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垸中学课题研究汇报材料
课题研究汇报材料
石首市大垸镇中学 郑仕
各位领导、专家:
你们好!
我是大垸中学课题研究组的负责人郑仕。我校课题研究工作开展已有一年多时间,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兄弟学校的密切帮助下,在全体老师的积极参与下,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因为,课题研究工作对我们来说,虽不是陌生的领域,可是,将它作为一项研究,我们还是感到压力很大,能否让研修工作取得有效,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索。下面,我就把我校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向各位领导、专家作个汇报。
我们学校这次承担的课题是《立足校本培训构建成功课堂》。本课题2011年6月申报通过,2011年9月开题,整个研究工作预计到2015年6月结束。我校参加课题实验的教师有73人(包括本学期新调入的教师)。本年度的研究工作我们分三个阶段进行,从开题到11月底为理论学习阶段,12月至2012年2月底为方案的实施阶段,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为总结、提炼阶段。具体做法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统一思想 形成共识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课题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终身学习,实现教师专业化。我们选择这个研究课题就是出于这种考虑。大垸中学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虽然取得了“九年夺锦不寻常”的辉煌成绩,但学生苦学、厌学、弃学的现象和学困生怵目惊心的问题已经成为学校发展中的“瓶颈”性问题,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摆脱困境?我们认为只有坚定不移地用教师的发展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只有通过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才能逐步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这也是促进我校可持续发展并走向品牌之路的动力之源。
二、找准思路 明确目标
本期,我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课题研究工作,以重建师德为核心,打造优秀教师队伍;以自修为主,提高教师生命质量;以问题为切入点,以科研为手段,提高教师信誉素质。力求做到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通过自修-反思,努力探索以校为本的有效研修模式,整体实现师生共同发展。我们确定了如下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我校教师校本培训的成功策略、过程管理经验与有效模式,促进教师继续教育的持续发展。
2、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学以致用和专业发展。课题研究有很强的针对性,它从本校教师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要,确定学习内容、研讨课题。通过“校本培训”,带着问题学习,围绕问题反思,学、思、行紧密结合,从而构建我校“成功课堂”模式,满足教师的多样化需求。
3、通过校本培训的组织和管理,加强教师间的协作与交流,增进团结与友谊,互帮互学,互教互学,互相激励,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
4、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推动我校教师转变与更新教育观念,促进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让每一次课都成为高效课堂,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三、成立机构 精心组织
接到开题任务以后,学校对此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课题领导小组会议,号召大家积极参与,主动参与,分好工、领好头,把课题研究工作当成一项大事来抓,作为提升学校品位、提升自身素质的一个平台。接着对组内成员作了全面的分工,制定了有效研修活动制度、计划和工作行事历。以学校和教研组为单位精心组织了多种形式和多种类型的关于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研讨活动,为教师的学习交流提供了多种机会与途径。同时,召开了由全体教师参加的课题研究动员会,布置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四、实施方案具体落实
为了让广大教师能尽快地了解和掌握有效研修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学校课题组给广大教师进行了一次理论培训,并为每位教师购买了《有效研修》读本,要求教师认真阅读、积极撰写读书笔记。实际在申报的同时,我们就已经要求老师们利用假期认真自学理论,读一本好书,同时写一篇读书心得。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老师们基本了解并掌握了研修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具体做法:
9月初,在多媒体教室召开了由全体教师参加的课题研究专题会,带领大家集中学习学校《立足校本培训构建成功课堂》方案,制定学校校本研修制度;教研组和教师个人制定研修计划;组织各学科组教师参加公开课学习,通过听课、评课,把教师个体发现和提出的问题转化为教师群体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使研修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实现教育教学实践问题解决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机统一。
10月份,我校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对广大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培训。要求教师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教案编写、教学软件的运用等方面融进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实现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的整体优化。
11月份,要求教师个体利用暑期自学,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完成情况,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教育随笔,认真填写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袋,将自己专业成长过程中的收获与困惑、感悟与感动、知能与情感、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认真记录下来;让每位教师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途径,凸现个性,展示自我,培养善于反思、勤于发现、乐于分享的学习习惯。
12月份,校本培训工作正式启动。我们确定了如下适合于本校的校本培训模式: ①“明星教师”的示范平台。对明星教师我们给予了一定的经济待遇,规定相应的工作义务,义务之一就是所有明星教师每学期必须为其所在学科的教师上一节高质量的示范课。一节平常场景中的好的示范课对于年青教师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②教师的业务学习的平台。教师的业务学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教学理论学。学校会提出:“不读书,学生没有希望,不读书,老师不能进步”的口号。对教师的业务学习笔记我们会纳入了学校的教学常规检查之中。二是专业技能学习。学校将会对在职教师进行了多轮信息技术集中培训,对符合条件的教师采取实践操作随机抽考,逐个进行等级测评,不合格的在学校不予评优、评先、评明星教师。
③青年教师“打磨课平台”。我们分学科定期对1-3名青年教师的课进行打磨。并把“磨课”作为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载体,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在活动中能加速进步,逐步成长为学校的教学能手。“打磨课”活动,将包含备课、上课、评课、修改方案、再上课五个环节。领导蹲科督办,核心研究组成员先听后评,各抒己见。通过一次次打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调整思路,从目标创建到教学手段的选择,从教学设计到各环节的过渡,从课件制作到板书设计,从学生准备到教师准备等等。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的讨论,一次次的整改,我相信这一平台不仅能能及时了解、发现教师平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将有利于教师之间互相借鉴、共同提高。而且让老师们感受到成功的教学乐趣,为我校“成功课堂”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④“反思论坛”平台。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最重要的核心。专家研究发现“经验+反思=教师成长”。我校积极引导教师开展反思,重点是聚焦课堂,撰写每月课堂教学反思。让教师在教学反思中不断发现问题,生成问题,以便能及时改正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同时还要求教师把教学中的问题升级为子课题去研究,以教学随笔、教学案例、教育论文、教育叙事等方式总结经验,形成文字,丰富自己的教研成果。通过反思论坛
这一平台的引领,也将会让每一位教师获得了自主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⑤构建垸中“成功课堂模式”。我们不会完全照搬课改名校的经验,否则会让老师感到难以操作,学生也难以适应。我们立足于校情学情、立足于广大教师、立足于改革创新,找准他山之石和我们的工作实际的切入点,集中智慧,构建具有垸中特色的成功教育模式。我们曾经结合杜郎口的“三三六”模式推出了“大垸中学成功课堂流程十点”。针对学生预习不充分,展示不到位的现状,制定 “预习过程十到位”、“展示过程十要素”。力求课堂上学生的主动地表现,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让大部分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争论、辩论、讨论,活而有序。要求学生在展示中学生说话声音更洪亮,语言表达更规范,展示形式更精彩,或读或写或演或说或唱,让课堂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前一阶段的课堂教学改革为我校“成功课堂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将加速我想课堂模式特色的形成。
在研究活动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足仍然存在。今后,我们将在浓厚研究氛围,拓展研究环境、增强制度约束,加大经费保障等方面下功夫,以课题研究为契机,把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提到一个新台阶。
谢谢大家!
