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浅谈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关于当前我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有代表性的研究,是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于2000年4月对辽宁省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抽样检测调查,结果表明,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形成“心理疾病”等等。
(一)端正认知
1.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同时,个体因为对自己更加了解,由己及人,也就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处之泰然。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2.正确认识和对待失败
自我维护心理健康的能力包括很多,如角色调整的能力,从职业中获得满足和乐趣的能力,免于患上神经过敏性焦虑的能力。而教师对失败的看法是自我维护心理健康能力的中心因素。
正因为教师是心理上“开放”的职业,失败和过错发生的机率就特别大。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每个人都会有失败的经历,关键是看怎么去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失败。如果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而且能减少压力和焦虑的来源,更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
3.换个角度想问题
客观地讲,教师是无法满足别人以及他自己对自己的所有要求的。而且,许多期望,包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期望都是非常极端的。比如对待一次期末考试的结果,有两种可能,他或许对自己非常苛刻,觉得远远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他或许会对自己感到满意:我已经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得很好了。
采取先前想法就会有挫折感,体验到不安、焦虑等负性情绪,而采取后一种想法却能心安理得地继续工作。这里想说的是,教师应该正确的认识和评价生活中所谓的“失败”。很多时候,这种失败实际上只是教师个人主观上体验到的挫折,不一定是客观的。
(二)调适情感
1.情绪控制
这里主要指教师在学生面前应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把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学生身上。
情绪控制的方法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从认识上分析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看自己的反应是否合理、是否适度;从情绪本身方面控制可能发生的冲动行为,采用合理或间接手段适当疏导。例如,自己提醒自己在情绪激动时不要批评学生,等待自己能心平气和地冷静处理问题时再批评学生,防止过激言行。在这方面,如果调整得法,可以化消极被动情绪为积极主动的建设性行动,也就是精神分析所说的升华。
2.合理宣泄
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容易造成心身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还可能造成心身疾病。因此,教师也应该选择合适的时候、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宣泄可以从“身”、“心”两个方面着手。“心”方面如在适当的环境下放声大哭或大笑,对亲近和信任的朋友或亲人倾诉衷肠,给自己写信或写日记。“身”方面如剧烈的体力劳动,纵情高歌,逛逛街,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等等。还可以出门旅游,从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
3.从其它地方寻求满足感
如果教师觉得在学校中无法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可以试着在教室以外寻求成就感。培养一项有创造性的爱好,比如集邮、写作等等,是一个好方法。个体能够随这些爱好的深入而体验到满足。
(三)改变行为
1.角色学习
角色学习是预防焦虑的途径之一。当多种角色发生冲突时,当教师已分不清自己是谁的时候,焦虑就容易产生。通过职业角色学习,可以减轻或消除教学情境的不确定因素和难预测性。这样,角色学习也就帮助教师消除或降低了教学中可能会产生的焦虑。
2.个别或集体讨论
与其他众多的教师进行讨论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有效途径,也是减轻压力和烦恼的好办法。人们甚至我们自己往往都有这样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无所不能的。所以我们许多同行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情愿压抑自己的情绪,在强烈的心理压力下继续工作,也不愿与其他人讨论问题或是寻求帮助。他们害怕(有时这种害怕也不是全无道理)承认自己在教学中有困难,教学工作有待改进就等于承认自己能力不够或教学失败。
3.坚持锻炼
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身体健康能促进心理健康,因此,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生理疾病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好方法。
4.寻求专业帮助
寻求专业帮助在这里主要是指教师在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时应寻求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不仅仅是教师,各行各业的人都正逐步认识到,心理治疗,不管是短期的还是连续的,都能帮助他们更愉快、更有效地工作。要一个被心理问题所困扰的教师硬撑着低效率地工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其结果很有可能是教师把他的消极情绪投射到他所教的学生身上,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总之,造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相应的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工作也应当是一个系统工程。就我们教师自身而言,我们必须能够锻炼自己的心理调控能力,克服心理不适,发展健全人格,积极主动地迎击各种社会挑战。
第二篇: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干我们教师这一行的,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现在虽然是素质教育时代,老师压力也很大,不少老师都有强迫症等心理问题。所以,老师一定要学会自我减压,要使自己的内心世界足够强大。
