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凤冈县第四中学全国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凤冈县第四中学“全国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申报材料
我校立足于“以教研树名校,以创新促发展,以改革增效益”的目标,向全校教师宣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介绍最新教改动态和研究宣传成果、对全体教师进行了教科研考核评估、管理科研课题、评价和推广科研成果。学校教科研依靠广大教师,集思广益,积极组织教师投身于教育改革、教育科研。学校把教育科研工作一直作为学校的工作重点之一,认为: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抓住了教育科研的今天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明天。为此我们非常重视学校教科研的建设,重视对教育科研的管理,保证了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经费。因此先后制定了《凤冈四中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办法》、《凤冈四中教育科研工作办法》、《凤冈四中教育科研课题申报、管理办法》、《凤冈四中教育科研考核与评估办法》等制度,并按要求落到了实处。我校的教师在参加的各级各类的各种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
“教科研兴教”、“ 教科研兴校”是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在新形势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探索学校教育教学规律的必然选择。开展教育科研,不仅会增加学校的发展的生长点,更可以促使学校持续发展。
回顾我校的教研的发展历程,是极其不平常的,每一个脚印都走在了我县中学教育的前列。在这个过程中,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始终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农村基础教育会议精神,以教师为核心进行教育科研,以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教学能力为目标,以深入学习、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为保证,以课题、集体备课、集体教研活动为载体,搞好校本教研工作,把“科学管理、新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转化差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科研工作的重点,突破在新课改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这个难点,坚决抓住“培优拔尖”、“控辍保学、转化差生”这两个主要予盾不放松,以兴办特色学校和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努力实现“教科研兴校”这个战略目标。
回顾两年来的教科研工作,我们积累、总结了一定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教科研工作组织领导,确保教科研工作顺利进行。
我们认为,学校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整体发展要上新台阶,稳步提升水平,科学规范是基本,将教科研此项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基础、先导,使每一项决策,每一个创新做到行之有效,使之有方。
首先,我们成立了以校长简益华为首的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简益华担任,成员有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主任、各科教研组长、业务骨干等,他们都具有相当丰富的教科研经验,业务能力强。同时为了保证学校教科研工作落实,学校组建了教研处,对学校教科研工作进行宏观管理、指导、调控。并出台了《教科研工作奖励办法》及《教科研发展规划》,引导教师开展教学、管理、学习、科研为一体的教育教学探索和实践。正是在这样一支队伍的带领下,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开展稳步、有序,使科研工作从上至下,由点及面地得到了全面的开展与实施。
其次,把教科研工作当成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来抓,要求有一个科学的,符合本校实际的管理制度来保证其常态化地开展。我们制定了《凤冈四中教科研工作管理办法》,办法从“计划和制度”,“组织和队伍”、“课题实施过程”、“科研档案”、“科研经费的使用”等方面详细的阐述,成为我校教科研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我校教科研工作的各个方面。
1有了完善的制度作保障后,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将教科研工作真正渗透到日常的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过程及教师的专业成长中。为此,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将教科研项目纳入到学校五年行动规划之中,通过规划,明确了阶段内学校科研工作的具体目标及行动方向;根据规划的布署,我们还制订出学校每年的课题实施工作计划,定期召开教科研工作研讨会,将科研工作的年度具体内容与要求具体落实到人员。
二.抓好过程管理是搞好学校教科研活动的中心工作。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兴校之本。充分利用我校的优质设施设备,我们积极参加市、县科研骨干培训,并针对学校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从学习理论入手,认真做好 “ 四个一 ” 的学习活动,即每天学一点,每周记一点,每月写一点,每学期写一篇。期初我们给每位老师配发了专门的笔记本,月底由教研组统一查阅,从中选出优秀的反思和随笔结集成册或在学校教师学习会上交流。从批阅检查情况看,每位老师都能做到 “ 四个
一 ”,很多老师超额完成 “ 四个一 ” 的任务,按时上交率达 100%。就反思和随笔的质量和篇幅而言,教师学习反思和随笔篇幅较长,质量较好。
