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管理新认识 鲜云
对课堂管理的新认识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由课堂的权威者、主宰者变为组织者、促进者,相应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不断在提升,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课堂中的主人,这样就要求教师要重新关注课堂管理问题。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班尼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在教师从事的一切任务中,没有比管理技巧更为重要的了。”罗杰斯等人的研究也指出,应把教学视为包括管理在内的过程,而且教学可以作为一系列管理行为或角色加以研究。那么什么是课堂管理?传统课堂管理方式和新课堂管理方式有什么不同呢?教师怎样具备课堂管理能力呢?下面做一简要阐述,和同行共探讨。
一、课堂管理的含义:所谓课堂管理是在特定的课堂环境中,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学内容中介来维系的针对学生活动的管理体系,简单地说,就是教师用来创造有益于学习的课堂环境所作出的决策和所采取的行动。一提课堂管理,很多人都把它和纪律联系在一起,认为课堂管理就是课堂管理中学生的纪律,实际上不然,课堂管理不仅包括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还包括教师的自我管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管理以及教师对课堂环境的管理等等。
二、传统教学下的课堂管理方式——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负主要责任,教师是所有知识的专家,是最有资格传授学生知识的。这种方式类似于医学模式,在医院里,医生被认为是博识的权威,病人消极或焦虑地等待医生评价症状,开出适当的处方和评价病情变化情况。在教学中这种方式的表现是:教师站在教室前面,传授知识,主导教学,而学生则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听,学生时常被提问或参与回答,但不能提出疑问,只能从教师的示范中观察、学习。这种管理方式过多强调教师的主体,光要学生成绩,不管学生如何获得知识,这样会造成学生过分依赖教师,学生只是被看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看法,全部听从教师的摆布,最终只会导致学习热情没有,学生能力下降,创造力更谈不上。
三、新课程改革下的课程管理形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主要责任,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作用只是监督和指导。这种方式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明确任务,在讨论、角色扮演、合作学习中完成对知识的掌握。这种方式由于它把学习的责任放在了学生的肩上,这就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做好了准备。因为一个人生命中正规的学校学习时间是非常短暂的,由于教给了他们学习方法,具备了学习能力,这样他们才能在以后的成年生活中愿意继续学习,同时这种方式还能挖掘出学生身上的巨大潜能,使学生更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
师成为成功的课堂管理者的条件。
1、教师具备自我管理能力是课堂管理成功的基础教师是学生心智的培育者,他承担着把来自社会实践的知识经验进行精细加工整理,然后以学生能理解接受、便于掌握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知识的职责,所以教师自身的素养和行为对学生影响至关重要,教师只有首先管好自己,才能进而管好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从教德、教态、教言和教技上加强自我管理。在教德上,要忠诚教育事业,尊重、信任学生,既能面向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又能因材施教,发挥特长,同时还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以身立教;在教态上要沉稳、老练,用和蔼的态度教育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教言上要表述清晰、准确,用幽默语言换取学生舒心会意的微笑,提高课堂管理的艺术效果;在教技上知识广博,精通专业,掌握多种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传授知识,灵活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实现课堂管理的最优化。
2、教师具备管理学生的能力是课堂管理成功的关键课堂管理是教师和学生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认识提高和实践探索的过程,也是在教师指导下培养学生自律行为的过程。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一方面要注意分析学生的行为,从课堂中学生的一言一行结合教学情境作出判断,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要善于维护学生的课堂纪律,学会使用引导、劝说的方式,同时还要切实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到能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既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断提高自觉性和自信能力,实现由他律走向自律。
第二篇:教育管理新认识
浅谈教育管理理念
万飞燕
[摘要]:
如何在不断加强学校的硬件建设,即改善办学条件,整顿校容校貌的同时,更好地提高软件水平,使学校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本文阐述了一些教育管理的理念。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这一点,不管在实践上究竟如何,在认识上可以说已基本达到共识。但什么又是教学改革的核心?这个问题到今天为止,也还见仁见智。从实践层面看,大学的课程常常被一些学者认为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但是我们还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教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难点也在教师。
[关键词]:
管理教育管理理念教育改革创新
