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追求高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追求高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建湖县裴刘学校
高效课堂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如何追求高效课堂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高效课堂绝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发展。在近湖中学盟主的倡议下,联盟校组织开展“主动、互动、灵动” 高效课堂主题研讨活动无疑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及时的。下面我就我校的一些做法谈一谈我们对构建高效课堂的思考,如有不到之处,还请各位同仁指正。
一、反思课堂,找准课堂高效的切入点
1、加强学习,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
我校编印了高效课堂理论学习材料,鼓励教师认真学习钻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加深对高效课堂的理解和探究。我们采取校内集体学习、自学、和互学相结合,并利用单周、双周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专业理论学习、优秀教学案例的研讨活动,每周至少组织一次教研组内的研讨活动,促使教师互相学习,互相研讨,共同提高。通过学习广大教师认识到必须转换角色观念,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彼此给予、心灵真诚物对的过程,必须注重对学生的启发,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入课堂,多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并对他们给予积极鼓励,从而让课堂变得有趣,变得高效。
2、找准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我校构建“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剔除课堂泡沫,从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入手,强化教学常规,要求老师们提高课堂驾驭能力,让每一分钟都用到刀刃上。学校列出了“课堂泡沫”的种种表现,要求老师们对照检查,逐条改进,不断提高。比如个别老师习惯“拖堂”,有的老师上课“满堂灌”,经过整改,这些缺点都一一消失了。我校还要求老师们坚持写教后反思,教学案例,教学精彩片断等,要求各班成立学生学习小组,“一帮一”、“兵教兵”,要求学生做到“堂 1
堂清,日日清,周周清,人人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我校对备、教、改、导、考等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每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问卷调查或召开学生座谈会,每学期两次开展全体学生和家长对每位教师的评教活动。
3、重点剖析,统一追求高效课堂的认识。
我们抓住影响课堂高效的重点问题进行了剖析,形成了相应的认识。老师们一致认为高效课堂来自于有效研讨,来自于精心准备,来自于自觉反思。要优化课前准备,为提高课堂效率作保障;优化时间安排,让课堂45分钟产生最大的效益;优化学法指导,探究最佳教学途径;优化评价方式,保证学生全员高效参与;优化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学习氛围;优化教学反思,敦促自己改进教法。
二、研究课堂,把握高效课堂的落脚点
1、抓实集体备课,夯实高效课堂基础
我校委派得力的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和年级备课组组长,要求教研组、年级备课组组长认真组织本组成员备课。着力抓实集体备课工作,建立“一人先备-集体备课-分头细备”的“二轮备课制”。具体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内容、定方式、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教学训练统一)“一灵活”(教法学法灵活运用),实现了同学科老师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经验通用、失误同戒。
2、转变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发展
我们要求教师要牢固树立“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这一教育理念,把学习的时间真正还给学生。课堂上,教师的主导应“导到为止”,切不可繁琐分析,疲劳训练,45分钟的课堂学习时间,应保证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二的时间。此外,让学生自主学习,要给予学生自主思维的空间。我们要求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身角色定位于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鼓励者、引导者。当然,最关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应把学习方式的选择权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提问。“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学习探究活动中,我们要求教师不仅仅提供教材或资料让学生去理解、记忆,而应呈现一个个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多问几个
“为什么”、“怎么样”,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从多种形式、多种层面去求得答案。要使学生不仅“爱问”,而且“会问,形成较强的质疑解疑能力。同时,教师不能让学生按照自己设计好的“圈套”回答问题,而应该引导学生敢于针对课文内容、课外读物、针对社会生活、针对教师和同学的不同观点等等提出质疑,敢于挑战教师,挑战权威,甚至否定权威。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哪怕是一点点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也一定要精心保护,给予鼓励。
3、推行“三课”活动,追寻高效理想。
一是骨干教师示范课引路。各级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带头上高效课堂示范课,课后及时组织教师研讨;二是青年教师见面课。初来我校的新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亮出其优点,摸准他们的不足之处。三是比武课互促提高。采取课堂教学大比武使青年教师得到锻炼和提升,邀请教研室领导,兄弟学校的骨干老师到我校把脉指导;同时继续开展 “我最满意的一份优秀教案” “学生最喜爱的一堂课”比赛评比活动;
4、开展特色教研,营造教研文化。