石首市大垸中学
2012年12月15日
第二篇:大垸中学课题实施方案
大垸中学《立足校本培训,构建成功课堂》课题实施方案
大垸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选题说明
大垸中学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虽然取得了“九年夺锦不寻常”的辉煌成绩,但学生苦学、厌学、弃学的现象和学困生怵目惊心的问题已经成为学校发展中的“瓶颈”性问题,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摆脱困境?我们认为只有坚定不移地用教师的发展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只有通过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才能逐步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这也是促进我校可持续发展并走向品牌之路的动力之源。
二、课题研究目的1、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我校教师校本培训的成功策略、过程管理经验与有效模式,促进教师继续教育的持续发展。
2、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学以致用和专业发展。课题研究有很强的针对性,它从本校教师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要,确定学习内容、研讨课题。通过“校本培训”,带着问题学习,围绕问题反思,学、思、行紧密结合,从而构建我校“成功课堂”模式,满足教师的多样化需求。
3、通过校本培训的组织和管理,加强教师间的协作与交流,增进团结与友谊,互帮互学,互教互学,互相激励,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
4、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推动我校教师转变与更新教育观念,促进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让每一次课都成为高效课堂,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三、课题研究目标
1、课题总体目标:通过校本培训,努力“建设一支品牌化、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构建高效的成功课堂”。
2、满足教师的教育教学需求,解决教育教学实践的现实问题,促进教师共性与个性的融合发展。
3、满足学校的发展目标和需求,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四、课题研究原则与依据
1、课题研究的原则
(1)自主原则:校本培训的性质决定了教师自主研究、自我提高的主体地位。学校应尽可能多的给教师提供学习过程中的“自主”空间,增强主体意识,发挥教师的独立性、创造性,促进教师改革实验能力的提高和自我学习与培训目标的实现。
(2)整体原则:从培训对象来看,也必须以全校教师作为培训的对象,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才能更好的实施全新的课堂模式。
(3)合作原则:“成功课堂模式”的形成需要教师们具有合作意识,需要在教师之间、在教师与核心研究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在共同发展、共同提高中,求得自身更好的发展。
(4)反思原则: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成功课堂”,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它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的过程。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教师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较强的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而且具有不同程度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
(2)“人本主义”理论:美国当代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类有机体有一种自我——主动学习的天然倾向。人天生就有好奇心,寻求知识、真理和智慧以及探索秘密的欲望。
(3)“发展”学说:前苏联赞科夫认为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每个人都有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
(4)成人学习理论:美国教育家诺尔茨认为成人往往会主动将自己的学习意愿与社会责任联系起来,带有更多的社会性。成人的学习目的明确,“以问题为中心”,注重知行结合,学以致用。
(5)最优化理论:现代教学观告诉我们,教师是社会中的人,也是发展中的人,凸现出其教育与受教育的双重身份。最优化理论中提出的“两最”——最佳方案与最佳效果,给我们的思考:即用何种教师培训的最佳模式,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五、课题研究设想
以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通过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来培训全体教师,满足学校每个教师教学工作的需要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学校人、财、物、信息等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在校本培训的导向、计划、组织、管理、指导、辐射、监控、评估、激励等功能,根据学校的需要与教师需求制订培训计划,通过多途径,多形式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拓宽教师知识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确定适合于本校的校本培训模式。
①“明星教师”的示范平台。对明星教师我们给予了一定的经济待遇,规定相应的工作义务,义务之一就是所有明星教师每学期必须为其所在学科的教师上一节高质量的示范课。一节平常场景中的好的示范课对于年青教师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②教师的业务学习的平台。教师的业务学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教学理论学。学校会提出:“不读书,学生没有希望,不读书,老师不能进步”的口号。对教师的业务学习笔记我们会纳入了学校的教学常规检查之中。二是专业技能学习。学校将会对在职教师进行了多轮信息技术集中培训,对符合条件的教师采取实践操作随机抽考,逐个进行等级测评,不合格的在学校不予评优、评先、评明星教师。
③青年教师“打磨课平台”。我们将会分学科定期对1-3名青年教师的课进行打磨。并把“磨课”作为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载体,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在活动中能加速进步,逐步成长为学校的教学能手。“打磨课”活动,将包含备课、上课、评课、修改方案、再上课五个环节。领导蹲科督办,核心研究组成员先听后评,各抒己见。通过一次次打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调整思路,从目标创建到教学手段的选择,从教学设计到各环节的过渡,从课件制作到板书设计,从学