管理是“这样一种活动,即它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人的努力及物质资源,来实现某些个目标”;管理是“为在集体中工作的人员谋划和保持一个能使他们完成预定目标和任务的工作环境”;管理是“以最少的时间、金钱、原材料或最少的劳累为代价”来达到目标。理念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行动的先导。没有理念创新,改革就不能向前推进,事业就不能向前发展。然而理念的创新,既是教学改革的总结与需要,也是各时代教学理念的继承与发展。管理理念是组织在运行过程中指导管理活动的信念及秉承原则。是管理者对管理所持的信念和态度,是对管理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科学的管理理念是科学治校的先导。教育管理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归根结底是保障全体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并为实现国家的教育理念,促进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条件。这些管理者为学校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做着积极的工作。那么如何在不断加强学校的硬件建设,即改善办学条件,整顿校容校貌的同时,更好地提高软件水平,使学校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我认为教育管理者应树立以下六个基本理念。
1.学生是学校发展的基础
根据顾客是上帝的理念。没有学生的学校是不存在的,所以学生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这是教育管理者必须树立的根本宗旨。应当把千方百计管住学生的观念转变为想方设法为学生服务,其中包括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管理等各个环节。如今有许多学校因为招不到学生而关闭,而有的学校却挤破了门,问题就在于学校是不是为学生负责,真正培育出合格的人才来。
后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师和学生是对话的交互主体,倡导教师和学生发展平等的对话关系,通过对话,“学生的老师”和“老师的学生”之类的概念不存在了。在对话过程中,教师时而作为一个教育者,时而作为一个与学生一样聆听教诲的求知者;学生也可以作为教育者;他们共同对求知过程负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由英国职业教育的宗旨决定的。反映在教育观念上,提倡个性充分自由地表现和发展,鼓励学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在学术上标新立异,他们认为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使学生通过思考已有的各种知识,发展理解力、判断力和独创精神;重视心智的发展在于知识的获取;发展学生的理性精神,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反对学生把知识看作是无需证明就理所当然地加以接受的教条。以学生为中心,更强调学生团队活动与群体组合。合作是最有效的互动方式,合作型交往,学生在认知、情感、个性诸方面将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继承性”“守成性”教育,严重影响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学观念上,往往持一种狭隘的创新观,认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是少数天才才应具备的,一般的学生则是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无缘的。因此,课堂教学主要是一个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现成知识和结论的静态传递过程。
(二)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尊重、鼓励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民主环境,个体的“另类”思维往往遭到歧视,致使学生不敢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和自己的“独到见解”,学生和学生之间没有激烈的“讨论”和“交锋”,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真诚、平等的“对话”和交流。
(三)在教学评价标准上,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为核心,着重考查学生对教师授课内容的记忆和再现情况,注重答案的统一化和标准化,没有给学生的独特阐释和创新性理解留下必要的空间。
2.学校发展的关键是教师
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专业人员,是人类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政府和学校的要求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创造性地贯彻执行教育教学计划,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从而为社会培育合格的公民。大力支持鼓励和引导教师创新,教学风格的形成是教师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结果。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必须能够辩证灵活地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而不能死搬教育科学理论中的那些条条框框。
课堂教学是教师不断通过创新而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过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主要定位在知识的讲授和传递,就像是把知识从一个仓库搬运到另一个仓库,这样一来,教师就变成了知识的“搬运工”,他们的职业活动变成了一种单调乏味、简单重复的机械“操作”,沦为了只是按照固有程序机械运行、缺乏创新意识的“教书匠”。在这种单调乏味的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体验不到自己职业生活的快乐,幸福,更感受不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一个教师能否形成独特教学风格的关键因素。一个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是不可能形成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独特的教学风格的。
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自己个性特征的教学观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独特结合与表现。教学风格是教师的个性特征在课堂教学中的全面反映,是教师在教学艺术上成熟的标志,也是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教学风格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反思和创新的结果。
“人格”“立格”“破格”和“无格之格”是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四个基本阶段,也是教师形成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必由之路。那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呢?
