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桥教育均衡公平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天桥教育均衡公平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 孙向军 陈文亭
●教育均衡公平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解决教育不均衡问题,可以成为一种推动力,把教育的整体水平提升到更高的阶段。
●现在我们所追求的均衡公平是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均衡,是一手抓硬件均衡,一手抓软件突破,指向优质、指向效能的高水平均衡公平教育。
●缩小校际差距,着力改造薄弱学校,确保所有学校达到基本建设标准,做到建设有标准,发展有特色,是促进教育均衡公平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20字工作方针中也明确提出了“促进公平”。因为教育公平有利于增进社会公平,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促进教育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立足区域教育发展,探析教育公平问题,研究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育均衡公平是一种境界、一种理想,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解决当下社会、经济背景下所产生的教育不均衡问题,从不公平走向公平的过程,往往可以成为一种推动力,把教育的整体水平提升到更高的阶段,对教育的健康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2006年,面对当时教育基础薄弱、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的状况,我们分析研究了天桥教育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全区教育发展不均衡。老城区内学校办学规模较小,基础较弱,学校分布疏密不均,资源效益不高。农村及城郊教育资源与城区存在较大差距。为解决这一问题,天桥教育加快改革发展步伐,沿着“成规模、抓管理、上水平”的轨迹,走出了一条上合国家教育发展规划、下合天桥教育实际的“均衡、公平、内涵、特色”发展之路。
加强战略思维发展思路清晰明确
随着经济、政治、社会及教育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早已不是停留在入学机会均等的标准上,学生在学校可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要求我们现在所追求的均衡公平不能再是简单的低层次上的均衡,不是静态的平均,而是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均衡,是一手抓硬件均衡,一手抓软件突破,指向优质、指向效能的高水平均衡公平教育,具体表现为教育投入的均衡、办学条件的均衡、教师资源的均衡、生源的均衡和教育质量的均衡。
因此,从党和国家推进教育均衡公平发展的导向和天桥教育实际出发,我们确立了“一个目标、两个战略、六项举措、十大品牌”的教育发展基本思路:一个目标即以均衡、公平、内涵、特色,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两个战略即以硬件整合为基础,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以软件提升为关键,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六项举措即通过实施“三优举措”(优化生源、优化师资、优化干部队伍),推进学区一体化,提高教学质量,创建特色学校等系列改革举措,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破解改革创新的难题,突破教育发展的瓶颈。十大品牌即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育品牌创建活动,推出我区教育品牌,引领全区教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硬件整合成规模办学条件日趋均衡
从微观来说,学校是实现个体之间教育公平最主要的中间环节和途径,学校之间发展的不均衡直接制约了教育均衡公平实现的程度。从某种程度上说,无论是区域教育差距还是城乡教育差距,其最直接、最基本的表现形式都是学校之间的差距。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甚至同一区域内、同一城市中,不同学校在经费投入、办学设施、师资水平、生源质量等方面也存在巨大差距,这也是产生择校现象的主要原因。校际差距成为人们对于教育不均衡、不公平的最直接、最强烈的感觉。因此,缩小校际差距,着力改造薄弱学校,确保所有学校达到基本建设标准,做到建设有标准,发展有特色,是促进教育均衡公平发展的基本出发点。2007年,在天桥区委区政府和市教育局的强力支持下,我们制定了《天桥区教育资源整合规划》。2008年,本着实事求是、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成立了“天桥区教育资源整合办公室”,制定了《2008-2009、2009-2010教育资源整合规划落实方案》。济南明湖中学新建综合楼的开工,正式拉开了教育资源整合的序幕。截至2009年,天桥教育累计投资5500余万元,对老城区中小学进行了全面整合,新建校舍1.4万平方米,搬迁学校23所,涉及师生万余人。同时,将区内17处新建、插建小区纳入学区统筹安排,增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定点学校达到12所,对部分学区进行合理调整,扩大了义务教育优质资源服务范畴,实现了区内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无缝隙覆盖,初步形成了中小学均衡配置的义务教育网络体系。2009年9月,隆重举行了“天桥区教育资源整合学校更名揭牌仪式”,市、区领导为16所整合更名学校揭牌。
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将发展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社区教育等作为惠及民生的重要举措,扩大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创新幼儿园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园,加强对民办园的扶持、引导和管理,积极推动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幼儿园的举办,优化配置学前教育资源。继成功引进济南二中后,济南市外国语学校,北大附中的优质高中、初中资源也将相继落户我区,这一系列举措将在解决区内优质教育资源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拓展职业教育发展空间,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黄河南职业教育大楼规划已经启动,拟在黄河北组建十三职专北校区;充分发挥我区社区教育优势,经过积极规划建设,社区教育学院已建成。我区先后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优质教育资源惠及了更多天桥孩子和居民。
2010年,在教育资源整合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本着“规范、合格、实用”的原则,大力推进符合天桥实际的标准化建设,着力提升了学校办学条件。在整合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学校办学实际容量调研,通过对老城区学校硬件、师资、在校生、新生摸底等数据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全区教育资源整合工作成效显著,学校布局趋于合理,规模整体提升,硬件有效改善,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全区新生报到率连续两年大幅度提高,各中小学呈现生源充足的良好态势,为天桥教育软实力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
