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2013涪西镇中心小学教师交流实施方案
涪西镇中心小学教师交流实施方案
(2011年----2013年)
-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我校教育事业全面、优质、均衡、公平发展,根据涪西镇中心学校教师分流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校教师队伍现状,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为目的,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淡化教师的校籍管理,强化区域内统筹管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加快建立科学、均衡、人文、灵活的用人机制, 促进城区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和内涵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积极稳妥、合理流动、资源共享、统筹兼顾的原则。优化配置教师资源,实行个人申请与组织安排相结合,个人成长与教育均衡相统一,促进教师交流与保持队伍稳定相协调。
三、工作目标
每期交流教师不低于教师总数的10%,促使师资队伍结构日趋合理,逐步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四、交流对象与条件
1、参加交流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身体健康,有较强业务工作能力。
2、男48周岁以下、女43周岁以下的教师,应有计划地进行交流。
3、夫妻双方都在本校工作的应交流一方。
4、申报小学高级教师职务资格的教师,必须具备交流任教半年及一年以上的经历。
5、外校具备条件的教师可以交流到我校任教。
五、交流形式及办法
1、符合条件教师推荐交流。根据交流方案和计划,符合交流条件的教师由本人申请,学校推荐,涪西镇中心学校统一安排进行交流。
2、每年内外交流3---5人。
3、每年外派教师到片区、县城学校交流学习不低于教师总数的10%。
六、实施步骤
1、宣传动员。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中心学校分流方案,宣传教师交流政策,进行动员部署。通过宣传,让广大教师充分了解教师交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参与交流的自觉性。
2、制定交流方案。学校制定教师交流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教师交流的基本原则、对象、形式、渠道、要求等。
3、制定学年度交流计划,上报交流教师名单。学校在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按照教师交流的比例,科学制定学年度交流计划,研究确定本学年度参加交流教师名单。
第二篇:双沟镇中心小学教师交流实施方案[范文]
双沟镇中心小学教师交流实施方案
2011.9----2012.8
-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我校教育事业全面、优质、均衡、公平发展,根据双沟镇中心学校教师分流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校教师队伍现状,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为目的,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淡化教师的校籍管理,强化区域内统筹管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加快建立科学、均衡、人文、灵活的用人机制, 促进城区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和内涵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积极稳妥、合理流动、资源共享、统筹兼顾的原则。优化配置教师资源,实行个人申请与组织安排相结合,个人成长与教育均衡相统一,促进教师交流与保持队伍稳定相协调。
三、工作目标
分流4名教师,通过交流,促使师资队伍结构日趋合理,逐步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四、交流对象与条件
1、参加交流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身体健康,有较强业务工作能力。
2、男48周岁以下、女43周岁以下的教师,应有计划地进行交流。
3、夫妻双方都在本校工作的应交流一方。
4、评选特级教师及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必须具备在边远学校或薄弱学校工作一年以上的经历。
5、申报小学高级、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资格的教师,必须具备交流任教半年及一年以上的经历。
6、外校具备条件的教师可以交流到我校任教。
五、交流形式及办法
1、符合条件教师推荐交流。根据交流方案和计划,符合交流条件的教师由本人申请,学校推荐,双沟镇中心学校统一安排在镇内交流。
2、每年内外交流3---5人。
3、定期双向交流。由学校推荐优秀中青年教师参加镇内双向交流,时间为一学年,第二年成绩优秀仍回到原校工作。交流到我校的教师,如果愿意留校继续工作,视成绩优秀,可考虑留校工作
六、实施步骤
