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黑里寨中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黑里寨中学教师队伍建设
发展规划
黑里寨中学
黑里寨中学教师队伍
建设发展规划
教师是教育发展之本,是学校发展之本,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生命线。在学校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的今天,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教师的不断发展是学校管理工作重中之重的内容。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遵循“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骨干教师队伍和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塑智慧型教师”为目标,不断拓展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着力形成教师全员参与的学习型组织,努力构筑学校人才高地,为学校的新一轮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二、工作目标
1.打造学习型组织,帮助教师树立主动学习的终身教育理念,让学习成为每一位教师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
2.塑造良好师表形象,营造追求“三立”(立德、立识、立特色)的氛围,使广大教育工作者成为学生喜欢、学校放心、家长满意的“人师”。
3.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到2011年本科及以上的学历比例力争超过95%。
4.实施名师工程,建立人才培养梯队。
三、工作方略
(一)服务为先,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调整学校领导班子,做到专业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相对合理。学校中层干部采用聘任制,做到“公开岗位、竞争上岗、定期考核”。坚持干部学习制度,加强党的方针政策、教育法规、教育管理理论的学习,加强业务培训,确立为教师发展服务的思想,积极为教师的成长架桥铺路,搭建
平台。针对不同层次教师的不同需要提供各种精神支持和物质帮助,努力建好一支团结协作、作风民主、廉洁自律、开拓创新,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按教育规律办事的、能运用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实施管理的新型干部队伍。
(二)立德为本,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1.强化师德教育。素质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教师就应是人之师表,教师就应是人之德范。因此,要抓严抓实师德的再教育,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坚持双周三的政治学习制度,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教师法》、《教育法》等从业法律、法规,增强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和能力。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为依据,健全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机制,推动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工程。倡导全体教师努力做到“立德”——要有高尚的师德师表,要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科学规范地执行国家教育方针;“立识”——要立足全局,具科学发展的眼光,善登高望远,有远见卓识,爱学习,多尝试,勤反思;“立特色”——要与时俱进,能创新,善合作,有个性。鼓励教师当“人师”,用自己的灵魂和学生对话,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人格感召学生的人格,用自己的精神振奋学生的精神。发展和完善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的角色形象。通过师德演讲、榜样示范、警示教育、考核评估、评比先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励教师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勇于探索,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政治素养。着力打造一支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师德高尚、有理想、有追求、有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
2.健全考核制度。万事德为先,将师德教育放在评价人才的重要位置上,对教师的考核采用师德考核一票否决的方式。根据师德规范,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的师德考核制度。以公平、公开、公正为工作原则,提高教师评价的科学性,把对学历、职称的评价与实际能力、实际业绩和师德表现结合起来,评出教师的师表形象,评出教师的从业价值。
(三)搭建舞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在学校发展规划中指出,学校要引领教师逐步成为师德好、学历高、业务精、能力强、讲奉献、爱学生、有钻劲、能创新,学生喜欢、学校放心、家长满意的“人师”。以此为目标,使学校的教师培养工作富有挑战性和现实意义。
1.建设学习型组织
在未来五年的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中,我们要依托以人为本,以学习为中心,以体现人的生命价值,追求教师与学校共同生长与发展的学习型组织,引领教师强化理论学习,加强全员培训,进一步明确培训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效果考核等。在培训方式上做到外出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讲座式培训与互动式培训相结合,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引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以读书的方式与大师对话。保证每天读书半小时,做到把书读薄,把人读厚,把书读旧,把人读新,让学习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要依托学习型组织的共生优势,激励教师不断学习,团队合作,共同进步,在持续不断的学习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体验生命的价值,焕发生命的活力,在相关的学习、交流、合作与竞争中共同进步和发展。
