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成长现代化发展的自觉追求

时间:2019-05-13 07:2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专业成长现代化发展的自觉追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专业成长现代化发展的自觉追求》。

第一篇:教师专业成长现代化发展的自觉追求

教师专业成长现代化发展的自觉追求

摘要:追求高品质、专业化的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实现职业理想的必由之路,教师专业化成长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而专业的精进有赖于教师在专业上的不断学习。因此,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既是一种认识、一个奋斗过程,更是一名教师自觉追求的终身目标。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现代化 自觉追求

一位成熟教师所走过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成长的足迹充满了艰辛和执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近年来一直是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话题。其实,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是什么“新问题”。应该说,当教师的人自从走进这个职业的大门里的那一天开始就一直在进行着,只不过以前可能多是在“无意识”的、“不自觉”的进行。而现在,将其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这样明确地强调,应该是事物的发展、思想的积淀之后的产物。当我们回过头来再审思我们以前走过的路,再联系一下当前教育的现状,同时再前瞻一下将来的教育方向,多多少少会有所觉悟: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我们一直在进行着,并有可能创造出自己的教育辉煌。

那么,什么是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的教育专业训练,获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塑造和完善教育职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化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职业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征。教师的专业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概括地说,教师专业化是“学科性”与“教育性”、“学术性”与“示范性”、“学科专业知能”与“教育专业知能”的统一,是学科专业教育与教育专业教育的整合。

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教育现代化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在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正确对待教育现代化对教师专业化的价值。

(一)教育现代化要求教师在认识观念上进行更新

首先,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改变。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师权威角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平台,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打破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束缚,从自我封闭状态走向自由、开放、澄明的交互状态。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已经是一个网络无处不在的时代。教师作为教学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一个开放、自由的系统中与学生进行“视界的融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与角色将会发生变化,教师要适应网络带来的改变,重新认识教师的角色。

其次,教师要重新定位教学活动中的学生。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知识与学术的权威,教师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学生没有自主权。在这种教学状态下,学生严重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今天的互联网背景下,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借助网络搜索资料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

充分的发挥,学生不再只是一个“井底之蛙”,在某些方面,可能“弟子不必不如师”(韩愈语)。所以,在网络的支持下,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对象。

再次,教师要对教育中介进行再认识。教育中介是指那些在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起桥梁作用的物质与意识的东西。教育中介包括物质中介与精神中介。教育物质中介主要指教学内容和教学工具。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有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黑板就能进行教学。今天的教学活动中,教室已经成为多媒体教室了,投影仪、电脑、音响、麦克风等信息技术设备远远优越于粉笔的功能。教师没有驾驭信息技术的素质,怎么能进行教学活动?教学的工具也发生了变化,教师需要再认识教学工具。教学内容当然也不再是孔子时代的“六艺”,也不再是“四书”“五经”和“一本一纲”(教学大纲和教材),而是包括教材在内的多方面的知识内容。获得知识的手段不只是教师上课,还可以从生活中、从互联网上获得,知识不仅出现在书本上,还出现在网络中、电视媒体中。所以,教师要重新认识教学内容。

(二)教育现代化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能力方面进行不断的提高

首先,教师要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教师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包括: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解教育技术的一些主要理论基础;掌握教育理论的一些基本内容;了解基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基本的技能包括:掌握Windows 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能够进行word文档编辑处理;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如利用Google、baidu等网站进行搜索下载;掌握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如制作电子教案、采用PowerPoint等制作教学课件。

其次,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教学应用与创新的能力。教师能够利用互联网进行查找资料,如电子教案、学术论文;教师能够利用互联网来发表教学论文,如可以申请自己的e-mail来进行论文投稿;教师能够利用互联网同学生进行交流与联系;教师能申请教育博客进行思想交流;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能够利用加密技术对学生的成绩、学生的评价、考核进行档案管理。

如果想成就为社会认可的名师,学生爱戴的人师,我们必将树立自己职业的追求.一般来说,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努力的方向要经历三个境界。

1.教师应该追求三个境界:

教师的职业境界——经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所谓经师指,教师要象传教士布道一样,严肃、严谨、严格地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做一个不“误人子弟”的、合格教师。教师的专业境界——能师。所谓能师,就是具有教育智慧的专家型、研究型的教师。能师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有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风格,有出色的教学效果,有对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探索,直至著书立说。

教师的事业境界——人师。这是教师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古人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人师以自身人格的魅力塑造学生的人格,以自己的德、才、情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终生受益的影响和感化。这种境界也是教师完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享受境界。在教师专业自主中包括教师专业发展自觉,亦即教师应能够独立于外在压力,订立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计划,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而且有意愿和能力将所订目标和计划付诸实施。在此过程中,教师表现出一种较为强烈的自主意识。这里所说的教师的“自主”意识,是专业发展和获得自我发展能力的自主,所以是有条件的自主,表现为“自觉”的压力、“自主”的动力、“自如”的发展。只要有利于个人专业发展、有利于获得自我发展能力,“自主”与外在控制因素之间可以协调

追求高品质、专业化的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实现职业理想的必由之路,教师专业化成长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而专业的精进有赖于教师在专业上的不断学习。因此,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既是一种认识、一个奋斗过程,更是一名教师自觉追求的终身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中华。体验教育信息化[J].教育信息化,2006.2

[2]李再湘《教师专业成长导引》《综合素质与专业素养》

第二篇:服务学生发展服务教师成长服务教育现代化

服务学生发展 服务教师成长 服务教育现代化

----听刘捍东书记在第23个教师节表彰会上讲话有感

科学园小学陈宾

9月9日上午,江宁区庆祝第二十三个教师节表彰会暨创教育现代化区动员会在区教育局电教中心隆重召开,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临现场,本人有幸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参加主场会议,亲耳聆听了刘捍东书记所作《要努力打造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讲话,既倍感荣耀,也深受鼓舞。