教育资源整合工作的成绩引起了社会各方关注,《济南政务信息》特刊专题刊发了天桥教育资源整合的情况。2010年《济南政研》刊登了题为《天桥区在整合提升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市领导批阅后对我区资源整合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批示要深入总结好我区经验,进一步促进教育发展。
软件提升抓管理办学质量有效提升
在区域教育初具规模的同时,我们将软实力提升作为工作重点:
1.推行学区一体化管理,形成具有天桥特色的教育管理体系。面对庞大的教育系统,局校两级管理模式很难实现对学校指导、服务的全覆盖。因此,将教育管理重心下移,在局、校之间设立学区。将区内学校、幼儿园划分为六大学区,建立学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由局班子成员兼任学区党工委书记。探索实施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统一领导与自主决策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提高了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实现了学区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2.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积极加强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学会等著名院校及机构的交流与合作。聘请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学者组成了“天桥教育发展专家顾问团”,加强高端引领。严格规范办学行为,构建质量保障体系。十三中学区的4所中小学与华东师范大学紧密合作,进行了构建学科教学质量体系和研究性教师培养的专题研究。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入开展校本研修,加大教育科研力度,2010年有60余篇科研文章在全国、省市
教科研专刊上发表,37人在省市科研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得一等奖。提出了“幸福成长,快乐施教”师生教学相长的素质教育理念,本着小学搞活、中学突破的原则,加强学科、教材整合力度。建设凝聚力、感召力、思想力和行动力相统一的先进校园文化,积极构建全区大德育体系,普及体育艺术教育,培育打造特色鲜明、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教育品牌,先后承办了全国中小学生命教育课堂教学研讨会,第七届CSBA全国初中女子篮球锦标赛,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成功举办了孔子文化进校园等活动,教育内涵特色发展不断深化,使天桥学生在每一所学校都可以接受优质、特色教育。
3.强化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区管校用”管理体制,加大教师流动力度,对全区干部教师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实现各学校学科配套、人员充足、师资相对均衡。加强农村学校教师补充力度,在2009年录用的44名新教师全部分配至农村学校任教的基础上,2010年和2011年,分别将招聘的22名和29名新教师补充到农村学校任教,占录用人数的36%和45%。2011年初,进一步扩大干部选拔视野,提拔年轻优秀干部12人充实到农村校长队伍中。二是引进优秀教育人才。2010年年初,引进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到区教育局担任副局长,启动天桥区“名校长工作室暨校长沙龙”,“齐鲁名校长培养人选工作室”。2011年初,再次引进10名优秀教育人才充实到天桥教育管理及教学队伍中,辐射带动全区中小学优化管理体制,提升教学质量。
三是开展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干部教师培训。与中国教育学会合作共建了“中国教育学会济南市天桥教师发展基地”,分批选派中小学校长到教育先进地区进行挂职锻炼,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高管理水平。与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合作举办了天桥区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与中国教育学会合作举办了“学校有效管理高级研修班”系列培训,确立了行之有效的“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模式。以对全区各级各类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进行全覆盖、无缝隙的拉网式培训为目标,班主任全员培训、中青年干部教师暑期培训、暑期远程研修培训、新教师培训等均取得良好效果,推动了干部教师整体素质提升。
四是开展“五名工程”、“教育博客”等特色活动。启动实施了培养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教研员、名学校的“五名工程”,并确定了首批培养人选共计155人。开通了“天桥教育博客”,为全区近4000名教育工作者提供交流与沟通的平台。经过人才队伍建设,我区7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校长,1人被评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个人,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1人被评为省创新校长,1人被评为省创新个人,2人入选齐鲁名师讲堂,1人被评为省特级教师和省年度创新人物提名奖,4人被评为济南市名师。有力促进了全区教育软件升华。
4.提升各类教育办学水平,教育体系逐步完善。针对幼儿园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需求的问题,大力提升教育办幼儿园水平,打造幼教品牌,实验幼儿园被评为省十佳幼儿园,走在全市幼教工作前列。规范学前教育管理,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指导,促进其规范发展。严格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促进幼儿园课程设置科学化、教育科研制度化,保障适龄幼儿接受规范、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根据职业教育特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开门办职教,深入挖掘校企合作内涵,推动校企合作纵深发展,促进职业学校教学与劳动就业紧密结合,不断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能力;充分发挥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作用,形成了以区社区教育学院为龙头,以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学校为骨干,以社区市民学校为基础,以其它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为补充的社区教育体系。经过五年来的改革发展,天桥教育在硬件建设和软件提升上采取了强有力的一系列措施,使义务教育在均衡、公平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坚持均衡公平战略实现未来十年发展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并实施,今年初,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相继出台,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制定了《天桥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以“坚持一个目标、推进两个战略,深化六项举措,延伸十大品牌”的发展思路引领新形势下教育发展,为全区教育自主科学发展谋划崭新格局:继续坚持“均衡、公平、内涵、特色”,将办人民满意教育作为天桥教育持之以恒的发展目标。实事求是地推进硬件整合战略,改革创新地推进软件提升战略。深化六项改革举措,形成与国家教育发展改革目标相一致,与天桥教育发展实际相适应的教育发展举措。延伸十大品牌,拓展品牌效应,使品牌建设真正成为引领教育整体提升的有效载体。通过教育的整体提升,实现区域教育更高层次的均衡,让学生接受公平、优质的教育。
