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抓好教研促质量
抓好教研促质量,提高效率在课堂
为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成绩,实现高效课堂,更快驶入“永威”模式的课改快车道,南阳市第六小学自2012年秋期起,加大了对校本教研的管理力度,具体措施有:
一、中层包段
学校按低、中、高三个阶段,分别有三个中层领导来分包,通过跟踪听课,现场评课,师生座谈,定期检查定期检测,及时反馈,对所包的年级组的作业,教案,教研,科研,质量进行全面的把关,荣辱与共。
二、日教研天天检
就教师们以小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要求每周不少于三次,每次必须全员参与,人人发言,轮流做记录,时间不少于20分钟,语文,数学和综合学科,小教研的时间有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有专人负责检查。可以研读教材,交流易错别的知识点,确定学习的目标和自学指导,分享各班好的经验等。记录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教研记录一月一上交,一月一反馈,学期结束综合评选优秀教研组,与绩效考核挂钩。
三、专题教研周周听
为了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六小的专题大教研也可得如火如荼。秋期主要是研读教材,进行说课比赛,秋期主要是探索模式,上好“永威”模式的过关课。围绕这些大活动的开展,结合领导巡视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或不足问题,每周大教研时总会分两大块内容进行交流。先是教师们听评课活动,每组教师都轮流发言。再是由校领导,分包中层或优秀骨干教师做专题发言,指点迷津。
本学期开学这半个月来,六小分语文,数学,综合三个学科,各自进行了两次大教研。语文学科,先是对“全面提高作文教学成效的统筹安排”进行了研讨,接着对“以一带多”模式实践运用及“预习作文的布置与验收”进行了专题培训;数学学科,先是就“双分”管理教学法及教学流程专门的培训,接着又对新课标,进行了专门的研读;综合学科也研讨了“永威”模式的实践与困惑,都认为这些活动的开展及时,有意义,让授课活动变得更清醒,更高效。通讯员:董传静 张梁
第二篇:谋质量 促教研 求发展
谋质量 促教研 求发展
——记新城学区四年级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
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推选和培养我学区语文课堂教学能手,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学区于2011年9月21日在西街小学举行了学区四年级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
本次活动是由学区教导处统一安排,学区所辖各校共同参与,体现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探究合作的教研活动。为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由中心校教导主任任组长,抽调各校校长或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组成评委,对参与的7名教师进行现场打分评课,评出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名。
参加本次活动的教师能够依据新课程理念,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准备。课堂上循循善诱,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效果良好。也可以看出个别年轻教师的教学环节处理不到位,缺乏课堂深度和广度。今后我们会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认真总结课堂教学的得与失,并更大地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出新的努力。
附:新城学区四年级语文优质课评比结果 一等奖:李嗣艳 二等奖:杜新翠 三等奖:张文奇
新 城 学 区
2011年9月26日
第三篇:如何抓好学校教研
试议教导主任如何抓好学校教研
学校的“教导主任”,顾名思义,既要“教”,又要“导”。从角色定位来说,教导主任既要在校长领导之下实施对教师、学生的教育管理,又要全面贯彻校长教育管理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师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上台阶。就某种意义上说,教导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具体实施的“操盘手”。那么,如何扮演好这个“角色”呢?笔者认为,教导主任应当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构建组织网络 实施规范化管理
教导主任在教学管理中,首先应构建健全的组织网络,建立合理的制度,实施规范化管理,形成上下联动的效应机制,确保教学计划的实施。
1、组织落实
建立以校长为龙头,教导处为主体的学校教研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教导处——教研组——参与教研”的教师三级教研组织结构。要尽可能多地让所有教师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形成全员参与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对教研工作的考核、评价才能落到实处。同时,相应聘请有关教研专家开设讲座、进行指导,加强联系,提高三级教研组织的研究水平与研究能力。
