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本培训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9-05-13 16:49: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校本培训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校本培训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篇:关于校本培训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校本培训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霞浦县教师进修学校吴敏

校本培训以其组织的自主性、内容的针对性、方式的灵活多样性等特点,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操作平台,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县于2003年开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对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的研究、实践与探讨也同时展开。几年来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经验,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与困惑,笔者对此有一定的认识与感受。

一、做法与成效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对校本培训重要性的认识

校本培训是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教育教学实践为落脚点,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目的的一种开放式的教师培训方式。中小学校和教师对校本培训拥有充分的自主权,提高中小学校长和广大教师对校本培训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他们组织、开展、参与校本培训活动的积极性,是实施校本培训的关键。为此,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举办校本培训专题研修班。我们先后组织全县中小学校长及校本培训组织管理者围绕《校本培训的理念与方案设计》、《校本培训的组织与实施》、《校本培训与教师专业成长》、《校本培训的管理与评价》等专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培训;其次,提供校本培训学习材料。我们为全县中小学校推荐了《校本培训实施指南》(首都师大出版社出版,张祖春主编)一书,做为各校组织学习的主要材料,同时编印《校本培训知识问答》,围绕广大中小学教师关心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第三,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我们经常在中小学校长会议、教务主任会议及参与各校教研活动等活动中,积极宣讲校本培训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广泛深入地学习、宣传、研讨,许多中小学校长及中小学教师进一步明确了开展校本培训是新时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是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的需要;是提升学校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统筹规划,明确职责,确保校本培训工作的落实

校本培训工作得以持续开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取得实效。为避免出现“轰轰烈烈搞培训、认认真真走过场”的现象,确保我县校本培训工作的良好开局,在认真总结新课程教师培训工作的经验教训、深入中小学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宁德市校本培训实施方案》的要求,县教育局以文件形式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的通知》。该《通知》遵循“加强领导、上下互动、分工协作、形成合力”的原则,对校本培训的目标和意义、组织与领导、实施与管理、条件与保障等方面做了的明确规定、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通知》指出:“县教师进修学校具体负责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的校本培训的管理和指导工作”、“各校要将培训内容向县教师进修学校申报”、“培训方案须经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通知》进一步明确:各中小学校长是校本培训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各校要根据市实施方案的要求,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并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校本培训工作,中学以校为主,各乡镇小学以中心校为主体开展此项工作”,要求各中小学校长要结合校情提出校本培训的思路和构想,充分发挥校长在校本培训中导向和引领作用。按照《通知》要求,全县中小学校普遍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初步形成了我县校本培训工作的组织网络。

3、立足校情,突出重点,科学确定校本培训的内容

校本培训的内容应与学校的校情紧密相联,与教师的工作相伴而行。近年来针对许多教师对于如何将新课程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等仍感困惑的问题,我们确定了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为校本培训的重点内容,围绕这一重点,许多学校通过召开师生座谈会、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方式,把握培训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制订培训计划。如牙城中心小学以“重读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率”为培训主要内容;三沙中心小学以“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为培训主题;县一小以“教师角色转换与建立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关系”为培训主题;海岛中心小学以“复式教学如何体现课堂新理念”为培训专题。总体上看,我县各中小学校本培训的内容大多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为重点,在关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

4、创新模式,研训一体,促进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的有机结合先进的培训理念,只有外化为具体的培训形式,才能有所依托、落到实处。实践经验表明,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上是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校本教研是前提和基础,校本培训是手段和保障。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研中有训、训中有研、以研代训、以训促研,研训一体,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才能有效地开展校本培训工作。为此,我们在校本培训形式上不断创新和探索。在组织实施校本培训工作中,积极尝试以活动为载体,以校际交流为媒介,以实践反思为突破口,以竞赛评优为动力,来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以推动校本培训的深入开展。如沙江中心小学通过开展“朝阳工程”活动,来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与管理,溪南中心小学通过开展“课改三星”评选活动,激发教师积极参与课改热情;水门中心小学通过开展“自我研读”活动,引导教师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解决问题。通过定期举办校际协作交流研讨活动、教坛新秀评选活动、教育教学案例征集活动、课堂教学开放周等活动展示各校风采,提高培训效益,扩大培训成果。由于学校不同、学科不同、教师本身的特点不同,各校校本培训的组织形式和开展方式也表现得不尽相同。如许多学校广泛采用的基于校际协作的校本培训形式、基于课堂观摩的校本培训形式、基于专题讲座的校本培训形式、基于课题引领的校本培训形式。2006年随着我县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工作的开展,一些学校还开展了基于网络资源的校本培训形式的尝试。2007年初我们受市教师进修学院的委托,承办2007年市校本培训现场研讨会,分别在三沙中心小学、十八中开展基于课例研讨和案例分析的校本培训的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受到与会领导、老师的一致好评。

5、关注过程,讲求实效,加强对校本培训的管理

校本培训是一项涉及面广、业务性强的复杂系统工程。要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必须要有一个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做保障。为此,我们主要要求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校本培训管理机构,在明确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前提下,要求指定具体召集人,明确承办部门。我县各中小学普遍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研室、教务处、骨干教师共同参与的培训管理机构,初步建立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根据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订了《霞浦县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管理办法》,建立了校本培训申报审批制度、培训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及考核评估制度等。许多学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基本做到了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一些学校还制定和完善了专题讲座学习制度、课题研究制度、师徒结对和名师帮带制度、骨干教师示范制度等等,这些既为校本培训活动的开展、增强培训实效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每一位教师的参与和投入的积极性。

