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政府报告解读之教育篇(大全)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教育热点
“今年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也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我们要恪尽职守、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决不懈怠,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这样说道,在报告中他从经济增长、民生保障、民企发展等多个方面提出了2012年中国经济的主要预期目标,他在谈及教育资源整合时特别强调到“经过2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面实现‘两基’目标。” 全面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这短短的一句话,意味着经过25年的努力,普及义务教育这项关系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艰巨任务终于完成了。在中国当代教育发展史上,这堪称又一个里程碑。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那么义务教育就是基础中的基础。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已经证明,越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进入现代化的时间就越早、速度就越快。18世纪普鲁士的崛起,19世纪日本的崛起,20世纪美国的崛起,都说明:大国崛起,教育先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底子薄、人口多的发展中大国而言,普及义务教育不仅仅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基础和人才保障,更是体现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的重要指标。因此,近年党和政府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终于啃下“两基”这个硬骨头。但是,“两基”全面实现之后,实施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不能有丝毫松懈。特别是实现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这意味着教育资源建设投资将首次实现占GDP比例4%,而这一指标也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但由于我国GDP增长迅速、财政收入占GDP较低等多种原因,这一目标未能如期实现。近年来,这一比例不断上升,2010年达到3.66%。中央财政已编制预算,紧接着就要看地方政府如何配套落实了。地方财政能否作出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教育经费投入能否把好钢都用到刀刃上?„„这些,都是“两基”实现之后的百姓关切。当前,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使得择校热愈演愈烈,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就谈不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两基”全面实现后,提高教育质量无疑将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重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虽然已经有了时间表和路线图,但不论是初步均衡还是基本均衡,都面临着教育理念创新、利益格局调整、人事制度改革等诸多现实问题。能否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使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择校热、择校难,人们正以热切的目光期待着。所以我们一定要在接下来的另一个五年计划中很好的完成这项利国利民的强国政策。给广大人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做到中央与地方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真正做到中央领导地方,地方配合中央,确保中央的政策能够转达到地方,地方政府能够正确贯彻中央政策,从而防止地方出现“挤出效应”,即中央多投资一点,地方就少投资一点,总体依然未增。所以教育经费要突出保障重点,加强薄弱环节,提高使用效益。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逐步 1
解决考试招生、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推进学校民主管理,逐步形成制度。使政府教育经费的每一分钱都发挥其最大的效用。对于教育经费分配,钱要用在刀刃上,在学校内部,要推进学校民主管理,要更多地花在人员的培养和培训上,比如师资队伍的建设。另外一方面还要注重地区之间的平衡,更多地支持偏远地区教育的发展。把大量的钱用在校车、或者学校教学楼的建设上。虽然容易出政绩,但是改善教育状况最根本的还是学生和教师。目前教育经费的审批在制度上还是有的。但是每一个细节操作上是否合理,公开,每个地方都做的不一样。只要严格按照教育经费审批制度来,这部分是很少出问题的。
其次,扩大就业,初步解决招工难,就业难的问题。
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反映了当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出现这种矛盾,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经济结构依然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难以与高校毕业生发生有效对接;另一方面,现在的户籍和人事管理制度也不利于人才流动。据统计2011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77.8%,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农民工总量2.53亿人,比上年增长4.4%,其中,外出农民工1.59亿人,增长3.4%。今年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各级政府务必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今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并继续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重点扶持就业容量大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型科技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加强退役军人技能培训,就业难和招工难的问题一方面反映出国内劳动年龄人口的供给减少以及中西部地区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表明,普通劳动者技能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尽管国家近年来对就业培训投入了很多资金,但是跟需求相比,高素质劳动者供给方面还有所不足,这就需要国家进一步提高就业培训方面的投入水平,并对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对接平台。对于城镇失业率的控制目标,由于该项指标是在城镇范围内统计,且近年来城镇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2%左右,实现今年4.6%以内的控制目标问题不大。
最后:扎实推进教育公平。全面实现“两基”目标。
