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理念的重建(样例5)

时间:2019-05-13 07:27: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理念的重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理念的重建》。

第一篇:新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理念的重建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理念的重建

董新良

(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摘 要:不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导致新课程改革中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教育理念包括教师职业理想和教育观念。正确的教育理念,有着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新的内涵,并有助于通过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中健康发展。教育理念的重建,需要教师用专业人员的标准审视自己的职业和教育行为,树立专业意识,完成职业转型。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教师;教师职业理想;教育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给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但也产生了新的压力和困惑。面对全新的课程理念,系统、具体但又有一定实施难度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标准,新颖、开放、充满情趣和活力的多种版本的教材,以及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方式,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常常难以适应,如忽视新课程目标的多重性以及总体目标、学段目标各自之间的整合性和渐近性,用传统的“双基”目标掩盖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过程性目标;教学视角拘泥于所选择的教科书,不能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的统一性和教学资源的丰富性之间的关系,等等。认真审视新课程改革中产生的这些问题,我们发现,许多问题的产生并不是基于教师学科知识储备不足、教学技能不娴熟,相反,它暴露了我国长期以来教师教育理念在构建和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弊端。为此,本文主要就新课程下教师应当确立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理念的培养构建等问题进行讨论。

一、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育理念的存在方式是隐性的,非逻辑的,但其对教育活动的影响却是深远和持久的。当前研究者对教育理念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至今尚未取得比较一致的看法。我们认为,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基于对教育活动的体验和反思,对教育本质的探究和对教育工作的理解,经由必要的专业教育而形成的对所从事职业的理想信念(教师职业理想)和关于教育的基本观念(教育观)。其中,教师职业理想是教师克服困难,完成育人使命的精神动力,教育观念是教师教育教学行为选择的指南。关于教师职业理想,研究者有不同的表述。这里,我们把教师的职业理想界定为教师对所从事职业的合理的想象、期盼和认同,强烈、深沉而又持久的情感,乐此不疲、矢志不渝的职业行为选择。教师的职业理想,始于职业向往,职业认同和职业情感,经由严格的专业教育和教师的自我反省,辅之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以及教师职业经历诸因素的影响,最终升华为教师的职业信念。教师义务、教师良心和教师公正的确立是教师职业理想形成的显著标志,是具有较高职业理想的教师所恪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教育爱”是教师职业理想的核心内涵。教师职业理想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教师自身职业行为选择和教育教学行为改造的内在动力,更是创造良好的师生交往氛围,点燃学生心灵之火,激励学生努力奋进的强大、持久,但又深深地隐藏在教师的教育行为之中的源头活水。正因如此,一些发达国家以不同的方式强化职业理想的塑造。为表示对教育事业的忠诚,许多国家在教师任职前,还进行忠诚宣誓,如新加坡。我国虽未在有关的政策法规中明确使用教师职业理想这一概念,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法》等,均从不同的层面提出了教师职业理想所涉及的主要内容,这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教师职业理想对新课程改革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第10条和

第14条等有关规定,对教师职业理想提出了更高和更加明确的要求。如第10条提到“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它所暗含的一个基本逻辑关系是:促进每个学生发展,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是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而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有赖于教师在一定职业信念驱使下的“教育爱”的付出。忽视了这一点,新课程所体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等都将无法很好地实现。教师职业理想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意义正在于此。

二、与教师职业理想相呼应,新课程对中小学教师提出的另一个基本要求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完善。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的基本看法和观点。教师的教育观念是统率其职业活动的总的思想意向。教育观念人人皆有,但正确的经过整合的教育观念,却需要在一定的专业教育和专业实践基础上进行加工、筛选和提炼。新课程改革,从表层看,它所指向的是课程开发和实施者的具体行为,但实质上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完善。用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去推行新课程,是中小学教师必须正视的又一个新的课题。适应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教师首先应当更新和完善的教育观念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教育观。无论教育研究者在教育研究中对教育作出怎样的解释,长期以来,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相当程度地存在着重“传递”、“灌输”轻“引导”、“开发”,重“知识”轻“能力”,重“智商”轻“情商”,重“分数”轻“素质”的工具理性主义却是不争的事实。“工具理性”扩张的结果是,将表层的、功利性的需要看作教育的终极追求,视手段为目的,由此而导致作为受教育者的“人”的“物化”,并进一步形成教育的异化,“分数拜物教”等由此而生。教育中的工具理性,“不但未能解除外在世界对个人无理的束缚和限制,反而成了支配和控制人类命运的产物”

