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教育成为近视眼

时间:2019-05-13 08:45: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不要让教育成为近视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不要让教育成为近视眼》。

第一篇:不要让教育成为近视眼

不要让教育成为近视眼

教育到底为什么?是为了像《哈佛女孩刘亦婷》的主角那样进入一所名校?还是像《我平庸我快乐》中的父亲所标榜的那样,宁要一个快乐的傻子,也不要一个忧郁的天才?在注重智商的精英教育观与天才培养类书籍盛行多年以后,《我平庸我快乐》、《快乐家教方案》、《何必上哈佛》等一批反“天才”教育的书籍和反精英教育观的出现让我们对教育的目的的思考更加多元化。

教育应该给人什么?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大学教育,而是教育可以贯之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说,教育的责任是培养人,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我们的教育所追求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有多少人,经过了小学、中学、大学甚至取得了更高的学位以后,在人生的旅途上仍茫然不知自己应走向何方。这些终极问题不是时隐时现地叩响着我们的心灵吗?

在我看来,教育就是启发每一个人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教育的目的就是启发人不断地去“认识你自己”。于是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叩间天宇,意识到每一个人都是茫茫天地间、浩淼人类长河里一个有限的、独立的、孤独的个体,了解到每一个生灵都经历着生命千回百转的幸福与悲哀。于是有陈子昂登幽州台的慨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人多么像莎士比亚笔下那个忧郁的因理性而徘徊的王子哈姆雷特,在生命的纷坛歧路上一次一次做着艰难的选择:t0eorottoe?生存还是死亡?在时间织就的经线上,我们用存在的勇气,以自己的所思所为为纬,勾画着人生的坐标。一个一个坐标连接起来,便成为自己生命历程的起点,在这种过程中,人永远不会成为一件已经完成的定型作品,只是在不断成为他(她)自己,而使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每个人的自由选择以及基于选择的责任。

从这种意义而言,我想,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一面镜子,在启发学生追求真善美的理想的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反思不断认识自我,养成独立思考与独立行动的能力,由此确定自己的生活道路,并担负起对自身与社会的责任。我以为,教育的目的即在于培养自我认识、自我塑造、自我负责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和谐发展的人。如果将学生们比作卫星,那么,成功的教育就如同运载火箭,让学生们在星箭分离后自主地在求知的轨道上运行。

在我读小学与初中的时代,家庭和学校对我的要求往往是“做一个好孩子”。父母的好孩子,老师的乖学生。那时,在我眼里,老师说的话、书本上印刷的字句,都是亘古不移的真理,我将之铭记在心,仿佛真理在握,从来没有对它们产生过任何怀疑。直到我高中时遇到一位启迪我用自己头脑去思考的老师。高中,正是对人生、对社会充满了疑问、寻索答案的时候。我和我的同龄人正处于开始自觉关注社会问题并希望由自己决定生活方式、试图拒绝家长和“大人”干预的时期。老师启迪我独立思考,鼓励我坚持自己信仰的真理。我为自己所坚持的理想辩护,只服从于让我认同的思考,从不因为她的老师身份而自甘“屈服”,我们一起度过了许多心灵充实而快乐的日子。当我在纷繁的世事中,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的心灵体验,用自己的理想支持人格与尊严时、我欣喜而又欣慰地发现,思考使我感到有力了。就在这种独立思考中,我一步一步寻找着自己人生的道路。

我曾问她:“你是在塑造我吗?”她回答:“即使是塑造,也只能体现自由的涵义。”三年过去了,这句话我一直忘不了。对教育中自由精神的思索也自此开始。

我以为,一种坦荡、开放的教育胸襟不仅给老师以讲授的学术自由,给学生以选择的空间,更是对学生独立思索与判断能力的培养与信任,学校与教师相信学生可以通过独立的思考,在尽可能多的思想交锋中,了解认识世界有多种视野,从而法除偏狭的观念,并最终形成自己所认同的观点与信念。具有自由精神的教育必是尊重个体差异并相信每一个人都有发展潜能的教育。所以,对于学生,如果他(她)是一只鸟,就让他(她)尽情歌唱;如果她(他)是一朵花,就让她(他)尽力实现花的芬芳。

