华。
关键词 :关羽 ; 忠 ;义; 悲剧;命运。
《三国演义》是一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古典名著。该书将许多人物,描写得淋漓尽致,无不各极其态。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美髯公”关羽,他的忠、义、勇、气,很令我钦佩。关羽,字云长,河北解良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人称“美髯公”。书中描写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手提青龙偃月刀,胯下千里追风赤兔马。可谓气宇轩昂,威风凛凛。关羽文武双全:他读过很多书,知春秋,明大义;他武功盖世,斩大将颜良、文丑,三战吕布等等。
关羽,演绎了千年不变的精魂,演绎了荡气回肠的凝重。关羽武艺超群,智勇双全,上报国家,下报黎庶,其性格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勇武、忠义。在古今历史英雄画廊中,关羽是极为后人称道的艺术形象,人们用“武圣人”与孔子的“文圣人”并称于世。应该说,关羽是我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相当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罗贯中笔下塑造的关羽是一位悲剧英雄形象,他所处的诸侯纷争,三国争霸的乱世社会环境,以及自身骄傲自矜、目中无人、缺乏战略眼光等性格弱点共同酿就了其败走麦城的悲惨结局。但正因为其浓厚的悲剧色彩才给后人留下深深的敬重和惋惜,令后人在深深崇敬的同时无不为其悲剧结局而深深叹息。
在《三国演义》中我们知道关羽是个读书识礼,武艺超群,有胆有识的人。关羽的勇和吕布、张飞之流的勇不同,关羽的勇在于勇中有智,智中有义。孔子云: “君子有勇无义为乱”。(《论语•阳货》)就是说君子有勇不可无义,只一味的匹夫之勇难称得上真正的君子。关羽是真正的君子,是罗贯中笔下的兼高超武艺和义重如山与一体的义勇形象,其一生戎马生涯,为我们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如:“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刮骨疗毒”“单刀赴会”“水淹七军”„„
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英雄孤胆,无所畏惧。单刀赴东吴,更是他无畏胆略的极致 1
表现。当然,关羽的无所畏惧并不是蛮勇、肓勇。绝伦超群的武功是他藐视一切敌手的实力,“一身忠义”的浩然正气更是他超人胆量的源泉。
关羽的刚毅,常为世人称道。就连蜀汉的对立面孙权、曹操,以及他们手下的部将也是公认的。周瑜说他是“熊虎之将”,陆逊说他是“当世雄杰”,正是如此,刘备才放心让关羽留守荆州,独当一面。关羽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胆识过人、不畏艰难痛苦的英雄。
历史上的“刮骨疗毒”足能显示其坚强的毅力和超强的胆量。《三国志.蜀书.关羽传》:“羽尝为流矢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 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关公这一壮举的描述更是绘声绘色,艺术上,作者善于层层蓄势,使本来并不复杂的情节显得起伏跌宕,并且运用衬托和对比的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用众将士的“皆掩面失色”来衬托关羽的“全无痛苦之色,举棋自若”。使得关羽坚忍性格更加生色。华佗本是一代奇才,他那刮骨疗毒的方法也很奇特,而遇上关羽这样的奇人,三奇相结合,相映成趣,共同演义了一场小说史上的佳话。
关羽的智勇双全足智多谋在他镇守荆州时发动的襄樊战役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首先,关羽选择了十分有利的战机:
(一)刘备刚得到汉中,又攻占了上庸等地,蜀汉士气正盛;
(二)前不久孙权在东方进攻合肥,关羽可与孙权遥相呼应;
(三)七八月间正是雨季,便于发挥关羽水军的优势。其次,关羽在进攻襄樊时,对孙权可能从后方偷袭,是有准备的,在后方留有相当多的军队,以备不测。第三,他指挥得当,机智勇猛。襄阳、襄樊两地隔汉江水相对,互为犄角,是曹军抗拒南方军的战略要地。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关云长水淹七军。在这场战役里,关羽的勇猛、机智、锐利的眼光、卓绝的军事领导才能一并发挥的淋漓尽致,让人拍案叫绝。
“忠”与“义”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重要的两个方面,“忠”原指为人诚恳厚道、尽心尽力,本义指忠诚,尽心竭力,后有忠于他人、忠于君主及国家等多种含义 “义”主要指比较平等的朋友关系,兄弟关系,从真挚的情感出发,丝毫不带有利诱和强制的性质。关羽的忠,惊天地,泣鬼神。“身在曹营心在汉”流芳千古。曹操为了收买其心,三日一大宴五日一小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虽如此,仍未能收得关羽之心。后有人以诗叹曰:“奸相枉将虚礼待,岂知关羽不降曹。”
关羽的义,惊天动地。“华容道,捉放曹”众所周知。关羽为了报答曹操礼待之恩和放行之情,不惜违背军令状,以身家性命当代价,在华容道捉又放曹操。当初若不是这样,可
能就不会有后来的晋朝了。
罗贯中笔下的关羽另一个性格特点是骄傲自负,目中无人,这是造成其败走麦城,惨遭杀害的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关羽是刘备政权中一名重要成员,五虎上将之首,他历尽坎坷,身经百战,为蜀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他对刘备尽忠尽义,可谓一代忠臣良将。然而关羽自身“刚而自矜,目中无人”的性格弱点却断送了蜀国大好河山。如同在蜀汉这局棋中,关羽这一子走错,兵败麦城,便落得个满盘皆输的结局。分析关羽骄傲自满,刚愎自用性格的成因我们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第一,自身原因:创业时身经百战未尝做过别人的手下败将,唯一的一次失败还不是由于自己的武艺不如别人,还博得曹操的折节招降曲意相待,这何尝不是自己骄傲的资本?