学校教科研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了推动学校教师的速度发展,学校教研组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让教师从活动中汲取别人的先进经验,武装自己。如今年组织数学教师参加的凤冈县课题开题会,县教科局组织的中考复习论坛,以及省教科所组织的论文、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等竞赛,我校教师每人都有论文或其他内容参赛。
我校教科研工作一向来有个好传统,那就是要求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但由于客观存在的教师水平不平衡,所以我们对每位教师的具体要求是有区别的:对于一般老师,重在抓好学习,组织听取教科研讲座,印发有关市、县教科研资料,阅读有关课题的研究报告,使其认识教科研的意义,掌握一些教科研的方法,而后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要参加一个课题的研究,在教科研骨干教师的带领下,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实践,在研究中可以是一堂课,一种教法,研究范围尽可能小些,研究流程只要基本符合科研要求就行,让教师们在 “ 游泳 ” 中学会 “ 游泳 ”,这就是 “ 面 ” ;对于骨干教师,则给任务,压担子,承担主要课题或担任课题组长,使之能成为产生辐射效应的教科研核心群体,依靠他们去聚合一批人,培养一批人,这是教科研工作的 “ 点 ”。既然是 “ 点 ”,那当然是学校教科研工作之 “ 重心 ”,重就重在对课题研究整个过程的指导,突出的是选题的反复论证;重在对其实施过程中的测试、检查;重在不惜代价组织有关人员到教科研先进学校学习取经;重在总结时的分析研讨。这样,教科研骨干队伍的科研能力、教科研水平得到迅速的提高,并带动和指导广大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这种以点面结合形成一个锁链来抓课题研究,既保证了重点,又达到了全面练兵之目的,较好地处理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如今我校形成了多层次开展教育科研的局面,既有各科教师研究的课题,又有普通教师群体和个体研究的课题。
三.取得的主要成绩
我校教师在参加的遵义市英语教师、音乐教师技能大赛上均获得一等奖。田东老师在省级英语教师技能大赛获一等奖
我校数学教师在辅导学生参加2011年全国“希望杯”数学竞赛也有20人获得国家级三等奖。
我校40多位教师2011年在参加省级的论文、课件、教学设计的比赛中,有35人获奖。我校本学期又申请了七个教育科研课题,基本覆盖了初中教育的各个学科。
学校教科研工作作为一项常态化的工作,将科研成果及时有效转化是重中之重,只有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才能发挥科研的价值,并推动学校教育的整体发展。因此我们要始终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继续“教科研强校,教科研优教,教科研育品牌”的战略,坚持科研与教研相结合、科研与课改相结合、科研与教师的专业成长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科教兴校之路,向着更高、更好的目标迈进。
乘教育改革东风,走教科研兴校大道,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断深入的明天,凤冈四中必将在不断探索中大踏步前进,丰硕的教科研成果必将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凤冈县第四中学
2012年6月18日
第二篇:申报全国“五一”先进集体_材料
发展创新永不满足 两个文明再结硕果
—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外滩支行申报材料
在中国工商银行总、分行的领导下,外滩支行党政领导班子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协调三大市场抓效益,紧盯目标市场求发展,提升资产质量减包袱,巩固内控管理筑基础,在文明单位创建的过程中,形成外滩支行的特色,2005年支行实现本外币经营利润70489万元,人均创利597.37万元,在市分行排名第一,经营绩效创造了支行历史最高水平。在2001至2004年连续四年跻身总行城区支行经营四十强行列,并先后荣获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金融系统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全国文明单位以及总、分行文明单位、分行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取得了两个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外滩支行是以经营批发业务与信贷业务为主的分支机构,拥有一批分行级乃至总行级的优质大客户,我们更加感到工作压力的巨大。外滩支行的目标客户定位于信贷市场的最高端,而这正是兵家必争之地,同业竞争已远非“激烈”二字所能简单形容。高端公司客户对商业银行的产品与服务要求同样很高,甚至可以说是苛刻,支行营销与维护工作的难度极大,新市场的开拓更不易。作为一家拥有超过250亿元信贷资产规模的银行,每年客户的正常还款就要达到四、五十亿元,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每年必须争揽并发放到位的贷款数额相当于一家普通城区支行的贷款总量。对外滩支行来说,一个新项目的营销成功之后,我们思考得更多的是如何寻找下一个新项目。
2005年外滩支行更是面临着严峻的市场形势,支行领导班子 清醒的认识到外滩支行面临新一轮发展的挑战,必须抓住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在确保资产安全的基础 1 上发展优质客户群体,才能赢得支行的可持续发展。05年一季度,支行面对年初存贷款水平起点较低的严峻局面,支行领导班子带领干部员工群策群力,奋力拼搏,战斗在营销工作和资产质量攻坚战的第一线,通过努力奋战,使支行的经营形势走出低谷,二、三、四季度经营业绩稳步提高,三大业务呈现齐头并进的快速良性发展局面,胜利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
一是经营效益稳步提升。2005年支行实现本外币账面利润47253万元,实现经营利润70489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09.47%。人均创利597.37元。经营绩效创造了支行历史最高水平。
二是三大业务齐头并进。全年本外币存款日均余额达到102011万元,贷款日均余额达到2633616万元,实现本外币中间业务收入6144.37万元,完成计划的173.23%。公司资产业务在分行开展的“营销排头兵”活动中蝉联了第一名的殊荣。充分体现了支行在盈利模式转型方面付出的艰苦努力和收到的良好的阶段性成效。