我们鼓励教研组开展富有特色的教研活动,如同课异构活动、互换教学班授课活动、集体创意备课活动、“我为课堂挑挑刺”活动等,开展了富有成效的课例研讨,形成独特的教研文化。为了满足教师自我提高的愿望,我们把学习交流当着一种荣誉,抓住教师的每一点进步,鼓励教师外出参加教研活动。从去年开始常州实验小学对我校进行了对口帮扶,我们将力抓这一机遇,3月份我们将邀请常州实验小学的老师来我校送教,4月份我们到常州学习,让我校的青年骨干老师与常州实验小学的国家级、省级名师零距离切磋交流,提高我校广大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
三、延伸课堂,抓住师生成长的结合点
高效课堂不单指狭隘的45分钟课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延伸课堂引活水,是促进课堂高效、师生成长的得力举措。
1、研读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
要求老师们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及其解读,从编者的角度去钻研教材、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树立课程意识。认真通读所教学科的全册教材,了解全册教材的内容,明确这些内容在整个课程的知识结构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理清教学目标。
2、推行“五个一”活动,引导教师主动反思。
“五个一”即读一本教育名著,写出读书随笔;上一节公开课,写出教后反思;整理一个教育故事,写出案例评析;开展一个问题研究,写出教育论文;研究一位名师授课,写出学习感悟。特别是我们的学习笔记要求:学有所得,学能致用。
3、开展课题研究。
教育科研是促进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我们提出“人人有课题,个个会研究”的口号,号召全体教师都来做“科研型”老师。我们围绕两个县级教科研课题,《新课程下物理实验有效教学的研究》、《初中数学课堂训练有效性研究》开展研究工作。同时开展群众性的教科研活动,鼓励青年骨干教师大胆进行探索。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构建高效课堂路漫漫,我们只要心怀梦想努力去设计,用心去实践,一定会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方向,踏出属于自己的道路,从而迈上更新的台阶。
2012-3-28
第二篇:演讲稿追求高效课堂促进专业成长
追求高效课堂,实现专业成长
莱阳市府前中学 李翠兰
每到放假,学校组织每个老师都要学习,或集中学习,或个人自学,形式多样。学习教育理论、学科专业知识、制作多媒体课件等等,内容广泛。假期结束返校的第一天,迎接老师们的就是紧张有序的基本功大赛。这已成为我们府前中学的文化特色之一,现在作为教师的我已经渐渐习惯并理解了这样的假期,只有博学多识,才能更好的教书育人。享受在如此有压的假日里,我休息着,学习着,提高着、也进步着。
这个寒假我们的学习内容之一是重温隋主任所做的《在教学常规落实中求规范,在教学常规创新中出特色》报告材料。我记得在听这个报告的时候,我为忙于“开学第一课”而错过,感到遗憾。我曾想以后有机会一定补上,这个假期终于如愿,于我而言,真的是太好了。
下面我把假期学习的一点体会和大家交流一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常规教学和教学常规的理解。
常规教学就是指的我们的日常教学,他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常态,它是分层次的。常规教学的层次越高,相应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就越高。常规教学大致分四个层次:高效课堂、有效课堂、低效课堂、无效课堂。我们每一个人的起点不同,常规教学目前所处的层次参差不齐。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树立这样的信念:追求高效课堂、确保有效课堂、减少低效课堂、杜绝无效课堂。
从评价一堂好课的基本条件来看,叶澜教授认为“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的课”就可以算是好课,就是有效教学的课。我们学校经常组织教师进行听评课活动,我也常会听到领导和同事们评价我的课,如 “你这节课上得不错”,“在我们班你上课的时候学生挺活跃的”,“这部分内容应该这样处理”,“你课讲得挺细的”,我知道这是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鼓励和鞭策。综合所有的标准反思我上的每一节课,并不完美,或多或少,都有遗憾,都是有待进一步完善的课。但是我能感受到我在进步,如教态越来越自然、教学越来越流畅、师生关系逐渐和谐、教学效果渐趋高效等等,我确实是在用心去领悟、实践教学常规的。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我不敢保证我在落实教学常规的每一个环节中都是有效的、高效的,但我相信最好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我一定会在永不止步的学习中、在最追求和谐高效的教学实践中成长起来。
第三篇:服务高效课堂的教师专业发展
服务高效课堂的教师专业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改革从未停止,而“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改革”。①高效课堂作为一种课堂改革形式,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旨在提高教学的效果、效率和效益。但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无论何种改革,教师是改革的直接实施者,所以教师专业发展也需提到日程上。基于对淮北市中小学的考察,结合具体实例,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感三个方面阐述服务高效课堂的教师专业发展。
一、专业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在现实的教学情境中,丰富的专业知识可以使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更能够轻松地应对学生的各种疑问以及各种教学突发情况。为了更好地实施高效课堂,安徽省淮北市各学校积极努力地提出各种措施,以促进和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
1.本体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主要包括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学科体系、该学科的发展脉络以及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高效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淮北市中小学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如首府实验小学倡导教师大练教学基本功,包括粉板字书写和学科基本功。关于粉笔字的书写,教师首先自练,然后学校统一时间组织,统一内容考核,校内展览。在学科基本功上,学校克服部分学科专业评价难的问题,对于语文教师的课文朗读与背诵,教师必须背诵要求背诵的部分,做到“要求学生会背的,教师必须先背”,数学教师开展简便计算和限时口算,心理教师开展说课,体育教师的口令、队列、校园集体舞,音乐教师的键盘、舞蹈,美术教师的书法、素描等,做到了学期初明确内容,过程中组织训练、期末考核,教师的学科基本功水平大为提高。