德国教育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告戒我们:“今天我们关心科技人才的培养,但对此我们必须小心从事,因为我们为科技人才的匮乏而震惊,而其所造成的后果却变得模糊。培养出来的科技人员只是服务于某些目的的专业工人,他们并没有受到真正的教育。”“对整个教育问题的反思,必然追溯到教育的目标上去。……仅凭金钱我们还是无法达到教育革新的目的,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今天,迫于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和高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教育正在全球范围受到广泛重视,但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我们在着手改革教育时,也必须要追溯到教育的目的上去,特别是“人的回归”问题,即个体发展的终极目的问题,因为这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应该用教育的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和乐趣,同时尽其义务。其目的:一为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

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我们从其对教育概念的界定及教育目的的表达来看,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人的个性发展,其次才是能力发展。正如他所说的:“仅仅教学生知识,而对精神的陶冶全不注意”,是把一种很好的教育变成“器械的教育”,只能是改良艺徒培训,不能称之为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类的智慧,发挥人性,完善人,其目的是人,不是人力。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现代文明对教育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提高人性,开发人的能力。因为不提高人性,人的能力的开发就会丧失基础,就会造成把人单纯地当作生产手段之一的结局。所以,当前教育的定位必须坚持以人性和能力的提升为中心目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不可偏缺任何一方面,否则,都将是教育的残缺。这样定位既符合教育本质的规定,克服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目中无人”现象;又有利于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应该说这是教育目的在新时期的必然选择,也是教育完善自身功能的必然选择。

在各家教育的本体论中,一个共同的认识是:“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发展”,但对于发展人的哪种才能,各家的说法不一。卢梭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由人;狄德罗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人的理性;裴斯泰洛齐的见解是教育是发掘人生来就有的各种渴望得到发展的能力和力量,道德是关键,是培养和谐发展的、完善的人的重要方面;赫尔巴特干脆认为“教育的整个任务可以概括于道德概念之中”;而在马克思主义中,把人定义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把教育的目的解释成“人的全面发展”。

现代的我国教育界很长一段时间内把人的“全面发展”解释成为“德智体美劳”的发展,今天更流行的说法结合了最新的教育理论,但似乎少见深入的思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到,教育的四个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细思其内在意义,更着重于关注人的本身和外界的关系,隐藏的话语是“人和外界的和谐生存”。爱因斯坦说过,青年在最终走出校园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专家。

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和把人类文明延续下去并加以发扬光大的能力,考试的目的是检验教育在人类个体上的贯彻程度,只是对教育效果的一种检测,并选拔出符合教育要求的优秀个体,使社会给予其发挥优势能力的条件。但现在却完全变成了教育在迁就考试,完全是以考试为最终目的了。在教育中所采取的活动、手段,几乎无一不指向为考试作准备的方向。然而,现在的考试并不能从合适的角度去检验受教育个体的能力。考试成绩不佳但有过人本领的人比比皆是,而考试出色但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力平庸的也有不少。但如果我们能在考试中就发现贤人,及早给予他应有的条件,那岂不是最合理地利用了我们的社会资源和他的才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打造有实力的全新人才,换句话说,它只为那些肯于努力提高自己才能的人服务,有能力的人不必担心因一次考试而使自己埋没,没能力的人也不必指望考试考好了就拥有人生全程的美丽。

教育就是要学会战胜人性中的某些弱点,战胜某些堕落的习惯,让理性来控制生命的行为。中国的教育是最伟大的教育,如果认为西方的教育是最先进的教育,那就大错特错了。美国的教育部长三个月前发表讲话说:“我们国家的教育是彻底失败的,我们把人教成了肉机器,我们要向东方学习人文教育!”孔子告诉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则殆。”一个学生要不断地学,不断地想,不断地做,这就是真正的教育,这就是中国教育的精髓所在。

