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育规划
蚌埠六中自2000年恢复办学以来,已经顺利地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规划,德育教育体系日趋完善,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养成教育、行为习惯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了进一步明确学校德育教育目标,通过德育教育来促进学校科学地发展,特制订学校德育工作第二个五年规划。
一、学校德育工作基本情况及分析
我校完成第一个五年规划后,学校德育工作体系日趋完善,形成了以教导处德育室为主导,以团委、保卫科、年级组长、班主任、思想品德课教师为主体的德育工作队伍,以德育工作研讨会、年级组工作会议、家长学校、班主任例会、学生会、学生社团、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等为依托,在日常规范教育、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科技创新教育等方面均取得一定成效,学校德育工作逐步规范。但也存在不足,德育教育激励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队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各部门的联系沟通需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需进一步强化。
二、学校德育工作发展的整体目标及目标体系
(一)整体目标:
文化导引、道德践行、德性培养
(二)基本原则:
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性化工作原则
要从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来设计规划我校的德育工作,工作中要学会“蹲下来看学生”,以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以培养合格人才为落脚点。
2.统筹兼顾、明确责任的原则
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工会、学生会、学生社团的积极能动性,在抓好学生德育工作的同时,做好教职员工的德育工作。教职员工的德育工作,主要由学校党支部统一安排实施;学生的德育工作,由学校德育室、团委、学生会、各年级团总支、学生社团、各班团支部共同管理实施。
3.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德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不能期望德育工作一蹴而就,必须把德育工作贯彻到我们整个工作日程中,要抓住重大事件以及重大纪念节日等关键时期,集中进行德育工作。
4.全程、全员和全方位育人的原则,继承与创新有机结合的原则。
(三)目标体系:
1.形成一支素质全面、信念坚定、品德高尚、业务精湛、心理健康的德育工作队伍;
2.形成健全的德育工作职能机构和完善的领导管理体制;
3.形成比较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
4.形成社会、学校相对稳定而规范的具有不同功能的德育教育基地;
5.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构建开放的学校德育工作新格局;
6.形成完整充实的德育内容、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和途径、比较完善的德育研究体系。
三、学校德育发展的实践措施
(一)六项建设工程
1.德育队伍建设工程;
2.德育制度和保障机制建设工程;
3.德育课程建设工程;
4.德育基地建设工程;
5.德育网络建设工程;
6.德育科研建设工程。
(二)八项教育任务
1.“八荣八耻”教育;
2.理想教育;
3.基础道德教育;
4.心理健康教育;
5.青春期教育;
6.民主法制教育;
7.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
8.环境保护教育。
(三)三项专题教育
1.深化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拟成立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完善心理辅导工作模式。
2.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
教育内容由单纯性生理知识教育向性心理、性伦理道德、性规范法制及性审美教育发展;教育途径从学校拓展到家庭、社会,并努力使家庭教育成为主渠道。
3.加强法制教育
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重视做好问题学生的帮教工作,开放校园网吧,开通网上绿色通道,引导学生健康上网。
(四)开展系列教育实践活动
1.文明从脚下起步主题教育
包括:以蚌埠市建设成果为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诚实守信为主要内容的文明修身活动;以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感恩教育活动;以勤俭节约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以爱护公物、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可持续发展主题教育。
2.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
按照国家教育部、宣传部有关规定,认真做好一年一度的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
3.开展“文明学校”创建活动
开展文明学校创建活动,提升学校综合素质和育人水平,深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到与学校特点相结合,与学校自身的文化传统相结合,与学校整体工作相结合,与社区文明建设相结合。
4.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做好学生社团组织管理工作
5.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创建省级乃至国家级绿色学校
(五)整合学校内外德育资源
学校拥有丰富的德育资源,如学科教育,思想政治课和班会课,班主任工作,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工作,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校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园环境建设,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
1.推进校本德育课程建设
提高德育工作的规范性、系统性、实效性,必须进行德育课程建设。思想政治课、班会课要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创新,青春期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保护教育、法制教育、远离“黄赌毒”教育、健康上网教育、国防教育要加大力度,这些都是德育课程的重要内容。
2.发挥班集体育人的重要作用
制定切实可行的集体和个人目标,教育学生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做好班集体组织机构建设工作,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导向,规范集体纪律,使班集体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
3.发挥团委、学生会作用
积极开展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教育学生学会热爱、学会认真、学会坚强,成才报国。
七年级:“迈好中学第一步”、“让心灵更美好”;
八年级:“迈好青春第一步”、“让思维更科学”;
九年级:“迈好理想第一步”、“让信念更坚定”。
4.整合社会教育资源
以参与文明城市建设活动为主线,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优秀影视剧,开展团队主题教育和体验活动、环境教育活动,办好家长学校,正确指导家庭教育,引导青少年开展维权活动等。
5.推进德育基地建设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陵园
◎劳动和社会实践基地:青少年素质拓展基地等
◎法制教育基地:市公安局宣教科、新城区交警支队
◎科普教育基地:市青少年科学宫
◎环境保护教育基地: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公司、市环保局宣教科等
6.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包括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校长研修班、德育骨干培训班,教育局和学校开设的班主任培训班等。
7.推进德育科研
为加强理论研究,推进德育创新,要重视理论学习,转变德育观念;要结合实践探索,推进德育模式创新;要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本,推进德育工作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四、学校德育发展的保障机制
构建整体有效的育人机制,应加强领导,调动和整合学校内外的一切教育力量、教育因素、教育资源,并从不同角度提供必要保障。