生准备到教师准备等等。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的讨论,一次次的整改,我相信这一平台不仅能能及时了解、发现教师平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将有利于教师之间互相借鉴、共同提高。而且让老师们感受到成功的教学乐趣,为我校“成功课堂”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④“反思论坛”平台。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最重要的核心。专家研究发现“经验+反思=教师成长”。我校将积极引导教师开展反思,重点是聚焦课堂,撰写每月课堂教学反思。让教师在教学反思中不断发现问题,生成问题,以便能及时改正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同时还要求教师把教学中的问题升级为子课题去研究,以教学随笔、教学案例、教育论文、教育叙事等方式总结经验,形成文字,丰富自己的教研成果。通过反思论坛这一平台的引领,也将会让每一位教师获得了自主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⑤构建垸中“成功课堂模式”。我们不会完全照搬课改名校的经验,否则会让老师感到难以操作,学生也难以适应。我们将会立足于校情学情、立足于广大教师、立足于改革创新,找准他山之石和我们的工作实际的切入点,集中智慧,构建具有垸中特色的成功教育模式。我们曾经结合杜郎口的“三三六”模式推出了“大垸中学成功课堂流程十点”。针对学生预习不充分,展示不到位的现状,制定 “预习过程十到位”、“展示过程十要素”。力求课堂上学生的主动地表现,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让大部分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争论、辩论、讨论,活而有序。要求学生在展示中学生说话声音更洪亮,语言表达更规范,展示形式更精彩,或读或写或演或说或唱,让课堂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前一阶段的课堂教学改革为我校“成功课堂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将加速我想课堂模式特色的形成。
六、课题研究机构与分工
(一)领导小组(负责课题研究方向的把握及政策支持)
组长:徐云志(中心学校校长)
副组长:刘定国(常务副校长)
郑仕(教学副校长)
王军(德育副校长)
张慧(教科副校长)
刘晋辉(工会主席,书记)
成员:张凡学、李建发、周玲、刘代磊、陈炜、胡柳青
(二)实施小组(负责课题的全面实施、管理、分析与总结)
组长:张慧(研究的管理、指导与督导)
副组长:张凡学(课题计划的制定、实施、策略与管理研究)
成员:周玲、刘晋辉、李爱民、胡柳青
(三)课题核心研究小组:
★语文核心研究小组:组长张慧组员张凡学、范光琼
★数学核心研究小组:组长刘晋辉组员郑仕竺丛香
★英语核心研究小组:组长周玲组员裴 娟黄芳
★理综核心研究小组:组长胡柳青组员邹乐安邓荣华
★文综核心研究小组:组长李爱民组员刘翠纯鲁月娥
(四)子课题研究分工如下
★语文核心研究小组子课题:落实小组合作,构建成功课堂。
★数学核心研究小组子课题:优化课堂环节,构建有效课堂。
★英语核心研究小组子课题:激发学生兴趣,构建成功课堂。
★理综核心研究小组子课题:利用实验资源,培养学习兴趣。
★文综核心研究小组子课题:如何巧记知识,提高学生能力。
职责:
1、积极实践,努力探索并构建本学科的“成功课堂模式”,确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教学的“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目标。并将研究成果加以提炼、总结,在本学科组内广泛推广。
2、全程参与青年教师打磨课的听课、评课、修课等活动,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优点进行总结,对课堂中不理想的地方拿出讨论,并提出修改的措施,使课堂变得更完美。通过打磨,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从而带动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3、担任每学期课堂教学比武的评委,对教师的授课做好点评。
4、要以高度的责任感、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业务水平,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广大教师提供高质量的示范课,特别是在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师生互动方面下功夫,能真正起到启迪,示范作用。
七、课题研究基础与措施
1.领导高度重视.
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课题研究组织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并且安排业务水平精湛的张慧校长亲自抓教育科研。成立课题研究实施领导小组,主持课题实验研究日常工作,并确立年富力强,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为课题参研人员,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对课题的研究实施进行全程监督、管理,促进课题研究积极有效地开展。课题的各将实施阶段落实到人,建立课题管理和校本培训管理两个模块,定期公布培训学习情况,定期考核、评估、总结、反思、建立课题核心研究小组咨询库。
2.前期研究基础扎实有效。
我校注重课题研究,师资力量雄厚,已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2009年以来有60多篇与课题研究有关的论文获奖与发表,如尚春香老师《让数学教学展开隐形的翅膀》《浅议数学试卷的评讲》在省级刊物发表;张慧校长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堂实录发表在荆州市教科院编辑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教语文》刊物上;刘华、郑仕等七位教师获得湖北省论文一等奖;张凡学老师在石首市“初中语文第八届课堂艺术研讨会”上讲课获一等奖;张慧校长的《培养创新思维提高课堂效益》论文、李敏老师的《问题.交流.展示》论文获石首市教研室一等奖。学生成绩斐然汪斌同学在全市“我和我的祖国”演讲比赛中获一等奖;管宏阳等25位同学在“英语能力知识竞赛”获奖等等。
2009年以来,我校还被各级行政主管部门授予各种荣誉30多次,如:被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授予“校本研修师范学校” “荆州市示范学校” “荆州市教育科研示范学校” “荆州市教育教学先进学校” “荆州市校本教研先进学校”等等。
以上这些成绩为我校课题研究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3、保障措施
(1)、制度保障。严格学校听课、会议、学习等制度,将听课、会议、学习考勤纳入正常考勤结算。
(2)、经费保障
①学校从公用经费中挤出一万元补助给审核合格的导学案每课时十二元的补助。
②学校给予课题核心研究小组成员一定补助,并对优秀成员予以奖励。
(3)、条件保障。为方便老师们网上查阅资料、制作导学案,学校给每个办公室配备电脑1—2台;配置多媒体教室两个,尽可能满足多媒体的教学(学校正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力求配置班班通);学校专门配备复印员一名,保证导学案按时使用。
八、课题研究基本步骤
本课题计划用五年时间进行实验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2011年6月—8月)
(1)成立课题组,培训核心研究成员。
(2)申报课题,制定研究方案,收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
2、实施阶段(2011年9月—2014年4月)
(1)召开课题开题会,明确各责任人的工作职责与当年校本培训工作的基本任务。
(2)实验过程中,开展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创建活动,构建各学科高效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3)实验过程中,召开专题会,分析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并向市课题领导小组报送周到翔实的实验报告。
3、结题阶段(2014年4--2015年6月)
整理课题的相关材料及各类数据,汇编成果资料,总结校本培训中形成的观念、认识、基本思路和实施策略,完成对课题成果的总结和提炼,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九、课题研究成果预测
(一)课题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课题研究论文;
3.教育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文集;
4.教师各类获奖证书或成果(实物)等。
(二)效果预测:通过五年的实验研究,使我校校本培训初见成效,95%的教师能采用“成功课堂模式”进行学科教学,产生一批各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初步建立学习型学校的工作机制,形成校本培训的基本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篇:课题研究汇报材料
课题研究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专家:
你们好!
