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高职强校
建设高职强校,培养态度好、知识新、技能强的实用型人才
胡海楠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教育在促进先进文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方面有特殊而艰巨的任务。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方针,教育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各项教育制度,要通过教师来执行;教育质量,学生素质,要通过教师来提高。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正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掌握知识已成为人们生存的先决条件,从而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教育模式和教育结构。由教育出与科研业、信息业一起构成的智力产业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产业。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中学教学如何尽快跳出应试教育的圈子,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跨越,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人才,已成为中学教学改革非常迫切而又重要的课题,这无疑对处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下面就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谈一点自己非常浅薄的认识。
一、加强教师师德修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培养人地的活动中,教师担负着特殊的使命。教师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孔子曰:“不正其身,如正人何!”学生不论是掌握知识、说明道理,丰富情感、提高觉悟,还是受到教育,许多情况都不是自发的,而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自觉实践而逐渐形成的。柯瓦列夫说:“儿童从小就把自己的老师看成是他们要努力学习的道德模范。所以,教师的道德面貌就起着这样重要的作用,他在课堂内外,在社会生
活和个人生活中的全部言行,都是给学生做出的榜样。”前景联教育家曾这样描述过:“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到这样的监督,孩们子几十双眼睛盯着他,须知无地间再没有什么东西,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生心理上多种微妙变化更富于敏感的了,再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捉模一切最细微的事情,这点是应该记住的。”可见,教师的道德风尚、言谈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机的社会转型时期,形形色色的道德现象交织在快速发展和复杂多变的经济和社会现象之中,人们的道德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对于善、恶、是、非的识别比以前要困难得多。
二、优化教师知识结构
当前,知识发展的总趋势和新特点就是知识正在以高度分化走向高度综合。大量新型的边缘学科往往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于一体,学科间的相互综合已成为知识创新的重要力量。传统的知识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广博的文化科技知识和教育科学理论,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让学生对多门学科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和综合,真正做到对知识的融合贯通,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从而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三、增强教师创新能力
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强弱。如果教师仅拘泥于“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旧教学模式,社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大胆创新,大胆探索,不断丰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掌握学科知识和常规教学方法、手段的基础上,还要掌握与学科有关的学科知识及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真正的到“常教常新”。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深入,对教师队伍的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教师的素质是教育工作不懈的追求。教师一定要教好书、育好人,肩负起培养国家建设的接班人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庄严职责。要肩负起这庄严的职责,就得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
第二篇:高职院校也要科研强校
高职院校也要科研强校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水平同样与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努力提高科研水平,对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说还是一项新的课题。
1.更新观念。要加强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就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科研的内涵、作用和意义,认清自身存在的不足,树立正确的科研观。高职院校上上下下都应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理念,共同把科研工作做好。
一是学校搞科研,领导的理念和决心是关键中的关键。只有领导重视科研,带头科研,反复宣传科研的重要性,才能调动广大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才能把科研上的“单兵”、“散兵”作战组织起来变为“兵团”大战,从而保障科研事业的顺利进行。
二是广大教师应正确对待科研,积极参与科研。教师身处教育教学第一线,最了解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难题和理论上存在的困惑之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正可以作为科研课题进行研究。把广大教师发动起来搞科研,一方面可以更广泛地接触实际,研究对象更具有普遍性、示范性和针对性,研究成果也更具有推广价值;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能力,做好参与和推广工作,对其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途径。为此,学校可以给教师定科研任务,压科研担子,组织教师申报各级科研课题,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外请专家学者到校给教师作理论讲座和科研报告。
2.加大投入。科研离不开财力的支持,因此在政府相关部门增加对高职院校的拨款的同时,学校也应加大科研经费的比重;此外,也可以实行“企校”联合进行科研,由企业确定项目和提供经费,由学校承担科研任务。科研经费有了保证后,不但可以购买科研资料、科研设备,确保科研信息的获取,为科研创造有利的条件,而且还可以实施有效的奖励措施,激励教师热心科研工作。
3.建立健全科研管理机构和制度。
(1)建立健全科研管理机构。设置科研处或科研办,专门负责全校的科研管理、课题申报、科研成果评奖、科研信息公布等工作;在校领导层,由校长或一名副校长分管科研工作;设立校学术委员会,负责科研项目审定,科研成果评比及确定科研考核结果等事宜。
(2)要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一是要建立科研考核制度。二是建立科研奖惩制度。三是要建立科研档案制度。通过建立健全科研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可以从组织上、制度上给予保证,促使全校上上下下、齐心协力地做好科研工作,形成一种人人爱科研,个个搞科研的良好氛围。(王茜)
第三篇: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教材建设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教材建设
摘要:教材建设是教学改革中的基本建设项目之一,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校企合作共建教材是高职院校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教材建设 校企合作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教材建设是整个高职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开发适合高职教学的特色教材,重点建设好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并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企业所需的高技能型人才具有指导意义。高职教材改革的必要性
①目前我国高职教材使用比较混乱。教材编写内容重复严重,课程选用教材非常繁杂,而具有高职特色的优秀教材所占的比重相当小。②教材建设跟不上高职教育发展的速度,大部分院校选用本科教材。而实践证明,高职与本科教学存在巨大的差别,本科教育培养的是“专业理论知识能力”而高职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动手能力”,人才培养方案的不同,直接决定教材的使用必然不尽相同。且本科教材偏理论性,知识层面较深,致使部门高职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影响了教学质量。③情景教学模式的教材缺乏。高职教育教学讲究学生“教、学、做”一体化。高职教材建设的原则
①重点原则。主要体现以学生为重点,“教、学、做”一体化高职教学理念。强调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以基于工作过程的形式掌握各实践教学中的知识技术。且根据各系(部)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建设的目标,扶植重点专业、重点课程建设的配套教材出版,促使它们成为学院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龙头。②创新原则。教材建设要鼓励创新,改变传统的教材内容编排形式,用项目化教学的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内容,专业内容按照实际应用关系组织编写教材,与现有教材相比,有明显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出版。③效益原则。教材建设应注重效益,关注学生受益面较宽的公共课、基础课教材的出版。④择优原则。教材建设应注重在教学使用中效果良好的优秀教材和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学科(专业)所需的教材的出版。高职教材建设的实施方法
