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地区小学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9-05-13 07:28: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地区小学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地区小学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篇:XX地区小学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XX地区小学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引下,分析XX地区现阶段小学新课改带来的新变化和小学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XX 课改问题对策

一、小学新课改给XX地区带来的变化

1.新课改使XX地区教师观念不断更新

此次新课程使XX地区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关注教育方式的转变、学生素质的养成,传统观念与现代理念相融合,教学手段和课堂评价措施趋向多元化。老师更加重视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新精神与动手能力的培养。

2.对课程评价更加注重过程、重视激励措施

大部分学校尝试采用学生成长资料袋、作业中激励性评语、学生德育量化等多种形式来综合评价学生的成长,更加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加关注不同学生差异的体验,体现了关注过程的新型课程评价体系的基本要求。

3.教学方式趋向人文化、开放化

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转变,主要以现在:一是创设了许多有趣的教学活动,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运用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也完成了教师的教学目标。二是创设了开放的学习交流平台,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与自己相关的学习生活中,在学生的学习世界与生活世界、课程与生活之间加强了联系。4.注重强调通过学生体验、合作、探究来转变学习方式

该地区教师认真钻研新课标,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思考中学习,掌握更多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也循序渐进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习惯。

二、XX地区小学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

1.大部分小学教学设施陈旧落后

XX地区大部分小学教学设施的陈旧落后,导致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新思想,特别是新的方式方法教师难以实施。以和政县为例,主要表现为:一是各小学教学设施简陋。除教科书和简单的教具外,体育课缺少场所,音乐课缺少设备,实验课缺少器材;二是教具严重不够甚至一些村小学根本没有。要实施好新教法,充足的教具是必须的,但现在教具的配备几乎是只到中心小学一级,村小就没法奢望了。

2.新课程培训不够深入,部分教师尚未转变教学观念。

近年来,XX地区县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师新课改培训虽然不少,但多数表现为学科研讨等形式,且参训对象主要为乡镇中心小学以上的教师,最急需培训的村级小学教师往往可望不可及。部分教师接受了新课程培训,似乎接受了新课程,实质上并没有把新课程理念内化,因此总是不由自主地回到原来的方法体系中 ,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忽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只给学生不到一分钟时间,学

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平时上课依然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

3.教师考评机制不合理

教师反映最多的是“新的教学方法,旧的考评机制”许多村小学虽然看到了新课改后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势头,但对考试分数却丝毫不敢放松,被调查的和政县近有60%的教师反映学校评价教师业绩的法码仍是学生的考试分数。而家长的“考评”也是如此。综合实践活动课和研究性学习被家长们认为是会影响孩子上重点中学,会影响孩子的前途。学校、家庭“考评”的双重压力,使得许多教师只好对课改抱应付态度。

三、XX地区农村小学新课改的对策

1、建立适合西部贫困地区的投资管理体制,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

西部的农村地区特别是像XX这样的地区,财政基础非常薄弱,很多县每年财政赤字比较大,在这种财政环境下,靠县级财政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根本不可能。只有靠中央和省级政府,设立对基础教育长期投入的专项基金,才能确保基础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实行教育政策倾斜,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缩小城乡教育条件的差异;进一步加强新课程教师培训;进一步强化村级小学的“校本”教研,不断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优化农村小学师资结构,制定出有效的教师流动运行机制。

2、优化教师队伍,加强培训,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的能力

(1)多方争取引进新教师

教师队伍需要引进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的教师,只有接受了新的理念,掌握了新课程改革的要点,才能在课堂上开展新教法,新知识,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注重索质教育的实行。

(2)加强培训,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的能力

学校应组织教师参加新课程教学的培训,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每一位在校教师继续深造,尤其是村级小学教师,只有教师不断的更新知识和观念,教学教育工作才能做的更好,新课程改革才能推进的更好。而且要改变传统的集中培训,多想办法“请进来” “走出去”学习。

3.改革评价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性

改革评价机制要以调动教师勇于参与课改的积极性为重点。在学生评价上,改变只看考试分数的惯用做法,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的多元化发展,变终结性评价为终结性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把学生个性的激发、能力的升华、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在教师评价上,关注教师的发展,重新摆正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鼓励教师终身学习,以学历提高促能力提高,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引导教师把教室作为课改的实验室,把教学作为师生交往互动、民主对话的过程,不断促进教师向研究型、发展型转化;在学校评价上,注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将学校的考评与学校声誉、校园文化建设挂钩,关注教师与学生的发展潜能,关注学校内涵竞争力的提升。

4.大力进行教师结构调整,缓解教师紧缺的矛盾

城区和城边的学校富余人员较多,应调整到教师缺少的学校去;学

校领导和部分有能力上课的后勤人员应按规定上课;部分学校某些学科的教师较多,应调整到缺少这些学科教师的学校去任教。聘用非师范专业毕业的本、专科生从事教育工作。这能缓解教师编制不足的问题,解决因教师数量不足在小学进行“包班”教学,城镇学校和中心校存在的大班额问题创造条件。

