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诗化散文与散文诗的区别
写明白点
——聊聊散文.系列随笔
散文,从基本词义上概括就是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一种文学体裁,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细化来说,古代散文是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即除诗、词、曲、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一概称之谓“散文”,包括经、传、史;而现代散文是指除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文学作品,包括杂文、随笔、游记、传记、见闻录、回忆录、报告文学,乃至短评、小品、速写、特写、通讯、书信、日记等等等等。
因此可见,散文既是一种与诗歌、小说、戏剧三大载体分量同重的文学形式,也是所有篇幅不很长而又独立成篇的文字之统称,也就是古时称的文辞,如今讲的文章。散文包容繁博、形式自由、表达明晰,应该说是文学艺术的基石与中心,但通俗其本体含义就是一个作者所期望表达的言辞——有话说话,有事说事。
散文之散,所指无非有二:一是文之形体自由;二是文之题材宽泛。但在当今的散文创作中,某些作者却表现出了一种古怪的认知与创作理念,即是把“散”当作了一种创作手法,甚至以为“散”是一种散文必备的文字形态。令人担忧的是,在这种“偷换概念”的歪风漂染过后,一种思绪紊乱、条理混沌、描述抽象的行文手法居然被许多初涉文学的朋友所艳羡、模仿,甚至标榜、推崇。当然,我所指的这种情况,不单单是指这种文章在结构上杂乱无章,更主要说的是在思想、情感上的漫无目的、荒诞无际。
譬如:有的文章堆积大面积精致华丽的词藻,呻吟着楚楚瑟瑟的情韵。乍一看,真是隽永飘逸,但你仔细品来,很快会感到毫无质感,严厉点就可说是在无病呻吟。此类创作,以意大象为钟,基本没有细节或描述,主要通过朦胧的短句堆砌而成,旨在表达一份心情,或某些小富哲思、寓典的感悟。
无意间的几句草草归结,居然显示了另一种文体的表部形态——诗歌,或者是某种诗歌。说到诗歌并不是要跑题,而是本文核心的论点——探讨一下具象的文章该不该、能不能诌成抽象的“诗化散文”?
毋庸置疑,诗歌是所有人类文学的母体。人类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创作是从诗歌开始,早期的诗歌是完全具象的,如《诗经》、《离骚》、《神曲》等,那些诗歌的立意与功效更接近今天的散文,浅显而直白,主要是让人读有所得,学习知识、道理,理解生命意义。而如今的诗歌大都在为诗人个体的思维与情绪服务,讲究个性,即使含有示人醒世的箴言,也会包裹在云山雾罩的“意境之内”。这种做法无非就是为了提高所谓文字的“品位”,说白了就是要格、要档次,就其根本而言是在追求一种观赏性文学、装饰性文学、消费性文学,或干脆称之为饱受争议的“纯文学”。如果说诗歌在渡罢两千多年的沧桑波折后的今天,已经演化成一件孤芳自赏的事物,那么我们就暂且容忍她古怪的抽象存在吧。可自始至终都以捕捉生命真情、揭示生命箴言为本的文章也可作得云云吞吞、不知所云吗?不,真的不能这样,文章的本质就是向读者解释作者对生命、对情感最具体、最真挚、最明晰的理解,文章写出来是要给人理解、收获的,而不是供人观赏、揣测的。套用一位文友的话:别把散文写的像朵花,而且是朵无种、无根、无香的假花。
面对我这种武断之说,一定会有许多不屑之士摞举出一大筐依据来哧驳。我也知道在美国和南美先后有不少著名作家提出过“诗歌散文化”、“散文诗歌化”的论调,但我始终认为这种模糊而又暧昧的观点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不具备说服力的。早在十六世纪,法国散文家蒙田就开始了诗化抒情散文的萌芽创作与发表,但蒙田以及当时西欧多位作家的诗化散文最终还是被定义作“散文诗”,这也就是散文诗的起源。由此可见,散文诗并不是散文,虽然散文诗披着不押韵的散文外套,但它的本质是诗,讲究着强烈的节奏,用来抒情咏心。散文诗在世界范围内发展了近四百年,在中国也有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但它的定义很明确,是诗,是诗的一种。试问那位提出“散文诗歌化”的阿根廷文豪,若要寻根,可不可以把所有的文体统称诗歌呢?
费了此般周折,就是想证明一个道理:散文,就是实实在在地描述一样事物、表达一份情感、阐明一个道理。就是抒情散文也要写出内在的本质,一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情感,为人所动、为人所用的情感。否则,还要诗歌干嘛?还要散文诗干嘛?朦朦胧胧、纷纷扰扰地刻点儿无头无尾、无骨无肉的“字雕”,来表达一份酸辛、一股隐忍的苦楚,或者是追思爱情、悔憾青春什么的,叫做诗歌,也充其量为诗歌,那绝不叫散文,更不会是抒情散文!
