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申请
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申请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幸福**建设能力,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4年度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办〔2014〕15号)精神,我们认为这是学院迎来跨越式发展的一次难得机会,打算申报此建设项目,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并请示如下。
一、我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情况
国家是从2006年启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什么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呢?通俗地讲,就是高职院校中的“211”,即用三年时间,在全国建设100所具有示范作用的高职院校,我省**职业技术学院、**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获此殊荣;2010年,国家又启动了100所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我省**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国防职业技术学院位列其中。在国家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同时,我省从2008年开始启动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截至目前,**高等电力专科学校、**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航空专科学校、**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8所学校是省级示范,今年,我省再次启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确实是我院没有想到的一次难得机会。1
二、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意义
抓住省教育厅创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机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可能争取到相关项目的经费支持,因为我院是市属高职院校,不属于省管院校,上级即使有相关经费,也因渠道不畅,到不了我们头上,这次如果能够获得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争取经费支持就有了理由;二是争取到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可以提高学院在全省的软实力,解决招生难问题,因为在社会上,考生和家长比较认可示范校这块头衔;三是通过示范校建设,可以提升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办学定位将更加准确,专业设置将更为合理,人才培养质量将会得到提高,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四是可以提升市委市政府在全省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形成品牌效应;五是实现学院第一次党代会确立的在五年内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目标的迫切要求,这是学院这届班子向全院教职员工做出的庄严承诺。
三、我院创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可行性
2009年以来,学院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克难攻坚,后发快进,率先突破发展,率先在陕南建成新校区,率先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评估,领导班子建设、办学水平、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办学特色、服务社会能力等方面得到了省教育厅的一致好评,为创建示范性高职院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院的护理、临床医学、机电一体化、初等教育、建筑
2工程管理、学前教育、医学影像技术7个专业从2009年至今先后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重点专业,具备了良好的建设基础;学院办学规模由2009年初的200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6000余人,具备了建设的规模要求;实验实训条件达到了国家办学标准,“双师型”教师达到 %,前校后院、导师制、实习就业直通车等办学模式得到省教育厅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同,在教育厅举办的屡届大学生就业创业博览会上获得赞誉,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达95%以上,符合建设的基本条件;另外,在陕南三市中,至今还没有一所示范性高职院校,我们有着努力争取的机会。应该说,我院确实具备申报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条件。
当然,在全省独立设置的38所高职院校中,除过已经获此荣誉的14所以外,虽然难度很大,但作为敢于拼搏、不愿服输的**职业技术学院来讲,我们绝不会轻言放弃,我们一定要努力争取。
四、需要得到市委市政府支持的事项
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4年度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办〔2014〕15号)精神,“学校主管部门(地市政府),要在扩大办学自主权的政策和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引导学校办出特色”之规定,需要市委承诺扩大办学自主权,即中层以下干部由 3
学院党委考察任命,机构在批准的指数内,由学院自主设置;需要市政府承诺按照生均9000元的标准拨付办学经费,积极化解学院建设债务。我们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学院一定会顾全大局,配合做好相关工作,恳请市委市政府给与大力支持。
特此请示,请批准。
**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6月114日
第二篇:申请“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立项
研 究 报 告
第一期
