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幸福教育模式
莱芜高新区福山小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万福山下,龙崮河畔,依山傍水,环境优美。2008年4月由高新区工委、管委会按省级规范化标准投资800余万元在原址改建,占地面积20亩。我校现有7个教学班,在校生213人,专任教师26人,合格学历达标率100%,市区级教学能手、优秀教师16人,并拥有省级标准的十多个功能室。
自合班并校以来,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广大师生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紧紧围绕“办一流农村小学”的办学目标,以“幸福教育”模式为载体,汇幸福课程、课堂、课间于一体,集智慧、书香、阳光于一身,不断加强学生的德育、习惯养成教育,夯实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努力践行“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基”办学宗旨,真正实现“入目三分景,七分在内涵”,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先后获得了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莱芜市办学水平优秀学校、莱芜市群众满意的学校、莱芜市教学示范校、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实验学校、莱芜市学习型党组织示范点、莱芜市学校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幸福课程,挖掘师生潜力
近几年来,我们在认真落实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以新教育实验为抓手,认真组织师生共同研发了舞蹈、跳绳、剪纸、太极扇、根雕、课本剧、飞叠杯等校本课程。在幸福课程的具体实施中,师生们收获了快乐,体验了成功。一是充分汇集集体智慧。课程研发是组织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我校教科研发展的核心课题。在扎实做好学科课程的基础上,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幸福课程研发课题组,先后组织课程研发论坛20余次,围绕如何借助研发课程使学生能强健体魄,愉悦身心等进行交流调研;各位课题组成员敞心扉深探讨,吐真言献良策,精心撰写课程研发论文30余篇,就“课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等提出全面的方案,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小交警操、健美操、文明礼仪课程等校本课程,已成为我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2014年高新区教办大课间“校校行”展示活动中,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赞赏。二是充分发挥教师特长。我校特别重视教师专业特长的辐射、引领作用,让教师之长成为课程之源。我校的朱丽、鹿双老师分别对舞蹈、跳绳有浓厚的兴趣,他们潜心研究,精心开发,明确课程推进计划,制定课程实施方案,与师生们共享这其中的幸福。眼下,李凤芹老师的剪纸课程、沈明老师的太极扇课程和何庆秀老师的根雕课程等已如雨后春笋般生根发芽,有的已经开花结果,舞蹈节目《我们的节日》在高新区第五届艺术节上展演,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三是充分尊重学生兴趣。我校坚持“兴趣开启成功”的学生成长理念,积极鼓励学生有所好、施所长。我校五年级的孩子们共读共写《夏洛的网》,被书中的“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间真挚的友谊所震撼、所感动,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在老师的帮助下,静心编写课本剧剧本,一次次泪盈于睫、爱漫于心。在高新区阅读展示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课本剧《夏洛的网》精彩的演出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同时莱芜市“完美教室缔造”现场上此剧的成功演出也得到了与会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和广泛赞誉。可喜的是,其他年级的孩子们研发的课本剧《绿野仙踪》、《犟龟》等更是让我校的课本剧课程体系更加完善,影响力更加深远,极大了推动了我校的书香校园建设。
二、幸福课堂,展现师生魅力
课堂是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主阵地,是师生成长的舞台。我校长期致力于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打造多元课堂;注重课堂质量提升,构筑高效课堂。一是教学课堂言自主。我们积极打造“三段式”幸福课堂,即“自学、互动、训练”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学单的指导下开展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并提出自己的质疑和问题,师生在学法建议的引导下进行讨论、探究,共同解决问题,借助巩固性训练和拓展性训练检验自己学习成果,基本实现了问题在同学们的自主学习中生成,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解决,老师成了课的组织者和引领者,这些有力地带动了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我校教师鹿双、沈明荣获莱芜市优质课三等奖,朱丽荣获高新区第六届教学能手;我校的教育教学成绩在高新区一直名列前茅,得到了家长、社会的一致认可。二是安全课堂重细节。