[1]进一步地讲,学生不是供学校和教师谋取某种利益的资源或工具,而是学校和教师应当服务的对象,是学校、教师存在的真正理由;学生不是简单的物或没有能动性的一般的动物,由此决定了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在重视“人”的存在,高扬人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遵循生命个体的发展规律,“唤醒”尚待开发的潜能,激活人的思维,塑造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的灵魂,使受教育者“生长”活力,“生长”智慧,“生长”灵魂,而非单纯的“传递”,更不是目中无人的“灌输”或“限制”。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言,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2.课程观。教育观的变化,必然要影响到课程观的转变。从课程论的角度分析,课程观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以及课程开发、课程管理等方方面面。事实上,新课程改革,也是主要从这些方面来描述课程改革蓝图的。但无论从什么角度去观照课程,都必须立足于对课程本质的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之上。与上述教育观相适应,我们所理解和认同的课程观应当是:课程是知识,但不是学科内知识或学科知识相互之间的简单相加,而应是人类对所认识、理解的自然、社会等宇宙万物和生活现象在高度抽象和简约后的再现。为了认识的便利,课程内容常常以教科书等物化的形式体现出来,但真正的课程不仅仅局限在这些方面。课程更是经验和活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现实世界和人类生存准则的亲身体验和自我反思。学生经历、体验和反思的过程,以及经由体验和反思之后,习得而成的情意、知识、能力等等,都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和生活所经历的一切,诸如校园中的教师风范、师生交往、同学关系、班级氛围、学校精神以及校园外形形色色的社会景象等,都是可以直接利用并不断开发的宝贵的课程资源。与此同时,课程之下的教学也不仅仅是教师用自己的语言将教科书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学的意义在于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导向,以教科书为参照物,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基础,在教师设计、帮助和促进下,通过师生交往、互动等,带学生一步步地走进社会,走进自然,走近与学生个性特长相吻合的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

3.学习观。在讨论教育观时,不可忽视的一个基本要素是教师的学习观念,即教师对“学习”本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对受教育者学习的基本态度和看法等。教师教育教学行为选择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特点及其学习规律。然而,这一点恰恰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以至于许多教师

只重视对“教”的研究而忽视对“学”的探讨,或者把学生学习看作是被动的接受、单纯的强化训练和简单的“刺激———反应”的过程等。陈旧、落后的学习观念,不仅会加大教育成本,情况严重时还会阻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对此,教育研究者从心理学等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综合诸多分析,我们认为,对中小学教师来讲,以下几点应成为基本的学习观念:其一,个体的发展需要积累一定的结论性知识,但在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的学习不是被动地识记教师的指令或教科书上的现成结论,而是在教师引导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下,借助于已有的经验,能动地反思、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其二,从学习的心理机制来看,人类的学习早已超越了一般的动物,而成为复杂的心理反应过程。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共同作用,使我们必须注重学习中受教育者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情意领域的因素,以及学生良好的群体氛围的创设。其三,学习是经验的获得和累积过程。以个体通过掌握前人的经验而获得经验为主的接受学习(掌握学习)和以个体独立发现经验,创造经验为主的研究性学习(发现学习)是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的相辅相成的两种学习方式,否定其中任何一种学习方式的观念和做法都无助于学生的发展。

三、教育理念之于新课程改革的意义是十分深远的,然而,教育理念的重建却是相当艰难、甚至痛苦的事情。就教师个体来讲,新的教育理念的形成,意味着教师对业已存在的认识误区、思维定势和教育行为的批判。这种批判还会受到来自于领导、同事、学生家长甚至社会传统流弊的多重压力。因此,要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确立新的教育理念,一个基本前提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必须以专业人员的标准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和行为。从以下几点着手,将有助于教师新的教育理念的重建。

1.实现新课程改革由理念到课堂的关键因素是教师,但不是仅仅扮演“知识传递者”角色的“教书匠”式的“二道贩子”,经验型教师是无法担当起新课程改革的重任的。能够满足新课程要求的教师应该是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专业人员。由“准专业人员”向“专业人员”过渡,是新课程下教师的当务之急。

2.在新课程改革刚刚起步的情况下,教师成长为专业人员,意味着须进一步完成如下转变,即在职业形象上由经验型的教师向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转变。在教师角色上由知识的传递者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转变;由单纯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向师生共同构建知识转变。在课程实施中,由命令的接受者和执行者向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研究者转变。

3.对于正在经历教育实践,没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专门的专业训练的中小学教师来讲,以下几点,将有助于尽快完成职业转型:首先,教师应有强烈的敬业意识,即把教师职业作为实现生命价值的事业来对待,予以全身心的投入。其次,教师应有自我激励、自我反思、自我专业发展更新的意识。第三,教师应有“问题意识”,即以研究的态度对待教育中发生的一切。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而能否除旧布新,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是教师能否成长为专业人员,担当起新课程改革重担的关键。对此,应引起基础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叶澜,郑金洲,卜玉华.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第二篇:新课程改革及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改革及新课程理念

一、新课改的理论基础:(部分理论简介)

1、多元智能理论: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视觉•空间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存在智力。为新课改提供了新支点、新依据、新视角。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本来是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其核心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个人的学习是一个心理过程;学习是一种自发的、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过程;强调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强调做中学;最好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习者认为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学生具有学习潜能并具备“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二、新课程体系改革内容:

1、改革课程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改革课程结构,适应时代要求及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革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革课程评价标准,要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素质提高、改进教学实践、推进素质教育上的功能。

6、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

总之,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一代新人。

三、新课程“新”在哪里?

