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塔学校教研活动制度

时间:2019-05-13 08:09: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凌云塔学校教研活动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凌云塔学校教研活动制度》。

第一篇:凌云塔学校教研活动制度

凌云塔学校教研活动制度

为更好提高我校教师业务素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是我校办学有自己的教学特色,扎实有效地搞好我校的教研活动,特制定本制度:

1.学校成立教研教改领导机构,重视教研组建设,各层次管理岗位职责明确,定期研究、检查、指导教研教改工作。

2.学校以学科为单位设置教研组,各年级中的不同学科设置备课组,教研组指导备课组。各教研组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工作计划,提出具体工作目标、安排具体活动内容与时间、采取保证措施,计划要切实可行。

3.活动严格按教研组工作计划执行,每两周进行一次,分学校集中、分组教研两种形式进行,活动内容、时间(每周三第一节数学组、第二节语文组,星期四第二节艺体、常识组),地点不轻易改动。

4.每学期根据教学改革要求,从教学实际出发,积极引导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引导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在教研组内交流;坚持“四课活动”每学期每人上一堂公开课,教研组推出一堂研究课,学校组织一次优质课,组织一次观摩课。任课教师每学期撰写一篇较有价值的教学论文、教学课例。

5.每次教研活动,教师要记好学习笔记,教研组长填好活动记录,详实记载活动情况,及时向教导处汇报,反馈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教导处对活动的到岗做好登记,(每次活动奖励10元,未到岗扣十元,请假须请示教导处)。

6.学期末教研组做好工作总结,教导处要对教研活动进行阶段性总结,由教导处定期检查与考核,评选出优秀教研组并给予奖励。

第二篇:2012年凌云塔学校计划生育工作计划

2012年凌云塔学校计划生育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教职工58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27人。为了切实加强学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加强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目标,进一步落实“三为主”工作方针,结合我校计生工作发展情况,以人为本、依托社区,真正体现教师的人口与计划生育主人翁地位,依法管理以“三为主”工作方针政策,全面推行以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和生殖健康为中心的优质服务,特制订我校2012年计划生育工作计划。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法规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密切地结合起来,在教职工队伍中,认真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广大教职工对计生工作的思想认识,在本职工作中,积极主动配合镇党委、政府、计生部门,做好计生工作,为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生活服务。

三、工作目标

1.计划生育符合率100%,晚婚、晚育率100%;

2.应领独生子女证率100%,应节育率100%;

3.参检率100%,四项节育措施落实率达100%;

4.考核成绩在97分以上。

四、工作措施

1.强化“国策”观念,增强责任意识

以学校党支部为核心,党、政、工、团组织密切配合,广泛深入地在教职工中,组织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文献以及党和国家有关计生工作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广大教职工对计生工作的思想认识,从而自觉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主动地宣传好、落实好学校教职工的计划生育工作。

2.坚持三为主的方针:宣传教育为主、避孕措施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把宣传教育放在计划生育工作的首位,普及常识,提高全体教职工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

3.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计划生育宣传工作

学校的党支部、工会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教育广大教职工,自学地遵守党和国家的计生政策和法律法规,自觉地执行国家的计生政策,自觉地落实计划生育措施,不但要教书育人,还要为人师表。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开展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有关计生政策法规,营造计生文化氛围。抓好计划生育阵地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计划生育教育活动。开展计划生育知识竞赛,寓教于乐。

3.注重常规管理,抓好平时的随访和督查,切实做好长效避孕节育措施工作,高质量、高标准地做好常规工作,提高计划生育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坚决杜绝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行为发生。

4.建立健全教职工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制度,做好相关资料档案的建立和规范工作,做到计生工作档案齐全。真正实现了计划生育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

5.认真落实计划生育的奖励政策,对符合计生奖励政策的教职工,认真落实计生奖励优惠政策。

6.认真完成好上级有关计生工作的任务,特别是有关计生工作的表格资料要按时、按质、按要求填报上交。

第三篇:学校教研活动制度

学校教研活动制度

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实现教师高水平,教学高质量,办学有特色,就必须加大教育科研力度,扎实有效地搞好教研活动,特制定学校教研活动制度:

1、学期初,教务处须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订学校的教研计划,学科教研组要制订组的教研工作计划和活动安排。要求具体详实,切实可行、严禁形式化、任务性、应付检查。

2、每月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会议,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两周定时活动一次。按照活动计划研究材料,讨论新课程标准,说课评课,试卷分析,教学经验交流等等。杜绝走过场、熬时间,要落实到实处。有详细活动记录。

3、建立各学科师徒队伍,组织新老挂钩,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帮助新老师熟悉业务,协助老教师接受新的教学理念。

4、每学期每学科搞一次研究课,学校组织一次优质课评选。力争每学期都能涌现出新的教学能手。

5、同年级同学科要坚持集体备课,在每位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共同分析研究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分析重点难点,切磋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6、教研组要详实记载每次教研活动的情况,及时向教导处报告工作,反馈教师的意见和要求,以便于改进工作。

7、学期末,教研组和教导处要写好教研工作总结,教师要完成两篇教学反思。

二、教师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中的不足,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更深刻的领会教材及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更科学地设计教学环节,更灵活地实施教学方法,更有效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特建立集体备课制度。

1、集体备课要定时、定主讲人。

2、集体备课由各教研组组长组织,任何教师不得缺席。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要主动参与活动。

3、集体备课内容要求:要做到“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备练习。“五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统一课型与方法、统一练习与作业。与此同时,发挥各个的特长与优势,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与特色,体现个人加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4、所有教师都要在集体备课前认真钻研教材,阅读其他参考资料,明确本章节与其他章节、其他学科的关系及所处的地位。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实际,为集体备课,深入切磋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