散文的抒情,大致就是睹物思人、睹景抒臆、因事牵思、因人系情、以情寄思、以忆诉情等等,所有的抒情必须是在一定的作用力下,这样才会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你的情感,以致共鸣。如果无中生有,散乱地抒发莫名的胸臆,会传递给读者古怪的意象,让读者不知所措的。要是只为了宣泄心声,记一下日记足可。文章写出来发表就是予人读的,堆些天马行空、逻辑关系不连贯的句子,以及某些看似华丽却又晦涩、隐讳的“情韵散章”基本都是和散文不沾边的无病呻吟,要是歇斯底里地嗤讥,那些文字所传达的就是一种精神紊乱的心理状态。
经典的抒情散文举不胜举,《白杨礼赞》、《最可爱的人》、《荷塘月色》、《记一辆纺车》、《樱花赞》这些咱们高中以前甚至小学就读过的优秀散文,朋友们都忘记了吗?抒情散文,可以不进行记叙与描写,但对于情感的衷诉必须是真挚、真切的,抒情散文是要感染读者,而不是让读者迷茫,或者“享受”某种滑稽的“情趣”。
现代散文就是除诗歌、小说、戏剧之外的所有独立成章文字的统称,主要分为记叙散文、抒情散文两大种,散文之“散”,是指分类与题材的广泛性,绝不会是什么飘散的写法、无序的心情。最后终告那些喜欢“另辟蹊径”的朋友,如果您想揭示某个道理就写一则寓言;如果您想解构一样事物就写个评论;如果您想阐明一个观点就写篇杂文;哪怕您想请个假就写张假条!因为它们都是地地道道的散文,都要求写得踏踏实实、明明白白。倘若您非要抒发错综复杂的心绪,那还是请您写诗吧,哪怕是那很像散文的“散文诗”。
后记:本篇浅谈了一下对“散文诗化”的不同意见,下一篇将说说古代散文及发展。
第二篇:记叙文与散文的区别
记叙文与散文的区别
上传: 李蓉
更新时间:2012-5-20 20:32:04
记叙文与散文的区别:
记叙文侧重于写人记事,要求写出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情,这样做展示了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或什么事情,如何发生、发展,有什么意义。
散文侧重于就一件事情,一个场面或一个景、物。抒发某种思想感情。我把它叫作由所见、所闻到所想所感。总之,记叙文注重记事,散文注重抒情。
记叙文的特点
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等类的文章。古代的记、传、序、表、志等,现代的消息、通讯、简报、特写、传记、回忆录、游记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写作记叙文要做到一下几点:
第一,要交代明白。无论记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一般都要交代明白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否则文章就不完整。
第二,线索清楚。虽然观察的角度、记述的方式可以不同,但每一篇文章都应当有一条绾联材料、统贯全篇的中心线索,否则文章就会松散。
第三,人称要一致。无论用第一人称“我”记述,还是用第三人称“他”记述,都要通篇一贯,一般不宜随意转换,否则就容易造成混乱。
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但往往也间有描写、抒情和议论,不可能有截然的划分。它是一种形式灵活、写法尽可能多样的文体。
散文的特点
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由于它取材广泛,摇曳多姿,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如同五彩斑斓的风景画,让人陶醉,让人喜爱。那么我们怎样来写散文呢 写散文要牢牢掌握它的五个特点:
一、时间跨度大
散文不受时间限制,前可以远涉古代,后可跨及未来,又可覆盖今天。如秦牧的散文《土地》从今日的土地一片生机,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晋公子重耳狼狈出逃时手捧泥土感谢土地是上苍的恩赐。再如杨朔散文《荔枝蜜》,从小时候上树掐海棠花被蜜峰蜇了一口,写到现在的参观蜜蜂场。时间跨度很大,但却紧紧围绕作者要表现的主题没有让人感到丝毫的散乱。联想极丰富,文笔挥洒自如,极有感染力。
写散文时可以根据散文的这一特点,扩大时间跨度,多充实一些有关事件,插入多组镜头,来增加散文的内容和色彩,使文章多姿多彩,知识性强。
二、空间转换广
散文既不受时间限制,也不受空间限制,天南海北,空间宇宙,无不可以包容其中。如鲁迅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空间跨度从中国到日本,再从东京到仙台,又从仙台回到北京,接着又写走到厦门,空间跨度大,空间转换之多让人目不暇接,但写得层次分明,详略得当。把复杂的人和事放在每个空间里,有的随意点染,有的泼墨描绘,错落有致,色彩斑斓。如果我们在写散文时注意到这个特点,就不大会犯单薄、贫乏的毛病。
三、事件牵涉多
写散文,多数离不开事件,尤其是叙事散文,事件是散文的“硬件”。许多好的散文有一个中心事件,以及烘托连带的一些与之有关的其它事件。如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井冈山的竹子做过武器杀伤敌人,做过竹筒盛粥,做过红军的扁担挑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新中国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用场„„事件多得让人应接不暇。
四、表达方式活
散文常用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茅盾名篇《白杨礼赞》,就综合地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文章开头就记叙和描写了汽车在黄土高原上奔驰看到的黄土高原的外貌,用抒情和议论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些方式的运用,有力地表达了主题,使文章气势浩大,摄人心魄。我们在写散文时,特别要注意综合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使文章富有波澜。
五、勾连全文巧
散文的取材,可谓“杂乱”有章。既使散思路开阔,包容量大,又使散文紧紧围绕作者的意图而不“越轨”。秦牧说写散文最不能丢的是“思想的红线”。即用一个醒目深刻的思想,把看似散乱的一大堆材料,贯穿成文。若把这一个个事件喻作“珍珠”,真可叫做“红线穿珠”了。
记叙文的写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人物:把文章写得生动形象呢?最关键的办法之一就是应用“描写”手法。高水平的描写就象摄影机一样逼真地再现当时的实际状态,让人觉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嗅其味、身临其境。
“描写”分为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两大类。
人物描写又分为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及细节描写。事件:事件完整、起伏,注重个性经历和真情实感。主题提炼:阐述新颖独到的启示和道理。
散文的写作至少要注意两点:
一是结构。散文的结构应该是由所见、所闻到所想、所感。也就是写散文的着笔处一定要有“见”或“闻”,然后由此产生联想和抒发感受。这一点在巴金的《灯》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都有体现,可以参考。
二是语言。一般来说,人们都说散文的语言要美,但是,什么是美?我以为,美的语言不一定华丽。它的美应该体现在不但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而且能够给人以启发,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在这一点上,我一直坚持一种看法:散文的语言一定要有哲理性,没有“名言”,别写散文。
第三篇:散文诗赞美校园的散文_]
夏日校园
每天清晨,沉睡的大地还贪婪地享受着它的美梦,校园那优扬的叮叮…..唤醒了昨夜的沉寂,顷刻间,校园热闹起来了
开始了新的一天。
宁静的校园已不再沉默,金黄色的阳光洒满校园,映红了那一张张笑脸。
你看,大树下、小草旁,还有同学在背书呢!