(一)观念创新

新的课程功能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

1、课程的功能观:从“大课程”的观念来构建新的课程。教的过程、学的过程和评价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强调: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2、教学观: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师观: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与学生的关系上是平等的,是平等中的首席。

4、学生观:学习的主体,人格独立的人,有个体差异的人,个性丰富,富有潜力的人。

5、质量观:实现由“以分数为标准”到“以每个学生德、智、体等诸方面素质与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标准”的转变,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二)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创新

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1、自主学习: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相对于被动学习)

2、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和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相对于个体学习)

3、探究学习: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相对于接受学习)

(三)评价创新:

1、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重视语言能力与数理逻辑能力评价、也要重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2、评价方式的多样性。除笔试外,口试、答辩、操作考试、听力考试、过程档案记录(成长档案袋,科学、艺术活动夹)、鼓励性评语、预测性评语等等。

3、过程与结果评价并重。过程评价主要在于促进发展,结果评价则有比较明显选拔甄别功能。

4、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

第三篇:2016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理念教师招聘复习资料

1、什么是新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特定阶段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如: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内容框架、教学建议和教学评价建议),是国家对不同学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1、新课程的学生观(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⑴全面和谐发展的学生。⑵个性充分发展的学生。⑶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学生。⑷全体发展的学生。

2、新课程怎样使不同差异学生都得到发展

⑴认识每一个学生都是可育之才。

⑵教师要为学生个性发展素质提高提供服务。①珍视个性,尊重学生自由选择。②为不同差异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时空、机会。③据学生内在需求和存在问题进行服务、指导。⑶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发展①指导学生学会认识自我、调控自我。②指导学生进行个性智能建构。

3、学习方式分类(6类)

(1)自主性学习方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设计,自我获取,自我监控,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方式的特征:

主动性是自主性学习的基本品质 ;独立性是自主性学习的核心品质;体验性是自主性学习的重要品质。

(2)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指在学科课程领域内以选取某个问题为突破点,展开质疑,发现问题,分析研讨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3)合作性学习的方式: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一问题或完成某个任务,以小组或团队形式,进行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能力的品质

(1)实事求是基本品质(2)和谐互动,博采众长是核心品质(3)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是最佳品质(4)体验学习方式:是在老师组织指导下,学生亲自参与、动手操作,并对自己亲历事实进行反思、体味、研究、领悟的学习方式。

⑴审视历程,突出反思性。⑵综合事实,突出探究性。⑶体验特质,突出领悟性。⑷调控自我,突出完善性。

(5)综合性学习方式,就是将相关知识综合起来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①.多种知识结构组合 ②.多种思维方式组合 ③.多种学习方式组合

(6)建构性学习内涵:学习者在与多种异构对象进行多元互动中,借助一定程序与方法,按照某一线索将获取的外部信息进行某种意义的内部结构重组的学习方式。

4、新课程教学观,要求教师具备新的教学基本功:

⑴学会倾听;⑵学会诱导;⑶学会沟通;⑷学会合作;⑸学会评价; ⑹学会研究;⑺学会体验;⑻学会建构;⑼学会管理;⑽学会创新。

5、“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1)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

(2)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教育内容和措施;

(3)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4)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6、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什么教师要有多元学科知识结构?

(1)新课程内容的社会化要求教师具有多元学科知识结构;

(2)新课程的综合化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多元知识结构和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

7、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强化哪些能力?

(1)教育科研能力;(2)交往与合作能力;

(3)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能力;(4)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

8、教师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教师身心的健康;(2)增加教师之间互帮互学的机会;(3)促进教与学的活动;(4)有利于学校组织效能的发挥。

9、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1)热爱教师职业,认同自己的教师职业角色;(2)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正确的自我意识;(3)坚韧与自制;(4)有效调节不良情绪;(5)好学与创新。

六、新学习观体现的新理念:

1、强调每个学生都要以良好的心态发掘自己的潜在智能,努力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学会独立自主地去获取知识,去探究解决问题,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式,在挑战自我、战胜自我中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完善。

2、强调大胆尝试、勤于动手,学会通过“做中学”,通过亲历事实索取反思体悟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

3、强调在与同学、与老师、与社会人的交往沟通、合作探究、团结拼搏中,进行资源共享,交流分享,学会用合力提升自己,用合力促进共同发展。

4、强调在自主互动中学会寻找事物整合点进行综合思维,在综合学习活动中实现个性智能建构。

八、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所引起的变化?

