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合集]

时间:2019-05-13 07:11: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心理健康知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心理健康知识》。

第一篇:教师心理健康知识

教师心理健康知识一、六项教师心理健康的指标:

1.正确的角色认知。即能恰当地认识自己,并能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角色。

2.具有健康的教育心理环境。即在教育中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反应适度,积极进取。

3.教育的独创性。不人云亦云,能创造性地工作。

4.抗教育焦虑程度高。能忍受困难与挫折的考验。

5.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能正确处理学生、家长、同事与领导的关系。

6.能适应与改造教育环境。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不断适应改革与发展的教育环境。

二、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应遵循:

1、热爱教育事业,胜任教学工作,对教师角色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

2、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特点,能正确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具有高度的自我效能感。

4、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具有教育的独创性。

5、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都能重视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三、教师心理健康的解决策略:

1、教师要提高自己做人的基本素质,要有宽广的胸怀。撇开自身职业来看也是如此。“在自己拗不过的时候,不妨想想阿Q精神,他有一点是值得借鉴的,那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2、教师要看开一些。毕竟我们所处的时代还有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不能站在现实中永远瞧着达不到的理想状态。因此,教师调整心态,为自己解压,就显得尤为重要。改变不了世界,就试着改变自己。”

3、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防卫工作。

(1)是在调节、控制情绪上下功夫,通过自我情绪的调节,有意识对情绪的发生、发展加以调控,寻找有效的、适合自己的放松和排遣方式。

(2)是教师要保持正确的处事态度。正视现实,客观公正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是保持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主动适应环境,不断学习掌握新的知识、新的教学方法、寻求新的发展,才能真正拥有心理的安全感。

4、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心理环境影响心理健康水平,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热爱教育事业,正确认识教师工作,自觉履行教师职责;第三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增强教师对挫折的耐受力。教师要具有直面挫折的意识,在挫折中激发自身潜在的能力与活力,加强教育责任心,积极调整心态走出挫折。教师遭遇挫折后应认真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明确是非标准,提高抵御挫折的能力。

6、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自己:

(1)对同事——学会相融。

我们与领导的关系是——乐队与指挥,从领导的角度和高度出发,不能只考虑个人的利益,应以大局为重;我们与同事的关系是——树木与森林。同事关系和谐,身边有一些理解和关心自己的、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心里就会多几分安全感,工作就会充满快乐。

(2)对学生——学会悦纳。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学生。教师应该用一颗宽容的爱心去保护孩子的个性,而不要用统一的模式来评价孩子的发展。

第二篇:教师必备心理健康知识问答

教师必备心理健康知识问答

1、最易于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是 D A : 德育教师 B : 语文教师 C : 数学教师 D : 班主任

2、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拿着钥匙去开门.此即 C A : 容器理论 B : 酒瓶理论 C : 开门理论 D : 大观园理论

3、由没能考上理想的学校而引起的挫折属于 C A : 需求挫折 B : 丧失挫折 C : 目标挫折 D : 缺乏挫折

4、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课程表,同时制定相应的评价制度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 A A : 制定保障 B : 组织保障 C : 人力保障 D : 经费保障 多选题

5、高中生中常见的心理挫折有 ACE A : 学习挫折B : 攻击挫折 C : 交往挫折 D : 独立挫折 E : 情感挫折

6、矫正高中生的不良品德行为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BCDE A : 提高认识 B : 培养意志力 C : 创造特殊的情境 D : 积极支持,及时鼓励 E : 巩固与提高学生的品德

7、中学生形成不良品德的原因主要在于ACD A家庭的不良教育 B学校教育工作的失误 C 社会的消极影响 D学生的心理因素 E学生的生理因素

8、心理诊断的方法主要有 ABCDE A : 测验法 B : 观察法 C : 个案法 D : 会谈法 E : 自述法

9、在咨询过程中由来访者引起的沉默有 ABE A : 领悟性沉默 B : 强化性沉默 C : 自发性沉默 D : 自觉性沉默 E : 冲突性沉默

10、教学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 ABC A :提高教师素质 B 提高教学效果 C :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D树立现代教学观 E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1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保障是 BCDE A : 设备保障 B : 经费保障 C : 制度保障 D : 组织保障 E : 人力保障

12、心理咨询的模式主要有 BCDE A : 互动模式 B : 指导模式 C : 发展模式 D : 社会影响模式 E : 治疗模式

13、高中生常见的病态人格主要有 ABC A : 情感型人格 B : 偏执型人格 C : 分离型人格 D: 强迫型人格 E : 表演型人格

14、在进行心理教育时,教师应具备哪些心理教育技能 ACD A : 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 B : 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C : 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知识 D : 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技能与技巧 E : 教师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

15、在学校环境中,对学生心理素质具有重大影响作用的因素有 BDE A : 家长 B : 校园环境 C : 教学设备 D :学校风气 E : 教师的心理素质

16、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ABCDE A : 角色扮演法 B : 认知法 C : 榜样引导法 D : 讨论法 E : 行为强化法

17、小学生学习心理辅导的内容主要包括ABDE A : 学习动机的辅导 B : 学习兴趣的辅导 C : 师生关系辅导 D : 学习习惯的辅导 E : 考试心理辅导

18、高中生考前的心理调适包括 ABCD A : 自信训练 B : 摆脱考试恐惧 C : 放松训练 D : 做好落榜的心理准备 E : 做好进入大学的心理准备

19、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形式有 BCD

A : 社会服务形式 B : 活动形式 C : 训练形式 D : 实践形式 E : 渗透形式 20、空椅子技术是一种情感整合与人格整合的技术手段。正确

21、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对

22、角色扮演技术没有负面效应。错误

23、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心理性发展和生理性发展 错

2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面向包括正常健康的学生在内的全校的全体学生。正确

25、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种活动体验课程。正确

26、教师要切忌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成知识的灌输课。正确

27、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课程改革的重要补充。正确

28、课堂教学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正确

29、教练式属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哪种形式 A A 训练形式 B活动形式 C 实践形式 D自助形式 30、下列哪种方法属于心理诊断方法 C A 暗示法 B 刺激疗法 C观察法 D松弛疗法

31、自我意识辅导属于 D A小学生生活心理辅导 B初中生生活心理辅导 C小学生人际交往辅导 D高中生生活心理辅导

32、心理咨询中社会影响模式的理论依据是 A A符号互动理论 B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C认知结构发展理论 D人格理论

33、棋类活动特别有利于提高学生的 D A记忆力 B想象力 C智力 D 注意力

34、教师人格的影响力、情绪的感染力和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有机地构成了教学的 D A物理环境 B学习环境 C 社会环境 D心理环境

35、在教师指导和自我训练的基础上,同学之间通过相互的安慰,达到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心理训练方式是 A A 互助式训练 B教练式训练 C自助式训练 D母爱式训练

36、通过人为地创设挫折情境,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不断地克服挫折,并使其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无形的抗体,从而提高学生的挫折免疫力的心理训练方法是

A情境训练法 B “预防接种”训练法 C 角色扮演训练法 D演讲训练法

37、体育教学中的心理教育主要体现在 D A情感教育方面 B发散思维训练方面 C抽象逻辑思维方面 D意志品质训练方面

38、自我质辨训练是一种 A A 心理稳定训练 B态度训练 C 自信训练 D抗诱训练

39、对于那些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信心、只是想“混”到毕业的高中生而言,对其学习动机辅导的最有效的方法当数: B A 明确学习目标 B动机迁移 C 创设问题情境 D 奖惩

40、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学生对某一专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意见,群体进行研讨的学习方法是 D A角色扮演法 B讨论法 C行为强化法 D价值观辨析法

41、为减少或消除某种不良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而在此行为发生后所跟随的不愉快事件是 D A 强化 B 冷处理 C 奖励 D惩罚

42、学生不良品德的转化包括以下阶段BDE

A改过自新的意向 B 醒悟 C 反复 D转变 E巩固和稳定

43、在科技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 ABCDE A启发性原则 B师生协同原则 C 批判性原则 D 激励性原则 E 开放性原则

44、教学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 ABC A 提高教师素质 B提高教学效果 C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D树立现代教学观 E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45、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形式有 BCD A社会服务形式 B 活动形式 C 训练形式 D 实践形式 E 渗透形式

46、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ABCDE A角色扮演法 B 认知法 C 榜样引导法 D讨论法 E行为强化法

47、在学校环境中,对学生心理素质具有重大影响作用的因素有 BDE A 家长 B校园环境 C教学设备 D 学校风气 E教师的心理素质

48、小学生学习心理辅导的内容主要包括ABDE A 学习动机的辅导 B 学习兴趣的辅导 C 师生关系辅导 D学习习惯的辅导 E考试心理辅导

49、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d)是最高层次的需要。A 尊重的需要 B 归属和爱的需要 C 安全的需要 D 自我实现的需要 E注重政治因素的设计 50、教师的意志表现在: a A : 有特殊性 B : 不表现在人们的实际行动之中 C : 不具有调节和支配的作用 D : 是一种智力因素 E : 对政治的研究

