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抓好校本教研工作
如何抓好校本教研工作
如今农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相对滞后。表现在:
1.在制度层面上缺少有力的保障措施;
2.缺乏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引领,专业支持力量缺乏,教育资源匮乏;
3.教研力量单薄,教研氛围难以形成;
4.教研内容形式单调、热情不高,教研效果不好。
因为学科的不同,所以各个学科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要求也有所不同。经验告诉我们,校本教研的高质量主要来自于抓好学科教研组的专业建设。抓好学科教研工作,我们要求做好以下四方面的文章。
第一,“选好人”,配强教研组内的“领军人物”。选配事业心、责任心强,既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又有一定的理论建树,有创新意识、肯吃苦、肯奉献、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组内有威信的中青年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引领教研组内的教师在专业道路上可持续、有差异的发展,这是建设高品位的学科教研组的根本之所在;
第二,抓好活动,增强教研活动生命的活力。教研组的正常活动,既要保证组内教师有思想碰撞的时间,又要有想说话的空间和能说话的时间,保证各教研组每两个星期有一次活动的时间,使之用制度来保证活动时间的到位,让教师们在活动时言无不尽、畅所欲言;第三,创设教研氛围,建设好教研文化。我们更看重的是淡化形式、注重实效的业余、课余时间的“闲聊”,在“闲聊”中经常就各种各样的教学问题进行“面红耳赤”的“争吵”,在“各不相让”的“争执”中提升老师们的教育教学思想,“吵”出教学艺术,“吵”出教育教学实践智慧,并让这种为教学问题的“吵吵闹闹”之气氛在教研组内愈演愈烈;
第四,集体“捆绑”,打造“团队”,形成“合力”。在教研组建设过程中,我们鼓励更多的“优秀分子”能,尽显“英雄本色”,但更要实施“先富帮后富”、强者帮弱者的考核机制,要鼓励教师在本教研组内有差异的发展,利用“差异”资源,建立紧密型的“一帮一”的帮扶制度。在评优评先、奖金分配、职务晋升、年度考核过程中,对教研组内的不同教师要提出不同的考核要求,使教研组内的每“个老师都能自觉维护教研组的集体利益,使”一枝独秀不是春,万枝干红春意浓"成为教研组内每个老师自觉追求的工作目标。
第二篇:校本教研工作小结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2011、3—2011、6)
我校在县乡各级领导下,依据本学期的校本教研计划,结合本校的实际,积极探索,为提高教学管理和教研水平推进课改,建设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初步做了一些工作,现简要回顾如下
一、转变观念,增强教研意识
开展校本教研是推进课改,加快教育教学创新的客观要求,是学校创建教育特色,提高办学水平、提高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师素质,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我校全体教师能充分意识到只有充分开展校本教研,才能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应改革的潮流,不断向前推进。我校教师都能树立教研意识,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二、加强教学研究,注重实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和教学质量。
1、抓好教学常规的管理工作。
在当前课改的理念下,探求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不偏离常规教学。教导处认真的抓教师的教学评估细则,这样促使教师不仅面向全体学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2、加强教科研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任课教师的教研理论水平和教研工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课改新理念。
3、充分发挥电教设备和教材以及多媒体在教研教学中的作用。
远程教育、电教教材是我们学校宝贵的优质教育资源,内容丰富多彩,形象生动,正确利用无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有效正确地使用可以说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首先教师要会用,二是教师要乐于用,三是教师要用得恰当,用的精彩,绝不能滥用、乱用。
在学校工作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学校广开渠道,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和电化教学的作用,根据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导处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的教学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结合各学科的课标,依据学生的实际进行赛课、评课、教学设计等活动,这样激发了全体教师积极投入到教学教研中去,注重实效的活动,不仅提高了教师的课堂质量,也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
(1)、开学初组织了优秀教学设计的评比,获奖情况结果如下:
(2)、开展了语数外教师的赛课活动,并且对较好的教师进行了评定。获奖者:
3)、采取“自学”与“互教”相结合的形式,把校本教研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要求各任课教师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互学彼此的新观念、共同提高。(4)、要求老师积极参加学校、县教育局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县组织的青年教师基本功大比武的活动中我校共有13名教师参赛,其中有10名教师获奖。(5)、学校在马校长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反思,写出了以“农村初中生德育主题活动对智育的影响与效果研究”的课题设计报告,于本学期申报一项省级课题且已获批准。
4、从紧策划毕业班工作,再创2011年中考新辉煌
为确保本届初三各项指标得以顺利完成,全体初三教师抓住机遇,努力拼搏,强化忧患意识、目标意识、时效意识,重点把握五个问题:
(1)、抓学风建设,强化道德品质教育。对初三学生行为规范检查更加严格。仪容仪表、组织纪律、环境卫生都反映着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良好的班风创设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在初三年级学生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抓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勤奋创造奇迹,成功来自努力”、“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成就未来” “举行2011年中考百日誓师大会”激励学生,促使他们树立信心、鼓足勇气,做好最后的冲刺。
(2)、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初三学生学习任务重,他们面临着毕业、升学,承受的心理压力特别重,这压力有来自于家长过高的期盼,也有来自于自身的考试焦虑,不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可能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班主任一旦发现学生心理有问题及时对症下药,标本兼治,任课教师协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谈心,分析问题,定期召开学生会议,谈形势,提要求,多鼓励。经常进行家访,寻求和家长的沟通、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现状,制定出短期和长期的目标,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3)、认真抓好英语口语听力和体育中考的训练。英语组和体育组认真制定专项计划,计划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英语口语听力的训练要充分利用早晨和学生在家的时间进行,集中训练和个别指导训练相结合,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请家长共同督促,平时注重摸底,了解班级学生哪些还不能过关,对这些同学要加强督促和指导,考试前进行模拟摸底测验,一方面使学生适应考试方式和方法,另一方面弄清哪些同学已经过关,哪些不能过关,对不过关的同学加强最后一段时间的指导。体育中考项目的训练充分利用课间大活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时间进行,体育组的教师根据体育中考方案加强专项训练,训练时技巧和力量相结合,特别是在动作的规范性训练上加大力度,考前两周进行一次模拟测试,对不过关同学的项目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指导。总之英语组、体育组的老师齐心协力,共同作战,为争取打好中考的第一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抓实教学环节,提高复习效率。本学期时间短,任务重,又面临各科分值的调整。各备课组根据学科特点,认真制订切实可行的各轮复习计划,并认真执行,为中考做好了充分准备。
(5)、做好中考收集信息关,加强动态研究。我们比以往更加注重对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中考综合理卷、综合文卷考试,语、数、外每年的变化,我们一方面研究中考变化信息,另一方面经常性与上级部门保持联系,走出去多方面收集中考信息。我们还充分利用学校网络的优势,利用工作之余及时查阅网上最新中考信息,争取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的中考动态,以便在最短时间内为初三教学作好针对性的安排
三、在学校活动中注重学生的各项活动的开展。在本学期,我们成功的举办了学生的演讲比赛,经典诵读比赛,硬笔书法比赛,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师生联谊篮球赛等等活动,通过活动,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激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塑造了一个和谐的校园。
四、加强对教研工作的监控、检查、指导、反馈,建立评价体系,确保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收到了实效。
(1)、学校领导深入一线,参与和指导教研工作。为此项工作把关定向指导,做到心中有数,参与到教研活动组,共同进行研究。
(2)、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作用,要求教研组长按开学初制定的计划按时组织活动,加强备课的要求和对新教材的研究,为新课程实施奠定基础。
(3)、建立健全教研管理制度和督导评估机制。
