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德育课题汇报材料
推进多元德育评价 打造璀璨星光校园
xx中学在“德育五项专题”中确立的子课题是《学校德育多元化评价策略》。此课题于2012年10月正式开题,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我校课题组严格按照课题实施的计划与安排,认真扎实地做好课题的研究工作,如今,有收获,有改进,也有困惑。两年来,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具体做法:
(一)工作流程严谨有序:
2012年10月20日:接到“德育五项专题”研究的通知后,我校立刻召开了领导班子会议,组建了由校长挂帅、德育副校长具体实施、政教主任及部分班主任和思品教师参与的课题组阵容。时至今天,我们共召开了多次会议,确定了“学校德育多元化评价策略”的子课题,对课题组人员进行了明确分工与落实责职,讨论通过了《XX中学德育课题实施方案》,制定了“前测分析卷”、“xx中学德育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及具体操作办法。分发《德育评价标准》、《德育积分卡》、《“校园之星”评选要求》。每年寒暑假还制定并分发《假期生活评价表》,以“给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邀请家长参与对学生假期生活的评价。
(二)方案细则科学合理
课题组经过实践与讨论,制订了《多元化评价实施方案》和《评价细则》,科学设臵多元评价的内容、标准和方式。
我校实施的多元评价方式的改革,改变了只重视学生文化课成绩的“应试教育”评价模式,出台了《学生综合素质多元化评价实施方案》及相关评价细则,在方案中确立了多元化评价的总体目标:以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实践能力、健全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为重点,让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健康全面发展。
我校在实施多元化评价过程中遵循了六条基本原则。一是评价内容多元化;二是评价方式多元化;三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四是评价过程动态化;五是评价结果人性化;六是评价项目的个性化。根据学生年龄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设臵多元化评价的重点和内容。既有基本能力评价项目,也有个性发展项目,必选项目和选择项目相结合,让学生在评价中树立自信、发挥潜能、快乐成长。
(三)实施过程注重实效
1、拓宽德育评价渠道,突出德育评价实效性。学校为每一个人建立了一套《德育卡片》,内容涉及到做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交往习惯等9大项、40多个小项,突出了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评价;每个班级都建立了评比栏、展示台、争先榜等评比项目,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中的各项出色表现都可以获得奖励或加分。学校结合日常开展的“文明守纪月”、“感恩三〃八”、“安全周”等活动,阶段性的评选优秀学生,如学雷锋标兵、爱心天使、守纪模范、孝心天使、拾金不昧、小巧手等,引导每一个学生从多侧面认识到自己的优势。
2、多几把评价的尺子,突出德育评价的个性化。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个体发展是差异而又独特的。学校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在班级内部,学校要求增设各种小岗位,并实行岗位竞争制及岗位轮换制,以便让所有学生都接受管理与服务的锻练。学校还要求建立“班级人才储备库”,搭建学生各种成长和展示的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为班级付出劳动,接受评价。在校内,学期末的评比除原来的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之外,学校还增设了进步之星、文明之星、卫生之星、岗位之星、创新之星、歌舞之星、体育之星、文学之星、书法之星……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一项甚至几项奖励,人人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四)家校互动齐评共赢
多元化评价中,家长的关注和评价是必不可少的,结合我校住宿生多,多数学生一周只回一次家的实际情况,我们给每个学生设计了一张“假期生活反馈卡”,内容包括生活习惯、家务劳动、孝敬长辈、锻炼身体、社会实践五个方面,并结合家长的评价每月开展评比“家庭好孩子”的活动,月末与“德育先进生”一起表彰。寒暑假时则根据家长反馈表开展“假日之星”评比活动,在开学典礼上进行表彰。
在家校互动的评价中,孩子、家长、老师三者任务不同,目标却一致,就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阶段性成果:
1、构建了以校为本的的学生品德、家庭生活、社会实践活动的系列培养目标;形成了全新的更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学校德育的评价体系,评价的内容更富生活意义和文化气息,给每个孩子留下初中生活美好快乐的记忆,让评价真正发挥其教育功能和激励功能。
2、通过“德育卡”的制定和“校园之星”的评选,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现在参与实验的班级周周评,学校月月评,一时之间,校园内明星闪烁,璀璨耀眼。
3、编写并印发了《56个好习惯》、《XX中学德育一日常规》等校本教材。
4、通过家长评价、班主任评价、科任教师评价、同学评价、自我评价等方式,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了学生的德育评价中来,也让更多的人懂得了德育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虽然在课题研究领域我们已小有收获,但在我们的研究中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1、不少家长只要分数的思想严重,讲德育搞活动他们说是浪费时间。有些活动不愿意让孩子参加。
2、部分学生不仅对德育评价不以为然,还讥笑打击那些争当先进德育生的学生。
3、少数班级的评价存在流于形式或虚假瞒报的现象,评出的德育先进学生仍然是成绩优秀学生甚至是老师的关系户,这让其他学生不在相信德育评价。
4、实验教师理论水平不高,归纳总结的积极性不高,大多不愿意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心得和想法,最终造成有了经验而无书面材料的结果。
四、今后的设想:
1、实验教师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并逐步在全校推行;
2、在网校上建立学生“德育评价网络平台”,使评价的过程更容易操作,结果更容易统计和公布,也让家长能通过网络解自己孩子的成长过程。(当然统计的结果不对外公开,家长需注册登录才能看到)
3、收集成功与失败的例子和经验论文,整编成册。
XX中学 2014-10-15
第二篇:某中学德育课题研究报告
区级德育课题
《农村中学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
研 究 结 题 报 告
一、背景简述
