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对策和措施

时间:2019-05-13 07:13: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对策和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对策和措施》。

第一篇: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对策和措施

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对策和措施

乌凤山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东区通用能力发展教学部北京100018)

[摘 要]加强职院文化基础课课教师队伍建设,不仅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课程改革,推进高职生素质教育的需要。本文结合国家骨干校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对文化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基础课教师 队伍建设 对策 措施

2009年起,高校扩招的趋势有所减缓,但高考生源逐年减少,众多高职院校开始面临“生源危机”,高职院校从“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建设”,把提高学生的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主要目标,在人才培养方面既突出学生的专业针对性和应用性,又强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公共基础课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文化基础课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需要教师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需要,依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原则, 遵循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差,形象思维能力好”的特点,制订系统的课程改革方案, 有计划地进行改革。因此, 我们必须重视文化基础课师资队伍建设, 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课师资队伍, 推动文化基础课的改革。本文通过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项目的总结,阐述了高职院校文化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和措施,特别是骨干教师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1.引导教师根据学院和部门要求和发展,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2010年3月,笔者到部门任职之初,与本部门的26名教师逐一进行谈话交流,了解他们工作中的真实想法和未来的打算。交谈中既说到学院发展趋势、部门教师队伍建设思路和对教师的要求,也谈及他们每位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的各种可能,引导教师根据学院和部门发展及要求,帮助每位教师制定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完成个人发展规划的制定。在2010年底,26位教师上交的个人发展规划,对我部“十二.五”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骨干校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本人对自己面临的形式很清楚,对自己发展的方向和定位也表达得也足够明确,每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已经做出规划,我们的工作只是进行确认,与他们一越共同落实。2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目标既要远近结合,也要与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结合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是进行师资队伍建设重要依据。通过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对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能力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对本单位的教学需要和教师队伍发展水平进行预测,提出明确的目标、具体的计划和完善的措施。

规划的制定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规划目标既要明确,又要远近结合。不仅要考虑部门眼前的紧迫任务,还应虑部门发展的长期目标,将长期目标与近期任务很好地结合,用近期任务的完成去接近长期目标,让长期目标的促使近期任务的完成,两者相互促进,既防止长期目标空洞,也能防止近期任务冒进。二是要注意队伍整体发展与教师个人的进步相结合,用队伍整体目标的实现去带动教师个/

4人的成长和进步,让教师个人利益的达成促进整体目标实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3.加强培训,促进观念转变

转变教师的观念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近几年很多新的高职教育理念纷纷呈现,但由于高职院校文化基础课教师所教的基础课内容变化不大,他们的课程观、教学观和评价观等教学观念的转变,与专业课教师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学目标偏重知识的传授,教学方式讲授为主,专业课教学中“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型教学”等,让学生在做中学的教学方式较少,对学生的评价也大多数用平时成绩、期中和期末考试的各种组合,这些观念与专业课教师相比,可以说是相当落伍了。

自2010年暑期起,教学部充分利用教学部教师培训经费和骨干校教师队伍建设项目经费,鼓励并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学习培训。两年的时间,教学部的文化课教师轮训了一遍,教研室主任、课程建设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多次参加培训。这些培训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会”等单位主办,内容涉及“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行动导向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教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项目课程开发与设计”、“项目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学把握”、“教材开发与编写”和“教学资源库建设”等内容。培训过程中,教师们听取马树超、姜大源、赵志群等职教专家的报告,以及深圳职院、天津职大等示范性职业院校教授的现场讲解,参加学员之间的分组讨论和学员间的互动交流,对“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项目课程的开发、设计和实施,现代职教教材的设计和编写,教学资源库建设等 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教师们认识到,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们传授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为后续课程的学生习和职业生涯服务;体会到课程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教师不仅是课程的讲授者,也是课程的建设者;理解到现代职教的课堂教学,应适合职业院校学生“生源层次多样、文化基础较差”、“逻辑思维能力差、形象思维能力强”的特点,宜采用“图形图像展示、事例分析的讨论、角色扮演”等情境教学法,素质的提高和技能的学习在师生和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中完成;在培训与交流中,教师的观念不仅得以转变,也学到了很多评价学生的方法。

4.为教师搭建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平台

引导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确定个人发展目标,只是给教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努力攀爬,但要快速成长,还需给他们一根藤蔓,使教师拾级而上。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发挥他们的特长,为其成长搭建平台。

1)组织教师进行课程建设。课程建设尤其是优秀课(或精品课)往往以团队形式出现,以某一门课为基本单位,由一个教学骨干牵头,带领2-5人组成的团队齐头并进,整体提高,取代了传统的“传帮带”模式,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以老带新”培养青年教师的新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说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训练营。随着优秀课程建设教师的整体素质也会不断提高。

在承担国家骨干校建设项目之前,教学部组织教师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进行建设,目标就是建成学院的优秀课程,让一名学院级骨干教师负责,带领三名青年教师共同进行建设。学院承接国家级骨干校建设任务之后,教学部又把《应用数学基础》课程建设

列为建设项目,组建教研室主任为负责人的建设团队。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建设,两门课程不仅通过了学院的验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还成为了学院的优秀课,参加课程建设8名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重大的变化,教学目的由“给学生传授知识”转变为“提高学生素质和学习能力”,教学方法由“课堂讲授为主”转变为“师生互动为主”。教师通过课程建设由“课程的使用者”转变成为“课程的建设者”,教学能力和水平获得真正的提升。