5、提高领导者的认识

该地区部分农村小学校长对新课程的认识还存在误区,认为当前评价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还应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课改抱应付态度。为改变现状,校长要提高认识,要把课改纳入学校管理行为,对学校新课程实施加强组织和领导,促使农村课改有主动地位。其次,校长要从事务型向业务型转化,要在教师之前对新课程进行系统的研究,对课改的方方面面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和掌握,更要亲身参与实践和体验,与教师一起研究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

第二篇:高中英语新课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英语新课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转眼间,在高二年级代课已有一年了,高二年级是我校实施新课改的第一个年级。一年的学习后,师生都获益良多,我从最初到这个年级时对新课改抱有的怀疑,陌生感已逐渐被理解所代替。但是实际情况中我还是遇到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随着教材的改版,新课改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也随之发生一些变化,从旧教学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转化为教师引导为主,学生主动,积极探索。随着教学要求的改变,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也发生一系列变化。

一.教师教学方法发生变化。以前教师上课前需备好课,选择重难点,在课堂上直接讲解;现在教师上课前不仅需备好课,选择重难点,还要将这些重难点设置成问题,由浅入深,分层分级引导学生。在新课改的教学方法下,引导学生比教授学生显得更加重要,那么教师的重点就应该放在如何更好的引导学生。

二.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化。以前学生只需要被动听讲,做好笔记,现在要求学生在认真听讲前,根据教师的引导或资料自觉主动的学习,研究每单元重难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被动听转化为主动学。

那么在课改的要求下,我校学生是否能够完成这些基本转变呢?高二年级是我校实施新课改的第一个年级,在整个年级教师和学生的努力下,新课改给学生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如学生能够有意识的预习课文,能够积极,主动的质疑,讨论和解决问题,但是相对于新课改的要求,我校新课改还有很多问题,使师生无法更好的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和方法。

一.硬件方面存在的问题。我校缺乏综合性的可供师生使用的图书馆及便利的网络设施。新课改很多内容与大学英语内容链接,特别是涉及到英语文化背景相关的知识,学生在上课之前就更应该掌握。而高中学生对于这些知识储备是完全不够的,他们以前所学的知识根本未涉及这些内容,如英语选修八unit4单元标题为Pygmalion(皮格马丽翁),是根据萧伯纳的剧作Pygmalion(皮格马丽翁)改编的,而名为Fair Lady(窈窕淑女),又译作《卖花女》的电影即是萧伯纳这部著名的剧作Pygmalion, 很多学生没看过甚至没听过这部电影,根本不了解故事的发展情节,上课前预习无从下手,不知道这样无头无尾的一篇阅读放这里到底要表达什么主题;此外,卖花女之前说了很多错误的粗俗的英语,也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误导作用,让他们以为书本上的这些错误本身正确的,却不知这是作者为了情节发展需要而特意安排的。学生连这些浅显的知识都无从查找,更不要说标题Pygmalion(皮格马丽翁)了,相信很多学生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篇阅读是这个标题呢?文章没有一个人物叫这个名字的呀,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是与英语背景文化密切相关的知识,涉及圣经故事。学生提出这个问题,若能及时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出答案,既能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很可惜,学校现有的书籍太少,过于陈旧,且不对学生开放,各个班也没有利于学生查找资料的网络资源,学生没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出答案,没有办法预习课文,只能按照传统的模式由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

二.时间方面存在的问题。我校学生作息时间从早上自习六点半开始到中午十二点左右,午间就餐加休息两个半左右,从下午两点半上课到五点半左右结束,晚餐一个半小时,晚自习七点至十点左右,这是学校规定学生在课堂的时间,除去这些时间,学生还要花时间消化课堂上的知识,应付大量的练习,还有各种生活琐事。而新课改恰恰需要学生在上课前花大量的时间预习准备和思考,很多

学生基本的睡眠都保证不了,更不要说让他们慢慢思考课前要求,自然地,他们也不可能提出具有深层含义的问题,也不会讨论并领悟这些文章的精髓。

三.学生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教育家苏河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但是我校学生基本上都是安陆地区的学生,农村学生占大部分。从小学开始这些学生就接受“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他们的思维基本上已经被固定,缺乏创造性,没有积极主动的去探索知识的习惯和兴趣,不会因为自主的学到新知识而感到快乐和充实。新课改要求我们的学生在教师教授知识之前自主的探索,但是现在要挖掘出学生这种 “根深蒂固的需求”是很难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需要教师想办法引导学生,同时学校对于教师的引导应积极配合,及时给予相应的奖励鼓励政策。学生也应该正视自身的缺点,主动配合老师,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提升自身素质。

四.教师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很多教师教授了很多年的书,基本上是习惯了自己上台讲,学生做好笔记,通过练习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巩固知识。但新课改要求教师重在引导,课堂时间尽可能教给学生去发挥,展示。很多教师包括我自身在最初教学过程中就很不习惯学生花费很长的时间讲解一些很浅显的问题却还分析不清楚,时间久了,很多同学就不愿听学生讲解,教师也觉得浪费时间,教学进度没办法按时完成,就渐渐地不愿坚持新的教学方式。