2.条件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法等相关的教育心理知识。高效课堂是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的课堂,掌握这些教育心理方面的知识不仅是教师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也是切实践行高效课堂所必须具备的。安徽省淮北市实验学校着重强调条件性知识的重要性,要求对青年教师实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为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性知识的学习,包括教法、学法、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当前国家的相关政策等,培训的主要目的在于让这些准教师们对日后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和标准;又如淮北市袁庄实验小学要求教师阅读经典著作和教育名著、报刊。教育教学理论专著是教师的主要学习材料,除此之外,定期向教师推荐阅读文章,如《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等。2014年学校还出台了《袁庄实验小学创建书香校园教师读书计划》,并通过“四个学习策略”和“一项制度”来引导教师形成学习的风气,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性和实效性。“四个学习策略”是:在学习形式上,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以个人自学为主;在学习时间上,集中学习和业余学习相结合,以业余学习为主;在学习内容上,杂与专相结合,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程理论为主;在考评方面,以检查学习笔记与理论指导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为主。“一项制度”即教师自学制度。具体内容有: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阅读一本教育名著,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做3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要求摘记和体会、学习与反思相结合,每学期写20篇优秀的教学案例及反思,教学故事、教学心得、教学论文等不少于2篇。教师的理论知识贯穿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个过程,教师在掌握最基本教育问题的同时,联系当今教育热难点,引发自身的思考,将得出的结论实行于课堂之中。
3.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这种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是教师对复杂的和不断变化的教育情境的一种判断和处理。”②为了促进高效课堂的实施和青年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快速增长,淮北市黎苑小学启动了“青蓝工程”,年轻教师与有经验的老教师进行师徒结对,形成一对一的言传身教,经过努力,一大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并且向骨干、名师型教师方向发展;淮北市袁庄实验小学结合本校实际,提出青年教师“升格”培养,通过课例鉴赏、评课说课、反思课例、实践课例使理论付诸实践;骨干教师“风格”培养,通过经常性的高层次培训,精心打造名师队伍,谱写名师队伍的新篇章。
二、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可分为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专业能力的高低是决定高效课堂是否高效的关键因素,因此,淮北市各学校格外注重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在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促进科研水平的提升。
1.教学能力。教学能力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学技能,包括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教学实施的能力、教学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淮北市各学校为了深入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学习交流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创建高效课堂要求实施的策略有四:
(1)建立听课评课制度。任集中心学校为了推进高校课堂,实行“双听双评”活动,“双听”即建立每日一节公开课制度和每周推门听课制度,“双评”即实行“课堂教学简明评价”和“课堂监督简明评价”两种量化制度。而黎苑小学则开展同组听课活动,学校每学期都进行同组听课互评,由于同组教师所讲授内容相同,通过互相听课可以取长补短,听课之后再评课,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听课评课制度的实行,提升了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
(2)探索教学模式。烈山区实验中学经过反复实践与调研,提炼出更加贴近本校实际的文科“1-2-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理科“1-4”悟性教学模式。“1-2-3”高效课堂教学即追求一个目标:通过课改打造师生共同发展的高效课堂;实现两个转变:即课堂由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合作学习为主;夯实课堂三个环节:即课堂由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对学和小组互学、反馈提升三个环节构成。“1-4”理科“悟性教育”教学模式,即一个理念: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四个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疑答难、归纳总结;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此模式重视知识的生成过程,不提倡学生预习,让学生在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淮北市实验学校在数学学科中率先实行分层教学,教师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不同层次地进行教学,有效地提高了数学的教学效果。