51、当学生在学校里取得好成绩时,不能表现的过于高兴,以免影响其他同学的情绪是属于 a A : 具体情绪调节 B : 唤醒水平的调节 C : 情绪成分的调节 D : 情绪因素调节 E : 文化因素

52、师生交往中的行为调控 a A冲突控制、交往规范冲突控制、态度冲突控制、认知冲突控制 B认知冲突控制、自我意识控制

C师生情感控制、品德形成成控制 D交往规范冲突控制、态度冲突控制 E课程的修订与改革

53、天赋性、稳定性和可变性是教师以下哪种心理现象的特点 b A性格 B气质 C思维 D能力 E课程的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54、教师有很好的思辨能力,能合乎逻辑的思考,辨别各种问题。是教师思维能力哪方面特点 b A创造性 B逻辑性 C准确性 D持久性 E课程管理目标与课程目标严重偏离

55、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特征有 d A : 幽默 B : 善解人意 C : 宽容 D : 以上答案都对 E : 分级管理

56、俄罗斯教育家(a)说:“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因此,教师必须以身垂范,身先士卒,以人格塑造人格。

A : 乌申斯基 B : 夸美纽斯 C : 马卡连柯 D : 洛克 E : 受教育者及家长。

57、具有社会评价意义,有好坏之分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 A : 气质 B :能力 C : 性格 D : 兴趣 E : 课程内容的选择注重基础性、实践性、思想性

58、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是持教师的哪种心理品质 c

A 情感 B记忆 C 意志 D 思想 E 为扩大教育改革的影响而与经济界进行合作的渠道设定

59、有的心理学家把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王熙凤的气质,作为典型的(b)的代表。A : 胆汁质 B : 多血质 C : 粘液质 D : 抑郁质 E : 学生决策模式 60、要有维护家庭健康的意愿,对自己的家庭要有认同感,这是掌握和运用维持健康家庭的策略的哪一方面策略 a A认知方面 B态度方面 C行动方面 D在思维方面 E 解决现行课程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61、提出爱情三要素

1、关怀,2、依附,3、亲密,的学者是 a A : 鲁宾 B : 斯腾伯格 C : 弗罗姆 D : 弗兰克尔

62、(b)是指对信息进行加工时所用的有关方法和技术,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A : 认知策略 B : 学习策略 C : 元认知策略 D : 管理策略

63、个人受到挫折后,感到一种特殊的恐惧、不安,并经常伴有心悸、头晕等躯体症状,是心理挫折行为表现中的 c A对抗 B侵犯行为 C焦虑 D厌世情绪 E确定评价学习结果的标准、方式和程序 64、(a)是元认知知识的一种,它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以及资源管理策 A : 学习策略 B : 管理策略 C : 计划策略 D : 复习策略 65、教育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 c A : 教师与领导 B : 教师与同事 C : 教师与学生 D : 教师与家长 66、人与人之间因种种原因形成的友好、亲近和喜欢等心理现象被称为b A : 友情 B : 人际吸引 C : 人际关系 D : 人际友好 67、人际关系建立的前提和基础是b A : 情感 B : 认知 C : 行为 D : 思维 68、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 c A : 从属关系 B : 竞争关系 C : 合作关系 D :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69、(a)是指个体逐步接受现实社会的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过程。A : 社会适应 B : 环境适应 C : 人际适应 D : 学习适应 70、教师一边讲课,一边板书,一边观察学生,是注意的哪方面品质c A : 注意的范围 B : 注意的稳定性 C : 注意的分配 D : 注意的转移 71、“善为子师”是教师在处理哪种家庭关系中应注意的问题 b A : 夫妻关系 B : 亲子关系 C : 兄弟姐妹关系 D : 血缘关系 72、(b)类型不同,对挫折的容忍力也不同。多血质、粘液质的人容忍力强;胆汁质的人易于冲动;抑郁质的人容易出现淡漠退缩、悲观厌世。A : 性格 B : 气质 C : 情感 D : 意志

73、(c)就是指人对现实的比较稳固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A : 态度 B : 气质 C : 性格 D : 人格 74、解决师生冲突的关键是 b A : 学生 B : 教师 C : 家长 D : 学校

75、受到挫折后,有的成人会像小孩一样又哭又闹,显得十分幼雅。这是心理挫折的行为表现中的d A : 对抗 B : 侵犯行为 C : 焦虑 D : 回归 76、转移是(c)类防卫机制的方式

A : 逃避性防卫机制 B : 自骗性防卫机制

C : 攻击性防卫机制 D : 代替性防卫机制 77、教师与同事交往要做到 d A : 要克服“文人相倾” B : 要把握竞争与合作的“度”

C : 要增强集体意识 D : 要增强集体意识、要把握竞争与合作的“度”、要克服“文人相倾” 78、压抑是(a)类防卫机制的形式

A : 逃避性防卫机制 B : 自骗性防卫机制 C : 攻击性防卫机制 D : 代替性防卫机制 79、心理测验的种类很多,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abd A : 能力测验 B : 成就测验 C : 性格测验 D : 人格测验 80、大量的研究表明,(abc)对未成年子女的心理与行为有重要影响。

A : 父母的文化程度 B : 家庭经济状况 C : 生活环境 D : 父母的气质类型 81、逃避性防卫机制有以下形式 cd A : 放松 B : 肯定 C : 退回 D : 潜抑 82、培养人的适应能力的主要途径有 abcd A : 健壮身体及充实知识的储备仓库 B : 学会利用工具并加强借具适应的能力 C : 加强基础能力及一般能力的培养 D : 多参加实践活动 83、攻击性防卫机制的方式有: ad A : 转移 B : 压抑 C : 否定 D : 投射 84、人们企望借着婚姻这种相伴随的关系主要来满足个人心理上(bcd)的需要。A : 繁育子女的需要 B : 被爱和爱人的需要 C : 有所归属的需要 D : 性的需要 85、当人遭受心理挫折时,通常会出现哪些行为表现 abcd A : 对抗 B : 侵犯行为 C : 淡漠退缩 D : 厌世情绪 86、一个教师的教育性格 abd A : 不必是真实可靠的 B : 意味着表现出承认过失和错误的人性 C : 不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成熟 D : 应该是鲜明和个性化的 87、教师的自制性表现为: bc A : 感情用事 B : 控制和调节情感

C : 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的行动 D : 意气用事,不能律己 88、(abcd)是造成教师工作压力的原因。A : 工作的低创造性 B : 工作强度大

C : 缺乏发展机会 D : 缺乏成就认可 E : 隐性课程 89、教师学习的内容十分广泛应当从(abcd)方面确定学习内容: A : 学科知识的学习B : 教学技能的学习C : 科研能力的学习D : 育人能力的学习E :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90、教师的意志品质包括(abcd)

A : 果断性 B : 自觉性 C : 坚韧性 D : 自制力 E : 社会分层理论 91、教师的教学技能包含(abcd)方面

A : 教师课堂驾驭能力 B : 言语表达能力 C : 教师的教学准备能力 D : “三笔字”的书写能力 E : 必修课程 92、教师自觉性主要表现为: bcd A : 人云亦云 B : 对学生有极大的耐心 C : 努力工作 D : 不受各种内部及外部因素干扰

93、教师育人能力一般应包括 abcdA : 育人的态度 B : 育人的知识 C : 育人的方法 D : 育人的效果 E : 每一科目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方式排列起来。94、面对现实接受挫折时,应该: bc A : 推卸责任 B : 制定调适措施 C : 冷静分析 D : 进行防卫 E : 以教育性交往为中介的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及方式 95、教师人际关系的类型包括(ABC)

A : 工作型人际关系 B : 情感型人际关系 C : 混合型人际关系 D : 交往型人际关系 E : 强调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96、在心理防卫机制中幻想的作用是 AD A : 可以使人暂时解除焦虑与痛苦 B : 是思维上的一种进步 C : 能解决现实问题 D : 可以是一种使生活愉快的活动 97、教师争取得到领导支持的途径有 ACD A : 尊重领导、相信领导 B : 与领导聚会、建立私人关系

C : 主动汇报、积极建议 D : 努力工作、作出成绩 E : 教师发展的需求

第三篇:2014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单选题)

()等活动通常适用于哪个班级的发展阶段? 过渡阶段

()是一种在良好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社会联系。情感性支持

()是指个人在生涯发展历程中,对自身各种物质以及外界进行探索,以逐渐形成生涯决策,并建立生涯目标,拟定实现目标的工作、教育、培训计划和行动方案的过程。生涯规划

()是指以儿童为主体的班级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文化.对于冲动哪项是无效的调试?平时多锻炼,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游戏不是指()状态。成瘾