第一,加大资源优化整合力度,切实解决城乡间、校际间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当前,为落实《天桥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要求,将以天桥区标准化学校建设为突破,重点以七所龙头初中的整合发展为重点,带动片区内各小学和相对薄弱初中学校的提升,以每个片区都能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为最终目标。经过2010-2012、2013-2015两个阶段的标准化建设后,天桥区的义务教育将形成东西南北中五大片区特色亮点学校,辐射片区其他学校共同发展的局面。同时形成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同步提升,校外活动、实践基地配套完善的现代化教育格局。
第二,加强全区教师交流,切实解决师资力量不均衡现象。针对学校间师资力量不均衡的问题,从教师编制、人员安排和业务培训上向薄弱学校倾斜,在新教师分配上也尽量从优安排,促进师资力量均衡化。重点抓好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师编制上对小规模学校、薄弱学校给予照顾,积极开展强校与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的对口交流与帮扶,特别是安排优秀的、年富力强的教师对口帮扶薄弱学校,从而带动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通过“内强外引”,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增强教育持续发展的后劲。规定市区以上名师必须到农村学校进行挂职锻炼,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第三,继续推进一体化建设,切实解决教育质量不高问题。学区化管理已经成为符合天桥实际的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路径,积极推广学区一体化发展的典型经验,并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整体构建与学区建设发展相适应的新机制,逐步建立更加具有实效性、普惠性的校际合作发展机制,积极探索以学区为单元的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等一体化的区域教育体系,打破学校之间、学段之间的传统壁垒,真正实现各种硬件、软件资源的共享,通过大校带小校、强校带弱校,提升整体实力。
第四,增加财政投入,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地位。要确保教育投入优先保障,教育需求优先满足,在市和省一级加大教育经费统筹,优化教育经费拨款渠道,使有限的经费更多地向经济基础薄弱、教育相对薄弱的区域倾斜。要进一步动员全社会重视教育、支持教育,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途径,为教育办实事、办好事,形成更加优良的教育发展环境。牢固树立勤俭办教育的思想,建立科学、规范的教育经费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改进各类学校的财务管理,加强项目管理,坚决反对一切浪费现象,反对学校建设中追求奢华的现象,努力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第五,加大资助力度,确保每一个孩子享受教育的权利。要完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落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对困难家庭学生和职业学生发放补助,对困难大学生发放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进一步创造条件,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我区在全市首先提出了逐步取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定点学校,采取一系列措施让每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同等就学机会,同等教育质量。学校通过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完成学业。从思想、学习、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心,在收费、奖励、评优等方面,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当地学生同等对待。本着“服务当地、服务百姓”的原则,协调社会各级力量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子
女予以资助,让辍学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重新回归学校。切实保障贫困家庭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弱势群体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如何让教育公平的光芒洒向每一个角落,如何真正实现学有所教,是全社会都应当深刻思考,并采取积极行动切实落实的民生工程。
第二篇:推进均衡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的实践与探索
推进均衡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的实践与探索
兴文县政府副县长 杨 桦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教育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相继下发了切实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与公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基”之后义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面对党的十七大对教育提出的新目标和新任务,兴文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实施“科教立县”战略,按照“学前教育打基础,实现‘普三’;义务教育促均衡,推进‘两全’;高中教育抓协调,攻坚职教;各类教育强管理,提质增效”的发展总要求,推进兴文教育的均衡发展,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一、兴文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
我县义务教育阶段校点多(199个校点,占全县学校的99%),学生众(学生6.5万余,占全县学生数的92%),战线长(跨越两个学段九个年级,在13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学校星棋罗布),队伍庞(2686名小学和初中教师占全县公办教师的88.9%),投入大(2007年全县教育财政支出为1.31亿,义务教育占85.1%)的特点,决定了义务教育在全县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所占据的关键而特殊的地位。而义务教育的不平衡性十分突出,已成为教育公平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因此,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全县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全县教育发展的“难中之难”。
二、兴文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到2012年,消除城区和县镇薄弱学校,全县70%的乡镇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目标是:2008年九丝城镇,2009年五星乡、共乐镇,2010年莲花镇、大河苗族乡、古宋镇,2011年太平镇、大坝苗族乡、周家镇,2012年僰王山镇、麒麟苗族乡,2013年石海镇、玉屏乡,2014年仙峰苗族乡、毓秀苗族乡。2015年,全面消除薄弱学校,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