刘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内涵深刻、意义重大,充分体现了区委区政府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坚定决心,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本,作为学校管理者,如何贯彻刘书记讲话精神,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我想,学校要立足于为学生发展服务,立足于为教师成长服务,立足于为创建教育现代化区服务,更新教育理念,改革管理模式,促进学校和我区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一、着力建设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服务型教师群体

刘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教师要成为人师。人师是现代教育、素质教育需要的教师”,并着重阐述了现代人才观、教学观等等,我个人理解刘书记所阐述的人师,也就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适应现代教育与素质教育需要的服务型教师。教育具有服务性,学生既是教师培养塑造的对象,也是服务的对象,教师要树立“学生第一”的意识,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尤其是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尽己所能,为学生现代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做好服务。学校如何建设一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服务型教师群体,我想: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引导教师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服务型教育观。教师服务学生发展意识的确立,必先了解学生,相信学生,树立科学的儿童观,俯下身子看儿童,保护儿童的求知欲、好奇心与创新的火花,为了学生而教;同时,必先树立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现代人才观,不以分划人,重能力、重全面发展、重特长。正如刘书记所言:“健全的人才:志向高远、人格健全、身体健康、知识广泛、基础扎实、特长明显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具有社会交际、团结协作能力,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2、引导教师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服务型课堂。“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技巧的传授者和学习障碍的诊断者”、“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重视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做中学”等等,刘书记精辟的论述,无不体现了课堂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师应为学生学习活动服务,教师应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运用服务型的教学策略,树立以学定教意识、有效教学的意识、科学的质量与发展意识,加强教学中的对话、沟通、合作

与共建,真正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实现科学的传授与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密切结合,形成与构建优质教学模式。

3、引导教师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服务型德育。刘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德育工作要立足新形势,研究教育环境的深刻变化,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特别要重视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探究他们的心灵困扰与价值冲突,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德育应服务于学生活动,服务于学生的人格成长与未来需要;关注学生生活与内心世界,关心、理解、尊重、信任和期待学生,让学生的心智、人格、情感都得到启迪和呵护;重视德育体验与实践,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和多元化的评价引导,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每一位学生快乐成长、健康成长。

4、引导教师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服务型文化。教师要在各方面增强对学生的服务意识,致力于建立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服务中感受“爱”。树立“成人第一、健康第一”理念,打造阳光校园,营造书香校园,促进学生快乐成长,让校园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幸福乐园。加强家校沟通,服务家长,尊重家长的人格、尊重家长的选择,尊重家长的思想,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与家教工作的指导,共护孩子茁壮成长。服务社区,通过社区活动教育学生、锻炼学生,加强校内外教育合力的形成。

5、引导教师培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服务型素质。教师在服务学生发展的同时,也应增强自我服务意识,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着力打造以“服务学生发展”为内涵的三种基本能力:一是全身心地致力于学生及其学习活动的能力;二是创造性地开发课程的能力;三是管理与监测学生学习活动的能力。学校要引导教师加强学习、加强对实践的反思,促进教师的观念更新与行为跟进。

二、着力构建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的学校管理模式

学校管理要牢固树立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的意识,以尊重人、激励人、关心人、发展人为管理前提,努力创设利于教师成长的环境氛围,着力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

1、服务为先,营造教师成长的氛围。作为学校管理者,要树立“教师第一”的意识,变刚性管理为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服务相结合,真正把教师的成长作为有效管理的重点,致力于和谐进取的校园氛围建设,坚持以欣赏的眼光看教师,为教师提供宽松和谐的工作与学习环境,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发教师的职业理想,引导教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追寻有意义的快乐,保持教师强烈而持久的进取心,正如刘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教师要成为人师,做到既为人师又为德范,就必须加强修养。教师要具有:追求教育成功的事业心、为社会和学生负责的责任感、甘为人梯甘当铺路石的奉献精神、讲民主讲团结的合作精神”。这些,正是教师个人主动成长不竭的动力。

2、行为跟进,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教师培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提高教师培养工作的成效,学校必须在组织、制度、时间、经费等方面加以保障,形成一套良好的运行与保障机制。如:成立教师培养组织,制定教师成长计划,明确培养对象与目标,通过专家引领、校本培训、教学研讨、外出学习等多种途径,把鼓励、支持教师主动进取与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工作结合起来。

3、遵循规律,把握教师不同成长点。教师的成长分为:适应期、发展期、成就期、贡献期。教师的成长与培养,应该要把握规律,突出阶段性培养重点、循序渐进、逐步发展。适应期要着眼年青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筑实塔基,努力促使教师尽快适应,走向规范和成熟。发展期是教师能否成为优秀教师的关键期,也是教师差异的分化期,有的会向学科带头人、名师方向发展,有的会向管理方向发展,而更多的会向优秀的学科教师群体发展。学校需要把握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成长点,为教师迅速有效的成长拓展视野,广泛学习,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用优秀的教学案例引领,用科研课题研究引领,促进教师更高层次的实现,使教师在成熟的基础上向教学能手发展。

3、立足课堂,提高教师教学的技能。刘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教师要勇于广博吸收,要精于科学传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教师成长的核心要素,只有教师的成长渗透到教学这个“中心”中去,教师的整体素质才能得到尽快的提高,而注重教师日常课的有效性更是学校应关注的重点,学校必须大力提倡和促进教师五项基本能力的提高:读懂教材领悟课标的能力、对教材重组和二次创新的能力、课堂的驾驭能力、命题制卷评价学生的能力、教学反思的能力。同时,努力通过教研课、赛课、举办教学现场等活动,为教师创设实践磨练和跳跃进步的机会,推进教师的成长。

4、校本教研,挖掘教师成长的深度。刘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教师要成为人师,做到既会教书又会育人,就必须学会研究,具有研究的意识能力”。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其成长的关键要素,教育科研则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学校要让教师在研究中促进专业精进,可以通过互动培训、专家讲座、录像观摩等途径,不断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能力,同时,要注重以教学问题作为校本教研的中心,引导教师教师做教学上的有心人,结合教学实践,把感觉上的东西提升为理性的思考,把问题提升为课题,通过研究探求教学的真谛,改进教学,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5、科学评价,激发教师成长的潜力。刘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尽快建立评价教师业绩的新体系”。作为学校而言,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师业绩评价机制能激发、调动教师的内在驱动力,开发教师的潜力,增强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如:充分发挥荣誉称号的感召力,开展各类评优活动;充分发挥竞赛活动的作用,挖掘满足教师成就需要的激励因素;充分发挥岗位考核激励的功能,营造教师“你追我赶,奋发向上”的热情等。