虽说“两基”任务以基本完成但一些偏远山区的学生和农民工随迁子女仍存在上学难,中西部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因此政府免除3000多万名农村寄宿制学生住宿费,其中1228万名中西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生活补助。建立起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初步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推动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高幼儿入园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学校民主管理,逐步形成制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源配置要向中西部、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继续花大气力推动解决择校、入园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农村中小学布局要因地制宜,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孩子们就近上学的关系。办好农村寄宿学校,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加强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办好民族教育。高等教育要提高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完
善国家助学制度,逐步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到所有农村学生,扩大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各级各类教育领域。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首届免费师范生全部到中小学任教,90%以上在中西部。
义务教育均衡是复杂问题,又关涉到教育领域其他方面,如择校、教育公平等。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不能仅靠增加投入、制定规划,需要观念上重视、机制体制创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整体提升。与普及义务教育相比,推进均衡发展的任务更艰巨、情况更复杂、道路更漫长。必将伴随着缩小学校间办学水平差异、整体提升教育质量的全过程;伴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全过程;伴随着解决区域经济社会不平衡、提高中西部教育水平的全过程。去年各类国家政策性资助金额累计超过700亿元,这笔钱花得值。一套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建立,是对宪法规定的公民受教育权的具体落实,从制度规范上保证了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学可上、求学无门,这事关国家与社会人才资源的培养和储备。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教育投入再多也不为过。建议国家进一步提升资助体系的内涵,待条件成熟后,可以考虑扩大受助学生范围,将素质教育、人格完善、就业创业等高层次内容纳入资助体系。
温家宝总理的报告为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发展文化产业,回归实体经济,是解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综合顽症的两把金钥匙。文化产业发展了,不仅可以带动经济发展,也可以稳增长、调结构和惠民生。对于民营文化企业而言,要想做大做强,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要实现观念、机制和政策创新。目前民营企业无论是在文化产业还是在其他实体经济领域,都有不可逾、不敢逾的门槛。因此,在文化产业和实体经济上要有跨越式发展,必须重新梳理产业政策,打破一些行业的不合理垄断,使国民经济在宏观调控下真正实现市场竞争、市场分配、市场激励。
第二篇:政府报告解读
本文内容均摘自各大门户网站:
财政金融:
我国GDP预期增长目标八年来首次低于8%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这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增长目标八年来首次低于8%。
回顾以往,2004年我国曾将GDP预期增长目标定为7%,自2005年开始,这一预期目标连续七年被确定为8%。
对于这一预期目标的调整,温家宝解释说,主要是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今后五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而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这一预期增长目标被定为7.5%。而“十一五”期间我国GDP年均实际增速为11.2%。
温家宝: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
温家宝总理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温家宝: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8000亿元,赤字率下降到1.5%左右,其中中央财政赤字5500亿元,代发地方债2500亿元。
温家宝说,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重点,更加注重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更加注重加强薄弱环节,加大对“三农”、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和节能环保、水利、地质找矿等的支持。更加注重勤俭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深化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继续控制楼堂馆所建设规模和标准,压缩大型运动会场馆建设投入。全面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的审计。实施结构性减税。认真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继续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进行清理、整合和规范。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进一步清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坚决禁止各级政府以各种形式违规担保、承诺。同时,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债务,将地方政府债务收支分类纳入预算管理。
三农问题
温家宝: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跃上新台阶
中国总理温家宝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2011年,中国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农业生产补贴力度,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和抗灾减灾。
温家宝在报告中指出,2011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超过1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839亿元。
温家宝表示,2011年,中国农业全面丰收,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历史罕见的“八连增”,连续5年超万亿斤,这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跃上新台阶。
2011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2.53亿人 增长4.4% 温家宝总理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11年中国实施了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全力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支持力度,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77.8%,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农民工总量2.53亿人,比上年增长4.4%,其中,外出农民工1.59亿人,增长3.4%。