三、推进兴文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战略性的工程。均衡是渐进的,生成性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浮躁,急功近利。可以说,全县义务教育真正实现均衡发展之日,就是实现了“双高”普九之期,更是全面小康社会到来之时。需要系统策略——全面统筹,科学规划。重点策略——突出重点,量力而行。不能把短期目标定得过大过于理想,不能把目标定得过多。渐进策略——逐年推进,滚动实施。笔者认为,要实现兴文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要落实好四大措施,构筑五大保障:
(一)四大措施。
1.把握一条原则,政府主导、以县为主。中央和省、市文件明确规定,县政府的基本教育职能就是保障教育公平,因此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政府行为,而且是县政府的职责,即政府主导,以县为主。
2.突出两个重点,教育质量提升和薄弱学校建设。教育质量是生命线,是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最核心指标。薄弱学校建设是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关键环节。薄弱学校一般是指学生少、条件差即硬件和教师差、质量低、问题多的学,这里主要指办学条件差(硬件和师资)的学校。
3.体现三个倾斜。教育资源向乡村和老、少、边、穷地区倾斜,向弱势群体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4.抓住四个关键。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育质量和扶弱助学。
(二)五大保障。
1.以科学规划为统揽,优化学校布局。强化政府行为,科学合理地调整中小学布局,构建一批区域性示范学校和寄宿制学校,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是推进我县“两全”目标的突破口、是整体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策略和必然选择。一是落实四个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中心乡镇集中,小学向中心校和基点校集中,新增教育资源向县城和乡镇所在地集中。二是注重四个结合。布局调整与改善办学条件结合,与薄弱学校建设结合,与新村建设相结合,与构建区域性示范学校相结合。
初中按照“收缩九年一贯,扩建单设初中,形成规模效应,带动区域发展”的思路,扩建单设初中,重点打造香山中学、共乐中学、大河初中等10所单设初中;撤并建武小学、文印小学、沙坝小学等18个初中校点,使单设中学能承担全县90%以上的初中教育;保留毓秀、玉屏、仙峰等6个学校初中部。小学按照“撤并收缩村小,集中高段年级,做大做强完小,构建特色学校”的思路,加快村小的撤并,每年撤并8—10所,到2015年撤并村小50所,使完全小学能承担全县75%以上的小学教育。
2.以增加投入为保障,硬化办学条件。省市已明确,从2008年起,新增教育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全县义务教育基本建设投资总额力争保持在每年1500-1800万元。分轻重缓急,先考虑雪中送碳,再考虑锦上添花,建设一所即达标一所。目前单设初中、大型完小是建设的重点。村小的建设要吸取过去未充分考虑生源和发展趋势而大兴土木,现因近40多所村小停办,造成数百万元资产闲置的教训。村小的基建一定要慎之又慎,从严控制建设规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要覆盖所有学校,即“模式三”覆盖单设初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模式二”覆盖基点校,“模式一” 覆盖规划保留的村小,初步形成“天网地网”有机结合的城乡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体系。
3.以队伍建设为根本,强化核心支柱。一是解决数量不足的问题。当务之急是按照市上要求“三年内清退完代课教师”和重申“实行省定教师编制标准”的这一有利契机,清退和补充同步,解决好教师缺编问题。二是解决队伍素质的问题。认真落实好教师资格制、全员聘任制、服务年限制、城乡交流制、支教走教制、定期检测制、校本研修制、学区负责制等有关教师任职和晋职,培训和进修,教研和科研,考核和评估等方面的制度,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的通道。要进一步加大校长和后备干部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校长科学治校、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的水平。三是解决激励机制的问题。政府投入为主,多形式、多渠道,多层面建立义务教育激励机制。切实推进136名师工程,强化名师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农村教师工作津贴,各种评优、评先向农村教师倾斜,努力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4.以创新管理为基础,深化教育改革。一是要理顺学校管理体制。按照“行政管理有限授权制,业务指导学区负责制,教育经费校材局管制,考核评估乡镇捆绑制”继续理顺学校管理体制。要全力推进中心校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中心校与基点校、村小在人事、经费安排、行政管理、考核奖惩等方面的统一。可考虑将乡镇内规模较小或地域相近的基点校(法人学校)与中心校合并,以强并弱、以大兼小、以优扶弱,形成责任共负,资源共用、利益共享、荣辱共担的捆绑制机制。二是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建立和完善学校法人、校务公开、社会公示和民主管理制度。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以人文化、规范化和精细化为重点,强化学校内部管理。以健全竞争、激励和自我约束机制为重点,强化学校内部管理改革。三是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学校不得举办或变相举办重点学校。严禁分快慢班、实验班、强化班。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更加关注进城务工子女、家庭贫困学生、适龄残疾少年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入学问题,更加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更加重视学生巩固和辍学问题。做到“两开、两增、两减”,即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增加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增加课外活动时间和睡眠时间,减少课外作业量,减少考试次数。
5.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亮化质量效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是以德育为首位,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提高德育实效为目的,养成教育为基础,德育活动为载体,校园文化的打造为契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同时,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和突破口,扎实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二是突出“质量为本”,提升质量效益。以抓质量就是抓发展的意识,围绕课堂抓业务,围绕教学抓管理,围绕学科抓突破,围绕质量促发展。全力缩小各乡镇内教学质量差距,确保教学质量 “校校提升,年年有进”。
总之,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一种理想境界,更是一种价值取向;既是一种发展目标、又是一种教育发展过程;既是教育发展的目的,更是一种促进教育发展的途径;既是政府的行为,又是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学校、政府、社会等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
第三篇:推进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第一篇形势·任务·课题