2.实施分层培养策略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学校建设的不断发展,学校的教师队伍也呈现出层次分明的特点。建立健全教师队伍分层培养的机制,是学校教师培养工作发展和务实的重要举措。考虑到教师的个体差异,学校为每个发展层次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量身定做,打造个性化培养目标,确立不同层次中每一位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目标和要求,千方百计地为教师设立渠道,搭建平台,给教师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学习、培训、提高的机会,让每个教师的潜能得到最优发展。
3.落实科研先导思想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因在于教师自身。教师自身的科研意识和自主实践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活力,是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力量。教师的专业发展来自于实践和体验。当前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向学校回归,向教师回归,向教学回归。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教师牢固树立科研先导的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着眼于学生的成长、教师自身的提高和学校发展,在真实的学校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落实科研先导的思想,教师是实践者、研究者、体验者,教师要以研究者、体验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把日常教学与教学研究和学习培训融为一体,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提高。由此,使教师不断播种研究的种子,不断地收获先进的理念和专业的成长。
4.强化课时效益意识
努力用课改新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实践,正确处理教与学、知识与能力、规范与开放、讲解与操练、课内与课外等关系;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培养学生自信心,爱护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革传统的备课方式,采用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具体课例的研究;积极倡导教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开展相互听课评课活动;通过教师全员的实践课、青年教师挂牌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等多层次、全方位的课堂实践,提高教师新课程实践水平。倡导教师刻苦钻研教材,精心整合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时效益,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
四、保障措施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落实责任制,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各类专业培训,切实把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2、建立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保障
从学校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充实、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制度,努力使制度成为一种文化,激励教师实现自身的价值。
3、确保教师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
学校将设立教师队伍建设的专项经费,确保教师继续教育的正常开展及相关激励措施的实施。
上述《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各项工作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调整和补充,以确保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二篇:顺州中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措施
顺州中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措施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加快学校发展,形成学习型组织,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区关于教师队伍建设有关文件精神,以建立师德优良教师队伍为先导,以全面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核心,以完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为手段,以建立业务水平高、会研究型教师队伍为基础,以培养骨干特色教师、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重点,保证学校办学水平达到较高层次。
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总目标
(1)85%以上的教师达到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学校中层以上干部100%能独立主持科研课题;(2)教师培训率达到100%;(3)100%的教师能开展专题研究;
(4)50%的干部和教师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与管理;(5)培养各类典型:5——10人;
三、实施内容及措施
(一)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工作
