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次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一次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李燕玲
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1期
[摘要]校本教研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实践性研究活动。近些年来,我校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一体教研活动为主体,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从中我们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校本教研 实践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1-0089-01校本教研模式三个环节组织实施,即:问题确定、实践操作、总结反思。
一、问题确定
为了解决学生三步上篮的不稳定及投篮单手托球点低,造成奔跑中投篮动作过大,命中率较低等不足,我们根据新教材《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要求及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三步上篮为主,设计了一节趣味体育课,并在教学上进行了一些创新,使之具有球类课的一些共同特点。
二、实践与操作
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即研究者,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为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与专业技术的发展,我们确定请宋建宇老师来进行备课、开课的任务。准备工作两周,先将本节课的教案雏形拿出,在备课组活动中进行研究讨论,再用一周的时间将教案确定,一周后进行开课。
三、总结与反思
(一)总结
1.宋建宇老师的这节“三步上篮”的课是初中《体育与健康》八年级的教材内容。教学的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男生,是一节复习课。整节课以篮球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事先由教师自己备课,认真设计,再由全体同事帮助修改,最后完成开课。这是一种新型的教研模式,它意在努力实践《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于体育课堂教学中,从而达成锻炼身体,乐于运动,得到体验成功的教学目标。
2.在准备活动部分的设计中,各小组长设计练习内容亲自带队练习,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根据教学目标自主设计活动内容,在学法设计上,采用先集中后分散的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相互讨论、相互帮助、相互评价,教师真正成为一个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比赛展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感交融,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知识与技能、真情与友情得到了充分地提升。
(二)反思
1.校本教研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学习型的学校文化氛围。通过这次学习,使我们理解到校本教研不仅仅是评课,它强调在教学中发现问题,更强调通过教学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校本教研制度下,我们教师都应以学习的态度来进行教学研究,那么教学研究就不仅仅是评课、挑毛病那么简单的事情,是从学习型学校的角度,从系统思考的角度出发,通过团体学习来建立共同的愿景。这样,校本教研就成了学校形成学习型文化的推动器。这样的学校才是有效的学校,这样的学校也才是不断学习、不断发展的学校。
2.通过此次的教研活动,我们进一步调动了教师学习理论、运用理论的积极性。不但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而且在实践中总结了丰富的教改经验,促进了教育教学问题和想法的交流讨论,使教师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改变了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真实落实了“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成长即成果”的科研理念。教师在进行分析课题、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和多角度解读过程中,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3.校本教研为教师构建了一个专业发展的自我反思平台。校本教研是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本质内涵的。在学习型的学校文化氛围中,我们教师的专业化倾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展示舞台,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团体的学习、交流,使存在的问题得到了显现。同时,这种氛围是包容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正是教师所竭力改正而又很难把握住的,所以在校本教研中不排斥问题,相反是为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个正视的机会。教师正是在这种正视问题的过程中使其专业化水平得到发展的。从这个意思上说,这种正视问题、问题影射的过程本身就是教师自我反思的过程。