针对这些问题,我想过很多次解决办法,在实施的时候确实有所改善,但是要从根本上落实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还需要学校以及社会的配合,以下就是我针对我校学生提出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一.学校要尽快完善图书室基础资源建设和基本教学资源供给。很多大学都建有资源丰富的图书馆,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扩展学生眼界和知识面,也方便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从某种程度上说,图书馆是衡量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在国家提倡新课改,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的同时,一个资源丰富的图书馆对于一个学校落实新课改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它给学生提供了便利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学生在扩展知识,培养兴趣的时候也逐渐的发现了读书的乐趣,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养。当然,对于高中学校来说,建立一个很完善的图书馆从目前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从学校长远发展来说,这还是有必要的。目前,学校可以提供学生免费获取网络资源的机会,能够使学生非常方便的从网上寻找资源。

除了图书馆之外,我校基本教学设备也不是很齐全。学校响应国家号召新课改,便于老师备课,给在校老师配备电脑,很多老师精心准备了一节课最终却无法在教室实施,因为教室连最基本的投影设备都没有,单凭一台电脑,如何把自己精心准备的内容呈现给学生去引导学生呢?如英语选修七unit4讲述的是作者去非洲支教的经历,书中呈现给学生的只是很模糊的几张图片,根本不足以引起学生对于支教这个话题的感触和深层的探索。教师可以在网上找到很多图片和视频,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在上课前,如果能够通过投影仪或其他设备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于支教这个话题产生兴趣,那么文章作者的感受和亲历相信很多学生可以自主挖掘出来。

二.既然国家提倡新课改,鼓励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就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思考和探索,国家也应该调整应试的方法,如可在应试的同时,通过面试来评价学生的实际能力。当然,涉及这些大政策的调整不是我们可以左

右的,但是真正落实新课改精神,无论国家,学校还是个人都应当作出相应的调整。

三.对于部分积极主动探索的学生,学校应积极给予奖励鼓励政策。我校在这方面有一些做的很好的地方,如,定期更换“板书之星”, “评讲之星”等,这些能够很好的鼓励带动学生。但是在具体到每节课时,每班都采用评分记分制,并承诺给学生作出相应的奖励政策。最初,学生都很积极,但是时间久了,奖励政策没有落实,学生也慢慢失去了热情,觉得分多分少没有什么区别。其实,奖励并不是需要很多物质上的,可以给学生一些小奖品或者证书等精神上的鼓励,使学生保持这份进取心。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很不成熟的想法,真正落实新课改的精神,不管是个人还是学校,以及国家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新课改只是在探索阶段,希望各种观点或想法都对新课改有所帮助。

张岚岚

2011-6-16

第三篇:中学新课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村中学新课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校实施新课程改革,教师经历了通识培训、学科培训等多次培训,高一年级教师开始走上了传授新思想、新理念的讲台。一学期结束了,课改的进程怎样,效果如何?总起来说,实施新课改任重而道远。在课改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相当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实施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课堂教学改革力度不大。

在课下,一说起新课改,每位农村学校教师都能说上几句“行话”,如:要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是这些教育理念一旦运用到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便只留下了新课改理念的空壳。

1、是对课程改革认识肤浅:学生的座位排列由“排排坐”变成“方阵坐”就是合作学习与分组讨论;把过去的“你坐下”改为“嗨、嗨,你真棒”就是尊重学生人格、提高学生自信心;不切实际滥用多媒体就是运用先进的电教手段。

2、是教师对新教材的内涵挖掘不深入。现在使用的教材,内容简单了,难度有所降低,但覆盖面广了,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却更高了。相当多的教师教育观念不适应。面对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的重大变革,相当多的农村教师思想准备不足,特别是在观念上不适应,生硬灌输、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形成一种难以扭转的巨大惯性,而且学习新课程理念也是生搬硬套。老教法不灵了,新的教法又找不到,进入到行动的“盲区”。有些人“旧瓶装新酒”,自觉不自觉地把新课程装进了“应试教育”的“笼子”里,使新课改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还不能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评价制度。

传统的教学注重量化评价,各阶段性考试或终结性考试可一锤定音,新课改虽然进行量化评价,但更注重质性评价,教学过程既注重知识与能力,更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三位一体的目标导向。教学中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后两个方面的学习与实践,而在考试中却难以操作,对学生的议价常常感到惘然,常常觉得无以入手。期末等终结考试中也很难以体现,学生学习中成效如何,教师施教效果怎样等难以分析,教学中的自我反思时问题觉得如在雾中,评价太难。

(三)硬件设施缺乏

城市学校有的多媒体我们还没有,相应的参考书籍也没有.教师没有电脑可去查阅,看看外界是如何课改的.学生也没有钱去订阅各种刊物,更有有电脑可供学习和外界是不通的.二、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一)是建立教学研究制度和培训制度。

