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连教育均衡发展对策研究
大连教育均衡发展对策研究——教师素质的视角
一、基本观点
教育不均衡是目前我国教育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大连作为一个经济较发达地区,在教育均衡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但目前教育不均衡现象仍然存在。在为促进教育均衡而进行的努力中,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政府的教育政策、教育体制、教育投入等方面,实际上,教育的均衡发展既涉及到宏观意义上的教育政策、教育资源等问题,也关乎微观意义上学校、教师的问题。而宏观的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必须通过学校、教师的实践来实现。教师承担着把外部条件的均衡转化为真正的教育过程均衡的责任。教师是教育均衡的具体推进者,促进教育均衡要从教师素质的均衡开始。
大连教育学院于2009年对大连市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状况展开了调查。通过对本次调查获得的数据的分析,笔者认为,大连中小学教师群体是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但在总体状况基本良好的情况下,教师素质不均衡现象表现明显。这种不均衡既表现为区域教师素质的不均衡,也表现为教师素质自身结构的不均衡。主要包括:教师年龄结构不均衡;教师学历结构不均衡;教育理论素养不均衡;教师科研素质不均衡;教师学科素养不均衡。
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大连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思路。1.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疏通进口,做好老龄化教师的更新换代工作。继续实施大学生到农村的“顶岗”计划和“特岗”制度。2.完善城乡教师交流机制。教育部门应该每年从市内四区选派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开展一定时间的“援岗”性对口帮扶。同时,将置换出的有培养前途的农村教师选送到城里进行集中培训。鼓励城市优秀青年教师到农村支教或任教,对于到农村支教或任教的教师在工资待遇、发展机会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3.开展对薄弱地区和农村教师的专项培训。市级教师培训机构要加大对农村教师的指导力度。各区市县教师进修学校深入农村进行教学诊断和专业引导。4.加强薄弱地区和农村教师的学历提升。充分发挥两级教师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利用教师教育培训机构的优势,做好薄弱地区和农村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提升工作。5.提高薄弱地区和农村教师的科研素养。把教师科研素养的高低作为教师职称评定和骨干教师选拔的一项重要指标。6.建立和完善教师教育服务体系。尝试整合省、地市级教育学院、广播电视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资源,初步建立以教育学院为主体的现代教师教育服务体系。
二、主要创新点和学术价值
1.在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中,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政府的教育政策、教育体制、教育投入等方面,对作为教育均衡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者——教师的关注较少。关于教师素质的研究也只是就教师素质谈教师素质,真正把教师素质和教育均衡发展结合起来的研究少之又少。本课题选择了从教师素质的视角来研究教育均衡发展问题,认为教师素质的不均衡是影响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解决教育不均衡问题的过程中,将教师素质的均衡化作为推进教育均衡化的重要内容。这是一个较新颖的视角。
2.本课题的特色在于紧密结合大连地区的实际状况,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问题的解决,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三、学术影响或社会效益
1.本课题提出的主要对策思路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可操作性较强,对推进大连地区的教师培训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在课题组成员所在的大连教育学院提供给教育行政部门的研究报告中,本课题研究的思想也得到了体现,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了参考。
第二篇:大连怎样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怎样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刘义忠
中广网北京8月4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在去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大连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被列为国家试点项目。目前,大连市义务教育在标准化设施、学生公用经费、信息化建设和学业质量监测四方面,已基本实现城乡均衡统一,孩子们从有学上,逐步实现上好学。大连是怎样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呢?