教师还通过课程建设,找到了教研与科研结合点,将课程建设的体会和经验进行总结撰写学术论文。两年多的时间,8名参加课程建设的教师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有2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

2)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教师要辅导学生参加竞赛,必须要有较好的知识素养和教学方法,在解决问题能力和表达能力方面也有较高的要求,这就能够促进教师自觉地钻研业务、不断地更新知识。所以说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竞赛不仅是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能力与技巧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对教师的专业素质知识素养和教学技能的提高很有裨益。与专业技能类竞赛相比,学生能够参加的与文化基础类课程有关竞赛较少,所以,我们非常关注社会上与高职文化基础类课程有关的学生竞赛活动,学生能力参加的竞赛,我们积极动员教师组织学生参加。2010年以来,教学部承担《数学》课程教学的2名教师,指导学生参加 “全国大家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每年都获得北京市一等或二等奖;承担《职业沟通》课程教学的3名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北京人文知识竞赛”连续三年获得二等奖;体育课2名教师带队参加每年的高职学生田径运动会,每年有6-9名学生获得第2-8名次,1 名体育教师作为学院学生篮球队的教练,带队学院学生男子篮球队和女子篮球队参加北京市大学生篮球比赛,进入高职组的前五名,今年学院的男子篮球队作为北京市的代表队之一,参加活动了在深圳举行的全国高职学生篮球。今年5月,承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北京市大学生 5.25心理健康活动月的“微博短故事”、“校园笑脸”等比赛,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等奖项。

通过竞赛,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综合技能得到提高,教师的知识运用能力的教学技能也得到提升。

3)组织教学竞赛活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推广互动式教学的使用,2010年,教学部开展“互动式教学方案设计及说课竞赛”,竞赛分互动教学设计和说课两部分,安排在两个学期进行,动员所有5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参加竞赛。为提升竞赛的效果,事先声明,对竞赛优胜者不给予物质奖励,在学期教师考核中给予加分的奖励。第一学期末,5位老教师评委根据教学部设计的方案要求和评分标准,对每位中青年教师提交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认真评判,成绩排名前一半的教师进入说课阶段的比赛。第二学期末,课竞赛在某一教室进行,全体教师到会观摩。每位说课教师均做了认真准备,从学生情况的分析,到教学目标的设定,说到互动方案选择和注意事项,在有限有时间内说课者把互动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说得一清二楚,配合精心制作的PPT的演示,在场的教师听得也是明明白白,对互动式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直到了很好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比赛的优胜者在学院此后各学期的举办的互动式教学竞赛中取得很好的成绩,有几位教师将参加比赛的经验和体会撰写成论文在刊物上公开发表。

教师参加教学竞赛,在赛前会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在备学生、备内容的基础上,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确定采用怎样的方式和方法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通过怎样的教学活动开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完成后还得进行必要的演练,通过演练改进完善设计,赛后还可以通过竞赛评委和学生的评价,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优点和不足。准备的虽然是一次竞赛,但学习和体验到是却是教学的所有环节。

所以说,经常的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竞赛,可以快速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使青年教师受益匪浅,成为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师队伍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

资队伍建设是教育永恒的话题,在高职生源和培养需要不断发生变化的今天,需要文化基础课的教学革进一步跟进。既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也要搭建平台,发挥他们的特长,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广俊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途径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7

[2] 彭新竹.浅谈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9

[3] 吕罗伊莎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J]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

第二篇: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探讨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探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是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和高职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所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及人才培养的水平,所以我们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并根据现状及问题提出了研讨了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对策

高职院校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表现,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这一目标的实现靠的是高职院校的优良的师资队伍,尤其是高水平的、专业性强的师资队伍。

一、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现状

1、缺乏长远的发展目标和科学的规划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所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科学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有利于高职院校引进人才和教师的培养,但是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上都缺乏长远的目标和规划,因为现在大部分的学校处于开发阶段,对于学校的发展目标还在不断的探索中,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是以市场为导向来设置专业,还有就是国家设定的一些硬性指标不符合大大多数高职院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很多的高职院校为了达到国家的评级指标,在招聘教师的时候只能以老师的学历为主,所以大部分高职院校因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不合理影响了学校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

2、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偏低

今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不断的扩大,但是师资水平却依然有待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综合素质较低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教师的学历水平整体偏低,在对我国江西、吉林、湖北、陕西和四川五个省份的60所高职院校的师资调查结果显示,五个省份的高职院校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平均比例为7%在这些高职院校的所有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务的教师还不足25%远不及国家规定的35%以上。还有就是我国的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都是师范类学校毕业的学生,教育教学背景相对比较简单,缺乏教育教学的实际技能和经验,这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

3、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现在高等职业院校专任教师职务结构中,高级职称教师偏少、缺乏主要的学术带头人,而且专家团队的年龄都相对较高,很多学校都出现了两头重的现象,所谓两头重就是年轻教师比例过大,退休专家的聘请率较高。以山东省为例,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中90%以上的是科研院所和普通高校退休的专家教授,他们的年龄大都超过了65岁,有的年龄甚至更大,在所有的高职院校中高学历的教师不足5%这是阻碍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阻力。

4、不注重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所谓“双师型”教师首先就应该是个合格的教师,除此之外还应该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和应用技能,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远远低于实际需求,高职学校的发展除了要满足大众教育的文化需要之外还需要满足经济发展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但是现在大部分的高职院校严重缺乏培养高技术型教师的观念。例如对江西省的各大高职院校进行调查发现,江西省各大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不足20%,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60%,这种现状必然会影响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

