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吉林大学机械制造学科

时间:2019-05-13 07:56: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世纪的吉林大学机械制造学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世纪的吉林大学机械制造学科》。

第一篇:20世纪的吉林大学机械制造学科

吉林大学机械制造学科概况

吉林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创建于1955年,当时叫“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同年招收第一批研究生。1981年在全国首批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被评为机械工业部首批重点学科,1990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被评为吉林省首批重点学科,1998年获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本专业现有教师38人,工程技术人员10人,教师中有教授1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16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4人。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有勤学敬业,作风严谨的优良传统。自建校以来共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6千余名,他们大部分成为中国机械工业领域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有的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完成本职教学工作基础上,师生积极投入到科学研究工作中,近年来承担科研课题百余项,总科研经费逾千万元;获国家奖1项,部省级奖13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为SCI、EI和ISTP收录的论文8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9部。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创利税数千万元。

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系统动力学及加工精度、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机械制造新工艺及智能精密制造、机械加工自动化技术、微小机械与测控技术。

本专业十分重视实验装备与技术的建设,目前建有1600平方米规模的实验室。拥有一批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为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和教师科研工作提供了较好的物质条件。

机械制造学科介绍

1955年国务院进行高校学科调整,由原华中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和山东工学院的部分学科合并成立了“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同时以上述三校相关教师和仪器设备等教学力量为基础,“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年建立。同年面向全国招生,并在苏联专家的协助下招收第一批研究生,是全国少数招收研究生的院校之一。此后,一批抱着为祖国的机械工业发展、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培养人才的优秀专家、学者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汇集到位于松辽平原中部的这块黑土地。他们艰苦奋斗,辛勤工作,为了本专业的建立发展奉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一批批莘莘学子、有志青年,在这座新中国新成立的高等学府,孜孜以求,吮吸科学知识的精华,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陶冶自己的思想情操。数十年来一代又一代师生兢兢业业,勤奋进取,努力向上。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九五、十五211工程项目的建设,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建设,以及原机械工业部的支持项目建设,吉林大学机械制造学科,其各项综合指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目前吉林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精神面貌奋发向上的教师队伍。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达80%,已获得博士学位占40%,40岁以下年轻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30%的教师曾出国留学或出国进修。

吉林大学机械制造学科下设四个研究室:分别是先进制造技术研究

室、计算机数控装备研究室、精密工程研究室、机械工程研究室。一个实验室:机械制造实验室。在完成本职教学工作基础上,师生积极投入到科学研究工作中。一支主要由本专业教师构成的精干的高水平科研队伍,围绕机械工程领域的科学、技术、工程应用等方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卓有成效的科研工作。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特色有有为机械系统动力学及加工精度、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机械制造新工艺及智能精密制造、机械加工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数控制造及其可靠性等。这些科研方向的代表人物和科研成就包括: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王立江教授。王立江教授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超精密与超光滑表面加工。他承担完成的一批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代表的科研项目:“多元变参数振动钻削新型材料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埃及超光滑表面无磨料低温抛光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在超精密加工研究领域进行了超前的探索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为促进中国机械加工的精度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他提出了许多独到的理论见解,其中超声波振动切削对不稳定区仍然有效的理论,推翻了国际权威专家的相关结论。王立江教授指导杨建东完成的博士论文被评为2001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机械制造学科学术带头人于骏一教授。于骏一教授长期从事机械加工系统动力学与加工精度的研究。主持完成的 “机械加工振动的诊断,识别与控制” 等一批科研成果,先后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于骏一教授主持研制的变速切削铣床是国际上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变速切削机床,属国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持完成的 “在线自寻优控制机床主轴转速的研究” 项目,揭示了方差随主轴转速呈发散性周期变化的规律,该项目采用时变转速切削方法实时识别稳定切削转速,识别过程可在一秒钟时间内完成,与国内外现有方法相比,其识别速度是最快的。

机械制造学科博士生导师吴博达教授:吴博达教授主要从事机械系统动力学及压电驱动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所参与创立的压电驱动研究室,是中国在这一领域较早的研究机构,承担并完成了一批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63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为代表的科技项目。这些项目的研究成果,创造了中国压电研究领域的许多第一,使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例如他领导的课题组在压电马达的高性能化和微小型化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并研制出了多自由度压电马达,第一次提出并研制成超声波高速轴承„„

吉林大学副校长赵继教授:赵继教授主要从事智能精密制造方向研究工作。在国内率先开辟了模具自由曲面智能精密研抛研究方向,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等压强自动研抛自由曲面的理论,开发了多种实用化的仿人高效精密研抛装备和系统,部分装备在实际中得到应用,效果良好。在模具自由曲面仿人自动研抛领域的研究成果居于国内领先水平。赵继教授正率领一个以中青年教学、科研人员为主体的科研集体,在智能精密制造技术学科方向不断攀登科技高峰。

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龙山教授:王龙山教授主要从事智能磨削、图象处理和CAD/CAPP/CAM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王龙山

教授的研究工作,在磨削加工优化自动控制领域处于领先水平。针对外圆纵向磨削加工过程,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智能决策与直觉决策相结合的智能控制系统。在CAD/CAPP/CAM应用技术方面,王龙山教授成功地将该项技术应用于生产实际中。作为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负责人,正带领全院师生不断攀登科技高峰。

贾亚洲教授:贾亚洲教授长期从事数控机床可靠性方向的研究。承担了以“八五”、“九五”和“十五”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课题以及863计划课题等国家级科研项目为代表的科研项目,其研究成果形成了较完整的数控机床可靠性设计和可靠性增长的理论体系,开创了中国数控机床可靠性研究的先河,为该领域的科研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数控机床技术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加亚洲教授的突出贡献,使中国的数控机床可靠性水平的主要指标得到显著提高,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从“八五”末期的200-250小时,提高到400-500小时,增长幅度达100%”,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该项研究被评为“九五”机械工业优秀科技成果,获得2001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在。贾亚洲教授本人获“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先进个人称号。

吉林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杨兆军教授:杨兆军教授长期从事制造过程计算机测控技术方向的研究工作。制造过程的计算机测控技术属于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交叉的学科领域,是新世纪智能制造技术领域的核心研究方向之一。杨兆军教授在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微机数控多元连续变参数振动钻削系统,在此基础上,突破了国内外振动钻削工艺在定参数范围内徘徊的局面,开展了三区段电参数振动钻削的研究工作,建立了求取钻入、钻中、钻出三区段振动钻削参数的数学模型和经验公式,其

中通过对钻入区段钻头连续结构动力模型的建立及求解,修正了日本学者提出的国际上振动切学研究领域流行的钻头刚性化理论的严重缺陷,揭示了微小钻头在低频轴向振动时的精密入钻机理。目前正致力于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切削加工在线实时监测技术的研究工作。

高印寒教授长期从事精密机械及仪器及虚拟设计与制造方向的研究。“轨道机车车辆称重台”获2000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ZSL轮式装甲车动力装置测试分析仪”获2002年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了保证和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与发展科学研究水平,十分重视实验装备与技术的建设,目前建有1600平方米规模的实验室,实验室现有教授一人,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1人,实验技术工人4人。并且拥有一批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例如超精密车床、柔性制造系统、高精度三坐标测量机、原子力显微镜、快速成型加工机、特种加工设备、机械制造先进测控系统等,为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和教师科研工作提供了充足的物资条件。

