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幸福教育2专题
幸福教育
在当前充满诱惑的市场经济社会里,一个平凡的教师要感受到幸福,就必须要具有职业的幸福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自我诊疗:
要善于体味幸福。幸福是建立在相对条件上的满足。实现全方位的满足是不可能的。某一方面的满足,常常彰显另一方面的不足,或者要以舍弃某种满足为代价。人生的许多痛苦是由错误的、不切实际的追求造成的。当前,一些教师与社会上的一些人和事攀比后产生了心理失落:总是茫然地陷于“他有的我为什么没有?”、“他行我为什么不行?”的情绪冲动之中,总是“自己已有的不喜欢,别人有的却羡慕”,使自己处于郁闷痛苦之中。所以,教师要以积极的达观和智慧,安然接纳那些我们不能改变的事情。
要乐观地面对压力。现在许多教师之所以感到身心疲惫,是因为感到压力过大。要想使压力不再成为心灵上的石头,就要能够客观、正确地对待压力。在当前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社会里,每一行都有特殊的压力与烦恼。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作为塑造学生灵魂工程师的教师,社会要求其具有更高的人格素养和知识素养是必然的。因此,教师面临特殊压力是正常的,是教师职业所固有的,即使在香港与西方国家也不可避免。如果从积极的角度来认识,这种压力何尝不是一种寄托和信任?教师应该把这种寄托着社会厚望的压力视为一种荣誉。
善于感受生活是快乐和幸福生成的基础。一方面,有所为方有所得,有所得方有所乐。因此,教师要获得幸福,就要努力地工作,用自己的“有为”来获得学生的爱戴,收获工作的快乐;另一方面,降低欲望的门槛、转移需求的方向,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教书育人的快乐上,同样也能弥补缺憾,获得幸福。当一个教师对自己的需求目标有了正确的心理定位,对幸福的追求有了正确的途径,那么就会在现有客观条件下,大大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从而收获“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幸福。
幸福,我认为它还是一种“给予”。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我连续捐了几次款,为同胞尽到了一点微薄之力,证明了我自身的价值,我感到幸福。
幸福,我认为它也是一种“珍惜”。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用积极的心态去塑造靓丽的人生,这同样是一种幸福。
幸福,我还认为它也是一种“成长”。既是生命的成长----成熟,也是自我的完善-----发展,在不断的自我完善发展中体验幸福的乐趣。
教师的一生不一定会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应当如百合,展开时是一朵花,聚合时是一枚果; 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
一个幸福的教师,是一个能走进学生心灵的教师;是一个追求课堂情趣的教师;是一个能享受教育成果的教师;是一个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教师;也是一个快乐的教师,更是一个受到学生爱戴和尊重的教师„„
第二篇:廉洁就是幸福2(精选)
廉洁就是幸福
正安县桴焉中学刘成邦 实现中华梦,需要廉洁。廉则兴国,贪则误国。
“廉”,治国之风;“洁”,为人之本。“廉洁”乃公正、无私之为。廉洁就像一把刀,随时斩断你的恶习;廉洁就像搭架子,而构造只是个过程,站才是你的支撑。站的是骨气,活的是尊严。人站着活就是最大的幸福。做廉洁之事,即在人为,廉洁一生,即幸福一辈子。
谈谈古史,我们一起品味他们的廉政故事。铁面无私的包青天,他“恶吏苛刻,务敦厚”的实在。他“与人不拘合,不为辞色悦人”的可敬,他“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的淡泊。他曾说:“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者,不得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可见他不徇私枉法,不包庇他人的精神。包拯一生为官廉洁,从他的言语、处事中可见他的清廉高洁。
精忠报国的岳飞。岳母刺其四字“精忠报国”,可畏良苦用心。岳飞那“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治军之道。他那“安乐时耶”的悲壮情怀。一心为民,一心为国,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神。为官不忘“精忠报国“。清廉一生,以百姓安居乐业为首。
虎门销烟林则徐。比起那些贪生怕死的小人,林则徐不畏强权,不忘国仇。为人民除掉祸患-----鸦片。在这场鸦片战争中,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一味的退缩,甘受凌辱,只有林则徐一人,敢站出来,为民请命。他不畏英法联军的强烈打击,勇敢与其作斗争,为中国争气。他的清廉高尚的品德,为后人所赞扬。
再看看现在,廉政之事比比皆是。就拿生活中琐碎之事来说吧!