5、集体备课首先由主讲教师介绍讲课的内容,叙述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整体构思、理论框架、重点和难点、逻辑结构、内涵外延、教学方法、讲课艺术等,提出疑难问题,讲明注意事项。然后同参加备课的教师集体讨论研究,提出改进意见,补充完善,达成共识。

6、考试命题也是集体备课地一项重要内容,对考试的题型、题量、知识点、检测形式等需要教研组集体教师各抒己见,优中选优确定最佳考试命题。

7、考试结束后的试卷分析,仍需要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共同反思,根据考试中出现的问题,查找教学中地不足,共同想措施补救。

8、集体备课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有效果,每月底将备课记录和备课方案交教导处汇总存档。

第四篇:学校教研制度

学校教研制度

学校教研制度1

新课程的实施,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根据江镇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校本教研的核心和灵魂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内容。通过校本研究,旨在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二、组织机构

健全学校教研机构,成立校本教研领导组

三、“四级”管理

(一)一级管理--学校校本教研管理

1、我校建立“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务处、教科室--学科教研组和年级学科备课组”构成的教学研究组织。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直接由校级领导部署、管理,由教务处、教科室负责校本教研具体策划并组织实施,并负责与校本教研职能部门的联系。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以及其他中层以上干部要深入到教研组、备课组,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情况,定期参加教研组、备课组的教学研究活动,对工作进行具体指导。

2、强化校本教研流程的指导管理工作。教务处、教科室负责制定促进本校教师素质提高、加强日常教学管理的各项制度或细则,如《江镇第三中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审方案及实施细》、《江镇第三中学教研组长工作职责》、《江镇第三中学备课组长工作职责》、《江镇第三中学教学教研成果考核奖励方案》、《江镇第三中学备课组集体备课的有关规定》、《江镇第三中学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江镇第三中学课题研究管理制度》、《江镇第三中学青年教师拜师制度》等等。教务处、教科室要认真负责地及时布置并检查各项工作的进展及效果。

3、校本教研领导组要带头学习教育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要坚持深入课堂(行政听课制度),坚持参加学科组的教研活动,成为教师的真诚的同伴,注重营造校本教研的氛围,积极搭建研讨、交流平台,定期举办理论学习、经验交流、协作研究等活动,并发挥好专业引领的作用。

4、切实组织好教师的培训工作。根据我校学科特点、师资素质的实际情况,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帮助教师搞好理论学习和业务进修,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活动,努力做好校本培训工作。支持优秀教师参加高层次进修,做好骨干教师的选送和培训工作,组织全体教师分期分批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积极组织“观摩课”、“研讨课”等交流活动等。

5、学校按计划确保校本教研经费到位,供购买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请专家讲课及其它校本教研活动,保证校本教研的顺利进行。

(二)二级管理--教研组校本教研管理

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组织之一、教研组长应负责组织领导本学科有关教学研究的各项工作。

1、每学期开学,要在本组教师的共同讨论下,制定本组学期详细的教研计划,计划目标要明确并符合实际。每学期结束,要按时写出本组的工作小结。计划与小结要按时上交到教研处。

2、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讨论并确定分年级教学要求。组织领导全组教师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年级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科研计划和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并严格执行。大力抓好本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敦促备课组长组织本年级本学科教师,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探索教法和学法,认真备课,写好规范化教案或教学设计。

3、本组内的“同课异构”公开课教学。每学期要组织本组教师至少开展一次校内公开课教学,并进行评议,积极开展互相听课、评课、专题研究活动,把教学案例分析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每学期都要组织组内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观摩课,促进教师尽快灵活应用本学科的教学方法。要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学科教研活动和竞赛活动,开阔视野,博采众长,争创佳绩。

4、做好青年教师的指导工作。教研组要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每位年青教师都要拜一位骨干教师为导师,实行导师制,师徒彼此间相互听课,彼此交流。青年教师可以随时听导师的课,每听一节课要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导师应每1~2周听一次青年教师的课,并对青年教师的课进行点评,青年教师应把导师的建议或指导性意见作为课后反思整理成文字材料,每学期结束,青年教师要写一篇20xx~3000字左右的心得体会或教学反思。

5、做好备课笔记检查工作。各教研组和备课组要密切配合学校做好教师的备课笔记检查工作。检查时间为每学期期中和每学期期末,共2次。35周岁以下的教师必须是详案(或教学设计)。

(三)三级管理--备课组校本教研管理

备课组长在教研组长领导下,负责本年级本学科备课和教学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本年级本学科的教学质量。备课组要根据学校的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进行集体备课。至少每周集体备课一次。每次备课由备课组长择优确定主讲教师,然后由主讲教师在教研活动时主讲下一周的教学案,由参加备课会的成员进行集体讨论研究,提出改进意见。最后备课组集体讨论。备课组的所有老师在备课组长的领导下务必要做到以下几个统一:统一教学案、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周周清、周周练。备课组的所有成员一定要有团队精神,杜绝单兵作战。

(四)四级管理--教师校本教研管理

教师是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承受者和受益者,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质量影响到全校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必须主动、认真地进行教研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1、认真参加教研组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态度端正。认真完成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交给自己的任务。

2、开学初制定本学期个人教研的研究重点。认真完成备课组交给自己的备课任务,在教研组、备课组讨论时要认真准备,积极发言。学期中和学期末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备课笔记进行检查

3、认真参加上课、听课、和评课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组内公开课或研讨课。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