1、建立骨干教师支教帮扶制度。农村学校缺乏优秀的课改骨干教师(带头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短时间内解决这一问题也不切合实际,但为了让新课程改革在农村中学稳妥、健康地发展下去,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应建立县城骨干教师支教帮扶农村中学课改的教师交流机制。借鉴体育项目中的引进“外援”措施,实行县城和农村中学教师互相交流,让农村中学的骨干教师在县城中学先进、浓厚的课改环境中中尽快成长,让县城的骨干教师在农村中学中促进、带动新课改的步伐。也可以成立“课改讲师团”,遴选全县课改优秀教师组成讲课组,实行“送教下乡”,让农村教师在家门口便可以学到先进的课改经验。

2、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与密度。上级业务部门应经常调度课改中面上存在的问题,分科召开研讨会,及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

(二)是加大投资,不断增加学校内部设施,努力改善学校教学条件,丰富师生教学、学习资料,为实施新课改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三)是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与评价机制。

1、改变现行的教学常规管理办法,具体做法是:对每位教师的备课、上课、听评课、作业、进行一次全面综合评定,每学期结束后,进行一次全面综合评定,将所有能反映一个学期以来教师在教育教学各环节中的所有案头材料如各种形式的备课、听评课记录、教学反思、作业批改、教学随记、理论学习等进行集中检评,具体操作同备课。

2、评定结果的使用。第一可以结合其他方面的评定结果,进行××优教师的评选,并进行表彰奖励(要公平合理,不能只看上课热闹),另外在进行教师业务、荣誉系列评选时作为条件之一。第二可根据等次划分记入教师工作量化考核中。第三是作为档案材料存入教师发展性评价档案中。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它具有地域性、针对性、时代性和现实性、探究性、实践性的特征,我们应注重课程目标人本取向和社会取向的紧密结合,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的同时,充分注重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让新课程改革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农村中学课改存在的一些问题

上传: 姚丽华 更新时间:2012-5-25 21:08:35 经过几年来的课程改革实施,我们在思想意识上、教学方法方式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其收益也不少,但同时存在的的问题也很多,特别是农村中小学课改更是难上加难。为加快农村中小学新课程改革,使学校在管理理念,教师在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综合性的优秀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全方位改善农村教育现状,增强农村中小学在新课改中的动力。本人根据近几年所得所感谈一谈农村中小学实施课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困难加以剖析,以找出相应的对策。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评价体制不变,课改动力不足

评价体制未变,许多农村中小学课改仍浮于表面,其教育教学模式仍沿袭过去的管理方式,新课程带来的新理念、新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被老的运行方式所左右,这是因为传统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学习成绩,学生成绩的好差关系着学校生存,老百姓问的是孩子的分数,看重的是孩子结果,如果小升初、中考升学率低,农村很多优生就会流入城市名校或民办好的学校,象五府山中小学,流入外校的优生占50%,没有优生、没有学生何谈课改,因此学校考核重点还是抓教学成绩,否则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和生存问题,而课改毕竟是培养学生长远的目标,在短时间内并不能直接反映出教师的个人贡献,大多数教师看重是现实,衷于考试的成绩好差,因此此种评价因素导致教师参与课改的动力不足,无论新课程怎么改,只要是教学质量永远是人们关心的首要指标,学校课改将畏首畏尾,处处受制。

二、教师的自身素质不高,影响课改的实施

教师始终站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他们是教育教学的主力,也是落实素质教育、实现课程改革的关键和依据,教师教育理念、认知能力以及自身的素质严重影响着农村中小学课改的实施。

1、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结构偏大占多数,长期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严重,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思想相对滞后,存在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普遍教师认为自己都教了几十年了,教学质量也可以,所教学生走上社会也很不错,现在年纪一大把,突然要一下子改变教学方法,有畏难情绪,只有听之任之,改革创新意识不强,严重缺乏实施新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课改中除了教材是新的,其他在指导思想上、行为操作上,可以说一切依旧,标准的是换汤不换药,这种现象在农村中小学尤为突出,以至严重影响了课改在农村中小学的推行。

2、尽管从国家到地方进行了如“携手助学”、“国培”、每年的老师继续教育等各种教师培训,学校也购买、观看了不少专家阐释课改的影碟与理论材料,并且也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帮助教师提高课改教学水平,教师感触很深,也自内心发出感叹“课改好”,但由于教师本身素质和能力的限制,学历、教学经验在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培训中学到的理论一接触到课堂实践,便又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又一下子难以解决,往往又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局面。课改的教育理念再好,实施中还要看教师的水平。

3、目前打造教育名县,教育城镇化,很多年轻有为、有教学经验教师都考入了县城中小学校,县城及县城周边学校教师严重超编,而边远的农村中小学校师资力量相当欠缺,老的老、少的少;在学科结构方面又配套不齐,多数农村中小学缺少音、体、美、计算机专职教师,只能安排教师兼任。要上好这些课程,也是不大现实的,怎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至于语、数、英等学科,绝大教师还是习惯了照搬教科书和教参书。以至还要备课、上课、制作导学案、教学案、作业批改、教研活动开展,超负荷工作累得喘不过气来。要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要想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参与课改的研究,那是极其可微的,所以课改的步伐很慢。