三、着力打造为教育现代化服务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在讲话中,刘书记强调:“当前,江宁正处在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关口。我们要在今年建成高质量全面小康基础上,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基础是物质,关键是制度,核心是教师,可以说,教师素质现代化程度,从根本上决定着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教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如何适应教育现代化的新要求?怎样顺应教育手段信息化、方法创新化、受众多元化的新趋势?如何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刘书记在讲话中对广大教师从“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素质精湛的教学技能、适应现代化信息化环境的能力、高尚的职业操守与研究的意识能力、科学公平的教师业绩评估体系”五个方面提出了要求,这既是对新时期教师素质的新阐述、新概括,也是为新阶段如何造就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提出了明确方向。

1、学校应着力培养教师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刘书记强调教师应具有:“全面素质教育的思想、创新教育的思想、教育改革的思想、发展个性的思想”。学校要引导教师树立现代教育价值观、现代的人才观、全面质量观,具有广博的现代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具有多种智能和合理的能力结构,科学的思想方法、治学方法和教书育人的方法。

2、学校要致力于学习型组织建设。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层出不穷,每个人都需要与时俱进,终身学习。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学校应致力于学习型组织建设,营造学习的氛围,引导教师广博吸收,不断“充电”、终身学习,才能拥有知识与信息的“源头活水”。

3、学校要努力提高教师适应信息化环境的能力。学校要引导教师掌握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研究在新技术条件下的教学规律,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作用,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学校要切实提高现代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教师科学世界观和崇高的理想、慈爱善良之心和奉献精神、奋发进取和团结合作精神、守法遵纪和高尚的品德,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

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需要。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刘书记讲话精神,切实将刘书记的关怀和期望转化为积极投身教育事业的强大动力,将刘书记的要求转化为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具体行动,全面推进当前学校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学校管理的突出地位,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教育现代化区创建,为教育强区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2016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_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2016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_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不管是年轻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都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用最新的教学趋势来反思个人目前的教学方法,开展科研活动,下面是第一公文网小编整理的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

从事教师职业十多年就会产生教师职业的倦怠,怎样走出职业倦怠,突破高原期,实现第二次成长呢?聆听了专家名师的讲座,让我茅塞顿开,对未来又充满了期待和向往。现将几点收获体会总结如下:

一、要读书。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仅仅能恪守职责、有崇高的事业心已经不够了,时代呼唤具有更多专业特长的专家型的优秀教师。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教师要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具有专门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并能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问题。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就是教师素质的提高过程。没有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的历史使命就无法完成。

近几年来,在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相关研究和探讨中,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倡导“教师行为行动研究者”、“教师成为解放性行动研究者”,主张教师从被动地专业发展向主动地进行其教学行为内涵上的专业化转化。教师的专业化更加注重教师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情景中教学行为内涵和品质上的表现,教师个体内在的专业性的加强也更需要教师主体的自我认识、自我更新,以求胜任研究型或专家型的教师角色。如果没有教师个体自觉主动地通过读书进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经验反思,以及自身素质完善,就无法真正达到教师教育和培训的预期目的,也很难实现教师专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二、要反思。教师要做一名哲学的思考者。带着问题去思考教育;带着尝试去解决问题;带着反思去总结问题;带着结论去验证问题。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反思和校本培训为特点的在岗培训已经成为国际教师教育的趋势,其中,“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专家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便他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十反思=成长,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公式。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一种有关教育教学的个人的思考内省,它是教师自我更新发展意识的体现,也是教师自主改革的体现。教师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使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的过程。过去的教师处在被研究的地位,现在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性的实践者,教师不仅要成为教学的主体,而且要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过程,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反思可以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教育活动的始终。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既可以在备课时思考是否遇到什么困惑,是否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对学生实际需求的估计是否合理,是否为学生创设了实际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能否联系社会实际生活,实现知识与态度相统一,过程与方法相统一,即课前反思;也可以在上课过程中思考学生在课堂上实际参与的热情与程度如何,师生或生生互动是否积极有效,课上是否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如何利用课上的资源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进程等,即课中反思;也可以在上课之后思考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存在哪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有哪些需要关注的地方或有什么困惑,课堂上的一些事件对日后的教学有何意义等,即课后反思。反思本身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只要具有批判性分析的眼光,善于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相关的反思工作,就会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变得更具理性色彩,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三、要研究。“教师即研究者”是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教育科研。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到从事科学研究的这条幸福之路上来。”这是对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最好概括。因此教师应积极投身到教育科研之中,以获取自身专业化发展,实现自身生命价值。可以这样讲,没有教育科研的教育是僵化的教育,没有科研意识的教师是没有生命力的机械的教师。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驱动力。教学即研究,一旦教师树立了这样的理念,那么他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在研究中发生,在研究中开展,有效的研究活动,必然是带来观念的改革。

课题是开展教育科研的载体,也是开展科研的方向。课题从哪里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做有心人,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善于从纷繁芜杂的教学现象中发现问题,然后围绕问题去学习理论,再进行筛选,建立起有价值的研究课题。课题确立之后,我们就要从教学的现实出发,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借鉴最新的理论成果去开展课题研究。即“发现问题—学习理论(论证)—建立课题—开展研究—反思总结(理论)”,这是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基本进程。这一进程是一个具体实践与理性思辨交织的探究过程:科研取得了成绩固然需要我们去思考,从而发掘规律;而研究失败了,或者遇到了问题和困难,更需要我们去思考,寻找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办法。另外,“教育叙事”研究也是当前备受专家推崇和教师认可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所谓教育叙事就是记叙有意义的教育、教学故事。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事实性、情境性、过程性的研究,基于真实的教育教学实践生活,能追忆、提升对教育的解释和理解。

