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年人的自我保健讲稿
老年人的自我保健讲稿
(一)运动
1.生理意义
“生命在于运动”,经常运动可以保持体力不衰;适当用脑可以保持脑力不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动(体力的和脑力的)是延缓衰老、防病抗病、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运动对改善心功能有好处。体育锻炼可以加强心肌收缩,改善心肌供氧,减少患冠心病。锻炼也有助于心脏病患者身体康复,通过有计划地进行锻炼,循序前进,就会慢慢恢复到原先那种那种健全而活跃的生活。经常打太极拳的老人高血压发病率不到同年龄不打拳的老人的一关。
运动可预防血管硬化。有位病理学家通过对数千具尸体解剖的研究,发现脑力劳动者的各种动脉硬化发生率是14.5%,而体力劳动者只有1.3%。运动可防止胆固醇在血管中沉淀,扩展动脉,减少血块完全堵塞动脉的可能性。
运动能提高大脑功能。大脑支配肢体,肢体活动可兴奋大脑,经常锻炼可提高动脑的效力,提高回忆的效率,从而增强记忆力。此外,锻炼还是消除焦虑、镇恐压惊、缓和紧张情绪的灵丹妙药。
2.运动方式和劳动方式选择原则
(1)选择运动速度和运动量易于自我控制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做操、游泳、气功、太极拳、八段锦、自我按摩操等。不宜选择速度快、强度大的运动。如短跑、跳跃、滚翻、举重、篮球、足球等对抗性强、技巧性强的运动。
(2)不要选择引体向上、俯卧撑、举杠铃等有憋气动作的运动。要避免手倒立、头倒立等运动。
(3)要选择好锻炼的环境。锻炼宜选择在公园、绿化地带或林间。一般情况下不要在硬马路上、石板地上跑步或步行锻炼。
(4)要选择适宜的锻炼时间。在温暖的季节,以清晨为好,这时环境中尘埃较少。在寒冷的季节,则在太阳出来后,空气稍为暖和后锻炼较好,一般以9~10点钟为宜。这一方面可避免太冷的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另一方面空气稍稍暖和后凝滞在地面的有害气体就升腾散去使空气较为洁净。
3.几种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
(1)散步。这是一种最简单最适合老年人的活动方式,运动量适中。通过散步,可以对下肢肌肉、关节进行锻炼、防止肌肉萎缩、保持关节灵活;散步时下肢肌肉一舒一缩,有助血液循环,脉络畅通。散步宜在公园、道路、田野间进行,一般速度的散步每小时消耗能量200千卡,如快步走每小时可消耗300~360千卡,而每消耗能量3500千卡能量,可使人体内的脂肪减少1磅。这种活动对体质较弱、有高血压、心脏病及肥胖症,又不宜进行大运动量锻炼的老人比较合适。
(2)慢跑。较散步活动量大,锻炼效果更好。坚持长跑锻炼的老人,肺活量比一般人大10%~20%。因消耗的能量多于散步,因此也是防止身体超重和治疗肥胖的有效方法。慢跑速度开始要慢,最大负荷不超过最大心率的60%~80%。
(3)倒行步。又称“逆步术”,能减轻腰酸背痛、降低血压,使平时不动的肌肉得到锻炼。
(4)保健按摩。用双手在身体不同的部位按摩,能促进血液循环,对神经和穴位起良好刺激作用,较适合体弱老人。但有下列疾病者不适宜作按摩:恶性肿瘤、毒血症、肺结核、精神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皮肤病患者、孕妇、月经期妇女的腰、腹、骼部位。
(5)体育锻炼和日常生活结合。每天应规定一定的运动量。如最大限度的活动全身关节;每天站立两小时,使骨骼承受纵的压力、防止骨质疏松;每天爬二层楼梯或提几下重物。活动时心率应增至120次/分,表示有一定的运动负荷,持续时间至少3分钟。
(6)其他适合老人的锻炼项目,如各种拳操如八段锦、太极拳、练功十八法、木兰拳、气功拳。
4.老年人运动的自我监控
运动虽对身体好处多,但参加体育锻炼则要考虑到老年的特点。运动量太少固然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而运动量太大或太剧烈,也对身体健康有害。因为老年人各系统的器官功能毕竟有一定程度的衰退。所以,老年人进行锻炼要讲究科学性,要学会判断运动量对自己是否适宜,防止发生危险。
(1)锻炼的科学性。锻炼前要作全面的体检,了解健康状况,以便合理选择运动项目,确定适宜的运动量。要循序渐进,运动量要由小到大,每增加一级负荷,都要有适应阶段,但也不能无限制的增加,应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原来的基础量力而行。在锻炼中中要增加速度,更应慎重。开始时宁慢勿快,宁小勿大,宁缓勿急。经过一定时期的适应后,再适当加大运动量。要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有毅力和决心。选择的运动项目不宜过多,锻炼前要做准备活动,锻炼时要认真,全神贯注,锻炼后要作整理活动,切忌过急、过猛、过劳,以防关节损伤、腰扭伤或骨折。
(2)判断运动量是否合适。老年人自我监督的方法有:①以自我感觉判断运动量合适的反应,如锻炼后心胸舒畅,精神愉快,略有疲劳感而无气喘、心跳难受等感觉,饮食有所增加,睡眠有所改善。运动过量的反应,如锻炼后头痛、恶心、胸部不适,或有勉强参加的感觉,食欲下降、睡眠变差,第二天清晨脉搏加快,疲劳感长期不消除,体重下降等。②用测定心率的方法判断。运动强度适宜的心率:170减去年龄等于运动时心率数(次/分)。运动量适宜的心率:运动后最高心率数(次/分)减去安静时心率数(次/分)小于609次/分)。
例如一位60岁男性,运动前心率为75(次/分),运动时最高心率为150(次/分)。170-60=110(次/分),150>110,表示运动强度过度。150-75>60(次/分),也表示运动量过大。
有规律的体力活动有助于老年人心肺功能的适应性,可减少忧虑和紧张,增加生活信心。适当的体力活动应视老年人原来的体质状况,选择轻体力活动,如园艺劳动或其他活动,以不使心率增加到最大心率的60%左右。在选择强体力活动,即使用大量肌群的有节律的反复的体力运动时,心率至少达到最大心率的60%,但不宜超过80%。
(二)饮食营养
1.营养与老化
早在公元前2000年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总结当时有关保精养神、旧真返朴以延年益寿方法的讨论中,就提出了营养与老化的问题,把“饮食有节”作为长寿养生法的要领之一。把“五谷为养,五果为助”的“食疗”与“毒药攻邪”的“药疗”看作是治疗疾病过程中不可缺一的两个重要环节。在近代老年医学发展中,1534年就有学者提倡谨慎进食。告诫人们:要牢记老年人应少食多餐,认为老人进食的情况就像点燃的油灯,当油灯行将耗竭时添油不可过多,速度也不能太快,只有适当才能维持油灯长燃不熄。1935年McCag的对鼠限食而处长生命的实验,把营养和老化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到目前为止。在这一研究领域中尤其对限食、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某些氨基酸代谢与老化关系研究较多。
(1)限食的延寿效能:根据动物实验,限制饮食能增加某些动物平均和最高生存时间。例如无脊椎动物家蚕在一定范围内,给食量越少,其幼虫经历时间越长,全期平均寿命也延长。鼠的限食试验也显示有类似现象,即平均寿命延长。肾损伤和其它脏器的病变如肺、中耳、血管张力与非限食组比较出现晚,且埋展慢;到达老龄阶段,体重、肌肉和脂肪重量下降的程度均大于正常喂饲的鼠;延缓了胆固醇和磷脂随增龄增高现象;使生长发育期延长,性成熟延缓等等。与此相反,过食可导致肥胖,而肥胖与许多老年疾病发生有关,进而影响寿命。有学者报告指出,人体若超过标准体重5%~14%时,死亡率增加22%;超过标准体重15%~25%时,死亡率增加44%;超过标准体重25%,死亡率增达74%。理想体重是低于标准体重的的15%,此种体重是死亡率最低的体重。
(2)微量元素对寿命的影响:对人体组织、血液、头发中微量元素浓度的增龄性改变研究表明,许多组织中的钴(Co)、锶(Sr)、镁(Mg)、钙(Ca)、铁(Fe)、硼(B)等元素含量有明显的年龄变化规律。提示衰老与元素的不平衡密切相关。对长寿老人聚居地区的水文条件研究和对长寿老人体内微量元素测定研究表明,该地区水文条件和老人体内都具有优越的微量元素镨。
此外,许多微量元素与老年期多发病有关。例如:硒、锰、砷与人体19个部位的癌症死亡率显著相关。又如钙、锌与血脂代谢,硒与冠心病、癌、胰岛素的分泌、动脉硬化,镉(Cd)与高血压病等等疾病有关。
(3)维生素与老化的关系。脂褐素在细胞内的积聚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而饮食中缺乏维生素E、A、C可加速脂褐素在细胞内的积聚速率。