1、教师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柳榜林,成员:王益、赵炬、徐清前; 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进行学校每个学期教师建设工作的计划编制、时间安排、目标内容的落实、档案资料的建档完善、具体措施的执行和考核,推出典型和对教师队伍进行评价等。对学期教师队伍教师各项工作进行具体组织落实,跟踪指导和考核评价。
2、建立相关的制度
学校结合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制度措施的制定,建立健全队伍建设机制,完善制度。要制定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培训、考核、评价、激励等系列制度,加强制度管理。
3、建立“十一五”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目标体系。
这个体系包括完成的目标、队伍建设工作计划:满意工程计划、特色教师及骨干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班主任队伍建设、教师培训及管理措施、考核聘用、交流等。
4、加强师德建设。建立定期学习、教育制度。
完善师德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有效的考核机制。要把师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新聘教师,上岗前必须专门进行师德和法制教育。要建立师德考核制度。规范教师执教行为。开展满意工程,教师师德认可度达:90%以上。大力宣传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的先进事迹,树立典型并积极开展学习先进典型活动。
5、建立教师队伍建设的专项档案和基础工作管理。建立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电子、网络为主体的基础档案工作,同时为每位教师建立个人的电子档案。使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实行计算机辅助管理。建立网上交流平台。
6、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
学校要结合队伍建设的实际,在坚持以人为本的评价原则前提下,建立起促进教师队伍发展的基本发展性评价系统和方式。拟建立教师培训效果评价、教师提高评价、教师研究能力评价、教师目标完成评价、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班主任工作评价、师德状况评价、考核评价、自我提高评价、特色骨干教师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学习评价等为内容的评价系统。
7、全面规划学校“十一五”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培训内容、培训途径、培训方式以及岗位技能培训方式等,分层、分项进行培训。保证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走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8、教育科研推动队伍水平提高。
教师拥有研究专题的比例达到50%以上。建立课题指导小组,建立课题研究档案,实行阶段反馈、总结、实践指导。重点省级课题实施全面实施、全程跟踪、理论指导、9、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建立优胜劣汰的选人用人机制。
全面实行教师聘任制和竞争上岗制度,探索“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的教师任用新机制健全教师交流制度,鼓励教师脱颖而出。建立一支适应学校教育发展需要的结构合理、师德优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二)教师培训工作 教师培训工作思路:
坚持教师培训工作促进学校发展、促进教师自我提高的培训宗旨,坚持培训工作学校、个人两部分实施的方向,构建提高、促进、发展,重实际、实效的培训方式,为促进教师自我发展提供提高的平台,坚持“研、训”一体重在训上的培训模式。努力建立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教师队伍。形成学习型组织。
(1)教师培训工作目标:学历到2010年学历达到市级规定标准;骨干教师达到:40 %;其中校级骨干:35 %;市级骨干5%;
(2)教师培训参与率达到:100%;
(3)80%的干部和特聘高级教师能独立主持或全程参与科研课题研究。
(4)50%的教师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育教学和管理;
(5)培养学校各类典型:10人;
教师岗位技能水平合格率:100%;专项技能学科基本功:98 %; 一)培训内容与形式
1、干部培训:
① 干部岗位资格培训。学校依照中小学干部持证上岗的有关规定、组织校级后备干部参加区以上部门组织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为主要内容任职资格培训;组织中层后备干部参加区规定的学校常规管理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任职资格培训。② 干部岗位提高性培训。组织中层干部参加区各种类型的分岗培训,提高岗位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提高性专项培训。学校要结合干部的需求和岗位需要进行校级间学习培训、外派出省市交流观摩等方式的培训。
③ 校级干部的专项研修培训。学校除组织参加区、市的两级以学校管理和技能提高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外,学校还要依据需要通过专项培训、观摩交流培训、校级间学习考察,到外省市及国外交流培训等进行。
2、教师培训
① 教师学历提高性培训。以提高教师学历层次为目的,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高学历层次的学习。同时鼓励教师获得双学位进修,学校给予学习提供方便。
② 教师以岗位为重点的培训。学校依照区“十一五”教师培训规划所确定的培训内容进行全员培训。内容为: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基本功、教育政策法规、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科技教育等公共必修课程、学科教学基本技能、课程改革理论、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班主任理论与实践、教育科研方法、学科教学理论等选修课程以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专项培训等。
③ 新上岗教师培训。新上岗教师要接受两级培训。参加区进修学校组织的新上岗教师培训,学校组织新上岗教师的包括教师职业道德等内容的专项微格培训。④ 英语教师的培训。学校要对英语教师进行提高性培训,包括多媒体工具使用、课件制作培训等。
⑤ 班主任教师专项培训。学校将分层次对班主任进行工作常规、儿童心理及新时期儿童教育特点及班主任工作管理。案例研究培训等。同时组织班主任分期分批走出去学习提高。推广学校班主任工作案例。