从社会学的视角看,教育是一种社会化形式,它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将基本生存技能、求知能力和社会规范等内化在个体之中,从而使个人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遵循社会的游戏规则,调节自身的行为。但人们对教育目的的看法往往放在受教育者个人身上,针对受教育者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产生了很多针锋相对的观点。在这些观点中,缺乏对教育目的的真正认知。人们不是对一些庸俗的名利孜孜以求,就是对犬儒主义的生活态度趋之若鹜。问题在于,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教育应该追求的是人格的健全和多样,而非画地为牢地限定了几个模式,然后硬要往千差万别的人们身上套。柏拉图早就指出,社会需要分工,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不同的人能够做最适合他们的工作。教育既不能名缰利锁,也不能放任自流,真正的教育是认识人们的兴趣和潜力所在,引导他们最大可能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育方法的选择却无具体的标准,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父母的文化水平都有可能影响到教育的方法。但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最要紧的是给予受教育者足够的空间去实现自己。这或许就是教育的目的和正确的教育方法所在。

教育就好比是用能工巧匠接受新思想的头脑去取代一个空虚的灵魂。

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不是教你挣的面包,而是使你每一口面包都香甜。

我们不是通过教育努力教会青年人谋生,而是教育他们创造生活。

教育的目的是要“尽量使个人成为幸福的工具,先是使他成为自己的幸福的工具,而后是成为别人的幸福的工具”,最终使其心灵成为幸福的操作性动因。教育必须是实现这种功利的中间手段,不是目的。一个幸福社会里的教育必须伴有智性的快乐,感情和想象的快乐以及道德情操的快乐。

中国,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家。50多年来没有一个人能够成为霍金、纳什的人物,没有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什么原因?教育的弊病在那里?中国教育的最大弊病就在于事先预设了一个“绝对正确的真理”,存在着无数“绝对正确的”知识,让所有的学生们死背硬记,毫无批判创造的必要。谁敢批判课本知识,谁就难以考试通过,难以获得毕业文凭。考试与文凭已经成为先天聪明的中国头脑中的精神枷锁,而事先绝对正确的知识则成为这种精神枷锁得以存在的合理根据。超现代的教育思想已经告诉我们,任何知识的传授,都只不过是一种手段,而不能成为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要尽可能有效地开发出人类潜在而独特的头脑智慧。像霍金、纳什等大师,他们自身头脑中的独特智慧就能够发挥到最佳程度,因此造就了今天的他们。而任何一个人的头脑智慧,正是要通过对现存知识的批判,才能得到最佳的发挥。可是中国的教育方式却正好是对现存知识的迷信,因此任何学生,无不在这种教育方式下遭到器具性知识的窒息,而没有达到超越于知识的程度。聪明的中华民族,难道要在当今的体制下永远背负如此沉重的精神枷锁吗?

钢琴家傅聪的父亲教育他要时时记住四句话:“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这里就涉及了教育的目的问题。傅聪的父亲认为他首先是做人,最后才是做钢琴家。教育是培养人,还是培养拥有某项技能、拥有某种知识的职业者?这是古往今来许多教育者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教育的首要目标不是灌输知识,尤其是书本知识,而是养成人格。学生不仅是认知个体,更是生命个体。获得知识是为了使生命的质量更高,使生命更有尊严,而不能把生命当作知识的容器。学校教育不仅为升学、就业做准备,更是为整个完满的人生做准备。学习不是知识的储存,把学生的头脑当作垃圾筒,把有用的没用的知识一股脑地倾倒进去,对学生的发展没有任何的好处。