1、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是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初中阶段是人类个体生命过程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初中生的心理发育十分迅速,在2至3年内基本完成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进程,并达到初步的成熟水平。但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度时期。这就形成了他们既成熟又幼稚的根本特点,所以有人将初中阶段称为“危险期”。许多学生产生了好动、焦虑、冷漠、恐惧、猜疑、抑郁、自卑、嫉妒等心理障碍。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以应对挫折,青春期闭锁等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伤人现象。因此,对初中问题学生心理现状进行调查以便采取正确的疏导措施,帮助其度过“危机年龄”,正是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2、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是我校初中生心理现状的需要
乡镇区划调整后,我镇成为全区人口数量最少、经济状况最差的偏远落后乡镇。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媾合,使得农村这片天地更趋复杂。尽管物质生活水平在提高,但是思想文化的发展却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社会道德素质呈现不断下降趋势。社区教育的退化,家庭教育的滞后严重影响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部分学生心理障碍严重,行为偏执,个别甚至出现违法行为。因此,及时地调查初中问题学生的心理现状,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疏导,正是我校初中生心理现状的需要。
3、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是我校德育课题研究的需要
学校部分教育工作者缺乏理论指导,习惯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忽视了对教育对象的心理研究,德育队伍建设很大层面上体现为教育简单化的特征。往往将心理问题,上升至品德高度,致使教育的收获甚微,教育苍白无力,甚至因恨铁不成钢而发生教育行为的不恰当,导致学生受到新的挫折。因此,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正是我校当今德育研究的需要。
二、研究目的:
1、通过本课题研究,收集和综合国内外有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将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或原理跟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形成切合这部分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力求建构相应的理论轮廓,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益的范型。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较为确切地了解和归纳目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所表现的特征及其主要成因,并在区别程度、对症下药的预防、疏导、补偿、矫治的过程中,逐步地缓解和消除他们的心理柔弱、心理偏常、心理障碍乃至心理残疾等状况,促进学生的心理机能的完善和发展,提高其心理素质乃至整个人格水平。
3、通过本课题研究,尽快提高研究成员尤其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包括心理健康问题的诊断水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水平,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以及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之逐步成为研究与实践双赢互动的学术型教育行家。
三、过程概述
(一)、方案设计论证阶段(2003年12月——2004年3月)
课题调查、定位、拟题、论证,课题组组建、工作分工,课题组培训提高,课题相关理论学习、资料搜集,课题申报方案设计、申报、立项工作。
(二)、课题内容试行阶段(2004年3月——2004年9月)
初步试行课题内容,在此基础上修改课题方案,召开课题开题大会,组织开展理论学习。
(三)、课题研究阶段(2004年9月——2005年4月)
主要完成以下工作:分期(月份、年龄等)召集主题课程设计、课例方案设计大会;组织主题课程编写,开设各级各类课题相关内容研讨会,不断提出新的设想,再行组织实施、论证,撰写有关调查报告。
(四)、总结论证阶段(2005年4月——2005年12月)
总结分析一年来的课题实施情况,总结课程与课例设计要点、策略、问题;形成课例研究与教师论文专辑;撰写课题论文、鉴定报告、结题报告;总结课题开展以来的经验教训,指导性开展下一阶段课题申报或本课题研究深入探究。
四、课题研究的原则
研究手段主要为: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信息测验法、个案分析法、行
动研究法。实行分类要求,分层操作,使理论指导与教育实际紧密结合,使研究成果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
五、活动扫描
1、寓心理疏导于学校各学科教学之中。教师要转变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在教育中积极地挖掘教育思想,多给学生一点爱,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埋怨,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问题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困难时,应主动关心帮助他们,要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教给他们克服困难的方法,在克服困难中培养他们的意志和忍受挫折的能力。
2、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服务。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信箱,建立问题学生心理疏导档案,使问题学生的心理疾病得到及时治疗。另外利用校园广播、电视、录像、黑板报等宣传工具,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要求,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场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其身心发展特点,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转变不良行为,从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3、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运动会、文艺会演、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等,有助于问题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有助于培养问题学生自立自力的能力,在活动中创设良好的交际环境,舒解心中的压抑和焦虑,在交往中培养问题学生宽阔的胸怀和乐观的情绪,学会控制情绪,对不良心理反应进行疏导。