我校始终坚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臵,在安全工作上力求多渠道、全面抓细节。我校以升旗仪式、每周一的班队会为载体,使孩子们明确严把“六关”(即严把校门人员出入关、严把学生乘车安全关、严把饮水卫生关、严把防溺水关、严把室内消毒关、严把校园安全演练关)的重要性,明确自己身上的安全职责;通过“1530”安全教育工程,确定周安全教育主题,使孩子们能牢牢做到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通过“安全用电”进校园、法制报告课等活动丰盈孩子们的安全知识储备;强化安全应急演练,深入开展“安全教育主题日”、“减灾防灾日”等活动,真正让安全意识入心于行,强有力地保障了我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我校先后被评为“莱芜市交通安全学校”、“莱芜市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等。2014年6月,我校顺利迎接了市局领导对 “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检查验收。三是德育课堂强修养。学校积极实行家校共建工程,以党组织、工会和家长委员会总牵头,深入开展好“四德工程”。我校以“雏鹰争章”活动为载体,依托“每月一事”,常规性地开展周主题教育,以少先大队为活动主阵地开展活动,坚持做到“周周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评先进,月月有总结”,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积极创新打造“十百千”工程,引领学生每人掌握10项生活技能、完成100件小制作或粘贴画、根雕、奇石等艺术品、背诵1000首诗歌或记住1000个图书人物、故事或提出1000个有意义的问题;深入开展好学校开放周、班级开放日等活动,使家长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校建设中来;组织小记者外出采风10余次,已有130位一技之长的家长到校登台授课,开阔学生的眼界,感悟生活,体验生活。柳雨欣、李子坤等同学先后被评为“莱芜市美德少年”,成为全校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三.幸福课间,激发师生活力
我们严格落实省教育厅艺术体育“2+1”工程,结合研发的幸福课程,除每天开展一小时的阳光体育训练外,积极开展幸福课间活动,真正实现了班班有活动,人人有项目的目标。一是双向选择、全面发展。我校根据师生的兴趣和特长,梳理出十几个活动项目:器乐、舞蹈、书法、五谷粘画、武术、花样跳绳、科技制作、剪纸、飞叠杯、课本剧编演等,实行师生“双向选择”,学校根据教师的特长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仔细配对,并张贴公示,然后相应地把师生分成若干小组,利用每周二大课间时间,按照“走班”形式组织项目活动演练,每学期结束后进行考核、评价。老师们也热情饱满地投身到幸福课间活动中来,互帮互助,精心排练,在高新区广场舞比赛中获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高新区阳光体育运动会上,我校荣获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二是艺术盛宴,精彩纷呈。我们积极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给更多的孩子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自合班并校以来,我们坚持以五月份为艺术节活动开放月,积极开展语文节、艺体节和科技节,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我们的节目也在不断的历练中,逐步提高,逐步走进了市里,舞蹈《五月的风》喜获高新区一等奖,并被推选到市局参演庆元旦迎新文艺联欢晚会。
成绩饱含着付出,成绩承载着动力。我们将继续走好幸福教育发展路上的每一步,珍视幸福教育发展路上的每一天,迎难而上,及锋而试,使师生幸福成长迈向新天地,谱写我校绚丽发展的新篇章。
第二篇:如何构建幸福课堂教学模式
如何构建幸福课堂教学模式
教育的目的是生活,生活的目的是幸福,所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幸福。什么是幸福教育?对于学校来说,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就是课堂。新的办学理念对我们教师也提出了一个重大课题:如何构建“幸福课堂”,实行幸福教育?以下是自己对“构建幸福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浅认识,和大家共同来学习一下。
要想课堂上学生快乐幸福,就必须让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中自主学习。这是学生学习的起点。
课前充分预习,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尝试分析解决,这是提高听课效率的前提。充分预习,可以根据预习中的问题,确定听课重点,提高听课的针对性;可以有效参与课堂的交流讨论,有话可说,有据可说,有丰富多彩的课堂展示;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还可以解决听不懂的问题。这叫先学后教。教师要像重视课后作业一样重视课前的预习作业,做好课前铺垫,设计预习卷,布置预习题,要做好预习的检查工作。
课中也要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钻研探讨,力求体现少教多学。学习发生的关键,并不在于教师教多少,而在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的长短。教师讲得多,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的机会就减少。教学的二八定律:20%是重点,需教师讲,80%是可以自学掌握。只有在老师讲解之前已经深入的钻研,才 能与老师进行平等的对话沟通,才有可能把自己的想法和老师的想法进行对比的评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体。
