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节诞生于哪一年
1985年9月10日,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诞生了,全国的教师们迎来自己第一个教师节。从此以后,每年的教师节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尊师重教成为了一种美德。
1981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民主促进会的1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
案由: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
提案人:徐伯昕 吴贻芳 史念海 李霁野 张明养 叶至善 徐楚波 郑效洵 马力可 霍懋征 葛志成 方 明 巫宝三 张景宁 叶圣陶 雷洁琼 柯 灵。
理由:教师担负着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重任,应当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胡耀邦同志在中国科协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了尊师问题,指出尊师,不仅是学生的问题,我们整个社会的成员,所有学生的家长,特别是我们各级政府的负责人都要尊师……现在儿童有儿童节,青年有青年节,我们认为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宏伟事业接班人的人民教师也应该有教师节……
该提案被全国政协编为第170号提案。
政协审查的意见如下:建议国务院交教育部研究办理。
1985年1月,国务院总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提出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这一议案,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为新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
第二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节始于哪一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节始于哪一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节始于哪一年
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诞生了,全国的教师们迎来自己第一个教师节。从此以后,每年的教师节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尊师重教成为了一种美德。教师节的演变过程 6月6日教师节
1931年5月,教育家、南京中央大学教授邰爽秋、程其保等发起,拟定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8月27日教师节
1939年,政府1939年决定立孔子诞辰日8月27日为教师节,并颁发了《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但当时未能在全国推行。
5月1日教师节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商定,将教师节与“五一国际劳动节”合并一起。9月10日教师节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第八次会议正式通过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并决定9月10日为我国的教师节。
9月28日教师节
国务院法制办日前公布的《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拟规定,每年9月28日为教师节,因据测算,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的9月28日。延续了29年的“9?10”教师节将易期?互联网瞬间炸开了锅,赞成的反对的各有人在。作为教师节的主角,不少教师表示,“怎么过”远比“哪天过”更重要,只有唤起人们深思设立教师节的本义,改期才有意义。教师节祝福语
1.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在您的节曰里,我要把一份崇高的敬意献给您。
2.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亦未必永垂千古;而刻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您的名字,将真正永存!3.教师节悄悄已来到;大家来把祝福报;健康快乐把将你绕;事事顺心当外套;要说什么最可靠;我的短信最有效。4.雨露滋润大地,才能获得丰收,花草沐浴阳光才更加艳丽,而我在您的无私教导下,茁壮的成为树人,祝您教师节快乐!5.三尺讲台,染苍苍白发,育桃李天下;寒来暑往,撒点点心血,教九州才子。教师节至,衷心地祝福老师您:教师节快乐!6.老师是一曲古筝,优雅的旋律令我心存惬意;老师是一杯龙井,袅袅茶香令我神清气爽。老师,教师节快乐!一生开心顺心!7.教师节日已来到,望你日子天天好;我的祝福不迟到,祝你心情很美妙;送个好运让你抱,愿你时刻都欢笑;生活快乐步步高!8.老师是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老师是一叶轻舟,载我们去幸福的彼岸。教师节,祝福亲爱的老师,节日快乐,幸福平安!9.心如海洋宽广,爱如骄阳辉煌,情如亲情大爱;这就是你,我敬爱的老师!教师节到了,学生祝愿送上,愿你快乐健康,幸福永享!10.听,您的嗓子近似沙哑;看,您的发间又添白发;想:勾起了学生对您的回忆。又是一年9月10日教师节,祝你幸福、开心、交好运。
11.您让我们打开心灵的窗户,您让我们拥有精神的支柱,您送我们走上学习的道路,给予我们无穷的鼓舞。老师,我们将永远把您记住。
12.金秋九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更是一个感恩的季节,老师成了这个季节的主题,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感念师恩的情绪。祝:教师节快乐!13.您是水,滋润我这棵幼苗。您是火,点燃我的心灵。您是光,照亮我前行的路。您是热,温暖我的心窝。亲爱的老师,祝您教师节快乐!14.教函数,写函数,算函数,数数含辛茹苦;画直线,画曲线,两点一线,线线师生情深。祝亲爱的老师节日快乐,一生幸福,桃李满天!15.秋风落叶轻拂过,宛如当年您宽厚的手、慈祥的话,给我最温柔的抚慰、最诚挚的教化。祝福您我亲爱的老师,祝您节日快乐,幸福如意!