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学习制度》、《教研制度》、《听评课制度》、《备批检查制度》等,加强了过程性管理。过程性管理中,一个是课外管理。即教师的备课、辅导、作业的管理,以便促进教师功夫要用在课外,效果落实在课内。二是课内管理。主要是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好45分钟,在课内要不折不扣地完成教学任务,真正做到向课堂要质量,努力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让学生有充分自由的时间来发挥自己的特长。三是效果管理。在效果管理中,一是当堂教学效果的检测,二是阶段性的教学效果检测。通过检测,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减少问题的堆积,防止两极分化。四是教师教学行为管理。实行的是学生评教的制度,教师是否关爱学生,与学生关系是否融洽,在工作上是否尽心尽责。通过管理规范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融洽了师生关系,形成了和谐的教育教学局面,为校本教研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管理,确保了教育教学短过程、小环节的步步优化,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今后工作设想
1、及时修改并健全各种研训制度,为使各项制度得到更好的落实,学校将设立检查督导小组,负责督促检查各种计划、制度的执行情况。
2、教研与科研相结合,发挥课题带动策略。本学期末我们将根据学校实际,仔细研究课题,要求课题组教师将自己确立的研究内容在每周教研活动中探究,然后在自己的课堂教学、教学成绩及撰写论文中体现出课题实验的价值。
3、着手布置校园文化,让墙壁说话,让楼梯说话,让校园说话;构建浓厚的校园文化建设。
4、研究从反思开始,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行为包括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能从他人的行为中得到反思,同时在日常的工作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教师将自己最满意、最有价值的反思提交教导处,学校组织中心组的骨干成员进行身月,汇集反思集。
5、建立共同愿景。鼓励教师个人的自我超越,建立个人愿景,指定个人发展规划;建立教师群体的共同愿景,既建立每一位教师都真心向往并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
总之,尽管在校本教研工作中,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和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地加大校本教研的工作力度,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
第三篇:校本教研工作交流材料
校本教研工作交流材料
“校本教研”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学校性活动和教师行为。我校从2003年起,本着“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从实际校情出发,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学校教科研气氛活跃,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和学生成绩显著提高,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家长、社会的广泛认同,下面我将把我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一些做法作简要的汇报。
一、校本教研形成制度化。
1、学习制度
在时间上,周二第八节是年级组教研时间,周三第八节是教研组教研时间,周四是学校集体教研时间。
在内容上,主要开展了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学习新课程、新理念、新课标,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等方面的内容。
在形式上,主要以课题研究与实验、集体备课与评课、试后学情分析、观摩专家讲座及国家级课改实验区的示范录象课,以及下发的有关课改内容的学习资料等。
2、听、评课制度。
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要听、评课16节以上,平均每周一节,教研组长、年青教师(参加工作未满3年)要至少在20节以上,听课后要与讲课教师及时交流,取长补短。学校领导也采取随机听课方式对教师日常上课情况进行摸底、了解,主管教学的校长、教导主任、教研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50节。
3、教师献课制度。
随机听课制度,我们了解教师日常上课情况,那么教师献课制度,则使我们看到了教师的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可以说展示了他本人的学科教学水平,我们要求所有教师每学期献课一节,只要是上课教师都要参与献课,不论岁数大小,不论是否领导,这样在每个学期都要掀起一个比、学、赶、超的教研高潮。教师献课时,学校的听课小组及与此学科相关的学科教师都要参加听课,我们头一天就公示出第二天要献课教师的名单、节次及上课的班级、地点,这样听课的教师就提前调整好自己的课节,准时参与听课,而且我们要在听课后的第一时间内要对教师献课组织评课,所有参与听课的教师都要评课,要求评课要公正、客观、简练,时间充裕时,要以座谈形式;时间紧张时,听课教师以书面形式,将评课材料交到听课小组受中,听课小组汇总后反馈到献课教师那里。
4、汇报课与示范课制度。
凡是新参加工作教龄未满3年的教师,或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更改所教学科未满2年的教师,我们要求每学期上2节以上汇报课,由学校听评课小组和学科骨干教师参加听课,课后要对该教师的课进行详细的评估。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每学期要上1节示范课,新教师及相关学科的教师要参加听课。
5、公开课制度。
每学期都要开展一次校级公开课,参加校级公开课的人选就是从献课教师中择优选出来的,人员3—5名,时间在6月和12月中下
旬,校级公开课要求全校教师都参加听课,课时都安排在第八节的校本教研时间,学校要对所有公开课进行录象、备案,而且要对承担校级公开课的教师给予物质奖励。