一名年过七旬的老人,他不是清洁工,也不是高贵之人,他只是生活中的平凡者,但他做的却是不平凡之事----捡河道的垃圾。冬天,寒风凛冽,北风呼呼作响。路上唯见这位老人的身影,穿着破棉袄,驼着背,弯着腰在河道边捡垃圾,河道干净了,自己却被冻成一团。大雪纷飞而至,一步一个脚印,印着老人的廉洁高尚的精神。
做不平凡的事,幸福了社会,也幸福了自己。
说说古今廉政之事,必为后人所传承,必铸就一生幸福。
其实,当今社会,提倡廉政,倡导和谐。要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伟大中华复兴梦,廉洁就是前提。廉政是国家所提倡的,人民所期望的,但从古至今,能做到的人却少之又少。反倒是贪污受贿之风盛行,官员们不潜心于为民众工作,每天豪吃海吃,收不义之财,让国家头疼。
人,做了官,就要对得起国家、人民的信任,不要辜负人民的期望。哪怕是很小的官,也是社会这个正在运行的庞大机器的一颗锣丝钉。如果哪一天,这颗锣丝钉松动了,就可能导致它所连接的地方脱落。如果哪一个官员,掉入了贪污之风的巨大漩涡,哪里的百姓则会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所以说,作为一个地方的父母官,就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你的错误,会坑害一方的百姓。
小康生活,幸福人生,是伟大中华梦内涵。也是我们每个人努力追求的。要想过上一个幸福的生活,官员廉政这一环是必不可少的。官员廉政,百姓办事就不用送礼了,就不用请客吃饭了。这样一来,让百姓受益而且更重要的是让百姓体会到官员是真的在为人民办实事的,官员是真的在为百姓的幸福而努力。
到老百姓信任,就是老百姓口中的清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充分体现时代的呼声,因此,廉洁就是一个不可小视的问题,是一个令人深省的问题。倡导廉政,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了。人们赞扬世代相颂的清官包拯,一生清
廉正洁,为天下人民。当时社会,可免不了贪官污吏,藏垢纳贿。或是土豪劣绅,官商勾结,鱼肉乡民,若是一旦有清廉好官为民喉舌、代民伸冤,锄奸去恶时,则百姓必定大快人心,人人喝彩,“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包公就是这样一个“青天”的化身。要做到廉政,有学习的榜样----包拯。要染上贪污的淤泥,也有前车之鉴----和绅。廉政者生时虽清贫,可死后却名垂青史、万古流芳。而贪者的荣华福贵是牺牲别人的幸福与利益而换来的,是扪着良心所得到的。从古史而知:骑在人民头上的贪官,最终被人民甩下马。
这样看来,廉洁中,蕴藏着一丝最甜美的幸福。正所谓:“廉洁就是幸福”,表明了我们要追求清廉正洁的幸福。
俗话说:“人之幸福,来源于自己”。本身则有利,豁达铭心。古事虽难求,莫过于一切美好事物。若生活在一个正义的世界中,大家都有清廉正直的美德,那这个世界岂不是变得更加美好,也会更加幸福。
德高方知廉政乐,心正才觉清风香。一身正气万人敬,两袖清风千秋魂。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廉政文化的写照,时刻告诫我们,要让道德自省无处不在,要形成强大的廉政文化氛围,才能使腐败思想和腐败行为无藏身之地。
我理解幸福不是一时一事,唯有廉洁从业,才有长久的幸福。严格自我约束,做到自我珍重,保持清廉本色,你才不会失去你所拥有的。遵守廉洁的从业规则,我们就会感到安宁,踏实,可以安心的享受生活的精彩;不守规则,就会焦虑、担惊受怕,整天诚煌诚恐。放弃廉洁的准则支追求幸福吧!