二、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发展的目标和规划

现在我国教师的来源主要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的师范类的本科生以及极少数的研究生,他们在理论知识上很丰富,但是缺乏相应的实践能力,所以高职院校要坚持统筹兼顾,从素质、学历、实践等各方面入手,制定高标准的师资队伍规划,还要对现有教师进行再培养,高职院校应该有目的的对教师进行在培养,根据每个教师的特点为他们制定短期和长远的规划,包括教师职业资格证的取得、科研课题的探讨、学术论文的撰写等,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2]

2、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高职院校可以有计划的吸引国外的优秀人才和海外留学生加入到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中来,新骨干的加入不仅可以提高师资队伍的力量,还可以还可以带动在职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高职院校要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在申报高级职称时要优先考虑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并且把教师的实际工作效果作为提薪和职务晋升的重要参考之一,尽量减少退休专家的返聘率,以保证教师结构的合理。

3、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

在培养“双师型”教师上不仅需要教师本人作出非常大的努力还需要高职院校领导的重视,学校可以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宣传教育,让在职教师认识到成为“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性,同时学校要为他们提供培训机会,定期举行研讨会,交流自己的教学心得;学校还可以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新教师,在老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加强教学实践,熟悉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实践中学习教学的经验。学校要加强与有关企业生产部门的联系,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的第一线工作,让老师了解更多的操作技能,学校还要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开展教师资格与教师职称的认定,不断的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职教育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而且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的与时俱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一项长期而且复杂的工程,所以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有利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可行性方案,真正把工作落实到位,以保证高职院校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小燕.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11(04):09-11

[2]高耀明.高校师资队伍的问题与对策.教育发展研究,2010,10(09):23-25

[3] 陈洁瑾.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01):11-13

第三篇: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探索

[摘要]教育教学质量高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衡量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近年来,高职院校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大力推进教学质量体系建设,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以自觉的育人精神引导教师、以优秀的职业素质要求教师,有力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系部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任务导向

教育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线,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源泉,高校教育质量是造就社会精英的有效平台,是输送数以万计合格劳动者的有效载体。近年来,高职院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新任务,结合高职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遵循高职教育教学的新特点新规律,探索高职教育的新思路新机制新途径,统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学院坚持“质量兴校、人才强校、科研立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以内涵建设为引领,以工学结合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围绕师资队伍建设这一主题,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教学建设为保障,以教学稳定为基础,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着力推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全力推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强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奋力推进教学建设与改革,教育理论研究取得新成果,教育质量建设取得新突破,教育模式改革取得新进展,人才培养水平得到新提升。

一、以系部建设为载体,教师队伍建设新进展。

(一)加快专业带头人培养。一是严格选拔标准。制定选拔与管理考核专业带头人的相关制度,营造一个公平、透明和有利于专业带头人成长与发展的良好环境。二是严格培养标准。坚持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要求教师,高规格、高起点、高质量培育教师,重点选拔具有良好教学业绩的中青年“双师型”教师承担教研课题、业务进修、企业锻炼、主持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科研推广工作与技术服务项目开发、参加各种有利于交流与合作等。

(二)加快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设立骨干教师培养专项经费,用于骨干教师业务培训、课题研究、学术交流、考核奖励等。二是组建骨干教师培训班,采用“导师引领,集中研训、小组研讨、自我修炼”的培养方式对骨干教师进行培养。三是开展学术研究,通过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等途径,提升其科技研发能力、科技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四是加强考核,对骨干教师考核管理实行动态管理和考核制,对不合格者予以淘汰。

(三)加快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充分利用行业企业人才优势资源,实行开放式教师选用模式,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与协作,聘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技术与管理专家参与专业课教学、聘请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参与顶岗实习指导、聘用能工巧匠参与操作技能指导,形成行业技术与管理专家、能工巧匠参与人才培养的机制。二是充分利用周遍地区人才优势资源,主动推进省校际间教师资源共享,积极挖掘社会富余人才资源,拓宽高校兼职教师来源渠道,提高教师资源配置质量和效益。

二、以专业建设为载体,师资队伍建设新突破。

专业建设是高校办学思想和办学思路的具体落实,专业建设水平是学院办学水平、师资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专业建设水平取决于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推进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

(一)坚持以护理等重点专业建设为主体,培育优秀师资。大量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通过兼职、引进、送培等途径,着力优化教师队伍的质量和结构,形成由教学名师领衔专业群,由“双师”素质教师和行业企业知名专家共同领衔核心专业的新体制;形成由专业群领军人物、校企结合专业带头人和高水平“双师”素质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师梯队。1

(二)坚持以临床医学等优势专业建设为主体,培养专业带头人。做到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要求教师,高规格、高起点、高质量培育教师,重点选拔具有良好教学业绩的中青年“双师型”教师承担教研课题、业务进修、企业锻炼、主持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科研推广工作与技术服务项目开发、参加各种有利于交流与合作等。

(三)坚持以学前教育等特色专业为主体,培育骨干教师。定期开展骨干教师培训,采用送出去(组织新教师到四川省高师培训中心参加岗前培训,选送英语专业骨干教师到财经出版社参加在职培训、选派机械类、机电类、经济管理类、建筑类骨干教师数名到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对口交流)、请进来(高薪聘请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优秀专家、学者来我院授课、开设专题讲座)、传帮带(选派经验足、素质好、水平高的老教师培养青年教师)等形式对骨干教师进行培养。开展学术研究,通过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等途径,提升其科技研发能力、科技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坚持以化工、建筑管理等新办专业为主体,加快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周遍地区人才优势资源,主动推进校际间教师资源共享,积极挖掘社会富余人才资源,拓宽兼职教师来源渠道,提高教师资源配置质量和效益。