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学,而教学的主力和功臣是教师。教师是知识分子,享受国家公务员的待遇和教学津贴,教育岗位上的教师在领取工资和奖金的同时,也有丰厚的教学津贴,所以,教师的收入高于管理者,这是十分正常的。激励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倡有教学资历的管理者抽时间担任兼职教师,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优质地完成教学工作,这是教育管理者的重要责任,也应是教育管理者需要树立的基本观念。教师有知识分子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教师和管理者在同样享受工资及奖金的同时,应当额外享受超课时的讲课津贴,这是正常的,因为尊
师重教就是尊教重师。
3.教与学应融为一体
教学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教,一个是学,“教”是对教师提出的,“学”是对学生提出的,所以教学永远是教育工作的第一线,教育管理者必须明确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学生管理是教务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不能有任何脱节,这是教育管理者的基本常识。如学籍管理、学生成绩和档案的管理等。俗话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具有反思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反思来认识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通过创新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敢于“走自己的路”,既要善于虚心向他人学习,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又要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大胆探索,努力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育系统的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为教育教学第一线服务的,学生管理也不例外。科学有效的学生管理,有助于维护正常的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和学生生活秩序,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科学有效的学生管理,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更自觉地投入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去,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会大幅度滑坡,国家的教育目标就难以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有效的学生管理,是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支撑,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石。
4.后勤是教育管理的保证
后勤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是保证学校安全与稳定的重要环节,是学校实施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重要阵地。当前,学校后勤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学校教育教学和后勤保障管理工作相辅相成。良好的教育资源不仅体现在学校的办学水平与教学质量上,还应体现在学校教学设施的完善、育人环境的优化和全面、科学、高效的后勤保障服务上。食宿问题历来是教育管理者的大难题。后勤工作要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是头等大事,防止食物中毒,避免各种伤害和各种事故等是重中之重。
学校后勤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平台和载体,它头绪多,涉及面广,自身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做好学校后勤工作,意义重大。只有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做好后勤服务,排除后顾之忧,师生员工才能一心一意干好本职工作;人才全面成长需要有良好和优美的环境;校园安定团结和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秩序需要杜绝各类事故;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可以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后勤工作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的全面贯彻。
学校后勤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在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郫县以政府投入为保证,以制度建设为中心、师生满意为目的,以人为本、改革创新,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科学和谐发展。然而做好学校后勤工作,必须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危机感,放松管理,重大的火灾、重大的摔伤挤伤和食品安全事故、违纪违法案件、人心涣散的现象均有发生的可能。可见研究和探讨学校后勤管理,不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具有深远意义。
总而言之,抓好学校后勤保障与管理是具体的科学发展实践。学校后勤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项工作又赋予了新的内涵、新的使命。
5.转变角色,经营课堂
角色的转换,必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作为教师,我们要坚持以先进的教育信念为指导,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经营课堂的努力方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营好课堂,必须实现六个“转变”即由重知识传授向重能力培养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
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由教师居高临下向师生平等融合转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要克服重理论轻实践倾向,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的能力。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从根本上必须更新理念转变角色,走下“教坛”,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方能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以提高个体生活质量以及生命价值和意义为旨归的特殊的生活实践过程,是一个学生不断地超越和提升现有的生存状态,从而创造一种更为完满的可能生活的动态生成过程。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观点与结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一般有三种层次和水平:一是主动接受,二是自主发现,三是意义创造。其中,自主发现和意义创造层次的学习具有动态生成的特征,有助于学生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深刻感受到课堂教学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从而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达到改善学生生活质量、提升学生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目标。