6、深入基层,加强指导,充分发挥培训机构的作用

新课程突出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导下,课程设置、教材选编、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考试评价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使教学实践遇到了大量前所未有的新问题,从而使许多教师在新课程面前感到茫然和困惑,这使得中小学开展校本培训成为必须,同时也对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角色转变及作用发挥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尤其是在校本培训中引领示范、参与合作、评价指导、服务推广、沟通互联等作用的发挥。为此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首先建立校本培训试点校,我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了四所层次不同、特色各异的中小学作为市级校本培训试点校,通过试点校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以点带面,推动全县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其次,通过组织研讨会、深入中小学巡回辅导、帮助分析诊断校情、指导制订计划等方式为中小学提供帮助指导。第三,经常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送教下乡”、开展校际交流活动、举办专题讲座、参与教学研讨等,努力做到培训资源共享,培训优势互补。

二、问题与困惑

1、认识不足,观念模糊

虽然从整体上看,校本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已被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所接受和重视,但认识不足、观念模糊等情况仍较普遍存在,一些学校领导对于教师培训的认识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认为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应集中精力抓考试成绩、升学率的提高,而校本培训是可有可无的,可以忽略或不必开展,存在降低要求,流于形式的现象。有的学校虽然把校本培训工作虽然写入了学校的工作目标,列入了年度的工作计划,而更多的情况下是抓而不实、流于形式的。因此进一步提高对校本培训的认识,这是做好校本培训工作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此外一些教师困于沉重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没能把参加培训学习与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联系起来,对校本培训的意义认识不足,认为是搞形式,是增加负担,因而对培训存在抵触情绪,参加培训学习自主性不强、积极性不高。

2、内容单一,形式泛化

虽然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进行校本培训,但究竟什么是校本培训、怎样培训、培训什么,许多学校还不是很清楚,缺乏对校本培训的理性思考。一些学校把校本培训的简单理解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教育教学经验介绍、专题讲座、听课评课等,因此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内容陈旧、模式僵化、缺乏新意。主要表现为:第一、培训目标缺乏科学性。一些学校在制定培训计划时过多考虑学校的工作安排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却忽视了教师的培训需求,缺少针对性、层次性,特别是对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需求有何不同,如何在保证通识培训需要的前提下,满足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需要方面。有些学校前后年度的培训计划几乎完全不同,毫无联系,缺少连续性。第二、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多数学校的校本培训内容过于集中和单一化,注重理论观念培训,信息技术培训,忽视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学科知识的拓展培训。学校在选择和确定培训内容时存在想培训什么就培训什么,流行什么就培训什么的随意性,难以保证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无法满足不同教师的不同学习需要和个体成长需要。第三、培训形式泛化。有的学校用常规教研代替校本培训,认为定期举办一些专题讲座、适时开展课堂观摩、组织优秀论文评选等便是校本培训,培训缺乏层次性、互动性,形式单一,培训低效。常常是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教师同时听一个报告、一个讲座,其效果可想而知。陈旧落后的培训方式,低劣的培训手段,常常造成教师被动的接受培训,自我培训动力不足,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培训的效果。

4、资源不足,管理滞后

目前,我县的校本培训工作仍存在管理滞后的问题,配套的考核、奖惩机制仍未建立,无法评定优劣,难以激发学校组织校本培训的积极性。同时,培训设施落后,培训资源缺乏,专业指导不力等现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校本培训的开展以及培训质量的提高。就我县校本培训工作进展情况看,许多学校反映教学任务繁重,时间紧,缺乏培训师资和学科带头人,加上资料、设施和经费等客观方面的困难比较多,影响了校本培训的开展及其效果。如培训师资问题的解决,如果一味外聘势必受到学校财力等多方面的影响,而一味的校内开发则一所学校中的名师毕竟有限,而且容易出现“近亲繁殖”、低水平重复的现象。

5、经费短缺,研训分离

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分工协作机制的缺乏,人为造成了研训分离。目前就我县来说,教师进修学校与中学教研室尚未整合,就教师进修学校内部来说,仍分设小学教研室与培训处。其次,在师训经费尚未到位的情况下,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开展校本培训,深入中小学指导推动校本培训,以及提高研训人员专业素质等工作动力何来,能持续多久。高质量的教师培训需要现代化的培训手段、良好的培训环境,没有一定经费投入是难以运行的。就目前的校本培训来看,教育行政部门对校本培训的经费投入微乎其微,大多的情况是学校自筹资金组织开展培训活动,学校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组织培训活动。

三、认识与感受

1、实施校本培训,提高认识是关键

要使校本培训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校长的认识是关键,必须强化“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中小学校长应在校本培训工作中,努力成为学习研讨的积极参与者、专业引领上的平等研究者、财力支持上的主动服务者。应从教育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高度,重新认识和定位校本培训工作。要充分充分认识到校本培训工作对于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改进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等方面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校本培训的内涵和实质,充分认识校本培训的特点和优势,正确处理好校本培训工作中近期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规范和自由等方面的关系。

2、实施校本培训,形成氛围是前提

校本培训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多样性、自主性的特点,能否形成有利教师研讨、交流、对话的工作氛围;能否给教师提供民主、开放、自由的空间,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显示个性的舞台,是开展校本培训工作的前提,只有这样,校本培训才能生机勃勃地持续开展起来。学校管理者要积极营造了宽松、参与、互动、整体推进的培训环境,搭建专家、校长、教师对话、交流的平台。校长应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与教师合作探究新的教学机制与教师一道攻克难关;校长成为教师的良师益友,激励教师教学创新和专业成长,促进教师的良好个性发展和教育反思能力的提高,为教师的成功和成长创造机会。要着力于建设注重学习、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积极在学校建设学习型团队,促进学校教师共同发展,建立学习工作一体化机制,把学校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形成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让教师在交流与合作、沟通与对话中,共同分享、共同提高。