6、学情分析制度。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素质得不到提高,教研所做的一切只能是空谈。因此,我们更注重对所教授对象的分析,教研组、年级组教研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学情分析,根据学生在课堂、自习、作业完成、单元测试中的表现,年级组要从横向来分析本年级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而教研组则要从纵向分析本学科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经过分析、讨论、研究后要拿出一个具体的措施,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验证。
7、年终量化考核制度。
学校把教师的校本教研情况,经过量化后纳入到了年终教师考核中,使校本教研得到了更好的保障,由教导处记录教师的日常教研情况,如:对教师的听课节数、献课的质量,是否上公开课,教学经验论文发表情况,参加校本培训的情况,学习心得、笔记的完成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登记,然后在年终时向学校提供原始的数据,学校将根据这些原始的数据合成具体分值,记入本人的年终考核成绩中。
二、建立三级教研体系。
一级:教研组教研。
周三第八节是教研组教研时间,教研内容有集体备课、学情分析、科研课题研究,每个教研组都要结合本教研组的特点,在学期初要确定一个校级的科研课题,这样就做到了带着问题教研、带着课题教学、带着任务工作的教研目的。
二级:年级组教研。
周二第八节是年级组教研时间,教研内容有学情分析、集体评课、集体学习等,重点是学情分析。
第三级:学校教研。
学校每周一次集体教研,教研内容有:探讨年级组、教研组中未解决的教研问题,围绕一个教学主题展开讨论,共同学习有关理论知识,共同观看优秀教学观摩课,集中培训现代信息技术等。学校还根据需要每学期要开展2—4次时间为半天或一天的专题培训或讲座,一般是在周六或寒暑假前,没有占用正常的工作时间。
三、教研与科研相结合。
“教研有目的,人人有课题”,这是我校校本教研的基本作法之一。针对教学中的问题,提出科研课题,以科研促教研。为了更好地做好我校的教科研工作,于2005年10月,学校专门成立教科研办公室,任命有丰富教育、教学、教研经验的安国庆同志为教科研主任,专门管理学校的教研和科研工作,使这项工作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我校现有国家级科研课题一个:《全国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开展“三语”教学的创新研究》,省级科研课题一个:《农村初中普、职教整合研究》,学校80%以上的教师都参与到了这两个课题的研究中,并取
得了一定的成果,再加上各个教研组结合本学科特点确定的校级科研课题,学校每位教师都有一个研究任务,这样就更好地做到了校本教研有的放矢。
四、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建立教师间的帮教关系。我校有省级骨干教师一名,市级骨干教师4人,县级骨干教师11人,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作用,每学期开展一次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要求骨干教师与普通教师每学期结成帮教对子,指导他们的备课、上课和献课,同时,还要带动和培养青年教师积极投入到教科研中,每当开展校级公开课或是需参加县、市级优质课评选时,我们都要组织这些学科骨干教师参与听课、指导,帮助上课教师分析教材、设计教学方法,小到导语的设计,大到教学过程的设计等,他们都投入了相当大的热情,“一个好汉三个帮”,在集体的智慧和个人的努力下,这些讲课教师的课都受到了好评。
除了骨干教师和普通教师间结成帮教关系以外,我们还安排有经验的老教师和新参加工作的教师结成帮教对子,帮助新教师更快、更好地进入教师角色、胜任教学工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加之现代信息技术逐渐走入了课堂,这样,我们把对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接收掌握比较快的年青教师,与年龄稍大的教师结成互助对子,帮助、指导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知识和网络操作技能。这样就形成了“以骨干带普通”、“以老带新”、“以小帮老”帮教网络,形成了你帮我,我帮你的互帮互助的教研氛围。
五、充分发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校本教研中的作用。
学校多年来,一直都非常重视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早在2000年就建成微机室;2001年就以拨号上网的方式接入互联网;2002年我们又建成了电教室,就开始了利用多媒体来辅助课堂教学的尝试;2003年购买了101远程教育初中阶段的教师版使用权,学校又先后购买了打印机、一体机、扫描仪、录相机等教学辅助设备。2005年辽宁远程教育工程的开通,更使我们农村学校的教育信息技术得到史无前例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校本教研在形式、内容、效率和效果上都得到了丰富和改善,学校目前有三个教学资源库,一是新课程主题资源库,一个远程教育卫星资源库,一个是学校自建的教学资源库,其中包括优质课录相资源,各学科课件,优秀教学设计,各学科试题,教学经验、论文等,在加上互联网上的海量的教育教学资源,使传统的校本教研注入了新的形式和内容,在人与人之间教学研究基础上,增加了人机间的交流,在教研中,老师们遇到了难题,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便捷地获取所需教学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丰富的教学资源更好地提高了教师的备课、上课质量。新一轮的关于学科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教研内容,使教师们学电脑、用网络,制课件,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研热情高涨,提高了教研的科技含量和教研效果,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走出去、请进来,多渠道学习先进经验。