我们知道: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系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改革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不仅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能否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倡导和弘扬教育主体的创造性,关注教育主体的生命价值和意义,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成为我们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核心和主题。
参考文献:
[1]赵作斌.成功素质教育大学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新突破[J].中国高等教育,2006,(2).[2]赵作斌.对现代高效办学若干重要原则的思考[J].中南论坛,2007,(2).[1]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401.[2]成凤春.学校管理的50个典型案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11.7.课程教材研究所:http://.cn/kcs/
8.中国基础教育网:http:///
9.吉林省教育社区http://club.jledu.gov.cn/
第三篇:班级管理一招鲜
班级管理一招鲜-------创建学习互助小组初探
“创建学习互助小组”的理念其实来源于我们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初想法。作为低年级教师,我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听说玩,同学们就特别起劲,兴致百倍,可一听说要上语文课、数学课时,同学们就显得无精打采了。其实,想想孩子们刚来学校上学的时候,又有哪一个不是高高兴兴地背着小书包,怀着天真的梦想来学校上学的呢?他们不是不愿意学语文、数学,而是我们的语文数学课没有引起他们的兴趣。不感兴趣的事大人也不愿意做,更何况孩子呢?因此,我们将着眼点首先放在了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上,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夸美纽斯不是说过:“课堂应是一个快乐的地方。”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尽最大努力挖掘教材中知识的趣味性,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们乐学。正是基于快乐学习的理念,在叶校长的帮助下,我大胆进行了尝试。
一、初步建立互助小组。
首先座位上我有了变化,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在座位编排上根据知识和能力上的差异,我将本班分成六个学习小组。每小组七人,七个人排上七个号,有学习组长一人,负责小组讨论、学习,中心发言人轮流担任,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由此,小组成员可以互相促进,互相学习,以好带差,取长补短。学习组长一人,管理本组学习、讨论、收发作业。纪律组长一人,记录讨论时有没有不认真的,糊弄的,课下打闹的,卫生组长一人,管本小组卫生和记录。每个小组长有一个小记录本,进行分门别类的记录,每周进行一次总评和记录分值,在后黑板上进行总评出一名纪律最高分,卫生最高分,学习最高分,记录在班主任手册上,一学期下来就能对这学期在班级中各方面表现好的同学一目了然。这种评价表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人人都有机会上光荣榜。借助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学生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在课程改革的实验中,我认为:向学生渗透互相合作的意识,让他们懂得在学习中只有互相帮助,才能共同进步,要做到互教互学,互相切磋,“一人教大家,大家教一人“。
二、多种评价机制的形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把评价机制进行了完善。评价机制做了改革,杜郎口的及时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有很多,我借鉴杜郎口中学的经验,采取多种形式的评价。如课堂评价、作业评价、成绩评价、思想行为评价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状况,把评价作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从课堂到课下包括德育管理都进行了统一规划,这个评价表主要针对个人进行评价,也是一周一评比,组长把对个小组成员的的记录进行每周一汇总,进行汇报,主要是“回答小能手、创新小能手、课堂小擂主、演讲小能手、才艺小能手、小小书法家、纪律小标兵、礼仪小标兵、预习小能手”等栏目,激励学生从各方面约束、规范学生,让学生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还有小组的评价,从纪律、卫生、合作学习上入手,竞争,小组意识增强了,有了集体荣誉感。而且有了五花八门的胸牌挂配。确实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行为规范性。
三、新的设想和实施办法。
本学期我又有了新的想法,我打算实行“三制三会”的管理体制,“三制”是“人人岗位制”、“值日班长制”、“小组值周制”。“三会”指“班会”、“班委会”、“班级监督委员会”。
1、“人人岗位制”就是每个学生既是成员,又都是班级的管理者,都有任务和职责,这样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和集体感大大加强了。
2、“值日班长制”就是人人轮流当一天班长,有一个记录本,记录当天考勤,两操情况,统计作业完成情况,把一天的学生的卫生、纪律、学习进行记录,关好当天门窗,利用第二天的早自习五分钟进行汇报,让每个学生有任务,体会班长的不容易,并且还锻炼了学生上台讲话和总结的能力。
3、“小组值周制”,这学期我把学生分成综合性四人一小组,按照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分配,二男二女,两好两弱,有学习小组、班报小组、绘画小组、娱乐小组、卫生小组等等,同时还担负每周一十分钟左右的综述任务,综述内容是:(1)班内一周情况总结;(2)一周国内外要闻;(3)本周工作大体安排。这样一学期下来大概每个小组有两次发言和总结的机会,让他们得到口语等方面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4、这学期我还采用了一个新的评价办法,就是我把评价表格的填写权利交给每一个学生,设置“课堂小擂主”、“预习小能手”、“礼仪小标兵”、“劳动小能手”、“小小书法家”、“纪律小标兵”、“学习小标兵”、“读书小状元”等栏目,每节课、每天各方面表现最突出的学生把自己的名字亲自写在评比栏上,既激发了学生的书法积极性,还让学生更加关注,而且班主任不用在自己记录了,比较实用。(如表
建立多种形式的兴趣小组,如:学习互助小组、各科兴趣小组、心理疏导小组、板报小组、文学兴趣小组、班刊协作小组、文学兴趣小组、课本剧表演小组等等,大大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
这些是我的初步打算,实施过程中肯定还会有各方面的困难和改进,当然和各位在座的老师们的帮助是分不开的,还要你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帮助我,鼓励我,谢谢!