4、每位教师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或教育理论专著的一部分,要有不少于20xx字的读书笔记

5、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要撰写一篇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学论文。

6、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学校教研制度2

一、指导思想

加强和完善学校校本教研工作,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

二、组织机构

校本教研领导小组

组长:

职责:学校教研工作总体思想、目标的引领及教研工作的督导

副组长:

职责:校本教研方案的制定及整体工作的安排部署。

成员:各教研组组长

职责:校本教研方案的具体实施及教研过程的记录、总结。

三、具体规定

1、学期初,教学校长要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教研计划。

2、各学科教研组根据学校教研计划制定出教研组教研计划,计划目标要明确,符合实际。并上交教导处备案。

3、强化校本教研流程的指导管理工作。教导处负责制定促进本校教师素质提高、加强日常教学管理的各项制度或细则。

4、学科教研组每周活动一次,时间由教研组自己确定后上报教导处。

5、教学校长、教导主任以及其他中层以上干部要深入到教研组、备课组,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情况,定期参加教研组、备课组的教学研究活动,对工作进行具体指导。

6、积极开展校级学科竞赛和教研组内的公开课教学。教研组每学期要组织学科竞赛。学校每学期要组织教师至少开展一次校内公开课教学,并进行评议,积极开展互相听课、评课、专题研究活动,把教学案例分析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7、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学科教研活动和竞赛活动,开阔视野,博采众长,争创佳绩。

8、教研组组长负责组织教学研讨活动。教研组教师均参加本学科的一切教研活动,做到保时、保质完成各学科教研任务,不流于形式。

9、各学科教研组长填写好每一次的教研活动记录,学期末交教导处存档。

10、教师要认真参加教研组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态度端正。认真完成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交给自己的任务。教师参与教研情况及教研成果纳入教师考核工作中,按教师考核细则进行量化打分。

11、每位教师应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每人至少上一节学科组教学研讨课,每学期设计三个课件上传至学校公共邮箱。

12、做好青年教师的指导工作。教研组要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每位年青教师都要拜一位骨干教师为导师,实行“师徒制”。师徒彼此间相互听课,彼此交流。

学校教研制度3

1、实行课堂开放制度,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校内人员或上级领导及来宾进入课堂听课。

2、各教研组或备课组每学期都要认真制定听课计划,听课不能集中于少数人、集中于某段时间,要使每个人都经常听课、被听课。一般每周都要有听课活动。

3、各学科每学期都应安排2~3次校级公开课,邀请校内教师听课,要安排好时间、地点、内容和执教教师。学校鼓励非教学人员进课堂听课,以了解我校的教学情况,宣传我校的教学实力。

4、实行“推门听课”制度。推门听课是对教学进行针对性调研、指导的重要途径。

5、实行学校领导听课制度。校长、教务处的领导要深入课堂,了解课堂教学及教学改革情况,指导课堂教学和教学改革健康发展。校长每周听课不得少于4节,教导处领导每周听课不得少于6节。

6、实行教师互相听课制度。每位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1节,要诚心邀请他人听课评课;每学期每人至少举行1次公开课。

7、听课人员要尊重授课教师的劳动,全面听、认真记。不得迟到、早退,要遵守课堂纪律,不得作任何影响教师上课和学生学习的事情。

8、学校举行的公开课或观摩课,应由专人负责召集听课教师评课,并认真做好评课纪录,写出评课总结,存入业务档案。

9、听课教师要认真评课,实事求是,在肯定成绩和优点的同时,指出失误、不足及需商榷的问题,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被听课教师要认真做好记录,虚心听取各种意见,不断改进教学。

10、教导处对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及任课教师的听评课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

学校教研制度4

为加强教学研讨,深化教育改革,创建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研,形成一支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学术型教师队伍和有一定教育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队伍,促进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校本教研总体要求

1、加强学习,及时反思,定期总结,更新观念,提高理论水平。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着重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加强成果推广。

3、坚持全员参与,全程培训原则,互动合作,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4、坚持业务素质与师德修养共同提高的原则,加强教师群体政治思想及道德修养建设,努力提高师德水平。

5、根据教师不同具体需要确立不同的发展规划,建设一支学习型、教学型、研究型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二、教师学习制度

1、每学期阅读一本教学专著。

2、每学期完成15次以上的听课任务。

3、自觉学习专业知识,注重知识更新,提高专业水平。

三、教学反思制度

1、每节课课后必须在备课本的后面写教学后记,及时反思教学效果和教学得失。

2、每一次听课或学习后,及时写心得体会,并主动与他人交流。

3、每一次考试后,要认真进行试卷分析和教学反馈。

4、每月写一篇教学事例,记录本月教学最成功或最失败的一节课,并进行总结或反思。

5、每学期写一篇教学心得或论文,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和教训。

四、集体备课制度

1、分年级分学科成立备课组,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2、每周每组安排一名教师主备,负责起草一周的备课教案。

3、在教研组例会上,分备课组对教案进行研讨、修正。

4、年级组教师原则上按集体备课的'教案上课,但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案,应根据教师水平及学生的学情作适当调整。

5、第二周集体备课时,能对上周上课的情况进行反思,并及时修改教案。

五、课题研究制度

1、每一位教师要求参与相关课题研究。

2、每一个课题必须逐级申报立项。申报立项时必须按要求填写申报书。

3、一个课题应该立足教学实际,注重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反对做大而空的课题研究。