三、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师资结构新改善。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之基,是教学基本建设之源,是教学质量之本,是办学水平之纲。学院坚持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重点课程建设为支撑,特色课程建设为关键,突出自身特色和优势,不断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促进学院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一)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口,以质量求生存。学院紧紧围绕“立足达州、面向川渝、拓展秦巴、辐射全国”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以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本院实际,发挥优势,强化质量,倾力打造内科学、手工制作等精品课程。以精品课程为龙头,集中力量,采取措施,壮大力量,扩大影响,推动学院办学水平发生质的飞跃。

(二)以重点课程建设为导向,以特色求发展。高职院校的生命力依赖于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地方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对人才和技术的迫切需求,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学院紧紧依托区域经济,以服务中国西部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为主要任务,培育了无机化学、化工工艺学、仪器分析等重点课程,努力培养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实用技术人才,努力开发和传播实用工业技术,把学院科研和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学科建设融入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地方生产力水平的过程中。

(三)以骨干课程建设为核心,以能力谋发展。课程建设的核心是骨干教师的培育,特别是课程负责人的选拔和培养,没有高水平的课程负责人和课程教师骨干,专业建设水平就难以提高。我院充分发挥课程负责人的作用,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高课程建设水平;一是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到综合性大学、国内专业培训基地、国家示范高职院校进修、深造、学习,通过参观访问、培训学习、专题研讨、学术交流和学术考察等方式,提高教师水平;二是切实加强课程骨干力量培养,着重增强他们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发挥他们承上启下的作用;三是重点培养后备力量,全面训练,从严要求,放在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进行锻炼,使其能力和水平迅速提高。

四、以任务导向为载体,教师团队建设新进展。

(一)以教学研究为主线,加强专业教研团队建设。教研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学院把教学研究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石,教学质量建设的根基,自始自终抓教研,始终不渝促教研。一是抓教研组建设。在备课、修改教案、试教、评课、再改教案、再试教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老教师的龙头作用、中年教师的核心作用和青年教师的骨干作用,使传帮带成为老教师发挥余热的阵地、中年教师展示魅力的舞台和青年教师成长舞台的纽带,一支激情昂扬、活力四射、奋发有为的教研团队在实践中形成。二是抓教学示范课。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交

流教育教学经验,我院定期开展了教学示范课堂观摩和教学研讨活动。以活动为载体,采取示范课观摩教学与评教分析会相结合的形式,组织观摩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示范课”,促进交流,谋划发展。以活动为平台,扎实开展“领导评教、督导评教、同行评教、学生评教和自我评教”等“五评教”活动,有力推进了教学质量体系建设,达到了“强化教学训练,展示教学成果,提炼教学经验,增强教学实效”的效果。

(二)以教学质量为主线,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学院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为依托,以精品课程建设、课题研究为载体,倾力打造数量适度、结构优化、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坚持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道路,创新教师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依托四川华迪集团有限公司、达州钢铁集团、达州市中心医院等知名企业,通过兼职、引进、送培等途径,着力优化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质量和结构,形成由教学名师领衔专业群,由“双师”素质教师和行业企业知名专家共同领衔核心专业的新体制,形成由专业群领军人物、校企结合专业带头人和高水平“双师”素质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师梯队。

(三)以校企合作为主线,加快双师型队伍建设。一是大量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二是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三是大力推进“三个一”工程,即每一位双师素质教师联系一个企业,解决一个课题,带好一批学生,努力构筑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平台,构建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

(四)以科学研究为主线,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高职院校,学院坚持以服务西部大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科学研究为主导,以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的骨干教师为主体,以课题、专著等物质形式为载体,以科研成果转化为依托,切实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增强技术服务能力,为把达州市打造成“一枢纽、两中心,三基地”贡献力量。

第四篇: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策略研究

周灌中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404)摘要: 从4个方面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行内外培训相结合、加强教师的实践技能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关键词:教师队伍;保障体系;教学能力;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人才是强校之本,高职院校要提高内涵建设水平,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关键在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因此,针对当前高职教师师资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制订科学而合理的措施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打造一支德技双馨的教学团队,是提高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

①二 当前高职教师队伍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高职教育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民众对高职教育认可度逐年提高,同时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都希望孩子在职业院校所学到的知识能紧密贴近企业实际工作,这对高职院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还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主要有如下不足。

(一)动手能力不足,双师素质比例低

目前,高职院校的部分教师是从本科院校毕业而直接从事职业教育的,这部分教师是在学科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又几乎没有从事过企业实践工作,所以虽然专业理论较为扎实,但专业技能缺乏,动手能力严重不足。即使现在高职院校普遍实行做中学的教学模式改革,仍由于教师本身就缺乏企业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的技能不能与岗位实际结合,这样容易误导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出现意想不到的差错。双师素质比例偏低,影响着职业院校教学质量与水平。

(二)高层次人才缺乏,科研能力薄弱

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其中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高职院校要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然而,由于许多高职院校都是由中职升格而来,学校缺乏科研氛围,教师缺乏科研意识,当然由于政策等原因,高职院校教师又往往缺少科研机会。这样势必造成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提不上去,高层次人才自然就会缺乏,为地方服务能力也相应较差,无疑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度融 合就缺乏一个有力的支撑点。

作者简介:周灌中(1976-),男,江苏省连云港人,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三)职业理想淡薄