三是质量管理成效显现。支行进一步完善各项业务管理制度,以严格的管理规范业务的创新和发展。对信贷管理工作实行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加强信贷管理标准化操作培训,加强后台对前台的监督、指引和检查力度。在资产质量上坚持预防与处置并重,在做好新增贷款的质量控制与预警的同时,落实潜在风险和亚健康的客户推出措施。通过清收与剥离的双管齐下,支行2005年末后三类贷款余额为7282万元,占比为0.26%,分别比年初下降37649万元和1.59个百分点。贷款收息率达到98.98%,比上提高了4.63个百分点。新增贷款质量也得到有效的控制。2005年支行在新设二个营业网点的基础上,也初步建立起对多个网点的有效管理体系,根据依法合规大 2 检查回头看的要求,对三个网点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检查。并健全了前后台分离的个人消费贷款的管理体系。
四是进一步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为了充分发挥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经营效益,支行先后出台了对各部室、对中层干部、对客户经理以及对拓展存、贷款、中间业务的各类考核办法,将竞争机制引入考核体系,并且在考核客户经理的工作业绩时强化了对增量指标和发展新客户的考核占比,使市场开拓成绩的好坏真正与客户经理个人绩效分配密切挂勾,更好地体现以市场为中心,加大对市场营销人员的激励力度。
内控管理的水平反映了商业银行的成熟程度,支行在明确市场先行的工作中心的同时,丝毫不放松内部管理。外滩支行成立以来从未发生过经济案件、重大责任事故和保卫责任事件。早在2001年就制订了详尽的《外滩支行违纪违规处罚实施细则》,对各类违纪违规行为一一进行了详细界定,并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明确了每一个岗位的工作职责。2001年率先成立了内控领导小组和内控工作小组,发挥集体力量提高检查工作水平,加强整改并加快各业务流程的制度化进程。支行内部形成了班组、部门和支行的三级检查网络,使检查的频度、力度和深度有了很大提高。近年来特别针对个人理财业务、个人类贷款业务、电子银行业务等新兴业务领域加强重点检查和制度建设。围绕深化内控监管安全一级行的活动,注重加强对员工的“警示教育”。通过案例教育,实施正面引导,以案明纪、引以为戒,增强员工遵章守纪、合规操作意识,增强道德约束力,促进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严格做到自重自警、廉洁自律,坚持依法合规经营,严格杜绝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的现象,形成长效管理机制。自2002年至2005年支行连续获得内控监管安全行一级行称号,并通过了总、分行严格的复查,成为了分行范围内唯一的一家总行内控综合评价的一级行。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严格抓管理、抓制度、抓考核,坚持合规经营,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才能有持续高效的发展,支行也正是始终坚持了这一指导思想,在经营效益方面才取得了连续多年的显著成绩。
外滩支行是一个年轻向上的文明集体,党员、团员占比为37%和31%。员工平均年龄31岁。党、工、团组织注重企业“凝聚力工程”建设和企业文化的提炼和塑造,坚持围绕全行的中心工作提供支撑和保障,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支行利用行务公开的工作平台,通过行务公开栏、电子信息平台、职工代表大会等多种形式和途径深入做好行务公开工作,全年行务公开涉及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和经营管理的重要事项、员工切身利益事项、党风廉政建设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事项等内容共计30余项,增强了支行各项工作的透明度,增强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深入基层,主动掌握一线实情,加强与一线员工的工作交流、思想交流和生活关心,通过召开员工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行长接待日、行长信箱、干部与员工谈心制度、在支行信息平台开辟党工团信息交流、咨询栏目等多种形式和载体,多渠道加强与员工的思想交流,主动倾听员工的呼声和建议,帮助员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开展职工家访慰问、生日送蛋糕贺卡、员工疗休养、体检、职工健身活动。组织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募捐活动,对有特殊困难的员工进行慰问补助。支行与浦东美馨敬老院建立了爱心教育基地,定期组织青年员工去敬老院开展献爱心活动,以爱心教育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以精神文明建设带动青年员工的思想建设,从而培养青年员工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支行还设立了员工岗位成才奖励基金,鼓励员工学习成才,在支行营造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的氛围,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了员工爱行如家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增强了外滩支行这个光荣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外滩支行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关键还是多年来在精神文明和队伍建设方面常抓不懈的结果。支行的领导班子坚强有力,作风务实,在支行两个文明的建设工作上思想统一,按照创建工作计划,分工协作,无论是经营管理工作中还是在党风廉政建设中都能够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在全行员工中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2005年是工商银行股份制改革和先进性教育不断深入推进的改革之年,外滩支行以出色的业绩,将为过去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我们并没有满足于现在取得的这些成绩。2006年在工商银行走上股份制银行道路之际,支行面临的是更大的挑战和更重的任务。我们已经下定决心,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加快实施“二个转变”和“五项调整”,并根据支行自身的特点,从客户资源开发、业务结构调整、营销管理机制三个方面,在深度、广度、和高度上实现三维立体的同步和谐发展。为工商银行改革发展,为外滩支行在新一轮发展的新起点上实现新的飞跃,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2006年2月8日