教师既是课程的消费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这就要求教师应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教学实践;不同的学生也需要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育,这也需要教师具备较浓的科研意识;还有,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能力提高和专业情意的发展,都离不开研究。所以,教育科研是教师使自己逐步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由“教书匠型”向“专家型”转化的孵化器。通过研究,我们才能转变教育思想,构建新的教育理念。

一个人,不是有了知识就能做好一名教师。一个教师超越其他教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教师要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就是要以朴素的感情,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奉献的精神,从事崇高的事业;以高超的技艺,展示个人的才华;以不断的追求,提升自己的价值。到那时就会发现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

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一、要用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二、转变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要为教学服务

恰当的教学情景创设,不仅为学习数学拉开成功的序幕,而且会成为他们主动探索数学领域奥妙的动力,因此,教学情景的创设,不仅要有激趣的作用,还要求情境与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知识背景,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如果仅仅为了追求时尚而缴尽脑汁,捏造教学情景那就不可能很好的为教学服务。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在“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折叠、讨论,进一步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空间,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与平面图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想象,体会到在不同的方向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学段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4、生活气息不要喧宾夺主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时下颇为流行的提法与做法,但在实践中教师常常不能处理好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有的为联系而联系,或牵强附会,有的不加选择,追求原汁原味的生活味,生活的气息浓郁了,但数学思维的培养缺失了。

我认为,数学生活虽然与生活关系密切,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适度而恰当的联系生活,对于数学是大有裨益的,但正如生活难以数学化一样,如果数学教学一味的追求生活化而迷失了自我,是得不偿失的,数学课的“主角”永远只能是数学本身,数学学习可以吸收生活中有趣有益的例子来为生活服务,也可以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数学能力,但不能走失数学本身。

5、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电视、报刊、网络等都是学习数学的场所。这要求我们打破课堂局限,把周围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并引导学生运用各类信息,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挖掘,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正如新课标指出的: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教师就应利用数学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去感受教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就“数学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提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研究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知情统一规律,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他们从创设情境,驱动探究数学现象的好奇心;调动情绪,产生探究数学规律的乐趣;交流情意,形成乐学数学知识的态势几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力图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指引”和“抱着”想到,“引”与“抱”采取的方式不同,效果也完全不一样。叶圣陶说过:“习惯的养成在于教师的训练和指导。”“指引”能使学生养成善思考的好习惯,随时关注周围事态的变化,明白事物之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已定的事随时会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事物的形式或内容随时会换成另外的一种。好习惯应该在自然而然中得到训练和培养。与之相对应的,不管是人还是动物,如果“抱着”就会养成一种依赖情绪,什么事都不去考虑,也不想考虑。因为他知道会有人来指导他怎么做,至于做的方式,做的效果,那不是它所想的事,惰性就此产生,要想别具一格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要“指引”学生学习,而不是“抱着”学生学习。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相关推荐: 新教师成长心得

第四篇:3激发生命自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激发生命自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无锡市新区旺庄实验小学

“追求高品质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是无锡新区旺庄实验小学倡导的办学理念。高品质教育是让儿童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身心的愉悦,体验生命成长的快乐,达成知、情、意、行的统一,获得人格的圆满和人品的提升,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幸福和生命的价值。学生的幸福是建立在教师成功基础上的,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聪明才智,赋予教师专业自主权,在创造性活动中,获得职业尊严和事业成功。

生命的本质在于生长,教师专业的特质贵于成长。专业成长来自于对自我职业的高度认同,能主动地建构,吸纳,发展,具有生命的自觉意识。教师生命自觉是指教师个体在一定的环境作用下,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愉悦地接纳自我,恰当地控制自我,主动地设计自我,能动地完善自我,把握自身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与学生一起健康成长,实现教师个体的生命价值和职业价值内在的统一。一个具有生命自觉的人,阳光自信,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具有主动学习的精神、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积淀实践智慧,实现主动发展。为培养这样一个优秀的教师群体,旺庄实小经过了长期努力,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师德为先,仁爱、无私、忠诚铸师魂

教师专业发展的突破,首先要唤醒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激发教师内驱力,让敬业乐学成为教师发自内心的生命追求。只有把教师的生命成长融入其专业发展历程,激发教师生命创造价值,才能找到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和机会。旺小通过氛围营造、榜样引领、践行提升这三个途径来帮助教师建构心灵家园,形成坚定的教师专业信念,促进高尚师德的养成,实现教育理想。氛围营造。为人师者德为先,好的氛围有利于优良师德风气的形成。旺小通过创造优美环境、营造优良校风,立校园以濡灵性,处人群能励远志,潜移默化地促进师生道德素养的提升。早晨走进学校,教学楼前“崇理、求真、向善、唯美”映入眼帘,充满智慧的话语给人启迪,催人奋进;主楼墙壁上“放飞美好理想,你我共同成长”的蓝图与阳光辉映,仰红路、勤学路旁的一景一物无一不在向师生诉说着做人的规范,价值的取向。学校开展“师德格言”征文评比,文明行为大讨论,倡导好的风尚;举办师德演讲“学校发展我成长”,营造积极上进的校园氛围;开展人品教育的课题研究,教师在 1

教育实践和课题研究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把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化为勤奋工作的动力和对事业执着追求的坚定不移的信念,扎扎实实地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教师们在这样的氛围中,互帮互助,积极向上,共同提高,醉心于化育桃李的芬芳。

榜样引领。榜样是一面镜子,一面旗帜,能给人一种根植于人性根底的精神力量。旺小先后涌现出一批师德高尚好园丁,有获得省师德模范、省优秀青年志愿者、市新长征突击手光荣称号的陈斌老师,有获得江苏省“红杉树”园丁奖、市又红又专青年教师称号的周洪康老师等,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和家长树立了光辉典范,他们的光荣事迹成为大家学习的有效资源。广大教师在榜样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完善自我。旺小鼓励教师争先创优。在党员中评选八项标兵,在年级组中开展六项评优活动。学校通过鼓励先进,树立榜样,引领方向,弘扬良好的教育教学风气,激励教师为人师表,奋发进取,追求人生的幸福。在这样的氛围中,大家都有一种想要成长,想要成为好教师的愿望。