“家庭关系中的我”属于()练习。探索家庭影响

“科教兴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等战略的提出,为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这确保了教师职业幸福来源的 来源于社会的认同

“顺其所思,予其所需,同其所感,引其所动,投其所好,扬其所长,助其所为,促其所成。”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哪一操作要领?引导学生感悟

“我要炸学校,谁也不知道......”体现了游戏的哪一境界? 宣泄的游戏

《学记》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这一古语强调了中小学教师礼仪的师德

1998年出版的《学校心理辅导》一书作者是: 刘华山

PTSD的中文意思是()创伤后应激障碍

伴随着青少年发展阶段的到来和交往范围的扩大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初中生对异性的过分敏感,考试焦虑,紧张等都属于 发展性问题

辨认自身或他人压力的关键是 了解反常情绪反应以及相关的行为变化

不属于心理健康教育中整体性的全员化原则的是()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心理老师的工作下面不属于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观念是()就事论事的观念

成长中的青少年更关注()对自己的评价。同伴

从心理学角度,下列说话中符合(网上下载,显示乱码)的定义的是 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的过程

从学生终生发展为本、生涯取向角度看,中学生正处于职业社会中职业人发展的哪一个阶段()探索期

促进学生自我成长的前提是(),它包括情感体验、价值体验和行动体验。体验

大心理健康教育观首先是一种教育()思想

当面对巨大的压力时,身体会采用战斗或逃离的方式做出反应。下面属于战斗或逃离的生理反应的是 肌肉紧张

当你的学生跟你说:“这段时间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上课注意力也不能集中,我觉得学习要跟不上了,不知道怎么了„„.”,这时,你应该如何应对,帮助他走出困惑。先设身处地地体会学生的心理感受,再进一步的沟通交流

当生活环境的条件改变时,个体试图采用忍耐环境的这种适应方式是()。消极适应 当一个人行为、思考、感觉的方式是完全利用自己的能力对此时此地发生的发明了留声机、电灯、建立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力系统的科技代表人物是爱迪生 个体心理咨询工作中的三大要素是尊重、真诚、()。共情

个体在管理压力带来的不适时会采取“问题-中心应对”策略,关于这个策略说法不正确的是 减轻来自紧张或感到压力的情境的情绪,防止负性情绪压倒自己而无法采取行动解决问题 根据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中学生处在生涯发展的 探索阶段

沟通分析理论是20世纪()加拿大心理学家艾瑞克(网上下载,显示乱码)60 年代 古语云:“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古语给我们中小学教师研究课题选择的启示是: 资料寻疑

关于维护青春期孩子心理健康的方法,不正确的是进行奖励惩罚时,对人不对事

关注学生的需要,根据学生具体存在的问题来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题,这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什么原则?以学生为中心

过程技术属于团体辅导哪个阶段的技术?中间阶段

海洛教育集团的“学海无涯乐作舟,教培有方趣为径”指的是教学策略优化中的()愉快教学

基于关怀学生和教师,从学校组织和环境对师生健康发展的影响看学校教育中的心理学问题及其处置的策略与方法。

健康的第四个境界是指身心灵合一,启动人体的自然治愈力 93.如果做一件事追求的是成就感或者感受到的是成就感,那就不是玩,玩的体验是高峰体验。那么下面不属于高峰体验的特点的是 在比较中证明自己

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会产生一系列的危害,如:人际关系敏感、疏离、退缩,摩擦增多。情绪忧郁并具有攻击性,出现粗暴的体罚、急躁的情绪,将负性情绪发泄给学生,这些表现主要表现在()方面。人际关系

教师从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到完善学生人格这一过程体现了教师角色内涵的哪种转变?从传授者到促进者

教师的课堂角色中,最为主要的是 创造者角色

教师的口头表扬是最常用、最简便易行的社会性强化物

教师鼓励团体成员之间交换不同的观点,彼此参与和互动,这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哪个流程中的任务? 互动分享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树立“三好学生”来教育学生,这是运用了 真实性榜样 教师职业的三种境界中,最高境界是哪一种? 幸福境界

教育者要重视学生在调控学校环境方面的作用,培养学生自控、自理的能力,这体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优化环境要注意 主体性原则个案辅导中最重要的原则是 保密性原则

考试焦虑的心理辅导不包括 强调考试重要性

可信的测验未必有效,有效的测验()。必定可信

课堂教学和()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的途径,它们相辅相成,又相对独立。班级活动 蜜蜂要酿一公斤蜜,必须在200多万朵花上采集原料,来往飞行45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1圈,这启示我们选择课题进行教育研究时要采取以下哪一种实践策略: 厚积薄发策略

面对压力和挫折时,心理顽强的人具有下面哪种品质? 倾向于挑战和变化

某学校想要了解学生否习惯目前的学习环境和教学进度、学习动机是否强烈、是否存在学习倦怠等问题,应查看学生心理档案的学习适应性分析

目前中学生发展当中的首要问题是()受青春期发育影响的情绪和心理困扰 53.从年龄阶段层面划分,初中阶段团体辅导活动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及对自我与外界的评价能力

哪种类型的人不容易发生职业倦怠?意志坚强的人

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知识就是力量”,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学习的主要渠道是 向书本学习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人生挑战的态度,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这属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辅导

皮杜费萨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核心关注”不包括()达到最佳的学业水平七年级团体辅导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解决学生的生活问题()能力 独立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提出:“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经验寻根究底的精神,提高教学水平是不可思议的。”这正是强调成为名师的行为机制中的 勤于反思

青春发育期的主要特点是 身心发展迅速而不平衡

使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具有自主性、控制感和影响力体现了大心理健康教育观的哪项原则?人性化的赋能原则

世界万物呈现出复杂的相互作用状态。人们一般只看到A事物对B事物的作用,而忽视了B事物对A事物的反作用。这启示我们要获取有新意的研究主题,在选题时应注意使用: 逆向思维策略

事件进行反应,那么这个人就是在 成人自我状态

斯坦福一比纳智力量表(3岁儿童)的每题代表()个月智龄。2

陶勑恒教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二个层次是 教育原则

体验是促进学生自我成长的前提,下列()不是体验的内容。生活体验

通过非语言的暗示来传达信息的是隐藏沟通中的哪一层次?心理层次

团体辅导室布置一般实用面积在约()平米,最好大于20平米。45

团体辅导在学校中应用,至少可以有四个作用,不是的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团体辅导中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的因素不包括在团体中产生消极的体验

我国古代哲学孟子曾讲过“君子有三乐”,其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既是一“乐”,这说明教师职业幸福来源之一的来源于学生的成才

我们该怎么给别人帮助? 给他们需要的关心和帮助

我是谁,生命线,价值观探索等属于团体练习中的()类型。纸笔练习

下列()不是班级文化的构成。行动文化

下列()不属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特点。理解性

下列()不属于心理健康课的内容? 培养良好社会公德

下列个案技术中不是影响性技术的是()倾听

下面哪一种提问是封闭式提问 当时有没有表示同意?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有以下几种学习方式,下列()不是它的学习方式。举例式学习心理督导师就是心理咨询师的()咨询师

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服务,这是贯彻 全体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的系列目标不包括 完善

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是()

心理咨询中最重要的原则是 保守秘密原则

信度只受()的影响 随机误差

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教师建议家长采取如果不能按时完成就不能看电视的措施,这属于 惩罚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前面所学的知识对后面进行的学习产生干扰,这属于学习过程中的 负迁移

学校团体辅导多以()为单位。班级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中,是单个集体活动组成集体活动,具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特点,这体现了: 系统性原则

压力性事件的类别包括()可控事件和不可控事件

严重心理问题干预是属于三级预防系统中的哪一级? 三级预防

一般的团体辅导室不会有 大圆桌

一个人不仅有安全感,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和谐,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对外部环境进行适应,他的行为符合特定的社会文化需要,我们可以判定这个人处于()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

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W.W.叶兹说:“教育不是把一桶水注满,而是点燃一堆火焰”,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位优秀的教师要具备的特质是 要教学生以智慧

一位学生向心理辅导员询问下个学期还要交多少费用,辅导员只告诉他一个数字,而忽略他当时表现出的情绪。这种行为体现了对个案辅导的哪种误解? 个案辅导就是提供信息

以下不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归属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提高

以下那一项是英国政府针对教师工作负荷过重所采取的措施 “教师减负”工程

以下是某位心理辅导老师与学生谈话的内容来访者:我每天生活太单调了,天天背书包上学,放学又回家,一天一天地重复,太令人乏味了。所有的事情都很枯燥,没有新鲜刺激,没有让人兴奋的事情。辅导员:你感到现在的生活非常枯燥乏味。该辅导员使用的倾听技术是 情感反映