组织保障:在学校党支部、校长室的领导下,形成党、政、工、团(队)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要健全和稳定德育工作机构,提高工作实效性,队伍保障: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德育工作队伍。不断提高德育工作队伍的政策水平、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置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要求教师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努力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对学校、教师、学生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评优表彰制度;建立健全对学校、班级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评估制度和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努力实现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经费保障:逐步增加对德育的投入,设立专项德育经费,保障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时空保障:确保德育工作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的育人功能,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同时要把校内德育活动和学生的课余活动、校外活动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使德育工作延伸到社会、家庭,真实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结合的教育网络。
五、分阶段达成目标
第一年(2006.9-2007.8)为养成教育年。以管理育人为主导,着重抓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强化校训、校风教育,营造优良的校风。
第二年(2007.9-2008.8)为爱国爱校、巩固养成教育年。进一步强化校训、校风、班风教育,以做文明学生,创文明班级,建文明学校为主线,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树立爱国爱校、献身中华的思想。
第三年(2008.9-2009.8)为热爱科学教育年。着重进行学习目的、热爱科学和尊师重教的教育,培养新型的、亲密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风。
第四年(2009.9-2010.8)为理想教育年。通过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构建开放的学校德育工作新格局。
第五年(2010.9-2011.8)为全面升华年。在综合上述教育重点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健全人格和个性发展的教育,使学校形成独特的校风、学风和班风,使学生具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较高的思想素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使学校的德育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篇:德育规划
德育工作五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2017—2022年我校德育工作以三个面向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与领导;坚持以德育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机制创新为保障,以德育科研为突破口,以培养符合“四有”新人标准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总体要求,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确立远大志向、规范行为习惯、提高基本素质为主要任务,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和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具有基础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社会交往能力的新时代青少年为目标,以培养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客家特色文化为抓手,全面推进学校的德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工作目标:
(一)德育队伍建设目标
(2018学年第二学期开始长期实施)
1、打造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勤于育人,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的德育干部队伍,具体表现为:
⑴政治素养好。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教育思想端正。
⑵理念先进。认真学习德育工作的法规、文件及先进的管理经验,了解当前学校德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并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⑶专业能力强。精通教育学、心理学和学校管理理论,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指挥能力和科研能力。
⑷具有开拓精神。工作中勇挑重担,迎难而上,争创一流,使学校德育工作进入县先进行列。
2、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专业素养高,业务能力强,年龄梯次合理的德育骨干队伍,具体表现为:
⑴师德高尚。模范遵守师德规范,严格自律,率先垂范,热爱学生。
⑵理念先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指导学生健康成长。
⑶专业素养高。政治教师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实施育人;团队干部善于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开展系列主题教育;班主任热爱班级工作,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⑷业务能力强。具有较强的管理、组织、协调能力,政治教师、团队干部育人作用突出,班主任所带班级健康向上。
⑸年龄梯次合理。加强青年后备班主任的培养,建设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班主任队伍。
3、打造一支育人意识强,勤于育人,乐于育人的德育基础队伍,具体表现为:
⑴科任教师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育人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⑵行政人员将育人第一的思想自觉的落实在日常工作之中,形成全员育人的格局
(二)学生培养目标(2018学年下学期逐步铺开,2019学年初见成效)
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会创造、拥有健全的人格,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具体目标为:
1、热爱祖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能够正确的看待世界。
2、具有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价值取向,明是非,辨美丑,知荣辱。
3、拥有良好基础道德素养和较好的行为习惯,遵纪守法,举止文明,诚实守信,关心他人,热爱集体。
4、乐群善交,与他(她)人和谐相处,互尊互敬,共同进步,并初步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5、能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收集、归纳、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参与、合作、实践的能力不断增强。
6、热爱体育运动,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并在活动中感受成功,享受快乐。
7、拥有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能够正确的感受美、欣赏美。
8、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积极掌握劳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明显增强。
9、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个性心理,乐观、自信,积极向上,勇于挑战,勤于实践。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自我反思,自我调控的能力,并能够做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选择,自我发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体现出较强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