一、新的战略目标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发展教育作为改善民生之首,明确了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阶段,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目标。
二、新的发展
要求
面对党的十七大对教育提出的新目标和新任务,兴文教育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实施“科教立县”战略。在“十一五”期间,全县教育发展总要求可表述为:学前教育打基础,实现‘普三’;义务教育促均衡,推进‘两全’;高中教育抓协调,扩张职高;各类教育创品牌,质量升位,争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突出五个方面,紧扣“五个发展”。一是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全力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二是协调发展。稳定普高规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普高和职高规模大体相当,促进普职的的协调发展。三是健康发展。积极发展社会力量办学,以学前教育和艺体教育为重点,积极鼓励、大力支持导,正确管理、依法管理,促进全县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四是内涵发展。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创新学校管理,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彰显办学特色,提升教育质量,打造教育软实力。五是安全发展。深化“警校共育”,抓好安全工作,打造平安校园,努力实现教育的稳定和安全发展。
三、新的重点课题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教育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相继下发了切实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与公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基”之后义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
我县义务教育阶段校点多(199个校点,占全县学校的99%),学生众(学生6.5万余,占全县学生数的92%),战线长(跨越两个学段九个年级,在13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学校星棋罗布),队伍庞(2686名小学和初中教师占全县公办教师的88.9%),投入大(2006年全县教育财政支出为1.0235亿,义务教育占84.1%)的特点,决定了义务教育在全县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所占据的关键而特殊的地位。而义务教育的不平衡性十分突出,已成为教育公平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因此,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全县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全县教育发展的“难中之难”。
㈠基本内涵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坚持体现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共服务性,体现教育的均衡性和公平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是平民教育。温总理指出,李镇西和他的同事们通过“提升教师、影响家长、关爱孩子”3件事让孩子们享受优质教育,富有创意,抓住素质教育的关键,并对李镇西所走的乡村平民教育给予充分的肯定。均衡教育是平民教育,草根教育,而非精英教育、淘汰教育。以平民情结举办平民教育,面向大众百姓,面向所有学生,机会均衡,受教育的起点均等。做到进城务工子女和残疾少年儿童有地方读书,困难家庭学生读得起书,所有学生能够读得好书。其次是优质教育。均衡的含义在于优质教育的普及,努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均衡教育不是杀富济贫,削峰填谷式的均等发展,而是高起点、高水平上的资源重构、造峰扬谷式的共同发展。不是短期发展、单一发展,而是持续发展、整体发展。提升质量普及优质教育,发展优质教育资源,让百姓子弟接受优质教育。最后是特色教育。学校不是千校一面的划一发展,而是特色发展。以个性的发展培育教育特色。每所学校都要体现自己的个性,办出特色。
㈡基本要求义务教育学校的建制与规模、场地与校舍、经费与保障、校长与教师、课程与管理、质量与效益等方面的标准配置是一个发展中的动态指标。市教育局和市财政局将参照上级规定并结合全市实际,先期制定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要求和标准。总的来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要求可概括为六句话:即办学条件良好——标准化,教师配备达标——合理化,办学经费够用——稳定化,学校管理到位——规范化,质量效益提升——优质化,办学特色明显——个性化。
㈢工作目标到2012年,消除城区和县镇薄弱学校,全县70%的乡镇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力争用5年左右的使县域内镇乡教育差距明显缩小,城乡学校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和教育质量明显提高。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益公平,使命神圣、责任如山,雄关漫道、任重道远。
第二篇成绩·困难·问题
十六大以来,我县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在逐年提升。与此同时,由于受历史、经济、社会等诸多
因素的制约,全县教育发展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主要成绩
㈠普及程度逐年提高。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为99.8%、95.9%,辍学率分别为0.05%、1.5%以内,完成率分别为98%、98.6%,毕业率分别为99%,98%。义务教育规模稳步发展,高中教育规模空前扩大。普高生07年较02年净增2701人,增长108.6%。
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5年共消除d级危房危房74766m2,新建校舍74766m2。布局调整、危改工程、“四化”工程、校通工程有效推进,加快了我县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步伐,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进一步优化。
㈢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全县教师本科、专科、中现学历分别占20.4%、54.9%、中师学历占23.8%。幼儿、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3%、97.5%、96.9%、74.79%。通过“136”名师工程,建设三支队伍(校长、教师、教研员),广大教师师德素养、精神面貌、业务素质不断地提升。
㈣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06年兴文二中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实现历史性跨越,首破200人大关,比02翻了一番。全县中考成绩和小学抽考成绩有较大幅度提升。2007年高考和中考继续稳中有进,连续两年受到了市教育局表彰。全县教育质量在全市由长期的“八九不离十”(偶尔第八、九名、多为第十名)提升至“七上八下”(多数指标第七位,少数指标第八位)。
㈤管理体制基本落实。确立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做到了“三个确保”,即确保按时、足额、统一发放教职工工资,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拨付,确保农村中小学危改经费落实,教育经费实现了“三个增长”。
二、现实问题