第三篇:申报全国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务实创新
锐意进取
开创同江广播电视事业新局面
――同江市广播电视事业局申报全国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同江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松花江和黑龙江汇合处,与俄罗斯远东地区隔江相望,边境线166公里,是国际口岸城市。总面积6300平方公里,人口10万。由于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同江市的开发建设较晚,是国家重点贫困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同江市广电局发扬了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精神,创造了边疆广播电视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尤其是近几年来,广播电视事业实现了跨跃式发展。先后获“省广播电视系统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佳市先进广播电视局”等称号,并连续15年获“同江市全面工作先进单位标兵”,跻身全省县级局前列。
一、宣传立局,突出“导向作用”,打造强势广电
同江市的舆论传媒没有报纸,广播电视是市委高政府传播政令的主要渠道,也是反映群众生产生活的唯一窗口。新闻宣传立足本台,抓好对上,多出精品,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1、围绕中心,本台报道创品牌。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采取开办专栏、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等形式,一个时期突出一个主题,开展了密集性、连续性和战役性宣传报道,开办了《大通道》、《时代先锋》等品牌栏目,提升了本台报道质量,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2、立足优势,对上供稿求特色。我们依托民族和资源优势,重点在特色新闻上下功夫,开创了对中央台报道的先河。近年来,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国新闻》等栏目中播发新闻50多条。在中央广播电台《民族大家庭》中发 1 稿30条,其中,《同江口岸经济贸易持续升温》和《赫哲族鱼皮文化》等新闻获得了好评。百余条新闻专题在省两台播发,大批新闻专题在佳市台播发,为宣传同江口岸优势打造了舆论平台。
3、提升品位,节目创优出精品。实施精品战略,坚持“三贴进”原则,在突出同江特色上下功夫,制作了大量精品节目。20多件作品在省级获奖,其中《新闻编排》连续6年获省一等奖。
4、资源共享,对外宣传重交流。近年来,实现了与俄罗斯比罗比詹电视台等的互动合作,双方多次派记者采访团互访,制作反映中俄友谊、风土人情的《同江人在俄罗斯》、《哈比之旅》等专题片。为发挥口岸优势,实现中俄媒体资源优势互补,从宣传的角度拉动两国区域经济互利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事业强局,突出“支撑作用”,打造实力广电
由于同江市东西狭长,南北窄,市区又座落在西端,距东部四个乡镇200多公里,长期以来,利用MMDS等多种传输方式,东四乡都收看不到《同江新闻》。去年以来,我局实施了城乡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也解决了佳木斯地域上“村村通”的最大难题。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 光缆通村率达到85%。
1、实施“村村通”工程,网络覆盖实现历史跨跃。几年前,由于采用MMDS微波传输,全市131个村屯只有40多个安装了有线电视,农网收入十几万元,处于亏损经营的状态。2006年以来,强力推进“村村通”工程和城乡光缆联网工程,架设光缆180多公里,目前实现联网112个村,光缆通村率达到85%。
在工程建设中,由于东西狭长,超长干线达200公里,光放间距超长达73公里(标准40-50公里范围),在1550nM光缆 2 干线传输在国内少见。工程难度大使一些公司纷纷退出。经多方咨询考查、论证,克服了资金少、造价高、难度大等困难,大胆应用最新技术手段,优化设备配置,解决了技术问题,实现了高质量传输。
2、实施光缆工程,城域网传输实现历史突破。通过努力,城域网架设光缆40公里,实现了全网光缆传输,HFC网改造100%,达到了光缆到楼头。为下步开展数字电视、宽带上网、互动点歌、电子商务等网络增值业务奠定了基础
3、实施无线覆盖工程,无线传输实现新拓展。为支持边疆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近年来,上级局为我们批配了6台无线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使用户免费收听收看到三套无线电视节目、四套中波和调频广播节目,提高了无线覆盖效果。
4、实施升级工程,采编设备实现整体提升。近年来,共投入180多万更新电视设备,采播设备达到了数字化,实现了与上级台接轨。
此外,我局不断强化“经营广播电视”理念,形成了网络、广告和相关产业 “三位一体”的经营发展模式,全年实现经营收入超过了三百万元。
三、管理活局,突出“职能作用”,打造活力广电
1、严格播出管理,安全优质播出。我局注重加强广播电视设施设备建设和日常管理,实行安全播出一把手负责制,采用日检、周查、季测试的管理方式加强设备维护,健全安全播出制度,完善应急预警机制,连续多年无任何责任和技术事故,实现了安全优质播出。
2、严肃执法程序,行业管理规范。加强对广播电视法规宣传力度,加强对广告播放和新媒体、新业务的管理,维护广播电视发展秩序,通过对个别非法安装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农民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等措施,杜绝了违纪收视和私拉滥接现象。多年来无一起行政诉讼案件发生。今年6月份,获省广电系统“法制 3 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和佳市“行政执法工作先进单位”奖励。
3、严格垂直管理,提升网络效益。通过对所辖乡镇、村屯有线电视的全网垂直管理,农村网络的效益提升了50%以上,使广播电视的服务功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为我市的“村村通”工作提供了保障。