10、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客家文化有关知识背景。
(三)校园文化建设目标(2018学年下学期全面铺开,2019年初见成效)
构建以师生为主体,具有时代特征、健康向上的主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形成具有学校客家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
1、校园环境建设,校内陈设与布置,绿化美化工作等,进一步突出艺术性、观赏性和教育性,具有较强的传统文化、客家文化气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师生的观念与行为。
2、完善校风、学风、教风、校训、校歌等,并加大宣传力度,让校园文化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愿景。
3、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深受学生喜爱,并形成系列。
4、富有人文情怀的学校制度文化,引领学生自主发展,健康成长,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愿望的融合,使校园充满和谐。
(四)德育网络建设目标(2018学年下学期开始创建,2019年初步形成)家长学校办学质量及家长教子水平不断提高。社区共建、军校共建、法制共建、文化共建、综合实践五大工程稳步推进,校外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为学校育人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与服务。
(五)德育科研目标(2018学年下学期开始布置,2019年力争有一个课题顺利结题)
在德育科研工作十分薄弱的前提下,开展德育科研知识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德育科研水平,指导教师做好德育科研课题的选题、论证、立项工作,并通过研究力争取得阶段性成果,力争有德育科研方面论文和课题获奖。
(六)学校德育特色创建目标(2018学年下学期开展体验,2019年学生对特色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结合本校客家文化特色,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创建“主体参与——自我体验型”德育模式,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领学生在多样化的活动中进行探索、体验、感悟和建构,锻造学生的人格,美化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培养学生主体的、独立自主的、积极主动的道德素质与能力,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实现由教化向内化的转变,促学生自由、和谐、健康、全面的发展。
(七)德育机制建设目标。(2018学年下学期开始探索,2019年形成完善机制)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坚持机制创新,逐步建立一套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并具有较强导向性、科学性的北中德育制度体系,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稳步发展提供保障。
三、学校德育当前存在问题
1、德育途径单一
主要依靠行政领导、班主任的日常管理。科任教师基本只注重文化知识的教授,没有将育人真正落实在课堂上。绝大多数德育课堂都仅仅是在走形式,学校、班主任讲的太多,管得太多,没能让学生去参与、体验。从而导致效果不佳。
2、德育体系没有形成常规化
德育处缺乏一套科学、完整的指导思想。各年级的教育重心没有得以凸显,平时的很多德育主题教育没有形成常规化。总体感觉比较混乱。
3、德育管理队伍素质相对滞后
绝大多数班主任都没有一套完整、科学的班级管理理念。基本上都只是机械的按照德育处和其他部门的日常安排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有时候就连最基本的管理任务都无法完成。
4、家校互动名存实亡
没有规范的建立起班级、年级家委会。并且校级家长委员会依然是停留在形式上,基本上没能发挥家长对学校的监督和帮助作用。家委会会议也没能定期举行。
5、心理健康教育不规范,效果不明显。由于学校缺乏专业的心理师资力量,而挂靠班级的心理教师有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导致心理课程基本处于瘫痪的状态。此外,孤儿、、单亲子女等问题家庭逐渐增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严重缺失,导致孩子的自理、自立和抗压、抗挫折的能力较差,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三、主要措施:(2018学年下学期开始铺开,2019年形成常规)
(一)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与领导
充分发挥德育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针对学校德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全面反思、调研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科学规划,认真研究改进问题的新方法、新举措,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引领学校德育工作健康发展。目前,针对德育领导小组现状,提出如下四项具体要求:
1、加强学习。德育领导小组成员采取集中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带头学习德育工作的法规、文件、德育理论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使领导小组的每一位成员能够全面了解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以及成功的管理经验与方法,从而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育人水平。
2、加强研究。围绕学校德育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科研课题,积极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并且每学年完成一篇高质量的德育科研论文。
3、加强管理。德育领导小组成员要树立效能意识,全面、认真、细致地抓好计划的落实及常规工作的布置、检查、评估、反馈等工作环节,强化过程并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4、加强作风建设。德育领导小组的每位成员要做到严格自律、率先垂范、雷厉风行,并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经常性的深入学生、深入教师,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听取意见,改进工作,用自身的言行启迪学生,带动教师,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德育队伍建设措施
1、组织教师深入开展德育法规、文件、理论、典型经验的学习活动,帮助广大教师牢固树立先进的育人理念,掌握科学的育人方法。同时,要大力营造全员参与的德育模式。
2、大力推进班主任队伍建设。
⑴有计划的开展班主任培训活动。通过学习、培训,帮助班主任树立全面、科学的育人观,掌握班级管理工作的理论与方法,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育人水平,促班主任专业发展,实现班主任工作由“管”向“育”的转变。
⑵提高班主任工作技能。举办主题活动设计、主题班会、养成教育、班级环境管理、班风建设等班级常规工作达标创优活动,从而达到交流提高,优化工作之目的。通过举办班主任能力大赛、示范课和班会课比赛,将先进的班级管理模式在全校铺开。
⑶加强班主任工作的检查与指导。
一是德育处、年级组在深入调研,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要对班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班主任提出建设性意见,促其改进。二是继续坚持班级工作的抽查、随访制度,坚持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对班主任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并不断推出班主任工作的典型。
⑷由德育领导小组牵头,成立班主任工作研究会,通过研究不断解决班主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班级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与服务。
⑸加强班主任后备力量的培养,认真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市区组织的班主任培训活动。并在校内举办专题培训等方法,使青年教师能够顺利适应班主任工作,让班主任队伍始终充满活力。
2、加强政治教师、团队干部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他的育人优势,指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其健康成长。
3、有计划的开展行政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广大行政人员的育人意识、服务意识,将育人第一的思想落实在日常工作之中。