以下是某位心理辅导老师与学生谈话的内容学生:班上一位同学下课时辱骂了我,我真想一刀把他捅死,我也不想活了。老师:你告诉我,他是谁,我去找他算账,严厉批评他,帮你出口气。该老师错误认为心理辅导只是单纯的同情

以下是一位心理辅导教师与学生在个案辅导时的一段对话 学生:我下了那么多功夫,但为什么学习总是不好? 老师:这说明你功夫未到位,还要再刻苦一些。这位教师没有做到有效 共情

以下选项哪些不属于自负的表现? 面对挑战时,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完成任务 因社会交往不良而形成的压力源属于社会性压力源

游戏的第一个境界是 不能游戏

在()的问题中,每一种问题都可能引出对方较为特殊的反应,使辅导员得到想要了解的有关资料。开放式询问

在《江苏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综合调查报告》中显示,男生失眠报告率最高值在()年级。高三

在国外心理咨询业较发达的国家,一位心理咨询师平均()就要接受一次心理督导。1—2周在记忆甲午战争的年代“1894”年时,记忆为“一把揪死”,来提高记忆效率,这采取了()记忆方法。谐音法

在教师队伍中,如果有人觉得做什么都没有意思,会很紧张、烦躁、失眠,觉得很委屈、很挫败„„则他可能处于那种状态? 职业倦怠

在考试焦虑量表中,对得分在()分者,有必要采取防治措施。60

在目前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着成人化、课程化、知识化的模式。有些学校甚至采用简单生硬的说教,生搬硬套心理学概念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些教学模式并不能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初目的,下面四种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备课以教材或参考资料为中心,重认知目标

在心理测验中,效度是指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符合的程度,或者简单地说是指一个心理测验的()。准确性

在心理健康个案辅导中,通常使用“是不是”、“对不对”、“要不要”等词,回答是“是”、“否”的简单答案的询问是哪种类型? 封闭式询问

在学校,你是老师,回到家,你应该扮演怎么样的角色?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团体辅导主要用来()预防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

在以下对话内容中,体现了哪种沟通模式? 小明:今天的培训在哪里? 小红:你不会自己看通知吗? 交错沟通

在指导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教给学生一些学习策略。某数学老师让学生通过记住“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我,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而乐”的方式来记住π值,这位老师使用的是()学习策略。谐音法

中学生不愿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轻易地像不了解自己的人透露,另一方面,他们又迫切期望别人的理解,希望得到成人帮助或与同年人的倾谈思想。这表现出中学生:心理闭锁性与渴求理解的矛盾

中学生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核心内容是人格的健全发展

重视学生的意见,并且最大限度地表示理解。这体现了心理健康活动课设计与组织的()原则 民主性原则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的欲坠的露珠。”这提示我们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要注意 尊重学生,学会宽容

自我接纳困难时,以下哪个做法不利于我们身心发展的是?放弃接纳,让一切顺其自然

第四篇:心理健康知识

心理健康知识

一、心理健康

1.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21世纪健康新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2.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将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3.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③有幸福感;

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4.心理健康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健康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科学。

5.心理健康的特点:

①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相对性; ②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连续性; ③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可逆性; ④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动态性。

6.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是相对的概念,二者相比较而存在,其中没有绝对的界线。7.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8.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完整。

9.心理健康可以分为一般常态心理者、轻度失调心理者、严重病态心理者三个等级。

10.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技术,通过咨询者与求询者的协商、交谈和指导过程提供可行性的建议,针对正常人及轻度心理障碍者的各种适应和发展问题,帮助求询者进行探讨和研究,从而达到自立自强、增进健康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11.心理咨询是一项职业实践活动,用于解决与个人发展、心理健康及其与人际关系相关的问题。12.心理咨询的原则:

①保密原则。②无条件积极关注原则。③助人自助的原则。

13.一名有效的心理咨询者须具备共情、宽容、善于倾听、热诚的特征。14.心理咨询师的责任心包括对求助者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职业负责。15.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保持正常的社交距离,最适合的距离是1.5米左右。16.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咨询的人,并不都是有心理疾病的人。

17.心理咨询师不应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任意延长或缩短咨询时间。

18.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咨询关系是专业关系,它不同于朋友关系、也不同于医患关系。咨询关系具有协助性、隐密性、时空性、非评判性、纯洁性等五大特征。19.团体咨询以个人成长、人际交流、人际关系的改善为目的,侧重体验学习,促进心理成长和发展。因此团体咨询最适宜的对象是人际适应不良者。

20.大学生心理咨询的类型主要有:发展咨询、适应咨询、障碍咨询。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

2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①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②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③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悦纳自我; ④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⑤具有协调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心境良好; ⑥具有良好的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 ⑦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和谐 ⑧具有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行为。22.大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

①心理发展的过渡性:青年期是少年儿童向成年人转变的过渡期,也是少年心理向成人心理过渡的关键期。

②心理发展的可塑性:青年期是人生各种心理品质全面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

③心理发展的矛盾性:当代大学生由于在学校受教育期长,没有社会生活经验;心理成熟滞后于生理成熟等原因而导致了矛盾和冲突。

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不同。

23.我校增进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心理咨询等。24.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主要形式有: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学和心理训练活动等。

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预防心理疾病,促进心理调节与健康,发展、健全个体和社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预防为主。

26.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①健康人格教育 ②环境适应教育 ③人际关系和谐教育 ④智力发展教育 ⑤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⑥健康恋爱观教育 ⑦心理障碍与疾病的预防。

27.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就业、人际交往、情感等问题上。

28.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冲突主要有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冲突、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冲突、心理闭锁与寻求理解的冲突、性成熟与性心理的冲突、情绪冲突等。

29.大学生中常见失眠因素有: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疾病因素、物质因素、环境因素。30.控制无益愤怒的方法:①拓宽心胸;②反省自我;③合理宣泄。

31.在学习中,会有一种现象,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比如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等,这是学习迁移现象。

32.学习障碍:个体因智力迟钝、感知或运动障碍、情绪和行为发生困难那以及由于社会教育不利因素(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或教学方法不善等)所造成的学习上的失败。

33.大学生应试心理调适的方法有:

①端正应试动机; ②保持身体健康; ③增强应试信心; ④掌握应试技巧; ⑤调控紧张情绪。34.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准备:

①正视社会现实:了解社会、适应社会; ②客观分析自我:气质、性格、兴趣、能力; ③择业中的机遇与挑战。35.大学生择业的矛盾心理:

①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②“鸡头”与“凤尾”的矛盾; ③所学专业与未来工作的矛盾; ④择业工作与继续求学的矛盾; ⑤亲情与爱情的矛盾。36.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误区:

①对现状不满意,引起心理失衡; ②只顾眼前利益,忽视个人发展; ③渴望竞争环境,缺乏竞争勇气。

37.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一般有以下三方面途径:①树立自信心;②培养独立性;③不怕受挫折。

38.人际交往:是人类共同活动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相互间进行的交流或联系。人际交往既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活动形式,又是人类共同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39.人际关系也称人际沟通,个体利用一定的语言、文字或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达给其他个体的过程;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信息传达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40.人际关系多种多样,错综复杂。从人们的结合纽带分,人际关系可以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41.交往是人们的一种需要,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群体而独立生活。一个社会成员一旦脱离其他社会成员而离群索居,那么他的心理发展和行为方式就要受到严重影响。

42.人际交往的功能:①交流信息功能;②心理保健功能;③自我认识功能;④行为协调功能。43.通常有效的人际交往有赖于以下条件:

① 传送者和接收者对交往信息的一致理解; ② 交往过程中有及时的信息反馈; ③ 适当的传播信道与传播网络; ④ 一定的交往技能与交往愿望。

44.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类型有:①师生交往;②同学交往;③朋友交往;④与长辈交往;⑤求职交往。

45.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主要表现为:①不敢交往;②不愿交往;③不善交往;④不利交往;⑤不易交往;⑥不懂交往。

46.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原则有:①平等原则;②相容原则;③互利原则;④信用原则。47.“我行-你也行”是一种健康、积极的人际交往态度。

48.人际交往除了具备交往的一般功能外,还能导致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是个体通过知人而加深自知,形成一定的自我意识。

49.在空间距离上相近的人容易成为朋友,比如一个宿舍、一个班级的人很容易进行人际交往,这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时空相似性原则。

50.多给人以值得的赞美,能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51.“大一综合征”(即大一学生产生的空虚,焦虑,失眠等症状)产生的主要诱因有: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对新环境的适应力弱、优势地位的丧失等。