如下小方法仅供参考:
1、关注所得,而非所失。每个人都有力所不能及的地方,不要老在自己做的不太好的地方较真儿,要接纳自己,相信自己。每天数数自己手中的快乐。
2、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每天开门一件事:早晨起床,照照镜子,我今天气色不错,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3、多和乐观开朗的人接触。情绪是会传染的。
4、在任务到来之前,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准备充分了,底气就足了,就自信了。
5、面对学校、其他老师、学生、家长的压力,要对自己说:许多事不必太在乎,随遇而安,顺其自然。
6、多和其他老师、学生交流,敞开胸怀,大大方方地接纳意见,就会不断进步。
7、拥有丰富的业余生活,做些自己有兴趣的事情,作为调节。
8、如遇到压抑、让自己喘不过气的事,要适当宣泄,写写东西,和人聊聊天,甚至大哭一场都行。
9、像沙漏一样生活,人不能在同一时间把所有事情解决,沉下心一件一件做。
10、学学孩子,选择性忽略。盯着悲伤只会让自己很累,盯着生活中美好的事情,生活就会变得很美好。
第三篇: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维护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维护
新集小学王峰
一、教师心理健康概述
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而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关系极为密切。一方面,一个人的生理健康水平会影响心理健康水平。人的躯体性疾病、生理缺陷会给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带来负面影响,使人产生焦虑、忧愁、烦恼、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人的情感、意志、性格,乃至人际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水平也影响生理健康水平。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健康的身体。例如,乐观、愉快、自信、平和的心态有助于提高人的免疫能力,使人有效地抵抗疾病的侵袭,从而促进身体健康。而心理上的不健康,如长期的过度焦虑、忧虑、烦恼、抑郁、愤怒,会导致生理上的异常或病变,引发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在疾病起因中占较大成份的疾病,或者说是主要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与情绪有关而呈现身体症状的躯体疾病。人是一个生理和心理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精神和躯体在同一生命进程中共同起着作用。那些与情绪联系密切、由植物神经系统支配的器官系统更易患这种疾病。
2.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会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机能都得到正常发挥,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心理健康的人能客观地评价、自如地应对客观环境,其心理倾向和行为与社会现实的要求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协调。个体与环境能取得积极的平衡,就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矛盾和处理问题,也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一般不会因偶尔的失败而丧失信心,其工作和学习效率必然优于心理不健康的人。
3.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还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是学生认同的楷模,在师生日常接触中,最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心理健康的教师能通过教学历程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也健康发展。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主要表现
从整体上看,教师群体和其他群体一样,其心理健康状况的不良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躯体化。主要反映身体不适,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主诉不适,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的其他躯体表现。
2.抑郁。主要表现为心境苦闷、生活兴趣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失望,悲观等以及与抑郁有关的认知和躯体征象。
3.偏执。主要表现为个体有偏执性思维,如敌对、猜疑、妄想、夸大等。
4.人际敏感。主要指某些个人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他人相比时更为突出。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卑感、心神不宁、明显不自在。以及在人际交往中自我意识过强,消极等待等。
5.敌意。主要从思想、感情及行为三个方面来反映敌对的表现。具体的表现包括时常有厌烦的感觉,摔物,喜欢与人争论直到不可控制的脾气爆发等。
6.强迫症状。主要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例如强迫性洗涤、强迫性仪式动作等。
7.焦虑。一般指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等主观焦虑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表征,如气促、出汗、尿频、失眠、发抖、惊恐等。
8.恐怖。恐惧的对象包括人、物、事等方面及社交恐怖。
9.精神病。主要有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心理和行为有非常明显的异常。
第四篇: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无比丰富而又充满各种竞争压力的社会中,大大小小的问题总会不断出现,它们就像赶不走的飞蛾一样,不停地围着你转。实际上,这都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最可怕的事是自己不能够正确地面对它们,而让自己乱了方寸。因此,作为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和增进更主要的还是取决于我们的内因。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大凡说服了、感动了、征服了自己的人,就有力量征服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最主要的是要有心理健康的意识,同时要意识到心理健康要靠自己维护。一切外部的帮助都是间接的,即便是心理医生,也只能做到“助人”。因此。教师应善待自己,帮助自己,要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来维护心理健康。
