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时间:2019-05-13 07:50: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思想品德课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思想品德课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第一篇:思想品德课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思想品德课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珲春教师进修学校金彬

思想品德学科“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课题自2008年9月开始研究,已经进入总结阶段。有效教学研究开展以来,我们全体课题小组成员同心协力,克服各种困难,在摸索中前进,在借鉴中提高,在不断的修正中逐步完善。虽然失败在所难免,但我们坚信成功就在前方。特别是教育局提出“以学为主 当堂达标”课堂教学实施方案以后,各校都采取不同的措施,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学案式教学在全市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反响,各学校都争先恐后的尝试这种模式的教学。为了打造有效课堂,珲春五中和六中全体课题组成员也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大胆的尝试了学案式教学,学案式教学经过前一阶段的艰苦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前一阶段的研

究情况简单汇总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1、积极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不断更新观念。

思想观念决定人的行为,只有先进的思想,才能产生先进的行为,也只有不断学习新理论,更新观念,才能保证课题研究内容的正确性、研究方向的先进性。针对研究课题,2009年2月26日、2010年3月10日、2010年9月8日我们组织了三次全市思想品德学科教研组长和课题成员会议。我们征求了各基层学校的意见,精选了一批热情、有干劲、肯钻研的骨干教师和刚刚从事思想品德教育的年轻教师为课题组成员。首先,我们将课题组成员组织起来,对他们进行培训,学习科研知识,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并及时联系唐主任明确课题规化管理的有关内容,通过培训,教师学到了科研知识,增

强了科研能力,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充满信心。

2、以教学活动为载体,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

(1)认真开展常规研究活动。

研究不能只局限于一节两节的公开课,应该与平时的教学紧密结合,将研究落实到平时的课堂中,让每一节课都成为研究课,并及时反思与总结。课题组老师在每天的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有效途径,大胆尝试了学案式教学。课堂上,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我们思想品德教学在学案教学实践中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规范而有序为目标,用学案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每节课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学案的编写设计中,我们遵循与学生的自学探究的过程统一同步的要求,理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努力给学生

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对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掌握知识(学会)与发展能力(会学)的统一,体现启发性原则,使学案成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学习方式的载体、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习惯和探究精神。通过他们自己进行做、想、说、听、的主动学习活动,掌握一定的自学方法,在自主参于学习中掌握知识,在自主参于学习中提高能力。努力建立未知与已知的联系,力

求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2)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课堂教学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点,对教学质量起决定作用。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调查是科学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通过教学质量调查获取教学反馈信息,一方面为学校的教学工作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业务水平、完善教学环节、实现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确保教学质

量的有效措施;同时它也是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一种形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课堂教学改革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课题《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的顺利进行,我们设计了《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情感相关调查统计表》,并对五中和六中初

一、初二学生做了调查。根据本次调查了解到了课堂教学改革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进一步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改进了教法,课堂教学效率有所提高。不少教师还参加优质课比赛,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我市课堂教学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我们应当总结经验,扬长弃短,改革创新,借承担省级科研课题《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的东风,通过深入探索与实践,进

一步提高我市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

(3)认真上好研讨课。

在平时常规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老师积极准备,上好高质量的课题研讨课。2009年10月16日成功举办了 “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课题研讨会。大会观摩了两节思想品德课,并对两节思想品德课进行了书面评

课。

两节课分别是珲春四中李世芳老师讲的《网络上的人际交往》和珲春五中田海莲老师讲的《世界文化之旅》。观摩课最大限度地突出了“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对我们如何上好学案式教学给予了深深的启示,体现了教师转变角色,贴近学生实际的、和谐的、民主的课堂教学氛

围。2010年4月13日,在珲春三中和珲春六中举办了思想品德中考经验交流暨“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课题研讨会。全市各中学思想品德教

师、课题研究成员等38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朝族会场首先观摩了两节中考复习课,珲春六中梁姬兰老师出了试卷讲评课,蔡明子老师出了专题复习课。梁老师的试卷评讲课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行讨论分析、自行探究纠错、自行归纳总结、自行解决问题把这条主线贯穿讲评课的始终,教师时时启发引导,讲评时把存在问题摆出来,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或通过小组讨论,进行自主探究,自己解决。蔡老师充分体现了小组间的合作探究,通过小组合作自行探究纠错、自行归纳总结,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梁老师和蔡老师都着重讲解题方法、思路及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各类试题的解答方法和

技巧。起到了举一反

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会议还邀请了市进修学校科研室隋燕老师做科研课题讲座。随老师讲座的题目是“科研课题常规管理”,随老师详细讲解了一个课题的研究应注意的积累材料,并举例说明了中教部承担的省级课题,使我们一线教师研究科

研课题有了明确了目的和方向。

(3)认真总结不断反思,做好资料积累工作。

两年的课题实验中,我们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学生会学、善学,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中心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以自主学习为主。我们在实验中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学生对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具有持久的动力,极大部分学生养成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会学,而且善学。在学习习惯方面,我们通过对评估办法发现。从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发展来看,学生接受信息特别快,善于对信息进行筛选、吸收,并能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由于学生求知欲强,学习兴趣浓厚,学习习惯良好,学习方法比较科学,因此,学习效果十分显著。

2、教师会教、善教,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实验中全体教师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学观念得以更新,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会教、善教,不少教师的课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通过实验,教师的科研能力不断提高,逐步由经验型微向科研型转变。课题组老师撰写的论文在获一等奖。

3、初步形成一种课堂学习模式:出示学案,明确目标——定向自学,自主探究___全员互动,合作交流____精讲点拨,归纳总结_____典例分析,知识迁移____当堂训练,巩固提高____回扣目标,课堂小结.二、值得反思的问题

1、由于应试教育这一现实,教师不能放手进行研究,后顾之忧较重。

2、教师的参与意识还不是很强,部分教师急功近利,缺少实实在在的研究意

愿。

3、实验基本停留在模仿他人的水平上,缺少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在接下来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全组研究老师还要通过进一步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讨,通

