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后反思
观后反思
一(3)班黄芬
如今,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势在必行。那既然要改革,就一定要有方向。山东省杜郎口教育改革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由一所极其普通的农村中学,到现在全国争相学习的重点学校,这是一种很大的转变。我相信,杜郎口的教育改革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纵观杜郎口的教育改革模式,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风格,教师无讲台,无讲桌,三面是黑板,学生的讲桌由传统的“排排坐”变为“茶馆式”的摆放,学生在自己的黑板上设置问题,然后积极讨论,小组辩论,个人发言,展示才能,得出结论,提高认识,真正做到了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经过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的教学质量大幅度地得以提升,从原来的倒数第一跃居全县榜首。杜郎口中学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有两条:一是教学理念,另一个是教学的各种机制的建设。
杜郎口中学是学校的主要领导带头搞教改,用行政的手段推动课程改革,保证了新的教学模式在全校的推广。一所学校,如果不是主要领导亲自改革,用行政的手段推广新的教学理念,单靠教师的自觉和自发搞改革,其力度和进展程度都不会很理想。当然,在改革的初期,如果没有一定的力度,往往坚冰难破、陋习难改。这就需要从上往下,大家一起努力,贯彻新的教育理念,鉴定的实施教育改革。
作为教师,我们应学习杜郎口教师一丝不苟的教学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静专思主”的用心教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主动参与新课程改革,自主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路子。我们不仅要“心动”,而且要付诸行动,立足实际,改革创新,勇于探索。唯如此,我们才能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勇立于教育改革的潮头。当然杜郎口中学的成功经验远不止这些,这就需要我们今后要加强学习,认真思考并把这些宝贵的经验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去。
第二篇:《卢旺达饭店》观后反思
族权与人权的碰撞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根据“五一”期间的课程安排,我按照老师的要求,通过互联网观看了影片《卢旺达饭店》,现就该影片谈一下自己的观后体会。
一、影片内容及问题的引出
影片《卢旺达饭店》以1994年卢旺达种族大屠杀为背景,通过一个叫保罗〃卢斯赛伯吉纳的视角向大家讲述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卢旺达沉痛的历史原因造成本国图西族和胡图族之间深刻的民族矛盾和仇恨,而总统飞机的失事加剧了两个族落之间的猜疑,悲剧的大幕就此拉开,占人口多数的胡图族开始对图西族进行民族屠杀,在短短的100余天内有近100万人遭到屠杀。
而在屠杀开后,人们对于事件本身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
(一)保罗等人的反应:
影片中在屠杀开始后,保罗最初只是保护自己的家人,当他逐渐认识到**的严重性时,人性中的向善面开始闪光,他收留了众多的难民,不论种族,因此给他带来了无尽的麻烦,甚至威胁到生命的安全。影片中在外国人撤离之后,维和部队的人员只留下4人守护饭店,经历了一次次生死磨难之后终于迎来了希望,饭店中有一部分人成为了政治难民,也就是说他们有机会离开,保罗就在其中,但在联合国的车队离开之时,保罗选择留下,因为整个饭店的食物与药品需要通过他的关系才能搞到,饭店里的人离不开他,人性光辉的一面在此刻得以体现。
(二)某些国家及国际组织的反应:
一直倡导保护人权的美国以索马里事件为由,不想介入卢旺达内战,选择了不作为。比利时政府因10名比利时维和军人遭到杀害为由,撤出了全部在卢旺达的部队,并带走了所有的武器。联合国在卢旺达种族大屠杀事件中表现消极。影片中一个高潮出现在外国人撤离的时候,满怀希望的主人公本以为联合国是来接走难民们的,却没想到只是来接走外国人,接走白人,等待难民们的恐怕是凶多吉少,在滂沱的大雨中,主人公看着联合国的车队离开,想着上校酒后的真话:你们是黑人,非洲人,连黑鬼都不是。
这两种反应的巨大反差使我很受触动。我认为这两种反应的不同之处在于两者所基于的理念的不同,即前者主张“族权之上”,后者主张“人权至上”。
二、对族权与人权的认识
族权主义者倡导本民族利益至上,缺乏博爱精神,过分的倡导族权将会走向种族主义的极端,认为种族差异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认为自己所属的团体,例如人种、民族或国家,优越于其他的团体。在影片中有一个细节,一位记者问身边的两位女性民族后说“两个民族根本看不出来又什么差别”,但对那些反叛者来说,身份证就能说明一切,只要你身上流着跟我不同民族的血,你就应当被杀掉。而一些欧美国家在有能力遏制局势进一步恶化的前提下,仅将重心放在本国侨民的营救工作上,对大屠杀采取放任的态度,也从侧面反映出他们或多或少地带有种族至上的价值取向。
人权主义者倡导人权高于族权,主张政治平等,人道、博爱。它直接以个人幸福为目的,最终实现的是整个社会人的幸福。“人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这是当今世界所宣扬的主流价值观,个人人权最基础的就是生命权,其他权利依赖于此而存在,没有任何人能随意剥夺他人的生存的权利。《世界人权宣言》中规定 “人人有资格享有本宣言所载的一切权利和自由,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分等任何区别”。在影片中,保罗等人做到了这一点,让人们对这一理念的实现燃起了一丝的希望。