(4)氨基酸与长寿。动物实验表明,增闸酪氨酸、色氨酸等氨基酸,可以延长寿命。
由此可见,营养状况通过影响核酸和有关遗传物质的代谢;调节自由基代谢,防止过氧化损伤;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脑衰老过程中神经递质的失衡等等途径,进而影响到人的寿命。
2.营养方式和组成营养主要来自饮食。进入老年期后体力活动减少,消化和吸收能力减退,易导致食欲减退。加上某些不良生活习惯或退离休后的经济变化,食物摄入量减少,易发生营养缺乏或不足。亦可因膳食搭配不合理而造成营养失调。在考虑老年人的营养组成时,应注意:
(1)热能:老年人的热能需要量以勿过多摄取为原则。热能摄入过多易致肥胖而伴发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疾患;长期摄入不足则可致营养不良、消瘦、免疫功能降低而易感染。我国目前主张60岁以上老年人的热量标准为32~36卡/公斤体重,或为45岁体力劳动者的70%~90%。超重者,则按标准体重计算。限制热量主要是限制主食摄入,一般每餐进量有八九分饱腹感就可。以下是不同年龄者的热能需要量:
45岁
2200千卡(9205千焦)/天。60岁
2000千卡(8368千焦)/天。
70岁
1800千卡(7531千焦)/天。80岁
1600千卡(6694千焦)/天。
测量体重是衡量热能是否过量最简单和可靠的方法。一般以维持标准体重为宜。
标准体重可按身高、体重来计算。
男=[身高(厘米)-105!5]公斤
女=[身高(厘米)-100!5]公斤
实测体重为标准体重的!5%为正常,!10%为超重和超低重,20%为肥胖和消瘦。亦有按20~29岁组的平均体重(男65公斤,女55公斤)为基础,每增加10岁约减5%来计算准体重。
体重恒定,说明这段时间的膳食热能摄入量正满足需要。
(2)蛋白质:老年人对蛋白质的利用率较低,这与胃液和胃蛋白酶的分泌量较少,胃液酸度下降有关。蛋白质的摄入量一般以每公斤体重1~1.5克/公斤为宜,过多过少都会加速老化。老年人每天从膳食中的摄取量应以能维持机体氮平衡和满足修复组织的消耗为准绳,仍按氮平衡的方法计算,但必需氨基酸如蛋氨酸、赖氨酸的需要量应大于青年人。一般一个老年人每日供给蛋白质60~75克,其中1/3为动物性蛋白质时,多数人能显示为正氮平衡。蛋白质过多,会增加肝肾代谢负担,也会导致钙的丢失而加速骨质疏松。
动物蛋白质中以奶、蛋、鱼、瘦内为佳,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且易于消化吸收。植物蛋白中以大豆来源为最优,其营养价值近于蛋、奶。大豆应煮透煮烂,手指轻按即成糊状才有60%的吸收。摄取各种形式的豆制品,更易吸收。由于老年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以分解代谢为主,帮宜选择足够数量的优质蛋白。WHO推荐老人摄取优质蛋白安全所需要的蛋白半数以上来自主食(米、麦或杂粮)。此类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都有不同缺陷,生理价值不高。如单独食用大豆、玉米、小麦不如三者混合食用营养价值高。
(3)脂肪:是供能的主要营养素之一膳食脂肪还能改善食物口味产生饱腹感,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但所供热量不宜大于20%。
膳食中脂肪种类的选择:动物性脂肪主要是甘油三脂(中性脂肪)和胆固醇,大多是由饱和脂肪酸组成,在蛋黄、肾、肝、脑等内脏组织,鱼籽、蟹黄含量尤丰。摄入超过每天代谢消耗量时,容易引起血脂增高,血粘度上升。高脂血症是动脉硬化、心、血管病的危险因子。植物性脂肪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胆固醇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与膳食中的胆固醇在血液中形成易于流动和运转的胆固醇脂,从而减少在血管壁内膜上的沉积,减少血栓形成和血小板病理活性的功能,也可促使胆固醇转化为胆酸利于胆固醇的代谢和排泄。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等植物油类中含量丰富。饱和脂肪酸(包括胆固醇)和不饱和脂肪酸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素,不能偏废。如胆固醇是细胞和神经组织不可缺少的部分,血清胆固醇水平过低(<140mg/dl),反使抵抗力减低,冠心病发病增加。过多进食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时,容易产生过多的脂质自由基,反促进机体衰老。因此饱和和不饱和脂肪酸(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在膳食中的比例宜为1:1。
(4)碳水化合物:是供热能的主要来源(每1克可供4克千卡、17千焦)。其热比可控制在总热量的60%~70%之间。长期摄入不足,处于慢性饥饿状态,则会引起营养不良、体力衰退、加速衰老。摄取过多,在机体内会转化成脂肪,使人肥胖,对健康不利。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有3种形式:多糖,如淀粉(大米、面粉等)、纤维素;双糖,如蔗糖、麦芽糖等;单糖,如葡萄糖、果糖等。摄取应以淀粉类为主。其在消化道内分解缓慢,分解后又能很快吸收,一般不会引起血糖的突然升高。而双糖和单糖类则可直接引起血糖波动,因而宜少食用。植物中的纤维素,虽不能被消化和吸收,但有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和肠蠕动,清除肠道中的代谢物,防止便秘,降低血脂,可预防大肠癌。可溶性的纤维,如魔芋还有稳定血糖的作用。膳食中纤维总量每天宜达到8克左右。一般籼米每100克约有1克纤维素,蔬菜一般约在0.1~1.0克/100克之间,如果每天主食有6两(300克),加上半斤(250克)蔬菜就可满足了。
(5)无机盐:宏量元素中的钠、钾、镁、钙营养意义较大。钠(食盐、氯化钠)摄入量不宜过大,一般每天不超过9克食盐为宜。
老年期钙量常摄取不足。此与牙齿咀嚼功能减弱,胃肠功能减退,蔬菜蒸煮过烂使钙的损失量较大,进食量受限等因素有关。因此钙量应保持在每天800~1000毫克。虾皮、骨头汤、草头、荠菜和其他深色蔬菜都是高钙食物,均可选用。摄钙不足,会加重骨质疏松症的发展。
微量元素中铁、碘、锌、铜、硒、铬、钼等都有重要的生理作用。一般情况下,只要摄取的食物谱较广,没有挑食和偏食习惯,每日膳食中含量可以满足人体需要。
(6)维生素:老年人易出现维生素缺乏症。这与消化道功能减退,食量减少有关。老年人对脂肪消化吸收的能力下降,因此影响以脂肪为载体的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的摄取。我国膳食中的维生素A的来源主要为蔬菜的胡萝卜素,其消化吸收与油脂同时摄取时较好,吸收后在肝内转化成维生素A。每日膳食中供给量要求达到800微克视黄醇单位。蛋黄、鱼、动物肝脏维生素A含量丰富。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吸收。每日膳食供应量要求为10微克(400国际单位)。维生素E不仅有消除组织中的衰老色素脂褐素,降低血胆固醇浓度,抑制动脉硬化的作用,还有保护毛细管,改善微循环和皮肤弹性,预防白内障等,具有抗氧化和延缓衰老的作用,与维生素A、D、K均属脂溶性。
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族(B1、B2、B6等)、维生素C在体内是参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代谢必须的物质,体内不能贮存,需每天通过食物供给。维生素B1主要来自粮食,老年人每日平均用粮能达到300~400克,只要按照国家碾磨精度和注意烹煮方法,一般可达到或接近要求的供给量(1.0~1.3毫克)。老年人要求膳食中供给的维生素B2为1.0~1.3毫克,奶、蛋、瘦肉、内脏等动物性食物、蔬菜(特别是一些深色蔬菜和野生荠菜)含量较多。维生素C参与体内多种氧化还原反应,除有广泛的营养作用外,还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增强免疫能力等,要求每日膳食量为60毫克。由于老年人膳食习惯主消化功能减退,因此每日早餐后额外补充复合维生素B一片和维生素C100毫克亦是简便的加添方法。
(7)饮用水:水亦可称是重要营养素。营养素的消化、吸收、输送、利用和排泄都在水溶或载体状态下进行。水是代谢反应不可缺少的成分。只有体内有足够水才能使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肾脏排出。老年人渴感减退,或因种种原因,常致缺水。因此要主动帮助进不,一般每天1000~2000毫升,以新鲜开水或淡茶为宜。不宜过饮甜质饮料,饮茶亦不宜过浓。