过课题研究能解决以上问题,使我们的课题研究能进一步深入。

三、今后采取的措施

1、克服畏难心理,树立科研信心。

思想通则百事通。课题研究工作能否顺利实施,首先要看课题研究人员的思想认识,使他们能够从心里赞成课题研究,愿意课题研究,这是做好课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为此,组织教师集中进行理论学习和座谈,通过学习和座谈,使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课改的深远意义以及课改的紧迫性,同时也明确自己肩上的重任,从内心接受课题研究,认同课题研究。这样,就为能够顺利地实施课题研究打下比较坚实的思想基础。

2、加强“ 学案导学”模式探索。

学案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提高有效课堂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充分发挥学案导学、促学、领学的作用,教师要精心编制学案,反复尝试

各种“有效学案”编写模式,最终达到促进课堂高效的目的。

课题组要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共同研究所编写的学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再根据教学需要提出改进建议。在安排下一模块的编写时,教师就要注意相关问题,并将自己的设想供组员讨论决定,以此编写新的学案。学案导学离不开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合力。

专题训练部分的学案,由课代表公布答案,统计并填写“问题反馈卡”显示重难点问题,然后交给任课教师备课,准备下节课或自习时间讲评,必要时加一节课完成。这样做可以使教学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法指导”部分的学案,由教师讲述清楚,再由学生根据学案,自行理解,必要时教师点拨。习题训练部分的学案,我们按照限时限量的原则进行有效设计,学案上的习题均当堂训练,学生自我批改,教师当堂讲评。

3、定期开展讲评课活动。

按照课题组的安排,课题组成员每周至少听两节相关学科的课,对每一位参加公开课、展示课、观摩课的教师所讲的课都要进行反思、总结,然后共同研究和策划,就授课教师教材处理策略、教学方法选用、相应的学案及

教案设计等提出改进性意见。在评课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人人发言,做从现

象到本质的深度评价,以此来加强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艺术。

4、进行理论学习与论文交流

根据安排,课题小组成员每人都要在一个学期内要发表一篇论文或一个案例。在写作的过程我们可以群策群力,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取长补短,让这些论文或案例成为课题延伸的足迹,并供大家共同学习和交流。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先进理论为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会误入歧途。因此我们鼓励小组成员必须利用课余、闲暇时间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搜集有效教学的信息,并将之融会贯通,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以此提高我们的执

教水平和科研能力。

教研活动时,每一位教师要必须认真听讲,全身心投入教研过程,做好教研记录和理论学习笔记。在每次教研活动后,课题小组成员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反思。在反思中找差距、在反思中找问题、在反思中找出路,教师的灵感往往存在于反思的过程当中。一个个好的做法在教

师的反思中涌现并成功进入操作层面。

我想起上学时政治书上的一句话,“任何一次社会变革都发生在生产关系链条最薄弱的环节。”人们也常说“穷则四变”。我想要改革首先得从观念上有这种需要,如果只是试一试而已,肯定坚持不长久,也不会出成果。任何一次改革都是不容易的,要受到各种阻力,曲折前进,甚至可能出现暂时的倒退,但只要方向正确,理念正确,方法得当总会到达目的地的。不要在刚开始试行这种模式时,发现课堂上讲过的题目学生做错了就怀疑起这种模式的可行性来;不要因为学生不适应,讲解时浪费一点时间,耽误了教学

进度就放弃尝试,穿起旧鞋走老路。

到目前为止,我还在忠实地研究这种模式,虽然仍然有新的问题相继出现,虽然对杜郎口的质疑还没有消除,但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就是我们要追求的。我想本着一颗求真务实,为学生计,为教育计的心,一定能让珲春的教学模式带上自己的特色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我相信,通过“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日益成熟,一定会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和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谢谢大

家!

第二篇: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学习材料

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

一、选题:

(一)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有许多学者和一线教学的专家对课程改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回顾与反思。这些研究几乎涉及到了课改的方方面面,如从理论基础的质疑与争论到课堂实践误区的揭示,从推进策略的形式化到教材编写与审定的偏差,从发达地区课改的成就到薄弱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课改之难等等。其中,对课堂教学走向学生的生活争议颇为激烈。就理论层面而言,反思与争论较多的是新课改理论与生活实际的适切性、“基础与创新”、“知识与能力”、“学科与生活”、传统学习方式与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关系。这些理论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哲学层面的探讨,几乎没有来自社会实践的审视,更缺乏系统地思考与梳理。从目前来看,能够提供本课题研究的理论观点有很多,其中包括:

1、生活教育的相关理论: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教育因生活的变化而变化,提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

2、现代德育价值观:现代德育认为德育的本质是在于使个人完成对于人生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的提高。德育要促进个人道德社会化,要引导人去建构个人的完满的道德生活,体验道德人生的幸福与崇高。

3、主体教育观:人的主体精神的本质是自由、自觉,学生个体发展必须通过独立自主的、积极主动的理性思考后作出行动选择,儿童是其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灌输的容器。

4、生命教育观:人的发展以社会要求为导向,以生命意识为动因。生命教育认为要以学生的生命活力为基础,关注学生生命,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旨在形成学生健康的生命态度的教育。

5、个性社会化原理:儿童应是正在发展中的完整的人,这种发展是其个性化向社会化的过渡,成为社会的人。作为社会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教育工作者只有掌握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可使学生朝着我们期望方向发展完善。而要实现个性化向社会化的过渡,其最有效的载体是生活,其是否实现社会化的标志也是看其是否积极适应生活。

纵观古今中外,关于生活教育的论述与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在西方,以法国启蒙运动的巨匠卢梭的“自然教育”,实际上是较早的生活教育理论。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他认为,学校教育具有简化社会生活、净化社会生活和平衡社会生活的功能,这种经过简化、净化、平衡了的的社会生活就是“改造了的社会生活”。胡塞尔最早提出了“回归生活世界”的口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26.)。在我国,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陶行知生活教育内容博大无比,“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连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与我们解决当前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内容的过时陈旧、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不切合学生思想认识、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将来生活服务的现象是很有启发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教育部重点科研课题《素质教育中的生活教育模式实验研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育引导生活;教育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创造,在创造中生活。这些生活教育的主张给本课题的研究以很大的启迪。由叶澜教授等倡导并多年致力研究的“新基础教育”大型课题就是以“改