4、在当今经济社会浪潮中,物价飞涨,农村中小学教师只有那么一点死工资,又没有其它收入来源,与当地老百姓做工相比收入还低,五府山镇小工每天80-100元,技术工人120-160元,而教师也算是一个技术工吧才50-60元,教师牢骚满腹,在这种环境氛围下课改能有成效吗?其次课改的深入必然要借助于教研,而农村中小学规模太小,年段班级数少,特别是小学教学点多,人力分散,很难集中进行课改研究,每学期学校、教务处、各教研组计划中安排的大量教研活动在教学研讨实际操作中,很难形成氛围,等同虚设。所以没有一定的物质经济基础的保证,何谈课改。

5、目前新招聘的“三支一扶”、“特岗”充实到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学历高、能力强、思想活跃,善与学生打成一片,也学着用各种新的教学模式进行尝试,如“问题导学,互动探究”也使用“导学案” 注重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乐于参与探索过程,结果出现两种情况: 一是课堂气氛活跃,忽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课堂教学中,主要精力用在了如何让课堂气氛“热闹”上。于是,我们看到,如在语文课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比赛朗读课文,而最重要的语言学习却没有丝毫的涉及。课后,进行测试,学生竟然连课文的生字生词都不会写,连最基本的词语都不会解释。

二是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分组讨论,搞“合作学习”。一些教师将“合作学习”仅仅当作 “体现课标精神”的标签,不管需要不需要,应该不应该,合适不合适,一概用上,不仅语文课、历史课要分组讨论,而且数学课、物理课、化学课也要讨论,不仅在教学的难点、重点处要讨论,而且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也提出来让学生讨论,结果导致课堂教学表面上是全员参与,实际上则是一盘散沙。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如果问题提得过易过多,容易滋长学生随心所欲、混水摸鱼的学习倾向,使教学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

结果导致的情况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热闹繁荣”的景象:相当一部分学生散漫、随意,由于教学经验不足,课堂纪律就成问题,特别是每次考试成绩与自己的辛劳不成正比,而感到失望。也严重影响课改的积极性。

6、新教材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出发点是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注重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教学过程教师主要是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重视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灵活多变地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乐于参与探索过程。

而农村大部分中小学教师习惯了老教材,对新教材的出现不仅不够甚解,甚至牢骚满腹,这是什么教材,一个探究问题出现让学生动手动脑查资料、同学间互相讨论,这种教材不适应农村中小学生,他们不能跟城市学生比从小就见多识广,有一定的基础,而农村中小学生各方面条件受到很大的限制,上语文课70%没有字典,别说上网查资料。新教材仍是摆设,很多老教师备课时还是用老教材,上课还是用老教材,一些教师还认为课改只是搞形式。而不善于挖掘新教材的内涵,不注意新教材新特点。较多只留下新课改理念的空壳。对课程改革认识肤浅,所以教师教育理念的差异拖着课改的后腿。

三、农村中小学生自身素质、学习方式方法等存在的问题,抑制着课改发展。

1、农村小学教学点多、人口分散、边远的信息闭塞,接触的新事物不多,有些教学点还是请的代课老师,加入有些老百姓思想观念陈旧,重男轻女,把孩子养大了就可以,至于会不会读书,读了多少书并不重要,学生自身素质明显参差不齐。

2、当前社会重新泛起的金钱物欲和“读书无用论”,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以至于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学生,其内在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加之外界的刺激干扰,必然引起其情绪、情感、性格、意志的变化,使自控力和辨析力差的学生产生不利于学习的思想和行为,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能持久,容易涣散,处于一种失神状态,沉于幻想,时常是书也不翻,笔也不动,或者趴在座位上睡觉;或者在桌面及书上胡乱涂鸦;或者做与本堂课无关的作业。

3、现在的中学生信息来源很广泛,外界的诱惑非常大,兴趣往往转移到课外,如网络、电子游戏、动画片等。在这个年龄段往往他们缺乏抑制力,经常偷着上网、玩游戏等,致使学习没有兴趣降低,学习动力不足。

其次是大部分学生虽然有了几年或多年的读书学习经历,却没有形成或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学习,在学习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目标不明确,不会科学利用时间。有些学生整天疲于应付作业,缺乏合理的时间安排,学习起来顾此失彼,学习结束仍是心中无数;有些学生成天抱着书本不放,读死书,死读书,总是抱怨时间不够用;有的学生平时懒懒散散,应付了事,一到考试就手忙脚乱。疲惫不堪地读书、做作业,考试成绩又不理想,花了大量时间,最终还受老师、家长的批评,身心受到摧残,从而从小就产生厌学情绪。

2、对老师是否喜欢,学科兴趣不同,是学生学习的普遍现象,学生因性别、年龄、师友影响、家庭教育、学习氛围、生活环境等的不同,其学习态度和喜好呈现出此冷彼热的现象。学生对于自己尊崇、亲近的教师,就会对其所授科目感兴趣,把这门学科作为自己的主攻科目,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反之,就会感到该学科乏味,学习效率低下,导致学科成绩下降。

以上这些现状在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面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课改道途中,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有效对策。从个人角度来说: 一是加强学校对新课程改革的组织和领导,促使农村课改有主动地位,校长要从事务型向业务型转化,要对新课程进行系统的研究,对课改的方方面面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和掌握,更要亲身参与实践和体验,与教师一起研究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

