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田鹏忠(推荐)
让三尺讲台 铸就每一名教师的中国梦
保定市徐水县崔庄中心学校 田鹏忠
去年暑假,教育局为提高我县中小学幼儿园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于8月15、16日在徐水一中进行了培训,会上不仅请来了北京的几位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而且我县教研室、电教站、人事股、计财股、法制股、普教股等七个股室针对各自的业务知识对全县600多名校园长进行了培训,但不难发现这几位股室长所做报告内容的共同点便是——千方百计想让校长培养教师们对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有职业幸福的认同感,尤其是人事股的王建中和计财股的刘文军二位股长对涉及到校长教师切身利益的解释,更明显的是想突出这一点。我们都知道:教育是心灵的事业,一个不幸福的教师肯定无法让学生获得人生的幸福。只有教师感受到了尊重,感受到了关怀,感受到了幸福,他们才会把这些感受传递给自己的学生,以幸福塑造幸福。作为校长,要有“教师第一”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智慧,让教师拥有较高的幸福指数,让我们的校园充盈幸福。那么如何培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六方面着手:
一、求本溯源,努力探寻本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真正原因 培育教师职业的幸福感,首先要摸清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根源,并对此进行归因,然后对症下药。有人认为,教师职业幸福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工资不高、待遇低,其实也不完全这样。据报道新
加坡的工资收入水平是印度的80多倍,但是这两个国家的幸福指数却旗鼓相当。因此。如果我们校长仅仅将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仅仅归结到工作待遇上,那我们校长绝对就无能为力了---很明显我们左右不了上级有关部门而去让他们加薪。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入手,即:一个教师若想获得职业幸福感就必须努力去实现自我价值,而自我价值的实现必须以职业为载体,以职业的价值认同、自己所具有的实际才能、个人兴趣和意愿为前提条件。所以作为校长,在对其教职工进行职业幸福感培育时,必须要了解教师真正缺的是什么,学校为教师能做些什么,让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保持教学欲望和职业激情。
二、以人为本,满足教师的社会和心理需求
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以教师为本,一切从教师发展出发,了解教师的个性,发展教师的特长。只要管理者将教师放在第一位,教师自然就会将学生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就是注重人性化管理。例如,近来不少学校实行了指纹考勤,不可否认,指纹考勤对强化教师管理,规范工作秩序,约束教职员工准时上下班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指纹签到是一种约束,不是一种激励,只能留住人,不能留住心,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甚至给教师的心灵造成无法弥合的创伤。在倡导以人为本管理的今天,更多的应该注重教师职业道德提高,重视教师的社会、心理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满足教职员工社会和心理的需求,改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协调好人际关系,尊重
他们的人格尊严,提高职业幸福指数,激发群体士气,培养组织凝聚力。
三、稳步推进,消除广大教师追寻职业幸福的倦怠感
笔者认为: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消除职业倦怠的重要举措,如果一所学校听不到教师的歌声、笑声,压力得不到缓解和释放,教师早晚会走向职业倦怠。
学校要努力改善办公设施,保障教师基本的文体活动——去年我县借省督导评估之机,为所有中小学配备了健身器材,学校一定要适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健身操、乒乓球赛、篮球赛、羽毛球赛、才艺展示等等。尽量减少考试的次数,取消考试排名,生活待遇上多关心教师,让他们感到温暖和体贴,心理上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安全感、愉悦感和积极乐观的向上感。当然,在当今举国上下都围绕高考、中考指挥棒转的今天,能做到上述这点谈何容易?因此作为管理者的我们深知肩上的担子该是何等沉重!
四、努力构建校园文化,此举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基础 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使教师因为和谐而幸福,因为幸福而热爱,因为热爱而投入。一个学校人际关系不和谐,充满个人主义色彩,教师间相互竞争加压,甚至相互攻击,这些都有可能丧失职业幸福感。作为校长,工作中要讲公平,使教师能获得心理平衡;讲民主,使教
师能达到情绪上的饱和;讲实践,使教师能享受和谐的校园环境;讲创新,使学校产生强大的发展后劲。