第三篇:诞生于100年前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诞生于100年前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是国际妇女运动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新中国成立60年来,女性在发展物质生产、文化艺术、社会建设、家庭和谐等方面作出了特殊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历届州党委、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妇女工作和妇女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全州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程度明显提高,妇女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日益增强,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州党委政府更加重视妇女整体素质的提高,重视女性人才的开发。多年以来,自治州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女性人才,广大妇女在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撑起了“半边天”。当前,自治州正处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期,中央对进一步推进新疆改革发展稳定作出重大战略部署,自治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蒲雪梅号召全州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妇女群众要为推进自治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希望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妇女群众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大潮,更加自觉地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希望各级妇联组织进一步增强服务妇女群众的能力;希望全社会重视支持妇女工作,要通过全社会的努力,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妇联运作、各方面配合的妇女工作格局,形成尊重和保护妇女、关心和支持妇联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让我们在州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心,抢抓机遇,为开创自治州妇女事业的美好明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后,州督查室及时组织开展了以“坚定理想信念、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为主题的党员党性分析活动,要求全体党员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遵纪守法、做好本职工作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寻找差距。
在党性分析过程中,州督查室全体党员表示,要坚决站在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新疆安定团结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民族团结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坚定信念,坚定立场,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大团结。要坚决做到加强党性修养,忠实履行职责,将维护新疆稳定发展的决心最终落实到自觉行动中,认真钻研和做好综合目标督查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做好本职,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立足本职,干好自己的工作,团结各民族同志是对维稳工作最大的支持。”
擦亮眼睛,认清事件真相;要保持头脑清醒,在维护稳定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坚定信心、坚守岗位、服务大局,在推动自治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践中贡献力量。
第四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课题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课型
精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诞、澡、械、授”等11个生字。在文本中理解“司空见惯、敏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讲述自己受到的启发。
3.找出作者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所列举的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了解每个事例都是按照“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的顺序来介绍的。
4.能够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5.拓展阅读文段,说说自己在《千年圆梦在今朝》中体会到的科学精神。
教学
重点
找出作者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所列举的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了解每个事例都是按照“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的顺序来介绍的。
教学
难点
能够仿照课文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诞、澡、械、授”等11个生字。在文本中理解“司空见惯、敏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讲述自己受到的启发。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7)分钟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有很多同学特别崇拜科学家,能说一说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吗?【出示课件2】
2.你们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吗?(学生自由发言,如:善于思考、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等。)
3.教师小结【出示课件3】: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溯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所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
4.谁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第16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相信同学们学过课文,对这句话会有更深刻的理解。疑问,追根溯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所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进行提问,让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学习兴趣。
了解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新课
教学
(30)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出示课件4】:叶永烈(1940—)著名科普作家、传记文学作家,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著有科幻故事《小灵通漫游未来》,影响较大。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出示词语:【出示课件5】
诞生
纵观
漩涡
敏锐
追根求源
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
洗澡
花圃
推理
逆时针
司空见惯
无独有偶
打破砂锅问到底
(1)
指名读词语。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出示课件6】
定理:已经证明具有正确性、可以作为原则或规律的命题或公式,如,几何定理。
定律:科学上对某种客观规律的概括,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一定变化过程的必然关系。
学说:指学术上自成理论体系的主张或见解。
司空见惯:看得多了,不以为奇。
追根求源: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
打破砂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4.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5.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把这句话画出来。
三、细读课文,理清条理
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给课文划分段落。
2.学生交流段落划分,说明分段理由。
第1自然段:提出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好之后。
第2到第8自然段:证明观点,举三个例子来证明。
①洗澡水的漩涡。②蚯蚓活动发现大陆与海洋的分布。③做梦时眼珠转动。
第9、10段:总结观点。只要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就能找到真理。
3.教师对照板书进行小结:这篇课文思路特别明晰,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本身就是“真理”,然后概括地指出在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那些定理、定律、学说都是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由此引出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确凿事例,之后对三个典型事例作结,强调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从中发现了真理,最后指出科学发现的“偶然机遇”只能给有准备的人,而不会给任何一个懒汉。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爱写字、主动理解词语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和理解词语的方法,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此环节的设计是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理结构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自己与文本对话,并能够与作者对话,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为以后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2)分钟
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找出作者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所列举的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了解每个
2.事例都是按照“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的顺序来介绍的。
3.能够仿照课文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4.拓展阅读文段,说说自己在《千年圆梦在今朝》中体会到的科学精神。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5)分钟
一、复习导入
检查生字:洗澡
机械
教授
叛逆
花圃
玫瑰
谨慎
盐水
石蕊试纸
奥秘
领域
锲而不舍
复习前课,做好衔接。
新课
教学
(25)分钟
二、细读课文,交流感悟
1.【出示课件7-9】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是用哪些事例来具体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课文具体写了三件事:第一件写的是谢皮罗教授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第二件写的是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地球上大陆与海洋的形成;第三件写的是奥地利的一位医生从儿子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一现象中发现了眼珠转动和做梦的关系。