4、建立“优秀班主任”、“育人模范”、“师德之星”的评选表彰机制,调动广大教师从事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学生培养措施(2018学年下学期开始铺开,2019年形成常规)
1、确立德育教育核心内容。结合我校特色文化,初一级重点培养学生“讲规则、守规矩” 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初二级重点培养学生“知恩图报”的感恩教育。初三级学生重点培养“做栋梁之才”的前途理想教育。
2、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
⑴充分利用学校德育阵地,开展系列教育活动。通过读传统美德故事;摘抄传统美德格言;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⑵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重要人物、事件纪念日及每年9月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开展民族精神主题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美德及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⑶充分发挥课堂主题渠道的育人作用,开展“诵名诗、读名著、赏名曲、学名人”活动,让学生感悟精典,汲取营养,提升人文素养。
⑷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阅读爱国主义书籍;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唱爱国主义歌曲;举办主题征文、知识竞赛、手抄报征集、专题讨论等活动,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入脑入心。
2、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⑴围绕“八荣八耻”召开主题班会,举办专题讨论活动,帮助学生分清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荣拒耻。
⑵结合学校及班级实际,开展校园“八荣八耻”的征集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参与,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进不足,并逐步树立带有共性的主流价值观。⑶举办荣辱观教育征文、专题板报评比等活动,创设浓郁的荣辱观教育氛围。
⑷围绕荣辱观教育,开展校园“道德之星”评选活动。
3、深入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
(1)积极营造文明礼仪教育氛围。开展“不文明行为摆、查、找”;“寻找身边的道德细节”以及“我是文明北中人”征文演讲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学会自律,自觉远离违规、违纪以及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树立北中学生良好的形象。
⑶深化“中学生十个文明形象”养成教育活动,通过外出参观、观看体育比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宣传礼仪、践行礼仪,展示北中学生的风采。
⑷举办“文明使者”、“文明礼仪示范班”的评选表彰活动,鼓励学生争做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实践者和示范者。
4、贯彻落实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⑴全体教师在认真学习《北中学生操行评估方案》,明确学校对学生要求的基础上,统一标准,统一要求,步调一致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加以落实。
⑵依据《北市中学操行评估方案》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突出抓好四个“规范”——规范语言;规范课间行为;规范校外行为;规范学习行为。
⑶组织学生开展“守则、规范、校规、校纪”学习、达标竞赛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⑷举办“我与规范”征文、讨论、主题班会系列教育活动,强化学生的遵规守纪意识。
⑸各班在结合《北市中学学生操行评估方案》 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学生意见,由学生自主制定班级公约
⑹充分发挥“学生思想品德评定”的评价、导向、教育功能,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并逐步养成遵规守纪的良好习惯。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⑴在加强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的同时,完成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工作。
⑵继续贯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上好心理课,大力普及心理知识。
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指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与同学、教师、家长主动沟通和谐相处,并能正确处理好男女生交往问题,分清友情与爱情。
⑷运用心理学及脑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⑸用好心理信箱,及时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有效的化解学生冲动行为,指导学生学会不良情绪的调控,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6)通过调查摸底,将心理健康存在隐患的学生档案建立起来,并安排具备心理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对她们进行帮扶和跟踪。
6、加强学生的安全、法制教育,确保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
⑴强化安全法制教育工作的落实。坚持安全、法制教育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做到每月不少于两次,节假日、重大活动前要强化,并有详细的措施、要求和教育记录。
⑵加强后进生的转化,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稳定。
⑶利用安全教育课、校园广播、橱窗、板报、主题班会、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普及安全法制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
⑷针对突发事件,举办安全疏散演练活动,帮助学生掌握逃生方法,提高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5)成立学生安全隐患排查小组。各班挑选一至两名认真负责的同学,经常性的对学校内外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及时将情况反馈。
四)校园文化建设措施(2018学年下学期开始铺开,2019年形成常规)
1、挖掘校训、校歌、校风、教风、学风的育人作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2、加强班风、班集体建设,通过教育引导,活动创建,榜样示范等多种形式,逐步确立“健康向上、团结互助、热爱集体、刻苦求知”的班级文化。
3、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宣传工作。办好校园广播、橱窗、板报以及学生刊物,广泛开展时事政策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双规教育,传播先进思想和主流文化。
4、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办好体艺节、合唱节、科技节、读书节等深受学生喜欢的节日,通过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兴趣与爱好。
5、通过创建学生社团,开发校本课程。在团委的组织下,由学生自主创建各种形式多样的社团,例如文学社、舞蹈队、篮球队、排球队、象棋社等。力争做到“每人都参与至少一个社团” 局面,而且学校在选定社团领导人之后,将社团的自主管理权下放给学生。以此形成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5、继续贯彻落实学校《班级环境建设标准》,积极开展班级环境建设示范班的班级建活动,使班级环境、校园环境更加优美整洁。
6、推进学校网站建设工作,不断充实网站内容,充分发挥网站在育人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五)德育网络建设措施(2018学年下学期开始铺开,2019年形成常规)
1、办好家长学校。
(1)成立班级、年级、校级家长会。
(2)每学年开学初,通过家长会、家教知识讲座,下发学习材料、经验交流等方式,宣传普及家教知识,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不断提高家长培训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⑶深入开展学习型家庭的创建活动,强化家长的学习意识,提高家长的人文素养,创建浓郁的家庭育人氛围。
⑷开展家教征文、教子好家长评选活动,推广成功的家教经验。
2、创建学校社会教育协作体系,广泛开展共建活动,积极争取辖区单位的支持,使社区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学校育人提供服务。