今年,我县从初中开始,对各年级同科教师实施了“捆绑评价”,笔者认为此举甚好!一则可有效激励同科教师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学习,有利于集体备课的有效实施,二则,避免了同科教师之间的相互“倾轧”,甚至于尔虞我诈,自然也有利于创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有利于让教师在学校中找到一种归属感、幸福感。
五、学会包容,让教师找到职业幸福回归之路
作为校长,我们必须懂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道理,当老师偶尔因为路上堵车来晚了一分钟,不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善意地笑一下;当年轻教师工作中表现出急躁时,你可以先表扬他所付出的努力,然后再告诉他怎样去做……
包容是一种境界,一种艺术,一种智慧,更是一个管理的诀窍。校长应该理解、体谅、关怀和尊重教师,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人格感召力和教化力,做个善良宽容而又不乏智慧的校长。
六、开好生活会,努力让所有老师们心态保持平和,真正能让他们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
作为校长,应该多开生活会,努力让广大教师感受到今天的教学环境、生活待遇比过去好多了。经常给教师积极的心理暗示,让教师
获得心理满足感,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工作和学习。相反,如果总是做横向比较,觉得今天不如这个单位,明天不如那个同学,越比越丧气,越比越没有信心。所以我们还不如实在一点,热爱自己的工作,心存感恩地过好每一天。时时告诉他们:你既然无法改变现实,那么我们只能改变心态!因为你开心这一天得过,不开心这一天还得过。
当然,笔者深知:说永远比做容易的多,以上只是我粗浅的认识,只想从当今广大教师职业幸福感普遍下滑的今天,提供几点不成熟的建议,如果诸位同仁能参照实施一二,或许会有些许成效吧。
附简介:
田鹏忠,男,47岁,中教一级,自2001年任南亭中学校长,2010年至今任崔庄镇普教校长,本科毕业。
通讯地址:保定市徐水县崔庄中心校邮编072550
第二篇:读沈鹏《书法,在比较中索解》 张忠田
读沈鹏《书法,在比较中索解》
文/张忠田
诗、书、画的关系,是书法理论研究绕不开的一个课题。沈鹏先生《书法,在比较中索解》一文,通过作者本人多年的书法实践对此进行了认真诠释,这对于我们认识这个问题是有益的。但沈先生的索解,有的地方并无找到确实答案,有的地方先生自己也陷入迷茫。
关于诗、书、画同源。沈先生研究认为,“书画同源的“源”,就要追溯到象形文字了。不过“象形” 在“六书”中只占其一,汉字中真正属于“象形”的不多。再把“书画同源”的概念扩大,便指向书画的工具、表现手段、艺术理念。绘画“六法”中的“骨法用笔 ”、“经营位置”,相对于书法的笔法、构建。”其实,诗、书、画的关系:诗,艺术化的语言,书,艺术化的文字,画,艺术化的世界。世界,即自然界、人类社会,是人类认识的起源,也是诗、书、画的源泉。沈先生解读诗、书、画的关系,之所以未得其解,就在于把诗、书、画都具体化了,把某人某件诗、书、画作品当作诗、书、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赞誉王摩洁书画作品的,不能用来说明普遍意义上书、画的关系。诗言志,也是诗的一种境界,诗,还可状物,还可明理,只有状物的诗,才会诗中有画。春蚕蜡炬诗,是哲理诗,当然不能入画啦!但此诗可以用书法作品来表现。
关于书法艺术的独立性。沈先生认为,把书法“素材”当作书法艺术的“内容”,在理论上是悖谬的,在实践上无益。认为书法艺术与书写的内容(素材)无关。他列举了《唐摹万岁通天帖》、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碑评第十八》从《爨龙颜》、《石门铭》到《苏慈碑》一口气举了四十六种碑,列举它们的意蕴,其实都与所书写的内容无关,因此,得出书法艺术独立性的结论。这种判断似乎是对的。但我们可否反过来问,书法艺术离开书写的内容是否还可称为书法,如果一件书法作品满纸无聊粗俗的文字,是否还有其价值?答案可能是否定的。书法的内容,即书法的载体物——汉文字,进而由汉字组成的词语,它们彼此是唇齿相依的,形式服务于内容,内容反过来强化形式。汉字本身是美的,由不同汉字组成的汉文学作品如诗、词、赋等本身具有韵律性,它本身也是美的。强调书法艺术的独立性,而得出书法与“素材“无关的结论,在理论上是发悖谬的,在实践上是无益的!
书法是什么,是汉字书(刻)写的艺术,书法是历代传世书法作品的抽象,而不是某一件作品。沈先生用张旭写古诗四首没有出现四种风格的解读,就是把具体化的书法作品当做书法的缘故!书法家若写杜甫秋兴八首,也不会出现8种风格(笑)!但是,我们在欣赏秋兴八首的作品时,还是能感受到杜诗的魅力,能读出诗中的画来!
再者,书,心画也,也是特定意义上说的。其实,书,可记事,可把玩,可传语,不能把特定意义上说的普遍应用。当然,书为心画,是书法家达到一定艺术修养才能实现的境界,不是所有会写字的人,不是所有书法家在创作所有作品时都能达到的境界。但作者在创作时的心境会影响作品的风貌,这是不言而喻的。不过这种影响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体察出来的!
书法,在比较中索解
沈 鹏
诗、书、画结合,今天还有没有魅力?很难设想与过去年代相提并论,文化环境、欣赏趣味有了很大差异。但是文化有传承性,研究传统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三绝诗书画”一向是中国传统文人追求的目标。这种追求可说与生俱来,同生命的追求相一致。书