4.教学研究以学校为立足点,以教师为主体,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通过“一个课例、三次设计、两次听课、两次讨论、多维反思”环环相扣的课例研究,我们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让自己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在专业上不断成长起来。我们还要关注课堂上学生的需要,思考新理念如何落实到教学实际,持续关注课堂上的教学问题。在学校教研室的带领下,根据提炼出的教学问题参与校本教研的教师都要寻找资料,带着问题、需求去与文本交流对话、感悟、探究,进行从个人设计到教学协作组参与的合作设计,再到由导师团参与的合作设计,这样的以教学设计为中心的教学研究。我们坚信它将使我们不断成长,不断收获,不断在教育教学领域中采摘到成功的娇艳之花。
第二篇:校本教研论文:提高校本教研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校本教研论文:提高校本教研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罗 明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铜山初级中学,211103)
摘要: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找准切点,转变方式,在做中研、在研中做,对改变当下校本教研低效的现状,实现其从低效向有效到高效的转变,或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常态教研中,可以组织课堂实录,让教师“看到”自己;明确教研主题,逐个解决问题;开展课例跟踪,着力教师专业成长。只有不断创新实践形式并加以科学的引领,才能使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得以持续提升。
关键词:校本教研素描转变行动
相对于我国规整而完备的教研体制结构而言,校本教研无疑处于结构的最底端,因而具有基础性或“草根性”,是新课程改革和新教育理念落地的节点。多年来,随着各校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校本教研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落实各项教学管理任务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如何让校本教研真正成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助推器”、落实新课程理念的“转化器”?笔者认为,当下的校本教研,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面临着许多势在必行的变革。
一、对当下校本教研的素描
从活动的组织形式看,教研组、备课组是承担校本教研的两个基本业务组织单元,教导处负责对两组日常工作的过程管理。从活动的内容看,以学期为时段,两组在开学、期中、期末三个节点上的主要工作是:开学制订学期学科教研活动计划;期中组织阶段性学情调研与复习,对期中检测的结果进行质量分析;期末撰写学期工作总结,对期末检测的结果进行质量分析。三个节点外的时间,教研组的工作主要是根据计划安排内容,组织开展组内教师公开课的听评,督查备课组的集体备课,组织业务学习,外出参加或承办区、市教研活动。从活动的评价看,每学期结束,教导处都将对两组进行考核,主要依据是:两组上交的过程性材料是否完整,活动是否按计划进行,学科教学质量在校、区的影响度,等等。
以上三方面只是对当下校本教研现状轮廓的简单勾画,都是具象层面的。而通过对校本教研有效度的质的分析与评价,可以发现,在实际情况下,(论文范文)校本教研大多处于缺失和无奈的状态。由于校本教研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尤其是教师的态度,如果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再好的管理,也只是停留在完成任务的层面。从教研组的工作内容看,虽看似繁多,但若只是应对检查,无需太多精力就可以“突击”完成。比如,常态下,某个教师根据计划安排上公开课,学校教导处会向全校发出告知,希望其他学科教师前去听课(但事实上跨学科听课的教师很少,其中还有为完成规定听课节次而去的)。教研组长负责召集组内成员听课,听完课后评课(有的学校则是发放评课表,听课教师在表上写上几条建议,课后交给教研组长,以此代替集中评课),评课过程也很简单,时间一般20~30分钟。点评的内容面面俱到,且大同小异(前面的人讲完后,后面的人除了在肯定前面点评的基础上,几乎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如此这般,一次学科内的校本教研就算完成了。笔者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惯看常态下低效的校本教研,在几多感慨和无奈的同时,变革的念想和行动也从未停止过。
二、转变教研方式:在做中研