⑥ 骨干教师专项培训。骨干教师参加区和学校组织的分层培训,培训重点是提高学科专业水平和学科专业引领能力,新课程下的教学方式探索,特色教学等。学校要实行特聘高级教师带骨干、高师带骨干、外出学习培训等进修方式,加快骨干教师队伍水平的不断提高,深化特色。
(8)教师计算机专项培训。学校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英特尔未来教育”专项技术培训、多媒体技术、课件自制、网络技术等培训,学校要启动包括电子备课在内的计算机应用技术。
⑨ 青年教师培训。学校要组织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法规、岗位技能、班主任工作管理、教育科研等内容的学习培训。
顺州中学
2007年9月
第三篇:乌兰浩特市第五中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乌兰浩特市第五中学 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市教育局《乌兰浩特市教师素质提升工作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为指导,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以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特制定我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二、教师现状
学校共有48个教学班,现有教职工172人,专任教师154人,教辅人员10人。教师年龄结构:35岁以下教师59人,占教师总数的34.3%;36-50岁教师90人,占教师总数的52.33%;51-60岁教师5人,占教师总数的2.91%。学历合格率100%。教师职称状况:共获得专业技术职称154人,高级职称教师54人,中级职称教师48人。截止到目前,国家级十佳教师1人;区级教学能手5人;盟级教学能手8人;市级教学能手22人;盟级学科带头人4人;市级学科带头人4人。教师参训情况:曾参加国家级培训的教师有11人,自治区级培训的有121人;盟级培训的有8人;县市培训的有31人。
三、教师队伍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构建学习型校园,建立完善、有系列的教师培养机制,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富有科研创新能力和突出教学实绩的教师队伍,促进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努力打造“全区一流、全国知名”的特色学校,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
1、打造一支具有高尚的师德、精湛的师艺、良好的师风;有创新精神、善于协作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2、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鼓励教师读研究生。中高级职称教师人数占总数的80%。
3、培养国家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2-3名;自治区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5-8人;区级优质课5-10人;盟级教学能手5-8人;市级教学能手、优质课15-20人。
4、每名教师在学校整体科研课题“361”高效生本课堂的基础上,有效落实本学科的科研课题,形成学科特色和个人教学风格。
5、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教研活动三化。即:主题化、问题化、实效化。使骨干教师发挥辐射作用,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从而达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打造“全区一流、全国知名”的特色学校。
四、工作内容和具体措施
㈠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决定教育的质量。
1.深化师德师风教育。坚持一学期一次的师德学习会,将师德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坚持学习和落实《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盟教育局行风建设“六不准”》等重要的方针政策,按照我校制定的《师德 师魂 师艺 师风》行动方案和《行风建设方案》、《行风建设工作计划》、《行风建设奖罚条例》等各项规章规章制度,全面规范行风建设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师的民主法制意识和依法执教意识,坚决杜绝教师乱收费、乱办班、乱订资料、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有违师德规范的行为。实行师德问题零容忍、一票否决制,对于师德不合格的教师,取消当年评优晋级资格。
2.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查找师德方面的不足,认真加以改正。党员干部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全体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榜样。同时以榜样激励,典型带动,提高师德品质。以“道德讲堂”为抓手,开展师德师风培训和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宣传优秀教师事迹,评优树模,表彰先进,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风气。发挥教师人格力量的引导作用,从教育、教学、科研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入手,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重塑教师灵魂的综合工程,努力把教师队伍锻造成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良好道德品质、具有无私奉献、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和开拓创新精神的优秀群体。开展教师座右铭评选活动,在教师的“工作岗位牌”上将座右铭作为一项主要内容,时刻激励、鞭策教师成长,使师德教育在灵魂深处升华。
3.建立教师思想状况定期分析制度,完善教师师德评价制度。
认真实施学校根据上级文件制定的各种考核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师德评价机制,完善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的监督机制。采取领导评价、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的办法,从教育事业心、教育思想、品德修养三方面进行师德评价,评选学校的师德先进标兵,并将师德评价作为教师考核和评聘奖惩的重要依据。
