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其书如见其人关于人格教育的读后感
读其书如见其人
——对学友贾馥茗教授论著读后感
贾馥茗教授,是我1946—1948年北京师大教育系的同班学友,1949年赴台湾,在台湾师大毕业后,开始从教,后赴美国留学,获博士学位。1964年返台,在台师大教科所任教,直至逝世执教约60年,培养的学生遍布台湾各地,在各级各类学校任教,成为“教师的教师”,为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上世纪80年代,贾君作为五南出版社赴大陆的领队,我们又在北京师大相遇,尔后即不断联系,并时有书信及著述互赠。贾君所著,除《教育大辞书》(12卷)赠北京师大图书馆外,其余专著,大都先后寄我,约有十数本之多,成一家言。
2008年5月,趁涂元玲博士赴台访学之机,托为向贾君带去我的近著《历史经验与教育改革》一书及书信一封。孰料在涂博士6日抵台,7日晨贾君竟魂归西天。捎去信和书,只好作为祭礼,献君灵前,不胜悲恸之至!
江苏教育出版社,为加快两岸学术交流,出版了贾君主要教育论著,嘱余撰写书评,余慨然应允。但不是书评,而是简介,是对亡友的纪念。
现仅就《人格教育学》、《教育伦理学》、《教育认识论》、《教育学方法论》四书,串联起来写点读后感,为纪念贾君和增进两岸学术交流尽点绵薄之力。
贾君认为教育就是要“教人成人”。教育应当包括哪些方面呢?她将其概括为四个方面:为什么要教?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所有教育问题,盖不出这四者之外。她的《人格教育学》、《教育伦理学》、《教育认识论》、《教育方法论》,就是对上述四个方面的进一步阐发和具体说明。
《人格教育学》,明确地提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教人成人”,回答了她提出“为什么要教”的问题。正如在本书的“自序”中所说的“教育的‘基本意义’,不在于‘升官发财’,而在于‘人的品质’。人的品质表现在行为和作为上。”也就是说“人也需要在‘自然人’(生物性的人)以外,为自己另加一份‘文采’,即人的品质。”“教人具备人的品质即是要使‘人而有格’,即是‘培养人格’。如果这个目的实现了,则人类的前途和人所生存的宇宙,都会出现人所想望的一面。”培养人格,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归宿,也是实现教育本质的核心问题。在《教育人格学》中,从人的禀赋到人的后天作用,从人的经验、意识到人的自我认定,从人格的价值到人格教育的实施等,都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完成这些工作,就是教育者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任务,也就是贾君所倡导的“教育是成己成人的志业”。
为实现“教育成人”的崇高目标,《教育伦理学》、《教育认识论》两书,具体而详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教育伦理学》,是实现培养人格的重要举措。正如贾君在本书的“序言”中所陈述的:“经过多年思考,先是草成《教育的本质》,期为教育奠定‘形上基础’;后撰成《教育认识论》,以为‘实际认识’教育作指引;继而凑成此书,用作提升人的品质的刍言。非敢徒作妄言,实是有见于居万物之灵的人类,应自我珍惜,自我提升,负起‘参天地造化的任务’。”并指出当今之世,“‘行为’不合‘中道’者也在所可见,遂使道德伦理在人的表现上,较之‘知识’之获得,瞠乎其后”。为此,她大声疾呼伦理教育的建设和实施的重要和必要性。在《教育伦理学》一书中,对道德伦理从概念到实施作了系统的论述,总结了中外有关这一问题的观念和理论,研讨了当前社会中令人担忧的问题,结合西方的经验和中国的传统论述
了实施的原则和方法,并根据不同教育对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有理论,有实际,对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教育认识论》一书中,作者进一步探讨了教育的本质问题,而且提出了两个重大问题:一是提出了教育学的实用学科的特点,认为这是“教育学命定的物质和特征”;但同时指出不能忽视对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在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上作了很好的阐明。二是论述了“知”与“行”的关系,指出对提高人的品格及行为的指导“又离不开知”,“知”与“行”很难截然划分开。(见序言)这种理论与实际结合、知行统一的观点,是教育研究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在《教育认识论》一书中,对认识官能的感知作用和心理作用,认识教育的基础知识,教材的认识与运用,教学方法及应用,教育环境与功能,教育研究的要点等,都做了具体的阐明。最后以“教育通观”作结,概述了人生及其与教育的关系,起到了高屋建瓴的作用。
《教育方法论》,虽不是贾君的专著,但确是在她的思想和设计下所汇集众弟子的成品,并为该书写了“序言”。本书企图通过对西方的教育流派的不同哲学观和方法论来探讨教育中的基本问题,以求得对诸多问题的解答。
贾君对中国的古典文化有着深厚的修养,对西方的现代文化又有着广泛的了解,但她总是谦恭地对待别人,广求友声。回想在她给我第一次寄书时,并附有一封短信:“黄济学长:这本书只是一得之愚,希望能由您的法眼鉴定,看看会不会贻笑大方,并请惠正。贾馥茗二月十七日。”其谦恭若是!她对学生,也是既严格要求,又不自以为是。在她的教学中,是启发、指点、探讨,而不是独断、强制、唯我是从。
贾君的道德文章,都堪为后学树范。为了继承她的这份遗产,我不揣浅陋,拉拉杂杂地讲了上面的所感,当否?已无法听到贾君的臧否,只好由读者去品评了。
第二篇:《人格教育》读后感
读《名师的人格教育力》有感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名师的人格教育力》一书,感受颇深,使我认识到了名师的人格教育力的伟大,激励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向他们学习,使自己的教育人格有个质的飞跃,大的提高.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不是教育思想的抽象体现着,而是活生生的个性,它不仅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而且还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本身。”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