3、实施校本培训,关注课堂是重点

课堂不仅是教学的时空场所,是师生对话与交流的舞台,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阵地。以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为首要目标的校本培训,应以关注课堂,分析课堂,优化课堂为重点。问题是教师学习与成长必经的过程,因此,校本培训不仅不应回避问题,而且应主动地回到每一个教师的课堂中去寻找问题,在研究课堂的同时研究教师、学生,从而加以总结、提升,以此作为校本教师培训的内容。也只有当教师的培训回归到真实的课堂,研究课堂教学情境下的具体问题,才能吸引和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热情。所以,校本培训必须植根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具体实践,聚焦课堂教育教学实践,贴近课程改革实际,选择教育教学中的真实问题作为培训内容,将教师在教育过程和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作为培训的起点,以问题得以解决作为培训的归宿,引导中小学教师立足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不断反思、研究和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实施校本培训,制度建设是保障

校本培训的针对性、自主性的特征,对校本培训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校本培训制度建设是实施校本培训的重要保障,中小学应结合学校实际,建立一套校本培训的计划审批制度、培训管理制度、考核评估制度以及学时登记制度,是校本培训工作持续开展的重要保证。教育行政部门应高度重视校本培训工作,把校本培训当作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大事来抓,及时研究制定政策,确保中小学校本培训的顺利开展;应将学校校本培训开展情况作为年终评估检查的一项主要内容,对校本培训开展好的学校进行表彰奖励,同时设立专项资金解决校本培训经费的不足。各学校在年终考评时应将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情况纳入考核的重要内容,与评优、评职、晋级挂钩。

5、实施校本培训,专业引领是支撑

校本培训是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但要开展好校本培训,仅仅依靠各个中小学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中小学受自身条件的制约,仅仅依靠他们自身的力量来组织校本培训,培训工作常常会陷入低层次、低效率、低格局的状态。实践表明,专业研究人员的介入是校本培训不可缺少的因素,离开了专业人员的学术支持和专业引领,校本培训就会处在低水平重复的状态,所以说校本培训要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取得可持续地发展,获得专业人员的支持和帮助是一重要支撑。教师培训机构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通过确定校本培训试点校,实行教研员挂校指导,推动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第二、深入研究校本培训的规律、特点以及操作层面的问题,积极开发培训资源,定期深入基层学校,为基层学校有效开展校本培训提供帮助和指导;第三、充分发挥教研员的作用,有计划地培训辅导教师队伍,逐步建立一个逐级负责、纵向贯通、横向辐射、协调高效的立体的培训网络格局。

同时,培训机构要积极引导中小学加强交流,充分利用培训资源,要努力形成简便灵活、形式多样并且行之有效的协作交流机制。通过校际校内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物尽其力,解决各学校反映出的培训师资不足的问题。以学校为中心挖掘培训资源,能者为师,,让骨干教师在培训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获得价值,以更高的热情、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培训的学习和实践中。

校本培训工作刚刚起步,还处在实验探索阶段,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不过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以校为本,扎实开展培训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加强改进完善,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潜能必将得以进一步激发,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必将得到在进一步提高,我县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篇:关于校本培训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霞浦县教师进修学校吴敏

校本培训以其组织的自主性、内容的针对性、方式的灵活多样性等特点,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操作平台,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县于2003年开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对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的研究、实践与探讨也同时展开。几年来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经验,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与困惑,笔者对此有一定的认识与感受。

一、做法与成效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对校本培训重要性的认识

校本培训是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教育教学实践为落脚点,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目的的一种开放式的教师培训方式。中小学校和教师对校本培训拥有充分的自主权,提高中小学校长和广大教师对校本培训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他们组织、开展、参与校本培训活动的积极性,是实施校本培训的关键。为此,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举办校本培训专题研修班。我们先后组织全县中小学校长及校本培训组织管理者围绕《校本培训的理念与方案设计》、《校本培训的组织与实施》、《校本培训与教师专业成长》、《校本培训的管理与评价》等专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培训;其次,提供校本培训学习材料。我们为全县中小学校推荐了《校本培训实施指南》(首都师大出版社出版,张祖春主编)一书,做为各校组织学习的主要材料,同时编印《校本培训知识问答》,围绕广大中小学教师关心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第三,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我们经常在中小学校长会议、教务主任会议及参与各校教研活动等活动中,积极宣讲校本培训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广泛深入地学习、宣传、研讨,许多中小学校长及中小学教师进一步明确了开展校本培训是新时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是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的需要;是提升学校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统筹规划,明确职责,确保校本培训工作的落实

校本培训工作得以持续开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取得实效。为避免出现“轰轰烈烈搞培训、认认真真走过场”的现象,确保我县校本培训工作的良好开局,在认真总结新课程教师培训工作的经验教训、深入中小学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宁德市校本培训实施方案》的要求,县教育局以文件形式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的通知》。该《通知》遵循“加强领导、上下互动、分工协作、形成合力”的原则,对校本培训的目标和意义、组织与领导、实施与管理、条件与保障等方面做了的明确规定、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通知》指出:“县教师进修学校具体负责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的校本培训的管理和指导工作”、“各校要将培训内容向县教师进修学校申报”、“培训方案须经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通知》进一步明确:各中小学校长是校本培训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各校要根据市实施方案的要求,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并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校本培训工作,中学以校为主,各乡镇小学以中心校为主体开展此项工作”,要求各中小学校长要结合校情提出校本培训的思路和构想,充分发挥校长在校本培训中导向和引领作用。按照《通知》要求,全县中小学校普遍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初步形成了我县校本培训工作的组织网络。

3、立足校情,突出重点,科学确定校本培训的内容

校本培训的内容应与学校的校情紧密相联,与教师的工作相伴而行。近年来针对许多教师对于如何将新课程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等仍感困惑的问题,我们确定了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为校本培训的重点内容,围绕这一重点,许多学校通过召开师生座谈会、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方式,把握培训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制订培训计划。如牙城中心小学以“重读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率”为培训主要内容;三沙中心小学以“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为培训主题;县一小以“教师角色转换与建立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关系”为培训主题;海岛中心小学以“复式教学如何体现课堂新理念”为培训专题。总体上看,我县各中小学校本培训的内容大多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为重点,在关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