2、措施落实
根据各学校的实际,制定诸如教研组工作细则,教育科研的选题论证、中期检查、成果鉴定和成果推广的工作规范,教研工作的检查考评意见,教学各部门和有关教学人员参与教研活动的职责要求,教研组长职责,集体备课要求„„等等制度。把教研方面的工作列为学校考核的重要内容,甚至作为评优、晋级和职称评定的主要依据。通过各项制度的建立和措施的落实使教研工作步入正常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3、课题内容落实
无论常规教研还是专题课题研究,都必须做到课题内容落实。常规教研一般主要内容有集体学习理论、集体备课等,组织者应有主题、明确中心发言人、安排时间保证、并有活动记录。
专题课题研究,是教研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的要求,是学校教研工作水平和能力的体现。各校应因地制宜,确定符合学校实际、有研究价值的总课题,由教研组或教师自主申报承担其子课题的研究,最终确定各子课题的研究人员,以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之后学校教学、教研活动都要围绕总课题的研究来开展。课题研究从一开始就要注意规范化。子课题的申报包括子课题名称、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手段、研究成果形式等内容要完整。不仅要有实施方案,还要有具体的研究计划,根据计划、方案,定期开展课题研究效果检查,对课题研究中的不足进行修正,对取得的阶段成果要及时进行交流总结,务必使教研工作的过程落到实处。
4、激励措施落实
为促进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可采用多种物质的或非物质的激励措施。例如: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外出学习;进行学校优秀论文评选和教研优秀教师评选;对于各种级别的获奖论文或刊物发表的文章以及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教师给予奖励,甚至重奖,并形成制度。对新上岗教师、骨干教师、成熟型教师三种不同层次,可采取不同的目标激励措施。
二、制定可行的教研工作计划
教导主任制定的教学工作计划,涉及内容比较广泛。为将教研工作推向深入,教导主任应根据教研工作的发展趋势,以及学校实际,制定有一定前瞻性的教研工作计划,好的教研计划是教研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研计划要严谨、周密、全面、合理,要具体化,可操作性要强。
三、抓好学科教研工作
学科教研组肩负着学科教研的主要任务,在组织协调教学、教研、教改,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导主任必须将其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实、抓好。
(一)召开教研组长会
开学初必须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会,提出本期(或学)教研工作方向、思路,讨论修订教研工作计划,从期初开始,做到方向明确,胸中有数,避免学科组教研工作出现随意性大、层次不高、形式单
一、内容单调等问题。另外,每月应定期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会。
内容方面:
一是学习有关条例、制度,以及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等;
二是相互交流教研工作中的情况和经验;
三是督促检查学科组教研工作按计划开展的情况;
四是研究后阶段工作。
(二)组织教研组活
教研组活动要做到形式多种多样化和丰富多彩,可采取学科内研究与学科间研究,校内研究与校外参观学习相结合,要讲求实效,避免形式主义。目前教研活动中,容易出现停留在表面,主观意识强,忽视对“教师---教材---学生之间”的客观规律、相互关系、联系手段等方面因素的研究。
教研组活动的内容上要注意三个层次:
1、抓理论学习研究,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
理论学习提高教师认识水平的基础,理论学习内容的选择要注意体现时代性、相关性,确保教师观念紧跟时代节奏。学习要做笔记备查,提倡期终写学习心得。课程标准是教育教学的指南。随着社会的进步,课程标准和教材也随之发生变化,学生也会在发生变化。因此,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都要认真对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研究。并将现代教育思想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中。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究,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
①对科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理论和技能,教学体系的结构,主要的思路和逻辑主线进行研究。
②对教材各部分在整个学科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
③对教材中的基本现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进行研究。
④对每个部分的具体教学目标、要求,并据此确定教学内容的教学层次进行研究。
以上四方面的研究是动态的,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作相应的变通和调整,不能一成不变。