3.老年人合理膳食要点
(1)食物要多样,营养要全面,荤素搭配,粗粮细作,粗细搭配。(2)烹调宜清淡,菜肴油腻少。在保证蛋白质供给的前提下,少吃荤,多吃素。(3)饥饱适当,饮食适度。食盐要限量,甜食要少吃。要杂食,不偏食。(4)三餐安排要得当。每餐七八分饱。少食多餐为好(每日五餐)。
(三)精神和心理调养
1.老年人的心理类型
(1)成熟型。这类老人富有智慧。几十年奋斗,感到收获不少即使离休也心安理得,毫无挂恋。理解现实,也能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现实。处理人际关系宽厚大度,对生活有充实感,对未来生活无忧无虑。
(2)防卫型。又称装甲型。这类老人能适应老年期的生活,但有较强的自我防御意识。不服老,对工作有过分的义务感和强烈的事业心。
(3)愤怒型。这类老人不服老。对老年生活不能很好适应,对未能达到人生的目标产生怨恨和绝望情绪。并将原因归罪于别人,属于怨天忧人,自寻苦恼的类型。
(4)自我谴责型。这是把攻击性深藏在人心的一类老年人。他们把自己的一生说成是依赖的一生,把自己度过的坎坷一生的原因归罪于自己,责备自己。表现被动,思想悲观,把死亡看作是一种“苦难”的解脱,以至有时导致自杀。
(5)依赖型。又称安乐型、消极型。这类老人看上去好像十分悠闲自得,对自己目前的处境也十分适应,但实际上把自己的生活完全寄托在他人身上。自己的幸福有赖于他人对自己的反应,缺乏自信心,不大相信自己有能力参加各种适宜的社交活动。
2.老人自我调节心理的一般方法
(1)体面的进入老年——正确的对待人生。老年人要实事求是地、科学地分析自己周围发生的一切,冷静妥善地予以处理,避免偏激、固执等偏差心理,保持适度的心理反应。
(2)保持愉快情绪,培养乐观豁达的性格。心理健康的核心是精神愉快,心情愉快的时候,食欲增加,消化液分泌增加,消化道运动增强,呼吸、脉搏、血压平稳。消极情绪过悲或愤怒,常血压升高、血脂升高、食欲减退。心理上的痛苦,必然导致肉体上的不适,忧悉郁闷更会加速衰老。
老年人要善于自找乐趣。对前途充满信心。力戒暴喜暴怒,处世待人要宽厚大度,要看得开,想得通,放得下,善于从周围环境中获取美感的享受。
(3)培养广泛兴趣,形成好学习惯。老年人一旦退休,往往脱离了原先较广泛的社会接触,心理上容易陷入苦闷、隔绝与孤寂的境地。因此仍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会多渠道的吸取信息。广交朋友,不分年龄界线。参加有益健康的活动,如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气功等等。
(4)要学会过平静的生活。离退休后,退出原来的社会活动圈,应重新划定自己的社会活动圈,把精力集中到力所能及的活动上来。
3.克服“离退休综合征”
离退休前要做的心理准备,做好退休后的安排;夫妻间若一方退休后,另一方要协调好,互相照顾,互相适应。安排好了新的生活,才能欢度晚年,使生活进入新的境界。
4.老年人“年轻化”的方法
(1)创造“年轻化”的心态。老年人应该把自己看作成熟的人,而不是老年人。当有人问及你的年龄,或者自己看待自己的年龄时,应该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实际年龄减去10岁,主动地创造一个“年轻化”的心态。
(2)美化自己的心灵。美是年轻的特征之一,美化自己就能使自己年轻。人的容貌、行为举止和穿着要以气质为基础,才能表现出丰姿卓绝的自然美。所以,老年人不必为“朝去暮来颜色故”而大发怨叹,只要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即使在八九十岁时仍然年轻;当然,积极进取也要量力而行,不要逞能好强,事事处处与青年人比高低。
(3)塑造动人的风度。端庄稳健,言谈举止适度得体,这些都离不开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准。只有这些内在气质的不断积累,才会塑造出一个成功的老人形象。
(4)培养美好情趣。园艺、烹饪或写作、辅导晚辈,都会引出兴趣,使人有一种青春长驻之感。
(5)修饰外表。美容、妆饰,衣着整齐得体,会使老人焕发青春,显得生气勃勃。所以,老人讲究一点服饰美也是必要的。.(四)生活方式
1.饮酒与健康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少量饮低度酒可兴奋精神,消除疲劳,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和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对人体有益;中等量的饮烈性酒刺激血循环系统,皮肤发红,心跳加快,增加心脏对氧的消耗,对原有冠心病者容易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紊乱和血压波动等,诱发脑血管意外;过量饮酒会引起急性酒精中毒,甚至循环功能衰竭、呼吸受抑;长期饮酒会引起慢性胃炎,加重溃疡病,诱发胰腺炎,损伤肝细胞,引起肝硬化;长期酗酒还可干扰营养物质的吸收,造成营养不良。酗酒还能增加口腔癌、食道癌、肝癌及其他癌症的危险性。老年人原则上应不饮酒和少饮酒,饮酒宜选低浓度酒,少喝白酒。有心脑血管病、高血压、肝肾病者不饮酒。
2.吸烟与健康
吸烟有害健康,其危害甚大。
(1)烟草中含有许多有毒物质,吸烟害己又害人。烟草烟务中可分离出3000多种有毒物质。一支香烟燃烧时所发出的烟雾中,92%为气体,其中一氧化碳量比工业的最大允许浓度高840倍;8%为颗粒物,统称为烟焦油,含有尼古丁、醛类、亚硝基类、氯乙烯等致畸致癌物质。空气污染,由于被动吸烟所造成的危害有时并不低于吸烟者本人。
(2)吸烟是导致心血管病、慢性支气管炎、多种癌症(肺、喉、咽、口腔等)和溃疡病等多种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烟雾中含有10种致癌物质,如环芳烃、亚硝胺、酚等。吸烟者肺癌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10~15倍,喉癌发病率3~15倍,口腔癌发病率3~10倍,膀胱癌发病率7~10倍。烟中的尼古丁刺激循环系统,可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增加,诱发心绞痛与心肌梗死。吸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为不吸烟者的3.5倍,其死亡率为不吸烟者的6倍。WHO最近一项报告指出,全世界10亿吸烟者,由于吸烟引起的肺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肺气肿,心脏病和脑卒中等疾病,每年至少使250万人早逝。第七次吸烟与健康的国际会议专家认为吸烟导致减寿20年。
戒烟要下决心,有毅力。措施是①回避法:尽量避开刺激抽烟的场合,不备烟,不受烟。②转移法:遇到“烟瘾”来时,分散精力,如听音乐、做操等。③拖延法:实在想抽烟时,先拖延几分钟,然后再决定是否要抽。④饮茶戒烟:需要用烟来“提神”时,以茶代烟。戒烟茶以乌龙茶较好,一般绿茶也可以。戒烟初期可喝得浓一些。也可服一种鱼腥草的戒烟茶。⑤针炙戒烟:与烟瘾有关的穴位在耳根周围可以找到,针刺该区穴位可使人产生对烟的异味厌倦感。⑥萝卜解烟瘾:将白萝卜洗净切成丝,挤去汁液,加入糖,晨起食用1小碟,可使人厌吸烟等。
3.生活节律
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对维护健康非常重要。
(1)睡眠问题:睡眠是一种生理现象,是大脑主动进入休息的一种功能。
需要睡眠的时间各人随年龄和工作情况的不同而异一般说,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老年人的睡眠时间为6~8小时。睡眠时间分配一般夜间为5~6小时,早睡早起;中午为1~1.5小时最佳。现在许多老年人退离休后仍受聘工作,就更要注意有充足的睡眠。不妨每逢周日比平时多睡2个小时,做适当的调整。但是贪睡眠,放弃运动,对老年人健康也是不利的。过多的睡眠会加速身体各器官的功能退化,降低适应能力,使低抗力下降,易发各种疾病。
老年人还要讲究睡眠姿势。不要俯睡,因为俯睡时胸部心脏受压迫,会使呼吸困难,吸氧相对减少。向左侧睡也不可取,因为向左侧睡时会压迫心脏和胃部,使胃内食物不易进入小肠,不利于食物消化和吸收,特别是在饱餐后。睡时身子稍微弯曲并向右侧较为适宜。这样既能使全身肌肉得到放松,又不压迫心脏,使心、肺、肝、胃肠都处于自然状态。
睡眠时要枕头高低适中。因老年人常有颈椎肥大症,枕头过高,会使颈部过分向前,压迫输往大脑的血管血流,引起头晕、头胀不适,所以高枕未必无忧。枕头过低会使颈后屈过大,同样也会引起不适,因此要摸索找出最合适自己的枕头高低度。