1、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2、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

3、改善知识结构,转变工作方式

4、掌握新的技能,学习新的技术

5、积极参与课程开发,通过研发提高自己

九、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创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环境。首先,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合作关系。其次,要建立正确的评价导向,第三,要给学生提供质疑的足够的时间。

2、合理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其次,要引导学生提高提问的质量,学生的提问要少而精。第三,要引导学生把握提问的时机。

3、改革教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让学生学会提问,就要改变传统的教法。要在预习中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要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十、怎样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1、学习新的课程理论,转变传统思想观念。

2、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3、具体把握课程特征,体现课程综合实践活力

(1)教学关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2)课程开展的时空上体现灵活性(3)活动形式的多样化。

4、优化综合课程评价,强化课程综合实践功能

十一、探究教学需要树立哪些基本观念?

1、潜能开发观

2、问题探究观

3、学生主体观

4、行为实践观

5、个性差异观

6、师生合作观

7、生命发展观

8、评价过程观

十二、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1激发导入,自学探究;2解疑导拔,合作探究。3明理强化,实践探究;4激励评价,引伸探究。

十三、怎样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1、教学的要义是使学生“会学习”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1)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学习品质 2)培养学生乐学、勤学、好学的学习品质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学习品质

A善于创造性思维。B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C有“应激”的创造素质,D能够多侧面地思考问题。

十四、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让教师“动”起来

2、让学生“动”起来:1)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体验成功感受2)在活动中提高实践能力

3)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愉快的教学情景,优化教学过程

十五、怎样开发学生的差异资源?

1、针对基础差异,采用分层教学(1)目标弹性化(2)辅导层次化(3)合作层次化

2、开发气质差异,采取异质异教

3、尊重兴趣差异,鼓励自选学法

4、开发情感资源,运用激励机制(1)多向评价(2)多层展示

十六、怎样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1、开展丰富多彩的讨论(1)研究协商2)有的放矢(3)互相提问(4)动态分组

2、及时调整合作方式

3、科学组织分层学习

十七、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用心琢磨和恰当运用教学语言

2、努力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环境(1)教师要调整自己的面部表情(2)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衣着、举止(3)教师要注重自己的教学态度

3、用心促成教学高潮

4、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5、注意课堂批评艺术

十八、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

1、发挥教学民主,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1)启发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2)捕捉闪光点,激励差生主动参与学习

2、引导学生提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1)创设情景,激励发问,让学生会提问题(2)创设“激发矛盾?’的条件,让学生善于提问题

3、培养学习热情,锻炼坚强的意志(1)创设问题情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十九、怎样让课堂充满探究的气息?

1、精心设计,保证探究活动的开展(1)营造特定的研究氛围,让学生敢于探究(1)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乐于探究(3)提供探究的成功体验,让学生乐于探究

2、铺路搭桥,保证探究活动的畅通(1)问题要有探究性2)讨论要有针对性(3)练习要有实践性。

3、留足空间,保证探究活动的落实(1)少“占”多“让”(2)少“扶”多“放”

二十、怎样才能在创新型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1、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2、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3、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1课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构建一个新型课程管理体系。(2)建立一支新型教师队伍。(3)探索一套新型课堂教学模式。(4)完善一个新型教育评价体系。(5)建设一个先进的信息化平台。(6)培养一批先进典型。

2本次课改中,课程体系走向综合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1)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新课程还设置了许多“综合性学科”,着意推进课程的综合化,对旧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

(3)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的改革,强调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汇、理性认识同感性经验的融合。

3本次课改中,课程体系走向综合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1)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新课程还设置了许多“综合性学科”,着意推进课程的综合化,对旧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

(3)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的改革,强调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汇、理性认识同感性经验的融合。

4新课程在教材观上的转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就教材与学生的关系而言,学生不再是教材被动的受体而是对教材进行能动实践的创造性主体;教材不再是只追求对教育经验的完美的预设,而要为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使教材编制过程本身延伸到课堂和学生的学习之中。其次,就教材与教师的关系而言,教材的权威消解了。教材设计要有意识地引导教师能动地乃至个性化地解读教材

5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

答: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具有初步技术能力。

6怎样开发校本课程?

1、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可以到外地校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和作法。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多媒体教材。

1、当前整个时代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同时代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可以看到,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只有这样他才能具有能够和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并能终身学习。

2、新课程中的分科课程具有什么特点?第一,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太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第二,在课程内容上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

3、实施综合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第一,知识的锁碎化问题。第二,教师的知识和经验问题。

第三,管理的问题。

4、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哪些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5、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是什么?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6、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是什么?第一,整体性。第二,实践性。第三,开放性。

第四,生成性。第五,自主性。

7、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二者是什么关系?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具体地说,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不家务事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为使“研究性学习方式”尽快深入人心,有必要设置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

8、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第一,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第二,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迅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第三,加信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19样理解“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第一,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第二,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第三,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第四,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20我国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是什么?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各部分。在目标的陈述上,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21本次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首先,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再次,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22怎样理解学生是发展的人?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3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的基本含义是什么?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24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含的基本含义是什么?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作。

25教师尤其应该尊重哪六种学生?1)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2)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3)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