我代表尧生中心小学《关于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课题组就本课题研究工作做以汇报,恳请各位专家给以批评指正。
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同行的密切帮助下,在全体成员的积极参与下,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因为,课题研究工作对我们来说,虽不是陌生的领域,可是,将它作为一项研究,我们还是感到压力很大,能否让研修工作取得有效,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索。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课程为我们的孩子安排了一篇篇充满童趣、学生喜闻乐见的文章,增强了可读性,激发了学生读文的兴趣,同时渗透了许多科学方面的知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但随着年级的增高,我们语文老师觉得有点力不从心,班级里过早地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新课程教材倡导“多认少写,提早阅读”,随着识字量的增多,由于学生个体记忆水平的差异,语文阅读技能的悬殊,从而存在着比较大的阅读障碍,便逐渐产生了学习语文有困难的学生,简称“学困生”。课堂上,他们是旁观者,由于他们的表达能力较差,阅读能力欠缺,课堂上不愿发言,即使是发言了,也是闪烁其词,连一句连贯通顺的句子都说不上来,又谈何理解和体验呢?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感到学习的索然
无味,从而失去阅读的兴趣,甚至产生畏惧心理。出于这种现状,我们决定把《关于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作为这次研修的课题。本课题2014年1月申报通过,2014年1月开题,整个研究工作预计到2014年12月底结束。参加本课题实验的教师有5人(包括借调和教研室的2位同志)。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能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同时也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教育家们发现,儿童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就有密切的关联。学生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而且越早越有利。所以无论是优生还是学困生,他们的阅读能力培养是必须的。我们要为学困生提供良好的“智力”背景,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以读促思,以读促写,提高语文成绩。《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
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如何让学困生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力,为学生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所以我们确立了关于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的课题。
三、课题研究目标
我们将通过对学困生的调查、分析,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有目的地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困生逐步掌握一定的阅读技能,最终形成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将构建符合本校特点,适合新课程理念的提高学困生阅读能力的策略,从而促进我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每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实践、探究、反思,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四、研究的内容:
1、调查各班“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研究导致其阅读能力低下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进行分析。
2、研究课堂中提高“学困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3、研究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学困生的阅读能力的对策。
4、研究树立“学困生”阅读自信的对策。
5、研究科学、合理地指导“学困生”阅读健康有益的书籍并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逐渐提高此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对策。
6、研究利用评价来提高学困生阅读能力的对策。7.对学困生阅读能力提高进行个案研究。
五、课题研究步骤和方法:
共分为三个步骤
一是准备阶段(2013年11月-2013年12月)。
⑴ 搜集资料,了解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转化的方法和措施,根据资料进行理论学习,制定研究方案。
⑵ 成立课题组,落实课题组成员,确定实验对象,制订研究方案。
二是实施阶段:(2014年1月-2014年10月)。⑴、按方案制订课题实施工作计划,开展研究。⑵、组织学习相关理论,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⑶、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研讨活动,定期进行阶段分析和阶段总结。⑷、在定期进行阶段总结的基础上调查、规划下阶段的课题研究方案,继续进行实践研究。
三是总结阶段:(2014年11月-2014年12月)
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总结和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反思,以备以后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方法:主要采取了调查法、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
六、课题研究成果
(一)发放调查问卷,分析、研究问题
我们在2014年3月和5月对不同年级的4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收到有效问卷40张。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分析、研究,写出了相应的问卷分析。许多后进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阅读不
感兴趣,不会读也不想读,就算是有书读,他们也无从读起,读了也不懂得吸收和消化,没有收获,也没有尝到阅读的乐趣,所以不想读,也没有时间读。另外,因为都是农村的孩子,父母很少愿意给孩子买书,学校的图书室也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只在数量未在质量上进行图书配备,大大影响了孩子的阅读量。
(二)和他们谈心、交流。经过一年多来的深入调查、分析、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形成了相关的论文。
