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教育:中国教育史考研重要简答题汇总5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08:45: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天问教育:中国教育史考研重要简答题汇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天问教育:中国教育史考研重要简答题汇总》。

第一篇:天问教育:中国教育史考研重要简答题汇总

北京天问教育远程考研政治保过不过全额退款

欲索取更多考研资料,请上北京天问教育网站官网!

2007年考研中国教育史重要简答题

1.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以店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①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②教育不是专内的社会活动。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③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bbs.freekaoyan.com dsaw1111

2.春秋战国私学的兴起有何意义?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兴起,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①它冲破了“正教合一”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独立化的过程。②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以教育人为谋生之道的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③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受教育的范围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教育的社会基础更为广阔。④有利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理论的形成,出现了以(学记)为代表的一批教育专著。

3.简述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答:“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4.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

答:“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①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②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但是,这一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古代教育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①过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的传统观念;②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知识分子从一入学读书始,就产生严重的功名意识,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二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观念。

5.孟子关于教育的作用有哪些论述?

天问教育1.cn

答:盂子从“施仁政”的政治主张和“性善论”出发,高度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与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J他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得民心”是“仁政”的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他指出每个人虽然先天具有四个善端,但在后天的环境里,由于外物的诱惑与自身努力的不够,可能会失掉或摒弃这些善端。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

6.颇之推关于旱期教育有哪些论述?

答:魏晋南北朝教育家颜之推极其重视早期教育,他认为家庭教育应从胎教开始,纵然做不到胎教,也要及早从幼儿教起。他之所以极力倡导早期教育,主要是认为:①幼儿时期是教育的最佳时期。他从幼儿期与成年期的教育效果比较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幼儿期心理单纯,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是学习的最佳时期;②幼儿期心理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是教育的关键时期。

7.评述隋唐科举制度的产生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答:隋代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制和选拔优秀人才补充官吏队伍,逐渐以分科举人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度。科举制度产生了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其主要特点是面向全社会公开考试,录取标准专凭试卷成绩,专重资才,而不是由地方察举。唐承隋制,进一步从考试程序、科目和方法等方面完善了科学制度,使之在人才选拔以至国家政治生活中占居越来越重要地位。隋唐科举制度的实行,对学校教育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一方面,由于选才与育才标准的统一;科举制度促进了当时学校教育的发展:①由于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功名,而进学读书又是参加科举的前提,这就引起社会各阶层对学校教育的重视;②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也具有积极意义;③科举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促进了当时专科教育、英才儿童教育及文武兼备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科举又使学校教育成为其附庸,对学校教育产生消极影响:①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几部儒家经典,造成学校教育内容脱离社会现实,空疏无用;②科举考试的方法僵化、呆板。又使得学校的教学重记诵不求义理,充满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③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使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人生哲学支配了学校教育,使学校成为声利之场,严重影响着一般知识分子的思想。

8.评析韩愈《师说》关于教师的论述。

答:唐代教育家韩愈以继承和保卫儒家道统为己任,十分重视教师问题。写下了著名的《师说》。《师说》的基本精神就在于“存师卫道”。它从师与道、道与业、师与生等各方面系统地论述了教师问题。提出了卓越的见解。其主要见解:①关于教师的作用与地位。韩愈从“存师卫道”的角度阐述了教师的独特功能,他认为师是“传道”的,儒家的道统是封建社会的精神支往。而道要靠教师来传递,传道须有师。卫道必须先尊师,师与道是密切结合、不可分离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②关于教师的基本任务,韩愈作了经典性地表述,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认为教师的三大任务为:传递儒家道统,传授古文六艺之业,解决学生在学习道与业过程中存在的困惑;③关于教师的资格。韩愈认为教师的选择,不应受年龄、地位、资格等限制,主要是用道与业来衡量。谁先有“道”,谁在术业上有专攻,谁就能成为教师;④关于师与生的关系。韩愈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命

题,含有“能者为师”和“教学相长”的意思,确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总之,韩愈的(师说)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系统,有创见地阐述了教师问题,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

9.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北宋仁宗以后,为了振兴官学,改革科举,曾有“三次兴学”之举。北宋第一次兴学,是范仲淹主持的庆历兴学。兴学内容主要有三:①令州县立学;②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罢帖经墨义,着重策论;③改革大学。北宋第二这兴学,是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元丰兴学,主要内容是:①改革大学,创立“三舍法”;②整顿地方学校;③颁定(三经新义);④设置专门学校;⑤改革科举制度。北宋第三次兴学,是蔡京主持的崇宁兴学,其主要内容为扩充地方官学,续增州县学生,添置算学、书学、画学,使学制更为完备。

10.宋代书院制度的产生及其教学特点述评。

答: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它的名称始于唐代,但只是校刊、收藏经籍的场所。书院作为一种教学机关,是从北宋开始的。由于北宋初期官学荒废。士子无求学场所,宋代理学的传扑也需要有其自身的场所,加之佛教祥林讲学制度的影响,作为教学组织的书院便应运而生。宋代书院有私办、官办和私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初期组织比较简易,主持人亦是教学者,通常称为山长,亦有称洞主、院长、堂长。书院的讲学多力求通义理,而不是参加科举,因而在教学上形成与官学不同的显著特点:①书院既是教学机关,也是学术研究机关。教学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是书院最显著的特点;②书院建立了“讲会”制度,允许不同学术观点的学者互相讲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百家争鸣精神;③书院教学以学生自学力主,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自学能力;④书院师生朝夕相处,师生共同讨论,共同研究,感情深厚。

11.朱熹关于小学与大学的被学内容有哪些论述?

答:朱熹根据人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把学校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大阶段。他认为八岁至十五岁是小学阶段,上至王公子弟,下至庶民子弟皆可入学。小学是打基础阶段,教学内容是”学其事“,即从洒扫应对进退开始,将伦常礼教,教给儿童,进而教他们诗、书、礼、乐之文;打好根基。他专门编著《小学》一书,作为这个阶段的教材。朱烹认为十五岁以后是大学阶段,入学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也有少数”凡民俊秀“。大学的教学内容是在小学的基础上”明其理“,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使其”明明德“,最后达到”止于至善“的目的。大学的教材主要是”四书“,”五经“.尤其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是其基本教材。

12.简述明代八股取士的创立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答:明王朝为了进一步以程朱理学统制思想。明太祖与刘基首创八股取士,以八股制义为科举考试定式。”八股l'特点有三:①八股文之试题取于“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②八股文章只能依据朱熹《四书集注)“代圣人立言”.不能丝毫阐发己意;③八股文章必须采用固定格式的排偶文体,否则不能入仕。明代科举这一变化,使得科举考试更加形式化,也使得各级学校以教习八股范文为主,教育内容更加空疏无用,教学方法更加僵化、教条,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13.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有哪些积极的见解?

答:明代教育家王守仁高度重视儿童教育,对儿童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首先,他批评当时的儿童教育存在三大弊端:重机械记忆,不重启发思维;重消极防范,不重积极诱导;普遍采用体罚,摧残儿童的身心。其次,他从快乐是人心之本的观点出发,主张教育儿童要从积极方面入手,顺应儿童性情,鼓舞儿童兴趣,培养其“乐学”的情绪。第三,他主张儿童教育要一导之以礼“.”讽之读书“。”开其知觉“.使儿童德、智、体、美均衡发展。第四,他强调科学安排教学计划,使儿童每天的活动有:定的次序,动静交错,学有余力。

14.明末清初进步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有哪些?

答: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启蒙思想家的进步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和特点:①批判理学教育理论。启蒙思想家批判了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哲学,主张理欲不可分离,天理寓于人欲之中,强调教育应顺应自然人的本能要求,促进人的个性发展;②主张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在教育目的上,启蒙思想家强调培养具有挽救民族危亡和治理社会能力的治术人才,反对空谈心性、侈谈伦理的所谓”学力圣人“;③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和技艺的学习;④提倡”主动“、”习行“的教学方法,反对理学家”主静“、”读书穷理“的治学方法;⑤主张扩大学校的职权,把学校办成怦议国事、衡定是非的议政机关,充分发挥学校限制君权、发扬民主的作用。

15.评述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

答:”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教育思潮和社会思潮。

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中把它系统化、理论化,使它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纲领。其基本思想,是说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张之洞把中学的内容概括为经、史、子、集,尤其强调“明纲”,认为三纲五常是中学之本原,以此反对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他把西学概括为西史、西艺、西政三部分。他所理解的西政,并非西方政治,只不过是一些具体的政治设施,如学校制度、武备制度等等。他在维新变法前夕再次强调“中学力体,西学为用”,目的在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反对政治改革,因而这一主张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反动性。但是,这一教育主张在客观上也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①它从理论上论证了西学的有用,为近代西学名正言顺地进入中国创造了依据;③它将学校列为西政的首位,有利于牟页引时西方的学校制度和教育理论;④ 选择的向西方学习,有助于维护民族自尊心。

16.“百日维新”教育改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898年6月至9月的“百日维新”中,清政府颁布了大批维新变法诏令,其中有关教育改革的内容主要有:①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改革科学制度;②在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作为全国学堂的表率,还负起统辖各省学堂的职责;③把各地旧的大小书院一律改为新式学堂,筹办高等、中等、初等各级学堂;④创立铁路、农务、矿务等各种专门学堂:⑤派人出国游学,考察外国的学校制度;③建立译书局和编译学堂,编译外国教科书及

其它书籍。百日维新的教育改革体现了维新派否定传统教育的资产阶级教育精神。

17.评述康有为《大同书》中的教育思想。

答:康有为1884年写了《人类公理》,直到戊戌变法失败后,才修改为《大同书》发展。他在《大同书》中描述未来的大同社会,即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国家、没有家庭的人人平等,经济高度发达,政治极端民主的极乐世界。大同社会实行“公养”、“公教”制度。每个社会成员都享受“二十年齐同之教育”。在康有为设计的教育蓝图中:①儿童未出生,其母入人本院,接受胎教;②婴儿六个月后,进育婴院,三岁后进怀幼院,接受学前教育;③儿童六至十岁,进小学院。接受初等教育;④儿童十至十五岁,进中学院,接受中等教育;⑤儿童十六至二十岁,进大学院,接受高等教育。他对每个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都作了详细描述,主张男女教育平等,主张对儿童实行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提出了许多可贵的见解:但是,这仅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社会空想。

18.梁启超关于教育目的有哪些论述?

答:梁启超特别重视确定教育目的,曾与《论教育当定宗旨》一文。他首先认为教育一定要有目的,否则将一事无成;其次,他认为教育目的正确与否,至关重大,封建教育之所以腐朽,洋务教育之所以收效甚微,主要在于教育目的上的错误;最后,他认为正确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养成一种特色之国民”, 这种国民须具有公德、国家思想、自治、自尊、合群、尚武等品质。克服中国人在专制社会中形成的品格缺陷。他认为只有造就出这样的新民,才能拯救国家的危亡,振兴中华民族。

19.王子癸丑学制与癸卯学制相比有哪些进步?

答:1912年至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王子癸丑学制,是近代资产阶级对封建教育的第一次系统的改革,它与癸卯学制相比。有很大进步:①它缩短了教育三至四年,使教育易于普及;②取消了奖励毕业生科举出身的制度,消除了科举制度的阴魂;③女子教育取得了一定地位,初等小学男女同学,中等以上学校专门设立女校;④在课程改革上,取消了忠君、尊孔的课程,增加了自然科学和生产技能的内容;⑤改进了教学方法。

20.简述菜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答:蔡元培在担任北大校长时.确定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作为改造;日大学的指导思想、他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应该提倡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各派主张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都可以让他们自由发展,兼容并包。依据这一方针,他聘请教师“以学诣为主”,允许不同学术观点的人同时在大学任教,使北大教师队伍人才济济,面貌一新。他的这一办学方针改变了旧北大一片死寂的景象,在突破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文化专制主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为各种新思想在大学讲坛上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北大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第二篇:考研教育综合333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第一章

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 名解:

【学在官府】是西周文化教育上的重要特征,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决定了当时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学在官府”。形成这种局面的客观原因是唯官有学,而民无学,唯官有器,而民无器;唯官有书,而民无书。最根本的原因是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结构。特点是西周形成“学在官府”、“官守学业”的局面,政教一体,官师合一,以六艺为主要教育内容,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治术人才。

【六艺】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按其学科性质分为三大方面:1)礼乐。礼是周礼,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各个领域。乐教也是西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当时乐的概念是非常宽泛的,它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实际上是各门艺术的总称。2)射御。射是指射箭的技术;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3)书数,书是指文学,数是指计算。六艺的特征:1)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2)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3)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4)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第二章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思想的奠基 名解: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桓公在都城临淄的稷门地区,所创办的一所著名学府,它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东方文化教育和学术的中心,是教育上的重要创造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稷下学宫的办学性质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而且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其特点是学术自由,尊师重道,待遇优厚,不治而议论,而且管理规范上有了我国第一个学术守则:《弟子职》。稷下学宫是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促进思想学术上的发展,也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有教无类】孔子对于教育对象的主张是“有教无类”。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人学受教育。“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努力主阶级垄断学校教育而言的,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大到平民,是历史性进步。【因材施教】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的与个别差异的矛盾,孔子是我国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但有前提条件,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和了解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是与学生谈话和个别观察。即孔子说的“听其言而观其行”和“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对他们做出准确的评价,并且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三纲领八条目】出自《大学》,《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三纲领”表达了儒家以教化为手段的仁政、德治思想。为了实现三纲领,《 大

学》 又进一步提出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八条目”。八条目前后相续,逐个递进而又逐个包含,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基础,一个人政治能力的形成是与个人修养合一的。【学记】《 学记》 也是《 礼记》 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因此,有人认为它是“教育学的雏形”。它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其中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作用与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等几大部分。

【启发诱导】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这一原则主要是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间的矛盾的,孔子认为不论培养道德还是学习知识,都要简历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反对机械学习,提倡启发式教学。在教学前务必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然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语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

简答:

1.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历史意义

性质:1)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稷下学宫由齐国官方出资举办,始终不改变养士、用士的基本目的。从其主办者和办学目的来看,稷下学宫是官学。稷下学宫是由养士制度发展演变而成的教育机构,它保持了充分最重士人之讲学,不加干涉与限制的风范,其教学与学术自由,体现出私学的性质。

2)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一方面,教师自由讲学收徒,学术自由求学择师,还可以跨越学派门墙,广泛求学,学无常师,学宫定期举行学术集会,以及演讲、讨论、辩论的学术交流会,讲学活动十分兴盛。一方面,体现在著书立说,著述与讲学互为表里,共同体现稷下学宫作为高等学府的特色。不仅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还将育才逐步制度化,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从教育管理方面证明人才的培养。议政是所有私家学派的特点,稷下学宫的不同之处是为各家学者提供了一个固定的议政论坛。稷下学宫的政治色彩十分鲜明,咨政议政的作用突出,这也是办学目的政治性的体现。

特点:1)学术自由:这是学宫的基本特点,容纳百家是学术自由的一种表现,来者不拒,包容百家是稷下学宫的办学方针,各家各派学术地位平等,不因统治者的喜好而加以扬抑。自由还体现在游学,来去自由,学生也自由折师,且学无常师,尤其是游学制度使稷下学术与外部各国的学术不断交流,富有活力。

2)尊师重道,待遇优厚:齐王不仅在精神上尊重教师,在物质待遇上也很优厚。这也是稷下学宫兴盛的原因之一。

3)不治而议论:即不担任具体职务,不加入官僚系统,却可以对国事发布批评性的言论,这些学者们在地位上,与君主不是君臣关系,而是师友关系,学者们又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和独立,又体现君主给学者们极高的政治待遇。4)管理规范上有了我国第一个学术守则:《弟子职》。

历史意义:1)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2)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3)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4)留给人以思考,为什么齐国樱下学宫的成功,思想学术文化教育的成功却未带来政治的成功? 2.孔丘的教育思想

一、“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立国治国要解决三个重要条件:首先是“庶”,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是“富”,要使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再次是“教”,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才会取得社会成效。孔丘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先抓好经济建设以建立物质基础,随之而来就应当抓教育建设,国家才会走上富强康乐之路。

二、“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教育与人的发展。孔丘对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持肯定态度。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观点,成为人人有可

能受教育,人人都应当受教育的理论依据。“性”指的是先天素质,“习”指的是后天习染,包括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孔丘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多大差别,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差别。从“习相远”的观点出发,孔丘认为人要发展,教育条件是很重要的。人的早期教育为以后发展奠定基础,尤为重要;人也应当终生受教育,知识和道德才不至于停顿、倒退。此外,还要重视居住环境的选择和社会交往的选择。“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思想是孔子人性论的组成部分,成为人人有可能受教育和应该受教育的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三、“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孔子对于教育对象的主张是“有教无类”。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人学受教育。“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努力主阶级垄断学校教育而言的,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大到平民,是历史性进步。孔子躬亲实践这一办学方针,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分布地区较广;弟子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大多数出身于平民。“有教无类”作为私学的办学方针,与贵族官学的办学方针相对立,它打破了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这是历史性的进步,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四、“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标。孔丘提出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这条培育人才的路线,可简括称之为“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经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学而优则仕”口号的提出,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了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学而优则仕”与“任人唯贤”的路线配合一致,为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五、以“六艺”为教学内容

孔丘的教学内容虽袭用西周“六艺”名称,但对所传授的学科都已作了调整,充实了内容。孔丘进行研究并编成教材的有《 诗》 《 书》 《 礼》 《 乐》 《 易》 《 春秋》 六种。《 诗》 又称《 诗经》,为中国最早的诗歌选集,对个人品德修养和人际交往都有重要作用; 《 书》 又称《 尚书》,是古代历史文献汇编,目的是要人学习先王之道,特别是恢复文武之道;《 礼》 又称《 士礼》,传于后世称为《 仪礼》,知礼是立足于社会的重要条件,不仅要学会礼的仪式,更重要的是要理解礼的精神实质;“乐”是各种乐教形式的总称,内涵广泛,与诗、歌、舞、曲密切结合在一起,乐与礼经常配合发挥作用而为政治服务。《 乐》 传至秦,因秦焚书而散佚。《 易》 又称《 周易》,是一部卜笨之书;孔丘据鲁年史记、周史记等史料而作《 春秋》,成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以上六种教材,各有教育任务,对人的思想教育都有重要价值。《 诗》 教使人态度温和,性情柔顺;《 书》 教使人熟知历史,通晓先王施政之理; 《 礼》 教使人恭敬严肃,知道道德规范; 《 乐》 教使人心胸宽畅,品性善良;《 易》 教使人知道人事正邪吉凶,事物之理的精微;《 春秋》 之教使人知道交往用辞得体,褒贬之事有原则。孔丘的教学内容存在三方面特点:其一,偏重社会人事;其二,偏重文事;其三,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孔子的人性观及教育意义

第三章

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名解:

【独尊儒术】汉初在文化教育上采取宽松政策,给各学派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但各学派之间相互争雄,势必危及政治思想的稳定。董仲舒站在儒家的立场上,从《 春秋》 大一统的观点出发,论证了儒学在封建政治中应居独一无二的统治地位,从而提出“罢黝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鼓励儒学的发展,对其他各家学说采取排斥态度,达到以儒学统一思想的目的。

【鸿都门学】是汉代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的高等专科学校。创立于东汉灵帝,它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东汉宦官集团为了与太学生支持的官僚集团斗争,利用教育培养拥护自己的知识分子,鸿都门学因而建立,可见这所学校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产物,鸿都门学的学生在政治上代表宦官的利益,但在教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首先,它打破儒家独尊的教育传统,以诗、赋、书画作为教育内容,这是教育史上一大变革,促进学校多样化。其次,鸿都门学是一种专门学校,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为后来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简答:

1.简述独尊儒术(见名解)

2.(简述汉武帝文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董仲舒在前后三次回答汉武帝的策问时,提出“独尊儒术”等三条建议,为汉武帝接纳,成为汉代政府的三条文教政策。

1)罢黝百家,独尊儒术。汉初在文化教育上采取宽松政策,给各学派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但各学派之间相互争雄,势必危及政治思想的稳定。董仲舒站在儒家的立场上,从《 春秋》 大一统的观点出发,论证了儒学在封建政治中应居独一无二的统治地位,从而提出“罢黝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鼓励儒学的发展,对其他各家学说采取排斥态度,达到以儒学统一思想的目的。

2)兴太学以养士。汉初的私学虽然繁荣,但培养的人才规格各异、思想不一,显然很难满足封建集权国家对统治人才的要求。为了保证封建国家在统治思想上的高度统一,也是为了改变统治人才短缺的局面,董仲舒在对策中提出了“兴太学以养士”的建议。他明确指出:“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实际上,兴办太学,政府直接操纵教育大权,决定人才的培养目标,也是整齐学术,促进儒学独尊的重要手段之一。

3)实行察举,任贤使能。察举制是始于汉代的一种选官制度,汉文帝开始,但没有形成制度,察举制作为一种比较完备的制度得以确立是在汉武帝时期。首先,汉武帝设孝廉一科,标志着察举制以选官常制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其次,汉武帝时察举取士的范围扩大到了布衣之士,再次,增加察举的科目,而孝廉是最主要的科目,在选拔考试中,儒家受到特别的有待,开创了以儒术取士的局面。察举制被称为科举制度的先导。

根据董仲舒的这三项建议,汉武帝先后采取了三项措施:立五经博士;开设太学;察举制的完全确立。

3.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

1)罢黝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认为,为了保证政治的大一统,首先要统一思想,针对汉初百家俱存,各执一说的状况,建议罢黜百家,只有儒学是积极进取之学,当独尊儒术,以实现思想的统一。

2)兴太学以养士。兴教化的根本是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为了保证封建大一统的国家辈出人才,国家应该积极地去培养人才,兴办太学,培养专门学习儒术的治国人才,可使政治操纵教育大权,引领全国重视和学习儒家思想。

3)实行察举,任贤使能。国家不仅要培养人才,还要用合理的制度去选拔人才,国家应通过选举将真正有才者选出来,经过考核加以分别利用。这是董仲舒针对以前任人唯亲的弊端提出来的,要求“量才而授官,录德而定位” 董仲舒的三大建议都被汉武帝采纳,成为汉代三大文教政策,在当时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局面,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培养和选拔国家所需的人才,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汉武帝后,两汉历代

皇帝加以推广和实施,终于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以养士和取士为基本内容的比较完整的封建教育制度。

4.董仲舒的三纲五常,道德教育

“三纲五常”是董仲舒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他的道德教育内容。“三纲五常”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与“三纲”相配合的是“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三纲” 与“五常”结合的纲常体系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句话是董仲舒对这一原则的总概况。董仲舒要求人们心正意诚,立志做一个符合封建国家要求的人,利满足人们肉体上的需求,义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二者不可或缺,提倡封建国家利益原则的追求应高于个人对利益的追求。(2)“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仁是建立在对人的生命珍惜和热爱的基础上的,体现的是对个体生命价值和权利的尊重。义是为封建国家的利益而确立的准则,凸显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尊重他人的价值和权利,这实际上是对儒家强调主体道德自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3)“必仁且智”:道德教育必须做到“仁”与“智”的统一。他突出强调了道德修养中情感与认知的统一。(4)“强勉行道”:努力地进行道德修养,德性就能日益显著,取得良好的成效。强调品行的积累。

第四章

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

名解:

【颜氏家训】是我国南朝梁时期的教育家颜之推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体验,写出了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用以训诫其子孙。这部著作是我们了解颜之推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它不仅有助于我们研究颜之推在儿童教育、学习方法等方面某些真知灼见,而且也向我们展示了一副封建士族教育腐败的漫画。

简答:

1.科举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教育制度是培养人才的制度,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来选拔人才的制度。学校根据科举考试的要求来组织教学活动,学校教育成为科举制的前提条件;科举制是学生取得官职的必由之路,为学校培养的人才开辟了政治出路。从某种意义上说,科举制的产生刺激了人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随着科举考试制度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学校教育要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成为了科举的附庸,学校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场所。科举对学校教育发挥着导向调控作用,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考试方法。

2.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选士制度,在历史上存在了1300多年,对我国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其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积极作用在于:

①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制。第一,中央政府掌握选士大权,利用加强中央集权制;第二,官吏经考试选拔,提高文化修养,利于国家长治久安;第三,士子通过科举获得参政机会,扩大统治基础;第四,利用科举制统一思想,笼络人心,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国家稳定与发展。②使选士与育士紧密结合。第一,促使社会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第二,促进人民思想统一于儒学,结束思想混乱的局面;第三,刺激学校教育发展,利于教育的普及;第四,种类繁多的考试科目扭转人民重文轻武、重经学轻科学的现象。

③选拔人才较为公正客观。第一,重视人的知识才能,而非门第;第二,实务策与诗赋利于检验人的能力;第三,我国文官考试制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的。科举制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国家只重科举取士,而忽略学校教育。学校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构,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科举考试来进行,学校失去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作用。

科举束缚思想,败坏学风。学校教学安排围绕科举进行,导致了学校教育中重文辞少实学,重记诵而不求义理,形成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学习风气。这种风气影响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性格。在科举制的影响下,人们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求知求真,而是为了获取功名利禄,导致了具有强烈功利色彩的读书观、学习观。科举考试内容的狭隘也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和谐发展,特别是科技文化的发展。

3.评述韩愈《师说》中的教师观

韩愈教育思想最突出之点就在于他作《师说》,提倡尊师重道。(1)教师的任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任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传道,即传授儒家仁义之道;二是授业,即讲授儒家的六艺经传与古文;三是解惑,即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

(2)以“道”为求师的标准。韩愈主张不管其门第、出身、相貌等如何,只要学有所成,并且合乎儒道,就可为人师表。他提出“圣人无常师”,主张广泛地向他人学习,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另外,“道”是无处不在的,只要能体认到它,就可以为师传道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3)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韩愈认为师生之间可以互相为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只要闻道在先,术业有专长者,皆可以为人师表。

韩愈的《 师说》 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后人有关师道观的不少论述皆受其影响。他既肯定了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的主导作用,又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向学生学习;既要求学生虚心向教师学习,又鼓励学生敢于超过教师;既提倡乐为人师,勇为人师,又强调不耻下问,虚心拜人为师。

第五章

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名解:

【苏湖教法】北宋学者胡缓在主持苏州郡学、湖州州学时,改变传统教法,创立了一种新的教学制度,即在学校内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分斋教学。经义斋选择学习儒家经义;治事斋又称治道斋,分设治兵、治民、水利、算数等学科,学生可选择其中一科为主修,另选一科为副修。两斋的培养目标不同,经义斋以培养比较高级的统治人才为目标;治事斋是为了造就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技术、管理人才。这种教法史称“苏湖教法”或“分斋教学”。胡缓创立的分斋教学制度,在中国教学制度发展史上第一次按照实际需要,在同一学校中实行分科教学;实用学科正式纳人官学教学体系之中,取得了与儒家经学同等的地位。这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分科教学,也开创了主修和副修的先河。

【三舍法】是北宋王安石创立的一种学校管理制度,是对太学的一种改革。其主要内容为:将太学生员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等级,生员依学业程度,通过考核,依次生舍。初入学为外舍生,相当于预科生或旁听生。外舍升内舍,内舍升上舍。根据上舍生的考试成绩和平时行艺决定授官或者参加殿试、礼部试。“三舍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升舍考试制度,对学生的考察和选拔,力求做到将平时行艺与考试成绩相结合,学行优劣与对他们的任职使用相结合,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太学教学质量。同时又把上舍考试与

科举考试结合起来,融养士与取士于太学,提高了太学的地位。“三舍法”是中国古代大学管理制度上的一项创新。

【监生历事】是明朝国子监监生的实习制度,历事指到监外历练政事,规定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拨于在京各衙门,历练事务,锻炼和考查政务才能。有时监生也被县州,清理粮田、或兴修水利,历事后进行考核,上等送吏部附选,可授官职,中等再令历练,下等送回国子监读书。监生历事是中国古代大学里最早的教学实习制度。使学校培养人才与业务部门实用人才直接挂钩,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学,提高人才素质。【书院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自唐末以后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以私人创办和组织为主,将图书的收藏、校对与教学、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书院作为教育机构,是中国古代私学最高级的表现形式。实行山长负责制,山长即书院的主讲人,也是书院的主持人,山长可以减少外界对书院的干扰。书院的宗旨是以发扬学术为重,以探明圣贤之学为真旨。【朱子读书法】