“书画同源”的说法很早。据《历代名画记》,最先创造文字与绘画时,二者“同体而未分”。照此,书画同源的“源”,就要追溯到象形文字了。不过“象形” 在“六书”中只占其一,汉字中真正属于“象形”的不多。再把“书画同源”的概念扩大,便指向书画的工具、表现手段、艺术理念。绘画“六法”中的“骨法用笔 ”、“经营位置”,相对于书法的笔法、构建。《历代名画记》的作者张彦远又说王献之作一笔书,陆探微作一笔画,“故知书画用笔同法”,这又把书画的“源” 拉近了一步。书法之于绘画,还可以说前者为后者提供了抽象的美学原则,而绘画也丰富了书法的美学思想。有位画家曾对我说:为什么常谈书法影响绘画而不大说绘画对书法的影响?我想可以从书法更具抽象性这一特点作解释。但既然是“一笔书”、“一笔画”,必定会互相影响。八大山人书法的中锋用笔,构图的空灵虚应,感情的冷峻超逸,很难说绘画与书法的相互影响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我们甚至可以把八大的书法当绘画欣赏,或者把绘画当书法欣赏。还有的画家,在书法中吸收树石的皴擦,兰竹的撇跳,比如石涛、徐渭等。石涛诗句“画法关通书法津,苍苍茫茫率天真”,说得很好,石涛绘画的“一画”论涵盖了书法,所谓“自一以及万,自万以治一,化一而成氤氲,天下之能事毕矣”。| 中国书法之门,第一书法互动媒体-I a M4NIb])Y+U[
诗书画结合,诗在第一位。按作品的视觉形象,画占据最重要的位置。诗,既实指画上题句,而更重要的是诗意。传统的中国文人画,倘没有题诗,会觉得缺了点什么,但有了诗句是否一定有诗意,很难说。而如果有了诗(通过书法载体)却并无诗意,便难以想象那画也果真内涵诗意。从诗、书、画的某一侧面可以看出作者的全面修养。书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一种境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读者在吟诵诗的同时体味着画的境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也有鲜明的画面。单看这两句,似乎仅有“画”而缺少“诗”,而全诗的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大大拓宽了时空。“窗”、“岭”、“雪”、“门”、“船”都诉诸视觉,却不局限于视觉感官所及,由视觉拓展了想象。诗中有画面而不止于画面,应当说有画“意”,进一步说,有“诗意”。诗意从“画面”生发,画意由诗意得到升华。书
并非诗里所有的视觉形象必求“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所谓“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为美学境界之一种。无论画或诗,其中的视觉形象必定要引起联想才够味。绘画如果停留在视觉表象,便失去了画意,更谈不上诗意。我们赞赏某幅画,说画有尽而意无穷,这里的“意”,在很大程度上是诗意。西方美学家说过一切艺术都趋向诗,黄庭坚说过“凡书画当观韵”,“韵”虽是各门艺术共有,但首先是诗的特征。所以我们可以把绘画要有诗意看作普遍性的要求。至于诗中的画意,依赖视觉暗示,又非仅止于视觉。并非诗里所有的视觉形象都能在绘画中以诗意表现出来。画家如果不是发挥想象,发扬个性,单画“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样的诗句,难以体现诗的意境,为此,不但要体味诗人杜甫的原作,更要有画家独特的创造,画家要发挥特有的想象力。我见过一幅画,蜡烛垂泪,春蚕吐丝,题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画者不知,像李商隐这样的名句,几乎不可能以绘画再现。诗中春蚕、蜡炬等形象化的词语,全属象征隐喻,简单化的视觉再现,失去了诗的意境,绘画只成图解,而图解则失去了绘画的本质。
以我体会,传统的“诗意”,就意境而论,一般偏向于静观的、阴柔的美。但与之相对的动态的阳刚之美,也贯穿于全部诗史,唐诗中比如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杰作体现的美学境界,是阴柔之美不可替代的。我们还要注意到,当代“诗意”的观念在扩大、更新。纪念抗日战争七十周年的画很多,袁武那幅抗联战士倒在雪地的形象,令人震撼、引人深思。一个巨大的人形永远与冰雪融为一体了。表情单纯又丰富,没有笑容,没有哀伤;永远死去,永远活着。作者没有用纪念碑式的手法塑造人物,却从人物与自然合一的高度找到独特的艺术语言。我不知道画家有没有受到十九世纪英国米莱斯《奥菲利亚》潜在的影响,甚至有没有受到巴黎公社墙的感染,那浪漫主义精神具有一致性。袁武的画以及画中诗意,为古人所无,因为当代人的生活体验以及艺术理念比古人有了发展。看来王国维说的“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也只就相对的意义而言,袁武创造的大境界,不追求轰动效应,却远非小巧萎顿之作可以比拟。我们对诗意的理解,不必只限于古人常举的例证。诗书画结合,完全可以也应当在新的基点上实现新的创造。书
画诉诸视觉,诗以语言驰骋想象。两者结合,互相生发又互为补益。画与诗的载体如此相异,而绘画与书法,则同是诉诸视觉,所以一当说起“书画同源”便很容易被接受,书法与绘画的融通,已被长期历史积淀存在于深厚的美学传统之中。
我们可能较少涉及书法与绘画的相异。这里想先说一说书法有没有“内容”,如果有又是什么。书法艺术以墨线为主导,按照特定的文字形成结构,由一画、二画、三画„„直至万画。书法的形式可说即书法的全部。但按照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在任何情况下,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书法的“形式” 也是有内容的。
把书写的“素材”当作书法作品的内容,几乎是最常见的误解。比如书法家写一首诗,一篇散文,那诗、散文便当作书法作品的“内容 ”了。但是那诗、散文并非直接对应于书法的“形式”,只是书写时采用的“素材”。书法既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就应当以自身的形式与内容为对偶范畴。倘若只要以书写的文词为内容,书法岂不徒具外形?岂不成了纯粹的某种工具?书法家只要凭借自己的“技术”就可以表现“内容”,书法艺术的独立性到哪里去了?书法的本体到哪里去了?