践行提升。提升师德素养,不光要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更要在实践中规范教师的道德行为。为进一步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完善人格,旺小着重提出了以仁爱、忠诚、无私为核心的教师职业操守和教育情怀。仁爱是教师的职业情怀。作为一名教师,对每个学生都应抱有博大而深厚的爱,既能欣赏学生的优点,也能宽容学生尚待完善的地方,不论学生富裕还是贫寒,聪明还是愚钝,美丽还是丑陋,都能有教无类。忠诚是教师的职业操守。作为一名教师,要有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意识,要有身居陋室胸怀天下的赤诚,要有终身从教、矢志不渝的信念。无私是教师的职业本色。教师无私的品格,体现在教书育人,以苦为乐,为人师表,守清为芳。仁爱、忠诚、无私的品格为教师幸福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也为儿童的幸福人生奠基。

师能为本,研究、创新、反思提素养

教师生命的崇高意义和价值在于不断走向超越自我的生命历程之中,不断焕发自身的生命活力,造就有教育智慧的职业人生。教师有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学校将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赋予教师更多的人性化内涵,给教师一个自由成长、不断创造的空间,让教育成为教师生命历程中充满活力、富有诗意的一段重要经历,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课堂反思。课堂是教研的主阵地。面对课堂上随机发生的教学事件,当以往的经验无法化解的时候,就需要反思教学行为。旺小教师通过探索“一课二上三评”的模式开展课堂反思。首先由执教教师把预设方案提交到学科组进行讨论,学科组教师针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目标确定是否得当,教学内容是否合适,教学策略是否需要进行调整,集体课前反思使授课内容条理更清晰明确;在此基础上,执教教师按照课前反思的成果完善教学设计,上第一次研究课;第一次研究课结束,学科组展开课中反思,针对第一次研究课的课堂教学实际,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寻找进一步改进完善的措施、方法;在课中反思的基础上,由授课教师再次修改教学设计,在另一个班级上第二次课,学科组组织第三次反思,针对第一、第二两堂研究课的教学实际,总结经验,寻找不足,探索方法。经过这样课前、课中、课后反思磨合,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逐渐走上良性循环之路。

为拓展反思型教研方式,旺小联系宜兴、锡山、滨湖、南长同城五区开展同课异构活动,组织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互动交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教师课堂教学智慧的提升。通过一次次的备课、上课、评课、磨课、听课,不断反思改进,旺小有一大批教师成长了起来。大家以课堂为第一阵地,以反思为途径,获得了课堂教学的成功体验,一个个参加区、市教学竞赛都喜滋滋地捧回了奖状和荣誉证书。去年,旺小有十一人次参加省市、区赛课,九人次获得一等奖。反思,让教师对自身有了特别清晰的认识。他们学会了在反思与重建中充分吸收各种资源,并创生性地让这些资源成为自己精神重建和实践进步的“养料”,从而走上了一条“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创造”的大道。很多老师感慨地说,“我们在学校做教师的过程,也成了自我生命成长的过程。”

课题研究。旺小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感受到了课改给自身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增添了专业水平亟待提高的紧迫感。课题是提升教师研究能力的重要载体。旺小以创新教学方式和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为目标,在教师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教学三大领域选择研究课题,陆续申领了《科研型教师的校本培训》《小学数学“再发现式”创新型学习方式的研究》《小学互动生成课堂教学的研究》等课题。围绕学校主导性课题,全校80%教师有研究课题,科研课题学科覆盖率达80%,最终形成 “科科有课题,班班有实验,人人出铅字论文”的格局。旺小教师通过课题研究学会了选题,制定个人科研计划,学会了寻找理论依据,汲取鲜活的案例,一篇篇理论联系实际的论文在笔下生成。2010年,旺小教师课题论文、案例在全国刊物发表和获奖的有30余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或获奖的有80余篇,学校被评为无锡市十五科研先进学校。教师直面生命生长,每天都浸润在生命成长的气息中,感受到成长带来的愉悦和幸福。

课改创新。课程改革为教育带来新的理念,同时也给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机遇。校园里,只有让学生对课堂产生了向往和眷恋,才能让他们快乐学习,感受幸福。教师们深深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创新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创意迭出,灵动着生命的精彩;活动中,学生兴致盎然,尽展风采,脸上绽放着幸福的笑容。

学校创新教研方式,采用请专家讲座、送教师外出培训、“师徒结对”“同伴互助”等途径和方式,转变教学观念,提升理论素养;组织各种研究活动,征集各科课程实验的论文和案例,编辑校报、校刊,开办“旺小新网”网站宣传交流,推广运用,为教师发展提供交流平台。

旺小校本教研另一个常见的学习方式是组织“热点沙龙”,教师分组畅谈热点教育问题;有时也邀请专家到场,“与大师对话”。旺小的教师至今都对那场有关“什么是一堂好课”的讨论记忆犹新。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来到旺小,老师和专家们围着长桌,把千百次追问过的问题再次提到桌面上。什么是一节好课?老师们各抒己见。崔教授说:“我想一堂好课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总有一个边界,是否可以这样说: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这是指每个老师都可以围绕这个边界自己去创造„„”讨论热烈而深入。沙龙实录在《江苏教育》等刊物刊登,引起后续大讨论,获得良好反响。专家的讲座,与专家对话等一系列的活动,增加了教师的信心与勇气。

旺小的教师在课改大潮中敢于走自己的路,既善于虚心向他人学习,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又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大胆探索,努力创新,通过自由而富有创新性地积极探索和深刻反省,使自己的职业生活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活力。

师品为重,勤奋、创优、和谐建团队

管理心理学认为:群体的准则、规范、舆论和人际关系,往往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有效地影响和改变一个人的态度。群体的影响对个体不仅具有约束力,更具有榜样示范的作用。因此,我们把建设一支和谐奋进的教师

