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心理健康自我保健
教师心理健康自我保健——幸福快乐就在转念之间
央视前段时间有个有趣的街头调查“你幸福吗?”引起各界人士的广泛讨论。其实 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幸福其实只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而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感知幸福的能力。
一、心理学 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只有一个短暂的现在。在古代,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提出“心即理”。晋代诗人,陶渊明作诗《杂诗其四》,养色含津气,粲然有心理。如果我们用现代浪漫说法:心理学就是一门关于心灵或者灵魂的规律的学问。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健康分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部分,心理健康是每个人幸福的生活、快乐的学习和工作的基础,而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那么,怎样的心理状态才是健康的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教师健康心理标准:(总体来讲有四个方面)
1、正确的角色认知:能恰当的认识自己,并愉快地接受教师角色。
2、有良好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能正确处理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关系。
3、能适应与改造教育环境: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理念,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环境。
4、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能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1)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2)不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不迁怒于学生;
(3)能冷静地处理课堂情境中的不良事件;
(4)克服偏爱情绪,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
(5)不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入家庭。
这样看似不多的健康标准,对教师来讲达标并不是很容易的。请看几组调查资料:中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曾采用国际公认的SCL-90心理健康量表,由心理学专业人士对教师进行检测,结果表明:69%的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另外,嫉妒情绪明显,焦虑水平偏高等也较为突出;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内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的检测,结果为: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 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北京市也曾对500余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显示,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70%的教师有时忍不住要生气发火,教师中普遍存在着烦躁、忧郁等不良情绪。也有学者针对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进行了专题研究,其结果是心理问题检出率高达44.2%。
这些调查结果说明了目前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确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且,人们通过对大量体罚事件的剖析所示,绝大多数体罚并不是由于教师的师德差而造成的,而是由于教师心理压力过大,焦虑过度,致使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造成的,换言之,是由于教师心理问题所带来的。
教师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教师的人际交往态度与行为,影响其师生关系、同事关系,而且还会影响其家庭关系、家庭生活氛围与质量。从这个角度来讲,心理是否健康会直接关系到教师能否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因此,教师心理健康自我保健显得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保健——寻找教师的幸福感。怎样才能提高我们教师的幸福感呢?我想说的是,要想自己幸福,那就先改变自己的认知吧!幸福从改变认知开始!影响我们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在外界条件无法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在压力状态下,掌握一些心理保健的知识和方法,学会自我调节,自我缓释,自我放松,自我成长,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能做到的!今天我向大家推荐一种认知疗法
中的认知调节方法——合理情绪疗法,简称ABC理论。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艾利斯在美国创立。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这句话话是整个理论的精髓,艾利斯认为:“人不是为事情困扰着,而是被对这件事的看法困扰着。”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人们的情绪障碍、情绪不适是由人们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
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D是劝导干预、自我辩论,与不合理信念作斗争;E是以合理的信念取代不合理的信念。下面举个实例来说明:
A事件: 班里有学生学习不认真,老是拖欠作业,午间和放学留在办公室里做作业,可是老师一走开又不做了,又开始玩儿了。所以成绩不理想,拖后腿。由诱发事件引起的情绪反应C是苦恼、生气、不平、对学生常批评,偶有体罚。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我们心里信念、看法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好功课,不好好学又屡教不改的学生真是朽木不可雕。这么不听话,把我的话当耳边风,这是对我权威的一种不恭和蔑视。自己班里的后进生特别多,也特别差,真是太不公平了!自己辛苦教学,学生不配合,考试成绩拖后腿,家长和领导一定会对我有看法,影响自己,真是太不值了!接下来,我们要通过以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方法D来认清其信念的不合理性,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这是认知调节中最重要的一环。
1、克服绝对化倾向——学生确实应该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是有个别差异的,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学得一样好。
2、克服要求绝对公平的思想——每个班都有不肯做作业的学生、有成绩落后的学生,并不是我班独有的现象。公平是相对的,现实生活中没有绝对的公平,自己班的后进生比较多,但这不是领导故意造成的,要是把这些学生调到别的班,对其他同事来说岂不也一样的不公平?