3、依托校外教育资源,有计划的开展校外教育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融入社会,并在活动的参与、体验中提升素养。
(六)德育科研措施(2018学年下学期开始布置,2019年有课题结题)
1、加强德育科研的组织与领导,建立德育科研专家指导组,统筹规划学校德育科研工作。
2、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教师科研知识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3、指导教师完成德育科研课题的选题,论证、立项及研究工作。
4、建立科研成果展示及论文评选、交流制度,大力推广最新的研究成果,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七)德育机制建设措施
(2018学年下学期开始制定,2019年逐步完善并形成常规)
1、将教师育人工作情况,列为教师考核、评优、评先、职评、晋级的重要指标,促全员育人格局的形成。
2、完善班主任聘用、培养、考核奖励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的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和主动性。
3、逐步建立学生道德发展状况和班级工作情况监控评估制度,对学生发展和班主任工作做出科学评价。北市中学德育处2017、12
第三篇:德育规划
学校德育工作规划及措施
发展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办人民满意学校”为宗旨,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积极探索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规律。以“生活德育”为载体,以“活动德育”为特色,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努力构建具有龙苑特色的德育教育新格局。着力建设一支思想品德高、业务水平硬的德育骨干队伍,不断提升学校的育人水平。
发展策略
1.不断充实德育教育内容
(1)进一步优化行为规范教育
认真贯彻落实《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一步完善管理学生、评价学生的各项制度,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鸣皋一中行为规范培养目标及训练措施》,强化以文明习惯为重点的养成教育,引导学生由被动心态内化为自觉意识,实现知与行的统一。加强校纪校风建设,继续抓好学生仪容仪表、文明礼貌、校园卫生等常规管理工作,加强班级管理工作,争取优秀班级达50%。继续确保无差班、乱班出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2).积极开展诚信和感恩系列教育
树立诚信立校、诚信立教、诚信育人的思想,通过“创诚信校园”、“当诚信少年”等形式,使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内容,懂得诚信是立身之本,培养学生诚实待人、守时守信的优良品质,形成以重信、守信为荣的良好校园氛围。大力开展感恩教育,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社会,培养学生珍爱真情、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自觉养成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行为习惯。
(3).继续深化《两纲》教育
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搞好学生自救自护演练和火灾逃生演练工作,增强安全自护自救能力。加强法律普及教育,针对性地加强法制教育,通过举办讲座、组织参观、开设模拟法庭以及案例分析、法律宣传、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及守法的法制意识;加强禁毒和网络防范教育,杜绝学生犯罪现象发生,继续保持我校学生犯罪率为零的目标;每学期聘请法制副校长做好指导学校的法制教育。加强学生不良行为的纠偏工作,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课,充分利用现有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开展经常性心理辅导活动,为学生个人和团体提供咨询、辅导服务,了解学生心理状况,解除学生心理障碍,引导学生学会心理调节。结合重大节假日、纪念日,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结合“中华民俗传统节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2.进一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健全科学、高效的德育工作网络,追求德育工作整体性和全员目标。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整体化德育网络,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家庭、社会各方参与德育的工作格局,营造更加有效的全社会关心的育人环境和氛围。
(2)加强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培训,制定班主任梯度培训计划,开展班主任的师德、师能、心理辅导等培训。根据班主任工作的年限,开展相应的基本技能培训、常规培训和提升培训。对于优秀的班主任,积极为其搭建平台,评选学校优秀班主任,积极推荐他们参与上级组织的各项评优活动。
(3)不断完善学校德育管理制度。对现有制度进行梳理,补充或重新修订。完善班主任工作条例、家长学校制度、班主任家访制度,班级考评制度等。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改进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办法、班主任工作奖惩制度、学生干部任职考核等德育评价机制,使之更加科学,容易操作。
3、创新德育教育的途径方法
(1)努力探索课堂教育中德教融合的途径
鼓励教师以教研组为群体开展学科领域内道德品质和情感、意志培养等研究。强调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结合“二期课改”精神,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不同学科的德育内容渗透,梳理教材中的显性和隐性德育材料,将课堂作为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实施的主阵地;开展专题活动,以公开课展示、主题活动展示的形式,提高教师实施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研修能力。
(2).逐步开发德育课程
结合我校已有的民俗节庆教育成果,结合“中华民俗传统节庆”的分年级教育菜单,开展“四节”,即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活动,逐步形成校本课程。
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道德行为形成特点,积极开发相适应的道德伦理课程、行为修养课程、社会实践课程。
4.积极优化德育环境
在物质层面上,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注重美丽校园的熏陶,继续发掘利用校园景点的育人因素,发挥教学楼内格言、墙体版面的育人功能,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楼内的德育设施,力图给学生以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营造浓郁的德育氛围。注重班级环境的润泽,进一步开展“班级文化”的创建活动,积极鼓励学生爱惜和维护学习的良好环境,发挥想象和创意,将自己的班级建成一个温馨、优美、洁净的家。
制度层面,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使校园活动规范化、多样化。学校将进一步建立完善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演讲比赛、文艺活动、学生社团、沙龙组织等校园文化活动的规章制度。
文化层面,营造“涵养须用敬,格物在于诚”的校风;努力发扬“一身正气、为人师表”的师风;努力倡导“勤学善问、博学笃行”的学风。形成“对人讲真诚、对己讲自尊、对事讲责任、对社会讲奉献”的育人氛围。
5.进一步推动家校互动
努力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继续完善家长学校制度。鼓励家长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充分利用校讯通的有利平台,建立畅通的家校联系网络,加强网上家校互动平台的建设。帮助家长了解教育的新动态,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正向合力,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长会、家庭访问等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沟通情况、相互配合,及时发现学生思想变化情况,共同做好学生的道德教育。
6.分年段目标
2012:梳理、完善各类德育工作制度和评估体系,建设二支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学生队伍),完善三级检查机制(班级、年级、团队和政教)。40%左右的班级达到校行为规范示范班的标准与要求。在起始年级中首先试点德育课程,继续构建德育课程体系的框架。通过构建,完善各种德育机制、营造德育环境,提供德育课程实施的保障,使学生的思想素质在现有基础上得到初步提高。