陶渊明,就因为他的按政策办事情不打一丝折扣,与人民同甘共苦岂容半点特殊,受世人的尊重。就因为他廉洁,他感到幸福,没有失去他所拥有的。在陶渊明看来,廉洁就是幸福的一种状态,它豁达不计较,它宁静无所求。
廉洁就是陶渊明安乐和谐幸福。廉洁,为人立命之根;廉政,为官施政之
本。做到廉洁就得到一种长久的幸福。
我们回想古人清廉,才知道廉洁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维持,我认为廉洁,律已从严,须从点滴做起;廉洁,守纪贵恒,勿以小而不为。
廉洁需要大家共同的传承。中华廉政文化植根于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中,绵延数千年而不绝,是以彪炳文化的史册。从小到大,我们是听着爷爷讲革命故事而成长的。
记得七、八岁时,爷爷给我讲过包青天的故事,讲贪官和绅。在生活中,有许多贪官的事例映入眼帘,我们应该“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而不能向他们学习,我们更应该向那些清廉之士“见贤思齐焉”。
第三篇:幸福心理学2
幸福“非你莫属”
摘要:生活不仅是一种主观感受,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幸福的人对待生活会予以积极和正确的方式看待和处理,对待现实积极乐观,对待过去充满回忆,对待未来更有美满的期望。
关键字:幸福 信念休闲健康幽默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内心都搁置着一颗不甘堕落的心,他们,还有我们,都站在人生的道路上,带着被生活一遍又一遍的蒸馏过的心情,每天不断地奔跑,甚至奔命,追逐的,是世俗的需要,而非心灵的需求,等待的,是物质的泅渡,而非幸福的包围。富可敌国的人,未必找得到幸福;权倾一方的人,未必寻觅得到幸福;势压群众的人,也未必够得到幸福。幸福,说到底,不是金钱,不是权力,也不是势力,只是心底里的一种安闲与宁静,它有时很大,事业成功、家庭美满、子女出息,甚至于民族昌盛、国家强大;有时很小,或许就是一个眼神,一声叮咛,一份嘱托,一句问候„„
记得七堇年在《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中说:“活着的价值,在于要有一个饱满的人生。隐忍平凡的外壳下,要像果实般有着汁甜水蜜的肉瓤,以及一颗坚硬闪亮的内核。这样的种子,才能在人间深处生根发芽,把一段富有情致的人生传奇流传下去„„”这未必不是种子的幸福。我们为不做这样的种子,心存发芽的信念,懂得在平凡中休闲,保持坚硬闪亮的内核的健康,学会水蜜般的幽默,让自己的幸福生根发芽成长。
信念与幸福
曾在王薇华的《幸福法则》里看到这样一句话:“的生命中什么都可以缺失,譬如失去一只眼睛,或者一条健全的腿,但是就是不能失去信念,失去信念的人犹如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可见,信念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幸福的人生不能没有信念,即便我们曾经拥有理想,怀有信念,我们也始终在心中为理想与信念保留着一份空间而用青春去努力奋斗,虽然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以至于“骨感”到现在的年轻人被带上了“房奴,车奴,孩奴”的称号。但是越是如此,我们就越应该坚持理想,坚定信念。因为当你住进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开着一辆属于自己的车,手中牵着孩子的小手时,你能清晰感受到的是幸福。漫漫人生路,总有疲惫伤心的时候,不要认同那些伪装的酷和变异的另类,那是庸人自扰的借口罢了。真正的酷是来自内心的,真正的另类是优异别人的特别,要有强大的信念,凭时间的流逝,不会怨天叹地和屈服的信念。伤心委屈的时候要号啕大哭,哭完了洗洗脸然后用手拍拍,挤个笑脸给自己看。
休闲与幸福
在传统观念中,很多人崇尚的是勤劳努力的工作奉献精神,并没有把休假和休闲作为一件“正事”来对待。但是在休闲时间逐步增多,休闲理论渐入人心的当代社会,休闲逐渐成为人的基本权益,而且在价值判断上,逐渐认为自我实现的愿望并不仅仅局限在工作领域,也可以在休闲活动中获得满足。工作之外的休闲
让人们体会到放松、愉悦,增强个体个性的张扬、雄心的显示、人格的完善和素质的提高,获得更多的生活幸福感。
当代休闲学学者于光远先生说:“玩是人类基本需要之一,要玩得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学术,要掌握玩的技术,要发展玩的艺术。”生活中也有句俗语:少气多闲,身忙心闲。那么,我们又如何能拥有一颗闲心?如何从烦琐、枯燥、沉重的工作生活中解脱出来,放松和愉悦疲惫的身心,调适心情、排解压力?如何在休闲中汲取能量、重塑自信,体验休闲的乐趣,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对于我们来讲,休闲,不是游手好闲,不是不务正业,也不是不思进取,而是在饭后之余干点家务,做名游客,游览些景观,领略风情,听听音乐,看看电影„„在娱乐中感受和体验发自内心的愉悦和畅快,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人性的回归,是人类对自身的人文关怀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是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内心的和谐。幸福,也很简单,就是休闲中的点点滴滴。
健康与幸福