4、创设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培养方式和社会的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社会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取得家长和社会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因此,要充分利用家访、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或通过家访互相交流,让他们畅谈教育子女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而帮助家长改进教育方法。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地、辩证地认识社会各种现象,积极引进社会帮教组织,让问题学生在舒适的家庭中、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健康地成长。
六、成效分析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扎实开展,建立了在课题组带领下,以班主任和心理辅导老师(兼职)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初步形成了切合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力求构建相应的理论轮廓,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分析、探究,初步了解和归纳出目前学生心理和行为特征上的一些共性:如生活水平的自我优越感与独立生活能力的缺乏的矛盾,学习上的高期望值与学习水平的相对滞后的矛盾,摆脱家长束缚(渴望家长帮助)与缺乏亲情抚慰的失落感的矛盾„„针对诸如自私、怕苦、攀比、骄妄、浮躁、责任心薄弱,优越感过强等心理弱点,通过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在积极的课堂教学、有效的活动训练、和谐的环境陶冶中努力排除心理发展障碍,形成开朗、自信、稳健、坚毅的心理品质。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教师以及课任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得到了提高。学校和老师全面了解和关心学生,创设了气氛和谐、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学校重视教师的心育管理,营造以人为本的民主的校园氛围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教师的心理教育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师的适应力,使教师处于一种积极、自信、乐观、向上的健康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学中去。
七、成果收获
(一)增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品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和简单的心理训练方法,能自觉地在学习和生活中加以运用,提高了自身的心理素质。
(二)教师观念发生了转变。教师非常注重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态度、方法、情绪对学生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提高了教书育人效果。
(三)提高了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教育能力。教师学习了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掌握了很多心理调控训练的方法。这些知识、方法的掌握和运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且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四)构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了校长领导、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学生和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体系,利用广播站、校园网、心理信箱、校园环境等媒体,通过心理辅导课、心理咨询、社团活动等途径共同作用于学生,并积极利用家庭教育和社会力量,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建立了立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五)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的很多品德问题,是心理问题在行为上的外在表现。通过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和研究,使学生能较好地调控
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有利于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八、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还处于一个初步认识了解的层面上,如何进一步研究并建构相应的理论轮廓这一方面不够深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的成效。
2、课题研究中个案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使用较好。在下阶段研究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测评,进一步搞好学生个人心理档案,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我、发展自我,有针对性地强化心理素质训练。
3、加强学习和培训,多学习、多交流,开拓视野,使课题研究行之有效,多出成果。
第三篇:分水中学德育汇报材料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 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功能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德育特色汇报材料
教之道,德为先。学校德育工作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抓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树立良好的校风、校纪,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我校努力构建学校德育体系,以此为切入点,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在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工作中,学校始终秉承“以德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特色兴校,发展强校”的办学思路,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拓宽校内教育渠道,在德育内容上,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突出道德体验和实践,抓住德育关键,突出德育主体,优化德育载体,形成了“感恩励志教育“为特色的校园文化,让德育因行动而光芒四射,让学校因和谐而充满活力。真正把我校德育工作抓落实,抓出成效,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明确责任,健全学校德育管理体系,调动德育工作者积极性。