量变与质变是一切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事物的质变,一种是量的增减达到一定程度后引起的,另一种是构成事物的要素在排序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引起的。校本教研作为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实然的基础上,对其构成要素进行重组和强化——找准切点,转变方式,在做中研、在研中做,对改变当下校本教研低效的现状,实现其从低效向有效、高效的转变,或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组织课堂实录,让教师“看到”自己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课堂进行全程实录已不再是什么难事。为教师实录一节课,并刻录成光盘,送给教师,这是本学期我校开展校本教研所组织的一项活动。具体流程是:全体50周岁以下的男教师、45周岁以下的女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准备一节自我认为最好的课,由学校组织专人,为其实录,并在最短时间内刻录成光盘。要求教师通过光盘看自己,并写一篇“自己看自己”的观后感,交学校教务处。对教师而言,这既是一种纪念,又是进行教学反思的鲜活素材。
请看一名教师的观后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星期二上午第四节课,我在八(1)班开了一节公开课——“生态系统的组成”,我像平时一样上了一节自以为准备很充分的生物课,学校对本节公开课进行了全程拍摄。今天下午,我终于拿到了刻有我名字的光盘。自己上课是什么样子呢?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光盘。我认真地看着,感到一切是那样的熟悉,可又似乎很陌生。第一次看到自己在教室里上课,还真是有点不适应。回想其他教师对我的点评,我发现,“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同事们给我指出的不足,只是我众多缺点的一小部分。从板书看,字体有点偏大,随意性较强,有的地方写得很完整,可有的地方却没有写,甚至在上到“生物富集”的时候,只写了一下大标题,没有考虑到板书的完整性。从教态看,姿态不够优美,存在很多不雅动作:扭着头看大屏幕、在教室前面来回走动、经常舔嘴、在学生中间晃来晃去的动作较多。从上课风格和习惯看,语速偏快(不知道学生能否跟得上),且有自说自话的嫌疑。
第三篇:校本教研的探索与思考
习酒镇中心小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场经验交流会xjzxxedu@163.com
如何开展有效校本教研的思考与建议
习酒镇中心小学钟明书
尊敬的各位老师,上午好!我应活动组委会的委托,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开展有效校本教研的几点意见和思考,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校本教研,我是这样理解的,校本教研即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从事这项研究的主体是学校教师,它的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种研究所涵盖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包括了教研活动、校本培训、校本研修等内容。这种教学研究是基于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研究活动,是基于教师和学校需求的研究活动。我们往往可以透过校本教研的现象看到一所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看到学校领导班子的管理能力,看到学校具有的竞争力。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校本教研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首要阵地,为广大教师尤其是为中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了舞台,创造了机会。因此,扎实、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乃至学校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一、我镇教师缺乏自身提高助长剂的现状分析
我镇现有小学教师117人,极大部分教师工作兢兢业业,应该说教师的年龄比例不算太大,而且具有学历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几个明显的不足,如教学硬件设施跟不上、教学信息不够灵通,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师科研意识、能力均有待提高等。另外,学校在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时,也存在着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多教少研等缺点,而且部分教师参加教研活动不是那么积极(去年中学组织在中心小学开展的教研活动,相当部分教师选择了弃权)。我听过这样一个开展教研活动的案例,叫“三句半的教研活动”,有一所学校搞教研活动,在评课时,校长这样评:“这节课比较成功”;主任这样评:“教师基本功扎实”;有一位教师这样评:“教师教态大方”;还有一位教师评为:“不错”;就这样一次教研活动结束了。这是一个教研案例,但我们有的学校确实也存在这种现象,有的老师不敢说,害怕得罪人,有的老师害怕别人听课。面对这样的现状,我认为要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必须搭建平台让教师得到更多的展示机会。必须设计活动让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带动其他教师学习、进步。学校要求教师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在学校内形成推门听课制度,只要教师有时间,就可以到任何