我感慨书法本体的缺失。无论什么经济文化需求,社会政治活动,到书法家那里大笔一挥便算完成任务,便算有了“书法”。书法家似乎不需要独立思考,不需要坚守艺术本体的立场。我当然不主张书法家置身社会之外,就像任何人不能脱离社会一样;艺术家对社会的动向理应格外敏感。但是只要承认书法是独立的艺术,书法家的那枝笔是个体的存在,那么,书法家就不应当简单地被视为“笔杆子”,书法家按照艺术自身的规律发挥所长。梁启超说过“个性的表现,各种美术都可以,„„但是表现得最亲切、最真实,莫如写字。”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各自出于真情宣泄,不为了“配合” 什么,却真正具有很强的社会政治意义,就书法本体而论,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度。《唐摹万岁通天帖》里那些信札,倘仅就文词来说,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相似于今天手机上的短讯,书写者不曾想到传世,更没有想到会成为经典。书法的“素材”和书法艺术本身,全出自真情流露。或许正因为如此,具备了传世经典的可能性。
把书法“素材”当作书法艺术的“内容”,在理论上是悖谬的,在实践上无益。我们睿智的古人,从来没有把问题混淆,尽管那时还没有“内容”与“形式”作为一对哲学范畴提出,古人的基本观念却很清晰。有关书法艺术的“内容”,我们且从古人大量文字中寻找启示。历代书论,谈到书法的特征,谈到某家某派的风格,有数不尽的比喻,天地万物无所不包。蔡邕《笔论》:
“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书艺公社交流论坛-}
李阳冰《上李大夫论古篆书》:
“随手万变,任心所成;通三才之气象,备万物之情状。”
韩愈《送高闲上人序》:
“„„天地万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 中国书法之门,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碑评第十八》从《爨龙颜》、《石门铭》到《苏慈碑》一口气举了四十六种碑,列举它们的意蕴。诸如古圣、散仙、贤达、佛子、将相、妇幼;山川、木石、松竹、兰菊、烟雨;强弓、长戟、大刀、舞剑;宫殿、古物;以至人的言谈精魄、体态容止、风度骨气,凡天地人所包容的,无不融入书法的造型。看来翁方纲的“世间无物非草书”不仅适用草书,于其他各种书体都是同理。&SS
很有趣,以上所有论述书法造型的语言,都仅止于比喻。虽然出以形象化的类比,却绝非书法直接描画的形象,而尤其是所有的比喻仅止于书法艺术自身,没有一种比喻同书法作品的文词素材相关联。古人早就懂得书法艺术的独立性。比之绘画,在绘画为形象者,在书法则为意象。形容某书法作品类似佛道老幼,不是说书法再现了佛道老幼的形象,即使象形文字如“山”、“川”、“日”、“月”,当其以书法艺术出现的时候,也不以画成“山”、“川”、“日”、“月”为能事。书法并不因为没有实现绘画的功能而遗憾。品评书、画有不同的标准。绘画的形象性离不开再现。对书法而言,“形象性”仅是基于直觉的暗示。所以倘将书法的意象混同于绘画形象,又倘将绘画形象强加于书法,不仅徒劳无功,而且误解了书画的区别,或者误解了“书画同源”的本意。这里,我并不反对并且主张书法与绘画在创作中互相渗透、融合,积极尝试会出现新的艺术思维,但是区别书画的异同,将有利于渗透、融合,使我们的探索更具有自觉性,更能够在感性直觉的创造中充满理性感悟。
克莱夫·贝尔说得好,艺术品唤起特殊的感情,但“不是指一切艺术品均唤起同一种感情”。诗、书、画作品都承载感情,但承载着不同元素的感情,单从这一点也可以说明,不能用预制的感情“塞”进某种艺术。以我的认识,克莱夫·贝尔把艺术定义为“有意味的形式”,主要针对视觉艺术。但各类视觉艺术的内容与形式也有特殊性,比如绘画中的主题性作品,能否仅以“有意味”概括?如果是,那么它与纯粹的花卉、风景、图案之间有些什么区别?我以为应作进一步具体的考察,至少,那“意味”很不相同,贝尔说的“不是指一切艺术品均唤起同一种感情”,在这里也是适用的。
然而,“有意味的形式”的定义肯定很适合书法艺术。书法艺术的意味要从它特定的形式去寻找,或者说书法特定的“形式”确定了特定的“意味”。再进一步,书法的各种字体、风格之间的区别,即便是细微的区别,仍然要从“不是一切艺术品均唤起同一种感情”加以阐释。“有意味的形式”在书法体现为意象,有别于绘画的形象。读者有时可以从书法欣赏中获得类似观画的那种审美的愉悦,却不能把书法与绘画互相代替。
上面我们说到书法艺术同书写的文词无关,然而孙过庭《书谱》里一段为人熟知的话,可能给我们带来认识上的分歧:
“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瓌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
这里我们再读《关尹子·三极》中的一段话:“善琴者有悲心则声凄凄然,有思心则声迟迟然,有怨心则声回回然,有慕心则声奕奕然。”
与上引《书谱》对比,都说操艺者随主观意志转移作用于手下艺术,生出不同效应。然而我们很容易忽略,《关尹子》描述的“善琴者”,无论琴谱有标题或无标题,都没有“词”,善琴者以其“心”在演奏中转化为“声”。而孙过庭《书谱》里提到的《乐毅》、《画赞》、《黄庭经》、《太师箴》、《兰亭》全是有血有肉、生动活泼的文章,所以读以上孙过庭一段文字,我们很容易理解为王羲之因书写不同的文章,怀抱不同的情感,所以书法的风格也随之变异。我过去也有类似看法,其实要说书写不同的文词怀抱不同的情感,当然千真万确,不能设想一个真正的书家在书写时对所写的文词内容无动于衷。但问题是书法自身能不能具体地体现特定的文词内容,“有意味的形式”能不能直接写出文词的意味?按逻辑,我们承认书法的独立性,书法艺术外在于书写的文词(非外在于“文字”),书法的“形式”与“意味”在书写过程中得到体现。所谓“一寓于书”,应是将天地万物之变以及各种情感因素寓于书法特殊的艺术形式。《书谱》说王羲之写《乐毅》等作品的情绪反应,应是指不同文章在书写时引起的感受,“涉乐方笑,言哀已叹”,其“哀”、“乐”都因文章产生,由“涉”、“言”二字可以解析。当作品完成后,我们又将文章与书法作综合的欣赏。此时,文章内容即对书法的情感意象起着暗示作用。我们阅读时感到文章的喜怒哀乐似乎尽在书法之中。所以,上引孙过庭一段话包含两重意思:第一,几篇文章激发王羲之书写时怀抱不同的情感;第二,作品在阅读中引起不同情感是文章与书法综合欣赏获得的感受。然而,书法艺术的形式美仍然独立存在。
实际上书法不能直接体现文章的哀乐。所谓“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说明书法以点画形成自身的规律,孙过庭也同其他许多书论家一样,以“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等形象化语言形容书法,实质上表明书法的意象性质。书法不能直接再现客观物象,无力体现作品的文词内容,绝非书法的“短处”,恰好是书法自有的长处。我们不厌其烦再录一段《广艺舟双楫·碑评》开头对几种魏碑的评价:
“《爨龙颜碑》若轩辕古圣,端冕垂裳。《石门铭》若瑶岛散仙,骖鸾跨鹤。《晖福寺》宽博若贤达之德。《爨宝子碑》端朴若古佛之容。《吊比干文》若阳朔之山,以瘦峭甲天下。《刁遵志》如西湖之水,以秀美名寰中。„„”