3.1 建立校企双方教材建设委员会。教材建设委员会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责任,具体由高职院校一线骨干教师和企业技术顾问共同组建以完成教材的建设。教师应深入到企业一线搜集现场资料,执笔编审教材的过程中,应积极与企业技术专家探讨相关的技术精髓,保证教材理论与实际不脱节。
3.2 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新教材体系。①按照高职教学特点,教材应主要体现出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内容应以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及其目标过程为依托,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化、整合,明确规划出学习性工作任务,不必苛求于课程本身的内容系统完整。②教学方式上应灵活运用单元式构架,将工作流程分成N个部分融入到授课内容当中,其中每部分都分成基本知识、实操技能、综合测试三个小节。知识要点和实际操作技能都是围绕着实际工作岗位的须知编写的。尽量保证学生完成所有单元的学习,有能力顶岗实习。③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至始至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导思想,在教材框架、内容编排、语言描述、选用例题等方面,力求和高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一致,竭力消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迷惑和厌学情绪。每个单元所选的习题,均参考职业技能鉴定有关标准,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更贴近社会需要和岗位需求标准。
3.3 深入企业,确定教材大纲。作为培养高技术专门人才的高职院校,我们始终认为高技术专门人才的培养必须依托企业。所以,组织专业老师深入到相关专业企业中去,面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岗位和生产需求,对教材结构、实训内容等,与现场的培训工作人员进行研讨,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基础,编排相关的教学内容,从而确定教材大纲。
3.4 获取更多的资源进行市场调研,把关教材选题。获取更多的企业案例资源,使教材能够更贴近于行业应用。获取更多的先进技术的支持,补充高职院校教师对先进技术的缺乏。获取更多的原厂商实训实验资源,加速教材编写的进程。更多得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努力获得用人单位的校审与把关。更广泛的编写资源,可发动创新教材编委会中大量的资源。获得企业的专业市场运作支持,使教材的市场前景更乐观。有利于传播自己的教学成果,扩大院校的知名度。建立教材质量评价、评优制度
教材的质量评价是强化教材建设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要对各院、系已出版的国家和省市规划教材和自编教材,在跟踪调查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有关专家对教材质量进行评价。建立和健全优秀教材评奖制度,以激励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推动教材建设工作的发展和教材质量的提高。建立教材出版基金。对优秀教材,如获得国家规划教材或省部级优秀的教材,体现专业特色、教学特色的教材,省部级以上的重要教改项目配套教材,作为重大教改项目配套使用的教材,划入学校和系教学改革实验的教材,作为省级重点专业建设标志性建设成果的教材,多媒体电子课件配套教材等给予资助出版。申请资助出版的教材必须由系课程责任教授和学科责任教授论证,两位校外同行专家推荐,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系主管领导审批。申请资助出版教材的主编必须是系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学质量好、并实际担负本课程教学和建设的教师。
参考文献:
[1]汤毅.关于高职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3).[2]宋岩丽.校企合作下的高职教材建设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1).[3]史红,周群.校企合作视角下的高职教材建设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36).
第四篇:新时期强校建设的再思考
同志们:
今天,利用全校处级干部培训的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自己近一个时期的学习体会。由于准备时间比较短,其中难免有的数据不准确,汇报的内容完全出自我个人的认识和体会,或许有的观点不正确,希望大家一起思考,共同来批判。
一、引言
最近几年,国人密切关注两个质问,一个是“李约瑟之问”,另一个是“钱学森之问”。李约瑟是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爱因斯坦奖”,所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即《中国科学技术史》)对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李约瑟认为,人类科学上的统一预示着全世界走向天下大同的未来之路,他在写作《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时候,脑海中始终盘旋着两个问题:“其一,为什么具有系统和自然知识假说数学化特征的近代自然科学及随之而来的工业革命首先在西方兴起?其二,为什么公元一千年前中国科学发展的比西方更为有效和领先?中国都有哪些成就,其贡献如何?为什么中国传统科学基本上处于经验阶段或达芬奇式的水平,而不能自发地出现近代科学或伽利略式的突破及随之而来的工业革命?”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李约瑟之问”。世界各国学者都曾试图做出回答,争议很多,至今没有答案,但无论争议如何,这一问题都值得我们深省。
再说“钱学森之问”。关于钱学森,大家对这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卓越贡献和传奇履历都十分了解。2009年10月,这位科学巨擘走完98年的人生历程,溘然长逝。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的确,我国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获奖的18位科学家中有14位毕业于1951年之前。2006年,温总理曾拿这个问题请教国内最有名的6所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他们的回答大致如下:“要培养杰出人才,关键是教师;要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高校大改革大发展起来之后,应该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还要做强高等教育。”这些话十分有道理,但是网上评论,这些回答其实是不能让钱老和总理满意的。2009年11月11日,以沈正赋为代表的安徽高校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当时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和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教授们认为,“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尽管我深知自己无力回答“李约瑟之问”和“钱学森之问”这样的难题,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对这两个问题的深入思考从未间断。寒假期间,有机会品读几本书,其中有3本书对我启发颇大。
第一本书,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先生所著,《高校之殇——老校长刘道玉给中国高等教育开药方》(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这本书一共五章,分别是:大学理念之惑;教育体制之弊;校长遴选之误;大学学术之浮;教育改革之难。通篇深刻剖析高等教育,当然其中有些观点可能与社会主流不一
致,但仍值得我们思考。
第二本书,是王晓燕、谢云挺的《中国教育问道》(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教育之问;中篇:教育之道;下篇:教育之术。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有很好的剖析,内容同样
值得深思。
第三本书,是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的《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一共五个部分,分别是:为什么我们的生活这么难;为什么我们的医改、教改、房改这么难;为什么我们的企业过得这么难;为什么我们的环境这么糟;为什么政府处理国际事务这么难。我建议大
家去读一读,应该会有所启发。
另外,我曾在校青年教师联谊会成立大会上向青年教师推荐过2本书,一本是李开复的《世界因你不同》,另一本是唐骏的《我的成功可以复制》,这其中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最近我又看了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写的7封公开信,每一封信都很有哲理,尤其是做学生工作的同志应该认真品味。为什么要提李开复?因为有些问题深入思考之后仍然不得其解,许多问题一时难以改变,但学校发展一刻也不容停歇。那就借鉴李开复的一句名言:“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区别二者的不同。”
以上部分作为报告的引言,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边思考、一边交流探讨。
二、题释
我的汇报题目是《新时期强校建设的再思考》。
为何称“新时期”?原因有三:其一,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其二,2011年是学校新甲子征程的开启之年;其三,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中国高
等教育的改革,正处于启动之际。
何谓 “再思考”?2000年前后,原三校刚刚合并不久,我们曾提出要由大校向强校转变的办学目标,这是最早提出的“强校”概念。2008年,黑龙江省高教强省规划中提出要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我们身在其中,继续着我们对建设“强校”的思考。2010年,在我们制定“十二五”规划时,研讨的中心更是始终围绕“强校建设”。思考由来已久,也从未间断,所以,今天称其为“再思考”。
以下让我们围绕“什么是强校,强校何以强?”“我们距离强校有多远?”和“强校建设路在何方?”这三个问题共同探讨。
三、新时期强校建设的再思考
(一)什么是强校,强校何以强?