2.【出示课件10】再请大家仔细地读读这三个事例,看看三段话在写法上、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点?全班交流,这三个事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或者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实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
这三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才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因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这些事例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三个确凿的事例,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家们都是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作者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板书)
3.你还能列举出这样的事例吗?(学生可能会谈到曾经学过的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事例。除此之外,教师还可补充:蚯蚓在美国东海岸有,在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出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了,分为两个洲。)
4.课文中哪些语句令你深受启发,作出标注。
5.交流令自己深受启发的语句,说明从中受到的启示,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段。
【出示课件11】
①
最后把“?”拉直成了“!”,找到了真理。
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出示课件12】
②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打破沙锅问到底”是一句俗语,形象地表达了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精神,“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这四个词按收获由小到大排列,也说明平常的事情中蕴含着真理,蕴含着伟大的成就,而这些只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才能做到。
【出示课件13】
③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板书:见微知著)
这句话和课文开头首尾照应,说理深刻。
这句话用“只要……就……”的句式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见微知著”,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并“不断探索”。
【出示课件14】
④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这句话对发现真理的条件作了说明,科学发现中存在“偶然的机遇”,说明科学真理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只能给……”说明科学发现也并不容易,指出了科学真理的发现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给那些“有准备”“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就是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
三、再读课文,感悟写法
1.默读全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这篇课文围绕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列举具体事实加以证明。这样的文章叫做论说文,也叫做议论文,不同于我们经常阅读的记叙文。
本文所用的证明事例的方法: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
抓住发现事物的顺序来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
这一设计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并联系前课,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10)分钟
四、拓展阅读,随文练笔
【出示课件15-20】
下面我们来阅读《千年圆梦在今朝》,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哪些科学精神。写一写。
群文阅读,巩固提升
板书
内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
见微知著
课堂作业新设计
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gēng)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qiè)而不舍精神的人。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都是什么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现真理的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善于观察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探索真理的人。
2.因为那些找到真理的人都是从身边平常的事情中发现的。
3.要有准备,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意思对即可)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积极性被调动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把说话的舞台让给学生。我始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给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圈画、思考、交流、汇报、朗读、表达.....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语文课堂上有所收获。
二、心弦被拨动
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这一课的重难点。对课文中的三个事例,我指导学生研读的重点是具体事例中的“问号”是什么?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怎样的?通过读读议议,拨动学生心弦。
三、心灵被触动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关注“敏锐地注意”“敏感地意识”“百思不得其解”以及“反复的研究和实验”“许多实验”“反复的观察实验”等词句,并三次回扣课文的第2自然段,使学生在反复地诵读中体会和领悟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感受和感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通过多种形式地朗读、感悟让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说说自己读了课文中的三个事例有什么感受?透过“!”还能感受到什么?感悟“!”蕴含的丰富情感。在此基础上一咏三叹再读课题,读出自己的感受,此时,学生对课题、对课文的认识也得到了升华。学生在阅读分享中有所动,与此同时,训练学生结合课文仿写,练笔表达也成了水到渠成之事。
一节课下来,自我感觉本堂课学习目标基本达成,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错,但是这堂也不免有些遗憾:高年级学生字词方面已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在开课的字词学习的安排确实必要性不大;另外,在引领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方面,在这堂课上还显得有欠缺,没有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感悟。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课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课文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
段)开门见山,提出观点
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真理”。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至第6自然段)运用事例,证明观点,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首先概括地指出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科学真理的发现,那些定理、定律、学说都是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然后,由此引出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事例。
第一个事例是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第二件写的是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地球上大陆于海洋的形成。
第三个事例是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最后对三个典型事例作总结,强调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都发现了真理.因此,只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就一定能“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至第8自然)总结全文,重申观点.,指出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于“知微见著”,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
【链接文章】
千年梦圆在今朝
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以及“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不只是在简单地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他们还于千百年的岁月流传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他用47支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做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火焰和烟雾中。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尽管如此,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却使人们的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他因此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1949年,中华人民中和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
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03年10月15日有了结果。那天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看起来宛若一条蜿蜒的苍龙,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环绕地球14圈后成功返回祖国大地。航天员杨利伟在着陆场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21小时的太空旅行:“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简单的三句话,对无数参与航天工程建设的人们作出了崇高的评价——没有他们的辛勤努力,就不会有这飞行正常、使人感觉良好的飞船,就不会有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重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2005年10月12日,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开始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于17日凌晨4时顺利着陆,航天员安全返回。“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
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有了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登临月球、探索火星,遨游于更深、更远的太空。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我能区分下列生字并分别组词。
澡()玫()域()诞()疑()
燥()
攻()或()
延()凝()
惯()观()圃()旋()慎()
贯()砚()葡()漩()镇()
二、我能按照要求改写句子。
1.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
缩句:缩句
2.在外国租界,谁又敢怎么样?