引用杜郎口中学的一位学生的话作为结束语吧:一万个决心,抵不过一个实实在在的行动。老师们,行动起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教育放飞学生的心灵。这样我们会说:我大胆,我改革,我自信,我成功,我收获,我幸福。
第四篇:翻转课堂,建构云课堂教学新常态
翻转课堂,构建生本云课堂教学新常态
——基于“学乐”云教学平台的生本云课堂实践与体会
遇到的问题:生本云课堂建构缺乏科学的顶层设计,对提升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心存疑虑。
学校的对策:强化学校层面的生本云课堂学科建构顶层设计,引领全体教师坚定前行。我们的实践:
当今,教育改革与推进已很难离开现代信息技术支持,尤其是“互联网+教育”已然是时下教育创新发展的重大主题。于是,“云教学平台”应运而生且迅猛发展,它悄然引领着我和同事们新教学技术的变革和教学理念的再调整,以“学为中心”学习前置,实现翻转课堂;“以生为本”翻转学习,再造云课堂教学流程;以多方式多手段运用云教学平台,努力尝试建构云课堂教学新的常态。
一、变革应用新理念——以“学为中心” 的生本云教学
基于现代化的“互联网+教学”的“云教学平台”—数据教育技术(EDT)又是一场新的教育变革。新常态下的教育必然要适应这场新变革,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必须做出相应改变和调整:遵从教育为了积淀孩子的素养、提升孩子素质的教育理念。学为中心,以生为本,遵从人性,尊重孩子的生命个性,解放孩子的身心,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实现从注重“学科成绩”到促进“学生成长”,从“知识核心时代”转向“核心素养时代”转变;会无限相信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发展的可能,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愉快学习中学会学习,快乐成长。要深度融合学科和大数据技术,并内化为云教学常态,为我所用创生本云课堂特色,全面提高教与学的生产力。
二、建构教学新常态——“学为中心”生本云课堂教学
教师依托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的“学乐”云教学平台支持,转变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再造数据技术辅助教学新流程,重构云课堂教学新形态。建立“学生思维可呈现、方法可透视、评价可跟进”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生本云课堂教学新常态,即:课前:激趣自主学,翻转课堂-课中:激励交流学,翻转学习-激发拓展学,翻转评价"三段教学形态。
(一)课前:翻转课堂——激趣自主学,预约精彩云课堂。
师生双双走进“学乐”云教学平台,做到预习、备课可看可视,“虚”“实”结合,有备而来是重点。首先,教师走进“学乐”云教学“授课”系统,创新应用平台中强大的资源互动开放优势,整合云端文本资源、课件资源、教师上传个性化备课资源和学生上传预习资源,集成教师专属的云课堂教学课件。做到“4拖1选拽”:拖“课本”课例,拖“课本”练习;拖“云盘”课件,拖“云盘”检测;同时做好前置“1+3+10”(下述)常态化学习资源和预习任务单云端推送,还要待选拽学生课前预习“作业”中的典型错误或准确范例;并使它们在“授课”神器云平台中各自独立占页,有序做好虚拟备课,十几分钟即可完成。但这样的虚拟备课还远远不够,教师在这里必须厚植自己的传统备课功底,熟识课件中的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和诸目标群,教师课前通过评价学生在线上传前置预习作业,充分地把握学情,促进多样化授课内容的高度融合,以自己擅长的常态课型做有效对接,为我所用做个性化选择,创新实践自己的教学特色,由虚到实充分备课,为课堂教学做好精致的准备。
其次,学生走进“学乐”云教学前置“作业”中的“翻转课堂”系统,在线整合创新应用微课、PPT、图片和动画等多样化的互动学习资源,虚实结合“备学”,完成前置的“1+3+10”常态化学习资源和预习任务单云端推送,即:“1”个微课或ppt的云端推送,“3”道以内与本课密切联系的“根本、简单、开放”的翻转课堂研究题,“10”道与本课知识紧密结合的“填空、判断、选择”的客观题或教师自我设计的10道课堂练习任务单。做到“4学1上传”:借助课本资料自助学,借助微课等辅助资源研究学;借助网络在线同学间交流学(主观性题目),借助平台在线评学(客观性题目);并及时上传自己独有的自主学习成果(可传研究图片、音视频讲解、在线学前评测、在线交流记录等)。教师还要充分适时地运用“学乐”云教学平台系统的在线等级评价功能,做实、做好课前在线等级评价反馈,持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动机,获得永续的学习原动力,为下一步云课堂教学翻转学习赢得先机。
(二)翻转学习——激励合作学,生成精彩云课堂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上以生为本,教师大胆放手,依照“学为中心”和“先学后研”的云课堂教学理念,统整上述云教学资源为学生交流展示、翻转学习服务。