黄冈职院高教研究所2007年2月 4日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申请“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立项
研究报告
柴福洪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以前,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首批高职学院,当时,湖北省仅有五所。2006年“全国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立项”的28所中,湖北省没有一所获得批准立项。这对湖北的高职院校是一个警示,对我院却是一个机遇。
院党委“07年确保省级示范,冲刺国家级示范,力争同时申请”的决定是对的。我们首先要有信心、决心;然后,才是正确的指导思想、操作方法;最后,精心设计出可行性方案,才有可能取得胜利。
建议,在全院来一次高职思想大讨论,统一认识,对学院的定位,办学意识等,进行一次从形式到内容的大改造、大更新。在新的系统思想指导下,劲往一处使,凝成一股绳,精心作好方案准备,国家级示范不是没有可能的。
一、正确理解中央的精神
(一)从首次评审出的28所院校的效应看:
中央决定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指导思想是:引领和示范全国1147所高职院校的改革和发展,带动整体质量的全面提高,使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走
①在世界职业教育的前列”。
立项评审的目标是:要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最鲜明、最突出”的院校评出来;把在“培养高技能人才和服务经济社会方面贡献最大、成绩最好”的院校选出来;把“基础
②良好、具有更大发展潜力”的院校推出来。
③支持的方针是:“地方为主、中央引导、突出重点、协调发展”。重点支持建设100所
④高等职业院校,使之成为“发展的模范、改革的模范、管理的模范”。
高职教育发展的重点,从规模扩张,全面转入内涵建设的关键期。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就是高等职业院校的“211工程”,中国有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也要有高水平的高职教育。
(二)从其它途径领悟到的中央精神看: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⑤分。也就是说:我国高等教育要分类发展,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但是另类(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即职业教育的高等。预示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高职升层发展是必然的,而且是相对独立的升层发展。那么,这次示范院校立项评审就是选优,要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一次唯一的机会。
在廉政建设的大气候下,评审工作是认真的、是动真格的,歪门邪道不可搞。立项过程中,不仅要逐层申报,省里推荐,国家评审;不仅要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专家认可,还要得到财政部门和专家认可。
这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是立项,与评估是不同的。评估,是对过去所做的工作评审认可,主要是办学的硬件条件。立项,是对未来发展计划的肯定,主要是办学思想和发展模式等软件措施,而且,软中有硬,硬中有软,但,其中的软,是学校的事,硬条件不够,正是中央要支持的部分,中央支持要有地方的配套资金。它与评估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要说关系,也就个基础条件罢了,并没作为立项的基本要求。
二、黄冈职院现状分析
黄冈职院起步发展已有七年时间了,应该有申请“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基础条件,也有我们的不足(这里只能谈不足,但初始思考不深刻)。
不足之一,整体定位不明确,学院没有形成整体的思想框架。
我的想法是:参照本人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定位”研究》一文,分层定位。总的定位方案是否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
我院处于华中腹地,周边几省都为农业大省,农业人口众多,“三农问题”突出。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计划”,正是我们最好的切入点。如何服务“新农村建设”,我们要认真研究、策划,提出一套系统的切实可行的办学思想。
不足之二,特色不明析,没有落实到专业、课程和教学上。
我的想法是:请参照本人的《高职教育第二轮发展内涵辨析》、《高职教育“系部设置”研究》、《黄冈职院系部调整方案》、《论高职专业技能建设》四篇论文。
不足之三,教学质量设计体系、保证体系、监控体系不完善。
我的想法是:以武汉工程大学吴教授的讲话为蓝本,参照本人的《高职教学设计思想与范式研究》、《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研究》两篇论文。
不足之四,教师结构不合理,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和高学历、高学位教师不足,外聘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工人和学者少。按中央精神,外聘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工人和学者可以达到教师总量的50%以上。
不足之五,实习实训设备、设施和场所不足。不过,这正是获得建设项目的最好途径。不足之六,实习基地不紧密、不稳固,校企合作不到位。必须说明的是,对中央文件中的“半工半读”不要理解成“文革”时期的“半工半读”,其实是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
参加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实习期限间,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不能放手不管,把学生当劳动力。
三、建议
教育部和财政部专门研究设计了一整套工程实施与运行监控系统,制订了一套比较整的工作程序。为了有的放矢,在走访了宁波、芜湖职院的基础上,还要派人到北京了解这套“工作程序”和“监控系统”的主要精神,再回来研究如何动员、调动教职工的极积性。
第一是从上至下的“定位”。学院、系、专业各层都有定位问题,学院的整体定位,决定低层定位,学院的定位就是教育模式。
“新农村建设”定位是一个方向,但有普遍性,要有地区特色就是“大别山高职教育模式”,“大别山”需不需要加上“老区”的后缀直得商讨。用这个名称就能把我们过去所做的一系列服务当地经济建设所做的事串起来。新的专业开发和专业发展方向就有着落,如茶叶专业、食品加工专业(农产品加工、饮料方向)、畜牧兽医专、农机专业、农村经济管理等就可能成为特色专业。