团队作为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以优秀的团队感召个体的内在成功需求,以教师团队的高品质成就学校的品牌。

勤奋学习。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研究,不仅要扎根于教育教学实践,还需要扎实深入地专业学习作为基础。业精于勤,专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勤奋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美德。旺小把“勤”字刻在校园里的雕塑上,更刻在了师生们的心里。旺小成立旺小书苑,为教师学习提供研读交流的空间,教师在书香浸润中得到视野的开阔、思路的拓展、专业的提升。旺小为骨干教师开辟名师工作室,由市学科带头人领衔,充分发挥学校名师资源的凝聚、辐射、指导作用,引领一批有志青年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攀高比强,再登高峰。青年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明确专业发展目标,自觉地踏上个人主动发展之旅。学校通过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开展专题讲座等,鼓励教师多读书,用书香丰厚自己,致力于打造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推动教师的研究走向自觉,将“要我发展”变成“我要发展”,将成长与发展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团结创优。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决定着一个团队的目标有多高,路能走多远。凡是有教师参加赛课评优,整个学科组就是他最坚定的后援团。分析教材,设计环节;一遍遍听课,讨论,修改„„忙碌的是整个学科组团队。因为大家都认为一人的荣誉就是大家的光荣,一次评优,提升的是整个团队的素质。近年来,学校骨干教师比例明显上升,目前,旺小有骨干教师39位,达全校教师的46.4%。

在学校创建过程中,大家更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人难忘的是在创建省实小的过程中,整个团队拧成一股绳,团结协作,在同批次学校中以最高分通过验收。微笑与欣慰中,渗透着旺小人的无数汗水,旺小获得的不仅仅是一项荣誉,更是一种精神力量,这种团结的力量推动着学校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2010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新区五星级学校等,今年又被评为无锡市推进有效教与学活动先进学校。正是旺小教师这群体的团结一致,相互协作,使旺小在推进教育均衡化、优质化的道路上,撷取一枚枚硕果,逐步成为新区一流的窗口学校。

和谐共进。一个优秀的团队,应该是一个和谐奋进的团队。旺小教师在勤奋中收获充实、在奉献中体验快乐、在集体中获得智慧、在团结中凝聚力量、在创新中实现理想。教师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工作并快乐着,成长着,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心灵上的享受。

校园里,师生关系和谐,平等和睦。教师节,学校开展“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教师纷纷走进孩子的家庭,特别是特困生、单亲孩子家庭,送去一份特殊的关爱,到处洋溢着真情。师生在和谐中争先、奋进。近年来,学校各方面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这种变化有学校环境的变化,更有教师精神状态、工作作风的变化:自信了,自我要求高了,更热爱学校了,凝聚力更强了„„教师的生命自觉,换来的是学生发展的更大空间。学生获得了自主和自觉、强健和自信的力量。课堂笑声多了,课后作业少了,合作能力强了„„对口中学反映我们的毕业生知识扎实,能力强、潜力大。更主要的是社会和家长给予了肯定,从问卷调查显示,学校社会声誉有了极大的提高,家长信任学校,长江路沿线很多外区学生也慕名前来就读。旺小的校园就是师生幸福成长、和谐生活的家园。

叶澜教授指出:教师除了教书育人之外,还要“育己”,把教师对创造的追求和实现,视为“教师职业内在尊严与欢乐的源泉”,探究教师职业生命价值实现的途径。教师只有找回主动赢得教师角色的意识,才能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近年来,旺小着眼于唤醒教师的生命意识,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动力,提升生命价值,培育生命自觉,不断丰富完善自我,旺小教师职业生命充满朝气,焕发活力,专业成长的路上铺满幸福之花。

该文在《江苏教育》2011年12月发表

第五篇: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讲稿

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讲稿

枫芸学区办公室

罗先成

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摇篮,也应该成为培养教师的土壤,是发展教师的动力,是提升教师的平台,成就教师的保证。“教师是立教,立校之本”,学校存在的价值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从途径和方法上看主要是通过促进教师发展达成学生的发展。只有学生和教师发展了,学校才能获得发展,只有教师获得发展,学生才有可能获得发展。发展学校首先发展教师,为此,我们提出:以理念为导向,以学习为根本,以赏识为角度,以激励为手段,以制度为保障,立足农村实际。“多一分投入,多一种学习,多一些反思,多一点执着。”充分发掘各种资源,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理念指导,促进发展。

学校发展教师的条件就在于学校可以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氛围,能过满足教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让教师想发展,让教师能发展。想发展是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能发展是解决所需物质、智力和信息的支持问题,两方面相融汇。我们认为“关注学生必须同时关注教师!”。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但同时也指出一个关键环节,教师是这场改革的具体实施者。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关键是教师的素质能否跟上。坦率地说,如果忽视了教师,而一味追求关注学生,难免会有筑造空中楼阁的现象。因此,我们坚持以三个理念来指导工作。

1.“内涵发展,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就是教师专业化水平要不断提高,学习是途径,反思是关键,创新是活力;均衡发展则意味着人人参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用老师们的话说就是:“校长要想自己是帅,教师就要个个是将!”这正是我校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理想目标。

2.“调动内需,促进发展。”教师的内需是其学习、工作源源不断的动力。通过创设条件,营造氛围来激发教师内需,提高工作积极性;再辅以任务驱动,明确目标导向,形成自我实现目标的高层次需要,最终走向自觉进取,促进成长,这是学校的另一个工作策略。

3。“赏识教师,激励成长”。这是一个根本的评价观,虽然我们有较健全的评价、激励机制,但是,学校对教师个体的期待、赏识就是最为朴实,也最为有效的激励。学生需要赏识,教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任何一个人,工作被认可、被赏识,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特别是我们普通的教育者,一线教师更是如此。如何尽力让教师感受到这一点快乐?那就是管理者应怀着赏识的心态去看待每个教师,用发展的眼光去看教师点点滴滴的教育行为,给教师提供发展平台、空间和机会。