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根据研究计划,制定了《关于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实施方案和研究计划,有计划、有目的在我校进行实施;同时进行研究成果总结,撰写了相关论文24篇(装订成册);体会3篇,教学设计13节,调查问卷:2次,学生40份,随笔3篇,读、观后感8篇,学困生个案(转化)5篇。
通过具体的研究,以及撰写论文时的心得体会,总结出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要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和学生观
语文教师要加强自我学习,深入领会新课改理念,提高自身的教育思想素质,将关爱语文学困生的思想意识具体贯彻到教学行动中,课后要不断反思,在反思中发现,在改进中实践,在探索中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能因学生某方面的不足,就歧视学生,甚至认为他已经“无可救药”。“用用多把尺子”评价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让他们感觉到教师的爱。“爱能够融化一切坚冰!”要辩证的看待 “学困生”,努力挖掘他
们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同其他的同学一样都能沐浴师爱得阳光。在教育中我力求对学困生奉献一片爱心、给他们多一点尊重、多一点宽容、多一点鼓励、多一点欣赏,让他们在和谐的环境中爱上阅读。
(2)培养学困生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师要启发引导他们自悟,尝试成功,感受乐趣,给他们注入学活知识的灵丹妙药,从而充分发挥脑力功能。我在教学中是这样的做的:
1、联系实际,讲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讲课时注意增强趣味性,重视课堂练习的教学。
2、为学生创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意境。
3、在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困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加强辅导。平时布置作业,考查区别对待。
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还要读得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小学生普遍贪玩好动,对读书不可能顷刻间就“如饥似渴”,必须循循善诱,逐步培养兴趣。在平时的课内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结合课堂教学选择推荐读物。
(3)家校互动,让孩子爱上阅读
搞好学校和家庭的联系,以便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学困生的外部条件。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老师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
(4)时刻不忘学困生,注重个别辅导,并做好记录
在教育教学上时时想到学困生,在备课时首先要想到学困生,要备学困生的转化情况,要明确学困生理解教材的难点是什么,学困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什么?上课时要想到学困生,要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大胆地回答问题。布置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要让学困生“吃小灶”。批改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他们的作业要优先批改,要当面批改,要精批细改,不能简单地打“√”或“×”了事,不但要在错误处打上记号,还要帮助后进生找出原因,加以改正。上评讲课时,要想到学困生,对于学困生哪怕是只有点滴进步,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了群体效应的力量,开展“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帮助学困生尽快赶上来。
老师在平时课余时间就得做个有心人,对学困生进行个别的辅导,及时做好学困生的转化记录。从最基础的专项训练开始入手,一点一滴地帮他们补起来。只要持之以恒,当他们的基石垒到一定高度时,你就会发现他们上课的专注力会越来越高,接受新的知识也越来越多了。
七、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第一,就课题本身而言,在时间上还是显得有些仓促,还需进一步完善。
第二,在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上,有待于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辅导作用和辐射作用,广泛引领更多教师继续投入到教改中去,在更广的领域内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总之,我们的课题研究从起步走到今天,得益于各位领导和同
志们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这里我代表我们课题研究小组的全体老师对您们的帮助,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也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您们更大支持和帮助。
今后,我们将认真总结这次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以期今后取得更大的成果。
谢谢大家!
课题组 2014年12月18日
第四篇:课题研究汇报
课题研究汇报材料
莱阳市姜疃鲁花中心小学
我校自2013年10月实施“双轨识字”的研究,实验对象为一、二年级学生,共有360人,实验教师平均年龄为35岁,且责任心强、工作热情高、对实验课题有着极大兴趣的一线校级骨干教师。
我对课题实验的“喜爱”
一年级一班 闫慧政
我执教的一年级一班,共有学生40人,入学年龄为6周岁,入学前大部分学生学会了汉语拼音中的声母和韵母知识,学生的识字量不大,范围也仅局限于日常出现频率多的一部分字,可以说,在识字数量、范围方面学生的总体水平很不理想。去年10月,在教研室张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双轨识字”课题的开展,当然,开始之时免不了困难重重:学生的底子薄;老师的头次接触。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迅速调节好心态,按着学校制定的实施计划一步一步来进行,本着“与学生一起学习,与学生一起进步”的信念,走过了两个学期。
回首这两个学期,我发现收获颇丰,主要从学生和老师两个方面来说。
学生的变化是最大的:一是识字能力的学习。由入学初的老师教,学生被动学,到现在的学生自己学,学习的兴趣极大提高了,现在我班的学生都争着当小老师教“自己的新朋友“,看到孩子争先恐后举起的小手,心里的幸福感满满的;二是组词、说话能力的提高。还记得一开始用《识字写字手册》时孩子们的表情,个个紧锁眉头,手中的铅笔转来转去,也想 不出答案,最后还是求救于我,现在好了,孩子自己会交流了,会查字典了,会争论了,会说”还可以组个这样的词语“……我的心里又一次被幸福填满;三是写字水平的提高。缘于”识字大王“、”晒自己的收藏“、”我的识字写字手册“等活动的开展,孩子的书写越来越规范,字写得有模有样,真正体现了我们的”方块字“,现在只要拿起笔写字,孩子就会说,”我要把字写得最漂亮“。,这时,我就会被幸福包围着,总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是应该的、是有收获的。
老师也从最初的无从下手到现在的得心应手,越来越适应“双规识字“,适应的同时也慢慢喜欢上了它,我相信有了这种喜爱,会让我的业务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也会让我在教学的路上越走越远,期待在二年级能硕果累累!