3、设身处地 换位思考——学生不做作业可能是不懂,也可能是贪玩,不是故意跟自己过不去。要是因为没听懂,自己的教法也许存在问题,自己也有责任;要是因为贪玩,那么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要是他们都像大人那样有自制力,那就不是孩子了。况且学生也是挺苦挺累的,他们承受的课业负担比我们小时候重多了,他们的玩耍和童趣也确实少多了,是值得同情的。
4、克服以偏盖全— 其实学习不认真的后进生也有许多优点,比如劳动积极,乐于助人,讲义气等。不能否认他们得一切,不能用有色眼镜看待他们。
5、自我效能感——自己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虽效果不明显,但也不是一无所获,有几个孩子不是有明显的进步了吗?
最后,新的合理的信念取代旧的不合理信念—结果是:心理恢复平静,能宽容地看待后进生的违纪行为和成绩不良,焦虑、苦恼、愤怒、不平等不良情绪有所缓解,心情舒畅多了,师生关系也好多了。
由此可见,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主观认识;不同的认识引起的情绪体验是截然不同的。你唤起的是幸福感还是痛苦感,全在于你对这件事怎么看。学会了这样一种认知调节方法,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还可以学会一些自我调节方法,比如:
1、工作与生活明确分开。
2、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圈。
3、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
4、学会自我安慰::甜柠檬和酸葡萄心理
其实,幸福快乐就在转念之间!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杯香茶,当你喝下去的时候,溢出的却是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幸福是一杯美酒,用心细品,总能品出那缕浓浓的甘醇。其实,幸福是一种感觉;快乐是什么?快乐是一种处世智慧,以快乐的心面对一切,用一颗宽容、体贴、理解的心去为人处事,自己也会得到快乐!因为快乐就是一种心情,拥有快乐的心情,是一种心灵的升华!
总之,幸福是一种心态,而不是一种状态,快乐是一种心情,更是一种处世智慧。学会自我保健方法,学会心理自我调节,学会心理适应,学会自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祝老师们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每天都有幸福感,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第二篇: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保健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保健》
心得体会
教师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长年劳累,精神压力大,体质每况愈下,加上教师普遍责任心较强,很注意自己在学生中的形象、同事的印象、领导的评价等,为此过分追求人格的完善,过分限制、约束自己,关心各种细节,常有自我责备、谴责的倾向,这都成为躯体化、强迫症状的直接诱因。此外,由于社会期望值偏高,难免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使精神负担加重,身心疾病增加,这使我很担忧。
在本专题中,李彩娜副教授主要讲了三个主题:了解自己、自我调节和压力管理。在第一部分“教师心理现状分析”中,通过分析目前社会人的心理健康现状及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让大家了解作为教师该如何正确地了解自己,客观看待自己的局限,以达到自知自律、悦己怡人和乐观现实的健康心态。
第二部分“教师职业对健康的负面影响”,通过分析教师职业的性质、教师职业工作压力的来源、职业枯竭的症状,让大家了解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工作压力与职业枯竭的关系,以此来分析自己的职业枯竭状况。
第三部分“改变现状 从我做起”,通过系列心理图片的展示,讲解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结合案例讲解“艾利斯的ABC理论”,区分合理和不合理的想法,通过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情感和行为以减少自己的不快乐感,以积极应对、重构认知、寻求支持、增强控制等方式进行心理调适,传授健康快乐的秘诀,指导我们象关注身体一样关注教师的心灵!