老年人晚饭后不要多喝水。因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尿浓缩功能差。男性老人还常伴有前列腺肥大。尿短、次数多是常见现象,这样不但影响睡眠,而且夜间下床时睡眼惺松、精神恍惚、光线暗淡而容易跌倒,造成意外伤害。此外,睡前更不宜喝会使人兴奋的浓茶、咖啡之类饮料。老年人要早睡早起。(冬天可晚1~2小时),到室外进行适当活动,呼吸新鲜空气,促进新陈代谢。
老年人晚饭不要吃得太饱。常言道:“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因为晚餐过饱容易使人发胖,诱发糖尿病和引起动脉搏硬化。充盈饱满的胃及十二指肠使横膈抬高,会影响心肺功能,这些都会影响睡眠。
临睡前要用温水洗脚10~20分钟,这样既可以清洁皮肤、预防皮肤感染,又可使双脚浸泡在温热水里会使足部血管慢慢扩张,促使末梢血液循环,有助于大脑的抑制扩散,起到催眠作用。在寒冷的冬天,冰凉的床褥最好先用热水袋等暖和一下,使全身感到暖和、舒服,可睡得安稳。
老年人夜生活要适度。另外要慎用镇静剂、安眠药。此类药物有依赖性而不易解脱,长期服用对肝、脑均有不良作用。
(2)服饰问题:俗话说:“佛要金装,人要衣装”。一件合身的衣服,不仅穿着美观,而且有振奋精神的作用。因此不要以为人老了,就可以穿着随便邋遢。
老年人服装造型要符合身份。要显出老年人的端庄大方、谦逊含蓄,有助发挥老年长者的气质和风度,体现一种成熟美。服装要宽松、合体,线形简练,不紧不松,即上下左右比例对称,以直线结构为主,不附加装饰物,以充分体现老人的庄重、稳健。衣领设计宜宽松,衬料宜柔软。为适应老人腹大等特征,老年人裤腰不宜过小,后裆不宜过宽。
老年人服装色彩宜丰富多彩而不过分艳丽,既庄重素雅又带些活泼。颜色以单色偏深为宜。下将色彩可深一些。除了常用的黑、灰、白单色调外,淡紫、淡红、淡墨绿、奶黄、淡咖啡之类颜色都是可以选择的。凡是选料较为高档的,还是以基本色为好,中国人穿着深藏青、绛红、深中灰、黑色等调服装,显得较为神气,构成了中国服装的基本色。
老年人衣服色彩要适当变换,不要一个时期老穿一种颜色,面料要柔软,以棉为佳。化纤类的布料由于静电作用以及易脏因素,不宜作直接接触皮肤的内衣使用。内衣、内裤一般应选择纯棉布料,使穿着感到柔软、舒适,行动也方便。
老年人选择鞋、帽不仅要注意美观,更要注意是否有助健康。最适合老年人穿的是我国传统的布底、布帮的布鞋。具有保温、透气、防滑、舒适4个大特点。
至于皮鞋也可选择,选购时不宜过大、过小,鞋跟也不要过高。
选择帽子时要注意尺寸合适,应以头部大部位的尺寸再加0.5~1厘米为准。
(3)居室问题。居室是人们最主要的栖息地,也是人们自由支配和享受闲暇时间的场所。对于老年人来说居室环境尤为重要,老年人的居室环境要强调实用、方便、安全、简洁、柔和,同时要因地制宜地对自己的居室加以改造,使之更有利于老年人的健康。
老人的居室的朝向,以朝南的房间为佳,冬暖夏凉,如“天然空调”。而朝北房间“冬冷夏热”,由于老人周身循环和体温调节机制较差,因此对健康不利。
老人居室要防寒防暑。由于老人特别是高龄老人血液循环差,新陈代谢过程慢,既不耐热又不挡寒,因此居室的温度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一般说21℃是人体最适宜的温度。冬天最好在15℃以上,夏天在30℃以下。
老人居室要避免或减轻噪声、空气污染。它对健康不利,使人烦躁。
老人居室要选择合宜的色彩。鲜明色彩的墙壁、地面和明快色彩的家具环境,使人心情愉快。反之处在色调沉闷的居室环境中,就可能心情抑郁。在居室的色彩中,墙壁颜色是一个主要方面,对老年人来说,采用以中性色调为主,稍偏暖色,不搞大红大绿等强烈对比的颜色,以创造一个恬静、淡泊、柔和的环境。也可选择一些花卉进行装饰。
(4)老年人的晚恋问题。几乎所有的人心中都充满了爱,并有着各种各样表示爱的方式。老年人对爱的感受也并未发生多大变化,他们仍像年轻的时候那橛有着强烈、激昂而温柔的爱。在旁人看来白发老人的恩爱缠绵似乎显得古怪,但在夫妻间看来,却与年轻人并没有什么两样。
老年人从养育子女、繁杂家务的旋涡中脱逸出来,都期望在未来的岁月中过上一段更可宝贵的爱恋生活,较以前更美好,更自在,更从容。老年人既需要精神的爱,也需要肉体的爱。许多老年夫妻都会觉得尽管性生活的频率与活力可能衰减,但永远也不会丧失对触摸、抚摩、拥抱和爱抚的需求。
有些丧偶老人,尽管子孙满堂,生活比较满意,但即使子女孝顺,也不能整天陪伴老人,他们总会感到缺少精神依托,感情上常觉孤独寂寞。所谓“儿孙满堂,比不上半路夫妻”。“老有所伴”,可以使老人不仅有个说话谈心的对象,而且生活上又可互相照顾,有利于老人健康长寿。因此,如果各方面条件允许,应该鼓励丧偶老人再婚。
老年人有正常的性功能,也要有正常的性生活。有人认为老人性腺功能减退了,不会有性的要求。其实,男女性激素的分泌量与实际性行为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大脑的功能、彼此爱恋的感情在性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众多研究表明,性生活的满足在任何年龄阶段都是可能的。虽然男性在60岁后性唤起较慢,勃起要较长时间,射精出现较慢,但甚至到80岁后仍可进行充分的性活动。同样,女性在60岁后对性刺激反应降低,但女性达到性高潮的能力却并无下降。生理学家指出,人到百岁仍有性功能。在恩爱夫妻之间,性生活远远超出一时的欢乐,数十年的给予爱和接受爱增强了这一时刻的欢娱。
人类学家、人口学家的研究都发现,长寿者往往家庭美满,夫妇健在。相反,未婚、鳏寡者,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及自杀的发生率都高于夫妇相伴的老人。由此可见,老年人过好晚恋生活十分重要。
(五)补益药和延寿药
1.补益药的涵义和作用
在中西药物中有一类药物除了具有治病效能外,还具有调节整个机体内环境的平衡,改善细胞代谢和营养,激发和增强细胞和脏器功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和解毒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延缓衰老的作用,称之为补益药。补益药在动物实验中还显示出有延长寿命的效果,故又称延寿药。例如,实验表明黄芪、人参、蜂蜜、当归、丹参、川芎和淫羊藿、苍术、金樱子、刺梨都有延长细胞在体外的存活时间。
总的说来以天然食物、植物为主要来源的补益药具有多器官的调节作用,且低毒或无毒,作用温和、持久,进量适当,中短期服用对老年人较为合适。
但是,补益药使用不当也可产生副作用,常见的有: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如滥服人参,可导致血压升高、晕眩、烦躁不安、口干便结、夜寝不安等不适。长期过量服用时会出现腹部胀痛、食欲减退、头痛、心悸、失眠等。②过敏反应。如服用某些复合型补剂后,引起皮疹,腹部不适等症状,停服后则可消失。③脏器功能损伤。如长期服用某些补益复方药物,而引起药物性肝炎等等。④营养失衡。如儿童盲目滥服某些补药出现早熟、早发育现象。
此外,由于药物贮存不当而发生变质、霉变,或药物采集时已沾农药污染,都会影响药品质量,对机体产生不良作用。
2.补益药的种类和选择
①维生素类:如脂溶性维生素C、E、A、D,水溶性维生素B族类。老年人消化功能低下,进食减少,常易缺乏或不足,可间断服用补充。②矿物质类。钙:我国老人,由于服用奶制品少,一般进钙量均显不足,应经常补充。目前已有许多钙离解程度较高的钙化合物,如碳酸钙类。而枸橼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离解度较低,补量时要多服些。镁:不但有助于钙的吸收,而且对心律、骨肉神经的兴奋性也有调节作用,海产食品中含量较丰。锌:在肉类、肝、蛋、牡蛎、鲱鱼中含量丰富。在芝麻、胡桃、花生、黄豆、大白菜中含量亦多。硒:长期低硒状态,易患冠心病和粥样动脉硬化。硒与癌肿发病相关,流行病调查表明人群血硒水平越低,肝癌发病越高。与其他癌肿如食道癌、胃癌亦有类似的相关关系。普通面粉、黄豆、蘑菇、蒜头、胡萝卜、香蕉、橙子富含硒。牛、鸡、猪动物的肝、肾、海藻类水产品含硒类较高。此外,富含硒的保健品如酵母硒、硒化卡拉胶等,都可短期适量服用。
3.成药
应先作辨证,再有针对性地投以“补虚”药物。
补气药: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黄精、刺五茄、大枣等。成药有补中益气丸、十全大补丸(膏)、刺五茄片等。
补血药:熟地、当归、首乌、枸杞子、阿胶、紫河车等。常用方剂、成药有当归补血汤、四物汤、首乌片、归脾丸、十全大补膏(丸)等。
补阳药:人参、鹿茸、鹿角、狗肾、杜仲、菟丝子、肉苁蓉、补骨脂、仙灵脾、冬虫夏草、牛鞭子等。常用方剂、成药有全鹿丸、参鹿补膏、参茸补膏等。