巧用“学乐授课”系统引领学生自主建构学习流程,形成“前置预学,激趣导入-小组合作,交流完善-探究展示,互动生成-分层练习,强化提高-知识梳理,巩固拓展”的“五环节”云课堂教学新常态。课堂教学应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师生、生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是双方内心世界的敞开,对对方的真诚倾听和接纳,在相互接受和倾听的过程中实现智慧的共享和情感的交融。教学中,教师要始终秉持:“文本让学生读,见解让学生讲,疑点让学生议,方法让学生说,规律让学生找”的“五让”学习交流探究策略,和“凡是学生自己能看懂的,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的,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不做;凡是学生自己能说的,教师不说”的“五不教”云课堂教学原则。教师要学会沉默,给学生空间;学会示弱,给学生胆量;学会等待,给学生时间;学会放手,给学生机会;学会激励,给学生动力。学生也因此学会真诚与媒介对话、与同伴对话、与教师对话;快乐地在“班级空间”“课内课外”分享个人理解、分享经验教训、分享情感体验;积极反思改善,内化应用。真正让自主高效、交互生成、当堂训练和灵活变化的教学流程成为教师云课堂教学特色。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优化学生学习的“五重境界”:优化“看”的过程,诱其观察到位,获得亲身体验;优化“做”的过程,使其操作到位,修得实践经验;优化“说”的过程,让其表达到位,学得思辨敏捷;优化“想”的过程,促其思维到位,思得分析缜密;优化“练”的过程,助起训练到位,练得熟能生巧。不断激励学生行为上参与:动手做,动口说;思维上参与:动脑想;情感上参与:动心看、动情练。学生是“主动参与”或 “被卷入”课堂,自觉或不由自主地进行着深度学习,大胆实践,积极创新,全面提升着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三)翻转评价——激发拓展学,延续精彩云课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评价建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应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小组合作学习实效、高效的不竭动力在于持续地激励评价,且尽量体现小组集体捆绑评价的魅力,荣辱共担,智慧相济。班级建立起组际对抗小组评比台和小组个人对抗评比台“学得好,学得害,评比台上都要靓起来”。把评价变得触手可及,让学生感受到评价就在学习活动的点滴中。课前、课中和课后师生评价时时跟进,激活学生学习全过程。
建立起小组学习捆绑评价利益共同体。小组学习利益捆绑评价大致分为师生在线翻转前置预习评价、翻转课中交流展示评价、翻转课后在线和纸质作业批改评价。
1、翻转课前评价,激活学习兴趣:等级评价(ABCD)靓出来!
翻转课前评价是指教师把先前一天布置的“学乐”教学平台“翻转课堂”预习作业中的3道主观题和10客观题进行即时在线等级评价,并在每节课上课前把评价结果靓在“学乐班级空间”和班级评比台上,由小组长把关,得“星”、扣“星”情况用“学乐”云教学平台在线展现给家长和全班同学。每节课前还要面向全班进行简要反馈性汇报,教师或学科班长跟进即时点评,对优秀者给予“星”的奖励,亮记在班级评比台和“学乐班级圈”上。实际操作中,教师可指导组长对部分学生“延迟评价”,为潜能生提供交流完善后再评价的机会和 保“星”的希望,使其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自主预习及学好学科的自信心。课前评价采取组际对抗评价的形式,组里每有一人完不成预习作业都会给对手组带来摘自己组“星”的机会,进而实现课前评价的翻转。
2、翻转课中评价,激励学习兴趣:小组交流评价捆起来!
翻转课中评价是指依托“学乐授课”教学平台“课件”,把组际学习互动展示评价权完全交给了学生,教师只居中做评价标准的判官,实现了评价权力的翻转。新课标要求“对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应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特别要重视在平时教学和具体问题情境中进行评价。”因此组际交流时,教师使用“学乐授课”中的点名功能,公平地确定一个或几个展示汇报小组,轮流到前台汇报交流“前置探究”题目和“客观题”中的高错误率题目。展示交流应遵循:基础题部分学困生讲解,中等难度题中等生讲解,较复杂部分优等生讲解引领。展示组内部也要预先安排好优等生一对一及时互助,做到互动讲解不脱节,思路严谨不断片;教师要组织、倾听、询问、帮助学生,点拨他们的智慧,及时串联好课堂知识讲解与互动交流细节,鼓励与台下学生互动质疑和补充完善,避免台上小组“唱独角戏”而冷场。对展示互动中口齿伶俐、才思敏捷的学生或表现精彩、思辨积极的小组,师生应做出恰如其分的口头点评,让互动展示双方的智慧之才及时得到激励之“星”,在组际对抗中找寻课堂评价激励的平衡点。学生展示中的典型解题方法、小结反思和思维导图等均要冠上学生名字同步传至“学乐班级圈”里;练习中的优秀范例也要“同步到课堂”中,由学生做典型讲评。做到持续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借以推动小组合作学习的广度,组际合作交流的效度,合作探究的深度。
3、翻转课后评价,激发学习兴趣:“提分中心”班圈亮起来!