职业院校的部分教师缺乏崇高的理想,缺乏敬业、乐业、爱业的精神,造成了这部分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他们只会埋怨学校的生源差、学校管理差、机制不完善,怨天尤人,只讲客观条件,不讲主观条件,工作态度不积极,把工作当成一种负担。

(四)教育教学能力缺乏

职业教育有一种特殊的属性,就是他的职业性,而教师普遍对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理念缺乏整体理解,还停留在一般的学科教学上,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有效课堂管理等方面运用老思路、老知识、老方法;兼以教师又普遍缺少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不强。毋庸置疑,学生学习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显著。所以,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亟待提高。

三 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

高职院校教师水平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多措并举,努力提高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水平。

(一)完善机制,建立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

在相关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所在职业学院的实践探索,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机制、建立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

1、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教师机制

高职学院应以校企合作理事会、董事会等多种形式为平台,在企业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工作站,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教师机制。应制订《专任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与合作企业就相关教师的实践锻炼时间、岗位责任、工作流程、锻炼目标、考核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双方权责,真正将教师到企业顶岗学习落到实处,不断拓展了教师参加实践锻炼的渠道。

2、建立提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机制。高职院校应在教师为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问题、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方面有更多的作为,建立有效的机制。制定并实施《科研与社会服务奖励暂行规定》,成立专业技术服务团队,积极联系地方相关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承担科研项目,解决技术难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3、制定体现重视高层次人才的相关政策

对高层次人才给予优惠政策,提高其待遇。为了吸引校外高学历、高职称、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应出台《高层次人才管理暂行规定》,实践证明,通过引进来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带动,激发了在校教师快速提升基础素质及相关能力的积极性,教师们的社会服务能力得到了整体提升。

4、建立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的机制

完善《学院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培养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带头人、骨

干教师的任职条件,按照个人申报、组织推荐、资格审核、专家评审、会议研究审核、院内公示、确定培养对象的程序,对于每个专业,可以从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中分别选拔1名专业带头人、4-6名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重点培养的带头人、骨干教师不但大大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也可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二)实施师德修养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具有一支善于把握时代脉搏、思想先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在广大教师中树立起了“教育之本,育人为先”、“教师之本,师德为先”的理念。

1、开展师德工作研究,探索新时期师德建设新途径

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学术规范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师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一是发挥师德讲堂的作用,让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定期组织交流会、座谈会、报告会,邀请校内师德先进个人进行宣讲。二是每两年进行一次师德标兵评比,每学期进行一次师德建设活动,加大师德典型宣传力度,形成重德养德的良好风气。

2、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师德考评方式,完善师德考评制度

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加大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罚力度,对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

(三)坚持内外培养培训相结合,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教学能力的高低决定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应坚持内外培养培训相结合,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1、开展教育教学能力测评,实施教师教学水平达标工程

需围绕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两个方式,以说课的方式定期对全院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行测评。测评中要求教师按照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理念,从教学目标定位、课程设计理念、内容组织、情境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设计,要突出“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以学生为中心,依托职业情境,突出能力目标,坚持行动导向,贯彻工学结合、做学合一)。

2、组建讲师团,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

为提升教师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解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有效课堂管理等教育教学基本能力,高职院校需专门成立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讲师团。讲师团坚持“专业引领、骨干带动、同伴互助、自我反思、自主发展”的策略,由学院教学

资历深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论水平扎实的教授、副教授组成。讲师团成员每学年为新进教师开展教学基本规范、教师基本技能等培训,使新教师明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基本特征,把握职业教育普遍规律;还需为专业教师进行职业教育新理论、新方法培训,促进全院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为教师快速成长搭建广阔舞台。

3、加大外出培训力度,通过学习进修取得真经

优先支持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培训进修、科研课题、外出考察、参加学术会议,及时跟踪了解国内外学术前沿动态和教育发展趋势,拓宽视野,提高教学科研、专业开发能力和学术水平,增强创新意识,更好地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4、建立教师成长在线学习中心,实现资源共享

为扩大教师外出培训成效,使培训成果惠及全院教师,实现培训进修效益最大化,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发展成长深度融合,需专门组建教师成长在线学习中心,促进教师自主学习。中心可搜集来校专家与本校名师的精彩专题讲座及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汇报,企业最新工艺及操作规范等材料,全院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选择性的自主学习。

(四)校企合作,提升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

生产一线的作业现场是职业教育教师最好的课堂,高职院校应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提升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

1、落实专业教师任教准入制度,把好教师专业素质关

为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应制定专业教师任教准入制度,把两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作为招聘教师的必要条件,在教师入职面试时除了对其教育教学方法进行考察,更重要的是先对其实践能力进行考核,如实践考核不通过测一票否决。

2、建立校企人才“双向挂职、定期交流”制度,提高系主任专业认知水平系部领导及职能处室中层领导分批次到企业生产一线担任兼职部门经理或科队长,参加企业生产作业,了解专业技术优化升级的最新动态;企业一线部门经理或科队长择优兼任学院系部主任,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优化,使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同时也把企业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带到学院,开阔了专业教师的视野。

3、建立专业教师“企业顶岗”制度,提升教师专业理论素养和技能水平

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只有在真实的生产一线才能得到锻炼,因此,高职院校应在寒暑假时间安排专任教师到生产企业现场顶岗实践;所有专业课教师每五年应脱产半年到企业生产管理一线锻炼实践,参加劳动生产,参与工程技改项目和技术研发,提高双师素质,通过在企业兼职和实践了解行业产业最新技术前沿,使学院教学内容、科研开发工作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积极开展横向课题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真正做到“上得讲台下得企业、既能动口也能动手”,提高了专业教师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4、开展教师专业技能考核,提升教师学习的主动性