1.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方式对待自我古人训:“人贵有自知之明”、“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具有某些优势的自己只要努力,完全能和别人一样获得成功。同时也要悦纳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接受自己的不足,这样可以增强自信,避免自卑、紧张或者不安全感。然而有时“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它欺骗了我们”。很多教师就是由于这种认知上的偏差而带来心理问题、心理困惑、甚至是心理疾病。因此,只要正确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扬长避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成熟度,并体现自身的价值。只有以积极、乐观心态面对一切,待人、处事、接物都要懂得随缘,才会自在;强求攀缘,那将痛苦无边。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拥有一种“化繁为简,见素抱朴的心态。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
(1)继续努力,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应对方式,也是一般人遭受挫折后的首选反应。’
(2)调整目标。这是一种理性的反应方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之所以做事半途而废,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觉得成功离我们太远,确切地说我们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倦怠而失败。
(3)替代行为,这是寻求新的目标来替代原来的目标,借以补偿原目标未能实现所造成的心理压力。
美国康奈大学的威克教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把一个瓶子平放,瓶底冲着光源,然后抓了几只蜜蜂放了进去,蜜蜂一个劲地朝着光源的方向飞,不断地碰壁,最后累得奄奄一息停在瓶底一侧。他又抓了几只苍蝇放了进去,但没过几分钟苍蝇都飞出来了,因为苍蝇不仅向着光源的方向飞,而且它们各种方向都去尝试,虽然免不了多次碰壁,但最终还是杀开一条血路飞出来了。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人不能一条道跑到黑,因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在这个世界上,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选择顺其自然也许是最佳的选择。同样地,人在生活中无所适从的时候,选择顺其本性也许不失为聪明之举。再者,就是莫让小事成负担。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小事,若不在意也就无事,如果过于留意,它们反而会成为问题,成为我们生活的负担,凡事应顺其自然,不必过于苛求。
2.面对压力或挫折,采取合理宣泄的方式进行自我保健
卡耐基说过:“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同时,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如果自己的情绪长期得不到合理宣泄的话,日积月累形成了潜在的能量即“情感势能”,这种能量一但超越个体所能承受的限度,就会出现‘零存整取”的后果。而教师面对繁重的工作、复杂多变的教育对象、迅速变化的世界,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情绪,如不及时疏导,不仅影响自身,而且还会投射到学生身上。但教师角色要求我们不能将烦躁、冲动的情绪带入课堂,以免传递给学生,影响师生之间的正常交往。假如走出课堂,为什么不可以暂时去掉“教师”这个标签,随意挥洒一下自己的喜怒哀乐呢?!情绪的宣泄可以从“身”和“心”两个方面着手。“心”的方面如在适当的环境下找人倾诉。将心中的烦恼和委屈向亲朋好友诉说后,会使人感到心里轻松多了。或者在适当的环境下放声大哭或大笑、大喊,或者给自己写日记或写信。“身”的方面如剧烈的体力劳动,纵情高歌,逛逛街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等等。还可以出门旅游,在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你会发现: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对于我们的眼睛,只是缺少发现。
3.自我放松
可以聊天,没有固定话题的聊天可以营造一种轻松的气氛,从而使紧张的心情得到放松。也可以上网聊天,有则手机短信说得好: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常与知己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不是神仙似神仙,但愿你快乐每一天。这就是聊天的功效。还可以看电影或听音乐,进行体育锻炼等等,如散步、慢跑、游泳和骑车等,呼吸新鲜空气,会让人信心倍增,精力充沛,从而消除紧张焦虑的心情,与其将不满的情绪深埋心底,不如用有效的途径使自己忘记烦恼。你甚至可以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在明月清风中散步,花香袭来,微风拂面的感觉,想像着你正驾着一叶轻舟,轻轻地飘荡在明净的湖水中,此时此刻,你会顿觉安详、宁静与平和。采取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自我放松、自我减压。
4.要学会放弃,要知道放弃有时候也是一种美
古人说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人生的历程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选择就要有所取舍,选择与放弃是同时并存的。人生有太多让我们心动的东西,让我们想去追逐。但实际上我们不能全部拥有它,假如我们偏偏不愿正视这个现实,就必然会引起许多不必要的烦恼。像先进、模范、评职、提干等等,有时不一定会全满足我们的心意,为什么我们有时候就是提不起放不下呢?原因就是我们还没有学会放弃,还没有体会到放弃也是一种美。有这样一则小笑话,不妨来看一看,是否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有一只狐狸,看围墙里有一株葡萄,枝上结满了诱人的葡萄,狐狸馋涎欲滴,它四处寻找进口,终于发现一个小洞,可是洞太小了,它的身体无法进入,于是它在围墙外绝食六天饿瘦了自己,终于穿过小洞,幸福地吃上了葡萄。可是后来它发现吃得饱饱的身体,让它无法钻到围墙外,于是,又绝食六天,再次饿瘦了身体,结果回到围墙外的狐狸仍旧是原来的那只狐狸。其实,在生活当中。该有多少人为了“得”而无谓地失去呢?得与失是互为辩证的:得多少,相应也就失去多少。说到底,吃到了与没吃到的都是那只狐狸。人也如此,享受到与没享受到都是你自己。现实点讲,无论干什么都要适可而止,把握有度,干力所能及的事,不要过于强求自己,力不能及也要为之,于人无益又不利己。伺必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烦恼和压力呢?