2013:对各种制度进行整理和分类,组建学校德育工作制度和评估网络。开展各类班主任培训,为班主任成长搭建平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班主任培训制度。学生自主管理的三级检查制度,初步发挥作用。50%左右的班级达到校行为规范示范班的标准与要求。继续在各年级深入开展德育课程。通过构建,完善各种德育机制、营造德育环境,提供德育课程实施的保障,使学生的思想素质在现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高。
2014:建成比较健全的德育工作机制,德育管理网络畅通,力争使班主任培训上一个台阶。学生具有较强的行为规范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争取校行为规范优秀班
级达50%,继续确保无差班、乱班出现。
第四篇:德育规划
东滩头小学德育工作规划
2012—2015
一、我校德育工作现状分析
(一)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基本情况: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学德育面临了新的价值观念的挑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价值观背景下的思想、文化大量涌入,对我国长期传承的主流价值观念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信息网络化,多元的价值、文化、思潮等,与传统的学校德育形成了剧烈的碰撞。这三大因素都给少年儿童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良好的道德发展以及小学德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
(二)学校德育工作的优势
1.有一个团结、民主、奋进、务实的学校领导班子。班子成员敬业勤政,开拓进取,具有较强的决策能力、协调能力,知人善任;富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改革精神;年龄结构、专业结构、能力结构合理。
2.有一支爱岗敬业、凝聚力强的教师及辅导员队伍。全校在职教职工16人,小学高级职称以上教师14人,小学一级教师2人。教师中有本科学历的5人,有大专学历的11人。大多数的辅导员通过了市级教育教育机关主办的德育工作、心理健康、班主任工作等专业的教师培训。
3.学校德育工作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模式。成立了由校长统一领导下的德育管理体系,制定了一系列的岗位职责和规章制度,工作目 1
标明确,人员职责分明。
(三)学校德育工作的弱势:
1.教师的服务意识还不够到位。面对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教师们应该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主动承担教育教学任务,勇挑重担。
2.学校还应继续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使之系统化、科学化。近年来,学校德育的工作重点逐渐转移到特色教育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主要由学生自主负责监督,这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但由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部分学生自主的工作方法及服务意识不到位,对学生的文明习惯的督促和检查力度还不够。学校各部门及全体教职工都应重视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关心、指导和督促。
3.学校心理教育方面师资力量薄弱,未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现代心理教育基础设施。心理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环境,并掌握在自身发展中不断优化心理状态的能力。由于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学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承受了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压力,因此学校心理教育应该列入德育工作的范畴之中,但学校受过专业心理咨询培训的教师较少。我们将努力去做。
二、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刻领会教育方针的内涵和要求,加强德育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持续发展服务。
总体目标:通过新颖活泼、富有时代气息的德育方法、手段,对各年级学生进行系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劳动和艰苦
奋斗、民主和法制、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等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个性鲜明、乐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现代小学生,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健身、发展特长”。建立科学的纵横有序的德育网络,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体制,培养一支教书育人的德育骨干队伍,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的规章制度。
具体目标:德育管理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网络化。德育教育回归学生现实生活,以基础文明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的小公民。积极开展符合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工作,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德育工作特色鲜明,在全镇范围内推广或交流。
三、德育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一)注重发挥两条重要途径的作用。
一是充分发挥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班会等的主渠道作用,充分挖掘德育课程资源,将课程学习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陶冶情操紧密结合起来。
二是发挥各学科的德育功能,注意挖掘本学科中的德育资源,在教学中注意有意识地渗透德育,针对学生实际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整体目标,发挥德育的间接性、渗透性优势,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德育作用。每位教师都要充分认识到良好的综合素质对智育产生的强大的推动作用,自觉开展德育工作,主动与班主任沟通,寻求教育契机,教育好每个学生。
(二)认真抓好三个重点管理
一是抓好以文明守纪为中心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要用制度规范学生的上课、作业、劳动、卫生、锻炼、文明礼仪等。认真落实值日、值周、升旗、广播制度,发挥其督促、管理、自我管理和自主教育作用。完善评价制度,做好量化考核工作。
二是抓好时机,坚持正面教育。提倡善诱会导,把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各项专题教育结合起来,形成系列,强化渗透。运用各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结合科学纪念日,开展“科普周科技日、植树节、环境日、爱眼日、节水日、禁毒日”等科普主题活动。
三是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和现代健康观出发,针对各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搞好咨询室的规范化建设,有计划地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辟心理健康宣传栏,设立心理健康咨询,解决学生在学习、交友、家庭中的种种心理问题。加快心理辅导骨干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建设。对个别有异常心理现象的学生要定期“会诊”,跟踪辅导,使学生整体呈现出健康向上的心理态势。
(三)着力建设二个窗口形象
一是校园环境、校园设施和校园文化。要加强校园整体的绿化、美化,使之成为审美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生动教材。要加强“三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和“三种文化”(办公室文化、教室文化、活动场所文化)建设,力求形成浓郁的现代校园文化氛围,铸就学生的现代气质,陶冶学生的美化情操。以德育隐性课程达到心理建构、导向陶冶、规范约束、群体凝聚、社会辐射的校园文化的功能。