4、创新模式,研训一体,促进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的有机结合

5、关注过程,讲求实效,加强对校本培训的管理

校本培训是一项涉及面广、业务性强的复杂系统工程。要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必须要有一个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做保障。为此,我们主要要求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校本培训管理机构,在明确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前提下,要求指定具体召集人,明确承办部门。我县各中小学普遍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研室、教务处、骨干教师共同参与的培训管理机构,初步建立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根据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订了《霞浦县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管理办法》,建立了校本培训申报审批制度、培训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及考核评估制度等。许多学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基本做到了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一些学校还制定和完善了专题讲座学习制度、课题研究制度、师徒结对和名师帮带制度、骨干教师示范制度等等,这些既为校本培训活动的开展、增强培训实效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每一位教师的参与和投入的积极性。

6、深入基层,加强指导,充分发挥培训机构的作用

二、问题与困惑

1、认识不足,观念模糊 虽然从整体上看,校本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已被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所接受和重视,但认识不足、观念模糊等情况仍较普遍存在,一些学校领导对于教师培训的认识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认为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应集中精力抓考试成绩、升学率的提高,而校本培训是可有可无的,可以忽略或不必开展,存在降低要求,流于形式的现象。有的学校虽然把校本培训工作虽然写入了学校的工作目标,列入了的工作计划,而更多的情况下是抓而不实、流于形式的。因此进一步提高对校本培训的认识,这是做好校本培训工作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此外一些教师困于沉重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没能把参加培训学习与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联系起来,对校本培训的意义认识不足,认为是搞形式,是增加负担,因而对培训存在抵触情绪,参加培训学习自主性不强、积极性不高。

2、内容单一,形式泛化

虽然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进行校本培训,但究竟什么是校本培训、怎样培训、培训什么,许多学校还不是很清楚,缺乏对校本培训的理性思考。一些学校把校本培训的简单理解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教育教学经验介绍、专题讲座、听课评课等,因此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内容陈旧、模式僵化、缺乏新意。主要表现为:第一、培训目标缺乏科学性。一些学校在制定培训计划时过多考虑学校的工作安排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却忽视了教师的培训需求,缺少针对性、层次性,特别是对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需求有何不同,如何在保证通识培训需要的前提下,满足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需要方面。有些学校前后的培训计划几乎完全不同,毫无联系,缺少连续性。第二、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多数学校的校本培训内容过于集中和单一化,注重理论观念培训,信息技术培训,忽视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学科知识的拓展培训。学校在选择和确定培训内容时存在想培训什么就培训什么,流行什么就培训什么的随意性,难以保证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无法满足不同教师的不同学习需要和个体成长需要。第三、培训形式泛化。有的学校用常规教研代替校本培训,认为定期举办一些专题讲座、适时开展课堂观摩、组织优秀论文评选等便是校本培训,培训缺乏层次性、互动性,形式单一,培训低效。常常是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教师同时听一个报告、一个讲座,其效果可想而知。陈旧落后的培训方式,低劣的培训手段,常常造成教师被动的接受培训,自我培训动力不足,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培训的效果。

5、经费短缺,研训分离

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分工协作机制的缺乏,人为造成了研训分离。目前就我县来说,教师进修学校与中学教研室尚未整合,就教师进修学校内部来说,仍分设小学教研室与培训处。其次,在师训经费尚未到位的情况下,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开展校本培训,深入中小学指导推动校本培训,以及提高研训人员专业素质等工作动力何来,能持续多久。高质量的教师培训需要现代化的培训手段、良好的培训环境,没有一定经费投入是难以运行的。就目前的校本培训来看,教育行政部门对校本培训的经费投入微乎其微,大多的情况是学校自筹资金组织开展培训活动,学校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组织培训活动。

三、认识与感受

1、实施校本培训,提高认识是关键

要使校本培训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校长的认识是关键,必须强化“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中小学校长应在校本培训工作中,努力成为学习研讨的积极参与者、专业引领上的平等研究者、财力支持上的主动服务者。应从教育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高度,重新认识和定位校本培训工作。要充分充分认识到校本培训工作对于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改进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等方面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校本培训的内涵和实质,充分认识校本培训的特点和优势,正确处理好校本培训工作中近期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规范和自由等方面的关系。

2、实施校本培训,形成氛围是前提

校本培训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多样性、自主性的特点,能否形成有利教师研讨、交流、对话的工作氛围;能否给教师提供民主、开放、自由的空间,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显示个性的舞台,是开展校本培训工作的前提,只有这样,校本培训才能生机勃勃地持续开展起来。学校管理者要积极营造了宽松、参与、互动、整体推进的培训环境,搭建专家、校长、教师对话、交流的平台。校长应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与教师合作探究新的教学机制与教师一道攻克难关;校长成为教师的良师益友,激励教师教学创新和专业成长,促进教师的良好个性发展和教育反思能力的提高,为教师的成功和成长创造机会。要着力于建设注重学习、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积极在学校建设学习型团队,促进学校教师共同发展,建立学习工作一体化机制,把学校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形成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让教师在交流与合作、沟通与对话中,共同分享、共同提高。

3、实施校本培训,关注课堂是重点

课堂不仅是教学的时空场所,是师生对话与交流的舞台,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阵地。以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为首要目标的校本培训,应以关注课堂,分析课堂,优化课堂为重点。问题是教师学习与成长必经的过程,因此,校本培训不仅不应回避问题,而且应主动地回到每一个教师的课堂中去寻找问题,在研究课堂的同时研究教师、学生,从而加以总结、提升,以此作为校本教师培训的内容。也只有当教师的培训回归到真实的课堂,研究课堂教学情境下的具体问题,才能吸引和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热情。所以,校本培训必须植根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具体实践,聚焦课堂教育教学实践,贴近课程改革实际,选择教育教学中的真实问题作为培训内容,将教师在教育过程和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作为培训的起点,以问题得以解决作为培训的归宿,引导中小学教师立足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不断反思、研究和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实施校本培训,制度建设是保障