教师的人格,是教师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的质的总和,是教师个人的行为和品质的高度统一和集中体现,是教师认知、情感、意志、习惯及其过程的集合体。教师是塑造一代新人的雕塑家,就像艺术大师的作品大都体现他们的风格一样,教师也以自己的人格特点在塑造着学生的人格。教师的人格修养是关系到素质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他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更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形成和发展,它不仅影响学生的今天,更影响着学生的明天和未来。
我们在教育学生时都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是在面对那些较难说服的学生时,我们的耐性就会被逐渐磨光,因而经常采用罚站、罚写、叫家长等方式惩罚学生。或许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的不良风气,但它已经侮辱到了学生的人格和尊严,这样不仅容易激发学生和教师的矛盾,还会让学生觉得教师的人格不够高尚、品格不够杰出,会让学生在潜意识里瞧不起教师,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抵触情绪,反而更加不利于整体教学的开展。
因而,教师在对待学生的问题时,“惩罚”要把握好一个度,要抓住适当的契机、适当的地点对学生做出适当的惩罚,表现出自己的关心、爱护和宽容。
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懂得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论什么学生,在他们身上总是有优点,也有缺点的,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走上成材之路。
“如果你答应了学生一件事情,那么无论是一件非常非常小的事,还是一件非常荒唐、不可能完成的事,都要尽力去完成,不能疏忽,不能搪塞。要知道,一个小小的承诺的兑现,往往蕴含着伟大的人格力在其中。”
是啊,守信是我国几千年的传统美德,这是每个学生都要懂得的,更是每个教师都要严格执行的,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言出必践”。可是,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在我们的教师群体中,言而无信的现象极其严重——教师的决定总是轻轻松松;教师的承诺总是随随便便;教师的理由总是„„我想,这样言而无信的教师是难以得到学生的理解和尊重的!也许学生不会做出反抗,但是,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做出反应,长此以往,会对教师说过的话、提出的要求、许下的诺言无动于衷。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对学生许诺,一旦许诺,就应该言出必践,坚决履行!
第三篇:《名师人格教育》读后感-----(范文)
《名师人格教育》读后感
莫根华
这次培训学习,读了《名师人格教育》,感触很深,书中书中精选了国内外四十个经典有效的教育案例,每个案例都附有精彩的评析,从书中的字里行间,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名师高尚的品格、博大的胸怀、无私的奉献精神。书中讲的“名师”不一定是众所周知的,而是指只要是受学生、家长欢迎的,可以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好学生的老师。“教师的伟大,不在于他们自己是多么伟大的人物,而在于他们能激发学生成长的灵感、动力,更在于他甘心为学生、为教育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热血、功名和成就。”
作为一位平凡的教师,一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然而,我却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寻找生命的价值。
教师要相信自己的教育,相信自己的学生。以尊重、理解、信任的强大精神力量,去感化学生、引导学生、影响学生,给学生以自我反省、自我修正、自我选择的能力和自我进步的时间、空间与主动性。就像陶行知所认为的,教师爱儿童“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
学生是人,是一个未成年人,是和我们成年人一样有感情、有个性、有独立人格的人,需要得到尊重。
1、尊重学生,是把他当作平等的人看待。尊重他的想法,认真聆听他的意见,哪怕意见是幼稚的、不成熟的。此刻,尊重表现为耐心和认真。
2、尊重学生,也体现在对他充满信任。相信他的上进心,相信他的是非判断力,也相信他对真理和正义的信服。面对孩子的不当看法,像对成年朋友一样,阐明其道理,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此刻,尊重表现为坦诚和热情。没有成年人居高临下的盛气凌人,也没有“正方”对“反方”的讥讽和打击。如果有关学生自己的事,一定要听听他自己的意见,允许学生有一些“异想天开”或者和教师不一致的意见。努力保存学生意见中的可取成分,并强调责任范围和检查评价方式,会给学生一种“长大”的快乐,强化责任感。
辛勤耕耘结硕果,爱心奉献获真情。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有利于传导,教师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学生的情绪上就会产生共鸣。我会全身心的地爱孩子,用爱撑起一片蓝天,让每张笑脸在阳光下灿烂。