1.大校与强校
2010年7月13~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发表了“强国先强教,强国必强教”的重要讲话,表达了党和国家对
强国强教、特别是强教的决心。
强国与强教联系如此紧密,什么是强国,强国和大国区分何在?通常,在国家之间的对比中,强国与大国的含义密切相关,强国一般要具体到某项指标,如经济强国、军事强国、体育强国或人力资源强国等等,而多项指标居于世界前列就是大国。从历史的角度看,大国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增加其内涵,已经从单纯的人口、土地、财富和军事力量扩展到了很多其他领域。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首先必须是发达的强国与富国。发达国家未必是大国,但大国必定是发达国家。一般而言,目前能够被世界其他国家公认的现代发达国家有一些非常明显的共同标准,即:以民族国家为基本主体单位;国民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推行法治化的市场经济;拥有独立主权;公民的基本生存权利得到
有效维护,拥有基本社会保障体系。
再看大校和强校。我们往往不能套用大国与强国的概念,因为“大国一定是强国,多项强的指标才是大国”,可大校并不见得是强校。在人们心目中,学校的占地面积大、招生人数多、教职工人数多等就是大校,一般与水平关系不大。强校则通常指人才培养质量、学术水准或社会服务等都领先的学校。对强校标准的认识有可能随时代变化而变化,但强校一定“居于前列”,这是永恒不变的标准。强校的优势和外部环境不一定相同,但是强校必定拥有共同的优秀品质和内在根源。在国内,我们通常把117所“211”院校或其中的38所“985”院校视为强校,从国际上讲,西方国家的一些知名大学也被我们定义为强校,那么这些所谓的强校究竟以何强又何以强?我以为,强校的最高标准应该是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这些学校多在西方,尤其在美国和欧洲。尽管中、西方大学内外环境差异巨大,我们与这样的强校也相距甚远,但他们的办学理念和治校做法仍然值得我们学习或借鉴,所以,思考和研究一流强校“以何强”、“何以强”,对我们实施强校建设大有意义。
2.一流大学“以何强”又“何以强”
大学是学术组织,其办学水平如何,是由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来评价和认定的。西方一流研究型大学正是凭借其一流的学术产品和一流的学术条件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这也是他们“以何强”的原因所在。“一流的学术产品”包括一流的人才和一流的成果。“一流的学术条件”是指校内的名师荟萃,学校一流的生源质量,较齐全的学科门类和一流水平的优势学科,充足的办学经费和一
流的办学设施。
这些大学“何以强”?我认为,除上述“以何强”的原因作为一流办学水平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外,还在于两个原因,即:成熟的办学理念和健全的管理制度,这应该是一流研究型大学形成的根本内在原因。
(1)一流大学成熟的办学理念
成熟的办学理念是西方一流研究型大学“强校”的品质基础,总体来看,一
般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学术至上。所谓学术至上就是始终视发展学术为学校工作的中心,一切办学活动都要服务和服从于学术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把“科学研究”作为办学的重中之重,大力鼓励并推动广大教师积极从事学术研究,教师的聘任、晋升等主要依据其学术水平;另一方面,坚持学术上的“精英标准”,严格按学术本身发展的需要,以学术标准而不是政治的或经济的标准来选聘、评价教师和选拔学生。在西方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为了捍卫学术标准和学术声誉而拒绝有损学术发展的巨额捐赠、拒聘政界名流之类的事情屡见不鲜。同时,在大学内部的学术管理活动中,学术自由始终是学术活动的基本原则,大学尊重、维护学术人员自由从事学术研究、交流和教学活动的权利,从而保证大学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二,学术独立。学术独立既是西方一流研究型大学始终不渝的追求,也是它们出色履行社会职能、完善社会角色的重要条件。相对于不同的主体,它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分别为:相对于政治组织而言的学术中立;相对于政府组织而言的学术自治;相对于社会而言的学术超脱。在这里我想强调,如今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大学去行政化正是与学术独立相关联,我们无法左右政府如何管理大学,但有关大学如何自治的问题却需要我们加以深入探索。
第三,开放治校。从历史发展的“长时段”来看,开放性始终是大学的主流性格,现代大学的前身——中世纪大学甚至从一开始就是开放性的,近现代德国和美国的高等教育模式更是深深地影响了全世界高等教育的面貌。开放治校,开放办学,绝不仅仅单指开展国际教育,而是要真正打开校门面向国内外开放。回顾学校发展的历程,实事求是的讲,我们的开放程度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广泛和社会各界联系,尤其要与我们的兄弟院校加强交流,向他们多学习。
(2)一流大学健全的管理制度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西方一流研究型大学“强校”的体制保证。作为学术组织,这些大学具有健全的服务和促进学术发展的管理制度体系,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三
个方面:
第一,依“法”治校制度。这里的“法”主要指大学的“章程”或“宪章”,它构成了大学的“基本法”。所谓“大学章程”,是关于大学的办学宗旨、办学规模、内部组织设计以及内部权力分配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欧洲中世纪大学从其建立时起即从教皇、王室或城市封建主那里取得“特许状”,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自治组织。在现代西方法治国家,不论公立或私立大学,在其获得建校“特许状”或“许可证”的同时,都必须建立自己的“大学章程”作为其“基本法”,以保证办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避免随意性。中国第一个大学章程诞生在山东大学,现在看十分珍贵,但大学章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很多,因为这需要与现行的许多体制协调一致。