补阴药:生地、熟地、沙参、麦冬、石斛、女贞子、龟板、白木耳、百合、知母等。常用方剂有左归丸、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二至丸等。
(六)慢性病保健
老年人是慢性病的高危人群。目前我国慢性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肿瘤为甚。60岁以上老年人中,1/4的老人都有一种或几种慢性病。据上海地区对60岁以上老年人调查,由于高血压、冠心病、中风引起而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占57.52%。慢性病对生命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损害,慢性病的防治是减少发病、降低病死率、提高老年人健康质最有效的途径。
老年慢性病的自我保健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未病防治。应积极消除各种对人体有害的因素,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掌握一些常见病的预防方法。例如妇女要学会如何检查自己的乳房以早期发现肿块;及时纠正可能引起疾病的不健康、不要接受来路不正、无正规医师指导或尚有争议的药物;要保留好有关自己的健康记录;懂得一些重要生命体征的正常值如血压、体温、脉搏等。
(2)有病即治。有了病要及时诊治,慢性病要坚持治疗,防止发展和恶化。
(3)减轻疾病带来的残疾程度。例如脑中风后偏瘫,要早期进行康复治疗。
(4)终极防治。老人得了绝症,也要积极采取措施,减轻痛苦,防止新的残疾,避免在痛苦上再增加痛苦。
(5)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和评估。人的健康不单是体格的健康,还要有心理的健康和社会交往能力状况的健康,生理-心理社会诸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才可算是一个健康老人。
第二篇:自我保健
自我保健
1.艾叶熏蒸治偏头痛
将端午节采集回来的艾叶一把,放在锅内烧开,煮20分钟后端下,趁热用布蒙住头进行熏蒸。水凉了之后再放上火上烧,每次熏两遍,每天熏两次,一个星期后可痊愈。
2.按摩牙龈消红肿
先将双手洗净,用右手中指按摩左侧的牙龈,用左手中指按摩右侧的牙龈,力度逐渐加大,时间约两分钟左右。按摩之后,立即用甲硝唑药液漱口,时间为一分钟。药液配制的方法是:一片甲硝唑用400毫升左右的凉开水溶解。另外,这种按摩方法还能有效地缓解牙龈萎缩。每天早晚各一次。
3.按摩治前列腺炎
每天晚上上床后和第二天早晨起床前,用食指和中指按在阴茎根两侧来回按摩,一手累了可换另一手继续进行。每次按摩30分钟,每次来回按摩约4~6秒钟,按摩压力以自我感觉良好为宜。坚持按摩3个月,病情会明显好转。
4.白菜根止咳化痰
白菜根两棵洗净,冰糖30克,共用水煮,喝汤。注意:针对咳嗽、痰多病症。
5.白菜根治疗感冒
将新鲜白菜根一个洗净,加红糖30克和老姜五片,水煎服。每日一剂一服,连服三日定见效。
6.晨服苹果治好胆囊炎
一老者患胆囊炎久治不愈。后听从一老中医指点,服用苹果偏方,病愈至今未复发。方法是:每天清早空腹吃一个苹果,隔半小时后再进餐。一年365天,天天如此。注意,千万要连皮一起食用。
第三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讲稿(推荐)
老年人法律知识法讲稿
陈 茵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曾仕强对易经——第八讲卦有何用的讲解,对“子曰: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吾十又五而志——意思是说人应该在十五岁左右的时候确定自己以后有做什么而去努力学习与行动,三十而立——意思是人在三十岁左右的时候应该确定自己做人处事的原则,在这个基础上去做事,四十而不惑——人到了四十岁左右对自己在做什么、该做什么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没有迷惑。五十而知天命——到了五十就懂的自己现在的处境等都是自己以前所做事情的结果,而不是自己的命运的安排。六十而耳顺——六十岁了对待周围的事情不要用自己的观念去理解,不要对新事物、新观念觉得都不符合自己行为。七十二从心所欲——七十岁了就顺应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情了。
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讲我们有关老年人的一些合法权益,以及老年人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881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作为一个世界性问题,联合国提醒各会员国:要“铭记21世纪老龄化是人类前所未有的,对任何社会都是一项重大挑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在1996年8月29日、由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我国制定该部法律的宗旨在于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美德,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老年人是指60周岁以上的公民,老年人享有法律赋予的一系列的权利。现在将老年人的七大项权利,阐述如下:
一、老年人享有自由处分自己个人、合法财产的权利
老年人可以对自己名下的合法财产进行处分。常见的情况是自己名下的房产以分家析家的形式分给自己的子女所有。侵犯老年人对财产处分权的事例仍时有所见。比如一位老人患病请子女交手术费,却被子女要求以更改遗嘱、交出房产作为交换条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父母将自己财产以立下协议或遗嘱的形式分给多个子女后,结果部分子女却认为父母对财产分配不公、而拒绝赡养已经年老体弱的父母。
80岁的黄老伯有3个儿子、1个女儿。5年前老伴过世后,黄老伯的身体每况愈下,就轮流在几个孩子家生活。黄老伯不想一直再“流动”下去,于是就和最小的女儿商议,在小女儿家安度晚年,把房子留给小女儿。没想到,房子过户给女儿后,女儿以种种理由阻止父亲住在家中,一心想把父亲送进养老院。而3个儿子得知此事后,也纷纷与父亲翻脸。黄老伯陷入困境。
通过以上这个案例,告知我们:父母不应该过早地、将自己的房产全部处分掉。为了养老,父母应该留点财产给自己。
当然,老年人有权自由处分自己的个人财产,不仅仅是指将财产分给自己的子女所有,父母也有权将自己的财产捐赠给国家、赠送给社会福利机构、或其他人等的权利。作为子女或亲属是不能干涉父母对财产的处分权,也不得强行夺取老年人的财物。
(前几年在电视上曾报道过一位父亲,在三个子女都争抢着父亲财产、并且不太孝顺的情况下,跑到公证处立下了一份遗嘱,遗嘱内容为:在自己百年之后,将自己名下的房产、存款以及尚未收取的借款50万元都赠送给慈善机构所有。结果,搞得三个子女都很尴尬。)
另外,本人建议父母在对子女分家析产时,应该在分书注明“某处的房屋或财产归儿子XXX个人独自所有,其他人均无权享有、不得干涉”。大家不要小看这几句话,其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家也知道,现实社会中、离婚现象比较多见,在分书中之所以要注明这句话、主要是为了防止自己的儿子与儿媳妇或者女儿与女婿、如果不幸闹离婚时,那么有这句话的存在,儿媳妇或女婿是无权分得该财产的。从法律角度来讲,如果分书中没有写明这句话,仅仅是写了房屋归儿子所有,那么父母分给孩子的这房屋就视为——是父母赠送给儿子与儿媳妇共同所有的,也就是父母分给儿子的房屋、变成了儿子与儿媳妇的夫妻共同财产。因此,如果儿子与儿媳妇离婚的话,儿媳妇有权要求分得部分房屋。
二、老年人享有由子女赡养的权利
目前,我国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有关心和照料老年人的责任和义务。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说的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不仅是人类的美德,而且动物界也奉行。小羊为了报达父母的养育之恩,当父母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时,小羊跪下来用乳汁喂养父母。小乌鸦为了报达父母的养育之恩,当父母年老不能外出捕食时,就将食物口对口地喂养年老的父母。