第四篇: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读后感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读后感
有感于《中小学生人格教育》
今天,我认真的听取了北师大教授于丹关于《中小学生人格教育》的讲座。视屏上于丹老师以其博学、睿智和思辨震慑了我的心。她结合《论语》和中国古代先贤的教育主张,博古论今,指出目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听后受益匪浅。
我一直任教的都是小学,我就谈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首先,作为教师,我们教育孩子的核心是要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良好的人格包括健康的生理、心理、感恩、责任、忠诚、自制、尊重等完美地统一,平衡、协调达到和谐的内心状态。一个完善的人拥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具备善通人心的能力;坚强的意志;高度的挫折忍受力;一定的学识。这就是于丹老师在人格教育中为我们强调的一点:在我们中小学生所要完成的必修课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比学习更重要的还有许多我们需要学会做的事,而排在第一位的,便是怎样做人。所以说,平时我除了要求学生做好必修课学习、道德、礼仪方面的学习之外,还要求他们学会生活自理能力,比如拖拖地,擦擦桌子,洗洗碗,洗洗衣服等等。有一句话叫做“百善孝为先”,教育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实在不应该让父母为我们操劳过度。
其次,要求学生清醒认知自己,帮助他们尽早认知自己的内心,早一天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知道“一个人长大的标志不是长高了,而是懂事了”的道理。由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是活泼好动、喜欢多问,易疲劳,兴趣较广,因此,我尽量不向孩子们提出太高、太多的要求,而且注意了让他们劳逸结合,适当控制作业量。同时,要广泛开展适合他们的活动,明确活动的任务、要求,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在这个过程中,我做到及时引导,教给他们一定的认知方法,逐步提高他们认识世界的自觉性、目的性。告诉孩子们,老师希望看到你们成长为一个有正确思想的人,一个努力追求心智成熟、人格完善,受人尊重的人。
在这一过程中,我努力做到:
一、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三、根据个性差异,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四、树立高尚的人格形象,感染学生。
听完《人格教育》之后我感悟今后,我们老师一定要认真学习心理学,掌握学生认知和人格发展规律,根据规律采取响应的正确措施,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环,带头遵守学校纪律,自觉维护社会公德,并在工作中、生活中以及与学生交往中表现出自己丰富的知识、高尚的情操和高雅的情趣,以自己敬业、自律的良好形象感染学生,使每个学生拥有一种健康的人格心理。
第五篇:中小学人格教育读后感
《中小学人格教育》读后感
北师大教授于丹在《中小学人格教育》讲座中指出了目前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一个是朴素的人格胜过知识和技巧,二是独生子女缺少团队精神,三是要教会孩子“推己及人”。
现实生活,很多家长都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培养,这种导向培养出来的孩子一般缺少生活常识,生活能力低下,使孩子在成长为一个独立个体过程中失去了增长其他能力的机会,变成了学习机器,或高分低能。做为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不只是要学会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是要成长为能对自己负责、进而有能力为社会做贡献,为他人谋福利的人,很难想像一个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人能够对他人对社会有所帮助。所以,于丹教授说朴素的人格胜过知识和技巧是不无道理的。
由于国家为减轻人口压力而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目前家庭中的孩子都没有兄弟姐妹,不仅孤单,无法体会手足之情,更因此而养成一些自我中心,不懂关心他人的不好习惯,但这是大环境 原因造成,不能完全责怪孩子的冷漠,作为家长我们所面临的就是如何教会孩子学会感恩,学会付出,学会爱,而不仅仅是指责。
推及己人更是一种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的能力,一个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是无法了解他人的,这些都会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端正认识,提高认识自己和了解他人的能力,从而在与人相处过程中懂得体谅和宽恕,正如名作家张爱玲所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从于丹教授的话中,我们知道,教育不只关乎成绩,更关乎孩子真正的成长。作为家长,首先要端正自己的认识,并与学校加强沟通,随时关注孩子的变化,以便及时为孩子提供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态度,不能急燥,不能强加,“推己及孩”,一定要找到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和方法,毕竟,人生是自己的,谁也替代不了谁,家长也无法替代孩子,孩子自身的配合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在家、校、孩子三方达到共识的情况下,教育才会真正发挥作用。