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哲学》模拟试题
《教育哲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20分)
1、分析教育哲学
2、理性人
3、学术自由
4、教育民主化
二、辨析(15分)
1、教育哲学知识是一种反思性知识。
2、教学的理性化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排除非理性因素。
3、知识并不具有绝对的客观性,也不是价值中立和文化无涉的,因此,我们应改变对知识的顶礼膜拜的态度,在课程实践中也应削弱“知识”目标的达成。
三、简答(35分)
1、如何理解教育哲学的批判性?
2、简述社会课程的基本特征。
3、如何理解教学的“双边性”?
4、民主教育的性质是什么?
5、简述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知识概念的区别。
四、论述(30分)
1、什么是教学的理性化?怎样才能促进教学的理性化?
2、试述教育民主化的原则。
第二篇:教育哲学
教育哲学
名词解释
1、什么是实用主义,实用主义(名词解释)
2、后现代主义及其教育
3、广域生存和局域生存(名词解释)
4、教育哲学的实践意义和价值型
5、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永恒主义教育哲学、改造主义教育哲学、要素主义教育哲学、再生
产理论、抵制理论、博雅教育
问题
1、中国传统教育哲学形成背景
2、墨子人文主义观点
3、什么是墨子的强说之教
4、墨子非月非命教育哲学思想
第三篇:教育哲学
教育公正
教育公正与教育公平
教育公正是针对社会任何成员而言所反映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分配关系,特别是依据个体所扮演的角色、享有的权利和义务而涉及的教育资源通过教育制度适度调节的分配表现出既合理又公平的价值取向。
教育公平关乎教育活动中操作层面的事情,只需遵循同一标准,意味着教育现实中在条件相同情况下的同等对待,强调着衡量教育利益关系上的“同一尺度”,是对教育制度的一种有效的补充。
公平侧重于个体之间利益的均衡分配,公正立足于社会的整体利益,其本质是对一定的人际关系、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反映,公正的事情一定是公平的,公平的事情未必是公正的。教育公正被作为一个。相比之下,公正的“应然”成分更多一些公平则带有更多的现实成分。
教育公平与教育平等
教育平等主要是一个反映教育活动中主体间关系的客观事实的概念,而教育公平则主要是一个主观概念,是人们根据对教育平等事实状况的主观体验所作的一种评价。
教育公平与教育平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教育平等强调的主要是“怎样”,属于实然状态;教育公平强调的主要是“应该”,属于应然状态。教育平等反映的是客观事实或现实存在。教育公平则是对这种客观事实或现实存在的一种价值判断。教育平等是教育公平的前提和核心,也是教育公平的载体和实现手段,如果不能保证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平等,那么也就谈不上教育公平;如果抽掉了教育平等,教育公平就成了空中楼阁。
教育公平是教育发展追求的现实目标和永恒理想,是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的统一,是二者相互促进、不断提高教育发展水平的有效保证
教育公正与教育平等
1、平等存在着“过度”的可能性,而公正则不存在“过度”的可能性,所以合理的平等才具有公正的性质。
2、相比较而言,公正所涉及的范围要更为宽泛一些,平等涉及的范围则明显小得多。正是由于公正这一理念的内涵包含了平等、自由和社会合作几个方面内容,所以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公正自然广泛涉及到了一个社会的主要制度、社会规范、社会主要规则及主要政策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公正是一种体系化的集合。相比之下,平等只是这种“体系化”中的一项属性、一个层面,尽管这项属性或层面是非常重要的。从公正与平等的分析延伸到教育领域,可以这样认为,教育公正的范畴涵盖了教育平等。具体讲,教育公正是针对最大多数人和事,是以教育制度和规则来约束,针对现实生活中某些失当教育行为纠偏”,是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寻求平衡点,保持一致而进行的活动。在教育领域,平等并不能代表公正,有时为平等而平等可能成为不公正的起源。
3、公正概念往往倾向于认同现实社会,而平等概念则往往存在着一种抵触现实社会的倾向。
第四篇:5107 教育哲学A卷试题
卷号:5107
浙江电大2006年1月期末考试开放教育本科
教育管理、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哲学》试题A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每小题下空6行)
1、“自然人”
2、“教学”的意向性
3、民主教育
4、教学自由
二、辨析题(每题5分,共15分。答题要求:必须在判断正误的基础上阐述理由)
(每小题下空6行)
1、21世纪的教育哲学应该是一种“实践哲学”或“生活哲学”。
2、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根本原因是,人从其天性上说是好逸恶劳的。
3、师生关系有必要从“功能性”关系深入到“存在性”关系。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每小题下空8行)
1、如何理解教育哲学的反思性?