机械制造学科成立以来,共培养毕业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近7000名,他们大部分成为中国机械工业领域的科研和技术骨干与中坚力量,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有国家高级干部、大学校长,有企业家,还有各行业的专家、教授、学者„ „机械制造专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本专业发展成为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较好发展前景的国内外知名的学科。

第二篇:吉林大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1:

在顺序加工一批工件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加工误差,称为变值性系统误差,例如工艺系统受力变形所引起的误差。

正确 错误

2:修配装配法不足之处在于增加了修配工作量,生产效率低,对装配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

正确 错误

3:

主轴回转误差是指主轴实际回转轴线相对其平均回转轴线的变动量。

正确 错误

4:

一台机器则是在基准件上,装上基干部件、组件、套件和零件构成的,为此而 进行的装配工作称为总装。

正确 错误

5:

工步是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仅指机床主轴转速和进给量)都不 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正确 错误

6:圆柱齿轮齿面加工常用的方法有滚齿、插齿、剃齿和磨齿等。

正确 错误

7:

装配基准是指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中相对位置所依据的基准。

正确 错误

8:

安装刀具时,如刀尖高于工件中心,会引起刀具工作前角减小,工作后角增大。

正确 错误

9:

钻孔是在实心材料上加工孔的第一道工序,钻孔直径一般小于床、钻床和镗床上钻孔;

正确 错误

。可以在车

10:与磨孔和镗孔相比,铰孔生产率高,容易保证孔的精度;铰孔可以校正孔轴线的位置误差。

正确 错误

11:

提高生产率可以通过采用高速切削、强力切削和多刀加工方法实现。

正确 错误

12:

光整加工主要是降低表面粗糙度和进一步提高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但一般没 有提高表面间位置精度的作用。

正确 错误

13:

在设计机器零件时,应尽量选用工艺基准作为设计基准。

正确 错误

14:刀具寿命是指刃磨后的刀具自开始切削直到磨损量达到磨钝标准为止所经历的总切削时间。

正确 错误

15:

工序是指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 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正确 错误

16:工艺过程又可分为铸造、锻造、冲压、焊接、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统计报表、运输等过程。

正确 错误

17: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的运输保管、把原材料做成毛坯、把毛坯做成机器零件、把机器零件装配成机械装备、检验、试车、油漆、包装等。

正确 错误

18:在选择加工方法时,一般先选定该表面终加工工序加工方法,然后再逐一选定该表面各有关前导工序的加工方法。

正确 错误

19:

在选择定位基准时,一般都是先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选择粗基准,然后选择精 基准。

正确 错误

20:表面粗糙度对零件表面的耐磨性影响很大,表面粗糙度越小,表面越耐磨。

正确 错误

21:过定位是指工件在定位过程中所限制的自由度数多于工件加工所需限制的所有自由度数的现象。

正确 错误

22:

装卸工件、开停机床、改变切削用量、测量加工尺寸、引进或退回刀具等动作 所花费的时间是布置工作地时间。

正确 错误

23:可变费用与零件的年产量有关,它包括材料费(或毛坯费)、机床工人工资、通用机床和通用工艺装备维护折旧费。

正确 错误

24: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性能和相对位置关系所消耗的时间称为辅助时间。

正确 错误

25:

拉刀、麻花钻等复杂刀具的材料通常采用高速钢。

正确 错误

26:工序基准是指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加工表面尺寸、形状和位置所依据的基准。

正确 错误

27:

后角

正确 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主后刀面与切削平面间的夹角,一般为正值。

错误

28:

已加工表面为加工时主切削刃正在切削的表面。

正确 错误

29:高速钢比硬质合金强度高、硬度大、韧性好,加工工艺性好。

正确 错误

30:刀具磨损的形态有前刀面磨损、后刀面磨损和边界磨损三种。

正确 错误

1:

CA6140型卧式普通车床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为0.1mm时,将会引起加工工件半径上的加工误差为()。

1.0.1mm 2.0.00025mm 3.0.01mm 4.0.2mm

2:利用一个固定的窄V形块在工件外圆上定位,其定位元件限制了工件()。

1.1自由度 2.2自由度 3.3自由度 4.4自由度

3:

某汽车年产量为990辆,其上中型零件,每台汽车需1个,备品率2%,废品率0.5%,请根据该零件的年生产纲领,判断其生产类型为()。

表1 加工零件的生产类型

1.大量生产类型 2.小批生产类型 3.中批生产类型 4.大批生产类型

4:

铣床夹具与钻床夹具组成部分不相同的是铣床夹具有()。

1.夹具体 2.定位元件 3.对刀块 4.夹紧装置

5:

为提高工件表面硬度而安排的热处理工序为()。

1.退火、正火 2.表面淬火 3.调质处理 4.时效处理

6:在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中,通过主切削刃上某一指定点,并与该点切削速度方向相垂直的平面是()。

1.基面 2.切削平面 3.正交平面 4.前刀面

7:通过主切削刃上某一指定点,同时垂直于该点基面和切削平面的平面称为()。

1.基面 2.切削平面 3.正交平面 4.前刀面

8:在实体零件上加工孔时应采用的方法为()。

1.扩孔 2.钻孔 3.铰孔 4.镗孔

9:在选择粗基准时,一般应遵循()。

1.在同一尺寸方向上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 2.基准重合原则 3.互为基准原则 4.自为基准原则

10:

在一次安装中,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每占据一个确切位置中所 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

1.工序 2.工步 3.工位 4.安装 11:

在正交平面内标注的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为()。

1.前角 2.主偏角 3.副偏角 4.后角

12:加工箱体零件上孔系时,经常采用的方法为()。

1.扩孔 2.钻孔 3.铰孔 4.镗孔

13:在特种加工中,利用电、热进行切割加工的方法为()。

1.电火花线切割 2.激光加工 3.电解加工 4.超声波振动加工

14:

利用一个小锥度心轴在工件内孔定位,该定位元件应限制的自由度数 目为()。

1.4个 2.5个 3.6个 4.3个

15:

精基准选择当工件上两个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比较高时,应 采用的原则称为()。

1.基准统一原则 2.基准重合原则 3.互为基准原则 4.自为基准原则

16:

外圆表面定位常用的定位元件为()。

1.圆锥销 2.V形块 3.圆柱销 4.支承板

17:

切削速度对以下现象影响最小的为()。

1.刀具磨损 2.切削热 3.切削温度 4.切削力

18:

可调支承多用于支承工件的粗基准面,支承高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

整,调整到位后用螺母锁紧。一个可调支承限制的自由度数目为()。

1.1个 2.2个 3.3个 4.4个

19:

在设计机器零件时,应尽量选用装配基准作为()。

1.设计基准 2.工序基准 3.装配基准 4.测量基准

20:

CA6140型卧式车床主轴箱中摩擦离合器的作用是控制()。

1.改变主轴转速 2.车螺纹

3.主轴正、反转和制动 4.刀架快进快退

21:心轴(心轴直径及公差为、工件上定位孔尺寸,最小配合间隙为)水平放置在工件内孔中定位,加工外圆表面键槽时,当其工序基准为工件下母线时,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大小为()。

1.2.3.4.22:

某工件以外圆

在平面上定位并在该外圆上加工键槽,当其工

序基准为工件下母线时,其基准不重合误差大小为()。

1.2.3.4.23:

在非导体材料上加工微小孔时通常采用()

1.电火花加工 2.超声波振动加工

3.电解加工 4.激光加工

24:

在特种加工中,利用化学方法进行加工的方法为()。

1.电火花加工 2.激光加工 3.电解加工

4.超声波振动加工

25:

在大批大量生产中装配那些装配精度要求较高且组成环数又多的机器结构常采用的装配方法为()。

1.完全互换装配法 2.统计互换装配法 3.分组装配法 4.调整装配法

26:

为消除铸件内应力而安排的热处理工序为()。

1.退火、正火、调质处理 2.表面淬火 3.渗碳淬火 4.时效处理

27:

利用3点自位支承定位,限制工件的自由度数()。

1.1个 2.2个 3.3个 4.4个

28:CA6140型卧式车床主轴箱的作用为()。

1.为主轴提供正、反转各级转速

2.实现刀架的纵向进给运动 3.实现刀架的横向进给运动 4.实现刀架的纵、横向快速进给运动

29:

对于某些表面主要为了降低表面粗糙度和进一步提高尺寸精度和形

状精度,没有提高表面间位置精度作用的加工阶段,称为()。

1.粗加工阶段 2.半精加工阶段 3.精加工阶段 4.光整加工阶段

30:CA6140型卧式车床溜板箱中安全离合器的作用为()。

1.带动刀架沿导轨纵向移动 2.车削螺纹

3.提供各种不同的进给量 4.过载保护

31:

某工件以外圆

在V形块(夹角为α)上定位并在该外圆上加工

键槽,当其工序基准为工件下母线时,其定位误差计算公式正确的为()。

1.2.3.4.32:

加工45钢时应该选择的刀具材料为()。

1.YT15 2.YG8 3.陶瓷 4.金刚石

33:

利用一个固定的长V形块在工件外圆上定位,其定位元件限制了工件()。

1.1自由度 2.2自由度 3.3自由度 4.4自由度

34:

平面加工效率最高的铣削方式常用的刀具为()。

1.圆柱铣刀 2.面铣刀 3.立铣刀

4.三面刃铣刀

35:

在选择粗基准时,一般应遵循()。

1.基准统一原则 2.基准重合原则

3.被加工零件上如有不加工表面应选不加工面的原则 4.自为基准原则

36:

在卧式镗床上镗削一批工件的内孔,孔径尺寸要求为 孔径尺寸按正态分布,=30.05mm,性误差为()。

1.0.05mm 2.0.0252mm 3.0.15mm 4.0.1mm

已知

=0.025mm,该批工件的随机

37:

在某车床上车削一批小轴的外圆,经测量实际尺寸大于要求的尺寸从而必需返修的的小轴数为24.2%,小于要求的尺寸从而不能返修的的小轴数为2.28%,若小轴的直径公差为 =0.16mm,整批工件的实际尺寸按正态分布,该工序的均方根偏差1.0.05 2.0.059

为()。3.0.038 4.0.085 38:在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中测得的角度称为刀具的标注角度。在基面内测量的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反方向的夹角称为()。

1.前角 2.后角 3.主偏角 4.副偏角

39:

已知某车床的部件刚度分别为: =50000N/mm,=30000N/mm, =40000N/mm,假定刀具和工件的刚度都很大,工艺系统在主轴处的刚度为()。

1.18750 N/mm 2.17143 N/mm 3.21429 N/mm 4.22429N/mm

40:

装夹误差包括夹紧误差和()。

1.定位误差 2.原理误差 3.测量误差 4.机床几何误差

窗体顶端

1:修配装配法不足之处在于增加了修配工作量,生产效率低,对装配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

正确 错误

2:欠定位是指工件加工所需限制的自由度数少于6个定位现象。

正确 错误

3:

加工经济精度是指在正常生产条件下(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 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

正确 错误

4:

切削变形程度有三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分别为①变形系数②相对滑移角

正确 错误

③剪切

5:单件生产的工艺特征为品种很多,数量少,广泛采用木模手工造型、自由锻造,广泛采用通用夹具、量具和刀具。

正确 错误

6:工位是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每占据一个确切位置中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正确 错误

7:

加工中心的主轴和刀库必须具有准停功能。

正确 错误

8:

尺寸链中凡属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封闭环。

正确 错误

9: 大量生产的工艺特征为品种较少,数量很大,互换性差,主要在通用机床上加工。

正确 错误

10:

已加工表面为加工时主切削刃正在切削的表面。

正确 错误

11:粗加工用的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精加工用的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

正确 错误

12:可变费用与零件的年产量有关,它包括材料费(或毛坯费)、机床工人工资、通用机床和通用工艺装备维护折旧费。

正确 错误

13: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的运输保管、把原材料做成毛坯、把毛坯做成机器零件、把机器零件装配成机械装备、检验、试车、油漆、包装等。

正确 错误

14:

工步是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仅指机床主轴转速和进给量)都不 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正确 错误

15:圆柱齿轮齿面加工常用的方法有滚齿、插齿、剃齿和磨齿等。

正确 错误

16:

对于孔径较大、尺寸和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孔和孔系,镗孔几乎是唯一的加工 方法。

正确 错误 17:工艺系统刚度是指平行于基面并与机床主轴中心线相垂直的径向切削分力Fy对工艺系统在该方向上的变形y的比值。

正确 错误

18:

光整加工主要是降低表面粗糙度和进一步提高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但一般没 有提高表面间位置精度的作用。

正确 错误

19:在选择加工方法时,一般先选定该表面终加工工序加工方法,然后再逐一选定该表面各有关前导工序的加工方法。

正确 错误

20:

为改善工件材料机械性能的热处理工序,例如淬火、渗碳淬火等,一般都安排 在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之间进行。

正确 错误

21:

分组法装配具有零件的制造精度不很高,但却可获得很高的装配精度;组内零 件可以互换,装配效率高的优点。

正确 错误

22:

主偏角 在基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反方向间的夹角。

正确 错误

23:

在同一尺寸方向上,粗基准只允许使用一次,一般不得重复使用。

正确 错误

24:

夹具的作用是使工件相对于刀具和机床占有正确的位置,夹具的几何误差对工 件的加工精度的影响较小。正确 错误

25:大批生产的工艺特征为品种较多,数量较多,毛坯精度中等,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正确 错误

26:夹紧是指工件在定位之后,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总能保持其正确位置,把工件压紧的过程。

正确 错误

27:

提高生产率可以通过采用高速切削、强力切削和多刀加工方法实现。

正确 错误

28:

在顺序加工一批工件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加工误差,称为变值性系统误差,例如工艺系统受力变形所引起的误差。

正确 错误

29:刀具磨损的形态有前刀面磨损、后刀面磨损和边界磨损三种。

正确 错误

30:

若工件表层温度超过相变温度,而磨削区又没有冷却液进入,表层金属便产生 退火组织,硬度急剧下降,称之为回火烧伤。

正确 错误

窗体顶端

1:点辅助支承通常限制工件()。

1.个自由度 2.0个自由度 3.3个自由度 4.2个自由度 2:

外圆表面定位常用的定位元件为()。

1.圆锥销 2.V形块 3.圆柱销 4.支承板

3:

按工序分散原则组织工艺过程,其特点()。

1.工件的装夹次数少

2.有利于采用高效率机床和工艺装备,生产效率高 3.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不高 4.工序数少,设备数少,可相应减少操作工人数和生产面积