四、队伍树局,突出“形象作用”,打造和谐广电
近年来,我局把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与事业发展紧密结合,实现了三个提升:一是班子的核心作用实现提升。领导班子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创新务实、廉洁从政。在城乡光纤联网工程和项目建设中,班子成员则每次坚守在施工一线,身体力行,节假日不休息,使职工深受鼓舞,全局上下形成了聚精会神建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工作氛围。二是干部的中坚作用实现提升。通过采取竞争上岗、轮岗培训等方式,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懂专业、懂管理、懂经营的干部队伍,保证了我局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三是队伍整体功能实现提升。我们以岗位技能培训为突破口,规范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多层次地培养专业人才。在班子成员的带动下,外线人员风餐露宿,风雨无阻,新闻记者拒吃拒请,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广播电视行业形象。今年,有7名同志被授予“省广播电视系统先进个人”。
在地方党委和上级主管局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全局上下务实进取,锐意创新,全面工作实现了新的提升,为繁荣和发展边疆广播电视事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特推荐同江市广播电视事业局为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先进集体。
二00七年八月二十四日
第四篇:教育科研先进集体评选材料
我校是一所在教育科研方面具有优良传统的学校,一把校长高xx认为: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抓住了教育科研的今天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明天。我校领导重视教育科研,将教育科研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教育科研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并组织相关人员定期讨论全校性的科研工作。
我校非常重视校级教科室的建设,重视对学校教育科研的管理,一把校长牵头保证了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经费。学校教科室是专门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的组织工作,扎实搞好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论证、立项、申报和实施研究、结题、成果推广等工作,适时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指导,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协助和辅导全校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并且按时完成上级科研管理部门下达的任务,科研档案完整、规范。
我校有较完备的科研制度,有开展教育科研的中长期规划和学年、学期工作计划,目标明确,内容具体,措施落实;有教科室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对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具体要求;有教育科研工作的学年、学期总结和考核、检查制度;有课题申报、评审、管理、成果奖励与推广等较为完备的规章制度。
我校科研组织机构健全,教学王xx主任兼职教科室主任,享受学校中层干部待遇;聘有高xx、xx等以行政人员和学科组长为代表的的一定数量的兼职教科员。
学校教科室以解决教育发展与改革中的实际问题、架设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桥梁为工作原则。在实践中,教科室力求将工作体现在“三个服务”上:1、为学校制订前瞻性的发展规划服务,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2、为推进素质教育服务,规范实施素质教育的操作点。3、为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服务,加固教育发展的“支撑点”。教科室能切实发挥“三个服务”的职能,为学校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积极参加区教科室组织的讲座;校教科室聘请天津市教科院主任刘金铭,北辰区教科室陈中华、王继群主任和刘怀平老师积极指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及时反映本校科研动态。
近几年来,我校教科室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开展教科研活动,同时抓好课题组自身的建设与管理,较好地发挥了学校教科研的整体实力和整体优势。教科室加强了对课题的过程管理,力求使课题研究对教育教学工作有良好的指导作用。教科室注意引导课题组将研究成果与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特色项目紧密结合起来,使教科研工作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通过努力,许多课题研究取得了良好成绩。我校带头参加市、区组织的教育科研活动,承担并完成天津市基础教育“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运用电子白板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研究》和《校园足球特色项目建构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任务。