4、课题研究必须按计划开展工作,定期反思,定期汇报,定期总结,确保按期完成。

5、课题研究要注意资料的收集整理,按要求做好验收准备工作。

6、课题研究要及时做好成果推广工作。

六、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办法

1、检查各教研组教研例会会议记录。

2、检查教师备课笔记、听课笔记。

3、收集评比教师教研心得、论文。

4、举行教师优质课、说课比赛等活动。

5、检查督导教师教学常规工作。

6、定期检查评价各课题组课题研究情况。

学校教研制度5

一、指导思想:

本着增强教师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科研水平,从而提升我校的办学质量和品位,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从针对性、实效性、长效性、可持续性角度出发制订相应的校本研训工作考核细则,具体细则如下:

二、研训常规工作(55分)

1、每学期按要求制订校本研训、教研组、培训工作计划、学期总结得共5分,缺任何一项扣2、5分,未按时上交扣1分。(文字和具体活动表格两种形式)

2、教研组活动记录详细齐全规范,教研活动出勤足尤其是学校组织教研、培训活动共得10分,凡无故不参加教研活动一人次扣1分。

3、每月一次教学案例撰写发言稿和交流研讨开展活动登记,并将活动细致记录以及积极参加学校组织案例撰写比赛,活动足共得5分,缺一次扣1分。

4、积极开展以老带新促进青年教师发展,师带徒活动有计划,有开展活动记录,有明显促进效果的得3分。

5、积极参加学校骨干教师的评选,教研组推荐、历次课堂教学比赛成绩以及个人申请相结合,学校骨干教师进行示范教学或积极开展活动的得4分。

6、教研组应组织教师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交流,每学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听课节数不少于10节(本学科参加学校组织活动必须参加),共得5分。

7、组内教师积极参加学校或者上级部门安排的各级、各类教学研究、教学观摩、培训活动并做好记录共得5分。如有五次违反现象不得分。

8、教师认真及时完成创新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法、创新教学评价发展报告的规范填写,规定时间按时完成共得5分。未按时完成不得分。

9、每学期按规定要求完成读书笔记5000字以上得8分,否则不得分。

10、认真完成学校教研工作安排的临时性工作加5分。

三、教学科研(23分)

1、教研组活动安排学习教学科研相关理论,并组织有主题的交流研讨,每学期至少二次,得4分,多一次加1分。

2、组内教师在符合参赛条件的情况下都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共得5分,如有一人不参加扣2分,扣完为止。

3、每学期组内教师均能自己独立撰写论文或经验总结一篇,共得5分,缺一篇扣2分,抄一篇也扣2分,扣完为止。

4、教师积极立足于学校学生实际,针对难点、焦点、突出问题设立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深入扎实做好研究活动记录,材料齐全有研究成果得5分,没有不得分。

5、教研组每学期面向全校教师推荐两次公开课并符号人员比例,(优质课、示范课、公开课占65%以上)得4分,否则不得分。

四、教学研究活动(22分)

1、能积极认真开展说课活动,说课稿规范全面,加2分。

2、课堂教学不断创新,积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学生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探究式、合作式、自主式等教学形式根据教学实际最多加5分。

3、每一节课有课堂检测并及时批改不拖课,加5分。

4、教研组及时进行评课,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和教训,今后改进意见、建议、措施。加5分,不全不得分。

5、讲课教师、评课教师都要认真进行反思。填写认真充实,加5分,不全不得分。

五、教师完成并获得国家级加10分、省级8分、市级6分、区级4分、校级2分。

教师承担完成示范课、比赛课,承担课题研究,完成教育教学论文均加相应分值。(必须上交复印件和证书复印件,教研室存档)

以上得分与教师考核、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直接挂钩。

元状第二小学

学校教研制度6

新课程的实施,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根据教研室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

一、教研基本理念

教研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教研总体要求

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改革和双语教学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因此,解决教学教研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和双语教学。切实加强对新课程改革和双语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校长负总责,教导处、教研组负责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三、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课改论坛等为基本形式的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集体教研、青年教师赛教课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的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2、同伴互助。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以教师或教学生成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四、教研具体制度

(一)校级领导管理。

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身体力行者。校长负责抓教研,制定教研制度,指导学校教导处与科研室制定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研,督促和评价学校教研。

2、校级领导带头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向教师介绍教学研究方法,指导各部门开展教研,成为教师的真诚同伴和专业引领的力量之一。

3、校级领导各负责一个研究课题或子课题,亲自参与教研活动,及时了解研究动态,发现问题修订研究计划。

4、校级领导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研组、教导处等机构的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教研机制。

5、学校按计划确保教研经费到位,供购买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请专家讲课及其它教研活动,保证教研的顺利进行。

(二)教研职能部门管理。

1、学校教导处具体负责教研工作,确定学校核心课题,以核心课题统领学校新课程改革和双语教学。

2、学校教研室负责教研具体策划,组织课题组组长,定期学习理论,举办科研讲座,交流研讨,举行信息交流会或读书汇报会。

3、学校教导处负责教研职能部门的常规管理工作,组织教研组组长开展理论学习及实践指导。

4、部门负责人的主要任务为:

①自觉参与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②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搞好每月的“论坛”。

③组织好师徒结对,切实开展帮扶工作。

④根据教研组或课题组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⑤每年至少向校教研室上传2篇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经验文章。

⑥每学期听课20节以上。

⑦ 做好宣传工作,及时向各级各类媒体宣传报道教研情况。

(三)教研组管理细则。

1、教研组是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教材、教法研究,探索教学规律,进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的业务组织单位。

2、教研组的设置由教研室和教导处一年一定,原则上设组长1人,成员是所有该科的任课教师。

3、教研组组长由教导处聘请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各教研组要配合教研组和教导处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4、教研组组长的主要任务为:

①按照学校要求,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开学初制定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强的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

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建设,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及课外文化、科技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③组织教师进行教研的常规系列活动:理论学习、观看录像、钻研教材、集体备课、评价研讨。正确把握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的基本内涵,以理论学习与实践观摩相结合,使全体成员领会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及内在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使学生的素质提高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④全组每月组织1-2次教师开展相关主题的研讨会,围绕学校教研目标的落实,制定本学科教改实施计划,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学习和推广本校和外地经验,结合日常教学开展连续性研讨,以此改进教学。

⑤组织组内每位教研员每个月至少向教研室上传1篇教学研究信息或经验文章。是传电教中心科研网。

⑥带领本组教师申报教育研究课题,每学年每个备课组都要有课题研究,有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四)课题组管理

1、课题组是教师根据教育科研需要自行组织的业务组织单位。课题立项后,学校承认课题组成立,一般设课题组长1人,成员5人以上。

2、课题组成立后,隶属学校教研室,按照课题计划组织开展科研工作,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3、课题组组长的主要任务为:

①组织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工作方向。

②组织集体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任务。

③切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包括理论研讨、课堂实践、测试统计、分析总结等,做到每次活动有计划、有总结,及时向校教科室推荐组内教师的科研论文、经验总结。

④每学期至少组织成员召开2-3次相关主题的研讨会。

⑤定期向学校教研室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有阶段性总结并认真做好课题结题的各项准备工作。

⑥科学、规范地建立课题研究管理档案

学校教研制度7

1、在教研室统一领导下,各学科教师由相关教研员组织本学科教师按计划进行教研活动。

2、每学期初,教研员根据教导室统一部署和本学科实际情况,订好本学期教研活动计划。

3、教师应准时参加教研活动,不无故缺席,因故不能参加活动,应向教研员事先请假。在活动时,教师应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努力形成争论、探究、团结的教研气氛。

4、教研活动应遵循“确定专题,学习理论,独立实践,集体评讲,总结提高”的原则,教研员要按教研计划分步实施,注意环环紧扣教研活动的原则,不断提高教研活动质量。

5、教研活动的重点应放在帮助教师掌握教材、驾驭教材上,同时,教研员要有计划、有意识地把德育、科学的学习方法等因素渗透在每次教研活动中。

6、要有目的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做到有计划、有专题、有实验、有总结、有记录。把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以研促教,以教带研,对研究的课题要持之以恒,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7、专题实验的研究要目标明确,计划性强,专人负责,定期研究,及时总结,及时推广。

8、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观摩课或一次研究课,共同探讨课堂教学艺术。

9、教研员要有计划地在本镇内开展相互听课、相互评课的活动,通过听课和以教育理论为依据的严格评课,促使教师不断改革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0、教师积极参与各级组织的教研活动,吸收外地教学改革经验,到外地听课学习后必须上一节观摩课,或搞一次专题演讲。

11、学期结束时,教师要把本学期在活动中产生的各种资料交教研室,教研员还应提倡和支持教师及时总结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经验。

12、对教研先进个人,学校在评先、晋级等各方面予以优先,对拒不参加教研活动,拒绝承担教研任务的教师,轻者批评教育,限期改正,重者上报教育局处理。

学校教研制度8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的力度,增强管理的覆盖面、及时性、实效性,切实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实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蹲点教研组制度。领导蹲点教研组是为了推进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开展学校常态教学研究,有效指导教研组工作。 每位学校领导包一个教研组作为蹲点单位,从课堂教学、校本教研、教学常规落实等方面着眼,以学校每位教师为主体,以教研组为依托,以“参与者、合作者、研究者”的角色,开展学校教学和教研改进的实践研究。

二、主要职责

1、参加蹲点教研组的各项活动。负责蹲点教研组的常规教学检查。

2、指导蹲点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蹲点领导每学期听本组成员的推门课至少1次,全程参与本组成员的公开课、研讨课、展示课、实验课等教学比赛。

3、实时监控蹲点教研组的学科教学质量,实行教学质量奖惩制。蹲点教研组获全镇教学质量优秀奖每增加1人/次,考核加1分; 蹲点教研组获全镇教学质量优秀奖每减少1人/次,考核扣1分。

学校教研制度9

为了深入贯彻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校本教研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日照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适合我校实际的以校本教研机制,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特制定日照市实验学校校本教研制度。

一、校本教研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1、校本教研工作,是指基于学校发展、教师提高、学生成长而开展的常规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活动。校本教研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校本教研工作的基本目标:建立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通过群众性、经常性和持久性的研究活动,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推动学校教学改革,实现学校自我发展和内涵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实现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3、校本教研工作的主要任务:引导老师学习国家教育方针和有关法律与政策,进行专业研修,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研究课程标准与教材,开展集体备课,制定教学工作阶段性任务目标和实施计划、措施;展开课题研究,对教学问题、评价问题等进行反思与研讨,并提出对策与建议;总结交流教学经验,开展课题研究。

二、校本教研的实施要求

1、建全组织。学校成立了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和相关校本教研实施小组,形成以校长、教科研处、教务处、教研组共同参与的教研网络。教研组、备课组是校本教研的基本教研的基本单位,学校建立健全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并充分发挥其在校本教研中的作用。

2、落实责任。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要担负起组织者、教育者和服务者的责任;业务校长是校本教研的主要组织实施者,要担负起协调管理与过程指导的任务;中层业务干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是专题教研和学科教研的主要组织者,要对学科的校本研究具体负责;教师是实施校本教研的主体,要成为校本教研活动的主动参与者。