简答:

1.书院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书院始于唐朝,当时有两种场所被称为书院,一种是由中央政府设立的主要用作收藏、校勘和整理图书的机构,其性质相当于皇家图书馆;另一种是由民间设立的主要供个人读书治学的地方。从事授徒讲学活动的书院在唐末萌芽,原因有四:①官学衰落,士人失学;②我国源远流长的私人讲学传统;③佛教禅林的影响;④印刷术的发展。

2.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重要特点

书院最初属于私学性质,尽管在发展过程中有官学化倾向,但在培养目标、管理形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都表现出与官学不同的特点。①在培养目标上,书院注重学生人格修养,强调道德与学问并进,培养学生的学术志趣,而官学多以科举出仕为主要目标。②在管理形式上,书院机构较为简单,管理人员少,强调学生遵照院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为主。③课程设置灵活具有弹性,教学以学生自学、独立研究为主,师生、学生之间注重质疑问难和讨论。④书院中的师生关系较之官学更为平等,学术切磋多于教训,学生来去也较为自由。⑤书院开展的“会讲”活动有讲授有讨论,还开展不同学派之间的辩论。总之,书院既是集藏书、教育和学术活动于一体的机构,又是学者以文会友的场所,具有较广泛的社会文化教育功能。

3.简述清代诂精经舍和学海堂的办学特点。

诂经精舍和学海堂,均为清代阮元所创建,诂经精舍建于杭州孤山,学海堂创立于广州粤秀山。两所书院成为当时浙江、广东重要的文化学术研究中心,并在办学宗旨、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概而言之,有以下三点。第一,“以励品学,非以弋功名”。创立书院是专志于学术研究,而不事科举,学习内容包括儒学、史学、天文、地理、算法等等,学生自择一书肄业,这无疑是当时腐朽的书院教育中注入一股清新之风,具有积极意义。第二,各用所长,因材施教。在任用教师上充分发挥教师的学术专长;对于生则因材施教。第三,教学和研究紧密结合,刊刻师生研究成果。两所书院从事教学活动的同时,又进行学术研究,注重自学和独立研究,组织学生合作编书,学生也独立从事著述,优秀的文章,书院编辑刊刻,也出专著,这些既是学术成果,也是教学参考书,推动和促进书院教学和研究活动的开展。诂经精舍和学海堂的影响:①继承并发扬书院教育的优良传统,培养造就人才;②对改变清朝腐败的官学化书院教育有重要影响③促进学术文化发展。但也

有严重的局限,突出表现为引导学生终日埋头于故纸堆,从事名物训诂,脱离社会实际,缺少经世才能。

4.朱熹的教育思想

一、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一生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毕生讲学活动不断,成为南宋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一生编撰了多种理学教材,其中影响最深广、最重要的是《四书章句集注》。元朝规定科举考试以《四书章句集注》取士,从此,《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和各级学校必读教科书,其地位甚至高于“五经”,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长达数百年之久。

二、“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的作用、目的朱熹提出“性即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规范。朱熹又把人性分成“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两种。“天命之性”浑厚至善,完美无缺;“气质之性”察受“理”与“气”,两者杂然相存而成。由于“气”有清明、浑浊的区别,所以“气质之性”有善有恶。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挥“气质之性”中所具有的“善性”即“变化气质”,“明明德”,以实现“存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在朱熹看来,要克服“气质之偏”,革尽“物欲之蔽”,以恢复具有的善性,就必须“尽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库、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

三、论“大学,与“小学,, 朱熹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分别提出了两者不同的任务、内容和方法。八岁至十五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学习内容是“知之浅而行之小者”,力求浅近、具体。为此,朱熹提出以“教事”为主的思想,即通过具体行事去懂得基本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行为习惯,学到初步文化知识技能。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三点:先入为主,及早施教;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首创以《须知》《学则》的形式来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十五岁以后为大学教育。大学教育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加光饰”,再进一步精雕细刻,把他们培养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在大学教育方法方面,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重视自学;其二,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朱熹认为,尽管小学和大学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教育阶段,但这两个阶段又是有内在联系的,它们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

5.简述‘朱子读书法’的主要内容 朱熹酷爱读书,他的弟子将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和见解整理归纳,成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六条的内容如下:

1)循序渐进。朱熹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循序渐进的含义:首先,读书要按照首尾篇章的顺序,不要颠倒;其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量力而行,安排读书计划,切实遵守;其三,强调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前进,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

2)熟读精思。读书必须反复阅读,不仅要能够背熟,而且对书中的内容了如指掌,熟读是精思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刻理解文章的精义及其思想真滴。

3)虚心涵泳。虚心指读书要虚怀若谷,精心思虑,体会书中的意思,来不得半点主观臆断或随意发挥。涵泳指读书时反复咀嚼,细心玩味。

4)切己体察。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要见之于具体行动。

5)着紧用力。读书学习一定要抓紧,发奋忘食,必须精神抖擞,勇猛奋发,绝不放松,反对松松垮垮。

6)居敬持志。读书的关键还在学者的志向及良好的心态。“敬”指读书时端正态度,精神专

注。“持志”即坚定志向,用顽强的毅力坚持下去。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六条均反映了读书学习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它的局限性在于所提倡读的书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的圣贤之书。

6.《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教育宗旨

南宋朱熹复修白鹿洞书院,再次办学,把白鹿洞书院又发展起来,朱熹制度《白鹿洞书院揭示》作为书院的学规和教育宗旨,明确了教育目的,阐明了教育过程,提出修身、处事、接物的基本要求,并且作为实际生活和思想教育的准绳,把世界观和政治要求、教育方向以及学习修养的途径结合起来。其内容是:

①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教育目的; ②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为治学顺序; ③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为修身之要; ④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处事之要; ⑤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为接物之要。

这些思想都在儒家典籍中出现,朱熹把这些思想汇集起来,用学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较为完整的书院教育理论体系,成为后世学规的范本和办学准则,使书院教育逐步走上制度化的发展轨道,也对后世官私学校的兴办产生了实际影响。

第七章

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名解:

【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指导思想。“中体西用”是洋务实践活动的基本方针,体现在洋务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后来也指导了新政时期的改革。张之洞的《劝学篇》全面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观点,主张中学之体对西学之用的主导和导向作用,学西学,以补中学之不足。中体西用思想最大的作用在于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一个缺口,使西学在中国得以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步伐,催发新式教育的产生,兴办新式学堂,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开展留美教育等,打破了儒学一统天下的传统教育格局。而最大的缺陷在于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没有客服中、西学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的情况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引起两者之间的排异性反应。【京师同文馆】中国清末洋务运动时期由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后来并入京师大学堂,全称京师同文馆。初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是近代中国被动开放的产物。学校建设中建立了中国近代最早的化学实验室和博物馆。在课程设置上,外语居于首位,侧重西学与西艺,在教学方法上,主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定程度上改变死记硬背的学风,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并且,最早开始了中国的班级授课制和分年课程。同文馆既有封建性,又有殖民性,是清政府在教育上和外国资本主义结合的产物,它是洋务学堂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

简答:

1.清末所创设的各级各类新式学堂例举。

洋务学堂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洋务运动所需要的翻译、外交、工程技术、水陆军事等多方面的专门人才,教学内容以所谓“西文”与“西艺”为主。洋务派创办的洋务学堂约有20余所,其主要类型包括:(1)外国语(“方言”)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等;(2)军事(“武备”)学堂,如福建船政学堂、上海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等;(3)技术实业学堂,如福州电报学堂、天津电报学堂、天津西医学堂等。

2.洋务学堂的特点

洋务学堂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上。(1)培养目标:造就各项洋务运动事业需要的人才;(2)办学性质:提供专门训练的专科性学校,属于部门办学,直接为本部门的需要而培养人才;(3)教学内容:“西文”与“西艺”为主,课程多包含各自专业相关的科学技术课程,注意学以致用;(4)教学方法:按照知识的接受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安排教学内容,重视理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5)教学组织形式:制定分年课程计划和学制年限,采用班级授课制。

洋务学堂因植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土壤,具有新旧杂糅的特点:(1)缺乏全国性的整体规划和学制系统,学校之间很孤立。(2)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总原则下,不放弃学习四书五经。(3)管理上有封建官僚习气,关键管理环节受洋人挟制,影响学堂正常办理。

洋务学堂的意义:洋务学堂拉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它以西方近代科技文化作为主要课程,在形式上引入了资本主义因素,初步具备近代教育的特征。它产生之初,并未有意与科举为核心的旧教育相对抗,但产生之后,逐渐动摇和瓦解旧教育体系,实际上启动了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进程,历史意义重大。

3.以张之洞《劝学篇》为例评价“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张之洞是晚期洋务派的主要代表,对清末教育思想和实践都产生过重大影响。1898年著成《劝学篇》,提出“中体西用”的理论体系,并由此受到朝廷的重用。张之洞的《劝学篇》是对洋务运动的理论总结,并试图为以后的中国改革提供理论模式。《劝学篇》共24篇,分内篇和外篇。内篇9篇,外篇15篇。内外篇各有主旨:“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而通篇主旨归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内篇专从“中学”发题,外篇专从“西学”发题,但所论常兼及中、西学的关系。《劝学篇》还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的策略和措施,成为张之洞规划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4.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作用与局限。

洋务运动时期,封建传统教育仍然处在中国教育的主体地位。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在不危及“中体”的前提下侧重强调采纳西学,这既是洋务派的文化教育观,也是洋务派应对守旧派的策略。在“中体西用”的形式下,“西学”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深人。同时,“中体西用”理论为“西学”教育的合理性进行了有效的论证,促进了资本主义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在此原则下实施的留学教育和举办新式学堂,给僵化的封建教育体制打开了缺口,改变了单一的传统教育结构。在这一过程中,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学说、民主平等思想也被裹挟着一起传播。甲午战争后,经维新派的大力宣传介绍,“西学”的传播重点由科技推进到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领域,直接冲击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纲常伦理等“中体”的核心部分,“中体西用”正面临被突破的境地。、恰在此时,张之洞即时出合《劝学篇》,起到了维护封建意识形态的作用,阻抑了维新思想的更广泛传播,十分不利于近代刚刚开始的思想启蒙运动。“中体西用”作为中西文化接触后的初期结合方式,有其历史合理性。但“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文化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又是粗糙的,是在没有克服中、西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下的直接嫁接,必然要被新的形式所替代

5.论述洋务教育改革。

清末发起了洋务运动,要求向西方学习,维护封建统治。他们的改革措施具体有:(1)兴办学堂:洋务学堂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洋务运动所需要的翻译、外交、工程技术、水陆军事等多方面的专门人才,教学内容以所谓“西文”与“西艺”

为主。洋务学堂的举办是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而开始的。其主要类型包括:(1)外国语(“方言”)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等;(2)军事(“武备”)学堂,如福建船政学堂、上海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等;(3)技术实业学堂,如福州电报学堂、天津电报学堂、天津西医学堂等。

(2)派遣留学:洋务派先后启动了幼童留美和留欧教育。留美教育主要由容闳提议,选择聪慧的幼童,分为4批前去美国学习。可惜的是由于守旧派的阻扰,这批学生大部分没有完成学业相继回国。留欧教育是以福建船政学堂的学生为主,送往英、法、德留学,学习造船技术和驾驶技术。分为三批,学成归国。留美与留欧教育的学生都对中国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是留欧学生在造船、海军军官、以及海军教育事业上做出了贡献。

第八章

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名解:

【京师大学堂】百日维新之中,在光绪皇帝的严令督促下,在梁启超等人的提议下,开办了京师大学堂,吏部尚书孙家鼐为官学大臣,管理京师大学堂。后来又分设中、西教习,民国初年,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在百日维新之时不仅是全国最高学府,也是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办学宗旨依然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京师大学堂里一系列系统的规定,为中国近代新学制的制定提供摹本,是我国学制史上的新起点。在中国教育行政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了过渡性的作用。

简答:

1.百日维新的改革措施。

(1)创办京师大学堂

百日维新之中,在光绪皇帝的严令督促下,在梁启超等人的提议下,开办了京师大学堂,吏部尚书孙家鼐为官学大臣,管理京师大学堂。后来又分设中、西教习,民国初年,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在百日维新之时不仅是全国最高学府,也是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办学宗旨依然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课程设置上,西学比重高于中学。封建等级性非常浓厚。京师大学堂的创办,说明清廷重视高等教育机构的建立,反映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京师大学堂里一系列系统的规定,为中国近代新学制的制定提供摹本,是我国学制史上的新起点。其规章制度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在中国教育行政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了过渡性的作用。京师大学堂确立的师法日本的办学方针影响了清末民初中国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

(2)书院改办学堂

1898年,光绪帝在《明定国是诏》中明确宣示:从今以后,王公大臣、士子以及庶民百姓,都要兼习中、西学。嗣后,光绪帝又令各省及地方官将各省府厅州县之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的新式学堂。以省会之大书院为高等学堂,郡城之书院为中学堂,州县之书院为小学堂,地方自行捐资办理社学、义学等一律中、西学兼习。凡民间祠庙不在祀典者,也一律改为学堂,并鼓励绅民捐资兴学。(3)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考试、改革科举制度也是“百日维新”中颁布的重要改革措施。1898年6月23日,光绪帝下诏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八股废除后,人们不得不寻求新的学问,促进了西学的传播。7月23日,光绪帝下诏催立经济特科,以选拔维新人才。经济特科有别于明清的进士科,分为六项:内政、外交、理财、经武、格物、考工。科举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了。百日维新后,虽然恢复了八股考试,罢经济特科,但人们开始向往富有朝气的新式教育。科举考试经此次冲击后,比以前冷清了很多,考试人数骤减。

第九章

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名解:

【五育并举】1912年初,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蔡元培认为“五育”不可偏废其一,其中前三者隶属于政治教育;后二者以追求实体世界之观念为目的,为超越政治之教育。根据当时流行的德、智、体三育的说法,蔡元培认为五育中,军国民教育为体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美感教育可以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将德、智、体三育合而为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道尔顿制】道尔顿制是相对于班级授课制的一种个别教学制度,产生于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柏克赫司特女士于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所进行的实验。道尔顿制主张破除班级授课制,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自订计划,自行学习;将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按学科性质陈列参考书与实验仪器;废除课堂讲授,将学习内容制成分月作业大纲;学生与教师订立学习公约后,可以各自按兴趣自由支配时间,安排学习;教师只是作为各作业室的顾问;设置成绩记录表,由教师和学生分别记录学习进度,速度快的可以提前更换公约,并缩短毕业年限。1922年,道尔顿制被介绍到中国,次年10月舒新城率先在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试行。1923年全国教育联合会通过了《新制中学及师范学校宜研究试行道尔顿制案》的决议,要求在研究基础上逐渐推广道尔顿制。1925年柏克赫司特访问中国,将道尔顿制的宣传和试行活动推向高潮。20年代后这一试验逐渐停止。【壬戌学制】壬戌学制又叫1922“新学制”。由于该学制采用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又称“六三三学制” 【设计教学法】设计教学法是克伯屈依据杜威问题教学法和桑代克行为主义心理学而创造的一种教学方法,主张由学生自发地决定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内容,在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实行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主张从实际生活中获取学习材料,打破教学科目的界限,摒弃教科书;强调教师的责任在于利用环境去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帮助学生选择活动所需要的材料。这一教学法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强调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注重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摒弃传统教学形式主义,深合国内教育界改革教学的强烈愿望,因而深受重视。设计教学法于1917年输人中国后,就不断有学者予以介绍。1921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推行小学设计教学法案》,1922一1923年设计教学法试验便在全国进人高潮,有关设计教学法的出版物也大量涌现。由于设计教学法本身所存在的理论偏差,加之时局动荡,试验在1924年后渐趋沉寂。然而,设计教学法在中国的影响是持久的,直至1949年,设计教学法始终是我国教育理论界和师范学校中小学教学法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简答:

1.蔡元培的“五育并举”教育方针

1912年初,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军国民教育主张将军事引人到学校和社会教育之中,让学生和民众受到一定的军事教育和训练,强调学生生活的军事化,特别是体育的军事化等。

实利主义教育即是“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密切教育与国民经济生活的关系,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使教育能发挥提高国家经济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

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所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等,但蔡元培也明确指出,中国传统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的一些基本范畴,其内涵和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也是相通的,所以主张尊重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汲取有利于资本阶级道德建设的养分将二者结合起来,培养国民的道德感。

世界观教育为蔡元培所独创并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培养人们立足于现象世界但又超脱现象世界而贴近实体世界的观念和精神境界。

美感教育与世界观教育紧密相联系,利用美感教育去陶冶、净化人的心灵,是世界观教育的主要途径。他教育思想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大力提倡美感教育。

蔡元培认为“五育”不可偏废其一,其中前三者隶属于政治教育;后二者以追求实体世界之观念为目的,为超越政治之教育。根据当时流行的德、智、体三育的说法,蔡元培认为五育中,军国民教育为体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美感教育可以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将德、智、体三育合而为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2.蔡元培关于北大的改革措施及影响

1916年底,蔡元培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全面改革,把北京大学这所充满官僚气息的旧式学校变成生气勃勃的新式大学。蔡元培改革北大的第一步是明确大学的宗旨,即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并进而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其次是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教员。再次是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为了从机构设置上有利于学术研究,蔡元培率先在国内大学中设立了各科研究所。另外他还强调砒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是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同时也体现在教师聘用上,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北大教师队伍一时出现流派纷呈的局面,使北大成为新思想的策源地。在学校管理方面,主要体现了蔡元培“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思想,把推动学校发展的责任交给教授,让真正懂得学术的人来管理学校。在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方面,蔡元培采取的措施有: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沟通文理,废科设系;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学分制),以充分照顾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北京大学的改革是全方位的。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开风气之先的改革。如开我国公立大学招收女生之先例,实行旁听生制度等。’北京大学的改革不仅使自身改变了面貌,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座里程碑,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3.蔡元培的基本思想&独立教育思想

“教育独立”作为一种思潮,萌发于五四运动之前,发展于20世纪20年代。1922年蔡元培发表《教育独立议》一文,阐明了教育独立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他认为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受教育者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的人格,能对人类文化发展尽到一份责任,作出一份贡献;而不是要把受教育者塑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那些怀有其他目的的人去使用。教育与政党、教会在目标、性质上存在严重对立,因此教育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就应完全交给教育家去办,保持独立地位,不受政党或教会的影响。为实现教育真正独立,蔡元培设计了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独立于宗教等具体措施。

①教育经费独立。要求政府划出教育经费,不能移用。②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能自由编辑、出版、采用教科书。

③教育行政独立。专管教育的机构不能附属于政府部门之下,要由懂得教育的人担任,不因政府的变化而变化。

④教育独立于宗教。不必依存某种信仰或观念。影响:在当时国家衰弱的国情下维持教育基本生存状态有合理性。但是这种教育脱离政治、脱离政党的主张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教育不可能完全独立于政治,这是蔡元培

对当时政治状况下的无奈反抗。反映了他反对军阀控制教育、希望按教育规律办事的美好愿望,教育脱离宗教的主张含有对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革命意义。

4.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原则及其对北大的改革

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但它不是研究某一家某一学派的学问,更不是研究被某些人指定的学问,“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蔡元培声明,在学术上遵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是他办理北京大学的基本知道思想。各种学问在大学自由地研究和讲授,这也是各国大学的共同准则,这样大学才能对学术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同时这一原则还体现在对教师的聘任上,蔡元培以研究学问为第一要义,罗致学术人才。使北大教师队伍一时出现流派纷呈的局面。既集中了许多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也有政治上守旧而学问深沉的学者,北大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极盛一时。这一思想体现了蔡元培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在当时具有冲破封建专制思想的作用,是积极进步的。5.论述“五四”运动中的平民教育思潮和科学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思潮:倡导平民教育,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思潮在教育领域里的反映和重要组成部分。投身平民教育运动的有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的共同点是批判传统的“贵族主义”的等级教育,破除千百年来封建统治者独占教育的局面,使普通平民百姓享有教育的权利,获得知识,改变生存状况。但由于政治立场、思想倾向等的不同,平民教育思潮和运动的各个派别在平民教育的内容、目的和方法上有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科学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形成并盛行一时。科学教育思潮整体包括“科学的教育化”与“教育的科学化”两个方面。两者之间相互联系,但含义不同。“科学的教育化”即是要求让科学知识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大科学在学校教育内容中的分量。“教育的科学化”就是提倡以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实施教育;教育的实施必须以教育理论和科学的研究为根据,教育理论研究又必须运用调查、测验、测量、实验、观察等科学方法来进行。在科学教育思潮的发展过程中,任鸿隽等人及他们领导下的中国科学社起了重要作用。

6.述1922年《壬戌学制》的颁布

一、“新学制”的产生过程(不用背)

“壬子癸丑学制”经过几年的实施,出现了整齐划一有余而灵活性不够,中学的修业年限太短且偏重于普通教育而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注意不够等缺点。1915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一届年会上,湖南省教育会提出了改革学制系统的议案。在以后的几届年会上,陆续有学制改革的议案提出。经过比较长时间的酝酿准备,1921年10月,在第七届年会上,确定以“学制系统案”作为大会的中心议题,最后通过了《学制系统草案》。会后,联合会将讨论通过的草案全文公开发表,向全国广泛征求意见,从而引起了全国范围的学制改革讨论。北洋政府教育部于1922年9月召开了专门的学制会议,对全国教育联合会通过的草案提出了修改意见,并于1922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八届年会上通过了《学校系统改革案》,随后以大总统的名义颁布施行。这个学制被称为“新学制”,或叫“壬戌学制”。又因有小学六年,初中和高中各三年的分段形式,故又称为“六三屯学制”。

二、“新学制”的标准和体系

“新学制”的七项标准为: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伸缩余地。这七项标准正式取代民初的教育宗旨,其体现出的主流是新文化运动以来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尤其是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对其后民国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学制”体系。新学制比以往学制在知道思想、整体结构和具体条款上都有独特的长处

和显著的进步。新学制以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采用“六三三”分段标准,将学制划分为三段。纵向看,小学6年,其中初级小学4年(义务教育阶段)、高级小学2年,中学分为初、高中各3年,大学4-6年,小学之下有幼稚园,大学之上有大学院。横向看,与中学平行的有师范学院和职业学校。

三、“新学制”的特点

第一,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以儿童身心发育阶段划分学级之大体标准”,是新学制最显著的特点。

第二,初等教育趋于合理,更加务实。缩短了小学年限,改七年为六年,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幼稚园也纳人初等教育阶段,使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得以衔接。

第三,中等教育阶段延长了中学年限,提高了中学教育的程度,更好地与大学衔接;中学分成初、高中两级,增加了地方办学的伸缩余地,也增加了学生选择的余地;在中学开始实行选科制和分科制,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需要。

第四,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系统,沟通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第五,改革师范教育制度。新学制突破师范教育自成体系的框架,使师范教育种类增多、程度提高、设置灵活。第六,在高等教育阶段,缩短高等教育年限,取消大学预科,使大学不再担任普通教育的任务,这有利于大学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此外,新学制还注重天才教育和特种教育。

四、“新学制”评价

1922年“新学制”在学年分段形式、各阶段年限、中等教育模式等方面采用了美国当时还处于探索试验中的“六三三制”,是中国近代学制改革由日本向美国寻求借鉴的标志。虽然说还带有一定程度上的模仿痕迹,但从制订过程来看,确实经过了长期酝酿和广泛讨论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了教育界的智慧与经验,考虑到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适应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考虑到了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分期问题。正是这一学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教育规律,从而成为我国近代以来最主要也是最稳定的学制模式。1922年“新学制”的颁布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第十二章

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探索

简答:

1.简要评论杨贤江“全人生指导”的意义

杨贤江是一位著名的青年导师,其所发表的大量教育文章大多关于青年教育,尤其在做《学生杂志》编辑时,回答了青年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杨贤江根据当时青年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全人生指导”的观点。他认为教育要谋求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教育要指导学生过正常而全面的生活,个人不能离开社会,“全人生指导”即是对各类生活进行指导。“全人生指导”不仅对学生在校生活进行指导,还应对校外生活进行指导。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的思想是以“革命人生观”为核心的,唤起青年对社会的责任,引导青年对革命的向往。

2.陶行知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曾赴美留学,就学于杜威,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进步教育运动的影响,回国后针对中国的现实,他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陶行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基本命题。

生活即教育。首先,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从生活的横向展开来说,过什么生活就是受什么教育;从生活的纵向发展来说,生活伴随人生命的始终,教育也是如此。其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都要根据生活需要,与生活一致。再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社会即学校。一方面,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需要拆除学校与社会和自然之间的高墙。同时,劳苦大众只能在社会这所大学校中受到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社会的力量帮助学校进步;而学校的力量也帮助社会进步。

教学做合一。首先,要“在劳力上劳心”做到“手脑双挥”。其次,懂得行动是知识的来源。再次,要求做到“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即:教人者先教己,教人者还要“为教而学”;即知即传。最后,反对注人式教学法。

从思想背景来说,“生活教育”理论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生活教育”理论也是在批判传统教育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目的是要摆脱传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教育。

3.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教育的启示

首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是以“生活”为中心、为基础,以生活和教育的辩证关系为基本矛盾展开的。这种教育要培养的是一种实际动手能力强,自觉追求真理,喜欢探索的人。生活教育题型我们将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将书本知识与社会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

其次,生活教育论中强调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学生和教师之间以“做”为中介,达到教与学合一,师与生合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活动的展开而发生转换,这种师生观念,教学观念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再次,生活教育论还提示我们,生活中随处存在可以学习的东西,要拓展我们的课程资源,不能只会死读书本上的知识,而不问寻生活中的学习机会。

最后,生活教学论还启发我们教学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和活动空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与活动的主人,探索个性的学习方法。

虽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是特定时代提出来的,有一定的时代局限,发展也不是非常完善,但是以上诸点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校的地方,尤其是针对当今应试教育的局面,重温生活教育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以及和杜威的关系 陶行知对现行教育体系的意义

第三篇:教育天问

教育 天问

邓敏

支教回来已经有些日子了,洗去了那几日的热血憎恶,多了些冷眼相视的理性,留在脑海里的记忆正如鸡儿啄米般仅留下了些无法“食”下的硬石,好似从来就有又好似从来就无一般久久萦绕与思绪中。

“你们可不可以不要走啊?可以多留些日子吗?”现在回想起来学生们的希望既是一种可怜令人心痛,再也没有开始那股天使般的梦幻般的自豪感,透过几句话,可以让我很容易的想象到在孩子们心中那短暂的快乐要消逝的迷茫与无奈。“你们要走的前一晚是我入学这么久以来最开心的一天”潘泽源这样说,不知为何,他的这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他,我„„时光荏苒,还好,我终究是先走过这一步了,那晚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气氛,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是我想,对我,对他,肯定是不一样的吧,只是我记得大家唱了很多不着谱的歌,但这些都无所谓,如我这个五音不全的人不也唱了几首歌吗?回味起来,的的确确是甜蜜蜜的,这一晚,大家都很高兴,快乐。好似从来没有这么放松过。

这位潘泽源同学大概是我,王谦和丁佳丽所分的班级中成绩最好的一位吧,人又帅,很好学,自然引起我们的关注,同时无论我们听什么课都能发现老师叫他起来回答问题,而他也让老师分外满意,之后自然是得到老师和蔼的笑容,他是最有希望考入东北师大附中,同学和老师都这么说,我们很高兴,总觉得和他有一种亲切感,热衷与他聊天,而他也乐于告诉我们他的故事,几次我们去他单住的十二人寝室时,他的平静或者说是冷淡——也许这个词用的不太确切,让我们很吃惊——莫非他已经习惯。另外我还想提一句的是,二班的一位成绩也相当好的同学也和他好像有相同的习惯,也是极其平静,我不敢猜测这平静下面蕴含着什么?因为这似乎很熟悉,然而我们去其他的寝室总会被包围问三问四的,好不热闹,即使很陌生,但是真正为自己是一个大学生而自豪。