使我明白:正确的认识自己,愉悦的接纳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这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善待工作,善待他人,善待自己。
第三篇: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保健培训学心得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保健培训学心得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身心健康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提高;随着课程改革、教材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开展,提高教师素质也被提上了日程。然而,由于教师教学任务重,升学压力大,竞聘激烈,工作超负荷等因素导致目前中小学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健康的问题。适当的心理压力是动力,但太大的压力却会成为恶梦,有时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教师也不例外。有关权威媒体曾作过一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有88.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4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35.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10.49%的教师存在“心理疾病”。因此可以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已非关注不可了,一个心理学教授总结出教师心理问题的四大症状:
(一)生理――心理症状,表现为抑郁,精神不振,对学生漠然冷淡,焦虑,对外界担心和过分忧虑,有说不出原因的不安感,无法入睡;一些人表现为不关心身边的事情,但是对以后可能发生的事却忍不住担忧,还常常表现为身体症状。
(二)人际关系症状,教师心理不健康会直接影响其人际关系。教师既是学生的老师,也可能是一家之长,要做家庭主要事务的承担者和社会的模范公民。但是很多教师缺乏时间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一旦心理出现问题,极容易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不适应。如有些教师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沉溺于倾诉自己的不满,没有耐心听取他人劝告和建议,拒绝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有的教师则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比如,冲家人发脾气、体罚学生等。
(三)职业行为症状,教师心理不健康受害最大的是学生。如逐渐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并开始疏远学生;备课不认真甚至不备课,教学中缺乏新意,讲课乏味;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小题大做,出现过激反应,处理方法简单粗暴,甚至体罚、打骂学生;有的教师则缺乏责任感,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缺乏不理,听之任之。
(四)教师的职业倦怠,这是教师中出现最多的问题,教师在教书生涯中面对的常常是同样年龄的孩子,做着带有一定重复性的工作。如何克服自己的倦怠,保持对学生的热情和爱心,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种考验和挑战。
那么造成教师心理疾患的原因有哪些呢?经过课程学习和自我反思,我想主要有以下一些外部因素:(1)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外界看法对教育的影响与冲击很大,有些甚至违背教育规律,但是教师们还是要无奈地面对,有时候教学任务和教学压力过重;(2)社会对教师的高标准和严要求。从教师个人自身而言,主要可能有以下内部因素:(1)个人不能正确对待教师职业问题,对自我要求过高;(2)教师家庭生活的压力大,遇到挫折易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衡,并诱发不良情绪,乃至形成灰暗情绪,有的还出现心理机能失调等。(3)教师之间人际关系紧张造成的压力。有调查发现,教师在校内除工作关系外,经常与他人交往的只有16.99%,在校外经常与他人交往的只有11.49%.主要表现为缺乏必要的交往技能和手段,不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不能与学生、同事、领导融洽相处等。
那么如何去解决这些教师心理问题呢?我认为,做好两方面工作很重要,一是自身调整方面;二是社会认可方面。
先谈谈如何进行自身调整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自我调整和适应:
一、教师本身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清醒自我意识、正确评价自我。要认识到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先学会做一个身心健康的正常人,然后努力争取做一个合格的老师。
二、既对工作负责,又要顺其自然,接受现实。教师要充满自信,乐观豁达,调适心理坐标期望值。教师的职责决定了他必须认真工作,只有依照客观规律进行教育教学,才能顺利进行工作,成功和失败都是很正常的。教师要学会及时进行自我心理疏导,把握情绪提高调解能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学会制怒,合理宣泄,进行自我调节等。
三、要学会休息和放松,要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工作之余,积极参加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努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既可以缓解压力,也可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那么如何从社会认可方面进行调整呢,我认为,当前要呼吁社会要做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在全社会共同营造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氛围,教师的心理问题某种意义上是社会问题在教师身上的折射,因此,全社会都要为教师营造一个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减轻他们过重的工作压力与心理负担。二是各个教育行政领导要高度重视教师心理健康。现代教师不仅需要政治上的关心、物质上的关心,而且需要情感上的关怀、心理上的支持。学校是教师主要工作与生活场所,学校领导应主动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积极借助学校和社会力量组织开展相关教师心理减压和心理辅导活动,提高教师心理承受能力;建立与教师定期访谈制度,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提供更多的休息时间和场地,提高教师收入,为教师提供后勤服务保障;尽量避免教师超负荷劳动、努力为教师解决生活困难,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三是教师也要学会主动出击,多和学生交流,多和家长沟通,多找领导倾诉,多和家人谈心,让他们明白你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孩子的付出是实实在在的,争取他们对教师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三方面通力配合。要维护、培养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个人必须明确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必须确立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通过多种途径作好自身心理健康的保健与调适。总之,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教师本身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加强教师心理健康,为教师、为学生、为学校、为社会树立起一道绿色的屏障,让学生能随着教师一起健康成长!