利文斯通说过:“知识是重要的,使用它的力量更重要;但是,最为重要的则是一个人的信念,他的是非观,他是否有明确的价值观和标准,并准备按这些价值观和标准去生活。”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第26条规定: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在今天教育已经普及的情况下,接受教育已经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获得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或一个合格的地球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他要有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常识、道德规范、与人相处的能力等。所以教育应该是差异性教育,而不是淘汰性教育,也就是说我们允许并鼓励每个人的独特性,让他按自己喜欢的或适合的道路发展,不要求统一的模式。让每个人都得到适合他的教育,使他成为他“这一个”人,而不是改造他使他来适应现存的教育,或用一种模式来套所有的人,结果就像削足适履,颠倒了本末。

有一篇文章中这样说:“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培养什么人才,就像科学的目的并不是要创造出什么技术一样。技术只是科学的无意识的产物,人才也仅仅是教育的无意识的产物。科学需要技术作为他们验证科学研究结果的手段,技术也就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发展起来。教育需要人才去培养人,人才也就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产生。”教育是人的一种文化活动,是人类代际之间的规范性文化的传播过程。教育的根本目的既不是要培养什么“人才”,更不是要培养什么“天才”,教育的根本功能就是培养“人”,培养“文化人”。有了科学,技术也就有了;有了“人”,有了“文化人”,“人才”也就同样有了。根本没有必要使人人都成为学者,但是使人人都明智善良则是最为必要的事。教育应当致力于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鉴赏能力,以便促使人们自由无畏的求知勇气和求知过程中慎重的科学态度,培养人们的同情心和创造精神,从而逐渐消除贪婪、虚荣、好权、专断、盲从、狂热、恐惧、嫉妒、仇恨等导向专制政治的精神品性。只有这种人才会创造和保护美好的世界。

马克斯·韦伯曾将教育目的分为三种理想类型:第一种是唤醒学生身上的“神奇能力”,它主要体现在神职人员的培养中,因此只限于特别的一些人。第二种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施加的专业训练。第三种教育是施教化于学生,教育他在处理自己的内在生活和处理对他人的关系中按照“有教养的人”的规范办事。这种教育有教无类,原则上对一切人开放,因为每个人都可以,而且也应该通过教育成为有教养的人。因此,教育在一切文明人类中被视为人的基本权利。

蔡元培是中国现代大学教育思想的奠基者,他奠定了北京大学精神的基础。他把受教育者置于中心位置,教育的目的、出发点和归宿,全在于培养受教育者作为人的独立人格、自由意志,开发其自身潜在的创造能力,达到人性的全面、健康发展。他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他重视对受教育者“独立不拘之精神”的培养,主张发展个性,崇尚自然,尤其强调重建终极价值体系的“世界观教育”。这些观点,在今天看来,依旧闪烁着智慧和理性的光芒,对今天的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由此可见,人们对教育的目的早已经达成共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全面培养,是形成人格的过程。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R.埃默森说:“被强迫在一起工作并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将会使你产生自我节制和自我控制、勤奋和毅力、欢乐和满足等一百个单个人和闲散人从来不知道的美德。”

希望教育能使每个人都成为一个好人;一个聪明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健康的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北京三联书店

[2]《关于中国教育的哲学反思》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4]王顺兴,韩永昌.《教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

[5]扈中平,刘朝辉.《20世纪的教育目的观》山东教育出版社

[6]涂艳国.《走向自由:教育与人的发展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7]高洪源.《人才摇篮的忧思》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8]吴式颖.《外国教育思想通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第二篇:不要让借口成为习惯

管理智库---不要让借口成为习惯

2004-12-11聚成企管网

人的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是某种行为、思想、态度在脑海深处逐步成型的一个漫长的过程。因其形成不易,所以一旦某种习惯形成了,就具有很强的惯性,很难根除。它总是在潜意识里告诉你,这个事这样做,那个事那样做。在习惯的作用下,哪怕是做出了不好的事,你也会觉得是理所当然的。特别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习惯的惯性作用就表现得更为明显。