还有那“腾飞”的雕塑,像一只雄鹰正展翅高飞,或许是想盘旋校园高空,把校园景色尽收眼底;
或许是想离开这块平地,展示它的飞行技术,那么高傲!
在微风中,迎风招展的红旗舞动着她那婀娜的舞姿。
“叮叮„„”
校园似乎安静许多,站在旗台的我,远望这一切,心中激动万分。
俯视大地,唯独那“腾飞”的雄鹰,是那么的放肆,妄想把身边的一切都带走,似乎在喊道:
腾飞、腾飞„„
第四篇:诗化散文:杨朔、刘白羽、秦牧_910204452
219017077.doc 1
诗化散文:杨朔、刘白羽、秦牧
杨朔《雪浪花》(1961)、刘白羽《长江三日》(1961)、秦牧《花城》(1962.2)
在六十年代初期,抒情散文空前繁荣,散文几乎成为狭义的抒情散文的一统天下,大量的意境隽永、文体优美的抒情散文涌现出来,以“寻求意境”为核心的诗化现象,构成六十年代初期散文创作的主要倾向,作家们将发现诗意、创造意境当作散文构思的灵魂,评论家将诗意与意境当作散文审美的重要标准,一个作家散文风格的成熟与否也往往以诗化的成就为依据,在那一时期,读者中广为流传的散文大多是以诗意取胜的作品,标志着50年代以寻求意境为内核的当代散文审美建构的完成。当代散文,尤其是1957年反右以后,散文创作几乎形成了一统的歌颂性的思维模式:只能歌颂,不能暴露,只能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不能暴露生活中的假丑恶,更不能触及时弊,揭露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尖锐深刻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作家不能全面地、正确地反映表现真实的生活,也就不能真实地抒写对生活的独特的理解和新鲜的发现,只能按照一个既定的思想表现模式去反映与表现生活。基于这一种一统的、定向的思维模式,散文在情感的活动的表现方面,形成了“豪言壮语”式的抒情定势,说大话、空话、假话被认为是昂扬的格调,时代的抒情;表达作家个人真实的忧乐之情,则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感情或小资产阶级情调。这样以左的共性消融作家的个性,以时代的豪言壮语代替个人情感抒发的具体性、真实性和特殊性,作家的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真情实感大为减弱。这种诗化现象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与现实背景。
散文创作上的诗化现象有其历史的渊源,中国抒情文学发达,叙事文学不发达。我国被称为诗的国度,中国文学追求的意境,也就是情景交融的境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中国文学最擅长的表达方法。“天人合一”,“物我同构”,成为中国古代文人的哲学追求与思维方式。古代散文的这种构思模式与审美风范,作为中国文化的深层积演,一代又一代影响着中国散文的创作,借景抒情也成为中国当代散文最基本的构思与表现模式。
散文创作上的诗化现象,不仅有其历史的渊源,而且有着现实的背景。
首先,诗化是颂歌主题抒情散文的必然的审美选择。
在散文创作中,诗化,更具体地说,即意境创造,并非一切散文样式的最佳审美选择。比如说随感录、序跋、书信、日记,就不一定要有意境。但一般而论,写景抒情散文,因表现方式除直抒胸臆外,便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往往写得情景交融,意境隽永。我国五十年代中期开始的“散文复兴”运动,并不意味着散文原来的政治功利观念和以阶级以及群体意识为核心的审美格局的变化,那时,散文依然被看作是为政治服务的工具,歌颂政治与社会生活的光明面,依然是散文家所恪守的大主题。这样,既要保持颂歌的基调,又要克服前期散文创作在艺术上所存在的那种直露、粗疏的弱点,提高审美价值,于是散文便选择了托物言志、创造意境的艺术传统作为构思与表现的格局。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也是一种象征手法的运用。范希文在《对床夜语》说:“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作者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不直接道出,而借用其它事物来间接暗示,这样,就能够突破那种平铺直叙所带来的表达意义的过分确
219017077.doc 2
定、局限和直露,从而使其表达的意向与内涵趋于广阔、丰富和含蓄,读者的想象活动也会变得活跃,获得更多的审美趣味。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的散文,主要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抒情散文。这些散文往往从宣传与张扬“时代精神”出发,思索、提炼自己散文的主题,然后寻找到表现这一主题的载体,寄托物,象征物,于是,构思的主体工程就大功告成。这实际上是古已有之的“赋体”散文。在古代散文中,存在着大量优秀的托物言志散文:柳宗元《愚溪诗序》、刘禹锡《陋室铭》、白居易《养竹记》、范促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周敦颐《爱莲说》、苏轼《喜雨亭记》、龚自珍《病梅馆记》。由于这类散文有着深厚的传统,写法又容易掌握,易见功效,所以在六十年代初的抒情散文的创作高潮中,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风格流行,涌现了大量佳作:杨朔《雪浪花》、《茶花赋》、《荔枝蜜》,刘白羽《日出》、《长江三日》,秦牧《土地》、《花城》,吴伯箫《歌声》、《记一辆纺车》等。