4:

心轴(心轴直径及公差为、工件上定位孔尺寸隙为,最小配合间)在垂直放置时,其定位副制造部准确引起的加工误差为()。

1.2.3.4.5:

某工件以外圆

在平面上定位,并在该外圆上加工键槽,当其

工序基准为工件中心线时,其定位误差大小为()。

1.2.3.4.6:外圆车刀的切削部分由六个基本结构要素构造而成,规定与工件上已加工表面相对的刀具表面是()。

1.前刀面 2.主后刀面 3.副后刀面 4.主切削刃

7:

加工中心和普通数控机床的主要区别是加工中心()。

1.具有刀库和自动换刀装置 2.机床较大 3.费用较高 4.精度高

8:

在特种加工中,利用化学方法进行加工的方法为()。

1.电火花加工 2.激光加工 3.电解加工 4.超声波振动加工

9:

利用一个长圆柱销在工件内孔定位,该定位元件应限制的自由度数目为()。

1.2个 2.3个 3.4个 4.5个

10:

圆孔拉刀的材料为()。

1.硬质合金 2.立方氮化硼 3.高速钢 4.金刚石

11:

利用一个圆锥销在工件内孔定位,该定位元件应限制的自由度数目为()。

1.1个 2.2个

3.3个 4.4个

12:在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中,通过主切削刃上某一指定点,并与该点切削速度方向相垂直的平面是()。

1.基面 2.切削平面 3.正交平面 4.前刀面

13:

某汽车年产量为2430辆,其上轻型零件,每台汽车需要2个,备品率2%,废品率0.5%,请根据该零件的年生产纲领,判断其生产类型为()。

表1 加工零件的生产类型

1.大量生产类型 2.小批生产类型 3.中批生产类型 4.大批生产类型

14:

在特种加工中,利用光、热方法进行的加工方法为()。

1.电火花加工 2.激光加工 3.电解加工 4.超声波振动加工

15:

已知某车床的部件刚度分别为: =50000N/mm, =30000N/mm, =40000N/mm,假定刀具和工件的刚度都很大,工艺系统在尾座处的刚度为()。

1.18750 N/mm 2.17143 N/mm 3.21429 N/mm 4.22429N/mm

16:

某工件以外圆

在平面上定位并在该外圆上加工键槽,当其工

序基准为工件下母线时,其基准不重合误差大小为()。

1.2.3.4.17:

表面层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不包括()。

1.表面层的冷作硬化 2.表面层的残余应力 3.表面层金相组织变化 4.表面粗糙度

18:利用一个固定的窄V形块在工件外圆上定位,其定位元件限制了工件()。

1.1自由度 2.2自由度 3.3自由度 4.4自由度

19:精基准选择应尽可能选择用同一组精基准加工工件上尽可能多的加工表面,以保证所加工的各个表面之间具有正确的相对位置关系。此项原则称为()。

1.基准统一原则 2.基准重合原则 3.互为基准原则 4.自为基准原则

20:

某工件以外圆

在V形块(夹角为α)上定位并在该外圆上加工键槽,当其工序基准为工件下母线时,其定位误差计算公式正确的为()。

1.2.3.4.21:

属于变值性系统误差的是()。

1.受热变形引起的误差 2.调整误差

3.内应力引起的误差 4.夹紧变形

22:

超精密车削有色金属零件时通常选择的刀具材料为()。

1.高速钢 2.立方氮化硼 3.陶瓷 4.硬质合金

23:加工箱体零件上孔系时,经常采用的方法为()。

1.扩孔 2.钻孔 3.铰孔 4.镗孔

24:

已知某车床的部件刚度分别为: =50000N/mm, =30000N/mm, =40000N/mm,假定刀具和工件的刚度都很大,工艺系统在工件中间部位处的刚度为()。

1.18750 N/mm 2.17143 N/mm 3.21429 N/mm 4.22429N/mm

25:

在车床上加工一短而粗的轴类零件,已知工艺系统刚度 =15000N/mm,毛坯偏心=2mm,最小背吃刀量=1mm,常数C=1500N/mm.,问2次走刀后工件的残余误差为()。

1.0.1 mm 2.0.2 mm 3.0.01 mm 4.0.02 mm

26:

对于有些表面需要进一步降低表面粗糙度和提高尺寸精度或形状精

度,但一般没有提高表面间位置精度的作用。此加工阶段为()。

1.粗加工 2.半精加工 3.精加工 4.光整加工

27:

某汽车年产量为480辆,其上某重型零件,每台汽车需要2个,备品率2%,废品率0.5%,请根据该零件的年生产纲领,判断其生产类型为()。

表1 加工零件的生产类型

1.大量生产类型 2.小批生产类型 3.中批生产类型 4.大批生产类型

28:

普通车床导轨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小的是()。

1.水平面内直线度误差 2.垂直面内直线度误差 3.导轨间的平行度误差 4.导轨的材料

29:在实体零件上加工孔时应采用的方法为()。

1.扩孔 2.钻孔 3.铰孔 4.镗孔

30:

为消除铸件内应力而安排的热处理工序为()。

1.退火、正火、调质处理 2.表面淬火 3.渗碳淬火 4.时效处理

31:

利用一个短圆柱销在工件内孔定位,该定位元件应限制的自由度数目为()。

1.1个 2.2个 3.3个 4.4个

32:生产零件品种较多,数量较少的生产方式属于()。

1.大量生产类型 2.小批生产类型 3.中批生产类型 4.单件生产类型

33:平面加工中既适用于大批大量也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加工方法是()。

1.铣削 2.刨削 3.车削 4.拉削

34:下列工艺系统的各种原始误差不属于随机性误差的是()。

1.夹紧误差

2.受力变形引起误差 3.刀具均匀磨损误差 4.材料硬度不均匀引起的误差

35:已知卧式车床的部件刚度分别为: =300000N/mm, =56600N/mm, =30000N/mm,径向切削分力=4000N,设刀具、工

件和夹具的刚度都很大,试计算加工一长为l的光轴由于工艺系统刚度的变化引起的圆柱度误差为()。

1.0.06mm 2.0.03mm 3.0.12mm 4.0 mm 36:

在单件小批生产某零件时,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为()。

1.试切法 2.调整法 3.定尺寸刀具 4.自动控制法

37:

在正交平面内标注的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为()。

1.前角 2.主偏角 3.副偏角 4.后角

38:

利用一个小锥度心轴在工件内孔定位,该定位元件应限制的自由度数目为()。

1.4个 2.5个 3.6个 4.3个

39:

不影响传动链误差的主要因素为()。

1.传动件的运动速度 2.末端件的传动比 3.传动链的总传动比 4.传动件的长短

40:

平面加工效率最高的铣削方式常用的刀具为()。

1.圆柱铣刀 2.面铣刀 3.立铣刀 4.三面刃铣刀

1:CA6140型卧式普通车床导轨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误差为0.1mm时,将会引起加工工件半径上的加工误差为()。

1.0.1mm 2.0.00025mm 3.0.01mm 4.0.2mm 2:下列工艺系统的各种原始误差不属于随机性误差的是()。

1.夹紧误差

2.受力变形引起误差 3.刀具均匀磨损误差 4.材料硬度不均匀引起的误差

3:

CA6140型卧式车床主轴箱中摩擦离合器的作用是控制()。

1.改变主轴转速 2.车螺纹

3.主轴正、反转和制动 4.刀架快进快退

4:

背吃刀量影响最大是()。

1.切削力 2.切削热 3.切削温度 4.刀具磨损

5:通过主切削刃上某一指定点,同时垂直于该点基面和切削平面的平面称为()。

1.基面 2.切削平面 3.正交平面 4.前刀面

6:

某工件以外圆在V形块(夹角为α)上定位并在该外圆上加工键槽,当其工序基准为工件上母线时,其定位误差计算公式正确的为()。

1.2.3.4.7:

利用一个小锥度心轴在工件内孔定位,该定位元件应限制的自由度数目为()。

1.4个 2.5个 3.6个 4.3个

8:

精基准选择当工件上两个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比较高时,应采用的原则称为()。

1.基准统一原则 2.基准重合原则 3.互为基准原则

4.自为基准原则

9:

大批大量生产中装配那些组成环数少而装配精度要求特别高的机器结构厂采用的装配方法为()。

1.完全互换装配法 2.修配装配法 3.分组装配法 4.调整装配法

10:精基准选择应尽可能选择用同一组精基准加工工件上尽可能多的加工表面,以保证所加工的各个表面之间具有正确的相对位置关系。此项原则称为()。

1.基准统一原则 2.基准重合原则 3.互为基准原则 4.自为基准原则

11:

圆孔拉刀的材料为()。

1.硬质合金 2.立方氮化硼 3.高速钢 4.金刚石

12:

当加工材料塑性很小、抗拉强度较低,刀具切入后,切削层金属在刀具前刀面的作用下,未经明显的塑性变形就在拉应力作用下脆断,形成形状不规则()。

1.带状切屑 2.节状切屑 3.粒状切屑 4.崩碎切屑

13:

在特种加工中,利用光、热方法进行的加工方法为()。

1.电火花加工 2.激光加工 3.电解加工 4.超声波振动加工

14:CA6140型卧式车床溜板箱中安全离合器的作用为()。

1.带动刀架沿导轨纵向移动 2.车削螺纹

3.提供各种不同的进给量 4.过载保护

15:钻床夹具在钻孔时,起实现导向作用的原件为()。

1.夹具体 2.定位元件 3.钻模板和钻模套

4.夹紧装置

16:如果磨削区温度超过马氏体转变温度而未超过相变临界温度,这时工件表层金属的金相组织,由原来的马氏体转变为硬度较低的回火组织,这种烧伤称为()。

1.回火烧伤 2.淬火烧伤 3.退火烧伤 4.轻度烧伤

17:外圆车刀的切削部分由六个基本结构要素构造而成,规定与工件上已加工表面相对的刀具表面是()。

1.前刀面 2.主后刀面 3.副后刀面 4.主切削刃

18:

为消除铸件内应力而安排的热处理工序为()。

1.退火、正火、调质处理 2.表面淬火 3.渗碳淬火 4.时效处理

19:

某工件以外圆

在V形块(夹角为α)上定位并在该外圆上加

工键槽,当其工序基准为工件下母线时,其定位误差计算公式正确的为()。

1.2.3.4.20:在正交平面内标注的主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为()。

1.前角 2.后角 3.主偏角 4.刃倾角

21:

心轴(心轴直径及公差为 间隙为

工件上定位孔尺寸,最小配合)在水平放置在某外圆表面加工键槽时,当其工序基准为工件中心线时,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大小为()。

1.2.3.4.22:平面加工中既适用于大批大量也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加工方法是()。

1.铣削 2.刨削 3.车削 4.拉削

23:

单件小批生产保证机器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为()。

1.完全互换装配法 2.修配装配法 3.分组装配法 4.调整装配法

24:

在切削用量选择中,进给量选择较小最有利于减小()。

1.尺寸精度 2.形状精度 3.位置精度 4.表面粗糙度

25:

复杂刀具通常选择()刀具材料。

1.硬质合金 2.高速钢 3.陶瓷

4.金刚石

26:

在大批大量生产中装配那些装配精度要求较高且组成环数又多的机器结构常采用的装配方法为()。

1.完全互换装配法 2.统计互换装配法 3.分组装配法 4.调整装配法

27:适合于大批大量加工齿轮毛坯已有零件孔的加工方法为()。

1.扩孔 2.钻孔 3.铰孔 4.拉孔

28:属于外圆表面的精整、光整加工方法是()。

1.车削 2.超精加工 3.无心磨削 4.磨削

29:

零件的加工精度不包括()。

1.尺寸精度 2.形状精度

3.位置精度 4.表面粗糙度

30:精基准选择应尽可能选择所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此项原则符合()。

1.基准统一原则 2.基准重合原则 3.互为基准原则 4.自为基准原则

31:

某工件以外圆

在平面上定位,并在该外圆上加工键槽,当其

工序基准为工件中心线时,其定位误差大小为()。

1.2.3.4.32:

已知某车床的部件刚度分别为: =50000N/mm, =30000N/mm, =40000N/mm,假定刀具和工件的刚度都很大,工艺系统在主轴处的刚度为()。

1.18750 N/mm 2.17143 N/mm 3.21429 N/mm

4.22429N/mm

33:

加工中心和普通数控机床的主要区别是加工中心()。

1.具有刀库和自动换刀装置 2.机床较大 3.费用较高 4.精度高

34:

在车床上加工一短而粗的轴类零件,已知工艺系统刚度

=15000N/mm,毛坯偏心 =2mm,常数C=1500 N/mm.,若想使加工表面的偏心误差控制在0.01mm以内,最少的走刀次数为()。

1.1 2.2 3.3 4.4 35:

某工件以外圆

在V形块(夹角为α)上定位并在该外圆上加

工键槽,当其工序基准为工件中心线时,其定位误差计算公式正确的为()。

1.2.3.4.36:

在特种加工中,利用化学方法进行加工的方法为()。

1.电火花加工 2.激光加工 3.电解加工 4.超声波振动加工

37:

心轴(心轴直径及公差为 合间隙为

工件上定位孔尺寸,最小配)在水平在工件内孔中定位,加工外圆表面键槽时,当其工序基准为工件上母线时,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大小为()。

1.2.3.4.38:

在正交平面内标注的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为()。

1.前角 2.主偏角 3.副偏角

4.后角

39:

在非导体材料上加工微小孔时通常采用()

1.电火花加工 2.超声波振动加工 3.电解加工 4.激光加工

40:

利用一个固定的长V形块在工件外圆上定位,其定位元件限制了工件()。

1.1自由度 2.2自由度 3.3自由度 4.4自由度

1:在选择加工方法时,一般先选定该表面终加工工序加工方法,然后再逐一选定该表面各有关前导工序的加工方法。

正确 错误

2:工艺系统刚度是指平行于基面并与机床主轴中心线相垂直的径向切削分力Fy对工艺系统在该方向上的变形y的比值。

正确 错误

3:

已加工表面为加工时主切削刃正在切削的表面。

正确 错误

4:

在加工及测量工作时,应尽量选用装配基准作为定位基准及测量基准。

正确 错误

5:刀具磨损的形态有前刀面磨损、后刀面磨损和边界磨损三种。

正确 错误

6:

切削钢件时通常采用YG类硬质合金。

正确 错误

7:

主后刀面是指与工件上已加工表面相对的刀具表面;副后刀面是指与工件上待 加工表面相对的刀具表面。

正确 错误

8:珩磨不适用于加工塑性较大的有色金属工件上的孔,也不能加工带键槽的孔、花键孔。

正确 错误

9:

前角 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前刀面和基面间的夹角。前刀面在基面之下时前角 为正值,前刀面在基面之上时前角为负值。

正确 错误

10:

工步是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仅指机床主轴转速和进给量)都不 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正确 错误

11: 加工中心的主轴和刀库必须具有准停功能。

正确 错误

12:

对于孔径较大、尺寸和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孔和孔系,镗孔几乎是唯一的加工 方法。

正确 错误

13:

主偏角 的夹角。

正确 错误 在基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反方向间

14:

采用互换法装配时,被装配的每一个零件不需作任何挑选、修配和调整就能达

到规定的装配精度要求。用互换法装配,其装配精度主要取决于零件的制造精度。

正确 错误

15:修配装配法不足之处在于增加了修配工作量,生产效率低,对装配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

正确 错误

16:

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为,切削速度最大、进给量次之,背吃刀 量最小。

正确 错误

17:

夹具的作用是使工件相对于刀具和机床占有正确的位置,夹具的几何误差对工 件的加工精度的影响较小。

正确 错误

18:

在同一尺寸方向上,粗基准只允许使用一次,一般不得重复使用。

正确 错误

19:

为改善工件材料机械性能的热处理工序,例如淬火、渗碳淬火等,一般都安排 在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之间进行。

正确 错误

20:

工序是指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 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正确 错误

21:单件生产的工艺特征为品种很多,数量少,广泛采用木模手工造型、自由锻造,广泛采用通用夹具、量具和刀具。

正确 错误

22:定位的任务是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占有某一正确的位置,夹紧的任务则是保持工件的定位位置不变。

正确 错误

23:

加工余量不均匀、材料硬度不均匀等原因引起的加工误差、工件的装夹误差、测量误差内应力重新分布引起的变形误差、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等均属随机性误差。

正确 错误

24:上工序与本工序基本尺寸的差值为本工序的工序余量Zi。

正确 错误

25:过定位是指工件在定位过程中所限制的自由度数多于工件加工所需限制的所有自由度数的现象。

正确 错误

26:

完全互换装配具有装配质量稳定可靠;装配过程简单,装配效率高;易于实现 自动装配等优点。正确 错误

27:

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参 数的接近程度,实际值愈接近理想值,加工精度就愈高。

正确 错误

28:

待加工表面上有什么样的误差,加工表面上必然也出现同样性质的误差,这就 是切削加工中的误差复映现象,只有尺寸误差存在复映现象。

正确 错误

29:拉刀是定尺寸刀具,形状复杂,价格昂贵,不适合于加工大孔。

正确 错误

30:

光整加工主要是降低表面粗糙度和进一步提高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但一般没 有提高表面间位置精度的作用。

正确 错误

1:

广泛采用通用机床、重要零件采用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进行的生产方式属于()。

1.大量生产类型 2.单件生产类型 3.中批生产类型 4.大批生产类型

2:加工箱体零件上孔系时,经常采用的方法为()。

1.扩孔

2.钻孔 3.铰孔 4.镗孔

3:

某汽车年产量为990辆,其上中型零件,每台汽车需1个,备品率2%,废品率0.5%,请根据该零件的年生产纲领,判断其生产类型为()。

表1 加工零件的生产类型

1.大量生产类型 2.小批生产类型 3.中批生产类型 4.大批生产类型

4:

耐热性最好的刀具材料为()。

第三篇:吉林大学机械制造专业考研复试资料

吉林大学机械制造专业考研复试资料必备

本资料为吉林大学机械学院历年机电传动控制和制造技术基础考试本科生期末考试题和一些复习题(A4纸,四份),因为这是第一手宝贵资料,资料中试题有答案,甚至是详细解答,也有一少部分是没有答案的,要求考生认真总结,考研的试题基本大都出自这些试题中!!

如果你想顺利通过复试,那么用好这份资料即可!如果你想通过复试提分,那么用好这份资料即有效果!如果你想在复试中取得高分,那么这份资料可以让你如愿以偿!

此外购买本人的资料,我将告诉他(她)复试时的注意事项(内部情报):如英语复试的技巧与忌讳问题!

QQ : 1633544642

欢迎光临淘宝店 TO-WIN: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9101735760

附:

吉林大学简介:

吉林大学坐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审批,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学校现任党委书记为陈德文教授,现任校长为展涛教授,均已被列为中央管理。

吉林大学于2000年6月12日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而成。2004年8月29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并入吉林大学。合并前的六所学校,都有着光荣的历史。原吉林大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946 年的东北行政学院,1950年更名为东北人民大学,1952年经院系调整成为我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8年更名为吉林大学。1960年,吉林大学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学校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取得了许多重大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是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原吉林工业大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954年的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1958年更名为吉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汽车和农机为优势和特色,工、管、理、文相结合的多学科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汽车工业和机械工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39年的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卫生学校和第十八集团军卫生学校。1948年与北方大学医学院合编为华北医科大学,1951年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1959年更名为吉林医科大学,1978年更名为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造就了许多著名的医学专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原长春科技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长春地质专科学校,1952年院系调整时成立东北地质学院,1958年更名为长春地质学院,1997年更名为长春科技大学。是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的多学科全国重点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矿产资源普查、勘探、开采、保护和综合利用方面的人才,并丰富了我国地球科学的理论研究。原长春邮电学院是我国东北地区唯一一所信息通信类工科高等学校。学院于 1947 年创建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1955 年更名为长春电信学校,1960年更名

为长春邮电学院,是一所办学条件较为完善、学科新、发展势头较好的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信息通信类人才。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1992年更名为农牧大学,1999年更名为军需大学,是一所以军事兽医教育和军事后勤教育为特色的高等军事学校,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军事后勤人才。

吉林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等全部12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12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8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7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覆盖17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教师6220人,其中教授1604人,博士生指导教师1032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8人(双聘9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8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首席专家5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者29人。学校拥有221个具有现代化研究手段的实验室,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985工程”二期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5个,“985工程”二期建设科技创新平台8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个,其他部委重点实验室14个。学校承担了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有一批产业化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国家攻关项目、“863”项目、“973”项目等高新技术成果。

吉林大学是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现已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在校全日制学生62473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21184人,留学生1358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15908人。

学校对外交流广泛,校际合作紧密,已与美国、德国、韩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余所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先后与德国图宾根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韩国高丽大学等世界知名高等学府建立了校际关系。

学校科技园已被确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坚持“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指导方针,积极引导和推动科技产业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健康发展。组建成立吉林吉大控股有限公司,统一规范管理学校经营性国有资产。全面推进学校全资企业的改革,建立和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大力推进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长春吉大〃小天鹅仪器有限公司、长春电信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吉林省吉大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等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高科技公司正在悄然崛起。

吉林大学校园占地面积622万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近339万平方米。现有6个校区8个校园,分布在长春市的不同方位。新铺设的光缆和计算机网络把所有校区连为一体,使网上办公、远程教育等更加便捷。学校在珠海市新建珠海校区,占地面积330多万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各类藏书628万册,已被确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藏书馆。经教育部批准建设在我校的 CALIS东北地区中心为全国七大中心之一。吉林大学已成为我国目前办学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呈现出更加广泛的发展前景。2005年末,学校圆满召开了第十二次党