2、如何从“游戏人”的角度理解教育?
3、分析教育哲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4、如何理解教育民主化的平等原则?
5、简述学习自由的必要性。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每小题下空18行)
1、教育为什么必须关注人的存在问题,教育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关注人的存在问题?
2、结合实际,剖析现代教学的非理性化表现及其后果。
第五篇:生活与哲学 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最终版)
明湖中学高二政治哲学测试试题2014.5班级:姓名: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论语心得》一书扉页中写道:“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有
①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②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③哲学是科学之科学④哲学是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2.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没有名字,其阿玛特(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 3.2013年10月21日,我国冰川学家和气候学家秦大河博士获得沃尔沃环境奖。秦博士第一次从科学的角度提出了一直被公众所质疑的理论:极端天气和气候现象在过去的50年里变得越来越频繁,报告明确指出了气候变化和阶段性极端天气之间的联系,被称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此可见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B.认识主体的不同决定了认识结果的差异C.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D.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
4.重视思想上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A.坚持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B.是没有阶级性影响的科学理论体系C.揭示了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D.是对自然科学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5.朱熹说: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下列观点与朱熹观点表达的哲学派别和形态一致的是
A.“存在就是被感知”B.“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C.“我思故我在”D.“世界是上帝和神灵创造的《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是没有写到手枪;《封神榜》写尽了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这是因为
A.意识无法反映未来B.意识活动没有主动创造性
C.人的意识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D.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7.做好2014年经济工作,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B.意识有时超越时代具有前瞻性C.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D.客观与主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8.2013年11月21日,多国研究人员利用埋在南极冰下的世界最大中微子探测器,首次捕捉到源自太阳系外的高能中微子,为揭示宇宙射线之谜奠定了基础。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物质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②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③人们能够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来改造客观世界 ④意识活动因其主动创造性而具有了直接现实性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9.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正确意识的指导。意识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但这朵花要绽放,必须以物质的决定作用为前提。必须通过才能把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变成现实。
A.创新B.实践C.思考D.发挥主观能动性10.谣言被转发一万遍也不会成为真理。这是因为
A.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不断超越C.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D.真理与谬误界限明确,无法转化
11.习近平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这表明①实践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②顺境中成功必然导致逆境中挫折③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2.2013年12月20日,在成功完成月面软着陆后,嫦娥三号开始进入科学探测阶段。科研人员利用着陆器上地形地貌相机传回的图像,制作完成了首张着陆区全景照片。可见
①人类借助于科学仪器可以穷尽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②科学仪器有助于延展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③实践的发展能够为人们提供更为先进的认识工具④科学仪器可以替代人类对客观
6.事物作出精确反映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3.目前,国内的3D 打印企业处于“单打独斗”的初步发展阶段,产业整合度较低,技术标准、开发平台尚未确立,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还不成熟。这一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整合产业资源,建立完善的供应商和服务商体系。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①优化事物内部结构可以促进整体功能的发挥 ②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可以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③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④实现对旧事物的否定就能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4.今年是农历马年。“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有一切”等祝福语“万马奔腾”,“马上体”成为今年最流行的文体。这其中有对新年的期待,也有对现实的焦虑;有励志的愿景,也掺杂一些浮躁的心态。“马上祝福”可以有,但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马上心态”不可长。因为A.人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直接现实性 B.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梦想就能照亮现实D.事物发展是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 15.今年雾霾肆虐大江南北,专家说工业化的推进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同时也产生了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据此把工业化比喻成双刃剑,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工业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联系是
①客观的,因而与人无关②必然的,无法改变 ③具体的,因时因地而异④变化的,因势而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6.心理学实验表明,只靠耳朵听的知识,3个小时后只能记住65%左右;只靠眼睛看的知识,3个小时后可保持70%左右,3天后能记住30%左右;如果视听结合获得的知识,3个小时后能保持85%左右,3天后能保持70%左右。从哲学上看,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要提高记忆力需要A.把握主次矛盾之间的关系B.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C.把握系统的整体性和优化趋向D.把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17.漫画《腾不出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树立创新意识 ②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③在复杂的事物中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④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A.③④B.①②C.①④D.①③