校本培训的针对性、自主性的特征,对校本培训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校本培训制度建设是实施校本培训的重要保障,中小学应结合学校实际,建立一套校本培训的计划审批制度、培训管理制度、考核评估制度以及学时登记制度,是校本培训工作持续开展的重要保证。教育行政部门应高度重视校本培训工作,把校本培训当作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大事来抓,及时研究制定政策,确保中小学校本培训的顺利开展;应将学校校本培训开展情况作为年终评估检查的一项主要内容,对校本培训开展好的学校进行表彰奖励,同时设立专项资金解决校本培训经费的不足。各学校在年终考评时应将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情况纳入考核的重要内容,与评优、评职、晋级挂钩。

5、实施校本培训,专业引领是支撑

校本培训工作刚刚起步,还处在实验探索阶段,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不过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以校为本,扎实开展培训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加强改进完善,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潜能必将得以进一步激发,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必将得到在进一步提高,我县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三篇:菜单式校本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菜单式校本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在研究如何让校本培训从形式化转向实效性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往往存在“内需”与“外力”的矛盾。“内需”指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潜在的想发展、求发展的需求,“外力”指推动内需转化为现实的外部环境和驱动力。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人的发展是一个个性化、长期性、全面性的复杂工程,试想,只有“内需”而没有“外力”,或“外力”与“内需”相脱轨,教师能发展、会发展吗?“自助餐”为什么会深受国内外人士的欢迎?它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作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们必须找到其“内需”和“外力”的最佳结合点,让校本培训的“众口难调”之苦转化为“众口自调”之乐。

基于以上认识,我区教育局校本培训领导小组通过多次调研,提出了“跟进需要、教师点菜、形成菜单、名师下厨、众口自调”的菜单式培训模式,在理论层面上,这一模式能有效地解决以上矛盾。而通过一个学期的试点实验,成效明显,深受教师的欢迎,从反馈的调查问卷表中我们发现,校本培训已逐步成为教师的自我需求。因此,我们更坚定对菜单式校本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在实施菜单式校本培训过程中,我们将宏观规划和微观管理有机结合。

一、宏观规划突出三部曲

一是教师点菜。学期初,我们下发了“汉沽管理区校本培训问卷表”让教师自主点菜,全区90%的教师积极参与,经归类整理,共提出13条培训建议和五个层面近30个菜单,如新课标下如何省时有效地备课?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策略培训等等。

二是选择菜单。如何让培训的内容兼顾教育发展的要求、学校发展的要求、教师自主的需求?我们在教师点菜的基础上进行了有计划地统筹安排,本学期,安排了五次全员性通识培训和五次自主性培训,由教育部门规定的“高效课堂构建”培训和考核;有多元化需求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专题培训;有备课改革和教学设计两方面的专项辅导;有班级文化建设的研修;有新课程实施的跟进培训;有校级评价改革经验―――“板块跟进式评价体系”思考与实践的研讨;有微课的制作等等内容,其中80%是教师提供的菜单,较大限度地满足了教师的需求。

三是提供菜单。确定培训内容、时间、地点及主讲名师下发给每位教师一份“菜单式校本培训安排表”。

二、微观管理凸显三个一体化

一是管理一体化(这是校本培训正常运行的条件),至上而下形成一条主线、三室并举的梯级管理体系,即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又名校科研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众所周知,校长对校本培训的认识和培训理念是推动校本培训有效性的关键,因为,只有这样,校本培训才会与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和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使校本培训成为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载体。)→校本培训办公室规划和实施(优秀教师主抓)→校长室、教务处、教科室三室并举具体落实→教研组、年级组的校本教研→一师一品、多师一品结对活动、教师个体自主学习活动。同时,出台了“汉沽管理区校本教育科研管理条例”和“汉沽管理区校本培训管理细则”。

二是培训一体化(这是校本培训突出实效的关键),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指培训的流程一体化,即由校本培训办公室聘请专业人员对培训者进行培训→培训者进行备课、试讲→培训者进行教师培训→教师反馈培训情况,力图培训的有效。另一个层面指培训的过程一体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中演示文稿的培训为例,即提出目标(分一级和二级目标,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水平自主选择)→参与培训(由专业教师培训)→自主训练(学校提供自主训练的时间、地点和指导教师,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是否需要训练)→考核评价(成立考核领导小组和命题小组,制定考场规则,分成四个层面进行不同目标的考核,记录每位教师的考核情况,评出10名优秀者予以奖励)→进行应用(要求合格的教师在今后的所有教学活动中需自己制作和应用演示文稿)。

三是考核一体化(这是校本培训实施的制度保证),学分是教师培训的体现,我们设立区级校本培训学分制,与校级校本培训考核办法相接轨,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有不同的要求。本学期,设立22个校级学分,要求不同年龄段的教师至少分别获得12-18个学分。同时,实施校本培训网上考核机制,在校园网上开设了菜单式校本培训专栏,设立观点台、作业栏、留言板、资料库等6个小栏目,每次培训后布置培训作业,如学习主题培训后,我们布置了如下的作业:选择一节课,设计一份目标并围绕学什么、怎么学两个问题进行目标解读,教师按要求将所完成的作业在规定时间内发送到校园网相应的作业栏里,考核组成员进行网上查阅并及时将考核结果、学分予以公布,考核情况与教师结构工资和考核挂钩,这样的考核方式省时又实效,实现了资源共享。