与此相反,王成明这个同学也照样让我不能忘怀,与潘泽源相比,他的成绩很差,但是他的率真和朴实也的确让人不得不与他熟悉起来,第一次去教室里时,他坐在最后面,默默的不做声,但对于我来的主动,他是很高兴的,我们讨论了很多,包括各个方面,其实他是很健谈的,仅仅是班级最后面的时候才保持沉默,别人爱开他的玩笑,老师说他不爱回家,愿意呆在学校,放假也是晚去早到,莫非他这么喜欢学校还是什么的,或许他喜欢和同学在一起吧,我不敢确定,因为在课堂上,我很少发现他被提问,仅有一次,我坐在他旁边听课时,他要我告诉老师的答案,结果老师又奇怪的点到了他,他也就十分兴奋的回答了,干脆利落,很多同学都回头投以一种目光,他很高兴,我笑着看着他,但是一会儿坐下就松散了脑袋,低低的压在了别人背后,要走的前一晚上,他很主动的要和我合影,并且要求我把相片寄给他,可是我总没有那种激情来好好对待这个事情,只是随便给了个答复,莫非我已经忘却了那种昔日有的感觉了,我弄不清楚。

也许更应该说说的是与我现在还有联系的这位闫佳惠同学吧,她是位十分聪明的学生,至少用爱因斯坦的这句话来说是十分恰当的,“会提出问题的人比回答问题更有天分”,短短的几天里,她向我提出了几个非常难的物理问题,至少我认为是提得很有水平的,似乎有点不像初中生水平,我对这些问题很少注意过,就算现在我也对之如数家珍,因为不知道为什么,我非常喜欢这样的学生,这些问题我经过思索,有的给出了答案,有些现在也很难有头绪,就算这样,但是我也没有深追的意念,有时候想到也只是偶尔的如飞鸿而过,只是又多了如白发一样的淡淡哀愁,悔恨。回忆起那几次我们交流的美妙感觉,非常好,我深信这个学生的思维比我强多了,但是她的成绩并不是那么出色,可是我就是很喜欢,最后她的鼓励也令人感动。现在看着钱包里她留给我的鼓励纸条,我有时候在想,作为一名教师会很幸福,因为学生会宽容与爱戴你,但是又一想,现在我们还是准教师,假如真的有一天,我真的站在讲台上,领着学生们的钱作为自己的工资时,在关系她们中高考的升学问题时,如果我的课讲的还是不符合她们父母的预想时,或者为了她们的终及目标而放弃了一些被爱的因素时,她们还会这样宽容与爱戴我吗?这很难说清,也许读书千篇少,只有亲身躬得了,但那时侯是不是很晚了,这个疑问可能伴我一生。

另外还有几个学生另我记忆犹深,像„„

记忆如大海中的小岛一样慢慢向四周扩散延伸,小事件越来越来多的浮出水面。想着想着,不禁咯咯一笑,是啊,我不是讲了一堂化学课吗?是上实验课。当我小心翼翼的把实验装置弄好开始实验课时,问题接踵而至,弄的满教室烟雾滚滚,正是满堂白雾绕,好似人间仙境游。好不快哉。在有一步的时候,我差点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还好有惊无险,让我敢如次肆无忌惮的是因为老师没有在,我无不感谢这位老师,我们很容易的从她手里要到了三节课,并且她也很放心让我们去上课。不然我们这次我们的支教也不会有这么大的收获。

我静静地思考着,觉得我应该走出“大花瓣”,于是我独自一人晚上在寂静的大操场上散步,忽而抬头看见树影婆娑,加上远处的几处影动,如似乎有无的月光,总觉得压抑,想想明天早上那五点就噪音的乱音乐就令人心烦。中午也没有个午休时间,刚来几天就不想呆下来了,但是有些东西自然让人愿意去开拓,克服困难,想到这里,手好像痒了,拿起一块石头,往远处一投,传来轻轻的声音,应该是利落了草地上吧!这么轻柔,是啊!这么好的草地操场,为何就看不到有人踢球呢,空有那么多人穿着球服呢!篮球场这几天也无人影,好手痒啊!不由自主的就在草地上独自一人带“球”跑了起来,投起“球”来。不过一会儿就有些累,一想,原来中午才吃了一小碗饭,不饿才怪,尽管学校为我们加了饭但是还是很难吃饱,常常要吃泡面,嗨!早点走吧!这种想法到第二天更为明显了,来的时候带满腔激情,为何现在就如此羸弱。

时间就是从第一天开始慢慢地过去了,我们听课,写教案,带学生看电影,玩游戏,打球等等,很累,但也收获很多,有句话叫做:认识你自己,从这些学生和老师身上,我似乎了解了我自己很多东西,好的或者是不好的,但是有件事情是很明显的,我必须更清楚的认识我自己,教育之路其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也许是与淅淅沥沥的如雨点般的志士踏在很崎岖的山路上前进,但是我往后看一下,很多人眼睛惺忪的似乎没有醒,我好像也有点困了,有一种想法徘徊于脑际,睡与不睡,哈哈,我自横眉像天看,任尔东南西北风,我独自狂也,走也,跑也;悲也,乐也,化作几只蝴蝶,美美的飞入了天际,影出四个大字:“教育 天问”。

„„ „„

第四篇:天问教育:考研必备的古代文学习题集

北京天问教育

远程考研政治保过

不过全额退款

欲索取更多考研资料,请上北京天问教育网站官网!

古代文学习题集

第一编 先秦文学

一、解释题:

1、神话

2、《诗经》

3、“六义”

4、笙诗

5、采诗说

6、四家诗

7、《毛诗序》

8、诗教

9、“九流十家”

10、百家争鸣

11、纵横家

12、春秋笔法

13、春秋三传

14、知人论世

15、楚辞

16、“骚体”

17、屈宋

二、问答题:

1、文学艺术是怎样起源的?

2、学习先秦文学《概论》,你对先秦文学有哪几点认识?

3、先秦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4、原始歌谣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5、什么叫神话?试举中国古代著名神话为例,说明古代神话是怎样产生的。

6、怎样认识神话的历史化?

7、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有哪些主要影响?

8、什么是《诗经》中的“风”、“雅”、“颂”、它们是怎样划分的?

9、《诗经》中作品的年代和作者情况如何?《诗经》是怎样编订成书的?

10、你同意“孔子删诗”的吗?为什么?

11、什么是“四家诗”?简述它们的存逸情况。

12、《诗经》中的民歌主要反映了古代哪些方面的现实生活?试举其重要的代表作品加以说明。

13、《诗经》中的“史诗”如何记述了周人发祥、创业、建国史?

14、举例说明《诗经》的艺术成就。

15、《诗经》在文学史上有何地位及影响?

16、《尚书》是怎样一部书?它的文章有何特点。

17、试述春秋战国时期散文勃兴的原因。

18、何谓“春秋笔法”?试举例说明。

19、《左传》一书表现了哪些进步思想?《左传》在记述战争和描写人物时表现了哪些思想、艺术特色?

天问教育

www.xiexiebang.com 北京天问教育

远程考研政治保过

不过全额退款

20、《国语》是怎样一部书?以《召公谏弭谤》说明《国语》一书的艺术特点。

21、举例分析说明《战国策》在刻划人物上的艺术特色。

22、简述《论语》语言特色。

23、简述《墨子》散文的特色。

24、试述《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25、庄子思想与其散文风格有何联系?试以《逍遥游》为例分析《庄子》散文的主要特色。

26、《荀子》和《韩非子》散文各有何艺术特色。

27、什么是寓言?试述先秦寓言发达的原因和思想艺术特色。

28、什么是楚辞?试述楚辞体的来源和它的主要文体特点。

29、试举例比较《诗经》与楚辞的艺术特点。

30、试论《离骚》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31、试比较《逍遥游》与《离骚》的浪漫主义。

32、《九歌》和《九章》各包括哪些作品?

33、试述《九歌》的性质及其思想、艺术特色。

34、试析《橘颂》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35、概述《天问》、《招魂》的基本思想内容。

36、简述屈原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37、试述宋玉《九辩》的艺术成就。

第二编 秦汉文学

一、解释题:

1、汉赋四大家

2、骚体赋

3、散体大赋

4、抒情小赋

5、“互见法”

6、“四史”

7、班马

8、乐府

9、《乐府诗集》

10、古诗十九首

11、苏李诗

12、《盐铁论》

13、“相和曲”

14、“鼓吹曲”

二、问答题:

1、秦汉文学包括哪些重要内容?

2、汉初为何会出现政论文勃兴的局面?简述两汉政论散文发展概况。

3、贾谊《过秦论》(上)在艺术上有何特点?

4、比较分析贾谊《论积贮疏》与晁错《论贵粟疏》。

5、简述汉赋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发展阶段。

6、以《子虚赋》、《上林赋》为例,分析汉大赋的美学价值。

7、汉代的大赋在思想和艺术形式上有何局限局限?

8、简述汉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天问教育

www.xiexiebang.com 北京天问教育

远程考研政治保过

不过全额退款

9、在司马迁一生中,主要有哪些事件与他的《史记》他作有密切的关系?

10、举例说明《史记》在思想上表现了怎样的进步倾向?

11、举例说明《史记》传记文学的地位和影响。

12、简述《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3、《史记》一书从史学上看,有何发展创造?

14、简述《史记》的语言成就。

15、评述项羽其人,谈谈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是如何塑造项羽形象的?

16、简述《汉书》写作过程。

17、《汉书》体制怎样?它在艺术上有何特色?

18、简析《汉书•苏武传》思想性、艺术性。

19、简要说明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0、简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和它在我国王言诗史的地位。

21、简述乐府是怎样由一个官署名称变为诗体名称的。

22、举例说明汉代乐府民歌是如何广泛、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社会现实的。

23、汉代乐府民歌对后世文学有什么巨大影响?

24、《东门行》反映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

25、试比较汉乐府民歌与《诗经》中民歌的异同。

26、《陌上桑》反映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它有何艺术特色?

27、分析罗敷的形象。

28、《孔雀东南飞》取得了怎样的思想、艺术成就?

29、比较分析刘兰芝和焦仲卿形象。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解释题:

1、建安风骨

2、三曹

3、建安七子

4、玄言诗

5、宫体诗

6、嵇阮

7、潘陆

8、“吴歌”

9、“西曲”

10、“大小谢”

11、山水诗

12、田园诗

13、永明体

14、“四声八病”

15、骈文

16、志怪小说

17、志人小说

二、问答题:

1、简述这一时期的社会和文学概况。

2、建安文学有哪些特点?建安文学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天问教育

www.xiexiebang.com 北京天问教育

远程考研政治保过

不过全额退款

3、曹操在诗中如何反映了汉末社会现实?他的《观苍海》、《龟虽寿》、《短歌行》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三首诗各有何艺术特色?

4、曹丕的《燕歌行》在文学史上有何地位?

5、曹植的诗在艺术上有何特色、曹植一生的诗歌他作前期和后期内容和风格上有何不同?

6、《白马篇》和《野田黄雀行》各自反映了曹植什么样的思想?它在艺术上各有何特色?

7、试述“三曹”诗歌风各有何差异?

8、“建安七子”是指哪些作家?他们的诗主要有哪些方面内容?

9、王粲的《七哀》、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和蔡琰的《悲愤诗》各有怎样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性?

10、简述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1、简述陶渊明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2、分析《田园田居》(其一)、《饮洒》(其五)。

13、简述阮籍《咏怀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14、以《与山巨源绝交书》为例说明嵇康散文的特色。

15、西晋有哪些重要诗人?他们各有哪些代表作品。

16、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怎样?什么原因造成了南朝乐府民歌内容单一化?其艺术上有何特点?

17、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怎样?其艺术上有何特色?它在风格上和南朝乐府民歌有何不同?

18、简述南北朝乐府民歌对后世的影响?

19、简述南北朝文人诗文创作概况。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一、解释题:

1、上官体

2、初唐四杰

3、吴中四士

4、沈宋

5、文章四友

6、王孟,高岑

7、李杜,小李杜

8、诗仙,诗圣,诗鬼

9、诗史

10、元白,元白诗派

11、刘柳

12、温李

13、大历十才子,大历诗风

14、郊寒岛瘦

15、五言长城

16、新乐府,新乐府运动

17、讽谕诗,感伤诗

18、近体诗,古体诗,古风

19、歌行体

20、歌,行,吟

21、词,曲子词

天问教育

www.xiexiebang.com 北京天问教育

远程考研政治保过

不过全额退款

22、西凉伎

23、雅乐,清乐

24、边塞诗派

25、山水田园诗派

26、韩孟诗派

27、花间词派

28、古文,古文运动

29、永州八记

30、三吏三别

31、变文

32、传奇

33、盛唐气象

34、中唐之音

35、豪放飘逸

36、沉郁顿挫

37、意境,意象,38、怀古诗,咏史诗

39、咏物诗

40、敦煌文学

二、问答题:

1、试述唐代文学繁荣发展的概况。

2、唐诗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诗歌的发展概况如何?

3、简述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对律诗发展的贡献。

4、简述初唐四杰对唐诗发展的贡献(引闻一多之说)。

5、陈子昂诗歌革新理论和创作实践对唐诗发展有何影响?

6、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是如何紧扣标题的五个字来写的?

7、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山水诗还是干谒诗?为什么?

8、以《山居秋暝》为例,谈谈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9、元人陈绎曾评说高、岑的边塞诗是“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试举他们的诗加以比较。

10、明代王世贞评析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是“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试以李白的乐府歌行为例加以评析。

11、“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的主要特色,试举杜甫的诗歌为例加以评析。

12、白居易的诗歌主张是什么?

13、《长恨歌》的双重主题是什么?

14、《琵琶行》是如何描写音乐的变化的?

15、举例说明韩愈诗歌险怪深僻的特点。

16、试述刘禹锡诗歌学习民歌的成就。

17、举例说明李贺诗歌冷艳凄婉的艺术特色。

18、举例说明杜牧七绝的艺术成就。

19、试述李商隐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20、一首《锦瑟》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21、词是怎么产生的?词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22、花间词人的创作有何共同特点?

天问教育

www.xiexiebang.com 北京天问教育

远程考研政治保过

不过全额退款

23、比较温(庭筠)韦(庄)词风格的异同。

24、李后主词前后期的内容、风格迥异,为什么?

25、韩柳古文运动的主要理论主张是什么?创作上取得了那些成就?

26、唐传奇按思想内容可分为几类?各类都有哪些代表作?

27、指出下列诗词名句的出处并作赏析: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醉卧沙场君莫笑,自古征战几人回?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7)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8)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9)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5)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16)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17)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8)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19)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2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台深锁二乔。

(22)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3)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2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5)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26)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27)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28)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29)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3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1)别时容易见时难,天上人间。

(3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第五编 宋辽金文学

一、解释题:

1、西昆体

2、白体,香山派

3、晚唐派

天问教育

www.xiexiebang.com 北京天问教育

远程考研政治保过

不过全额退款

4、小令,慢词

5、二晏

6、欧苏

7、三苏

8、苏门四学士

9、唐宋八大家

10、苏黄

11、江西诗派

12、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13、贺梅子

14、大晟词人

15、中兴四大诗人

16、苏辛

17、豪放词派

18、婉约词派

19、格律词派

20、易安体

21、半山体

22、诚斋体

23、放翁题

24、四灵派

25、江湖派

26、乌台诗案

27、说话

28、讲史

29、俗讲

30、勾栏瓦肆

31、《沧浪诗话》

32、《剑南诗稿》

33、《东坡乐府》

34、《清真词》

35、《稼轩长短句》

36、诸宫调

二、问答题

1、简述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主要理论主张。

2、辩证评析“西昆派”的诗歌创作。

3、试析王安石的《再和明妃曲》。

4、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是什么?

5、苏轼词对宋词发展的贡献是什么?

6、试析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7、试析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

8、试析柳永的《八声甘州》(更能消几番风雨)

9、试析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10、试析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

天问教育

www.xiexiebang.com 北京天问教育

远程考研政治保过

不过全额退款

11、试析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

12、为什么说苏轼是宋代文学的集大成者?

13、举例辨析苏、辛词风的异同。

14、由苏轼开创的豪放一代词风到了南宋张孝祥、张元干、辛弃疾手中,其内容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15、苏轼所谓的“柳七郎风味”是什么?

16、张炎《词源》中以“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形容姜夔的词风,或用“清空”评价他的词,试举例说明。

17、“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是张炎评价谁的词?试举例说明。

18、杨万里的田园诗与唐代王维等人的田园诗比较,有什么异同?

19、陆游有一句名言:“功夫在诗外”,什么是诗外功夫?

20、简述陆游爱国诗的主要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21、略述宋代话本的代表作家作品。

22、鲁迅说,宋代话本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为什么?

23、指出下列诗词名句的出处并作赏析: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4)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5)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6)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妄杀毛延寿。

(7)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9)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1)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2)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1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6)此生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17)夜阑臥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8)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19)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心。

(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元代文学第六编

一、解释题:

1、元曲、杂剧、散曲、套数

2、《录鬼簿》、《录鬼簿续编》

3、末本戏,旦本戏

4、金院本

5、诸宫调

6、楔子

天问教育

www.xiexiebang.com 北京天问教育

远程考研政治保过

不过全额退款

7、北曲

8、南戏

9、小令

10、四大传奇

11、元曲四大家

12、“南戏之祖”

二、问答题:

1、元杂剧繁荣的时代社会因素是什么?

2、简述中国戏曲发展的概况。

3、简述元杂剧剧本的体制特点。

4、为什么说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

5、分析《窦娥冤》的戏剧冲突。

6、《窦娥冤》第三折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7、简述“西厢”故事的演变。

8、分析《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9、简析《西厢记》“长亭送别”的艺术性。

10、《梧桐雨》、《汉宫秋》的“平民化”特色是什么?

11、什么叫散曲?它跟词相比在形式上有什么特色?

12、赏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3、赏析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4、辨析南戏与杂剧在形式上的异同。

15、简析《琵琶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6、分析刘因的诗《白沟》。

第七编 明代文学

一、解释题:

1、历史演义

2、章回体小说

3、“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4、“七实三虚”

5、英雄传奇

6、神魔小说

7、世情小说

8、话本,拟话本

9、三言二拍

10、传奇

11、“以文运事”、“因文生事”

12、《大唐西域记》

13、四声猿

14、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

15、台阁体

16、前七子、后七子

17、公安派

18、性灵说

天问教育

www.xiexiebang.com 北京天问教育

远程考研政治保过

不过全额退款

19、《三国演义》毛本

20、《水浒传》金圣叹70回本

21、《西游记》金陵世德堂本

22、《金瓶梅》的书名

二、问答题:

1、明初的政治、思想、文化措施对文学创作有什么影响?

2、为什么说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明代文学的主流和标志?

3、简述中国古典小说发展概况。

4、以明代“四大奇书”为代表的章回体小说艺术发展历程是什么?

5、略述《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

6、怎样理解《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7、怎样理解《三国演义》的道德悲剧意识?

8、《三国演义》中的“三绝”是什么?试作具体分析。

9、举例分析《三国演义》类型化人物形象的塑造。

10、以“赤壁之战”为例,分析《三国演义》出色的战争描写艺术。

11、根据金圣叹“因文生事”的说法,简述《水浒传》的成书过程。

12、《水浒传》到底是一部反映什么的书?“农民起义说”有无道理?

13、有人说《水浒传》是一部“诲盗”之书,你的意见是什么?

14、宋江是《水浒》中最受争议的人物,他是阴险奸诈,还是忠义两全?是道貌岸然,还是江湖好汉?

15、结合作品,谈谈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

16、林冲与鲁智深同是军官出身,但两人的性格又不一样,试作比较分析。

17、谈谈《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女性观。梁山好汉为何“不近女色”?

18、以《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和“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为例,谈谈这两部小说刻画人物手法的不同。

19、辨析《三国演义》的“辫式结构”和《水浒传》的“链式结构”。

20、简述《西游记》的成书过程。

21、研究《永乐大典》中“梦斩泾河龙”和《朴通事谚解》中“车迟国斗圣”两段有关《西游记》的残文,推理出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

22、列举《西游记》的作者纷争情况。

23、列举并解释孙悟空的形象来源的几种说法。

24、河西走廊的“玄奘取经”文化遗迹有几处?试作说明。

25、解析“心猿”,并述评孙悟空形象的意义。

26、《西游记》中的取经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和昭示?

27、《金瓶梅》与《水浒传》有何关系?

28、《金瓶梅》为什么被称为“世情小说”?

29、《金瓶梅》的出现在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史上有何重要意义?

30、简述冯梦龙《三言》的思想和艺术。

31、“临川派”和“吴江派”的戏曲主张有什么不同?

32、怎样认识《牡丹亭》的反封建主题及其时代意义?

33、简析《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形象。

34、简述前后七子、公安派的文学主张。

35、简析归有光的散文《项脊轩志》。

天问教育

www.xiexiebang.com 北京天问教育

远程考研政治保过

不过全额退款

第八编 清代文学

一、解释题:

1、南洪北孔

2、聊斋志异

3、脂砚斋,脂评本

4、《红楼梦》甲戌本,庚辰本,程甲本,程乙本

5、神韵派

6、性灵派

7、格调派

8、肌理派

9、阳羡词派

10、常州词派

11、桐城派

二、问答题:

1、略述清初至清中叶的社会概况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2、举例说明《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3、蒲松龄为什么说他的《聊斋志异》是“孤愤之作”?

4、简析《促织》的思想和艺术。

5、试析《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形象。

6、《儒林外史》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7、《红楼梦》的版本可分为哪两个系统?试一一列举出来。

8、曹雪芹的身世和曹家的家世跟《红楼梦》有何关系?

9、“脂批”在《红楼梦》研究中起什么作用?

10、《红楼梦》的研究流派主要有哪些?试作解释。

11、《红楼梦》的前5回在全书中具有什么位置?

12、《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争议在哪里?

13、与《三国》、《水浒》比较,《红楼梦》的进步思想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4、怎样认识宝、黛爱情婚姻悲剧?

15、“钗黛合一”论的论据是什么?你同意“钗黛合一”论吗?

16、分析王熙凤的形象。

17、曹雪芹是如何写大观园的丫鬟们的?

18、《红楼梦》的诗词曲赋在书中起什么作用?

19、略述《红楼梦》的艺术结构。

20、略述《红楼梦》的语言特点。

21、试析《长生殿》的主题思想。

22、试析《桃花扇》中李香君的形象。

23、略述顾炎武诗歌表现的爱国思想。

24、桐城派的代表人物各有什么文学主张和代表作品?

25、举例说明纳兰性德词的艺术特点。

第九编近代文学

一、解释题:

1、己亥杂诗

2、诗界革命

天问教育

www.xiexiebang.com 北京天问教育

远程考研政治保过

不过全额退款

3、新文体

4、南社

5、谴责小说

6、四大谴责小说

二、问答题:

1、略述晚清文学的分期和晚清文学的基本特征。

2、略述龚自珍的成就。

3、简析龚自珍的《病梅馆记》。

4、举例说明黄宗宪诗歌的思想和艺术。

5、试析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6、略述秋瑾的文学成就。

7、略述南社的文学活动。

8、简述四大谴责小说的基本内容和结构特点。

9、晚清时期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小说有什么代表作?

10、略述近代文学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

天问教育

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2013年考研中国教育史辅导

第一章 复习辅导

教师:

第一章讲先秦时期的教育。先秦就是秦代以前,一直上溯到远古的历史起源之时,也是中国教育的开端时期,大家一定要打好学习的基础,因为第一章的内容是学好以后各章的前提,尤其是先秦的教育思想,可以说奠定了古代教育思想的基础。从学习方法而言,通过第一章的学习也是一个入门,包括阅读、理解、分析等。第一章的基础打好了,以后的学习就摸着门道了。希望同学们开一个好头。你们在学习教材时有什么问题,可以先提一提。学生乙:

老师,从第二节的标题看,“学在官府”是与私学相对立的,那么是不是可以把“学在官府”理解为官学呢? 教师:

“学在官府”作为西周时期教育的主要特征,确实有着学校由政府主办这一层含义。但是,其范围要比后世所说的官学要广泛得多。“学在官府”的“学”,从其本义来说,并不指学校,而是指学术、典籍等。由于学术、典籍等都为朝廷及各级政府所把持,因此普通百姓根本无权享受教育,民间无学术,更无学校教育。此外,“学在官府”还体现在官师不分上,即官吏既是行政官员,又是学校的教师,而后世的官学,只是属于官方主办的学校,教师虽然也可能有一定的官品,但多数是专职教官,不见得兼任其他行政职务。下面谁能回答,六艺是什么? 学生甲:

“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教师:

这样回答只能说答对了一半。如果问的是西周的“六艺”,确实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到汉代以后,人们也把经孔子整理过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称为“六艺”,有人把西周时的“六艺”称为“旧六艺”,而把孔子的“六艺”称为“新六艺”。“六艺”教育传统对后世封建社会的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再有,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稷下学宫”? 学生乙: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稷下学宫虽然是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的。稷下学宫综合发展了春秋以来私学的长处。如不治而议论、自由辩论、学无常师等。此外,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体现了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稷下学宫前后历时150年之久,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教师:

概括得很好。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私学兴起的原因。谁先来说说? 学生甲:

我觉得私学之所以兴起,主要是因为春秋时期官学开始衰弱了。由于官学的衰弱,而社会上又需要教育,统治阶层也需要各种治国人才,这就必须有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来取代官学,于是私学就应运而生了。教师:

你说的这一点很有道理。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办学体制上,官学与私学往往呈现一种此起彼伏的趋势。但是在春秋之前,中国并没有私学,为什么偏偏在这一时期产生了私学呢?可见还存在更深一层的原因,至少我们可以与当时的时代特点联系起来看,哪位同学来作一下补充? 学生乙: 我觉得是否可以从春秋时期的经济、政治制度的变革来理解私学的兴起。在经济上,奴隶制国有经济逐渐为地主阶级私有制所代替,封建生产关系正在形成;在政治上,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新势力取代了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旧势力,并逐步夺取了政权,确立了封建的社会制度。而这些变革,必然导致教育上的变革,为了适应新经济、新政治的需要,私学就开始兴起了。教师:

私学的兴起,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密切。其实任何一种新教育形式的产生,都离不开政治、经济制度的土壤。西周官学是建立在土地王有的经济基础和奴隶主贵族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基础之上的,而私学是建立在土地私有的个体经济和新兴地主阶级统治基础之上的。学生甲:

老师,我注意到教材上还提到私学的产生有赖于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是学术下移。这两条是不是也很重要? 教师:

是的,这是两个客观条件,或者说是私学兴起的物质基础。因为只有社会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使大批的士人有条件脱离体力劳动而专门从事脑力劳动。而新兴的士阶层人士大量涌现,正好为私学提供了求学者和必要的师资。而官府的学术开始逐渐下移至民间,也为私学提供了必要的教学内容。

好,下面谁能概括一下孔子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学生乙: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世界公认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许多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教育思想和经验,大多可以追溯到孔子。他对教育所做的贡献主要有:第一、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第二、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第三、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第四、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第五、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教师:

回答比较全面。这五点其实正是教材中关于孔子教育思想的五个方面:关于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原则和方法。这是我们掌握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线索。学生甲:

老师,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能作一下解释吗? 教师:

从字面上说,“道”字念“导”,是引导的意思。“政”指行政手段。“齐”原意是指整齐,可引申为约束的意思。“免”即避免(触犯刑律)。“格”是服从之意。意思是说,以行政手段引导百姓,以刑法来约束百姓,虽然可以使百姓由于害怕触犯刑律而不为非作歹,但并不能使百姓有羞耻之心;而以礼仪道德教育的手段来引导、约束百姓,不仅可以使人耻于为非,而且人心也会归服,可收到法律难以取得的效果。下面请一位同学来解释一下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学生乙:

“有教无类”是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思想,意思是说,实施教育,不分等级、种类。因为在孔子看来,既然人性相近,则人人皆有向善的可能性,因此对所有的人都应该一视同仁,施以教育。教师:

那么,这一思想有什么意义和影响呢? 学生甲: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学在官府的格局,使教育活动扩展到了民间。学生乙:

老师,关于教育目的,孔子提出了“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其中“优”就是优秀的意思吗?我觉得用优秀来解释“学而优则仕”还可理解,但用来解释“仕而优则学”,似乎有些不合情理吧? 教师:

对于这个“优”字,的确值得推敲。通常都解释为优秀、优异,但另外也有人解释为有余力的意思,类似于悠闲、优游。我觉得后一种解释更合理些。所谓“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就是说: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学习;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当然,如果不优秀的话,就会很吃力,也就悠闲不了了,两者并不绝对矛盾。不过后来说起学而优则仕,最通常的意思还是学习优秀就可以做官。学生甲:

老师,自测题中有一道题是问,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孟子、荀子各有什么特点?该如何回答? 教师:

对这一问题要参考第三、四、五节的有关内容。孔子主张学思并重,他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两者不宜偏废。已初步揭示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孟子把认识看作是一种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因此在学与思的关系上,他强调“思”的作用,“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荀子认为教育是“化性起伪”的过程,是不断地积累知识、道德的过程,因此更侧重于“学”,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

孔、孟、荀关于学、思问题的论述,与其人性论思想有一定的关系。下面谁能概括一下他们的人性论思想。学生乙:

孔子的人性论思想,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但孔子并未谈到先天的性究竟是怎样的。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这是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的地方,但是,要做一个完善的人,仅有仁义礼智的四个善端是不够的。人之贤愚,还取决于能否对这种先天的善端加以保存和扩充。如果自暴自弃,或者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就可能失掉这种善端。荀子提出“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本来并不存在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如任其发展而不加节制,必然使社会产生混乱。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是指人为,泛指一切通过人为的努力,这就把“性”与“伪”分开了。教师:

其实,从他们的人性论,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孟子与荀子关于教育作用的不同观点。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求放心”,而荀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谁来解释一下这两个名词? 学生甲:

从“性善论”出发,孟子阐述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即找回丢失的善的本性,因此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在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人只要接受教育,肯于学习,就可以成为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从“性恶论”出发,提出人性本恶,教育的作用在于通过后天人为的努力来转恶的本性,这就叫“化性起伪”。任何人只要肯作出不懈的努力,就可以彻底改变本性,成为圣人,故“涂之人可以为禹”。教师:

完全正确。孟荀的人性论出发点不同,孟子强调教育对善性的存养,而荀子强调对恶性的改造。一个是强调教育的可能性,一个是强调教育的必要性,但都突出了教育的作用,而且肯定人人通过努力,都有达到圣人标准的可能,对教育的效果充满信心。学生乙:

老师,如何准确的解释荀子的“虚壹而静”? 教师:

这是荀子关于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的观点。所谓“虚”,就是“虚心”,即不要因已有的知识或见解阻碍对新知识的认识和接受。所谓“壹”,就是专心,即不一心二用。所谓“静”,就是静心,不能用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或者感情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总之,只有做到虚怀若谷、精神专注、头脑清醒,学习才能取得成效。下面谁来解释一下“三纲领八条目”? 学生甲:

这是南宋朱熹归纳出来的《大学》中所提出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目标。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己治人的理想目标。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实际上前五条都是修身的原则措施,后三条是修身的扩展和递进,先到家,再到国,再到整个世界 教师:

回答得很好。“明明德”的第一个明是动词,是发扬光大的意思,第二个明字是形容词。亲民,朱熹解释为新民,三纲领串起来就是,将美好的道德发扬光大,使民众的面貌也就是社会风尚焕然一新,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学生乙:

老师,我发现《学记》讲教师的内容似乎更多一些,那为什么要叫“学记”呢? 教师:

《学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主要讲对教师的要求。而且认为“教”与“学”密不可分,用“学”这个词既可以概括学习过程,也可以代表教师教的过程。学生甲: 那么,其中的“教学相长”这条原则,是不是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呢? 教师:

从《学记》的原文来看,这个“教学相长”应该是指教师本身既要教,也要学,它们相互推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从而使教师不断进步。但是它深刻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样适用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相促进。这也就是现在一般理解的“教学相长”的意思。学生乙:

老师,关于“尊师重道”这一条原则,教材中引文太多,不容易记住,您能不能作一下通俗的解释呢? 教师:

概括的讲,有两点内容。一是关于教师的作用和地位。《学记》认为教师是培养国君的重要职业,作用显而易见,《学记》又认为只有尊重教师,老百姓才能真正重视教育,因此,必须把教师放在崇高的地位。二是讲教师的条件。教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道德修养,又要熟练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技巧,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当教师。学生甲: 老师,对于“藏息相辅”这一原则,大致意思我能理解,但对“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这一句话,我还是不太理解。您能解释一下吗? 教师:

这句话可以解释为:在掌握了已经学过的知识之后,进而进修未学的知识,在休息的时候,就要尽情游乐。学生乙:

老师,您能逐字逐句的解释一下“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这段话吗? 教师:

所谓“道而弗牵”,就是说,教学要注重启发引导,但又不牵着学生鼻子走;所谓“强而弗抑”,就是说,教学要督促勉励,又不勉强压抑;所谓“开而弗达”,就是说,教学要打开学生思路,但又不提供现成答案。所谓“和”是指师生关系融洽;所谓“易”,是指学习安易,不觉得太难;所谓“思”,即独立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好,下面我再提一个关于《中庸》的问题,即:《中庸》关于学习的五个步骤是什么? 学生甲:

《中庸》概括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五个阶段。“博学”就是广泛的学习;“审问”即对博学中的内容谨慎的问其真伪;“慎思”即对审问的内容进行分析、思考;“明辨”即明确分辨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笃行”即切实的实行,使观念和行为得到统一。这是一套完整的内省方法,包括学—思—行等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

完全正确。下面谁来回答一下墨家对于教育内容的主张? 学生乙:

墨家的教育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二是自然科学、生产技能、军事知识等技能的训练,涉及到数学、光学、声学、力学等许多方面;三是 “辩乎言谈”方面的训练,即思维方法的教育,目的在于锻炼论辩能力。教师: 正确。墨子的教育内容论很有特色,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教育和训练思维能力的教育上,突破了儒家六艺教育的范畴,有进步意义。与墨家相比,道、法两家的思想更加偏激一些,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解释一下老子的“绝学”观点。学生甲:

我觉得可从两个角度来理解老子的“绝学”观点:一是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道”是不依赖人们的主观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是自然的,而他所理解的“学”是非自然的,是违背“道”的本质的,所以必须“绝学”,才能回归自然。二是老子认为“道” 的本质特征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而“学”则是人为的,尤其是儒家的仁义孝慈忠的教育,不仅不符合人类的本性,而且是破坏自然、违背人性的活动。所以必须“绝学”。教师:

回答得很清楚。但还不够全面,有谁能加以补充? 学生乙:

我觉得还有第三个方面,那就是“为道”与“为学”存在本质上的差异,老子认为:为学是使人的知识增多,而为道是使人的知识与欲望减少,两者是根本不同的,这就应该让人们把一切知识忘记,真正做到“绝学无忧”。教师:

补充得很好,这就是教材上讲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从本质上说,道家是主张消极避世的,而法家则走向另一极端,谁来说说法家关于教育实施的主张? 学生甲:

法家提出了以“耕战”为基本内容的法治教育,以反对儒家的礼治教育,要求“更礼以教百姓”、“燔诗书而明法令”。商鞅提出:以官吏“为天下师”,“使学读法令”,主张以法家思想作为“壹教”,以适应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统一的政治需要。韩非更是明确提出“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的思想。除了法律教育外,不要其他教育,除官吏以外,不要有其他教师。但教育并不等于法律,教师也不同于官吏,其结果必然是导致“以法代教”、“以吏代师”,否定了一般教育的作用。教师:

道、法两家虽然对教育发表了一些否定性言论,但是他们主要是反对儒家的传统教育,而不是根本不要教育,只是道家强调的是“道”的教育,主张以不言为教,由人自然地发生变化,一切要顺应自然。而法家讲的是“法”教,“学读法令”而已。好,这节复习课就上到这里。练习题举例:

一、填空:

1.西周官学在设置上可分(国学)和(乡学)两类,层次上可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级。2.孔子招收学生的原则是(“有教无类”)。

二、名词解释:

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稷下学宫虽然是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的。稷下学宫综合发展了春秋以来私学的长处。如不治而议论、自由辩论、学无常师等。此外,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体现了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稷下学宫前后历时150年之久,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三、简答题:

简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第一、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第二、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第三、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第四、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第五、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四、论述题

试述私学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教育发展的贡献: 春秋时期在经济上,奴隶制国有经济逐渐为地主阶级私有制所代替,封建生产关系正在形成;在政治上,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新势力取代了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旧势力,并逐步夺取了政权,确立了封建的社会制度。而这些变革,必然导致教育上的变革,因为只有社会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使大批的士人有条件脱离体力劳动而专门从事脑力劳动。而新兴的士阶层人士大量涌现,正好为私学提供了求学者和必要的师资。而官府的学术开始逐渐下移至民间,也为私学提供了必要的教学内容。为了适应新经济、新政治的需要,私学就开始兴起了。

贡献:首先:它冲破了西周以来学校教育为官府垄断的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其次,科学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从政治结构中分离出来,迈出了教育独立化的第一步;第三:私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促进了先秦教育理论的发展;第四:私学的发展,使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产生了重大变化。

第二章 复习辅导

教师:

第二章,自秦汉到隋唐的教育,这是中国封建教育由确立到发展、完备的时期,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很重要是地位。对本章学习总的要求就是掌握中国封建教育确立、发展、完备的基本线索,也就是说,要清理中国封建制国家从建立到鼎盛时期这千余年间,封建教育是如何确立、发展、完备起来的。学生A:

老师,这一章涉及到的朝代比较多,时间跨度也比较大,内容也多,要全面掌握好象有点难度,不知道该怎么入手。教师: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几个相对独立的阶段。一般来说,秦汉是一个阶段,是中国封建教育初创、确立和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阶段,是封建教育继续发展的时期;隋唐是一个阶段,是封建教育达到完备的时期。我们教科书的节次,就是根据这个思路安排的。学生B:

您这么一说,我清楚了。教材上第一节到第三节讲的是秦汉时期的教育;第四节讲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第五节到第七节讲的是隋唐时期的教育。教师:

你说得对。这几个阶段在头脑中清晰起来以后,我们再来看内容。尽管每一个阶段在节次的安排上不完全一一照应,但在内容的安排上,不外乎文教政策、选士制度、学校教育和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这样四个方面。注意这四个方面内容的发展、演变,就形成了文教政策、选士制度、学校教育和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这样四条线索。文教政策是国家发展文化教育的总方针或策略。要了解某一时期的教育体制,文教政策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从秦到汉,封建统治者经过近百年的探索,最终确立了“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从而奠定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文教政策的基础。而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实施,又是促进中国封建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汉以后的文教政策,则都是在这一前提下的具体化,或采取某些调整措施,如隋唐是在政治上重振儒术,同时兼容佛、道。选士制度就是选拔人才补充官员队伍的制度,它属于政治制度,但对教育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历代的选士制度,也是我们学习古代教育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内容。中国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制度,经历了由汉代的察举制,到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的科举制这样一个演变过程,正好都包含在本章之中。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官学和私学。从秦汉到隋唐,有关教育制度的内容非常丰富,在简史中我们只能讲述一些在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影响较大的或有特色的内容。如汉代官学和私学并举的格局以及采取的教育教学制度。对魏晋南北朝的教育制度则侧重有特色的内容,也就是“学校设置上的新举措”。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教育发展到比较完备的阶段,而以官学教育表现最为突出,所以侧重讲官学的教育行政、官学的设置以及各项制度。此外,中外教育交流是隋唐教育中的一个特色,我们也作了简要的介绍。以上三条线索,可以说是从宏观到微观,讲的都属于教育制度范畴的内容。关于这个时期的教育思想,我们对汉代的董仲舒、王充,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嵇康、颜之推,唐代韩愈、柳宗元的主要教育思想进行了讲解。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每位教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去理解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把握其有特色的或有深刻影响的观点。学生A:

老师,您能说得具体一些吗? 教师:

比如董仲舒,他的教育思想中最有影响的、也是最有特色的,就是关于文教政策的建议。关于“强勉”、“圣化”等思想,都是为其文教政策的施行服务的。王充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朴素的唯物论、无神论基础之上的,是在与以董仲舒为代表的神学化的儒学教育的斗争中形成的,这是他教育思想的特色。颜之推能在教育史占有一席之地,是因为他的家庭教育著作和思想。嵇康则完全反对儒家的教育,提出“越名教任自然”的主张,这与他所处的时代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社会激烈变革时期,旧的秩序被破坏,人们在思想上要寻求解放,打破秦汉以来几百年封建专制的束缚,自然要反对灌输统治思想的教育。由于这种思想的蔓延,加上九品中正制的影响,社会上就形成了不屑为学、耻于为师的风气。韩愈高扬“卫道”的旗帜,倡导师道,就是对这种风气的批评和反正。柳宗元和韩愈都在“师道”观上有所建树,但是他们的观点又有所不同。以上只是例举,要比较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教育家的主要教育思想,还是要认真读书。

总之,在这一章的学习过程中,要首先把握住教科书的总体框架和脉络,抓住三个阶段、四个方面内容的四条线索,同时要注意纵横的联系和比较,这样,掌握起来就容易多了。在具体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上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A:

老师,秦代设三老以掌教化,“教化”是什么意思? 教师:

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在中国古代,教化就等于“大教育”,包括一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还包括一切有教育作用和影响的政治制度措施及社会文化习俗,等等,它的实施范围也是全社会性的。教化有明确的目的性,“化”就是感化民众,树立起适合统治阶级利益的社会良好风尚、习俗,就是董仲舒提出的“教化行而习俗美”。所以推广教化,被儒家认为是立国之本。狭义的教化,是指在地方上进行的社会宣传教育活动,如提倡、表彰、奖励德行善举,也包括惩戒恶行,改良陋习等。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既有培养人才的任务,更有推行教化的责任。学生B:

老师,自测题“三大文教政策”,是要求回答董仲舒的关于文教政策的建议呢,还是汉代的文教政策? 学生A:

我理解是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建议。而且三大文教政策建议与汉代的文教政策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教科书上“汉代‘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中讲到的“设五经博士”、“建立博士弟子制”等内容,是汉武帝为了施行独尊儒术政策所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教师:

你的理解基本正确。

三大文教政策的建议就是董仲舒提出的,他的建议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和采纳,被确定为封建国家的文教政策。为了确保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实施,汉武帝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这些措施则不能都记到董仲舒名下,例如设五经博士,太学的实际建立,是按照丞相公孙弘等人提出的方案。察举选士,更是汉武帝直接下诏书举行的。学生A:

老师,有一道论述题是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作用及影响,书上好象没讲这部分内容。教师:

这部分内容书上的确没有集中概括,但是,在相关节和目中有所点拨或有所体现,只要认真阅读教材,注意各部分内容间纵横的联系和比较,是可以概括出来的,同时也应该有一些自己的领会,不能每一句话都要从教科书里找。独尊儒术的作用和影响可以从社会政治和教育方面分别概括。在政治上,独尊儒术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主体文化成为联系各地各民族的重要纽带,有利于巩固统一,但也强化了封建专制制度,和毒害人们思想的封建礼教。在教育上,独尊儒术也确立了教育作为治国之本的崇高地位,奠定了古代各类学校教育发达的局面,但也使主体教育单一化,不利于学术的多元发展和多种形式和规格的人才培养。下面谁能说一说鸿都门学的情况?

学生B:

鸿都门学创立于东汉, 因校址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鸿都门学。与以儒学为主的官学不同,它讲求辞赋、小说、绘画、书法等,是中国,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文艺专科学校。教师:

很好。下面谁来概括一下文翁兴学? 学生B:

文翁兴学是汉景帝末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兴学的事迹。他为了移风易俗,推行教化,选派10余名聪颖的郡吏到长安就学于博士。几年以后,他们学成归来,他便在成都立学,以他们为师,招收下县子弟入学,学有所成者,即予以重用,或推荐到朝廷作官。从此蜀郡学风大盛。汉武帝推广文翁兴学的经验,下令天下郡国都设立学校。学生A:

文翁兴学不仅开始了蜀郡教育事业,而且促进了全国地方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他创造了委托培养教师的经验,为发展地方教育创造了条件。教师:

你补充得很好,你们俩概括的再综合一下,就很完整了。学生B:

老师,还有一道题是要求解释“次相授受”,不知道说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整? 教师:

你的问题涉及到名词解释该如何回答的问题。就拿“次相授受”来说吧,首先要明确它的产生时期和性质,即它是汉代私学的教学方法或制度。接着就是阐述它的基本内容或含义,即先由教师教给先来的高足弟子,再由高足弟子分头去教其他弟子。最后再点评一下,这种“滚雪球”方式的教学,可以在师资力量有限的情况下,有效地扩大教育的范围,缺点是弟子的转授毕竟不如教师直接传授。这样的回答就比较完整了。谁知道现存的汉代蒙学识字课本是什么吗? 学生A: 是《苍颉篇》。学生B:

你记混了。应该是《急就篇》。老师:

是《急就篇》。这类题目属于教育史基本知识问答,是需要同学们记忆准确的。学生B:

老师,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罢黜”怎么理解呢? 学生A:

我理解是“废除”的意思,就是要废除其它各家学说,只尊崇儒家思想。教师: 那么,“罢黜”百家与禁止私学、焚书坑儒这种对待异端学说的作法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A:

哦,是不同,可究竟怎么不同呢? 教师:

教材中关于董仲舒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这段论述是:“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认真体会一下这段话,看看哪句是具体讲“罢黜”的呢? 学生B:

是“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吧? 教师:

对了,那么这句话又该怎么理解呢? 学生B:

绝是断绝,道是道路,断绝它们的道路。断绝各家学说的道路„„噢,应该是阻截其他各家学说的传播途径。教师:

那么,怎么个断绝法呢? 学生A:

就是不允许传播吧? 教师:

不对,那还是秦代“禁”的作法。汉代的作法是“尊”,即通过尊崇儒术,只承认儒学为官方学问,只给学习儒学的人以提拔做官的机会,其他学术虽然没有被明令禁止,但学习它没有社会地位和个人前途,自然也就无法与儒学“并进”了,可见,秦代焚书禁学和汉代独尊儒术都是为了统一思想,但汉代的作法显然比秦代高明。下面谁来讲讲“九品中正”制? 学生B: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施行的一种选士制度。具体的实施办法大致是:朝廷在州、郡设立大、小中正官,由他们负责考察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据此将士人评定为九个品级,然后逐级上报。最后,朝廷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以官职,所以又称九品官人法。这种制度施行之初,对士人的品第还比较全面、慎重,但是后来,中正官一职完全被世族把持,品第也由家世、德才等因素共同决定演变成家世的代名词。也就是说,这种制度逐渐贵族化了,丧失了选举贤能的功能。这就使寒门子弟失去了读书的热情,影响了教育的发展。教师:

你概括得比较准确,也谈了它对学校教育的消极影响。选士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确实很密切,谈选士制度不讲它对教育的影响,是不全面的。九品中正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确实无积极意义可言。不过,这里要提醒同学们注意,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校教育的萧条,不能仅仅归咎于选士制度的影响。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世人不思进取,也是重要的原因,甚至可以说是根本原因。另外,从选士制度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九品中正制的实施,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该制度创设之初,试图通过品评,客观、公正地考察人才,克服东汉以来的浮华朋党之风,立意是好的。但是,实践证明,此路不通。这就促使人们重新去思考怎样才能客观、公正地选拔人才?于是,汉代察举制曾实行的考试的方法重被提起,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这才有后来科举制的创立。因此,可以说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是选士制度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对选士制度的完善是有意义的。

下面谁说一下西晋时在太学之外又设立了什么学校?它是什么性质的? 学生B:

是国子学,是贵胄性质的学校,专门招收贵族子弟。教师: 对。学生A:

老师,名词解释中有一个“四学”,指的是什么呢? 教师:

这在教材上讲得比较简明,你没有印象吗? 学生A:

教材上有关魏晋南北朝的教育内容很少,好象一带而过,我以为不是重点,就没认看。学生B:

四学是南北朝时的南朝宋创办,包括玄学、儒学、文学、史学。教师:

注意把握重点,这很好,不过应该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突出重点。而且,是否重点,主要不是看篇幅,而是看它是否有特色,在教育史上是否有地位和影响。像四学,可以说是最早的多科综合学校。下面谁能说说嵇康教育思想中最有特色的观点是什么? 学生A:

嵇康最有特色的教育思想是“越名教而任自然”,简单地说,也就是超越儒家的纲常名教,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教师:

他提出这样的思想有什么意义,你能简单地分析一下吗? 学生A:

嵇康对“名教”钳制思想、压抑人性的批判是正中封建传统教育要害的。促使人们重新认识和思考教育的问题,这对于促进教育领域中的百家争鸣,全面认识教育的属性,是有积极意义的。教师: 是啊,从汉武帝确立独尊儒术文教政策以来,儒家的纲常名教教育一直唱着独角戏。嵇康 “越名教而任自然”教育思想的提出,使儒家教育第一次遭到否定,这就促使人们对教育进行反思。特别是自然主义教育的主张,让人耳目一新,这在教育思想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学生A: 科举中的常科和制科是怎么区别的? 教师:

常科就是定期举行的科目,唐代的进士、明经都是每年举行,到宋代以后,定为三年举行一次。制科是皇帝临时决定开科考选的科目,有的是特有科目,如沿袭察举的贤良方正,博学宏词,等等;有专门的选拔目的、标准和方式。也有常科的增补,即不是在常科规定时间,由皇帝临时决定增开的,属于皇帝开恩给予的额外机会,所以又称恩科。它的考试选拔与该常科相同。学生B:

老师,教材中归纳了科举对教育的作用和影响,但两个方面谈得比较简略,您能具体再作点解释吗? 教师:

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第一是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因为科举是学而优则仕在制度上的体现,从原则上说,任何人,只要学有所成,就可以通过科举考试的竞争,而获得作官机会,这样就大大调动起广大士人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了极大的受教育的需求,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也都自觉地调动起来,不需要政府再去号召,投入财力物力亲自办学。学生B: 老师,“六学二馆”作为名词解释,该怎样定性呢? 教师:

“六学二馆”都是唐代的中央官学,只不过“二馆”有些特殊,是集教学、藏书和校勘书籍三位一体的场所。六学之中,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属于大学性质,书学、算学、律学属于专科性质。唐代的专科学校还有哪些? 学生B: 还有医学。老师,为什么医学不隶属于国子监呢? 教师:

除了医学,还有兽医学、天文学等,也都是隶属于相应的政府行政部门。这类专科学校都是培养政府技术职能部门的专门官吏的,如太医署、太仆寺、司天台的专职官员,这些部门自成系统,所以相应的专门学校也隶属于它,可以说是部门办学的最早形式。下面我们来复习韩愈的教育思想,韩愈关于教师任务的概括是什么? 学生A:

传道,授业,解惑。教师:

对。构成师生关系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B:

不知您指的是什么? 教师: 就是说,韩愈认为师生关系是怎样形成的,或者说,当教师凭的是什么? 学生A:

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吧? 教师:

正确。韩愈认为求师就是为了师“道”,因此对教师在年龄、地位上的要求都是不必要的,而且从总体上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只要在某一方面有专长,先学者就可以教后学者。你们是否想过,这样一来,为师的标准是不是降低了呢? 学生A:

我觉得对教师的年龄、地位的要求,看起来都是硬条件,但是都不是教学必须的条件,而且年龄可以自然增大,地位也可以随年龄的增大而提高,实际上也算不了什么。而掌握“道”和“业”,就非得下一番工夫不可,不是人人都能自然达到的。所以韩愈提出的为师标准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它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努力进修,保持专攻,并为先,才能胜任教师职责。教师:

你的见解很好。教师不可能在所有的方面都强于学生。韩愈的论述,可以说是抓住了为师标准的关键,既鼓励学生免去求师的种种不必要的顾虑,又激励教师要努力传道授业,说服力很强。学生B:

老师,柳宗元的教师观与韩愈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

柳宗元也认为师以明道,和韩愈一样肯定教师在传道中的作用。但是他不赞成韩愈毅然以师自居,还号召人们要勇于求师、拜师的作法。他主张去拜师之名,存为师之实。有人前来请教,就提供自己的见解心得供他参考,与他切磋。没有必要一定要确定个师生名分。这就叫“交以为师”。他主张的是师为友,师为辅,而韩愈则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二者可以说是反映了师生关系中的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好,本章就复习到这里。练习题举例:

一、填空

1.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艺专门学校是(鸿都门学)。2.现存的汉代最著名的蒙学识字课本是(急就篇)。

二、名词解释

次相授亲:是汉代私学的教学方法或制度。即先由教师教给先来的高足弟子,再由高足弟子分头去教其他弟子。这种“滚雪球”方式的教学,可以在师资力量有限的情况下,有效地扩大教育的范围,缺点是弟子的转授毕竟不如教师直接传授。

三、简答题

什么是“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它对教育有什么影响?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施行的一种选士制度。具体的实施办法大致是:朝廷在州、郡设立大、小中正官,由他们负责考察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据此将士人评定为九个品级,然后逐级上报。最后,朝廷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以官职,所以又称九品官人法。这种制度施行之初,试图通过品评,客观、公正地考察人才,克服东汉以来的浮华朋党之风,但是后来,中正官一职完全被世族把持,品第也由家世、德才等因素共同决定演变成家世的代名词。也就是说,这种制度逐渐贵族化了,丧失了选举贤能的功能。这就使寒门子弟失去了读书的热情,影响了教育的发展。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是选士制度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对选士制度的完善是有意义的。

四、论述题

试论韩愈和柳宗元关于师道观的异同: 韩愈的师道观是:传道、授业、解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认为求师就是为了师“道”,因此对教师在年龄、地位上的要求都是不必要的,而且从总体上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只要在某一方面有专长,先学者就可以教后学者。韩愈的论述,可以说是抓住了为师标准的关键,既鼓励学生免去求师的种种不必要的顾虑,又激励教师要努力传道授业,说服力很强。柳宗元也认为师以明道,和韩愈一样肯定教师在传道中的作用。但是他不赞成韩愈毅然以师自居,还号召人们要勇于求师、拜师的作法。他主张去拜师之名,存为师之实。有人前来请教,就提供自己的见解心得供他参考,与他切磋。没有必要一定要确定个师生名分。这就叫“交以为师”。他主张的是师为友,师为辅,而韩愈则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二者可以说是反映了师生关系中的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第三章 复习辅导

教师:

第三章内容是关于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历史。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

学生A:

老师,我们还不太清楚这个时期教育的历史背景,教材上对这部分内容讲得也比较简单,能不能再单独讲解一下? 教师:

好吧。宋辽金元时期是指公元960年到1368年这段历史,即从北宋王朝的建立到元王朝的灭亡为止。总体上讲,这个时期处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中后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持续发展而又中道衰落的时期。北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唐末五代长期割据战乱的局面,国家又初步恢复了统一。为了避免再次出现军阀割据、皇权削弱的情况,北宋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政治上不断强化中央集权,尚文贱武,削弱武臣的军权,重用文臣,加强完善政权机构的改革,提高皇帝的权威。同时,恢复儒家学说在文化领域里的主导地位,尊孔崇儒,以文治国,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因此,宋代的文化教育事业十分发达,学校教育普及的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宋代的科学技术也较为发达,经济繁荣,是继盛唐以后又一次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但另一方面,由于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也大大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使得北宋长期遭受辽、金、西夏军队的入侵,屡战屡败,最终被金朝灭亡。南宋政权继承了北宋的政治遗产,偏安一隅,最终被元朝军队灭亡。在这个时期先后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金、西夏,都在不同程度上推行了汉化的政策,主要的特点是;仿照唐宋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尊孔崇儒,促进封建化的的进程。元朝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国家政权。元王朝跨越欧亚大陆,疆域辽阔,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各个方面都兼容了中西方文化的因素,同时也保留了蒙古民族文化的传统,这些都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学生B:

老师,您在课本中谈到宋代理学的问题,理学是不是特指宋代的儒学,或者是儒学之外的一个学派? 老师:

不是这样的。首先,我们讲的理学是儒学内部的一学派,而不是独立于儒学之外的另一个学派。其次,理学虽然产生于宋代,但也不是特指宋代的儒学。在理学之外,还有其他的儒学流派,不过理学确实是宋代儒学中影响最大的学派。理学吸收了佛道哲学中的一些合理的因素,对传统的儒家经学进行新的注解,注重道德修养和性理之学的研究,突破了传统的天人哲学的界限,注重宇宙本体和人性本质的探讨,将传统儒学上升到了新的哲学高度。早期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周敦颐和二程(程颢、程颐)、张载等人,南宋的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代表著作《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元、明、清科举考试的出题依据和评分标准,也是官方规定的学校经学教育的主要教材。可以说,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官方哲学和学校教育的主导思想。学生A:

老师,我在阅读课本的时候,看到庆历兴学时在太学推广胡瑗的“苏湖教法”,“苏湖教法”是不是就是指一种教学方法? 学生B(抢着说): 我看不一定,“苏湖教法”应该是一种教育观点,它反映了胡瑗对当时教育现实的看法。教师: 唔,你们讲的都有一定道理,但各自讲对了一半。把你们的观点结合起来就比较全面了。胡瑗的“苏湖教法”中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强调“明体达用”之学,你们谁能解释一下“明体达用”是什么意思? 学生A:

“明体达用”的“明体”,“明”是指明确,“体”大概是指实体或基本概念吧,“明体”就是明确基本概念的意思。学生B:

“达用”的“达”,就是达到的意思,“用”就是应用的意思,“达用”就是达到应用概念的目的。老师:

不完全是这样。这里关键是要理解“体”和“用”的含义。“明体”的“体”,强调的是事物的根本和主体,在这里特指儒家的经典著作及其思想原理。“达用”的“用”,是强调它的实用价值和功能。这一点,请再结合课文的第二节内容思考一下。关于王安石兴学中在太学推行的三舍法,你们谁来解释一下? 学生A:

三舍法就是将太学生员按学业的程度和入学的先后,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等级,学生可以通过考试升级,三舍法和我们现在的年级制差不多。学生B:

三舍法中,外舍是最低级别的学舍,学生通过考试,外舍升内舍,内舍升上舍。三舍内部实行分科教学,学生分别学习一部专经,如有的学《周易》,有的学习《诗经》,类似与我们今天的分科教学制度。教师: 有这方面的因素,三舍法中确实已经包含了年级升学制和分科教学制的因素,但还不能完全等同现代的年级升学制和班级授课制。对于三舍法的理解,一要注意教材中有关定义的解释,二要注意三舍法的推行,是旨在提高学校教育地位的一项举措,它有助于改变科举创立以来学校沦为科举附庸的现象,体现了王安石通过振兴教育实现人才教养取用进而促进社会变革的思路。以后,崇宁兴学中将三舍法向全国各地州县推广,使三舍法一度成为中央和地方官学的统一模式,在教育领域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现在提一个问题,什么叫学田,学田制产生于哪个时期? 学生A:

学田就是属于学校的田产,学校把学田租佃给附近的农民,收取一定量的租粮或钱物,用作办学的经费,是古代学校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学生B:

这项制度开始出现在北宋,王安石兴学期间,于公元1071年颁布诏令,向全国所有的府州学校赐给学田10顷,从此确立了中国古代学田制的基础。教师:

你说的学田制开始出现在北宋时期是对的,但不是在王安石兴学期间,而是在宋仁宗即位初年,即公元1022年。在这一年,朝廷正式向兖州州学赐给学田,以后又陆续向府州学校赐给学田,从此成为一项制度,以后,学田的来源更加广泛,主要有四种:朝廷直接赐给,地方政府拨款购置,学校自筹经费购置,民间捐助。当然公元1071年赐给府州学田的诏令也很重要,这项诏令使得学田制在全国范围内更广泛地推广开来。学生B:

老师,崇宁兴学中推行的学校升贡制和科举考试有什么区别呢? 教师:

关于学校升贡制与科举考试制度的联系,需要说明三点:第一,学校升贡制是在北宋崇宁兴学期间逐步推广实施的。它的目的是要以学校内部的考试升级制度取代由礼部掌管的学校外部的科举考试制度,进而达到扩大学校的职能、改变学校长期依附于科举考试制度的弊病。第二,学校升贡制度在考试的方法、内容以及赐第入官的形式等方面,仍然借鉴了科举考试的模式。因此,仍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校教育的现状。第三,学校升贡制度虽然在宋代试行的时间不长,但对元明清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很大。如:元代的升斋积分制、明清学校的升贡制,都可被视为北宋学校升贡制的继续和深化。学生A: 老师,“北宋的三次兴学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其意义如何?”这道思考题在课本中没有现成的答案,我们应该从那些角度去思考呢? 教师:

是的,这个题目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要注意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首先,三次兴学都是通过发展教育事业来带动和促进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其次,三次兴学都是重视人才的价值,通过人才的培养和录用,来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可以说,教育立国是北宋三次兴学的共同指导思想。第三,三次兴学都旨在改变学校依附科举的弊病,强化学校的职能和地位。当然,上述三点只是一般性而言,它们的共同之处也不只限于以上三个方面,希望同学们自己动脑,对这一问题有更进一步的发挥。学生B:

那么。老师,三次兴学的意义应该如何理解呢? 教师:

对于这一点,也应该像刚才那样,注意从宏观上把握。比如:宋代的学校教育制度是在三次兴学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健全起来的,遍及中央和全国各地的学校网也是在三次兴学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三次兴学还改善了办学的条件,普遍提高了人民的文化水平,提高了教育的地位和影响力。更重要的是,三次兴学将改革变法的观念深入到人心,这在因循守旧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是极为宝贵的。当然,三次兴学也并不是完美的,它的弊端和缺陷也是很多的,请同学们结合教材认真思考。学生A:

关于科举制度,我有些不太理解,在宋代对于科举制度的改革方面,有一个权知和同知贡举,什么叫“权知”?什么叫“同知”呢? 教师:

这是宋代对于科举考试制度的一项重要的改革。在宋代之前,主持科举考试是礼部的专职,具体是由礼部侍郎负责。宋代开始规定礼部省试的主考官不再是一种专职,考官临时差遣。“权”就是临时兼职的意思。“知”就是主持或负责某项工作的意思。实行这项规定,可以减少考官徇私作弊的机会。学生B:

明白了。那么,“别头试”是什么意思呢? 教师:

“别头试”就是把同考官由某种亲属或其它亲密关系的考生分出去,另差考官,另出题目,另行考试。这项制度也是为了防止作弊徇私,尤其有利于一般平民出身的考生。学生A: 老师,在教材中提到宋代科举制度中考试录取人数的大幅度提高,促进了当时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个我们也不太理解,科举制度既然是腐败的,那么理应加以取消或不断压缩其规模,才应该有利于教育的发展,怎么反而促进了教育事业呢? 教师:

这个问题要历史地看待,不能一概而论。科举制度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它也不是一开始就是腐朽的。从进步发展到腐朽也有一个历史的过程。同两汉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是进步的。就北宋当时的情况来说,科举制度还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阶段。而且在当时,科举录取人数的不断扩大,确实激发了人们读书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请同学们结合本章教材第三节的内容,认真思考一下。学生A:

朱熹“性即理”的观点不好理解,它究竟是个教育问题呢?还是个哲学命题? 教师:

谈谈你们的看法。学生B:

我觉得这应该是个哲学问题,性是指人性而言,理是指天理,“性即理”是讲天理与人性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这是个哲学问题。学生A:

我认为是个教育理论问题。“性即理”是讲人性像天理一样完美,只是受到外界的污染,教育的作用就是去除污染,恢复天理,也就是去恶留善,这体现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教师:

你们讲的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全面。这个问题可以说既是个教育理论问题,也是个哲学问题,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教育哲学问题。首先,“性即理”是个哲学的范畴,但同时它又是朱熹有关教育的作用和目的论述的哲学依据。朱熹认为: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两方面,所谓“天命之性”与天命相通,是纯然至善的,人出生之前就存在的,是一种先验抽象的人性,这就是所谓的“性即理”。人一出生,理与气(物质)结合,就体现为一种“气质之性”。“气质之性”善恶并存,有清有浊,善为天理,浊为人欲。教育的作用就是存天理,灭人欲,“革尽人欲,复尽天理”。

现在向你们提一个问题,在朱熹讨论教育的对象时,把人们分为三种类型,即所谓的圣人君子、中人和小人。你们说说朱熹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与“性即理”的命题有关系吗? 学生B:

我认为没有什么关系。朱熹区分三种人主要依据他们道德品质的高下或学习的态度,这不是个哲学问题。学生A:

我觉得也没有什么关系。这主要是根据教育目标确定的,教育的结果不同,人的品位就有上下之分,成功的教育把人培养成君子,其次为中人,最低的是小人。教师:

你们都讲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但还不够全面。这个问题同“性即理”有关系。朱熹继承和发展了董仲舒和韩愈有关“性三品”的观点,根据人性中善恶成分的比例不同,把人分为三种:一种是所谓的圣人之性,纯然至善,他们不必接受教育,是最完美的;第二种是中人,就是普通人,其性善恶兼有,他们是教育的对象:教化之行则进于君子,教化之废则堕为小人。第三种人就是所谓的小人,他们人性皆恶,不可救药。这种划分显然是不科学的,同学们结合教材的内容,认真分析批判。但朱熹与传统的“性三品”观点不同的是:他同时还强调,通过教育可以改变“中人”的状况,成功的教育可以使普通人最终转变为君子。这就是刚才所说的教化行则进为君子,也是你们所说的教育结果问题。可见,在这个问题上,朱熹既有客观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因素,也包含了主观能动性的合理因素。对此,要一分为二地进行辩证的分析。

对了,在朱熹“读书法”里,有一条“虚心涵泳”,你们谁来解释一下它的意思? 学生B:

“虚心”就是谦虚的意思吧。“虚心涵泳”是讲学习的态度应该是谦虚谨慎,能够容纳各种不同观点,这同我们现在常说的“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差不多。教师:

你谈到了学习的态度,这是对的。但这不仅仅是个态度问题,它还涉及到了学习的方法和正确的心态。而且,朱熹这里所讲的“虚心”也不只是个谦虚的意思,虽然也有一点这方面的因素。“虚心”主要是强调面对新事物、新知识和不同的观点,首先要一个宽大的胸怀,不能抱着先入为主的偏见而拒绝新知识和新事物,要虚怀若谷,不能固执己见。此外,还强调要抱有客观公允的态度对待新知识和新事物,反对主观臆断,反对用权威圣贤的语录来牵强附会地拼凑自己的意思。所谓“涵泳”也不是容纳不同观点的意思。而是强调读书时要反复思考体会,领悟书中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含义。学生A:

老师,教材中谈到朱熹论教学方法时,有一个“居敬穷理”,谈到朱熹读书法时有一个“居敬持志”,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教师:

这两个“居敬”,可以说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所区别。“居”是居住的居,在这里是指确定和持守一种状态,也是修心养性的一种功夫。“居敬穷理”的“居敬”,就是正心、诚意、存养收敛的功夫;“穷理”是指穷尽物理,是对事物原理的深刻彻底认知。前者是基础和功夫,后者是过程和目的。应该说这种认识方法主要还是一种主观自我反思的方法,不能包罗对于客观外部事物的认识过程。“居敬持志”的“居敬”,既包括上述的含义,也指读书要收敛此心,专静纯一;做事要敬于做事,不可内存杂念,扰乱心念。“持志”则是指保持远大的志向,并要有恒心。学生B:

老师,关于书院的性质,教材中介绍的书院,有的像是私学性质的,有的又像是官学,书院究竟是官学,还是私学呢? 教师:

你提的问题很重要。从总体上讲,中国古代的书院既不完全等同于官学,也与一般的私学有所区别。这一点,请注意阅读教材的第四节内容。就一些具体书院的创办和发展的过程而言,有的书院从一开始就得到官府的资助,政府还参与其中的管理,这样的书院官学化的程度较大,如:岳麓书院和南宋的明道书院。有的书院主要依靠民间力量办学,私学的性质较为浓厚,如:早期的茅山书院和华林书院等。但它们毕竟是书院,与一般的官学或私塾是有区别的。即使在元代全面实行书院官学化的政策以后,元代的书院仍不同于普通的州县官学。关于这一点,请注意阅读教材中有关“元代书院官学化”的内容。

现在我们谈谈元代的教育。从教材内容来看,元代主管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是集贤院,而不是礼部,集贤院下面设有国子监和国子学。国子监和国子学是一回事吗?如果不是,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学生A:

国子学是中国古代中央官学的最高学府,有的时候改称国子监,有的时候叫国子学,名称虽有变化,都是指同一所学校。教师:

你讲的是中国古代有关国子学的一般情况,但在元代情况有点特殊。元代的国子监和国子学是两个不同的机构。元代实行监、学分立制度,国子监是主管教育行政事务的管理机构,成立于公元1287年。国子学成立的时间更早,是教学部门,也是国家的最高学府。除此之外,元代还设有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对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子弟进行教育。由此可以看出,元代的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是比较发达的。练习题举例

一、填空

1.《四书》包括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它是由 朱熹 编定的。2.北宋初期六所最著名的书院是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

二、名词解释

三舍法: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改革太学体制,熙宁四年(1071年)在太学实施三舍法。就是太学生员按等差分隶于外舍、内舍、上舍。初入学为外舍生,通过定期举行的升舍考试,再参考平时学业和品行表现,合格的按名额递升内舍、上舍。上舍上等生可以直接作官,次一等的可以直接参加科举的殿试,然后作官,上舍下等生,加上部分优秀内舍生和特别优异的外舍生,也取得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三舍法是最早实施的升级制,它强化了学校的职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太学的学业与入仕作官直接挂钩,从而提高了学校教育的地位,有利于加强学校教学,并使学校课业与考试更加规范化。

三、简答题

朱熹关于教育阶段的划分和主要教育内容:朱熹在总结古代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把学校教育明确划分为大学与小学的两个阶段,并规定了大、小学各自的入学年龄及教学内容。他在《大学章句序》中指出:人生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小学明其事,大学明其理。朱熹亲自编写《小学》一书,作为小学基本教材。大学的教材主要是儒家经典,兼学史书、诸子文选等。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重新作了集注,写了序言。他认为,《四书》是大学的基础读物,是探究圣贤之学的门户,必须首先学懂《四书》,然后才能进一步学习《五经》。朱熹所著的《四书章句集注》在元代以后,成为历代封建官学的法定教科书,也是科举考试的共同必考内容。

四、论述题

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上的主要特点: 第一、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书院的学田和经费,得到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第二,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第三、宋代书院的学术风气活跃。第四、宋代书院通过制定学规章程来规范教学宗旨、方法及培养目标。意义:自书院产生以后,在大多数情况下,它都能在教育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弥补了官学的不足,丰富和扩大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涵,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第四章 复习辅导

教师:

本章介绍明清到鸦片战争前的教育,这是中国封建教育走向顶峰时期,在制度方面可谓高度完善,但空疏腐朽的弊病也暴露无遗。程朱理学支配着教育界,但理学的异端――王阳明的心学和理学的反对派――明末清初所谓启蒙思想家的“实学”教育思潮出现,给教育观念带来新的变化。同学们在学习这一章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这一时期教育的时代背景和基本走向,也就是封建专制主义教育的色彩更加浓厚,封建教育制度更加严密、僵化,以及王阳明、王夫之、颜元的构建在自身理论体系上的教育思想。学生A: 老师,您能帮我们梳理一下这一章各部分内容之间内在的逻辑结构吗?我感觉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把握住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编著者的意图,掌握起来好象就容易多了。教师: 是这样的。这一章从内容的安排上来看,和前几章体例相同,也是包括文教政策、选士制度、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这样几个方面,只是在具体内容的安排上,更为注意突出这一阶段教育的特点。比如选士制度,明清科举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八股文取士,所以,在对明清科举制度基本情况进行简要介绍以后,又专列一目,讲解八股文取士,使同学们了解选士制度是怎样僵化的,理解明清统治者是如何通过这种文化专制手段来钳制读书人头脑的。在学校教育制度方面,本章涉及到官学、书院和私学三类学校。对明清的书院,除了介绍其官学化的表现外,还介绍以东林书院为代表的注重钻研、联系时政的书院。官学分别介绍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侧重反映其严密的、专制的教育教学制度。私学则主要介绍启蒙阶段的教育,包括蒙学的设置、教学和蒙养教材。明清时期,教育思想相当活跃,程朱理学在教育中居于主导地位,但是在实践中日益僵化、空疏,遭到一些思想家和教育家的猛烈批判。以王阳明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教育家,主张“心即理”,“知行合一”,强调从内心修养上下功夫,试图从根本上解决空洞、虚伪、言行不一的恶劣世风,恢复封建伦理道德。明中叶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颇具影响的实学教育思潮,王夫之和颜元就是倡导实学教育的代表人物他们主张“实学”、“实用”,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并积极地付诸实践。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政治变革和教育革新,起着重要的启蒙和推动作用。这一章内容的安排,大致就是这样的。

下面我提一个问题,明清文教政策有什么主要特点? 学生A:

明清两代都尊孔崇儒,推崇程朱理学。封孔子为“至圣先师”,赐给“万世师表”匾额。教师:

打断问一句,汉代封孔子为“公”,唐代到元代以前都是封孔子为王,明清时改为先师,是不是把孔子的地位降低了? 学生A:

我认为,王虽然无比尊贵,但毕竟还是皇帝的下属臣子,而至圣先师,则是天下所有人的老师,对皇帝也是一样,所以“师”与“王”比,地位应该是更高了。教师:

对。而且这样的封号,也符合孔子的身份,孔子本来就是大师,而不是什么“公”和“王”。好,请你继续说。学生A:

明清还将程朱理学奉为正宗,科举考试四书五经,都以程朱的注释本为标准。还编辑了性理大全等理学经典,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统一思想。在教育制度方面则加强管理,严格制度,制定一系列严厉的学规,控制师生的言行。再有就是大搞文字狱,用血腥镇压来扼杀知识分子的不同思想。搞思想专制可以说是达到了极点。教师:

回答很好。下面谁能说一下,明清科举的常科考试有那些类别?每几年举行一次? 学生B: 明清科举常科只有进士一科,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为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学生A:

有的书上把童试也列入科举考试的一级,成为四级考试。教师:

童试在性质上,是地方官学的入学考试。因为科举乡试的考生都是地方官学的生员,即秀才,也就是说,必须先成为秀才才能考举人,所以考秀才的童试,是科举之途的第一站,是科举预备阶段的一项关键性考试,这类考试还有地方官学的结业考试――岁试和科试等。准确的说,科举的正式考试,就是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学生B:

老师,八股文考试的要求,什么叫“代圣贤立言”? 教师:

“代圣贤立言”,就是说,必须体会圣贤的意思,用圣贤的口气说话,而不能从作者自己的角度去发挥。打个比方,就像秘书给领导或有关当局起草报告、文章一样,不是以自己的身份作文。这样,当然不能把“我认为怎样怎样”写到文中去,也就不可能自由发挥自己的观点见解。提一个问题,你知道什么是卧碑吗? 学生B:

卧碑是明清地方官学的学规,以禁令为主,严禁学生过问和干预政治、要无条件地尊师勤学等规定。若有不遵者,严厉惩罚。老师,为什么叫“卧碑”呢? 教师:

卧碑是碑的一种形式,与一般高而窄的立着的碑不同,它是宽大于高的,像是卧着的形态,录像教材第三集中拍摄有清代卧碑,一看就明白了。学生A:

老师,监生历事作为名词,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教师:

作名词解释,一般要先从总体上进行定性描述。你先来对监生历事定性描述一下怎么样? 学生A:

监生历事是一项培养官吏的措施。学生B:

我觉得应该先说它是国子监的一项教学制度。教师:

应该说它是国子监的一项教学实习制度,但是应该加上“明代”或“明清时期”,因为国子监本来就是培养官吏的,所以教学实习自然也是实习作官,当然它也是培养官吏的一项措施。接下来怎么答呢? 学生B:

接下来就该讲制度的内容,再简单地评价一下。教师:

你完整地回答一下,怎么样? 学生B:

监生历事是明代国子监的一项教学实习制度,即派学业已经达到规定程度的监生到政府各机构实习行政事务,叫做“历练政事”。期限一般是3个月,期满进行考核,勤谨者报吏部备案,遇到官职有空缺,依次取用;表现平常的再令继续历练;表现不佳,成绩列为下等的送还国子监读书。监生历事制度,使教学与作官实践联系起来,有利于培养日后监生为官的实际能力,对于政府选拔官员来说,也有了一项十分重要的实际考察依据。教师:

概括得很好。学生B:

不过,我不知道“六部诸司”指的是什么? 教师:

从隋唐开始,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分为六部,也就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各部之下设司,如礼部下设四个司:仪制司、祠祭司、主客司和精膳司。下面谁来概括一下明清国子监的设置情况? 学生A:

明清国子监既是中央教育行政机关,也是全国最高学府。明国子监隶属于礼部,清以后成为朝廷独立设置的机构。国子监的设置相当完备,管理和教学分别设有“五厅”、“六堂”。“五厅”包括绳愆厅、博士厅、典籍厅、典簿厅和掌馔厅,属于管理机构,分别设有监丞、博士、典籍、典簿和掌馔等职,负责监督、教学和服务。“六堂”指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和广业六堂,属于教学单位,有初、中、高三级之分。在“五厅”、“六堂”之上,国子监设有国子祭酒1人,为国子监最高行政长官。设国子司业1人,为祭酒之副职。清代,任祭酒、司业、监丞、博士等职者,均有满、汉之分,各设1人。任助教、学正、学录、典籍等职者,也都满、汉、蒙之分,往往并列而设。教师:

你记得很清楚,录象教材第二集中有这部分内容,可供同学们参考。那位同学来概括一下,“提学官”是什么? 学生B:

提学官是明朝省教育行政长官,清朝称之为学政或学院。提学官由朝廷任命,其任务是巡视省内各府、州、县学,检查教学质量,选拔进入国子监学习和参加乡试的生员。教师:

回答正确。下面哪位同学来讲一下东林书院的情况? 学生A:

东林书院是明朝著名的书院,位于江苏无锡,万历时,著名学者顾宪成和高攀龙等重建东林书院,扩大规模,聚徒讲学,并订立《东林会约》。书院以追求“为圣为贤”的“实学”为务,定期举行会讲。讲论的内容不限于学术,也包括朝政得失。于是,在江南形成一个全国著名的学派--东林学派。东林书院也逐渐成为全国的学术和议政的中心。东林书院常议论朝政得失,抨击权贵,揭露腐朽,因而遭到了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的镇压,东林书院被捣毁,“东林党人”也遭到残酷地迫害。

学生B:老师,为什么说中国古代蒙养教育主要是由私学来承担的? 教师:古代官方办学有小学吗? 学生A:

好象汉代办过宫廷贵族小学,北宋时官方办过小学。其他我就不知道了。教师:

是的,古代只有少数时期,官方为少数人,主要是贵族子弟办过小学,总的来看官方办学的重心是在高等教育上,因为它只需要培养官员的后备人才,而且是为选拔人才服务。初等教育基本上是由私塾和家庭教育来承担的。下面谁能指出蒙学教学的主要项目? 学生A:

蒙养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识字、写字、读书和作文等几个方面。其中识字和习字又是最基础的项目,因此蒙养教材的作用首先在识字上。学生B: 老师,“

三、百、千”作为名词解释,肯定要先说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的合称,是中国古代使用最为广泛的蒙学教材。然后,是不是要分别讲这四本教材的情况? 教师:

是的。应该分别概括一下这四本蒙养教材的作者、性质、写作特点和基本内容。如果再加上一两句评价就更完整了。学生A:

老师,章后的复习题中,有个名词解释是“分斋教学”。教材在颜元的生平和教育活动中,讲到颜元晚年主持漳南书院,他主张以“实学”、“实用”、“实行”、“实习”为教。在书院设置“文事”、“武备”、“经史”、“艺能”、“理学”、“帖括”等六斋,实行分斋教学。可是我记得宋代的胡瑗在苏州等地创办地方学校的时候,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也叫做“分斋教学法”,我不知道如果考试的时候遇到这个问题,该回答哪一种分斋教学? 学生B:

都要提到吧? 老师:

你来说说看。如果你遇到这个问题,你怎么回答? 学生B:

我先概括分斋教学是中国古代一些讲求经世致用的教育家在教学实践中创立的一种教学方法或制度。然后再分别以胡瑗的“分斋教学法”和颜元漳南书院实行的分斋教学为例,进一步说明分斋教学的具体作法,最后再简单地评价一两句。教师:

应该是这样的,不过这道题只是就本章而言,考试出题肯定会更明确的。学生A:

老师,王守仁“致良知”的教育目的论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学生B:

王守仁“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原则也不太好理解和掌握。教师:

好,我们先来讨论一下王守仁“致良知”的教育目的论。学习王守仁的教育思想,首先要把握王守仁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基础上的。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心即理”,就是说,万事万物及其规律,以至人类社会的各种道德规范,都是本心所固有的,是由心派生出来的。而心的本体就是“良知”,也就是说,万事万物及其规律,包括道德规范,都是人心所固有的“良知”。而且这种“良知”人人都有。那么,这种“良知”究竟是什么呢?就是“天理”。天理纯全,良知常在的人就是圣人;而一般人的良知常常会被物欲、邪念所蒙蔽。学生B:

也就是说,所谓的“致良知”,就是通过做为善去恶的工夫,除掉物欲、邪念,使“良知”得以恢复。这么理解对吗? 教师:

对。我们进一步看看王守仁主张怎么样“致良知”?也就是看他主张怎么样去除掉物欲、邪念,恢复“良知”?当然是通过教育,但在具体的教育方法上,他的主张与朱熹不同。因为他认为“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故心外无学。”所以他反对朱熹通过“格物”和读书去认识“天理”,主张通过教育,保存人先天固有的“良知”,克服物欲和邪念,从而达到“致良知”的目的。而且,他认为做这种为善去恶的工夫,主要靠“自知”、“自得”。最终,使“良知”常在,“天理”纯全。学生A:

噢,这样一分析,就可以看出王守仁的“致良知”的教育目的,与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目的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为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和手段。教师:

对。朱熹提倡读圣贤书,王守仁则强调自我体验;朱熹主张“格物”,王守仁主张“正心”;朱熹强调“外求”,王守仁强调“内省”。王守仁提出“致良知”的思想,对于冲破理学的禁锢、解放思想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好,那么我们再来讨论王守仁“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原则。首先,要把握他所说的“知”和“行”的含义,就是说要首先明清他所说的“知”,指人们的道德意识;“行”指人们的道德实践,包括人内心的欲念。如喜欢美色、讨厌臭味儿都属于王守仁所说的“行”。其次,要把握他提出“知行合一”思想的用意:就是为了纠正由于朱熹“先知后行”的错误理论造成人们“知”、“行”脱节的弊病。再次,要理解和把握他所说的“知行合一”的含义。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知”和“行”密切相连,不可分割。即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同一过程中相互渗透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的;二是指“知”和“行”是并进的,缺一不可。最后,要对“知行合一”的思想进行适当的分析和评价,应该指出“知行合一”,是王守仁在“心即理”的理论基础之上提出的与“致良知“密切联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可以说“知行合一”是“致良知”修养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原则,最终是要人们的“知”和“行”都合于“良知”、”天理”,这显然是为封建思想专制服务的,也是唯心主义的。但是,他强调了道德教育的特殊性,注重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的统一,对于矫正社会上知行脱节、言行不一的风气,是有积极意义的。学生B:

老师,王守仁的儿童教育论中有这样一句话:“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您能解释一下吗? 教师:

“惮”意思是怕、畏惧。嬉游的意思是游戏玩耍。这句话指出:一般来说儿童的性情特点是喜欢嬉戏游玩而害怕拘禁约束。学生B:

还有,教材上说王守仁在教学方法上主张采用 “诱”、“导”、”讽”的“栽培涵养之方”,不知道“诱”、“导”、“讽”是什么意思? 教师:

王守仁根据儿童喜欢嬉戏游玩而害怕拘禁约束的性情特点,主张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诱导、暗示,所谓“诱之歌诗”、“导之习礼”、“讽之读书”。就是让在儿童自自然然地、高高兴兴地诵诗、学礼、读书。所以“诱”、“导”、“讽”都是不露声色地诱导、暗示的意思。下面我来提一个问题,颜元重“实学”和“习行”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史上有什么意义? 学生A:颜元在教学内容上重视“实学”,在教学方法上重“习行”,这是颜元教育思想不同于传统教育的一大特色。颜元重“实学”和“习行”的教育思想,对程朱理学脱离实际的“读书穷理”教育,以及陆王“格心”的教育是大胆的挑战,其理论和实践冲破了千百年来教育为经学所垄断的局限,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启蒙和推动作用。教师:

如果再加上颜元关于“实学”教育和重“习行”的基本观点的叙述,回答就更充实了。学生B: 老师,有个思考题是王夫之的教育思想主要有哪些难能可贵之处?是不是教材上讲到的几个方面都要回答出来? 教师:

应该是这样的。王夫之是明清之际一位非常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哲学史界有人评价他是整个古代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教育思想也很有价值,除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外,辩证法特色也非常鲜明。古代多数教育观点都是仅从一个方面而言,而王夫之则注重同时对教学双方提出要求或原则。例如学者当自勉,教者不俯从;学者立自修之心,教者因导之以顺;善教者必有善学者,欲人明者先自明,等等。都是很值得认真地加以领会和汲取的。学生A:

“俯从”是什么意思? 教师:

俯就是向下,俯从就是降低标准或要求,来将就或迎合学生。不努力的学生,总是希望教师能俯从自己,比如讲得容易一点,考试范围划小一点,最好再给出标准答案,评分时再手下留情一点,诸如此类,无外乎是想学习轻松还能顺利过关,然而学业可能是通过了,结果就像王夫之所指出的,终其身于不知不能而已矣。所以,王夫之关于自勉的告诫是语重心长的。同学们一定要有上进之心。好了,这一章的复习课就上到这里。练习题举例

一、填空

1.明清科举常科只有 进士

一科,考试为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2.颜元在教育内容上强调“实学”,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习行”

二、名词解释

监生历事:它是国子监的一项教学实习制度,是一项培养官吏的重要措施。此制是洪武五年(1372年)为满足当时官吏不足的需要创立的,规定凡是在监10余年者,派到“六部诸司历练政事”,诸司教习政事,并考察其勤惰。历练3个月,进行考核,勤谨者送吏部备案待选,仍令历事,遇到官缺,依次取用;平常的再令历练;下等的送还国子监读书。监生历事制度,对提高官吏的治事能力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简答题

王守仁在儿童教育上的主要见解和主张:王守仁提出,教育应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尤其要根据儿童“乐嬉游而惮拘检”的特点,注意顺应儿童的性情,激发儿童的兴趣。基于这一思想,他对儿童教育提出了以下改革主张:在教育方法上,采取“诱”、“导”、“讽”的“栽培涵养之方”;教学内容上,发挥诗、书、礼等各门课程多方面的教育作用;教学活动要注意多种形式搭配进行,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主张分班教学。

四、论述题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王夫之主张“习成而性与成”,反对“生而知之”、生来就善或恶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知识、才能和道德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从而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主张“学而知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学思结合,不应该将二者对立起来;王夫之坚决反对理学家们“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教育观,他认为“理”与“欲”是统一的,不能一概地禁欲,要满足人们正当、合理的欲求,但也不赞成纵欲,主张对人欲要进行适当的节制和引导,这种理欲统一、反对禁欲又主张节欲的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和新兴市民阶层的需要,是有历史进步意义的;王夫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着重力行实践,即“教必著行”。教的知识,虽不能完全付诸行,但是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努力实行,学以致用,才达到了教学的目的;王夫之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而且阐明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即教师只起指引的作用,进德修业的工夫,则靠学生“自悟”。因此,他要求学生要勤奋自勉,他也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否则,不可为师。这些思想都是十分可贵的。

第1-4章 复习

主持人:

中国教育简史的课程已经正式开播了,这门课是教育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虽然也是教育学科的课程,但是又和一般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操作课程不同,而是讲历史,更多地具有历史学科的课程特点,因此学习的方法也有自身的独到之处。首先是要有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作指导,要具备基本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古文基础来阅读史料,另一方面又要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和联系现实的能力,做到古为今用。所以教育史的学习,对于历史基础和古文阅读能力较差的学员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我们的教科书尽量做到简明扼要和注意通俗易读,录音教材又是采取问答讨论的形式,提示了各章重点,解释了一些难点所在,录像教材又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再现了有关教育史的内容,同学们只要认真阅读、收听、收看,应该说是能够学好这门课的。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我们请本课的主讲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史博士生导师俞启定先生来给大家作两次直播辅导课,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提出。这一讲复习第一章到第四章的内容,下面先请俞老师作一个总的概括。教师:

第一章到第四章是讲中国古代教育史,从远古中国教育起源一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其中第一章是讲先秦时期的教育,从远古到春秋战国,主要把握三个起源,就是中国教育的起源、学校教育的起源和私学教育的起源,再有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四家的教育思想,其中又以孔子、孟子、荀子和礼记中的教育思想为重点。第二章是讲从秦汉到隋唐的教育,这是中国封建时代教育制度形成的时期,包括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形成,学校教育体制的形成,例如教育行政机构、各类官学和私学,还有选士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就是汉代的察举到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的科举制。教育思想有董仲舒、王充、稽康、颜之推、韩愈、柳宗元的一些有特色的观点主张。第三章是讲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这是中国封建教育有新的发展和演变的时期,在官学教育管理和科举的制度措施上的一些重要举措,例如苏湖教法、三舍法、设立学田等,书院教育的产生,以及辽金元三个朝代的具有民族性特色的教育制度。理学教育思潮的兴起,以朱熹为集中代表。第四章是讲明清时期的教育,这是中国封建教育制度发展到高度完善而又趋于僵化的时期,官学教育与科举密切结合,制度完备,蒙学教育和蒙养教材的发达。教育思想有理学的另一派别――王阳明的教育思想,还有明末清初实学教育流派――王夫之和颜元的教育思想。以上就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所在。主持人:

中国古代教育虽然跨越数千年,如果从原始社会教育的起源算起,更有一百多万年之久。时间跨度虽然漫长,但是古代社会形态,长期保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政治上则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虽然历经改朝换代,但基本体制并没有变,在这种形势下,古代教育形态,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从汉代确立后一直延续到清末,学校教育体系也是高度稳定的,就是官学、私学,以及书院,官学有最高学府――太学和各类专门学校,地方官学,私学有蒙学和高级程度的私家办学。学校教育受选士制度的强力制约,又以科举制度为最。古代教育思想虽然十分丰富,但是涉及领域有限,一个方面是从哲学和社会政治出发的教育本质论和价值观,也就是关于教育作用、目的、内容的论述;另一个方面是教育教学和道德修养的态度、原则和相应方法的论述,以及师道观,等等,往往又都是从第一个方面的本人所持教育本质论和价值观引伸出来的。而且教育思想的学派归属性较强,纵向、横向的继承、发展或对立、论争较明显,因此比较好进行归纳、比较,有利于掌握。教师:

你的补充说明很有条理。我在录音教材最后的总复习中讲到,教育史可分为制度史和思想史两大部分。近代教育史中思想史和制度史的内容有较多的融会和交叉,也就是说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社会环境、教育实践有密切关系,许多教育观点是在他的教育活动中归纳和提出的,或者是反映当时的教育实际的。而在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多是出自他的哲学思想体系,带有更多的理念或理想化色彩,而不见得直接来缘于他的教育实践,与当时的教育实际也没有必然的衔接关系。大家可能会注意到,古代有的时期教育并不景气,但教育思想却相当活跃,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典型,有的时期教育相当发达,而教育思想反而比较贫乏,例如汉代和唐代,可见二者并不是兴衰与共。宋代教育思想的昌盛,主要原因是理学的兴起。明代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也是基于他的心学理论的,而明末清初王夫之、颜元的教育思想,则是基于反理学的实学观点。所以,古代教育史中,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基本上可以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体系来学习掌握,各自有它的内容体系。不过,思想和制度之间当然不是毫无关系的。首先都出自共同的时代背景,例如春秋战国教育思想的繁荣,出自当时社会变革和思想控制的减轻;其次都不能脱离当时的教育条件,例如孔子提出学而优则仕,但不可能涉及科举的创建和改革;颜元大力提倡实学,但不可能涉及近代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也有一些教育思想观点是和教育实际有关的,例如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朱熹的读书法等。所以又不能将思想与制度完全割裂开。主持人:

俞老师,我这里有一些学员提出的问题,能否请您解答一下。老师:

好,下面可以将学习中的困难和主要问题提出来,我尽可能予以解决,课堂上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课下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沟通解决。主持人:

有一些学员古文基础比较差,对教材中大量引用的古文看起来相当吃力,是不是所有的古文都必须读懂? 教师:

在编写教科书时已经考虑到学员的古文水平问题,古文的出现力求少而精,而且尽量避免用古文来行文,也就是说,正文的内容叙述都用现代文体,古文只是在需要作为正文的依据或需要具体引用时才出现。因此,即使古文没读懂,一般也不大影响对教材的整体理解,只是掌握具体事实或观点上欠缺。但是,一些反映教育制度实施和教育思想观点的原文如果完全不懂或者理解错误的话,那就不行了。而且,我们也不会像上语文课那样,要求对古文的每一句、每一个字都必须准确掌握,只希望大家对整个引文的意思能有正确理解就行了。实际上,教科书中引用的古文,多伴随有意思上的解释或叙述,一些较难搞懂的字词还用括号给予注释或提示,在每章的录音教材中,还有一些关于引文解释的问答。所以只要大家认真学习教材,一般是可以读懂古文的。遇到不懂而又找不到解释的,还可以查古汉语字典,向别人请教,也可以将问题反馈给我们。对于教科书中有关历史知识或名词概念方面搞不懂的地方,也可以这样做。主持人: 有的学员询问教科书、录音教材和录像教材这三类教材的关系?是否这三类教材所涉及的内容都必须掌握?重点应该放在哪里?我来解释一下。根据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特点,它是一种远程教学,教师不能亲临现场教课,学生以自学为主要形式,但是可以利用多种媒体的帮助自学。教科书是文字教材,也是我们这门课的主教材,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基本线索,有关的历史知识,包括教育制度措施和教育思想理论都在书中予以介绍到了。录音教材和录像教材的作用是辅助教材,利用听觉和视觉形象,加深对文字教材的掌握和理解。因此三类教材都要认真学习,当然重点还是放在阅读教科书上。教师:

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中国教育简史的录音教材和录像教材都很有特色。录音教材按教科书的章次,每章为一个教学单元,共八个单元,与教科书同步。每个单元都设计成复习讨论课的形式,以教师和学生对话的方式展开。其中有教师概括,有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也有学生提问教师解释,还有学生之间的相互辩论或探讨,所涉及的内容涵盖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史料原文和一些概念、观点的解释,一些问题的思考和解答要点,以及对本章学习的一些提示,包括一些容易忽略和容易出错的问题,因此,录音教材一定要及时收听,而且还要仔细听。这门课的录像教材,则是尽量利用历史文物、古迹、图片和典籍,来形象地反映中国教育的历史发展。主持人:

中国教育简史的录像教材可以说既是教学片,又是历史文献资料片,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家学习和记忆,而且也具有较强的欣赏性。教师:

是的。我们的录像教材不是以教科书的章节为单元,而是按专题编集,古代部分共有5集,第一集是中国教育的起源,内容基本上属于教科书第一章,二、三、四、五集分别是古代的太学、地方官学、书院和科举制度,内容纵贯教科书的二、三、四章(第二章还没有书院)。录像教材主要是反映教育制度史方面的内容,因为思想史的内容录像片不容易拍得像制度史那样好看,所以没有设专集。我们正在着手建设教育思想理论的多媒体数据库,制成软件在电脑上使用,也可以上网查询,不过这有待今后完成了。因为录音教材和录像教材不是、也不应该是简单重复教科书的内容,有自己的引申和发挥,还会扩充一些教科书没有涉及的知识,或者在表述上可能与教科书有详略不等的差别,这样,大家必然关心的是,考试出题范围是否涉及全部三种教材?解答问题以哪种教材为本?可以这样说,刚才武老师已经指出,教科书是主教材,录音和录像教材是辅助文字教材用的,既然教科书是主教材,考试出题当然原则上都是教科书所涉及到的,不会超出这个范围。录音教材基本上是配合复习,帮助大家抓住重点、解决疑难。录像教材也有从纵向的角度帮助复习的作用,而且可以直观了解,加深印象。所以大家应该以教科书为主,同时不要忽视听录音和看录像的作用。下面我们还是来解决一到四章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吧。主持人:

俞老师,一些学员反映学过教育学,觉得书上讲教育的起源,好像和教育学中讲的差不多。教师:

教育的起源绝对是教育史的范畴,教育学只不过是转述教育史研究的成果而已,这也说明教育学研究离不开教育史的基础。中国教育史则是更具体地考察中国教育起源的情况,如最早的渔猎教育、农耕教育、氏族社会生活教育等等。学校教育的产生也是这样,除了讲学校教育产生的一般条件外,还具体讲到中国最早的学校萌芽起源于养老,学校正式产生后,任务就是培养统治阶级的治国人才,并与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教育相脱离。主持人:

学在官府是不是说只有官方才能办学? 教师:

学在官府是一个专有名词,它是西周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它有你说的含义,即当时只有官方才能办学,而且只有官方才有学术,民间尚无学术,自然也就不可能办学。学在官府还有一层含义,即当时是政教合一,官师合一,教育活动尚未从一般政治活动中独立出来。主持人:

书上说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废,可是稷下学宫难道不是齐国官方办的官学吗? 教师:

这个问题问得好。稷下学宫确实是齐国官方举办的,稷下是齐国都城西南的稷门附近的地方,齐国在这里建立起学宫,吸引天下学者来这里定居,所以稷下学宫更像一个大宾馆。官方建稷下学宫的直接目的是养士,利用他们为齐国的国政出谋献策,并不是要办学。而这些学者除了有事时应付官方咨询和参与议政外,平时则自行从事学术研究和讲学,朝廷不加干预,有的学者本来就是带着弟子随从而来的,等于把他的私学搬到了稷下学宫里。所以,稷下学宫应该说是私学集合体,只是场地和条件是官方提供的。主持人:

为什么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截然相反,却又都能得出重视教育作用的结论? 教师:

孟子和荀子,一个认为人性本善,一个认为人性本恶,实际上他们两个所说的人性并不是一回事,可以说是各讲各的人性。孟子所讲的人性,是指产生道德规范的社会和个人基础,即同情心、正义感、恭敬态度和是非观念等,因此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天生就不可救药的坏蛋是没有的。但这种善心的萌芽常会受不良环境的影响而被扼杀,教育的作用是求放心,放心可不是现代的意思,放是丢失,心自然是善心,求放心就是把丢失的善心再找回来,也就是复归于善,可见教育又是必要的。荀子所讲的人性,如喜欢好看的、好听的、好吃的、好玩的,追求舒服、安逸等,实际上是指人的生理本能,而这些个人利欲的追求正是为恶的根源,所以必须靠教育来改造恶性,产生善行。可见荀子的性恶论是直接强调教育的必要性,而孟子的性善论则绕了一个弯子,先强调教育的可能性,再强调教育的必要性。主持人:

荀子提出的“解蔽”和“兼陈中衡”是什么意思? 教师:

“蔽”是被蒙蔽的意思,原因在于认识上的片面性。荀子说:“凡人之患,蔽于一曲。”也就是拘于一个方面的偏见。例如,好高骛远是蔽,鼠目寸光也是蔽;只重视开端是蔽,只重视结局也是蔽;只追求知识广博是蔽,只追求知识精深也是蔽,等等。所以要获得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就必须解蔽。解蔽的办法就是兼陈中衡,兼是全面的,陈是陈列,摆出来,中是符合,衡的本义是秤,意味着标准、尺度。兼陈中衡就是全面展示相关事物,体现出它的本质来,才能防止片面性。主持人:

汉代确立了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而讲到董仲舒时又说是三大文教政策,这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教师:

准确地说,董仲舒是提出了关于文教政策的三大建议,即兴太学,重选士或重选举,和独尊儒术。三者分别意味着由国家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和用儒家学说来统一思想,其中独尊儒术是核心,兴学和选士都以儒家学说为内容和标准,而兴学和选士又确保儒家学说控制了知识分子,并占据了官员队伍的主要成份,从而必然处于独尊地位。也可以说,兴学和选士是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主要保证措施。主持人: 汉代私学中为什么有著录弟子和及门弟子之分?

教师:

著录弟子是只履行拜师的手续,而并不到老师那里去学习,其实就是挂名弟子。东汉时有些私学大师著录弟子成千上万,从当时的教学条件看,真正跟随老师学习的及门弟子不可能有很多,大部分是著录弟子。不随老师学习,著录又有什么意义呢?当时主要是为了结成紧密的社会政治关系,因为师生关系在当时是仅次于亲属血缘关系的重要社会关系,有了这层关系,就可以互相支持,互相提携。有些根本不是教师的权贵,也接纳了大量门生,就是这个原因。主持人:

教科书上讲王充把培养目标分为四个层次,就是鸿儒、文人、通人、儒生,为什么一级低于一级,有的学员不大明白。教师:

这本是王充论述人才的层次。我们知道,王充特别推崇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反对迷信盲从、人云亦云。由于当时的经学教育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重复权威的经典论述而已,所以王充瞧不起这些经师,把他们比作看大门的或送信的差役,简单传递信息而已。所以,王充最为推崇的鸿儒,就是有理论造诣,能著书立说的大学者。文人的理论造诣略为逊色,但仍有文笔才干,而写作毕竟要有个人创新,所以列为第二等。通人只是知识渊博,但是不能创作,按王充看不过是个活文献库而已。至于儒生,就是哪些只掌握一个方面的有关知识,只能从事专经教学的人,他们只比没有文化的俗人强一点,在人才中则排在末尾。王充重视科研、强调创作是正确的,但轻视一般教学活动则是片面的,我们知道,即使是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在传递人类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方面的作用也是不能否定的。主持人:

国子监作为教育行政机构,是怎样行使职能的,书上好像没有讲到。教师:

国子监建立于隋朝,准确地说,它是作为最高学府而兼有某些教育行政功能,隋唐国子监中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等,相当于我们现在综合大学中的专门学院。到明清时国子监就是太学。国子监并不直接领导其他部门隶属的中央官学,也不领导地方学校。它的教育行政功能,主要是通过最高学府的示范办学来体现,并按制度接受地方官学选拔上来的生员。另外,宋代国子监承担官方权威的教科书的印制,即出版所谓监版图书,向全国发行,书上第三章第一节有介绍。在某些时期,国子监还参与对官学教师的录用、考核工作。总之,古代的教育行政与现代有很大的不同,古代主要是以选士作为教育的宏观调控手段,尤其是科举时代,以考促学,无需对学校采取更多的行政管理措施。主持人:

近代建立京师大学堂时,仍是遵循以最高学府兼有行政职能的传统,直到近代教育体制建立后,才建立学部,实行近代的教育行政管理。另外,您能解释一下北宋时在太学实行的三舍法,与现在的升级制度有什么不同? 教师:

应该说有本质区别,现代学校的升级制度,是学业上的晋升,标准是达标式的,即只要学业及格,就可以升级,只有小学升中学、中学升大学,有不同程度的选拔。而三舍法的升舍则是选拔式的,上舍定额一百人,内舍二百人,后来增加到三百人,外舍不限额,后来定额七百人,又增加到两千人,既然是金字塔型的结构,自然只能按名额择优选拔。三舍法实施的动机,就是要以学校选拔来取代科举选拔,当然实践证明行不通。主持人:

书院在教学和管理上有哪些主要特点,您能再概括提示一下吗? 教师:

可以根据书上第三章第四节,还有第六节元代书院,第四章第二节明清书院,把有关内容加以综合。从教学上说,可以把握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以藏书为基础,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二是门户开放,自由讲学、求学;三是在自修的基础上,注重研讨、切磋;四是教师注重启发、指引和人格感召,师生关系融洽。从管理上说,书院不同于私学的是它都有一定规模的校舍、藏书和教学设施,有系统的教学和管理制度,如山长负责制、学田及经费管理措施、讲会制度、学规等;但它毕竟是民间办学,不属于官学体系,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有自己的自主权。不过到元明清以后书院的情况比较复杂,官学化的程度不等,具有上述特点的书院,是那些由学者创办并主持、具有学派属性、注重研究切磋的书院,而并非所有的书院都是如此。那些官学化程度很深的书院,则只不过是挂着书院名称的官学读书场所而已,即便如此,仍与官学本身有别。主持人:

朱熹教育思想中的“居敬穷理”,书上的叙述有点深奥,您能再解释一下吗? 教师:

“居敬穷理”可以说是朱熹学习论的中心原则。朱熹为代表的宋明理学家都认为“居敬”是学习修身的前提。“居敬”就是保持“敬”的态度。朱熹说:“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而且是从小学到大学贯穿始终的。“敬”,如同现在说敬业的敬,体现为高度重视、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专心致志,而且是时时刻刻、自始至终地保持下去。保持这样一种态度,当然无论是学习、做事、修养,都能取得成功的主观前提。朱熹又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就是深入探究事物的道理,穷就是要刨根问底,理在朱熹那里当然是指天理,具体体现在圣人编写的经典中,所以“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构成了朱熹一派理学家读书穷理的教育纲领。主持人: 科举考试内容历经改革,到明清时为什么会定位在八股文上? 教师:

其实考试内容不外乎考知识和考能力的两类,一般来说,考知识的题类评分都比较客观标准,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但也容易导致死记硬背,体现不出人的能力来,如科举早期的帖经、墨义;考能力的题类考察的是分析、创造、对策的能力,如科举考试中的诗赋、论策等。但也就不容易确定统一的评分标准,而这又是考试公正性的关键所在。从宋代考经义到明清考八股文,正是创意性和标准化结合的过程。八股文既要考察对儒家经典的熟悉掌握程度,又要考察文笔才华,对知识和能力的考察全有,它的严格的文体规范和写作要求,又正是为评分标准化服务的,因此它在以儒家经典为主体教育内容的中国古代,确实是最佳形式的考试文体,尽管它遭到社会人士的不断批评,说八股文束缚思想,扼杀人的才智,其实根子在科举考试本身。主持人:

有的学员提出再解释一下“提学官”。“提学官”是提举学事司的长官的简称,他是各省的教育行政长官,又称学政或学院,掌管全省的学校教育和科举选士的事务。教师:

学政由朝廷直接任命,是中央派驻各省的教育长官,不隶属于地方行政当局,各省的总督或巡抚与学政相见,要以主客之礼相待,地方当局不能干预学政分内的事务,但是有保障和监督的责任,必要时可向朝廷参奏。学政对地方事务也是如此。这种地方教育独立于地方行政的体制,反映出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牢牢把握着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大权。主持人:

俞老师,第四章练习题中的分斋教学,指的是不是颜元在漳南书院实施的分斋教学? 教师:

是的,这个题目出得有点笼统,如果作为考试题目会更具体的。要知道漳南书院分的是哪六斋。这个问题我们在本章的录音教材中已经解释过。主持人:

还想问一下,各位教育家的生平活动是否要求掌握? 教师:

一般来说,生平活动只是作为背景材料介绍,大家略有所知即可。但是与他的教育思想有关的教育实践活动,或者是有创新意义的教育活动,则应该具体掌握,例如孔子与有教无类思想有关的广泛招收弟子,颜元与实学思想有关,而且有独到内容的漳南书院分斋教学等等。近代教育家在这方面需要掌握的生平活动就更多一点。主持人:

因为时间关系,这次复习辅导课就上到这里,还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有关途径提过来,我们可以个别解决,有普遍性的问题,我们将在下一次辅导课上统一回答。另外,开放教育的辅导网页已经开通,每半个月有一次网上辅导;VBI也已经开通,我们这次辅导及各章的辅导也将在VBI播出,欢迎大家到时收看。

第五章 复习辅导

教师:

本章介绍鸦片战争之后到辛亥革命前的清代教育,这是中国由绵延数千年的古代教育向近代教育转轨的关键时期,也就是中国教育走向近代化的关键时期,在整个中国教育史上占有尤为突出的重要位置,同学们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对本章学习的总的要求就是掌握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基本发展线索,也就是说,要理清在这几十年间,中国是如何从读《四书》《五经》、作八股文为主体的封建传统教育,一步一步创新改革,到建立起近代教育体制。学生A:

老师,我们是不是要掌握各个方面的全部的发展进程?这好象有点困难。教师:

全面掌握近代化进程是教育史专业工作人员的事,由于提供的史料有限,我们确实难以做到这一点。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来说,要求大家能够把握住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我们的教科书大体上就是按这一思路安排结构的。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包括教育近代化进程在内,其动因主要来自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由此产生的深刻的民族危机、社会危机、还有清王朝自身的统治危机,不得不开展变革;而当时的中国与西方{包括后来的日本}在科学技术、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先进与落后的巨大反差,也促使中国变革,而且使变革有了比较具体的目标和参照对象,概括言之就是向西方学习,而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何时学,学到什么程度,国内各阶层、各派社会政治力量以及政治家、思想家各人都有自己的见解,而又与他们的利益息息相关,加上传统文化的巨大包袱,引导中国近代化进程缓慢而曲折。外力的打击又往往是改革的推动因素。所以,第一节我们先讲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和教会学校的兴办,可以说是近代教育的开端,然而它是外国人举办的。这个时期中国依旧在传统教育的笼罩之下,只是有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危机的存在,发出了呼吁改革的先觉之声。

这就是第二节讲到的龚自珍、魏源、洪仁干的改革思想,太平天国对清王朝统治以及对旧教育的冲击,也有促进教育改革的作用,但都不是直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王朝难以再按老样子统治下去了,于是产生了洋务派的自救运动。这就是第三节讲到的新式学堂的创办,以京师同文馆和福建船政学堂开始,局限于外语和军工技术领域。中国人自办的近代新教育首先在专业技术教育领域出现,可以说是中国教育近代化所特有的。另外就是留学教育的开办,这也是向西方学习的必然之举。这些仍没有触及传统教育体制。为了处理好学习西方与保持中国固有传统、维护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关系,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张之洞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纲领,它成为清末教育变革的指导方针。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于因改革而强大起来的东邻岛国日本,受到极大的震撼和剌激,变法图强的浪潮涌起,教育改革也进入实质性阶段,开始涉及普通教育领域,对旧教育也开始有所改革。这就是第四节所讲的书院的改革与新式大、中、小学的出现,以天津西学学堂和上海南洋公学为创始。京师大学堂则是戊戌变法产生的近代最高学府。这时的维新派人士已从改革政治的目标出发来思考教育改革问题,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又将教育改革思想提到了新的高度。变法被顽固派扼杀了。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不得不重新实行新政,近代教育改革终于在统治当局的主持下全面铺开。这就是第五节所讲的壬寅—癸卯学制的制定,它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随即就是科举制度的废除,为新教育体制的推行扫除了最大障碍,也意味着作为科举附庸的旧教育的土崩瓦解。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和教育宗旨的制定,标志着新教育体制走上运行的轨道。尽管它还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但毕竟体现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初步实现。以上我们将本章所讲到的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基本线索和重要阶段的事件、举措作了概括回顾,大家清楚了没有? 学生B: 我发现,鸦片战争后办起了教会学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出现了中国人自办的专业技术学校,甲午中日战争后改革进入普通教育领域,专业教育的范围也全面扩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改革开始制度化,近代学制制定。哦还有,日俄战争后废除科举,旧教育消亡。好象是每一次大的侵略后,教育改革就迈上一个新台阶。教师:

不能这样简单地划定因果关系,好像挨一次打,就前进一大步似的,不是这样简单。不过你看到的这种战争与改革的联系的确也是事实,我在前面已经讲到,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由此产生的深刻的民族危机、社会危机、还有清王朝自身的统治危机,是近代教育变革的动因。失败和屈辱当然是不幸的,但是它往往也能促成变革的决心,哪怕是迫不得已的。它还能促进反思,从而达到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而这往往是实践的先行。我们再来看看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鸦片战争后,魏源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观点,但尚未在教育实践中体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办的技术学校,实际上是魏源观点的实施,而更深层次的“中体西用”观点开始出现。甲午中日战争后,教育改革全面展开,如书院的改革,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等普通学校的创办,都明确地体现中体西用的原则。张之洞还对中体西用作了全面的、权威性的论述,构成此后清政府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的指导纲领。而此时的维新派人士已希望改变封建专制政体,更加彻底地实现教育近代化的转轨,只是在清王朝的统治下,这种主张不可能被采纳,但是它也为辛亥革命后的教育改革发挥了思想先行的作用。这个线索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总之,抓住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助于我们理清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线索,这是一个很有效的复习路子。下面我来提几个问题。首先,马礼逊学堂是什么时候办起来的? 学生A:

好象是马礼逊在1818年办的。教师

你记错了,马礼逊1818年办的是英华书院,地点也不是在中国。马礼逊学堂是西方来华传教士为纪念马礼逊创办的,时间是1839年底。虽然办在澳门,后迁到香港,但毕竟属于中国领土,而且是招收中国学生,所以我们把它算做中国第一所教会学校。再提一个问题,谁知道清华大学的渊源? 学生B:

清华大学是所谓“庚款兴学”的产物。“庚款兴学”,就是由列强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用于在中国兴办教育事业。1908年,美国政府决定将应得到的庚子赔款的一半退还中国,主要是用于派遣留学生到美国。于是在北京办起了一所留学预备学校,命名为清华学堂,这就是后来清华大学的前身。教师: 回答正确。不过庚款兴学不是就办了一所清华学堂,总的内容书上有扼要介绍。学生A:

我觉得帝国主义榨取中国大量赔款,然后又假惶惶地拿出一部分退还给中国,还吹嘘是给中国办好事,实在虚伪。学生B:

不过退还的庚款客观上还是促进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不能一概否定吧? 教师: 你们两个说的都有道理。退还部分庚款确实不能粉饰为列强的善举.从更深的层次看,帝国主义从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中也认识到,单纯用武力是征服不了中国的,还是攻心为上,因此把重点更多地放在进行文化侵略上,庚款兴学的动机还在于此.只是从客观上说,它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程度的促进。

再提一个问题,为什么说魏源起到了近代教育改革在观念上的先导作用? 学生B:

因为他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是最早提出要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思想家,在教育方面也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教师:

还要注意到一点,就是儒家一贯强调只能“以夏变夷”,而不能“变于夷,”。“夏”指当时中原的华夏民族,“夷,泛指周边不同文化习俗的民族。按这个观点,只能是用中国文化去改变外人,而决不能接受外来文化习俗的影响。这种观念数千年来一直占支配地位,造成对内的大民族主义,对外的自大封闭。在古代华夏文化从总体上先进于周边地方的形势下,倒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到了中国已经落后了的时候,还死抱着不能“变于夷"的观念,就只能是自甘落后了。魏源提出“师夷,”的观点,率先破除了这一观念,尽管他的“师夷”局限性很大,但在思想史上确实有先导意义。学生A:

老师,“徒知侈张中华,未睹寰瀛之大”,是什么意思? 老师:

“徒知”,是只知,“侈”,是过分、夸大,“睹”是看到,“寰瀛”,指世界。他是批评那些旧式士大夫官僚根本不了解世界的形势,只知盲目自大,实际上是孤陋寡闻。

下面谁能回答.“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相比,是否进步? 学生A:

“师”仅限于某些“长技”,主要是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即坚船利炮,目的也只是限于“制夷”上,即抵御西方侵略,并不涉及中国自身的改革。而中体西用,则将西学作为整体的学问、学术加以认可,从而为系统地引进西方科学文化,包括相应的制度措施开辟了道路,应该说在范围上和程度上都大大进了一步。教师:

你分析得很对,还应该看到西学为用是受中学为体所限制的,西学只能在不触犯中学代表的封建专制以及封建伦理纲常的前提下,才能适当的引进并发挥作用。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制政体,以及推崇民权、男女平等的思想学说,那是绝对不能在中国为用的,这是中体西用保守性的一面。在教育领域,它也特别强调封建道德教育和传统的经史之学的根基,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掌握一些西方近代科学知识技能,用于处理实际事务。这是从概念上分析中体西用的本质。从实施看,在早期,西学为用还可以在不触及中学这个体的情况下,有一个发展的较大余地,教育领域就是如此,中国近代教育制度,正是在中体西用的原则指导下形成的,当然它也保存了封建教育的许多东西。而西学为用不可能总是与中学为体和平共处,它最终是要冲击中学这个体的,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最终也是要被推翻的,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体西用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思想观念,大家应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掌握。

下面再提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到了维新运动时期,中国教育进入到真正意义上的改革阶段? 学生B:

在这之前,只是办了少数近代专业技术学校,像同文馆、船政学堂等,并没有触及旧的封建 传统教育,只能算是在传统教育之外的点缀和补充而已。到了维新运动期间,开始对书院进行改革,新式大、中、小学也出现了,而普通教育才是教育体制的主干。另外,这之前的技术学校都是个案设立的,而维新运动则是由政府自上而下推行的。学生A:

但是它失败了。学生B, 虽然变法被扼杀了,但总之是政府行为。所以教育改革真正开展起来,是在维新运动时期。教师: 回答正确 学生B: 老师,本章复习题中有一道题,问百日维新期间的教育改革有哪些重要举措,好像书上并没有这方面的内容。教师:

情况并非如此,书上只不过没有集中在一起谈而已,而是分散在有关的目中论及的,如书院、科举的改革,实业教育的创办,京师大学堂的设立等。只要认真阅读全书·就不难作出集中的概括,这也是我们要求同学们全面阅读教科书,善于动脑筋,并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当然,这样的题目并不多。

下面谁能将京师大学堂的情况作一个简要概括?这也是本章后的一个各词解释题。学生A:

京师大学堂是1898年戊戌变法时建立的全国最高学府。由梁启超参照日本学规起草学堂章程,规定除大学外,兼设中学堂、小学堂,分别班次,循级而升,同时附设师范斋(实建于1902年,为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大学堂中西兼学,课程分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普通学结业后,每个学生各学一到二门专门学。建学目的就是要作为全国学堂的表率·最初还兼有统辖各省学堂的职责。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教师: 概括得很好。癸卯学制规定的最高层次的教育机构通儒院,也是设立在京师大学堂。注意.凡是名词解释类的题目,一般都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解释:这个榄念是什么意思或者是什么性质?它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怎么产生的或谁提出的?它包含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果有结局的话要点出来,需要评论或定性时也要有一两句概括。

下面我们来看癸卯学制,谁能说说高等学堂与分科大学堂有什么区别? 学生B:

好象高等学堂是大专层次的,分科大学堂是本科层次的。教师: 分科大学堂的确是本科层次的,而高等学堂是大学预科,现在已经没有这个层次了。它是一种不完全高等教育,基本上是为升入分科大学堂打基础,只是划分成大的专业门类,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可见学生如果升入不了分科大学堂的话,专业方面的造诣并不完全,不过到高等学堂最后一学年也开一些专业选修课,以使学生接触到一点专业知识。学生A:

老师,中学堂的博物课,是讲什么内容? 教师:

这也是西方近代课程名称,主要是介绍自然界动物、植物、矿物等的分类及各类主要物种的性质特点。学生B:

老师,蒙养院四项数学活动中的谈话和手技是什么? 教师:

谈话是教师按照一定的主题或专题组织的教学活动,通过观察实物或图片、提问、引导儿童讲述,帮助他们认识环境、增长知识,同时发展语言。手技就是手工操作.例如纸工、泥工等教学活动,目的是培养儿童动手操作的能力。学生A:

老师.实业教育是不是相当于现在的职业教育? 教师:

可以说在类别上是相当的,都是对在普通教育体系的主线上不能升学的人,给予一定的专业教育.使他们能有一技之长。不过也有区别,实业教育是从日本学来的,癸卯学制规定的实业教育的目的是“振兴农工商各项实业,为富国裕民之本计”,可见它是着眼于国计民生的总体发展,它的专业是按社会产业、行业划分的,其出发点是社会本位而不是个人本位。而职业教育更多地考虑个人就业谋生的问题,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也更多地考虑到就业岗位的需要。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清末地方教育行政与传统的地方教育管理相比,有什么变化? 学生B:

传统地方教育行政只在省级设有提督学政,是由朝廷委任,派驻各省主管学务,包括科举选士的长官,他独立于地方当局,拥有全权。学政与总督、巡抚相见,督抚要以宾客之礼相待。省下面的府、州、县因为只有一所官学,由教官负责管理,无所谓教育行政了。清末在各省设的提学使.归督抚节制,成了下属官员,地位比过去的学政是下降了,但是要求地方办教育的职责却加强了,这在当时全面开始新的学校体制建设的形势下,是非常必要的。另外在州县也设立了教育行政机构,就是劝学所,这样就构成了从中央到地方基层的教育行政体系。教师:

回答正确。不过过去的学政如果违规违纪的话,本省督抚还是有监督权的。后来的提学使、视学,也不完全是地方长官的下属,在学务方面还是有很大的自主权的。练习题举例

一、填空

1.西方传教士在华兴办的第一所学校是1839年建立的马礼逊学堂。2.魏源提出学习西方的观点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二、名词解释

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是1898年戊戌变法时建立的全国最高学府。由梁启超参照日本学规起草学堂章程,规定除大学外,兼设中学堂、小学堂,分别班次,循级而升,同时附设师范斋(实建于1902年,为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大学堂中西兼学,课程分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普通学结业后,每个学生各学一到二门专门学。建学目的就是要作为全国学堂的表率·最初还兼有统辖各省学堂的职责。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

三、简答题

洋务派办的新式学校的主要特点:第一,这类学校都是个案办学,还构不成自身体制,只能算做是封建传统教育之外的补充而已。第二,都是专业技术学校,专业范围集中在外语 和军事两个方面,体现的是狭窄的实用性。第三,从教学到管理,大权多被外国人所把持。第四,仍保留着封建教育的主要阵地。有中国教习负责传统儒家经学的教学和考核,保持旧 官学的管理传统。尽管有这些局限性,这类学校毕竟是中国人办的最早的近代新式学校,培 养出一批专业知识技术和近代新思想的人才。

四、论述题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试对它在教育领域的作用加以分析。1898年,张之洞发表了《劝学篇》,它分内、外两篇,内篇主要谈“中学为体”,宗旨是“正人心”;外篇主要谈“西学为用”,宗旨是“开风气”。从而系统论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奠定了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文教政策的基础。张之洞将西学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认可,从而为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制度措施的系统引进开辟了道路,但中学与西学的地位仍是不平等的。中学是本体,是基础,西学只能在不触犯中学所代表的封建专制及伦理纲常的前提下适当引进并发挥作用,张之洞所主张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本质就是如此。中体西用的观点既维护了封建统治的根本利益,又提供了适当变革、以解外忧内患的原则措施,因而得到清统治当局及社会政界和思想界多数人士的认同,成为近代新教育制度建立的政策基础。

第六章 复习辅导

教师:

本章大体可分三个历史阶段,即辛亥革命时期、五四运动时期及大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的教育,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教育改革,也是中国资产阶级教育制度确立、形成的时期,因此,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了各种教育活动,利用教育来宣传革命思想,培养民主革命骨干,最终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封建统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在文化教育领域内进行了资产阶级的教育改革,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教育制度,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教育制度。蔡元培是辛亥革命时期教育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资产阶级教育的奠基人。他的教育思想为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为近代中国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一批先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团结在“民主”、“科学”的旗帜下,对封建复古主义思潮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积极学习、引进西方的近代教育理论。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育实验与教育改革,在这一过程中,北洋军阀政府也进行了一些教育改革。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将教育作为革命斗争的武器,积极地开展工农革命教育。为了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党团干部,在党的领导或支持下,先后开办了一批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不仅培养了许多优秀干部,而且也为以后根据地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学生乙: 老师,本章第一节主要讲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活动及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应该抓住哪些重点呢? 教师:

在这一节中,有几个重要的名词。比如说爱国学社、民国元年教育方针、壬子-癸丑学制等。谁能解答一下“爱国学社”? 学生甲:

爱国学社成立于1902年11月。学生基本上是上海南洋公学**中罢课退学的学生。由蔡元培任总理,吴稚辉为学监,教员中有章太炎、黄炎培等革命人士。爱国学社学制四年,分寻常、高级两级,均无读经课。办学很有特色,师生在学校可以高谈革命,议论时政,演说集会、宣传群众。为了扩大影响,爱国学社还创办了一些进步刊物,如《童子世界》、《学生世界》,后又接管了《苏报》。这些报刊成了爱国学社宣传革命思想的阵地,学社的声望和影响逐渐扩大,并引起了清政府的忌恨,他们逮捕了章太炎和邹容,爱国学社也被迫解散。教师: 回答得很好。不过最好还要加上一头一尾。开头提一下:这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进行革命的过程中创办的一所新型学校。结尾提一下:它为资产阶级革命培养了许多骨干,在近代教育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间的具体内容到可以简略一些。好,下面谁来解释一下“民国元年教育方针”? 学生乙:

它是民国建立后,于1912年9月由教育部颁布的新教育方针。内容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教师:

还应该指出它是在蔡元培主持下制定的,或者指出它体现了蔡元培关于四育并重,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你能再解释一下这四育吗? 学生乙:

所谓“道德教育”,蔡元培又称公民道德教育,培养国民公德。所谓“实利主义教育”,相当于智育,学习有利于国计民生所需的知识技能。所谓“军国民教育”,相当于体育,同时强调军事训练,目的是健民强国。所谓“美感教育”就是美育,包括音乐、图画、手工等艺术教育。教师: 完全正确。这一教育方针真正体现了资产阶级要求个体和谐发展的原则和理论。我们在理解这一教育方针的进步意义时,不妨可以与清末学部颁布的教育宗旨作一比较。谁来回顾一下清末教育宗旨? 学生甲:

清末学部颁布的教育宗旨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要求。这是中体西用思想的具体体现。教师:

从这个教育宗旨来看,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意识。蔡元培曾对此进行了批判,他指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认为清末颁布的教育宗旨根本不能体现共和政体的要求。正因为这个原因,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就首先着手制定新的教育方针。民国政府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比清末学制有哪些改革呢? 学生甲:

“壬子-癸丑学制”规定整个教育期限为17-18年。其中初等教育共7年:初小4年,高小3年。中等教育4年。大学本科6-7年,其中含预科3年。较之“癸卯学制”,共缩短学制3-4年。学制的缩短,在客观上增加了劳动人民享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教师:

还有什么补充吗? 学生乙:

有。这一学制取消了毕业生奖励出身的制度,消除了科举制度的阴魂;同时取消了专门为贵族设立的贵胄学校,废除了封建特权和等级限制,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特色。学生甲:

“癸卯学制”中没有女子教育的地位,而在“壬子·癸丑学制”中,普通中学、甲级实业学校、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都规定设立女校,初等小学还可以男女同学,女子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地位,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男女平等的思想。教师:

对。我们还可以从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上来看。学生乙:

从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看,这一学制取消了忠君、尊孔的课程,增加了自然科学课程和生产技能的训练;同时改进了教学方法,反对体罚,要求教育联系儿童实际,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教师: 是的,以上四个方面都体现了这个学制的资产阶级性质,也体现了这一学制的主要特点与进步性。但总的看来,这一学制在形式上与“癸卯学制”尚无重大区别,改革的力度有限。同时,在实践中也未能得到真正的落实。由于民国政权很快落入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手里。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在文化教育领域也掀起了一股恢复封建主义教育的逆流。民国元年教育方面的一些进步改革很快被复辟倒退所取代。许多学校也恢复了尊孔仪式和读经教育。学生甲:

老师,这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掀起的原因之一吧? 教师:

是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虽以1919年五四运动而得名,但实际上从1915年就已经开始了,其矛头主要指向以北洋军阀为首的封建复古思潮。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要求铲除封建礼教。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教育界也进行了一系列民主主义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我们可以看教材的有关内容。下面我提一个问题,在近代史上,“大学开女禁”始于何年?有何意义? 学生乙: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一些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教育猛烈抨击了男女教育不平等的状况,提出“大学开女禁”的口号。1920年,北京大学首次招收女生,以后南京高师也招收女生,一些进步的中学也开始男女合校,甚至同班。这些措施,改变了数千年以来男女教育不平等的历史。学生甲:

老师,结合上一章的内容,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清末的教育改革、政治改革更多的是受日本的影响,各界名人大多是留日学生,而五四时期的改革则大多是由一批留美学生发动的,受美国的影响似乎更大些。教师:

确实如此。当时活跃在政界、教育界的大多是留美学生,而思想界、学术界影响最大的思潮也是美国传入的,教育界也是如此。比如说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就对五四时期的中国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生乙: 老师,在自测题中,有一个论述题,要求评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而教材中谈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只讲了对中国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如当时在中国影响较大的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等。是不是这样答就可以了?如果不是,又该如何回答呢? 教师:

你刚才讲的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对于这个题目,在回答时,要结合全节的内容,而不能局限于一目。首先,要讲请楚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传入中国的时代与社会背景,以及这一思潮在中国传播的情况。这些内容教材中都有详细介绍,我们自己去看书就行了。而在讲这一思潮对中国教育产生的影响时,范围还要宽一些,教材中明确提到的是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就是刚才这位同学所答的。而其他地方提到的,如1922年学制的产生也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有关。谁来讲讲1922年学制产生的时代背景? 学生甲:

五四时期,中国教育界提出改革学制,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而临时政府的学制已不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在批判传统封建教育的同时,要求实现教育上的民主和平等,要求发展个性、尊重人格,而美国的学制改革及当时正在中国发生重大影响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这一社会需求。因此自1919年起,由全国教育会发起,讨论修改学制系统,一时间,全国教育界掀起了研究学制改革的热潮。1922年9月,教育部顺应形势,召开全国学制会议,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即“壬戌学制”。教师:

好,下面谁能说说这一学制的主要内容。学生乙:

这一学制有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作为指导原则的“七项标准”,即:发挥平民教育精神;注意个性之发展;力图教育普及;注重生活教育;多留伸缩余地,以适应地方情形与需要;顾及国民经济力;兼顾旧制,使改革易于着手。其二是“六三三”分段的学校系统,即初级小学四年(从6岁开始),高级小学二年,初级中学三年、高级中学三年;大学四至六年。其三是四项附则,即:为使青年个性易于发展,得采选科制;为适应特殊之智能,对于天才者之教育应特别注重,其修业年限得变通之;对于精神上或身体上有缺陷者,应施以特殊教育;对于年长失学者,应施相当之补习教育。教师:

回答正确。再请一位同学讲讲这一学制的影响。学生甲:

这一学制的颁布,结束了辛亥革命以后教育上的混乱状态,反映了“五四”以来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堪称这一时期教育改革的综合成果。较之壬子·癸丑学制,这一学制具有以下进步性:其一,它缩短了小学年限,改7年为6年,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六三三”分段的学校系统,也基本上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其二,延长了中学年限,有利于提高中等教育的水平,同时将中学分为两段,设立三年制综合高中,既增加了办学的灵活性,又有利于中学的普及。其三,取消了大学预科,使大学不再负担普通教育的任务,有利于大学集中力量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其四,在中学开始便实行选科制和学分制,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可使学生有较大发展余地,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学生之需。学制比较简明,又给各方留有伸缩余地,所以后来除个别地方有所调整外,基本结构一直维持至今。教师:

好,下面复习“蔡元培教育思想”。你们有什么问题? 学生甲:

老师,在五育并举教育方针中,蔡元培最强调哪一育呢? 教师:

五育并举,自然是指五种教育都很重要,但相比而言,他主张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核心。学生乙:

这是不是陷入一种矛盾了。因为按蔡元培的哲学思想基础,将世界分成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从而将教育分成隶属于政治的教育与超轶于政治的教育,而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追求实体世界的最高精神境界,既然这样,为什么要以公民道德教育而不是以世界观教育为核心呢? 教师: 的确,在蔡元培思想中,实体世界高于现象世界,因此,世界观教育也应高于其他四种教育。然而,蔡元培同样认识到,在当时的中国社会背景下,倡导世界观教育过于理想化,太脱离实际。因此,从时代必要性来说,德育才是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内容。他的这种现实性的立场也体现在军国民教育中。蔡元培认为军国民教育并不是理想社会的教育,然而当时国势内外交困,历年所失之国土与国权,如果不凭借武力,很难恢复;同时,军人革命后,可能会出现军阀专政的局面,如果不实行军国民教育,则不能维护民权。所以必须提倡军国民教育。学生甲:

老师,我注意到蔡元培提倡五育并举,而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方针中,仅仅是四育并举,少了一个世界观教育,是不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呢? 教师:

是的。当时,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在讨论教育方针时,也曾经有过争论,但最终还是没把世界观教育列入其中。学生乙:

那么,美育的地位又如何呢?如果从现实意义说,美育的意义似乎与世界观教育大体相同,都是重要但时代不太需要的教育。美育为什么又得以列入教育方针之中呢? 教师:

蔡元培提倡美育,除了他认为美育是联结两种教育(即隶属于政治的教育与超轶于政治的教育)的桥梁,联结两个世界(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的纽带外,还有一个很实际、现实的动机,那就是反对宗教教育,他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可见美育也是作为宗教的对立物而提出的。学生甲:

教材中讲蔡元培改革北大这一目,似乎更多的是讲他的实践活动,而非教育思想。教师:

事实上这一目中涉及到蔡元培大学教育改革的一些思想,这些思想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比如对于大学性质的认识,蔡元培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而非升官发财的阶梯。再比如他对大学教师标准的认识,主张学术自由,兼容并包。还有,他对大学管理体制的认识,提倡教授治校。最后一点,是他对于教学体制的思想,主张实行选科制及学分制等等。这些思想,经蔡元培提倡,逐渐成为北大的教育、管理制度,使北大开始走上现代大学的轨道。学生乙:

蔡元培主张教育独立,从他的思想来说,我觉得很有道理,而且也的确很有必要,可是教材上的评价却是:“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教师:

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教育是不能脱离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的制约的。这也是蔡元培等资产阶级教育家与马克思主义教育家的根本分歧。资产阶级教育家往往过高地估计教育改造社会的作用与力量,而马克思主义观点则认为离开政治而谈教育是不切实际的。无论是过去、现在或是将来,教育独立论始终只能是一种虚幻的理想。当然,也不能对蔡元培教育独立论持简单的否定态度。因为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蔡元培提出教育独立的思想,主张教育脱离政党、教会而独立,要求把教育交给教育家办理,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军阀政府对教育的控制,反对西方教会文化“入教育”,在中国独立、自由地发展教育事业的强烈愿望和要求。无疑,在当时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意义。学生甲:

老师,第四节中有关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内容,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您认为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一运动呢? 教师:

从性质上说,留法勤工俭学是资产阶级教育家掀起的以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为主流的教育运动,但是由于大批早期共产主义者的参与,遂演变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运动和革命运动。它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育活动是无法相比的。在此,我想提一个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活动的重点是什么呢? 学生乙: 我觉得主要是工农教育。党的一大、二大从理论上确立了教育的重心要面向工农劳苦大众。这是教育史的一大转变。无论是封建主义的贵族教育,还是资产阶级倡导的平民教育,都不能像共产党那样真正关心最下层劳苦大众的教育权问题。在实践上,共产党成立后,积极倡导在工农中的教育活动,创办了大批工人补习学校、工人子弟学校、工人俱乐部以及农民学校等,使工农教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学生甲:

不对。我觉得共产党更重视干部教育。如湖南自修大学、平民女学、黄埔军校、上海大学、农民运动讲习所等,都是影响巨大的学校。学生乙:

你所说的这些学校并不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比如黄埔军校就是由国民党创办的军事政治大学。农民运动讲习所也不全是中国共产党人主持的。教师:

这两位同学都说的很好。但是,我们既没有必要把工农教育和干部教育分得那么清楚,也没有必要非得区分哪一所学校是国民党办的,哪一所又是共产党办的。因为在大革命时期,正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教育重点包括工农教育和干部教育两个方面,而且两者是紧密相联的。比如平民女学是一所培养妇女革命干部的学校,在学习过程中,就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罢工斗争,深入工厂对女工进行革命宣传教育,实际上也具有工农教育的特点。再如农民运动讲习所,它所培养的本来就是从事农民运动的革命干部。练习题举例:

一、填空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首任教育总长是蔡元培。

2.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中国引进了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两种影响较大的教学方法。

二、名词解释

民国元年教育方针:1912年9月,在蔡元培的主持下,教育部颁布实行新的教育宗旨。其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它体现了蔡元培关于四育并重,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点。这一教育宗旨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和道德观念,较之清末教育宗旨具有本质的进步。

三、简答题

新文化运动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1915年,在文化教育领域兴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文化革命,即新文化运动。以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为代表,继承辛亥革命未竟的事业,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封建复古思潮展开了论争。他们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要求铲除封建礼教,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男女教育平等,成立各教育团体。这一切有利于教育的普及,为教育改革做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对推动当时的教育改革、提倡新教育运动起了重要作用。

四、论述题

试评述1922年学制产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而临时政府的学制已不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在批判传统封建教育的同时,要求实现教育上的民主和平等,要求发展个性、尊重人格,而美国的学制改革及当时正在中国发生重大影响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这一社会需求。1922年9月,教育部顺应形势,召开全国学制会议,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即“壬戌学制”。

这一学制有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作为指导原则的“七项标准”,即:发挥平民教育精神;注意个性之发展;力图教育普及;注重生活教育;多留伸缩余地,以适应地方情形与需要;顾及国民经济力;兼顾旧制,使改革易于着手。其二是“六三三”分段的学校系统,即初级小学四年(从6岁开始),高级小学二年,初级中学三年、高级中学三年;大学四至六年。其三是四项附则,即:为使青年个性易于发展,得采选科制;为适应特殊之智能,对于天才者之教育应特别注重,其修业年限得变通之;对于精神上或身体上有缺陷者,应施以特殊教育;对于年长失学者,应施相当之补习教育。

第七章 复习辅导

教师:

第七章介绍的是1927年到1937年国民党统治区的教育。关于本章内容,我们在教材中提出了学习目标和建议,有关的自测题也基本反映了本章内容的要点,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学生a:

老师,我们在阅读教材时,对于国统区教育的实质还认识的不够清楚,特别是关于国民党颁布的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为什么说这个宗旨背离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呢? 教师:

要搞清这个问题,必须首先弄清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的内涵,你们说说,什么是三民主义? 学生b: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提出的革命纲领,包括民族、民生、民权三大主义。学生a:

不对,三民主义就是“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教师:

你们各自讲对了一半。孙中山先生在领导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曾先后提出过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纲领。1905年,孙中山为同盟会制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并解释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大主义,即所谓的“旧三民主义”。1924年1月,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又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即所谓的“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主张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主义,建立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的民权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民生主义。新三民主义反映了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最高纲领,也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1927年,国民党背叛革命以后颁布的所谓“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及相关的实施方针,大谈以“党化教育”和“集团生活”训练民权,已经背离了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的民主主义,放弃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至于所谓的“民生主义”,连“平均地权”这种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最低要求也不再提及。这说明,国民党的所谓“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确实背离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进而也反映了国统区教育的实质。学生b: 在教材中,有一道讨论国统区教育文教政策的封建化和法西斯化的思考题,对于这个问题应该怎样理解呢? 教师:

在理解这个问题时注意把握三个要点:第一,要结合前面所述的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实质加以分析;第二,针对国民党颁布的一系列控制、压制进步学生运动的法令条例和复兴社、三青团等法西斯组织的活动事实加以分析;第三,针对国民党鼓吹的封建道德说教和所谓的“新生活运动”加以分析。分析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教材中第一节的内容。学生 a:

老师,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由于国民党实行封建化、法西斯化的文教政策,国统区教育也完全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造成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大倒退。是否可以认为这个时期是中国教育的黑暗时期? 教师:

从政治上讲是可以这样认为的。但对于国统区的教育也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在我们认清国统区教育实质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在国统区,仍然有许多进步的知识分子和教育家在推进教育改革和试验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西方的教育理论和思想的传播也有力地影响了中国教育的改革。如:蔡元培主持的大学院制改革试验、20-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以及在发展基础教育、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另外,这个时期在教育制度改革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你们谁来谈谈这个时期国统区在学制系统方面主要有哪些改革? 学生b:

主要是在中等教育阶段,废除了综合中学制,将普通中学、师范学校、职业学校分立。这样做,可以保证普通中学的教育质量,为高等教育打好基础。教师:

不完全是这样。废除综合中学制的目的之一确实是要保障普通中学的教育质量,为学生将来升入高等学校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但这不是唯一的目的。综合中学制将学生的升学、就业、师资培养等多方面的目的放在一起,反而使得三种任务都不能很好地完成,课时、教材、师资和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将三类学校分开办理,教育目标更加明确,学校系统和课程设置也更加规范化。这是学制系统不断完善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此外,1927年到1937年的十年间,在学制系统改革方面,还有一些重要的成果。如:高等教育方面对院系学科设置的调整;师范教育系统的进一步扩大及其教育水平的提高;初等教育方面,也提出了实施小学义务教育和扫盲教育的计划,尽管这些计划的目标并没有完全达到,但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再提一个问题,在抗日战争爆发初期,国民党政府于1937年8月颁布了一个《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要》,这个纲要提出了哪些战时教育措施? 学生a:

主要是强调教育为抗战服务提出战时教程注重国民道德等问题。学生b:

还提出了战时教育注重提高科学研究和扩充设备。教师:

不对,你们讲的是1938年4月国民党公布的《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中有关教育的一些条款。《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要》主要提出了战时各地要尽力维持教育、安全区域内学校要尽力收容战区学生、学校要尽力适应国防需要和学校组织后方服务团等四项措施。学生a:

老师,在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将部分即将沦为敌占区的大学迁往内地,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迁往重庆,成立西南联大;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河北省立女师迁往陕西固城,成立西北联大。迁往内地的还有别的大学吗? 教师:

有的。南京中央大学迁往重庆,东北大学迁往四川山台,浙江大学迁往江西吉安。有关这方面的情况请参阅教材的第一节内容。学生b:

老师,我在阅读教材的时候感觉到:20世纪20年代?/FONT>30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的兴起,是在中国近现代以城市为中心的一系列教育改革不能奏效的情况下,才把教育改革的重心转移到农村。因此,乡村教育运动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中国以封建的小农经济为主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则是在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失败以后的一种无奈的选择。教师: 你讲的有一定道理,但不够全面。首先,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之前,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这些改革虽然效果不同,但都经过了当时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和教育家的深思熟虑和反复探讨,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和生命。可以说,这是一个渐进的、不断深化的过程,每一次重大的教育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完成了相应的使命,不能说是没有奏效。即使是失败的教训,也为其后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借鉴。不能把以往的教育改革简单地归结为失败。其次,乡村教育的产生也不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它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对于这一点,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的第二节内容,认真思考。再提一个问题。乡村教育运动有四个主要的农村教育试验活动: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农村改进试验区,陶行知的乡村教育试验,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的定县试验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试验。它们有何共同特点?为什么说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呢? 学生a:

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以农村教育为改革的重点。学生b: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做中学”,主张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而乡村教育运动的主要特点也是强调教育改革要关注农村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显然是受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

是的。乡村教育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都以农村教育改革试验为中心。此外,主张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强调教育的社会化,社会的教育化,提倡教学做的统一,也是乡村教育运动的共同特点。这一点也确实反映了五四运动以来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观点。但在这个问题上,也要注意到:乡村教育运动虽然受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但它产生的过程和思想的内涵,更多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特点和历史的必然性。对于这个问题,应结合教材的相关章节加以思考。学生a:

老师,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试办乡村师范学校,而在这个时期颁布的《师范教育法》也规定师范学校的类型除普通师范学校之外,还有乡村师范、简易师范等。那么,陶行知的乡村师范学校,是否就是根据《师范教育法》的规定试办的呢? 教师:

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但陶行知在南京试办乡村师范学校是1927年3月,《师范教育法》的正式公布是在1932年,所以不能说陶行知试办乡村师范学校只是执行了《师范教育法》。不过,20世纪20年代?/FONT>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确实对当时教育法令的制定产生了影响,一些教育立法的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教育改革试验的成果和思想。比如:《师范教育法》确认乡村师范学校的的立法地位,实际就是乡村教育运动的间接成果之一,也是当时乡村教育事业广泛发展的客观需要。学生b:

老师,梁漱溟在开展乡村建设的过程中,针对中国农村重视伦理情谊礼俗的特征,主张相应地加强道德伦理的教化,这看上去并没有错。为什么教材中指责他强化了封建礼教的地位? 教师: 应该说,梁漱溟对中国农村社会特征的分析是相当深刻的,他主张加强道德伦理教化的观点也不能说就是错误的。但问题的关键是,他为农村进行道德教化所列的一系列教材如:《三字经》、《礼记》以及朱熹的《小学》等,都是一些旧的封建时代的文化伦理读物,都渗透了浓厚的封建礼教思想。虽然这些读物也都有各自的可取之处,但它们绝不是改变中国农村落后面貌的灵丹妙药。以这些东西来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只能是适得其反,反而会使农村更加保守、封闭、落后。学生a:

明白了。那么,同梁漱溟相比,晏阳初针对中国农村“愚、穷、弱、私”四大顽症设计的“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是否更加全面和高明一些呢? 教师:

也不能用高明不高明的词汇来进行比较。应该说他们各有特点,何况我们刚才只是指出了梁漱溟教育思想的某些缺陷,但这并不是梁漱溟教育思想的全部。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的有关内容,进行全面的思考和分析。学生b: 老师,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主义是否主要是强调职业教育应广泛地兼顾社会的各方面需求? 教师:

可以这么说。这里关键是那个“大”字。所谓“大”,就是说职业教育要尽可能地参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进程,尽可能广泛而多方面地适应各方面的需求,特别是强调要适应一般平民和劳动者的就业需求。职业教育面向社会、面向人民。这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思想基础。关于乡村教育,教材中提到了四个主要的教育试验活动,你们说一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学生a:

主要是1925 年黄炎培领导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展的农村改进教育试验活动,他们主要是在山西和江苏镇江、昆山等地开展活动,主要以农民为教育对象;另一个是陶行知创建的乡村师范和山海工学团,主要以一般的儿童青少年为教育对象,重点是普及教育和学校参与社会。学生b:

另外两个是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在河北定县搞得平民教育试验区和梁漱溟在河南晖县、山东邹平和江苏吴县等地搞的乡村建设活动。但河北定县的平民教育活动在政治上是反动的,它完全是国民党所谓“新县制”的工具,用来建立反共防共的农村堡垒。教师:

有这方面的因素,但不能一概而论。就乡村教育本身来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强调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主张教育在农村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教育促进农村社会生活的改进。这样,在实施的过程中就必然要通过或利用农村现有的政权机构甚至家族社团开展活动,特别是晏阳初在定县搞的平民教育试验区走的是县政合一的道路,因而就更容易同当时国民党的政权机构搞到一起,晏阳初本人还为国民党政府起草《县政改革方案》,所以最终被纳入到国民党县政改革的的轨道,在客观上起到了消极反共的作用。但就平民教育本身来说,它最初的动机和宗旨是要通过教育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促进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而不是为了参与党派斗争。学生a:

老师,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乡村教育运动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步在政治上发生了分化,一部分人如晏阳初,偏离了乡村教育的轨道,滑向了右倾,被国民党反动政府所利用。而另一部分人在政治上逐步接近中国共产党等进步势力,最终投身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救国统一战线的斗争中去,如陶行知、黄炎培等人。教师:

可以这样说。再提一个问题。关于教学理论的定义,陶行知主张以“教学法”取代传统的“教授法”,这一字之差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b:

我觉得变化也不是很大,虽然“教授法”从字面上看是更多地侧重了教的方面,“教学法”从字面上看是侧重了学的方面,但这毕竟只是一种表述而已,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仍然还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也不能说“教授法”就完全忽视学生的存在。学生a:

我看大不一样,一字之差,主要还是反映了观念的不同,这是一个本质性的区别。陶行知主张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教师:

是这样的,从观念和具体的实践方面看,你们讲的都是正确的。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至少从孔子那时开始,就重视教育,重视因材施教,不能说过去的教学理论就是完全忽视学生的。但从另外一个方面看,旧的封建教育体制下,确实存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学生主导作用的普遍现象,死记硬背和满堂灌也是就教育体制下的主要教学特征之一。在这种情况下,陶行知主张以“教学法”取代“教授法”,确实是对旧教育体制的革命性的改造,这不仅是观念上的,也是现实上的。但就陶行知本人的一些教学改革活动来看,也存在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活动的重要性而忽视系统知识的传授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倾向。对此,要进行具体的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学生b:

老师,我在阅读杨贤江的教育思想时,发现杨贤江的教育思想和我国50—60年代的一些教育学观点比较接近,和前苏联一些教育学著作的观点也比较接近,是不是建国初期的教育思想受到了杨贤江教育观的影响?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 教师:

这里面确实有一些共同的因素,在对一些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的解释上,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比如关于教育的本质、教育的人物、教育同政治经济的关系等方面,都体现了这个基本点。当然,杨贤江的一些主要代表著作如《新教育大纲》、《教育问题ABC》也参考了一些日本翻译的有关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著作,他是最早把这些思想系统介绍到中国的教育家,对解放区和新中国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八章 复习辅导

教师:下面我们来复习第八章。前面的七章都是按历史时期逐次排序下来的,只有第八章和第七章的时期并列,都是1927年到1949年。第七章是介绍在国民党统治区域内的教育,但是国民党从来没有真正统一过全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如同星星之火,在黑暗的旧中国大地上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并且呈燎原之势,最终燃遍了全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与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封建主义的传统教育,国民党的官方教育及资产阶级的新式教育都有本质的不同,与当时的苏联教育和后来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也有显著的差异,是一种在特殊形势和条件下的革命教育。但是它又必然要遵循教育活动的一般规律和要求,既有创新性也有继承因素,既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意义,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独特的重要地位,因此我们把它单独列为一章来学习。下面谁来概括一下革命根据地教育发展的背景情况。

女: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发展,可以按照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分期,分为三个时期:1927年到1937年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建设从井岗山开始,以江西中央苏区为中心;1937年到1945年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建立起大片敌后抗日根据地,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1945年到1949年是解放战争时期,这时的解放区不断发展扩大,最终解放了全中国。教师:概括得很好。这三个时期的革命形势和任务各有特点,根据地的环境和条件也有差别,教育事业的情况也有不同之处。

男:老师,不同之处是不是主要表现在教育的方针政策上?

教师:应该看到,革命根据地教育始终是为革命斗争的中心任务和根据地建设服务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主要是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同时仿效苏联当时的模式来建设根据地,由此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内容是四个“在于”,突出教育的无产阶级性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同时又有斗争,根据地教育以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为指导,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也就是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还是以定性为宗旨。解放战争时期我党的任务是解放全中国,革命形势发展迅猛,主要是为迎接全国解放和考虑新解放区的教育政策。但是总的看,教育为革命战争和政治斗争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面向广大工农群众,注重培养革命干部,努力提高根据地军民的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这些基本方针则是一贯的。

女:老师,苏区办的工农识字班,女子占到60%,是不是说明当时更重视女子学文化? 教师:看来你很关注女性教育,这确实反映出苏区群众性扫盲运动的普及性,已深入到广大妇女中。而且也反映出苏区的妇女确实翻身得解放了,而且还冲破了封建传统的束缚,要求掌握文化。这是了不起的发展。

女:女子的比例占到一多半,是不是说男子学习文化的兴趣低于女子?

教师:当然不是这样,因为当时成年男子参军支前的人很多,在二线的人口已是妇女和老人.儿童居多。男子也会在部队或支前单位接受文化教育,并不是说男子反倒可以不学文化。男:老师,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原名抗日红军大学,是不是就是原来苏区的红军大学? 教师:抗大的前身就是红军大学。红军长征到陕北后,当时革命任务已经是以抗日为当务之急,所以红军大学前面加上“抗日”两个字,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后,红军改编成八路军.新四军,抗日红军大学又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由此也可以看出革命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但这所学校培养党的军事干部,这个任务没有变。你知道抗大的教育方针和校训是什么?

男:抗大的校训我记得,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教-育-方-针-是„ 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教师:当时是提“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你说的是后来加工的三句话,加上校训的八个字,就是三八作风,虽然是林彪所大讲的,但作为抗大的历史传统,并不能因此而被否定。除了抗大外,当时还有哪些重要的干部学校?

女:有陕北公学,是培养行政干部、民运干部和文化工作干部的学校。还有延安大学,是由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干校合并组建的,后来行政学院、鲁艺等校也并入。延安大学是一所规模较大、学制正规的综合性大学。还有医科大学、民族学院、鲁迅艺术学院等培养专门人才的学校。

教师:其他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重要学校还有晋察冀边区的华北联合大学。谁能概括一下干部学校的教学有些什么特点? 女:首先是学制短,一般都是半年到一年,只有师范学校是两到三年。其次是紧密联系实际,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方针政策和从事革命工作、根据地建设所必须的知识。再有就是破除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多是以自学为主,重在启发、研究、讨论和实际考察、实习训练。

教师:干部教育每一单元的学习通常是这样的程序:先布置学习内容,要提供思考题来帮助学员思考,然后是自学,然后是讨论,可以质疑和辩论,必要时组织参观考察和实际训练,最后是教师或请领导干部进行总结式的讲课或作报告。自学、讨论、实践、辅导常常多次穿插进行,以充分保证学习效果。

男:老师,为什么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等教育属于干部教育?

教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因为根据地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发展普通中等教育的条件缺乏,而且社会需求也不是很迫切,对于一般群众来说,第一步是使他们识字,掌握基础文化和生产、生活的科学常识,也就是达到小学程度,就可以了。中等以上程度的教育,当时还只有干部才需要。再有,即使我们有条件办一些普通中学,学生毕业后总不能到国统区或敌占区去上大学吧,而边区的高等学校又都是干部学校,自有招收学员的渠道,所以中学生的升学问题解决不了。如果按普通中学 6年的学制培养,周期这么长,与根据地急迫用人的形势也是不相适应的。所以,陕甘宁边区在40年代初曾一度有办正规中学的倾向,但很快就采取了纠偏措施,确定中等教育属于干部教育范畴,而一般群众教育和儿童教育都在小学程度。中等干部教育主要由地方举办,而高等干部学校则是由中央举办的。实际上,我们不能用现在的尺度来划分当时干部教育中高等和中等的界线,就像我们一度难以划清大专院校和中专的界线一样,而它们可以说正是分别渊源于老解放区的高等和中等干部教育。到解放战争后期,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解放区的普通中等教育才开始发展。

女:把革命根据地教育的结构分为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和儿童教育三个组成部分,是不是也是因为无法按照一般的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来划分?

教师:可以这样看,但是根据地教育的结构分为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和儿童教育三个组成部分,也是当时明确的革命教育的任务分工。即干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和培训革命领导干部和各类专门人才,群众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政治觉悟,儿童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三类教育还有明确的主次之分,即整个教育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成人教育中干部教育重于一般群众教育,干部教育中对在职干部的培训又重于对后继干部的培养,这样的教育结构和重心所在,正是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所决定的,其出发点是速见成效,立竿见影。这是我们在学习根据地教育时应该时刻把握住的。男:实际上根据地的小学也不一定都是正规的完全小学,对吧?

教师:边区教育厅规定的小学学制是5年,但实际上大量的民办小学,教学内容和程度根据需要和条件而定,有的(如米脂高家沟式)学到能写会算就算毕业。由于师资条件,教学条件的限制,能够遵循正规学制和教学计划的只是一部分由政府办的小学而已。在游击区更是困难。

女:老师,什么叫“两面学校”?

教师:两面学校是在抗日游击区创办的一种办学形式,即处在敌人监视下的时候,表面上就按敌伪规定的教学内容来应付敌人,只要敌人不在,就教抗日的教学内容,所以称为两面学校。下面谁能将抗日根据地的小学课程与国民党统治区的小学课程作一个比较?

男:陕甘宁边区规定的小学课程有国语、算术、政治、自然、历史、地理、美术、劳作、音乐、体育。与国统区相比,没有党义、公民之类的国民党政治课,而换成我们自己的政治课,劳作课不像国统区的手工劳作,是以生产劳动为主,体育则是以军事为主。

教师:回答得很好。将社会活动、生产劳动列入正式课程,体现我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地小学特别重视抗日的思想教育,融会在各科教材和教学之中。下面谁能概括一下抗日根据地的识字教育有哪些好的方式?

女:抗日根据地的识字教育继承了原来苏区的扫盲运动的方式,充分发动群众,使群众认识到,真正实现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翻身解放,离不开文化教育上的翻身解放,因此,广大群众积极参加识字和学习文化,连妇女和老人都不例外。根据地识字教育采取各种灵活机动的形式,例如早学、午学、半日校、夜校,还有冬学,或者按照生产类别组织,例如地头组、放羊组、民兵组等。还采用家庭成员互教的方式。总之,因人置宜、因地制宜的开展识字教学。教师:既然是因人置宜、因地制宜的开展教学,那么,教师又怎么照顾得过来呢? 女:对了,根据地识字教学不限于教师在课堂集中教学的方式,而是调动一切力量开展教学。识字多的教识字少的,认识这些字的教不认识这些字的,我从你这里学会了,就马上可以去教别人。总之,能者为师。男:那教师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教师:教师掌握整个的识字进度和组织工作,集中教学也还是必要的,而且还要及时检查,因为相互学习有可能传播错误,必须予以纠正。除专职教师外,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干部、知识分子,乃至小学生,都可以起到教师的作用。男:这种识字教学,和陶行知实施的“小先生制”有点类似。

教师:是的。如果再往远了说的话,古代私学早就有“次相授受”制,这是第二章讲过的,还记得吧?(学生:记得。)这种方式产生“滚雪球”式的效应,可以最迅速的、而且在最大范围内推广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女:老师,现在有些人对老解放区教育不重视,甚至认为它与教育现代化不相干,您是怎样看的呢?

教师:这种看法显然是片面的。从历史的角度看,革命根据地教育有效地培养了革命干部,广泛地教育了工农群众,提高了他们的政治和文化素质,无论是在支援革命取得全国胜利,还是在教育上的极大普及性和改革力度,它的成效都是毋庸质疑的。从现实的角度看,革命根据地教育的方针、原则并没有过时,例如强调为现实斗争服务,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动群众,多种形式办学等等,它的许多经验措施至今也仍然是有生命力的,特别是在成人教育、农村教育和基础教育领域,值得发扬光大。练习题举例:

一、填空:

1.苏区最高学府是苏维埃大学,建立于1933年。

2.抗大全称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它的前称是红军大学。

二、名词解释:

两面学校:两面学校是在抗日游击区创办的一种办学形式,即处在敌人监视下的时候,表面上就按敌伪规定的教学内容来应付敌人,只要敌人不在,就教抗日的教学内容,所以称为两面学校。

三、简答题:

革命根据地教育的结构:分为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和儿童教育三个组成部分。干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和培训革命领导干部和各类专门人才,群众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政治觉悟,儿童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三类教育还有明确的主次之分,即整个教育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成人教育中干部教育重于一般群众教育,干部教育中对在职干部的培训又重于对后继干部的培养,这样的教育结构和重心所在,正是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所决定的,其出发点是速见成效,立竿见影。

课程小结

本章就复习到这里。最后我们将中国教育简史的整个知识体系作一个总的概括,以便同学们进行总复习。教科书的序言部分,已将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线索,各个时期教育的地位和发展要点概述了一遍,希望大家能认真阅读。中国教育简史从远古教育的起源一直到1949年截止,可以以鸦片战争划一条横线,以上是古代部分,以下是近代部分;还可以将整个教育史纵向地划一条竖线,左边是教育制度,右边是教育思想。也就是说,教育史横向可以分成古代教育史和近代教育史,纵向可以分成教育制度史和教育思想史,大家可以按这个结构来复习。

古代的教育制度,第一章主要是三个起源,教育的起源,学校的起源和私学的起源,六艺、学在官府、稷下学宫等重点概念。第二到四章,即秦汉以后,可分为文教政策、学校制度和选士制度几部分来纵向复习。文教政策重点是从秦代焚书禁学到汉代独尊儒术,此后只是某些调整和充实。学校制度又可分为官学、私学和书院。官学又可以分为中央官学、地方官学,中央官学的主线是最高学府太学,从汉代太学的产生,到晋代出现国子学,南朝宋的四学,隋代国子监的建立,唐代六学二馆,明清时又单一为国子监,在招生、教学、管理、考试、出路等一些重要制度措施应该掌握,特别是像宋代的苏湖教法、三舍法,明代的监生历事等有特色的制度措施。除太学外,古代还办过一些专门学校,如汉代的鸿都门学,魏晋南北朝以后创办的各类学校,包括民族学校。地方官学开始于西汉的文翁兴学,到明清时高度完善,与科举衔接。私学主要是掌握它的教学特点,还有蒙学和主要的蒙养教材(如

三、百、千)。书院也主要是掌握教学特点,及一些著名书院的情况。选士制度有汉代的察举、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重点在科举制度,并理解它对教育的作用和影响。

古代的教育思想,体现在著名教育家和教育论著中,一般包括论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道德教育和论教师等几个部分,复习时可以按这几个部分来归纳。以第一章春秋战国儒家为重点,孔子教育思想应全面掌握,孟子和荀子可以分别从性善论和性恶论出发来归纳他们的教育思想,像“求放心”、“明人伦”、“反求诸己”、“化性起伪”、“解敝”、“兼陈中衡”、“虚壹而静”等概念也应理解。《礼记》中的教育思想,主要掌握《大学》中的三纲领八条目,《中庸》中的学习五步骤,《学记》中的教学阶段要求,即小成和大成,还有教学相长、豫时孙摩、善喻、师严道尊等观念。对墨家、道家和法家,主要是抓住最有特色的思想观点。第二到四章的教育家,朱熹的教育思想应该全面掌握,重点是他的理学教育作用论,小学和大学的教育分段,以及读书法等。其他教育家主要抓他有特色的观点,如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三纲五常.正谊明道,王充的知物由学,距师的观点,稽康的越名教任自然,颜之推的家庭教育观点,韩愈和柳宗元的师道观,王阳明的“心学”和儿童教育观点,王夫之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具有辩证法特点的教育观点,颜元的“实学”教育内容(例如漳南书院的分斋教学)和习行的学习方法。

与古代教育构成相当稳定的传统不同,近代教育虽然历时仅一个世纪,但却是急剧变革的时期,主要是抓住教育近代化的发展线索,要点有: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和教会学校,从最早的马礼逊学堂,到庚款兴学,到收回教育权运动。中国的教育近代化,从洋务派办的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开始,到维新运动时的教育改革,癸卯学制的制定,科举的废除和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教育宗旨的颁布,辛亥革命后的教育改革,民国元年教育方针和壬子癸丑学制,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复古教育要旨,新文化运动与教育改革,1922年学制,标志着教育近代化的基本完成。此后有三条线索,一是国民党的官方教育,有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大学院和大学区制,和封建法西斯的教育措施。二是教育界搞的教育改革试验,有乡村教育运动,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心理测验等。三是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有早期共产主义者的教育活动,大革命时期的工农教育和干部教育,往后是革命根据地的教育,有苏维埃教育总方针和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定性,革命根据地教育的特点,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及主要经验。一些重要的教育机构应该了解,例如京师同文馆,南洋公学,京师大学堂,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中华职业教育社,农民运动教习所,黄埔军校,红军大学,抗大,鲁艺,延安大学等。

近代教育思想,首先是“西学”观的发展,从魏源的师夷长技到张之洞的中体西用,特别是中体西用对近代教育的影响。此外,如康有为办的万木草堂,《大同书》的教育计划,梁启超培养“新民”的主张,论女子教育,严复从进化论出发论教育作用,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都是很有特色价值的。民国时期的教育家,有蔡元培健全人格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及在北京大学的改革,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理论,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等。

总之,中国教育史知识范围较广,内容头绪较多,同学们学习和复习要抓住线索,科学地归类,善于作纵向的联系和横向的比较,这样学习效果要比单纯死记硬背好得多。最后祝同学们学有所成,不断进步。

下载天问教育:中国教育史考研重要简答题汇总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天问教育:中国教育史考研重要简答题汇总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天问教育:计算机专业考研复习规划

    北京天问教育远程考研政治保过不过全额退款 欲索取更多考研资料,请上北京天问教育网站官网! 本科就读于西电的计算机系,这是我和我身边一些达人同学的经验:共5篇帖子,分为:A:数学 B......

    天问教育:计算机专业考研复习经验谈

    北京天问教育远程考研政治保过不过全额退款 欲索取更多考研资料,请上北京天问教育网站官网! 数学部分 数学是考研的关键部分,一定要认真的、踏踏实实的好好复习。我开始看书应......

    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的复习要点

    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的复习要点 1.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以店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①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要名词解释及重要简答题

    《中国近现代史刚要》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时间、地点、人物、经过、意义) (简答题:问什么答什么)(论述题:有什么答什么) 1. 魏源:清朝后期著名学者,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官高邮知州。近代......

    考研心得 北大中国哲学 重要(模版)

    考研心得(北大中国哲学) 考研加油站 咸鱼啊 2004-10-10 答应过不少一同考哲学的朋友说五月份会写一个自己考北大中国哲学的心得体会,也算是为以后考的朋友提供一个参考,毕竟去年......

    教育学2017考研专业课复习:中国教育史复习提要(下)5篇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教育学2017考研专业课复习:中国教育史复习提要(下) 1.朱熹关于小学与大学的教学内容有哪些论述? 答:朱熹根据人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把......

    天问教育:法律硕士联考复习经验谈

    北京天问教育远程考研政治保过不过全额退款 欲索取更多考研资料,请上北京天问教育网站官网! 法律硕士联考复习之我见不要在某个问题上孤军深入吃力钻研,而是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先......

    2018考研历史学:中国古代史重要考点汇总[5篇材料]

    2018考研历史学:中国古代史重要考点汇总 考研是条漫长的道路,在这条路上考生们还要做到“事无巨细”,在前期复习中争取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复习到,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尚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