新课程改革,我们就认为:教育科研也要与时俱进,当前教育科研的方向就是探索研究课题与课程改革的结合点与磨合区。新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一轮,立身其中,我们欣喜的发现:课题《运用电子白板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研究》的研究,交互电子白板在课堂中的实践应用,对于转变我们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对于推动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创设和营造新型的师生关系、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课题《运用电子白板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研究》研究实践证明:应用交互电子白板开展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明显,学习的参与性越来越主动;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动手能力越来越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效性越来越提高。任何先进的信息技术都不可能自动地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最终实现课堂教学信息化根本性突破的是教师。应用交互电子白板教学,能高效挖掘信息,充分整合课程资源,极大推动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手段的更新,极大提高教学的交互性优化课堂教学。同时也便于教师对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的积累、反思和分享,便于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整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为此,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教学竞赛等活动,先后组织了“每日开放课”、“每周二大讲堂”、“语数外三科教学模式研讨课”,学校还组织全体教师到青岛去考察学习,并组织教师进行学习研讨,最后形成宜兴埠第三小学“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大大提升了我校教师的水平和能力。
《校园足球特色项目建构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以基于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和足球技能技巧应用实践为载体的研究进程,在不断的实践、总结、反思、研究等过程中,验证了构建校园足球特色项目这项运动的教育教学形式的可行性。实验班的建立;校园足球的教学、训练;构建校园足球特色项目;校园足球的普及与推广;校园足球活动资源优化等项目,形成全员重视校园足球的良好局面,师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同时得到社会、家长的关注和支持。由天津足协主办,宜兴埠第三小学承办的此次活动得到了市、区领导及天津市二十多所校园足球重点校的的积极响应,大家共同研讨天津校园足球的发展之路,畅谈天津校园足球的美好未来,进一步推动了天津校园足球活动的提高与发展,加强了草根足球基础建设。通过经验结合和活动展示,使宜三小的校园足球工作推广到了全市,尤其是校园足球文化节主打的足球文化这一品牌,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肯定。学校的《百人足球操》在2012年9月27日参加全区运动会特色项目展示活动中,获得区级阳光体育大课间展示贡献奖。
同时,学校教科室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将课改的经验上升为理论。三年来,有多位教师的论文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在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中,完善了学校科教处的各项制度建设,常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教育科研培训形式多种多样,我校的教育科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教师们的科研意识和热情大大的提高,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风气已初步形成。
承担并完成天津市基础教育“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运用电子白板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研究》和《校园足球特色项目建构的实践研究》两项课题研究任务,使得我们学校初步形成全员重视科研的良好局面,并形成积极参与的氛围。
第五篇:教育科研先进集体自查报告
塘雅中心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自查报告
金东区塘雅中心学校
塘雅中心学校位于金东区塘雅镇,校园总占地面积37711.8平方米,建筑面积18894.8平方米。校园分设教学、生活两大区块,设计合理,布局科学,格调和谐。现有24个教学班,其中初中8个班,小学12个班,幼儿园4个班;在校学生847人,其中初中生227人,小学生440人,幼儿80人;共有在职教职员工66人。学校拥有300米环形跑道的田径运动场一个,建有教学楼、综合楼、多媒体阶梯教室、行政楼、食堂、学生公寓等,有篮球场2个,排球场2个。
学校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办学宗旨,倡导“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风,推崇“在快乐中成长,在和谐中发展”的教育理念。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新课程。坚持以教学改革促发展,向教育科研要质量,注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和兴趣特长的发挥,教育教学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成绩显著。
近年来,学校被评为全国流动人口子女及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浙江省构建“五个W”学习体系研究成员单位、金华市绿色学校、金华市文明单位、金华市课改实验学校、金华市科研先进集体、金华市综合实践活动基地、金华市实验教学示范性学校、金华市示范性初中、金东区校本教研示范学校、金东区安全教育工作合格单位; 2003——2009年连续六年被评为金东区教文体系统先进集体。
一、学校的亮点工作
——以留守儿童教育、后进生转化及班级文化建设为切入点的主题式、系列化开展的教科研工作
1、加强领导,明确目标,不断完善教育科研的管理机制。