进行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我校建立了分管校长、政教处(团委)、班级三级管理网络,由分管校长、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从分管校长到最基层的班,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并沟通教务处、总务处之间的横向联系,这就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同时,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充分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
要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首先管理者要有育人的积极性。我校领导带头学习《德育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统一认识,一致行动,建立和落实了德育工作目标及工作步骤,每个人都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便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其次要想方设法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众所周知,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首要的是调动班主任教师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为调动他们育人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职责》、《班主任量化考核实施细则》,实行班主任业绩与奖励性绩效挂钩,对班主任工作出色的同志在评先、评职、晋级等方面优先,大大调动了班主任的积极性,使我校班主任队伍稳定发展。
再次是调动服务者育人的积极性。学校的后勤人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营造校园育人环境方面,需要他们有构思、有设计、有计划地实施。学校制定了有关服务育人的职责和制度,期末考核时成绩显著的同志进行奖励。
总之,学校在德育管理中,重视了对各类人员的管理,运用激励性原则,调动了各方人士的积极性,达成了育人共识,形成了教育管理合力,充分发挥了学校各类人员的聪明才智,使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加强学习,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教育理念与时俱进。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认为应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上,即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更新人才观念,克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必须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观念,树立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观念,通过教育、培养、训练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和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教师要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实现学生人格个性的社会化。为此,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着眼点的现代德育观。
要做好中学德育工作,必须提高学校干部和教师的素质。我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受到的教育影响是多方面、多方位的,给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真正做到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给学生打下人生的坚实基础,就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学校领导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每年学校都会组织开展班主任培训活动,在培训中,学校就进一步提升学校德育工作质量与班主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并围绕学校工作实际,向班主任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好坏是学校精神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我校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积极树立德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时代在发展,人的认识也随着不断变化,教师教育理念也要与时俱进。要掌握新时期学生的思想动态,紧扣时代的脉搏,用切合实际的新思想去教育学生。新的课程已经改革了品德教育的内容,其内容是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渗透在各科教学中。教师在各教育环节中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用新方法教育学生。总之,教师要从重智育轻育人转移到“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会学生做人上来。
三、开展活动,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目标,确保德育工作实效。
在德育工作中,爱国主义教育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最基础的两项工作。爱国主义教育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共同基础,学生的行为规范则是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为道德品质的关键。我校根据实际制定了学校德育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将工作落到了实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学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应该花大力气重视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与训练,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文明习惯。因此,长期以来,我校在全方位抓好各项德育任务落实的同时,始终把抓好学生的基本道德认知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列入德育工作的重点任务,不断探索,努力实践,在抓学校行为规范教育与训练上,探索出一条有效可行之路,提高了工作的实效性。目前,我校值周教师、学生会作用明显,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