(3)促进教学反思。淮北一中通过组织公开课、观摩课等活动开展课例研讨、主题教研等,帮助教师通过反思促进教学,这种反思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就课堂教学而言,既有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行动前反思”,又有教学过程中的“行动中反思”,还要有教学后的“行动后反思”。反思的主要内容为: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行之有效;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养成教师对自己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除此之外,还要求教师撰写课后反思纪录,每月提交两次反思报告,每学期提交一次总的反思综合报告。现在学校教师已经养成了写反思的良好习惯,反思已成为教师发展的动力。
(4)参加竞赛。综观淮北市学校关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方法发现,鼓励学校教师参加市级以上的比赛普遍存在,如微课的设计以及各类课程竞赛。淮北市梅苑学校先后组织了语文、数学、历史、英语等教学比赛活动的选拔指导工作,被选拔出来的教师参加省市级教学大赛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淮北实验学校也鼓励全体教师参与微课的学习和设计,在进行微课学习和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从一开始的不动、不上手到最后的熟悉、顺手甚至熟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提高了教学设计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2.科研能力。关于科研,教师的优势在于“教师是教室的负责人,而从实验主义者的角度来看,教室正好是检验教育理论的理想的实验室。对那些钟情于自然观察的研究者而言,教师是当之无愧的有效的实际观察者”。③“日常教学生活”是教师研究的对象,它包括课堂内外的方方面面,是教师意欲弄清的一些教学问题。高效课堂区别于传统课堂,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淮北市中小学的主要解决途径为申报课题和开发校本课程。
海宫学校明确提出教师专业化发展要与教育科研有机整合,进行有效地研究实践探索;同时,要开展校本培训,努力做好校本研修。淮北实验小学也鼓励教师申报课题,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进行科研工作。这些学校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时,不忘提高其科研能力,而将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有机结合最普遍的方式就是开发校本课程。这对于学生、教师和学校来说都是最实用的,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并结合本校的教学特色开发出合适的课程,不仅做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也最合适学生的发展。而教师在研究和开发的过程中,无形地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探索能力,其实也就是他们的专业能力得到了训练和发展。烈山区第一实验小学召开专门会议,规划本校“十二五”期间学校的发展,拟定课题研究,申报淮北市2014立项课题。以部门、教研组、骨干教师个人课题为辅助,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通过学校的团队配合已立项的课题《淮北矿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小学高年级个性培养实施探究》开展教科研工作。
三、专业情感
“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专业情感三者之间是紧密相连、互相影响的,它们同时存在于教师的行为之中:专业知识是基础;专业技能是保障;专业情感是贯穿于三者之中的灵魂,内隐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当中,并在适当的时候彰显出来。”④因此,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态度以及教学能力之中,都体现着教师的专业情感。淮北市各学校在培养教师专业情感方面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热爱。
1.对教学工作的热爱。袁庄实验小学依托《教师专业发展考评报告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强化责任意识,进一步完善落实有制度、有计划、有检查、有考评的良性工作机制,学校使用《教师专业发展考评报告册》为手段,将教师的专业情感提升作为常规工作抓实抓牢。学校通过相关的评测机制,将这种专业情感量化在了教学工作中,并通过这种激励的方式保证着教师专业情感持续的发热,不变质。
2.对学生的热爱。市一幼提出要“加强师德建设,规范保教行为”。目前全社会对教师师德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升,这也从情感的角度反映出当今社会教师在教师的岗位上存在着不少问题。师德的缺乏是由多种原因综合影响,来自家庭、生活、事业等的压力,但最主要的还是教师对自身角色出现了困惑和迷茫,也可看作是“专业情感的出轨”。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体罚的现象也是比比皆是,更有甚者对幼儿实施殴打,这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行为背后,就是教师的师德,缺乏对学生的爱。因此,在教师的日常规范里,严格要求建立师德是十分有必要的。淮北市梅苑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要用行动去写好一个爱生的故事,使教师的道德理想成为道德实践,对爱生故事要定期做好总结,形成一种爱生的校园文化。此外,每学期组织教学开放日,让家长也成为监督者。
高效课堂所追求的是用较少的教学准备来获得较大的教学收益,这种课堂中的教师不是沉沉地背负学生走路,而是引领学生愉快地前行。⑤无论是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抑或专业情感都需跟上课堂改革的步伐,最终提升教育质量。
注释:
①陶立国,王毓新.抓住关键环节 构建高效课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5):51-53.②何?B?B.重庆市高师院校学生多元化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1:17.③高慎英.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化”问题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3):31-34.④吴义霞,何善亮.论师爱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1):32-33.⑤迟学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文化思考与行动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2(5):37-40.