第二,“教授治校”制度。所谓“教授治校”,并非指“教授”取代以大学校长为首的行政系统而独掌治校大权,而是指在西方一流研究型大学中,以教授为主体的学术人员作为学校管理决策的重要主体,参与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左右学校发展方向的决定力量。这不仅表现为以教授为主体的学术人员组成的学校各层次的教授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拥有学术事务的决策权;而且表现在以教授为主体的高级学术人员群体作为大学最高权力机构——大学校务会或大学理事会的主体之一,参与事关大学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的决策。同时,以教授为主体组成的各种临时的或固定的专门委员会,作为大学内部专门事务决策的咨询机构,直接以决策报告的形式影响大学发展。我们要让更多的教师来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一方面推进了民主建设,另一方面也可以集中
教授们的智慧推进学校向前发展。
第三,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制度。为了保证教师的学术水平,西方一流研究型大学高度重视教师学术评价制度的建设,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水平评价,促进教师学术水平和学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其中,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学术评价制度最有代表性。以新教师选聘制度为例,美国大学聘用新教师的程序非常复杂、严格和规范:第一,招聘委员会独立的制度。即招聘委员会基本上由本校、本系资深的教授组成,并且行政人员不得入选。第二,公开招聘的制度。即在给定的条件下,在全世界范围内挑选最合适的人才,避免“近亲繁殖”。第三,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制度。申请人的学术水平由校内同行与校外专家根据申请人的研究成果、教学成果、学术奖励和公开学术报告的学术含量以及面谈结果,共同评定。这一点我有切身体会,2005年我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机械系作访问学者,曾亲历了我的合作导师从副教授到教授的评聘过程,他是波音公司的高级顾问,论文有220篇之多,都是“真金白银”的学术成果。所有的申请材料要发到世界各地的10位知名专家作评价,学校评聘委员会要根据这些评价和成果作出决定,由此可见教授的含金量是何等之高。
(二)我们距离强校有多远
1.“211”院校和“985”院校
2.标志性成果的差距
(此处1、2部分内容为图表数据分析,详情请查阅培训班有关内部材料)
3.内涵建设的差距
结合本职工作,我一直对我校与许多强校之间的差距进行着深入的思考。上面谈到的是一些可以量化的评价指标上的差距,直接影响这些指标并在未来可能影响更大的方面一定是内涵建设上不足,今天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分析探讨。
第一,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的差距
办学理念是在教育理念指导下,基于对“办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涉及学校定位、办学目标、工作思路和办学特色等内容,回答学校全部活动所涉及的三个基本问题: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反思我们走过的路,一方面对办学理念的深入研究不够,另一方面全校教职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不够,在宣传学习、讨论交流、入心入脑、物化行动等方面都有差
距。
如何形成办学理念?首先,要有政策理论的基础,要符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要求;其次,要一面继承传统,一面开拓创新;第三,要借鉴校外经验,把眼界放宽,兼收并蓄;第四,要体现时代精神,社会在发展进步,大学更要体现时代特征。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在《追寻大学之道》中论述到当代大学的十个核心理念:(1)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始终是培养人;(2)教学科研是大学不变的中心工作;(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大学永恒的主题;(4)学科建设始终是大学的龙头工作;(5)大学的主体工程始终是师资队伍建设;(6)学术自由与学术追求是大学的最高价值;(7)创新是大学的生命力所在;(8)大学管理的目的在于服务;(9)特色是大学的魅力所在;(10)大学是知识、思想、文化和学术共同体。这些论述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建议大家结合学校实际认真学习、研究。
第二,办学特色的差距
办学特色是学校在一定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优质的和富有创新性的个性风貌。包括办学思想特色、办学主体特色、办学模式特色和办学环境特色等。分析我校情况,一方面我们的特色项目比较单一,并且在逐年褪色或失传。有些特色学科专业毕业生质量受到用人单位质疑,特色科学研究因后继乏人可能失传;另一方面缺乏对特色的顶层设计和引领。特色靠积淀,更需要理性思考下的顶层设计,有了这种设计才能加快创建和形成新的特色。
第三,三支队伍的竞争力不够
无论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都要靠分工不同的人去实现。高水平的人借助已有平台可以为学校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并且使平台愈加宽阔,低能力的人不创造大的价值,只能享受他人创造的成果。
在教师队伍学术化方面,部分教师敬业精神不足;满足低水平的照本宣科;学科带头人视野有限,进入学术前沿的能力不够;教师参与科学研究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在管理队伍的职业化方面,差距尤为突出。首先是校长职业化,像我这样教师出身的校长很难成为出类拔萃的教育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理想的状态是校长上岗即放弃专业,全身心地做学校管理,但中国的大学校长无法做到;其次是处长职业化,两种含义的“双肩挑”干部使处长职业化难以落到实处,教师出身的处长不能舍弃专业,对管理工作精力投入不足,非教师出身的处长也要涉足专业领域,导致争分学术资源;第三是干部一专多能,干部在业务“精专”和通晓“广博”方面尚有差距,我们一方面是各管一段,不管、不闻、不问其它,另
一方面对自己分管业务又钻研不够。
在教辅队伍的专业化方面,我们过去对这支队伍的建设关心重视不够,一度出现教辅队伍边缘化的现象,在领导层认识上就有问题。其次对教辅人员目标要求不明确。比如图书馆,过去是许多部门挑剩的人送到图书馆阅览室工作,殊不知图书馆在西方大学里是很重要的一个部门,专业的图书馆馆员是学问很深的学者,而我们却因为轻视这些岗位而忽视了对这些人的严格要求。第三,教辅队伍自身建设动力不足,自己满足于被边缘化,自己主动放低了位置。这些都需要我们努力加以改进,实验室、图书馆、计算中心、训练中心等部门的工作,对教学和科学研究乃至学校长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就教辅单位自身性质而言,也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应将个人进步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钻研业务,精益求精。