温家宝: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
温家宝总理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第三篇:2014年政府报告部分解读
2014年政府报告解读
李克强指出,改革是最大的红利。迟福林: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直面改革大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的改革大考。我国将由此迈进现代国家行列。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这是历史性重要突破,是实现全面改革的实质性突破。
1、李克强:GDP目标为7.5%左右
报告说,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OOO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加强对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目标的统筹平衡。李克强强调,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要把握好以下原则和政策取向。第一,向深化改革要动力。第二,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第三,着力提质增效升级、持续
2、国家治理现代化简政放权 建立权力清单制度
李克强:用治法方式履职。报告说,要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报告提出,要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加强政府法制工作,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创新政府管理理念和方式,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机制,推进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改革。
3、李克强:推进新型城镇化
报告说,今年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着力提升质量。城镇化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李克强表示,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对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建立居住证制度。使更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纳入城镇教育、实现异地升学,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共建共享城市现代文明。
4、李克强:坚决向污染宣战
报告说,今年要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报告特别指出,要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lO)治理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法律学者徐昕:发挥公益组织在环保方面的作用
5、李克强:政府先从自身找原因
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对任何腐败分子都要依法严惩、决不姑息。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公务员素质。所有公务员都要以人民利益至上,廉洁奉公,勤勉尽责,真正当好人民公仆。
6、互联网金融首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李克强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扩大金融机构利率自主定价权。
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密切监测跨境资本流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7、军事国防军事战略转向“主动防御”
报告透露,2014年国防支出将增12.2%,升至8082.3亿元。李克强说,要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提高军队信息化条件下威慑和实战能力。
要统筹推进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准备,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建设,加快全面建 设现代后勤步伐,加强国防科研和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发展。
狠抓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军事战略指导,完善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强化日常战备和边防海防空防管控。
第四篇:土十条解读之管理篇(本站推荐)
立足国情综合防控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解读之管理篇
综合防控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
出台背景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总体粗放,产业结构和布局仍不尽合理,污染物排放总量较高,土壤作为大部分污染物的最终受体,其环境质量受到显著影响。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
一是土壤环境总体状况堪忧。我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污染类型以无机污染为主,有机污染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4%、10.0%、10.4%、11.4%。
二是局部地区土壤污染较重。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镉、汞、砷、铅4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工矿企业及其周边土壤环境问题突出,抽样显示,污染企业及其周边点位超标率为36.3%、工业废弃地为34.9%、工业园区为29.4%。
三是土壤环境压力持续加大。近年来,因土壤污染影响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土壤污染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历史积累形成的,也有环境本底高的因素,但主要原因还是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方式粗放、污染物排放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同时,存在污染底数不清、法律标准缺失、防治体系不健全、科技支撑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各方认识不统一等问题,影响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总书记强调,环境保护事关国家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事关中华民族未来生存环境;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是“十三五”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强化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加快土壤重金属污染区治理。李克强总理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要坚决向污染宣战并铁腕治理,以改善大气、水、土壤环境为重点,对生态环境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彻底整改,实施土壤修复工程,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严格环境风险管控,同时统筹把握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质检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法制办等部门和单位,编制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