第四篇:立足课堂 追求高效
立足课堂 追求高效
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且高效的课堂教学是现今课程改革研究的重点,应该说具体的方法、方式多种多样,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摸索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下面就结合这两年我的低年级教学谈一些自己的做法。
一、创设恰当的情境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通过叙述、实物演示、多媒体课件或绘画再现、音乐渲染、课本剧表演等多种手段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蕴涵哲理的特定范围,以此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一年级识字课《在家里》,课文《小小的船》,上课前教师播放音乐《我爱我的家》和《小小的船》,学生们在轻松的音乐声中放松了情绪,产生学习兴趣,课上能积极和老师配合学习知识。《清澈的湖水》一课,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湖水的图片,把学生带入优美的自然景色中,学生心中自然会认为这样美的湖水是不能被污染的。
二、教会有感情地朗读
语文课堂与其他学科课堂的区别,就是书声朗朗、朗朗书声,如果没有读书声,几乎就不是语文课堂教学。所以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技法。
在课堂上教师如果只是单调地强调要有感情,或者教学生怎样读,但学生没有亲身的感受,感情也表达不出来。而如果为学生创设一个具体情境,让学生有感而发,读起来自然就会声情并茂。如《葡萄沟》一课,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水果和凉棚一般的葡萄架和五光十色的葡萄,说出自己的感受,再带着这种感受去读课文
三、激发学生的情感
儿童的情感非常易于被激起,如果他们产生了丰富的情感,那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会更丰富,更为深刻,更为主动。我们语文教师力求“把感情带进课堂”,让学生喜欢教室,喜欢上课,这也是所有老师所追求的。
要使学生对学习投入情感,首先必须教师要有情感。教师要善于把自己对于教材的感受和对于生活的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使学生的思想与认识的遭遇、联系在一起,产生情感的共鸣,课堂教学就会激情绽放。如学习《快乐的节日》时,让学生谈谈自己过六一儿童节时的感受,说一说热闹的场面,再朗读课文,感情自然被激起,不必做过多的讲解就会理解课文的内容。刘江慧
四、营造想象与合作学习的空间
“新课标”要求:阅读教学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活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多维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在活动情境中展开想象,学生就容易说出自己心里的话。
小组合作学习是引发互动的一个有效策略, 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共同探索,建立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的教学氛围。“新课标”下的课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合作的空间,通过阅读探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独立学习的结果加以补充和修正,也可以发挥同伴的监督作用,促使更多的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小组交流识字方法可以使听的和说的学生都加深记忆,利用多种方法记住生字。
五、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中要切实加强“双基”的教学和训练。加强语文字、词、句、段、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训练,这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要把语文课上成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课。课上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但也要避免“贪多嚼不烂”,教学中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就形不成教学重点,难点也难于处置,所以课上要设计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如《葡萄沟》一课中设计通过比较句子理解“茂密”、“五光十色”、“一大串一大串”等词语,练习用上“因为„„所以„„”和“„„是因为„„”的句式说话。《画家和牧童》一课给学生推荐成语练习说话。这样让学生一课一得,逐步提高学习能力。
总之,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课堂里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自主学习,去理解,去感悟,以获得全新的体验。
第五篇:培养学生能力 促进教师发展 打造高效课堂
培养学生能力 促进教师发展 打造高效课堂
——白银市三中校本教研活动综述