试问这些形象化比喻不全指书法本体吗?有哪一点暗含碑文中的人物和特点呢?张旭传世作品如《断千字文》、《肚痛帖》、《草书四帖》„„怎能从书法艺术与文词之间寻找暗合?《千字文》虽有韵而无诗意,到张旭笔下如急风骤雨,汪洋恣肆,非关《千字文》语言的魅力,只为张旭狂草的高度使然。同理,赵佶的真书千字文、草书千字文,都是真、草书法的极致,无关《千字文》内容。倘将强求书法表现文词内容的主张贯彻到底,那么张旭《古诗四帖》所写的庾信等四则不就要分别写出不同的书风吗?陆游八十岁用猩猩毛笔写的七首自作诗是否要区别七种风格呢?
也许解释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会遇到一些困难。《祭侄文稿》对叛逆者的愤慨溢于言表,充满刚烈之气,书写时形体多变,感情充沛,但是文稿的内容仍旧不直接反应于书法。书法作为“有意味的形式”只是与书法这种特定形式相对应的“意味”,不承担“阐释”文稿的任务。换一位作者书写,甚或颜真卿本人再次书写,必定出现另一种形态。所以张晏评论《祭侄文稿》说:“起草又出于无心,是其心手两忘,其妙见于此也。”陈深谓:“其妙处殆出天造。”一个“无心”,一个“天造”,道出了好的作品任何时候绝非故意制作,越是伟大的作品越出于“无心”“天造”。以此解读王羲之随意书写的信札比较容易,解读惊天动地的《祭侄文稿》同出一理!
书法家写诗的状况又是怎样呢?诗当然也给书法家提供灵感,但书法不是诗的“形式”,此中道理就不用再说了。诗的形象表现力以及想象时空,比书法宽广得多。“不学诗,无以言”既关系社会伦理、人际交往,也说明诗把语言之美提到最高度。书法艺术在文字书写范围内,由线条的运动创造美,其抽象的原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绘画、雕刻、建筑等各门艺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不学书法,无以言艺术”。从诗与书法找通感,前者发挥汉字的意美、音美,后者发挥汉字的形美。我们不妨从两者追求的最终意境寻找共同点。书
我国传统艺术崇尚“言有尽而意无穷”。傅毅《舞赋》:“歌以咏言,舞以尽意”,舞比歌相对而言是“尽意”了。可是再往下看:“修仪操以并志兮,驰思乎杳冥。”显然“尽意”又是相对的,“驰思乎杳冥”才是高境界。舞蹈与别的艺术一样,仍以“不尽意”为上乘。
以言志为特长的诗,重在抒情,抒情又贵乎“言有尽而意无穷”。“意”重于“言”,形象大于思维,是普遍规律。诗词的虚写比实写更可贵,“虚”不脱离“实 ”,但“实”如果没有了“虚”,诗词便不能超越较少字数的局限以扩大境界。人们熟知的像“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明日巴陵道,青山又几重 ”(李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无不在实中求虚,以虚带实,以有限之言抒写无尽之意。书艺公社(SHUFA.org)以打造“第一书法互动媒体”、建设书法也十分讲究虚实相生。虚比实更可贵。蒋和谓:“大抵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笪重光谓:“匡廓之白,手布均齐;散乱之白,眼布匀称”,认为“眼” 重于“手”,“散乱”高于“匡廓”,美学境界不在同一个起点上。在书法作品中,虚实境界与黑白分布有密切关系。书法少不了黑白,问题在善于分布,而黑白的分布不以“均齐”为美,“均齐”只能产生“状如算子”的效果。至于“匀称”,按笪重光的意思,当与“散乱”相称,“散乱”非一团乱麻,是统一中的变化。如此看来,各类书体中最有条件体现虚实相生者莫过于草字了。但虚实黑白的基本规律,在篆、隶、楷各体中也同样体现。王献之楷书《洛神赋十三行》,妙在空间布白的风神萧散,疏远淡泊,我们未尝不可以当草书看。而草书中之劣者,被讥为春蚓秋蛇,连绵游丝,收放无度,疏密失体„„看来,对草书的批评正如对草书的赞扬一样多于其他各种书体。
虚实、黑白分布,由逐字逐行到整篇,整篇效果是最重要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在书法则为“字有尽而意无穷”,以有限的空间给人无穷的联想,超出了作品的局限性。书法的联想还可以扩大到时间,读者设身处地想见书写者挥毫之际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空间分布与时间运行同步进行。
有两句经典的名言:“诗,言志”(《尚书》),“书,心画也”(《扬子·法言》),古人用最精练的语言指明了诗与书的本质。扬雄在“ 书,心画也”前面有一段话:“弥纶天下之事,记久明远,著古昔之昏昏,传千里之忞忞者,莫如书。”此处的“书”显然指文字,后来者乐于将它包括书法,或者索性认定“书,心画也”的“书”即指书法,原因大概不但因为文字的工具作用一开始就与书法同时存在,所以“书”涵盖了书法;而以“心画”概括书法艺术,实在太精粹、太准确不过了。诗与书,一个言“志”,一个“心”画,在表达思想、意志、情感的根本点上,达到了一致。在诗为虚实者,在书法出于黑白分布。虚实不能没有黑白,但并非所有的黑白都能达到虚实相生的效果,虚实是一种美学境界,进入美学境界的黑白才是真正的黑白。
再从诗书深层寻找两者的共同点,就该提到“节奏”了。诗的语句,以节奏为结构,在节奏中运动。常见的五字句、七字句,分为二——三;四——三。吟诵的时候按平仄、诗韵,发出和缓、急促的语音,五字句为二、二、一,七字句为二、二、二、一,朱光潜先生以“的当、嗤当、嗤当、晃”徽调中的锣,说明节奏与韵(见《诗论·第一章》)。节奏是至关重要的,有了节奏,诗的形式才有生命,节奏的重要性不亚于平仄、音韵。有写得好的新诗,不讲平仄,不押韵,依靠节奏注入生气。-Pt[#?%}S*qn
节奏之于自然界,于人本身,无所不在。节奏与和谐几乎是二而一的美学概念。节奏营造和谐,和谐依靠节奏,但都不是单调一律。优美的节奏与真正意义上的和谐,所谓“ 和而不同”,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变化,由变化达到统一。书法艺术的美,也深藏在节奏之中。“一波”为什么要“三折”?“三折”就含有变化着的节奏。“波”说的是捺笔,其实书法的各种笔法包括一点、一画,都内含“三折”,“三”是常数,也无妨是变数,书法的一笔中可以有数不清的“折”。| 中国书法之门,第一书法互动媒体6O&j] bD/vP
书法作品由一笔开始就有节奏,由一笔到一字、一行、一篇,节奏在展开、丰富。长卷如怀素《自叙帖》、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像时间中行进的交响乐,浩荡跌宕,前后呼应,高潮迭起,有极丰富的变化。书法家完全按照自己的美学观念,以书法自身的规律运行无阻。书艺公社(SHUFA.org)以打造“第一书法互动媒体”、建设“中国
书法与诗,最深层的美虽可以归到节奏,但书法家写诗却不与诗的节奏同步。这一点说起来有点“煞风景”,然而理论与实践证明为必然。我们从黄庭坚的《李白忆旧游诗》、《花气熏人诗》、《经伏波神祠诗》的书法艺术中不但不能找到与诗的内容的“一致性”,并且也不可能找到诗书节奏的“一致性”。诗的节奏与书法的节奏独立自在,各自发挥特有的美质合为完璧。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忆他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吟诵诗文,有一段生动的描写:| 中国书法之门,第一书法互动媒体W4PY'Yr4T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昵~~;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书艺公社(SH“微笑着”、“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都是对诗的激赏,是对节奏感的体验。然而书法家对诗的激赏,并不直接将诗的节奏融进书法,书法节奏因书法自身的特点形成。O