首先是加大教育投入。中长小学校长韦瑛:“学校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叫农村的孩子、外来务工子女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享受同样的条件。”近年来,大连市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仅2010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预算内教育拨款38.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4.2%。大连市通过推行办学设施标准化建设,缩小城乡办学条件硬件差距。
其次教育向农村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实施“五百一千计划”,每年安排100名教研员到县区指导,100名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一年;100所城市学校对口帮扶农村薄弱学校、1000名农村教师进城学习,进一步拉近城乡教学软实力的距离。大连市教育局基础二处处长崔冬光:“五百一千计划,有一百个大学生顶岗援岗。原有的教师怎么办?必须加大培养,城市有责任和义务反哺农村。” 第三,取消特殊化,一视同仁,大连市沙河口区格致中学校长王星舻:“因为我们没有重点班,更没有奥数什么其他的特长班。因此孩子都能够在同一个蓝天下,快乐地接受老师对他们的义务教育。有需要的孩子,我们提供个性化服务,使孩子在均衡化的基础上,能够得到个性化的满足。”
第四,教师是关键,加强教师培训。大连市教育局局长马瑞春认为,教育均衡关键在教师队伍。马瑞春:“我们现在又赋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些新的内容,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是一个重要的举措,特别是要提高农村地区的教师队伍总体素质,从而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使我们大连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基本均衡这样一个优质教育。”
目前,大连市义务教育在标准化设施、学生公用经费、信息化建设和学业质量监测等四方面已经基本实现了城乡均衡统一。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使孩子们不仅有学上,还能上好学。大连市金州新区中长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85%以上的学生是外来农民工子女。但就是这样一所学校,不仅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专业化的实验室、远程专业教室也一应俱全。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第三篇: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
-吴鹏程
【摘要】:正随着国家经济建设不断向前推进,地域之间的差异不断加大,发展不均衡问题也越来越显著。其中教育发展,特别是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城乡差别、地域差别;重点与普通学校的区分;师资力量配置的不合理不公平;部分学生无法就近入学;等等不均衡的现象在社会中都是普遍存在的,所以促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势在必行的,并且应该是全方位、多层面的促进,为祖国的未来提供良好的就学环境。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儿童少年 不均衡 合理促进 对策与研究
【正文】: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所谓教育均衡发展,是指根据经济、社会、教育发展实际,分阶段、有步骤地缩小城乡之间、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差距,不断提升教育总体水平。而不是“削峰填谷”搞平均主义,更不是一个模式办学,千篇一律、千校一面。在大力扶助薄弱学校的同时,要鼓励优质学校继续办出水平、办出特色。那不切实际,也是根本无法实施的。我们要考虑到地方财政、地方风俗、地方人口分布,地方受教育程度,有针对性地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从系统策略出发,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仅需要国家政策调动学校的积极性,而且要充分地发挥社会与市场的作用。国家的作用主要是对公共教育资源进行公平、合理、科学、有效地配置,并从宏观的角度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水平以及校际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学校的作用主要是充分地开发校内外人力资源,通过开发资金市场、人才市场和技术市场等途径与手段,最大限度地筹措办学经费,提高师资素质,使学校的发展能够获得充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障。社会的作用主要是争取社会公众能够与国家的政策理念、政策目标达成共识,会捐助、参与管理、转变机制等方式,重点向城市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提供人力、物力与财力等方面的支持,以切实地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办学水平;在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市场能通过无形手调节教育资源配置,对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产生影响。如果任凭市场作用的自由发挥,不仅不利于教育均衡的发展,而且将使教育发展的差距进一步加大。“市场并不能够带来公平的收入分配。市场经济可能会产生令人难以接受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巨大差异,”因此,要想使市场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就必须要加强国家这只有形手对市场的干预与控制。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性,对于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人们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是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最应体现教育公平的领域。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抓住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
而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城乡、区域之间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区域内校际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辐射面窄等。要以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为基本要求,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到新水平这是势在必行的。
而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提高质量”。在人人都有学上之后,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上。促进均衡发展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根
本,更加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从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解放出来,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二是“缩小差距”。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后,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上升为义务教育的主要矛盾之一。促进均衡发展,就要大力加强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和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尽快形成城乡同标准、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对口支援制度,促进老少边穷地区义务教育发展。
三是“合理配置”。合理配置资源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措施。要从硬件、软件等各方面促进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取消设置重点校和重点班,统一学校公用经费和生均教育经费标准,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实行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加强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四是“构建机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要积极城乡和地区义务教育共同发展机制。认真总结一些地方探索的学区管理、集团化办学、农村九年一贯制、示范性高中和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初中等做法和经验,创新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强化督导评估,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和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百度知道 百度文库<<教育信息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策略研究>>
第四篇: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
10081102 摘要:近几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地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义务教育方面,表现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在一些地方和有些方面甚至还有扩大的趋势。如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成为义务教育发展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义务教育 发展 均衡