编制过程
针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在国务院领导同志亲自主持下,按照科学管用、积极稳妥、有力有序、改革创新的要求,深入各地开展调研,组织多次专题研讨,充分吸收国内外成熟经验和做法,反复讨论研究目标可达性、资金筹措、经济影响、政策措施等内容,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及系列配套文件、《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等进行充分衔接。
起草工作自2013年5月起,主要经历了准备、编制、征求意见和报批4个阶段,先后5次征求中央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意见,3次征求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意见,50易其稿。
2016年4月27日,国务院第131次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土十条》。2016年5月19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土十条》。
根据会议精神和领导同志重要指示要求,《土十条》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2016年5月31日,国务院正式向社会公开《土十条》全文。
重大意义
土壤是生命之基、万物之母。土壤和空气、水一样,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自然资源。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事关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制定实施《土十条》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向污染宣战的一项重大举措,是系统开展污染治理的重要战略部署,对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各类自然生态系统安全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一)坚决向污染宣战、建设美丽中国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土十条》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提出到2020年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的目标,确定了针对当前土壤污染问题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筑牢固的土壤环境安全基础。
(二)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有力举措。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土壤污染危害事件,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两大方面,造成了一定社会影响。《土十条》紧紧围绕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这一核心目标,按污染程度将农用地划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严格管控类三个类别,实施分类管理;对建设用地实施准入管理,分用途明确管理措施,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加强城乡规划论证和审批管理,逐步实现土尽其用、安全利用。
(三)坚守环境底线、促进经济绿色转型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环境污染重、生态受损大、环境风险高的总体态势尚未根本改变,环境承载能力达到或接近上限,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环境质量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和瓶颈制约。同时,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改善的期待日益提升,环境保护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出台《土十条》,明确土壤污染防治总体方略,以土壤环境保护倒逼经济结构调整,以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促进环保产业发展,以土壤环境承载优化空间发展布局,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提供土壤环境安全保障。
主要内容
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土十条》确定的工作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到2030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到本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主要指标是: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为确保实现上述目标,《土十条》提出了10条35款,共231项具体措施。除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和主要指标外,可分为4个方面。第一方面措施两条,着眼于摸清情况、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体系,夯实两大基础;第二方面措施两条,突出农用地分类管理、建设用地准入管理两大重点;第三方面措施3条,推进未污染土壤保护、控制污染来源、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三大任务;第四方面措施3条,强化科技支撑、治理体系建设、目标责任考核三大保障。为了便于贯彻落实,每项工作都明确了牵头单位和参与部门。
第一条,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2018和2020年底前,分别查明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污染分布及其环境风险。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定期调查制度。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到2020年实现监测点位所有县(市、区)全覆盖。
第二条,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体系。配合完成土壤污染防治法起草工作。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明确监管重点,以镉、汞、砷、铅、铬等为重点重金属,以多环芳烃、石油烃等为重点有机污染物,以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开采、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为重点行业,以产粮(油)大县、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为重点区域。建立专项环境执法机制,全面强化土壤环境监管。
第三条,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按污染程度将农用地划为3个类别,未污染和轻微污染的划为优先保护类,轻度和中度污染的划为安全利用类,重度污染的划为严格管控类,以耕地为重点,分别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到2020年,轻度和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积达到4000万亩,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面积力争达到2000万亩。第四条,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防范人居环境风险。建立建设用地调查评估制度,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分用途明确管理措施。严格用地准入,将土壤环境质量作为用地和供地等的必要条件,合理确定土地用途,加强城市规划和供地管理。落实监管责任,实行部门联动。