照这么说,书法家多读点诗,或自己作诗,是不是有益于书法呢?好的书法肯定与诗意相通。海德格尔说过一切艺术品都是具有诗的特点。一个优秀的作家、艺术家未必是诗人,但作品会含有诗意——诗的深邃的意境,丰富的情感,简练的语言,有韵律的节奏„„一句话,诗的灵魂。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会说某个不写诗的作家堪称诗人。对书法家来说,也是一样的,书法家笔下的线条,一任自然运行,流露出来的情感、意境、黑白、节律,都与诗相通,与诗共鸣。我们不能要求书法家读了点诗便立即有益于书法创作,但是当书法家的阅读出以真诚的而不是漠然的,深情的而不是肤浅的,并且较好地理解诗的本质特征,那就肯定会对书法创作产生有益的影响。我们甚至可以说,越是无意于“直接”从诗里受益,越能获得更多的益处。因为诗的感人在于“言志”,诗的节奏、韵律从深层影响书法家的素质,所谓“潜移默化”。像“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我们从中体悟人生、游乐人生,却不能获得知识。为了理解诗的背景,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贺知章、程颐的经历,他们写诗的时代。而要理解杜甫的《三吏》、《三别》、《秋兴八首》,更要懂得历史,也不能不懂得诗里的典故。读诗不能不依仗知识,但归根结底诗给人的还是言志。叙事诗虽然要叙事,却仍旧是诗。
书法艺术同样不能给人知识。书法纯粹抛开知识内容。汉斯立克在《论音乐的美》一书中的著名论点:“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用来解释书法非常恰当。“乐音”作为音乐最基本的元素,在书法以“线 ”的形式出现,都从生活中提炼出来,规范化、美化。在音乐为乐音的运动,在书法则为线的运动。还是汉斯立克说的:“这些乐音的行列和形式除了它们本身之外别无其他内容。”书艺公社交流论
书法就这样以自身的特殊性进入艺术行列。书法是不是一种文化?当然是。但重要的是界定它在文化中的坐标,研究它以何等“身份 ”如何进入文化范畴。书法之所以成为文化现象,不因为文字传达的内容。我们由甲骨文的卜辞,了解大量殷商历史;《石鼓文》提供秦国君游猎的情况;每件魏晋墓碑都诉说一段故实„„人类文明的历史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文字作为工具的作用比书法重要得不可比拟。但当我们研究书法的时候,必得把文字作为工具的功能放在一边,把书法当作一门独立的艺术,不然无法深入到本质。书法的历史,就其本质来说,应是书法风格的发展史,是为书法艺术纯粹性所决定的。
笼统地说书法属文化,是容易的。书法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只因它是艺术,不然便失去了书法自身的存在。肯定这一点,对于我们确立书法发展、提高的方向,我想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把书法艺术在文化中定位,肯定它的特殊性与一般性的关系,不因其特殊性而超越一般性,也不因强调其重要性而违反科学性。有一种说法值得商榷,即认为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我疑心这个命题的提出,很大程度上出自对书法的挚爱以至偏爱。欣赏艺术不排除偏爱,各门艺术都有特殊的爱好者。艺术的偏爱甚至促进艺术的多元与繁荣。然而我们不能在情感因素与科学论证之间画上等号。我重新阅读熊秉明先生的《书法和中国文化》,论证的出发点是“一个文化的前提是哲学”,然而“中国传统哲学家的终极目的不在建造一个庞大精严的思想系统,而在思维的省悟贯通之后,返回到实践生活之中。”熊先生把中西哲学的思维方式作了一个对比,从艺术与哲学的双向思考,说出通过书法可以“研究个人心理,了解个人的心灵”,“通过书法研究集体心理,了解民族性和文化精神。”熊先生有不少颖悟给人启发。使人不解的是,熊先生突然(恕我看来如此)超越许多中间环节,并且没有考虑到各门艺术都以其特殊性跻入广大的艺术之林,便提出了:
“抽象思维落实到具体生活的第一境乃是书法。”
“如果哲学是‘高处不胜寒’的峰顶,则书法是可以游憩流连的园地,所以可以说是文化核心的核心。”
既然哲学是文化的“前提”,书法又是“文化核心的核心”,那么书法必然又推向了哲学的“核心”?要说书法内涵哲学思想,哲学思想启示书法,当然不错,正如各门艺术都可以上推到哲学。在众多的艺术门类(特别是造型艺术)中,书法以它的抽象性,甚至可以给其他艺术更多的启发,林语堂曾说过“在我看来,书法代表了韵律和构造最为抽象的原则,它与绘画的关系,恰如纯数学与工程学或天文学的关系。欣赏中国书法,是全然不顾其字面含义的,人们仅仅欣赏它的字面和构造。”(《中国人·艺术生活》)以我看,书法说到底是一门艺术,它并不因其特殊性而高于其他艺术或凌驾于其他艺术之上。在这一点上可能同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相类似。
书法依赖文字,文字为传播文明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在漫长的历史中,文字的书写与书法的传播从现象上看几乎是二而一的事情,会不会因为如此难分难解,我们产生错觉,把书法在文化中的位置夸张到不适当的地位呢?会不会因为我们情感上偏爱书法忽略了理性思考呢?好在熊先生自己也曾怀疑他是否有“故作夸张”,我们的目的在按照事物本来面目探讨问题,使认识接近真理。
(本文按授课讲稿展写)书艺公社交流论坛dNa-dJ2VI#x)O^
二○○九年二月
本文刊登于2009-5-13的《书法报》上。
第三篇:论文1(田鹏)
试论如何在初中思品课堂中进行案例教学
龙山县石牌中学 田 鹏
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理念案例教学法是指利用真实的事件为基础的撰写的案例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让学生针对案例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简言之,案例教学法就是利用案例作为教学媒介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关系是一种完全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订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教师按照案例教学所提供的步骤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一改那种教师既当“导演”、又是“演员”,学生只是“观众”的课堂变为学生既当“导演”、又当“演员”,教师只充当主持人的角色。使课堂气氛变得活泼、生动、快乐。