三、培训方式积极创新

一是建立一个校本培训实验基地,确定汉沽管理区第一小学为实验基地,给青年教师压担子、搭平台,通过市级课题《高效课堂构建的思考与实践》的研究促进教学活动化、高效化,使教学点成为教师培训基地、教育科研基地、教学实验基地。

二是实施跨校培训:聘请小学的市学科带头人作为我区的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导师,以此拓宽教师的视野,推动我区教育的一体化进程。同时,选派区内的市、区级名师每学期进行5次以上的校际教学联谊,以点带面,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

三是营造培训氛围:通过名师引领、互动交流、沙龙活动、分层要求、学分奖励、网上考核、现场展示、团队竞赛、外出参观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发教师自主学习的愿望。本学期,我区以校本培训为载体,组织了校本培训开放展示月活动。具体分校本培训成果展示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课题成果展示、校际教学联谊等四个系列,其中校本培训成果展示周,我们以团队展示的方式检阅一年来我区校本培训的初步成果。

(责编 田彩霞)

第四篇:关于校本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

校本培训是源于学校的发展需要,由学校发起和规划的,旨在满足学校与教师发展需要的,主要是在校内进行的学习与培训活动。校本培训的实践,应考虑它的必要性、可行性,追求它的终极效果。基于这样的认识,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并求教于各位领导同仁:

1、校本培训的范围是宽泛的,内容是多样的,但培训的中心内容应满足教师工作所需,学校发展所需。这里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师在工作中,通过对第一手材料如教学案例、教学日记等的反思,形成的具有共性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即校本培训也应是生成的、过程性的,更多的应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中心;一是从学校发展角度出发,对学校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应重点培训。

2、从我校实际来看,培训的重点至少应确定两个:即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设计能力和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设计能力,应是校本培训的最终追求。其中教学设计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左右着教学的效果。影响教学设计能力的因素至少有以下几个:

教师对所教学科课程标准的理解程度;

教师对教科书的理解程度;

教师对学生各方面的了解程度;

先进教学理念的支撑;

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教学能力的高低,落脚点应看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低,课堂教学的有效度如何。所以,提高教师整体的课堂教学施教水平,是校本培训的重点和关键。

在培训实践中,学校设计了这样的培训流程,引导教师自主参与:教师自学,完善并拓展自己的理论体系,建立起理论支撑——在理论指导下富有教师个性的教学实践——对教学实践进行自我诊断与反思,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对自身教学行为的梳理、总结与提升。这样的培训过程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有机相融,对于每个教师都不会是额外的负担。

在我校,校本培训的方式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专题研究,就教育教学活动的某一个方面进行培训;案例分析:主要包括德育和学科教学两方面的内容。这种形式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和针对性,效果不错。并且我校先后有两位教师的案例在全市、全国分获一、二等奖;课题研究:与教研、科研相结合进行培训;围绕某一主题组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教师论坛:在论坛中,教师所谈涉及教育教学方方面面的内容,有成功的做法,也有失败的困惑。如班级文化氛围营造、学生自主性培养与课堂常规的有机结合、教师对自己未兑现的承诺的反思、面对基础太差的班级,教学的基点在哪里?等等。实践证明,这些培训方式,都是行之有效的。

校本课程资源是在课改中被特别关注的一个新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本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校本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仅指形成校本课程的直接因素。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倡的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指的是相对广义的校本课程资源。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校本课程的开发就不仅仅是创编教材和选编教材,而可将重点放在“拓展性教材”的开发上,上海有的学校将其称为“微型校本课程”。这样的要求,应该比较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山东省寿光一中粱建中校长撰文《校本课程:想说爱你不容易》,他认为:作为舶来品的校本课程,对克服课程的大一统体制和忽视学校、教师、学生的不同需求状况起着明显的改善作用,但在开发上存在以下问题:

1、理论支持系统不完善;

2、教师的课程观念、课程开发能力薄弱;

3、学校的教学活动占据了教师大部分时间,使得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

以上或许是不少学校面临的问题。就我校情况来说,实验已有三年,仅有一名教师有教材创编能力,创编出校本课程教材《足球》(旨在培养学生兴趣,向学生普及足球的基本知识,传授基本技能,目前尚在试用中)。而属拓展性这一类课程建设的重点在于积极地开设各种以拓展学生知识面为目标的拓展性课程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研究课程。因这类课程是基础性课程的拓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对教师来说,也相应降低了难度,可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这样,校本课程的开发有了较强的可操作性,也不会流于形式,是目前阶段可采用的一种开发方式。在学校普及的基础上,进行筛选,提升,最终形成学校的特色。如古诗文诵读、奥林匹克数学、成语天地、数学广角、生活英语实践等内容,都可作为这类“微型校本课程”加以开发。

3、校本培训的阵地在学校,反思是一条重要的培训渠道,所以,形成良好的反思、探究的校园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要反思,就会涉及到成功与失误,教师能否坦诚自己的情感、问题、能力、经验、信息,都提供与他人共享,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教师有时会承受心理等方面的压力,没有一种开放的、合作的、善于融合的校园文化,反思将不能顺畅地进行,校本培训的时效性将难以保证。

总之,校本培训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追求其最佳培训效果。

关于校本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

第五篇:校本培训模式的初探与思考

校本培训模式的初探与思考

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第二中学

李莹涛

【摘要】:校本教师培训在教师教育中具有重要及独特作用;校本教师培训应从实际出发,按教师专业发展阶段,采取多种形式分期开展;在转变 培训观念的基础上,要建立和完善校本教师培训机制。【关键词】:校本培训 模式

初探与思考

教师继续教育中的校本培训是教师教育的应用模式之一。校本教师培训是以学校为培训基地,在上级培训机构的指导下,由校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充分利用校内外培训资源,直接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教师,服务于教学的培训活动。它以应用为目的,以教师素质提高为目标,培训内容适用于本校实际,并且以教师的实际工作状况来评价培训的效果。