“双轨”识字教学阶段性总结
一年级二班 初爱珍
随着信息媒体的快速发展,小学学生的信息量较之以前增加了,见识面也拓宽了。作为高年级学生要早日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历史,必须在低年级扫除拦路虎——生字。这样,它即可以由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又可以提前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700左右个生字(包括二类字)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目前,“双轨”识字教学实验已成为我们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并得到专家的认可。
1、本次实验课题是针对低年级学生,实验人数40人。实验时间2014年3月至7月。
2、实验目标:所谓“双轨”识字,是通过课堂教学识字和课外自学识字两条渠道,使小学低年级95%以上的学生在1—2年级两年内完成或超过大纲规定的2500字的识字任务。
3、实验之初我班学生识字量有限,考试时甚至连题目都读不懂,经常闹笑话。经过半年来的实验,学生进步很大,我们在不增加学时,不增加学生负担,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转化差生,发展优生的前提下,围绕着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作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尝试。
第一:抓课堂识字教学,重在方法指导。在进行课堂识字教学中,要依据教材内容、生字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字的音形义。
1、运用规律:教师认真研究汉字的规律,将其应用到生字的教学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汉字90%以上为形声字,它包括形旁和声旁两部分。“形一半,声一半。形旁相同是同类,声旁相同声音近”。如学“搬”字时,让学生做一个搬的动作,让其明白搬要用手臂完成,所以“搬”字是由提手旁和“般”字组成。再如“裕”字,左边是衣字旁,右边是“谷”,有衣有食,丰衣足食为“裕”。这样讲通俗、形象、易懂。
2、新旧比较:教学生字时,若能经常回顾所学,能温故知新,举一反三,见效较快,记忆牢。(1)利用形近字识字。如学“推”字时,可结合熟字“谁”来换偏旁即换一换的方法识记,学会了本课的生字“推”不能到此结束,我还会给学生扩一扩,“推”要用手,是提手旁,那“土堆”的“堆”是什么旁?学生会说是提土旁。所以这节课,学生既复习了熟字“谁”,又学了生字“推”,还多学了个“堆”字。形近字识字有四种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合一合。上面的例子就是用了换一换的方法。加一加即熟字是独体字时,加一个偏旁就组成一个生字,如“直”是熟 字,加木字旁就变成了“植”,加单人旁就变成了“值”;反之减一减即熟字是合体字,去掉偏旁就变成生字,如“漂”是熟字,减掉三点水旁就变成了“票”;合一合是学会意字的一种方法,如三人众、三木森、三日晶、小土尘、小大尖、不正歪、日月明。(2)利用反义词识字。如教“硬”字,可以出示已学过的“软”字让学生认读,联系日常生活回答。“软”的反义词是什么?同学们回答“硬”,这时,出示“硬”字认读,并板书“软——硬”,弄清“硬”的字形,字义,这样,不仅认识了这一组反义词,对“硬”字的字形义也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3)利用多音字识字,如学“关系”的“xì”字时,和“系鞋带”的“系jì”字联系起来,放在同一位置对比认识,这样,同学们通过对比掌握了多音字“系”的读音及字义,且牢记不忘。
3、利用“歌诀”:“歌诀”可使抽象的字符形象化、具体化,集形象性于趣味性于一体,读起来琅琅上口,学起来轻松愉快,使学生能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记忆效果。如“躺、糖、烫”三个“tang”音节字,可编成下面歌诀来记忆:“糖是唐老鸭抱着米花糖,躺是身子边靠个小和尚,烫是烈火上熬着一锅汤”。再如,所:一户一斤米;牧:骑牛写文章;闭:人才进了门。朋:两个月亮交朋友。种:禾苗种在水田中。树:村子里的树木对对齐。念:今天要用心念书。肯:月亮不肯止步。狼:狼狠一点。爱:“爪字头,秃宝盖,小朋友,真可爱”等。
4、猜字谜记字形:在识字教学中,原原本本把字摆出来,学生没有多大的兴趣,而采用猜字谜游戏就不一样了。老师可以先给出谜面,让学生尝试写出字型,也可以和学生一道编字谜。如,思: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磨: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左方,一片小 树林,长在石头上。待:俩人站着用尺量,都是一尺一寸长。告:一口咬掉牛尾巴。欣:差十两。
第二:课外识字教学,重在形式多样。课外识字是多渠道,多因素的,我们要激发学生课外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在娱乐中识字、在愉快中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采取了以下几条措施:
1、多阅读:通过阅读《自读课文》、课外读物及订阅的书报自学识字。阅读识字是学生课外自学识字的主要途径,要大力提倡学生在课外多阅读多识字。我们规定学生每天读一篇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要求读准字音,第二天检查。学生为了把课文读熟练,就会反复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并对生字识记和归类整理。
2、“读”故事比赛:孩子喜欢故事,讲故事需要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难度较大。而“读”故事比讲故事难度降低,全班同学都可以参加比赛,体现了素质教育面向全体的原则。学生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中识了很多字。“读”故事比赛一般利用同学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进行。
总之,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识字教学,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字的积极性,又促进了识字教学。我们的教学实践充分证明,实施“双轨识字”,只要方法得当,提高识字效率,不仅没给教师学生增加负担,反而增加了兴趣。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实验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年级最高识字量达到了2000多个,平均识字量在1000个以上。今后我们应该继续开展这一活动,并把它落实到实处,争取低年级完成2500字左右的识字任务,就能为中高年级“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双轨识字教学阶段性总结
一年级三班 曹志雯
实验开始的时间:2013年10月份 实验年级:一年级 实验人数:39 开始时试验情况:1.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记住了字的读音,大体的字形。2.50%的学生能熟练的记住字的结构与写法。3.不能进行归类。
一、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是对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我校的“双轨”识字教学实验使学生得到了正规化、全方位的常规训练,使一年级90%的学生产生了识字兴趣,养成了良好的识字习惯,学会了如部件识字法、对比识字法、归类识字法等识字方法,具备了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改善了学校和家庭的育人环境
“ 双轨”识字教学实验的开展,使学校环境、管理体制和教师的教学意识、操作方法都有了新的变化。就课堂教学而言,首先是形成了音义形结合,字词句相联,领学自学并重的课堂识字教学模式。识字活动提供了家庭成员间平等交流的机会,融洽了家庭关系,形成了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还密切了家庭与学校间的联系,使家长更了解学校,支持学校了,保证了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增强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和生活能力
识字小队长期健康有序的活动,锻炼和发展了每一个学生。首先是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得到发挥,意识得到加强。其次是丰富了学生见闻,其生活能力得到加强。的确形式多样的 活动,可以更多地为学生提供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使学生能在不同的方面获得成功,从而树立生活的信心。
四、改进和努力的方向
将这种识字方法渗透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让孩子在整理时更能得心应手。
双轨识字教学阶段性总结
一年级四班 于青霞
一、基本概况
双轨识字教学于本年4月份开始实施,实验对象为一年级小学生。随着实验课题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和实践,低年级识字活动已达到了高潮,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识字氛围,学生在掌握了识字方法和途径以后,潜移默化地在生活中去自主识字,真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刚开始使用识字写字手册还是比较费劲的,在此需要对学生多加指导,让学生对这本手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随着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对这本书能够真的为我所用。
(1)继续让学生做识字卡片,并在课堂上拿出来展示并交流。(2)拿出专门的阅读时间来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一般一周有2节课左右的时间。
(3)教会学生观察周围的指示牌或标语,利用环境来识字。(4)学生可以每天看半小时的带有字幕的动画片,一方面可以放松娱乐自己,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认识生字。
三、课题取得的研究成果 经过近一学期的实践,从效果看,是令人满意的。实验达到了预期目标:
1、学生朗读课文时,声音响亮,读得也比较正确、流利,速度 也快。
2、学生看图写话能力也比较突出。大部分能比较准确地看清图意,语言表达比较通顺。
3、学生在识字时都能够想出很多方法来识记汉字,方法多样,有趣、新鲜。自主识字,创新实践,主动发展,学生乐于识字,学习兴趣浓烈,学生不但能用上在课堂上所学的识字方法,而且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