4、制定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计划,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学校做好监督指导,确保教师个人成长计划得以落实。
㈡推进教师定期交流制度
在教师职称评定工作中,将教师在农村学校工作2年经历作为评聘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必要条件,鼓励教师积极申请到农村学校支教。学校根据教育局工作安排,实施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与第九中学、呼和马场中学形成五中教育联盟校,充分利用集团化办学优势,发挥教育联盟校作用,抓好、抓细、抓实联盟校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浓厚学习和教研氛围,以每周每学科的联合教研活动为契机,三所学校的校长、教师教研联动,这样横向拓宽教师培训广度,纵向加深教师培训力度。同时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到第九中学、呼和马场中学支教,还要做好这两所学校派到我校挂职锻炼教师的培训指导,考核评价捆绑式进行,从而形成互动交流、共同提升的格局。
㈢开展校本培训,加强教师业务能力培养,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合理安排教师参加三年一个周期的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正式启动,开始试行教师培训学分制度。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党支部、团委的组织35周岁以下教师成立“朝阳先锋”支部,对青年教师进行岗位培训,使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工作中成为生力军。
1.以构建“学习型学校,学习型教研组,学习型教师”活动为龙头,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有关的政策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和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实现知识结构多元化,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2.继续抓好学历提高培训。学校鼓励教师积极通过函授自学、远程教育等方式参加高一级学历进修学习,使我校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
3.继续实行教师日进修制和日练基本功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天读书,每周自编一套学科习题,每周参加一次计算机培训,学期末,学校要进行专业知识和综合理论过关考试,将测试结果纳入考核之中。以《东师理想》教学资源库及教育信息化平台一期建设为契机,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东师理想教学平台应用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做好英语教师网络培训。
4.加强教师个人成长。充分挖掘校内骨干教师的潜力,继续实行青蓝工程,师徒结队子活动。这样每位青年教师都在组内有一位“导师”指导备课,讲课,包括基本功训练。学校30岁以下的教师能够做到人均听课48节以上。在青蓝工程中,开展新老班任的传帮带、结对子活动,各班级安排一名教师做副班主任,一方面进行协助管理,另一方面进行班主任工作校本培训,使班主任队伍形成人才梯队,从而保证学校整体工作的协调性及一致性。力争让青年教师一年入门,二年业务合格,三年成为教学骨干。实行双向奖励机制,即:青年教师获奖,指导教师在学校获得同等待遇。
5.做好教师培训工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选派骨干教师到教育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每学年参加培训教师达到20%,尤其从本学期开始,与北京师大附中结成联谊校,定期选派领导和骨干教师驻校深入学习。同时聘请教育专家到校举办讲座。学校坚持每学年对全体教师开展主题培训,丰富和更新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充分利用远程教育项目资源中的“名师讲堂”、“专家讲座”进行教师培训。
6.组织教师“读书漂流”,形成读书文化,强化自我培训。在“读书漂流”中,学校领导要带头读书,引导教师阅读教育教学、人生励志等方面的书籍,提高教师的思想境界,提高业务水平。每学期通过举办教师“读书交流会”、教师现场写读书心得等形式进行读书交流、读书检测。每年都开展“读书明星教师”评选,在教师节、世界读书日进行表彰。
7.加强校本教研,强化日常培训。
用每周各教研组教研活动以听课、学习、讲座、研讨等多种形式,规范教研活动,坚持教研活动的主题化、问题化、实效化。在深入研究“361”高效生本课堂的同时,使之更加优化。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个人创造性进行“二次备课”,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利用每年4月份、11月份的“教学活动月”,开展引路课、过关课、观摩课、汇报课、展示课“四课”竞赛活动,开展校长、业务副校长、各
学科主任等专题系列讲座、“十大名师”示范课、讲座等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将“名师工作室”作为校内学术组织,进行导向培训,营造研修氛围。教研活动要立足课堂,研究课堂,在实践中不断深入理解新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制定领导听课、评课和兼课制度,每学期,业务领导听课均不少于48节,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8.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进行拓展培训。
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和自治区农村牧区骨干教师培训,以《东师理想》教学资源库及教育信息化平台一期建设为契机,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东师理想教学平台应用培训。每学期组织英语教师参加自治区英语教师培训。
9.坚持考与评并重,进行导向培训。
建立健全以增强教师爱岗敬业的工作积极性为导向,符合教育规律、有利教师成长、考核体系完善的考核评价制度,如《教师综合素质考核评估细则》和《乌兰浩特市第五中学教职工绩效工资考核方案》,根据优劳优得、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原则,把考核结果初步与评优选先、入党提干、晋职奖惩挂钩,执行过程中做到奖励公正、公平、公开,要起到激励作用。在教师职称评聘工作中,组建由校级领导、环节干部和普通教职工组成的评聘工作小组,根据《教师综合素质考核评估细则》,给待评代聘教师打分,再由全体教职工划票,最后公示,做到公开、公正、透明。