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我校遵循“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合作探疑、竞争展示、当堂达标”的原则,从2011年5月开始逐步在学校各年级推行“自主预习、合作交流、展示拓展、检测反馈、归纳总结”的五环节自主合作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打造高效课堂。为使本次课改取得预期的成效,学校大力倡导校本教研活动,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挖掘教师潜能,培养学生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现就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的一些思路和做法作一小结。
一、明确一项任务
随着生本教育理念的确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专业化的提出等,对教师提出了挑战,相应地对教研工作的目标要求更高了,我校领导认识到“校本教研”要真正服务好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使全校教师明确一项任务,即以学校发展为本,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的诊断与评价为切入点,研究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手段、课程评价、研究开发教育资源、探索教学规律、组织指导课题实验,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活动以及专题性研修活动。“校本教研”的出发点是解决学校和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水平和教育科研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的需要就是教师的需要,教师的提高也必然带来学校整体质量的提高。这样,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教师的提高间构成的良性循环,也正是“校本教研”全部努力的目标所在。为此,在学校各种会议上,我校张绪兴校长和其它学校领导反复强调,全体教师要真正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课堂教学改革和校本教研的任务,认真学习实践五环节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把握其精神实质。在课堂改革和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反对拿来主义,所有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风格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所教班级的学生实际,走出具有自己风格的教学路子。譬如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在编写和使用导学案时一律手写,防止直接网上抄袭借用,重点突出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重视学生活动和教学评价的预设和创建。为了使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规范,建立了课改问题征集制度,每周四下午第二节课后,年级组长给各班学生和任课教师下发《课改问题征集表》,就一周工作和学习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的反思总结,提出教学中的问题和建议,教务处就征集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整理和归纳,对带有共性的问题提交学校课改领导小组会议解决,已经解决或形成统一思想的解决办法和措施,周一教研例会由教研组长负责向任课教师进行反馈;没有解决的问题交周一教研例会反复研究解决。真正把“校本教研”的落脚点放在改进学校的工作,提升学校课堂教学的水平上。
二、突出两个活动
1、突出校本培训活动
学校每个教师应当是先进教育理念、先进教育思想的传播者,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研究者,也是教学研究活动的参与者,是教学过程的管理者。除认真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级课标教材培训、教学研讨、网络培训和其它培训外,我校领导积极倡导开展了多层次的校本培训活动,努力在课堂教学改革和“校本教研”中,使教师实现教研工作观念的转变,即从侧重组织转到侧重研究;从侧重管理转到侧重参与;从侧重指导转到侧重引导。学校修订了《教师业务学习培训制度》,出外学习的领导教师,必须撰写有质量的学习汇报材料,向全体教师或教研组内教师进行传达,教师必须就自己的感悟,写出自己的心得。2011年3月份,张校长由区教育局组织前往山东省一些知名的中学学习考察,被山东青岛四十四中“亦师亦生,教学合一”课堂教学模式所吸引,回校后向全体教师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2011年4月底至5月10日,我校先后组织部分和全体教师前往兰州市榆中县小康营中学听课学习,学习后全体教师被小康营中学师生课改的精神和改革获得的巨大成功深深影响,从而揭开了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序幕;2011年10月,张校长、李主任参加了教育部“第五届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返校后两人分别就学习杜朗口中学等教改先进学校经验的感悟进行了两场专题报告;2012年10月,张绪兴校长就参加全省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班的学习心得体会向全校教师做了主题为《课堂教学改革与学生评价》《打造和谐团队,营造和谐校园》的两场专题讲座。