一间教室听课。在学校内评选优质课教师,让这些教师多上示范课。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给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促使教师在实践中成长,让教师在交流、对比中认识自身不足,产生进步的欲望。通过这样多种途径,提高教师学习理论,参与教研活动的内驱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程。
二、常规活动——注重营造教研氛围
学期或者学年初,教导主任就要和校长、教研组长讨论确定校本教研主题,然后把教研主题明确写进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长要在在制订教研计划时根据教研主题定好小组研究方向,安排组内教研活动。教导主任审核通过后,安排好学期乃至学年的教研活动,然后由教研组长组织实施。每周用一天下午语文,一天下午数学,一天下午综合(其它学科)。我们在安排课表时尽可能不安排相关教师上课,努力保证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时间。相应时间内由组长组织教研活动、组织组内教师进行视频听课或其他业务学习。语文、数学、综合三个大组的活动也在这个时间段穿插进行,具体由语文、数学、综合三位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我们的组长每次都要组织好活动过程,指导老师进行试教、议课、学习。教研活动中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听课,认真交流,组长还要做好资料积累工作。每次教研活动都必须积累以下资料:签到表、教师上课教案、课堂教学反思、评课稿、说课稿等。校长或者主任要尽可能参与,同时组织一些主题活动,使教研主题更突出。这样学校、教研组、两个层面的教研活动有序的贯穿整个学期或学年。
三、围绕主题的系列活动——促使教师在实践中进步。
以往的教研活动总不外乎教师上课、说课,听课教师观摩、评课,最后听骨干教师点评,领导总结发言就完事了。教师已习惯于孤军作战、各自为政,教师之间缺乏开放、合作、协调、支持和共享,缺乏互动交流,难以进行优势互补。我想今后全镇的教研活动要 “围绕主题开展系列化教研活动”。这种活动模式,不仅关注课堂教学,更因为其实施的系统性、持久性,而使得其内涵覆盖教师课堂教学研究的所有环节,体现出研究的层次性、多元性、师本化。如活动中,有备课比赛,锻炼了教师独立解读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有说课比赛,促使教师更深入地学习教学理论,并将理论积极应用于实际;有评课比赛,提高了教师的对比反思能力;有
案例学习,开阔了教师眼界;有总结交流,提升了教师的自我分析能力等等。
例如,中心小学近年来的语文校本教研活动主题都是围绕“同课异构”提出的。他们先后开展了以下一些主题活动:
这些活动的开展都不是孤立进行,而是多种活动穿插进行的。今年我们开展的教研活动就是要“追寻学科本位,提高课堂实效”。这一主题活动的主旨在于通过这一活动促使教师学习评课、说课的相关知识,运用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并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我设想从下学期开始进行系列活动。活动包括教师评课比赛、教师书面说课比赛和教师课堂教学比赛等活动。教师评课我们采用了视频课例,然后请老师当堂完成评课稿的写作。教师
书面说课则是由教导处统一拟定好每门学科的内容,由教师当场进行教学设计并进行书面说课。课堂教学是每位参赛教师根据所担任的学科教学自行选择内容,进行设计与课堂教学实践。我们采用评委组每位成员从头到尾参与,每项都取评委的平均分,按三项总分评出一、二、三等奖。今天的课堂展示也是我们教师比武活动结果展示。这样的活动,内涵丰富,针对性强,涉及了教师发展的各个方面,符合教师的实际需要。尤其是中青年教师都知道自己想要发展,就必须要掌握以上几方面的技能。这样的活动,还因为其时间持久、内容全面,促使教师全身心地融进整个活动中,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参与度。当然,每次主题活动的开展,都必须要有详尽的方案,这样,才能在事先想到较多的问题及可能性,活动得到学校以及全体教师的配合,才能让活动开展的相对顺利并达到效果。
四、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是教研活动开展的动力,要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 首先应做好如下工作:
1、要彻底“解放”教师。学校教研工作之所以举步为艰,教师被束缚在琐碎机械的日常工作之中是原因所在,这也正是学校教研工作要解决的重点课题(其中也还有深层因素)。教师很少能抽出时间梳理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心得,而这些经验与心得正是开展教研工作的契机。所以,学校教研工作要顺利开展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将教师“解放”出来。