一、教师校本培训模式产生的背景

教师校本培训模式对传统的培训观念有重大的理论突破,对充分利用学校培训资源,提高教师参训的积极性,加强培训效果的针对性、实效性、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背景一: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西方国家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回到校园,所形成的校本培训概念即美国的“学校本位”及欧洲的校本在职教育为我们借鉴后,正顺应了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宗旨:一切为了学校,培训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教师。因而形成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主要在学校的组织下,立足于本校、本职、本岗的校本培训定位。

背景二:信息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是知识更新加快,打破了教师专业知识终生管用的格局,教师职业特色与社会因素不可能为每一个教师创造均等外出进修的机会和频繁集中培训的机会,因而校内培训不愧为最经济、最实 惠、最有效的学习。另一方面现代科技普及与应用,如多媒体、互联网等手段的应用,又为学校教师自主学习带来可能。

背景四:校本培训模式的理论依据(1)“学校文化”理论

教育社会学对作为一种“制度”、一种“社会组织”的学校的“组织文化”,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理论资料。基于一个学校的传统、风格、社会生态环境、社会期望以及校长的教育哲学、教师群体亚文化、学生亚文化等等而形成的“学校文化”,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传承性和排他性。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具体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实体,它所具有的复杂性是其他学校的历史经验、现时体验和对未来的发展所不能完全说明的,也是理论上不能充分加以证明和诠释的。学校的一切创新与创造活动,都是与学校本身文化的独特性、个别化和多样性分不开的。(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基本精神是强调学习发生在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真实情境”中,强调学习者凭自己的“经验”进行“意义建构”,强调社会性相互作用的“经验”进行“意义建构”,强调社会性相互作用的“对话”、“合作”、“人际互动”等等。教师无疑只有在学校工作实践这样的“真实性学习”中方能获得更的成长。(3)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新近兴起的“教师专业化”运动,对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能力等关系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给予了全方位关注。如教师的敬业精神、负责任的态度以及信念结构,离开了学校的具体任务和实践中的具体体验,它的“生成”就象纸上谈兵;教师新手与专家的比较表明,教师的知识不仅有量与质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结构问题——教师所需要的本体性知 识、条件性知识、经验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只有在具体的学校教育实践中能才真正整合;教师的能力形成和动态发展高度依赖于教学活动中的经验“类化”;教师解决问题的“范型激活”,是情境、问题和使用方法之间关系的整体……而目前提出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策略,如实践反思、行动研究等等,都只能在学校层面上展开。(4)教师教育理论

当今的“教师教育”正发生深刻的变革,有人提出要将“教师个人模式”转换为“学校教育改善模式”(今津孝次郎1994),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新概念。教师的“培训模式”正在受到挑战,“开发模式”应运而生。强调教师主体性、个性化、深层开发,发展教师创造力和“拓展能力”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它们都无一不突出学校以及学校教育实践在教师发展中的巨大作用。(5)学校建设与管理的理论

办“特色学校”的理论与实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学校的“正确定位”和“发展战略”愈益受到重视。“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建设的根本”的“人本”原理,更加注重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和潜能开发、强化他们的进取行为、引导他们“自我实现”。如何使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管理、动机激发、分类指导、工学矛盾、质量与效率、效果评估等问题,实际上只能倚重于“校本”才能解决。

从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践过程看,有相当部分的学校在以往多年的教师继续教育中,主要的是重视教师显性技能训练,即基本功训练。基本功虽然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外功”,但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却是远远不够的。我国幅员辽阔,中小学数量多,分布广,中小学教师达千万之多,地区与地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个体与个体之间,都存在着相当的差异,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由于地域分散,教师编制紧,工作量大,继续教育培训任务重,工学矛盾突出,加之经费短缺,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推进缓慢,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想实现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全员继续教育培训目标,使所有学校的教师继续教育得以延伸与拓展,就必须学习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寻求一种既符合我国大多数中小学实际并能够有效克服当前中小学面临的诸多困难,又能保证培训质量的培训形式。而校本培训模式正是适应了这样的背景而被移植、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全新意义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的校本培训模式更有助于达到培训对象的全员性,有利于实现全员性培训的目标;培训内容的整体性,使培训的内容与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培训形式的多元性,多元性可以满足各类教师的不同需求;培训过程的实效性,按需施教,注重实效是我们校本培训的一大特点,培训过程的实效性,也表现为发展过程的有序性,也就是说对校本培训要做出规划,有步骤分阶段实施。

三、校本培训模式的特点

校本培训贴近学校实际,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针对性强,有利于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覆盖面广,便于实施全员培训,有利于满足不同层次教师学习需求,缓解工学矛盾,形成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在动力,提高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有利于加强教师间的协作和交流,增进团结与友谊,形成良好的校内人文环境;校本培训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人、财、物、信息等有限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在继续教育中的导向、管理、监控、评估、激励等功能。其主要特点有:(1)时效性强

培训在教师任职学校,教师能够及时地将培训所获应用于教学实践;校 长等学校领导干部及考评小组成员也能及时地对教师进行检查、考核、评估,将考评意见及时通知教师;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任教效果,便于对自己的教学加以改进。(2)针对性强

专门的教师培训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时,把教师当成了学生,从基本的教育理论到各科的教学内容、方法等进行系统的培训,也就是全面的培训,这样的培训有它的优点,但针对性不够,因为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而校本培训可以扬长避短,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教师长期在学校任教,教师之间、校长与普通教师之间,每人的长处、短处彼此都十分了解。比如,年轻教师课堂经验不足,不能很好地把握上课的进度、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能很好地调动等,校长、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就可针对这些常规问题对青年教师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这些指导可以在课堂中、也可以在课堂外、办公室里。所以,这样的培训模式针对性强,在某些方面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尤其是在培训的内容上,可以视学校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未来问题而灵活应变。此外,培训实施也可以做到灵活机动,既可针对教师个体培训,也可面向全体教师施培。(3)可操作性强