其次,是时代对诗意的触发。
当代抒情散文第一个创作高潮正是出现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面临严重困难的时期。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对于散文创作发生着重大的影响:一,严峻的现实生活使人们的头脑开始从大跃进的狂热中冷静下来,对极左思潮的遏制,文艺政策的调整,使作家的心灵获得了一定的解放。1961年,周恩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3月在广州会议上所作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对于排除左倾思想,发扬艺术民主有重要作用。这对于抒情散文题材与写法上的进一步开拓与丰富是有作用的。
二、艰苦的生活唤起人民对革命战争岁月的回忆,迸发出许多美好的诗意与情思。这一时期,一方面是国民经济遭受严重困难的时期,另一方面又是全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致,满怀信心,去克服困难的时期。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振奋精神,战胜困难,便成为当时时代精神的主旋律,自然也成为抒情散文创作的时代主题。特别是散文作家队伍中的骨干,大多经历过革命战争。所以,在这一时期,我们看到,缅怀革命战争生活,歌颂革命传统,抒写战斗情思,已经构成当时抒情散文的重要主题。比如吴伯箫对延安生活回忆的散文。菡子在《诗意和风格》中说:“人生经受严峻的生活的考验,最能产生诗的情绪。”
三、严峻的生活与美好的心灵将作者的审美引向诗化的境界。在当时,一方面是经济上的困难,物质生活的匮乏,另一方面则是精神世界的净化与升华。党和政府大力提倡艰苦奋斗的传统,共产主义精神。受着传统散文观支配的作家,自觉地使自己的审美观照避开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与阴暗面,而移向崇高的心灵和美丽的自然,并且常常将二者加以融合,寓情于物,借景抒情。所以,这一时期写景抒情的文字,在建国以来空前增多。
那一时期,在散文观念上,坚持革命的功利观,强调散文的教育功能与战斗作用,反对“纯美文”的散文观。因此,在散文创作上,要求作家“深入到工农兵群众的斗争生活中去”,“发掘充满诗意的题材”。(刘绍明《散文的诗意》)同时,对散文的诗意和意境的理解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即始终将政治内容、革命激情作为“意”的核心。那一时期的散文创作,几乎所有作家都是从政治和时代的要求出发,确定自己写什么、怎么写。力求有“充实的政治内容”,主题思想是某一政治内容的结晶,而“抒情”、“诗意”、“形象”则不过是表现这一政治内容的手段。
219017077.doc 3
意境形成的三部曲:动情--思索--意境
在六十年代发生的散文的诗化运动中,杨朔(1913-1968),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杨朔的散文创作,努力追求“诗的意境”,“拿散文当诗一样写”,“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推敲字句,然后写成文章。”(《东风第一枝》小序)他“寻求意境”的主张,影响极为深远。他说:“我在写每篇散文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我向来爱诗,特别是那些久经岁月磨练的古典诗章。这些诗差不多每篇都有自己鲜明的意境、思想、情感,耐人寻味,而结构的严密,选词用字的精炼,也不容忽视。”他提出:“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海市》小序)。诗是杨朔孜孜以求的美的目标和最高理想。他的散文创作往往是“从生活的激流里抓取一个时代人物,一种思想,一个有意义的生活片断,迅速反映出这个时代的侧影”。(《海市》小序)
杨朔将“寻求意境”的思维活动概括为“动情--思索--意境”三部曲。关于一篇散文的意境形成的过程,杨朔曾这样自我总结:“凡是这样动情的事,我就要反复思索,到后来形成我文章里的思想意境。”(《东风第一枝·小跋》)杨朔所总结的这一意境形成的公式:动情--反复思索--形成意境,可以看作是对于那一时期抒情散文意境创造的基本概括。
动情,这有可能是意境的萌芽,它属于灵感活动。动情可能是触景生情,也可能是情投射于物。总之,是情与物的撞击。
反复思索,这是意境形成的关键环节。这既是主题思想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情与物相融合的过程。
形成意境,这是“反复思索”的结果,是意境创造的最后完成。
杨朔《雪浪花》意境的形成:作者坐在北戴河海滨的礁石上,看着那云起云飞,潮涨潮落,浪花冲击礁石的情景,不禁“动了情”:“凉秋八月,天气分外清爽。我有时爱坐在海边礁石上,望着潮涨潮落,云起云飞。月亮圆的时候,正涨大潮。瞧那茫茫无边的大海上,滚滚滔滔,一浪高似一浪,撞到礁石上,唰地卷起几丈高的雪浪花,猛力冲激着海边的礁石。那礁石满身都是深沟浅窝,坑坑坎坎的,倒像是块柔软的面团,不知叫谁捏弄成这种怪模怪样。”紧接着,便进入“反复思索”,使原来的“动情”经过理性的思索得到深化与升华,发现浪花冲击礁石的现象,同千百万普通劳动者齐心协力、长年累月改造山河的壮举之间的联系,从而提炼出散文的主题,同时通过对“老泰山”这个形象的设计和描写,使作品的思想境界不断深化,并且努力使景物、人物,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相互交织,组合成一个优美的意境。最后“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地点出主题:“老泰山恰似一点浪花,跟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形成这个时代的大浪潮,激扬飞溅,早已把旧日的江山变了个样儿。”