闭门造车,终究会鼠目寸光。我们始终重视学习外地教育教研的先进经验,2003年秋,新课程改革在我县部分学校开始实验施行时,我们也同步开展了以新课程、新理念,指导现行课程的教学实验活动,学校花千余元,先后购买了南京、上海、大连等国家课改实验区的新课程教学光盘,组织教师观摩,又借助举办县级新课程汇报课的时机,组织教师到一中、三中、国英等学校听课学习。2004年学校又承担了北片县级优质课的评选活动。2005年在县教师学校的帮助下,又请来了县蒙初优秀教师送教下乡到我校,使我校教师多次得到难得的学习和交流机会。2005年和2006年我们又两次请来了165中学的优秀教师为我校师生上了一节语文课、两节数学课和一节体育课,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省级重点中学的较高的教学水平。同时我们也于2005年7月和2006年10月两次到165中学去交流学习,我校有11名教师与165中学的教师结成了帮教互助对子,经常就教研中的难题开展交流。最近,我们还计划去观摩学习他们校本教研过程,来更好地促进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的发展。
以上是我校在校本教研中的一些作法,取得的一点成绩是和县教师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和中学研训部各位教研员的无私帮助分不开的。谈不上什么经验,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真诚的期望各位领导和兄弟学校的同行们指正。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新问题也一定会层出不穷,我们会继续加大校本教研的力度,不断改进我们的作法,力争把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的更好。
第四篇:校本教研工作实施方案
韩摆渡镇中小学校本教研
工作实施方案
为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充分体现“科研兴校”的办学特色,促进我镇基础教育健康发展,针对我镇各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本着从我镇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使各学校校本教研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特制定韩摆渡镇中小学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为中心,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阵地,以解决新课改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深入开展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促进校本教研工作不断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思路和总体目标
以新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基地,以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育教学经验为重点内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引领学校教研实践、教研合作、教研创新;引导教师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有效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推进新课程实验上。把增长点放在促进学校,师生的共同发展上。突出一个中心(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实2-
段和网络信息的运用能力。
8、开发课程资源。提高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意识,提升教师课程资源的利用和管理能力。
五、方法措施
1、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强化校本管理
(1)镇中心学校成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负责全镇校本教研的领导,规划、组织、协调、推进、检查、评比,各学校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整体负责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
(2)完善制度:学校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教学常规考评制度、听课评课制度、教师外出听课汇报制度、教研组常规考评办法、教师学习培训制度、课题研究制度、检查制度、校本研训考核评价制度等,并建立教研激励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和激励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活动质量,营造学习氛围。
(3)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承担学校校本教研的组织领导工作。教研组、年级组是基本的研究单位,各学校教导(务)处或教科室整体负责本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做到“五落实”,即“时间落实、人员落实、地点落实、内容落实、目标落实”。
2、构建研训管理体系,规范校本教研有序开展
建立研训管理体系,切实把教学研究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整合教导处或教科室、学科教研组和年级组(校点)的力量,形成教学、研究、培训密切结合的教研管理体系,加强对校本教研的管理。
3、落实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行为
把落实教育教学常规和建立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作为基础工作抓实,抓出成效;结合实际,注重实效,力戒有悖教育教学规律的形式4-