㈠教育投入不足,运转和发展十分艰难。
1、教育债务包袱沉重。全县教育债务近5000万元,05年偿还296万、06年偿还488万。截至2006年12月31日,债务4221万元。税费改革前,义务教育负债主要通过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向学生收费等方式逐年偿还。税费改革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乡镇和学校无力还债。
2、拖欠占地补偿未决。全县学校建设占地有194亩土地遗留问题未解决,如一次性解决学校占地补偿(征用)需700万元以上。
3、维修资金缺口巨大。全县仍有危劣房4万多平米,安全隐患较大。加之我县应于2011年实现“两全”目标,按“两全”标准,标准化建设仅义务教育一项全县需1.2亿以上的投入。
4、学校自身运转困难。学校公用经费不足。政策规定学校公用经费不能用于还债,面对产生债务利息和债主追债影响教学秩序等问题,非常棘手。
㈡校舍日趋紧缺,大班和超大班比较普遍。
1、入学高峰来势迅猛。十一·五期间,我县面临初中生入学高峰,年均净增1200-1500人,即30个班,相当于每年新增1所单设初中。
2、城区超大班额普遍。2007年春期,古宋一校、二校、三校共40个班,超员772人,65人以上的超大班28个,占70%,80人以上的特大班2个。香山中学32个班,班均60人。2007年秋期虽收购了双语学校、扩建了古宋三校,城区学校基本上在起始年级消除了超大班,但压力仍在增大。
3、学校校园占地不足。由于学校占地不足,致使很多学校活动场地狭小或无法新建急需的教学用房和生活用房。一部份学校生均占地和校舍不及国家标准的1/2,甚至1/3。按标准化建设规划,全县学校在“十一五”期间需征地近300亩。
㈢教师严重缺编,数量和质量差距较大。
1、教师紧缺,结构不合理。2002年以来,全县中小学净增了165个班,学生8206人,增长了13.6%,而教职工却减少了59人。造成农村学校尤其是边远村小大量缺编,一年比一年突出。2007年教师缺编近600人。十一·五期间中小学生将净增10000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7000人,高中阶段学生3000人),应净增教师500人以上。因此,十一·五期间我县教师的缺口在1000人以上。现有的教师结构表现为“四多四小”,即:“五大生”多,“全日制”的较少;文史专业的多,数理化和外语的少;进修选择专业随意性的多,与所教学科对应的少;城区(城镇)学校骨干教师多,乡村小学骨干教师少。
2、村小告急,代课教师多。全县多数村小充斥着大量代课教师,呈现出“三低三大”的特点,即:学历低(多数是初中生)、工资低(月工资300到400元)、质量低(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低),数量大(全县代课教师高达460人,占在岗教师总数的16.3%)、流动大(走马灯似的换人,学期中途走人的多)、意见大(教学质量差,家长和社会各界群众意见很大)。工资低,请代课教师难,且请的多数是企业招工不要的或暂时不出去的。每逢开学,“请个人来支个桩”成了农村校长最头疼的事。
3、待遇偏低,激励无经费。新机制规定学校公用经费不能用作教师津补贴和教学质量奖。没有教学奖励经费和津补贴导致了激励机制缺失,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受挫,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4、工作辛苦,队伍不稳定。由于教师的大量缺编,导致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普遍加大。随着各级党政、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对教育质量和学生安全的日益重视和关注,教师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农村教师的吸引力和队伍的稳定经受着考验。部分青年教师跳槽、改行的欲望强烈。外单位从教育部门随意借人或调人的情况时有发生(2007年转行27人,借用10人)。
㈣办学水平不高,质量和效益提升较慢。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与教育改革发展形势要求不相适应。教育普及基础脆弱,初中辍学较严重,残疾学生入学较困难;教育质量整体不高,品牌学校少,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每年有数百名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远赴泸州、成都、宜宾等地名校入学。既加重了家长经济负担,又造成了大量优质生源外流,还动摇了家长对本县教育的信心。
㈤教育结构不合理,普高和职高发展失调。由于专业设置、师资设备、就业出口、就学观念等因素的制约,我县职教发展十分艰难。2007年秋期普高在校生4047人,职高在校生仅982人,普职比4:1,比例极不协调。
㈥依法治教乏力,监管和规范办学艰难。社会力量办学层次较低,以幼儿教育为主。点多面广,规模小,师资差,条件差,安隐患大,规范办园,规模办园与要求办园矛盾突出。教育部门行使行政执法权较难,因此对社会力量办学的监管和规范比较艰难。
㈦管理体制未顺,乡镇和部门责任削弱。实施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后,乡镇政府和部门对教育的责任和积极性减弱,乡镇中心校的职能未真正发挥,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
同时,全县教育在城乡之间,乡镇之间,校际之间,群体之间不不平衡的现象大量存在,教育均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成绩与问题同在,动力与压力共生,机遇与挑战交织。看不到兴文教育取得的巨大成绩是不公正的,这会丧失发展的机遇期,找不到起跳点;看不到兴文教育面临的种种问题是不冷静的,会丧失发展的紧迫感,找不到着力点。我坚信,兴文教育成绩大于问题,动力大于压力,机遇大于挑战。
第三篇思路·实践·探索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战略性的工程。均衡是渐进的,生成性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浮躁,急功近利。可以说,全县义务教育真正实现均衡发展之日,就是实现了“双高”普九之期,更是全面小康社会到来之时。需要系统策略——全面统筹,科学规划。重点策略——突出重点,量力而行。不能把短期目标定得过大过于理想,不能把目标定得过多。渐进策略——逐年推进,滚动实施。
㈠把握一条原则
——政府主导、以县为主。中央和省、市文件明确规定,县政府的基本教育职能就是保障教育公平,因此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政府行为,而且是县政府的职责,即政府主导,以县为主。
㈡突出两个重点
——教育质量提升和薄弱学校建设。教育质量是生命线,是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最核心指标。薄弱学校建设是是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关键环节。薄弱学校一般是指学生少、条件差即硬件和教师差、质量低、问题多的学,这里主要指办学条件差(硬件和师资)的学校。
㈢体现三个倾斜
——均衡配套教育资源。教育资源向乡村和老、少、边、穷地区倾斜,向弱势群体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
㈣抓住四个关键
——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育质量和扶弱助学。
㈤构筑五大保障
1、以科学规划为统揽,优化学校布局。
强化政府行为,科学合理地调整中小学布局,构建一批区域性示范学校和寄宿制学校,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是推进我县“两全”目标的突破口、是整体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策略和必然选择。
落实四个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中心乡镇集中,小学向中心校和基点校集中,新增教育资源向县城和乡镇所在地集中。
注重四个结合——布局调整与改善办学条件结合,与薄弱学校建设结合,与新村建设相结合,与构建区域性示范学校相结合。
初中按照“收缩九年一贯,扩建单设初中,形成规模效应,发挥品牌示范,带动区域发展”的思路,重点打造单设初中,撤并15所邻近的小学的初中部(即建武小学、文印小学、沙坝小学、四龙小学、新坝小学、高滩小学、和平小学、兴堰小学、鱼跳小学、东阳小学、同乐小学、中棉小学、博泸小学、富安小学、丁心小学),使全县单设中学能承担全县85%以上的初中教育。保留毓秀、玉屏、仙峰、石海等乡镇中心校初中部和万寿学校、城西学校初中部。县职业技术学校撤并初中部,不再挂民族中学的牌子,集中力量办职高。小学按照“撤并收缩村小,集中高段年级,提高出口质量,做大做强完小,构建特色学校”的思路,加快村小的撤并,每年撤并5-10所。到2015年撤并村小51所。