虽然早在2001年的时候我国就已经宣布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目标已基本实现,但现实却是,很多地区仍处于低水平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阶段,在有些贫穷落后地区甚至连九年义务教育都不能保证。所以,现在的目标是在彻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义务教育的水平,尽量缩短不同学校间的差距,从而真正做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的区域内均衡发展,指的是通过一系列措施,使某个区域内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各所学校在硬件,软件,教育质量等各个方面大体上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与义务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基础性相适应。实施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要求各级政府必须把均衡发展做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战略,以此指导基础教育发展的全过程,下大力气改造薄弱学校,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升学制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为了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教育行政部门方面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把这项工作作为实现“两基”之后义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提出本地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政策措施,并纳入当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规划。
第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积极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建立和完善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的同时,立足于本职工作,通过制定和完善各项教育政策措施,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在认真组织实施国家各项重大义务教育工程和项目的同时,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推进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来,并力争在更大范围内逐步推进;要在促进义务教育整体发展的同时,把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和改造城镇薄弱学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在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要求的同时,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创造出符合当地实际的有效做法和经验,有条件的地区也要同时推进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均衡发展。
可是,只要教育行政部门做到这两点就能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了吗?当然不可能,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要提高教育质量。在人人都有学上之后,人们就会开始关注教育质量。促进均衡发展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根本,更加注重教育的内涵。
其次,缩小教育差距。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后,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上升为义务教育的主要矛盾之一。促进均衡发展,就要大力加强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和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尽快形成城乡同标准、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再次,重视资源配置。合理配置资源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措施。
第四,建立有效机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要打破城乡之间的分割,使城乡的义务教育共同发展。
还应注意的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更不是一个模式办学,千篇一律、千校一面。而应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各所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方针政策,从而达到目标。
“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是全国亿万孩子的共同心愿;“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让所有孩子都站在公平的起跑线上,让祖国的花朵共享一片蓝天的目标,必将逐步变为现实。
第五篇: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高质量、高水平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首要任务是缩小学校间的差距,真正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具体措施是: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工作,缩小校际间的差距;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实现义务教育规范化发展;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用信息化技术带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人才培养与流动的优化机制;深化升学制度改革,实现生源质量均衡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我国在2001年就已经宣布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毋庸置疑的是,在很多地区,还处于低水平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阶段,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甚至有些贫穷落后地区,连九年义务教育都不能保证。所以,现在的目标是在彻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高质量高水平地提高义务教育的水平,从而来缩短不同学校间的差距,在真正意义上做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存在着差异,使得义务教育的发展不能统一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分步骤的实施,在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再实现城乡间的均衡发展,最终实现更大范围内乃至全国的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就是使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级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调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上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与义务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基础性相适应。实施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要求各级政府必须把均衡发展做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战略,以此指导基础教育发展的全过程,下大力气改造薄弱学校,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升学制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 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缩小校际间的差距
由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使得各地区的学校教学资源也分布非常不平衡,在基础教育阶段存在着一大批的薄弱学校,从而直接导致了中小学“择校热”、“多收费”、“乱收费”现象的产生。因此,改造薄弱学校是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实施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首要工作。
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先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改造规划,加大学校的资金投入,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进行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各级教育部门对薄弱学校进行重点的教学改善,提高教学质量。
二 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实现义务教育规范化发展
要给每个地区的学校制定一个标准,使得每一个学校都没有多大的差别,从而杜绝“择校热”等现象,来实现义务教育规范化的发展。
三 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用信息技术带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在现在这个社会,信息化道路是任何一个领域都必须走的,所以学校在建设方面也必须要紧跟信息化的步伐,使得每个学校都能够拥有信息化的技术,走得比较前面的学校要带动走的比较慢的学校,来达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人才培养与流动的优化机制
加大各个学校间的教师的交流,让他们有一个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空间。优秀教师经常到比较薄弱的学校去任教,充当教师模范的作用。可以适当提高“模范教师”的工资,来激励教师的积极性。
五 深化升学制度改革,实现生源质量均衡化
杜绝升学考试,来解决强校更强,弱校更弱的局面。使学生分配均匀化,从而来缩小各个学校间的差距,来实现教育生源的质量均衡化。
六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在全国范围内充分的实施义务教育,并且提高教育的素质,在教育发展的前提下,必须要均衡其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可以带动学校的全面改革,给学校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其一,转变学校管理者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提高其现代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管理能力;其二,转变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使之树立现代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评价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换句话说,实施素质教育,可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从根本上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从而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