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为深层目标(王建军、叶澜.“新基础教育”的内涵与追求[J]教育发展研究.2003(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我国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将教育指向生活世界的思路已十分明晰,将以往偏重于科学知识、内容知识发展为科学知识与生活知识并重、内容知识与方法知识共举等,这两个文件可以说是我国教育走向生活的纲领性决定。

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1996年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著名报告《教育——财富蕴

藏其中》里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这“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是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75.),可以看作教育生活化取向成为国际性追求的一个标志。

但,截止目前,我国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中有部分人对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似乎有失于“简单”、武断的倾向。如把“生活世界”的概念理解为“生活环境”,这种认识明显是对“教学生活化”的误解甚至曲解。“回归生活世界”并不是指回到生活原点和日常生活事件。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突出的问题主要是从理论到实践上仅仅把教学当作“知识加工的过程”以及极端的制度化教学。

由此可见,上述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误解”或“缺位”,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来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其实质对帮助我们提出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策略的思考提供了广阔的视角。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素质教育能否深入推进的关键性因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学生观是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学中只有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的体验与感悟,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是一个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同时推进的过程,而这些目标的形成离不开人的生活经验的融入和生活实践的锻炼、体验和陶冶。因此,强调联系生活实际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促进学生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其次,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加深知识理解的需要。人的发展是理性认识不断深化和感性认识不断丰富的过程。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中的理性知识即课本理论知识是学生的间接经验,这种间接经验的正确性、深刻性以及它的存在价值,只有在学生的自我生活实践中真正转化为直接感受时,才能使学生去深刻认识,去真正接受,从而促进学生对理性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同时,从人的认识规律和认知特点来看,感性认识又是理性认识形成的前提和基础,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掌握丰富的感性材料,形成直接经验,再通过教学过程加以归纳和升华,形成理性知识,从而不断促进课程目标生成和发展。再次,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是让学生学会生活的需要。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落脚点,就是让每个学生通过学习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家庭、国家、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适应社会,并学会过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然而由于受社会竞争和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家长让孩子到学校读书只强调学习成绩,考高分和进重点中学是一些家长、学生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追求目标,“闭门苦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现象比较普遍。由于缺少对生活的学习和实践,一些学生虽有满腹的书本知识,但个人生活不能自理,面对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束手无策的状况并不少见。生活是千变万化的,生活是纷繁复杂的,风霜雨雪都是锻炼,生活中的滋味不是在书本中、在课堂学习中所能完全体验到的,正如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学生也应该在生活中学会生活。初中思想品德课只有回归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验生活,才能更好理解我们所教的生活道理,才能真正掌握生活的技能,才能真正学会生活。为此,本课题的研究实质上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宗旨是相一致的。

2、从初中思想品德课固有的本质内涵来看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本课程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众所周知,《课程标准》是国家指导学科教学、评估、考核,以及规范教材编写与审查的法规性文件。《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这一文件从本质上确定了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是初中德育的主渠道。这种本质上的确定使得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不能仅定位于单纯的知识传授,在传授道德知识、政治理论的基础上,应该侧重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

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源于生活,是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再现和升华,是广泛取材于生活实践,而不能拘泥于书本知识,其操作性很强,并且融于社会、生活的教学环节很多,它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会生存和发展,在生活实践中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我们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追求,也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引导学生一辈子做有道德的人,这是我们这门课程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只有从学生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中吸取丰富营养,不断关注学生生活的体验,不断激发学生道德学习的愿望,不断提升学生自我成长的需求,才能使得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富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实现我们这门课程课堂教学“三唯”目标的和谐统一。

由此可见,本课题的研究也体现了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本身的内在要求。

3、从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状况来看

时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其模式基本上凸显的是“灌输——接受”,教师在课堂上只管讲,“讲”成为教师最拿手的好戏。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学生在课堂上只管听,“听”、“背”成为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学习不感兴趣的现象相当严重,存在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问题的根源主要是在于许多的政治教师把课堂当作是“照本宣科”的理论说教,强调理论观点的灌输和死记硬背,重视的是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掌握,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始终满足于知识的抽象记忆,使得学生的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的世界之中。这种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的课堂说教,忽视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活生生的实际,忽视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体验和感悟,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和价值观的教育,时间一长,使得知识与能力相脱离、教学与做人教育相脱节,学生逐渐成了机械记忆知识的容器,逐渐养成了依赖的学习心理和习惯,无法在心灵的深处产生触动和影响,无法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产生欲望和兴趣,久而久之使得思想品德课固有的科学内涵被淡化,也使得本课程所具有的独特的、育人的功能所丧失,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得作为人所具有的丰富性与完整性遭到了严重地摧残,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全面、终身、持续的发展。

初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其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需要正确的价值引导,又需要经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亲身实践才能真正的内化。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又是生活中的人。生活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生活,没有一个人能够独立于生活之外而存在。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也是师生生活的课堂,生活是课堂教学的源泉,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因素,与学生的需求、愿望、情感、体验密切相联。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在生活中所关注的话题,帮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与规范,重视个体情感的需求,激励学生勇敢地体验,勇敢地生活,在体验中生活,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体验中发展自己。为此,我们提出对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应从封闭性转变到实施开放性教学,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声息相通。

总之,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强调走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并讲究本课程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本课题研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对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重要观点):

(一)本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课堂教学:“课堂”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场所,也是提高教育质量必须要认真抓实的主要环节。课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堂可以说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只要能起教育作用的地方都可以叫做“课堂”,“社会是个大课堂”就是广义课堂的表述。狭义范畴的课堂是指班级授课制状态下的班级教学,是由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设备等组成的,在规定时间和空间里进行的教学活动,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讲的“课堂教学”