2、突破教研瓶颈。很多教师之所以对教研提不起兴趣, 或者觉得无计可施, 归根结底是缺乏教研意识与能力, 特别是对如下问题缺乏必要的认识:
(1)教师为什么要搞教研?首先, 教研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活动, 教师能不参与其中吗?其次, 当你真正懂得了教育的规律, 懂得了学生需要什么, 课堂需要什么时, 你还用担心教学质量吗? 第三,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 知识和技术更新周期日渐缩短, 当“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等已不仅仅成为时髦用语, 而是一种以主体为核心的生活方式, 当看到教育的瞬息万变与教育外延的不断扩展时, 作为教师还能默守陈规吗?第四, 从教师自身发展看, 信息社会否定了教师的“唯一知识源”说, 随着学生获取信息渠道的拓宽, 教师角色也应从“教”向“导”转变, 教师帮助学生自己找“水源”,如想使自己永远保持“新鲜”, 必须要率先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惑。”第五,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要搞教研, 就要学习理论, 掌握思想武器, 提高理论水平;就要查阅资料, 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就要开展调查研究, 摸清实际情况;就要进行分析思考,把搜集的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就要实施研究方案, 在实践中检查方案的真理性, 去伪存真。然后通过心得交流, 既增进了同事友谊, 又掌握了大量信息, 从不同的比较、思考中, 摄取到有价值的思想。在这一过程中, 将使教师的学习自觉性、调查研究能力、分析思考综合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得以提升, 加速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2)教师能不能搞研究? 教师是教育实践的主体, 最了解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也最知道需要研究什么, 并掌握着教育研究所需的丰富的第一手材料。教师参加教研比任何专家都具有优势, 只要我们有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我们就有可能成为明天的教育家。
(3)教师如何搞科研?“教育是事业, 其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 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 其生命在于创新。”为了实现教育求真, 求善, 求美的目的, 除了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外, 在实际操作中应抓好选题、研究、交流和推广应用。
(4)发挥专业引领作用。专业引领是引导教师快速入门的重要环节, 既避免了走弯路, 更利于准确把握方向, 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 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意识。专业引领除了听专家讲座外, 方式、途径非常多, 关键是要做有心人。
五、学校教研重在“实”
1、实惠。我设想从下学期起,我们将制定《教育科研成果奖实施办法》, 挤出用于教研的专门经费,大幅度拓展奖励面与提高奖励金额, 以期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2、实际。教研课题的研究应自下而上, 重点放在校内, 核心放在课堂。以学校教研组为单位, 在学段的突出问题中选题,把日常教育、教学的问题转化为课题。从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中选题,从教师自身工作实践的矛盾和困惑中选题。关注身边、关注校本, 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实效。教研不是花瓶,不重外表,应重过程、重方法、重参与、重分享。不追求形式,不搞“形象工程”。一步一个脚印, 一人一份责任, 资料一点一点搜集, 经验一点一点积累, 难题一个一个突破, 充分发挥集体
智慧, 集思广义。把教研看作教师、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 教学的改革过程, 新的教学理念的形成过程。即便一个研究方案解决不了, 至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发展, 在研究中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4、实用。研究的目的在于用, 无用就无须研究。学校教研应始终把握“因问而研, 因用而研”这一主线,摒弃形式主义, 摒弃纸上谈兵。
我想,作为一所学校,校本教研是一个永久而恒新的话题,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也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因为我们寻找着脚下的路并不断实践着、探索着,提高校本教研实效性这一目标就一定会实现!习酒小学教育的春天就会常驻!我们就一定能走向辉煌!
最后,祝各位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祝习酒教研在各学校开启新篇章!
谢谢大家!