2、以增加投入为保障,硬化办学条件。
省市已明确,从2008年起,新增教育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全县的义务教育基建设投资保持在每年1500-2000万元。分轻重缓急,先考虑雪中送碳,再考虑锦上添花。建设一所即达标一所。在推进2007年确定的收购扩建双语学校,扩建香中、建中,迁址扩建大坝中学、义合小学的基础上,建议2008年将单设初中和个别中心校作为建设重点(如大河初中、五星初中、兴文中学、太平小学)。村小的建设要吸取过去未充分考虑生源和发展趋势而大兴土木,现因近40多所村小停办,造成数百万元资产闲置的教训。村小的基建一定要慎之又慎,从严控制建设规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要覆盖所有学校,即“模式三”覆盖单设初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模式二”覆盖基点校,“模式一”覆盖规划保留的村小,初步形成“天网地网”有机结合的城乡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体系。
3、以队伍建设为根本,强化核心支柱
首先是解决数量不足的问题。当务之急是按照市上要求“三年内清退完代课教师”和重申“实行省定教师编制标准”的这一有利契机,积极争取,清退和补充同步,解决好教师缺编问题。
其次是解决队伍素质的问题。认真落实好教师资格制、全员聘任制、服务年限制、城乡交流制、支教走教制、定期检测制、校本研修制、学区负责制等有关教师任职和晋职,培训和进修,教研和科研,考核和评估等方面的制度,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的通道。要进一步加大校长和后备干部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校长科学治校、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的水平。
最后是解决激励机制的问题。政府投入为主,多形式、多渠道,多层面建立义务教育激励机制。切实推进136名师工程,强化名师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农村教师工作津贴,各种评优、评先向农村教师倾斜,努力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4、以创新管理为基础,深化教育改革。
一是要理顺学校管理体制。按照“行政管理有限授权制,业务指导学区负责制,教育经费校材局管制,考核评估乡镇捆绑制”继续理顺学校管理体制。目前,中心校有职无权,履职无钱的现象不容忽视。要全力推进中心校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中心校与基点校、村小在人事、经费安排、行政管理、考核奖惩等方面的统一。可考虑将乡镇内规模较小或地域相近的基点校(法人学校)与中心校合并,以强并弱、以大兼小、以优扶弱,形成责任共负,资源共用、利益共享、荣辱共担的捆绑制机制。二是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建立和完善学校法人、校务公开、社会公示和民主管理制度。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以人文化、规范化和精细化为重点,强化学校内部管理。以健全竞争、激励和自我约束机制为重点,强化学校内部管理改革。三是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学校不得举办或变相举办重点学校。严禁分快慢班、实验班、强化班。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更加关注进城务工子女、家庭贫困学生、适龄残疾少年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入学问题,更加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更加重视学生巩固和辍学问题。做到“两开、两增、两减”,即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增加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增加课外活动时间和睡眠时间,减少课外作业量,减少考试次数。
5、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亮化质量效益。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是以德育为首位,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提高德育实效为目的,养成教育为基础,德育活动为载体,校园文化的打造为契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同时,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和突破口,扎实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二是突出“质量为本”,提升质量效益。以抓质量就是抓发展的意识,围绕课堂抓业务,围绕教学抓管理,围绕学科抓突破,围绕质量促发展。全力缩小各乡镇内教学质量差距,确保教学质量“校校提升,年年有进”。
总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一种理想境界,更是一种价傎取向;既是是一种发展目标、又是一种教育发展过程;既是教育发展的目的,更是一种促进教育发展的途径;既是政府的行为,又是学校和
第四篇:教育的均衡与公平感悟
正确认识教育的均衡与公平
——献给教育决策者
感言:教育是一个十分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它始终存在着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理论状态与实践状态的巨大差别,任何简单和片面都是应该防止和克服的。
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巩固、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迈向“大众教育”,人们更多地关注
教育的均衡与公平。然而,什么是教育的均衡与公平?如何实现教育的均衡与公平?却是应该而且必须弄清楚的。
举例言之,据说,我们扬州市今年有5.2398万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对他们而言,教育的均衡与公平,就是他们人人都有参加中考的“机会”,都有选择优质高中的“权利”。假设甲同学中考成绩是680分,乙同学中考成绩仅有480分,如果甲同学与乙同学都进入同一所优质高中就读,那恰恰是最大的不公平。可见,所谓的教育均衡与公平,重要的一点,是指受受教育的“机会”和受教育的“权利”的均衡与公平,绝对不是不同学力基础、能力水平和态度倾向的人都去接受同等要求的教育。
事实上,绝对的教育均衡与公平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一是因为不同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难使教育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均衡与公平。比如,经济发达地区教育与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二是同一区域内学校之间历史积淀、文化传统、师资质态、管理模式等存在较大差异,难使教育在同一时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均衡与公平。即使在极度推崇所谓民主、平等的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既有哈佛、剑桥这样的享誉全球的优质学校,也有难于维系、濒临倒闭的学校。三是受教育者之间的基础、态度、潜质等存在差异,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苛求所谓的均衡与公平。例如,初中升高中,有的同学就读普通高中可能是正确的选择,有的同学选择职业高中可能最为适合;有的同学读重点高中较好,有的同学读一般高中为宜。