解决、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着力引导和营造全体员工乐于实践校本教研三个要素的良好氛围。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导(务)主任每学年亲自参加8次以上有关校本教研的教研组和年级组活动,及时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校长每学年要组织召开2次以上有关校本教研的专题行政例会研究制定校本教研的工作重点和工作计划,要结合特色,遵循规律,弘扬优势,每学期都有校本教研的计划、总结和评优活动。
7、树立学校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意识
在实施校本教研过程中,学校领导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做好示范,扎扎实实地上好一门课。同时,各校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导(务)主任、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评课不少于20节,其他学校中层领导每学期听评课不少于15节,并有听评课记录,力求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以绩服人。真正成为校本教研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
8、丰富教研形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集体备课
总体思路是“提前备课,轮流说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备课组集体备课,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自身教学实际进行个性化修改,课后撰写教学反思,以此达到增进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资源共享、提高了备课实效的目的。
(2)加强示范课、研究课的磨课过程
注重三阶段,两反思,把示范课、研究课上好;各学校结合实际创设1—2种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2种学习方法。
(3)主题论坛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研与科研的共同发展。学校应为每一位教师提供思想交流的平台。每位教师每学期进行两次的课改反思并写成论文,通过评选参加全校“课改论坛”。
(4)开展有针对性的校本课题研究,并在教研室指导下做好省、市级课题的组织申报工作。
(5)专业引领
走专家引领之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灵活培训形式,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9、加强质量监控
终端质量是过程质量的集合,只有抓好过程质量的监控,及时诊断校本教研过程的“得”与“失”,最终才可能出高质量。
镇中心学校定期不定期地对学校校本教研工作进行过程指导和督查,检查从最基本的备课、上课、教学反馈和评价等环节入手,将各校和广大教师对上述方案的执行和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或随机抽查,将实施的情况作总结、分析,并将检查的结果及时进行通报。
10、经费保障
各校按照《义务教育经费的管理使用办法》足额列支出校本教研专项经费。
韩摆渡中心学校
2011年2月12日
第五篇:如何抓好学校教研
试议教导主任如何抓好学校教研
学校的“教导主任”,顾名思义,既要“教”,又要“导”。从角色定位来说,教导主任既要在校长领导之下实施对教师、学生的教育管理,又要全面贯彻校长教育管理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师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上台阶。就某种意义上说,教导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具体实施的“操盘手”。那么,如何扮演好这个“角色”呢?笔者认为,教导主任应当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构建组织网络 实施规范化管理
教导主任在教学管理中,首先应构建健全的组织网络,建立合理的制度,实施规范化管理,形成上下联动的效应机制,确保教学计划的实施。
1、组织落实
建立以校长为龙头,教导处为主体的学校教研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教导处——教研组——参与教研”的教师三级教研组织结构。要尽可能多地让所有教师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形成全员参与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对教研工作的考核、评价才能落到实处。同时,相应聘请有关教研专家开设讲座、进行指导,加强联系,提高三级教研组织的研究水平与研究能力。
2、措施落实
根据各学校的实际,制定诸如教研组工作细则,教育科研的选题论证、中期检查、成果鉴定和成果推广的工作规范,教研工作的检查考评意见,教学各部门和有关教学人员参与教研活动的职责要求,教研组长职责,集体备课要求„„等等制度。把教研方面的工作列为学校考核的重要内容,甚至作为评优、晋级和职称评定的主要依据。通过各项制度的建立和措施的落实使教研工作步入正常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3、课题内容落实
无论常规教研还是专题课题研究,都必须做到课题内容落实。常规教研一般主要内容有集体学习理论、集体备课等,组织者应有主题、明确中心发言人、安排时间保证、并有活动记录。
专题课题研究,是教研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的要求,是学校教研工作水平和能力的体现。各校应因地制宜,确定符合学校实际、有研究价值的总课题,由教研组或教师自主申报承担其子课题的研究,最终确定各子课题的研究人员,以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之后学校教学、教研活动都要围绕总课题的研究来开展。课题研究从一开始就要注意规范化。子课题的申报包括子课题名称、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手段、研究成果形式等内容要完整。不仅要有实施方案,还要有具体的研究计划,根据计划、方案,定期开展课题研究效果检查,对课题研究中的不足进行修正,对取得的阶段成果要及时进行交流总结,务必使教研工作的过程落到实处。