1、宣传动员。2010年8月中旬,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中心学校分流方案,宣传教师交流政策,进行动员部署。通过宣传,让广大教师充分了解教师交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参与交流的自觉性。
2、制定交流方案。2010年8月下旬,学校制定教师交流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教师交流的基本原则、对象、形式、渠道、要求等。
3、制定学交流计划,上报交流教师名单。学校在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按照教师交流的比例,科学制定学交流计划,研究确定本学参加交流教师名单。
4、分流教师名单:钟艳华陈华丽李定红章会敏
第三篇:镇中心小学教师竞争上岗实施方案
镇中心小学教师竞争上岗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建立充满生机活力、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加快教育综合改革步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XX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改革理念
双向选择、公平竞争、择优录用。
三、岗位设置
1.额定岗位编制数:73人(含校级领导两人)2.班级设置23个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4 4 4 4 3 4 3.教学岗位59个 语文23 数学20 英语8 美术1 科学1 信息1 体育5
教辅岗位1个 教务员1
后勤岗位10个 食堂6 安全保卫3 绿化勤杂1 4.兼职岗位设置: 班主任23人
教研组长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学科各一人,共4人。备课组长语文、数学、英语每个年级一人,计16人。
四、竞争上岗负责小组 1.教师竞争上岗领导小组
主要职责是负责学校竞争上岗工作实施方案、考核与分配办法的制定以及其它有关组织协调工作。
组长周志华,副组长董斌,组员李晓俊、孙芝平、郑雪锋、吕传楼(工会)、徐爱娟(教师)、傅广云(教师)、胡金凤(教师)、杨琴(教师)孙卫东(教师)。2.教学岗位工作小组
组长周志华,组员:语文李晓俊、胡金凤;数学孙芝平、徐爱娟;英语郑雪锋、傅广云,其它课程董斌、杨琴。3.教辅、后勤工作小组 组长吕传楼、组员孙卫东。4.民调小组
负责岗位评聘的协调,矛盾调解。
组长董斌,组员吕传楼、李晓俊、孙芝平、郑雪锋。
五、竞争上岗
1.竞争上岗分“一二三”三步走:一教学、二教辅、三工勤。2.竞争上岗的基本程序 ①公布竞争岗位及其职责、聘用条件与待遇等事项。
②应聘人员申请应聘。应聘教职工应根据自身具备的条件,申报相应的工作岗位,每位教职工可申报1—2个岗位。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及学校实际情况,原则上男55周岁以上、女50周岁以上的教师退养,确有需要及身体条件允许的可竞聘教辅、工勤或教学岗位。
③竞聘教学、教辅、工勤岗位,竞聘先后顺序为语文数学英语其它学科教辅工勤。班主任队伍的竞聘将综合考虑教学人员所任教班级、本人的班主任工作能力及申报竞聘班主任情况综合考虑加以聘用。④公示上岗人员的名单,公示时间为3—5个工作日,原则上落岗人员比例不超过5%。
⑤竞争上岗的人员与学校法人代表签订聘用岗位合同,实行契约管理。学校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原则上一聘三年,三年一轮,但须进行学履职情况考核,若考核不合格,可以解聘。班主任、教学、教辅与工勤岗位人员岗位聘用合同原则上一年一签。可以低职高聘或高职低聘(在岗位空缺前提条件下和工作需要允许范围内)。
六、考核分配
1.学校建立和完善《横梁中心小学教职工考核奖惩制度》,将聘期考核与绩效考核有机结合。聘期考核结果为续聘、解聘与奖惩的主要依据。2.教师绩效工资方案正式实施后,学校将根据新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精神,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做到按岗定薪,一岗一薪,岗变薪变,论绩取酬。岗位工资按上级要求执行。绩效工资由学校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和方法,自主确定分配方案。绩效工资的分配要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合理拉开岗位待遇层次,体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
七、具体步骤 分为五个阶段,即:
1.宣传发动阶段(6月10日至6月15日):
召开教职工大会,广泛宣传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形成改革共识,为推进改革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思想基础。2.酝酿方案阶段(6月15日至6月20日):
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因校制宜,从实际出发,酝酿切实可行的竞争上岗实施方案。
3.论证通过阶段(6月21日至6月30日):
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学校竞争上岗实施方案,按规定上报审批。
4.组织实施阶段(7月2日至8月30日):
按规定程序和要求,精心组织教职工竞争上岗,签订聘用合同。5.总结完善阶段(9月1日至9月15日):