第四篇:初中语文校本教研探索与实践
初中语文校本教研探索与实践
安徽省颍上县八里河韩郢中学徐保峰
摘要: 语文校本教研是实践语文新课程的需要,是调动语文教师的能动性,保证语文教学改革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在校本教研中应努力营造一种崇尚学术研究、崇尚教学探索的氛围,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集体,教师将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有机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教学生活方式,精心为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搭建优质、高效的教育平台。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校本教研;探索;实践
校本教研是我国基础教育史上一次全新的课程体制变革,不仅是课程门类设置、教材内容体系的变化,更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同时也是教学方式、学习理念、管理策略和课程评价内容方法的多维度更新。为了充分发挥机遇,迎接新课程实验带来的挑战,学校领导的重视为校本教研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措施,为我校的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按照国家的政策和学校的发展定位,以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为目的,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工作核心,狠抓校本教研,创新教科研方式,强化内部管理,形成以科研促课改的思路,扎实推进校本教研工作。在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语文校本教研已经形成自己的经验特色,对我校的教育改革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一初中语文校本教研的探索
1.抓好教研组建设,完善常规教学
加强本组教研,落实教研实效,我们积极进行了多方面的准备,一是优化集体备课,发挥年级组集体智慧,每周能够按计划组织开展学习、研讨或集体备课活动,定时、定点、定内容,学习有主持,各人的交流发言有内容、有记录;二是教研活动组以织学习新课程理念、观摩优秀课堂案例、外出学习与听课交流、课题学习研讨实践反思等;三是严把“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考试、听课”六个关;四是以“教学六认真”为中心,把教学工作抓实、抓细,认真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共同探讨教学方法;五是教研组协同教导处加强督促检查工作,定期进行检查,规范教学工作;六是把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相结合,将研究贯穿于平常的教育教学中,做到定期交流,阶段小结,组内每位语文教师确定自
己的研究任务,积极投身教学研究实践,把科研课题落实到每堂课中,努力探索,形成符合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七是教研组成员及时进行教学点评,每月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学期一份教学论文;八是教研组老师在作业方面严格执行学校和教研组制定的“三个一”,统一的作业种类;统一的作业要求;统一的批改要求。通过这些教研的手段,进一步促进组内教师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平时多汲取其他教研组的优点,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2.积极开展本校语文校本课程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通过对语文校本课程的内容、课时安排、活动形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手段和标准等方面的改革实验,结合学生的实际,笔者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语文校本课程系统工程。通过开发研究,总结出该课程在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校本课程规划(如下图所示)
二初中语文校本教研的实践
在语文校本教研的活动中,我们也认真地研究其他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并结合自己的教学优势,积极探索自己的语文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以便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调整、改进和提升。我们所在的中学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语文教师人数少、教学经验不足,95%以上的学生是农民子弟,学困生占大多数,针对这种情况,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学校现状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不断地对教学进行及时的修改和提升。
1.做好每一节语文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反思
我们经过总结多年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失误和教训,在借鉴其他学校语文校本教研有益经验的基础上,一般进行三个反思来完善我们的校本教研:一是预测性反思,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基础、课程内容的难重点及语文感悟功能等进行思考,以便使教学中更具针对性;二是过程性反思,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思考和处理突发性的教学问题,采取切实的策略,使教学高效、有序地顺利完成;三是课后反思,教师在上完一节课或一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后反思教学是否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有无突破,教学方法还有哪些不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如何,今后教学中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等。通过这些反思,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
2.做好语文校本教研的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作为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教研组每两周进行一次大的校本教研活动,共同研讨和解决解决语文科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教育叙事研究教学叙事研究和教学叙事研究两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这种活动并不直接规定日常教学应该如何,而是给学生讲一个有关的语文故事或多个语文教育知识点,让学生从语文故事中体悟语文的真实和内涵,再辅以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故事和种种感悟,从学术和学科的角度通过教师的总结,进而提升推广和应用。同时针对相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同课异构的校本研形式,通过学生角色表演语文课本中的人物,运用材料分析的方法突破难点,设计学生讨论、辩论化解难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采用多种形式具体实践语文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对语文教师来说并不陌生,因为每个地区、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语文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对于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提高知识水平等
方面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选取学校所在地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并且有利于本地区的语文和文化,提高学校学生整体的人文素质水平。如下图所示
通过这些喜闻乐见的形式,符合多层次的学生群体和多方面的学习要求,更符合学困生的学习,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不仅能学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唤醒学习热情,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同时能寻找回来应该有的自尊自信和自由的天性。