第四篇:学习《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保健》心得体会
学习《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保健》心得体会
——2013年国培作业
说实话,由于我的右手出现习惯性脱臼,平时几乎都没办法参加各种跟手激烈运动有关的活动,我的业余爱好,除了看书还是看书,我喜欢看五花八门的书籍,看一本好书,犹如跟一个优秀的人进行交流,但是,现实中的我依然无法轻松应对更无法摆脱各种压力,我跟大多老师一样心理仍处于亚健康状态,身体状况频告危机。这次参加国培,听了李彩娜老师精彩讲课后,我幡然醒悟,原来繁忙的我可以活得轻松自在。
李老师对“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分析,我对自己有了进一步了解,我是属于工作生活压力较大和身体健康状况欠佳的那些人群,而这些又占教师队伍绝大多数,听到这些信息和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我的心顿时释然许多,至少我知道在教师队伍中不仅是我一个人出现这问题,于是乎,我不再埋怨上帝的不公,不再埋怨命运的捉弄。从李老师对“了解自己”讲解分析,我学会了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客观地分析自己在工作中的得与失。自从历史成为中考科目以来,我几乎每年都担任毕业班教学,班数多,学生人数多,为了让学生考得好成绩,我经常忘我地工作,备课,上课,命题,改卷,讲评,过着高度紧张的生活,有时可谓忙得不亦说乎,但长此以往,人将不人,结果我真的病倒了。说真的,虽然我们提倡素质教育,但学生中考成绩好与坏仍然成为我们教师心中好像永远解不开的结。听了李老师的课,我淡定多了,但不是工作上的放松。从李
老师对“自我调节”讲解,我学会了多种调节方法给自己减压,让自己过得轻松些,除了对知识的追求,要多多益善,在其他方面,我应做到“知足常乐”,放开心态,调整情绪,善于客观地分析解决问题,乐观生活,遇到不愉快事,尽量一笑而过,给自己拥有一个阳光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感谢李老师的课,感谢国培!
第五篇: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保健
浅谈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自我调适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可以通过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和学生管理工作来实现,而且教师自身的心理特点对学生所产生的深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比教师的专业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更为重要,教师不仅在对学生传授知识,更是在塑造人格。我们小学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懵懂而又无知的孩子,他们就像一张白纸,如何规划,还得我们和他们一起完成。在这个过程当中,或多或少都会出乎我们的预料,我们教师任何去正确的看待这种“出轨”?我结合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粗浅体会。
一、找准自己的坐标,正确看待他人。
教师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同时,要客观地评价别人,能够充分地看到别人的优点并赞赏他,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处之泰然,要淡薄名利,随遇而安,不要斤斤计较,愤愤不平。
二、处理好与家人、领导、同事、家长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我们保持愉快的心情来工作。我们每天面对的主要人际关系就是家人、领导、同事、家长以及学生,只要我们处理好这几种关系,我们就能将自己和谐地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保证健康的心理。首先,我们要有积极进取,努力工作的工作状态,在工作中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那样不仅能获得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还能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把工作当作乐事而不是负担,才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其次,还要乐于和学生及家长交往,尤其是善于与学生打交道,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也就同时处理好了家长之间的关系。再次,就是不能将工作当中的累与烦带以及不良情绪带回家中,以获得家人对你工作长久的理解和支持。
三、适时自我调适。
我们小学教师每天要面对孩子们所出现的五花八门的问题,面对形形色色的独生子家长,即便考虑的再细致,也会出现不尽人意的地方。除了孩子思想方
面的教育问题,我们也有一定的教学方面的压力。我们随之要承受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我们也就成为了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我们教师要善于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做好自身的心理调适及保健工作。
首先,要能够容忍自己犯错误并做到知错能改。小学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他们的语言、行为、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等等都与成年人大不相同,而且还在不断发展变化。我们要逐步摸索并及时调整、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才能适应孩子们的发展变化。我们不能停留,不能一味地站在原地后悔自己的错误,必须努力跟进。
其次,一定要“换位思考”。不论是我们和家人、领导、同事、家长以及学生任何一方发生不愉快的事件,都需要换位思考。多想一想如果你是他们,你是否也会像他们一样着急上火,对你失去信任?万事就能达到“理解万岁”。你也就不会那么痛苦和不安。
再次,要承认差异。每一个人都是独特存在的个体,有着不同的相貌、体型,更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我们不能用统一的、自己心目当中的标准去衡量或要求不同的个体。只有承认差异并尊重差异,合理利用差异,我们才能真正完全理解和接受别人的一切,也才能真正拥有良好的、健康的心理。