2、生活化:“生活”是指人的各种日常活动或指人的生存、活着。“化”是指转变为某种性质的活动状态。“生活化”是指转变为人的生命或生存活动状态。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人文世界,而不是一个抽象的、以僵死凝固的知性逻辑为基础的、纯粹科学的“客观世界”。“生活世界”是真实的,同时也是基础性的、本源的。学生的生活基本有三种,即学习生活、交往生活、日常生活。“生活化”就是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生活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热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3、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在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以情感培养为核心,以学生实际生活为载体,以观察、体验、感悟为主要途径,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把生活问题化为学习的内容,使学习问题生活化,从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正确处理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感悟人生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作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将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融入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之中,逐步

构建和形成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标内容、途径方式、评价标准等,从而真正体现“课堂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继而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可以观察、体验、感悟的机会,使学生在观察、体验、感悟中逐步丰富生活的知识经验,培养起积极对待生活的态度,提高适应创造生活的能力,形成规范健康享用生活的行为,为将来成为合格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应包含四层意义:

(1)教学目标的生活化。即教学目标不仅是知识技能,更重要地是培养学生学习的愿望能力,和适应未来生活的基本素质。

(2)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即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

(3)教学方式的生活化。即教学方式是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需要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使学生既学到知识,有能在多方面的素质得到主动地发展。

(4)教学评价的生活化。建立激励发展的评价策略,构建生活化评价体系。

(二)本课题假设陈述: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学生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在现代生活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本课题期望改变传统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以“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封闭性教学模式,创建在现代生活教育思想指导下“以学生为本,立足于学生的社会生活,课堂与生活相联系”的开放性教学模式,能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为社会生活服务、为人的生命发展服务的总旨,能够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参与、创造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主体道德素质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素质的提高,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真实有效的、学生喜欢的生活课程。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践,试图达成以下目标:

1、总目标:在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使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贴近学生的生活,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促进学生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

2、具体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探讨,努力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一般操作模式,不断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效率,推进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形成一些支撑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联系学生生活的新的认识,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探讨,努力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生活课程,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能力,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会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发展自己,为自己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好素质基础。

(四)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探索形成以“生活化”为特征的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理论框架、目标、评价、内容和操作方式,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促进师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研究的核心内容: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内容如何做到乡土化、时政化,生活化与情感、体验、信息的结合。

具体内容为:

1、通过调查研究,掌握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现状。

2、确立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目标和内涵。以现代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导,在教学活动中,逐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联系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确立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及健康的生活理想,提高其生活质量,在此目标下构建起符合具体教学形态的情感、能力、知识三维目标体系,从而使内容体系更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其内涵包括:

A、教学目标生活化。就是指能灵活反映社会现实和发展需求及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方向的目标体系。

B、教学内容生活化。指的是课堂教学的内容应及时全面的反映社会发展的状态,要适应、包容全体学生灵活主动的发展,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C、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活用教材,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认知有展现的过程,情感有渲染的过程,意志品德有分析评价的过程,行为实践有亲自体验的过程,这些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D、教学过程生活化。课首、课中、课尾等每一个过程的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尽量缩短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

E、教学评价生活化。生活化的评价是强调课堂生活以外的“真实生活”,把“真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作为建构评定的基础,强调学生真实经验的重要性,强调教学对真实生活的适应,达到教学评价生活化,建立积极的评价体系。

3、探索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途径、方法,从而形成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基本模式。

4、通过实践和研究,努力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整体素质,努力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五)本课题研究的视角

本研究将从“理论梳理”和“实践探究”的“双向路径”展开研究。具体包括:

1、归纳整理出国内外从“生活教育”的视角来思考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相关理论成果,以及近年来针对课堂教学生活化所作的实证研究成果,并借鉴课堂教学生活化理论对其中具有“因果关系”的层面进行理论分析,用比较法初步探究出初中思想品德课可以值得借鉴的相关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的框架和策略。

2、对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现状开展调查研究,拟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的基本状况(如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教学过程、以及师生关系等),依据本课题一定理论假说,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与措施,通过对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在实践中不断探究新的思路与方法,不断对教与学的行为进行反思与调整,不断变革研究的对象,探索、发现其中的因果规律,逐步探究出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以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六)本课题研究的途径与方法主要采用:

1、文献研究法。收集研究国内外有关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文献资料,来思考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相关理论成果,提供一些可能对本课题研究有着促进作用的有关研究思路和方法。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通过收集深入开展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陶行知教育思想、先进经验的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明确研究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与措施。

2、行动研究法。即依据本课题一定理论假说,设计行动研究的方案,并在行动研究中采用必要而又合乎教育情理的控制,变革研究的对象,探索、发现教学的因果规律。行动研究的操作程序主要包括:

(1)拟定课题,明确目标。

(2)提出总体实施方案;包括研究对象、研究周期、实施环境、教学资源的选取和确定研究的人员组成及其所扮演的角色。

(3)参加研究学校制定研究计划并付诸实践。

(4)对课堂教学活动观察并记录。主要内容有:课堂行为观察(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学生作业分析;问卷调查(分别对学生和任课教师);教后反思等。

(5)对研究结果进行追综分析。主要内容有:教师的教学过程反馈;教案设计检查督导;学生作业质量分析。

(6)对行动研究的反思评价。①参加研究教师的座谈,交流感受;②参加研究教师与学生的座谈,寻找不足;③参加研究教师与学生代表从各自角度对研究过程与结果提出自己的看法,即研究课题体会(或心得)。

(7)逐步发现和总结出优化教学的措施和步骤。

3、经验总结法。在本课题实施的过程中,根据研究的重点,重视经验的积累,总结研究的得失,以了解本课题研究的成效,提炼出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一般模式以及评价体系。围绕本课题研究的整体思路,有意识、有目的地搜集各种个案材料,加以归纳,不断进行分析与总结,从而揭示内在关系。

除上述外,本课题研究还要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搞清楚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基本状况。在研究过程中,随时还要注意观察对象的各种变化,要用科学理论去分析观察到的现象,把观察到的结果进行因果分析,以便作出客观真实地评价。

(七)与本课题相关的重要观点:

1、思想品德教学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中通过联系国内外重大时政、社会热点,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学生生活实际,并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从而使思想品德教学成为学生自主构建、形成及发展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切实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过程。