2、抓教学过程研究。
教学过程研究主要是指课堂教学的研究。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研究深入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课堂教学的研究一般采取说课、听课、评课的方式进行,要有计划的安排教师全员参与,共同研究,整体提高。说课是基础,评课是关键,要客观的评出问题、评出改进措施、评出努力方向。教学过程研究主要包括:
①教法研究。主要研究教材的处理方法、教学思路设计、课堂结构安排、教学语言设计、提问设计、板书设计、难点突破的方法等等。
②学法研究。主要研究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介绍学习经验,揭示学习规律,预习、复习和考试的方法等等。
③教学手段研究。主要研究如何利用教学的辅助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的辅助手段包括自制教具、挂图、投影、录像、电视、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等。
④、抓教育教学研究。
教育教学研究主要指课题研究。就目前各学校的状况而言,由于信息、资料不足,资金有限,因而,课题研究应从实际出发,以应用研究为主,以微观研究为主,以引入研究为主。这是因为在有限的条件下,干什么,研究什么,以应用研究为主利于解决实际问题。利于与学校工作相互促进;以微观研究为主,即课题要小,便于集中精力研究,容易组织资料,也容易取得效果;以引入研究为主,就是引入和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经过自己的消化和改造,创造性的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另外,要逐步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教研组学习交流的力度,鼓励与其他学校教研组的合作研究,积极参加上级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研学习活动,开阔视野,提高教研工作的挡次。
3、开展集体备课
各教研组可根据实际情况,每学期开展6--9次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主要是针对重要内容,采取由一位教师主备,其他教师围绕下列问题开展研究:
(1)、学生情况分析(共性特点和本校学生实际);
(2)、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3)、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重点、难点、关键点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要求);
(4)、采用的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5)、作业、练习的设计理由;
(6)、其他注意事项。
集体备课对于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非常有益。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非常有效。
4、抓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通过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反思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课前反思——做好充分准备
课前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学生的实际状况是否相符;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教师不仅仅要写“教案”,还要写“学案”,即为每一位学生学习准备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因材施学”让学生发挥出潜能。
在课前反思中,教师不仅要准备教具,而且还要搜集身边教与学的资源,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中发现新的意义,得到新的启示。
(2)课中反思——及时调整教学行为
课中反思就是教师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随机作出判断,并及时调整教与学的行为。
课堂中一些学生由于生理、心理或家庭因素方面的原因,表现出异常的行为,与事前准备的“教案”和“学案”不能相适应,需要教师临时做出更改和调整。教师要善于理解学生,不能动辄予以指责,要善于保护学生的积极因素,要及时更换另一种新的措施。
(3)课后反思——发现新的教学契机
课后反思就是教师对刚刚结束的一节课的总结,或者是一阶段教学成果的总结。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教师总结自己本节课或阶段的精彩点在何处?有无创新点和让学生看好的“卖点”?以及这节课最大的失败是什么?出乎意料的是什么?为什么事先没有预料到等等;其二是教师在下课或放学后向学生发放简洁的问卷,让学生填写本节课最赞成的是什么,最不赞成的是什么,期望教师作出哪些改进等。
四、进行教研工作评价、考核
为提高教研组工作的质量,促进教研组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必须及时对教研组的工作进行的评价、考核。
(一)、教研计划目标的实际情况,包括以下指标:
1、学期、学年教研任务指标落实情况。要求任务明确、目标具体。
2、教研课题的选择及教研计划实施情况,要求具体落实,具有学科特点和针对性。
3、每周教研活动内容及具体安排,要求严格考勤,保证时间,有工作效率。