[5]

组织各系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教师的专业教学岗位任职要求,提炼教师专业岗位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多个岗位知识模块,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各系部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岗位能力培训,培训结束后,由教务处组织校内外专家对专业教师并进行专业岗位能力鉴定,考核通过后发放教师专业技能合格证书。[6]三 结语

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是决定高职教育水平的基础性指标,也是目前制约高职教育的瓶颈之一。探索建立适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是高职院校提升内涵的重要内容,也是学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科研项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11340)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晓红,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28):159-160.[2]张爱华, 高职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的探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21-23.[3]张伟萍, 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标准构建与实践动向[J], 中国高教研究,2010(6),99-102.[4]邵海燕,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0(2):254.[5]王庶熙,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建设的探索[J],高等函授学报,2010(5):69-71.[6]刘健,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中实践能力提升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4),76-79.作者联系方式:周灌中,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科教二路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266404,电话***,Email:306434121@qq.com。

第五篇: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

张佳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 秦皇岛066004)

摘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高职学生政治辅导员是与学生联系最密切的群体,他们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在学生品德的形成,学业成绩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健康人格的形成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辅导员工作水平的高低、工作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当前,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挑战,只有把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和阶段性特点,循序渐进,深入破解制约队伍建设的瓶颈问题,才能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职辅导员队伍。因此,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目前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义

1.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搞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辅导员工作在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对高职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做好高职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骨干队伍,是主阵地上的基层指挥员。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提高高职生的思想道德素养,首先要大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辅导员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职责,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他们向学生传播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学生在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中做出正确选择,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职生能否健康成长,决定的因素之一是看能不能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

2.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发挥辅导员队伍作用的内在要求

辅导员队伍建设,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加强和改进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调动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力量。辅导员直接负责所辖年级或班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是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的重要力量,在学生成长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高职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施,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辅导员的工作来实现的。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和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如何提高辅导员的整体素质,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开拓辅导员工作的新局面,是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的客观要求。

3.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 高职生在大学期间接触最多的莫过于辅导员。大至党员发展,小到卫生检查,学生与辅导员无不发生密切关系。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与学生接触最多,最了解学生的现实需求。辅导员人生态度、思想品质、工作方式,人格魅力对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将产生极大的推动力。同时,大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环境适应、恋爱、择业等方面经常遇到的各种问题,迫切需要得到帮助和疏导。只有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素质,才能使辅导员成为学生思想的引领者、学习生活的指导者,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一支熟悉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了解青年大学生心理特点,具备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辅导员队伍,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极为重要。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大大增加,学生的层次也更加复杂。再加上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就业方式等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接受信息的渠道也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他们在思考中选择,又在选择中思考,时代特征明显增强。因此,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必然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4.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推进学院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学院的改革、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环境。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学院稳定和发展基础性、桥梁性的重要工作。正是由于广大辅导员开展了大量深入细致的日常工作,使得许多不稳定因素被化解在萌芽状态中;也正是由于辅导员们在关键时刻总能冲在最前面,使得一些影响稳定的事端及时得到平息,维护了学院的稳定。

当前,我院学生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困难和薄弱环节,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改进。因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心理问题引发的事端时有发生,社会上的各种矛盾也必然会反映到校园里来,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对象、任务、内容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抓好班级建设,打牢基础教育,对维护学院稳定至关重要。

辅导员工作在基层,坚守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他们最能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把握学生的情绪,了解学生的要求,贴近学生的情感。学生有问题总会首先想到辅导员,告知辅导员。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引导青年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维护校园和谐、安全与稳定,促进学院持续健康发展。

5.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造就高素质人才的现实呼唤

辅导员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这项工作对辅导员的素质要求是很高的,辅导员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能力强、水平高,具备多方面的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辅导员岗位是锻炼人、培养人的岗位。我们年轻的干部和教师经过辅导员工作的锻炼,既可以实现思想情感的升华,也可以锻炼多方面的能力,提高素质,是宝贵的经历,更是一笔人生财富。辅导员队伍是重要的人才队伍,加强这支人才队伍建设,就是在为不同岗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因此,建立一支符合本院学生管理特点的、稳定的、高素质的、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对于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一、关于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的分析 1.科学认识有待提高

要培养好一支思想素质过硬又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技能型高职人才,高职院校辅导员责无旁贷。因为学生的技能培养再好,其没有好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就不可能很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所以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今天,迫切需要建设一支思想品德过硬、专业素质扎实、工作能力和敬业精神较强的高职辅导员队伍。首先,要从思想上提高对辅导员队伍的认识,明确辅导员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辅导员是按照学校党委、行政部署在从事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他们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思政工作者,而非一般的管理行为和教学行为的服务者。因此,辅导员需要具备教师的素质,同时还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辅导员是学校教师队伍的一部分,说明辅导员要行使教师职能;辅导员是学校思政队伍的重要组成,说明思政工作是辅导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学校、院系领导首先要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把辅导员从学生“保姆”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既提高了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又保障了工作质量。其次,领导要高度重视,更新观念,从工作中真正重视起来,把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当作学校领导的“一把手”工程来抓,因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辅导员工作的根本所在。无论是从高校把“培养什么人”的国家战略落实于“怎样培养人”的学校行为来看,还是从学校自身可持续的长远发展来看,专职辅导员在推动学校事业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不亚于专业教师,也不逊于各级管理者。班主任和辅导员,尤其是专职辅导员,是学生成长中离他们最近的引导者,是学生发展中与他们最亲的心灵上的朋友。他们的作用及其发挥的程度,对学校今天的教育与形象、明天的品牌与影响,都是不言而喻的。