让学生课堂幸福,那么教师的教就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分析好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已有的知识技能情感和心理发展对新学习的适合度、学习者的起点、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分析好学习内容和学习经历。以学定教(源于因材施教),就是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学生的“学”的实情出发,使教为学服务。要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并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要了解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中可能产生的难点和障碍;要设想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设计好解决方案;要结合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备课,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要分析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经历、学习机会和学习经验;要根据学的需要设计教的过程和教的策略。以学定教,学生才会收获更多成功,收获更多幸福。
第三篇:创建幸福模式感受幸福生活
创建幸福模式感受幸福生活
——关于“幸福教育”模式的研究
陈文栋
当前,举国上下都在讨论“中国梦”,都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福建省、福州市的相关部门也都在研究“中国梦”的具体内涵和实施方法。“中国梦”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那么,什么是幸福,怎样让人认识到幸福的本质呢?这就需要我们对“幸福教育”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对“幸福教育”的模式进行探究。
关于“幸福教育”的模式,我们的社会、家庭和学校存在错误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
误区一:把“成功”当成幸福。
很多人往往把所谓的量化的“成功”当做幸福的前提,他们不断的为自己设定目标,告诉自己要为目标而努力,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充满了压力感和焦虑感。当他实现了某一个目标之后,在短暂的快乐之后,又会立即制定下一个目标,并且背着压力感和焦虑感再次努力„„直达他要去世的那天,他还觉得自己的下一个目标没有实现。这样的人生一辈子都不会有真正的幸福感。
误区二:把“享乐”当成幸福。
有些人在不正确的社会氛围中形成了错误的幸福观,把“享乐”“快感”当成了“幸福”。这样的人,要么是追求享乐的空虚之人,要么是追求成功的迷茫之人。“性”、“吸毒”、“酗酒”、“贪吃”都能得到短暂的快乐而不能持久,这是“快感”最原始的一种形式。“快感”还有一种形式,就是一个人的各种“贪欲”得到了“满足”后的短暂的快乐状态,可悲的是,现在很多人把这样的状态认为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误区三:把“名利”当成幸福。
以追名逐利为目的的人比其他人更有压力,更容易沮丧和焦虑。过于看重名利的人,心理预期值往往很高,并会不断抬升,没有止境。绝大多数人根本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名利,幸福感当然很低;少数人虽然能有所收获,但短暂满足之后,心理预期值会与现实状态值偏离的更远,幸福感仍然在降低。如果把名利作为追求的最终目标,结果只能反受其累。
那么正确的幸福观应该是怎样的呢?
那就是:享受生活的快乐,同时不断追求着积极的人生目标,这种生活状态是“真正的幸福”。也就是说,正确的幸福观是“享受着生活、不断追求着目标”,这样的人也是真正幸福的人,他们享受生活,心态平和,他们追求着目标,积极向上,他们最终将会实现自我价值,一辈子处于“幸福的状态”。
“幸福教育”的正确模式应该有以下几种:
模式一:去除“应试模式”,强化“德育模式”。
幸福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学校。学校要体现幸福教育这个主题,就必须在教育活动中让莘莘学子感受到获取知识的快乐。这就要求学校去除“应试模式”,强化“德育模式”,真正培养有情操、有追求、爱学习的新青年,而不是重智力、轻德育。真正改变就必须从“评价模式”上进行改变,让各校必须实实在在地进行德育教育,停止摧残学子的题海战术,让学生在高效的学习中体会人生的奥秘。
模式二:学校通过社会实践等形式进行幸福教育。
学校要通过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多了解社会,增强他们的视、听、味、嗅、触、情绪、情感等方面的感觉,促进他们的感性能力。感性能力强的人,在自己实现幸福的同时,还会为整个集体、社会乃至国家创造更多实现幸福的条件。因为他们感性,知道什么是美好的,懂得如何去创造美好。
模式三:回归爱的教育,培养真挚情谊。
在外界因素中,是否快乐幸福取决于是否具有丰富和满意的人际关系。小的时候,父母等亲人无条件的爱所带来的力量,为我们建造了一个幸福圈。长大以后,只要我们知道有人在爱自己、关怀着自己可以产生同样的安全感。因此,爱的教育是人们感受幸福的源泉。在爱的教育下,人们善待爱人、亲人、朋友,培养真挚的情谊,一定会倍加感受到幸福。
模式四:社会、学校对公平公正的教育模式。
幸福教育的关键是要让人确信社会的公平公正。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在社会里拥有平等的人身权利,虽然人与人之间可以有贫富之差,但不可以有尊严之别。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法律许可的范畴内获得做人的尊严,国家要保障这种尊严。政府部门不仅要真正做到公平公正,还要通过报刊等媒体形式以及学校等教育机构大力宣传社会的公平公正。