由于培训在本学校进行,校长以及开展校本培训的教师可结合本班的学生实际情况,本校的教学计划等开展培训,无论是从培训计划的制定,还是培训结果的考核、教师综合素质评定等,可以较容易地进行,其结果更真实可靠,减少了脱离本班、本校实际情况而产生的不确定性。

(4)亲融性强

一所学校的教师相互了解,沟通起来也就非常容易,在具体指导过程中,也就少了隔膜与距离,受训教师对培训人员所指出的问题更容易接受。从我国城乡大数中小学现阶段的情况看,校本培训比较符合我国地域分布广、学校与学校之间差异大、教师继续教育任务重、工学矛盾突出,培训经费短缺等实际。可见校本培训既有利于保证中小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又能满足广大教师在职培训提高的需求。因此,校本培训在我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理论研究和培训实践中引起了人们相当的重视。

四、校本培训模式的运作与管理

1、转变培训观念,建立完善的校本培训机制。一些校长习惯上把教师培训看作是上级培训机构的任务,尤其是重点校依靠自身的优势,能从其他学校中把优秀教师“挖”过来,所以把培训教师看作可有可无的工作。所以,要转变校长的教师培训观。为了加快教师成长,必须建立以下四个培养机制:

科学的选拔机制---构建符合教师成长规律的选拔、培养机制,发现、培养潜在的青年骨干教师。

正确的导向机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集体舆论,建立和谐的学术交流关系创设互帮互学的良好的氛围,制定学校教师培训规划和培训制度等,使学校自身成为一个学习化的社会。

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调动教师的内在驱动力,开发教师的潜力,增强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

合理的保障机制---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信息、时间和物质条件,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与学习中。

2、组建校本培训资源。首先要充分发挥本校骨干教师的作用,他们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际经验,这是重要的校本培训资源。通过本校骨干教师“传、帮、带”,指导青年教师成长。其次要借用校外培训资源,将当地大专院校、教育科研单位、进修院校以及外校的优秀教师请进校门,组成导学团诊断本校教师工作,进行提高指导性培训。

3、加强对校本培训效果的评价。目前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用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工作,所以必然造成教师加班加点,加重学生的负担。为解决这个问题,校本培训的评价目标,不是简单地为了区分工作的优劣,而是为了促进教师发展。从评价培训效果出发,要对教师发展进行全面评价和针对教师发展阶段进行全程评价。

对处于适应期的青年教师要加强对他们的职业道德的评价,考查他们的教学基本功,打下他们成长的教学基础。对处于发展期的合格教师则要评价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引导教师结合自身工作,自选科研课题,进行课题论证,开展实证研究。不要笼统地以论文发表的篇数和等级来区分教师的科研能力等。为了反映校本培训工作的效益,更为重要的是评价本校青年教师成长为各级骨干教师所需的时间长短,在教育教学实践与改革中所起的支撑作用和指导作用等。

4、加强对校本培训的管理。校本培训应与院校培训相结合。开展校本培训并不是要取代或削弱进修院校专门培训机构的工作,而是要二者相互结合,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校本培训是院校实施专门培训的基础,可以使教师有序地建构自身的经验系统,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而院校专门培训机构应加强对校本培训的管理,检查学校的培训规划,交流各校开展培训工作的经验,评估校本培训的效益,上级培训机构还要加强对校本培训的支持指导工作,承担起对高层次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

五、校本培训发展与思考

校本培训是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验过程中孕育的,许多理论问题和 实际操作方式都有待进一步探讨,一些影响课题深入发展的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校本培训内涵的界定,即可否形成一种通用的概念的问题的研究;校本培训外延性即校本培训的广延性问题研究;校本培训规范性研究;校本培训周期性研究;校本培训与院校集中培训关系的研究;校本培训管理机制研究。参考文献:

(1)刘文修.教育管理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2)袁振国.新世纪教师教育丛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肖新发.教师培训的取向革新与走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1999(2).(4)周立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模式研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1999(2).(5)刘爱华,张济清.努力展校本培训模式研究,充分挖掘农村小学内部潜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1999(3).(6)张香莲.浅谈英国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1998(2).

下载关于校本培训工作的实践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校本培训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本培训(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

    独田中心学校《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培训实施方案与要求 一、组织机构: 成立独田中心学校《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培训领导小组。 组长:苏剑波 副组长:戈国军杨志远李怡华 组员:......

    一次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一次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李燕玲 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1期 [摘要]校本教研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

    石化全员培训的工作实践与思考

    实施全员培训 打造一流队伍 ----**石化全员培训的工作实践与思考 **石油化工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石油化工公司(以下简称:**石化)始建于1955年,经过近60多年的发展,目前原油加......

    巡察工作实践与思考

    ☆巡察工作实践与思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巡视工作作为管党治党利器,纳入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中央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把市县巡察列为重要内容,对......

    司法所工作实践与思考

    为使司法行政工作更好地为新区建设服务,我局领导带领宣传科、基层科、安置帮教科人员深入到全区13个镇、乡、街道、司法所、23个村(居)委会开展调研、检查。通过听取司法所长的......

    对校本培训的认识与思考

    对校本培训的认识与思考周建平“校本培训”作为新鲜事物,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校本培训”何以兴起?“校本培训”与非校本培训有何区别?“校本培训”如何实施?这些问......

    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工作经验总结

    赣县白石中心小学 校本培训工作经验总结我校地处偏僻山区,教师年龄结构老化,师资力量薄弱,与外地兄弟学校相比,条件极为落后,正因为如此,我校抓好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工作的要求就......

    加强机关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机关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各级党政机关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机关,是党和国家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桥梁,在社会运行中处于中枢地位,具有特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