很明显,在五六十年代将革命功利观念放在首位的抒情散文创作中,上述的“反复思索”在整个意境的创造、形成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正是因为这种“反复思索”,作者将复杂的生活加以筛选、过滤和提炼,将“小我”融于“大我”,将“个性”融于“时代”,提炼出具有积极意义的主题,并且从这一主题出发,去选择、加工、创造思想感情的载体--象征物。由于作者所抒写的是“人民情”、“革命志”,所以所选择的载体一般都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能唤起人民对崇高、纯洁、坚强、前进、无私等美好精神境界的联想,杨朔以童子面茶花象征祖国欣欣向荣的面貌(《茶花赋》),以赞美小蜜蜂来歌颂普通劳动者的无私奉献精神(《荔枝蜜》),刘白羽借灯火抒发其深刻思索:新生活是从那“暴风雨历史深处”发展而来的(《灯火》),借长江夜航表达“激流勇进”之情(《长江三日》),219017077.doc 4
吴伯箫对对延安生活的缅怀、对艰苦奋斗传统的歌颂寄托于一辆纺车(《记一辆纺车》),袁鹰将革命的井冈山精神赋予那青山翠竹(《青山翠竹》)。总之,那时被选作思想感情载体的,通常都是如红日、朝霞、大海、急流、青松、翠竹、高山这一类的事物,作者很容易从这一类事物上寻找到感情的结合点,情景交融,形成意境,而这种意境又总是体现出一种崇高美。
意境的结构模式:入境--通幽--显志
在以载道为传统的中国古代散文中,一直把命意和布局当作构思和行文的关键。所谓命意,即立意,也即主题的提炼和确立。所谓布局,即思想、形象的组织和结构。
六十年代初的抒情散文,是载道之文,所以它也十分重视散文的命意和结构布局。
一般来说,敞开心灵,不避个性,写偶然的片断的感觉或情绪的散文,其行文随感觉和情绪流动,结构比较随意、自由。而载道之文,往往是“因情造文”,讲究剪裁、布局、结构、谋篇。所以六十年代的抒情散文,在结构上显然继承了古代载道散文的传统,在开头、结尾和行文的开阖起伏上颇具匠心,形成了一种所谓“三大块”的结构模式。
一、在开头上,或“开门见山”,或“设置悬念”,旨在引人入胜。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很多优秀作品开头都有这种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开门见山,看似简单,但要写好,尤其令人一见不敢弃去,则要具有技巧。直接切入,意向明确,而又不失含蓄,于平易中见深刻。它便捷而巧妙地将读者引入散文佳境。如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峻青的《秋色赋》,其开头都属于“开门见山”的写法,写得简洁而精彩,读之渐入佳境。然而,另一种“设置悬念”的开头方式,在六十年代初期的散文创作中似乎更为作家所喜用。这与托物言志写法有直接关系。作家常从所托之物写起,渐渐推出文章的思想意境,这样,开头就构成一种悬念,起到为正文铺垫的作用。不仅杨朔深谙此道,屡屡用之,他的散文如《雪浪花》、《茶花赋》、《荔枝蜜》、《泰山极顶》等,都是开头设置悬念。其他作家也常用,如刘白羽的《灯火》开头说:“多少年来,在我的心中有一个隐秘的喜悦的诗句,这就是:‘灯火„„’”为什么呢?只有读下去才见“分解”;他的《一幅红色的画》,其构思同杨朔的《茶花赋》有异曲同工之趣,均以寻求一幅画为悬念,最后终于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开头写自己“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来,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但是“惜乎来去匆匆,每次都当面错过了”。这同刘白羽《日出》的开头--从小就向往日出景观,但“却没有机缘看日出”的设计极为相似,这种描写自然成为后文的铺垫。
二、中间的行文精心布局,力求波澜起伏,开阖顿挫,严谨中求自由,统一中有变化,大有苏州古典园林“曲径通幽”之趣。如杨朔的“转弯子”。杨朔在行文上,努力像我国古典诗词那样精心剪裁、布局,以曲致深,以无限写有限。他常常在文章中设置种种障碍,像筑山叠石的园林障景那样,造成“柳暗花明”、“峰回路转”的变化。如《荔枝蜜》,不喜欢蜜蜂--由荔枝林想到荔枝蜜--由荔枝蜜想到小蜜蜂--蜜蜂的劳动和奉献精神--农民的劳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泰山极顶》,登泰山看日出,适逢天气晴好,料想次日早晨“准可以见日出了”--一路从山脚往上爬时所见所闻--晚宿青帝宫,山头上忽然
219017077.doc 5
漫起云雾,又浓又湿,挤进屋来,落到枕边,还听见零零星星几点雨声,不免使人焦虑--次日果然云雾消散,只是天空阴沉沉的,看日出的宿愿已难实现--但作者却心情“异常晴朗”,毫无惋惜的情绪,极目远眺,指点那山河的壮美,建设的蒸蒸日上,“分明看见另一场更加辉煌的日出”。波澜迭起,千回百转,足见其“转弯子”的艺术。
刘白羽《长江三日》