2、构建课堂教学生活化,首先在于转变教师的知识观。“教师应该教些什么?”如果认为知识是固定不变的,对谁都一样,那么他只会做个知识的忠实传递者,将知识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相反,如果认为知识是能动的、不断变化的,是人们努力的结果,那么他则会把课堂教学视为促进学生探索周围世界的手段,以确保新的一代为适应变化的世界和创造新的生活作好准备,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促使学生独立学习的程序和方法上,而不仅仅只是放在教材内容上。其次,还要明确“教师应该怎么教?”即教与学的关系并不是一种凝固不变的恒定关系,是辨证的。由于两者始终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状态,因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易其位,具有动态性特点。当教的力量应该或者必须支配学时,虽然这时教者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水平和知识需求等,但这时教却制约着学,对学起着决定性作用;当学生的学已处在或者必须处在主要地位时,学生的学则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的教这时只能起到加速或调节作用。这便是以学论教的涵义所在。

3、教师要从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选取社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或人物与学生共同讨论,在适当的情况下,还应组织学生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观察、收集素材,发动学生自主选择和确立讨论与观察的话题或事件。也就是说,要将书本外、课堂外正在发生的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也要主动走出课堂,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实际中寻找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思想和道德观。

4、对于社会生活有意义的事件、有争议的话题,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特点及教学时间的安排,做一定的改造、加工,使之能够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相符合,也能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心理发展特点相符合。

5、从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学生已有经验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教师的作用是要使学生已有的经验得以明晰并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化,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6、教师要正确理解自身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及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地位,正确处理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做到帮助学生形成思想品德,而不是试图通过灌输和说教来代替学生自己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三、价值(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一)本课题创新程度:

1、明确提出并界定了“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概念,揭示了其内在的涵义,为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发展提供新鲜的资源;

2、有可能探讨出适合“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这一主要教学模式,明确并解决其中的“教师应该教些什么?”和“教师应该怎么教?”两个关键性的问题;

3、有可能探究出有针对性的、个别化的、有效地促进教师真正成为教材的再设计者和课堂教学的创新者的相关策略;

4、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出了对“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呼吁。

(二)本课题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本课题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实践意义。具体来说:

1、就理论价值而言,本课题有着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其研究力求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理论,使课堂教学比任何社会活动领域更关注人的生成过程,从而最终在教学领域确立人本意识和生命意识,注重人的生成的动态过程。它为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发展提供新鲜的资源。

2、就实践意义而言,首先,本课题通过解决已知和未知的封闭式教学模式,解决原有的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方式的被动性,建立一种开放性的、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进行学习,实现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本课题还致力解决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以本为本,把书作为教学中的一个主体的观念和行为,努力促使教师自觉转变观念,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真正成为教材的再设计者和课堂教学生活中的创新者。再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还帮助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调控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从而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对教育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完善和发展。最后,本课题期望通过研究与实践,形成一批优秀的生活化教学课例和典型经验,从而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第三篇:思想品德课教学总结(xiexiebang推荐)

思想品德课教学总结

李炎熠 2011年7月

思想品德课教学总结

我担任七、九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任务。一学期来,我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下面是本人的教学经验及教训。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为教好每一节课,我在课堂教学方法的使用上下大功夫和力度,尽量让每一节课都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不千篇一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导入时我采用了多种形式:如讲生命宝贵这一课时,引用汪国真的诗,使学生一开始对生命就有一种感性的认识,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讲自我保护这一课时,我采用了图片导入的形式,给学生出示了几幅火灾场景的图片,引发了学生的共鸣,使学生都能深深地认真思考假设自己身处火灾现场时该怎么办这一问题;在讲违法犯罪这一课时,我采用了案例导入的方法,让学生触目惊心,激起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在课堂小结上同样用尽心思,才用多种方法,力求有余音未了的效果.⑵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及时处理好课堂突发事件.我十分清楚七年级学生的特点,他们都是半大小孩,课堂上坐不住,多动这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对于一些违反课堂纪律的同学,我从不在课堂上轻易发脾气当众批评他们,而是及时指正提醒,课后耐心做好思想工作,因此,我深受同学的喜欢.我从不怕突发事故,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我能很好地把课堂突发事故当做一种思想品德教育的素材,变被动为主动,使违反纪律的同学自己感到不好意思,主动承认错误,使其他同学又能得到一次思想教育.2、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初中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思想品德知识的掌握重在运用,因此,我多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经常布置一些实践作业,让学生多观察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为使自己的教学义务水平不断的提高,教学方法更丰富,我不但经常听同科组老师讲课,和同科组老师交流教学经验,而且还经常听其他科组的老师讲课,了解其他科组老师的教学方法,吸取他们先进的东西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上去.4、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到网络书店中博览群书,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为让自己知识水平不断的提高,我不满足于自己现在的知识水平,利用时间自学,不断地更新和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篇:期末思想品德课教学总结[范文模版]

期末思想品德课教学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期末思想品德课教学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期末思想品德课教学总结1

学习结束,自己的教学任务也完成了。在工作,也让自己有了许多体会和感受。

1、创造良好环境,开展适应性教育

七年级是刚进入中学的学生,即由一名小学生成为一名中学生角色转变,固然在适应和学习上产生一系列问题,对此,作为品德课的老师,我们更加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品质、健康人格和高尚道德情操的教育和引导。这种新生教育不是单纯地解决适应和不适应的问题,而是为了使初中生的学习更加主动,生活更加活泼、健康。更为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为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2、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这门功课感兴趣,他自然就会去学,去研究。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绝对是不容忽视的。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第一,把握好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刚刚从小学步入初中的学生,一时难以走出小学生的那份活泼、积极、主动的情绪,上课时很容易调动他们参与的热情;他们有个性,也想张扬自己的个性,他们对于身边的人或事似懂非懂,因此,他们对新知识有着强烈的欲望;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开始步入青春期,随着“成人”意识的增加,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要多下功夫:

注意启发性设问。问题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结合自身实际和教材本身,学生很感兴趣,想想也都能答,也愿意答,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能得以充分调动。

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学生通过这种形式,既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又能从小品中很容易悟出其中的.道理。

第三,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我每天注意看新闻和报纸,只要是能为教学所用的我都会进行收集。然后,在教学中适当加以应用。