第二是从下至上的围绕“技能”做文章。技能是高职专业建设的龙头,每个专业的技能明确了,一系列建设就有了主心骨,就有了思考的核心,能说明为什么,就能说服专家。
第三是突出“特色”,特色就是我有别人无的东西,它有学校特色、专业特色、教学特色等。最基本的是专业特色和教学特色,从28个示范院校看,教学特色重于专业特色,其实,教学特色要服从于专业特色和学校特色的需要,专业特色核心地位不可丢。
我们要是从上述三个方面动脑筋,串联成系统的方法学理论,势必在示范院校建设中独树一帜,因为我们是地方性综合性院校,与部门院校应有所区别,结合大别山地区的特点,建设综合性高职院校,才是我们特色的泉源所在。
当然,这些都是个人的想法,不一定适用、有用,需请有关专家来校讲课,让教职工学习政策文件,集思广益。在些基础上,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院党委和行政集体决策,确定实施方案。
在确定的方案基础上,用招标的形式(多套多写手),着手起草《黄冈职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报告》,这个报告怎么写,实际工作就要这么做。实际工作中不足的部分,就是我们在示范院校设中要做或加强的项目,并且一定要实事求是地明确建设计划的时间、项目、标准,且要明确地方政府支持项目,并要政府点头。因为建设过程是受到严格监控的。
计划书中,最重要的是软件建设,不要以硬件为中心,以钱为中心,要把硬件作为软件的配套工程。
最好,这套计划书,要以黄冈市人民政府的名义向上申报,政府部门要真实地参与其中的决策和指导,政府的计划部门、财政部门要直接参与其中的工作。
初稿完成后,要请省级专家现场指导修改。有可能的话请北京的专家到学院来亲临指点。没有得到专家们的认可,不能轻易上报。实际工作一刻不停,必须按设计计划书到位。学院要设几套工作专班督导。
2007年2月4日
参考文献:
①②③④吴启迪,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引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J],中国高教研究,2007,1
⑤教育部教高[2004]1号文件
第三篇:示范性高职院校特色建设类型研究
示范性高职院校特色建设类型研究
摘要:示范性高职院校特色建设是其核心内涵之一,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在特色建设方面各有千秋,在优化人才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引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探索高职院校特色建设路径等方面,具有一定借鉴与示范作用。
关键词:示范性,高职院校,特色,类型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提出“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形成办学特色,走特色发展之路。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核心内涵:一是特色,二是水平。特色体现水平,水平支撑特色,特色的形成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一、高职院校特色内涵与特征
广义的高职院校特色指的是类或群的风格,是指高职院校不同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或中等职业学校的之所在。狭义的高职院校特色是指一所高职院校结合自身条件和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风格。目前关于高职院校“特色”最官方和最权威的解释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对“特色”的描述,即“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
高职院校特色是办学思想、办学理念的反映、折射和物化,是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优势、稳定的办学风格和发展模式,并在以后的办学实践中传承、积累,进而形成的优良传统的结晶,既可以表现为院校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独特风格,也可以扩展为院校的整体风貌,它具有独特性、匹配性、积淀性、目的性、公认性、稳定性、发展性等属性。
二、高职院校特色理论体系
基于高职院校特色内涵,高职院校特色理论体系可以分动态体系和静态体系两个方面。
1.静态特色体系
静态特色体系着眼于在某一时间点上所表现出来的发展方式和风格特征,包括:
(1)办学思想特色:高职院校要特色发展,就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办学思想。根据自身条件和环境及社会资源,实行差异化发展,找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2)人才培养特色:高职院校必须要思考如何吸引社会力量,促进校企合作,提高实践教学和实训效果,形成既注重专业能力培养和又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的人才培养特色。
(3)专业及教学特色:高职院校的特色根植于专业及其教学之中,专业特色的彰显程度直接决定了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要创新教学模式,突出教学的高等性、职业性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4)科研及技术创新特色:高职院校的科研项目及技术创新要具有针对性、突出专业特色,紧跟专业发展的前沿动态,具有实践价值,努力服务于实践教学改革、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
(5)社会服务特色:高职院校的发展需要扎根地方,其社会培训、技术服务等服务项目需要紧密地服务地方经济或行业经济。
(6)校园文化特色:环境可以塑造人,包容、创新的制度环境,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都
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有助于师生健全人格的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人生的价值创造。
2.动态特色体系
从发展的视角看,动态特色体系包括:
(1)创建特色:高职院校要善于发掘特色、培植特色,从现有的资源中找出优势资源,加以精心提炼并外化为特色。
(2)保持特色:高职院校的特色一经形成,就必须保持其相对稳定性,加强内涵建设,突出独特性,不断强化全校师生认知和社会的认同,进而打造出核心竞争力。
(3)发展特色:特色本身是相对的,没有创新,特色就会失“色”,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特色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不断赋予新的内容,体现新的个性,这样的特色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发展力。
三、首批28所示范高职院校特色分析
首批28所示范高职院校在充分把握广义高职院校特色和基本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可谓各有特色,各有所长。大体有以下几类:
1.做精龙头专业、着力打造专业群模式
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西财税专科学校等为代表。这类高职院校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精准的办学规模(在校生约为4000-7000人);②在做精龙头专业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专业群,全校各专业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③教学体系贴近岗位技能实际需求,毕业生取得技能证书含金量和通过率较高;④对口就业率较高,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显著,在行业(或区域)内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以浙江金融学院为例:该校有在校生约7000人,在做精龙头专业——金融专业基础上,打造专业群,共设置了金融管理与实务等23个专业,各专业之间联系紧密,目前省级以上精品课程33门,其中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学院以“一年熟练岗位、三年成为骨干、五年成为主管、七年实现发展、九年成就事业”的要求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显著,累计输送了近5万名金融经济人才,约占浙江省金融从业人员的1/4,在浙江省金融系统具有非常强的社会影响力,前期毕业生大多已走上领导岗位或成为业务骨干,有近百名校友成为省级分行及以上领导,其中支行副行长以上干部5000余人,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品牌,被誉为浙江省金融界的“黄埔军校”。
2.紧密服务地方经济,深入开展产学研农职教模式
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为代表的这类高职院校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地处非中心城市,办学具有规模(在校生约为10000-16000人)。
(2)按照“专业跟着产业走、教学跟着生产走”的思路建设专业,彰显“农职教”特色,如杨凌学院该校立足于农、林、水等设置专业群,新疆农职院围绕农、畜、林等设置专业群。
(3)深入开展‘产学研’、与地方经济结合紧密,学校产业上规模。以杨凌学院为例:该校地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现有在校生约16000人,学校立足于农、林、水等为主干设置七大类专业群,按照“贴近生产、贴近技术、贴近工艺”原则,依托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平台,与100多个县(区)政府、800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合作,共同打造了面向社会、开放式、多功能的职业教育大平台,探索了多种互惠合作模式,形成了“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依托项目建基地,依靠共建基地为平台,创建产学研结合新模式”的鲜明特色,其科研项目、经费、奖项等多年来居
陕西省高职院校首位。
3.依托产业或国有特大型企业的优势资源,紧密结合产业链模式
这类高职院校主要有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等。这类高职院校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合适的办学规模(平均在8000-10000人);②依据产业或国有特大型企业的优势资源,紧密结合产业链和市场需求设置专业群,如长春汽车高专依托中国一汽、湖南铁道依托中国南车集团、成都航空依托中国航空总公司、平顶山职院依托平煤集团等;③校企结合紧密,注重技能实训,学生动手能力强,专业对口就业率相对较高;④在产业(或区域)内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以长春汽车高专为例:该校2009年由中国一汽交由长春市政府主办,实现政企共建,现有在校生8000余人,学校的建设目标为开放式、高水平、国际化的汽车职业教育基地,坚持“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就没有我们存在的必要”的办学理念,以跟踪前沿需求,服务企业用户,校企融合办学为特色,依托国有特大型企业的优势资源,紧密结合汽车产业链人才需求,围绕汽车产业链设置15个专业,其中10个专业为国家或省示范专业。学校与一汽大众公司等联合开发多种订单班,订单班数量达33个。企业对该校毕业生认可度相当高,2011年该校毕业生总人数1482人,共收到2864个岗位需求,达到供不应求的局面,65.1%的学生毕业生后走上了复杂技术工种等高技能岗位,主要集中在汽车业的大型企业,毕业生就业城市远至成都、佛山、大连等,在汽车行业内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4.培养区域经济升级转型急需的“技术型+服务型”人才模式
以宁波职业技术学校、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校等为代表,这类高职院校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依据区域经济或产业设置专业,多为现代制造业或现代服务业;②校企结合形式多样,生源就业以区域为主;③社会服务及培训意识强;④开放程度高、资源整合力强。
以宁波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该校有在校生8000多名,学校以“开放程度高,资源整合能力强,特色鲜明,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的国内一流职业技术学院”为目标,践行“素质为核心,能力为基础”的育人理念,以服务区域经济为指向,政府、学校、企业(行业)三方有机结合,建立互动合作机制,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把产学研贯穿于“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的全过程。学校立足宁波,面向全省,辐射全国,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培养后备军,生源中26%来自宁波市,71%来自浙江省(含宁波市),2010届毕业生约55%在宁波市就业,学校坚持走“产学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道路,把研究机构建设作为提升学校研究实力的突破口,部分仪器设备在省内甚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年社会培训达19万人次,形成了现代高职教育的宁波模式。