3、完善制度。学校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管理制度,制定教师备课、反思教学、教师互助、相关检查等管理制度,并把校本教研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进行管理考核。

三、校本教研的活动方式

1、教学反思活动。要求教师按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的教学过程,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研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教师要实现教后反思常态化,每学期至少写出一定深度的教后反思1篇。

2、校本培训活动。校本培训要坚持培训内容的全面性,使教师职业道德、文化素养、专业技能、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等方面全面发展;坚持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处理好教师教学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搞好分层培训;坚持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做到理念培训与教学实践培训相结合、内部交流与外出学习相结合。支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省市等教育职能部门组织的培训会、研讨会、观摩会。

3、传帮带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学校骨干教师要与本学科教师形成广泛对话、合作与互助关系,每学期上教学示范课不少于1节,并不定期地进行专题讲座。

4、集体备课活动。坚持进行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发挥备课组每位教师的作用,避免用一个人的思想替代众人的思想。集体备课要重教材理解、教学目标确定、学点排查、教学策略实施、教学手段选用、练习与评价题目的选编等,倡导老师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个性的备课与教学。

5、听评课活动。学校要积极开展。积极开展课例研究为重点的听评课活动,要将听课活动与专题研究、教师培训结合起来,实现教、评、研、训的统一。要坚持全员性和经常性,每位教师参加听评课活动每学期青年教师不少于20次,教研主任不少于20次,其他老师不少于15次。

6、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搭建各种交流平台,开展理论讲座、经验交流、问题研讨等学术交流活动,学校全员参与的学校交流活动每学期不少于一次。要积极争取专家的学术引领,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专家报告会;要通过组建学科、年级或校际教研协作体系,加强教师间、学科间、校际间的合作研究与交流,实现区域性教学经验、成果、资源的共享。

7、“小课题”研究活动。各学校要本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等领域的“小课题”研究,走“问题——设计——行动——反思”的行动研究之路,学校各处室、教研组要结合实际每学年确定至少一个小课题开展研究。

8、校际间的联合教研活动。要定期开展以教学观摩、经验交流、教材统研为重点的校际间教研活动,每学期不少于一次。

四、校本教研的保障措施

1、学校要切实加强对校本教研的组织和领导,为校本教研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与经费保障;要把校本教研制度建立和校本教研活动情况纳入学校的考核范围。

2、教科研室、教务处要调整工作思路,降低工作重心,承担起校本教研工作的管理、研究、指导和服务的任务;要经常性地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交流研讨和调研指导,发挥好引领的作用。

3、学校通过各种活动,打造一支高素质、有活力的教研队伍;要充分发挥各学科教研主任在教学中的带头作用,保证他们能尽量把精力投入到教研工作中去,注重教研主任的进修和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学校教研制度10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精神,探索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模式,发挥校本培训的功能和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培养造就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结合校本培训管理办法及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机构,落实措施

学校要形成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抓,教导主任、学年组长协助抓的管理系统,成立校本培训工作小组,为校本培训的顺利开展起到重要的组织保证作用。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及发展战略,制定校本培训整体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校本培训的目标、原则、机构、内容、形式、课程、专题、措施,确保培训优质高效。

二、研修目标

1、不断更新全体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进一步发展教师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提高教师对新课改的研究、探索能力,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水平。

5、建立本校的校本培训机制,使校本培训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三、校本教研基本理念

校本教研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四、校本教研总体要求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因此,校本教研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实现“三个转移”,推进新课程实验。切实加强对新课程实验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校长总负责,分管副校长直接抓,教科室、教导处负责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五、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师徒结对、经验交流、协作解决、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周、校际交流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的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2、同伴互助。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以教师或教学生成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3、专业引领。一方面聘请校外教育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或专家来本校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将教研专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我校教师素质提高。

六、校本教研具体制度

(一)校级领导管理。

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校长负责抓校本教研,制定校本教研制度,指导学校教务处与教科室室制定校本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学校校本教研。

2、管理教学的副校长及校级领导带头人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成为教师的真诚同伴和专业引领的力量之一。

3、管理教学的副校长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科室、教导处等机构的校本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4、学校按计划确保校本教研经费到位,供购买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及其它校本教研活动,保证校本教研的顺利进行。

(二)教研职能部门管理。

1、学校教科室、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教研工作,以核心课题统领学校课程改革。

2、学校教科室负责校本教研具体策划,定期学习理论。

3、学校教科室负责校本教研职能部门的常规管理工作,组织教研组组长开展理论学习及实践指导。

4、部门负责人的主要任务为:①自觉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科研素质。②根据教研组或课题组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帮助。③每学期听课10节以上。④做好宣传工作,及时向各级汇报校本教研情况。

(三)教研组管理。

1、教研组是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教材、教法研究,探索教学规律,进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的业务组织单位。

2、教研组长的设置由教导处一年一定,设组长2人。教研组长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各教研组长要配合教导处、教研组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3、教研组活动必须做到“定时、定内容、定主题”,做到“有计划、研讨、记录、效果”①按照学校要求,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开学初制定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强的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建设,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及课外文化、科技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常规系列活动:理论学习、观看录像、钻研教材、集体备课、评价研讨。正确把握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的基本内涵,以理论学习与实践观摩相结合,使全体成员领会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及内在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使学生的素质提高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④每学期至少组织全组教师开展1次校本教研外出学习观摩活动,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学习和推广本校和外地经验,结合日常教学开展连续性研讨,以此改进教学。⑤组织组内每位教师每个学期至少向校上交1篇教学心得体会。⑥带领本组教师按照《学校教研组考核方案》的要求积极创建优秀教研组。