每学期开学,我校第一个月工作安排的重点就是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和训练。我们还制定了《分水中学一日常规》、《文明班级考评细则》等,认真学习《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与要求,认知水平的提高,有效推动了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和核心,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题。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当前这一重要历史时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校联系实际,注重教育的内涵,把认知与情感结合起来,紧紧抓住教育契机,求得教育实效,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组织学生清明节参加“网上祭英烈”活动;每年的社会实践都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培养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学生的军训活动,做好学生开学第一课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学生的书画展、演讲比赛、征文活动都成为我校学生的精品活动。
在开展教育活动的同时,我校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最根本、最扎实的教育途径在于学校的课堂教学,于是抓爱国主义教育历来重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作用,所以一直以来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学科渗透都有明确的要求。我校要求各学科注意挖掘教材的内在因素,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教学之中,努力做到渗透自然,深入浅出,知情结合。
四、综合研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合力,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当今社会,只靠学校教育难以完成培养下一代新人的任务,要用大教育观思想来指导学校德育研究。要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要着眼在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改革中,加强德育;着眼德育研究的过程和成果转化,这才有利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全面落实德育工作目标,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化。
从大教育观的高度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是一个整体,要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一致性教育。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学校加强与社区、派出所的联系,进一步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各班按要求定期开好家长会,并通过家访、电话联系、短信等形式,同学生家长建立经常联系,与家长共商教育其子女的内容、方式和方法。通过相互交流促进了学校、家庭之间的沟通,促进了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良好发展。
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德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实现了学校德育教育体系的整体构建,推动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走向成功。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德育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许多新问题有待去研究,许多工作有待改革探索,德育工作任重道远。让我们不断努力,积极探索,努力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第四篇:大垸中学课题研究汇报材料
课题研究汇报材料
石首市大垸镇中学 郑仕
各位领导、专家:
你们好!
我是大垸中学课题研究组的负责人郑仕。我校课题研究工作开展已有一年多时间,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兄弟学校的密切帮助下,在全体老师的积极参与下,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因为,课题研究工作对我们来说,虽不是陌生的领域,可是,将它作为一项研究,我们还是感到压力很大,能否让研修工作取得有效,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索。下面,我就把我校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向各位领导、专家作个汇报。
我们学校这次承担的课题是《立足校本培训构建成功课堂》。本课题2011年6月申报通过,2011年9月开题,整个研究工作预计到2015年6月结束。我校参加课题实验的教师有73人(包括本学期新调入的教师)。本的研究工作我们分三个阶段进行,从开题到11月底为理论学习阶段,12月至2012年2月底为方案的实施阶段,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为总结、提炼阶段。具体做法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统一思想 形成共识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课题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终身学习,实现教师专业化。我们选择这个研究课题就是出于这种考虑。大垸中学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虽然取得了“九年夺锦不寻常”的辉煌成绩,但学生苦学、厌学、弃学的现象和学困生怵目惊心的问题已经成为学校发展中的“瓶颈”性问题,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摆脱困境?我们认为只有坚定不移地用教师的发展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只有通过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才能逐步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这也是促进我校可持续发展并走向品牌之路的动力之源。
二、找准思路 明确目标
本期,我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课题研究工作,以重建师德为核心,打造优秀教师队伍;以自修为主,提高教师生命质量;以问题为切入点,以科研为手段,提高教师信誉素质。力求做到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通过自修-反思,努力探索以校为本的有效研修模式,整体实现师生共同发展。我们确定了如下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我校教师校本培训的成功策略、过程管理经验与有效模式,促进教师继续教育的持续发展。
2、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学以致用和专业发展。课题研究有很强的针对性,它从本校教师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要,确定学习内容、研讨课题。通过“校本培训”,带着问题学习,围绕问题反思,学、思、行紧密结合,从而构建我校“成功课堂”模式,满足教师的多样化需求。
3、通过校本培训的组织和管理,加强教师间的协作与交流,增进团结与友谊,互帮互学,互教互学,互相激励,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