第五条,强化未污染土壤保护,严控新增土壤污染。严格查处向未利用地非法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对于相关建设项目,在环评中增加土壤污染防治要求。根据土壤等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区域功能定位、空间布局。
第六条,加强污染源监管,做好土壤污染预防工作。严控工矿污染,建立重点监管企业名单。严防矿产资源开发、涉重金属行业、工业废物处理和企业拆除活动污染土壤。控制农业污染,加强化肥、农药、农膜、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灌溉水水质管理。减少生活污染,做好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整治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强化铅酸蓄电池等含重金属废物的安全处置。
第七条,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改善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明确治理与修复主体。以影响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的突出土壤污染问题为重点,制定实施治理与修复规划,强化工程监管。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面积达到1000万亩。
第八条,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基础和应用研究。加大适用技术推广力度,加快成果转化应用。推动治理与修复产业发展,放开服务性监测市场,加快完善产业链,形成若干个综合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充满活力的中小型企业。发挥“互联网+”作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第九条,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土壤环境治理体系。按照“国家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原则,完善土壤环境管理体制,全面落实属地责任。探索建立跨行政区域土壤污染防治联动协作机制。明确支持和激励政策,推进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加强社会监管,强化政策宣传解读,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第十条,加强目标考核,严格责任追究。明确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健全考核评估机制。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落实企业责任,逐步建立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企业行业自律机制。
主要特点
《土十条》主要有以下3个特点: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与大气和水污染相比,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防治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为此,《土十条》重点在开展调查、摸清底数,推进立法、完善标准,明确责任、强化监管等方面提出工作要求。同时,提出要坚决守住影响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的土壤环境质量底线。
二是坚持突出重点、有限目标。国内外实践表明,解决好土壤污染问题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针对当前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土壤环境问题,立足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土十条》以农用地中的耕地和建设用地中的污染地块为重点,明确监管的重点污染物、行业和区域,严格控制新增污染,对重度污染耕地提出更严格管控措施,禁止种植食用农产品;对于污染地块,要区分不同用途,根据污染程度,建立直接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同时紧扣重点任务,设定有限目标指标,以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三是坚持分类管控、综合施策。为提高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污染程度将农用地分为3个类别,分别实施优先保护、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等管理措施;对建设用地,按不同用途明确管理措施,严格用地准入;对未利用地也提出了针对性管控要求,实现所有土地类别全覆盖。在具体措施上,对未污染的、已经污染的土壤,分别提出保护、管控及修复的针对性措施,既严控增量,也管好存量,实现闭环管理,不留死角。
重要改革创新举措
《土十条》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将改革创新的思想贯穿始终。主要体现在以下11个方面:
一是在完善土壤环境管理制度方面。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将加快土壤污染防治立法作为优先任务提出,推动形成依法治土的新格局。提出配合完成土壤污染防治法起草;发布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定期调查制度;完成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设置;建立建设用地调查评估制度。
二是在推动大数据应用、提升土壤环境管理信息化水平方面。提出利用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农业等部门相关数据,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构建全国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借助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拓宽数据获取渠道,实现数据动态更新;加强数据共享,编制资源共享目录,明确共享权限和方式,发挥土壤环境大数据在污染防治、城乡规划、土地利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三是在建立负面清单方面。提出结合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情况,根据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结果,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合理确定土地用途;规范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从业单位和人员管理,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将技术服务能力弱、运营管理水平低、综合信用差的从业单位名单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开。
四是在理顺土壤环境监管体制方面。提出按照“国家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原则,完善土壤环境管理体制,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属地责任;探索建立跨行政区域土壤污染防治联动协作机制;明确地方各级城乡规划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在土壤管理方面的职责,建立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部门间的信息沟通机制,实行联动监管。