在高校,辅导员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他们既没有教学人员受重视,又没有行政人员受人尊敬和升职快的政治前途,被戏称为“三等公民”。许多学校的领导、普通教师甚至辅导员本身,在潜意识里都有这样一种观念:只有那些不能胜任教师岗位或未能在众人中脱颖而出或不能被提拔到行政管理岗位的老师,才会在高校从事辅导员工作。

2.发展方向有待明确

3.角色定位有待规范

4.外部环境有待优化

5.培养力度有待加强 6.组织功能有待增强

1.科学认识,明确队伍建设方向

辅导员、班主任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在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负有十分重要的责任,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学术水平和职业素养,增强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和省委8号文件的重要保证,也是辅导员、班主任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要从实现学校育人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高度出发,鼓励、支持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向科学化、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向建设高水平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方向努力,建设一支敬业精神好,工作能力强,专业水平高,学术素养高的专兼辅导员、班主任队伍,为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2.严格准入制度,优化队伍结构。

一是严格辅导员、班主任选聘制度。要进一步修订完善《郴州职业技术学院班主任工作条例》,进一步明确辅导员、班主任选聘标准,提高辅导员的聘用条件,辅导员应有一年以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为中共党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具有初职以上职称)者;此外还应具有与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要定期对辅导员、班主任按照职业化标准要求来开展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逐步开展职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等资格考证工作,逐步达到辅导员持证上岗。

二是逐步改善辅导员结构。外请、一人带多班的辅导员、班主任比例较高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因为人员流动过快,容易导致工作经验积累不足,工作研究不够,工作层次不高,影响班级工作的连续性。因此,严格控制外请、一人带多班的辅导员、班主任的比例数量势在必行。从现在开始,要大力提倡从优秀业务课教师及党政管理干部中选聘辅导员、班主任,做到每个班级配备一名辅导员(班主任),实行相同专业年级配备一名专职辅导员(较大的系可实行年级组长)制度,这样可以有效地架构了我院的辅导员、班主任管理体制。三是大力选聘优秀年轻教师担任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年轻教师是学校未来发展希望所在,大力培养优秀年轻教师进入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既是优化辅导员、班主任素质结构的需要,也是培养优秀教师队伍的基本要求。因此每年应从年轻教师中选聘一定的优秀人员进入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力争占新选聘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中的50%,可以有效地改善了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结构。3.完善工作机制、保障激励并举

一是进一步明确辅导员的职责范围。学生辅导员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因此辅导员的职责要按照科学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要求,尽快修订完善《郴州职业技术学院班主任工作条例》、《郴州职业技术学院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等规定,坚持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学生发展指导为主体,以学生事务管理为基础,将辅导员、班主任工作职责细化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引导、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学风建设与学业指导、党团工作指导、素质拓展指导、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班级建设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宿舍管理工作和安全稳定工作等内容,并形成主题班会制度、班级两委例会制度、谈心制度、出操制度、进宿舍制度等工作规范,进一步明确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目标和具体工作要求。二是建立辅导员工作评价机制。要建立在院党委统一领导下,学生工作部门、各系为主实施,组织部、人事处共同参与的辅导员、班主任管理评价模式,做好专职辅导员的定编定岗、职数确定和考核奖惩等管理工作。全面落实《郴州职业技术学院班主任工作考核考核细则》,着重考察辅导员、班主任履行职责、到岗到位、工作实绩、教学科研水平和学生满意度等内容,建立以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以学生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考核体系。

三是加强考核激励力度。加快实施辅导员、班主任的考核结果与其岗位津贴挂钩的制度,对辅导员、班主任的津贴划出浮动考核部分,与履岗到位、管理绩效考核结果挂钩;考核结果与职称、职务晋升挂钩,考核不合格的解除聘任合同,并不予职称、职务晋升,逐步建立了能进能出、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对每年开展的优秀辅导员、班主任评选活动,其获优秀辅导员、班任应享受院级优秀教师同等待遇,加大树立先进典型的力度。

4.加强培训、提升工作水平。应全面统畴我院的辅导员、班主任的培训工作。通过专业技能培训、举办研讨班、开展工作交流等措施,帮助辅导员、班主任丰富专业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工作能力。积极倡导辅导员参加专业培训班,对获得培训证书者予以奖励,鼓励辅导员、班主任进行课题研究,并为辅导员、班主任的研究提供经费与研究成果发表的平台。

5.制定政策、提供发展空间。应加大对辅导员、班主任倾斜政策的制定,推进辅导员的职级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序列的实施。逐步实行辅导员分级制,可根据从事辅导员工作年限、成绩分级,并对应该提高其行政待遇;对班主任的岗位津贴应该确立随教学课时津贴同步增长体制。积极设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发展”技术职务序列,按照助教、讲师、副教授等序列评聘辅导员的专业技术职务。此外,学院还应把辅导员、班主任作为党政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来源。搭建自主发展平台,促进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