在评优工作中,做好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十佳班主任、优秀班主任、模范班主任的评选、推优工作。同时,设立“十大名师”、“十佳青年教师”、“特殊贡献教师”等具有我校特色的多元化表彰形式,激发在各方面工作突出的领导和教师。学校实施“名师工程”计划,每学科推出2至5名“名师”,带动教师素质提升。建立区盟市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档案,建立奖励机制,形成梯队培养教学能手和名师的格局,形成“滚雪球”式的发展态势,鼓励教师迅速成长。
五、加强领导和管理 1.健全组织
成立以校长为核心的领导小组,具体落实到各处室。组 长:于铁柱
副组长:李莫 杜怀武 侯明慧 高艳
组 员:孟繁惠 丛吉楠 李享伟 贾纯梅 施延英 赵俊英
包立新 吕志刚 各学科主任
2.加强管理
(1)在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的牵头下,各科室配合相互,认真落实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抓好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的建设工作、学历提升工作、业务培训工作,并将工作开展情况及时通过信息报道上传学校网站。
(2)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开展情况一年一总结,经验及时推广、存在问题及时纠正。
3.后勤保障
总务处要根据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做好预算,为教师培训、教师奖励、硬件建设等做好充分准备,以满足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总务处能及时为教师做好各项服务,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发展中遇到的保障问题。
乌兰浩特市第五中学
第四篇:黄龙中学教师队伍建设)范文
黄龙中学教师队伍建设
(一)教师结构
黄龙中学始建于1956年,原校名“襄阳县第七中学”,当时教师队伍很贫乏,尤其是专任教师更是匮乏,大多是民办教师和临时代课教师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现状一直持续到1980年。
1981年起,国家和省下达专项计划,吸收优秀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同时实行教育下放、分级管理。学校由黄龙镇政府管理。在这种体制下,学校的人员均由政府调配。但大多数还是由高中毕业生中聘请。教师状况几乎没有改观。
1981年5月,教育局出台《关于整顿民办教师队伍的意见》。根据《意见》。民办教师通过考试和考核,对思想表现好且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民办教师,县教育局颁发 “民办教师任用证书”。
1983年12月,县教育局落实《关于加强我县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在职中小学公民办教师由县教育局统一管理和调配;师范院校毕业生以及分配给教育部门的其他各类院校毕业生分配到中小学任教;严格控制其他部门对中小学教师的借调;对从外战线调入人员进行考核、试用。这样公办教师得到了加强,教师在专业技能方面得到了提高。
1986年,市人事局,市教委下发《关于吸收部分优秀民办为公办教师的实施意见》,对1980年12月31日以前任教,获得进修教材合格证书的部分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
1987年3月,全县对中小学教师队伍进行调整:对公办教师,未达到国家规定的现岗学历要求,又不胜任本学段教学工作的,降学段使用,无法胜任小学教学工作者,改做后勤或服务性工作;对民办教师,教材教法考试未及格者予以辞退。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得道了提升。
1998年以前,我校教师仍然由民办教师和公办教师组成。1998年通过转(转公办)、招(被师范院校招生)、辞(辞退不合格者)、退(退休、退养)等,分批吸收优秀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民办教师成为历史。公办教师才真正成为主体。
1998年起,随着公办教师来源的不断扩大,“民转公”等形式的采取和办法的逐步实施,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在2000年退出了教育的历史舞台。
(二)教师管理
1教师的调配,由镇中心校制定调配方案,按照教师调配保证重点、充实基层、合理流动、加强教学一线的原则,进行调配,基本上一年调配一次。
2、资格认定。1996年,对符合条件且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学历达标的教师,颁发教师资格证。于1994年1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分配到教育系统的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进行审查认定。使从业教师全部具有教师资格证。
3、职称评定。1987年9月中学教师职称改革工作全面展开。此后,按上级职称评审表所规定的内容,每年都申报、评审一次教师职称。2004年10月31,参加职称评定的教师要参加中小学教师职务水平能力测试统一考试。此后,中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水平能力测试工作每年组织一次,形成制度。
4、考核。1988年,市教委印发《关于对中小学教师实行考核工作的通知》,中学教师实行学考核制度,主要考核内容
是:教师一年来的德、能、勤、绩,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评、晋升的重要依据。
(三)继续教育。组织教师参加与教学相关的学习和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教师进修,提高学历,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
1985年组织教师学习并参加全县教材教法考试。1985-1986年开展“一堂好课”活动。
1990年以改革课堂教学为中心,开展“三课”(常规课、研究课、优质课)研究活动。
1993年参加新教材培训。
1993年开展以目标教学为重点的课堂改革研究。
1994年学校语文教研组探讨研究的五步三课型单元教学法在全县推广。
1997年,一名教师被评为湖北省特级教师。
2001年,参加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大比武、大练兵、大评比活动。
2004年,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参加新课程通识性、课程标准、新教材培训。