翻转课后评价是指教师先为每个学生确定学科学习目标,再弹性布置学乐“提分中心”的“同步训练”和“提分宝”“金榜题名”等在线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开放时间内在线完成规定目标等级,并在线自动生成分层次评价等级,小组成员利益捆绑,全组每个成员均完成达标等级或积分者全都得星,有一人完不成全都不得星,做到及时给予学生激励或鞭策。
公开得“星”数既“灿烂”在班级墙上里,又可拍照“闪烁”在 “学乐班级圈”里,教师每月拍照公示一次,家长必须先数孩子小组和孩子自己得星的个数,写出针对性评语靓在“学乐班级圈”里,评价得星信息时常开放给家长,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平常学习过程的真实情况和前后得星的对比状况,持续吸引家长聚焦班级学生的过程评价。激励评价重在持续,尽量引发组际间竞争,力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现象。评价做到多点激励关爱,少点无端指责;多点善解人意,少点埋怨生事;多点美好期待,少点急功近利。还应认识到有些学困生因先天不足是永恒的,受“教”的雨露会少些,但“育”的阳光要多给予些;有些学困生是暂时的,那就暂时存入期待开发银行,作为长期的帮扶目标。
评价更要体现学习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过程的评价;对小组集体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侧重小组集体评价。表现好与不足都应在评比台上看出来。激励大家逐步培养小组互助友爱,团结协作,民主平等的团队精神,建立起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
我的云教学实践告诉我:实施“学乐”云课堂教学,翻转课堂,理念变革是基础;翻转学习,建立云教学常态是重点;翻转评价,持续激发学习动机是关键;卓有成效,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是根本。
2017年5月6日
第五篇:云课堂观后感
云课堂观后感
云课堂观后感1
今天下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叔叔、王亚平阿姨、叶光富叔叔变身“太空教师”,在中国空间站精彩开讲。这一堂课让我收获了许多太空的知识。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环节是神奇的乒乓球。首先,王亚平老师将乒乓球放在水中,然后用一个吸管把乒乓球给按下去,当她把手松开后,乒乓球不但没有浮起来,反而沉了下去。我很纳闷,要知道在地球上,乒乓球如果按进水里,肯定会浮上来。只见王亚平老师又将装着乒乓球的水杯一扔,水瓶里的水不但没有洒出来,反而还飘在空中不停地打转,真是太神奇了。
我记忆犹新的`环节还有王亚平老师用水袋做水球。只见王亚平老师将水袋里的水一滴一滴地洒在了水膜上。水膜上的水一点一点变
宽,变圆,变大,最后变成了水晶球。接着,王老师往里面加了一点空气,只见空气把一个水晶球又分成了许多个小水晶球,就像变魔术一样。王老师又将一袋颜料挤进水晶球中,水晶球立刻就变成了蓝色的,特别漂亮。她又将一个泡腾片放进水晶球中,只见无数的小气泡从泡腾片里涌出,这些气泡在水晶球里打转。想不到水在太空中,会发生如此多的变化,王老师一番操作下来,看得我目瞪口呆。
这节天宫课堂让我学到了许多太空的知识,让我明白了科技的力量。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让我们祖国的科技越来越发达,让更多的人都能去太空“旅游”。
云课堂观后感2
今天下午,我们在学校观看了天宫一号的直播视频。以前在新闻中看到过航天员们在太空中短暂的片段讲解,今天亲眼目睹这当时的情景,真的很激动。
视频中让我最感兴趣的是航天员们做的小实验。其中有乒乓球实验,先准备一杯水和一个乒乓球,如果在地球上,把乒乓球放在水里,球自然就会浮起来,然而在太空中,把乒乓球放在水里,再用木棍压一下这个球,他就会沉到水底。还有一个水膜实验,首先用一个放大镜大小的环,伸进饮用的自来水袋里,拿出来的时候竟成为了一个水膜,再往里面不停地注入水珠,慢慢的水膜就变成了一个晶莹剔透的水球。如果在地球上,用一只水管插进水球里,可想而知,水球必然爆开。但是,在太空中竟然可以用针管给水球注入墨水,而它却毫发未伤,真的很奇迹。但这就是科学的力量,它让我们了解到失重的环境里,物体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理。
通过这一次的观看视频,激发了我对太空生活的好奇,想去了解这个神秘诡异的太空,想去研究这个神奇的'太空,它勾起了我的兴趣,让我充满了对太空的幻想。所以作为初中生的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勤奋努力的去学习,丰富自己,强大自己,才能解答自己的疑惑。也许我们还会在那里代代繁衍下去,开启不一样的生活。太空生活让我充满了无线憧憬,将来也会有更多的实验空间站让我们去探索。
也是通过这堂课,我了解到我国的航天技术,我为之而感到骄傲。也要向航天员们的不怕吃苦,做事认真、扎实,永不放弃的精神学习,让自己成为国家有用之才,为祖国做一份贡献!