比如说寻找借口。如果在工作中以某种借口为自己的过错和应负的责任开脱,第一次可能你会沉浸在借口为自己带来的暂时的舒适和安全之中而不自知。但是,这种借口所带来的“好处”会让你第二次、第三次为自己去寻找借口,因为在你的思想里,你已经接受了这种寻找借口的行为。

不幸的是,你很可能就会形成一种寻找借口的习惯。这是一种十分可怕的消极的心理习惯,它会让你的工作变得拖沓而没有效率,会让你变得消极而最终一事无成。

人的一生中会形成很多种习惯,有的是好的,有的是不好的。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影响重大,而不好的习惯所带来的负面作用会更大。下面的五种习惯,是作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必备的习惯,它甚至是每一个员工应该具有的习惯。这些习惯并不复杂,但功效却非常显著。如果你是一位管理者,或者你希望将来成为管理者,就应该从现在做起,努力培养这些习惯。

延长工作时间

许多人对这项习惯不屑一顾,认为只要自己在上班时间提高效率,没有必要再加班加点。实际上,延长工作时间的习惯对管理者的确非常重要。

作为一名管理者,你不仅要将本职的事务性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还要应付其他突发事件,思考部门及公司的管理及发展规划等。有大量的事情不是在上班时间出现,也不是在上班时间可以解决的。这需要你根据公司的需要随时为公司工作。

上述种种情况,都需要你延长工作时间。根据不同的事情,超额工作的方式也有不同。总之,你所做的这一切,可以使你在公司更加称职。

自愿承担艰巨的任务

公司的每个部门和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的职责,但总有一些突发事件无法明确地归责到哪个部门或个人,而这些事情往往还都是比较紧急或重要的。如果你是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就应该从维护公司利益的角度出发,积极去处理这些事情。

如果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你就更应该主动去承担。不论事情成败与否,这种迎难而上的精神也会让大家对你产生认同。另外,承担艰巨的任务是锻炼自己能力的难得的机会,长此以往,你的能力和经验会迅速提升。在完成这些艰巨任务的过程中,你有时会感到很痛苦,但痛苦却会让你变得更成熟。

在工作时间避免闲谈

可能你的工作效率很高,也可能你现在工作很累,需要放松,但你一定要注意,不要在工作时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这些事情中最常见的就是闲谈。

在公司,并不是每个人都很清楚你当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效率,所以闲谈只能让人感觉你很懒散或很不重视工作。另外,闲谈也会影响他人的工作,引起别人的反感。

你也不要做其他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如听音乐、看报纸等。如果你没有事做,可以看看本专业的相关书籍,查找一下最新专业资料等。

向有关部门提出部门或公司管理的问题和建议多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会让你的上司对你瓜目相看。

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你就不会为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而沮丧,甚至可以在工作中学会大量的解决问题的技巧,这样借口就会离你越来越远,而成功离你越来越近。千万不要让寻找借口成为你的习惯,就从现在开始,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杜绝任何一次寻找借口的行为吧!■

第三篇:不要让借口成为习惯

不要让借口成为习惯

——读《没有任何借口》有感

龙泉驿区第一小学曾金英

借口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了找借口的习惯,你的学习就会滞后,工作就会拖沓,没有效率。抛弃找借口的习惯,你就不会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而沮丧,甚至你可以在工作中学会大量的解决问题的技巧,这样借口就会离你越来越远,而成功将离你越来越近。昨天在发廊墙壁上看到这样一句名言:当出现问题时不要总认为是别人的问题,这样只会让自己原地踏步,简称自杀。一个发廊里既然都贴上了这样的警示语,可见,遇到问题就找借口,这种现象是多么的普遍,必需引起重视。

人的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是某种行为、思想、态度在脑海深处逐步成型的一个漫长的过程。因其形成不易,所以一旦某种习惯形成了,就具有很强的惯性,很难根除。它总是在潜意识里告诉你,这个事这样做,那个事那样做。在习惯的作用下,哪怕是做出了不好的事,你也会觉得是理所当然的。特别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习惯的惯性作用就表现的更为明显。