赤壁之战后,天下三分之势已定,刘备等人也有了荆州这块安身立命的地方,后来蜀汉版图节节扩张,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国,将荆州的防守大任交给关羽。关羽如此的受重用,于是他的骄傲,自负,目中无人,骄傲轻敌的性格弱点便慢慢滋生开来。
第二,外在因素:刘备定益州时,马超从汉中来降,关羽写信给诸葛亮,欲与马超比武,诸葛亮知关羽好胜,故回信说:“梦起(马超字)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琼,彭之徒,当于翼德并驾争先,犹未及髯公之绝伦逸群。”关羽得书后很高兴,像个孩子得家长夸奖般将信遍传给宾客们观看。诸葛亮的这个举措固然平息了事端,但无形中也进一步滋长了关羽的骄傲情绪。
关羽高傲自负,还表现在唯我是大,目中无人。无论对友,还是对敌都是如此。刘备攻取益州,汉中称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当刘备派费诗将封关羽的敕令送至樊城前线时,关羽竟看不起黄忠,大怒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烈!”不肯接受印绥。高傲自负自然容易麻痹轻敌,孙权大将吕蒙正是利用关羽的这一性格弱点设下圈套。夺取了荆州。关羽见此势,只得带领残兵败卒向西退守麦城,后在麦城突围后,依然一意孤行,不听谋士的劝谏,走小路最终被生擒,惨遭杀害,落得个凄凉的下场。
关羽是一个悲剧人物,他是本书中难得的有性格形成过程的人物,我们可以分析他的性格形成过程来看她最终悲剧的原因。
罗贯中笔下的关羽性格的悲剧性,首先在于他带有明显的社会和时代烙印。关羽自幼熟读兵书,识书知理,且武艺超群。忠心的希望能够作一个上报国家、下报黎庶的人,然而朝廷腐败,社会动荡,却使他被迫杀了仗势欺人的权贵,“逃亡江湖五六载”郁郁不得志。后遇上刘备张飞二人,桃园结义后,虽然情同手足,同食共寝,但是在诸侯割据、群雄角逐中
由于刘备没有地盘,只好寄人篱下,看着别人的眼色过日。关羽出身卑微,不得朝廷重用,尽受豪门士族的白眼,受尽侮辱。“温酒斩华雄”是常为后人称赞不已的情节,透过“小将愿往斩华雄首级,献于帐下”的疾呼,透过袁术“量一笑弓夫,安敢乱言,与我打出”的无理呵斥,透过“如不胜,请斩某头”的斩钉截铁、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和“銮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头,掷于地下,其酒尚温”这一系列的情节描述,与其说是表现了关羽过人的武艺和勇敢,不如说是表现了其不愿甘于人下的性格和久寄人篱下的悲剧处境。可以说,关羽前期一直随刘备过着沉于下僚,奔波劳碌的生活。
由此可见,由于关羽高傲自负,缺乏战略眼光,不能良好执行诸葛亮嘱咐的联吴抗曹的政策,导致孙曹联合使自己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同时,由于他高傲自大,不能很好地团结部将共同抗敌,致使吕蒙的离间之计得逞,自己也妄送了性命。
综上所述,对于关羽这一有着明显性格缺点的失败英雄,作者毫不掩饰地描述了他对蜀汉集团灭亡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并没有因此而否定了他武艺超群,勇武忠义,忠肝义胆的正面形象,反而在悲剧的结局中使英雄人物的人格进一步升华,从而让亿万读者为之潸然泪下,产生无比同情和崇敬之情。关羽是当时时代下的悲剧英雄,是历史的必然产物,他的死之所以震撼我们的心灵,是因为在他的悲剧结局中,被否定的只是他性格的片面性,而他的义贯古今,英雄豪杰之气,永远会在历史英雄人物画廊之中熠熠发光。
参考文献:1罗贯中 《三国演义》 巴蜀书社 1998《<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 1991 巴蜀书社,.《三国演义学刊》 1986年第二期陈寿 《三国志》中华书局 1959.毛宗岗 《三国志读法》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1
6周思源 《周思源品赏三国人物》 中华书局 2006年8
7陈寿 《三国志》 北京 中华书局 1959年版陈寿 《三国志•关羽传》 北京 中华书局 195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