(四)课题组管理。

1、课题组是教师根据教育科研需要自行组织的业务组织单位。课题立项后,学校承认课题组成立,一般设课题组长1人,成员3人以上。

2.课题组成立后,隶属学校教科室,按照课题计划组织开展科研工作,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3、课题组组长的主要任务为:①组织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工作方向。②组织集体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任务。③切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包括理论研讨、课堂实践、测试统计、分析总结等,做到每次活动有计划、有总结。及时向校教科室推荐组内教师的科研论文、经验总结。④定期向学校教科室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有阶段性总结并认真做好课题结题的各项准备工作。⑤科学、??规范地建立课题研究管理档案。

(五)教师队伍管理。

1、认真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教研培训学习、讲座等活动,形成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外出学习的教师应做好学习笔记,回校后在相应范围内及时传达。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相关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助,共同进步。

七、校本教研活动要求

(一)校本教研活动设计要求

1、营造严谨、求实、民主、宽松的校本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2、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3、力争得到专业人员的有力支持与指导,专业人员可以是院校的研究人员、教育研究部门的专业人员、有丰富研究经验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

4、加强学科沟通整合,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定期组织不同教研组或课题组分别交流。

(二)校本教研活动过程要求

1、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制订好详细的活动计划、做好周密的安排、按计划组织活动,做到准备充分、效率高。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做好校本教研活动过程记录并作好活动总结。

3、由教研组或课题组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由负责人及时向教务处或教科室汇报或汇总活动情况,教务处或教科室组织的由负责人及时向校长室汇报或汇报总活动情况。

4、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整理好过程记录与活动总结,建立并保管好各级管理主体的校本教研档案。

5、校本教研活动的参与者要积极参加相应的校本教研活动,努力配合管理主体顺利进行教学研究,以主人翁的态度搞好校本教研,提高自身素质。

学校教研制度11

1、凡在校本教研活动中,主动积极,资料积累充足,教学效果提高明显的科任教师,予以表扬,并记入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2、承担课题的骨干人员,就本组课题研究方面,每学期有一定质量的总结或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每学期奖励40元。每学年按时结题,并有较高质量的教研论文,市级课题结题奖励200元,县级结题奖励100元,课题组负责人市级奖励200元,县级奖励100元。同时结合其教学成绩可推荐这镇级骨干教师,和县级教学能手或县级骨干教师的优秀人选。

3、教研组在校本教研工作中成绩突出,成果明显,按照教研组考核实施办法,可评为优秀教研组,教研组长评为优秀教研组长,按考核实施办法予以奖励,并记入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4、凡今后在评优树模等方面,课题研究没有成果或没有论文将降低一个档次入选。

5、在日常教研活动中参与不积极,笔记资料等不齐全,达不到教研常规要求的,不评选,不评先进,并记入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本制度自20xx年2月起执行,执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及时向教导处和校长反映。

学校教研制度12

学科教研组长在教导处领导下,负责本组的学科教学和教研工作。

1、开学一周内,制定出本组学科教学研究计划。学期或学年结束写出学科教学研究总结。

2、根据教导主任安排,组织骨干教师对来我校应聘教师进行听课和评价;会同学校有关部门参与对试用教师进行考核评估。

3、组织本学科教学教研活动、竞赛活动及艺术活动。

4、经常深入课堂听课(每周不少于2课时),经常组织教师参加教学研究活动(每周一次)。

5、负责本学科教学成果的征集和评优。

6、对学科教学存在突出问题的教师,向教务处提出调整或解聘建议;对优秀的教师和典型的教学经验报请教务处表彰、推广。

学校教研制度13

1、教导处每月组织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会议。

2、教研组长必须按时到会,有病有事需履行请假手续。

3、教研组长会议的内容为传达精神,布置工作,汇报情况,处理问题。

4、教研组长会议时间一般定在每月初的周二下午举行。

5、如有重要事情时,可随时组织召开教研组长会议。

6、教研组长要认真做好会议记录,并及时向组内成员进行传达与安排。

学校教研制度14

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使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增强“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意识,使教研工作规范化,特制定如下制度:

1、联校成立教研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教务主任任副组长,教研组长为小组成员,实行责任到人。

2、各学区按年级、学科成立教研组,由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教师任组长,每两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

3、教研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每周听、评课不少于2节,组织教师培训、讲座,提升教师业务素质、综合能力。

4、承担课题的实验教师每月进行一次交流研讨活动,所形成的教科研成果如公开课、优质课、科研论文分别给予不同奖励,记入个人业务档案。

5、抓好校本培训,教师要养成及时反思的习惯,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或教育随笔等。

6、加大对毕业班教研工作的重视程度,定期指导调研,召开研讨会。

7、加大对教研经费的投入,积极为外出学习、培训提供条件,添置购买教学图书、音像光盘、仪器等教学资料及设备。

学校教研制度15

1、乡镇教研室是镇教委设置的承担乡镇小学教学研究和管理的职能科室,教研室全体人员要模范遵守镇教委和本科室制定的工作制度。

2、全体教研员要根据本科室的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团结协作,坚守工作岗位,主动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3、教研室实行民主集中制领导。教研室主任要率先垂范,带头遵守和坚持组织原则。其它人员要服从领导,服从分配,遵守请示汇报制度。

4、全体教研室人员要严格遵守劳动纪律,遵守作息时间,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有事必须事先请假。

5、教研室实行蹲点研教制度,全体教研员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深入课堂,做好听课、评课、指导课,上好示范课,充分发挥教研员的指导职能。