我们经常可以遇到随地吐痰的不文明现象,如果你问他这样做对不对,他会反问你:别人都可以这样做,我为什么不能呢?也就是明知道是错的,但却给自己找了一个很好的借口,那就是别人都可以我就可以,管它文不文明。如果在工作中以某种借口为自己的过错和应负的责任开脱,第一次可能你会沉浸在借口为自己带来的暂时的舒适和安全之中而不自知。但是,这种借口所带来的“好处”会让你第二次、第三次为自己去寻找借口,因为在你的思想里,你已经接受了这种寻找借口的行为。不幸的是,你很可能就会形成一种寻找借口的习惯。这是一种十分可怕的消极的心理习惯,它会让你变得消极而最终一事无成。记得有一次,学校领导安排我们区级和校级骨干教师每人上一节展示课,我上的课题是《买电器》,我先在三班试讲了一次,感觉还行。当在四班展示时,所使用的课件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我想尽办法都没能把它解决,只好对学生说由于我的电脑技术有限,不能解决该问题,并以此告诉学生要好好学习,不断学习,遇到突发事件时才能迎刃而解。表面上反映出我上课机智还不赖,其实我内心很不痛快。事后,我又把该课件拿到不同的电脑上去试,结果发现都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只有在四班教室里的电脑上才会出现那种奇怪的现象。于是,我便开始为自己找借口,对同事们说起这件怪事,其实就是在为自己

开脱罪责,换句话说就是自己给自己找台阶。我甚至于好希望当时听了我课的领导也知道这件事,让他们都明白这出现问题不能怪我,是电脑故障呀!看了《没有任何借口》这本书,我为自己曾经的想法感到羞耻,我为自己找借口感到可悲。突然想起了一个关于细节的不等式:100-1≠99,100-1=0,意思是功亏一篑,1%的错误会导致100%的失败。就这件事来说,的确是电脑有问题,的确是不能怪我。但如果我在四班先操作一遍课件,不就会发现这个问题了吗?也就不会出现当时那种尴尬的场面了。看来是因为我做事还不够细心,还不够注意细节,以后一定要吸取教训,更不能找任何借口来掩盖自己的错误。

再比如,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某些人为达到某种目的要对你撒谎,然后他还会用“善意的谎言”作为借口来为自己推脱,再为了圆这个谎就又撒了无数个谎,慢慢地养成了撒谎的习惯,于是变得没有责任感,没有羞耻心,失去了信誉,失去了朋友。

人的一生中会形成很多种习惯,有的习惯是好的,有的是不好的。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重大,而不好的习惯所带来的负面作用会更大。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你就不会再为生活中出现的困难而感到束手无策,不会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而沮丧,甚至可以在工作中学会大量的解决问题的技巧,这样借口就会离你越来越远,而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千万不要让寻找借口成为你的习惯,就从现在开始,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杜绝任何一次寻找借口的行为吧!

2011年8月

第四篇:不要让公开课成为一种

不要让公开课成为一种“教学腐败”

“公开课是我们教师成长的助推器,我们每次听公开课的过程都会对自己的教学水平进行一次评估与对照,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每次上公开课的过程能使自己成长的最快。对于公开课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我深有体会:“哪位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他的成长就快一些;哪所学校的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哪所学校教师的成长就快一些。”我们参与者的共识是,如果没有公开课,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缓慢的。“当教师不辞辛劳地打造公开课的时候,公开课也毫无疑问地打造了教师。”经过公开课的打磨,教师对如何把握教材、如何把握学生、如何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变得十分清晰,上完课以后,也可以从评课老师那里反馈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教学智慧在磨砺中渐渐生长。