第四,教风与学风的差距
教风、学风与校风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是学校重要的软实力之一。无论是历史的积淀,还是学校发展的呼唤,理工大学理应具有严谨的教风、踏实的学风和崇尚学术、求是创新的校风,但是目前看我们有较大差距。首先,严谨的教学态度未在所有教师身上体现;其次,考风折射出部分学生学习状态很差;第三,崇尚学术、尊敬学者的环境还没有完全形成。教风、学风和校风在很大程
度上反映了一个学校的价值追求。
我这里有几张照片,是教务处教学管理科的同志在寒假前拍摄的。所以,我和几位有关的校领导及学生处负责同志议定,要在上半年开展一次大规模的以“爱我家园、爱我理工”为主题的爱校教育活动,各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亲自带队,组织学生参观教室,由后勤集团提供必要工具,让学生自己动手清除乱涂乱画的印迹。建议学生处、团委、宣统部等部门联合录制校园文明教育宣传短片,在校园网、食堂电视上频繁播放,达到警示教育学生的目的。新学期开始,我们要以整治教室环境为切入点,大力整顿学风,大力开展道德文明教育。
第五,管理制度与能力的差距
管理制度和执行力反映一所学校的管理水平,有人说,制度就是生产力。确切地讲,规范的管理制度加上坚决的执行力,才是真正的生产力。仔细思考,我们与现代大学相对应的、系统完整的制度并未建立起来,同时对已有规章制度的坚决执行和不断完善做得并不到位。
第六,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差距
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是一种博大的精神财富,它追求真理、追求自由、倡导民主、崇尚科学、富于批判,是大学竞争力的核心。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发展变革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大学理念和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大学传统和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修养、学校的文化品位是大学文化的标志。大学文化的内核是大学精神,它是建立在一定大学制度和浓厚大学文化基础之上的一种精神积淀,是一所大学体现出来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整体精神面貌。一个学校有什么样的文化,必定折射出什么样的精神,有什么文化精神,必定产出什么学术成果。就如同我们的家风,家风不正,孩子不可能健康成长。
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靠积淀,更需要培育。一是要把提炼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培育大学精神作为重点;二是要注重提炼学校的办学理念,注重发展定位;三是要必须不断创新教育理念。一直以来,我们对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深刻内涵认识不够,对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培育富有特色又不失时代精神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环境创造不够。对此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并形成全校师生的高度共识。当前,我们要旗帜鲜明地提出全方位营造崇尚学术的大环境,这
应该成为理工大学文化的根本。
(三)强校建设路在何方
面对学校发展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约瓶颈以及实施“强校建设”的规划目标,我们何去何从?找出差距的目的不是自暴自弃,我们绝不能就此丧失斗志,现实需要我们头脑清醒,直面问题,发挥优势,未来更要求我们同心同德,坚定不移地推进强校建设。
1.强校建设不是梦
之所以说强校建设不是梦,是因为我们也有令人羡慕的发展优势。首先,我们有60年的办学积淀,在此基础上已经形成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影响;我们有自己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学术领军人才;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及省部共建工程研究中心;我们有从学士到博士完整的培养体系及一定数量的学位授权点,并且有以四大优势特色学科及信息学科为代表的较为稳定的学科布局。这些都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优势所在,而且短
期内不容易被年轻的学校所超越。
之所以说强校建设不是梦,是因为我们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人才培养质量有较大提升空间,我们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学风改善等方面即将开展的工作,都会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布局有较大优化空间,我们要分类建设,非均发展,典型引领;学术研究有较大升级空间,我们要提倡学术转型,进而准确定位,梯次布阵;内部管理有较大强化空间,我们可以完善制度,调整机制,全面激活;队伍建设有较大改善空间,我们会努力实现教师队伍学术化,管理队伍职
业化,教辅队伍专业化。
之所以说强校建设不是梦,是因为我们更有建设强校的迫切愿望和坚定信念。强校建设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自豪感,建设强校应该是每个哈理工人的期盼;日益激烈的高校竞争和逐渐规范的内部管理必然激励每一个人不甘落后、奋发向上;60周年校庆活动表现了哈理工人对强校建设的坚定信心和必胜
信念。
2.标志性成果是入门证,内涵竞争力是话语权
环视当今,高校竞争如此激烈,没有标志性成果,恐怕进不了门,也登不了台,而进门登台落座之后,如果因没有内涵竞争力而心虚,你就不能举手发言,更无法谈笑风生,从容应对。对于我校来讲什么是标志性成果,又该怎样加强内
涵建设?
第一,领军人才队伍的实际拥有。一方面我们要看到一定数量的院士、长江学者、领域知名专家是高端人才的象征;另一方面,我们更应看到发挥每一个领军人物的引领作用、构筑学校人才高地才是大师的真正价值所在。我们已经有自己的院士,关键还要创造条件使其真正发挥大师的作用。省教育厅的工作计划中很重要的一项是评选院士后备和长江学者后备,而院士后备的一个基本条件是要获得国家科技奖,对此,我们下一步该如何应对,值得深思。
第二,具有较高显示度的学术成果及其应用。这里我们既要关注足够多的高等级科研成果奖,足够多的高水平学术刊物论文和著作,更要关注足够多的科研成果被国内外广为应用。如果我们教师的成果能够有几项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被应用,哈尔滨理工大学又将处于什么位置?