4、激励措施落实
为促进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可采用多种物质的或非物质的激励措施。例如: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外出学习;进行学校优秀论文评选和教研优秀教师评选;对于各种级别的获奖论文或刊物发表的文章以及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教师给予奖励,甚至重奖,并形成制度。对新上岗教师、骨干教师、成熟型教师三种不同层次,可采取不同的目标激励措施。
二、制定可行的教研工作计划
教导主任制定的教学工作计划,涉及内容比较广泛。为将教研工作推向深入,教导主任应根据教研工作的发展趋势,以及学校实际,制定有一定前瞻性的教研工作计划,好的教研计划是教研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研计划要严谨、周密、全面、合理,要具体化,可操作性要强。
三、抓好学科教研工作
学科教研组肩负着学科教研的主要任务,在组织协调教学、教研、教改,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导主任必须将其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实、抓好。
(一)召开教研组长会
开学初必须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会,提出本期(或学)教研工作方向、思路,讨论修订教研工作计划,从期初开始,做到方向明确,胸中有数,避免学科组教研工作出现随意性大、层次不高、形式单
一、内容单调等问题。另外,每月应定期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会。
内容方面:
一是学习有关条例、制度,以及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等;
二是相互交流教研工作中的情况和经验;
三是督促检查学科组教研工作按计划开展的情况;
四是研究后阶段工作。
(二)组织教研组活
教研组活动要做到形式多种多样化和丰富多彩,可采取学科内研究与学科间研究,校内研究与校外参观学习相结合,要讲求实效,避免形式主义。目前教研活动中,容易出现停留在表面,主观意识强,忽视对“教师---教材---学生之间”的客观规律、相互关系、联系手段等方面因素的研究。
教研组活动的内容上要注意三个层次:
1、抓理论学习研究,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
理论学习提高教师认识水平的基础,理论学习内容的选择要注意体现时代性、相关性,确保教师观念紧跟时代节奏。学习要做笔记备查,提倡期终写学习心得。课程标准是教育教学的指南。随着社会的进步,课程标准和教材也随之发生变化,学生也会在发生变化。因此,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都要认真对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研究。并将现代教育思想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中。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究,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
①对科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理论和技能,教学体系的结构,主要的思路和逻辑主线进行研究。
②对教材各部分在整个学科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
③对教材中的基本现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进行研究。
④对每个部分的具体教学目标、要求,并据此确定教学内容的教学层次进行研究。
以上四方面的研究是动态的,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作相应的变通和调整,不能一成不变。
2、抓教学过程研究。
教学过程研究主要是指课堂教学的研究。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研究深入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课堂教学的研究一般采取说课、听课、评课的方式进行,要有计划的安排教师全员参与,共同研究,整体提高。说课是基础,评课是关键,要客观的评出问题、评出改进措施、评出努力方向。教学过程研究主要包括:
①教法研究。主要研究教材的处理方法、教学思路设计、课堂结构安排、教学语言设计、提问设计、板书设计、难点突破的方法等等。
②学法研究。主要研究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介绍学习经验,揭示学习规律,预习、复习和考试的方法等等。
③教学手段研究。主要研究如何利用教学的辅助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的辅助手段包括自制教具、挂图、投影、录像、电视、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等。
④、抓教育教学研究。
教育教学研究主要指课题研究。就目前各学校的状况而言,由于信息、资料不足,资金有限,因而,课题研究应从实际出发,以应用研究为主,以微观研究为主,以引入研究为主。这是因为在有限的条件下,干什么,研究什么,以应用研究为主利于解决实际问题。利于与学校工作相互促进;以微观研究为主,即课题要小,便于集中精力研究,容易组织资料,也容易取得效果;以引入研究为主,就是引入和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经过自己的消化和改造,创造性的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另外,要逐步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教研组学习交流的力度,鼓励与其他学校教研组的合作研究,积极参加上级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研学习活动,开阔视野,提高教研工作的挡次。