五是在完善耕地土壤环境保护制度方面。提出将符合条件的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确保其面积不减少、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除法律规定的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让外,其他任何建设不得占用;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内优先保护类耕地面积减少或土壤环境质量下降的县(市、区),进行预警提醒,并依法采取环评限批等限制性措施。
六是在推行废物循环利用和安全处置方面。提出建立健全废弃农膜回收贮运和综合利用网络,开展废弃农膜回收利用试点;建立政府、社区、企业和居民协调机制,通过分类投放收集、综合循环利用,促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试点;鼓励将处理达标后的污泥用于园林绿化;开展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建材产品等资源化利用示范;强化废氧化汞电池、镍镉电池、铅酸蓄电池和含汞荧光灯管、温度计等含重金属废物的安全处置;减少过度包装,鼓励使用环境标志产品。
七是在严格监管污染物排放、强化环境执法方面。提出将土壤污染防治作为环境执法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环境监管网格,加强土壤环境日常监管执法;严厉打击非法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等环境违法行为;开展重点行业企业专项环境执法;加强对矿山、油田等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影响区域内未利用地的环境监管。
八是在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落实企业责任方面。提出有序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有关企业要将土壤污染防治纳入环境风险防控体系,严格依法依规建设和运营污染治理设施,确保重点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造成土壤污染的,应承担损害评估、治理与修复的法律责任。
九是在强化责任终身追究方面。提出实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终身责任制;对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明显下降、防治工作不力、群众反映强烈的地区,要约谈有关地市人民政府和省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对失职渎职、弄虚作假的,区分情节轻重,予以诫勉、责令公开道歉、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对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调离、提拔或者退休的,也要终身追究责任。
十是在推动环境信息公开方面。提出根据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调查结果,适时发布全国土壤环境状况;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各地级市(州、盟)土壤环境状况;重点行业企业要依据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其产生的污染物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排放总量,以及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
十一是在创新土壤污染防治投融资机制方面。提出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推动受污染耕地和以政府为责任主体的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发挥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机构引导作用,为重大土壤污染防治项目提供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企业发行股票。
实施《土十条》把握的原则
一是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土壤污染治理难度大、周期长、见效慢。当前重点是对未污染土壤实施优先保护,对已污染的土壤实施风险管控,逐步建立土壤污染综合治理体系。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将耕地作为重中之重,保障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双重安全。对建设用地分用途明确管理措施,严格用地准入,合理规划土地用途,做到土尽其用,保障人居环境安全。
三是坚持突破瓶颈、打牢基础,加快补齐短板。针对当前土壤污染底数不清、防治标准滞后、基础能力薄弱的突出制约瓶颈,加快完善土壤环境标准体系,抓紧修订土壤环境质量等系列标准,组织实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提升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水平,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获得全方位基础支撑。
四是坚持倒逼转型、优化结构,促进传统产业绿色发展。实施有效的土壤污染防治,必须以切断污染来源为前提。发挥《土十条》在化解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方面的倒逼和引导作用,提升综合效益。对于确实造成土壤污染的企业,该退出的要坚决退出。
五是坚持边调查、边示范、边推广,有序推进防治工作。由于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周期长、见效慢、成本高,提出的目标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根据各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进展情况、土壤污染防治技术试点示范情况,分步、分期、分类、分区域有序推进受污染土壤安全利用、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
预期成效
(一)切实改善民生。到2020年,可使7000万亩受污染耕地得到安全利用。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二)优化经济发展。《土十条》通过淘汰重金属重点行业落后产能、去产能、推行清洁生产、鼓励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和技术、发挥市场作用、完善激励政策等措施,将进一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发挥土壤环境保护作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稳增长”“调结构”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实施《土十条》,预计可拉动GDP增长约2.7万亿元,可新增就业人口200万人以上。
(三)培育环保产业新的增长点。《土十条》提出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建立建设用地调查评估制度、严格管控受污染土壤环境风险、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研发土壤污染防治专用设备和产品等,这些任务措施将有力推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调查、评估、治理修复和土壤污染防治咨询服务、装备药剂生产等相关产业发展,扩大环保产业规模。到2020年,预计可带动环保产业新增产值约4500亿元。
(四)推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形成一批先进的土壤污染防治专用设备和产品,重大技术装备总体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第五篇:秦皇岛大旅游解读之人才篇
旅游热难掩人才荒秦皇岛大旅游解读之人才篇