5.全面领先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该校在办学规模、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教学成果、科学研究等多项指标领先全国其他示范性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标志性成果全国第一。据西班牙《全球大学网络数据排行榜》对全球1.5万多所高校排序中,该校排名第1686位,在全国所有入围的988所高校中排第80位,高职院校中名列第一。全校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4万余人,拥有国家精品课程53门,省级精品课程70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学校与国内63所高校签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协议,全校共有90多名博士和硕士生导师,已招收11届研究生。学校应用为导向的高职科研模式特色突出,重视产学研合作、科研应用开发与成果转化,2002年以来连续1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年以来连续5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学校重视对外合作办学和社会服务及品牌形象,先后与海内外80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大力开展各项社会培训工作,每年各项技术培训、技能鉴定等社会服务达5万人次,充分发挥示范校的辐射作用。
四、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特色建设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长期以来秉承“敬业乐群”的校训,自觉传承、弘扬我国近现代著名民主革命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的著名职业教育理念。明确提出办学要坚持“四个导向”,即以市场和社会需要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国内和国外就业竞争力为导向、以质量和特色为导向、以提高办学效率和效益为导向,并在办学指导思想中强化,在教职工的教育观中强化,在学生的职业观中强化。学校连续4年在江苏省专一批次录取分数线均名列第一,平均分高于本三分数线。同时,由于学校长期推行“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就业从业和自主创业的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学校主干专业的毕业生年年呈现供不应求的喜人局面,毕业生满意度不断提高。根据麦可思调查结果显示,2010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88%),比2009届(82%)高6个百分点,比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10届(79%)高9个百分点。
1.准确定位,科学筹谋,学校发展目标高远
学校党政领导准确定位,科学谋划,确立了在“十二五”规划发展期内,立足南京、立足江苏,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融入国际,以培养江苏省及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区域性新兴产业所需要的一线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和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学校承担的我省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人才强校试点单位、新能源应用示范校、大学科技园建设为抓手,全面深化校企合作,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服务水平,努力把学校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院校”。
2.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专业建设服务产业发展
学校紧抓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之间联系,主动适应和服务新兴产业和产业转型升级,将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作为学校站在高起点高平台上继续发展的重要机遇。根据国家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学校紧紧抓住江苏大力发展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契机,紧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实施专业拓展与更新,进一步健全完善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管理新机制,近两年先后新增设为联网专业和新能源应用与装备制造专业,并同时启动了新能源技术示范校园建设项目。
3.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拓新
学校在课程建设中,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加大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力度。课程标准不仅引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还根据人才需求规格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按能力目标构建核心课程和综合实训为主体特征的专业课程体系。学校依托江苏省轻工协会、江苏机电职业教育集团等平台,进一步建立战略性紧密合作企业,增建校外就业实习基地,既满足了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项目的需求,又为学生的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孙爱武)
第四篇: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建设验收标语
为迎接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验收,营造迎检氛围,现发布迎检宣传标语,请各部门结合实际悬挂。
一、热烈欢迎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专家组莅临我院检查指导工作
二、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三、团结协作克难攻坚勇创一流争做贡献
四、夯实基础注重内涵提高质量打造特色树立品牌提升层次
五、以示范院校建设为引领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六、建高水平有特色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
七、干教育事业绘精彩人生建和谐校园
八、人才决定实力科技引领发展教育奠定未来
九、树立新观念迎接新挑战明确新任务促进新发展
十、明确发展方向推进改革创新引领职教发展
十一、创新办学理念大力推进教学改革