第三,学生就读期间及毕业后的非凡表现。我们曾经关注过华南理工大学本科生在校期间,可以在世界高层次杂志上发表高水平论文,这对学校名声是多大的提升?所以,我们要关注本科生、研究生参加学术研究;关注本科生、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各类竞赛并获奖;关注本科生发表重要刊物学术论文;关注研究生参评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关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文化修养、学术修
养。
3.教育质量是强校的生命力
这里所说的教育质量是“大质量”,是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全面质量观下的质量。我们要靠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优化,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靠教风进一步改善和学风的大力度整顿保证教学改革收到实效;靠部分教师先期进入科技前沿,带动大部分教师大面积参与科研实现学术升级;靠走出去、请进来,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和共享平台,实现共赢和服务社会。
我们要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首先,强调科研绝不是、也绝不会轻视教学,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其次,要清楚从事科学研究不仅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对教师的要求,而且是改进教学效果的需要;第三,教学科研并非必然矛盾,研教双优的教师大有人在。要相信,只要乐于付出,一定能做到相辅相成;第四,“人尽其才”在学校内部管理和人才评价体系中应尽早并更加充分地体现,教学优秀但不擅长科研的,允许在教学上大力发展,科研能力强、特长突出的,可以不去从事主要教学工作,做到多样化评价评定,这样的学校,才可能人尽其才,实现大的发展。
4.特色发展是强校建设的必然选择
“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特色既包括体现在学科专业优势、特色科研成果、人才规格和特点的硬特色,也包括体现在传统、制度和文化上的软特色,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褪色”或“增色”。
一方面,特色需要历史积淀。我们积淀了什么?比如:面向装备制造业(机械行业)开设专业,布局学科,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有“用武之地”;绝缘材料、高电压等专业全国稀少,电机、机械、铸造等专业历史较长影响力尚存;从科研上讲,任善之教授进行的耐磨铸铁、大断面球墨铸铁研究,李哲生教授、汤蕴璆教授的电磁场计算、电机设计,路长柏教授的变压器设计,李振加教授的刀具开发,王廷辅教授的奥尔里奇空间研究等等,这些都在行业或领域内产生了较大影响,这就是理工大学的名片;历史上三校培养的本专科学生以基础好、善动手、肯吃苦而受用人单位肯定;诚实为人、踏实做事的“双实品质”已成为全校共识并为社会所认可,这就是理工大学的文化基础。当然,学术至上、学者治校、管理规范、运转高效方面还有较大差距,需要我们不断改进。
另一方面,特色更需要培育和创新。目标何在?我们的“人才特色”,就是要着重培养学生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突出的创新意识;我们的“学科特色”,就是要实现电气学科达到国际先进,电气、机械、材料、管理四大优势学科国内先进,信息学科要在领域内活跃,文理学科相互渗透;我们的“科研特色”,就是要力争做到传统领域再创新,实现装备制造学科群实质联合、做大作强,纳米电介质、物联网、超高压直流电缆、软件服务外包等在新兴产业领域内抢占制高点,应用性成果大面积进入生产第一线;我们的“文化特色”,要在“诚实为人,踏实做事”的“双实品质”基础上进一步融入“崇尚学术,崇敬学者”的新内涵,最终实现“双实双崇”的理工文化品质。
5.队伍优化是强校建设的根本保证
第一,师资队伍要实现高度学术化。首先,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必须有的放矢,既要锁定目标重点引进,更要追踪目标特别培养,对校内已表现出一定潜质的年轻人才,要指定导师为其学术发展精心规划。其次,教师分类强化学术能力,追求极致目标。鼓励部分教师进行学术转型,提高学术水平,全面激活整体队伍。再次,要看到队伍整体水平提高有赖于科学的评价考核,要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人文化的激励机制和个性化的提高计划,每一位教师都要不断提高。
第二,管理队伍要实现高度职业化。这里要强调,校、院(处)等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努力钻研业务,力争做到“专”、“博”兼备,进一步强化管理干部不同形式的业务培训;“双肩挑”干部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管理工作上,必须兼顾的科研要靠业余精力投入;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干部队伍准入和退出机制、业绩考核标准和业绩考核机制,促进管理队伍职业化。
第三,教辅队伍要实现高度专业化。一方面,实验室队伍建设要找准定位、科学规划,在不断提高现有人员水平的同时按需要招聘新人员,形成授课教师指导实验、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专职人员管理实验室、维护维修和自制仪器设备以及为科研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实验室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要提升图书馆的文化品位,提高馆员的文化素养,营造优雅的环境,实现专业化的服务。总之,一切辅助部门都要增强服务意识,树立精品理念。
6.学术升级是强校建设的关键所在
学术升级的内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把崇尚学术提高到应有的地位,引起全校的关注和追求;另一方面,要在现有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审视每个人(团队)的发展前景,确定合理的发展方向。提升学校影响力的突破口在于学术水平提高,我们要真正做到崇尚学术,做好学术转型。要看到高校去行政化、大学依法自主办学的声音愈加强烈,为实现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创造了条件;我们的四大优势特色学科和一个与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信息学科群的基本构架为实现部分教师学术转型奠定了基础;部分多年从事应用技术研究的教师已经具备进入高水平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尝试进入前沿的愿望;已经建立起来的校企合作平台可以吸引和容纳更多的教师参与。这一切都表明,学校实施学术升级战略的条件已经
成熟。
7.规范管理是强校建设的当务之急
首先,制度建设是规范管理的基础。在制定和实施制度时必须牢牢把握的是,实用才管用,无法执行的制度不是好制度;使用才有用,束之高阁的制度就不是
制度。
其次,机制奏效是加强管理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要界定责任,避免推诿;要跟踪督查,确保推进;要追究违规,警戒他人。
第三,管理落到实处最终要靠干部。我们的体会是,搞特殊化的领导执行制度必定有顾虑;不敢担当的干部不可能有强的执行力;没有责任心的干部永远让人不放心;能力低下的干部只能让人操心。
8.培育健康向上的大学文化助推强校建设
没有健康向上的大学文化,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好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正是因为有自己独特的优秀文化,才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学子成才成器,而在充斥低俗文化的“烂学校”里,师生无异于“生活在污水中的小鱼”,毫无前景可言。在没有文化的校园里,学生浪费了青春年华,教师则将虚度一生。
健康向上的大学文化的核心应该是学术至上和民主自由。我们要大力倡导学术至上,引领全校师生崇尚学术而不是向往官位;我们要积极营造民主自由的人文环境,赋予教师充分的参与权、发言权;我们更要努力建设与大学文化相适应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滋润和将养每一位师生。符合时代精神的大学文化是具有生命力的先进文化,需要我们精心培育,代代传承,不断创新。
9.顶层设计分类建设提速强校建设
顶层设计是一种战略设计,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的有序规划,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必然会导致目的不明确,目标不清晰,进而无功而返甚至走向失败。因此,强校建设需要顶层设计。科学的顶层设计来自调查研究和理性思考,一定要尊重教育发展规律,立足现实,放眼长远。顶层设计要坚持“非均发展,分类建设”的原则,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让少部分学科快速强大,以此带动所有学科的发展,所有学科都要主动思考本学科优化、调整和改造问题,使其适应社会需要,实现分类建设。总之,顶层设计、分类建设应成为全校的共识,成为
学校强校建设提速发展的助推剂。同志们,强校没有统一定义,但强校拥有共同的优秀品质,那就是高水平的学术产品、优秀的学术条件、先进的办学理念和规范的内部管理。尽管我们的标志性成果和内涵建设与心目中的强校之间尚有较大差距,但我们建设强校的决心已经下定,差距就是我们奋起直追的动力,基础和积淀就是我们奔向下一个目标的信心。只要我们抓住“重质量、求特色、建队伍、强学术、抓管理、育文化”这几个关键环节,只要我们真正做到崇尚学术,崇敬学者,诚实为人,踏实做事,只要我们每一位干部都能尽职尽责,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我们的强校建设工程就一定能又好又快地推进,理工大学就一定拥有美好的明天。