卢旺达大屠杀悲剧的发生说明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你不把别人当人看,别人也不会把你当人看;一个种族不尊重另一个种族的生命,最终会导致种族间无休止的杀戮。唯有倡导基于博爱基础之上的的人权,才能营造族群间的和谐,才能实现世界的和谐。
第三篇:音乐教学视频观后反思
音乐教学视频观后反思
兴庆区回民二小新水桥校区丁丽嘉
虽然我已经参加工作好几年了,但一直从事的是语文教学工作,第一次担任学校的音乐专职教师,我感到身上背负的担子很重,压力也很大。每次讲课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不知道音乐课到底应该怎么上。值得庆幸的是学校领导这学期引进了一套教学实录视频资料,就音乐课的资源而言,还是比较完整的,其中涵盖了一至六年级上下两册的音乐教学内容,可谓是为我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拷贝好这些视频之后,我从自己所带的年级中挑选了几课,分别进行了观摩学习,自认为从中受益匪浅,现就对这几课谈谈自己的收获。
视频上这几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总体而言有以下几点优点值得我学习:
一、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他们的课堂模式都大胆的将教学放开,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们感受音乐,探知音乐,听辨音乐,使学生们真正的参与到音乐中来,实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促进了素质教学目标的完成。
二、教学思路开拓,思维灵活,应变能力强。他们的课堂模式设计的很新颖,教学环节环环相扣,逻辑性较强,重、难点突破效率高。特别是在解决重难点的方法和突破点上。能有力得抓住问题的关键点,使难点不再是难点,学生也掌握得准确牢固。
三、语言精练,恰到好处。几位教师能用艺术性的语言,将音乐与人的情感有力的联系起来,将音乐带给人的心情变化分析得淋漓尽致。这样的课堂讲析才能让学生们真正的感受到音乐带给人们的震撼,领会到音乐的魅力所在。
观摩完这几课课堂教学,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的音乐课到底应不应只是单纯的“音乐”课?在网上有一些老师说,我们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是:弹琴教学,一节课下来我们几乎离不开钢琴,让其他老师以为我们音乐教师好像没有钢琴就不会讲课了,他倡导我们音乐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语言,历史,地理等各科方面加深自己的业务能力,让我们的音乐课堂更丰富,更精彩!
在观摩了这几课视频后,我也认识到了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一、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将学生需要学习的乐理知识贯彻到课堂上,有些需要细讲的地方一带而过,导致学生对乐理知识的掌握能力很差。
二、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过低,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使得在上课时学生的积极性和配合度不够高。
三、课堂教学中因为缺乏经验,课堂调控能力较差,也不会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导致有些课重难点的解决方面有些差强人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无论是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学习进步的过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虚心请教其他前辈,认真观摩视频,多寻找听课的机会,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使自己早日脱离“新人”的行列,做一名合格、优秀的音乐教师!
第四篇:建国大业大学生观后反思
《建国大业》观后感
-------历史的洗礼与反思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六十周年。《建国大业》以四十年代抗战胜利直至建国前夕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
《建国大业》以大量的镜头展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为民主建国做出的努力和牺牲,是对共产党多党合作诚意的体现,也是为了纪念各党派人士为新中国建立做出的巨大牺牲。影片中展示了敌机轰炸西柏坡毛泽东住处未爆炸的炸弹这一细节,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历史真实感。影片的重点,是国共两党的实力如何从势均力敌、针锋相对,到最后共产党技高一筹,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让历史的天平终于倾向在共产党一边,中国的历史从此改变了前进的方向。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走上了富强的道路。回想历史,共产党得天下,一是得民心,二是得人才。从《建国大业》一片来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主基调始终灌注整部影片,当时的不少人才都倒向了共产党阵营,这也是政治协商制度诞生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证。相比之下,另一阵营的国民党,派系纷争内耗,一党独揽,自挖墙脚,众亲叛离,诸如蒋经国、白崇禧等经世之才的一度无奈落寂,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影片中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危机,内外战争不断,人民出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曾经一度辉煌耀眼的东方,燃起的是熊熊的战火,滚滚的狼烟。看着电影,想着历史,心中无限感慨。遐想当年历史的种种,心中激起了年轻人澎湃的涟漪,心在起伏,随着《建国大业》,我百感交集,伴着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回想起六十多年前,中国说民主政治协商,六十多年后,中国说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这是六十多年抒写的新中国。