幸福是一种心态、心境,而健康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可以被人真切地感受到。同时,拥有健康也是幸福的重要源泉,幸福的心境也会反过来促进人的美丽和健康。这儿说的健康,不只是狭义的生理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人们常说人的一生需要有三种储蓄:现金储蓄,健康储蓄和心灵储蓄。可见,健康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个生理健康的人才有能力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珍惜生命,才有对生活乐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资本,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自己都是采取积极负责的态度,因而总是满腔热情的投身于生活,总是忘我地在为社会创造财富;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总是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认识到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位置,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既不高估自己,不对自己的一些长处和优势沾沾自喜,也不会自卑,过分地贬低自己,绝不无缘无故的抱怨,自责自己;一个道德不健康的人,很难说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健康的人。一个道德健康的人不仅能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美丑等是非,并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真善美,与假丑恶进行斗争,还能严于律己,恪尽职守。总之,健康的人才有幸福的资本,幸福的能力。
幽默与幸福
如果说幸福是我们生活的伟大目标,那么幽默就是一把开启幸福大门的钥匙。幽默能让人笑口常开,减轻压力,能让人放松,战胜恐惧,也能让人减轻疼痛,提升免疫力,幽默还可以培育乐观,广泛交流,传播幸福。说话幽默更能化解、缓冲矛盾和纠纷,消除尴尬和隔阂,把幽默用到实处,更会增加情趣与情感。一种乐观豁达的胸怀,一种左右逢源的幽默人生,这,其实就是幸福。拥有了这种胸怀和这种幽默境界,心灵就犹如有了源头的活水,我们就能用心灵的眼睛去发现幽默,去发现幸福,发现美,从而以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中享受幸福的感觉。
结论:
幸福是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由我们自己去支配,去演绎。幸福也从未离去,它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生长在我们的心中,要靠我们自己去把握,去追求。生活中不是没有幸福,缺少幸福,而是我们缺少的是感知和发现。
第四篇:幸福教育论文
在幸福中完成教学
福州市鳝溪小学(晋七小)刘虹
岁月悠悠,时光荏苒,记忆的长河中对幸福始终有着一份执著的热望与渴盼,我在生活中寻觅它,在工作中追求它。刚刚懂事的我就隐隐约约知道这个字眼,从此心里便多了一种憧憬和期待。真正的幸福不单单建立在丰富的物质生活上,更重要的是充实的精神生活,当你渐渐成熟,你会发现钱可以买到房屋,却买不来温暖的家,钱可以买来漂亮的衣饰,却买不来善良与品德,钱可以买来药品,但买不来健康,更重要的是钱可以买到世界上所有的糖,却买不到最甜蜜的幸福。
幸福教育与以前提出的 “愉快教育”等不一样。“愉快”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是“人类原始的情绪之一”。幸福要跟人性联系起来界定。人性是人之为人的本性,应该是生理、心理和伦理的统一;所以,幸福应该也是生理幸福、心理幸福和伦理幸福的统一。幸福是人性得到肯定时的主观感受。它首先是一种主观感受,所以,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空,感受是有差异的。如有一个学生家里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但若有很多师生与他分担不幸,他却同时又是幸福的。
因为孩子的幸福观、幸福品质和幸福能力主要从教师那里获得。反观今天的教育,却经常忘记了自己的目的,反而把一些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本身变成了目的来追求。比如教材、教学方法、分数、作业、考勤管理等等,它们都应该是学校教育帮助人健康成长的手段,但在很多场合下它们没有被放在人这个目的下来使用,而是自成目的,甚至让人这个目的反过来为这些手段服务,这样手段就蜕变为压抑人、控制人、折磨人、奴役人的异己物,成为剥夺人的幸福生活的 “教育因素”。
教师的最高境界是把教育当作幸福的活动。只有充分张扬个性,肯定自我,才能使教育成为一种让人幸福、令人羡慕的职业。教育不仅要给予孩子一个幸福童年,还要给予孩子一个幸福人生。所谓幸福童年,是指快乐的校园生活;所谓幸福人生,是指为孩子今后人生奠定完整而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生基础。幸福是一种心理体验,也是一种追求的过程,在这种体验与追求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学生对幸福拥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外,还需要他们具有感知幸福、创造幸福以及享用幸福的能力,“幸福教育”就是将相对较高的教师的幸福能力“移植”到幸福能力相对较低的学生身上去,使学生从主要由教师赋予其幸福逐渐转变为主要由自己去创造和享受幸福。建构教师物质、精神和心灵的幸福生活幸福教育是为“人”的幸福的,教育不是主要与教师或学生某一方“人”有关,它是师生双方的实践,没有教师方面“幸福地教”,也就无法真正有学生“幸福地学”。教师不只是在为学生服务,教育活动本身也是教师的主要生活方式,如果教师在教育中不能感受到幸福,则他的人生也很难是幸福的。