26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努力?1)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2)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3)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27尊重学生,怎样才能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1)不体罚学生;2)不辱骂学生;3)不大声训斥学生;4)不冷落学生;5)不羞辱、嘲笑学生;6)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28怎样赞美每一位学生?1)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2)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3)赞赏每一位学生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4)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29怎样帮助学生?1)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2)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3)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4)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5)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6)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7)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

30自主学习具有哪些特征?1)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订学习制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3)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

31什么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相性学习,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

41、什么是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实际社会生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42、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运行机制包括哪些内容?1)提前进入情境的“预演”机制。2)呈现材料,融入经验的“体验”机制。3)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4)见机而作的临场应变机制。5)“场外交流”的信息沟通机制。6)课后反思的“回授”机制。

43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有哪些弊端?第一,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第二,以“章”为本,形式广义泛滥。第四,以“权”为本,权立至上。

45、面对新课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应如何重建?第一,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第二,建

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第三,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46、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一、重视发展,淡化化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二、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人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三、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四、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元化。

五、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47、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一)评价内容——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二)评价标准——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

(三)评价方法——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

(四)评价主体——被评价者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模式;

(五)评价重心——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48、实施发展性评价有哪些建议?第一,学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并了解教育评价发展的特点与新理念。第二,组织有关人员,开展讨论。第三,反思已有的教育平价工作,寻找与新课程倡导的教育思想相一致的地方。第四,采取行动,具体实施在讨论和反思基础上形成的新评价工作计划。第五,进行阶段性评价,采用多方面信息,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改进评价工作方案。

49、在课程评价改革中应注意哪些问题?1)要善于从以住的工作中总结经验与教训。2)要善于借鉴和学习他人的经验。3)有效选择工作的突破口,分层推进评价改革工作。

50、如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1)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2)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3)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4)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51、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的指标体系包括哪些方面?(1)道德品质(2)学习能力(3)交流与合作(4)个性与情感。

52、新课程倡导质性的评价方法,有哪些意义?(1)质性的评价方法通常记录了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作品或者思考等描述性的内容,不仅具体直观地描述出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且较好全面反映了学生发展的状况。这种评价方法对于新课程倡导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2)质性的评价方法多以描述和记录为主,即可真实、深入地再现学生发展的过程。因此,质性的评价方法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53、对成长记录袋进行评分,应注意哪些问题?(1)评分者的选择。(2)评分方式的选择。(3)评分结果报告与交流。

54、多元智力理论对教育界产生了哪些影响?首先,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其次,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再次,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

55、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哪四个工作环节?

一、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二、设计评价工具。

三、收集和分析反映教师教学和素质发展的资料和证据。

四、明确促进教师发展的改进要点,制定改进计划。

56、反映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哪些内容?(1)职业道德;(2)了解学生,尊重学生;(3)教学设计与实施;(4)交流与反思。

57、如何开展教师自评?

(一)帮助教师对自评及其价值建立正确的认识,创设具有支持性的教师自评氛围。

(二)帮助教师掌握科学的自评方法。

(三)慎用自评结果,不宜与奖惩挂钩。

(四)与他评结合,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

58、推行学生与家长参与教师评价的重要原则是什么?重要原则之一,学习信任学生和家长。重要原则之二,学习分析看待评价结果,珍惜相互了解的机会。重要原则之三,校方应综合分析多方信息,不要草率地下结论。重要原则之四,学生、家长参与教师评价时需要引导。

59、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带来了哪些变化?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这一视角的变化对我国现行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行为及其相关的教学管理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全新的启示。首行,改变了教师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其次,改变了教师课前准备的关注点和备课的方式。再次,改变了教师对教学能力的认识。

60、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和原则是什么?第一个筛子是教育哲学,即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宗旨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第二个筛子是学习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的内容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第三个筛子是教学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

67、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是什么?第一,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把给予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第二,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第三,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的合理建设;第四,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和尚未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及素质并据此确定制订教学计划的基础。第五,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第六,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68、怎样理解国家课程?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国家课程的开发主要是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性质与培养目标,制定各个领域或科目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编写教科书。它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的主体部分,涵盖的课程门类和所占课时比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比是最多的,因而在决定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质量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69、怎样理解地方课程?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地方课程在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反映基础教育的地域特点、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70、怎样理解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71、怎样理解课程资源的含义?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例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它们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要素。

72、校外课程资源主要有哪些?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士资源等。

73、课程改革为什么要强调课程资源的作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不仅设置了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而且强调学校和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形成具有良好适应性的丰富教学模式。这些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状况。对于学校教师而言,不仅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课程资源的支持,而且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也离不开广泛的课程资源的支持,特别是像综合实践活动,它虽然是国家规定课程名称和课时、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但具体实施的内容和形式则完全要由学校来决定,是在实践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这就需要对课程资源有充分的认识和便捷的获取途径。否则,课程改革的许

多目标就会落空。

74、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具备哪些条件?1)具有明确的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2)具有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机构。3)具有钻研精神和专业技能的教师队伍。4)具有科学的课程评价体制。5)具有基本的办学经费和必备的教育设施与设备。