只要还有教育,我们就更需要公开课。但现在我们的公开课的却存在着不少问题。这当然不是公开课本身的问题,而是公开课承载了太多不该承载的东西。如果上公开课不是为了发现问题,而是尽力地遮隐问题;不是为了服务教学,而是为了炫耀自己、服务自己,公开课就会被异化。叶澜教授提出,一节好课应该是平实的课,是常态下的课,课堂应实实在在,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有人(有学生);应该是真实的课,是不加粉饰、有待完善、值得反思的课,它不可能尽善尽美。其实,“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课堂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问题,能正视问题,才能回归到教学的本真。

对于在我们日常教学中如何上好公开课以及在公开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存在不应该现存在的现象,笔者做了简单的反思和揣摩,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以及心得体会,现提出个人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与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

1.把握两种教学心态(为上课而上课和为享受而上课)

一种教师是为上课而上课,这种教师的心只是在等待,等待学生的回答,等待结果的到来,等待结果与“标准答案”的契合。教师的心只是活在下一刻的,因此教学过程中那妙趣横生的互动、灵动生辉的生成就不可避免地萎缩。为追求结果的线形铺垫,这种行为就像登山,不让学生自己攀登,老师却用了缆车或者空降的方法把学生直接送上山顶,省略了登山的乐趣,更失去了登山的启示。为上课而上课的教师就像一个人在打乒乓球,又像一个人在玩跷跷板,而另一方总是在逃避他们。

另一种教育是为享受而上课,教师的心全然享受现在,享受现在就是重视课堂中的分分秒秒,每一刻都活在真实之中。这种真实是一种身在课堂,心在课堂的专注。心在,是最深的智慧,是进入一切智慧的大门。享受上课的教师,能够享受生命高峰的体验。这时,他(她)比任何时候更聪明,更敏锐,更机智,更富有责任心,更富有主动精神和创造力。高峰体验中的学生就有经营收获的惊讶和意外之感,以及刻骨铭心的豁然开朗。

2.注重两种教学理念(认识和实践)

认识方面,要把公开课定位在“课”上,而非“公开”上。要在“课”上做文章,而不是在“公开”上做文章。在“课”上做文章意味着要遵循课堂教学和学生认识活动的基本规律,反映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师生的真实水平,把公开课回归到真实的日常教学上来,拉近公开课与常态课的距离,让大家觉得可看、可学、可用,体现公开课的教学价值。要把公开课定位在课例研究上,公开课是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载体和形式,要积极发挥公开课的研究价值,通过公开课推动教师基于专业对话和学术批评的交流,强化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体现公开课的研究价值。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公开课,授课教师要把公开课看成学习、研究的过程,看成是学生自我锻炼、自我实现和自身专业素质提升的重要平台,体现公开课的发展价值。

实践方面,公开课要回归常态课,避免失真、作秀,上得自然平实,让人有亲切感和真实感。公开课要精益求精,努力上出特色、上出水平,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公开课要避免形式主义,注重实效,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和发展。惟有真实,课堂的教学研究才能得出科学、可信的结论;惟有真实,示范指导的意义才能发扬光大;惟有真实,课堂教学评估才能客观公正。真实,是公开课的生命。

3.引发两种教学质疑(学生质疑和教师质疑)

质疑是创新思维的起点,亚里斯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好问和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天性,是他们求知欲的表现。但他们往往有时不知所问。或抓不住要领,问不到要害,有时提出的问题太简单,没有思维价值,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也就是老师要教给他们质疑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问。如果一堂课从始至终学生鸦雀无声,那要么是教学的知识太肤浅,要么就是教学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太难。在课堂中善于培养学生质疑,提出问题,从而和学生产生思维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这才是公开课的真正精彩所在。

教师质疑就是教师听公开课听什么?“一是听设计,二是听生成”。“要听他们的思想,他们灵活的教学机制和课堂应变的能力”;“听公开课就要带着自己的想法去听,比如他是如何设计课堂的,怎样设置问题的,学生会怎么表现等等。要有一些自己的观察点,从这些点上找到对自己的启发。”设计的精心与完美,课堂上真实的动态生成以及教师应对课堂事件的能力,才是教师们最想从公开课上得到启示的地方。只有这样才不会把我们的课后评课变成“吹牛会”或“唱赞歌”。