52.新生入校,独立是第一关,独立应该从整理好自己的领地、规划好自己的时间、熟悉周围的环境、逐步建立社交圈子小事做起。

53.大学生适应的基本原则有:

①自知之明;

②坚持“珍惜既有的、追求更高的”原则; ③确定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④坚定信心、迎接挑战。

54.恋爱心理发展的主要过程分为:接近异性期、交往友谊期、恋爱期。

55.恋爱与道德:①恋爱应是建立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②恋爱动机必须符合道德原则③爱情应当忠贞专一。

56.情感是在人的认识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也称为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在人的认识过程中产生的。凡能符合需要的事物引起愉快的情绪,反之引起不愉快的情绪。情绪情感一般不作区分,也有人将与社会性需要向联系的体验成为情感(如爱国主义情感、责任感等),把情感体验的心理活动的具体形式称为情绪。

57.情绪是一种多形式、多水平、多功能的复杂心理过程,是一种由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包含体验、生理和表情三成分的整合性心理过程。

58.我们在认识周围世界的同时会产生喜、怒、哀、乐、惧等人类最基础或最原始的态度体验,这是情感或情绪过程。

59.在情绪心理学中,情绪指与人的需要(包括生物的和社会的)相联系的、具有特定主观体验、外显表情和生理变化的心理活动的整体过程;而情感则是指这一过程的主观体验。

60.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出现情绪波动,或极度高兴或伤心留泪,这一情绪表现叫情感脆弱。61.情绪的合理疏泄有益于身体健康。引导大学生合理的情绪疏泄,就是以建设性的态度关心理解其困境。

62.一个理智强的大学生面对不良的情绪波动时,能主动地寻找引起情绪波动的原因,并不断地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避免情绪波动造成的不利影响。

63.大学生情绪的特点是:①丰富多彩;②心境化;③富于激情;④自尊性与敏感性;⑤追求友谊和爱情。64.考试焦虑主要属于情绪方面的问题。

65.所谓“共情”,就是设身处地地去理解求助者的不良情绪和情感。

66.心理学意义上的挫折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和动机不能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消极反应。

67.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障,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产生挫折的条件包括:

①具要必要的动机和目标;

②要满足动机所达的目标的手段或行动; ③必须有挫折的情境; ④必须有对挫折情境的知觉;

⑤对挫折情境知觉与体验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放应。

68.挫折产生的来源可分为:主观来源和客观来源。其中主观来源中挫折产生的“接近-回避冲突”有:①独立与依赖;②亲密与隐私;③合作与竞争;④表现自我与社会规范。挫折后的消极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攻击、冷漠、固执、焦虑。

69.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对挫折可忍耐、可接受的程度,又称耐挫力、容忍力。挫折承受力如何,直接关系到个体能否经得起挫折打击。挫折承受能力较强者,往往挫折反应较轻,受挫折的消极影响少;而挫折承受力较弱者,则容易受挫折的消极影响,甚至意志消沉,一蹶不振。挫折承受能力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之一。

70.影响挫折承受力的因素:①生理条件;②生活经历;③个性特征;④思想境界;⑤挫折准备;⑥社会支持。

71.如何有效地承受挫折:

①正确看待挫折,去除不合理的观念。

②积极运用防御机制,有效减轻心理上的痛苦: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认同,升华,补偿,幽默等;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合理化,压抑,投射,反向等。

③勇于面对。④积极寻求社会支持。⑤优化人格品质。

72.同样的不幸事件会因为个体的不同所引起的挫折感是不一样的。

73.学习疲劳是因学习时间过长、学习强度过大而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的劳累感,使学习效率下降。学习疲劳最明显的表现是腰酸背痛、肌肉痉挛、眼球发胀发疼、打瞌睡等。表现在心理上,感觉器官活动的机能降低、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情绪烦躁、易怒、忧郁等。学习疲劳是大脑的一种保护性抑制,它使大脑活动的机能降低。长期过度的疲劳可能造成神经衰弱,但一般的学习疲劳经过适当休息即可恢复。通过科学用脑、劳逸结合、顺应生物钟的节律、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等方式可以消除学习疲劳。

三、心理学流派

74.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属于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依德著名的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超我。75.在精神分析治疗中,病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回避某些敏感话题,有意无意地使治疗重心发生偏移的现象被称为阻抗。76.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无意想象的特殊形式,它是一种生理、心理现象。

77.行为主义的主要创始人与代表是华生,他主张人兽没有分界线,认为人只是有机的机器,心理学只需研究预测与控制人的行为即可。具体说来,行为主义的主张主要有以下四点:(1)强调科学心理学只能研究由别人客观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2)构成行为的基础是个体的反应,集多个反应即可知行为的整体。(3)个体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被动学习的。(4)经由对动物或儿童实验研究所得到的行为的原理原则,即可推论解释一般人的同类行为。

78.条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又是心理现象。条件反射是人与动物后天获得的反射,它的建立需要通过学习或训练。例如食物进入口腔引起唾液分泌是先天的非条件反射,如果动物在进食前听到铃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动物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便是条件反射。

79.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著名的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是阐明人如何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从而形成和发展其人格特征的理论。这一理论强调行为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影响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产物;既承认直接经验的学习,更强调观察学习的重要性;认为许多行为模式都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后果而学来的,特别强调模式对激发特定行为的重要性。

80.行为主义强调从个人的外部行为而不是内部深层心理活动去研究人。

8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罗杰斯和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不同意精神分析只研究不正常人而忽视对健康人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也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把人当作机械论观点,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应以人为中心。

8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83.以来访者为中心的疗法是由人本主义大师罗杰斯创立的。此疗法强调来访者的主观能动性,对人采取积极乐观的看法,注重个人的内在价值和主观体验,强调咨询关系的重要性。

84.潜能成功学的代表人物是安东尼·罗宾,其代表作是《激发心灵潜能》和《唤醒心中的巨人》。85.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就是企图根据认识的历史、它的社会根源以及认识所依据的概念与运算的心理起源来解释知识,尤其是科学知识。

86.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他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四、心理障碍

87.心理障碍是精神障碍的一种,指没有能力按社会认为适宜的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这种“没有能力”可能是器质性损害或功能性损害的结果,或两者兼而有之。

88.精神障碍是精神活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和意识)异常的一组疾病。精神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疯子)、精神病(如偏执性精神病、感应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等)、心理障碍(如人格障碍、进食障碍、睡眠障碍、性功能障碍、性变态等)和神经症(如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癔病、神经衰弱等)。

89.判断一种行为是属于正常还是异常,首先必须考虑文化要素。不同的文化氛围,判断一种行为是属于正常还是变态有不同的标准。在考虑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再判断个体的行为是否正常。

90.对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一般要由精神科医生和专家来诊治。不能简单的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不要轻易草率的对号入座,给自己下错误的结论。

91.一个人偶尔出现的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非意味着这人就一定有心理疾病。92.心理问题的一般原因包括:生物学原因,认知原因,社会原因。

93.躁狂症的典型症状是情感高涨、愉快乐观,自我感觉良好,富有感染性,但情绪不稳,易激惹发怒;联想过程明显加快,思维奔逸,话多语快,反应敏捷;精力充沛、活动增多,睡眠减少。

94.抑郁症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丧失兴趣、悲观失望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自我评价过低、食欲减退和失眠等症状且持续时间较长。一时的情绪低落不是抑郁症。

95.神经症是一组轻度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能力降低(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思维与工作效率降低),情绪波动与烦恼,体感性不适增加。体检无器质性疾病,自知力良好,无精神病性症状。

96.几种常见的神经症有:①焦虑性神经症;②恐怖性神经症;③抑郁性神经症;④强迫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则是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本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⑤疑病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是以疑病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性障碍;⑥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症,患者常感脑力和体力不足,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低下,常有头痛等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但无器质性病变存在。

97.神经衰弱的主要症状有:①容易疲劳;②容易兴奋;③睡眠障碍;④情绪障碍;⑤紧张性疼痛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98.人格障碍又称变态人格或人格异常。当一个人所特有的人格特征持久显著地偏离正常,并由此引起较严重的痛苦状态或明显影响社交和职业功能,成为人格障碍。狭义的人格障碍专指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99.几种常见的人格障碍:

①反社会型人格: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

②表演型人格:表演型人格障碍又称癔症型或戏剧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过分情感化和夸张言行吸引注意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

③冲动型人格:冲动型人格障碍又称爆发型或攻击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性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

④偏执型人格:偏执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 ⑤焦虑型人格:焦虑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缺乏自信和行为退缩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100.性心理障碍又称性变态或性心理异常,指个体在性心理和性行为上明显偏离正常。这类心理障碍的共同特征是性兴奋的唤起,性对象的选择以及性行为方式等方面出现持久性异常表现。