18.“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下列语句中蕴含的哲理与之相符的是
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C.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D.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19.从哲学上看,右图说明山东省在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过程中坚持了①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②唯物论和唯心论的统一
③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统一④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世界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一直在玩手机”。有人因为使用手机上瘾,把手机变成“手雷”,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对此,我们应该
①正视手机控制社会的现实②适度使用,防止矛盾转化 ③辩证否定手机功能的拓展④创新科技,消除人性的弱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1..“科学思维应该天马行空,科学研究必须脚踏实地”。最能概括这一观点的是 A.既要有创新意识,又要求真务实
B.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
C.既要尊重权威,又要学习书本知识D.要坚持辩证否定的精神
22.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一论述,高度概括了改革开放的巨大作用,深刻阐述了坚持改革开放对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一判断的社会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③生产关系需要不断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3.2013年11月24日,习近平考察黄潍输油管线事故抢险工作并强调一定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放在第一位”。从哲学上讲其理论依据是: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4.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重要议案,以立法形式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从哲学上看,上述决定 ①体现了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②坚持了历史客观性的唯物主义观点 ③遵循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④把握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5.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设立至今已有22位科学家获得此项殊荣。翻阅历届大师的先进事迹,不难发现,他们的成功惊人的一致:坚守理想、钟情事业,耐住寂寞、拒绝浮躁。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追求个性的发展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B.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C.追求真理需要远离社会生活、注重自我修养D.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要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应如何深入推进改革开放。(8分)
27.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需要我们以理性、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文化和别人的文化,充分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进一步坚定我们的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
材料一:历史昭示我们,不理性、不科学的文化立场和观念,对社会发展极具阻碍力。其一是“文化自满”。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四夷率土归王命”一直是根深蒂固的“天下观”,致使我们长期自满自大、固步自封、排他拒外,严重阻碍了历史转轨的可能性。
其二是“文化自卑”。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质疑和争论空前白热化,对待传统文化更多的是否定与抛弃,表现出极大的思想自卑。一些社会精英高举“反传统”大旗,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
请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对上述两种观点的共性错误予以评析。(12分)
材料二:中国人民大学和文化部文化产业司联合发布2013 年“中国文化消费指数”。从当前消费结构看,我国居民的十大偏好文化产品分别是报纸杂志、游戏、文化器材、电视、设计、电影、图书、广播、艺术品收藏和娱乐活动。调查显示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20年来几乎没变,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中国人均每天读书时间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图书消费的萎缩势必影响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影响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2)针对材料二中我国人民当前文化消费的现状,请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提两点合理化建议。(6分)
28.青海省是长江、黄河的源头,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大力开发太阳能资源,既能解决生活用电问题,又能用来建棚发展畜牧业。为了保护植被,大力发展沼气池。“想要富,先修路”,省委和政府又决定把公路建设作为开发的重点。云南省生物物种占我国的60%以上,省委和政府决定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下,除发展旅游业外,要大力发展多种种植业,近期要把植物业作为发展的突破口。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措施的合理性。(16分)
29.“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结合材料,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我们怎样才能拥有一个无悔的青春。(8分)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根据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创作出更多的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作品。②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风尚。(每点2分)
(注:学生答出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该点、本题的分数)
践基
础上谋划顶层设计;(2分)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要求我们发挥认识作用,(2分)推进实践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1分)③推进改革开放,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的辩证统一。(1分)27.(1)
28.(1)两省的各项措施都坚持了从当地的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注重实效,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2)矛盾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省的措施都坚持了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
(3)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两省的措施都十分重视环境保护、资源的合理运用,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着重抓主要矛盾。两省的做法都突出重点,找准突破口,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