《长江三日》(1961)是刘白羽的代表作,他用浓艳的画笔,制作了一幅五彩缤纷的长江的油画,热情洋溢地抒写了深邃的革命哲理。第一日,文章叙述江轮由重庆开出而未入三峡的一段历程,着重突出长江千姿百态的美。水天风雾、浩浩江流是作者的感触,从沉沉黑夜中冲破惊涛骇浪、昂首奋进的江轮,是作品捕捉的而又贯穿始终的主体形象,作者把它们与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了:“我觉得这是我所经历的大时代突然一起集中地体现在这奔腾的长江之上。是的,我们的全部生活不就是这样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吗?”由于这一思想的熔铸,江轮已经成为整个革命事业的诗意象征了。“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哲理思考,也便成为贯穿全文的内在思想红线。第二日,作者叙述了江轮穿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惊险情状,以及三峡的雄伟壮观、妖娆绮丽。其中,突出渲染江轮与狂风恶浪、暗礁险滩的搏斗,并穿插对两岸层峦叠障的精描细刻及山川历史、优美传说的叙说,初看起来似乎全是实写,但读者从“看起来这青滩的声势十分吓人,但人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途径,也就战胜了大自然了”数句,便能够领会哲理思索的“神”:领航人只有用智慧和胆量征服暗礁险滩,才能开辟一条无往而不胜的道路。显然,这一部分含蓄地把“战斗、航进、穿过黑暗走向黎明”的哲理思索引向深处,这种含蓄弥漫着一种诗的气氛。第三日,作者叙写长江“楚地阔无边,苍茫万顷边”的清丽景色和作者穿过三峡后的恬淡心情。巧妙的是,其间穿插了卢森堡《狱中书简》中的两段话,用以表现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坚定信念和乐观主义精神,这把“战斗、航进、穿过黑暗走向黎明”的哲理思索推到新的境界。作者说:“我不能不意识到,今天我们整个大地,所吐露出来的那一种芬芳、宁馨的呼吸,这社会主义生活的呼吸,正是全世界上,不管是在亚洲还是欧洲,在美洲还是在非洲,一切先驱者的血液,凝聚起来,而发射出来的最自由最强大的光辉。”作者启发读者去思考,无产阶级在开辟道路的过程中,必须具备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乐观主义的精神,前仆后继,百折不挠,以生命和热血去“凝聚”“最自由最强大的光辉”。至此,文章的哲理思索进入高潮和顶峰。不难看出,哲理思考是作品立意和构思的聚光点,文章虽然落墨于山河画卷,却处处着眼于哲理的诠释,因此气势壮阔、格调高昂,诗意浓烈,诗情、画意与哲理交融而浑然一体了。假如没有这个凝光点,这篇作品就失去了灵魂,失去了激动人心的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优美的散文总是在鲜明的形象中包含着一种哲理的诠释,它们可以通过写人、叙事、绘景、状物等文学手段,来蕴含曲包内在的思想和哲理。
刘白羽散文的哲理思考的特点:常常命意于光明、纯洁、壮美和富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从中寄托着无产阶级的崇高理想和抱负。因此在他的笔下,被描写的具体事物,就成为贯注生气、充满诗情、富有战斗美的艺术形象了。刘白羽善于把对客观事物的哲理思索,凝成一两句诗句或一首诗,这是他哲理思索的特点,也是他在散文中创造意境的特点。这一两句诗或一首诗,是创造意境的焦点。
感情奔放,雄壮豪迈,是刘白羽散文在抒情上的基本特色。刘白羽很注意发
219017077.doc 6
挥散文抒情的特长。他认为:“如果作者不把血、感情流注到文章里,文章又怎能有燃烧的热情、有光彩呢?”(《论特写》)《长江三日》中,作者抒发的是为祖国壮丽河山而讴歌的激情,是“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哲理豪情。这种感情的抒发,是随着山河画卷的逐层舒展而逐渐吐露的。结尾描绘了这样一幅壮阔的景像:“夜间,九时余--从前面漆黑的夜幕中,看见很小很小几点亮光。人们指给我那就是长江大桥,‘江津’号稳稳地向武汉驶近,从这以后,我一直站在船上眺望,渐渐的渐渐的看出那整整齐齐的一排像横串起来的珍珠,在熠熠闪亮。我看着,我觉得在这辽阔无边的大江之上,这正是我们献给我们母亲河流的一顶珍珠冠呀!„„再前进,江上无数蓝的、白的、红的、绿的灯光,拖着长长倒影在浮动,那是无数船只在航行,而那由一颗颗珍珠画出的大桥的轮廓,完全好像升在云端里一样,高耸空中,而桥那面,灯光稠密的简直像是灿烂的金河,那是什么?仔细分辨,原来是武汉两岸的亿万灯光。当我们的‘江津’号,嘹亮地向武汉市发出致敬欢呼的声音时,我心中升起一种庄严的情感,看一看!我们创造的新世界有多么灿烂吧!”作者用色彩明丽的语言,从远近上下不同的角度,描绘大桥、江面和武汉两岸的亿万灯火,摹写各种灯火变幻的情状,组成一幅迷离惝(chang)恍、色泽飞逸的灯火世界,给人以开朗、奇伟、辽阔、壮美的感觉,是诗,也是画。杨朔的散文一般是围绕叙写一个人物、一件事情而层层展开的。刘白羽的散文则迥然不同。他以“意”为帅,以抒情为牵引线,散文中的人、事、景、物、情、理,是随着感情的发展变化而摇曳铺陈的。
作者的哲理,往往通过鲜明的形象来展示,并作有层次的诠释,把哲理思索步步引向深入。《长江三日》,作者在第一天捕捉住江轮这一主体形象后,首先注入革命哲理:“是的,我们的全部生活不就是这样战斗、航行、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吗?”第二日,作者重点描写江轮与狂风恶浪、暗礁险滩的搏斗。在江轮战胜险情后,作者写道:“看起来这青滩的声势十分吓人,但人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途径,也就战胜了大自然了”,把哲理思索引向深入:领航人只有用智慧和胆量征服了险滩暗礁,才能开辟通往胜利的道路。第三日,作者在描写穿过三峡后的情景时,巧妙地插入卢森堡《狱中书简》里两段话,用以表现革命者的坚定信念和乐观主义精神,从而把哲理思索推进到高峰。总之,作者把哲理融入鲜明的形象里,随着画卷的渐渐舒展,哲理思索也步步深入地获得了诠释。