4、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推动我校教师转变与更新教育观念,促进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让每一次课都成为高效课堂,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三、成立机构 精心组织
接到开题任务以后,学校对此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课题领导小组会议,号召大家积极参与,主动参与,分好工、领好头,把课题研究工作当成一项大事来抓,作为提升学校品位、提升自身素质的一个平台。接着对组内成员作了全面的分工,制定了有效研修活动制度、计划和工作行事历。以学校和教研组为单位精心组织了多种形式和多种类型的关于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研讨活动,为教师的学习交流提供了多种机会与途径。同时,召开了由全体教师参加的课题研究动员会,布置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四、实施方案具体落实
为了让广大教师能尽快地了解和掌握有效研修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学校课题组给广大教师进行了一次理论培训,并为每位教师购买了《有效研修》读本,要求教师认真阅读、积极撰写读书笔记。实际在申报的同时,我们就已经要求老师们利用假期认真自学理论,读一本好书,同时写一篇读书心得。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老师们基本了解并掌握了研修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具体做法:
9月初,在多媒体教室召开了由全体教师参加的课题研究专题会,带领大家集中学习学校《立足校本培训构建成功课堂》方案,制定学校校本研修制度;教研组和教师个人制定研修计划;组织各学科组教师参加公开课学习,通过听课、评课,把教师个体发现和提出的问题转化为教师群体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使研修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实现教育教学实践问题解决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机统一。
10月份,我校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对广大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培训。要求教师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教案编写、教学软件的运用等方面融进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实现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的整体优化。
11月份,要求教师个体利用暑期自学,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完成情况,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教育随笔,认真填写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袋,将自己专业成长过程中的收获与困惑、感悟与感动、知能与情感、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认真记录下来;让每位教师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途径,凸现个性,展示自我,培养善于反思、勤于发现、乐于分享的学习习惯。
12月份,校本培训工作正式启动。我们确定了如下适合于本校的校本培训模式: ①“明星教师”的示范平台。对明星教师我们给予了一定的经济待遇,规定相应的工作义务,义务之一就是所有明星教师每学期必须为其所在学科的教师上一节高质量的示范课。一节平常场景中的好的示范课对于年青教师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②教师的业务学习的平台。教师的业务学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教学理论学。学校会提出:“不读书,学生没有希望,不读书,老师不能进步”的口号。对教师的业务学习笔记我们会纳入了学校的教学常规检查之中。二是专业技能学习。学校将会对在职教师进行了多轮信息技术集中培训,对符合条件的教师采取实践操作随机抽考,逐个进行等级测评,不合格的在学校不予评优、评先、评明星教师。
③青年教师“打磨课平台”。我们分学科定期对1-3名青年教师的课进行打磨。并把“磨课”作为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载体,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在活动中能加速进步,逐步成长为学校的教学能手。“打磨课”活动,将包含备课、上课、评课、修改方案、再上课五个环节。领导蹲科督办,核心研究组成员先听后评,各抒己见。通过一次次打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调整思路,从目标创建到教学手段的选择,从教学设计到各环节的过渡,从课件制作到板书设计,从学生准备到教师准备等等。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的讨论,一次次的整改,我相信这一平台不仅能能及时了解、发现教师平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将有利于教师之间互相借鉴、共同提高。而且让老师们感受到成功的教学乐趣,为我校“成功课堂”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④“反思论坛”平台。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最重要的核心。专家研究发现“经验+反思=教师成长”。我校积极引导教师开展反思,重点是聚焦课堂,撰写每月课堂教学反思。让教师在教学反思中不断发现问题,生成问题,以便能及时改正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同时还要求教师把教学中的问题升级为子课题去研究,以教学随笔、教学案例、教育论文、教育叙事等方式总结经验,形成文字,丰富自己的教研成果。通过反思论坛
这一平台的引领,也将会让每一位教师获得了自主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⑤构建垸中“成功课堂模式”。我们不会完全照搬课改名校的经验,否则会让老师感到难以操作,学生也难以适应。我们立足于校情学情、立足于广大教师、立足于改革创新,找准他山之石和我们的工作实际的切入点,集中智慧,构建具有垸中特色的成功教育模式。我们曾经结合杜郎口的“三三六”模式推出了“大垸中学成功课堂流程十点”。针对学生预习不充分,展示不到位的现状,制定 “预习过程十到位”、“展示过程十要素”。力求课堂上学生的主动地表现,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让大部分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争论、辩论、讨论,活而有序。要求学生在展示中学生说话声音更洪亮,语言表达更规范,展示形式更精彩,或读或写或演或说或唱,让课堂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前一阶段的课堂教学改革为我校“成功课堂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将加速我想课堂模式特色的形成。
在研究活动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足仍然存在。今后,我们将在浓厚研究氛围,拓展研究环境、增强制度约束,加大经费保障等方面下功夫,以课题研究为契机,把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提到一个新台阶。
谢谢大家!