3、营造自主学习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课堂上,努力保持与学生的民主和平等关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的能力,做到教师将不多,学生独立思考和提问时间多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让教师有更多时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体现了教学的灵活性和关注个体的独特性。

总之,我认为思想品德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爱护每个学生,积极为学生创造学习的良好环境,促进学生的发展。

期末思想品德课教学总结2

这个学期我承担了小学一、二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工作任务比较重,也取得了一点成绩,现对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做一个总结。

一、激活《思品》教学新观念。

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1、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2、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总之,通过一学年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活动,是有效实施道德品质教育和社会知识教育的客观要求。本学期,我教研组强调拓展课堂的内涵,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各种活动,承担一定的脚色,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在做中培养社会生活能力,发展个性品质,体验道德准则并规范自身的行为。如:二年级《集体生活真悦快》,就是通过几个相关专题、活动得合作体验,让学生通过合作、动手、对比实验体会集体的涵义、集体的作用。

今后我还会继续努力工作,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方法,以期取得更为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第五篇:思想品德课教学总结(汇总10篇)

篇1:思想品德课教学总结

本学期,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作为科任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我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在工作中,我主要作好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备课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的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我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三、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较的发展和培养。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全区期末统考中,我所任教的班级成绩名列第一,良好的成绩将为我今后工作带来更大的动力。不过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一如既往地勤勉,务实地工作,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篇2:思想品德课教学总结

本人承担了二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学年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在这一学年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总之,通过一学年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在以往的思品课中,教师往往疏忽了学生的自主性,这很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只有确立起学生的自主权,指导学生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让他们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锻炼,才能培养

学生的责任感,才能增强学生的民主观念,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让学生自我辨析,提高道德认识,拨亮学生心灵

小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能对事物作初步地分析、推理、判断和能力评价。教学中,应该让所有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共同提高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增强道德规范自我约束能力。

(一)展开讨论,相互评价。共同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学生应多进行议一议,讨论等形式,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

(二)判断正误,提高学生的识别评价能力

二、自我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思

良好品德心理和品德行为的形成,光靠个人经验不行,还必须使学生集体都获得经验,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让全体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情感体验、行为体验,从而丰富和加强内心体验,并促使已有的健康的道德情感变为自己的内心需要。

三、自我督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的情感转化后,应进一步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的自我训练、自我监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需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实践。因为通过活动,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社会交往能力,而且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心他人。陶冶了高尚情操,也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

(一)让学生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

当学生提高了道德认识,激发了道德情感,产生了行动动机之后,就要把正确的行为方式运用到日常生活学习当中去。

(二)自我监督,克服不良习惯

学生的良好习惯必须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养成。

四、自我做起,终身受益

我发现许多学生只懂得接受长辈的爱与关怀,不知道关心别人,有的甚至从未想过回报长辈、体贴父母这一传统美德。于是,我让学生自己讲述父母爱我的故事。学生每天生活在父母身边,感受最深,因而发言踊跃,从理性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一片苦心。紧接着我又让学生进行自我体验和自我反悔,让学生说说平时在家里是怎样关心体贴父母的?哪些方面做的不够?你今后打算怎么做?

这样,让学生通过自我体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外,回家后就能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事。受到父母邻居的表扬,更加坚定了体贴、关心父母的决心,不自觉得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篇3:思想品德课教学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了八年级思品的教学工作。在这个学期的教育教学中,本人不断地研究这一学期的教学经验,反思和总结这一学期的教学成果,现对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主要做好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认真备课不松懈: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节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认真搜集每每课熟的知识要点,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作为科任老师,学期开始能认真制订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政治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为了把课上活,避免枯燥、机械,本人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是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

2、法制渗透教学的作用和效果:本学期通过在课堂上对部分法律的渗透:如

一、渗透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2、有机性原则

3、选择性原则

4、贴近性原则

二、渗透的方法

1、在生活中渗透:介绍《保护环境法》

2、在情境中渗透

3、在游戏中渗透

4、在案例中渗透:如在教学思品课《维护公共秩序》这一课时

5、《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通过以上对学生渗透部分法律知识,使得学生深刻的认识到中学生应该遵守学校规章制度,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交通法,人生安全与财产等法律,认识到法律和相关制度的重要性,减少触犯法律和违反日常行为规范,在生活中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热爱家园,减少打架斗殴事件,使得中学生更加和谐相处,也使得我们的校园和家园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1、激情饱满上好课:每节课都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以热情、和蔼、轻松、认真、合作的态度去面对学生。抓住学生心理,适时引导,积极鼓励,参与合作,激发思维,指导探究,注重实践。

2、精讲精练全批改: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对作业坚持全收全改。努力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以精讲精练为原则布置作业、单元检测。

3、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开放式教学: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中,我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组织学生开展了以下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辩论赛。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实际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让学生在辩论中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观点。

2)、专题讨论。活动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3)、社会调查。理论只有和实际相结合才能永葆青春期的魅力,只有让学生走出书斋、走向社会,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理论不只是虚无缥渺的空中楼阁,而是来源于沸腾的社会生活。

4)、开辟“时事论坛”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5、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理论素养:我平时注重再学习,经常浏览、阅读与政治有关理论知识和信息,及时将新鲜的时事信息渗透自己的教学中,使教学更有说服力。

二、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因为要抓好学部全面工作,分散了部分精力,加上学科自身的限制,致使与学生交流不多,对学生关注、关心的还不够。

2、教学方法还有待改进,教学方法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影响了教学效果。

3、培优工作做的不够到位。

三、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1、加大业务素养的提高,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2、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亲其师、信其道,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思品课。

3、加大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4、引导学生把思品课本中的知识和道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素养和能力。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扬长避短,继续努力,力争更上一层楼!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篇4:思想品德课教学总结

岁月如歌,转眼间我已送走了20xx年初三毕业生年,回顾过去,忙碌而充实,现就这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科教学整体概述