记得有人说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其实,面对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你的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的好,“放下”“上升”,再“放下”再“上升”。每一次“放下”都是痛苦的,每一次“上升”都是快乐的,生命因此不断走向圆满。

第五篇:不要让借口成为习惯

不要让借口成为习惯

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养成一些习惯。在这些习惯中有的有益于我们发展,而有的却是阻碍我们前进的障碍,比如寻找借口的习惯。

在犯错之后,为了避免受到谴责,多数人会选择用借口进行欺骗的手段,尤其当他们是明知故犯的时候。如果在工作中从某种借口为自己的过错和应负的责任开脱,第一次可能你会沉浸借口为自己带来的暂时的舒适和安全之中而不自知。但是,这种借口所带来的“好处”会让你第二次、第三次为自己去寻找借口。因为在你的思想里,你已经接受了这种寻找借口的行为。不幸的是,你很可能就会形成一种寻找借口的习惯。这是一种十分可怕的消极的心理习惯,它会让你的工作变得拖沓而没有效率,会让你变得消极而最终一事无成。

由此可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承担自己的责任,不给自己的错误找借口,对每个员工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作为一名员工,在工作中都应该贯彻“没有借口”的思想,工作中多花时间去寻找解决方案,相信只要肯想办法就一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将时间都用在工作中,相信找借口的机会就会减少。

“借口”是很多人都没取得成功的一个坏习惯。所以,在追求事业成功的过程中,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让借口成为习惯。

初于莉

下载不要让教育成为近视眼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不要让教育成为近视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不要让环保成为一句口号[范文模版]

    不要让“环保”成为一句口号 偶尔翻开六年级语文课本,发现了这样一幅漫画:一个长着木头脑袋的人,正在砍伐着树木,啄木鸟在啄他的木头脑袋,并且不停的说“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这......

    不要让报答,成为理所应当美文

    因为感冒引起肺炎,我住进了医院,从我进入病房那一刻起,我邻床上的一位大姐就一直哭个不停,刻意压抑着的悲恸,让身体禁不住剧烈的抖动,哀戚的哭声撕扯着所有听者的心。有人悄悄地告......

    不要让问题学生成为社会的问题

    不要让问题学生成为社会的问题 刘文静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担任四个毕业班的化学老师,离中考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学校的每个角落能嗅到一种紧张的压抑。 星期四下午,第一节是九班的......

    不要让安全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痛

    安全是什么,安全是企业的生命,是家庭的幸福,是平安,更是一种珍爱生命的人生态度。春天走了会再来,花儿谢了会再开。然而,生命对我们却只有一次啊!安全这沉重的话题,带给我们的思考......

    不要让英语成为你的it英语面试问题范文

    不要让英语成为你的it英语面试问题导读:现在很多企业在招人的时候,还会有个英语面试的环节,特别是对于从事IT业的人来说,it英语面试问题很多都是直接用英语说得,如果是需要参加这......

    不要让研究生成为数据的奴隶(推荐阅读)

    不要让研究生成为数据的奴隶!”《科学时报》作者:易蓉蓉“对于研究小组的课题负责人来说,要下定决心善待您的研究生和博士后等,不要让他们成为数据的奴隶。要积极推进他们的工......

    初中议论文:不要让“环保”成为一句口号(含五篇)

    初中议论文:不要让“环保”成为一句口号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口号吧,口号以其时间性、阶段性和空间性的特色,表示着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重点。......

    不要让游戏成为你人生的掌控者

    不要让游戏成为你人生的掌控者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中,网路游戏产生了。网络游戏给创业者带来了商机,给玩家带来了快乐,但在这游戏带来的快乐背后,隐藏着空虚。就像有人说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