101.惊恐症,又称惊恐障碍,是一种急性焦虑障碍。惊恐症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①惊恐发作:发作时伴有心悸,胸痛,憋闷,呼吸困难,有窒息或濒死感。②预期性焦虑:大多数患者常常会担心再次发作而表现为焦虑不安。

③回避性行为:在发作间期有60%的患者由于担心发作时无法得到帮助,而主动回避一些场合,如不愿意单独出门,不愿意去人多的地方或乘车外出等。

102.恐怖障碍是指涉及持续的、不现实的、过分的焦虑。它不像自动出现的惊恐障碍,而是与外在环境或刺激相联系。恐怖症患者会尽量避免这些处境和刺激,或带着很大的苦恼忍受它们。恐怖障碍主要有广场恐怖、单纯恐怖、社交恐怖三种类型。

103.社交恐怖症表现为社交场合极度焦虑、害怕当众发言权、害怕当众表演、极不自然等。104.癔症型人格障碍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爱出风头;②高度自我中心;③变化无常,缺少对人的丰富情感;④视玩弄别人为快事,“损人不利己”。

105.自恋型人格在许多方面与癔症型人格的表现相似,如情感戏剧化,有时还喜欢性挑逗等。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癔症型人格的人性格外向、热情,而自恋型人格的人性格内向、冷漠。自恋型人格的自我中心特点大多表现为自我重视、夸大、缺乏同情心、对别人的评价过分敏感等等。106.酗酒也是一种心理障碍,是酒精成瘾的较为严重的状态。国家酒精滥用和成瘾协会定义的酒精成瘾为:一种慢性疾病,主要包括了四种症状:

①强烈而难以自制的饮酒欲望 ①缺少自控饮酒量的能力;

③一旦停止饮酒就会出现诸如出汗、身体摇晃、恶心等症状; ④往往在大量饮酒后出现满足感。

107.某一固定观念在脑子里反复出现,患者无法摆脱这一观念而感到痛苦并求医,这属于强迫观念。108.良好的心理康复能力包括:精神创伤后不留严重痕迹、再次回忆创伤时较为平静、回忆起精神创伤时,原有的情绪色彩变得平淡。

109.精神分裂症与遗传有关,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五、人格

110.人格:来自拉丁文词源Persona,意指演员所戴的面具,其后指演员本身和他扮演的角色。人格是个人所有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总和,包括行动、认识、智能、思想、情绪和身体结构等方面。狭义的人格与性格同义。

111.健全人格:就是具有健全的心理生活的人的人格。奥尔波特认为成熟的人有7个主要特征:

①自我意识广延; ②自我与他人关系融洽; ③情绪上有安全感; ④知觉客观;

⑤对待工作专注而投入; ⑥自我形象现实而客观; ⑦统一的人生观。

112.个性:指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区别开来的独特的、整体的特性。多尔奇称个性就是“个体的独特性”。奥尔波特重视人格的独特性,强调相对于共同特性的个人倾向的作用。个性有时也与人格同义。

113.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有:教育因素、家庭因素、文化传统因素、先天遗传因素等。

114.气质:气质即表现与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外部表现等方面,也表现在认识和意志过程中。现在认为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这些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及指向性上。如情绪的强弱,思维的快慢,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注意转移的难易,以及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事物还是内心事物,等等。

115.气质就是一般人讲的“脾气”、“性情”,是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气质具有天赋性、稳定性和可爱性。气质一旦形成之后,就比较稳定而不易改变。气质使得一个人的整个心理活动染上了独特的色彩。

116.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根据体液不同把人分为四种气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和胆汁质。现实生活中只有少数人是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代表,多数人是介于各类型之间的中间类型。气质无好坏之分。

117.性格: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行为方式,是人格的最重要的方面。性格有时与人格同意,有时与气质混为一谈,但一般认为它与人格和气质是不同的概念。气质主要指情绪反应的特征,为人格结构内部的不易受环境影响的比较稳定的特征;性格除了情绪反应的特征外,更主要的还包括意志反应的特征,为人格结构较易受环境影响的可变特征。

118.性格是人格中最重要、最显著的心理特征。它在人格中起着核心的作用,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集中表现。是人格中最具有魅力的部分。

119.性格既与人对现实的态度联系在一起,又与人的行为方式联系在一起。它是表现在对现实的态度而不是一时的态度。

120.内倾性格与外倾性格: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根据他的理论,提出人有两种基本类型:内倾人格的人重视主观世界,常常沉浸在自我欣赏和幻想中,遇到困难或冲突无法解决时,易患神经衰弱。外倾性格的人重视外在世界,好活动,爱社交,这种人如患神经症则易患歇斯底里症。他认为纯粹外倾或内倾的认识没有的,只是某种倾向占相对优势决定类型。

121.能力:广义指完成一定活动的身体和心理活动的力或本领,包括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法以及所必须的心理特征。狭义指人顺利地完成一定活动所比被的心理特性。它往往和智力同义,是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或人格的一种重要特征。根据能力的倾向性,可把能力分为智力、特殊能力、创造力。

122.大学生能力的综合发展:

①学习能力; ②科研和创造能力; ③职业活动能力; ④运动竞技能力; ⑤社交能力。

123.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创造性思维是其核心和基础。

124.大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特点:

①想象丰富,但又是脱离实际; ②创新意识强烈,但不善利用条件; ③思维敏捷,但不善于掌握创造思维方式; ④灵感丰富,但不善于捕捉

125.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①家庭因素;②个性影响;③学校教育;④社会文化。

126.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的支柱和核心,代表智力的水平。

127.智商就是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率再乘以100,即:IQ(智商)=MA(智力年龄)/CA(实际年龄)×100。智力年龄亦称“心理年龄”,是相对于实际年龄(生理年龄)而说的,是指在智力测验量表上与某一智力标准水平相当的年龄。智商表示一个人智力在同年龄组中的相对位值,不同年龄的人智商不能用来比较。

128.成功智力是一种用以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是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产生举足轻重影响的能力,它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

129.智力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不一定越高。

130.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于自己的身心状况、自己与别人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是人格结构的核心部分。自我意识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重要标志,是人的意识的本质特征。自我意识是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心理系统,其心理结构可分为三个纬度: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

131.自我意识具有:个体性、社会性、能动性和同一性四个特点。132.自我意识的发展呈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趋势,其发展模式为分化、矛盾和统一,即经历着分化-矛盾-统一-再分化-矛盾-统一的过程。个体经由每一次的自我分化、矛盾和在一定条件下的统一后,自我意识便向前发展了一步。

133.青少年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兴趣、理想、价值观、性格特征、交友方式、职业发展以及其他身心特点的基本认识和认可。该时期的成长危险是自我同一性的混乱,即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和发展产生种种困惑或迷惘,不能很好地确定自我形象和人生目标,出现焦虑和不安,甚至产生一定的内心痛苦,人格障碍、精神疾患等。

134.大学生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识:

①正确认识自我、全面评价自我; ②欣然接受自我、恰当展示自我; ③努力塑造自我、积极超越自我。

135.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早期童年经验等。136.健全人格的方法:①确保自我认识现实而客观②适应社会而又能保持独立③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④保持情绪稳定⑤协调人格结构

137.成人期人格兼有稳定和变化两重特征。

13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表明了一个人意志品质的坚持性。139.勤奋,懒惰,谦虚,骄傲,这些反映的是人的性格特征。140.良好的性格能弥补能力的不足。

六、心理学知识

141.认知心理学将人类记忆分为长时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三个系统。

142.当你在电影画报上看到某演员的形象时,觉得很熟悉,而且能够确知他曾饰演过某个角色,这种现象属于再认。

143.本来是别人做过的事,回忆成自己做过的事,这属于错构。

144.压力反应常表现为心理反应、生理反应、行为反应、情绪反应几个方面。心理压力不一定是有害的。

145.遗忘:个体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和回忆。遗忘分为两类:不经重新学习,不能再认和回忆,称为永久性遗忘;一时不能再认和回忆,但当有了适当的条件,记忆还可能恢复,称为暂时性遗忘。

146.遗忘曲线:也叫保持曲线。指描绘遗忘的发展进程的曲线,表明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于十九世纪末期以自己作被试,用无意义音节为识记材料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遗忘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识记以后,最初几小时的遗忘比较快,以后就逐渐缓慢,最后有一部分很难忘掉。

147.心境是指一种比较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如心情舒畅或闷闷不乐。心境不是对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弥散性的一般情绪状态,往往在一段长时间内影响人的言行和情绪。需要、兴趣、爱好等是否满足,对心境起较大作用,有时健康状况、自然环境等也可影响心境。“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便是心境的表现。

148.心境对人的生活、工作和健康会发生重要的影响。149.愿望:在思想上明确地意识到并企图实现的需要。当愿望激起并维持人的活动时,愿望便成为推动人的活动的动机。人类的愿望是需要的表现形式。