二是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在考评内容的制定上,应体现课改精神,要能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角色转换的要求和教改积极性,要把教师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研究以及师生关系引入考评内容,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推进新课改的进程。

三是首先必须提高教师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知识专业化。强化课程专业引领作用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实实在在地把课改的理念真正贯穿到课堂之中。

四是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理念,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多下功夫,提高课堂实效。

摘要:面对新课程改革,很多农村教师的并没有固守以往那些落后的教学方式方法,而是以饱满的热情,信心百倍的投入到了这场教学改革当中,他们抱着认真积极的态度,参加各种培训,更新教育理念,转换教学思维,了解新课程,研读新课标,触摸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并进行现场教学观摩活动,使自己的教学方式在传承中创新。

关键词:新课改 问题

目前的新课程改革方案在农村的实施状况并不乐观,尤其在我们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更困难重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农村学习环境难以支持

从学生方面来看,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等全新的学习模式,但大多数农村孩子在小学时接受的就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善交流与合作,自主意识较差,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素养偏低。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发现,农村学生普遍没怎么见过世面,胆子小,基础差,自信心不足,如果让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由于前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使得他们的基础较差,根本无法适应新课改形式下的教学方式。同时,现在许多农村学校的家长忙于家务与农活,甚至是外出务工,无暇照顾和教育子女,大量留守儿童的存在也是形成学生普遍信心不足的原因。

(二)教育观念更新较慢

农村落后的教育理念阻碍新课改的推行,它与传统的教育观念相比,新课改所倡导的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这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和长期以来在农村形成的传统教育理念格格不入,和“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不相一致,在实施过程中必然遭到种种抵触。我们现在的一些农村学校教育仍然是落后的传统教学模式,不是以学生为本,而是以知识为本,以教师为本。完全忽视了学生这个“主体”,被动的教育方式始终压制着学生。尽管针对新课程改革,省市县也组织了大量的培训,但是参加培训和学习的往往一线的教师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教师较少。同时由于新课程改革点多面广,参训的教师数量有限,大部分教师只好“摸石头过河”难免“岸边瞧瞧,远处看看”,教学“穿的是新鞋,走的是老路”新课程的目的、要求、自然无法达到。所以要使新课改在农村学校全面启动,首先要提高观念更新的速度,增强对新课改的认识,使我们农村学校的全体教育工作者能够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去直面新课改。

(三)、课程内容和农村实际不相符合

实施新课改遇到的又一难题体现在课程内容和农村实际不相适应,课程标准本身缺乏关怀农村的价值取向。新课改虽然顺了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社会、终身学习思潮的要求,但具有明显的“城市中心取向”,无形中漠视了农村的现状,使农村在新课改中被边缘化。强调与国际接轨,却忽视了与国内实际的链接,农村学校的现实条件与此相差甚远。新课改从教学形式上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师生互动。但对于校舍、师资严重不足的村校来说,很难做到起倡导的“上下互动,一一对应”的个性化教学。

课改教材倾向于城市化,是农村学校面临的难题之一,教材是教师把握课改精神的重要凭据之一,但其编写却主要集中在教育较发达的几个省市,编写专家也是来自大学及中心城市的特级教师。他们对农村教育现实了解太少,许多课程内容与农村生活的实际,农村学生的需求不相适应,没有突出农村特色。

(四)课程资源开发困难重重

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于利用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方式。但是农村学校课程资源匮乏,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不足,学校对图书的投入很少,有的学校虽有部分图书,但时隔久远内容陈旧,在由于缺乏认识,管理不善,有的学校连图书室都没有,更不用说配套有报纸杂志,很多设备实施与新课改的教材不配套,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难变成教师的实际教育成果,同时,很多农村学校地处偏远山村,与外界的沟通非常困难。校内外课程资源的不足给农村学校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挖掘、开发带来了难度,限制了农村学校教师对教材的创性使用。

(五)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在新课改中,课程概念、课程结构、课堂模式都有实质性的改变,教师的角色将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新课程呼唤大批观念新、素质高的师资,这是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新课程的实施,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完善的能力结构,要适应新的教学要求,要有丰富的学识,还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研究能力,对新的教育问题、方法等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创造。然而在农村地区中往往因文化,经济条件的制约,教育水平相对滞后,信息闭塞,教育手段缺乏,教师驾驭课程水平程度较低,教师队伍的素质待亟提高。

当前农村教师队伍面临的现状是,一些素质高的老师要么“孔雀东南飞”,要么应聘进城,还有一些是代课,工资低,责任心不强。农村师资严重不足,教师素质又不高,这样的教师在实施新课改中,他们的信息闭塞,自身素质、业务能力偏低,不能给学生“注入时代的新鲜血液”,同时由于客观原因,农村教师工资远远低于城市教师,决定了其经济地位相差很大,也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的经费保障。农村教师教学压力过重,繁重的教学工作和沉重的生活负担耗去其“业余时间”许多乡村教师几年难得去一趟县城,都是用几十年的教法,不少村校缺编严重,代课教师多,师生比例严重超负。教师们全部包班上课,哪有时间交流搞课改。其次,农村教师对课改教材掌握不充分,知识老化,方法陈旧,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那么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农村学校则难以得到有效实施,农村中小学要使新课改获得成功,关键在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面对现实,农村中学教师一方面要实施和推行新课程理念,另一方面要应付来自社会、家长、学校的不全面的评价压力,实在是左右为难。新课程改革必须全体动员。但就目前而言,教师实施新课改能够得到的支持甚少。农村社会目前普遍缺乏对新课改的关注,新课改似乎与其无关,又怎能奢望他们对新课改的支持与配合?