年承泽副校长、吴正峰、苏文红等人在山西太谷县学习和参加国培计划培训后都进行了认真的汇报,教师外出学习汇报展示活动已成为我校开展校本培训,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成为我校校本教研活动的一项常规制度,有效地促进了全校教师对学习成果的共享与交流。在校内,课改伊始,学校组织领导、教师和全体学生观看了杜朗口等中学课堂实录,举行了课改经验学习培训,并由学校领导、教务处组织每学期召开各班学习小组组长会议,进行小组建设培训,落实小组合作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要求等等。学校还积极倡导教师及时就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撰写心得体会,目前已编印了《白银市三中课改文集》两期。每学期一次的课改经验交流会,为全校教师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已有近30位教师分别从听课的作用、导学案的设计、课堂教学、学生评价等多个方面介绍了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做法、成功经验及困惑,教师们在交流中分析透彻,言辞恳切,既展现张扬了自我,也使每位与会教师都深有感触,收获颇丰,有力地促进了我校课改的步伐。
2、突出集体备课活动。
在课堂教学改革和校本教研工作中教师要形成读书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克服被动性、盲目性;重视教师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为了倡导科学精神,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提高教学研究质量,我校加强了集体备课制度和活动的落实,制定了《白银市三中集体备课制度》,在集体备课中紧紧围绕着学校和教师的实际状况和发展需要,重视教师已有的实际经验和现存缺陷,备课的内容可以是课程教法方面的,可以是教育观念方面的、也可以是教育技能方面的。通过集体备课力图使教育理论的学习成为教师希望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内在需要和自觉行为。使教研真正从校外、课堂外回归了校内、课堂内,使教师的专业发展、专业能力的提高真正落到实处。在集体备课中,形成了《白银市三中导学案编写与使用指导意见》,明确了各学科导学案编写使用的基本要求;明确了我校五环节自主合作学习型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确定了周一教研例会集体备课步骤,备课前,由教研组长确定分配备课内容(下周的课),通知备课组成员,确定主备人(年青教师),编写导学案初稿;备课时先由主备人说课,说课标要求及本课学习目标;说教材的结构、层次、前后知识的联系及编者的意图;说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说精选的题目(检测反馈题、课堂巩固练习、课外作业);针对主备人说课,组内成员进行讨论补充,提出修改意见,形成规范的教学设计;备课后,根据组内讨论的结果,同备课组成员再次交流讨论,主备人重新书写导学案(制作课件),交教研组长、教务处审批后印刷,下发学生。在教学结束后要求教师及时写出教学反思,捕捉教学中最深刻、最难忘的亮点或不足进行反思,一是捕捉、感悟;二是吸取和改进,并于下周集体议课时交流。
三、强化四项措施
要使课堂教学改革和校本教研取得新成效,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我们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逐步改变了过去“单打一”的教研模式,健全和完善了校本教研机制,形成了人人参与教学研究的氛围。具体就是强化四项措施:
1、完善“校本教研”工作体系,规范“校本教研”制度,制定“校本教研”工作评估、测评办法。明确教务处、各教研组、年级组进行“校本教研”的职责要求,每周定期召开周一教研例会、周五课改领导小组会议。在原有基础上,先后出台并制定了《周一教研例会制度》、《周五课改领导小组会议制度》、《班主任例会制度》、《“两操一活动”管理制度》、《教师听评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师业务学习培训制度》、《课改问题征集和反馈制度》、《领导包级包班教师包学生工作制度》等一系列课堂教学改革和校本教研常规工作制度,教务处并为每一个参与课改的教师建立了课改教研档案。在学校组建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教研”教科研领导机构,并吸纳教务处、教研组、年级组等部门负责人参加“校本教研”考核组。一是开展听课、评课,定期检查、随机抽查、跟踪督查,实施实验课堂教学改革质量监控;二是定期对各教研组、年级组组织的活动情况、效果进行监督检查考核;三是定期对学生质量进行测评,检查“校本教研”实际效果。
2、以课堂教学的诊断与评价为切入点,探索新途径,落实新模式
“校本教研”的核心环节是教学改革,这次课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教与学方式的根本转变,所以,抓好教学改革是落实好校本教研,完成好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我们的措施是:一按照《领导包级包班教师包学生工作制度》的要求,学校领导各引领一门学科,每周要深入指导课堂教学,对部分教师采取蹲点、跟踪指导的方式,与教师一起备课、听课、评课,和老师共同探讨新的教法与学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二各教研组每周至少安排一节组内互听互评课,教务处每周组织一节新教师的汇报课、组长示范课或其它观摩课,每年组织一次全校优质课竞赛活动和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三所有任课教师全部开放课堂,对学校领导、任课教师、总务后勤工作人员都有明确的听课节次要求,实行周周清,听课教师可不打招呼进课堂听课,做好听课记录。