十二、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
十三、突出职教特色促进经济发展
十四、强化各项制度实行精细管理
十五、发展高职教育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
十六、观念更新是先导教学改革是核心培养人才是目的
十七、深化校企合作推行产教结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第五篇:示范性高职院校领导班子应加强学习能力建设
示范性高职院校领导班子应加强学习能力建设
摘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示范性高职院校领导班子要做到“五个领先”就必须加强学习。既要学习理论知识,又要学习业务知识,要弘扬优良学风,坚持学用结合,争做学习表率。
关键词:示范性高职;领导班子;学习能力
【作者简介】龚兴雷(1965―)男,法律硕士,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商贸旅游系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教管理、教育法律法规
【项目课题】本文为2008教育部重点课题《示范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项目编号GJA080016)阶段性研究成果。
学习能力,是指领导者不断在学习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拓宽知识面,开阔新视野,并带动整个队伍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能力。学习能力是领导者更新自身素质、提升领导能力、不断追求卓越的重要支撑。从2001年中央领导人发出“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号召,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班子是各级各部门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1.加强学习能力建设是由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性质和作用决定的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示范院校入选条件“五个领先”中,要求“学校领导班子办学理念先进,具有战略思维、科学决策能力和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到来,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轨,对肩负培养高技能人才重任的高职院校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高职院校要在严峻的竞争中生存并发展,必须变革旧的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办学理念、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形成新的理念、激励和竞争机制,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战略思维、科学决策能力和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而当前,随着高校行政化趋势的加大,市场经济条件下诱惑的增多,各种不良的社会习俗也逐步渗透到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中。在部分高职院校甚至个别示范性高职院校里,有的领导干部自我感觉良好,自认为国家示范入围了,也验收了,“商标品牌”有了,靠这张牌子就可以招到更多的生源了,不注重内涵学习提升,不注重示范引领作用的发挥,自以为高枕无忧了,不思进取,不愿学;有的忙于事务,热衷于应酬,跑关系,追求“升本”,不勤学;有的玩风过甚,整天忙于应酬,不屑学;有的心浮气躁,浅尝辄止,断章取义,不深学;有的装点门面,走走形式,不真学;有的食而不化,学用脱节,不善学等等,究其原因在于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学习的内在动力不足,没有确立起学习是工作的意识,长此以往,是十分可怕的。
2.学习的主要内容
2.1学习理论知识,增强与时俱进的能力
示范性高职院校领导干部应带头系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认真刻苦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便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表面性和机械性,增强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要求学院(校)党委必须把好方向、统揽全局,对学院正确的办学方向和示范建设的全局以及可持续发展有明确的思路与方法,确保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在学院(校)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确保国家示范建设工作始终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2.2学习经济知识,增强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多次强调全党“要注重学习世界经济知识和分析世界经济形势,不断提高在对外开放条件下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高职院校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商品、货币、资本等经济的一般理论,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经济的社会主义特色,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有效防范经济危机带来的对人才市场的冲击。要活学活用,专业设置要对接产业,要站在市场的前沿,改革、改造、合并传统专业,淘汰落后专业,发展与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对接的专业,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对技能性人才的需求,调整学校和专业布局,建立面向市场、面向就业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
2.3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增强信息管理能力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高职业院校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充分、合理利用信息资源和技术,加速行政管理工作信息化、现代化进程,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高职院校领导干部加强信息素养的培养,尽快掌握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系统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2.4学习法律知识,增强依法治校的能力