教师必须在自己的工作领域获得幸福感的。首先表现在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理解和个别化表达上。教材只有经过教师的教才是有教育意义的教材。在幸福教育中,教师的作用是使 “干瘪的”教材丰满起来、抽象的教材生动起来、统一的教材个别化起来。其次,教师在统一学生的目的与教师设计的目的中体验到幸福。学生的学习永远是学生自己的学习,教师不可能直接将经验“打人”学生的头脑,变成学生的素质。因此,教师能否把自己的目的化成学生的目的便是教育是否成功、教师是否幸福的关键,教师的不幸常常是因为没有“内在统一”地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第三,教师通过处理好个性的自我与角色的自我之间的关系,获得幸福体验。教师在坚守个性自我的同时并不必然拒斥角色自我,但教师要自觉地超越角色自我,将角色自我审美化、个性化、感性化、情感化,把它沉人个性层次,使角色的规范、要求变成生命体验的一部分。优秀的教师都是在超越了角色自我之后展示出丰富的个性自我的。他们的教育活动往往是最具个性魅力的幸福艺术。
在幸福教育中,师生在幸福上是相互 “感染”的。幸福作为一种内在体验,是“独享”的,但通过外部表情,幸福又可以与他人“分享”。当教师的内部体验外化为表情时,教师的幸福就变成了一种可被观察的对象,学生通过识别教师的表情,在自己内心激起同构的心理体验,这种体验又外化为学生的表情。教师通过学生表情的反馈强化了自己的幸福体验,学生的幸福感也因此渐次强烈。这样,在幸福上,师生双方相互感应,不断激荡,慢慢消解中介隔离最后达到同悲共欢的融合境界。
因此,情感是学生学习与学校发展的基础。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级性价值。让教师拥有一种物质、精神和心灵的幸福生活。因为孩子的幸福观、幸福品质和幸福能力主要从教师那里获得。教师的最高境界是把教育当作幸福的活动。不仅要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童年,还要拥有一个幸福人生。
第五篇:教育幸福讲稿
幸福是常常会讨论话题。幸福的内涵无比深刻,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谈论,每个人对幸福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
把幸福延伸到教育上来,教育幸福应该有它的特殊性。教育幸福与我们之前谈论的教育伤害一样,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等方面。今天我想从教师和学生方面谈谈教育幸福。所以我把教育幸福定义为:是师生双方共同的实践,在教育过程中,只有教师幸福的教,才有学生幸福的学。教育幸福是指教师在他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专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对自己生存状态意义的体会构成教师的幸福感。通过学生幸福的学,实现教师幸福的教。教育幸福无疑是教师和学生所能达到的最高理想境界。
来谈教育幸福,认为教师的幸福关涉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教师个人的发展和当今社会环境下教师价值的实现,教师的教育幸福就表现在学生的成长、良好社会形象和教师个体三者的融合统一之中。
张桂梅事迹:2002年,在云南儿童之家工作的张桂梅看到了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彻底解决山区贫困问题。她四处奔波筹集资金,努力了五年也才筹集到1万元。经多方努力,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立,这是全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建校12年来,已有1804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做贡献。
成功的背后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和付出。如果问问张桂梅老师您觉得您的教育生涯是幸福的吗?我想她一定回答是。因为教育幸福是教师和学生不断超越自我,张桂梅学生的成长体现了教师职业的价值,也是张桂梅老师生命的延续。
教育的幸福贯穿学生一生的成长,这件事让我作为学生的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幸福/老师的魅力,这种幸福感延续至今,以至于在看到“教育幸福”四个字的时候我仍感觉当时老师辅导我的画面历历在目。
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简称“双减”
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是学生幸福感的来源。体验让教育幸福
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体验成功与失败、体悟成长的快乐与艰辛。
这些活动是学校教育更有生气,使学生更有活力
延时服务期间,则由教师按需向学生提供指导,确保学生按时、保质、高比例完成书面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着重辅导与答疑;帮助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提供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另外,严格实施公示制度,对各年级、各学科作业内容、完成情况、课堂反馈效果等进行公布,一方面起到督促、保障作用,另一方面为进一步优化作业质量、更好落实“双减”提供科学依据,为减负不减质、减负增效,减负提质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