从我个人关点来看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在观看完电影后要学会反思,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以史为鉴。虽然当代中国没有了外敌入侵、没有了内战 但是我们国家周边还是不安全的,在国内有藏独和新疆分割中国的极端分子,在周边有日本、印度、越南等国与我们有领土争议,还有南海和北海问题,等等一些问题,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国家培养我们就是要让我们在技术上超越别的国家,战后的日本为什么可以在短期内飞速发展?以为战争只是摧残了它的建筑,日本有雄厚的科学技术人才,所以我们当代大学生身上肩负着重大的责任,要从影片中看到祖国的历史更要看到祖国的未来,要让我们这个东方大国真正的成为东方强国,作为大学生,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建国大业这部电影令我十分感动,终身难忘
第五篇:王崧舟普罗米修斯观后反思
王崧舟《普罗米修斯》观后反思
(四月份教学反思崔希贞)
四月中旬有幸参加了诗意语文课堂展示活动,看了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普罗米修斯》的课堂教学,使我深受感动,受益匪浅。这是我第一次听王老师的课,整堂课王老师带给我的是一种异样平静与恬淡的感动。《普罗米修斯》这样一篇短小的神话故事被王老师解读、诠释为普照人间大爱的篇章,这是多么神圣的生命课堂。
课堂上王老师先顺通课文,简简单单,画出众神的名字,以众神的名字带出课文的故事梗概,再激发孩子读原文。看似简单,却体现了他研读课文,方式多样,层层深入的功底。然后默读课文一、二自然段,引出两个不同的画面,并通过对比两个截然不同的画面的对比,体会“火”的重要。其中这一段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画面一:(屏幕出现文本文字)
师:我们走进第一个画面。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很久以前没有火。人们只能吃生的,比如吃生的„„(随机指名多个学生举例回答)师:今天吃生的,明天吃生的,„„这样吃你受得了吗?师:没有火,当太阳下山了,人们看不见„„(指名回答)假如此刻你听见了狼的吼叫,你会„„(学生个别交流)
指导朗读
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王老师是怎样做到轻而易举的把学生带入情境的,又怎样把学生的情感瞬间释放出来的?王老师又是怎样做到在学习方法的引导上,那样潜移默化,不露痕
迹?在这个画面中,王老师层层推进,循序渐进,创设了多种情境,把学生带进了没有火的世界,让孩子从语言文字走进具体的情境中感悟体会。而后又走出语言文字,把自己的感悟和体会通过语言文字的朗读表现出来。王老师一遍遍让孩子们自我感悟到“火”的重要,一遍遍跟着远古人类呼唤着“火”、“火”、“火”!如此共情动情,多么动人。这样学生的情感才显得是那么真切。结束了第一个画面的感悟王老师有那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了第二个画面。(师:同学们,面对生吃食物的痛苦和无边的黑暗,此刻你最希望的是什么?个别交流。创设情境,让学生想想那些人需要火?那么这一幕不仅仅被我们看到了,也被谁看到了?)画面二的学习王老师同样层层推进把学生带进了真实的文本之中。我感觉这不是简单的想象,这是一种创造,是立足文字所表现出的一种情与情的共振,如果说这是一种教学艺术的超越,那么我还领略了另一种超越,那就是主题的超越。这样看来,王老师的语言简练,真实,感染力强,还有他那深厚的文化底蕴才是魅力所在,也是他的课堂那么精彩的原因。
我们讲公开课时往往步步为营,恐怕有所遗漏,所以板书也密密麻麻,我觉得这是老师不自信,没有安全感的一种表现,这样反而让学生找不到重点。这节课中,王老师的板书简单至极,一个字:爱。回头想想,其实整堂课的确是无处不是“爱”的诠释:罗曼.罗兰的那一句“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都将变成黑夜。”串起了整节课“火”与“爱”的两个篇章;希尔泰告诉孩子们“爱可以战胜一切”; 彭沙尔说“爱别人,也被别人爱,这就是一切宇宙的法则。”
这些爱的定义啊,在孩子们发自肺腑动情的朗读声中,我毫不怀疑,它们一定会恒久地回荡在每一个孩子的心头。在王老师的带领下,在王老师深厚文化底蕴的感染熏陶下,他把孩子们带进了一个个鲜活的、具体的、真实的画面之中,让孩子们的情感一次又一次得到升华。课堂的高潮部分在悲壮的音乐声中,被紧锁在高加索山上普罗米修斯的一幅幅画面在流动,同时一遍遍让孩子们诵读着普罗米修斯的“不认错”,坚定的回答岂止来自普罗米修斯,更来自孩子们心灵深处的认同。悲壮的音乐和流动的画面,让孩子视觉和听觉同时受到冲击,内心的情感也越来越强烈。简单巧妙地小练笔设计,把学生此时的情感在丰富的想象中及时得到释放。
反思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觉得做得不足的地方太多太多,很是肤浅,不大气。特别是我的课堂上老师讲解的太多,语言文字的基础要抓,这个字什么音,那个词什么意思,这句话中可不可以换个词,这里用的好不好,你有什么感觉,特别琐碎,往往是一股脑儿呈现在学生面前,反正觉得重要的要讲。这也重要,那也重要,学生反倒认为什么都不重要。
听课结束走出会场,我感触颇多,意犹未尽,第一次有迫切希望成长和提高的渴望;也许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达到王老师的水平,也许王老师的课对我来说永远是遥远的彼岸,但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自己应该多向名家学习,踏踏实实在每一节自己的课堂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