75、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是什么?第一,校本课程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弥被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第二,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需求。第三,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科研能力的提高。第四,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76、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具体方式有哪些?1)课程选择;2)课程改编;3)课程整合;4)课程补充;5)课程拓展;6)课程新编。

77、校本课程实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1)校本课程的原型评价;2)校本课程的试验;3)选择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4)校本课程的时间安排。

78、校本课程开发指南的制订包括哪些方面?包括需要评估,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条例。

79、怎样理解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主要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

80、学校课程管理的原则是什么?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2)坚持权利与责任相统一。3)正确处理好三类课程的关系。4)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

81、学校课程管理的目的是什么?1)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2)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3)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82、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体,学生、教师和学校成为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主要考察对象,因此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主要包括:1)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2)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3)促进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

第四篇: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与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与理念

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倡导的三大基本理念

1.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在进行学生教学发展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定位也很关键,正确的做法,老师应是一个引导者、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

2.强调教师成长。

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3.重视以学定教。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提倡“以学论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评价.①.情绪状态: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兴趣,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望是否可以不断得以增强。

②.注意状态:学生是否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能保持较长的注意力;学生的目光是否始终追随发言者(教师或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

③.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和发言,是否自觉地进行练习。

④.交往状态:看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与合作;是否能虚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否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⑤.思维状态:学生是否围绕讨论的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是否流畅、有条理,是否善于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是否敢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展开讨论;学生的回答或见解是否有自己的思考或创意。

⑥.生成状态:学生是否掌握应学的知识,是否全面完成了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否得到增强,是否有满足、成功和喜悦等积极的心理体验,是否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第五篇:(精简版)新课程改革及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改革及新课程理念(精简版)

一、新课改的理论基础:(部分理论简介)

1、多元智能理论: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视觉?空间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存在智力。为新课改提供了新支点、新依据、新视角。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本来是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其核心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个人的学习是一个心理过程;学习是一种自发的、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过程;强调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强调做中学;最好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习者认为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学生具有学习潜能并具备“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二、新课程体系改革内容:

1、改革课程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改革课程结构,适应时代要求及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革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革课程评价标准,要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素质提高、改进教学实践、推进素质教育上的功能。

6、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

总之,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一代新人。

三、新课程“新”在哪里?

(一)观念创新

新的课程功能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

1、课程的功能观:从“大课程”的观念来构建新的课程。教的过程、学的过程和评价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强调: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2、教学观: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师观: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与学生的关系上是平等的,是平等中的首席。

4、学生观:学习的主体,人格独立的人,有个体差异的人,个性丰富,富有潜力的人。

5、质量观:实现由“以分数为标准”到“以每个学生德、智、体等诸方面素质与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标准”的转变,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二)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创新

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1、自主学习: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相对于被动学习)

2、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和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相对于个体学习)

3、探究学习: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相对于接受学习)

(三)评价创新:

1、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重视语言能力与数理逻辑能力评价、也要重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2、评价方式的多样性。除笔试外,口试、答辩、操作考试、听力考试、过程档案记录(成长档案袋,科学、艺术活动夹)、鼓励性评语、预测性评语等等。

3、过程与结果评价并重。过程评价主要在于促进发展,结果评价则有比较明显选拔甄别功能。

4、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新课程理论复习提纲(一)新课程与教师

1.确定课程意识,由课程的执行者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课程设计,目标,开发,创新,评价意识)2.具有反思意识,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创新思维的培育者.3.树立资源意识,由“个体劳动者”转变为“大教育”的合作者,有效开发利用资源.4.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成课程的建构者.5.由教学的管理者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6.由裁判学生成绩的“法官”,变成学生成长的促进者.7.从师生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8.从教研关系看,教师是教育的研究者.9.从教学与课程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10.从学教与社区关系看,教师是社区教育的合作者,共建者.1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12.在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1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教学前,中,后三个阶段)1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强调合作.(同事及家长等)15.文化的传播者,潜能的开发者,学习的促进者,发展的伴随者,教育的探究者.16.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改善知识结构,转变工作方式;掌握新技能,学习新技术;积极参与课程开发,通过研发提高自己。

(二)新课程与学生

学生是发展的人(发展中的人,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身心发展有规律);学生是独特的人(完整的人,有独特性,与成人有巨大差异);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独立的人,学习的主体,责权的主体).(三)新课程下的课程

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分科课程为主。

2.强调课程综合,设置许多综合学科。如艺术,综合实践等。主要是强调学科整合,三维目标整合。

3.强调课程特别是农村中学课程要服务地方经济。4.强调思想道德教育。5.均衡科目结构。

6.特别强调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棵。

7.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8.开放活动课程:观念开放(体验课程观,平等师生观,三维目标观,生成教学观,发现的学习观)教材开放,主体开放,教学过程开放,评价开放。9.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民主科学的教管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1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经验课程。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特点:整体性,实际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主要内容: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区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四)新课程与评价

1.重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中心的转移。2.发展性课程评价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促使课程不段改进提高,面向多元。(对话,开放,反思)