进入旅游旺季,旅游人才全线告急。记者采访我市一家旅行社时,总经理正在忙着联络借导游的事。‚旅游市场很火爆,这几个月一直需要外请导游,有时候我也去带团。‛无独有偶,记者到一所大学采访时,正好碰到一家酒店到该校招人。该酒店人事部门负责人介绍说,她们酒店现在缺乏大量出色的人才。
秦皇岛作为优秀的旅游城市,社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由于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行业的人才缺口也会随之扩大。但综观秦皇岛旅游人才的现状,却让我们陷入一种‚旅游人才资源紧缺‛的尴尬局面。
旅游人才从这里走出
记者从市旅游局了解到,目前,秦皇岛有星级饭店59家,旅行社113家、旅游景区点43个,旅游从业人员已突破了十万人。旅游业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性质决定了在培养、使用人才时有自己独特的一面。
市旅游局唐湘岐副局长指出,近几年来,旅游行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培训紧锣密鼓。做到了政府培训与企业培训相结合、当地学习交流与外出参观考察等‚五个结合‛。仅以2005年为例,全市旅游教育经费支出达20多万元。市旅游局相继推出《秦皇岛市旅游发展论坛》和专题报告会,邀请国内权威人士为酒店宾馆和旅行社的高层充电。坚持不懈地进行导游员资格证培训,2005年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参训学员及格率达到40%。
旅游业需要的是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供人才的重任当仁不让地落在学校的肩上。我市目前拥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共13所,居我省前列。各旅游专业院校与科研单位注重沟通与合作,营造良好教育大环境,推动了我市旅游培训的可持续发展。2005年,市旅游局组织我市优秀服务员参加省旅游饭店业服务技能大赛,我市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我市的导游员还有多人成为省、市大赛十佳导游员、十佳导游新星。毫无疑问,秦皇岛已成为人才培养基地。旅游专业人才抢手
眼下正值旅游旺季,我市燕大、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等旅游系的大学生们却‚婆家多得很,姑娘不愁嫁‛。一些前来‚挖人‛的酒店、旅行社踏破了学校门槛。秦皇岛外国语职业学院旅游系石兴龙主任告诉记者,几天前,北京一家大酒店刚刚抢订了该校一批优秀学生准备输往国外一高级酒店工作。
据介绍,燕大、秦皇岛外国语职业学院等院校的学生之所以如此受青睐,是同他们及时将以往单一注重学历化教育为主向侧重职业技能教育转化分不开的。为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在加强校内模拟客房、餐厅、导游等实训室建设的同时,学生可在每年的假期及旅游旺季到酒店、旅行社实习,使学生走向社会后就马上能学以致用。海燕等旅行社还与一些高等院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
一位大型旅行社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省、市十佳导游更成为各家争抢的人才。‛中高级人才奇缺
记者在市旅游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在册的有国家导游员资质的共有1100人,其中高级导游仅仅有2人,中级有20人。中高级导游占整个导游人数比例非常低,另外,外语导游中小语种导游少,已远远不能满足我市逐年增多的境外游客需求。
导游尚且如此,一些高级旅游人才更加缺乏。海燕、国际、教育等旅行社相关负责人表示:‚最缺的就是旅游高级企划、销售人才。‛
‚策划建立了一些旅游模式和产品,但很快被‘克隆’。‛海燕旅行社的杨立平经理说,而同化了的卖点就是没有卖点,剩下的必然是拼比价格,直至成为廉价的旅游区。寒心之余,他仍坚定地说,‚我们今后还会推自主开发的产品,这就需要大量具历史文化、旅游开发、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专业知识复合型人才。‛
海燕的困扰颇具代表性。旅行社如此,酒店也同出一辙:招聘一般服务员还可以,但餐饮、客房、销售主管、旅游规划等中、高级人才却极为缺乏。
记者从市劳动局职业技能鉴定部门了解到的情况也证实了这一点:从1994年到2006年,全市取得高级以上资格证书的中式烹调师700多人次、有高级工职业资格的服务员不足100人,其中服务员技师以上的不足10人。
人才缺乏原因何在旅游人才缺乏的原因何在?‚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脱节。‛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吉羊教授的观点得到了认同。‚目前官方的规定是高中毕业就可以考导游。一些人连我市的一些景点都没看过居然还拿到了导游证。许多旅游院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都定位在‚全才‛、‚总经理摇篮‛上,过高过宽的培养目标造成学生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不少旅游企业抱怨有的学生连一个营销计划都做不出来。‚教材也是一个大问题。‛秦皇岛教育旅行社陈建军总经理说,现在一些旅游专业教材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学校对此投入就少,科研就跟不上来,很难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目前一些旅游企业为了迅速取得效益,不重视对员工的培训。据说在一次市旅游局组织的免费培训中,预备了能容纳300多人的礼堂,但听众不到100人。不来参加的一些宾馆酒店说工作忙,来听课的一些人不是聊天就是嗑瓜子。
淡旺季下的人才流失
每年我市专业旅游学院的毕业生高达2000人,尽管这个数字不小,但留在秦皇岛的人员很少,大多数的毕业生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这对于求贤若渴的旅游行业可谓是杯水车薪。不能回避的是,秦皇岛旅游淡旺季的季节差异,似乎成为一道天然屏障。‚三四月培训,五六月上岗,七八月用完,九月份回家。‛较为形象地反映了秦皇岛这个旅游城市特有的人才流动现状。干一季就走,秦皇岛成了为其他城市培养人才的地方。于是便会年年搞培训,年年用新人。致力于秦皇岛旅游教育培训近20年的吉羊教授颇为感慨:‚走出旅游课堂的人数以千计,但真正融入旅游市场,矢志奋斗的又有几成?‛
业内人士分析说,旅行社很少能建立自己完善的企业福利制度,导游员大都属于临时打工者,使得导游员没有归属感。这也许是导游人才流失和转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旅行社市场的相互压价,恶性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旅行社更不敢放开底线地培养自己的导游员队伍。
另外,大部分导游只是趁年轻有精力的时候带团出去逛逛,并不想把它作为终身职业来考虑。
据了解,我市旅游业人才缺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薪水相对较低。业内人士透露,刚毕业的学生到酒店做服务工作,月薪一般只有三四百元左右。而导游的底薪还要低。这些特性使旅游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下降,人才成长后劲不足。
另外,在我市的百余家旅行社中,其中90%的旅行社是夫妻档、小作坊制的企业。据记者了解,目前在旅行社中担任中高级管理职位的人,大多从业多年,摸爬滚打使他们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是他们较普遍的‚软肋‛。面对急剧变化的形势,不少人缺乏全局眼光,应对乏术。根本不想付出人才培养的成本,正是因此也限制了新的人才的进入,使人才的发展缺乏足够的空间。
突破人才缺失瓶颈
旅游从业人员队伍的不稳定,也直接导致了经验不能积累下来,和谐发展与创新能力更无从谈起了。
如何突破人才缺失瓶颈?我市旅游业资深人士栗书河指出,当前,大学生要求高待遇的多,而非以创业与职业能力为追求,他指出,职业教育应解决职业经验和职业习惯养成过程。而在餐饮行业老总们很难看到自己的失误,栗书河仅仅提出一个设问:有几家酒店有‚成本投料控制单‛?为此他强调,旅游行业管理不是靠经营管理,而是靠科学的管理。
有识之士纷纷指出,要从基础做起,致力于旅游人才观念的转变。要用事实让他们看到希望,树立起为振兴和发展秦市旅游业的信心。解决旅游人才的社会输送渠道和方式,建立人才培训和认证机制、善待人才和创造足够的空间留住人才、把职业教育纳入高校教育
中……
秦皇岛的旅游绝不是数量的叠加,因为它并不代表质量的提高。正如杨立平所言:秦皇岛旅游业发展的辉煌是人才的辉煌,而非拥有多少美景和新建多少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