刘白羽散文的结构艺术,常常用对照和反复的手法,将历史与现实,今天和未来,战争和建设,疾风暴雨和风和日丽,进行鲜明的对比,起到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的作用。刘白羽的今昔交织和顺逆转换,由于他常常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接处思考:展示今日生活怎样来自“暴风雨历史深处”,歌颂“激流勇进”精神,在结构上,也常常表现出今昔交织和顺逆转换的波澜起伏。《长江三日》,“江津号”航船,在雾中启航,过夔门,穿三峡,进入水面开阔、碧波雪浪、天水柔和、江船宁静的境界。从上述思路中,不难看出刘白羽散文结构的基本模式:现实(顺境)--历史(逆境)--现实(顺境)。他的散文篇幅较大,句子较长,善作铺陈,恣意挥洒,造成一种磅礴的气势。
刘白羽的散文继承了古代散文语言的音乐性和绘画性。他的散文在炼意的同时,讲究炼句炼字,注意语音的轻重长短、抑扬顿挫,很有音乐感。刘白羽是长于写景的,《长江三日》,作者在江轮上刻画扑面而来的青山、险滩、暗礁等等,采用移步换形的手法挥洒点染,眼前的山岩是“倒影如墨”,远处的山峦是“碧绿如翡翠”,红艳艳的霜草是“满山的杜鹃”,江面上的帆篷就像“一束一束雪白的花朵在蓝天下闪光”,浓淡相宜,十分传神。其次,刘白羽恰当地从古今中外
219017077.doc 7
作家和诗人的作品中旁征博引,为他的散文润色添辉。《长江三日》引用许多诗人的名句、民谚、民间传说以及卢森堡的文字等,兼有制造气氛、烘托环境、抒发感情、画龙点睛的作用,与全文格调相和谐。此外,刘白羽的散文经常运用排比,以壮抒情气势,运用大量譬喻,形象地去描摹事物,以引起人们的深思和联想等。
秦牧《花城》
秦牧的《花城》是一篇写景状物、即景抒情的作品,全篇宗旨是歌颂劳动人民创造历史文明的业绩,赞美他们欢乐幸福的生活。同时,又传播知识,陶冶性情,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像花会上热情的讲解员,把各种鲜花指点给你:“牡丹、吊钟、水仙、大丽、梅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向你介绍花的情趣:“吊钟显示着异常旺盛的生命力,插在花瓶里不仅能够开花,还能够发叶。这些小钟儿似的花朵,一簇簇迎风摇曳,使人就像听到了大地回春的铃铃铃的钟声。”秦牧笔下的鲜花,细腻逼真,赏心悦目,给人以美的享受。
知识渊博,趣味盎然,是秦牧散文的突出特点。他善于把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熔为一体,并使之成为自己的艺术风格。在谈天说地、论古道今的知识趣谈中寄寓着深刻的思想性。《花城》,“农历过年的各种风习,是我们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的。我们现在有些过年风俗,一直可以追溯到一两千年前的史迹中去。这一切,是和许多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巧匠绝技和群众的美学观念密切联系起来的。在中国的年节中,有的是要踏青的,有的是要划船的,有的是要赶会的„„这和外国的什么点灯节、泼水节一样,都各各有它们的生活意义和诗情画意。过年的时候,一向我们各地的花样可多啦:贴春联、挂年画、耍狮子、玩龙灯、跑旱船、放花炮„„人人穿上整洁衣服,头面一新,男人都理了发,妇女都修整了辫髻,大姑娘还扎上了花饰。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一顶新毡帽’的北方俗谚,多少描述了这种气氛。”
秦牧的“滚雪球”(或叫红线串珠)式结构。我们知道,引类取譬,是秦牧知识性抒情散文的主要表现方法,因而在行文结构上,他常常围绕散文的主旨,用一根思想红线串起一个个生动事例(或故事),娓娓道来,层层演进,形成他的文章的波澜,人们将这样的结构称之为“红线串珠”法,或“滚雪球”法。如《土地》写了春秋战国时代晋国公子重耳在亡命途中发生的故事,古代中国皇帝把疆土封赠给公侯时的仪式,漂流海外、离乡别井的人们珍藏家乡泥土的事例,沿海一带保留下来的深含着保卫土地的抗敌爱国的历史内容的风俗以及地名,历史上农民为土地而作的悲壮斗争,土地在人民手里发生的巨大变化等等,以唤起人们建设和保卫祖国土地的热情。秦牧散文结构上的这种波澜,既不像杨朔那样的曲折,也没有刘白羽那样的“坎坷”,它似湖中微澜或涟漪,一环一环地向四周荡开,平缓而自然。
那一时期散文的结尾,大都具有两个特征,一是与开头照应,二是“卒章显其志”。这两点也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传统。六十年代初,我国抒情散文创作,在结构上对于首尾照应,特别是对“卒章显志”法那样看重,其根本原因 在于散文的“载道”功能,如果说“托物言志”、“寻求意境”,是为了避免载道的直露,那么,篇末点题,“卒章显志”,则是为了强化教育功能。杨朔《雪浪花》,前面描写了浪花冲击礁石的情景,描述了老泰山这一人物的言行及身世,作者在结尾特意加上一段直抒胸臆的文字:“我觉得,老泰山恰似一点浪花,跟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形成这个时代的大浪潮,激扬飞溅,早已把旧日的江山变了个样儿,正
219017077.doc 8
在勤勤恳恳塑造着人民的江山。”再如《泰山极顶》,在前面描写了登泰山看日出的沿途见闻,以及在泰山极顶因天气阴沉没有看到日出,却看到如“齐烟九点”一般的钢铁工业建设情景,作者在篇末加上了这样一段抒情文字:“有的同伴认为没能看见日出,始终有点美中不足。同志,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其实我们分明看见另一场更加辉煌的日出。这轮晓日从我们民族历史的地平线上一跃而出,闪射着万道红光,照临到这个世界上。伟大而光明的祖国啊,愿你永远‘如日之升’!”