第五篇:高职学风建设
加强高职学院学风建设的内涵及途径
张 力
[摘 要] 当前高职学院的学风建设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学风建设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在分析造成高职学院学风建设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的基础上,论述了加强高职学院学风建设的主要内涵及关键问题,并结合目前高职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高职学院学风建设的途径及实践探索。
[关键词] 高职学院学风建设内涵途径
[作者简介] 张力,女,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广西柳州,54500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教育部2005年公布的数据,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已达到1078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4.9%。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伴生着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其中显得比较突出的是高职学院的学风问题。面对越来越多的在校高职生数量,高职学院的学风建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加强学风建设是当前高职学院提高教学质量面临的最紧迫课题之一。
一、目前高职学院学风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从目前的情况看,高职学院学风总体比较薄弱,学风状况不尽如人意,尤其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学院。高职生中普遍存在着缺课、上课迟到早退、考试舞弊,迷于电脑游戏、网络聊天等现象。学生学习习惯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纪律差等不良学习行为严重影响了高职学院的学习环境,妨碍了学生有效的学习和知识的获取。鉴于传统的学校教学管理做法,制定严格的学习管理制度是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途径,高职学院也不例外。各所学院都有自己的校本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也针对当前高职生不良的学习风气,制定了加强学风建设的措施和办法,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学风建设活动,但从整体实施的效果看并不理想。造成高职学院学风建设效果不佳,局面打不开的原因有许多方面,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学生学习缺乏内动力。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面向基层单位,学校不得不向他们灌输越来越多的 “吃苦耐劳精神”、“先就业,后择业”观念的教育,加上人才市场不再将学习分数的高低作为是否录用的唯一标准,许多高职生的人才观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他们单纯追求高分的动力在减弱,把学习更多的希望寄托于掌握实际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但由于高职学院现有的教学条件和课堂教学的枯燥无谓,造成现实状况与高职生的需求不相符合,使得他们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学习目的性认识变得模糊,缺乏了高中阶段所持有的学习动机,从而产生了厌学或应付学情绪。虽然目前高职学院并不缺少加强学风建设的措施和办法,但由于这些措施和办法过多的体现了学校管理者的权威性和应急性,没有很好的考虑学生的感受和需求,无法唤起学生主体性对这些措施和办法的理解和支持,学生学习动机仍没有得到很好的激发。目前高职学院学风建设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
二、加强高职学院学风建设的主要内涵及关键
学风是学习者在求知目的、治学态度和认识方法上长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精神倾向、心理特征及其外在表现。优良的学风是一种积极的氛围,使处于其中的学生既感到一种压力,产生紧迫感;同时它也是一种动力,使学生能积极进取、努力向上,制约不良风气的滋生和蔓延;它还是一种凝聚力,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学风建设历来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高职学院学风建设,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但概括来说,主要内涵应包括二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规范学生学习过程的一系列必要的、系统的、有效的措施和规章制度的建设。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系列、多结构的复杂的综合体,尤其对于刚升格不久的高
职学院来说,管理不规范,学生素质又相对偏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学校规章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学风建设,高职学院就必须要有一整套管理规章制度,使学生有规可循,有矩可蹈。二是指促进学生愉快学习的校园学习环境的建设。校园学习环境大体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指学校的办学条件,包括整洁优雅的校园环境、完备的教学设施等。软环境则是指学校的学习氛围,包括学院优良的办学传统和先进的办学理念,以及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等。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往高职学院把学风建设的重点,放在了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学习硬环境的建设上,而忽略了学习软环境的建设,由此造成学习硬环境建设和学习软环境建设之间出现了许多不和谐。
在加强学风建设中,重视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充分发挥他们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这是高职学院提高学风建设效果的一个关键。面向学生,加强学风建设,应把以往过多的强调“管”和“抓”,只注重外因的影响作用,变为 “输”与“导”,在引导与激发学生内在动力方面下功夫,通过目标引导、动机强化,使学生的主要精力与热情被“输出”、“输送”和“引导”到学习中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学习特点及今后就业的方向,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目前社会用人的一些弊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大学生在教学评价和日常管理评价中自我评价的比重,弱化行为管理、数量考核的比重,在学生中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机制,由“制度管理”向制度约束下的“自我管理”转变,这是高职学院学风建设应着力解决的核心问题。面向教师,加强学风建设,应强调教书育人和课堂教学改革。因为,教师教书育人的态度对学生学习态度有直接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方法,是影响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主要因素。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高职学院的教师承受了过多的课堂教学任务,同时在参与新专业新课程的开发和整合中,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新知识的学习,他们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学校管理者应给予教师更多的关怀和政策上的倾斜,使他们安心高职教育,致力于教书育人,革新教学方法,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以优良的师德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教风与学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教风对学风建设起主导作用,学风建设又对教风建设起促动作用。
三、加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途径及实践
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和树立良好的学风,是新时期高职学院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应根据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和学生自身的特点,在分析和研究以往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探索学风建设新途径,以提高学风建设的实效性。