开展教育科研,旨在促进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每个学生的和谐发展,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在开展教育科研过程中,我校领导十分重视,全校上下团结一心,不断建立和完善学校教科研制度,探索教育科研的新途径。学校先后出台了《塘雅中心学校周前会学习制度 》、《塘雅中心学校教师业务进修与外出学习制度》和《塘雅中心学校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并按制度严格执行。每学期做到期初有计划,期中有检查,期末有总结、考核、1
表彰。科研资料及时归档,方便以后检索查找。
2、改善条件,落实经费,为开展教育科研提供保障。
在教育科研中,学校舍得投入。除了每年给学校图书室、阅览室添置大量图书、报刊外,还为每位教师出资订阅教学资料和专业书刊。每个教师办公室、备课组都配备了办公电脑,并建立了设备先进的校园网,方便教师查阅资料。学校还提供经费,保证每个学科组、每位教师每一学年有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近两年来学校已先后组织行政人员和教师外出到江苏、上海、杭州、义乌、温州、宁波、绍兴等地听课学习。学校还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在职进修,进修合格给予第学期200元的奖励。
3、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自课程实验改革以来,学校教科室、教导处积极创新,不断拓展教育科研的内容和渠道,主要有:
(1)校级教研制度化,校际教研经常化。
学校专门制订了教育科研的制度和计划,要求全体教师,端正教育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探索教学规律,严格遵循教学原则,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先进教学经验,踊跃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究活动,坚持有计划的在职进修,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作出贡献。学校鼓励教师,勇于改革,根据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及时掌握教改信息,从实际出发,确定教改实验、教学研究课题,大胆实践创新,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每学期完成一篇。论文发表或获奖学校给予奖励。学校提倡教师相互听课,共同探讨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每学年每位教师开公开课不少于2节,年轻教师第学期要开一节汇报课,老教师要开一节示范课。教师相互听课每学期不少于15节,校级领导每学期不少于30节,中层管理人员每学期不少于20节,听课要作记录,听后要及时商讨、交流,形成书面的记录。
(2)实行备课组每周一次、教研组每月一次的教研活动制度。
要求:每个组根据组内教师的空课时间合理安排,可以分时段进行;每次活动要有专题、有记录、有实效。
方法:推行教法研究、问题会诊、案例分析、实践反思、观摩讨论等,并积极倡导即时交流、即时研讨和即时反思。
4、实施“科研兴校”战略,以科研课题促进教育科研。
加强教育科研,不仅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内驱力。
(1)重视科研理论学习。近年来,我们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辅导与自学相结合等方法,相继组织教师学习了《基础教育课题改革纲要》、《一线教师和教育科研》和《教育科研新发展》等师训教材。每学期根据情况安排2至3次专家讲座。仅2006年就邀请了浙江师范学院任建华教授、区教科所所长张弘来校作“课题研究辅导报告”,邀请了市妇联、市教科所领导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专题讲座。广大教师通过学习,掌握了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初步具备了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懂得了如何选题、方案设计、研究及资料的整理、分析和撰写结题报告等。
(2)搞好每年一次的教师论坛。
自2003年起,我校每年组织一次教师论坛。请优秀教师、教研组长和及外出培训教师开设讲座或进行主题经验交流。既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舞台,又发挥其带动作用。
(3)每学期组织一次论文和案例评比活动。要求人人参与,经过校级初评、认真修改,提高论文质量,再送市、区评选。对于优秀论文,学校教科室积极推荐向各级各类杂志投稿发表。两年来,共有200多篇论文获国家、省、市、区级奖。其中获国家级奖励的论文有8篇、获省级奖励的论文有14篇、获市级以上奖励或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有40篇。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搞好课题研究。学校提出要求:全校老师根据各自学科教学特点,每人必须参与研究课题,至少是课题组成员。目前,我校有国家级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1个(《“五个W”学习体系下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及课例开发研究》),省级课题1个(《以奖章激励为手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拓展性研究》原名《雏鹰争章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研究》),市级课题3个,区级课题4个。其中《以奖章激励为手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拓展性研究》和《成长记录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分别获市级二、三等奖。《“五个W”学习体系下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及课例开发研究》获区一等奖。
(五)扎扎实实创建,实实在在收获。
通过多年的科研实践,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2000年,我校进行《以奖章激励为手段完善养成教育的评价机制》的研究报告在2002浙江省少先队科研课题评审中荣获三等奖。