农村初中生没有严重心理健康问题,而一些小的问题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生活不是很尽如人意;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但认识都不够准确,对自己的缺点认识不足,虚荣心较强,维护自尊的方法不正确,很多学生的自信心不足,大多是有一定程度的自卑,有个别学生陷入自负的误区,学生缺乏自信,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而产生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心灰意冷的复杂情绪,也就很难做到自立和自强;中学生大都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渴望或者愿意学习法律知识,中学生大都具备一定法律知识,中学生对法律知识多停留在层面认识,运用法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学生虽然对“责任”有所耳闻,但对责任心、责任感、责任意识等还没有明确认识。部分学生存在逃避责任,缺乏责任意识,不能自觉承担责任。表现之一是自我中心意识过重,社会责任意识淡化。
现代中学生对传统政治教学课堂不敢兴趣,感到政治课枯燥无味,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在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现状却令人担忧,目前,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方法是讲授法。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也以“知识”为中心,忽视智力、能力、情感、态度等因素;往往重说理、轻情感;重结论、轻过程;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或称为“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式的教学方法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但是,这种方法的缺陷也是明显的,首先表现在,这种靠教师讲授,缺乏师生之间必要交流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不易掌握所学的内容,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低下;其次还表现在,这种讲解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以讲解理论为主,缺乏与实践的衔接,只重视理论的掌握,学生虽然有了较扎实的理论功底,能应付各种条条框框,但却不知如何在实践中使用这些理论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显得束手无策。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其课程改革目标中明确规定:教学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创作的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要切实提高素质教育的成效,在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评价体系的同时,还必须紧紧抓住课堂这一主阵地,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一方面必须给传统教学方法以新的内涵,另一方面必须引进一些发现、探索、归纳、推理的现代教学方法,从而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而从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的特点出发,科学地应用案例教学法,则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学生研究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及能力培养的现代教学方法,也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它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所以在研究中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取得了较明显的实效。
(一)通过案例教学,极大激发了学生求知欲。
案例教学法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有多种形式,既可以进行典型示范引导,又可以进行逼真模拟训练;既可以进行个人练习,又可以开展小组讨论。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消费者权益》有关消费者享有的权利的教学中,若按传统教学方法,则教师免不了要逐条介绍,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因而缺乏学习兴趣。若采用案例教学法,先引导学生看漫画《顾客是上帝》,然后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相象,揣摩画中的“冲突”的起因、经过、结果。选择一位同学扮演摊主,一位扮演顾客„„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在模拟情境中学到了知识,而且学会了为人处世的原则,并培养了学生的应变和表演能力。
(二)通过案例教学,有效深化了学生理性认识。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在具体实施中,往往是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即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来探寻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内在规律,从中导出一般的原理、理论,所以比较易懂好记,生动形象,有助于理论学习的进一步深化。如在学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时,为了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我事先设计了一些案例,先让学生看案例,然后把他们归纳起来。这样不仅避免了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而且学得轻松,记忆深刻,(三)通过案例教学,促进了学生分析能力、归纳能力、解决实际能力提高。