云课堂观后感3
宇宙海瀚无穷。我知道了,“宇宙的天空是神秘的暗黑”,“星星不会眨眼睛了,而是散发着耀目的光辉”……一切的一切洗革着我的认识,让我的心里也装满了星辰大海。
蜂蜜在天上如何流动呢?宇航员在天上如何转身呢?他们怎样休息?有怎样的生活呢?那些困惑诱导着我看完了他们的介绍。那是属于中国的空间站,是祖国的天和核心舱,是泱泱华夏孕育而生。那一刻,我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骄傲。从神舟一号返回舱诞生,中国的.科技发展之路就在滚滚向前。
舱内宇航员为对抗失重效应要保持健康,太空跑步机、太空自行车由此诞生,企鹅服用来对抗肌肉委缩。所以他们做了细胞生长发育研究,看到了心肌细胞一跳一缩,知道了在太空的真空无引力环境下水的浮力会消失,水的表面张力大到可以制作一个水球,在水球内注入一个气泡可以看到一正一反的像,产生的气泡也只在水球内产生。太空上既无法像地面一样行走,也无法像地面一样转身……多么神奇啊!这是从未听闻的宝藏,蕴含着无限的探索。当听到他们90分钟绕地球一周,一天可以看16次日出时,我们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无一为不之惊叹,这在短小的生命中起着惊天骇浪的意义。
核心舱的成功发射离不开背后无数航天技术人员的奋斗;他们能够登上太空离不开背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苦训练的汗水;一项项实验的结论突破离不开三位航天员背后半年的辛苦研究。你问我,为什么连接前技术员那么胸有成竹?你看见背后的满腔热血了吗?成功绝不是偶然。始于青春年华,满腔热血;醉于浩瀚星空,日月星辰。也成长在清风中,与光同在。国之栋梁唯少年,青春你我正当时!
云课堂观后感4
今天,我们在教室参与了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首次太空授课,“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物理课。
首先,王亚平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天和核心舱的主要结构,先后带我们参观了居住区、卫生区和太空厨房。随后,老师还介绍了太空跑步机、太空自行车、“企鹅服”等运动装置的用法,并解释了太空中锻炼的重要性:空间站几乎没有重力,微重力的环境会使人血液上涌、骨骼疏松、肌肉萎缩,需要坚持锻炼以保持身体健康。叶光富老师还为我们演示了在太空中如何行走、转身,从而让我们对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
接着,就是最激动人心的太空实验环节了。三位老师演示了太空细胞学实验、浮力实验、泡腾片实验等,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水
球成像实验。王亚平老师先制成一个水膜,再向水膜中缓缓注水。由于微重力环境下表面张力较强,水膜变成了一个晶莹剔透的水球。老师又向水中注入一个气泡,将脸靠近水球时,水球里竟然呈现了一正一反两个像。老师解释道,这是由于气泡将水球分割成两部分,使其分别成像。这样一节别开生面的'“天宫课堂”结束之后,我终于明白了“太空授课是物理课堂上最生动的实践案例”这一说法。
正如王亚平老师在课程最后给我们青少年的寄语,“我们是祖国含苞待放的花朵,希望我们的梦想在广阔无垠的太空中绽放”,我们当今的任务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报效祖国,为祖国的航天事业、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云课堂观后感5
今天,我看了《天宫课堂》让我深受启发,“太空教师”王亚平为我们讲解的声音依然徘徊在耳边,她之前为全国6000多万学生太空授课,如今她又飞上太空,将成为中国首位出舱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以及中国首位出舱女航天员。原来神秘的太空离我们越来越近,“飞天梦”正成为现实。
在讲解中,王亚平老师为我们做了多种实验,如:浮力消失实验、水膜张力实验、水球光学实验……等,还展示了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我最喜欢的实验是泡腾片实验,王亚平老师用色素把水球染成蓝色,随后将半片泡腾片放进球里,只见水里升起了许多小气泡,看起来十分活泼,水球还呈现出了蓝色、黄色、绿色等,看起来就像人类生命的摇篮-地球一样,蓝色的大海、黄色的土地、绿色的草原、森林等,让我至今难忘。
谈论了这么久的航天精神,我想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不正应该去学习“百折不挠”“斗志昂扬”这些精神吗?在学习的路上,不乏艰难险阻。让人头疼的.数学题、困倦的早晨、总是居后的成绩,这些我们都会遇到,我们也许会退缩,想放弃,但我们仍在坚持、努力,苦苦拼搏,这不就是航天精神的生动诠释吗?
人生很短,学习很长,让我们共同努力,带着伟大的航天精神一起踏上征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