杨朔的散文有时失之“太做”:在命意上,主题的提炼,感情的升华,有时显得不太自然,让人有拔高之感;结构上,为达到曲以致深的效果,有时就未免过分雕琢,开头结尾,以及中间“转弯子”的模式,常出现雷同;在文字上,也“微露人工斧凿的痕迹”,缺乏自然、朴素的真味。杨朔散文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风格,但是他的散文具有明显的缺陷。从内容上说,他对复杂的社会生活仅作田园牧歌式的赞颂,过分理想化。从情感而言,他虽无封建士大夫那种寄情山水的淡泊和超脱,也无表现自我的闲情逸致,但在某些篇章中,存在着虚情假意的失误,特别是当他无节制地让情感向诗的概括化方面发展时,这种情感就显得更加虚假。从艺术上看,杨朔强调散文的抒情个性,主张把散文当成诗来写,这是对散文审美价值的呼唤,但是,当他极端地“把每篇散文当成诗来写”时,导致他的艺术手法的单一化和雷同化。同时,由于他过分追求诗一般的构思、结构和语言,其作品往往有斧凿痕迹,给人以削足适履之感。
在现代作家中,朱自清对杨朔的影响最大,他们的风格非常接近,都是文求简约,意求深藏的诗的风格。朱自清散文从创造诗的意境出发,以缠绵的抒情、细致的纹络、缜密的结构、清新的笔致,并通过艺术辩证法的精心组织与安排,构成意境的高度和谐的美,是一种自然、真切、清新、缜密的美。
六十年代初散文的诗化现象对当代散文的贡献:它所探求并完成的诗化的审美结构,提高了散文的艺术质量和美学价值,比起五十年代来,散文创作在题材、品种、形式、技巧上都有很大的提高与丰富。同时,由于时代的局限,左倾影响,对诗意的片面理解,使作者往往重于抒发虚假的豪情,回避尖锐矛盾,过滤悲剧因素,对复杂的社会生活作田园牧歌式的赞颂,所谓时代色彩并不能得到真实多彩的反映,大跃进等事件在当时花团锦簇、百鸟朝凤般的散文里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散文的真实品格受到削弱。
在五四时期,周作人提倡过美文,现代散文重要的一支是周作人主张的小品文。对它鲁迅曾经有过比较激烈的批评。小品文和当代的散文,它们是一种强烈的对照。对照起来看,会充分显示各自的特点。当代散文是载道的,宏大的主题,高度模式化。小品文是言志的,独抒性灵,高度个性化。周作人还特别强调了它们不同的时代背景。1930年,周作人在《近代散文抄》的序言里说:“小品文是文学发达的极致,他的兴盛必须在王纲解纽的时代。„„我想古今文艺的变迁曾有两个大时期,一是集团的,一是个人的。„„在朝廷强盛,政教统一的时代,载道主义一定占势力,文学大盛,统是平伯所谓‘大的高的正的’,可是又就是‘差不多总是一堆垃圾,读之昏昏欲睡’的东西。一直到了颓废时代,皇帝祖师等等要人没有多大力量了,处士横议,百家争鸣,正统家大叹其人心不古,可是我们觉得有许多新思想好文章都在这个时代发生,这自然因为我们是赞成诗言志派的缘故。小品文则又在个人的文学之尖端,是言志的散文,他集合叙事说理抒情的分子,都浸在自己的性情里,用了适宜的手法调理起来,所以是近代文学的一个潮头,他站在前头,假如碰了壁时自然也首先碰壁。”
第五篇:记叙文与散文的区别于联系
记叙文与议论文的区别与联系
记叙文是用来描述事物的文章.时间,人物,地点,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是记叙文的6要素,(或者四要素)。.描写物体的就要从
运动状态,物体形态或变化上来说了。
记叙文写作,是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给读者。
记叙文包括的范围很广,如记人记事,日记、游记、传说、新闻、通讯、小说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要表达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
总的说,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
但记叙文写作,伴随自然流漏的适当议论和抒情。
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记叙文,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
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
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广义的记叙文,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
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虚构性”,是小说的本质。一般的,现在将所有的文体分为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四种,而你所说的记叙文与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则都属于散文的范畴,是散文的再分类。那么,小说和记叙文的关系即不交叉也不包含,更不平行,它们不再同一个层面上的。
散文和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是交叉的。《背影》从文学的角度是散文,从实用文的角度就是记叙文了。《社戏》从文学的角度是是小说,从实用文的角度只能是记叙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