4、组织教师参与情况。要求自觉参与,主动实施教改。
5、教研教改示范课和专题研究课的安排、计划和实施情况。要求有说课、听课、评课记录。
6、学科竞赛及课外活动指导计划目标实施情况。
(二)、教研活动过程评价。主要评价内容:
1、集体学习研究的次数,每次学习研究的记录。要求内容详实。
2、每次集体学习研究的出勤记录。
3、教研活动后记记录。
五、教导主任抓好教研工作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多读书、多学习
一是理论学习,二是实践学习。教导主任应该是终生学习的楷模,要养成自觉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并在教育实践中记录下你的所思所想,既有对教育的感悟,又有对教育的困惑;既有对教育的思考,又有对教育的探索。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增强自身素质修养,才能推动教研工作向深层次发展。
2、要善于积累和处理资料、信息
作为教导主任,要能够高速、高效的获取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最新信息,包括教育理论新发展,教育实践新动态方面的信息和知识,并且能够对获得的信息加以准确的识别、分类、编码、分析、评估,处理。为个人所用,用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且为广大参与教学研究的教师提供相关资料,确保教研工作顺利推进。
3、要善于反思
教导主任要善于总结教研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既要总结成功的经验,又要吸取失败的教训,既要前瞻,又要后看。反思虽系点点滴滴,但它来自实践,来自深刻的思考,具有真实性,是一份非常珍贵的财富。我们要在反思的基础上,善于从新的角度和高度去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运用已经取的经验和教训,努力达到新的工作高度。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是没有平坦的道路可走的,只有那些不畏艰苦,在崎岖小路上不断攀登的人,才能到达光辉的顶峰”。
2008年9月8日
第四篇:以研促教,实现教研-质量双丰收
以研促教,实现教研-质量双丰收
6月11日下午,窑口乡北集小学,语文、数学两个教研组正在就乡中心校“
三、五年级抽考”试卷及成绩进行研讨。
周斌校长就这次研讨提出具体要求:要不看名次看差距;不看分数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研讨首先就试卷的难易、知识的履盖面,知识点与教材的衔接等进行了认真仔细的探讨。其次是对这次抽考本校学生对这份试卷知识掌握及运用能力进行了实质性的分析,再次是本校学生的成绩和兄弟校之间的差距进行了无情的剖析。整个研讨紧张而又激烈,与会教师发言积极,反思深刻。最后校长总结说:这次抽考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运用结果找差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以研促教、以研助教,提升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刘家山)
第五篇:如何抓好校本教研工作
如何抓好校本教研工作
如今农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相对滞后。表现在:
1.在制度层面上缺少有力的保障措施;
2.缺乏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引领,专业支持力量缺乏,教育资源匮乏;
3.教研力量单薄,教研氛围难以形成;
4.教研内容形式单调、热情不高,教研效果不好。
因为学科的不同,所以各个学科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要求也有所不同。经验告诉我们,校本教研的高质量主要来自于抓好学科教研组的专业建设。抓好学科教研工作,我们要求做好以下四方面的文章。
第一,“选好人”,配强教研组内的“领军人物”。选配事业心、责任心强,既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又有一定的理论建树,有创新意识、肯吃苦、肯奉献、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组内有威信的中青年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引领教研组内的教师在专业道路上可持续、有差异的发展,这是建设高品位的学科教研组的根本之所在;
第二,抓好活动,增强教研活动生命的活力。教研组的正常活动,既要保证组内教师有思想碰撞的时间,又要有想说话的空间和能说话的时间,保证各教研组每两个星期有一次活动的时间,使之用制度来保证活动时间的到位,让教师们在活动时言无不尽、畅所欲言;第三,创设教研氛围,建设好教研文化。我们更看重的是淡化形式、注重实效的业余、课余时间的“闲聊”,在“闲聊”中经常就各种各样的教学问题进行“面红耳赤”的“争吵”,在“各不相让”的“争执”中提升老师们的教育教学思想,“吵”出教学艺术,“吵”出教育教学实践智慧,并让这种为教学问题的“吵吵闹闹”之气氛在教研组内愈演愈烈;
第四,集体“捆绑”,打造“团队”,形成“合力”。在教研组建设过程中,我们鼓励更多的“优秀分子”能,尽显“英雄本色”,但更要实施“先富帮后富”、强者帮弱者的考核机制,要鼓励教师在本教研组内有差异的发展,利用“差异”资源,建立紧密型的“一帮一”的帮扶制度。在评优评先、奖金分配、职务晋升、考核过程中,对教研组内的不同教师要提出不同的考核要求,使教研组内的每“个老师都能自觉维护教研组的集体利益,使”一枝独秀不是春,万枝干红春意浓"成为教研组内每个老师自觉追求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