2、2003年,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将“中国少年雏鹰行动”引入课程改革,选择“雏鹰奖章”作为激励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载体,进行以奖章激励为手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拓展性研究,将评价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等措施,探索出一条提高少年儿童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2005年12月,该课题在金华市2005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审中荣获二等奖。
3、从2004年我校就开始与市妇联、市教科所联合开展“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调查。2006年开始进行《农村小学关注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探索》研究,从情感教育方面进行少年儿(特别是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该课题在金华市2008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审中荣获三等奖。2009年,我校的《丑小鸭也能变成小天鹅——农村薄弱学校后进生转化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在金华市2008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审中荣获三等奖。
4、2009年10月,我校以班级文化建设为切入点申报的学校班级文化建设课题《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被确定为省级立项课题,我校教师的科研干劲更足了„„
由于我校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领导重视,狠抓落实,学校先后我校先后获得金华市第二届教科研先进集体、金东区首届教科研先进集体等殊荣。金东区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在社会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二、学校的办学特色
——以行为习惯培养和文明礼仪教育为重点的团队活动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精神,不断深化文明礼仪教育,持续推动文明素质工程,我校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部署,开展行为规范养成和文明礼仪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
1994年,我校就遵照全国少工委的布署开展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研究——《全面开展雏鹰争章活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
2000年,随着全社会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日益重视,我校把研究目标转向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进行《以奖章激励为手段完善养成教育的评价机制》的研究。
2003年,我校开始试行九年一贯制教育,同时新课程改革也在我校实施。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将“中国少年雏鹰行动”引入课程改革,选择“雏鹰奖章”作为激励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载体,进行以奖章激励为手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拓展性研究,将评价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等措施,探索出一条提高少年儿童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2004年,随着社会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日益关注。我校就与市妇联、市教科所联合开展“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调查。2006年开始进行《农村小学关注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探索》研究,从情感教育方面进行少年儿(特别是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
2008年,我校以文明礼仪、礼节知识为重点内容,以身边的文明礼仪为突破口,将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和文明礼仪知识普及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各班开展了“说文明话,行文明举,做文明事”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学习《文明礼仪手册》,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并以主题教育的形式开展活动。各个班级围绕主题,积极创设载体,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全校学生认真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宣传礼仪,注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开展活动期间,我校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全校召开了“说文明话,行文明举,做文明事”文明礼仪主题校会。各班学生积极参加到活动中来,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实践着文明礼仪规范,引导同学自我教育,在学中做,从做中学。班出版了“文明礼仪”专题板报。宣传活动内容丰富,主题突出,使广大同学重视讲究文明礼仪,注重树立典型,发挥榜样作用。开展“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调查活动,鞭笞不文明行为。积极组织《非常有礼》节目的排练。通过参加表演的师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我校的节目以小组第一的成绩进入复赛。
三、学校单位及个人取得的各项荣誉(区级及以上)详见校刊《东池新苗》。
2010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