员代表大会,通过了《吉林大学章程》。同时进一步明确以“ 人才强校、学科兴校、依法治校、勤俭持校”为战略抓手,到2010年,使我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专业、师资队伍、管理体制、校园文化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和特色,整体学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重点建设学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学科领域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建设成为国家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成为一所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机械学院简介:

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55年的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的机械系,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工学院、山东工学院等院校的相关专业组合而成,后更名为吉林工业大学机械系。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院校合并及专业调整,分别在1997年和2000年先后与吉林工业大学的工程机械系、力学系、农机系(部分)以及长春科技大学、吉林大学、长春邮电学院的相关专业合并,于2000年组成了现在的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机械工程学科,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其涵盖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等学科均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学院下设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系、机械电子工程系、力学系、工业工程系等五个系和机械原理与设计教研室、工程与计算机图学教研室等两个基础课教研室,设有吉林大学国家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吉林大学国家工科机械基础教学基地、吉林大学工程装备实验中心、吉林省工程中心。

学院的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具有博士授予权,是“九•五”及“十•五”期间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的重点建设学科;有机械工程、力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有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固体力学、工业工程五个博士点;有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固体力学、工程力学、生物医学工程、工业工程七个硕士点。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科研实力雄厚,人才辈出,许多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都曾在此学习或执教。学院现有双聘科学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教授4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2人),副教授63人,多数教师为留学回国人员,拥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望的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群体。学院十分重视机械与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生物医学技术的规划和发展,在机械加工系统动力学与精度、智能精密制造、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结构振动分析与控制、流体传动与自动变速技术、微小机械与压电驱动技术、工程机器人、数控机床可靠性技术等方向独具特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在“九•五”和“十•五”期间,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国家“863”项目以及部委、省级科学研究项目,取得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并有众多项目用于生产实际,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国外众多所大学有着广泛的学术交流和人才交流,每年派出骨干教师和学生到国外考察、参加学术会议、讲学、进修和学习,并邀请国外著名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联合培养学生和进行科学研究。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力学和工业工程三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本科生1700多名,硕士研究生640多名,博士研究生230余名,工程硕士班及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生300余名。

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采取了主、辅修相结合,课内外相结合的培养机制;设有沈阳机床集团“励志”奖、助学金,柳工奖学金,山东临工奖学金,阿尔卑斯奖、助学金,“创维”奖学金,“金正”助学金,“深蓝”助学金;学生的课余科技、文化、体育、艺术活动和社团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多次受到学校的表彰。由于学校的培养质量较高,我院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保送研究生及一次考研率在35%以上,毕业生多年来一直供不应求,学生就业范围十分宽广。

机械工程学科被评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为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随着我国在21世纪大力加强基本建设的需要和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学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将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机械制造专业: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随同“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创建于1955年(当时叫“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工学院、山东工学院等院校的相关专业组合而成,是原吉林工业大学最早建立的专业之一,同年招收第一批研究生。1981年在全国首批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被评为机械工业部首批重点学科,1990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被评为吉林省首批重点学科,1998年获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科被评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本系现有教师31人,工程技术人员9人。教师中有教授1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副教授14人,讲师3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7人,4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占一半以上。近三年来通过人才引进,来我学科工作的双博士后1人,归国人员1人,一半以上的教师有出国进修、合作研究的经历。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历来有学风严谨、教师敬业、学生勤以致学的优良传统,建系以来共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万余名,他们大部分成为中国机械工业领域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有的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依托“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近五年先后承担 “九五”、“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等国家、部省级重点项目多项,科研经费总额超千万元;获国家奖1项,省部级奖13项;发表学术论文3百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的论文共1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6部。

本系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精密制造、微小机械设计制造理论、制造过程自动化技术、制造过程的计算机测控技术、数控装备与数字制造技术。

机械制造系创建以来,为了保证和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发展科学研究水平,十分重视实验装备与技术的建设。目前建有1300平方米规模的实验室,实验室现有教授1人、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3人、实验技术工人2人。并且拥有一批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例如超精密车床、柔性制造系统、高精度三坐标测量机、原子力显微镜、快速成型加工机、特种加工设备、机械制造先进测控系统、高速加工中心等,为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和教师科研工作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

第四篇:吉林大学学科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吉林大学研究生院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学位〔2014〕4号)和《关于开展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的通知》(学位〔2014〕16号)的要求,学校将全面开展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为保证评估工作顺利开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位授权点评估工作,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重点评估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坚持以国家合格评估与学校诊断式自我评估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通过评估对学校学位授权点进行全面检查与剖析,立足于发现问题,促进整改,有利于特色发展,持续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同时,对自评估中不合格的学位授权点,提出预警,并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科自身发展情况,为学校进行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提供依据。

二、评估范围

本评估方案中的学位授权点是指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的可以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

1.2008年以前(含2008年)获得授权的学术学位授权点和专业学位授权点。

2.2011年以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为基础增列的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

3.2011年—2012年按照《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对应调整的学术学位授权点。

三、评估内容

自我评估是对我校学位授权点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检查,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学科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从目标定位、研究方向、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资源配置、制度建设等方面,真实、准确地考察学位授权点的目标达成度。

四、评估组织

(一)评估工作组织保障

1.学校成立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评估工作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组织协调等;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评估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

领导小组组成

组 长:杨振斌 李元元

副组长:陈 岗 韩晓峰 蔡 莉 张向东 吴振武 杜 莉 成 员:赵丁选 田文晶 康永刚 杨 洲 魏鹤影 张宗弢

孙长智 沈维立 董德明 霍志刚 胡 亮 刘 鹤

钟 新 张广翠 闫国生 方东红

2.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负责评估工作材料的准备及组织落实,同一学位授权点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生培养单位招收培养研究生的,由约定的牵头单位负责该学位授权点的评估材料组织,相关培养单位要给与积极配合。

3.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评估各阶段上报材料的审核。4.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各学位授权点评估结果,对存在问题的学位授权点提出处理建议。

(二)评估工作组织形式

1.学位授权点的合格评估工作每6年为一轮,每一轮评估的前5年为自我评估阶段,最后1年为国家随机抽查阶段。

2.根据学校现有学位授权点的数量、水平、层次及类型,分期分批开展学位授权点的评估工作。

3.评估工作按照最高学位层次的原则进行。有一级学科授权的按一级学科组织材料进行评估,无一级学科授权的按二级学科组织材料进行评估;同时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的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组织材料进行评估。

五、评估方式

1.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分为学校自我评估和教育行政部门随机抽查两种方式进行,以学校自我评估为主。

2.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以聘请外单位同行专家现场评估的方式进行,评估专家人数不少于5人。评估专家一般应是本学科领域学术水平较高且与学位授权同层次的研究生导师。专业学位授权点评估专家应包括行业专家。

3.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应事先与评估专家进行充分沟通,向专家说明本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评估目的、评估方式、工作要求和工作流程等,听取专家对评估工作安排的意见。

4.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按照《吉林大学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认真组织自我评估材料,撰写自我评估总结报告。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应将评估材料提前发送给评估专家,并根据评估专家意见,补充完善评估材料。

5.评估专家到校进行现场评估,通过听取总体汇报、与师生和

管理人员座谈、查阅有关资料等方式,了解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专家组经过充分讨论,提出诊断式评议意见。