尽管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均衡与公平,但是,均衡与公平作为教育的一个理想,作为教育追求的一种境界,我们还是要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去追求她,努力实现她。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去实现教育的均衡与公平。假如把优质资源的学校比作山峰,把薄弱学校比作沟壑,一种办法是将“沟壑”填与“山峰”齐平,而“共同富裕”。另一种办法则是削“峰”填“壑”,而“共同贫穷”。无庸赘言,正确的道路可想而知。但是,近年来,“实行名校教师、校长与薄弱学校教师、校长轮岗制度,以实现教育均衡与公平”的声音不绝于耳。这种声音,乍一听,好象很“公平”,似乎很“正义”,细一想,实在是违背教育发展规律的,是对教育有害而无益的,是万万要不得的!正确的道路应该有两条:一是政府加大投入,快速提升薄弱学校的硬件条件和师资质态及管理品质;二是建立优质资源学校和薄弱学校结对帮扶的长效机制。
第五篇:对教育公平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
文章标题:对教育公平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
一般认为,社会公平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教育公平是人发展起点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保障人民依法平等地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当前,在义务教育阶段实现教育公平的工作重点,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
育均衡发展
教育是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教育公平就实现不了社会平等。教育公平之所以成为当代世界各国制定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个中原因除了接受教育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外,教育还能够显著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增进社会公平。正因为如此,教育公平也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
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普及性”和“民主化”,即人人应该享受教育,也应该接受教育。接受教育是每一个人获得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它必然要求体现和注重人人平等。教育公平还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特征,这种本质特征首先体现在人们接受教育的机会均等和起点公平,即宪法意义上的“权利平等”,并且通过法律形式予以保障。尽管从客观上说,我们不可能排除社会个体之间存在的先天差异,但是后天的起点不公平则主要源于政府和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与教育政策选择。当前出现“上学难”、“上学贵”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公共教育资源分配和享有的不平等,而这一问题在义务教育阶段表现得尤为突出。
除了起点公平,义务教育还必须保障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过程公平。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教育公平的实现离不开教育资源的均衡、合理分配。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的一种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即不能把贫困地区、贫困学生的消费权利排除在外)。因此,公益性是义务教育作为公共产品的主要属性,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原则就在于教育机构之间和教育群体之间公平地分享资源,并最终落实到受教育者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的必要条件。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教育公平属于历史范畴,具有过程性和阶段性,实现教育公平同样是一个需要我们为之长期奋斗的历史过程。教育公平只能是相对公平,不可能绝对公平,其衡量标准只能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一致,因此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区域范围内评价教育公平才具有现实意义。另外,在坚持教育公平这一价值原则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现实中的教育差距,教育均衡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一个不断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防止这种差距过于悬殊,阻碍教育发展和社会公正。当前,教育公平首先要求体现义务教育阶段个体权利的平等。
湖北义务教育事业的现状与特点
从总体上看,湖北省义务教育发展还不够均衡,主要表现为区域不均衡、城乡不均衡和学校之间的不均衡。通常来讲,考量一个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状态均衡与否,可用不同指标进行描述。其中,分析公共教育财政经费的分配状况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从湖北来看,全省义务教育经费财政投入区域分配不均衡,主要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城市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的内部差异,基本上都大于城乡之间的差异。城市“窗口”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断扩大,成为“择校风”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乡镇中心学校与村办小学之间的办学条件差距不断扩大,导致村办小学的青年教师大量流失,留下“爷爷奶奶教小学”,村办小学日趋式微。分别以城市内部或农村内部的角度考察,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并不太大。但相对比较而言,义务教育资源的分配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种不均衡的义务教育资源分布现状,必然会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程度。
第二,多数市(州)的内部差异小于市(州)之间的差异,表明省内各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更为突出。从省内区域差异来看,2005年,全省小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的基尼系数分析结果显示,17个市(州)中小于或等于全省数值(0.34)的市(州)占67%;普通初中“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的基尼系数小于全省数值(0.35)的市(州)占75%。这一现象说明,大部分市(州)之间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差异大于市(州)内部差异。
与此同时,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公共投入水平同样存在着明显差距。从2005年我省财政拨款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来看(表1),农村小学生均投入水平低于全省平均值84元,农村初中生均投入水平低于全省平均值88元,若与城市、县镇学校生均投入水平相比,则差距更大。此外,从保障义务教育学校运转的“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比较来看(表2),农村小学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农村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