四是从2012年5月以来,由教务处组织开展了人人过关的课改展示课,每周安排两个教师讲课,讲课过程录像,要求各组教师和无课教师全部参与听课,讲课后由课改领导小组成员先评课,再由教研组内评课,真正起到了典型课例引路的作用,以评促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以学论教。由评教师的讲解的精彩度为主变为评学生的参与度为主;由评教学环节的完备性为主变为评教学结构的合理性为主;由评课堂教学的活跃度为主变为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为主;由评师生的交流互动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交流展示为主;由评教师的板书设计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作业、笔记等练习为主;由评教师的基本功为主变为评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为主。近年在参加由区教研室、电教馆组织的各种教学基本功和优质课比赛中,张明莲、顾春梅、王璇、杨婷等教师表现优异,取得了较好成绩,王郁蓉老师在2012年全区中学语文教师素养比赛中荣获区级一等奖。
3、深入开展课题牵动战略,积极推进“校本教研”进程
课题选择是“校本教研”模式的关键,它对整个“校本教研”起定向作用。“研究什么”、“怎样研究”影响着教师“学习什么”、“怎样学习”等。所以在“校本教研”工作中我们将校内正在开展的课堂教学改革和其它教科研课题作为“校本教研”的内容,使教师以自己的工作和教学为基础,开展学习和课题研究活动。在学习和研究活动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学习与工作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讨论结合;在课题的选择、设计、研究和结题的一系列活动过程中,主动参与课题研究并接受相应的培训和指导,从而不断提高在教育教学中开展科研活动的兴趣和能力。目前,我校课改稳步推进,教师课题研究成果不断,2011年10月,吴贵玺老师主持的《创新作文教学实验与研究》课题,张文兰老师主持的《白银市农村学校体育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课题顺利通过了甘肃省科学规划办的鉴定;2012年我校又有多名教师申报多项课题,结合我校课改进行积极的研究。在张校长的倡导下,围绕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业评价问题,本学期来,我校各教研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采取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初步确定了各学科的评价办法和评分细则,学生的学业评价由过程评价和考试终结评价两部分组成,各占50%。
4、组织参与式主题教研,积极探索“反思型教师”的开发与研究。
教师是教研的主体,教师最喜欢的教研活动方式就是看观摩课,因为这是教学中最实用的。为了激活教师的创造力,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学校组织开展了参与式教研活动。我们首先利用教研时间推出有创新思路和实用价值的课,组织教师观摩、讨论,激发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热情,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观摩课以后,教师们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联系教学实际,提出自己的看法,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每次集体教研或根据教学进度,或针对教师在校本教研实验中普遍遇到的问题列出一个研讨主题。围绕主题设计典型课例或观摩研究课。教师先在备课组讨论,再在教研组交流,学校领导来到教师中间,与教师一起交流,共同探讨、互相补充,共同促进。教师要得到自主发展,反思能力是诸多教研方式中所不可或缺的。因为反思更能促进教师改变;让教师较有“参与感”;着重教师的自我教学,加重教师的“成就感”;较能适应教师的个别差异;教师处于主动的角色;教师可获得立即的回馈;教师可互相协助,分享经验。一是教师可以在反思中为自己确定一个目标,然后寻找相应的教育理论和相关知识武装自己,在自修和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调整,从而实现自我改进和自我提高;二是对教育专家、优秀教师的传授和指导也必须有个自我消化吸收的过程,这样才可能有实质性的收获和帮助。可以说,任何外在的培训若是离开了教师自我反思这一环节,都将收效甚微。我校“校本教研”恰恰是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充分发挥了教师本人的反思作用。
总之,“校本教研”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话题,是我校在新形势下探索教研模式的一种尝试。它并不否定其它形式的教研作用,而是从另一种视角上探索教研的方向,扩大教研的职能,挖掘内在资源,促使教研更加科学。两年来“校本教研”这一切合实际的举措,得到教师的赞许,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能力,激发了教师的职业热情和创新精神,改变了教师的角色认识和自我观念。如今,在我校一种新型的教研模式正在形成,“自下而上”的教研、“互动式”教研、“参与式”教研、“实战式”教研受到教师们的热烈欢迎,“自主、合作、探究”正成为“校本教研”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