在许多高职院校,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要求辅导员每期、每月、每周甚至每天必须做到的各式各样的制度要求,而许多辅导员在这些强制性的规定下,更多的是无奈与应付,使这些原本促进辅导员发展的规定演变成为加重他们负担的制度根源。我们认为在辅导员发展上,仅仅订规定、提要求、论奖惩是不够的。辅导员的自主发展是辅导员专业发展的核心,也是辅导员发展追求的最高目标。教师自主发展是教师自觉主动地追求作为教师职业人的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自我超越方式。影响教师自主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生的追求与目标、知识资本、教育研究。要促进辅导员的自主发展,必须下大力气培养辅导员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为辅导员的发展指明方向,为辅导员的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主动创造辅导员增加知识资本的机会,引导辅导员自觉主动参与本专业教育研究,激发辅导员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促进辅导员自主发展上,我们的措施是:

1.生涯规划,明确目标。我们将辅导员的成长分为早、中、晚三个发展阶段,在准入选聘时,我们要求应聘人员按辅导员成长规律制定自己的“辅导员生涯规划”,将些规划的质量作为是否聘用的重要依据。辅导员各发展阶段的发展目标是不同的,其时间区间值也是因人而异的,一般而言,早期阶段为工作后1~2年,发展目标是学习与适应,中期阶段为工作后3~7年,发展目标是探索与发展,晚期发展阶段是工作8年后,发展目标是特色与创新。学院根据辅导员不同职业生涯期的个人职业行为和特征,确定每个阶段具体的职业管理任务。建立辅导员成长记录袋,让辅导员在每个发展阶段自己画好自己的“问题树”,自主、自觉地分析自己的目标与现实的差距,寻找问题的根源,确定实现目标的策略与步骤方法,由督导员进行指导与评估,其发展状况记入年终综合绩效考核评定中。实践表明,实施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使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成为可能,从而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可靠的保证。

2.分层定位,持续发展。学院在辅导员自评、学生与同行参评互评的基础上,最终由辅导员管理委员会综合评定,将辅导员分为不合格型、合格型、优秀型、专家型四种动态的不同层次类型,针对不同的层次类型,让辅导员自主提出不同的发展目标,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

3.学术立身,科研引领。教师的自主发展发生在教育研究的过程之中,教育研究是教师自主发展发生的现实母胎。让辅导员自主发展必须使他们处于教育研究的状态之中,我院设立辅导员专项科研基金,适时根据学院发展及学生工作的实际需要,针对辅导员工作实践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筛选确定研究课题,做好课题论证,经学院学术委员会评审,由具有高级职称、博士、硕士研究生牵头主持,辅导员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和意向,自主选择专题研究课题,组建课题研究团队,做到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人人出研究成果,我院先后设立的辅导员科研课题有:学生品牌活动组织与管理、奖助学金评定运行机制研究、学生谈话技巧研究、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研究、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高职院校高水平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等,让科研引领辅导员工作,促进辅导员自主发展。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是当前高职院校不容回避的现实课题。

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项长期而又重要的任务,不仅需要职能部门、院系的不懈努力,也需要学院的政策支持。通过以上各项工作的努力,力求做到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使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真正做到“政策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全院上下应充分认识到加快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紧迫感,想办法、定政策、出举措,把这项事关大局、事关长远的工作做好,也是促进我院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明确岗位职责,加强队伍管理

没有管理就没有质量,没有明确的职责,也就没有有效的管理。对于辅导员的岗位职责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高校学生工作中存有争议的问题,迄今仍没有统一的界定。包括辅导员在内,甚至很少有人能将其视为一种固定的职业并从思想上打算长期从事 [5]。这种现状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导致辅导员队伍不够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高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学生工作亟待加强的今天,当务之急就是要抓紧制定和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改变辅导员只是管理员或服务员或救火队员的现状。对于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我们认为应该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在充分信赖和依靠大学生自身已具备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基础上,强调辅导员在大学生个人成长与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和师范作用。从生理心理发育的阶段来看,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后期和青年初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觉性和行为自律能力,而过于严格刻板的管理并不利于营造大学生提高素质和发展个性所必需的相对宽松的教育环境。所以辅导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功能应注重“导”的作用 [6]。

对辅导员队伍的管理,我院按照ISO质量管理体系的规范要求,制定一整套制度,使辅导员明确自己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制定辅导员工作条例,鼓励辅导员积极向上,奋发进取,使辅导员队伍始终充满活力。建立完善考核机制,制定考核的内容和办法,定期考核辅导员的政绩、业务能力和思想品德,建立考核档案。年终搞好个人总结,评选优秀辅导员,大力宣传其事迹,授予其荣誉称号,给予其物质奖励,并且记录在案,考核评选的结果要作为今后提职晋级的重要依据严格考核。

下载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对策和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对策和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初探范文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初探 摘 要 兼职教师在高职师资队伍中具有特殊地位,对优化学校师资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入......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探析.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作者:廖钦初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13期 [摘要]建设兼职教师队伍是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漫谈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漫谈近几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我国原来的很多中专技校纷纷升格为高职院校,大多数成人教育学院也转制为高职院校,在服务地区经济发展、培......

    高职院校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探讨

    高职院校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探讨高等职业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工作重心转移、教育多样化、培养模式多样化等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对高职院校干部队伍提......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张露 摘 要:近年来,将“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建设纳入到高职院校核心能力发展战略,已成为我国教育界与学术界的共识......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与探索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与探索 寇向英 (西安科技商贸职业学院 陕西户县 710300) 【摘要】: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师资。基于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由于诸多历史原因普遍存在教师结构......

    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人才市场化的今天,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各院校之间综合实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处于......

    广东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内容摘要: [摘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加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以及高职 教育 发展 的需要。本文对广东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