受农村经济条件、文化环境的限制,教师教学水平和整体素质偏低,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和环境欠佳,学校提供的教学资源匮乏,因而制约了农村课改的正常发展。教师学习培训的机会几乎只是靠文件传达式,教师们感到茫然。农村教师亟待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扶持,能否充分满足农村教师的学习需要是关键,进一步与农村教师交流课改新理念,探讨新课改实施对策迫在眉睫。

第四篇:农村中小学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01

浅淡农村中小学实施新课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单位:天祝安远教育辅导站 姓名:秦玉莲 赵建文 联系地址:天祝县安远教育辅导站 邮编:733203

【关键词】新课改;问题;对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几年,改变了原有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观念,从根本上摇撼了传统旧有的课程与教学方式。但在很多农村学校,却因种种原因,课程改革却不容乐观,进展缓慢,似乎是在“穿新鞋走老路”,新课改的理念无法渗透到教学当中去,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课改推进的步伐。

一、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实施新课改存在的问题

1、教育设施陈旧落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农村中小学普遍呈现规模小,生源少,大部分学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无力于教育教学设施的更新和改善,部分教学设施时至今日已陈旧落后,导致新课程呼唤的新理念、新思想,特别是新的方式方法教师难以实施。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学设施简陋。活动课没有场所,艺术课没有设备,实验课没有器材。二是教具学具匮乏,教辅资料不配套。为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改教材在编写上十分注重情景教学,更重视过程与方法的讲授。但是,缺少了教具和学具的农村小学课堂,只能是“纸上谈兵”。当然,自制教具和学具是一个办法,但由于农村小学教师的配备都十分紧张,靠师生自制是不现实的。再就是缺少和新课程同步、并与农村小学教学条件相适应的教学挂图、投影片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教师专业化水平低下和落后的教学方法,实施新课改“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使用的是新教材,对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评价方式,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设计能力和开发能力以及

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仍为农村中小学的普遍现象,大部分学校权衡教师业绩的法码仍是学生的考试分数。现实中就有这种现象一位教师大胆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但是在年终统考中学生的成绩却给任课教师不能带来好运,在年终考评中没有得到好的名次。而一位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只抓教学成绩,他却能劳有所获。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农村中小学教师难以修成实施新课改的“正果”,影响了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5、经济状况影响着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近年来农村经济虽然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有所提高,但并不富裕,家庭给孩子上学的投资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课改实验教材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而有些家长给孩子连一盒彩笔也舍不得买,孩子学习中需要的材料得不到供给,致使有些课只能听,学生无法亲自操作和实践。而学校的教学器材相对匮乏,有些实践性、操作性的课程,也只能纸上谈兵。

6、落后的信息技术阻碍着新课改的实施

新课改是适应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育现代化的产物。有了信息技术的现代化,才能给新课改带来生机和活力。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落后,无形中影响着新课改的有效实施。例如,现在大部分农村学校网络尚未连通,这为教师查阅资料,借鉴先进教师的教法,了解教育信息等都是“望尘莫及”。教师所用的教学辅助工具无非是一本“教参”而已。学生更谈不上从网络上去广泛地涉猎,无法获得更多的知识。

二、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新课改的对策

1、加大政府投入,缩小城乡教育差异

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社会各部门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素质,全面贯彻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真正落实县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在切实做到“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同时,实行教育政策倾斜,加

新课改实施在学校,关系到社会、家庭等方方面面,全社会的积极关注是新课改不断深化的保障。因此,要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家长、社会明白新课程改革的意义,明白新课改对孩子终身发展的巨大影响,引导和激发他们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情感,为课改献计献策,使课改沿着正确的航向前进。

新课改已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农村中小学的新课改步履艰难,任重道远,只要全体实验教师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新课程改革,开拓进取,积极探索,扎实工作。师资安排和设施配备向农村中小学倾斜,农村中小学的教育也将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不断发展。

第五篇:火车站站前地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几年来,我市一直致力于加强建设“三个适宜”现代文明城市。作为城市形象窗口的**火车站广场及周边地区(以下简称站前地区)是我市人流、车流、物流高度集中的区域之一,站前地区的管理也因此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特别是近期对这一敏感地区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其管理现状成了我市城市管理工作中一块久治不愈的顽疾。为挖掘其存在问题的根源,笔者对站前地区的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站前地区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站前地区地处市中心地带,按照市政府的规定,其具体范围为:东起颐园街铁路医院围墙外体,西至海关街西侧建筑红线,南起龙运宾馆、龙门大厦建筑红线,北至**火车站主楼建筑红线。其中,**火车站站前广场位于**火车站侯车大楼前,东连一曼街,西接铁路街,南连红军街,北接霁虹广场,日流量达10万人次,最高可达22万人次。