从2005年始组织教师参加“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截至到2013年共有148名教师参加了省级培训。
2011年,第五届市级骨干教师评选中,市教育局确认7名教师为市级骨干教师,一人被确认为市级学科的带头人。
(四)教师待遇
1978—2013年,随着教师节的设立,尊师重教氛围逐步形成,教师的地位不断提高。一大批优秀教育工作者得到各级表彰与奖励。
第五篇: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经验材料
x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农村初级中学,始建于xxxx年,原为x县第六高级中学,xx年更名为x(初级)中学。我校毗邻京九大动脉,坐落于相互映衬的苍松翠柏的三面环山之中,我校占地面积xxxx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xxxx平方米,学校现有学生xxx人,教学班xx个,教职工xx人,其中男教工38人,女教工14人,专任教师42人,教师平均年龄43岁,30岁以内10人,30-40岁之间9人,40岁以上33人,其中获得中学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32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骨干教师3人,专科以上学历38人,其中本科22人,研究生在读3人。
办学以来,学校办学方向明确,坚持均衡教育,实行人性化管理,大力改造育人环境,着力创建书香校园。连续几年被县教育局评为“综合先进单位”、“教学质量先进单位”、“教学教研先进单位”,2009年被评为省级“绿色生态学校”。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校长期强抓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密不可分。
一、加强师德建设,注重师德修养“爱岗、敬业、奉献”的师德形象;朴素、端庄、得体的外表形象;质朴、活泼、精湛的教学形象;文明、有素、守纪的社会形象,是我校对教师提出的明确要求,围绕这个要求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1、以师德建设为核心,提升师德水平
我校坚持以县教育局颁发的师德标准为准绳,不定期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师德规范,规范教师言行举止,特别是通过对“大别山师魂”汪金权同志先进事迹的学习,进一步触动了我校教职工的心灵,有力地提高了我校教职工的师德水平,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师德群体,近年来我校多名教师被县教育局评为师德模范,如吴菊春、徐华松、陈园、田新亮等教师。
2、以校园思想文化建设为重点,加强政治学习,通过前期的“三讲”学习,近期的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教育的学习,在全体教师中进行了“树三观”教育,从抓思想政治工作入手,使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成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要精神内涵和价值导向,从而引导教师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3、营造人人讲奉献,个个求上进的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树立优秀的敬业育人的标兵,带动教师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从而涌现了了一大批关心学校、关心学生、潜心研究的优秀教师。如朱保全、李静、余小燕、余自成等老师。
二、加强教师业务学习,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推进均衡教育的发展
学校以教研处牵头,成立六大教研组(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理综、艺综),通过各级各类的学习培训为教师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1、围绕新课改精神,大力推行校本培训,让教师通过各学科的学习交流与探讨,找出问题及时改进,真正意义上做到当好一名有效教师,备好一节有效教案,组织一节有效课堂,从而提升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新的认识,逐步由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教育模式转轨。
2、通过网络学习,让教师能接触更多的教学信息、教育动态与教学方法,我校先后配备了教师计算机教室两套及多媒体教室一间,近两年,由县教育局继教中心申报的全国教师网络培训学习,我校中青年教师全员参与,通过学习,补充了校本培训的不足,让教师开拓了视野,提升了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教书育人的新理念。
3、通过各级各类集体培训,给教师充电,促进教师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近几年来我校先后派遣100多人次参加省、市、县各级各类专业知识培训学习,其中国培学习10多人次,省级班主任培训10人次,省级骨干教师培训10多人次,校长培训6人次,市级骨干教师培训20人次,县级教师心理辅导培训以及各项专业学科培训达40多人次,大大提高了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我校素质教育与均衡教育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教师管理,以评价促发展
学校每学年建立一套完整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科学的评价机制,大力激发教师爱岗敬业的热情。学校成立三个年级组,施行集体备课、集中学习,既确保了教师的备、批、改的有效时间,又培养教师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此同时,学校实行每半学期由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期末学校结合德能勤绩对教师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从而在发展党员、提拔干部,在评职、评优、绩效工资的分配等方面优先考虑贡献卓越的教师,从而有效地鞭策了后进、激励了先进,大大激发了教师爱岗敬业的热情。
总之,我校近几年来坚持以人为本、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准则,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良好形象,促进均衡教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与先进的学校相比,我们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