我国《婚姻法》第15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根据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12条等之规定,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的内容更为广泛:首先:子女不但在经济上要供养父母、帮助父母,而且在生活上也要照料父母,并且在精神上要安慰父母。如果子女只是给付了赡养费,这仅仅是履行了一部分的赡养义务;其次,子女对生病的父母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并且应当对生病的父母予以护理;再次,子女应该妥善安排父母的住房,不得强迫父母迁居到条件低劣的房屋内,对父母自有的房屋,子女还有予以维修的义务。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特殊情况——即在子女未成年时,父亲或母亲对子女未尽过抚养义务,导致子女成年后、不愿意对父母承担赡养义务的事例。大家都认为“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是否还可以要求自己的子女尽赡养责任?在此,为大家讲述一个发生在上海的案例(该案例曾在电视
台报道过):
1、但父亲缺乏家庭责任心,吃、喝、嫖、赌样样都会,所挣的钱多数用于自己的开销,很少拿回家里。法官又说服了五个子女,看在血缘关系上,谅解已经是风烛残年的老人,由五个子女每人每月负担父亲100元作为生活费。
2、一名父亲在两个孩子都还年幼时(一个3岁、另一个5岁),因触犯法律而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父亲在监狱服刑时,人民法院判决两个子女对父亲承担赡养责任。
以上两个案例说明:只要父母子女关系的存在,抚养或赡养的权利义务也就就存在,即使父母因种种原因未尽到抚养子女的义务,但是也不影响其要求子女赡养的权利。父母的过错不能成为免除子女赡养责任的理由。同样,子女也不能以“父母分家不公平”为借口、而拒绝赡养父母;子女也不能以“与父母断绝关系”、或“放弃继承权”等为借口,而拒绝履行赡养父母。农村中,我们有时会听到某户人家、父母与儿子之间签订了一份书面的“父子脱离关系的协议”,即父母同意儿子不承担赡养责任,儿子同意不继承父母的财产。事实上,这样的协议约定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因为法律规定,权利可以自愿放弃,但法定的义务是不可以放弃的。法律允许儿子放弃继承父母财产的权利,但不允许儿子逃避赡养父母的义务。而且,父母与儿子之间的血缘关系是脱离不了的。
在这里还要提醒大家——男女平等,出嫁的女儿一方面对自己的父母负有赡养的责任,另一方面,也有协助丈夫赡养自己公公婆婆的义务。
三、老年人享有再婚自由的权利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8条规定:“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而且,法律条款还明确规定:子女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的变化而消除,即父母离婚或再婚后,子女对父母仍然负有赡养的法定义务。
四、老年人享有继续接受教育的权利
我们国家为了发展老年教育,鼓励社会办好各类老年学校,还对老年人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老年保健知识,在公共设施中建设适合老年人锻炼和活动的配套健身设施。像今天我们坎东村村民委员会组织的这次为老年人专门讲授有关维护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法律知识,也是我们人民政府对老年人表示关爱的一种体现。我们岳阳市里还有“老年大学”,有兴趣的可以到老年大学继续接受教育。
五、老年人享有社会关爱的权利
具体权利有以下五方面:
1、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3条规定:“农村的老年人,已经丧失劳动力、没有生活来源,也没有子女和其他扶养人的,由所在村的集体经济组织负担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的五保供养。”(即成为“五保户”)
2、老年人患病,本人和其子女确实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当地人民政府根据情况可以给予适当帮助或救济。
3、国家建立和保障老年人的医疗保险制度,并且规定对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就医治疗时、予以优先。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展对老年人义诊、巡回医疗等服务。
4、老年人享有自行决定到老年福利院、老年公寓去居住的权利。
5、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条件,在老年人参观、游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面,对老年人有优厚的待遇和照顾。
六、老年人享有司法援助的权利
老年人由于年老体弱,有些行动不便,有些视力、听力、口头表达能力较差,有的老年人没有文化,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在老人合法权益收到侵害后,老年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向有关部门要求处理,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即打官司)。法院受理后,按照规定原告要预交诉讼费用,但是如果老年人缴纳诉讼费却有困难的,可以凭当地村、镇的证明申请缓交、减交、免交诉讼费。如果老年人需要获得律师帮助的,但又没有经济能力支付律师费用的,老年人可以向当地村民委员会、镇司法所、市司法局申请法律援助,为老年人免费指定律师(即请律师不用付钱)。
七、老年人在生前对自己的个人合法财产有立遗嘱的权利
我国《继承法》第16条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以外的人。” 遗嘱的种类共有五种:
① 公证遗嘱:就是生前立下遗嘱后、并由公证机关予以公证的遗嘱。
② 自书遗嘱:就是由立遗嘱人亲笔书写、亲笔签名,并且注明书写遗嘱的年份,写明年、月、日。
③ 代书遗嘱:就是自己请他人代笔书写遗嘱。但是,立“代书遗嘱”是要具备条件的:委托他人代笔写遗嘱的,应该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立遗嘱的时间,并且由代笔人、在场见证人、遗嘱人共同签名。
④ 录音遗嘱:但录音遗嘱中要明确说明立遗嘱的时间,也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⑤ 口头遗嘱: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一般是指在病情严重危急生命之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也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但口头遗嘱是五种遗嘱中效力最低的遗嘱。因此,我国《继承法》规定,在立遗嘱人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就为无效。
如果公民在生前立有多份遗嘱的,而遗嘱内容存在相互抵触的,则以最后的遗嘱为准。另外,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的时间虽然都在公证遗嘱之后的,但仍然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因为公证遗嘱具有最高的法律
效力。
此外,继承遗产是有法律程序的。配偶、子女、父母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才能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的继承人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常见的侵害财产权的行为:
(一)侵害老年人的财产权
专家指出:直接占有老年人的现金、房产、存折、债券、股票、抚恤金等,成为近年来侵占老年人财产的一种趋势。面对“赖账”的不肖晚辈,老年人该如何保护自己?