二、搭建平台,促进交流。

教师的素质提高在课改背景下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与紧迫性。而有效的学习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读书做笔记这么一个层面上,更应该体现在具体的探讨交流和展示的活动中。1.开辟交流平台 新课程强调教师与课程、学生、学校共同发展,认为教师知识结构必须不断调整,专业技能不断提高。由此,构建学习化校园,倡导学习化教育生活,是新课程对学校、对教师的新要求,是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经过一阶段的学习思考与策划准备,结合课改要求与学校实际,尝试开展“每周论坛”、“对话与交流”、“网络学习”等活动,确定了活动目标、内容、计划、形式与要求等。同时召开了校委、教研组长联合会议,认真选定了学期活动的大主题如:《立足原起点实现新目标》、《帮助的力量》等。教师根据学校大主题确定主讲话题。如:《让班级活起来》、《培养学生自主习惯的培养》、《有爱才有教育》……把每周一下午第三节作为交流探讨的时间。活动采用专题讲座、漫谈交流等形式,话题涉及教育热点、实践发现、学习反思、困惑对策等进行交流。在交流活动中,还设置了主持人、主讲人,这个设置意味着一种责任的下放。责任感驱使主持人主讲人认真思考问题、捕捉信息、加强学习、勤于动笔。教师在这个过程的锤炼中,获得较佳的状态并展示了自我,从而感受到一种快乐,一种成就。

为确保活动的有效开展,让“交流平台”发挥作用,成为构建学习化校园的一个辐射源,我们强调了几个要求。积极参与 这也是一个目标,我们要求教师对这项活动不回避,或主持、或主讲、或记录、或漫谈、或争议思考……人人参与,那就意味着这项活动做有所值。

认真准备 “思考”是准备的关键之一,能否真实地去反思教育的现状、问题,不敷衍了事,决定着活动的实质性效果。这不仅影响工作成效,从中也从另一个层面展现教师个人内心深层的另一种工作品位。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要求主讲人要提前一周把讲稿送交主持人审阅并共同交流、完善,以确保发言稿的质量。

联系实际 言之有物,言之有效,关键还得联系实际。教育的现实性,要求我们谈论、思考的东西必须是现实而非空洞的,故其内容应来源于学习心得、实践发现、困惑反思,范围包括眼中的学校、班级、课堂、家长、学生等等。一句话,在我们的身边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学以致用 即借鉴与应用。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行则殆。这不仅是一个学习要求,也是一个工作要求。理论必须以实践来验证,学是为了用,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切都是为了现实中的教育服务——教育教学工作。因此,我们如何在交流中借鉴,在反思中改进,以有效地促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教育。这一点是“交流平台”的归宿之一。

“交流平台”活动的开展,开辟了教师交流新平台,突出了参与、交流、探索、争鸣、促进、发展的实践活动。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学习氛围的形成,对构建学习化校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现实的积极作用。实践证明,“交流平台”不但是教师学习的交流平台,更是教师参与的锤炼天地。

2.研训结合 教育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门面。只有教学质量得到保证,学校发展内涵才能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就能够得到验证。所以,我把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有机的相结合起来,构建“学习——交流——行动研究”的校本研训模式。校本研训立足于教师参与学习、交流和实践,开辟具体的载体或平台,以问题攻关为主方向,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和设想,来源于实践,服务于教育,以此引导尝试行动研究,推动校本教研工作的有效实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校本研训以 “学习”为基础,与《走进大师》、《教育智慧》、《教师成长》《福建教育》《江苏教育》《课堂密码》等教育阅读活动相结合,与“课题研究”相结合,与教研交流相结合,与“教育教学反思”相结合,促进内化学习。

教研方面,各教研组固定每周有半天的教研时间,全校确定一个学期总的教研主题,教师根据学校制定的大主题和本班实际确定自己的子课题开展研究,教师定期以公开课的形式就该课题研究情况向教研组做汇报,并为大家做本课题的专题讲座。教研组结合公开课的实施情况也向教师提出建议,以便更深入地做进一步的研究。学校从说课、集体备课、开课到评课,规范了教研活动流程,并围绕主题规范整理形成各环节文字材料。如围绕教研主题,结合课例,开课教师需要撰写说课稿、教学设计、教后反思,组织者则要整理教研记录、教研小结等各种材料;以“校长走进课堂”月活动为契机,在活动中,教师感受到教研是一个严肃而认真的工作,从而行之有效,言而有物。教研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合作交流,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

为促进教师提升专业理论水平,我校要求教师在平常的工作之余要加强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如摘抄好优秀的案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写教育随笔,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我校以“材料集成”为手段,促进教师系统整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先后整理汇编了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手记、论文心得体会以及学校教研材料。

3、手记反思 手记是成功经验的积累和失败实践的反思。教师在手记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发现不合理因素;在反思中,不断获得体验,积累经验,改变做法。为此,教师每周至少撰写1篇教学手记、教后反思并作为学校常规月自查的一项内容。同时,为鼓励与推动,我们汇编了教师教育手记集《耕耘》—教师手记选,鼓励教师踊跃在教育书刊投稿。

4、网络交流 整合各种教育资讯,构建校园信息库,给教师提供跨时空多领域的学习、展示、交流、合作的平台,这是学校适应信息社会,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教师博客和团队博客,发挥电脑和网络的作用,致力使教师个人资料、学校工作资料规范合成。一方面使教师在信息集成中得以锻炼;一方面促进教师开放交流,资源共享,拓展教师交流空间,增加学习渠道。同时通过网上交流,又展示了自我。现在,我校每位教师都有简历媒体资源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有效教学。显然,网络建设又开辟教师专业成长的一块活动阵地。

三、课题探究,促进发展。

新课程强调,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应是学习者、研究者。教师的工作转型,课题研究是一个有效的媒介。

1、课题引入 引进的优势就是指导相对到位,资料相对丰富。几年来,我们有参与了“作文生活化”(国家级课题)、“发展性评价”(县级课题)、“构建学习化校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县级课题)、“新课程课外阅读”、(县级课题)“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县级课题)的探究活动。