4、学生的识字热情空前高涨。在学习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识字认字;在生活中,同学们乐学好 问,注重积累,阅读水平也逐年提高。
四、存在的问题
1、识字主体千差万别,初入学的孩子识字量从十几到数百,相差很大。究其原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培植了“识字”的土壤,不具备以上家庭环境的孩子其 实也有识字愿望,只是总得不到满足。
2、片面强调学生自主识字,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3、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撑。
4、没有比较科学的成套的教学方法。
“双轨”识字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二年级四班 刘美玲
实验开始时间:2013年10月 实验年级和人数:二年级四班:50人 实验情况:
(一)实施前情况
实施前,我班学生刚升入二年级,学生识字写字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识字写字的兴趣、积极性不高,识字写字量较少,识字写字教学比较费力。
(二)实施后情况
课题实施后,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有了知识的武装,学习起来便有了兴趣,识字量有了显著提高。
学生们识字量增加了,阅读的生字障碍就减少了,个个变得爱读书、乐读书,而从读书中又增加了识字量,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形成了“我识字,我快乐”的良性循环。改进和努力的方向:
继续实施实验课题,让“双轨识字”成为学生学习生涯的启明灯。建议和要求: 建议继续实施。
“双轨”识字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二年级一班 张仁为
实验开始时间:2013年10月 实验年级和人数:二年级四班:50人 实验情况:
(一)实施前情况 实施前,我班学生刚升入二年级,学生识字写字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识字写字的兴趣、积极性不高,识字写字量较少,识字写字教学比较费力。
(二)实施后情况
课题实施后,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有了知识的武装,学习起来便有了兴趣,识字量有了显著提高。
学生们识字量增加了,阅读的生字障碍就减少了,个个变得爱读书、乐读书,而从读书中又增加了识字量,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形成了“我识字,我快乐”的良性循环。改进和努力的方向:
继续实施实验课题,让“双轨识字”成为学生学习生涯的启明灯。建议和要求: 建议继续实施。
第五篇:课题研究汇报材料
《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研究》
课题研究汇报材料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学生,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是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的目标研究者认为,合格加特长完全可以作为素质教育的宏观培养目标;教育工作第一线的教师们则认为,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是素质教育思想的体现。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培养合格人才是基础,而重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则是体现素质教育的新的着力点。本学期,本学期课题进入深入研究阶段,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齐心协力,本着务实求真的精神,深入学习有关教育理论,重视实践反思,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在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已增强,个性特长得到不同程度地展现。现将我校教育科研工作汇报如下:
一、进行理论学习和交流探讨,提高科研水平。
为了提高实验人员的理论水平,确保科研真正地为教学服务,理论学习和交流探讨不容忽视。每周教研活动,我们做到有课题方面的研究专题。如《谈学生特长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与特长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与特长 》等等。经常围绕课题解决一些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我们组织全体实验人员坚持围绕课题学习一些理论文章,主要有《走进新课程》、《教学实践与研究》、《个性教育的发现激励原则》以及中小学外语教学杂志上的一些文章等等。学习的同时,结合自身实践,组内交流探讨,课题组人员的理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促进了研究工作的深入。课题组的老师们正由原来的“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化。
二、扎扎实实地开展课题研究
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实到实处,真正地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验以来,我们认真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根据学生的个性类型,有的放矢地进行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特长教育的重要的教育方法、教育原则。特长教育重视因材施教,从两个角度考虑问题:一是从学生特长能力水平的高低考虑问题,对特长发展速度快的学生给予更高层次的指导;而对学习水平提高缓慢或起步较晚的学生,则应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进行指导。有心理学家分析,特长教育过程中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强加于别人给定的感情、智能上的要求,会对个人潜能的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发挥学生在特长教育中的自主性
成长是不能代替的。发挥学生在特长教育中的主动性,教师的作用体现在重视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和自我提高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就要教育学生学会自我激励,正确对待自身的特殊能力。让每一位学生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自身的特长素质是别人所不具备的客观条件,也是自身发展的优势。但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一个人成才,客观条件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必须靠后天的努力。当学生特长发展遇到困难时或处在高原期阶段,要让他们树立信心,知难而进,用自身的特殊才能促进其他才能的发展,在整体中提高特长能力。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是要明确特长发展并不意味着自己各方面十全十美,自己的特长发展和一般发展如果出现不协调现象,要认真分析找原因。另外,也要有正确评价其他人的能力,能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只有这样,学生的特长能力才会真正得到发展。
自我提高能力的培养是发展学生特长的关键。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提高能力,首先是教给学
生自我提高的方法。要有适当的方法,按规律进行训练,要使学生明确特长发展主要依靠自我探索、自我提高。要避免学生的盲目蛮干,教育学生做与想的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实践中体验,在思考中发展。教师的包办代替只能培养出不善思考、不俱个性、不思创新、因循守旧、听任别人指挥的老实学生。
3、学科教学中渗透个性化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抓住契机,把握好课堂教学与学生个性之间的联系,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从而形成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根据学科的灵活性与广泛性特点,我特别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特长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我是这样做的:
(1)小助手活动。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教学观认为,教学目的是要培养个性发展的人,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真诚对待学生,相信学生能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小助手活动就是旨在增进师生了解,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每月一换的小助手们,能力得到了锻炼,参与、合作意识大大增强,建立了自信心,提高了自我概念。
(2)小老师活动。
心理学家认为,成就感能使人身心愉悦,更加主动的投入到工作和学习当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在课间和课后当小老师,让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既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又促进了团结合作。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3)评选“英语之星”活动
对学生进行量化管理,制定一系列量化表格,如“课堂教学活动参与量化表格”,“表演等级量化表格”“小组评价手册”等,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每月评选一次“英语之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4)“才艺大赛”活动