二是内部管理。内部管理只要抓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的基础,我们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从学生入学开始,我们就注意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训练,针对不同年龄有所侧重。如:低年级以“不说谎话”、“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捡东西要还”为主;中年级以“不隐瞒错误”、“不要不懂装懂”、“不贪小便宜”为主;高年级则以“不弄虚作假”、“不揽工瞒过”、“与人相处讲信用”为主。我们本着低起点,重落实来落实学生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培养学生微笑待人、每天为父母做事、主动打招呼、规章办事、说了就要努力做到、用好每一分钱、集体的事一起干、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等良好道德习惯。
二〇一二年八月
第五篇:德育三年规划
布隆乡九年一贯学校德育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2017学年~2019学年)
一、现状分析
学校有一支爱岗敬业、凝聚力强的教师和辅导员队伍。教师的平均年龄相对较轻,并且富有朝气,能为人师表。学校德育教师队伍有着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
1、学校德育工作的优势分析
有一批献身德育工作的优秀师资队伍,具有一定的实践以验和理论水平,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团队工作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管理模式,连年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被评为县优秀级,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打造学校德育工作,为有效实现德育生活化,我校充分依托家长学校,积极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如:家长学校讲座活动、德育与法制副校长教育实践活动等等,初步形成了全社会都来关注未成年人教育的良好态势。
2、学校德育工作的劣势分析
学校德育工作的制度健全,但考核的力度不够;任务布置多但校级领导指导督查的力度不够;各类活动多但系列化程度不够;全员教育的意识不够到位。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存在“三不够”:教材开发的力度不够,教育深度不够,规范评比的力度不够。前两个不够主要是师资队伍的建设还不够到位,后一个不够,主要是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但由于学生所在班级班主任配合力度不够,致使部分学生的工作方法和服务意识不到位。心理健康教育严重缺失。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环境,并掌握在自身发展中不断优化心理状态的能力。由于现代化的社会的复杂性,学生在相当程度上承受了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压力,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综上分析,学校德育工作的强化迫在眉睫。为此,我们根据上级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特制定此三年发展规划。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针对当前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基本理念
我校德育工作首先树立“树人先树德”的管理方针,将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首位。以改革为突破,以创新为动力,以活动为载体,以实践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生命,通过“养成教育正行为、美化环境造氛围、德育实践增活力、兴趣活动创特色、家校共建拓空间”等德育工作途径,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逐步形成了“育德入心,成德于行”的德育工作特色。
四、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经过三年左右时间的努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德育工作,进一步落实教育、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的德育职能,初步形成德育管理顺畅、德育队伍精良、德育方法创新、德育途径广泛、德育资源优化的工作局面,打造平安校园、示范家长学校、德育特色校园、文明校园,营造积极、创新、共生的德育氛围,整体构建有特色的、具有人本化、生活化、科学化的德育工作体系。
具体目标:
1、德育组织网络化。三年内,巩固并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经常性组织中小学生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形成学校为主渠道、社会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以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校外阵地等丰富、拓展、、多样地开展教育活动。
2、德育队伍专业化。争取三年内,力求90%以上的班主任参加新的培训,鼓励和引导教师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的心理健康培训,通力举办校级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训。
3、德育评价科学化。力争在三年内,修订和完善学生操行评定、班主任绩效考核、德育学科评价和学校德育工作评估四项德育评价机制。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学生成长记录袋,充分发挥它的评价和激励功效。
五、特色活动
(一)“育德入心”活动
1、系列爱国教育。进一步规范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内容以,做到学期有计划,周周有主题。要充分发挥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德育基地、宣传橱窗等阵地的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广泛开展“中国梦”学习教育,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管理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
2、塑造爱心教育。大力弘扬典型先进事迹,大力开展“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教育活动,广泛开展争当“五好少年”“五好小公民”“美德少年”展评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心,倡导崇尚文明、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的社会新风尚。
(二)“成德于行”活动
1、深化专题教育活动。
(1)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目前,我校的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已初步达成制度化、系列化,所欠缺的是实效化和深度化。为此,在未来三年内,我们准备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遵循习惯养成的客观规律,从“教育、训练、强化”入手,阶段性的、有步骤地、有序列地开展日常训练活动。新学期开学第一天,集中开展法制第一课教育活动。二是为使养成教育向纵深发展,利用主题教育、养成训练、道德实践三种养成方式,广泛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每年确定一个主题,每季开展一大活动,每月突出一种品德,引导未成年人以知善行善为切入点,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修身律己、择仁处善、自强厚德,从小做好事、当好人。三是广泛开展“学雷锋”道德实践活动,大力推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持续开展“五好小公民”评选活动、“美德少年”评选表彰活动,开展“学习美德少年,做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2)加强法制教育。继续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通过法制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师生演讲、参观展览等途径,对学生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重点的法制教育系列活动,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3)强化“五自”教育。“五自”(自主、自理、自护、自强、自律)是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要充分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调动他们积极向上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竞赛意识,要积极且有针对性地讲解、示范、实践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