在子女直接侵害老年人财产的案件中,75%以上的老年人未向子女要借据,这样就造成子女赖账有恃无恐,老年人的官司因为手中没有借条而取证艰难。老年人对子女应该多一点戒备之心,应该增强对一些借口和欺骗行为的识别能力。借款行为发生时不打借条是老年人的致命弱点,这看起来是对家庭成员的信任,但并不符合现代社会的生存法则。
(二)对老年人人身权利的侵害
受长期封建思想影响,继父、继母的权利在许多人心里常被忽视。社会学家指出,这种痼疾在现代社会中已总体减少,但是因为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压力的增加,反而在局部出现了冲突加剧的现象,老年人必须警惕。
(三)常被遗忘的“精神赡养权”
近年来,老年人维权又出现了一种新鲜事:一些晚辈虽然付给老人一定的赡养费,但是有意孤立老人的生活环境,长期不探视老人,使老人处在一种孤独、凄凉的境地。一些老人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要为自己争取“新”的权利。今年5月,北京市92岁的刘老太太咬破手指按下一枚血手印,一纸诉状将自己的儿子告上朝阳法庭。老人伤心欲绝地说:儿子过得很好,收入很高,但是同在北京生活,却整整13年没有看望过她了。
刘太太的老伴已经过世,家住东城的儿子曾经长期拖欠老人赡养费。后来经过居委会出面调解,儿子吴某才勉强同意恢复对老人的赡养。但是,心中不快的吴某却再也没来看过老母,时有时无的赡养费也是通过邮局寄送。老人得到了微薄的赡养费,却陷入了深深的孤独中,有一次生病在家躺了7天竟没有人管。
(四)其他侵害老年人权益的问题
有些患有严重精神疾病、长期慢性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有子女把他们当作一种包袱推向社会。他们的维权之路更加艰难。
老年人法律维权典型案例
案例一:“托老”也需明确约定
73岁刘大爷日前将所住养老院诉至法院,原因是养老院对其人身伤害。原来,刘大爷喜好喝酒,今年3月的一天,刘大爷酗酒归来,养老院嫌其扰乱环境,强行让其上床睡觉,结果导致手腕及背部软组织挫伤。法官认为,养老院应采取妥善方式避免发生意外,判决养老院承担全部责任。
分析:老年人或家属要与养老院签订正式的书面合同,对养老院应履行何种程度的看护义务要有明确约定,不能只达成口头协议。这样,老年人出了意外或受到伤害,双方就有明确责任。
案例二:立遗嘱别侵害弱者权益
郑女士夫妇育有一女,又于早年收养一男孩郭某。今年1月,60岁的郭某车祸重伤立下遗嘱,将个人全部财产归其子继承,后死亡。今年3月,已86岁高龄的郑女士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分割遗产。法院认为,郭某生前所立遗嘱虽合法有效,但原告与郭某系养母子关 系,依靠郭某赡养。根据法律规定,遗嘱继承应对没有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份额,剩余遗产再按遗嘱继承。
分析:我国法律在赋予公民用遗嘱处分自己财产权利的同时,也对公民行使这种处分权作了必要的限制。
案例三: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
黄先生老伴去世后请同样丧偶的李女士做保姆,时间长了,二人相互感觉不错,但要结为夫妻又有顾虑。年初,二人旅游时发生交通事故,黄先生死亡。事故责任方赔偿12万元,黄先生儿子要求李女士返还收到的赔偿款。而李女士却认为,作为非配偶身份的同居者,赔偿金应属于自己。
分析:《婚姻法》规定,在1994年2月1日后,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同居关系处理,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期间财产不发生法律上的共有关系,李女士应返还赔偿款由黄先生儿女继承。
案例四:再婚配偶婚前财产不属共同财产
十年前,45岁杨女士带着两个孩子和58岁老李再婚。去年老李去世,留下住房。老李的子女认为,该房是生母在世时和父亲一同购买,与杨女士无关。杨女士则认为自己和老李是合法夫妻,至少应有一半房产,儿子作为老李的继子也有权分遗产。
分析:《继承法》规定,遗产按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在老李前妻去世后,前妻所拥有的一半房屋由老李和子女共同继承,另一半属于老李个人财产,且是婚前财产,而非与杨女士共同财产,杨女士只能和双方子女一起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分割老李遗产。
案例五:养子女继承权如何判定
小时候父母将李小姐送他人抚养,在亲生父母年老后,李小姐主动回到身边照顾,住院费也由李小姐支付,并在两位老人去世后出钱安葬。两位老人身后留下一处房产,一直由李小姐亲妹妹居住,李小姐与其协商处理,妹妹说李小姐是别人养女没有对亲生父母遗产的继承权。
分析:李小姐由他人抚养长大,与亲生父母权利义务关系消除,不具有法定继承权人资格,但她对亲生父母生前赡养较多,身后妥善安葬,依法可分得遗产。
案例六:继承纠纷重在确定遗产
王大娘有俩儿子,大儿子早年身亡,老伴后病故留房屋两套。今年,小儿子私自将其中一套出租房出售,并办理过户,随后又将其暂居房过户自己名下。事后,王大娘要求小儿子返还所得价款。
分析:首先,应先将共同财产的一半分出来为配偶所有,其余为遗产。其次,配偶、子女、父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根据《继承法》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也就是说,王大爷遗产继承人应是王大娘、小儿子和大儿子的孩子。
案例七:孙辈有无赡养义务
小王母亲早年去世,父亲老王将其兄妹四人抚养长大,小王的大哥已去世,有一成年儿子王某,父亲老王有没有权利要求孙子王某承担赡养义务?
分析:子女赡养父母是应尽法定义务,而面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而言,孙辈则并非理所当然就是法定赡养义务人,只是在特殊情况下,子女无法履行应尽赡养义务,有负担能力的孙辈才有赡养义务,只要子女中还有人具备赡养能力,孙辈就无需承担赡养义务。
案例八:放弃继承就可不赡养?
贺大爷夫妇有俩儿子,老两口跟大儿子生活。小儿子结婚时与父母签协议:不要彩礼,不继承遗产,今后也不赡养双亲。后来大儿子收入低,无法承担老两口昂贵医疗费,贺大爷便要求小儿子尽些赡养义务,并负担部分费用。法院认为,小儿子以不要财物和放弃继承权为由,拒绝履行赡养父母义务违反法律规定,属无效协议,应履行义务。
分析:子女赡养父母是法定义务,不得附任何条件,也不能以放弃继承权或以父母早年对子女未尽抚养义务等为由拒绝赡养。此外,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都应对养父母和继父母尽赡养义务。
案例九:儿女离婚房产怎么分
张某婚后向自己父母借了5万买房,如今张某要离婚,应如何处分财产?老隋的儿子隋某也碰到类似问题,隋某和王某婚前与父亲共同出资买下房产,产权人为老隋父子,婚后产权证添加了王某名字,离婚时王某提出分割房产。
分析:第一个案例,房屋是张某婚后购买,属夫妻共同财产,张某向父母借5万元则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张某必须有充分证据来加以证明。一旦确定,财产分割时就应先偿还父母借款,再将剩余财产分割。第二个案例,隋某家人增加张某为房屋产权共有人并办理手续,张某就对房产享有权利,虽未出资,但应视作老隋父子对她的赠予,可要求分割房产。
案例十:房屋买卖需慎重
某买房人看中张大爷的房屋,张大爷同意并与买房人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合同约定买方违约无权收回定金,卖方违约应双倍返还定金,并应予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办理过户。事后张大爷觉得房价低了,想反悔,协商不成,买房人诉至法院。法院认为双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是真实意思表示,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中未约定合同的解除条件,张大爷也不存在解除合同的法定理由。
分析:房屋是个人或家庭的重要财产,为增加回旋余地,不妨在合同中增加解除条款,同时最好请专业人士审核把关。
最后,祝愿在坐的每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第四篇:痛风自我保健常识
痛风自我保健常识
在长期代谢紊乱的情况下,代谢产物尿酸会在人体内增加浓度生成痛风病。该症的主要表现为指、趾、腕、跟、膝关节红肿疼痛及痛风结石和肾脏病变。前期有发红、肿胀、痛苦等体现,以拇指关节最多,占60%.可累及其他关节并重复发生。患有缓慢痛风的患者,在过度疲惫、关节损伤、伤口感染、饮食不妥等情况下都可诱发急性发生。
?