学生特长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第一线的每个同志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提高,这样才能使学校素质教育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根据英语学科特点,通过顺口溜、讲故事、情景表演、游戏、看图说话、模仿秀、英语交际等实践活动,开展竞赛,学生可尽情展现善于表演,幽默风趣的才艺特长,并从中得到快乐。
4、围绕课题,开展了第二课堂活动。
充分利用学校音美教室,发展学生爱好,有4位学生作品在上级举行的书画大赛中获奖。实验以来,我们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特别是课外活动做到了具有学科特点,形式丰富多彩。我们建立了英语实验基地——英语角。创办了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班。并成功地举办了全校性的综合能力竞赛和丰富学生英语词汇竞赛等等。真正地丰富了校园生活,创设了英语学习的氛围,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有6名学生在市县小学英语竞赛中获奖。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有声形并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得到更多的锻炼。发展了学生个性特长,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几年来,通过抽测和考试,我们发现,学生无论是在英语学科的听、说、读、写能力、信息素养的提高、还是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成绩等方面都逐步提高。
我们本着尊重、理解、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通过开办家长园地、定期举办讲座、举行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使家长认识到个性培养的重要性及其正确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同时,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通过“家校联系本”,建立与家长的沟通渠道,让家长掌握学生每一阶段的学习情况,了解家长的教养态度、亲子互动方式等情况,并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家长进行指导。此外,要鼓励家长及时向教师反映孩子在家的个性表现,以利于教师了解情况,更好地进行
有针对性的教育。总之,学校和家庭只有密切配合,步调一致,才能培养出自信、自强的新一代。
三、课题研究实践活动初见成效
1、研究探索出一系列与学生个性素质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与途径,具有时代特色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初步形成。“合作、交流、评价三位一体”的现代教学思想,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互融合,互为促进。
2、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①发言的勇气。敢于在集体场合积极地发言。
②发言的自信。能大声发言,热情洋溢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③发言的水平。能流畅地阐述自己的意见。
3、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变被动为主动,掌握了更多的知识。由于实验学校在教学中创设的情景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能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的欲望,使学生有话可说,自然就有了兴趣。
4、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逐步提高。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把英语教学和生活实际密切地联系了起来,为学生创造了运用语言的机会,营造出了浓郁温馨的英语语言气氛,激发了说的动机、交流的欲望,学得轻松,用得自如,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逐步提高。
5、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有明显提高。
在教学中,合作、交流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对于挑战性的问题,一般先进行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一方面体现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另一方面,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还是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
6、发展自我,增强了竞争能力。
教学研究中,我们注意鼓励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健康竞争,针对学生个性特长加以诱导,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7、学生的评价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课堂评价氛围日益浓厚、和谐。
评价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课堂评价学生参与的尝试,对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是十分重要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等,非常的和谐、自然。评价的尝试,激活了课堂,激活了学生,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8、实验班显现优势。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实验,我们的实验班和普通班相比,形成了班级特色,学生在综合运用能力方面明显优于普通班。实验班的课上得快,学生接受快,词、句认读能力强,单元测评成绩、特长显现等方面效果明显。我在对实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问卷调查中80%以上学生对英语很感兴趣或有较大兴趣,15%左右学生有一些兴趣。其他班级也争相效仿,带动了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发展。
四、存在问题及困惑
1、学生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而一专多能的教师不多,教师的开发能力不足。还需加强学习。
2、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时有脱离现象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课题研究的精力投入不足,工作任务繁杂,有时会出现教与研的脱离。
3、指导力度不够。
课题研究要想出成果,除了个体的努力外,还要靠指导。虽说在以前曾就课题研究工作进行过多次的活动,要求也很多,但总觉得在操作层面上的指导不够系统和深入。
4、过程研究材料的总结、整理不够及时。
5、由于研究人员的调动,使得相关研究无法实施。
五、几点思考
一学期下来,在研究过程中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徒劳的,必须进行分析和反思,以便在下一阶段有意识地去改变。只有不断地发扬成功的做法,修正不足和问题,我们的课题研究才能不断深入。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已艰难地走好了大半路程,但仍有多方面问题需要注意。
1.课题组成员仍需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继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
2.实践反思、课题研讨活动中,仍需发扬大胆创新精神。
3.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等要与研究课题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4.要积极向兄弟学校学习先进经验,邀请上级科研部门的领导、专家指导工作,使课题研究工作能更规范有序、科学有效地开展。
六、今后的工作思路
课题组凭借热爱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投入本课题研究。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们将会:
1.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特别是科研理论应用水平,以真正有效的实施课题改革,真正有效的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校管理的整体创新。
2、升华研究成果,积累完善研究资料。
(1)、组织教师积极撰写课题研究论文等,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活动。及时总结成功的做法,探讨交流,在本校内推广,以促进本校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2)、继续研究与“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与素质提高”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学校定期举办艺术作品展、朗读竞赛、英语之星等活动,检验课题研究的成果。
(3)、建立与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评价体系,在学校推广实验,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4)、价值性资料是在研究过程中逐步积累的,对于总结研究成果,提高研究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学期,着力收集整理各种研究资料,不断充实完善,为结题做准备。
社会在变革,知识在更新,新的时代要求我们把学生培养成为思维最敏捷,判断最准确,主意最巧妙的智人,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长大后才能成为灵活自如地驾驭时代的人。下阶段本课题组全体人员有信心,坚定不移地把课题研究进行下去,继续努力学习科学理论,不断总结实验经验,争取达到预期的实验目标。今后,我们期待着更多的教师一起加入到教学实验研究的行列中来,使教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逐步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