案例教学法是“以行为导向”的一种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方法。它强调在教学中应将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的交往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师生能够相互交流,并且在此情境中学生能够通过反复的练习,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和职业能力。因此,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真正被摆到“学习主体”的位置上,他们不会被要求强记内容,但必须开动脑筋,苦苦思考,如此反复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有所提高。例如在《公民依法继承私有财产》关于继承的程序和遗产的分配原则等内容的教学中,若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则免不了教师逐条讲解,学生却很不耐烦的局面,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生仍可能束手无策。如果采用案例教学法,则可将全班同学分成四组,分别扮演原告、被告、律师、小法官,让其模拟整个审理过程。这样一来,教学活动生动有趣,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继承的程序和遗产的分配原则等内容,还能在活动过程中发现课本中没有提及的问题,并且熟悉了法庭审理的一般程序,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通过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质疑,及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好奇心。尤其是案例教学法中对问题的分析、解决往往不设标准答案,只要学生分析得有道理,即使与原方案相违背,也应该予以肯定。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教学过程统得过死,教师成了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教材、参考书及标准答案成了学术权威而不可怀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几乎不敢也没有信心和意识对教师的讲解和教材中的问题提出质疑,就更谈不上什么创新了。有关研究表明,要想真正培养出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业人才,在教育过程中就必须采用民主、科学的教学方法,而案例教学法完全可以说是一种民主、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第四篇:田忠生综合评价
田忠生同志综合评价意见
田忠生同志于1998年8月起在我校任职,担任我校小学数学、语文课教师。参加工作16年来,在其良好工作态度的基础上,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不断进步,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使其在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升。
在教学方面,他平时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同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多争取机会听评课,做示范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努力使自己向一名科研型教师看齐。他在2004年6月获得市级数学教学能手称号;在2010年4月获得市级语文教学能手称号;于2012年11月获得呼伦贝尔市数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2013年获得扎兰屯市数学学科带头人称号;他连续担任两个毕业班数学教学工作,平均成绩都在全学区名列前茅。他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宗旨,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深受学生的喜爱。
卧牛河明德小学
2013年8月30日1
第五篇:国学演讲稿田梓鹏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滚滚长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历程,无不浸透着中华文化的精神。于是,千百年中国傲立于东方,历史长河金鲤化龙,浩瀚的广宇群星灿然,炎黄挺起五岳的脊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吟唱的盛唐清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辛稼轩呐喊的两宋悲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面对民族衰微的浩然肝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这是《弟子规》里面的一段,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段。它告诉我尊重父母的道理。它主要告诉我们在家里,父母呼唤我们的时候,我们必须马上回应,绝不能不理不睬,或慢慢吞吞;父母有事情吩咐我们时,我们要立刻行动,决不能出现懒散的情况,父母教导我们时,必须洗耳恭听,当我们犯错时,在父母面前要大胆承认错。
做大事的人都知道,要做大事要先懂得尊重别人,而尊重别人必须要从尊敬父母开始啊!如果连尊敬父母都不会,就会成为一个没有诚信的人,一个失去诚信的人怎么能干成一番大事业呢?所以,我们不应该太小看此事。
国学经典是中国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国脉的精神纽带,是炎黄子孙奋斗不息,富国强兵的力量源泉!它犹如一束光芒润泽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还记得精忠报国的岳飞,力抗金兵,保家卫国,即使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却依然诵出“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民族气概!
还记得一代枭雄曹操,东临碣石,酾酒临江,即使岁月染白了他的须发,仍旧高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壮怀高歌!
那或铿锵或柔美的词章,溅落在历史的长河里,激起遥远的绝响!
国学的经典,华夏的辉煌,成就了伟人的不朽,缔造了民族的昌盛。国学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灵魂,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让我们一起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伟业,让中华这条巨龙腾飞在世界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