改为陈述句:句:
3.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改为反问句:句
4.今天天气异常糟糕。今天静静还是按时到校上课。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话:
三、我能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普通 普遍
1.洗澡是一件非常()的事情。
2.这是一种非常()的现象。
兴趣 趣味
3.他的这个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超大()
4.这是一道()性很强的物理题目。
著名 出名
5.17世纪的一个夏天,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的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
6.一场选秀活动,使它()了。
欣赏 鉴赏
7.聚会后,全班同学约好了一起到西湖边()绝美的景色。
8.现在的很多节目都在帮人们()一些民间收藏的稀世珍宝。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什么?
2.文章中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3.课文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联系全文想一想,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述有什么好处?)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成才有路勤为径”的观点,列出写作提纲。
参考答案
一、洗澡 玫瑰 领域 诞生 怀疑
干燥 攻打 或者 延时 凝神
习惯 观看 苗圃 旋转 慎重
贯通 砚台 葡萄 漩涡 城镇
二、1.波义耳向实验室走去。
2.在外国租界,谁也不敢怎么样。
3.没有大胆的猜测怎么能做出伟大的发现呢?
4.虽然今天天气异常糟糕,但是静静还是按时到校上课。
三、1.普通2.普遍3.兴趣4.趣味
5.著名6.出名7.欣赏8.鉴赏
四、1.含义是指人要多问,勤思考,留心生活。
2.谢皮罗教授在放掉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真理。
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偶然中发现紫罗兰变化而发现真理。
奥地利医生发现梦的有关现象。
3.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略
第五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读后感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读后感
真理是人们一直以来所追求的,它的诞生有着一个必然的条件——一百个问号之后。当黎明的第一道曙光照射在大地时,有人会问为什么太阳总在东方升起?为什么我们总在一眨眼间看到阳光?为什么我们不能直视太阳?……许许多多的问号便一下子冒了出来,而在这之后就藏着真理。
人们常说发现真理的人都不是一般人,然而他们都是平凡的人。正如叶永烈所说的:真理常常就在你身边,看你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看你有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看你有没有敢于坚持真理的勇气。
科学家真的好厉害,洗澡水,地球自转,看似两个毫不相关的词却是一个重大的发现,在惊叹于发现之妙时又感叹眼力之好。正常人放洗澡水时,根本不会去思考水旋转方向。紫罗兰变色,也只会发出疑问,之后便无心理睬了。当睡觉的人眼球转动,也只会觉得奇怪。这又不禁让我想起了“发明 大王”爱迪生。他一生有数千发明,他的贡献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他发明的电灯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而在那时,几乎所有人都反对他,他也受到了那些无知者的嘲笑与讽刺。但是他依旧做着自己、跟着感觉、凭着信念、带着梦想,尽管他失败了无数次,尽管是一次又一次打击,但他却从不放弃相反而是总结教训。在每一次的失败后他都询问自己失败的原因,经过了上千次的失败,他终于成功了。其实他原本也是个平凡人,只不过他问了上百个问号并一一解决,才成为伟人。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无数的先圣们都证明了同一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将这些伟人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少的就是这种科学精神。只要我们怀有一颗善问的心,下一个发现真理的人很有可能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