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乌市五中开展“两课一讲”活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再提高
乌兰浩特市第五中学开展“两课一讲”活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再提高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11月19日至11月30日,乌市五中于开展了校内“十大名师”示范课/讲座和教师“361”高效生本课堂竞赛课“两课一讲”活动。
活动中,做课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精心设计,在课堂上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讲座教师对如何打造“361”高效生本课堂独到的见解让每位听讲座的教师受益匪浅。活动结束后,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学习、讨论,反思教学中的得失,使每位老师都能在这次活动中有所思,有所获。
乌市五中“两课一讲”活动的开展,既为教师提供了锻炼成长的平台,又为校内全体教师互观互学、交流研讨创造了机会,进一步推动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优化了五中“361”高效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李笑宇
第二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再提高活动
2007/2008(Ⅰ)“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再提高活动”上交材料的通知
各院(部):
本学期“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再提高活动”进入总结阶段,请各院(部)做好相关工作。需要提交的材料如下:
1.学院总结(需签字盖章),1份;
2.青年教师个人总结(包括电子稿)
参与活动的青年教师要求写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入校以来的教学情况总结、专家听课指导后的收获、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的建议等。总结格式要求:页面设置:A4纸,上、下、左、右页边距都为3厘米;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1.25倍行距;正文上方标明院(部)和姓名(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张三),宋体三号字;正文要求层次清楚、有条理,标题编号统一用:
一、(一)1.(1)…二…。总结要求书面通知到教师本人。
3.专家填写的《课堂教学分析与评价表》
请各院(部)组织好后期工作,以上材料审核后统一于17周周五(2007年12月28日)前交教务处教研科。
教务处
2007年12月17日
第三篇:关注课堂教学,开展行动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注课堂教学,开展行动研究,提高课
堂教学质量
新课程倡导建构的学习。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学期课堂教学公开周确定“主动、探究、反思”为主题,用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和建构主义、主体教育等教育理论,指导教学行为。通过“两课三研讨”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应有的教育质量观应当以素质教育工作者为价值取向,追求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的教育全过程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质量应当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等学习力为主要追求。使学生围绕理想信念逐渐成为自觉学习、科学学习和顽强有效学习的学习者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课堂是教育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提高教育质量应当以课堂为主要阵地。教育质量是教师“教”的质量与学生“学”的质量的结合。课堂教学质量应当以教师的“教”的质量为主要支撑,没有教师“教”的质量,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最大限度利用好有效的教学时间,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究、反思。
什么是一堂好课?好课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好课要有好的教学思想;好课要有好的教学设计;好课要有好的实施方法;好课要有好的教学效果。
一、要明确教师的职责
教师要让学生深刻理解学习所具有的社会和个人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为社会的进步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努力学习,将学习植根于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基础之上。
教师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工作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他们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心理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开发和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
二、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具有的教育意义要有清醒的认识 教师要对教育意义怎样通过每一个教学活动在学生身上实现要有清醒的认识。备课进行教学设计关注教学程序、方法、策略时先要确立教学目标。确立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课程改革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而这种发展必须落实到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上,明确“为什么教”、“为什么这样教”、“教之后,学生到底得到什么。” 目标指向学生通过学习之后的预期的结果。应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作为思考教学目标的一条重要原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分析具体内容与可得到的资源,挖掘内容和资源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和价值。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情境,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合作学习的空间。
三、思考“在何种情形下学生学得最好”这样一个问题,由此思考教师的教学应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有助于增进教学的效果。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列出了10种情形:
• 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
• 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
• 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 • 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 • 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他们学得最好; • 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
• 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他们学得最好; • 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他们学得最好; • 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他们学得最好;
• 职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
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课堂文化
课堂教学立足于教师指导性的教和学生主动性学的两大基点上。实现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师生互教互学,教学相长,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课堂教学,开展行动研究,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
第四篇: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活动方案
“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活动实施方案
(2013~2014学第二学期)