(一)开展专业学习系列讲座、专题报告会,强化专业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学风的好坏应当包括学习目的是否正确、学习方法和学习有效性如何。开展专业学习系列讲座、专题报告会,邀请专业教研室主任或有关教师向学生介绍各专业的特点、专业方向、专业优势、培养目标、就业方向等,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更多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并帮助学生解决“为什么要学”、“怎么学”的问题,端正他们对学习的认识。(1)“为什么要学”。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在高职学院学习的目的有二个内容,一是在具备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础能力和基本技能。二是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把学习仅仅局限于职业知识和岗位技能的获取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当今科技进步社会迅速发展,职业分工虽然越来越细但综合化也越来越强,要争当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的人才,为今后人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怎么学”。不解决怎么学的问题,学生不善于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很难完成学习任务的。面对当今知识爆炸的社会,掌握有关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职生在学校学习,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二要培养自主学习精神;三要设法拓展综合素质。学会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二)开展优化课堂学风活动,建立学风监督机制,形成学生教师的合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堂到课率的高低、听课纪律的好坏,直接反映着学习风气的状况,影响学习行为的品质。因此,优良学风建设的关键环节是课堂学风的优化。开展优化课堂学风活动,建立学风监督机制,形成学生教师的合力化。为了发挥学生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二个主体作用,针对学生迟到旷课严重现象,我院动员全体学生和教师,开展了课堂纪律整顿活动,实行了《学生课堂违纪记录登记制》。当学生迟到旷课或有其他违反课堂纪律时,由班级学习委员填写《学生课堂纪律记录单》,交违纪学生本人签名,再交任课教师签名确认。《记录单》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重要依据,对学生起到了警告作用。为了避免学生沉迷网络而无心学习,一方面我院实施了晚上限时关电闸制,另一方面恢复了二年级学生上晚自习的纪律要求,并实施行管人员和教师晚自习下班制。学院聘任部分行管人员和教师作为班级的指导老师,要求他们晚自习到教室,协助辅导员开展思想教育、学习交流和谈心活动,督促学生认真学习。通过以上的措施,有效的指导和监督了学生课堂学习行为,又督促了教师管教管导,对优化课堂学风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开展学习激励活动,引入竞争机制,形成比学赶帮风尚
学习激励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其养成优良学风的重要思想工作方法。人才的成长不是一个自然生成的过程,而是客观培养和主观努力的双重结果。要使高职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外,就是如何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身潜在的活力,而竞争是激发学生自身潜在活力的有效途径。高职学院应注意营造一种良好的竞争氛围,激励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形成群体竞争,使学生在竞争中取长补短、优化品格。开展学习激励活动,引入竞争机制,方法多种多样,如宣传优秀学生典型、评选“学习明星”,将学习成绩作为入党和各类评优的主要依据。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包括外语和计算机)、科研能力、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等进行单项和综合考核评估,实行“奖优罚劣”。目前我国实行的“专升本”政策,既是一种学习激励,也是一种竞争机制,对高职学院的学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院每学期都开展院系二级的“十佳学习标兵”评选活动,让评上“十佳学习标兵”的学生到各班级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体会。本学期我院又启动了“名生工程”,把以往用“制度”管学生,向用“榜样”激励学生转变。通过对典型的宣传,发挥榜样的作用,在学生中形成了比学赶帮风尚。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增强学风的正面感召力
浓厚的学习氛围是培养优良学风的必备环境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风的正面感召力。在高职院校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应着力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通过一系列积极健康的活动来增强学校的活力,提升校园文化的质量,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1)加强和引导校园社团活动。
目前高职学院社团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高职学院要建立一系列的保障机制来鼓励更多的教职员工参与到社团的建设中。大力扶持学生社团,引导社团结合高职学院的专业特点,针对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的普遍现象,积极开展有利于学生的科研和技能能力培养的活动,使学生能将所学理论与实践操作及当前专业发展形势相结合。学以致用,通过在动手操作、研究过程中的成就感体验,增强自身的信心和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2)整合和规划校园文化活动。
一直以来,高职学院课外活动较多,但过于繁杂和零碎,教育效果不明显。高职学院要整合和规划校园文化活动,突出活动主题和活动内容的系统性,从而达到活动内容的选择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相一致。我院从2006年开始启动了“学生素质拓展工程”,将以往各种单项活动,统筹列入“学生素质拓展工程”规划。以学期为单位,确立学期活动主题,如“提高专业技能”、“培养人文素质”、“锻炼健康体魄”,并紧密结合主题开展系列活动。由于主题突出,宣传动员工作易于讲情讲透,增强了学生参加活动的目的性和自主性,活动的组织工作也得到了院系二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活动的教育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3)建立高职校园文化网络
目前一些高职学院,除了在学生食堂设有电视机外,教室和教学楼内没有提供电视给学生观看。学生接触外界,了解社会信息,仅仅靠个人和学校机房提供的电脑。建立校园文化网络,把这些电脑
充分利用起来,开展思想教育和学习指导,是解决目前高职学院缺少有效的宣传设施和途径的一种可行的办法。借助校园网络,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材,推广优秀作品。开通网上答疑系统,开展沟通式教学,实现在线答疑,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设置网上心理诊所,对学生施以伦理关怀。
(4)探索和推行导师制
根据专业特点和院系实际情况,推行导师制、兼职辅导员制和学业指导员制,是近年来部分高职学院加强学风建设提出的一项新举措。由于许多高职学院管理体系正处在由中职学校向高职学院转换时期,对学生的管理主要效仿本科院校,采用辅导员管理制,加上高职生数量的增多和素质的偏底,仅靠辅导员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高职学院应积极探索和推行导师制,为各班级选配导师、兼职辅导员和学业指导员,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形成良好的学习观和学习习惯。高职学院应应从教学经费中列专款给予经费保障,保证导师制等制度的顺利实施。
总之, 学风建设的好坏关系到高职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也直接影响着高职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是一项艰巨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常抓不懈,要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学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积极探索和创新学风建设的途径,促进高职学院学风建设的有效开展。
参 考 文 献
[1] 金国峰.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误区及改进措施[J],高教论坛,2003(1)
[2] 毛尚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