最后,要加强学习。教师本身就是知识的传授者,所以更不能做知识的匮乏者。教师如果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而青少年的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特别喜爱并能接受新事物,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代沟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学生还有可能会因此而不尊重教师。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利用新知识来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如果教师是一棵树,那么心理健康就是阳光和养分。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它的宽度;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容貌,但可以展示自己的微笑;我们无法样样顺利,但我们可以无怨无悔。让我们一起努力,为祖国的花朵提供一片适宜成长的沃土,给他们的心灵提供足够的阳光。
浅谈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成因
“德高为师,学高为范”,教师就要德才兼备,内外兼修。教师作为特殊群体,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大家都以不同的高度在赞扬着老师,虽然给教师这一职业戴上了无比鲜亮的光圈,同时也给作为教师的我们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我们不敢出错、害怕出错。追求万事完美,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心理问题。结合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我就小学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些原因,谈谈我的简单看法。
一、社会压力。社会上对教师的期望值相当的高,要求教师是十全十美的人。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人才的竞争,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尤其是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思维方式、教学行为将发生重大改变,这都是需要教师去适应。这让我们深感力不从心、无所适从,出现心理焦虑、精神紧张、情绪紊乱、身心疲惫这种职业的神圣感在客观上迫使教师不得不掩盖自己的喜怒哀乐。社会就业的压力也辐射到了教师这一部分,在职教师耳闻目睹了各大院校毕业生站在单位招考的独木桥上奋力撕杀,显尽本事。时时刻刻在给我们敲响警钟。
二、家长压力。由于教师承担的是负责培育下一代的特殊职业,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孩子将来如何,就意味着这个家庭将来在社会上的地位如何,而孩子的将来与其在校所受的教育有关。目前家长对子女的溺爱,已是路人皆知。好多家长,对自己的子女根本没法管教,他们总是把所有的责任推给老师。部分家长有追求完美化倾向,他们不仅盼子成龙、望女成凤,而且要求教师也要尽善尽美。他们不仅对自己的子女期望值过高,同时对教师们更寄予厚望。尤其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总存疑虑,甚至会对教师的教学求全责备、指手画脚。教师身处其中,处处留神、害怕出错,担心失败。更不能正视自己的失败,强烈的挫折感使我们感觉痛苦、懊恼、不能自拔,甚至情绪恶劣、自暴自弃,失去工作的希望和信心。
三、职业压力。同事之间的相互竞争,是教师最直接的压力。如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按绩取酬等;学生的学习成绩、纪律、卫生、体育、作业、名牌学校录取率等等的评比和竞争。年轻教师富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希望自己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学术上有所建树。经常担心落于同行之后,一旦发现落后于他人,就会辗转不安,因害怕别人瞧不起而坐立不安。竞争越是激烈,心理也就越容易出现问题。
四、教育教学压力。虽然我们小学阶段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没有像初高中那样的教学压力。但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说服教育显得那么苍白无力,而家校配合却越来越不为重视,家长们为生活而奔波,尽管他们也想让自己的子女学有所成,但是他们没有时间关心孩子。教育部门、学校为了教学质量这条生命线,在每次考试后对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标准差等都要作详尽统计和分析对比,这也让教师备感压力。老是担心教不好课程,担心教学质量上不去,担心学生考不好。班主任还要担心班上的学生出事情,思想、能力的培养,安全、纪律、卫生、文明行为的养成等等。过重的工作压力导致教师心理被严重挤压,问题重重。
五、技能提升压力。教师除教育教学工作外,还要通过培训、进修、自修等途径不断更新知识,通过承担课题研究,发表论文、领取合格证等方式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还要熟悉多媒体的使用动手制作课件、操作电子白板等。教师每时每刻都要面对很多新问题,各级各类的学习、考试和培训,太多的事情,让教师的心理承受巨大压力。
五、教师自身心态。一些教师学习意识淡薄,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新课程改革和学习观念不断转变的学生,没有更新教育理念和转变教育手段,一味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在烦躁中工作,当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不顺心事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合理地去解决,造成心理压力不断增加,最终成疾。
六、生活压力。中年教师家庭、工作、生活的担子较重。近年来教师的待遇虽然提高了不少,但是与其它行业相比,其付出与回报仍然是无法平衡的。收入根本无法满足其家庭和生活的需要,家人对繁重的工作的不解,我们在家中明显要让步。在价值观与现实条件的冲突下,有形与无形的经济压力也是教师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
无论如何,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孩子,是祖国和每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教师必须调整自己的心理,适应目前的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需要。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要进行的是爱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