为进一步落实县局“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活动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以县教育局“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活动精神为依据,以实施目标化、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为保证,以构建“先学后教”五步教学模式为手段,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支撑,突出重点,深化研究,切实解决影响课堂教学效益提高的根本问题,全面提升我校课堂教学效益。
二、活动目标
1.全面树立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强化“三维”目标,注重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习惯养成,改进教法与学法,引导学生个性及特长发展。
2.完善教师专业成长管理机制。强化专业考核,优化激励措施,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快速提升。
3.开展有效教科研活动。以研兴教,以教促研,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效益,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4.落实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进一步规范“备、教、改、辅、考、评、研”等环节管理,坚持做到严、实、细。
三、主要工作思路
突出一个中心:即要始终围绕教学质量这一中心,坚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创办优质教育。把握一个重点:即“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以课堂为阵地践行课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开展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开展课堂教学观摩研讨。
强化两项工作:即“强化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强化校本教研,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明确教师教的环节和学生学的环节基本要求。开展教学问题研究,人人关注、发现并分析、解决好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现象或问题并展开研究,努力提升教学能力。
树立和落实“三种思想”:“从起始年级抓起”的思想,关注教育的接受性问题;“从最后一个孩子抓起”的思想,关注教育的平等性问题;“从每个学生抓起”的思想,关注教育的全面性问题。
四、主要措施
(一)改进教学模式,提升教研水平。
1.继续优化“先学后教”五步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学情,讲求实效。2.加大教科研工作力度,把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教科研重要课题,全面提升教科研整体水平。
3.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让本校骨干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示范课、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指导、诊断教育教学,对成功经验及时推广。
(二)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教师成长
1.完善教师学习制度,促进全校教师自觉养成勤读书、善思考习惯,更新知识结构,提升科研水平,激发教育智慧,促进专业成长。
2.抓好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我们要在不断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逐步消除教师讲的过多,学生参与较少的情况。学校将依据本方案对学校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与质量考核。抓实校本研修,务实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切实通过教学研究活动,改变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加强集体研课,共享教学资源
为了提高集体备课质量,在集体备课活动中,要求每位成员人人发言,并且畅所欲言。在确定教法时,充分考虑到学生已具备了哪些知识,哪些还较模糊,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最有效。
1.课前精心准备,让学生产生兴趣。只有课前精心准备,在课堂四十分钟里才能经受住学生的考验,才能有课堂上的高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否则,教师只会在课堂上应接不暇,手忙脚乱。
2.备好学生,抓好突破。“学生走进教室并不是一张白纸”。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教师备课必须备学生,全面了解了学生,才能保证有效教学,高效教学。
3.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四)落实教学要求,体现学生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求做到:学生自学会的坚持不教;学生通过讨论会的坚持不多讲;学生需要动手的教师坚持不包办代替;课堂作业坚持当堂完成。改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习惯,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整个课堂,在学习中做到眼到、手到、心到;注重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不仅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大力提倡师生对话,共同探讨;注重引发学生敢于突破思维定势,敢于怀疑,提倡“冒险”,让学生主动应用新知识进行思维发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注重让教者通过精心构思,巧妙设疑,引导学生去释疑,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坚决杜绝不管有疑,无疑,不管疑问的价值大小,机械式地提问造成表面热热闹闹,实际收效不好的“假繁荣”;注重将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手、口、脑、思维都得到训练。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
(五)重视教学管理,提高管理效力
完善《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做好细化与落实工作,加速我校教学规范化进程。每学期要切实做好以下工作:至少全面检查教师教案、学生作业4次,在检查的教案上写上评议,并做规范的检查记录;至少召开2次教学质量分析会和经验交流会,校领导作2次教学工作的专题报告;学校组织的集中性教研活动不少于4次,学校组织的全校性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等课堂教学活动各不少于1次;教师互相听课、共同评课不少于15课时;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和教导主任听课、评课、导课不少于30节;每学期开展教案评比活动至少1次;开展全校性课堂教学评估活动不少于1轮。
(六)开展教学评估,落实高效推进
课堂教学既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又是教师成长的平台。要让课堂成为教师提升教育生命质量的重要阵地。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较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只有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实现教师教育生命质量的提升,为保证“高效课堂”的强势推进,学校采取以下措施。
1.实行领导组推门听课制度。要求每位教学管理人员每周必须随机听课一节,并随时与执教者交换意见,被认定为低效课堂的必须重上。
2.开展公示课暨高效课堂教学评估达标活动。每位教师都要参与评估达标活动,由教导处组织评委进行打分,并及时反馈。学期结束前分学科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并将评估结果进行公示,同时纳入教学业务考核积分。
3.打造好教研组的研讨课,实现典型引路,强势推进。研讨课要提前安排,早做准备。本学期每学科组织不少于两轮磨课活动。做到教案一起研讨定稿,上课提前告知全校,听课以后集中评课,一轮活动结束写好反思总结,并上传磨课教案和课件。要让研讨课真正成为精品课、高效课,切实起到示范、引导的作用,既让听课的老师有启发,又使上课的老师得到锤炼和成长。
(七)做实“转困促优”,整体提高效益
1.各班要制定《潜能生转化计划》,明确目标,层层分解目标,责任到人。要建立潜能生成长记录,记录成长情况,树立成长信心。
2.充分引导教师转变转困促优观念,改变以往盲目低效提优补差做法,针对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让优生更优,学困生转困。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为保障“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活动顺利开展,学校成立“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教导主任为活动具体负责人,负责活动实施与推进工作,确保活动有序、高效开展。