进一步完善竞岗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及时对行之有效的改革策略、措施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制度和规范。备注:
本方案已于6月30日经横梁镇中心小学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通过XX区教育局审核,将于2009年7月1日开始实施。由横梁镇中心小学教职工竞聘上岗领导小组、行政会负责解释和组织实施。
第四篇:稳坪镇中小学教师交流实施方案
稳坪镇中小学教师交流实施方案
(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
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全镇教育事业全面、优质、均衡、公平发展,结合全镇教师队伍现状,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为目的,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淡化教师的校籍管理,强化区域内统筹管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加快建立科学、均衡、人文、灵活的用人机制, 促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和内涵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积极稳妥、合理流动、资源共享、统筹兼顾的原则。优化配置教师资源,实行个人申请与组织安排相结合,个人成长与教育均衡相统一,促进教师交流与保持队伍稳定相协调。
三、工作目标
中学选派5名教师到中心完小,中心完小选派3名分别到花园完小、寺堡完小、铁坑完小,花园完小选派1名教师
到木叶完小、寺堡完小选派1名教师到坪顶小学、铁坑完小选派1名教师到下坝小学支教。
四、交流对象与条件
1、参加交流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身体健康,有较强业务工作能力。
2、男48周岁以下、女43周岁以下的教师,应有计划地进行交流。
3、孕期、哺乳期、身患重病及家庭特殊困难的教师可写申请,经校委会同意后可暂缓支教。
五、组织与管理
1、符合条件教师推荐交流。根据交流方案和计划,符合交流条件的教师由本人申请,学校推荐,稳坪镇教育办公室统一安排在镇内交流。
2、支教人员要积极服从被支教学校的一切管理,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履行工作职责。
3、被支教学校要切实加强对支教教师的管理,要与本校其他教师一样对待,一样管理,一样考核评价。被支教学校要主动关心支教教师学习、工作和生活,尽可能为支教教师提供较好的工作环境。
3、每学年结束时,学校将对支教教师进行工作考评,其考评结果与支教人员作为支教人员返回原校工作的主要依据。
4、从明年起,评选镇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申报小学高级、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资格的教师或聘任小学高级、中学高级教师职务等,必须具备在边远学校或薄弱学校交流支教一年以上的经历。
六、实施步骤
1、宣传动员。2010年8月中旬,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镇中小学教师分流方案,宣传教师交流政策,进行动员部署。通过宣传,让广大教师充分了解教师交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参与交流的自觉性。
2、制定交流方案。2010年8月下旬,学校制定教师交流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教师交流的基本原则、对象、形式、渠道、要求等。
3、制定学交流计划,上报交流教师名单。学校在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按照教师交流的比例,科学制定学交流计划,研究确定本学参加交流教师名单。
第五篇:@镇中心小学教师承诺书
@镇中心小学
教 师 承 诺 书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的有关规定,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做一名受学生尊敬、让家长满意、获社会好评的人民教师,我承诺如下:
一、严格遵守上级各项法律法规及学校规章制度;
二、不有偿举办补习班、辅导班或从事家教活动;
三、不歧视、讽剌、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不以工作之便向学生推销商品、乱收费用、违规强迫学生购买书籍、资料;
五、不向学生和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
六、不迟到、早退、旷课,工作时间不随便外出,不在工作时间打牌下棋、上网玩游戏,大声喧哗和闲谈,不做与工作无关事;
七、按时上下课、上课时不接打手机,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八、不组织学生参加未经批准的各类校外活动及商业性活动;
九、不参与赌博,迷信活动,邪教活动。
以上承诺,保证自觉遵守,如有违犯,愿意接受学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的处理。
教师(签字):____________
@镇中心小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