这个学期我担任九年级3个班思想品德教学工作,九(1)班与九(2)九(3)班相比学习程度较好,,因此,根据程度,我的教学方式也不一样,可谓是因材施教,在教学上,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开学初,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详细务实的教学计划,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同时,根据新课程标准与考纲要求复习七至九年级的课本知识,并就新的时政热点穿插在课堂知识之中,让学生明白,题在书外,理在书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 分析教与学的情况

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课堂是学生的主阵地。根据经验,我认为如果学生上课认真听的话,课后温习功课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每堂课都争取设计一些不同难度的问题,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勤动脑,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通过每位同学的参与来活跃课堂气氛,共同提高班级的成绩。九年级本学期共有二次模考,第一次模考政治成绩是九(1)班优秀率是70·6% 及格率100%平均分是67,33 九(2)班优秀率是43。9% 及格率95。1%平均分是62。12,九(3)班优秀率是38。9% 及格率80。6%平均分是57,8,九(1)班的优秀率与各学科的优秀率相比位列第二,及格率位列第一,平均分超过优秀率的分数位列第二,九(2)九(3)班与九(1)班相比要弱一些,第二次模考试卷要难一些,整体成绩比其他各科成绩排在前列,只是九(1)班及格率有一个没考好,导致优秀为98%,之后我找到那个平时一直很好的学生,交流谈心,他告诉我由于这次历史有点难,时间用的过多,政治就什么时间做了,其实都会做,只是时间不够,这样我就放心了。总之,我3个班的学生都喜欢政治课,对我也热爱,在这次中考中,优秀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三 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

本学期,我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还存在比较多的不足之处。比如:在自身的再学习方面,对自己的要求不够高,在教育理论的学习上还有待提高。对后进生有时还是缺乏耐心,学生的课后作业的检查工作抓得不实,不到位。希望我以后,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检查和辅导力度,只要自己有决心,一定可以将自己这些不足改掉,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篇5: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总结

这学期,本人担任九年级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教学过程中本人能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选择教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为此,本人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教学,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认真写出了切实可行的教案,使每一节课都能做到“有备而上”。本学期学校建立了多媒体教室、电脑室,开通本地教学资源,利用这一优势,本有精心组织和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下载和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课件,使现代教学技术走进课堂,使学生乐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本学期根据学校安排写有教案36课时。

二、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中本人尽量讲解做到清晰化、条理化;课堂语言力求准确化、情感化和生动化;教学思路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多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些,学生活动尽量多些;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努力实现思想品德课的趣味化。思想品德课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与实际紧密联系,切实解决学生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学生在日常行为、思想素质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变。

三、加强课后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时间飞逝,转眼间,一个紧张而又充实的学期又过去了,总体来看,这学期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本人的刻苦努力下,在全体同仁的帮助下,在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开拓前进,使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篇6: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年本人担任了初三四个班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与复习工作,是我第一次使用山东版的教材。虽然感到很累,压力很大,但在年级组、主任的带动和帮助下,始终抱着“对自己负责,更要对学生负责,要对学生的中考负责”的信念,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挑战。

教师方面:

1、制定教学计划,注重中考发展方向,认真备课和教学。

由于我是第一次胜山东版的教材,无论是对教材的熟练程度和驾御能力,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把握,还是对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应对中考的方法,都有不少的缺陷。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并且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我注意把自己积累的时政热点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以开阔学生视野,也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将时政热点潜移默化的吸收,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2、练习册、参考资料的使用。

政治只选用了由成都市教科所出版的《中华一题》作为练习册,在使用的过程中教师挑选好符合最新的课程要求的题目,其他的有选择让学生去做。

我把76个知识点给学生做了总结,编写成复习提纲,使用效果很好,尤其是知识点归纳、答题思路分析这两方面特别做得非常好。

3、“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类听课、讲课,不放过任何向他人学习的机会;不仅如此,我还走访其他学校,诚恳向本专业老师指教,。在听课后,仔细认真的写好听课反思,以便更好的学习他人的长处,寻找自己的短处,补己之短。

学生方面:

1、防止两极分化

政治这一科区分度不高,但是也会出现两级分化的情况。这在教学上带来了不少难度,学习好的学生感觉吃不饱,学习差的学生感觉老师说得太快、听不进。老师在备课时所选择的事例要有典型,从多角度分析材料,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对进步慢的学生课后要做必要的学习方法辅导和重难点的提点。

2、掌握学生心理动态

初三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尤其是成绩中上的学生。曾有很多学生来找我咨询,当时他们表现出来的焦虑很明显,夜里失眠、多梦,影响他们白天的学习。成绩中下但希望考上高中的学生也出项不安、焦虑的现象。对这一部分的学生,老师帮助他们释放心理压力,化压力为动力。另一方面,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自己成绩不好,或者因为父母能帮他们轻易考上高中,所以放弃了努力,此时教师应帮助他们认识到个人努力的重要性,学会对自己负责,克服依赖心理。科任老师不仅仅是上课,同时要利用课堂教学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领导方面:

年级领导非常关心我们中考的情况,跟进我们的工作,对我们给予必要的心理指导。关注我们的身体状况和教学情况,与我们交流思想。同级组间老师团结一心,每位科任老师都积极配合班主任工作,各位老师都积极交流教学心得,让我快速成长。

人的经验是慢慢积累的,在半年教学中我也许多不足不处:

1.在课堂教学中,应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但有时由于初三课堂的知识容量较大,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导致部分学生最后干脆不学了,只等拿毕业证。

2.期望值过高,在教学过程中有时急躁冒进,欲速不达。而且,个别学生对老师的要求无动于衷,喜欢拖拉不完成任务,没有找到更具体有效的方法教育学生。

3、在复习中,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划了重点,但是有片面性,个别知识点漏掉了。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重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教学中工作中,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加强对教材的驾御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习领会新课改的精神,使学生主体性更进一步充分发挥出来。

2.改良课堂结构和提高课堂效率,杜绝不想学、无所谓的现象的发生。

3.认真并及时的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

4.继续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并及时纠正和改过,使自己的素质不断提高。

5.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懒惰思想严重,学习自觉性不高,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有了今年的经验,我想在以后的毕业班工作中,我会更好的发挥,与老师、同学们共同进步!