石首市大垸中学
2012年12月15日
第五篇:德育课题
关于组织2014校级德育课题的通知
为推动学校德育教育改革更好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积极探索德育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对策,实现科研引领学校德育工作科学、创新发展,现组织2014校级德育课题的研究申报工作。
2014校级德育课题研究要求以强化实效为主题,以破解难题为重点,以实证研究为主要途径,着力深入分析研究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中要把握新理念和德育工作客观规律,侧重德育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突出创新性、注重实用性。
一、研究原则
中职学校德育科研,要在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突出体现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性原则。课题研究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支持,研究方法科学,学术观点正确,实验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坚持创新性原则。针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突出难题开展课题研究,积极探索破解难题的新思路、新对策,在理论建设、实践应用等方面有新意,对德育工作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和促进作用。
3.坚持实效性原则。课题研究可以以“小”、“近”、“实”为切入点,通过某个方面的研究,有效促进中职学校德育提高整体工作水平,有效促进中职学生提高思想道德及整体素质。
4.坚持规范性原则。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应符合教育科研的基本程序,课题研究主题集中而明确,课题研究内容丰富而清晰,课题研究成果丰硕并有推广价值。
二、申报要求
1.申报对象
课题主要面向全校班主任、德育教学老师、德育管理工作人员,其他教师皆可参与。
2.课题申报程序
1)课题申报先由系部对申报的课题进行认真筛选和整合,然后汇总申报。
2)服务系、房管系、交通物流系至少上报1项课题,维修系至少上报2项课题。
3.申报时间
申报日期截止2014年5月30日。
附:2014校级德育课题课题研究指南
本指南所列课题为主要选题参考范围,申报者须结合学校实际自行拟定课题名称和研究内容。
(一)学校管理与发展研究
1.学校文化品牌建设与发展研究;
2.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目标分层实施方法初探;
3.关于建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绩效评价机制的研究;
4.关于强化中职学校合力育人的对策研究;
5.关于加强中职学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建设的实验研究;
6.中职学校文化校园、制度校园、绿色校园、生态校园、和谐校园建设研究;
7.中职学生宿舍文化探究;
8.关于中职学校特色班级、特色课程、特色活动等特色德育的研究;
9.中职学校园安全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
10.学生社团活动方式与管理模式研究;
11.关于中职学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研究;
12.中职学生规范管理与学生自主发展的研究;
13.骨干班主任成长规律与有效培养的研究;
14.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15.中职学生礼仪教育实践研究;
16.中职学生课余生活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17.学生应对灾害、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人身伤害等突发事件的自我保护能力建设研究。
(二)班主任工作
1.全员德育中的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教育职能研究;
2.班级主题活动设计、组织与实施研究;
3.借助班级文化建设创建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
4.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方式的研究,家校合作德育功能研究;
5.班干部培养策略研究;
6.关于网络背景下学生自律能力和选择能力培养研究;
7.中职学生挫折教育与失范行为管理研究;
8.特殊学生教育案例研究;
9.中职学生逆反心理形成及其预防策略研究;
10.师生关系的互动性及其良好发展的研究。
1.班主任心理健康研究;
2.中职学生心理咨询的操作研究;
3.中职学生积极学习心理研究;
4.心理辅导活动课程开发研究;
5.网络时代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6.青少年道德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7.学生青春期教育研究;
学生处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14.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