3、开展集体备课
各教研组可根据实际情况,每学期开展6--9次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主要是针对重要内容,采取由一位教师主备,其他教师围绕下列问题开展研究:
(1)、学生情况分析(共性特点和本校学生实际);
(2)、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3)、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重点、难点、关键点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要求);
(4)、采用的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5)、作业、练习的设计理由;
(6)、其他注意事项。
集体备课对于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非常有益。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非常有效。
4、抓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通过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反思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课前反思——做好充分准备
课前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学生的实际状况是否相符;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教师不仅仅要写“教案”,还要写“学案”,即为每一位学生学习准备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因材施学”让学生发挥出潜能。
在课前反思中,教师不仅要准备教具,而且还要搜集身边教与学的资源,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中发现新的意义,得到新的启示。
(2)课中反思——及时调整教学行为
课中反思就是教师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随机作出判断,并及时调整教与学的行为。
课堂中一些学生由于生理、心理或家庭因素方面的原因,表现出异常的行为,与事前准备的“教案”和“学案”不能相适应,需要教师临时做出更改和调整。教师要善于理解学生,不能动辄予以指责,要善于保护学生的积极因素,要及时更换另一种新的措施。
(3)课后反思——发现新的教学契机
课后反思就是教师对刚刚结束的一节课的总结,或者是一阶段教学成果的总结。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教师总结自己本节课或阶段的精彩点在何处?有无创新点和让学生看好的“卖点”?以及这节课最大的失败是什么?出乎意料的是什么?为什么事先没有预料到等等;其二是教师在下课或放学后向学生发放简洁的问卷,让学生填写本节课最赞成的是什么,最不赞成的是什么,期望教师作出哪些改进等。
四、进行教研工作评价、考核
为提高教研组工作的质量,促进教研组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必须及时对教研组的工作进行的评价、考核。
(一)、教研计划目标的实际情况,包括以下指标:
1、学期、学年教研任务指标落实情况。要求任务明确、目标具体。
2、教研课题的选择及教研计划实施情况,要求具体落实,具有学科特点和针对性。
3、每周教研活动内容及具体安排,要求严格考勤,保证时间,有工作效率。
4、组织教师参与情况。要求自觉参与,主动实施教改。
5、教研教改示范课和专题研究课的安排、计划和实施情况。要求有说课、听课、评课记录。
6、学科竞赛及课外活动指导计划目标实施情况。
(二)、教研活动过程评价。主要评价内容:
1、集体学习研究的次数,每次学习研究的记录。要求内容详实。
2、每次集体学习研究的出勤记录。
3、教研活动后记记录。
五、教导主任抓好教研工作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多读书、多学习
一是理论学习,二是实践学习。教导主任应该是终生学习的楷模,要养成自觉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并在教育实践中记录下你的所思所想,既有对教育的感悟,又有对教育的困惑;既有对教育的思考,又有对教育的探索。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增强自身素质修养,才能推动教研工作向深层次发展。
2、要善于积累和处理资料、信息
作为教导主任,要能够高速、高效的获取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最新信息,包括教育理论新发展,教育实践新动态方面的信息和知识,并且能够对获得的信息加以准确的识别、分类、编码、分析、评估,处理。为个人所用,用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且为广大参与教学研究的教师提供相关资料,确保教研工作顺利推进。
3、要善于反思
教导主任要善于总结教研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既要总结成功的经验,又要吸取失败的教训,既要前瞻,又要后看。反思虽系点点滴滴,但它来自实践,来自深刻的思考,具有真实性,是一份非常珍贵的财富。我们要在反思的基础上,善于从新的角度和高度去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运用已经取的经验和教训,努力达到新的工作高度。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是没有平坦的道路可走的,只有那些不畏艰苦,在崎岖小路上不断攀登的人,才能到达光辉的顶峰”。
2008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