150.当人的愿望受到挫折后,通过想象自己达到了目的或获得了成就的方式属于心理防御机制的幻想表现。

151.内驱力:指由内部或外部刺激唤起的并能引向某种目标的有机体的内部状态。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内驱力逐渐减弱,同时引向目标的行为不断加强。以食物为例,饥饿是一种内驱力,引起求食行为,而摄取食物使内驱力减弱。

152.动机:一种由需要所推动的、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着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为的作用。动机是推动和维持人的活动的动因,人类动机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一个人的动机总是和他满足自己的需要紧密相关的。有了某种需要,并且这种需要和外部刺激(即诱因)相结合时,动机就产生了。由人的认识状态和刺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所决定。动机有始发机能、选择技能、强化技能和为了达到目标而形成一定模式的调整机能。

153.根据动机起源于何种需要,可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154.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驱动力,是指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朝着一定的学习目标前进的心理动因和心理倾向。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有:①家庭和社会的影响;②学校的影响;③强化的影响;④成功和失败的影响。学习动机对学习具有增强和促进的作用。

155.成就动机指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乐意去做,并力求达到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成就动机主要由三方面的内驱力组成:①认知的内驱力;②自我提高的内驱力;③附属的内驱力。

156.动机水平越高,工作效率不一定就越高。

157.好奇心:一种探索行为,它是人类最强烈的动机之一。实验证明灵长类有探索一切事物与情景的强烈倾向。儿童出生后早就有探索行为,对新奇事物特别敏感。

158.动机和兴趣产生的基础是需要。需要是有机体因缺乏某种重要刺激而引起的有机体的紧张状态,即有机体与环境之间形成的不平衡状态。需要是个性的一种状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心理发展的动力。

159.应激: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在应激状态下,人可能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多数人在一般应激状态时使各种力量集中起来,使活动积极起来,以应付紧急状况。这时,思维特别清晰、明确。也有人在应激状态时,活动抑制或完全紊乱,甚至可能发生感知、记忆的错误,做出不适应的反应。在应激状态下,人如何行动,除了根据外部刺激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外,个性特点、经受挫折的锻炼,起着重要作用。应激状态的延续能破坏人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降低抵抗力,为疾病所侵袭。

160.心理学中,由外界刺激引起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叫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是一种适应性反应。通过应激反应,使社会成员在新的条件下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和行为上的适应。

161.当刺激事件打破了有机体现有平衡或超过了个体能力所及,个体就会感受到压力。

162.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与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有意注意;无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无意注意;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有意后注意。

163.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164.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过程。人与一些动物都有思维,但人的思维离不开社会、语言和人类累计的知识与思考方法,人的思维具有社会性。思维在认识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165.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最高表现形式。对个人而言,依靠过去学习过的知识和理论不能直接解决一个问题时,在已贮存信息的基础上,经过独立地分析综合形成新联系,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思维过程。166.错觉:对事物的不正确知觉。错觉不同于幻觉:错觉是外界刺激下产生的,对刺激的知觉是主观歪曲;幻觉是在不存在的外界刺激的情况下产生的,是一种虚幻的知觉。病人将墙上的衣服看成是一只张牙舞爪的老虎,这属于错觉。

167.当你身边大多数人选择某种东西时,你常不自觉的做出相同的行为,这一心理现象称作从众。168.精神发泄:让被压抑的情绪和思想释放出来,它尽量的鼓励个体充分的谈论自己的问题以帮助个体的心灵得以净化。

169.同一感觉器官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就叫感觉对比。感觉对比可以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两种情况。当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时,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叫同时对比。例如,把一个灰色的小方块放在白色的背景上,看起来小方快就显得暗些,把相同的一个灰色小方快放在黑色的背景上,看起来就显得明亮些,就是同时对比的结果。而当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时,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就叫继时对比。例如,吃了糖后,接着吃梅,会觉得梅很酸;吃了苦药以后,接着喝白开水,也觉得有甜味,就属继时对比。“月明星稀,月暗星密”属于感觉对比。

170.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人们的行为并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而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人们行为的原因提出包括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内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品质和特征,包括个体的人格、情绪、心境、动机、欲求、能力、努力等。外部是指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条件和影响,包括环境条件、情境特征、他人的影响等。

171.社会刻板印象: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笼统的看法。社会刻板印象中,既包括否定的反面现象,也包括积极的正面印象。

172.幻觉是指没有相应的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一种歪曲或奇特的知觉。幻觉的种类和内容繁多,最常见的幻觉是幻听。

参考资料: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主编:桑志芹、李绍珠;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应用》主编:董广杰;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年

第五篇:心理健康知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如何面对自身的“心理问题”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已逐渐加深,但大学生们在对待他人的心理困惑的态度上比对待自己的更为理性,一旦涉及自己则表现得优柔寡断,觉得难以启齿,常常不知所措。要改善这一心态,建议你:

坦然面对。心理健康也跟身体健康一样,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心理困惑只是成长正常状态,没有问题哪有成长可言,因而不必大惊小怪、怨天忧人。

不要急于“诊断”。心理问题本身多种多样,成因往往也很复杂,切忌盲目从一些书籍上断章取义,或者道听途说,急于“对号入座”,认定自己患了什么病。弄清问题当然是必要的,但大学生的问题还是发展性的居多,很多都是“成长中的烦恼”,实在不必自己吓自己。

转移注意。心理问题往往有这么一个特点,就是越注意它,它似乎就越严重。所以,不要老盯着自己的所谓问题不放,不可过分关注自我,而应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全力投入是很有利于心理健康的。

调整生活规律。很多时候,只要将自己习惯了的生活规律稍加调整,就会给自己调整了一个好的心理。

不要讳疾忌医。就像得病了去看医生一样,对于严重的、难以排解的心理问题,也可寻求专家咨询及精神卫生机构的帮助。

二、心理辅导老师做些什么事?

好的辅导老师不会试图为你解决问题,那样只会造成你的依赖心理。他们会教你如何更有效地应对问题,指导你在生活中创造更多的乐趣,善用自己的优点,成就自己的理想。

辅导老师都经过训练,能听出信息的含意,并协助你倾听内心的声音。他们会与你一起探讨你的思想、感受及行为,并引导你拟定自己的解决方案。他们的最终目的在于教导你如何成为自己的心理治疗师,即心理咨询是助人成长而不是代替人成长。

心理咨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保密性。辅导员老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故在辅导过程中你要和辅导老师合作。你必须告之你想从生活中得到什么,指出你想改变的方向,以及在自我了解方面你想要进行到何种程度,把辅导视为一个自我发掘的过程,从所获得的新资讯来作出新的决定,采取有效的行动方法。

辅导老师可能一开始与你讨论你生活中的隐私,你会感到不自在,当信任感逐渐增加时,你会比较愿意敞开心胸,分享你的想法和感受。

总之,你从辅导中得到的收获,视你在辅导过程中投入程度而定。

三、缓解压力A、B、C

A:减少紧张的呼吸技巧

当你紧张、焦虑时,一定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做几个缓慢、有规律的深呼吸,会让自己觉得轻松许多。

步骤:

① 端正坐好或站直,把所有的烦恼和琐事丢在一边。

② 开始缓缓地、深深地吸气。

③ 吸住气默数到三。

④ 慢慢地把气呼出。

⑤ 暂停呼吸,默数到三。

⑥ 重复上述步骤三次。

注意:把手放在胃上,呼吸时跟着一起起伏,你会觉得吸气很轻松不费力气。呼气也应该是平缓轻松的,放松胸腔,自然而然把胃里的空气推出去。慢慢呼吸几分钟,让自己熟悉这种感觉。

B:压力应对思考

面对压力时,个人的思考与压力的缓解有密切关系。积极的思考可以缓解紧张,安定情绪,帮助你从焦虑的生理反应中解脱出来,使身体放松。

步骤:

① 准备可以随身携带的卡片或记事本。

② 列出个人用来应对压力的自我暗示语,把它背下来,当面临压力时,就可以用它来帮助自己克服焦虑。

③ 下面是帮助你积极思考的一些句子:

a、一切都会很顺利的。

b、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c、我相信我可以面对它。

d、以前遇到过更糟糕的情况,还不是度过了。

e、步步为营,不要慌。

f、只要尽力就好,问心无愧。

注意:最有效的自我暗示语是你自己写的,当句子失去效力时就应该更换,随时使它对你具有意义。当成功地克服压力时,别忘了给自己一些鼓励的言语。

C:对自己好一点

你知道做什么事会让自己放松吗?别忘了好好呵护自己,给压力找个出口。不妨试试以下办法:

① 洗个热水澡。⑥ 参加运动。

② 喝杯自己喜欢的饮料。⑦ 大声歌唱。

③ 买一束鲜花插在瓶子里。⑧ 找个安静的地方休息片刻。

④ 看看电影。⑨点根蜡烛喝点葡萄酒。

⑤ 听自己喜欢的音乐。

怎样提高心理素质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始终保持开阔的心胸,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忍受能力,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2)充分认识自己,正确估价自己,有自知之明,不自卑不自负。

(3)积极交友,宽容待人,善于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相互帮助,相互学习。

(4)积极培养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如琴棋书画,参加有益的娱乐活动,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5)多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等,陶冶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

(6)学会思考,爱动脑筋,学会全面分析复杂问题,要有遭受挫折的思想准备。

(7)要积极参加劳动,在劳动吸取教训,接受艰苦的磨炼。

(8)学生首先从尊敬长辈、尊敬杨师做起,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爱护财物,养成勤俭节约的品质。心理素质有表面上的提高,和实质性的真高。如果不是真的自信根本不会产生好的心理素质。所谓唱歌跳舞。只是增加自己的脸皮厚度。古之文人多有骨气,心理素质极高,想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道臣是酒中仙。多高的心理素质啊,换了别人早就诚惶诚恐了。靠的是什么?就是自己的才华。自认为皇上很多,但是诗仙就一个的大自信。!所以我个人认为还是默默的增加自己的实力好。这样心理素质会不自觉的增加。当然适当的锻炼是应该的。就像泰戈尔说的一样,多做自己不敢做的事。针对心理素质教育目标的七大方面,教育内容的选择也从七个方面入手,具体包括自我意识训练、智力训练、情感调控、意志培养、个性塑造、学习指导和交往

指导七个方面。

 自我意识训练

1.自我意识及其意义。

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 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 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 位置与作用等)。总之,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于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由于个体能洞察自己的一切,因而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自我意识的 成熟被认为是个性基本形成的标志,它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自我意识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同时,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个体的社会化。

 由于自我意识在人发展过程中是循序渐进进行的,是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种心理成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中发展的,所以,心理素质教育是在其自我意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劳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促进我们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和调整自我,促使我们自我意识健康发展。

2.自我意识训练内容。

(1)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自我认识是 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评价是在这个基础上对自己作出的某种判断。正确的自我评价,对个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行为表现有较大影响。如果个体对自身 的估计与社会上其它人对自己客观评价距离过于悬殊,就会使个体与周围人们之 间的关系失去平衡,产生矛盾,长期以来,将会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自--满或 自卑,将不利于个人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 自我认识在自我意识系统中具有基础地位,属于自我意识中“知”的范畴,其内容广泛,涉及到自身的方方面面。对我们进行自我认识训练,重点放在三个 方面:第一,让我们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第二,认识到自 己在集体和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第三,认识到内心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份和主要标志,是在认识自己的行为和活 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通过社会比较而实现的。由于我们自我评价能力不高,往 往不是过高就是过低,大多属于过高型。因此,要提高我们的自我评价能力,你 就应学会与同伴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做出评价。你还应学会借助别人的评价来评 价自己,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自己。由于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中的核心成 份,它直接制约着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所以,对我们进行自我意识训练,核心 应放在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上。

(2)自我体验。自我体验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主 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 等都是自我体验。自我体验往往与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有关,也和自己对社会的 规范、价值标准的认识有关,良好的自我体验有助于自我监控的发展。对我们进行自我体验训练,就是让你有自尊感、自信感和自豪感,不自卑,不自傲,不自满,随着年龄增长

让我们懂得做错事感到内疚,做坏事感到羞耻。

(3)自我监控。自我监控是自己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作用,二是制止作用,也就是支配某一行为,抑制与该行为无关或有碍于该行为进行的行为。进行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的训练目的是进行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行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社会道德要求,通过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认识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 为提高我们自我监控能力,重点应放在促使一个转变上,即由外控制向内控制转变。我们自我约束能力较低,常常在外界压力和要求下被动地从事实践活动,比如只有教师要求做完作业后检查,你才会进行检查。针对这种现象,你应学会如何借助于外部压力,发展自我监控能力。心理素质,是靠长期比赛一点一点地提高的。它应该是和比赛的经验成正比的,所不同的就是因人而异,也许有些人天生就具有一定的心理素质,也许有些人心理关总是过不了。但是,心理素质始终还是可以靠后天的锻炼的。有句话说得好,“艺高人胆大。”如果说自己的技术水平到达了一定的高度,那么心里面自然就会比较踏实稳定。反之如果要用自己不足的实力去向强手挑战,就需要在一定的比赛经验上加以自身的全力投入,才有可能打出自己的水平。想要好的心理素质,首先还是应该把自己的水平提高,才有提高心理素质的资本。在实力并没有到达一定程 度的时候谈心理素质没有太大的意义。如果说双方实力相近,那么往往看谁可以发挥得好 一些,这个时候就靠自己的状态的调整了。先说几个影响发挥导致失败的原因。求胜心过重。心态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技术的发挥,这就是很多业余的爱好者遇 弱不强,遇强却不弱的原......

因(心理放松,没压力,技术能充分发挥)。练球不足。很多朋友是打落点、打控制的,这样就需要有手感做保证,在未练球(包括练球不足)的情况下,往往会大失水准。打法相克。业余爱好者往往忽视这一点,其实以己短,遇彼之长是非常常见的事,这就取决于个人的调.....

整和适应能力了,而这一点往往是业余爱好者最欠缺的。不合适的器材。业余爱好者也往往忽视这一点,认为自己反正水平很差,拿什 么拍子都差不了很多,这.......

种想法是不对的,除非对不会打球(没有丝毫手感可言)的人来 说什么拍子都差不多。手感越是细腻的人,对球拍也越挑剔,而往往手感的好坏决定了一个人水平的高低。思想包袱。这一点和第一条有些类似,往往生在领先,眼看就要胜利的时候,最容易出现心理的变化。....

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无论业余或者专业)。金泽洙也一样在 20:16的时候把握不住自己,丢掉了几乎到手的胜利,何况我们业余爱好者。所以自身状态调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比赛的的胜利。调整的方法很多。比如说比赛一开始就全力以赴,认认真真地对付每一个球;赢了一个球就握紧拳头叫喊一下,振奋一下,多小跑一下,;打失了一个球,让自己冷静一下,重新振作投入比赛。这些都可以很好的调节自己的精神状态。排除杂念也是提高心理素质的重要方面。杂念之一:想赢怕输。比赛没人想输,但比赛时脑子里老想这个就影响你打好球。求胜心切,容易蛮干,关键时候手脚又放不开;怕输就更没戏了,先一个怕字你还能干什么?胜利是一分一分赢得的,不用多想结果,就想把每一个球都打成好球。杂念之二:环境影响。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让你孤单无助;拉拉队(尤其是有很多ppmm)的喧闹,不习惯的场地条件,让你头昏眼花,心烦意乱。没关系,多出去见见世面,不要太在意观众,这会儿你是主角,这是你的舞台不是他们的,打好你的球要紧,打好自然可以得到尊敬。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的提高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只有通过比赛来不断的获得,因此多打比赛也是提高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对阵不同打法的对手来丰富自己的阅历,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下载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理健康知识

    心理健康知识 一、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 【一般心理与行为问题】 ⑴固执。思想固执,行动偏激,不接受意见,自我评价过高,一意孤行。 ⑵暴躁。易被激怒,沉不住气,听到一些不顺......

    心理健康知识

    1、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 2、当你身边大多数人选择某种东西时,你常不自觉地做出相同的行为,这一心理现象称作(从众)......

    心理健康知识

    1.什么是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21世纪健康的新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1)身体健康。指人体结构完整,体格健壮,各组织、器......

    心理健康知识

    1、“5.25”的谐音“我爱我”,意为关爱自我的心理成长和健康,活动的主题是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互助问题,口号为“我爱我——走出心灵的孤岛”。2、2012年5月25日,是第13届大学生心......

    2014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判断题(全)

    1、班级活动就是学科教学能起到替代班级活动的作用错误 2、婴儿早期几个月几乎全部用于睡眠,因此,他们肯定是被动的和无知的。错误 3、班级活动和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

    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培训纪实 2

    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培训纪实时间:2011年5月5日 地点:泾干镇中心小学 人员:全体教师 主讲:xx 内容: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 xx老师讲座主题是“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 xx老师就学生......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知识考试试卷

    心理健康知识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 (每小题 1 分,共10分) 1、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是指身体上、和 的完满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 2、在接受外部压力和挫折等信号后,出......

    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竞赛

    A型人格的最关键特征是敌意。答案错误班级价值观,班级精神是班级文化的品牌对班级是小学生进入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对于小学生具有重要的生命意义正确 班级属于学生和老师。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