三设想和提升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如何理解与把握课程改革精神实质,如何转变教学观念,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直接影响课程改革进展的关键因素。校本教研活动,就是是应对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因此,根据
我校实际情况结合校本教研的研究成果,就非常有必要构建适应学校切未来发展的校本教研体制,将教师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隔为一体,为新课程深度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1.依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关义务教育的相关规定和省市县的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校校本教研开展的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实际,继续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加大教学反思和校本教研课程开发的工作力度。努力营造开放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氛围,积极推进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扎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使每一位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
2.加大科研力度,探索校本教研的新模式。依托“团队研修”这一主阵地,在教研组内大力倡导合作学习的风气,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引领和指导,不断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积极开展教学专题性研讨活动,通过学习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或不足,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总结出其中的一般规律,营造了教研氛围,加大教研力度,使教师树立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教研观念。
3.加强青年教师的校本教研培养工作,完善教师的三个层次。使青年教师能自觉地将新课程的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专业引领和自我反思),在他人的指导下,能把新课程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见样学样靠同伴互助),不能将新课程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见样学样学不上靠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在促进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同时,做好新老教师的结对培养工作,为教研组的后续发展做好教师队伍梯队建设的必要准备。
第五篇:一次英语教研活动后的思考与实践
英语:一次英语教研活动后的思考与实践
一年一度的英语教研活动开始了,我和所有同仁们一样,翘首期待着这个和老师们一起交流的机会,此次活动,老师们们提出了许多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起点高,难度大,学生学起来难,老师教起来更难。
2、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差习惯差了。
3、学生英语整体水平低下,两极分化严重。争对上述问题,我认为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抓好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起始工程。
1、让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师可精心准备一节导言课,让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中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英语,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
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某事物的认识倾向,一个人对某事物发生兴趣,他就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要想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积极性的张扬,引发学生的内在潜力。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好习惯,使学生在学英语方面可持续发展。
二、更新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的,活化教材,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首先要明确教材编写理念,明确教学目的,吃透教材,有驾驭教材的能力。
其次,要活化教材内容,合理处理教材。新目标英语首先提供给学生们的是色彩鲜明的图片,这此图片强烈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想象与思考的空间。而很多教师用旧的方法去处理新教材,枯燥的讲与练只能使学生丧失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其实,教师可以暂时抛开课本中语言文字的束缚,让学生自由地进行想象和发挥,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材中提供的各项活动,教师可以根据课堂需要进行改编,比如将听力材料作为听写、表演素材。阅读和一些文字语段可以拿来进行转述、复述等。教材本身提供的资源不能帮助学生理解透彻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自己搜集材料辅助教学等,不必千篇一律,照本宣科。
再次,教师应优化教学手段。教师可采取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呈现方式更生动,更直观。用其也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学习动机。另外,教师应精心组织安排每节课的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让任务型教学贯穿整个英语课堂,还可利用挂图、音乐、演讲、竞赛等方式导入新课,使课堂教学气氛轻松活泼,促进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以提高课堂效率。此外,新授课结束后,可安排口语练习,听力练习,阅读练习,益智游戏等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们学以致用。
三、培优转差,让爱的教育贯穿英语学习全过程。
“十个指头有长短,出水芙蓉有高低”,新目标英语教材的使用,使学生们英语贫富差距显著,很多教师偏向于“培优”而忽略“转差”工作。实际上,培优转差工作势在必行也要进行到底。通常,农村初中办学条件有限,留守学生居多,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学生自卑感强。教师应做一位有心人,用心呵护他们脆弱的心灵,而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要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给予他们无私的关爱,“没有爱的教育,就像无水的池”,有爱才会有真正的教育。
1、教师应尊重后进生。
人只有当他被尊重的时候,他的创造性才智才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2、教师要宽容后进生的错误。
学生会犯错,师生之间会有磨擦。当教师理智不能控制情感的时候,往往会伤害师生感情,面对这样的状况,宽容是唯一的解药,微笑是一剂妙方。
3、教师应重视师生与后进生多沟通。
没有什么力量会像老师由衷的赏识使学生备受鼓舞的了,老师期待的目光是学生前行的灯,后进生他们思想自卑,只有情感上的沟通才能让我们真正走进学生。
虽然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之路困难重重,坚信我们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在教学中多融入一些诚实的情感,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学生是如此可爱,我们的教育事业是如此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