2.健全组织和制度。一是要建立健全学科教研组织和制度,明确各类教研组织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二是要健全听课、评课制度,实行教师课堂开放、推门听课及领导听课制度,校长及其它学校领导要深入课堂,对听课、评课情况定期统计分析点评,利用学校会议进行交流公布,三是建立专题研讨制度,定期对课堂共性问题展开讨论探索,找出解决问题方法。
3.完善评价考核制度。根据活动的具体要求,完善评价考核制度,加大对课堂教学和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价考核,听课、评课及参加教研活动情况要纳入教师考核范围。
六、日程安排 三月份:
(1)一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研
(2)三月份月考 四月份:
(1)三四五年级作文教研
(2)学习达人评选
(3)四项活动---阅读
(4)四月份月考
五月份:
(1)学习达人评选
(2)教师课堂教学评比
(3)五月份月考
六月份:(1)四项活动---作文
(2)教师教育教学基本技能比赛
兰西县红光中学
二○一四年四月
第五篇:通过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促进大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论文
摘要:通过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提出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通过课堂教学的12个教学环节挖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通过对大学生学习理论探索及影响大学生学习因素分析,从中总结课堂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强调通过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师素质;教学环节;学习理论;影响因素
一、引言
古今中外各式各样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始终是核心,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而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是我们永恒的课题。
二、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
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目前还没有一个固定的统一标准。因为课堂教学质量的组成非常复杂,提高质量的过程受众多因素影响。对教学质量评价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教师自身是否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素质、教学能力和较高的教学水平;
2、是否使用科学的教学大纲和优秀合适的教材;
3、是否具备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4、能否做到认真备课,努力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
5、是否重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大学生的学习类型
1、代表含义学习
代表含义学习的主要内容:词汇、公式、专业规定用符号等。此类学习内容,无论你能不能记住,其代表的含义早已确定不会改变,因此,这一内容学习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强迫性,强迫学习者必须记住,弄通含义。
2、同类概念学习
从哲学上讲,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高级形式。概念学习实质上是掌握同类实物共同关键特征的学习。
3、命题学习
命题学习实质上是学习几个概念联合所构成的复合意义。复杂程度高于概念学习,但又以概念学习为基础。命题学习分为三种类别:类属学习、总括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不同的学习内容,将归属不同类型的学习,不同类型的学习有其特有的学习机制。教师应当依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机制,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法。
(二)大学生学习水平
依据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情况,将学生学习水平分为:记忆水平学习、理解水平学习、融会贯通学习、概括水平学习、创新水平学习。
1、记忆水平学习:此种学习是一般记忆程度的学习水平,不能对学习内容给予理解和掌握。这类学习是不加理解的记忆,会使有意义的学习变成机械学习。
2、理解水平学习:理解即为了解、领会,是揭露事物间联系从而认识新事物的过程。其水平随揭示联系的性质而异:有揭示事物的外部联系的理解,有揭示事物内在联系的理解。
3、融会贯通学习水平:融会贯通学习是把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融会贯穿起来而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处于这类学习水平的学生不满足于记忆、理解,其着眼点是要得到较为系统的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
4、概括水平的学习
概括是在思想中从某些具有若干相同属性的事物中归纳抽象出来的本质属性,扩大到具有这些相同属性的一切事物,从而形成关于这类事物的普遍概念。
5、创新水平学习
创新水平学习,则是学习者在学习上的一种新的见解、新的方法。如学生自己独立创造出来的某些学习模式,独立思考出来的某些方法等,称为创新水平学习。
以上五类学习水平不是孤立和绝对的,学生可能同时处于几个学习水平之中。教师施教之前应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不同类型的学习水平,才能更好的实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影响大学生学习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学习的因素很多,这里主要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主观因素,包括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等。
二是客观因素,包括社会风气、校风、班风、教学条件、教师等。
1、主观因素
1.1学生的知识结构
知识的要求:
我们是宁愿少而精,而不愿多而囫囵吞枣的知识,知识弄懂了才能被更好的应用,而混淆不清又不巩固的知识是完全无用的。
知识的组织:
知识的组织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只知道让学生知道了解知识而不知道知识在头脑中如何组织条理是不可取的。
1.2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努力促使学生:
1准确地掌握概念、原理、定理、定义和重要的事实和实例;
② 智力因素
培养学生智力,就要培养构成智力的要素及培养构成要素的品质。如思维能力应着眼于深刻性、广泛性、敏捷性等。这是培养学生智力因素的关键点,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③ 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指: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
学生学习成绩不良并非都是智力上的原因,因此,不能只重视智力因素的提高,只有从改善非智力因素入手,消除非智力上的不良品质,才能使智力优势得到发展。
2、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包括:社会风气、校风、班风、教学条件和教师的特征等。
社会风气、校风、班风、教学条件、教师的水平均对学生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例如相对教师而言可以对学生产生如下影响:
① 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对学生的影响;
② 教师的智力水平对学生的影响;
③ 教师的能力对学生的影响;
④ 教师富于激励的倾向性对学生的影响;
⑤ 教师的行为品质对学生的影响等等。
总之,教师不仅应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特长,还应具备优良品质,做到即能教书,又会育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它因素影响这里不再一一论述。
三、结论
(一)课堂教学是我国几千年来一直延续下来额最普遍的一种教育手段和方法,这一方法已经被社会广泛接受和认可。
(二)本文通过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展示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课堂教学中的12个基本教学环节,从每个环节中挖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途径。
(三)通过大学生学习理论探索,分析大学生学习3种类型和5种学习水平,提出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四)通过影响大学生学习因素分解,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分析中寻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措施。
课堂教学是教学互动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仅取决于教师本身的素质,还应研究学生的学习理论,从中寻求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佳方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