有人比喻说:健康是1,聪明、财富、地位、权势、娇妻等等都是0,当l存在时,0越多则数字越大,而当l不存在时,0再多也是0而已。这说明了,有了健康,你才能拥有其余的一切所有,你若失去了健康,一切都是空谈。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班森教授曾研究指出:人体上的疾病,有百分之六十至九十都是起自于心理上的焦虑与紧张不安,一个人如果经常不开心,经常感到烦恼、忧郁、猜疑、嫉妒,就很容易诱发心血管与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疾病,因此,应该学会放弃。让我们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工件、生活和学习,抛却所有的烦恼与困扰,正确地面对所发生的和没有发生的一切不如意的事,精神百倍地在人生的炼狱中锤打自己。没有登不上的山峰,也没有趟不过去的河!“良田千亩,日仅三餐;华厦万栋,夜宿一席。”对待人、事、物时如果能做到“晴天即爱晴,雨天也爱雨”,你的心情还会不快乐吗?
第五篇:谈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谈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曲阜市防山镇中学 张爱农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且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能自尊、自爱、自信而且有自知之明。心理健康是现代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教师是在学生心尖上行走的人,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近年来,中小学教师已经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因而,教师的心理健康显得犹为重要。那么,教师究竟怎样才能做到身心和谐、心理健康呢?
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提高自己的人格素养。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在这种慢的艺术中,要想学生有所成长,教师首先得成长自己,特别是人格修为的成长,而成长的最佳途径和最长效的办法就是学习。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注意为人师表,主动驾驭和调节好自己的心态,掌握提高自身素质的一些技巧,如:经常记录教学经验、心得,向优秀教师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工作上的自信心等等,才能将学生锻造成为大写的“人”。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正确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与知识的积累是分不开的,也有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受教育的程度有正相关。所以教师应多学习,多接受新知识,以加强自身修养。
二.教师应努力营建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
美满的家庭、幸福的婚姻,能促进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能在个体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帮助,缓减个体的心理压力。这一点对于中小学教师尤为重要。在工作中遇到困扰、受到压力的教师如果回到家中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在工作中本应体验到而没有体验到的满足感就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弥补。而没有配偶及家庭的理解和支持的教师则很难在工作之外获得情感上的舒缓和心理上的安慰,由此很容易产生。
三、要有一定的兴趣爱好和追求目标
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张闻天也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人一旦没有了追求目标,他的生活就没有了激情,无所事事,发牢骚,对什么都不满。于是有的人就把大量精力放在打麻将上或花天酒地。老师,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培养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而要培养这样的“四有”新人,教师首先得有理想,得“充电”。因此,作为教师,我认为至少要多看书,增大阅读量不断充实自己,自己虽然在物质上很贫乏,但是在精神上很富有。当然,教师还可以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如书画、养花等,缓解紧张的工作压力,还要合理安排时间,以减轻过重的负荷孤独、忧郁等消极情绪,不利于心理健康。
四教师应加强身体锻炼,促进健康体魄
人的身体健康与人的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身体健康是情绪愉快和稳定的基础。一个人身体健康,往往表现出精力充沛、心情开朗。若一个人长期身体虚弱、多病,则容易引起抑郁的心情。教师的工作
是十分繁忙的,他们的大部分时间是围绕学生度过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妥善安排时间,加强身体锻炼,合理分配精力,科学地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避免身心经常处于疲惫状态,建立有序的、有张有弛的工作秩序,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另外,为了提高自身心理健康的水平,教师应当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能经常用心理健康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并作出调整。
总之,我们要自觉选择科学的生活方式,同时不忘“储蓄健康”,便能达到“身心健康”的人生境界。作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育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有真正的心理安全,进而达到身心和谐,心理健康。在此,笔者郑重发出呼吁:全社会都来关爱教师,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