6、教研室要定期组织开展全镇教研活动,注重过程管理,合理公正的评价单位、班级和教师。

第五篇:学校教研制度范文

教研组长会议制度

1、教导处每月组织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会议。

2、教研组长必须按时到会,有病有事需履行请假手续。

3、教研组长会议的内容为传达精神,布置工作,汇报情况,处理问题。

4、教研组长会议时间一般定在每月初的周二下午举行。

5、如有重要事情时,可随时组织召开教研组长会议。

6、教研组长要认真做好会议记录,并及时向组内成员进行传达与安排。

教学研究制度

(一)、教学研究组织

1、教导处为学校教学研究管理机构,各学科任课教师在主任领导下,进行教学、教研工作。

2、为了加强教学研究,发扬集体优势,树立研讨之风,学校成立学科教研组,各学科教研组设组长一人,负责本教研组的教学教研工作和日常工作。学科教研组受教导处领导。

3、各学科教研组可分年级成立学科集体备课组,各集体备课组设组长一人,负责本小组的集体备课和教学教研活动,并配合学科教研组长做好教研工作。

(二)、学科教研组长职责

学科教研组长在教导处领导下,负责本组的学科教学和教研工作。

1、开学一周内,制定出本组学科教学研究计划。学期或学年结束写出学科教学研究总结。

2、根据教导主任安排,组织骨干教师对来我校应聘教师进行听课和评价;会同学校有关部门参与对试用教师进行考核评估。

3、组织本学科教学教研活动、竞赛活动及艺术活动。

4、经常深入课堂听课(每周不少于2课时),经常组织教师参加教学研究活动(每周一次)。

5、负责本学科教学成果的征集和评优。

6、对学科教学存在突出问题的教师,向教务处提出调整或解聘建议;对优秀的教师和典型的教学经验报请教务处表彰、推广。

(三)、教研活动

1、开学一周内,由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主持制定教研计划。教研计划包括指导思想、教研重点、教改课题和各项活动的内容及形式等,要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坚持按计划开展教研活动,并作出详细记录。期末教研组长写出教研活动总结;计划、总结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别报送教务处。

2、每周一有两节课是学校安排的统一教研活动时间。

3、每次活动都要有充分的准备,主题明确,计划周密,有中心发言人,记录详细,总结及时,每位教师都要有专用的教研活动笔记。

4、教研活动要有严明的纪律和要求,组长应做好考勤,教师不得随便请假,确保全员参加,严禁无故迟到早退。教务处要经常到教研组参加教研活动。

5、全体教师在教研活动中都要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认真记录,及时写出心得体会和小结,使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6、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并作好读书笔记;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教学经验总结。

(四)、听课评课

1、实行课堂开放制度,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校内人员或上级领导及来宾进入课堂听课。

2、各教研组或备课组每学期都要认真制定听课计划,听课不能集中于少数人、集中于某段时间,要使每个人都经常听课、被听课。一般每周都要有听课活动。

3、各学科每学期都应安排2~3次校级公开课,邀请校内教师听课,要安排好时间、地点、内容和执教教师。学校鼓励非教学人员进课堂听课,以了解我校的教学情况,宣传我校的教学实力。

4、实行“推门听课”制度。推门听课是对教学进行针对性调研、指导的重要途径。

5、实行学校领导听课制度。校长、教务处的领导要深入课堂,了解课堂教学及教学改革情况,指导课堂教学和教学改革健康发展。校长每周听课不得少于4节,教导处领导每周听课不得少于6节。

6、实行教师互相听课制度。每位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1节,要诚心邀请他人听课评课;每学期每人至少举行1次公开课。

7、听课人员要尊重授课教师的劳动,全面听、认真记。不得迟到、早退,要遵守课堂纪律,不得作任何影响教师上课和学生学习的事情。

8、学校举行的公开课或观摩课,应由专人负责召集听课教师评课,并认真做好评课纪录,写出评课总结,存入业务档案。

9、听课教师要认真评课,实事求是,在肯定成绩和优点的同时,指出失误、不足及需商榷的问题,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被听课教师要认真做好记录,虚心听取各种意见,不断改进教学。

10、教导处对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及任课教师的听评课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

下载凌云塔学校教研活动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凌云塔学校教研活动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研活动制度

    双泉学校教研活动制度 开展经常性的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了保证教研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使学校教研活动更好地服务教学,加强教研活动的......

    教研活动制度

    教研活动制度 教师要改变观念,提高对教研活动的认识。教研活动是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教研活动达到增强教师业务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教研活动不......

    教研活动制度

    学校教研活动制度 1 教研组是教导处下属的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先设语、数、体艺教研组,发展趋势,每个学科为一组,成熟学科逐步增设学科教研组,由同学科的教师组成。 1、学期初教研......

    教研活动制度

    翟庄联校教研活动制度1、每学期初,教研组长根据园长统一部署和本组实际情况,定好本学期教研活动计划。 2、教师应准时参加教研活动,不无故缺席。因故不能参加活动,应事先请假。......

    教研活动制度

    教研活动制度1、教研活动的目的是总结经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2、教研活动的任务: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内容,研究学生实际,研究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教学方......

    教研活动制度

    教 研 活 动 制 度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实现教师高水平,教学高质量,办学有特色,就必须加大教育科研力度,扎实有效地搞好教研活动,特制定学校教研活动制度: 1、学期初,教务......

    教研活动制度

    教研活动制度 1、每学期初教导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教研组活动计划。 2、教研活动由各教研科组组长组织安排,并做到三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3、教师要按时参......

    教研活动制度

    江苏省高邮实验小学 教研活动制度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规范我校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实效,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教研活动制度。 一、学校以学科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