2、课题创生 《自查与反思》是我校在学习工作摸索中感受创生的市级研究课题。目前,我们还在围绕这一主题,指导教师尝试从“有效课堂”、“课外阅读指导课” “课外阅读欣赏课”课堂教学新模式、“小太阳”少先队管理新方式等主题进行了相应的探索。

各校老师为改变学生的学习理念,凸显教师的课堂主导地位.创设民主、平等、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

四、自我反思,促进发展。

制度是保障。为了有序地开展活动,引导教师成长,学校建章立制是必要的。但是,没有教师的自觉反思,就不可能实现专业成长。为此,制度建设必须注重引导教师自我反思,在反思中发现问题,调整做法,不断提高自律素质。

1、自查反思 我们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尝试建立了自查反思式的管理工作体系。评价主体注重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教师自评、同事互评及学生、家长参与评价;评价内容不仅涉及教学常规,还向课堂教学、师德拓展;评价期限除平时评价以外,还对学期、学年进行评价。为使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校制定了《常规工作要求》、《常规自查工作要求》、《随堂听课制度》《师德内涵》等制度,配备相应的评价工具如:《教师职业道德自我评价表》、《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自我评价表》、《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表》、《课堂教学同事评价表》、《教师评价表(学生、家长)》、《常规自查表》,“自查 反思”式的管理体系的建立,强调了教师参与、主动反思;强调交流与沟通,以利共同发展;强调真实、客观。反映教师个人与学校的自我反思与工作调整,从而引导教师自律,促进教师成长,实现了教师的自身价值。

2、记录成长 我校教师在办公电脑每人建立一个成长档案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建立是一种基于“学习与反思、记录成长历程”的教师发展目标引导的档案袋管理。主要包括生涯规划、我的学习、交流与反思、教育与教学、教育科研、我的成果六大部分。收集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个性化有价值的过程性材料,以帮助教师更条理地看到自己的工作历程。

同时,我校还成立以校长及教学骨干为主的档案袋开发小组,负责档案袋的假设、验证、交流、实施。成立以校长及教学副校长、教研组长为主的档案袋管理小组,负责档案袋建设的指导、组织交流、实施建议工作。为确保档案袋能真正促进教师反思、总结、调整,我们还制定了《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工作原则》及《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工作要求》。确定了真实性、操作性、过程性、人文性、自主性和多元性相结合的工作原则。

档案袋的建立让教师在自查中不断地反思自我,在反思中不断地调节自我;引导教师在工作中加强学习,促进反思与交流,在交流中走向成长。总之,教师在不断的反思、总结、调整中,在自觉的学习、交流中,促进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促进专业水平的提升。

五、培养骨干,促进发展。

一位教育说:“具有教师发展功能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

1、引领和促进,发展教师。他们专业发展,但专业的发展力不开学校文化精神,人文精神和思想精神等的构建,失此,专业的发展只能是急功近利,不可能是持续深入的发展的。

2、发展群体,发展教师。致力于形成“万紫千红春满园”的局面。但要以突出的一个个体带动优秀的群体。一个未能也没有形成核心人物的学校,它是教师发展不可能是百舸争流的。

3、骨干培养,发展教师。学校发展的真正支撑是教师,骨干教师的培养给学校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学校必须注重支持、培养骨干教师。在学校资金极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支持了市级骨干教师、县级骨干教师的培养,同时有意识地给教师压担子、促发展,培养校级骨干教师。骨干教师的培养,凸显了教师在学校的影响地位,在某种意义上树立了学校首席教师地位,不仅肯定了教师,促进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也营造了一种氛围,带动着其他教师的成长。目前,我校已有市级骨干教师2名,县级骨干教师5名,中心校级骨干教师4名。

2、活动推介—— 塑造校园名师。名师之“名”必须扬“名”,我们努力争取各种机会,鼓励教师参与各级赛课,让教师在各级优质课、公开课,校际交流课,带教示范课、中心校本培训等活动中展示、推介。同时创设机会,让教师在活动主持、评课发言、学习交流等活动中加以锤炼,凸显能力。近年来,我校已有7位教师在中心校校本培训中做专题讲座,多名教师也成为中心校的学科带头人。名师之名,让教师在普通的岗位上体验到一种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正是形成自我发展需要的一个影响因素。

校本教研,激发了教师的内驱力,营造了一中良好的学习氛围;教研活动的开展,使教师的日常教学更符合新课程理念,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教研活动的开展,有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走符合学校的校本教研之路,开展适合教师实际的校本教研活动,让每位教师在研究自己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下载教师专业成长现代化发展的自觉追求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专业成长现代化发展的自觉追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复习题

    一,选择题1.强调教师在其专业工作中应扮演“对话者”与“合作者”的角色,这种观点属于西方教育理论流派中的 A、人本主义B、建构主义 C、实用主义D、批判理论 2.专业的核心特质......

    激发生命自觉,教师成长5篇范文

    激发生命自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有这样一个团队,她点燃教师智慧的光芒;有这样一批教师,他们追求一辈子的成长;有这样一群学生,他们驰骋于个性发展的生命课堂;有这样一所学校,她正成......

    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笔记教师要有教学智慧 教师的教学智慧是能从很多杂乱的知识里面提炼出一种核心的知识来。其主要显示为教师的“课堂”行为。“教学智慧”概括为三点,第......

    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 牛家营子初级中学——张爱民 一、强化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体现在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集体和对待自己这四个方面。对待事业要爱岗敬业,对待学......

    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有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对一位校长或教育管理工作者来说,关注学生首先应从关注教师开始。”作为一名管理者,只有做到以教师为本,教师才能做到以学生为本。现在越......

    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笔记 利用暑假读了刘良华教授的《教师专业成长》,感觉到刘良华教授是一个充满智慧、幽默风趣的人,他就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形象。这是一本催人奋进的书,......

    追求高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五篇]

    追求高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建湖县裴刘学校 高效课堂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如何追求高效课堂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也是促进教师专......

    师德修养教师专业发展的道德追求

    师德修养教师专业发展的道德追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高品质的教育有了更迫切的需求。高品质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教师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