模式五: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幸福并不取决于我们得到什么或者身处何种境地,而取决于我们选择什么样的视角来看待生活。选择什么样的视角,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习惯。乐观积极的人相信“明天会更好”,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悲观消极的人觉得永无出路,甚至相信“命中注定”。两种心态,能否幸福,一目了然。
为一个有意义的目标而努力、而奋斗,会带来持久的幸福感。幸福不是爬到山顶的一刹那,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的闲逛,而是在向山顶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有理想的人,即使是在挫折中,仍然能感到幸福,把追求理想的过程体验看作幸福,则可以为人们带来持久的幸福感。
所以,我们要培养国人积极的心态,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也应该以宣传积极心态为主。
对以上几种“幸福教育“的模式,相关部门要持之以恒地进行,而不是一阵风式的运动战,要动用行政、经济等手段甚至从立法的角度确保“幸福教育”的持续进行。
第四篇:幸福教育征文
培养良好习惯 ,打造幸福人生
围场第二幼儿园 祁海生
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讲“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要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在打造幸福教育的过程中,我的感悟是首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它是潜在的意识的表现,它可以主宰自己的人生。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之前我认识一个二年级的学生,刚来学校的一个月里,可以说给班里的同学都带来了很多的不愉快,每周一来校总是哭个不停,逃出校门,老师和同学追个不停,她还是闹着要回家,班里根本无法上课。她在上课时又经常分散精神一会儿趴在桌子上,一会儿回头玩同学桌面的学习用品。一天学习结束,她的座位四周满地垃圾,同学们都不喜欢跟她玩。每次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在课堂上她都不能完成,她什么事情都比同学慢,吃饭慢、做作业慢,连考试、测验都无法按时完成。据跟她父母了解,家里三代同堂,女儿从小享受“全程服务”,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养成对成人过分依赖的心理。一旦要她自己做事时,她就笨手笨脚,乱来一通,凡事磨蹭,等着父母“伸出援助的双手”。家里的人也曾尝试培养她的自理能力,但也改不了。比如:冬天穿衣,怕她受凉,奶奶赶来去帮忙,吃饭太慢,爷爷怕饿着她,又破例喂她。这样“自己事情自己做”变成一句空话。
现在造成很多孩子不良行为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独生子女的宠爱,父母包办代替过多,家人对孩子的任性不断地迁就,社会媒体的不良影响等等,以至于生活中孩子缺乏自理能力,不会收拾房间,不会削铅笔;学习上不会预习,不会集中注意力。不良的习惯完全可以毁掉一个孩子,还何谈幸福人生?世界著名励志成功大量拿破仑希尔曾说过:“播下一个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那么一个小学生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下面是我的一些浅显理解。
一、文明礼貌的习惯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今天这种美德在个别人身上却变得可有可无,甚至荡然无存。不久前,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
二、懂得感恩的习惯
我们都是社会人,同住地球村。在这个社会大家庭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世界只有充满爱,社会才会和谐发展,人类才会更加文明、进步。因此,感恩是一种美德,每个人都应当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常怀感恩之心,常念相助之人,常忆相聚之乐,常有反哺之情。”作为一个小学生,应该具有这样的思想觉悟:要“知恩”,要学会“感恩”,还要知道“报恩”。三、一心向学的习惯
同学们到学校来的目的是为了读书、求知。知道为什么要读书吗?因为“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语)。”书使人从野蛮走向文明,由愚蠢变得聪明,由空虚变得充实,由贫穷变得富有。书能提高人们物质生活的水平,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四、专心致志的习惯
做事要专心致志,集中精力,这是一种良好的工作、学习习惯,也是一种认真的态度。由于集中精力思考问题,据说爱因斯坦曾经忘记了自己家住哪里,爱迪生错把墨汁当果浆吃掉,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高中生所学的知识,抽象层度高,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全神贯注,潜心思考,才能透彻理解。切忌心不在焉,切忌上课开小差,人在教室心在外,切忌边做作业边听音乐或闲聊。三心二意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忌讳。
五、持之以恒的习惯