2、深入开展未成年人社会实践行动。加快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种植园,有效整合思想道德建设的种类资源。遵循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每年组织开展文化艺术、体育健身、科技体验、自护教育、社会实践等系列活动组织开展 “我过年、我爱您、我运动、我成长”等主题活动。
3、完善自我管理体制。在班级层面,完善班级规章制度;在年级层面,建立学生行为规范值勤制度、年级组长谈话制度和学生家长会制度;在学校层面,进一步加强在德育办指导下的学生会每周值勤制度、班级卫生检查制度、行为习惯评比制度。
六、工作措施
(一)队伍建设
1、德育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德育工作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学校德育办负责具体实施,其他各科室协同配合。三年内,所有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至少接受一次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专题培训。
2、班主任、团队干部、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配齐配足德育工作队伍,加大教师培训投入,确保学校德育工作正常运行;二是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德育工作者的理论水平。通过举办班主任系列讲座、参加上级组织的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和班主任的各项培训、结合自身实际,设计开展形式多样的主体性实践活动,进行交流、观摩、展示和评比,提高德育工作者设计和开展主体性实践教育活动的能力;
(二)基地建设
建设和开辟德育教育基地,逐步建立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校内德育基地”等板块横向交织、互促互动。具体目标是:
1、建设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主要是革命烈士等在中国社会变革中有重大影响的故事,缅怀革命先烈,忆史铭志,使学生们亲身体验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以及人民对英雄的拥护与爱戴。
2、建设其他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使其在各自兴趣范围内多参加各类社团有读书兴趣的可以参加书社、有表演兴趣的可以参加演艺社等。各社团由学生自发成立,制定相关社团规章制度等,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又可以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
3、扎实开展“小手拉大手”进家庭活动,加强和规范家长学校建设管理。积极参与 “千师进万家”、“家校互动”等活动。积极组织创建“示范家长学校”。
(三)课程建设
学校在对德育工作课程化进行梳理的过程中,按照学生的认知层面,行为层面,结合渗透教育,活动课程,使学生上升到自觉地知行统一的层面。
1、滋养文化环境。创设学校有内涵的文化情境,它以一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独特方式,成为内化学生思想品行的中介,强调更多的是实施不自觉、无意识、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①校园文化孕育。今后三年,我校将着重构建文化特色:一是精神文化,包括校训文化、班训文化、学风文化等;二是环境文化,包括教室文化、楼道文化、餐厅文化、厕所文化等;这些是对学校办学积淀的深层次挖掘。三是专用室文化,包括心理健康咨询室等。学校通过教师、学生的交互作用,融合先进思想道德、优秀传统文化和校本教育资源,体现人文关怀,努力培育特色鲜明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真正实现文化育人。
②文化建设课程。学科课程以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开展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主要特征的活动课程,主要内容有:一是班级特色活动,包括值周班、班徽设计等;二是学校节庆活动,包括艺术节、读书日、运动会等。
2、渗透德育教育。包括两大类,一是国家课程体系中的品德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课,二是渗透性德育课程。新课程每个学科的三维教学目标中除了要准确把握本学科教学中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方面的目标,还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这是德育教育的最好素材。因此,学校要求任课教师在承担知识传承的同时必须承担起德育任务,要深入挖掘学科内在的德育因素,每节课都要确立“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并积极创设适合学生的德育教育情境,将德育目标落到实处: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的课程,应特别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科学学习领域的课程,要重视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艺体类课程中,应注意加强审美情趣的陶冶、毅力意志的磨练和完善人格的培养。
3、丰富活动课程。
①常规德育活动课程。常规性德育活动的开展形式相对固定,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逐步落实学校德育内容的最佳途径。每周的团队队活动课、每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每学年两次的法制教育课等都是每个学生必须参与的学校常规性活动。长期以来,学校已经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活动机制,并将这些活动直接纳入课程管理,以课程的规范来实施这些常规性德育活动。
②社团课程。目前,学校的社团由教导处总负责,对社团的建立、活动开展和评价相应实施三级管理,每个社团的指导教师由学校教师或专业人员担任,学校要求学生每人至少参加一个社团的活动,社员的评价由指导教师完成。
(四)环境建设
校园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要努力净化、美化校园环境,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
1、精心布置校园环境。充分利用可利用的空间,精心设计,突出人文、和谐等主题,让每一棵花草、每一面墙壁、每一处场所,都能发挥育人和熏陶功能,以进一步改进学校的环境,努力创建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拓展知识,开阔眼界,启迪智慧,陶冶情操。
2、在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更重视校园环境的净化,时时保持整洁并有良好的秩序环境;地面无纸屑杂物和烟蒂痰迹,无球印脚印,无乱涂乱刻乱贴;自行车和其他类型车辆及物品停放、堆放规范整齐。做到以优美的校园环境熏陶每一个师生的心灵。
3、搞好班级文化环境建设:各班教室张贴物既有统一标准,又充分张扬个性,形成有个性、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育人环境,办好班级黑板报、红领巾角等阵地;在班级环境建设中体现学生全员参与的主体意识。
4、继续办好红领巾广播,使枯燥的午间因广播而生动、美丽起来,并以高质量的节目丰富师生课余生活,陶冶师生情操。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文体、娱乐活动,学术、科技活动,形成丰富多彩、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
(五)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工作持续深入推进的重要保证。今后三年,我们将建立健全以下规章制度:一是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工作年报制度。通过实行德育工作年报制度,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发现典型,提出下一年的工作措施,逐步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建立健全学校德育评估制度。要把德育工作评估结果作为考核领导、班主任、团队辅导员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作为干部、教师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三是建立德育工作激励制度。对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个人定期进行表彰奖励,并在制度建设上形成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奖励制度;四是建立德育队伍培养培训制度。抓好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是关键。学校德育干部、班主任、品德课教师这三支队伍,是学校德育工作队伍的主体。要建立学生德育专职队伍县、校二级培训机制,将德育工作队伍培训纳入教育全员培训计划,科学制定和完善培养培训规划,深化岗前培训、课程培训和在职培训,实现培训的经常化、规范化,努力提高德育工作者的业务能力。五是建立德育保障制度。要重视硬件建设,为开展德育工作提供必要的场所和设备,不断改善条件。
布隆乡九年一贯学校 2017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