(一)站前地区管理现状

作为我市重要窗口的站前地区,其管理工作历来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具体管理机构也经历了几次调整变化。1986年**火车站地区由南岗区站前管理处负责日常管理工作;1994年成建制转为**火车站地区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综治办),作为南岗区政府的非常设机构,为区代市管理机构,行使政府管理职能[即根据《**市火车站站前地区管理暂行办法》,对治安、交通、市政、市容、工商、物价、卫生等方面的工作依法进行综合治理;对一个时期哈站前地区的综合治理工作做出部署并督促实施;指导、协调、检查、督促各有关部门落实哈站前地区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等(哈南编发[2001]第57号)];2004年4月成立了**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站前分局,行使相对集中执法的“7﹢1”职能(即市容和环境卫生、城市绿化、市政管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工商管理、公安交通等七项处罚权和城市噪声管理职能),原综治办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挂站前综治办和站前城管行政执法分局(作为执法机构)牌子;2007年3月28日又根据《关于设置**火车站站前管理局的批复》(哈编字[2007]6号)在哈站地区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站前分局的基础上组建“**火车站站前管理局”,其机构规格、现有编制不变,人事管理和经费由南岗区政府负责。

除站前综治办、站前执法分局外,在站前地区的执法单位还有站前治安大队、交警站前中队、哈站派出所(铁路)、联合刑警队等。参与站前地区管理的部门还有工商、物价、交通、环保等多个部门。

(二)站前地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站前地区的管理工作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已有所好转。但是,因站前地区位置的特殊性、人员的复杂性以及许多历史的、现实的原因,该地区在卫生环境、交通秩序、经营秩序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治安秩序较差。站前地区“托”影不断,车托、店托、票托、饭托等游离于站前地区的各个角落;倒卖车票、票据、欺诈、拐骗旅客钱财,流浪乞讨人员席地而卧,死缠强讨等行为,严重扰乱了站前地区的治安秩序。二是交通秩序较差。作为重要交通枢纽的站前地区交通疏导力度却非常薄弱,无许可的非法营运出租、客运、摩的、电动三轮车等车辆乱停乱放;出租汽车在非指定地点停靠载客、拒载、拼座、不打计价器、议价收费等问题屡禁不止。三是消费环境较差。“要想吃饭购物,多走两三站路”,这句老百姓中流传的顺口溜,从侧面反映出了站前地区的消费环境。站前地区中、小餐饮及宾馆、旅店行业卫生条件较差、服务不够规范、硬件不够达标,食品安全存在大量隐患;话吧价格欺诈、部分商家短斤少两、以次充好等侵害消费者利益的问题有待解决;重要商业场所缺位,商业诚信危机难以化解。四是市容环境较差。站前广场地区废纸、烟头、饮料瓶等废弃物随处可见,有的垃圾桶污物外溢,有的厕所污水横流、恶臭熏天;周边街道道路两侧小饭店、小旅店非常多,店前大大小小的落地牌匾,窗口外溢摆放食品,露天烧烤、流动摊贩和饮食摊点等导致站前地区市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五是服务功能较差。站前地区的规划建设应当突出服务功能,但是我市站前地区的服务设施均未达到人性化设置和管理。广场步道板部分破损严重,不仅没有供旅客休息的座椅、遮雨棚、道路指示牌等设施,就连供行人过街的地下通道也被商场占用,地下人防工程4万平方米的空间挤进了数以千计的摊床,过街标识不清,有的过街行人采取从地上翻越护栏、横穿街道等。

(三)存在问题的根源

站前地区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如规划设计不合理、商家以及群众意识差等等。但是,究其根源应该是执法主体的认识、现行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工作人员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从横向比较看,我市站前地区不论从设计、规模、配套设施,还是管理现状都与同级城市存在很大差距。但

下载XX地区小学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地区小学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英语课堂学习在小学基础教育教学中得到了普遍的关注,人们渐渐意识到英语这门国际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小学英语教学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一大热门,也是学校和家长认为很重要的一部分,小学英语教育离不开英语教学法也......

    《浅谈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安县大柳河镇中学 王长久 邮编065806 电话*** 摘要: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一直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

    高中新课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中新课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黄大 天 当前,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随着课改的深入,各种教学困惑也接踵而来,亟需我们破解......

    我市高中政治新课改中教师存在的问题域对策

    我市高中政治新课改中教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内容摘要〗 新课程改革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可是全国各地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新课改的进度不尽相同。我市的新课程改革起步较......

    如何解决小学语文新课改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如何解决小学语文新课改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我......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白建东 (陕西省佳县坑镇白家甲小学陕西佳县719202) 摘要: 习作是根据某种题材,把心里合理的想象写出来。习作对于学生发展语言、运用......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英语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湘阴县杨林寨乡周家台小学 张卫花 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秋季起,在全国各省市、县、镇小学开设英语。把小学开设英语课作为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