要想成就任何一件事情,决非一朝一夕所能办到,必需持之以恒。人世间最容易的事情是坚持,最困难的事情也是坚持。要持之以恒,就得有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为获得一株优良的水稻品种,数年时间,涉足大半个中国,终于在贵州省某乡村的水塘边心随所愿,其坚强意志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被传为佳话。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教师教学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小学生可塑性大,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良好的习惯绝不是短期内就能养成的。那种不遵循习惯形成规律,幻想一朝一夕就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也是极其有害的,只有坚持要求、训练严格、耐心诱导、及时指点、反复强化、持之以恒,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才能得到形成和巩固。
没有精神高度的努力永远是低级的,做新时代的幸福教师必须在精神层面上提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做一名幸福、快乐的教育工作者,为奠定学生的幸福,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才能成就他们的幸福人生,孩子的幸福便是我们教师的幸福,因此,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打造幸福教育!
第五篇:幸福教育心得体会
幸福教育心得体会
如果说我们的工作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得到领导和社会的肯定的话,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也在其中获得了幸福。对于一个幸福的教师来说,教师的工作不应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牺牲,而应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那么怎样才会感到幸福呢?
首先,我们要放正心态。学会“有教无类”地接纳身边的每一个学生,学会以每一个学生为基准,对孩子多一份宽容,让学生学会做自己人生舞台上的主角,从它的幸福成长中获得幸福!当你发现给了学生一份相信和鼓励,自己却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快乐和幸福!这样的课堂真是一种享受!
其次,充满爱心的对待自己事业。我们教师又靠什么来支撑我们无比睿智的人生呢?那就是——爱!从事教育事业,没有一片爱心是不可能成功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对于职业也是如此。如果没有新课程的实施,或许我态度的转变会更缓些。不可否认,新课程的实施给我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刹那间我感觉自己的面前是一个广阔的舞台,我可以尽情的跳跃、施展。从对新课标的研究开始,到认真的备课、写教案、上课,再到与学生打交道,我逐渐的习惯了这份职业,并且在习惯中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与日俱增。感之愈深,爱之愈切。随着对教育教学的深入了解,无论形势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维系教育大厦永远矗立的感情在我心目中变成了一种永恒。没有这种对教育事业的真正热爱,我想我不会真正的投入与付出,当然也不会体会到作教师的幸福。
第三,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去做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才是一名幸福的教师;作为培养祖国下一代的人民教师要有表率作用,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意识,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一言一行对学生的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定要坚持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以德修身﹑率先垂范。做一名无愧于“春蚕”、“蜡烛”美喻的优秀教师,把自己美丽的青春和腾飞的事业投入实际的工作中去!因此,在新形式下要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要志存高远、爱国爱教;要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要身正为范、为人师表;要学高为师、终身学习。
第四,不断学习中体会幸福。学历只能代表一个人的知识基础,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能力。教学能力提高的关键是在工作实践中是否善于学习、善于动脑、善于发问与质疑。现在提倡的“终身学习”、做“学习型教师”、“研究型教师”,一方面指学习不断更新变化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更重要的是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你不读书、不借鉴别人、不吸收新
鲜的知识与观点,只是闭门造车,是很难有新的进步的。学会借鉴、学会吸收、学会融合、再加上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思考,就会使你的能力不断提高,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解决的方法与途径。说到底,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要拓展自己专业化成长的时空,就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在不断的学习中不断的充实自己,体会成长带来得乐趣.
总之,一个幸福的教师,是一个能走进学生心灵的教师;一个幸福的教师,是一个追求课堂诗意的教师;一个幸福的教师,是一个能享受教育的教师;一个幸福的教师,是一个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