痛风自我保健常识是痛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防治该症的一项重要依据,生活中保健的方法主要有:
1.注重饮食:痛风与糖尿病相同是终身疾病,防治的关键是注重饮食.多食含嗓吟低的碱性食物,如奶及奶制品、蛋类、米、面、玉米、马铃薯,各种硫菜如萝卜、洋葱、西红柿及生果等.做到饮食清淡.低脂低糖。尽址防止或少食动物内脏、鱼、豆类、啤酒、发醉食物、蛤、蟹、豌豆、扁豆、解菇、菜花、菠菜等易发作嘌呤的食物。
2.控制正常体重:痛风常并发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通常以为痛风与肥壮虽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肥壮对痛风有推进作用,下降体重常可使痛风、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都得到注重。下降体重应按部就班,每月宜削减2千克.不然易致使痛风急性发作。
3.充分饮水:为了防止肾脏积存尿酸,应很多喝水,每日饮水2~3升,使日尿最坚持在2升以上.以利尿酸排出。饮水距离应尽量均匀.每小时1杯。
4.戒烟禁酒:男人不要视吸烟为洒脱、酗酒为威猛。酒精会使体内乳酸堆积.按捺尿酸排出;啤酒富含很多嗓吟,多饮很容易诱发痛风。一起应防止使用推进尿酸增多的药物,如双氢克尿塞、速尿等。
5.定时查尿酸:中老年人、脑力劳动者、贪洒嗜肉者及肥壮者。尤其是有痛风宗族史的人,都应誉惕发作痛风的可能性,定时到医院查看血清尿酸.每100毫升血中尿酸,男性不该超越6毫克,女性绝经前不该超越5毫克。
上海中潭痛风医院知识分享
第五篇:教师心理健康自我保健
教师心理健康自我保健——幸福快乐就在转念之间
央视前段时间有个有趣的街头调查“你幸福吗?”引起各界人士的广泛讨论。其实 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幸福其实只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而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感知幸福的能力。
一、心理学 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只有一个短暂的现在。在古代,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提出“心即理”。晋代诗人,陶渊明作诗《杂诗其四》,养色含津气,粲然有心理。如果我们用现代浪漫说法:心理学就是一门关于心灵或者灵魂的规律的学问。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健康分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部分,心理健康是每个人幸福的生活、快乐的学习和工作的基础,而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那么,怎样的心理状态才是健康的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教师健康心理标准:(总体来讲有四个方面)
1、正确的角色认知:能恰当的认识自己,并愉快地接受教师角色。
2、有良好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能正确处理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关系。
3、能适应与改造教育环境: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理念,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环境。
4、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能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1)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2)不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不迁怒于学生;
(3)能冷静地处理课堂情境中的不良事件;
(4)克服偏爱情绪,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
(5)不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入家庭。
这样看似不多的健康标准,对教师来讲达标并不是很容易的。请看几组调查资料:中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曾采用国际公认的SCL-90心理健康量表,由心理学专业人士对教师进行检测,结果表明:69%的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另外,嫉妒情绪明显,焦虑水平偏高等也较为突出;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内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的检测,结果为: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 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北京市也曾对500余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显示,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70%的教师有时忍不住要生气发火,教师中普遍存在着烦躁、忧郁等不良情绪。也有学者针对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进行了专题研究,其结果是心理问题检出率高达44.2%。
这些调查结果说明了目前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确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且,人们通过对大量体罚事件的剖析所示,绝大多数体罚并不是由于教师的师德差而造成的,而是由于教师心理压力过大,焦虑过度,致使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造成的,换言之,是由于教师心理问题所带来的。
教师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教师的人际交往态度与行为,影响其师生关系、同事关系,而且还会影响其家庭关系、家庭生活氛围与质量。从这个角度来讲,心理是否健康会直接关系到教师能否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因此,教师心理健康自我保健显得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保健——寻找教师的幸福感。怎样才能提高我们教师的幸福感呢?我想说的是,要想自己幸福,那就先改变自己的认知吧!幸福从改变认知开始!影响我们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在外界条件无法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在压力状态下,掌握一些心理保健的知识和方法,学会自我调节,自我缓释,自我放松,自我成长,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能做到的!今天我向大家推荐一种认知疗法
中的认知调节方法——合理情绪疗法,简称ABC理论。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艾利斯在美国创立。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这句话话是整个理论的精髓,艾利斯认为:“人不是为事情困扰着,而是被对这件事的看法困扰着。”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人们的情绪障碍、情绪不适是由人们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
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D是劝导干预、自我辩论,与不合理信念作斗争;E是以合理的信念取代不合理的信念。下面举个实例来说明:
A事件: 班里有学生学习不认真,老是拖欠作业,午间和放学留在办公室里做作业,可是老师一走开又不做了,又开始玩儿了。所以成绩不理想,拖后腿。由诱发事件引起的情绪反应C是苦恼、生气、不平、对学生常批评,偶有体罚。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我们心里信念、看法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好功课,不好好学又屡教不改的学生真是朽木不可雕。这么不听话,把我的话当耳边风,这是对我权威的一种不恭和蔑视。自己班里的后进生特别多,也特别差,真是太不公平了!自己辛苦教学,学生不配合,考试成绩拖后腿,家长和领导一定会对我有看法,影响自己,真是太不值了!接下来,我们要通过以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方法D来认清其信念的不合理性,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这是认知调节中最重要的一环。
1、克服绝对化倾向——学生确实应该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是有个别差异的,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学得一样好。
2、克服要求绝对公平的思想——每个班都有不肯做作业的学生、有成绩落后的学生,并不是我班独有的现象。公平是相对的,现实生活中没有绝对的公平,自己班的后进生比较多,但这不是领导故意造成的,要是把这些学生调到别的班,对其他同事来说岂不也一样的不公平?
3、设身处地 换位思考——学生不做作业可能是不懂,也可能是贪玩,不是故意跟自己过不去。要是因为没听懂,自己的教法也许存在问题,自己也有责任;要是因为贪玩,那么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要是他们都像大人那样有自制力,那就不是孩子了。况且学生也是挺苦挺累的,他们承受的课业负担比我们小时候重多了,他们的玩耍和童趣也确实少多了,是值得同情的。
4、克服以偏盖全— 其实学习不认真的后进生也有许多优点,比如劳动积极,乐于助人,讲义气等。不能否认他们得一切,不能用有色眼镜看待他们。
5、自我效能感——自己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虽效果不明显,但也不是一无所获,有几个孩子不是有明显的进步了吗?
最后,新的合理的信念取代旧的不合理信念—结果是:心理恢复平静,能宽容地看待后进生的违纪行为和成绩不良,焦虑、苦恼、愤怒、不平等不良情绪有所缓解,心情舒畅多了,师生关系也好多了。
由此可见,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主观认识;不同的认识引起的情绪体验是截然不同的。你唤起的是幸福感还是痛苦感,全在于你对这件事怎么看。学会了这样一种认知调节方法,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还可以学会一些自我调节方法,比如:
1、工作与生活明确分开。
2、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圈。
3、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
4、学会自我安慰::甜柠檬和酸葡萄心理
其实,幸福快乐就在转念之间!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杯香茶,当你喝下去的时候,溢出的却是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幸福是一杯美酒,用心细品,总能品出那缕浓浓的甘醇。其实,幸福是一种感觉;快乐是什么?快乐是一种处世智慧,以快乐的心面对一切,用一颗宽容、体贴、理解的心去为人处事,自己也会得到快乐!因为快乐就是一种心情,拥有快乐的心情,是一种心灵的升华!
总之,幸福是一种心态,而不是一种状态,快乐是一种心情,更是一种处世智慧。学会自我保健方法,学会心理自我调节,学会心理适应,学会自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祝老师们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每天都有幸福感,快乐工作,快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