篇7: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又将过去,本学期我始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精心备好每一堂课,认真钻研教材,遵循新的课改理念。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心里特点,制定出适合学生实际的教案,力求设计好每一教学活动及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备课不但要备学生,而且要备教材、备教法,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力求做到每一堂课都有备而来,做好充分准备。在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

二、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做到讲解清晰化,课堂语言力求准确化、生动化,教学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在课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互动,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在课堂中做到对学生的评价多元化,通过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将教学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三、认真批改作业,加强课后辅导

实现培优辅差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作业情况,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加大对后进生的辅导,加强与他们的交流沟通。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增强学习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加强教学的研究,提高教研水平

为了适应新课改理念的教学,不断加强学习新理论,钻研新课标,学习和吸收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积极参加校本研究活动,参与组内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参加集体备课,撰写教学心得体会。同时,为了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我还积极参加了学校的课题研究,与学校领导、老师一起下乡调研,撰写论文。

本学期,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本着勤学善思的精神,一如既往地工作,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篇8:期末思想品德课教学总结

这个学期我承担了小学一、二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工作任务比较重,也取得了一点成绩,现对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做一个总结。

一、激活《思品》教学新观念。

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1、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2、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总之,通过一学年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活动,是有效实施道德品质教育和社会知识教育的客观要求。本学期,我教研组强调拓展课堂的内涵,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各种活动,承担一定的脚色,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在做中培养社会生活能力,发展个性品质,体验道德准则并规范自身的行为。如:二年级《集体生活真悦快》,就是通过几个相关专题、活动得合作体验,让学生通过合作、动手、对比实验体会集体的涵义、集体的作用。

今后我还会继续努力工作,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方法,以期取得更为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篇9:初三思想品德课教学总结

一、取得的成绩与经验

1、培养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向爱迪生学习。在学习上要多动脑,不懂就问,课后多看课外书,汲取营养,增长知识,还要认真完成作业。

2、培养学生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

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家乡,知道家乡有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引导学生保护家乡的“三化”建设和公共财物,做一个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的好市民。

3、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的社会公德。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通过讲故事,辨一辨,说一说的活动形式引导和教育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见到别人有困难要乐于助人。

4、培养学生讲道理,不任性,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一个好习惯。遇事要讲道理,不任性,还要懂得尊敬老人、爱护幼小。生活要节俭,不浪费,做一个讲道理、懂礼貌、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5、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1)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研究为手段,以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教育观,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

(2)重视了常规媒体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活跃了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扩大了教学资源。

(3)注意创设情景,把课上“活”;开发教学资源,把课上“实”;组织学生活动,把课上“乐”。

(4)比较重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往。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同学们的思想觉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帮助别人,拾到东西上交学校,好人好事不断出现。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科研能力和组织教学的能力。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学科教学的整合,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上(搜集材料的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

篇10:初三思想品德课教学总结

一、调整心态,树立信心

刚接初三的思想政治课还是有很多不适应,课堂纪律的混乱是我从来也没有见到的,看到很多学生不学习,我特别着急,学生一伙一伙的和老师作对,对老师的要求根本听不进去,甚至顶撞老师。我有许多无奈和失望,通过和其他认可老师交流,耐心向他们学习,我逐渐调整了心态。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我要逐渐的适应学生。因此我在推行目标教学的基础上,实行分层次教学,让学习好的学生吃的饱,让学习差的学生吃的好。不管是拿类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欢乐,成功的喜悦让他们的课堂纪律逐渐好了起来,我的信心也建立了起来。

二、加强和班主任的联系和沟通,调整教学方法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要从实际出发。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我经常和班主任老师沟通,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各种情况,作到对每一个学生心中有数,在教学中做到因人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学中针对性强了,避免了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的尊重,换来的是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尊重老师的最好表现就是认真听老师上课,认真完成作业。

三、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选择教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为此,本人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教学,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认真写出了切实可行的教案,使每一节课都能做到“有备而上”。本学期学校建立了多媒体教室、电脑室,开通本地教学资源,利用这一优势,本有精心组织和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下载和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课件,使现代教学技术走进课堂,使学生乐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本学期根据学校安排写有教案36课时。

四、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中本人尽量讲解做到清晰化、条理化;课堂语言力求准确化、情感化和生动化;教学思路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多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些,学生活动尽量多些;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努力实现思想品德课的.趣味化。思想品德课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与实际紧密联系,切实解决学生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学生在日常行为、思想素质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变。

五、加强课后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课后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巩固。因此本人针对中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的特点,经常通过谈心、主题探究等方式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耐心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多与他们谈心;从赞美着手,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在和学生交谈时,对他们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改变教师角色,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让他们敢说话,说真话。这样让学生感到你与他是平等的,那么他就能很好的去接受你的观点,从而转变自己的思想,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真正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总之,我一定更加努力,完善自己的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争取更大的成绩。

下载思想品德课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思想品德课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三思想品德课教学总结

    本学年本人担任了初三四个班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与复习工作,是我第一次使用山东版的教材。虽然感到很累,压力很大,但在年级组、主任的带动和帮助下,始终抱着“对自己负责,更要对......

    政治课题初中的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小编推荐]

    政治课题: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 一、选题: (一)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有许多学者和一线教学的专家对课程改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回顾与反思。这些......

    情景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课题研究计划

    情景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课题研究计划 回顾课程改革的历程,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的不足,还没有真正改变教学实践中的机械被动性,教学......

    思想品德课教学计划

    思想品德课教学计划 思想品德课教学计划1 实小《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两门德育课程是......

    思想品德课说课稿

    思想品德课说课稿 思想品德课说课稿1 今天我要进行的说课题目是《我知我家》。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

    初中思想品德课

    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1.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是基于对当今课堂教学的反思、是基于新课程改......

    思想品德课经验交流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以说理为主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教师讲解,教师上课照本宣科,给学生一种“假、大、空”的感觉,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往往不太感兴趣。那么,怎样让学生真正喜欢思......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2011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2011---2012学年度教学计划本学年度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本人主要承担初三年级六个班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现将本学年度思想品德教育课的教学作如下安排: 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