学习宪法、基本法律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的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理论,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的自觉性;了解同自己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做到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和依法履行公民的义务;着重抓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领导干部和经济管理者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创造有利条件。坚持学用结合的原则,努力推进依法治校工作。
2.5学习专业知识,增强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的能力
教育行政管理是一门学科,具有自身的规律,需要学习和研究,高职院校领导作为党委行政管理干部必须具有一定的高等教育管理专业素质,要克服行政管理工作谁都能做的错误观念,自觉地有计划地学习和掌握《高等教育管理学》《管理心理学》《教育学》《教育行政学》等专业知识。在广泛学习涉猎各类知识的同时,不能忘了“根本”,这个“根本”就是高职教育。要认真学习领会国务院、教育部等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理论、方针、政策,要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做法,要深入调查研究,确实了解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状况,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增强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的能力。要实现课堂教学对接生产车间,校园文化对接企业文化,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理实一体”。
3.学习的主要措施
3.1弘扬优良学风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对学风问题十分重视。毛泽东同志把学风提高到党风的高度来重视,并把它作为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予以强调。当前,学风不正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形式主义。只注重造声势,做表面文章,不注重实效。
实用主义。学习理论断章取义,各取所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打折扣。
经验主义。觉得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得再好也没用,一切从自己的经验出发。
教条主义。不去弄懂理论的精髓所在,只会囫囵吞枣,照抄照搬“洋教条”、“土教条”,甚至言行不一。学风决定文风,学风不正,文风必然不正,譬如套话、空话、官话、废话连篇累牍,“讲话千言,离题万里”,“土八股”、“洋八股”风行等。学风问题以及文风问题严重影响着学习及学习效果。
3.2坚持学用结合
没有伟大的理论,就没有伟大的实践,理论的意义在于指导实践。高职院校领导干部向实践学习就是要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由浅入深,去把握事物的全局与整体,其重要方法就是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的重要环节,也是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粗枝大叶、夸夸其谈的有效办法,是我们“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广泛听取教职工、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社会等各方面意见,详细考察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又通过深入实际,向广大师生宣传和解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和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向实践学,还要善于从实践中总结、提高、创新,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
3.3争做学习表率
要在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上下功夫,要在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要在学习内容的大众化、普及化上下功夫。要把加强学习不仅当成个人行为,而且看作自己肩负的一种政治责任,时刻牢记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因而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学习。要做勤于学习的先锋,善于挤时间学习,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进取精神,带头努力学习,要把学习当成一种精神追求,一种价值观念,一种思想境界,一种生活方式。要做善于学习的表率,善于向书本学习,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原作原文;善于向实践学习,把理论学习与做好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努力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具体思路、推进工作的具体措施、领导工作的实际本领。要善于向人民群众学习,把人民群众当成自己最好的老师,把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成最好的课堂,真正走出去,走下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将群众智慧上升为科学的理论,转化为行之有效的政策。要善于向他人或自己的经验教训学习,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吸取失败教训的过程中获得进步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彭 元.加强和改善党委领导切实推进国家示范院校建设,http://www.xiexiebang.com.2009.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