6.第二阶段的随机抽检工作由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进行,各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的随机抽评比例一般不低于20%。

六、评估程序

1.学校制定《吉林大学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指标体系》。2.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组织各学位授权点准备自我评估材料,经相关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后,在学校指定的信息平台进行公示。

3.学校建立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校外同行专家库,从中聘请专家对学位授权点进行评议。

4.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组织各学科撰写《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报告》,由相关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进行审查,并报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

5.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同行专家评议意见和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情况,给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结果。

6.学校根据各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结果,并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校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做出限期整改、调整或撤销学位授权点的决定。

7.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汇总各学位授权点的自我评估结果和《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报告》,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信息平台”上向社会公开。

8.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学校自我评估的基础上,从学校决定继

续保留授权的学位授权点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学位授权点进行评估。

七、结果处理

1.对评估结果为“不合格”的学位授权点,撤销学位授权。2.对评估结果为“合格”但在某些方面存在严重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不适应社会人才需求或不符合我校学科建设发展需要的学位授权点,限期整改或撤销学位授权。

3.对未参加合格评估的学位授权点,视为自动放弃学位授权。4.撤销和放弃授权的学位授权点,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学位授权,其在学研究生可按原渠道完成学位授予。

八、进度安排

为保证评估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学校学科现状,分期分批,合理安排评估进程。

九、其他

1.评估材料和专家评议意见报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归档保存,以备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需要随时调取。

2.本实施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3.本实施方案由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2015年3月30日

第五篇:《吉林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试行)》

吉林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进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吉林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保障支持系统顺畅运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开展大学生学科竞赛,旨在营造校园学术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活力、培育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从而造就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第三条 本办法所指竞赛是指实践类竞赛,分为国家级、省(部)级、校级。

国家级竞赛是指国家政府部门或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全国性学术团体、行业学会(协会)组织的学科竞赛;国际性学科竞赛(含分区赛),是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或其他国际学术团体,或某国学术团体面向全球组织且参赛国分布在三大洲及以上的学科竞赛。国际性学科竞赛视同国家级学科竞赛。

省级竞赛是指省政府有关部门或省级学术团体等机构组织的全省或跨省区的学科竞赛,以及全国性学科竞赛在全国各大赛区的选拔比赛。

校级竞赛是指由学校组织、学科面向覆盖两个及两个以上学院的竞赛。

纳入学校竞赛体系的竞赛项目,须经学校职能部门确认。

第二章 组织与管理

第四条 吉林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工作由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长负责领导,教务处、校团委负责宏观管理工作,并组织参加省级以上竞赛和举办校级竞赛。校团委负责主持“挑战杯系列”竞赛,教务处主持其余学科竞赛。

第五条 职责分工:

(一)教务处、校团委负责各级竞赛的组织、宣传与协调工作,落实经费、实施奖励、总结交流;组织制定校级竞赛章程及实施方案,组织校级竞赛工作;成立竞赛研究团队进行专门教学研究、推进教学改革;组织落实省级以上竞赛的承办工作。

(二)承办校级竞赛的教学单位,教学副院长、学院分团委书记分工落实竞赛实施工作。提供必要的场地及仪器设备,协助学校组织竞赛专家做好竞赛命题、评审等工作,做好竞赛过程组织及颁奖工作,建设竞赛文档。

(三)参赛学生所在教学单位,宣传竞赛章程及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学生参赛;选派高水平教师进行赛前辅导,提供赛期后勤保障等工作。

第六条 竞赛参赛者原则上应为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学校鼓励跨院、跨专业组成参赛队。学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各学科校级竞赛,校级竞赛优胜者有资格参加省级竞赛,省级竞赛优胜者有资格参加国家级竞赛。如竞赛级别序列不连续,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优秀学生参加上一级竞赛。

第七条 凡是由学校资助经费的竞赛作品,知识产权均归学校所 有。竞赛作品由竞赛承办单位,或学生所在单位负责存档。

第三章 竞赛奖惩

第八条 竞赛所获荣誉归属参赛学生、指导教师、责任学院和学校共有。学校将根据竞赛级别、获奖等级,对参赛学生、指导教师、优秀组织单位予以奖励。一次参赛多次评奖的竞赛项目,或同一竞赛项目(参赛者)在不同级别竞赛中获奖,指导教师及参赛学生均按最高获奖等级进行一次性奖励。

第九条 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竞赛,学校为指导教师(组)核算相应的教学工作量。以团队参赛的赛事,以队为单位核算工作量,省级竞赛每队40个标准学时,国家级竞赛每队80个标准学时;学生单人参加的赛事,省级竞赛每队20个标准学时,国家级竞赛每队40个标准学时。

指导教师(组)指导学生(含团队)获奖,学校颁发获奖证书,并按吉林大学校内津贴奖励办法予以奖励。

参加国家级竞赛,获得竞赛组委会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奖,学校对获奖教师一次性给予奖励津贴。

第十条 学校对获奖参赛队颁发“创新实践成果奖学金”。奖学金由团队负责人(第一作者)分配。奖励标准执行《吉林大学本专科生创新实践成果奖学金实施细则》。

第十一条 参与指导学科竞赛,教师(组)应获得教学业绩(成果)认定,应用于当年考核、职称晋升、教学评优等工作。

竞赛获奖学生及创新成果,应用于评奖评优、推荐免试研究生、课外培养计划学分认定等环节。各教学单位须制定相应的“获奖成果应用实施细则”,并报教务处备案。

第十二条 学校每年评选优秀组织单位,予以表彰并发给相应的奖金。“优秀组织单位”每评选一次,分别评选国、省、校三级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各一个。

第十三条 学生参加各类竞赛,须遵守相关章程、严守学术诚信。学校将依照吉林大学考风考纪等相关规定,对实施违反学术道德等行为的相关学生给予相应处分;在职教职工及单位责任人,按照吉林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处罚相关规定给予处分;如涉及法律问题,移交相关机关依法处理。

第四章 附则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下载20世纪的吉林大学机械制造学科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世纪的吉林大学机械制造学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类) 专业简介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经受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科技管理等......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毕业证样本历任校长 吉林大学简介乘车路线地址: 吉林大学坐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审批,2001......

    吉林大学.doc

    吉林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 “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她于2000 年6月由原吉林大学 、吉林工业大学 、白求恩医科大学、长 春......

    吉林大学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 博士学位申请者

    吉林大学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 博士学位申请者 学术成果基本要求本学科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在其博士论文的相关研究中,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方可申请博士学位: ⑴、发表2篇核心期刊......

    吉林大学章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高等学校章程核准书 第7号 吉林大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你校第13届党委会第7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并报我部......

    吉林大学新闻学

    吉林大学新闻学 09吉林大学新闻学复试题目 论述题(4*25=100) 1、用网络动机来解释网络聊天 2、使用满足理论的意义及局限性 3、分析新闻真实性、、、 4、用新闻评论的特点来......

    吉林大学2018年(定稿)

    吉林大学211.985工程学校招生 成考 自考 网络教育 吉林大学2018年秋季报考网教专、本科学历报考已经接近尾声,毕业证书官网注册,终身有效 吉林大学是“211工程”、“985工程”......

    吉林大学章程

    吉林师范大学章程(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制度,规范办学行为,依据宪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教师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特制定吉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