3.(1)对学生评价:强调全面发展,质性评价,考试与其他评价相结合;

(2)对教师评价:以学生的全面发展状况评价教师,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强调”自评“促反思,建立的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评价模式;

(3)对课程实施评价:建立促进课程不段发展的评价体系;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实施发展;

(4)考试改革:考试内容重视考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方式灵活多样,结合分析指导,科学上考虑综合素质。4.新评价观的主要内容:

(1)对学生评价: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承认学生间有差异,消除“差生”定位,进行个性化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反对否定性评价。

(2)对教师评价:是否有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观,学生观,是否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应变能力,调控能力,创造能力,科研能力,教科研集一身,是否积极主动参加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开发建设,具有良好的合作,参与,创新意识,实现从“教师匠”向“教育家”的跨越。

(3)对课堂者学的评价:必须考虑学生的所获是什么,怎样得来的,是否充分调动学习热情,积极性等,是否解放了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耳朵,时间,空间,师生,生生的交流合作,各学科的联系,研究综合性学习等。

(五)新课程与课堂教学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创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环境;(2)合理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3)改革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2.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

六大特征: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

(1)提前进入情境的“ 预演”机制;

(2)呈现材料,融入经验的“体验”机制;(3)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4)见机而作的临场应变机制;(5)“场外交流”的信息沟通机制;

(6)课后反思的“回授”机制。3.提高课堂效率的手法。

(1)用心琢磨和恰当运用教学语言;(2)努力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3)用心促成教学高潮;(4)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5)注意课堂批评艺术。

4.创新型课堂教学:

(1)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2)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3)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六)新课程与学习方式

1.现代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1)主动学习(2)独立学习(3)无认知监控学习

发展性学习: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2.新课程指导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

(2)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3)探究学习:从学科领域或生活中选择确定研究主题,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等从而获得发展。3.探究教学观念:(1)潜能开发观(2)问题探究观(3)学习主体观(4)行为实践观(5)个性差异观(6)师生合作观,(7)生命发展观 4.转变学习方式的原因:

(1)传统学习方式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销蚀,要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就必须倡导自主学习。

(2)接受学习,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发现学习,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忽视发现,探究,要让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就必须强调发现,探究,研究学习.(3)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转变学习方式。

(七)新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 1.校本教研:

(1)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全新的教育理念;(2)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学专业人员的作用;(3)要有专业人员的参与,支持,指导;(4)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教研的身体力行者;(5)要有宽松的学术研究氛围,要尊重保护教师教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的职业自信心。2.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

(1)转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的培训观。转变校长的观念,学校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场所,校长是培训的设计着和负责人。转变教师观念,教师要主动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要批判地反思;

(2)在训培过程中,要注重“查,实,活,新”;

(3)开展教师行动研究。经验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让教师沿着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这一互联互动的螺旋式的渐进过程,以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专业化水平。

(八)新课程本身 1.核心理念:

(1)“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2)开发型的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3)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系的牢固基石;(4)强调“三维目标”的整合(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5)树立终身学习观;(6)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7)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8)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2.新课程的“新”:(1)新课程目标追求多元性,时代性,可操作性;(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课程标准取代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强调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研究学习;(5)改革课堂教学;(6)倡导面向未来,以发展为目标的评价观;(7)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地方,学校);(8)重视教师的理解与参与;(9)提出“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1.课程结构的科学性进步性。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存在严重的问题:学科课程占绝对主导地位,各具体科目比重失衡,课程由内容繁难偏旧。这次课程改革努力实现基础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具体如下:(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教育类型结构,以综合性分科型两种方式呈现,如综合课程有艺术,品德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3)完善优化课程内容,首先删除艰深,晦涩,陈旧的东西,其次增加学生和生活相关的成分,再次实现课程内容标准的层次化。总之,课程结构的调整与变革是项极其重要艰巨的任务。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

〈纲要〉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它是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具有如下的特性:(1)整体性。立足与人的个性的整体,立足与每个学生的健全发展;(2)实践性。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开放性。面向每个学生个性发展,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4)生成性。每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随着活动开展,新的目标,新的主题不断生成。认识经验不段加深,创造性火花不断迸发;(5)自主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目的,内容,方式,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的结果呈现形式。3.课程目标陈述技术:

(1)课程目标是分层次陈述的,以语文为例:

教育(或目的)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目标

语文课程目标

1—2年级学段目标

阅读目标 教学目标

(2)行为目标陈述的两类基本方式:采用结果性目标方式(“知识与技能”);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行为主体,动词,条件和表现程度。(4)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5)行为动词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评估的。(6)必要的,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7)要有具体的表现程度。(决不能用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4.教学是“沟通”与“合作”的活动 “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不可想象。教学是集体化,高密度,多元结构的沟通活动。教学是多重的网状关系,人类的沟通与合作是以语言为媒体的,所有的学科教学都是语言教学。教学是语言文化与沟通文化的创造过程,也是奠定每个学生学力成长与人格成长基础过程。5.有效教学的理念:

“有效”指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无效益,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知道为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才是真正的教学。有效教学理念的内容:(1)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确定“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有“全人”的概念;(2)关注教学效益,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观念;(3)更多关注可测性或量化;(4)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教师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有效?”“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5)有效教学也是套策略。(问题解决的行为方式)

6.有效教学的策略:(1)教学准备策略:教师制定教案时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教学目标的确定叙写,教材的处理准备,主要教学行为选择,教学组织型式的编制,教学方案的形成;(2)教学实施策略: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课堂管理行为,设计自己个性化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3)教学评价策略。评价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分为学生成就的评价和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评价。评价=/考试、测验。

7.多元智力理论的教学意义:为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创造了条件。(1)了解学生:收集学生如何学习的资料,学校建立学生有效的信息交流库(“档案袋”),有共同的学习方式或有互补学习方式的学生合作学习;(2)从事项目学习或研究:智力展示、专题作业。(学生智力特征,作品质量、交流、师生一同反思),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的全心的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和最优的教学方式为我国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良好的思路。8.理解“教育与生活”

(1)教育过程也是师生的生活过程。教育是个体生命历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生活中蕴含有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3)生活是现实的,具体人的生活,教育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关照学生的生活,致力于完整人的发展;(4)教育不同于生活,教育不能脱离也不能还原学生的生活,教育必须高于生活,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

9.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观念:(1)整合教学与课程。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发展,教学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2)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平等、双向、理解的人与人关系,是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3)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结构与过程的统一、认识与情谊的统一;(4)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5)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创新探究的学习方式)10.教育作为文化--心理过程,关注的是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有两个基本观点:(1)价值引导:教育具有方向和目标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展开的);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教育是投射,蕴含着教育者的主观意趣的引导活动。

(2)自主建构:指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是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塑造的,通过活动与自主建构,个体的创造力、潜能等得以表征。凝固在活动过程中和活动结果上。通过活动又丰富、发展个体的潜能、素质、素养。总之,这样的教育,学生得到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独特性的彰显和主体性的弘扬;教师学生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灵魂的感召。11.为什么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从教育作为文化--心理过程来看,教育要关注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见10题);(2)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意味着尊重学生的需要。学生的需要有探究的,获得新的体验,获得认可与欣赏,承担责任的需要。这些需要为教育中提倡探究学习提供了依据;(3)还在于:收获不仅包括认知方面的,还包括态度、价值观的改变,丰富与提升。有效教学,这必定是不可缺少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2.如何在课堂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要明确教师的职责,帮助学生检测反思自我,寻找、搜集和利用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发现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等;(2)要开发和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3)确定新的教学观。

A.帮助学生确定能够达成的目标 B.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C.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 D.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E.及时反馈,建构沟通的桥梁 F.不要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 G.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 H.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结论 I.经常提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 J.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 K.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失或错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13.列举“在何种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1)当学生有兴趣时;(2)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3)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时;(4)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5)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6)当学生能自有参与探究与创新时;(7)当学生被鼓舞和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8)当学生有更多的自我期待时;(9)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10)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14.教师的关注:(1)考试科目成绩与考试外的学习(2)知识与技能(3)知识技能与态度情感(4)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5)学生的需要(6)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7)学生学习的自主性(8)学生的尊严 15.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1)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过程,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2)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洞察力和指道,旨在促进发展;(3)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具体的理念为:评价主体互动化(自评互评)、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关注成绩,而且关注创新实践能力等)、评价过程动态化(关注结果,尤其是过程,成长记录袋)16.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内容: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评价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选摘)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第一部分总体战略

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二)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完善体制和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不断扩大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第二章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

(三)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各类人才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提高教育开放水平,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四)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

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下载新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理念的重建(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理念的重建(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改革及新课程理念测试题

    一、新课程体系改革内容: 1、改革课程功能2、改革课程结构3、改革课程内容4、改革课程实施方式5、改革课程评价标准6、改革课程管理 1.核心理念: (1)“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理念_教师职业道德_教育法律法规__整理试题3含答案

    新课程改革及新课程理念 一、新课改的理论基础:(部分理论简介) 1、多元智能理论: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视觉•空间智力、人际交往......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观的反思与重建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观的反思与重建[内容提要]基础教育中,在学生观问题上,存在着认识的偏差。为适应新课程所提出“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对学生现进行反思和重......

    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最终5篇)

    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它意味着以下三层含义: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第......

    改革课堂教学落实新课程理念(推荐)

    改革课堂教学 落实新课程理念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创设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提供合作交流的时......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意味着以下三层含义: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要求教......

    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十大重要理念

    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十大重要理念新课程理念的主要内容是: 一、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

    新课程教育理念反思

     新课程教育理念反思2篇新课程教育理念反思一走近新教育,最能感受到新教育倡导者以及实践者们的那份热情,那份梦想,那份对完美未来的企盼。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今日,在我们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